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
泗洪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宿迁市南部,处淮河中游,东临洪泽湖,西接安徽省泗县、五河县、明光市,北邻宿城区,南与安徽省、淮安市交界。天文坐标为北纬33°08′—33°44′,东经117°56′—118°46′,县境南北最大纵距67.1千米,东西最大横距78.5千米,总面积2731平方千米。
二、名字由来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泗南县与洪泽县湖西部兼并树立泗洪县。泗洪县是取自泗南县与洪泽县首字命名。
三、泗洪钱杆舞
钱杆舞,又称“打钱杆”、“功夫钱杆”。它是泗洪及双沟地域提高较普遍的民间传统舞蹈。公元1127年间,今泗洪县双沟镇一王姓学士在茅山-道学,学成后返乡,应用所学的道家剑术———“五帝钱剑法”为穷人免费疗病。在治病与传技中,王学士与当地百姓一同创建了钱杆舞。
钱杆舞的打法有多种招式,10多个固定的套路,它是集文娱与健身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其主要扮演方式是舞者手握钱杆的中段,在音乐的伴奏下,绕体打击,边打边唱,热情弥漫。舞蹈中,飞舞的钱杆发出铜钱的响声,委婉的竹器声和节拍愉快的“沙沙声”。在漂亮的“沙沙声”里,演员们踩着轻盈的舞步,变换着不同的队形,愉快、流利,给人以娱悦身心和美的享用。
四、天岗锣鼓
1、简介
天岗锣鼓又名天井锣鼓,是长期活泼于淮河中下游地域及洪泽湖畔的一种民间锣鼓音乐方式。其发源于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今泗洪县天岗湖乡)一带,主要流布于江苏省泗洪县、盱眙县,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等地。天岗锣鼓历史长久,经过锣鼓艺人的代代相传,构成了“长锣片”、“小五番”、“小七点”、“满堂锣”等近10个固定曲牌,它以欢乐明快的节拍,热忱豪放的打法,铿锵激越的旋律、磅礴恢弘的阵势,而享誉省内外。
2、历史渊源
天岗锣鼓原名天井锣鼓,上世纪80年代,因其发源地江苏省泗洪县王集公社更名为天岗湖乡,为彰显地域文化,故将天井锣鼓改名为天岗锣鼓。天岗锣鼓历史长远,相传明朝以前,在今江苏省泗洪县西南与安徽交界一带,就盛行锣鼓乐,其来源及构成在光绪年间编纂的《泗洪合志》中均有记载,在诸侯纷争时期,主要以此鼓舞士气、以壮军威之需。
1368年,祖籍泗州(今泗洪)的朱元璋称帝,树立明朝。他在推翻蒙元-的长期军事理论中,充沛认识到锣鼓在传统的两军交兵中的重要作用。凭仗曾经记忆屡次在朝中提及天井的锣鼓之事。泗州太守闻之,带上精心操练的天井锣鼓队晋见皇上,看后朱元璋龙颜大悦,并赞:“凤阳有花鼓,天井有锣鼓。”尔后在泗州太守的积极倡导下天井锣鼓得以疾速开展,并在与泗洪天岗湖相邻的盱眙、安徽五河、凤阳等周边地域地普遍传播。
清末时期,以张文奎、吴遐佑、何家丰等为代表的民间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天井锣鼓编演根底上,停止新的探究,重新加以组合整理,从而构成了天岗锣鼓共同的锣鼓经(曲牌)及扮演规则。民国初年,沿淮河中下游及如今的苏北、皖北一带的大众,每年正月都要集中举行打锣鼓、闹社火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以吕国厚、吴从进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天岗锣鼓艺人,使天岗锣鼓融汇南、北之优点,构成淮(河)、汴(河)中央之特征,使天岗锣鼓从曲牌到打法愈加完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天岗锣鼓又涌现了吴昌銮、王云彦等一大批新的传人和业务主干,使天岗锣鼓得到不时丰厚和开展,其队伍不时壮大,泗洪县境内的天岗湖乡、四河乡、峰山乡等众多乡(镇)盛行天岗锣鼓。一些乡村已构成了“村村锣鼓响,家家有队员”的提高场面。其先后参与全国第六届艺术节、中国首届民间艺术节等全国性赛事,均获得较好成果,2002年被编入中小学生乡土教材,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均做过专题报道,前不久,在北京第二十七届龙潭庙会中荣获金奖。在省、市、县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积极扶持下,在丰厚大众文化生活,促进中央经济社会开展中,都发挥积极的作用,愈加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天岗锣鼓于2006年-2009年,先后被宿迁市人民政府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项目名录,并已申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扮演特性
天岗锣鼓有固定的曲牌,音乐性强,乐谱为2/4拍,婉转流利,悦耳动听,每一个曲牌都是一首动听的歌。在表现方式上还能够配上管弦乐伴奏,乐句间多采用照应式,一领一扣、一问一答,犹如对唱情歌。曲牌主要有:长锣片、小五番、小七点、凤凰0头、十八番、满堂锣、雁落沙滩、-磕牙等。
天岗锣鼓以集中编队演出为主,演员可多可少,多则百人,少则二、三十人。扮演时,场地两边设有战旗12面,旗手能够交叉扮演动作,边打边舞;起舞时,用具(大钹)可左右旋、上下旋、转圈旋、局面多变。其打法共同,常以蹦打、跳打、滚打、睡打等来完成曲牌表现的内容,有引领、照应等表现手法,由松到紧,疏密有致,既明晰流利,又激越轩昂;亮相时,人员俯首、跨步、张臂,相间咆哮,结尾洁净利落。主要作品有:《罗汉回旋》、《金鸡独立》、《朝天乐》等。
4、扮演用具
天岗锣鼓扮演道具有帅旗、战旗(数面),大旗为太极图环抱“天岗锣鼓”四字黄底而绿色镶边。太极图有容纳天地阴阳万物,意味着盛世其昌,风调雨顺,普天同庆。乐器主要有:大鼓、中鼓、小挎鼓;大筛锣、大锣、小锣、狗咬锣;大钹、小钹。大鼓口面直径1.75-2米;中鼓直径为60-80厘米;小挎鼓直径18-20厘米。
天岗锣鼓演员整套服装以黄、白、红为主要色彩,仿古式服饰,叱诧“天鼓”,风云“雷公”,有红、黄相间的雷公帽,后摆披肩,天廷上镶嵌九颗闪光的金珠,尤如“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脚穿云鞋。
5、传承情况
天岗锣鼓的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为主,自清乾隆以前的传承情况已无史料可考,乾隆、嘉庆年间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张文奎、吴遐佑、王其厚等民间锣鼓艺人;咸丰年间有:何家丰、吴昌毕、潘道支等著名民间锣鼓艺人;民国21年呈现了吕国厚、吴从进等锣鼓艺人不断传承至上世纪90年代;随后以吴昌銮、王云彦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天岗锣鼓艺人将此项民间锣鼓音乐向更宽广的区域传承和开展。
吴昌銮,男,60岁,江苏省泗洪县四河乡人,退休教员,民间艺人,通晓天岗锣鼓曲谱及打法等,能编、导、演。参与组建天岗湖锣鼓队,任指导教师和队长。2001年在四河乡组建天岗锣鼓吴家锣鼓艺术团,现任团长。2007年被江苏省文化厅授予民间艺术之星称号。
