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宿豫区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3-10 17:25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宿豫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宿迁市中北部,幅员横跨东经117°56'15"—118°37'30",北纬33°42'30"—34°12'30",东接沭阳县、泗阳县,南邻洋河新区、宿城区,西抵宿城区、湖滨新区,北隔新沂河与新沂市交界,区域总面积1212平方千米。  
二、婚丧喜庆风俗  
宿豫境内婚丧喜庆风俗考究较多。旧俗婚姻须先经过“提亲”和“传喜”,由亲友或媒婆为未婚男女两家撮合提亲,双方家长认可,则请占卜者推算男女生辰八字五行命相。如命相合,即“传喜”订婚,然后双方可择吉日成婚。如今年轻人恋爱自在,但当地仍然因循过去一些风俗。婚期定好后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定日子准备迎亲、成亲。仍保存成亲后回门等风俗。丧葬有戴孝、报丧、入殓、设灵堂、“转土地庙”、正吊送火、出殡、安葬、圆坟、做七等风俗。生育方面,妻子生育后,丈夫送糕点、糖果和染红鸡蛋到岳父家报喜。岳父家亦回赠生鸡蛋、米、面、油、糖及小孩衣物等。小孩满月和周岁,亲友送钱物恭喜,主家设宴招待。做寿是人到50岁开端,而实践到49岁时即做50岁的寿辰,俗有“做九不做十”之说。  
三、宿豫区节日风俗  
春节   
从腊月二十左右就开端过年活动,其间人们忙着买年货、磨面粉、蒸馒头、做豆腐、炸丸子,还要“除尘”、“祭灶”,所以民间有“年忙月忙,过年最忙”说法。过去,最穷人家也要想方设法蒸馒头,有“不吃馒头也要蒸(争)口吻”的谚语;豆腐的“腐”是福的谐音,是百姓盼望年头幸福的意义;年货还必备鸡、鱼、肉、蛋等,自制肉丸,寓含“年年吉利、岁岁有余、圆圆满满”之意。  
正月初一 早晨开门,即燃放鞭炮,大人小孩穿戴一新,幼辈向晚辈拜年,同辈之间相互祝贺。这日最讲吉利,忌讳吵嘴、打架、骂人。这一天人们普通不干活,不清扫卫生。早餐是元旦晚上包的元宝(饺子)和汤圆。“元宝”喻新年发财,假如谁吃到内藏硬币的元宝就喻示当年他(她)要“发大财”。在煮饺子时,必需留一局部生“元宝”,以示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工作、学习“步步高升”。  
境内喻初二为“姑爷、姑娘节”。各家各户都忙着把已婚的姑爷、姑娘接回家。有的姑爷初二主动上门给岳父母拜年。从初三开端,家家户户忙着接亲戚。访朋友,约请邻里喝“新年酒”。喝年酒不断持续到正月底。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也是最繁华的民间传统节日。从正月十三上灯开端,到十八落灯完毕,中间夹着正月十五闹元宵。旧俗上灯要敬神,先在土地庙前竖栏,挂红灯笼(今已废)。姑娘出嫁要送灯,年轻小伙要舞灯(指龙灯、马灯),小孩子玩灯。灯的种类形形色色,有风灯、跑马灯、霓虹灯。有的在灯上挂谜条,供观灯者有奖竞猜。俗语: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过小年。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又称龙抬头。天刚亮,各家各户都在自家门外,用草木灰画出大圆套小圆的圆圈,每个圆圈中撒上一把粮食,企盼新年“五谷丰收粮满仓”之意。这一天,家家菜肴必备豆芽,传说吃豆芽是“吃蝎钩子”,吃了可防蝎子蛰、毒虫咬。晚上,家家户户炒玉米花,俗称炒“虫眼”,意为炒死害虫,可获农业歉收。有属“龙”或“蛇”的人家,因“龙“”蛇”也为虫类,为免“炒虫眼”伤及家人,“炒花子”事可改为二月初一晚上停止。是日,家家接闺女吃馒头。  
清明节  
 俗称鬼节,扫墓祭祖。这天清早,家家在门前檐上插嫩柳枝。早饭后,家中晚辈携带儿孙,用篮子拎着几碗菜,一壶酒,扛着锹锨,提着纸箔,上坟去祭扫祖先。选坟前一块平地,放好供品,烧化纸箔,洒酒奠拜,至此,祭扫就算完成。清明时节,境内妇女、姑娘和孩子还有戴柳的风俗。有民谣说“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机关、学校和团体在清明节这天,组织干部学生和大众集体到烈士陵园祭扫,缅怀先烈,寄予哀思,停止反动传统教育。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五月节。晨起,家家门前插艾条、菖蒲。主屋门前挂“五毒”(蛇、蝎、蜈蚣、壁虎、癞蛤蟆)纸饰。屋内旁边悬判官钟馗像,以辟邪祛病,此种驱五毒的风俗今已废。俗称五月为毒月,毒月不结婚、不造屋的风俗已消亡。是日,家家吃粽子。小孩穿老虎鞋,伎俩、脖子和脚脖均系五彩绒线,肚脐和肛门涂雄黄,用艾叶、菖蒲等“百草头”浸泡的热水洗澡,意为避免毒虫和疾病损害。成年人多饮雄黄酒,并把雄黄、粽子、红糖、黄瓜、萝卜、咸蛋等置于阳光下,晒正午时。午后,城镇老幼形单影只到东关口京杭运河西岸欣赏“划龙船”。“划龙船”风俗不断持续至新中国成立初,其他风俗不断持续至今。  
六月六  
 预庆歉收,有“六月初六,猫狗洗浴,晒晒粮食,晒晒衣物”之说,俗称晒福(伏)。是日,人们盼望晴好天气,若遇上阴雨天,则预示下半年雨水多,年成不佳,民谚云“六月六,晒龙衣,湿了龙衣烂蓑衣”。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是日,人们观天气,看云变,如适逢落下雨滴,则是牛郎与织女相会时流下难见难舍的情泪。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步演化为中国的情人节。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中元节。中午各家备有较为丰富的菜肴,餐前家人上坟燃烧纸钱祭奠亡灵,有“七月十五,家家祭祖”之说。此俗因循至今。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俗称八月节,又叫团聚节。节前人们喜用月饼捐赠亲友,祝亲朋好友“圆圆满满”,中秋这天家家买月饼,中午吃丰富的团聚饭晚上赏月,用月饼、苹果、柿子、西瓜做祭品敬月亮燃放鞭炮庆祝歉收,全家老小欢聚一堂。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俗称九月重。旧时有登高饮酒、赏菊等风俗,后渐不复传袭。但九九相重,有短命之意。1989年我国决议以每年的重阳节为敬老节。是日,政府官员会在这天登门探望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并送上慰劳金。子孙们会对老人有敬重表示。  
十月朝   
农历十月初一。是日,居民举行祭祖活动,烧扎彩衣,敬烧冥钞,以此祭奠亡人。  
大冬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境内有冬大(于)年的说法,故又称大冬。大冬有敬祖风俗,与清明节、七月半类同。境内大众这天吃番瓜,“番”与“翻”同音,称吃番瓜能够转运,还传说这样能够御风寒、治头疼腰疼,此俗至今仍有。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传说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之日,各地僧尼取五谷杂粮煮斋粥敬佛,以示留念。民间效仿成俗,称之吃“腊八粥”。是日中午,居民多用五谷杂粮加蔬菜等煮粥进餐,此俗现已淡化。  
祭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四,境内过祭灶节,有官三民四说法。即官宦人家(多为大姓)的祭灶日为腊月二十三,普通人家为二十四,船家为二十五。祭灶节主食是祭灶饼,它是用小麦面烙出圆饼。晚饭前须先“祭灶神”,喻送灶神上天庭。祭灶之日,家家户户除尘、刷墙、洗衣服、清洗家具。俗话说有钱没钱,洁净过年。祭灶除尘等习俗因循至今未变。  
元旦   
