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丰县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3-08 19:32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丰县界于东经116°21′15″-116°52′03″,北纬34°24′25″-34°56′27″之间,地处淮海经济区中心肠带。北与山东省的金乡、鱼台县交界,南与安徽省砀山、萧县毗连,西接山东省单县、东与江苏省铜山、沛县相连。区域面积1450.2平方千米。  
二、人生礼俗  
丰县民间降生礼俗是指重新生命的孕育、降生,至重生儿满月期间的礼仪微风俗,以庆祝重生儿的降生为载体,融入民俗、艺术、宗教等内容所构成的民间传统文化空间,表现出的则是对持续后代的关注和对妇女儿童的保护。包括催生、采生、报喜、送粥米、起乳名、满月等。  
丰县民间婚嫁礼俗考究门当户对,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礼俗承袭《礼仪·士婚礼》之“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阅历代传承,内容不时丰厚,程序逐步增加,彰显出对人生终身大事的高度注重。详细内容和表现形态为:说媒、传启、订吉期、忙嫁、迎娶、拜门、看三、回门等。  
丰县民间丧葬礼俗以重殓厚葬为中心内容,为使逝者入土为安,儿孙为之披麻戴孝,举行盛大的葬礼,不惜花费钱财,以报哺育之恩;亲戚朋友备礼祭奠,寄予哀思;邻里歇业停产,倾力相助;执事(亦称大老执、问事的)循序料理,力图礼仪周全。  
三、丰县民俗舞  
舞狮、舞龙、打腰鼓、扭秧歌、跑毛驴、划旱船、踩高跷、抬花轿、打花棍、跑辇、蛤蟆舞等民俗舞蹈,在县内存续长远,流布普遍,为大众喜闻乐见。丰县民俗舞既可单独扮演,又可组合展现,丰厚了大众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大众联欢、大型集会之时多种舞蹈的集中展现,锣鼓喧天,彩旗招展,歌声飞扬,队伍雄壮,各种舞姿缤彩纷呈,令人恋恋不舍。  
四、丰县饮食  
丰县煎包是传统风味名吃,“包子两面煎,薄翅绕周边,形似月牙弯,肉团在中间。”丰县煎包以运用平底煎锅、两面煎制、边带面翅为特征而别于其他包子,因其色泽淡黄、内软外酥、美味可口而享盛誉。吃包子喝粥亦是县内传统的早点风俗,历代因循至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煎包以风味名吃进入了高档宾馆、酒店的餐厅,作为早点面食供外地客商品味享用。  
丰县羊肉汤以县内盛产的山羊肉烧制,以肉嫩汤鲜、不膻不腻、风味共同而深受食客钟爱。丰县羊肉汤烹制技艺始于明初,历经500余年的传承,羊肉汤烹制配方不时改良,构成了具有丰县特征的风味名吃。县内以喝羊肉汤泡烙馍(丰县特产,手工烙成,在鏊子上重复热烫至熟)为享有口福,历代因循至今。  
丰县烧饼制造技艺起于秦末汉初,汉高祖刘邦少经常以烧饼夹狗肉而尽享口福。制造烧饼,俗称“打烧饼”,烧饼呈圆形,直径约15厘米。刚下炉的烧饼外脆内暄,香酥可口,余味长久,为传统的中央风味名吃,即便不搭配菜肴亦是美餐,手头宽裕者如夹上狗肉或羊盘肠则口味更佳。民间儿童种牛痘,七天后姥姥前去探望,俗称“揭疙疤”,烧饼是必带食品,此俗因循至今。  
五、丰县武术  
有二十余种拳术盛行于县内,具有习拳练武阅历者约有20万人,遍及城镇乡村。丰县武术以质朴淳厚、大开大合、拳势威猛、刚毅稳健、立足实战、即防即打的显著地域特征称奇于武林,以完好的体系、丰厚的理论、深沉的社会根底而传承不息,以爱国修身、精武济世、崇情尚德、明礼诚信素享盛誉,其包含的地域人文肉体,融汇的武、医、道传统技艺,健身强体、熏陶情操的特殊功用等,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六、丰县民间艺术  