王云彦,男,45岁,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人,锣鼓队员,从事天岗锣鼓演出多年,现任天岗湖锣鼓艺术团团长。
五、双沟大曲酿造技艺
双沟大曲酒属浓香型传统蒸馏酒,产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镇,该镇位于淮河与洪泽湖交汇之滨,空气温润,五谷丰富,水质清冽甘美,土壤为酸性黄粘土,微生物种群丰厚,非常适合酿酒。
双沟大曲酒传统酿造技艺精深,工序二百余道。优质小麦、大麦、豌豆为制曲原料,人工踩曲,外形如砖,重于曲坯排列,工艺严谨。优质红高粱为酿酒原料,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地穴式泥筑老窖池为发酵容器,固态低温迟缓长期发酵、续渣配料、混蒸混烧、缓气蒸馏、量质分段摘酒的传统“老五甑”工艺,操作遵照“稳、准、细、净、均、透、适、勤、低、严”十字诀,使双沟大曲酒具有共同作风和鲜明个性。原酒经分级储存老熟,精心勾兑,包装,检验合格后出厂。
双沟大曲酒酿造技艺源远流长,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双沟大曲酒具有“色清透明、窖香浓郁幽雅、口味醇甜绵软、酒体饱满谐和、回味爽净悠长”特性,屡次被评为中国名酒,为浓香型蒸馏酒典型代表之一,在中国蒸馏酒中占有重要一席,被白酒专家认定为“黄淮流派”模范。双沟大曲酒是浓香型白酒的标杆,“双沟”牌商标为中国著名商标。
双沟大曲酒消费过程以手工技艺为主,酿酒经历靠师徒传承,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是研讨民间蒸馏酒开展史的重要史料。经过多代人不懈努力,双沟大曲酒酿造技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开展。
六、归仁绿豆饼制造技艺
归仁绿豆饼也称“归仁小豆饼”,是宿迁市泗洪县归仁镇手工制造的豆制副食品。该制造技艺在本县有关乡镇和归仁周边地域有普遍流布。
明万历四年(1576年),当地一-豆制品作坊在加工绿豆粉丝时,磨出尚好的绿豆糊,因天气连续阴雨,无法制造粉丝。家主便把家中的铁鏊子烧热,涂上油,把绿豆糊一滴一滴滴到鏊子上,构成圆形的小饼,铲起冷却后,炒菜食用,十分适口,一时在同行中广为传播,民众普遍承受。经过后期加工改良,添加相应辅料,从此降生了“归仁绿豆饼”,其制造技艺得到后人的传承。
归仁绿豆饼有选料考究、纯手工制造的特性。正宗原料消费的归仁绿豆饼呈蛋黄色、半透明状,做菜时能够做清炒,红烧,炖鱼,也可做主食。有香脆、松软、酥软、清滑的口感特征。
归仁绿豆饼制造技艺历史长久,一直坚持手工操作"滴壶",小石磨加工豆糊的原始办法,产品原汁原味,有历史实证价值。废品不只是餐桌佳肴,也是捐赠亲友的佳品,绿色安康食品,人民大众喜欢。
七、刻纸门花
刻纸门花也称“半城刻纸”。这一传统美术降生于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及洪泽湖湖区民间。主要散布在该镇各渔村、渔船和渔场。本县临淮镇、洪泽县劳子山镇有流布。
半城刻纸来源于明末清初时期。一是半城自古繁华富庶,渔民百姓,凡逢年过节、婚嫁寿诞,户户都要贴大红色的刻纸门花,已构成风俗。二是半城渔民有跳洪泽湖渔鼓舞和演唱端鼓腔的风俗,在举行祭奠、请河神、续家谱、开捕和灯会的时分,必需挂上绘画与刻纸的图案,这也大大促进了半城刻纸的开展。
半城刻纸门花主要以刻灯会时悬挂的神符、绘画、神像为主,同时辰鞋花、灯花,随着时期的变化转为刻喜庆的图案,在逢年过节、婚嫁寿诞等场所贴于船头、门窗,以增加喜庆氛围。半城刻纸在内容上,刻字也很普遍,如“好事多磨”、“喜鹊登梅、”、“五福临门”等。有时在传统的根底上,还带融进了版画、装饰画的技巧,使其作品色彩愈加明快。
半城刻纸的根本特征:一是镂空深入,二是构造多变,作风淳厚质朴,三是喜庆刻纸作品以大红单色纸为多,红、黄、绿等彩色纸作品多用于祭奠、请神、灯会场所等。
自古以来半城刻纸多用于新年和喜庆期间张贴,寓意大富大贵,步步登高,好事多磨的美妙祝福,它的传承真实地反映了广阔渔民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取向,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人们的喜欢。
八、洪泽湖渔鼓
洪泽湖渔鼓也称端鼓舞,是旧时神汉为渔民烧纸还愿或神坛祷告时,在其特定的区域内说唱与舞蹈相分离一种舞蹈方式。源于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境内的穆墩岛(洪泽湖中独一的岛)及洪泽湖湖区一带。
泗洪县地处淮河中游,洪泽湖西畔,总面积2730平方公里,人口105万,具有洪泽湖40%的水面,有国度级洪泽湖湿地自然维护区,景色漂亮,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沉。洪泽湖渔鼓渊源有二:其一《中国舞蹈誌·江苏卷》载:“端鼓舞”源于满族人的习俗——跳神。随着民间南北文化的交流,传到洪泽湖区,成为湖区渔民驱邪、敬湖神、保佑歉收的民俗。其二,据洪泽湖湖区有关(家谱)“端鼓起于唐”的记载追想:当年唐王为超度世上无主冤魂,在洪泽湖穆墩岛举行水陆大会时,渔民应用鱼皮蒙制单面鼓,端手上敲打时,边打边舞,由此产生“端鼓舞”。明清时期,端鼓舞构成鼎盛。凡渔民续家谱、祭奠、开捕、灯会时都要设坛举行“打端鼓”活动。后来,湖区艺人对打端鼓的舞姿增加了劳动模仿,同时,“端鼓舞”改称“洪泽湖渔鼓”。如今山东省微山湖区有“打端鼓”的曲艺方式流布。
洪泽湖渔鼓展演时的根本内容:其一,依照设坛项目程序停止;其二,程序严厉严肃,详细有开坛、展鼓、拜坛、祭神等;其三,展现多在湖面上停止,并连两只大船为舞台,观众坐在本人的船上围观,背景布上悬挂着各种神像,装饰有刻纸的图案。展演时,艺人衣着艳丽的服装,左手端着形似芭蕉扇单面羊皮鼓,右手用细竹签敲击鼓面,按鼓的节拍踏步,身体随船体摆动,似船在水中行走。有时直接模仿撒网捕鱼时的动作。展现时有音乐、有舞蹈、有说唱,唱词格律与押韵方式奇巧多样,别致有趣。其代表作有《张郎休妻》、《魏征斩小龙》、《唐王游地府》、《刘文龙赶考》等十几部,主要曲调是“嚷神咒”、“念佛记”。
洪泽湖渔鼓展演的主要特征,一是综合性文化艺术特征。扮演时除有音乐、舞蹈、说唱之外,在其神坛背景布置上离不开绘画、刻纸;舞蹈的动作有武术、杂技,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二是舞蹈动作别致,步伐共同,有“商羊腿”、“剪子步”、“双驾云”、“穿花”、“走圆场”“走灯”等。模仿劳动动作中有“撒网”、“拆网”、“收网”等,0迭起。
洪泽湖渔鼓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几百年来,它承载了湖区渔民消费生活的技艺,保存和传承了湖区面临失传的民间习俗和艺术,记载了湖区许多的文化信息,反映了湖区历史文化的进程,这一古老的文化表现方式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期湖区渔民的审美取向,其演化过程见证了洪泽湖湖区政治、经济、文化开展的进程。