农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是一年中最后一个传统节日。元旦晨起,各家在大小门上贴春联(俗称对子),大门两边墙壁和室内家具上都贴上倒“福”,表示“福到”。另外在门上方贴上剪纸作品(即门吊子),有的在门前挂上灯笼。元旦,全家聚会进晚餐(俗称吃年夜饭),过团聚节,年夜饭前,要先上坟烧纸祭拜祖宗。饭毕,家庭主妇即忙于包初一早晨吃的饺子(俗称“元宝”),并把一枚硬币包在“元宝”之中,然后全家老少围在一块叙家常,同时家庭中晚辈给晚辈磕头拜年,晚辈给小孩发红包(压岁钱),不断玩到清晨子时(又叫守岁),刚才各自休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数人家一边守岁,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待零时钟响,燃放鞭炮和各式烟花,庆祝新年的到来。  
四、丁嘴跑驴  
1、简介  
跑驴是一种民间社火舞蹈,普遍流布于北方地域。丁嘴跑驴主要散布在宿迁市宿豫区大兴、丁嘴、仰化和泗阳三庄等地的一种民间舞蹈方式,其特性主要源于当地消费生活风俗,伴以大众发明性的诙谐扮演,传统的跑驴多为一人执驴形道具扮骑驴妇女,另一人扮赶驴人的双人扮演,后逐步呈现多人群演,局面庞大、显得繁华特殊。  
2、历史渊源  
跑驴是一种民间社火舞蹈方式,其历史长久,散布普遍,特别是我国北部和西部广阔地域普遍存在。丁嘴跑驴是散布在江苏北部宿迁一带的一种跑驴舞蹈方式,听说,在清代中期已在民间盛行。当地有关跑驴说法很多,一曰依据神话《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倒骑毛驴”这一民间故事编创演绎的传播至今;二曰是由山东及徐州一带“跑竹马”开展而成并传入宿迁;三曰依据当地大众的消费生活的场景和情节停止整理加工而成,在农闲时节伴以社祭活动,以此祈求六畜兴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这些说法各有各自道理,也无详实的史料对丁嘴跑驴停止记载,但是依据当地众多跑驴老艺人记忆,晓得此项民间舞蹈已传承了数代人。从扮演方式看,其乡土气息浓郁,中央特征明显。  
丁嘴跑驴有据可查的历史近百年,自清代末年起,早期的代表人物有丁德贤等,他们自清末时期就开端从事丁嘴跑驴的扮演和传承。民国时期,从事丁嘴跑驴扮演的代表人物有丁其善、蔡敦成等人。  
新中国成立后,以陈太柱为代表的新一代艺人,对丁嘴跑驴停止了改良,将北方跑驴技艺溶入其中,进一步丰厚了丁嘴跑驴的扮演内容。改良后,丁嘴跑驴更受当地大众的喜欢,从事丁嘴跑驴扮演的民间艺人数量也随之飞速增长,曾一度到达村村有跑驴队的范围,跑驴队年节时走村串户,灰谐诙谐的扮演,显得繁华特殊。变革开放以来,丁厚才、陈怀来、陈太柱、周飞等人又将当地跑驴技法编入丁嘴跑驴的广场扮演套路之中,组织发动少年儿童参与跑驴活动,传承了中央特征文化,丰厚了大众文化生活,在促进中央经济社会开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项目经常代表市、区文化部门参与省、市组织的民间文艺汇演,省市媒体屡次予以报道。目前,丁嘴跑驴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项目名录。  
3、扮演特性  
丁嘴跑驴“单驴”扮演,由两人扮演,一为骑驴者,多为女性,打扮显羞怯,另一为赶驴者(或牵驴者),多为男性(或男扮女装),常扮相丑角,也是扮演中最出彩的角色。假如多人扮演,普通是由辅以小驴。在扮演中,骑驴者的步伐主要有“平闪步”、“上、下山步”、“跑驴步”、“惊驴跳”、“大跑步”、“过河步”等十余种。赶驴人(或牵驴人)有“横扭步”、“小跑步”、“后踢步”、“踢驴步”、“抬驴步”、“追驴步”等。动作有赶驴、牵驴、坐驴和追驴等。  
丁嘴跑驴的扮演难度在于上半身和下半身要分开,上半身扮演骑驴者,塑造人的形象;下半身扮演驴的动作,塑造驴的形象。上半身经过头、手臂、腰的动作来表现骑驴者的喜怒哀乐;下半身经过不同的走、跑、跳、扭、蹲步的节拍和外型的变化来表现驴的俏皮、调皮、生动的形象及倔犟的性格特性。丁嘴跑驴锣鼓伴奏点式主要以宿豫“七字锣”的变种为主。伴奏中或快慢以衬托氛围为上。  
跑驴多是表现一对乡村新婚夫妻在回娘家的路上,过沟、爬坡、驴惊、抢救等经过,有说有唱有舞,诙谐幽默。丁嘴跑驴在广场扮演中的根本特征主要有0:一是进场起式。普通由20-50头生动心爱的小毛驴被牵驴人赶着,排着划一方阵上场;二是大跑圆场。由“头驴”率领盘绕场地奔跑。在跑场过程中,牵驴人面带喜悦,手拿驴鞭子,仰视前方,作挥鞭扮演;三是童趣逗驴。此段落节拍舒缓。在“七字锣鼓”音中,由圆场队可变为面向观众的多路纵队,骑驴的“小媳妇”与牵驴“丈夫”逗趣,整场扮演气势庞大,加之锣鼓唢呐渲染,氛围推向0。  
4、扮演用具  
丁嘴跑驴的扮演道具普通是由竹子扎成毛驴状,外面用黑色或灰色毛绒布停止打扮,扎制两条人腿模型并分别固定在毛驴两侧,栓上缰绳,毛驴中间扎成直径可以容一人腰围大小的孔。详细引见如下:  
道具:跑驴的制造普通近似真驴的大小,外形也近似真驴,跑驴的装饰具有民间特征,大红大绿,较粗旷,扮演者背着就能够扮演,能够一人独立扮演,亦能够多人多组扮演。  
服装:扮演者的服装普通以黄、绿绸缎布料制造,具有典型的北方民间服装特征,女的脸上涂脂抹粉,头戴红花,身穿长裙。男的着一身白色衣服,腰间系上红腰带,头上扎着白头巾,手上拿着长鞭,男女的着装均显现农闲时的自在和小夫妻之间的甘美调和。  
器乐:有鼓、锣、钹等,敲打器乐的普通有4-5人组成。  
5、传承情况  
丁嘴跑驴的传承方式多为民间自发组织传习,也有师徒传承,近百年来,丁嘴跑驴已历经五代艺人的传承:第一代(1896—1923年)传承人代表为丁德贤;第二代(1924—1949年)传承人代表有丁其善、蔡敦成等;第三代(1950—1970年)传承人代表有丁成飞、张力俊、陈太柱等;-(1971—1990年)传承人代表有丁厚才、陈怀来等;第五代(1991—至今)传承人代表有周飞及丁嘴小学100余名学生等。现近存在的艺人代表有:  
陈太柱,男,60岁,宿豫区丁嘴镇莫庄村莫庄组村民,如今家务农,通晓跑驴套路,积极投身丁嘴跑驴的扮演和传承。  
丁厚才,男,54岁,宿豫区丁嘴镇人,现任宿迁市宿豫区丁嘴镇文广中心主任。他通晓跑驴套路,为丁嘴跑驴的传承和开展发挥积极作用。  
五、顺河舞龙  
(一)简介  
“龙”是华夏民族世代崇拜的图腾,祖先把“龙”看成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早在汉代就有舞“龙”的记叙,特别是在节庆、贺喜、祝愿、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舞“龙”成了人们表达良好祝福、祈求繁荣昌盛必有的方式。顺河舞龙是普遍流布于宿迁市宿豫区的一项传统民间集体舞蹈,早在清末顺河一带民众已构成舞龙队,经过长期的开展,其集武术、鼓乐、戏曲和艺术于一身,动作千变万化,配以龙珠及鼓乐,深受广阔大众喜欢。  
(二)历史渊源  
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0现的时间很早,而且舞龙含“祈年”的意义,古代先民在农业消费中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学问,他们梦想龙是管雨的,想以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舞龙扮演,品种繁多,各具特征。常见的有火龙、草龙、人龙、布龙、竹叶龙、板凳龙、滚地龙、大头龙等近百种。扎制的龙节数普通为7节、9节和13节。舞龙经过世代传习,经久不衰,它不再是某一民族或地域独有的自娱项目,其散布非常普遍。  
顺河舞龙是布龙之一,主要散布于今宿迁市宿豫区顺河及周边大兴、陆集等乡镇。早在清代末年已被当地民众所传习,民国时期,舞龙在顺河一带尤为盛行,特别是族人较多的大户人家,常常集中本族人,在传统节日或祝寿等时期停止舞龙扮演或竞赛,来展现人丁兴隆、显-望和力气。同时也还有祈雨祈福、娱神乐己之意。新中国成立后,顺河舞龙多在传统节日和严重庆贺活动0现,原始的迷信颜色已慢慢在人们的思想中淡去,主要衬托节庆氛围,强身健体。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死水平不时进步,这项传统舞蹈在民间又有新的开展,舞龙技艺把戏增加,套路也由原来单一的独龙开展成为大小龙多条,色彩也由以前单色彩开展成如今多色彩。百余年的不时传承和开展,目前顺河舞龙,已成为中央一大民俗特性并不时向周边地域传播,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三)扮演特性  