丰县梆子戏以梆子击拍,节拍鲜明,洪亮悦耳,唱功多,道白少,唱腔高亢,曲调漂亮,便于表达情感,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中央特征。  
丰县四平调是由丰县花鼓演化而成的中央性剧种,普遍盛行于苏北、鲁南、皖北及豫东地域,唱腔受民间小调影响较深,又保存了花鼓唱腔的精髓,颇具特征。  
丰县坠子,说唱兼备,富于扮演,唱腔音乐漂亮,声腔丰厚多变,曲目题材丰厚,内容生动感人,演出方式灵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曲种。  
丰县琴书,因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又名丰县扬琴,为徐州琴书的重要组成局部,以高亢豪放、朴素端庄的说唱作风被称作徐州琴书的上路。  
丰县大鼓以共同的说唱艺术,粗暴昂扬的曲调,声情并茂的扮演及浓郁的中央颜色,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并在传承中构成了作风不同的流派。  
丰县渔鼓属于板腔混合体,运用本腔演唱,在历代传承中不时融入了丰县梆子戏、丰县柳琴戏等戏曲的曲调,丰厚了唱腔。在传统曲艺中属稀有曲种,艺人群体较小,人数不多。  
丰县唢呐,又称“喇叭”。丰县民风憨厚,崇尚礼仪,唢呐艺术根植民众之中,与人民生活严密融合,常现于婚丧嫁娶、寿诞祭奠、民间节庆及送新兵、迎模范等群体性活动中,亦或中央戏曲、民俗舞蹈演出的伴奏中。  
吹糖人是以糖稀为原料,采用口吹手捏为主、模印为辅的办法,制造成人物、动物、玩具及生活用品等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题材多来自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民俗活动,贴近消费、生活实践,富有情味,为大众喜闻乐见,尤受少年儿童喜爱。  
丰县面塑艺术,俗称捏面人,是以传统手工技艺制造的美术工艺品,具有作风粗暴、用色明快的显著特征。捏面人无模具,无定式,是以作品展示思想情感,彰显洞察力、想象力和发明力的共同艺术。  
七、大洪拳  
大洪拳据传一说来自于宋太祖赵匡胤(赵二君)习练的拳术六步架,一说上古伏羲遗之,尧王则之,老之继之,是少林武功的根底拳。凡练少林拳术、器械、短打、技击者,都从大洪拳起手,故素有“洪拳为诸艺之源”之称。当前洪拳仍是全国,特别是苏鲁豫皖一带民间最有影响的拳种之一。  
丰县拳师:开山鼻祖——张监  
张监生于1787年,卒于1865年,江苏丰县顺河镇仇庄人,著名大洪拳家,黄淮下游流域大洪拳传人。  
清嘉庆十年(1800年),张监14岁时,拜在大洪拳名师李泰膝下学艺13年,尽得师傅真传,全面系统控制大洪拳理论、功法、套路及绝技,深得李师的喜爱!  
师傅李泰,河北深县人(也有说是山东恩县人的),他武功高强,被聘为御林军教头。同治年间李泰被*党陷害,诬其谋反。朝廷诏令捉捕,李泰闻风而逃,夺出京门。因当时夺出京门时,由于与清兵捕杀,一臂受伤,这就是武林典故里的“独臂李泰下鲁南”。  
李泰隐遁至丰县顺河仇庄,栖息在村西破庙里,以乞讨为生。第二年麦收时,他与一张姓穷人,同在唐庄黄家打短工,俩人成为挚友。后来张姓短工得知李泰通晓大洪拳,便压服黄家给李泰赞助,在仇庄开馆授徒。他所授徒弟中尤以张监尽得其师传。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秋,李泰刺探到,追捕他的紧风已过,官兵无意再追捕他,他便想回家探望。众徒挽留不住,只好筹资为师傅送行。李泰临行前,将弟子招进跟前,吩咐道:“你们师兄弟中,家境最差的要数张监,为了让张监能有口饭吃,今后传艺业之事唯可张监!”  