洪泽湖渔鼓于2006年、2007年、2009年分别被泗洪县人民政府、宿迁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列入各级代表性维护项目名录。2014年12月被国务院发布为国度级非遗维护项目名录。目前存续和传承情况良好,现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泗洪县人民政府非常注重对洪泽湖渔鼓这一古老传统舞蹈的维护,本着“维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应用,传承开展”的方针,制定了《洪泽湖渔鼓维护规划》,在半城镇树立了传承基地、王玉高船头传习所,并在政策上、组织上、经费上给予了充沛保证。洪泽湖渔鼓技艺正在有序传承。
九、泗洪鸿鹄皮影
1、简介
泗洪鸿鹄皮影是苏北地域乃至江苏省独一传承下来的民间皮影戏剧种。它来源于西汉,鼎盛于清末民国初期,五十年代初,泗洪双沟镇皮影戏艺人马永明承师傅之意,成立“泗洪鸿鹄皮影戏团”,“鸿鹄皮影”因而而得名。
鸿鹄皮影戏是集剧本创作、皮人(影人)制造、操作技巧与演唱为一体的综合性戏曲扮演艺术,唱腔方式多样,质朴明快,不拘一格,除运用中央剧种的泗洲戏调、黄梅戏调之外,还具有本人首创的“皮影梆子调”,剧目题材普遍,既有传统的历史演义、神话故事,也有现代的爱情生活、-童话等等。鸿鹄皮影戏艺人马永明首创了皮人(影人)变脸的艺术,这在全国皮影业中绝无仅有。泗洪鸿鹄皮影具有浓郁的中央特征,从它的降生到数代人相传,一直扎根在民间,深受广阔人民大众的喜欢。
2、历史沿革
皮影及皮影戏来源西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怀念已故李夫人,一方士“乃夜张灯,设帷帐”,使汉武帝“遥望见妇女如李夫人貌”。这是皮影戏的最早记载。
东汉光武中兴年间的司马德康是鸿鹄皮影的始祖。鸿鹄皮影的传承,虽因年代长远,已有的无法考证。但据记载,从公元1653年至l753年的l00年时间里,赖武夫、蔺传玉为传承巨匠,称号为“平和皮影”、“吉安皮影”、“府苑皮影”。从公元1753年至l937年间的近200年的时间传承失记。公元1938年至l954年,李大君、秦前龙、浦连山、田宜成为主要传承人,机构称号先后为“爱国皮影”、“汪达皮影”、“兴华皮影”,公元l955年,泗洪县双沟镇马永明学艺期满,承师傅之意,勇挑大梁,将“兴华皮影”更名为“泗洪鸿鹄皮影”,从此,泗洪鸿鹄皮影正式降生。鸿鹄皮影历经数代艺人相传,屡次机构称号更替。清末至民国初期,是鸿鹄皮影开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艺人们常被一些官帝王府、豪门贵族、乡绅大夫请回府上刻制皮人(影人),官仕们视此为光彩。在当地民间,凡逢年过节、喜庆歉收、祈福拜神、嫁娶宴请、添丁祝寿、中央逢庙会,鸿鹄皮影都要搭台唱影,连剧本(现称连续剧)演出有时夜以继日,连演十天半月,繁华特殊。
3、扮演方式
“远看灯火照,近看像个庙;里头人马喊,外边哈哈笑。”这个古老的谜语是对皮影最质朴的写照。鸿鹄皮影戏是集剧本创作、皮人(影人)制造、操作技巧与演唱为一体的综合性戏曲扮演艺术。泗洪鸿鹄皮影皮人(影人)制造,运用熟制的驴皮为原料,雕琢成各种形象的戏剧人物外型,然后施以彩绘,由皮影艺人支配,经过灯光将影像透映于幕窗上,并配以音乐和念唱来扮演的民间戏曲。
4、皮人制造特性
鸿鹄皮影在皮人(影人)制造过程中,为顺应制皮、描样、雕、镂、着色、熨平工序,具有特殊功用的“钻”、“针”、“刀”、“剪”、“锤”等专用雕琢用具和专用的透明水彩、油彩、笔、清油、松香水等资料。皮人制造需经过选材、处置、绘画、雕琢、着色、整平、组装和调试8个步骤。泗洪鸿鹄皮影的皮人用料讲究。选用纯白色驴的驴皮作为皮人(影人)的制造原料。皮人高大魁伟,最大达80公分,最小也在60公分。鸿鹄皮影的皮人交融北方皮影的作风,雕琢更流利,着色更艳丽,通体晶莹剔透。
5、唱腔特性
泗洪鸿鹄皮影的唱腔通常选用中央戏曲,如黄梅戏调、泗洲戏调、儿童歌曲调等,同时艺人还创作了一整套特地用于皮影演出的唱腔——“皮影梆子调”。演唱经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坦率悠扬,悦耳动听,其配音与恰如其分的方言道白,配合非常默契。鸿鹄皮影戏依据剧情,演什么样的戏,唱什么样的调子,深受广阔民众的喜欢。
十、泗洪泗州戏
1、简介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是江苏省中央戏剧种之一,主要散布于洪泽湖西岸和淮河两岸的大局部地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1736—1795)。因艺人多为古泗州人,又因唱腔有“泗州调”的唱法,故于1952年定名为“泗州戏”。它与柳琴戏、淮海戏同由“拉魂腔”开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其最初阶段主要是以说唱方式呈现的,艺人三三两两走村串户“唱门子”,仅用竹板或木梆子敲击节拍,唱一些庄稼话或反映乡村生活片断的“篇子”,这些“篇子”叫“门头词”。泗州戏具有深沉的大众根底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以漂亮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洪泽湖畔、淮河两岸。是从民间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央剧种
2、历史来源
泗州戏源于“拉魂腔”,因属于民间说唱,没有确切的历史考证。相传发源地在江苏海州(今连云港)、沭阳一带。据艺人们说,当时该区域盛行着两种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曲调;一种是劳动人民在歉收时节里,由于心情喜悦,便依据当地所盛行的秧歌,号子等发明出的一种曲调,名曰“安定调”;另一种是当地打猎的猎户们,在打猎之后,心情酣畅,便依据当地盛行的民歌、号子,分离当时当地的意境,触景生情,顺口唱出的一种曲调,名曰“猎户腔”,后因由当地的民间音乐喜好者邱(丘)老、葛老、张老依据“安定调”、“猎户腔”予以搜集、整理不时丰厚,构成了原始的“拉魂腔”。这三位老人后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四处漂泊,以唱为生。邱(丘)老漂泊到淮北一带(泗洪县55年前为安徽所辖),他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乐素材,停止发明和演唱,最终构成具有苏北中央特征,为当地大众所喜欢的“拉魂腔”。
3、开展沿革
乾隆年间(1840年左右),淮北泗州(今泗洪县)一带有了专业性的戏曲艺人,有海沭一带传入的“拉魂腔”已由说唱方式开展成戏曲方式。
咸丰年间(1874年前后),便有了简单的班子,并有乐器伴奏。艺人们开端应用庙会广场演出,构成了“打地滩”的演出方式,既有说唱,又有了扮演。并逐渐由对子戏开展为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旦角由男扮。这个时期已呈现了班社的雏形,以一个家庭或“一门腿”组成的小班社,日行夜唱,频繁活动“跑坡”。到了清末有了半职业和专业性泗州戏艺人,这时的泗州戏板腔体系根本构成,有了行头和乐队,逐渐从乡村走向城市。