顺河舞龙的扮演特性凸显浓郁的地域特征,别具一格。其主要有白、青、黄、金四条龙,每条龙的龙身长达20余米,颜色绚丽、气势特殊,具有“二龙戏珠”、“水漫金山”、“跳八节”、“梅花桩”等表现套路。在打击乐器的伴奏下上下翻腾,左右回旋,时而腾跃、时而起飞、气势恢宏、催人振奋,令人心旷神怡。扮演的根本内容有:  
1、跑场:四条龙分别从两侧依次入场,然后分别在场地中间的四个方位,依龙头的不时摆动,逐步变换成四个又大、又圆的圆圈。然后四龙分别向四方点头行礼,言下之意,谢谢各位配合让场地。  
2、二龙戏珠:两条大龙在龙球的引导下,其长达20米的龙身在场内时而翻身,时而穿插穿行,时而腾空跃起。随着鼓点的密紧,大龙的各式扮演逐步完毕,退卧在两侧。  
3、金龙翻腾,双龙飞舞:在大龙扮演完毕后,后场的少年舞龙队踏着鼓点逐一上场,随着节拍的加快,两条小金龙在场内停止游、翻、滚、跳、戏等各种套路扮演。  
4、四龙献福:接着一阵急促的鼓点,两大龙齐身上场,局面愈加五彩缤纷、壮观,在四龙同时停止十个套路扮演后,分居四点,盘躯望珠,意义是说人们的生死水平会逐年进步,经济社会一日千里,欣欣向荣。  
5、谢幕:四条龙盘首之后,随着珠球的变移,摆动着身躯,在场内就地点头谢场,最后随球下场,球随着掌声的上下及龙身的起伏不定,预示着龙呈福祥。  
(四)扮演用具  
舞龙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十五节以上的龙就比拟笨重,不宜舞动,主要是用来欣赏,这种龙特别考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顺河舞龙的扮演道具主要有青、白、黄、金四条龙,扮演者服饰50套,绣球2只,伴奏乐器鼓、锣、铙、镲、铛等。其中,那青、白、黄、金四条龙,由竹片、木片和彩色布料编织而成,龙长多为20米,龙的结构大致都可分为龙骨、龙衣、龙杆三局部,龙骨用竹、木片制成,龙骨外面的龙衣由彩色布料制成,布料普通具有高度弹性和极强的任性,整条龙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局部,其形象非常逼真。  
(五)传承情况  
顺河舞龙的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为主,自清朝末年至民国中期,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张昆等,解放后至今到上世纪90年代,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杨振才等,随后呈现以卓德明、杨玉玲等为代表的新一代舞龙艺人,目前顺河舞龙主要传承人有:成年人舞龙队:杨振才、卓德明、杨玉玲、李军等。  
少年舞龙队(男队):张飞、张恒、王笑、袁浩、赵杰、程子善、马盖、王猛、陈岩等。少年舞龙队(女队):张敏、张琰、陈兆楠、杨宁、张芯、马寒、马盼、盛媛、张冰冰等。  
锣鼓队:陈铮、王忠、张腾、刘新、邓瑞、刘李、乔丹等。  
六、侍岭舞狮  
舞狮,是深受我国人民喜欢的一种民间舞蹈,清朝末年传至苏北一带,在宿豫区侍岭艺人的积极推行传播下,在侍岭尤为盛行。后影响愈大,传播到周边宿城、沭阳、泗洪、泗阳等地域,流布于徐州市新沂、睢宁、铜山等周边地域。后虽经战乱,舞狮的扮演与开展遭到一定水平影响,但经侍岭镇民间艺人努力,一直保管下来。  
历经百年,经数代人继承与创新,构成了一套以热烈、惊险为主要艺术特征的“北狮扮演套路”,在省市屡次扮演中获奖,声名远播。  
侍岭苗庄舞狮,普通是二人协作扮一头大狮子,俗称太狮;一人扮一头小狮,俗称少狮,另一人扮武士。逗狮人手拿绣球作引导,并先开拳踢打,翻腾跌扑,以诱引狮子起舞。狮子扮演前和扮演过程中,都要放鞭炮为狮子助威。劈哩啪啦一阵鞭炮响过,烟雾腾腾中狮子随着锣鼓点的轻、重、快、慢,忽而翘首仰视,忽而低头回忆,忽而回首匍伏,忽而摇头摆尾,忽而又与少狮追逐奔突,绰约多姿,妙趣横生。以至还能模拟狮子的许多动作,如0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腾等,维妙维肖,非常逼真。此外侍岭苗庄的舞狮还有一种非常惊险绝妙的闹法,即高台狮子。旧日闹高台狮子普通都在正月,扮演前先用特制的长条木凳搭起一座约l0米高的方塔。扮演开端,先由舞狮人手执绣球,在塔下空场中翻一串跟头耍几样拳脚,然后引出狮子。锣鼓鞭炮声中,舞狮人攀塔而上,边攀边舞,以各种动作逗弄狮子。狮子俯首纵身,在绣球引导下登木塔,拾级而上,做出各种惊险动作。特别在攀上塔顶之后,更有一番高难度的精彩扮演。扮演过后舞狮人翻下塔顶,狮子口衔木凳,逐层拆卸而下,下边有人手接木凳,犹如耍杂技普通,非常惊险美观。  
舞狮这一艺术扮演方式包含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是对学生停止传统文化教育以及顽强意志质量锤炼的绝佳平台,基于以上思索,侍岭镇把“舞狮”作为一门“乡土教材”、“校本教材”引入校园。目前,中心校各年级均开设这一“乡土课程”,成立了近百人的“少儿舞狮队”,高年级学生参与率达30%。  
在继承传统的根底上,以“苗庄舞狮”为底本,分离少儿身心开展特性,大胆创新,创设了一套合适少儿扮演的舞蹈套路,逐渐构成了“生动、热烈、惊险”的扮演作风。侍岭舞狮先后获宿豫区首届广场文艺汇演一等奖,宿豫区庆“六一”文艺演出一等奖,屡次应邀到区内表面演。2006年中选为宿豫区十佳民间文艺特征项目。  
七、三月十五来龙庵庙会  
来龙古寺,一座曾远近出名的苏北名寺,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关于这座古寺,民间有着许多传奇故事。一代佛教巨匠燃灯和尚圆寂后成为肉身干尸,众徒将其供奉于殿内。百姓为敬重巨匠,把燃灯和尚诞辰的3月15日作为来龙庵庙会日,不断到1964年的“文革”时期的破四旧时干尸被燃烧,庙宇被撤除,庙会一度中止。2005年浙江东阳灵山寺住持释刚如应众人建议,在来龙镇区西面出资恢复重建来龙庵(更名为来龙古寺),建成燃灯巨匠供奉殿、厢房围墙,并开工建立大雄宝殿等庙宇,2007年张家港香山寺住持法禅法师续建大雄宝殿落成,尔后来龙古寺开端恢复性建立,范围日趋扩展,2006年3月15日来龙庵庙会正式恢复。  
早期庙会仅是一种盛大的祭奠活动,随着经济的开展和人们交流的需求,庙会就在坚持祭奠活动的同时,逐步融入集市买卖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市集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人们的需求,又在庙会上增加文娱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短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域庙会的详细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征。  
八、宿迁柳琴戏  
1、简介  
因柳琴戏与泗洲戏、淮海戏同源于清代中叶的“拉魂腔”,后经不时改进,演化开展而来,故常称其“拉魂腔”,也有的中央称“拉呼腔”、“拉后腔”等。主要散布在苏、鲁、豫、皖毗连的大局部地域,“拉魂腔”剧种的不同流派在本身开展中,构成了不同的中央作风,上世纪初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其在宿迁的开展,距今约250多年的历史。宿迁柳琴戏以宿豫皂河为中心,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口授心传”,得以普遍传播,成为盛行于宿迁地域的代表性中央戏之一。柳琴戏主奏乐器为柳叶琴。念白汲取了京剧的发声方法,在充沛表现中央方言的根底上,使言语表达更形象生动,扮演行式质朴、粗暴、浅显易懂、乡土气息浓重。  
2、历史沿革  