李泰返乡之时,让众徒送行,临别唯命张监多送一程,在黄河边客店小住几日,把大洪拳的功理艺法绝招传授给张监。一再叮嘱,把大洪拳发扬光大,务必使大洪拳传播后世。  
八、梨花节  
丰县梨花节普通在3月底到4月上旬梨花开花时节举行,是国内和江苏省具有影响的中央盛会,2008年梨花节迎来30多万国内外来宾观赏梨花。位于丰县宋楼镇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梨花庄是其中胜景之一,该梨花庄位于宋楼镇境内李大楼村,梨花庄的神秘和美丽的景观,几百多年来,不断被当地人津津有味。椐专家考证和统计:梨花庄内超越百年的梨树共668株,按八挂九宫栽植。最古老的梨树载于明朝嘉靖年间,树围直径80多厘米,需求几个人才干搂住一圈,终年产量都在4000斤左右,被乡亲们称为梨树王。其他百分之七十的老梨树是在清朝嘉庆到同治年间栽的,树木形态万千,千枝百态。枝若虬龙,干如钢铸。老梨树们仍然坚持旺盛的生长力,每年结果都在2000斤以上。梨花节期间经常举行各种民俗商贸旅游等活动。  
九、苹果节  
丰县被称为“中华果都”,由于特殊的天文和环境气候缘由,盛产各类水果,特别是丰县的苹果更是海内出名,红富士苹果被“99’昆明世博会”独一指定无公害苹果。在全国历次果品评选中,连获金奖,曾连续七年夺得第一,两次荣获部优称号。依据统计,丰县有耕空中积114万亩,其中果树面积50余万亩。苹果38万亩,(其中红富士28万亩),白酥梨10万亩,杂果2.2万亩年产各类水果50万吨左右,是全国果品消费十强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无公害果品消费示范基地县”、“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整体推进县”、享有“果都”(彭冲副委员长题)、“果海”(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题)的盛誉。丰县苹果节普通在10月底至11月初苹果成熟时节举行,期间举行颇具中央特征的民俗文化活动,大批游客前来秋游品味苹果。  
十、伏羊节  
每年夏天的一个传统节日。由于丰县回族大众较多,回族羊肉饮食文化构成了丰县饮食特征,丰县的羊肉包子、羊肉汤等羊肉系列饮食风味共同,出名中国。伏羊节在每年的7月中旬举行。  
十一、丰县过年风俗  
磕头拜年这种风俗,我不晓得在我的老家苏北丰县,有几年的历史了。只记得从我懂事起,大年初一早上,男女老少就满村的,去给辈分长的年龄大的人磕头拜年啦。  
以前我以为这种风俗只要我们丰县城南这边才有,前两年春节年时,城北首羡的同窗,发朋友圈在磕头拜年,我才发现城南,城北都有一样的习俗——拜年时要磕头。  
男孩子长大到十来岁,就要跟着爸爸去磕头拜年了。听说磕头也是技术活,有些男孩儿刚开端去磕头的时分,双膝直接跪在地上,磕的生疼。家族大的,一圈下来也磕得膝盖痛,我没磕过头,也不晓得有啥技巧。  
城南这边没结婚的女孩子,过年是不用给晚辈磕头拜年的,结婚做了人家媳妇后就得去磕头拜年了。  
小时分我最喜欢过年跟妈妈去磕头拜年,由于能吃到本人家没有的东西。年三十晚上,妈妈会把过年要穿的衣服分给我们,各人放在各人床头,看着新衣服,欢欢欣喜地进入梦乡,等待着第二天过年。  
年初一早上天还没亮,爸爸很早就起床去磕头了,妈妈带着我们早早起来烧水煮饺子。  
下饺子时要放鞭炮,爸爸进来了,放鞭炮的任务就落在我这个老大头上,我胆怯,不敢学人家用手拿着鞭炮点火,就叫妈妈给我烧个烧火棍,鞭炮挂好后,拿着长长的烧火棍渐渐靠近,鞭炮点着了就赶紧跑得远远的。  
吃完饺子后,妈妈带着我们要去磕头拜年啦,首先是先去给爷爷奶奶拜年。我们村是个大村子,人口众多,我们家族也是村里人口最多的家族,爷爷在家族里和村里辈分都很高,比拟有声威。  
每年来给他老人家磕头拜年的人纷至沓来,一批没走,一批又来了,有时人多的时分堂屋站满人挤不进去,院子里还有一群人排队等着。每年年初一早上五点多,就有人登门磕头了,不断到十点多人才干走完。  
爷爷总想叫人家别磕了,他一边拉一边开玩笑的说:“憨里憨里,别磕了,越磕越老了,这头忒多了,我都拾不完了。”但是人多,拉了这个,那个又磕,这个刚松手,那个又跪下磕了,爷爷忙得不亦乐乎。  