约1902年,沭阳小戏艺人于登元(艺名一碗鱼)、于二娘夫妻俩,率“大锣班”来到泗州(今泗洪县)一带演出,班子里不只有三弦、大锣小鼓伴奏外,还有唱做俱佳的女演员,给泗州戏艺人影响很大。受其影响泗洪上塘乡九庄头村刘氏、泗洪梅花乡小吴庄“拉魂腔”艺人黄兆林之妻黄吴氏(艺名吴大花鞋)等人登台学艺,成为泗州戏最早一辈的女艺人。
1941年,淮北抗日民主依据地组织“拉魂腔”艺人集训:宣传抗日反霸。1943年、1946年、1949年的三年里,淮北行署又屡次组织泗州戏艺人集训,李家班子还经常与新四军黎明剧团同台演出,先后演出《劝夫参军》、《送子从军》、《过关》、《小二黑结婚》、《血泪仇》、《白毛女》等剧目,陈毅、彭雪枫等指导非常喜欢听泗州戏。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泗州戏得到进一步开展,艺人们完毕了走村串乡的漂泊生活。l953年8月23日,由李家班子(李彩凤一家)和丁家班子(丁万余一家)兼并,正式成立了“泗洪县泗州戏剧团”,力余、李家传中选为正副团长。九月初,在泗洪剧场初次演出大型现代戏《小女婿》,惊动了全县城,不久,霍家班子(霍从友家)也并入了县剧团。
1955年泗洪县划归江苏省所辖,依照国度规则注册注销,领取停业执照,属大集体性质。1956年,淮阴专署举行戏曲会演,泗洪县泗州戏剧团李彩凤主演的《五吊钱》、《挖野菜》,罗慧珠主演的《青蛙仙子》参与演出,他们以漂亮的唱腔,淋漓尽致的扮演,以及浓重的乡土气息,博得了本次会演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罗慧珠的《挖野菜》唱腔选段由江苏省戏剧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当年8月由县委组织八·一慰劳团慰劳驻连云港海军部队。1957年由罗慧珠主演的,《青蛙仙子》参与江苏省戏曲会演获二等奖,《战役在洪泽湖畔》的唱腔,由淮阴地域电台录播。1958年泗州戏剧团代表县委县政府慰劳红山矿山一线矿工。1959年江苏省召开群英大会,泗洪泗州戏剧团传统剧目《茶瓶记》为大会演出,主演李彩凤,遭到省长惠裕宇的亲切接见。《杨排风挂帅》在省三级干部会议演出出,期间还为刘少奇、黄克诚、彭真等中央-专场演出。
1960年在淮阴,李彩凤主演的,《一家人》遭到刘瑞龙部长的接见,罗瑞卿总顾问长观看《拾棉花》并亲切接见了主演李彩凤,同年泗州戏剧团赴连云港30号工地慰劳工人演出了《打干棒》,遭到徐州军分区司令员亲切接见,并代表县委县政府赴淮南煤矿慰劳煤矿工人。1961年,泗洪泗州戏、黄梅戏两团兼并,更名为泗洪县中央戏剧团,其后分红两个演出队(即泗州戏队、黄梅戏队),1965年再次兼并,定为泗洪县泗州戏剧团。l966年的文革开端后,泗洪的泗州戏团和黄梅戏团兼并为泗洪泗州戏剧团。1969年,又改为泗洪县文工团。
l977年文革完毕以后,在泗洪县文教局掌管下,举行戏剧培训班,招收泗州戏学员二十多人于l978年充实到演员队伍中,此时泗州戏剧团无论在演员、乐队阵容、扮演艺术和剧团建立上,都有了很大开展。l980年,创作剧目《罗元下山》开端演出,成为该团的保存剧目。并先后到徐州、临沂等多处演出。l984年,创作剧目《母女的命运》获淮阴市现代戏创作一等奖;1986年底,该团以泗州戏传统剧目《走娘家》参与在徐州举行的苏鲁豫皖首届柳琴戏剧节获七项大奖。
2003年创作的现代大型戏《湖畔人家》在当地演出数十场,在参与淮海艺术节的演出中,获优秀演出奖。2005年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戏《青阳红霞》获市会演一等奖。
随着社会的开展,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因年高退出舞台,有的相继去世,有些技艺后继乏人,难以得到传承。目前,泗州戏剧团正在加快变革管理形式,创新开展理念,广纳贤良,博采众长,以求不时进步剧团的整体素质和业务程度,使这项传统艺术得到传承开展。
4、扮演方式
最初的泗州戏,常在庙会为招徕观众,会主或赌场的场主接班子唱会戏或赌场戏。地主豪坤家中做寿、办喜事也唱堂戏。乡村中请神还愿,也请班子到家唱“愿戏”。因连续演唱比拟劳累,即采取帮腔与和唱的方式,这种扮演方式不断持续到解放初期。当泗州戏由民间走向舞台后有了角色分工,其角色行当不像其它剧种分的那么明晰,主要有生分大生、小生、老生;旦分老头(即老旦)、二头(即青衣)、小头(即花旦);丑分文丑、武丑、老丑等。在说唱根底上吸收民间的“压花场”、“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舞蹈扮演方式,带有生动质朴、热情泼辣的特性,与泗州(今泗洪县)一带人民的风俗及盛行于当地民间音乐舞蹈有着亲密的关系,充溢浓郁的乡土气息。
“压花场”是泗州戏扮演的点睛之处,分单、双压。艺人学扮演就是从“压花场”开端。演员在扮演时,必需留意手、眼、腰、腿、步的谐和与配合。如女演员在走四台角、旋风式时,形如杨柳拂风,神似芙蓉出水,舞姿漂亮。泗州戏的身段和步法有整鬓、顿袖、叉腿双蹉步、三合手、舒懒腰、下场步、颠步走、十字转身、搂腰抗肩、鸭子和泥、板脚跨腿、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等多达数十种。
5、唱腔特性
泗州戏的唱腔曲调源于当地的民间小调、劳动号子及农民生活的音调,并吸收了花鼓、琴书等民间艺术的音调而加以改造开展。唱腔丰厚,运用言语根本上是苏北方言,道白唱词直白诙谐,口语化,浅显易懂,生活小戏白口用中央方言,袍带戏用方言韵白,唱腔一概用方言。主要有“泗州调”、“海州腔”、“主腔”、“射腔”、“衣呦调”、“雷得调”、“扬腔”、“根本腔”、“叶里藏花”等等,它随意性很强,常常是唱中夹说,说中夹唱,故名“怡心调”。
泗州戏的花声调门及板式较多,大致有慢板,便于抒情;二行板、数板、垛板、紧板、板滞、连板起等等。同一种调门,演员能够自在发挥,各人唱法互不相同,同一演员唱同一段唱词时都难以标准和定型。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嗓子翻高八度,男腔参加衬词拖后腔。节拍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节拍,除了大局部是后半腔起唱外,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拍,给人以愉快、生动、腾跃之感。但也常使人摸不着板眼,有不稳定的觉得。由于唱腔旋律与中央言语有着亲密的关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呈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采,又自然调和。
6、演奏作风
泗州戏因唱腔随意性强,追求自在无拘,请求伴奏“跟着演员的演唱走”,以便于演员的发挥和发明。
早期说唱时泗州戏无乐队,构成戏曲后乐队建制和伴奏方式也极为粗陋,只要1-2把土琵琶,鼓佬一人,有的还由演员兼奏。解放后,正式登上舞台逐渐有了小型乐队。文场有土琵琶、笛子、唢呐、笙、管、二胡、扬琴、小三弦等,武场有了板鼓、大锣、镲、小锣等“四大件”。
土琵琶也称月琴、柳叶琴。它的款式好像减少的琵琶状,粗糙简单,根本上都是泗州戏艺人本人制造的,柳木做身,泡桐木做面板,高粱杆做品。两根丝弦,只能演奏一个半八度音程,无半音品,因之音域少,又不美观,七十年代后改用四根弦的柳琴。泗州戏艺人经过长期的探索,理论发明出来的一种弹拨乐器,它十分合适伴奏泗州戏唱腔的说唱特性,伴奏起来运用自若,它的音色特性是圆润淳厚,明晰平均,穿透力,颗粒性极强。主要伴奏技巧分“捧、送、闪、托、衬”等手法。用弹拨乐器作为戏曲剧种的主弦,在全国戏曲剧团中是十分少见的,这也是泗州戏具有中央特征的一种表现。