柳琴戏来源于清乾隆年间,其源头依据《江苏戏曲志·柳琴戏志》中说法有三种,被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它源于苏北的安定歌与猎户腔,分离当地盛行的民歌、号子等构成的一种曲调。清咸丰年间,宿迁柳琴戏有了职业艺人和班社。自1876年到1942年,构成了三大班系,即以刘小顶为首的“刘家班”,以宋德胜为首的“宋家班”,以尹作春为首的“尹家班”,其中以“刘家班”最为昌盛。  
在清末民初,刘氏家族刘小项初次将“拉魂腔”定名为“柳琴戏”。班社慢慢开端由乡村进入集镇或城市演出。柳琴戏成为市民茶余饭后文娱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柳琴戏在政府的培植下,得到了繁荣开展。以单士信、王金明、王丙臣、王仲宜、刘宜生为代表的柳琴戏艺人,自发组织了一支l5人的柳琴剧团,排演了《小仓山》、《红鸾喜》、《大面缸》、《拾玉镯》、《打渔杀家》等剧目十多个。  
1954年皂河成立国营柳琴戏剧团,并汲取了京剧扮演的特性,配以灯光,布景及扮演道具,扩展乐队范围,将柳琴戏正式搬上舞台,使这一中央戏曲走上正轨的开展之路。1956年,柳琴剧团由原来的l5人开展到36人,团长为单士信,导演王金明,主要演员有丁乐美、蔡玉红、龚爱琴、李侠玲、刘家乐、陈化民、许乐民、李少华、杨振华(主弦),胡宝才(司鼓)等。演出剧目有《秦香莲》、《三女抢板》、《打金枝》、《高级与吴三春》、《三滴血》、《三上轿》、《恩仇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23个,一年中演出达l80场。l962年剧团按上级指示解散,演员回家务农。  
1970年,皂河公社党委为搞好乡村宣传工作,将局部演员招回,组织了“皂河公社文艺宣传队”,并扩招了局部新演员,全团演职人员40多人,柳琴戏再次焕发新的生机。演出的新剧目有《棉桃树下》获江苏省会演一等奖,《帅克尔》获淮阴地域会演一等奖。80年代,该文艺宣传队再次解散。  
到1994年,皂河镇文化站在中央党委和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又将解散的剧团集中起来,排古装戏和时装戏十多个,并在全县范围内巡回演出百余场,遭到大众普遍欢送。  
2004年以来,宿豫区博物馆为了维护这一文化遗产,组建了龙王庙行宫柳琴戏剧团,排演了古装和时装戏,在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龙王庙行宫"古戏台演出,使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传承。2005年底,龙王庙行宫柳琴剧团《墙头记》参与宿迁市戏曲小品大赛,荣获二等奖。  
往常,龙王庙行宫柳琴剧团现有演职人员30余人。长期活泼于城市和乡村,并参与“文化下乡”等演出活动数百余场,观众达数十万人。  
懂、乡土气息浓重。  
3、唱腔特性  
柳琴戏是由单纯的单体演唱开展起来的中央戏曲剧种,源于清朝的“拉魂腔”,属于板腔体而又没有开展成为完好的板腔体系,男女唱法同弦不同腔。当地有句俗话“不听拉魂腔,吃饭也不香。”“一听柳叶琴声响,绣楼小姐要跳墙”。唱词构造采用“八句的娃子”和“十二句的羊子”。主要唱调有“哈弦(女腔)”、“叫板(导板)”、“含腔”、“柔腔”、“扬腔”、“行腔”、“平腔”等。男唱腔高亢高昂,质朴粗暴,灵敏多变,有较强的节拍感,擅长表现喜怒哀乐,女唱腔柔情甜美,坦率动听,花腔与冒调衔接自然、真实细腻。特别是女腔悲调的演唱,汲取了京剧、吕剧旦角唱法,花腔软绵、神韵深沉,贴近生活,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4、演奏作风  
宿迁柳琴戏的演奏分文、武场。“文场”有两弦琵琶、扬琴、笛子、唢呐、笙、管、二胡、小三弦。“武场”有“四大件”,俗称“四块铜”,吸取了京剧武场的“锣鼓经”。它的主要板式有“慢板”、“二行板”、“数板”(垛板)、“紧板”、“五字紧板”、“散板”、“飞板”、“倒板”、“连板起”等不同板调式。  
5、主要曲牌  
柳琴戏艺人在长期的扮演中,经过创作和改编,已构成了新的传统曲牌。如:[苦中乐]、[绣花牌]、[水龙吟]、[什样锦]、[朝天子]、[抱妆台]、[云灯]、[游场]、[建都]、[扫灵]、[哭灵堂]、[三清曲]、[走马收兵]、[赏花]、[娃娃令]、[迎春曲]、[传情曲]、[鸳鸯戏水]、[喜临门]、[叶落金钱]、[进花园]、[会佳丽]等。  
6、主要剧目  
柳琴戏随着社会的开展和民间艺人不时对扮演方式的改良和完善,积聚了许多优秀剧目。以柳琴戏扮演为体裁的剧目达50多个,其中包括古装戏和时装戏(现代戏)。以“三”字为头的剧目有:《三上轿》、《三滴水》、《三不愿意》、《三女抢板》、《三上龙山》、《三娘教子》、《三打朱家庄》、《三审刘玉娘》等,以三个字为名的剧目有:《秦香莲》、《打金枝》、《挑女婿》、《十五里》、《孟姜女》、《天仙配》、《白兔记》、《恩仇记》、《墙头记》、《白蛇传》、《望江亭》、《窦娥冤》、《桃花庵》、《莲花庵》以及《泪洒相思地》、《灵堂花烛》、《杨乃武与小白菜》、《陈三两爬堂》和折子戏《拾棉花》、《喝面叶》、《回娘家》、《打干棒》、《书馆会》、《审土地》等剧目。变革开放后,还排演了现代时装戏《帅克尔》、《路正道宽》、《打铜锣》、《追谷种》、《两家亲》、《补锅》、《小保管上任》等节目。  
7、传承谱系  
公元1730-1795年,宿迁民间艺人刘永富因家境清贫。自制两弦“土琵琶”(柳叶琴)在街演出唱“拉魂腔”,以此养家糊口。多年后,“拉魂腔”越来越受当地大众喜欢,刘永富从活动卖唱转到龙王庙古戏楼定点演唱,并从家族式演出,开展到收徒弟、招学员。清末民初以“刘家班”、“宋家班”、“尹家班”为代表的柳琴戏已在宿迁及周边地域广为传播。  
龙王庙行宫柳琴戏谱系表:  
(1730——1795)刘永富  
(1876——1942)刘小顶(刘家班)  
宋德胜、宋成喜(宋家班)  
尹成潭、尹作春(尹家班)  
(1954——1956)皂河柳琴剧团:  
单士信、王金明、王仲宜、王丙臣、刘宜生等15人  
(1956——1966)皂河柳琴剧团:  
蔡玉红、龚爱芹、李侠玲、刘家乐、陈化民、李少华、杨振华、胡宝才等36人  
(1970——1980)公社宣传队:  
王保树、杨振华、王保驰、王玉民、许乐生、刘桂之、赵培兰、胡明侠、张侠、王广兰、贺恒侠、施俊梅、王玉梅、卢书年、张书良、张守伟、马辉、马芹、丁乐生、胡柏州蔡新祖、李少华等45人  
(1994-1996)文艺宣传队:  
王保树、王保驰、杨振华、许乐民、刘桂之、马芹、唐云娥、龚爱芹、马辉、胡柏州、丁乐生、王玉民、蔡新祖、张书良、陈化民、王理德、赵培兰等25人。  
(2004-2006)柳琴剧团:  
杨振华、王保树、王保驰、张侠、许乐民、刘桂之、马芹、王玉民、丁乐生、胡柏州、张伟、张宗伟、卢书年、张书良、马辉、马丽王理德、施俊梅、赵培兰、杨晓娟、胡明侠等25人  
8、传承人引见  
杨振华男65岁江苏宿迁宿豫皂河人,1956年参与柳琴戏团,主攻柳叶琴演奏、作曲和导演。1959年参与淮阴市柳琴独奏竞赛获一等奖,导演的柳琴戏《棉桃树下》参与省戏剧竞赛获导演一等奖,现为龙王庙行宫柳琴剧团副团长;  
王保树男63岁江苏宿迁宿豫皂河人,1961年由皂河柳琴二团并入皂河柳琴剧团,主攻柳琴戏扮演和唱腔研讨,曾担任皂河公社宣传队队长。1974年主演的《木匠退亲》获淮阴市戏曲会演一等奖,现为龙王庙行宫柳琴剧团导演、副团长;  
王保驰男50岁江苏宿迁宿豫皂河人,18岁从事柳琴戏扮演,主演的《帅克尔》等五部剧目,参与市、县文艺汇演曾获一、二、三等奖,现为龙王庙行宫柳琴剧团主要演员;  
王理德男54岁江苏宿迁宿豫皂河人1980年从事柳琴戏唱腔研讨,主攻编、导和二胡演奏,现任宿豫区博物馆馆长兼龙王庙行宫柳琴剧团团长  
九、苏北琴书  
1、简介  
苏北琴书亦称“打扬琴”或“打蛮琴”,是以宿迁方言说唱的一种曲艺方式。它源自明末清初的民间小调,清道光年间(1821年)构成于宿迁一带,并不时向周边地域传播和开展,普遍流布于苏北宿迁、淮安、徐州、连云港以及皖东北、鲁东南等地域。  
苏北琴书属板腔体,分1人、2人或多人说唱,乐器有坠胡、扬琴和木板,唱腔漂亮、音乐调和、说白自若,其代表数目达100多部,曾先后出版发行唱片5000万张,磁带3000万盒,VCD光盘4000万盘,深受广阔大众的喜欢。  
2、历史沿革  