等大家都站起来了,他又赶紧端出准备好的香烟、炒花生、瓜子、糖啥的,招呼那些磕头的大人小孩吃,人家临走,他还不忘抓点吃的放进小孩的衣服口袋里。  
人多我们挤不进去,就在堂屋门口等着,看人走了,就赶紧进去。小时分嘴笨,又怕我爷爷奶奶,我们都跟在妈妈后面,叫声爷爷奶奶后就不敢吱声了。  
爷爷就叫我们本人去拿好吃的,然后再一人给一张毛票当压岁钱,拿到钱后的我们,都赶紧装进口袋里,再用手捂捂,生怕掉了,那时五毛钱,对孩子而言是个挺大的数字了。我记得1996年,丰县县城的烧饼一元钱能够买三个呢。  
每年过年爷爷家吃的炒花生,都是妈妈从选择的花生种里拿出来单独炒的,而我们一家吃的炒花生,永远都是挑出来的瘪花生炒的。  
爸妈孝敬,每年年三十晚上,都给他们送家里炒得最好的花生,包好饺子,装好焦叶子等,让我们姐妹送过去。我们送东西过去,爷爷也会叫我们带一些好吃的回来,当晚送东西过去的小孩,爷爷还会给点压岁钱。  
等妈妈给爷爷奶奶磕完头后,就要按家族辈分一家家的去给老人磕头了,无论去到谁家里,老人总会拿出好吃的塞到我们手里,等一圈磕完,我们的衣服口袋里,总是装得满满的。  
往常分开老家近二十年,再也没试过在老家过年。两年前爷爷外出,回到家忽然不舒适,没等吊针配好药就逝世了,他老人家享年90岁,五世同堂。再次回家,家里那些熟习的晚辈们,很多人都曾经不在了。  
年近七旬的爸妈那一辈人,也成了名不虚传的老人,年轻人很多都外出打工求学,只要过年时才回家,往年也只要过年时老家才会繁华起来。  
而今年由于疫情缘由,很多人都响应国度号召,就地过年。固然老家今年过年没有往年繁华了,磕头拜年的人也会很少,但是国安才干家安。等疫情完毕了,我们相约明年过年一同回家,一同开开心心的去给那些晚辈们磕头拜年去。  
十二、丰县民俗文化  
民俗,本就是一方风情的展示,一方水土的精魂。无论你生在哪里,长在哪里,每个人的身上都脱离不了民俗的影子,人的终身都必定离不开家乡文化的熏陶与浸染。  
我不断以为,家乡的民歌和那些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们平铺直叙的叫卖声,是一方水土、一方乡里最重要、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标志。小时分,听换褴褛的小贩拉着平板车呼喊,“褴褛换碗啦,酒瓶报纸拿来卖啦”,那一字三调,千回百转的叫卖,曾惹起我无限的遥想;溜街卖麻油的大爷总是骑着一辆自行车,车把上放了一个木头梆子,一边走一边有节拍的敲,人们一听到规律的“梆梆梆,梆梆梆”,不用看就晓得是麻油师傅来了„„家乡的声音,家乡的印迹,或许就是文人们所常说的乡土情结,那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之根。  
我并非生在什么民俗文化丰厚且留存完好的中央,但是我的家乡江苏徐州丰县,仍有许多足以供我自我观赏,自惭形秽,供我在异乡回味的习俗与民间艺术。或许这些习俗不只仅是家乡有,在临近的其他省份的城市和乡村也有相近以至相同的习俗和艺术,但是,家乡的记忆对我而言,就永远都是属于我的家乡的。  
丰县,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汉时为皇室重要的封地,因而也具有许多汉墓和颇具汉风的文化遗存。另外,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徐州丰县,在民俗与文化方面更是兼容了许多毗连地域的传统习俗。  
丰县的民间艺术不如少数民族那样别致,也不如江南水乡那样著名;在构成之时,这些艺术方式多不入富家巨贾的眼,却是普通百姓在劳作之余的聪慧结晶。在音乐戏曲方面,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柳琴戏。柳琴,原名柳叶琴、柳月琴,简称柳琴。“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土琵琶”就是柳琴的俗称。  