往常泗州戏乐曲已运用电声乐器伴奏,其主弦乐器,从只要两根丝弦的土琵琶,屡次研制,构成了三、四、7、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使泗州戏的演奏愈加成熟。
8、主要曲牌
泗州戏的音乐工作者创作和改编了很多伴奏曲,有的已构成了新的传统曲牌。如:[苦中乐]、[绣花牌]、[水龙吟]、[什样锦]、(朝天子]、[抱妆台]、(云灯]、(游场]、[建都]、[扫灵]、[哭灵堂]、[三清曲]、[走马收兵]、[赏花]、(娃娃令]、[迎春曲]、[传情曲]、[鸳鸯戏水]、[喜临门]、[叶落金钱]、[进花园]、[会佳丽]等。
9、主要剧目
泗州戏的传统剧目十分多,有“篇子”近二百个,传统小戏四十多个,折子戏二十多个,传统大戏六十多个,没有固定唱词和对白的连台本戏近三十个。
大戏有60多出,由老艺人口述的剧目有《鲜花记》、《空棺记》、《大书观》、《钓金龟》、《樊梨花点兵》、《西回龙》、《破洪州》、《三打薛平贵》、《罗鞋记》、《皮秀英四告》、《六月雪》、《鞭打芦花》等。
小戏有《打面缸》、《挡马》、《双下山》、《喝面叶》、《打干棒》、《走娘家》、《站花墙》、《英台劝架》、《拾棉花》等40多出。
加工整理的剧目有《恩仇记》、《双玉蝉》、《十二寡妇征西》、《白莲仙子》、《白蛇传》、《十五贯》、《三蜷寒桥》、《蝴蝶杯》、《红嫂》、《模范山乡》、《三凤求凰》、《合家欢》等30多出。
创作的剧目有《杨排风挂帅》、《罗元下山》、《风展红旗》、《稻花香》、《半条意见》、《战役在洪泽湖畔》、《借砖》、《母女命运》、《情结》、《湖畔人家》、《青阳红霞》等。
十一、临淮渔家婚俗
临淮渔家婚俗,是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及洪泽湖湖区地域性婚俗。它长期传播于临淮一带和洪泽湖湖区,主要散布在临淮镇二河、成功、洪胜、徐圩等村组、渔场,洪泽湖湖区渔船、渔场有普遍流布。
这里历代渔民以水为家,其无论是捕捞消费还是生活都在船上,常常是一家多船,各有其用,各尽一切。临淮渔家婚俗(礼仪)的来源,详细已无法考证,应是自古传播。这是由于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所留下和构成的特别的渔家水上婚俗(礼仪)习气。也是临淮特定地域,特定年代而保管下来的中央性传统民俗。
临淮渔家婚俗内容有:提(说)媒、定亲(合贴)、婚娶、回门船。其礼仪还包括:大礼、迎亲、过轿船、跨喜船、双打鱼、喜酒会,还有诸多的忌讳、相关辞令等。
十二、穆墩岛渔民敬大王典礼
穆墩岛渔民敬大王典礼,是传播于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穆墩岛地域和洪泽湖湖区渔民中的一种祭奠活动,也是穆墩岛地域和洪泽湖湖区渔民中一种神秘而严肃的祭奠性质的民俗文化。半城镇穆墩岛是该民俗的发源地。这一典礼主要散布在泗洪县所辖沿洪泽湖区域的渔村、渔场、渔船,尤为半城镇洪安、安河口等为盛。在泗洪县境的临淮镇渔民中和盱眙县渔民中有流布。
穆墩岛渔民敬大王典礼来源于唐代。当年,一个姓许的书生四月初八赶考途中乘船到穆墩岛,行将上岸时,突起狂风,船翻,一船的人全部落水。该书生奋力将落水者全部救上岸,本人却被湖水淹死。岛上的渔民感念书生救命大德,在岸上修庙,为其塑金身,供后人永远祭拜,书生的行为也打动了上苍,玉皇大帝封其为洪泽湖大王。从此,洪泽湖大王便在岛上和湖区安下身来,也成为穆墩岛上渔民信奉的独一神灵。祭奠活动明清时期到达鼎盛,那时渔民们不断把"大王"看作是左右人类的"水神",逢年过节都要在船头前举行敬大王祈福典礼。如今,当地民间还传播着"逢年过节烧纸钱,有钱无钱敬大王"之说。穆墩岛渔民仍因循着在农历正月初一、四月初八两个日子敬大王的风俗。
穆墩岛渔民敬大王典礼多在船头停止,并有着固定的程序和内容。
1、树旗。即在船头10米高的旗杆上树起大王旗;
2、悬挂(神挂)。在典礼现场悬挂和张贴各种剪纸、神符和金篮;
3、请大王。鞭炮声中,在神符和金篮正中挂上大王像;
4、供祭。在大王像前摆上各种供品;
5、起酒火。在供品两侧摆上酒杯、蜡烛、香案并将酒杯斟满酒,点燃香烛;
6、敬大王。参与典礼的整个家族或全体人员向大王像跪拜叩首,行跪拜礼;
7、唱神。在大王像前,香烛点燃后,由特地的"端鼓"艺人班子演唱;
8、挂彩。祭奠者在大王像前用刀划本人的左膀,直到流血,以表现大王的神武;
9、杀生。在大王像前杀猪宰羊,并放于大王像前;
10、鸣放鞭炮、送神、礼成。
穆墩岛渔民敬大王典礼分家庭祭奠和家族(集体)祭奠,家庭祭奠时间为大年初一;家族(集体)祭奠时间为四月初八,家族(集体)敬大王典礼最为盛大,有时要停止四天四夜。
穆墩岛渔民敬大王典礼有两大特征:一是持续时间长,渔民参与面广;二是传承方式特别,没有文字书目,全部为家族式传承,口传心授。
穆墩岛渔民敬大王典礼具有鲜明而深沉的民间文化底蕴,它凝聚着穆墩岛和湖区人民的聪慧,保存着湖区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及民间习俗,反映出浓郁的远古气息,是一种共同的地域民俗文化。穆墩岛渔民敬大王典礼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典礼触及到民间音乐、剪纸、渔家生活风俗等多方面,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十三、双沟庙会
泗洪县双沟镇农历三月二十八庙会,也叫双沟“3.28”庙会,发端于宋代,源自道教对泰山神的崇拜。
据《泗虹合志》记载:双沟镇东山头宋代建有东岳大帝庙一座。道教信徒们为留念东岳大帝华诞,乡民们为求子、求福、求财、求安全,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华诞这一天,都要赶到双沟镇东山头大帝庙烧香拜祭,世代相传,从不连续。到了明代,东岳大帝庙毁于战乱后,善男信女们以及民众百姓则改到双沟镇西山头报恩寺烧香拜佛,经商贸易,展开民俗文化活动,持续了一千多年,构成了远近出名的双沟“3.28”庙会。
建国后,人们对庙会赋予了新的内容,除了少数人到西山头报恩寺烧香祭拜,祈求安全外,文化活动、商贸活动更显繁华与繁荣,特别是变革开放后,每年“3.28”庙会,周边县市来双沟赶庙会,搞运营、参与民俗活动等都在10万人以上,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争奇斗艳,商品成交额达数千万元。“3.28”庙会期间,双沟镇已成为小商品、农副产品集散地。
十四、洪武花棍舞
(一)简介
洪武花棍舞是长期活泼于泗洪县境内及淮河沿岸,具有鲜明中央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最初呈现于泗洪县西南岗的四河、峰山、孙园一带。据蔡东藩著《明史演义》引见:元末至正年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小因家贫雇给本地财主刘大秀放牛。在放牛生活中,朱元璋每日与牧童同伴以放牛棍对打、戏耍,舞棍游玩的方式,逐渐构成套路。后在民间长期传播构成这一舞蹈方式,故名洪武花棍舞,有的中央也把该种舞蹈称莲湘、金钱棍或霸王鞭。它以动作豪迈、阵容庞大、节拍明快,氛围热烈在当地大众中得到提高和传习。
(二)产生背景