苏北琴书亦名宿迁琴书,民间惯称“打扬琴”或“打蛮琴”。苏北琴书源自明末清初的民间小调,清道光年间,构成于宿迁地域,当时称为“打扬琴”。到同治年间较有影响的琴书艺人是李义成。据《中国曲艺杂志、江苏卷》、《淮阴市曲艺志》和《宿迁市曲艺志》记载:李义成幼年自安徽漂泊到宿迁皂河定居,以唱民间小调为生。“打扬琴”构成后,他在苏、豫、鲁交界地域活动演唱,颇有名气,并在这一地域广收徒弟。据八十六岁的老艺人王修珠述说,李义成终身共收一百多个徒弟,其中较有名气的有宿迁县的李道生、许广才、庆廷年、泗洪县的陆成金、陆成银等。  
清光绪二年,琴书艺人在宿迁县皂河镇西王春圩设香堂,创门户为柴门,订门规、设字号(字辈),其字辈号为“道清通玄静,远长守太清,忠礼智诚信,何教永元明”二十个字。推李义成为堂皇主,尊称教主。光绪末年陆成金、陆成银兄弟因与教师李义成不和,不受其门规约束,跳出柴门,自创门户为陆门,从此琴书分为柴门与陆门两大门派,固宿迁地处北、泗洪在南,则有南、北门之称。  
“扬琴”构成后,疾速向周边地域传播和开展,北向山东,西向安徽,东向淮阴、连云港等地域。此时宿迁地域苏北大鼓书曾经盛行,北方评书也不时流入,“打扬琴”艺人单靠初时的小节目已不能维持生存,他们开端演唱长篇书目,有李义成等艺人依据乾隆年间发作在宿迁东关口的真实故事编演的看家书目《打蛮船》。以及后来呈现的《王天宝下苏州》《李双喜借年》《张秀才赶考》《金镯玉环记》等30多部长篇书目。从此大众称之为“扬琴书”。  
抗战前,苏北琴书的长篇书目开展到60多部。在唱腔上也由曲种构成初期的单调“凤阳歌”开展衍变成固定的“四句牌”、“二板”“垛子”等唱调,后来在“四句牌”中又吸收了“银钮丝”“淮红调”等曲调,开展成“四平调”和“悲调”,二板中揉进了“扬柳青”“穿心子”“莲花落”等曲调。在演出方式上也由原来的“单脚梆”开展成二人或三人伙伴演唱,且大都是男女伙伴,俗称“鸳鸯档”。  
抗战迸发后,一些苏北琴书艺人南流,宿迁的余有亮、张明爱、张振业、泗洪的郑天勤和宿迁出名一时的余家三姐妹“余凤美、余素英等到南京定居演唱,高德山、韦怀栋等到上海定居演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间琴书艺术的开展与进步很注重,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对民间艺人停止注销发证演出,1952年宿迁成立曲艺协会,1961年改为宿迁县曲艺队。1955年到1961年宿迁县文化科先后举行四期琴书培训班,招收培育了一批新学员。并编演了《借驴》等20多部新书目,改编演出了《林海雪原》《烈火金钢》等20多部现代书目。演出方式也从长期“摆地摊”走上了舞台。  
1957年举行的全国曲艺会演中和曲种普查中,原师承于宿迁苏北琴书的各地琴书都以其所属地域而命名,鲁南则称山东琴书、皖北则称安徽琴书,徐州则称徐州琴书。从传承谱系中能够看出,到20世纪80年代,徐州、鲁南、皖东北一带琴书艺人系宿迁第一代琴书艺人李义成的传人。另据195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斌《吕剧音乐研讨》中记载:琴书最初盛行于淮河中下游,1886年诸城县艺人朱西太到江苏宿迁学艺,带回了《洞宾戏牡丹》开展了山东琴书。由此可见,山东琴书也源自宿迁的苏北琴书。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地曲艺组织恢复,苏北琴书又取得重生,并呈现一个辉煌时期,1983年,宿迁县有职业琴书艺人68名,非职业艺人80多名。其演唱艺术也得到开展和进步,在原有的唱腔基调上揉进了淮红戏、吕剧、泗州戏等局部漂亮唱腔,倍受大众欢送。在屡次政府举行的文艺会演、会演竞赛中获奖。  
3、演唱作风  
苏北琴书是用宿迁方言演唱,又说又唱,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方式,单口俗称“单脚梆”即一人扮演、自拉坠胡,脚踏木梆击节伴奏。对口为二人伙伴演唱,一人拉坠胡,一人击琴打板,对口说唱。群口即一人敲琴打板,两或几人拉坠胡,有时用上京二胡,对口演唱。  
句式构造有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三字句,十字句中三、四、三称正十字,三、三、四称反十字。其扮演特性有:起角色、伴以“花腔”,说白考究抑、扬、顿、挫,喝、顿、缓、急、高、低、起、伏,在演唱进入角色时,演员常用辅助动作加强感染力。除此之外,花板和打花舌是苏北琴书演唱的鲜明特性。  
4、音乐方式  
苏北琴书的音乐构造属板腔体,主要曲牌凤阳歌、银钮丝、穿心子、莲花落,艺人在演唱过程唱腔逐步发作流变,到清末民国初年已构成固定的唱腔,四句牌、垛子(快流水)二板(慢流水)悲调(哀怜口),四句牌普通是四转头,有时依据情节,中间采取顿句不拖腔,成六句或八句转头,二板和垛子普通是上下句,一段唱词一气贯下,到结尾时拖腔。  
其伴奏乐器有:坠胡、扬琴、木板,主要乐曲有大八板、小八板、悲曲、过门。过门变化较大,随着演员的唱腔变化和情节变化,有长有短,琴书伴奏乐的特性是伴奏时坠胡的上下把位滑动幅度大,特别悲调随同演员的唱腔催人泪下。  
5、代表作品  
苏北琴书的书目(曲目)较多,且以长篇为主。在曲种构成初期,艺人以演唱小书段为主,为了生存逐步向长篇大书开展,仅宿迁县琴书艺人,在1990年统计,琴书书目有190多部,其中段子(短篇节目)60多个,“单巴棍”(只能演一场的中篇)30多部,100多部长篇大书,有的一部大书能继续演50场,150多小时,普通一部书都能演10至20场。  
现有《贤女告夫》(《打蛮船》、《白绫记》)、《旋风案》、《五梅反唐》、《八虎平西》、《九死还阳传》、《金镯玉环记》、《张廷秀赶考》、《李双喜借年》等30部长篇传统书被制成唱片、磁带、VCD出版发行。其中:唱片500个片目,计发行5000多万张,磁带1000小时,计发行2000万盒,VCD光盘2000万张。  
6、传承情况  
苏北琴书敬邱祖,跑字号为“道沭通玄静、远长守太清,忠礼智诚信,何教永元明”,分柴、陆两大门派,第一代传人为李义成(创建柴门),二代传人为李道生、许广才、庆廷举、陆成金(创建陆门)、陆成银。  
因苏北琴长期演出是赶集摆场,活动性大,在演出过程中活动收徒,宿迁、徐州、淮阴、连云港、安徽北部的泗县、灵璧、嘉山、宿州地域和鲁南的临沂、苍山这一广阔区域的琴书艺人统属柴陆两大门,跑腿字号相同。  
随着琴书艺人不时活动,苏北琴书也随之向更普遍的区域延伸,宿迁的李四、余守亮、张振业、郑天勤、余凤英、余素英等到南京定居演唱,高德山、韦怀标到了上海演唱定居。新中国成立后,余素珍进入合肥曲艺团,崔金兰调入南京曲艺团,韩振胡、曹月英进了安徽肖县曲艺团。他们分别将这一曲艺方式带向各地,并不时开展。目前,宿迁本地的琴书艺人主要有第六代的张银侠、张金侠、陈绵荣和第七代的唐玉侠、周银侠等。  
十、赣榆苏北大鼓  
苏北大鼓是苏北地域主要的一种曲艺方式,它是由一名艺人击鼓、打镰同时又演唱。苏北大鼓历史长久,属南宋邱祖所创龙门派,宗谱已排三十个辈份。如从南宋算起,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苏北大鼓用的是赣榆和东海北部方言。单独一人退场,有说、有唱、说唱相间,唱的多,说得少;坐得多,站得少。演唱者身前支一面鼓,右手持棒或称鼓条,左手握简板或云板,也有的持两块月牙形的钢板(俗称钢镰),敲击简单节拍借以酝酿心情,衬托氛围。它有“似说非说,似唱非唱”的艺术作风,具有众多的传统书目和现代书目,深受苏北地域广阔大众的喜欢。  
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大鼓艺人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下,涌现出一批影响较大的大鼓艺人,多么家昌、孙书芳、许冰清、宋永胜等,他们不只演唱一些具有拿手绝活的传统书目,而且还创作演唱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新书目。特别是许家昌、孙书芳夫妇,屡次在中央媒体演唱书目和承受采访,被各大报刊相继报道。  
十一、大兴旱船  
(一)简介  