“土琵琶”的来历有一段传说:大约在两百多年前,山东临沂一带有名叫武大团、武二团的弟兄俩到徐州地域讨饭,于寺庙中见有手抱琵琶的金刚神,遂想起何不做一把如此乐器以作讨饭用具。他俩取来柳木掏空、嵌板,做成了两根弦的型似柳叶的乐器,名“柳叶琴”。以此琴弹奏而唱曲儿,人们称为“拉魂腔”,后开展成为一种中央戏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徐州人以主伴奏乐器柳叶琴为名,把“拉魂腔”命名为“柳琴戏”。“拉魂腔”的分支淮海剧、泗州戏等也用柳琴为主伴奏乐器。  
柳琴弹奏乐曲,声大势壮,音质粗暴淳厚(重要的是歌词都是用徐州方言唱的),与徐州人豪爽、憨厚、憨厚的性格相交融,因而遭到喜欢,普遍传播。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剪纸艺术。  
固然剪纸艺术作为中国著名的传统文化艺术,简直全国各地都有剪纸,但各地的剪纸都是各各不同,融入了当地的习俗与文化的意蕴。徐州剪纸也是如此。徐州剪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艺人用共同的艺术言语,对黑白关系停止大胆处置和把握。作品中有时会呈现大面积的空白,有时在大面积的色块中不着一剪,有时又出乎意料的在大面积的色块中,镂出一些灵性的物像,使剪纸工艺简约明快,画面质朴、大刀阔斧,坚持了原生艺术的纯粹品德。其中具有代表性和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新沂剪纸巨匠王桂英。她被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文艺家协会结合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她的剪纸艺术和作品曾被中央电视台及《新华日报》、《中华读书报》登载宣传。  
丰县素有南国屏障、北国锁钥之称;南来北往,东游西荡的商贾僧侣、迁客骚人,难免会留下些许印迹。一层层沉淀下来,融入乡风民俗之中,如此又构成了徐州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风貌。但也正是这种南腔北调,汉风楚韵的交融,天灾兵燹的磨砺,才使得丰县人构成了那种本能的顽强与抗争肉体,和重义贵友的上古民风。  
十三、丰县美食  
1、丰县白酥梨  
果皮呈淡金黄色,平滑而有腊质光泽;果肉洁白如玉,酥脆爽口,浓甜如蜜,风味纯粹。  
2、羊方藏鱼  
取材非常考究,夏秋季用羯羊配鲫鱼,冬春季用阉过的牝羊配鳜鱼。其菜的特性是原汁原味,滋浓味醇。  
3、红富士苹果  
具有爽口多汁、甜脆味美、色泽艳丽等佳誉。  
4、蛙鱼  
用淀粉制造而成,直接拌上蒜、醋、咸菜丝和辣椒即可食用,口味清新极致。  
5、鱼汁羊肉  
为汉高祖刘邦青壮年时所爱吃菜肴之一。丰县传播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丰生丰长汉高祖,鱼汁羊肉饱口福。东征西战探故土,乐吃鱼汁羊肉方。”  
十四、丰县名人  
(一)古代  
刘邦、萧何、周勃、周亚夫、张道陵、丁兰和丁兰集、萧道成、萧衍、朱温、李若谷、徐元文、袁遵道、袁焕、张玉书、李卫、李蟠、刘墉、刘安、李淑、张衡、曹昂(丰悼王)、张鲁、张监(大洪拳)、刘煓、刘交、刘仲、刘濞、刘向、刘肥、刘恒、刘盈、刘长、卢绾、许彬、萧望之、张卫、史汝为、孙毓仑、张羽材、周培兰、刘恺、张琪瑛、刘贾。  
(二)近现代  
李厚基、王敬久、刘季洪、王绍渊、赵黎生、邓桂生、刘文致、魏祥成、穆兆源、孙纪刚、穆恩之、蒋天枢、孙兆立、王效斌、刘德文、刘辉(刘小营)、孙剑冰、尚连璧、季星如、梁敬儒、司敬思、张德元、蒋天印、孙恕之、包琮、渠运绰、王志先、杨干三、汪亚民、谢鼎臣、王耀华(沈阳军区后勤部原副部长)、王金昌(原广东湛江地委农场部副部长、粤西农垦局副局长)、李贞亁(湖西人民抗日战争的出色指导)、于修刚(“7.5”特大绑架案侦破中壮烈殉职的丰县公安局副局长)、刘传章(百姓信任的好支书)、马丕宣(为抢救学生英勇献身的小学校长)、张首先(人民的好警察)、崔明存(甘当人民公仆的好干部)、陈伯坤(用爱心点燃心灵之火)、吕厚家(舍己救人好党员)、张玲兴、渠立强、张辉(捐肝救母亲情之爱)、张先俊(有情有义的丰县人)、邱娥、焦明奎(别样人生)、渠留德(优秀共青团员)、刘景全(以残疾之躯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传奇式人物)、陈家振(沃野勤耕耘独腿攀顶峰)、马新存(“中国公益大使”拥军模范)、侯贺、徐思礼(百姓的贴心人致富的领头雁)、孙厚民(真情呵护瘫痪妻子)、陈明伦(青丝丹心谱写感人至深三部曲)。  