江苏省泗洪县地处苏皖接壤处,与安徽五河、凤阳等地相邻,泗洪县四河乡是洪武花棍舞的主要传承地。这里位于淮河第三峡——浮山峡的潼河入淮口。潼河与淮河构成夹滩,东起下草湾西到五河湾,长约近百华里,宽约5至8华里,是自然的草滩、牧场。元末明初,这里从春到秋每天汇集着淮河沿岸百余村庄千余牧童在这里放牧,他们唱牧歌,打花棍,从早到晚,接连不时。广袤的草滩孕育和开展了洪武花棍舞这样传统舞蹈项目。
(三)历史渊源
说起莲湘在全国许多中央都存在,只是叫法不一,有“打连厢”、“打花棍”、“霸王鞭”、“铜钱棍”等。莲湘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荀子《成相》篇里提及的为说唱配乐的乐器“相”,即是一种竹筒或鞭状乐器,它最早可能源自一种农具,也被盲人用于辅助行路。又有民间相传,莲湘源于民间一段依附于祭奠的单人舞蹈,用于驱邪、撵鬼、祈求安康。它是传播于淮河中游一带广阔区域的传统民间舞蹈,在泗洪一带称“洪武花棍舞”,源于其共同的历史背景,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蔡东藩著《明史演义》引见:元末至正年间(1335年-1340年),社会-,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淮河流域大片土地荒芜。祖居泗州(今泗洪)迁居濠州(今安徽临淮关)的朱元璋因家贫雇给财主刘大秀家放牛,在牧场上与吴良、吴祯兄弟结成好友,每日一同玩花棍(牧棍)编歌谣配打便构成节拍明快,姿态漂亮的花棍舞,引得众多牧童效仿学习。朱元璋投军后,此舞的要诀由吴良兄弟在家族中传承。
明洪武35年(1402年),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推翻明朝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攫取皇位,恢复“洪武”年号。原辅佐建文帝的吴良之孙吴升恐受牵连,逃到泗洪潼河一带乡下教书。他的学生都是半牧半读的农家子弟,都会打花棍,吴升便把花棍舞改编成舞和操合一的方式,并定名“洪武花棍操”以丰厚课余生活。从此洪武花棍舞在淮河沿岸的民间普遍传承和开展。
1948年泗洪建县第一任县文化馆馆长张子言组织民间艺人对花棍舞停止整理、排演,并参与市县汇演,从此,洪武花棍舞由民间开端走向正式舞台。
1969年,泗洪县峰山公社(现峰山乡)组队参与华东地域民舞大赛获一等奖。近年来,县文化馆派民间艺人吴昌銮到各乡镇、学校传授;2004年组队参与江苏省民舞竞赛获新编奖,2005年在梅花掰手节上学生扮演的洪武花棍舞被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出。
(四)扮演用具
洪武花棍舞的道具主要为“花棍”。
1、花棍。是用一根细木棍、细竹杆或干透的荆条制造,杆长80-100厘米,直径2.5-3厘米,在距两端5-10厘米处各一个长10厘米、宽1.5厘米或三四个较短的透气孔,从侧面钻一小孔穿入铁丝作轴,再分别嵌入四五个小铜钱或小铜钵。当摇动花棍时,铜钱撞击孔壁发出哗哗响声。花棍外表着红、黄、蓝等颜色,棍两端系扎彩色绸布,以作装饰。每个演员手持两根棍,依据内容可分可合。
2、声响。用音乐或歌谣播放配合舞蹈。无声响时可用民乐合奏或口头朗颂诗歌、歌谣配合舞蹈。
3、服饰。以短衫为主,束腰带,戴头巾,表现牧童特征。
(五)扮演特性
传统的莲湘根本技巧是:用鞭端磕打四肢为根本动作。传说的打法为“八拍法”,即一拍磕左手,二拍磕右肩,三拍磕左肩,四拍磕左大腿,五拍磕左小臂,六拍磕右大腿,七拍磕右小腿,八拍磕左脚掌。后来又开展为“四十拍法”,即在原“八拍法”的根底上又加了三个“八拍”和两个“四拍”。磕打的位置不只限于四肢,还可磕打伎俩、腰、腿外侧、后肩等部位,还有双鞭互磕、触打空中等。
洪武花棍舞可二人对打,也可大众齐舞,大型扮演时,可多达上百人。无需固定的音乐伴奏,可恣意选用相关曲子、歌谣。其节拍明快,依次拍打人体各个部位。双棍时而单打,时而双打,时而穿插打,姿式漂亮,伸展、大气。可作文艺扮演,也可作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具有“舞”和“操”的双重特性。
目前,洪武花棍舞的阵法分四个局部,共9节,272拍。第一局部展现上肢,以伸展大气的动作单打左右肩,后双棍穿插打,计2节,64拍;第二局部展现躯干,以体侧、转体左右打,打背花,计3节,96拍;第三局部展现下肢,踢腿,双棍从腿下穿插穿打;下蹲,棍于脚踝部接空中盘打;腾跃,双棍穿插打连环,计3节,96拍;第四组字外型。计16拍。全舞局面庞大,主题突出,大气磅礴。
(六)传承情况
洪武花棍舞原为牧童游玩的牧棍演化而来,其最初无完好的传承谱系,仅为牧童同伴们互相效仿,或者家庭晚辈向晚辈们模拟。清代以后为师徒传承,今已传承至十四代。
(七)传承人
孔令法,1953年生,现任泗洪县文化馆馆员,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70年代与朱士香联手对洪武花棍舞停止再创作,并率队参与华东六省一市民舞大赛获一等奖,对洪武花棍舞的开展作出了宏大奉献。
吴昌銮,1948年生,10周岁时开端学习洪武花棍舞,不断是该项目的主要演员,通晓该项艺术。1969年参与华东六省一市民舞大赛,后常年指导相关乡、镇、学校演练洪武花棍舞,是承先启后的代表性传承人。2005年被授予“江苏省民间艺术之星”称号。
十五、潼河龙舞
1、简介
潼河龙舞是长期流布于江苏省泗洪县潼河一带的民间舞龙扮演艺术,当地大众称之为龙舞。潼河龙舞既继承了传统的民间舞龙特性,又在原有扮演根底上加以改良和创新。其突出的特性是母子龙扮演,即一条大龙带12条小龙齐舞,局面蔚为壮观,内容丰厚,构成新颖,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深受广阔大众喜欢。
2、历史渊源
龙舞也称舞龙,也有称之为舞龙灯,因扮演者持传说中的龙形道具而得名。龙的形象源于我国古代图腾,被人们视为不祥之物,后衍生为中华民族的意味。关于龙的史料记载和传说众多,在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各种天相和自然灾祸的年代,人们以为龙会行云布雨。春节舞龙,寓意风调雨顺;干旱时舞龙,能够求雨;舞龙到各家,能够消灾驱邪等,因而,龙被人们普遍承受和信仰。当地百姓常常经过一些传统的舞蹈扮演方式来祈祷祈福,龙舞就成了中央传统祭奠舞蹈之一得到普遍传播。
据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在汉代曾经有了方式比拟完好的龙舞,在祈雨雪的祭奠活动中,春季舞青龙,夏季舞赤龙或黄龙,秋季舞白龙,冬季舞墨龙;每次舞5—9条龙,龙可长达数丈。经过代代相传,龙舞已不再局限于在祭奠活动中扮演,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拜年、十五闹元宵、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或严重节庆-活动时扮演。龙的制造技艺日益精深,扮演方式也丰厚多彩。
潼河地处淮河第三峡——浮山峡的潼河入淮口,西有梁武帝时筑的浮山堰遗址,东有江苏最早的下草湾人类遗址,淮河、潼河、窑河在这里交汇而构成水乡泽国,潼河人终年靠摆渡、捕鱼为生,在风头浪尖上度日,历尽艰险,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崇尚龙,信仰龙,敬奉龙是潼河人世代相传的风俗,玩龙灯,舞大龙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忽缺的一局部,仅具有代表性的母子龙舞在潼河一带传播就有600余年。