“旱船”本意陆地上的船,因其外观妆扮花俏又常称“花船”。跑旱船(或玩花船)是江苏省宿迁地域广为盛行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大兴旱船最具代表性,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大旱年间当地百姓祭奠求雨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包含了当地大众对昔日渔民生活的怀旧。大兴旱船分单船、双船和多船扮演,以舞为主、说唱为辅,形象地塑造行船时的动作情形。因其唱词诙谐,扮演滑稽,局面繁华而倍受当地大众喜欢。  
(二)历史渊源  
大兴旱船随同着宿迁的庙会、乡会、民俗节日,长期存在并不时开展,成为大众自娱自乐的主要民间文艺方式,其历史长久,传播普遍。  
据史料记载,明朝以前,在宿迁城东约20公里的大兴一带,北有白鹿湖、南有仓基湖,水网密集,泛舟捕鱼是当地老百姓的主要生活。明末清初,仓基湖因黄河众多渐淤成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总河督靳辅疏浚陆塘河(大兴镇西),白鹿湖干涸成陆,地域环境的变化,彻底改动了当地百姓的消费生活方式,人们经常效仿当年泛舟两湖的有趣情形,玩旱船已慢慢成了他们劳动之余的文娱方式。自光绪元年(1875年)起,宿迁连续三年严重干旱,当地大众又把跑旱船作为祭奠求雨的一种方式。  
大兴旱船在长期开展中,不时融入了“浅船”、“撬船”、“顶船”等生活化动作,丰厚了扮演内容。每当逢年过节,乡会渔民的后嗣组成旱船队,向大户人家拜年贺岁。清嘉庆年间(1796-1820),大兴旱船艺人陈二(名子不详)进城经商,应用闲暇时间组建以旱船扮演为主的“关口会”,随后,城内各会相继树立,每逢春节、元宵节、城隍庙会,各会全部出动,旱船班子进城并到周边地域扮演,有“卓圩(与大兴相邻)旱船扯大蓬”之说。  
民国十四年(1925年),城内各会旱船扮演日趋成熟,在原有“出子”的根底上,增加了“四门亭”。每年从正月初二至正月十八,大兴的旱船班子都要进城与县城及城郊的班子停止扮演,展开竞技,局面壮观,城镇数十里百姓扶老携幼前来观看。  
新中国树立后,旱船舞蹈动作和唱腔被广阔基层文化工作者发掘整理,扮演中增加了“船帮子”、“篙拐子”、“丑婆”等角色。往常,大兴旱船的扮演,在内容和方式上都有了很大创新。它以发扬主旋律,倡导新风气为主要表现内容,扮演方式上从传统的一船扮演,开展到多船扮演。人物生动、动作夸大、热情豪放、诙谐诙谐,深受大众欢送。  
(三)扮演特性  
大兴旱船在扮演中角色分工简单,普通每只船由4个人组成,1名年轻貌美的姑娘或媳妇担当“船芯子”,船的左侧2人,分别妆扮老汉和篙拐子,右侧1人妆扮丑婆,一手挎提篮一手拿着蒲扇。后来在扮演中增加了数名“船帮子”,以衬托扮演氛围,“篙拐子”与“老汉”角色也变成1人兼演,“丑婆”由男性反串扮演,装束上多显滑稽搞笑。扮演步法灵敏多变,常把行船的各个环节动作,停止夸大。扮演中“篙拐子”为头,各种招式、把戏的变化都有商定,根本舞步为“十字步”、“碎步”、“垫步”、“弓箭步”、“趾步”、“矮步”、“挪步”等。  
“船芯子”进船后,用背带将船身背起扎牢,双手用力少许扶握船框,船身便于作前行、后退或旋转运动。扮演内容及台词多为一些家庭中的公婆、儿媳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趣事。过去宿迁城内各会玩旱船“出子”各有特性,主要有以下五个“番子”,扮演时间约为20分钟。  
1、“开船”又名“起船”。锣鼓声中开船,会旗在前,锣鼓随后。“篙拐子”和“老汉”在船左侧,“丑婆”在船右侧,行至广场。“篙拐子”手持五尺竹篙做撑船动作圆场,也叫“边撑”、“打场子”。“船芯子”碎步圆场,二人配合默契。  
2、“荡船”。“篙拐子”手持竹篙撑船变摇橹状。随着旱船剧终,二人“十字步”荡船,锣鼓停,“老汉”、“丑婆”上场插料打诨,引众人发笑。随后,由“船芯子”演唱或多人对唱、插其曲调为淮红调。演唱曲牌如:[四季游春]、[虞美佳人]、[小五更]、[八段锦]、[扣百子]等。伴奏乐器主要有四胡和二胡,并有专人敲击小瓷碟、打板,来把握演唱节拍。  
3、“浅船”。“老汉”和“丑婆”说唱毕,令船快行,众人随旱船圆场一周。“篙拐子”与“船芯子”依次下蹲,又称“大小波浪”。这时,“篙拐子”打手式或用竹篙向锣鼓手暗示,锣鼓声嘎但是止,船搁浅。“老汉”、“丑婆”、“篙拐子”互相责备,作迫不得已状。片刻,众人离船跳水,齐心撬船、顶船,使其进入航道。  
4、“四门斗”。圆场一周后,“老汉”、“丑婆”暂退场,“篙拐子”与“船芯子”跑“十字”阵形。二人相对,按东南西北方位“十位”阵形“对冲”,又称“攮浪”、“戆浪”。之后,“篙拐子”“鲤鱼打挺”接做“鹞子大翻身”。这时,旱船原地“打漩”转圈,又称“老虎崴窝”。最后,“篙拐子”在原地连续篙转圈,旱船盘绕“篙拐子”作倾斜状圆周运动。当“篙拐子”用篙“撩水”时,旱船在原地连续旋转数圈。  
5、“三叩首”。“老汉”、“丑婆”上场圆场一周,锣鼓停,二人分别说“祝贺发财”、“新年大吉”等“拜门辞”,说毕,锣鼓声出,旱船急向前行,船头点地为拜。如此“三拜”后圆场一周,一行人依次退场。  
(四)道具及伴奏  
跑旱船的道具主要是旱船,它是用秆秸、细竹竿、竹篾、麻绳等资料扎成的船框架,船亭顶端多为四方形(也有椭圆形),装饰为色泽鲜艳绸花或纸花,船身用绸布围起,船长2-3米、宽1.5米左右、高1.8米左右。另外,以2米左右的细竹竿作为船篙,角色中人物依据需求有的佩戴头巾、礼帽、扇子或挎篮等。  
伴奏乐器:大鼓、大锣、大镣、小镣、小锣、小铛、梆鼓。锣鼓点式有:[急急风]、[慢长锣]、[游西湖]、[安定春]、[醉八仙]、[青果湖]、[双富贵]等。  
(五)演员服饰  
“船芯子”身着水红衣裤,戴假发,盘头留篡儿戴花。  
“篙拐子”身穿蓝布长衫,腰扎红布带,头戴礼帽,手持五尺细竹  
“老汉”头顶破礼帽,身穿深灰色长衫,右手持可开可合破油纸伞,左手持长杆烟袋起。  
“丑婆”头戴黑绒帽,上身穿蓝色左大襟褂,下身穿黑身大腰裤,束裤脚,右手持戴花蒲扇:左手拎竹编小花蓝。  
(六)传承人  
大兴旱船是宿迁旱船的典型代表,在宿迁地域普遍存在和传播。自清康熙以来,阅历了八代传承,在开展中不时丰厚,并涌现出许多代表性的传承人,他们有清嘉庆年间陈二(“关口会”大领);清同治年间的吴景斋;清光绪年间的陈士贤;民国时期的钱祥、柴长庆(大兴旱船班子队长)、陈加棠(城郊旱船班子队长)以及解放后的李占魁、傅锦佩(大兴旱船班子队长)、陈友祥、刘汉杰、于庆堂、鲍树光、罗绪文、于洪南等。  
罗绪文,男,65岁,宿豫区大兴镇大兴居委会二组,农民。中学毕业后就从事民间文化编导演艺术工作,曾编写演小品《查线》、《接公公》、《嫁公公》、《重拍结婚照》等参与省市文艺会演,并屡次获奖。大兴旱船扮演经过他精心的发掘整理、编排与导演,节目的内容和方式又有了新的传承和开展,在市、区民间文艺汇演中又荣获一等奖。该同志被省文化厅评为江苏省文化明星,屡次受市、区政府惩处并授予市、区先进文化工作者称号。  
十二、皂河正月初九龙王庙会  
皂河龙王庙会是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这三天为庙会之日,人们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皂河敕建安澜龙王庙祭奠水神,祈求安全的一种大型民间祭奠及民俗商贸活动。该庙会来源于明孝帝弘治八年(1495年),后经康熙、乾隆皇帝南巡数次驻跸于此,使龙王庙会更是名声大振。每年届时都有众多善男信女,纷繁前来烧香拜佛,祈福纳祥。数百年来,岁岁如此,从未连续过,可谓江苏中央一大民俗景观。  
【历史渊源】  
皂河正月初九庙会,来源于明代。史载明弘治八年(1495年),黄河水从河南兰封县、商丘南下,经徐州直冲宿迁的皂河镇,然后南下至清河交汇于运河,致使宿迁皂河地域洪灾频发,生灵涂炭。人们为了祈求安全,在皂河镇南端建了一座“草堂庙”,供奉水神,希望神仙保佑,消弭水患。正月初九是水神的成道日,左近百姓就有了入殿烧香祭神以求安全的风俗。  
清康熙年间,皇帝视河工、漕运为国度大政,康熙曾六次南巡,亲临宿迁的皂河、归仁治河工地,体察民情,检查史治,振济灾民,经过35年的努力,管理了黄河,开通了中运河。根本到达徐淮之河水变清,一改昔日众多严重,生灵涂炭的场面,于是拨帑金重修龙王庙(草堂庙)。雍正年间,雍正皇帝年年接到安澜捷报,龙心大悦,逐令河督与百姓大庆三日,又拔帑金,扩修龙王庙,加封河神金龙四大王的封号,亲身为牌楼门御笔题:“海晏”、“河清”四个大字,以留念黄河安澜之盛事。乾隆帝六次南巡,五次驻跸龙王庙并祭奠“龙王”,御笔提写祭文,从此每年的正月初八至初十,便成为安澜龙王庙的庙会。因初九是正会,故民间习称为正月初九龙王庙会。  