(三)当代  
景大文、刘国权(勋绩书法家)、赵本夫、仇高驰、王振山(乡土作家)、李志伟(青年书法家)、王贵海、郭华东、徐丰彩、魏继友、董铎、霍旭东、刘学新、王为政、王圣强、穆西南、于幼军、李红云(举重世界冠军)、蒋振华、晏本立、任庆萍(画家)、史忠纯(武术家)、侯先光、袁亚非、孙一军、李伟、李连玉、渠芳慧、孙启善、安在峰、尹海峰、王艺禅、黄磊、秦晓庆、张琦媛、张磊、赵易龙、孙基民、王玄玄、许龙、蒋守雷、程训钊、赵浩、戴儒京、程军、杜贤亮、许敏、许海龙、张敬群、姚关文、张义丰、许永远、李荣启、李高正、史德丰、刘鑫、李立志。  
十五、丰县著名景点  
截至2021年7月,丰县有国度级水利景色区1处,A级景区6家(其中3A级4家,2A级2家),省星级乡村旅游点6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家),省级工业旅游点1家,省级特征景观旅游名镇2家、名村1家,星级酒店1家,游览社1家,游览社门市部15家。  
2020年,丰县华山水上乐园开园停业,汉祖圣境4A级创立全面启动,列统景区接待游客170万人次。完成了220公里美丽公路旅游环线建立,打造了点面线分离的旅游点、景区、驿站、民宿建立等。[37]  
丰县的旅游景点有:百年梨花园、丰县百年梨树王、丰县城、娥墓堌、虺城、偃王城、苗城、荆轲墓、中阳里、金刘寨、马公书院、枌榆社、三十里庙(三十五里庙)、食城、邀帝城、萧何宅、绛侯墓、永宁寺、药盒子、司马温公庙、朱陈村、杏花村、贺知章墓、明教寺、汉高祖庙、停灵台、程子院、三绝碑、曲全宫、天津晚钓、圣井春游、泡水波光、城隍庙、三姓林、套楼、文庙、大观楼、关岳祠庙、四门对八庙、吴氏牌坊、止步碑、水坑涯、怀济堂药店、凤鸣塔、乐育书院、李卫墓、清真寺、十里庙、天主教堂、基督教堂、丰县凤鸣公园、烈士陵园、状元碑园、华山、白驹残山、汉皇祖陵园、龙雾桥新貌、东华山揽胜、张道陵留念馆、周勃周亚夫留念馆、邀帝城、刘邦与白帝庙斩蛇沟、中阳夕照、古丰八景、大观园李卫留念馆、天下第一剑客荆轲之墓。  
1、汉皇祖陵  
金刘寨是汉皇祖陵所在地,陵区势如游龙,是生出天子的风水宝地,是刘姓寻根问祖,研讨两汉文化胜地。  
丰县古城河景观  
国内保管最为完好的城河景观,开挖于城战国时期,是比拟完好的方形城河之一,1996年停止了综合管理。护城河已完成公共绿地26公顷,一级护砌4900米,二级护砌2597米,梯台36座,压顶8479米,铺下了4公里混凝土道路和双侧人行道板,构成了环境漂亮的护城河文化生态园。  
2、丰县凤鸣公园  
古代凤凰落于公园梧桐树上而得名,内有凤鸣塔,为丰县标志性建筑。凤鸣公园西南凤鸣广场为传说中的凤凰嗉所在地,传说刘邦母亲当年难产,吃了凤凰嗉的土方生下刘邦。  
3、张天师故里道教文化景区  
丰县宋楼镇是天师张道陵出生地,风水奇特,是道教文化圣地,有药盒子、蓬莱岛、天门穴等景点。张道陵,原名张陵,丰县阿房村(今宋楼镇费楼村)人,曾任江州令。汉顺帝时(126-144)与弟子前往四川鹤鸣山(一作鹄鸣山)修道。永和六年(141年)作道书24篇,并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建道教,后教徒遵为“天师”,其后嗣袭承道法,居龙虎山(今江西省贵溪),世称“张天师”。由于张道陵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家乡人凡患有疾病者,笃信其道术,以为与他有关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也都是带有仙气的圣物,能够治病,再加上阿房村紧靠古邀帝城、牛王庙等崇高之地,方圆数百里来其故居地取土治病者不绝。一朝一夕,便被挖成了大坑,人们便把此坑称为药盒子,遗址尚在。  