元朝末年,淮河流域洪水众多,元朝廷忙于战事,水患长期得不到管理,潼河一带的老百姓生活愈加艰辛,常常靠天吃饭,民间关于龙的传说也更多,人们以为大小龙一齐舞,能保佑子孙安全,潼河人在长期的祭奠活动中,逐渐编创了母子龙舞,并传承至今。
近年来,在中央文化部门的鼎力支持和指导下,潼河龙舞也逐渐从民间走向舞台,成为江苏省宿迁市独具特征的传统舞蹈项目。2007年,潼河龙舞应江苏省龙狮协会之邀,参与南京国际梅花节舞龙大赛,并取得金奖。同年6月,潼河龙舞应邀参与宿迁市第二届骆马湖渔火节,遭到了数万名观众的赞扬。2008年9月,潼河龙舞在宿迁首届西楚文化节舞龙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往常,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龙狮协会已把潼河龙舞列入民间传统舞龙品牌项目。
3、扮演特性
龙舞是普遍流布的一种民间舞蹈方式,扮演方式多种多样。潼河龙舞除了传统的扮演套路之外,愈加注重母子龙之间的互动扮演,以一条大龙(即母龙)带12条小龙(即子龙)在锣鼓声中按一定的套路扮演,其扮演根本内容有:
“母报子”。大龙裹着12条小龙,旋风般入场,大龙作龙宫外型,小龙被围“宫”中。
“子出宫”。随锣鼓节拍的变化,12条小龙依次从“宫”中跃出,排列于大龙两边。
“母子对耍”。大龙居中作“8”字舞龙,左右螺旋跳龙,小龙在两边单侧舞动。
“母子同舞”大龙作鸟式外型,两翼骟动,矮步磨转。小龙齐到中场排列,上下翻飞。
“教子起飞”。大龙作“卧龙腾越”,小龙依次随大龙腾越。
“群子拥母”。大龙盘柱,原地旋转,小龙盘绕大龙反向旋转。
“双展豪情”。大龙舞大立圆,小龙在“大立圆”前场作斜园旋转。
“母子聚会”。大龙曲线外型,小龙分别偎依两边成两个三角形。
“合家欢乐”外型。
全套动作连接、流利,加上锣鼓喧染,局面壮观,精彩纷呈,展现了四河舞龙的精髓。潼河龙舞的主要作品有《龙腾盛世》、《龙腾大湖》等,此外,在长期的舞龙活动中,潼河艺人还创造了绝招“龙腾空”技术,是在龙杆和龙身的衔接处装弹簧、活销,舞动中按住活销,龙杆和龙身别离,弹簧把龙身弹射升空,所以淮河沿岸有“潼河龙能脱腾云”的说法。不过由于这项创造人潘木匠逝世,该项技术已失传,正待开掘。
4、扮演用具
潼河龙舞的扮演用具主要有:扎制大龙1条、小龙12条,伴奏锣鼓一套,大、小龙结构分为龙骨、龙衣、龙杆三局部。龙骨用竹、木片制成,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局部。大龙头直径33厘米、长60厘米,龙身为9节,直径约33厘米,龙体总长18米,龙杆高度1.8米。小龙龙头直径是大龙的1/3。龙身长1.2米左右,龙杆高度80厘米。
伴奏锣鼓有大鼓、中鼓、小堂鼓、大锣、手锣、大钹、小钹等。
制造及扮演方式。
5、传承情况
潼河龙舞的传承多为师徒传承方式,至今已传承十六代。第十代及以前失考,第十一代至十六代的传承次第是:吴繁昌→潘启年→吴焕昌→赵先凤→吴善政→吴昌銮、吴善廷等。
吴昌銮,男,60岁,泗洪县峰山乡人,泗洪县退休教员,江苏省一级龙狮教练员,泗洪县龙狮协会会长,泗洪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民间艺术之星。
吴善廷,男,64岁,泗洪县泗河乡人,泗洪县退休教员,市二级龙狮教练员,泗洪县龙狮协会秘书长,泗洪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十六、节庆
1、洪泽湖螃蟹节
螃蟹节从1996年开端举行以来,由当初旨在推进水产业开展的单一主题,演化成为集经贸招商、旅游推介、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在2012年“义务中国·人民网2012年度评选”揭晓,第十一届中国·泗洪洪泽湖螃蟹节获评人民网2012“最受关注十大节会”位居第八。
2、泗州戏文化节
泗州戏原名拉魂腔,来源于江苏省泗洪县上塘镇,经民间艺人记载、整理逐渐构成拉魂腔的固定唱腔,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清后期,泗州戏主要散布于泗洪境内上塘、魏营、峰山、归仁、朱湖、梅花等20个乡镇。1949年前,当地仅家庭戏班就有38个。1952年定名为“泗州戏”,1953年经泗洪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泗洪县泗州戏剧团。
3、青阳梨花节
青阳梨花节“赏梨花,写美景”、“多彩青阳,美丽梨花”摄影展、本地知名书画人士汇集梨树下挥毫泼墨踏青写生、“梨园春风、精彩纷呈”古泗州戏展演、青阳生态农庄特征美食节等十大系列活动,完成了“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积极打造生态农业园,将果园、花园、农家乐融为一体,呈现出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的田园风光,努力建立好集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色区。
十七、泗洪县饮食风俗与特产
1、天岗湖银鱼
天岗湖银鱼肉质细腻,洁白鲜嫩,营养丰厚,经有关部门测定,每百克银鱼中含有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钙250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同时还含有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份。
2、泗洪空心挂面
泗洪空心挂面是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的特产。泗洪县空心挂面细而不腻,不同种类风味各异,滋味鲜美,易于消化,是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
3、泗洪龙虾
泗洪清水龙虾有“六清二白”的特性,即:源自大湖清水、生长环境清洁、外观色泽清亮、烹分配料清纯、品味口感清新、食后回味幽香,鳃白、肚白。清水龙虾的烹制,不添加任何人工香料,色泽通红、虾黄丰满、虾肉鲜嫩、富有弹性、口感鲜美、香味四溢,具有嫩、滑、鲜、香等特性,地地道道的原汁原味。
4、归仁绿豆饼
归仁绿豆饼,是一种用绿豆糊滴出来的直径约2.5厘米小饼,这种绿豆饼集炸、炒、炖、烩、烧于一身,既可当主食,又可作菜肴。归仁绿豆饼经过泡豆、搓豆昔、杀沫、磨糊、滴煎等五道工序制成,其特性是外观沽黄,透亮,豆味纯粹,手感光滑且折不时。
5、软炒归仁绿豆饼
主料:归仁绿豆饼配料:葱、蒜、盐、味精做法:葱蒜、绿豆饼放入油锅中翻炒熟,参加少许盐、味精起锅即可。
6、双沟大曲
双沟酒业的始创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已有近300年的历史。长远的历史长河中,双沟酒业沉淀着深沉的文化底蕴。最广为传播的有《曲哥酒妹》、《神曲酒母传奇》等。古今文人墨客、将军、学者等也都为双沟酒留下动人的诗篇,如宋代的苏东坡、王安石、贺铸、陈师道、林逋、梅圣俞等,明代的黄周星、戚玾、何景明、胡俨、张珩,当代的陈毅父子,叶圣陶、陆文夫、陈登科、茹志娟、绿原、邹荻帆等。
7、泗洪大枣