【内容及特性】  
庙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祭奠水神。参与祭奠庙会活动,人们称之为“赶会”,这种“赶会”是大众自发活动。会期为三天,即初八“焰火日”,初九“正祭日”,初十“朝山日”。焰火日是庙会的开端,初八晚上在龙王庙西侧的龙潭广场上燃放春节前就准备好的各种烟花、爆竹,夜景壮观、繁华特殊。初九为“正祭日”,正祭日的祭台设在龙王殿的月台广场,正中祭台上放置香、烛、供果,祭奠时,乐队演奏祭奠曲。祭奠者上台叩头祭拜,整日经声不绝,香烟燎绕。广阔善男信女为祈福呈祥纷繁为龙王水神敬奉供品,随后是“四山盛会”伴朝銮驾仪仗队的游庙活动,伴朝銮驾是清乾隆皇帝敕封的礼仪执仗典礼,执仗人员手擎12把黄盖伞,4面4米高的龙门旗、一面老班梢、12把大龙旗、24把小龙旗、12盏大沙灯、24盏小沙灯以及执扇和金瓜、月斧、朝天登等仪仗用具、口念佛号、朝拜水神。游庙祭奠活动要持续4-6个小时是龙王庙会的主要内容,几百年来从未中缀。初十为“朝山日”。二是文化展现。从正月初八至初十,左近各地的民间艺人集聚皂河,展演各类民俗扮演和奇功异技,丰厚庙会的文化生活。三是商品贸易。随着庙会影响不时扩展,前来参与祭奠的人也越来越多,龙王庙会已由单一的祭拜水神活动开展为集祭奠、文化展现、商品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传统庙会活动,届时有山东、安徽、河南等周边省市的民间文艺团队、小商小贩、香客云集皂河,各种民俗商品也齐聚皂河庙会,供赶会者选购。几百年来,皂河龙王庙会凭仗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天文环境,已成为苏北地域一大民俗文化现象。  
【传承情况及代表性传承人】  
皂河正月初九龙王庙会是数百年来皂河及其周边地域大众自发参与的一项民间祭奠的民俗活动,在长期开展中参与人数不时增加,随着社会不时进步,人们认知程度不时进步,庙会的内容和方式较传统也有相应的变化,一些如传统焰花已被现代焰火取代,扎制焰花的手艺已面临失传,目前,皂河镇仅有一位80余岁的老人尚会传统焰花扎制技艺。初十“朝山日”祭奠典礼在“破四旧”之后已无人再懂得举行程序。但是,庙会的活动组织和历史研讨尚有局部中央文化工作者在不时研讨,王理德是代表性人物之一。  
王理德,男,56岁,宿豫区皂河镇人,现任宿迁市宿豫区博物馆馆长、宿迁市龙王庙行宫柳琴剧团团长,连续多届被大众引荐皂河正月初九庙会理事掌管者。他曾担任皂河影剧院经理、皂河镇文化站站长等职。多年来,为使庙会得以不时持续和开展,他翻阅了大量史料,记载和再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庙会传统风俗,为皂河正月初九龙王庙会的持续和开展发挥积极作用。  
十三、大兴吹打乐  
宿豫大兴吹打乐是在民间的婚丧嫁娶及各种庆典、岁时节庆活动中演奏的一种民间艺术方式。该项目主要散布在大兴镇,活动于宿豫区、宿城区、泗阳、沭阳、泗洪、新沂、淮阴等地域。大兴镇位于宿豫区城东18公里处,宿泗路、兴张路贯串其境,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生活富有,社会文化,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古镇。大兴吹打乐以殷、鲍班子为代表,两支会班子各10—16人组成,演奏中“文、武”场配合默契,连续演奏数小时不觉累,演奏曲牌常新常换。依据殷家吹打乐班子老艺人回想,殷家吹打乐班子已相传170余年。  
大兴民间吹打乐经过多年的开展演化,已构成了一种普遍、适用、极具地域特征的演奏作风。它音质纯粹,音色宏亮,“气足音满”,既具有节拍鲜明,粗暴豪迈的特性,又有苏北平原韵律漂亮、曲调流利的特征,其中小堂鼓演奏是大兴民间吹打乐的一大特征,演奏办法有单击、双击、顿击、压击和滚奏等技巧。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兴乐队又吸收了西洋打击乐的优点,丰厚了民间吹打乐的内涵。  
大兴民间吹打乐队的乐器主要包括:唢呐(俗称:喇叭)竽、笙、笛号、锣、钗、钹、大钹、小铛、鼓、琴、胡等乐器。殷家乐队还自制一种叫“把攥”的乐器。能够模仿人语、鸟鸣、犬吠等各种声音,又添加了演奏效果。主要作品有:传统的“百鸟朝凤”,“祀祭曲”“庆典乐曲”“礼仪曲”以及现代盛行歌曲,在晚场演出中还参加一些扮演节目,如曲艺:相声、小品以及独唱、扮演唱等。  
大兴乐队在县区组织民间艺术大赛中屡次取得一等奖,2004年在省文化艺术节演出奏的民乐“观花灯”取得省市与会指导和观众分歧赞扬,大兴吹打乐队经常配合中央政府搞庆典、文艺演出及文化下乡活动,大兴民间吹打乐队是宿迁市宿豫区民间文化一奇葩,为宿迁广阔大众文化生活增彩添光。大兴镇民间吹打乐随着集镇开展而逐渐开展,成为响誉中央的民间吹打乐特征乐种。目前大兴全镇有吹打乐队九支,专业吹奏演出人员100余人,常年活动于广袤的苏北平原,为城乡婚丧喜庆活动及活泼乡村大众文化生活作出了奉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十四、项羽传说  
项羽传说主要区域散布在江苏省北部项王故里宿迁市的宿豫区、宿城区,其他以及徐州、淮安、连云港等地。另外,山东、安徽、河南等周边县、市也传播关于项羽的传说。  
西楚霸王项羽,名籍,字羽,公元前232年出生于下相(今宿迁)梧桐巷,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是秦末重要的反秦首领之一。传播在宿豫的项羽传说系列故事根本上以史实为中心,以司马迁“项羽本纪”为本来,以项羽英雄气盖世的终身传奇如霸王举鼎、少年立志、揭竿而起、背水一战、巨鹿之战、鸿门宴、楚汉相争、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等故事为主线组成。用叙事方式讲述项羽威武、刚烈、仗义、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以及柔肠多情的情怀,在民间广为传播。项羽是一位历史英雄,他英勇奋战的终身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大局。同时他的最后结局也十分悲壮,留下千古流唱的大方悲歌“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历代王朝的统治者,文人墨客对项羽都有极高的评价。所以他是宿豫世代人民最爱互相传颂的故事,并以是项羽家乡人而倍感骄傲。  
项羽传说系列故事经过口耳相传,经久不衰,已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是一部富有中央特征的口头文学作品,具有宝贵的民间文学价值。做好项羽传说维护和传承开展,让项羽传说换发新的文学艺术活力,关于发扬当地优秀历史文化,丰厚人民大众肉体文化生活,促进中央经济社会开展,意义严重。  
目前,作为西楚霸王项羽的降生地,宿豫区把发扬历史文化、传承项羽肉体做为已任,倾力打造项羽文化品牌。组织人员对传播在宿迁地域的项羽传说系列故事停止搜集、整理、发掘,并面向社会普遍征集项羽传说稿件,先后整理出50余篇优秀项羽传说汇编成册.并让项羽肉体走进课堂,丰厚小学生课堂内容。  
十五、丁庄大菜制造技艺  
丁庄大菜又名黄花菜,其栽培加工制造技艺在宿豫区丁嘴镇传播已有1800年历史。目前,主要散布在丁嘴、大兴、仰化、关庙等乡镇。该产品身条粗壮、干而光亮、肉厚味鲜、营养丰厚,为干蔬菜中的珍品,可烹饪出十多个花色种类的热冷菜。2007年12月,该项目被市政府发布为市级非遗名录项目。  
丁庄大菜制造技艺主要是将该地域种植出的黄花菜经过人工采摘、蒸馏、晾晒、精捡、存储等主要工艺流程加工制造而成。丁嘴的金针菜栽培技术好,蒸制加工技术精,消费出的黄花菜质量佳,畅销海内外,特别在东南亚地域久负盛名。1910年该产品参展于南洋劝业会,1938年参展于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荣获金奖。上世纪九十年代丁庄大菜是江苏省著名的优质土特产,其产品供不应求。  