4、大沙河百里风光带  
发源于江苏丰县陈庄,全长50余千米。流经沛县栖山,鹿楼,鸳楼,龙固。1851年,黄河于安徽蟠龙集决口,洪水过后构成了“只长茅草不长粮”的大沙河荒滩,漫漫黄河故道“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西南衔接安徽砀山境内的黄河故道,东北流入微山湖。河道开阔的大沙河与砀山黄河故道衔接的水道细若游丝。中间交汇321省道,徐菏高速,丰沛铁路横跨而过。两岸树木参天,水天一色,风光旖旎,有果都大观园(梨花游园、古梨树森林公园、自摘园、李卫宫保府、李卫陵墓等)、温泉、垂钓中心等景观活动文娱场所。  
百年梨树王位于梨花园八卦九宫中的三宫震位,是园内668株古梨树之王。树干粗80公分,须五位儿童手拉手方可搂抱。树冠直径14米,占地3分有余。终年产量1000公斤以上,果实酥脆无渣,香甜醉人。树型俊美,王者风范,调和相生,笑对群芳。有诗赞道:“梨庄震位东方木,晨沐朝阳夜饮露。寒暑易往二百载,今朝风流王冠属。”  
夫妻树位于梨花园八卦九宫中的五宫,树分左右,好像夫妻依偎,心意绵长,故名夫妻树,又称合欢树。夫妻树有三大神奇:一是树下土壤终年潮润,绿茵植被,百里稀有;二是传言树下日暮月升之时,园内有男女私语声隐约可闻;三是古树名木编序,位列157,谐音我要妻。树东一株为长女,树西一株为次女。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有诗道:“百年梨庄可谓奇,夫妻树下真神秘。绿茵作被地当床,情爱绵亘三世纪。”  
5、龙雾桥  
刘邦出生地。  
龙雾桥在城北2.5公里处,据《丰县志》记载:秦时沧河从县城的西面流来,像一条很色的巨龙,在县城的东北角拐弯,流向东南。前256年,沧河上有一座较大的石桥,桥似龙环,桥的北面是大泽,水天一色,茫茫苍苍,雾气腾腾,索绕桥面,因而向有“龙环雾绕”之称。《史记》《汉书》及历编《丰县志》《徐州府志》载:一日,刘邦的母亲遇大雨,到此桥下避雨,这时刘邦的父亲去接她,见桥上雾气腾腾、电闪雷鸣,一眨眼,见两条龙在桥上空交配。此时,在桥下的刘邦之母有受孕的觉得,尔后十个月生一男孩,曰季,就是刘邦,后人称此桥为龙雾桥。曾在桥左近建庙立碑。1981年在张五楼乡梁楼村东南挖出龙雾桥石碑两块,一块为明景泰元年(1450)《重修丰县龙雾桥庙记》,一块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重修丰县龙雾桥碑记》。从碑文上看,早在宋绍圣三年(1096)丰县杜县令因大旱祷告龙雾桥,蛟龙显灵,大雨滂沱,因此重修龙雾桥和桥北龙雾庙。此处现有龙雾桥碑亭2座,亭台古雅,碑为明清年间锈刻,载刘邦母遇龙受孕故事,及旱年求雨辄灵的事故。  
6、刘邦斩蛇沟碑亭  
刘邦举义后,路遇白蛇挡道之地,怒斩之,传说白蛇为报仇刘邦,后投生化为王莽夺取皇位江山。  
7、秦皇厌气台  
李斯夜观天象,丰地有王气,秦皇命工匠在城中心建造高台几十丈,下埋丹砂宝剑,并推到南城门,在城墙四角挖大坑,谓之“削足挖心断头”来破丰县城王气。后人便称此台为“秦台”“厌气台”。江苏丰县别称秦台,即此来历。  
8、萧何宅  
位于丰县中阳里解放路城河西岸。据明版《丰县志》载:萧何故宅在县东门北城之下。相传是汉代酂侯的故宅。其地最僻。按《史记》云:何为不治垣屋,令“后世贤,师吾俭”。即此。《江南通志》载:萧何宅在县城东门北城下。  
9、马公书院  
原址位于丰县书院街,为刘邦和卢绾儿时读书处。  
10、周亚夫墓  
周勃、周亚夫留念馆位于丰县城郊东北隅的周庙村,内有祭堂、碑亭、谱书及明末崇祯年间和清代的两块墓碑,纪录从汉代到现代一切同脉周氏名人。为周氏后嗣留念先祖而建,为周氏寻根问祖之圣地。其后代大都寓居于周庙和菜楼。周亚夫墓尚存,墓地有数棵柏树,汉碑散佚,明代碑尚存。周庙村中有周氏宗祠,内祀其父绛侯及周氏历代宗亲,周祠飞垩流丹,富丽堂皇,颇具气势。至今周氏后人仍在村中寓居。  
11、文庙  