泗洪大枣,又称“霸王枣”,由“上塘贡枣”转化而来。所谓“霸王”,是因其个大、味甜、质优,在当地枣类中独呈霸气,故称“霸王枣”。又因而枣早年即成为上塘镇一带名优特产,曾被选为贡品,故又称“上塘贡枣”。泗洪大枣具有多种药用保健作用,其叶、果、花、皮、根、刺及木材均可人药。泗洪大枣不只能够鲜食,还可加工成醉枣、蜜枣、夹心枣、枣汁、糖水枣等罐头产品。
8、洪泽湖大闸蟹
洪泽湖大闸蟹壳似蛋形,蟹肚洁白如玉,营养极为丰厚。据有关部门测定,每百克洪泽湖大闸蟹的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克、热量39千卡、钙129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与同量的瘦猪肉相比,螃蟹的碳水化合物、钙、铁的含量,分别是猪瘦肉的6.1倍、1.2倍、32倍。蟹壳能够人药,有散淤、续筋、接骨、抗结核之成效。
9、泗洪大米
泗洪大米是以地域称号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曾经经过国度农产品的天文标志认证。关于泗洪大米的质量审定,专家评语是“泗洪大米产自洪泽湖西岸,外观划一,色泽透明,蒸煮有幽香味,米饭软硬适中有光泽,咀嚼香甜,口感柔韧,米粥稀薄,入口爽滑。
10、泗洪空心挂面
泗洪空心挂面表面润滑圆润,内有银丝般的细孔,信手捡出一根,插入水中,能吹出串串气泡;用火柴在下面点燃,可从细孔的上端冒出缕缕青烟。原产于双沟古镇,名曰"双沟空心挂面"。
泗洪空心挂面采取特殊配料可制成鸡汤面、虾籽面、鸡蛋面、玉鳖面、蟹鲜面、蟹黄面等十多个精制种类,这些种类各具特征。空心挂面细而不腻,不同种类风味各异,滋味鲜美,易于消化,老少皆宜。
十八、泗洪县著名景点
1、洪泽湖湿地公园
洪泽湖湿地公园是泗洪县应用洪泽湖湿地国度级自然维护区的资源打造的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度AAAAA级旅游景区、长三角世博之旅示范点、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江苏省少级自驾游基地、江苏省生态旅游示范区。截至2015年末,景区已建成多媒体展现馆、湿地生态博物馆、千荷园、湿地芦苇迷宫、水演出艺广场、观鸟台、“百年好合”婚纱摄影基地、金沙滩浴场、渔趣园等景点,建有水上网球场、水上运动中心、康体中心、国际垂钓中心等休闲健身运动项目,配套建立了金水度假村、古徐水街等效劳设备。
2、穆墩岛景区
穆墩岛位于泗洪县半城镇境内,面积1.96平方千米,是洪泽湖中最大的岛屿,该岛四面环水,冬暖夏凉,气候共同,风光秀美。有成穆墩岛假日酒店、产权式公寓、上岛码头号项目。规划全面建立穆墩岛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定施,重点建立湖钓俱乐部、游艇俱乐部,构成安康中心、商务中心、水上运动中心,融入佛家文化要素,表现多种养生、文娱功用。[24]
3、柳山湖景区
柳山湖景区,国度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泗洪县石集乡柳山村,景区占空中积500亩,主要包括佛教文化区、地质公园区、象棋文化区、拓展锻炼区、百果园区、儿童游乐区、生态餐饮区等。景区以神奇的公开山、公开湖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千年汉墓、神秘石棺、兴云寺等丰厚的人文资源而独具魅力,景区融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农家乐、拓展锻炼等多种功用于一体。
4、洪泽湖湿地森林公园
洪泽湖湿地森林公园,国度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青少年爱鸟护鸟教育基地。景区位于泗洪县城头林场,紧邻洪泽湖湿地国度级自然维护区,占空中积1.22万亩,保存了湿地森林的原生态风貌,是集森林观光、会议旅游、休闲度假、拓展锻炼、参与性文娱为一体的湖滨特征森林公园。建有名贵树种园、休闲生态园、乡土植物园、观鸟园等。
5、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建于1954年,为国度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学校德育基地、县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园内建有留念塔,塔的正面是邓子恢同志题写的“反动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塔的两侧是留念碑廊,碑廊里有陈毅同志亲身撰写的碑文;园内还建有反动烈士留念馆,馆藏丰厚,共展出历史图片344幅,雕塑18座,宝贵文物百余件。
6、雪枫墓园
雪枫墓园位于泗洪县半城镇,是国度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重点文物维护单位、江苏省重点烈士留念建筑物维护单位。园内建有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墓碑、国防教育馆、淮北抗日阵亡将士留念塔、碑廊等,碑廊里有毛泽东等指导人题写的挽联挽词。
7、朱家岗烈士陵园
朱家岗烈士陵园位于泗洪县曹庙乡朱家岗村,为留念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朱家岗战役中荣耀牺牲的73名烈士而建。园内建有留念塔、留念馆、陈列馆、碑廓等。是省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国度AA级旅游景区。
8、梅花顺山集文化遗址
顺山集遗址位于泗洪县梅花镇顺山集,共开掘面积有2500平方米,发现长约1000余米的环壕,还有房址以及墓地等,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陶塑艺术品以及碳化稻等。出土物的年代距今约8000年,表现了较完好的淮河流域新石器时期的聚落方式,是江苏最早的新石器环壕聚落遗址,该遗址将江苏文化史推进了1500年左右,填补了淮河下游史前文化的一段空白,被誉为江苏文化之根。顺山集遗址在环壕聚落、圆形空中式房址、运用磨盘、磨球等消费工具、种植水稻的生业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依据其固定的陶器组合、本身共同的文化相貌、明白的时期分期,该遗址的文化遗存被命名为顺山集文化。
9、下草湾文化遗址
下草湾文化遗址位于泗洪县双沟镇东南8千米处,南临淮河,北滨洪泽湖,是河湖间的岗岭地带。以江苏省双沟为中心的苏皖地域是世界人类来源中心之一。
10、古汴河文化遗址
古汴河,在隋大业元年开凿,有北汴、南汴之分,泗洪古汴河属南汴河的一段,在南汴河的下游,当时也称通济渠、汴水、汴渠。全长650千米,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经泗洪至盱眙入淮河。通济渠衔接了黄河和淮河,贯穿了西安到扬州,作为当时最大的交通动脉。历隋唐至金元八朝代,通航720年,之后黄河经常众多,泥沙淤堵,至元代湮塞。通济渠泗洪段全长31千米,保管最为完好,沿岸古迹有青阳镇唐宋时期的花园遗址、隋代麻胡城遗址、陈圩乡的清代城北井等。2009年与大运河文化遗址捆绑在一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