因丁庄大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土地亩产经济效益不高,又受产量低及雨天烂菜严重等因数影响。目前,丁嘴镇种植面积不到1000亩,产量锐减,该技艺正面临失传的风险。  
十六、徐家杂技  
徐家杂技是融杂技、魔术、马戏为一体的高难度技艺扮演,它产生于19世纪末期,在最初融睢宁杂技与建湖十八团杂技于一体的根底上,经徐家几代人多年传承开展,构成了共同的扮演艺术,深受观众欢送。徐家杂技团培训基地在宿豫区顺河镇,属宿豫区座下镇。该镇地处的京杭大运河之旁、北依马陵山,其宿新路、宿沭路、宿泗路环绕穿城而过。  
该杂技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农民农闲、田间均可扮演比试,所以学起来比拟容易,传承比拟便当。其节目既可舞台演出,又可广场演出,有不少杂技节目能将单纯的杂技技巧赋予生活心情,更具可看性。在传承中较好地表现了南派杂技特性,即集柔、美、险于一体,节目变化无常,轻盈柔软,绰约多姿,寓高难动作于轻松之中。它的节目内容丰厚,主要分为跟头类、顶功类、力气型、技巧型、硬功型、柔功型等六类。  
徐家杂技经过多年的继承开展,节目内容丰厚多彩,主要分为以下八种内容:形体扮演节目、均衡技巧节目、杂耍扮演节目、高空扮演节目、滑稽扮演节目、仿声技巧节目、魔术扮演节目、气功扮演节目。  
十七、宿豫区饮食风俗与特产  
1、熘素桂鱼  
制成山药泥,配以香菇丝、春笋,用豆腐皮包起,仿制成桂鱼形,炸后勾芡而成。熘素桂鱼的外型漂亮、皮脆肉嫩、酸甜适口。  
2、苏式红烧肉  
从主料、配料到调料都各具特征。具有肥而不腻、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浓而不咸的特性。  
3、蛋黄焗南瓜  
是一道特征名菜,属于粤菜或苏菜,是用南瓜与蛋黄炒制而成的一道外咸里甜、外酥里糯的菜品。是许多饭馆酒店菜单上常见的美食,烹制办法不算复杂,也合适居家烹饪。  
4、苏式红烧肉  
熘素桂鱼的烹饪技巧以焦溜为主,口味属于酸甜味。熘素桂鱼的外型漂亮,能够乱真,皮脆肉嫩,酸甜适口。  
5、五香牛肉片  
是一道特征名菜,属于苏菜,色泽红褐,质地干爽,香味浓郁。口味五香。  
6、“黄狗”猪头肉  
黄狗猪头肉由民间名师黄德(诨名叫黄小狗)始创,人称“黄狗”猪头肉,已有200多年历史。其肉色泽酱赭,香味浓郁,肥肉酥烂,精肉鲜香,味纯而正。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品味此肉,大为赞扬。自乾隆皇帝品味后,黄德将其锅中剩下肉汤倒入新烹制的猪头肉汤中,如此每天将肉汤留下一碗掺进新汤,世代相袭,故又有“乾隆老汤”之雅称。被列入《江苏名菜谱》。  
7、丁嘴金菜  
丁嘴金菜身条粗壮,嘴乌体亮,肉厚味美,健体安神,营养丰厚。“丁庄大菜”先后参展于南洋劝业会、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国农业展览会和广州商品买卖会等。  
十八、名人  
项羽(西楚霸王)、魏胜杨(南宋名将)、泗洪(抗击日本侵略者)、韩余娟(舍己救人)、刘强东(京东CEO)  
十九、宿豫区著名景点  
1、古代遗址  
宿豫区境内有新石器时期的凤凰墩遗址(保安乡凤凰村凤凰组)、王墩遗址(来龙镇西陵园村东500米)、路墩遗址(来龙镇路墩村西)、陈墩遗址(新庄镇陈墩村北组)、黄泥滩遗址(关庙镇长兴村西)、吴庄遗址(保安乡韩集村凤凰组),西周时期的毛墩遗址(来龙镇北1000米)、沈墩遗址(来龙镇西高圩村陆沈组)、斗墩遗址(侍岭镇侍岭居委会街北)、芝麻墩遗址(侍岭镇岭西村西)、后场遗址(保安乡张圩村后场庄南),战国时期的后墩遗址(来龙镇左庄村后屯组西南侧),汉代的大破墩遗址(保安乡黄泥村腰庄组)、邱墩遗址(侍岭镇陆宋村北450米)、东大宅子遗址(来龙镇路墩村东)、东黄林西黄林遗址(来龙镇黄庄村)、张大营遗址(来龙镇陵园村南)、东大墩遗址(来龙镇左庄村北)、徐宅子遗址(侍岭镇陆宋村北)、双蒋遗址(来龙镇光明村赵庄),清代的仰化行宫遗址(仰化镇复隆村四组)、顺河行宫遗址(顺河集社区居委会东北)等。  
2、古墓葬  
汉代的洪武墩墓群(侍岭镇程庄北100米)、尖墩墓群(侍岭镇变电所南500米)、乌鸦岭墓群(侍岭镇侍岭村黄庄组)、曹墩墓群(来龙镇左庄村徐庄组)、孙庄小墩墓群(关庙镇关庙村孙庄北)、刘庄大墩墓群(关庙镇关庙村刘庄北),宋代的刘陵墓群(新庄镇安圩村)。  
3、古井  
唐代的陈墩南井、北井、时济泉井(新庄镇陈墩村),关庙的南井、北井(关庙镇董圩村、永平村),侍岭古井(侍岭镇陆宋村北)、康庄井(新庄镇安圩村);明代的竹城寺井(大兴镇竹城村),清代的十八楞井(宿迁高新区油坊组黄耀中家南)。  
4、反动烈士墓  
卓圩战场遗址(顺河镇沈庄村)、蔡集烈士陵园(来龙镇陵园村)、来龙庵战场遗址(来龙镇来龙居委会)。  
5、梨园湾  
梨园湾景区位于宿迁市宿豫区顺河街道梨园湾社区,是以特有的梨园景观、田园风光、农耕文化、消费运营形态、乡村聚落等资源为中心,充沛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文娱和购物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梨园湾景区先后取得“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示范点”、“江苏省特征景观旅游名村”、“江苏最美乡村”、“江苏水美乡村”、“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等荣誉称号。  
梨园湾景区盘绕“六塘香梨雪海苏北城市田园”的主题,以梨文化为点,以梨为代表的种植产业为线,以植物多样化、原生态型、游乐休闲为面,打造“点线面”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景区依据“梨”的特征,开发出了酥梨原汁、梨王头道醋、酥梨养生醋、梨木茶具和梨木厨具等10余种产品。  
6、电商筑梦小镇  
电商筑梦小镇聚焦开展以“新批发”为内核的电商产业,统一塑造小镇景观形态风貌,完成“消费、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产业、文化、旅游”交融开展,是品牌电商企业集聚基地、宜居宜业的互联网创重生态街区、电商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7、宿迁动物园  
宿迁动物园占地495亩,建成动物馆舍面积1.5万平方米,是苏北范围较大的动物园。园内主要建有猛兽区、灵长区、食草区、匍匐区、珍禽区、水禽区等6大动物驯养区和儿童游乐综合项目区;已引进老虎、狮子、斑马、狒狒、驼鸟、袋鼠、天鹅等国度和省级重点维护野生动物品种近百种、数量1000余只。  
8、中运河风光带  
运河东岸综合整治工程是一项集防洪、排涝、调水、景观建立于一体的两级政府施行的重点综合整治工程,全长11.7公里。风光带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建筑配套桥梁30座、桥头公园4个,完善配套亭、廊、塔、景观石等设备多处。以24个节气和春夏秋冬命名的28座桥,外型各异,规划合理;水上乐园、农家乐园、民俗博物馆、造船遗址公园等特征景点装点其中。运河广场即船厂遗址公园,位于中运河东岸生态走廊中段,面积约10.7公顷,是一个开放式没有屋顶的运河博物馆。2007年,中运河水利景色区被省水利厅评为省级水利景色区,2008年8月,被水利部评为国度水利景色区。  
9、宿迁市水利遗址公园  
宿迁市水利遗址公园总投资3.2亿元,总占空中积8.7公顷,2014年完成投资2.1亿元。宿迁水利遗址公园包括宿迁水利展现馆、井头泵水战、翻水站遗址、油库区遗址、宿迁水利丰碑人物雕塑群、运河湾码头、清水栈道、以及水利文化广场,占地约75000平方米。遗址公园以水文化为主题,发掘运河湾的历史文化资源。  
10、江苏省民防锻炼基地  
江苏省民防锻炼基地西临大运河、东至金沙江路、北到二干渠、南抵陆塘河,三面环水,风光秀丽,风光宜人,不只是运河湾现代农业产业园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更是市民拓展锻炼和应急体验的最佳场地。是江苏省最大的防空防灾教育锻炼基地。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