建于明朝(1560年,庚申年),距今已有450年的历史。华东地域保管最为完好的同类古代建筑。苏北现存始建最早的古庙,独一保管较为完善的古建筑,坐落在县城繁华的解放路西段。文庙的最前面为棂星门,两旁为儒学东、西门,略微向里是泮池,中间是戟门三楹。再向里就祭奠孔子的大成殿。大殿后面是明伦堂,再后是教谕、训导住宅等,广厦百间,范围宏阔,成为奉祀敬圣之所,兴贤育才之地,莘莘学子来此读书受益,县内文教之风昌盛。县内学子亦多有成就。四百多年来,文庙建筑群屡次增修,有记载的明代就有七次,清代也曾经有六次。  
2008年3月,省文物局拨款40余万元对文庙大成殿停止维修,2008年7月底完工,并经过省文物局验收。在修缮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大成殿的历史信息。  
12、永宁寺  
丰县永宁寺起自东汉,兴于皇家,为民间寺院之始。汉明帝永平初年,西竺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初只在京都及诸王府地设寺礼祀。因丰县为汉室祖居,倍受帝王眷顾。为祈求祖上安全,保佑汉朝社稷千秋万代,汉明帝敕资在祖居地旧址建起永宁寺。永宁寺寺院划一壮观,庄严庄严,仿宫殿建式,殿堂廊庑互为呼应,间次构成“七堂伽蓝”,为一方名寺。北齐天保二年(551年)重修,并更名为白塔寺。北周天和六年(571年)被毁。隋开皇元年(581年)重立,开皇十三年更名为道成寺,大业元年(605年)又废。唐贞观初年,唐太宗派尉迟敬德亲身监修,并迁址于县西北隅三合里;唐上元二年(675年)重修,更名重光寺。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复名永宁寺;建炎年间重修,迁址于县城东北隅卢绾故宅,即相邻于汉时永宁寺旧址。金大定十九年(1179年)僧人普净重修。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僧人文秀重修;大德七年(1303年)僧人法澍屡加修缮。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僧人仲达重修,并更名为兴教寺;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县令任惟贤重修寺院,仍名兴教寺,并迁址于县西北隅。清顺治十年(1653年)县民渠景撤旧殿重修,现恢复永宁寺旧名。  
13、朱陈村  
位于丰县赵庄镇朱陈村。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常常见玄孙。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徒学辨是非,只自取勤劳。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交往若浮云。离乱失故土,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平生整天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终身苦如此,长羡村中民。”  
14、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繁,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歌中的“杏花村:今位于江苏丰县华山镇史店村。大文豪苏轼有《朱陈村嫁娶图》一首:“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明《丰县志》载:杏花村按《古今诗话》“徐州古丰县有杏花村,东去二十里”。明末村中仍有酒帘高悬,酒馆罗布。盛时有99家酒罏,村中央一条南北大路,系当年99家酒罏云集之区。1580年任丰县令的庄诚曾写道:“断魂昔日寻沽处,异代而今尚有碑。胜地古来犹有迹,行人今去几多时。年年二月过春雨,日日斜阳照酒旗。好问东风乘一便,牧童歌里泛清卮。”村中杏花不断茂盛,直到民国末年,每值春二三月,杏花怒放,新雨过后,妖艳欲滴,仍令人心醉不已,平添几许春光。除杜牧的杏花村诗外,杜牧故人张籍,也作《杏花村》诗一首:“一去潇湘头已白,今朝始见杏园春。历来迁客应无数,重到花前有几人。”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