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
高淳区位于南京市南端,面积790.23平方千米,北与南京市溧水区交界,东与溧阳市毗连,西北面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交界、西、南面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郎溪县交界。
二、方言
高淳话指南京高淳人所运用的中央方言。高淳话具有共同的价值。高淳话属吴语,但是和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的吴语有着显著的差异。高淳虽临近四通八达的江南首府南京城,但天文位置却相对封锁,遭到历代北方移民及官话语音的冲击较小。西部圩乡的高淳话属吴语-宣州片-太高小片,东部山乡的高淳话属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但实践上片内不同的方言之间依然有着十分大的不同。
三、东坝大马灯
大马灯来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仍在高淳东坝、固城两地传播。1991年高淳东坝大马灯在金陵庙会上一鸣惊人,成为行家和市民称誉的焦点;93年参与“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取得最高奖——“金玫瑰奖”;93年底参与广州第四届欢乐节遭到好评,1994年又赴北京在中央电视台演出,遭到党和国度指导人的接见,取得了“江南一绝”的佳誉。
大马灯在外型上比普通马灯的道具马型高大,是由两人组合扮演一匹马。前面一人戴道具扮马头,后面一人曲身紧抓前面人的腰带,披戴道具作马身,两人相互遭到牵制,扮演时难度较大。在练习阶段请求比拟严厉,扮马人首先要熟习真马的性情、动态、静貌;其次是苦练马步功夫。马在行走时,演马首的起左步,演马身就要跟右步。两人四条腿左右交差,亦步亦趋,严密配合,到达调和统一,才干把假马演得逼真神情。
东坝大马灯代代相传,锻炼有素。扮演时7名少儿扮演三国戏剧中刘备、关羽、张飞、赵子龙、黄忠、马超及旗牌报手,乘坐7匹战马,在旌旗招展、战鼓雷鸣中策马扬鞭,疾驰而出,神威气势,盛气凌人。只见那令旗指处,阵法不时变换。由跑单穿、双穿、布阵列队、信马由缰,到围阵对敌,七马昂1啸,奋蹄奔腾,俨如沙场驰骋,将假马演成栩栩如生的真马。令人头昏眼花、琳琅满目。最后以“天下安定”四字列队收场。在场观众似乎身临古战场,惊喜交集,叹为观止。
近年来,固城镇桥头村恢复了大马灯扮演。他们的“马队”由九匹马组成,扮演方式与东坝大马灯根本相同,其扮演队伍更显雄壮。
四、高淳薛城花台会
薛城花台会始兴于清康熙年间。据当地《邢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山东聊城邢姓在朝廷为官,其母想要看北京金銮殿,但因年逾七旬,行动不便。康熙皇帝得知这一状况后,便命工匠仿照金銮殿凿了一个模型,赐给这位官员,以了却其母想看金銮殿的愿望。当时薛城邢姓就派人前往聊城庆祝,并依照金銮殿的模型绘制成图,归来后延聘能工巧匠照图在村头搭建了一个花台,于农历三月十八日邀班唱戏,并名曰花台会。花台会风俗不断持续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举行花台会,首先要用木料搭建暂时花台。花台占地约210平方米,台面宽13米,进深16米,台沿口围有半米多高的栏杆,悬挂各种戏剧人物彩图,中间塑有福、禄、寿三星泥像;台中所立四柱为浮雕金花盘绕;台顶是一幅幅彩画排吊;台口上方用纸扎镂空彩屏拼联,绘有“双龙戏珠”、“十二月花神”等图案,称“五彩架”。花台会于农历三月十八日开端,为期三至五天。届时还举行土特产物资交流会和其他民俗文化活动。
薛城花台是以金銮殿的模型绘制成图,犹如减少的宫殿,制造精巧,花团锦簇,富丽堂皇,极具欣赏性。而且,花台的制造浓缩了传统戏剧内容,表现了中华民族忠孝节义的美德及天地人和的理念。花台会期间,村民延聘剧团唱戏三至五天,一时观众云集。不只本县大众前往观看,就连苏、锡、常等地及皖南也有人闻讯而来。当地村民家家接待亲友,处处充溢喜庆氛围,对构建调和社会起着促进作用。2007年,薛城花台会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高淳桠溪祠山庙会
高淳地处古丹阳大泽之滨,地势东低西高,特殊的天文位置,决议了高淳是一片易旱易涝的地域。千百年来,高淳人民不断和洪旱灾祸作斗争,对汉代的治水英雄祠山大帝张渤非常敬重,世世代代加以祭奠。
祠山大帝姓张名渤,字伯奇,西汉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农历二月初八生。父亲张秉,效法大禹,治水有功。张渤立志继承父业,开河筑坝,造福于民,死后就安葬在横山。乡亲们思念他,在他墓旁建庙祭奠,并将横山改名祠山,奉他为“祠山大帝”。
祠山祭奠活动来源于西汉,鼎盛于明代。桠溪祠山祭奠活动则鼎盛于民国。民国年间,广德的祠山总会祭奠活动非常盛大,桠溪地域离广德比拟近,桠溪老百姓都赶去烧香跪拜。后征得祠山祖庙同意,20世纪20年代,在桠溪镇社寿村建起一座范围较大的祠山庙,桠溪一带百姓就地烧香祭奠,村村设祭台祭奠。庙会期间,全县各地及周边地域的人都来赶庙会,多者达数万人。新中国树立后,庙宇用于办学,祭奠活动中止,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桠溪仍有会场。1996年初次恢复祭奠活动,有2000多人的出巡队伍。桠溪有18个祠山庙会,分东岳祠山会、南岳祠山会,祭奠时间不同,祭奠的方式、内容大同小异,各具特征。这种祭奠活动不断因循至今。
祠山庙会发扬了张渤的治水肉体,鼓励了青年人酷爱家乡、改天换地的斗志。祭祠山活动包含挑花篮、龙灯、狮子灯、抬阁、龙吟车、打叉、跳五猖、打莲湘、草台戏等民俗活动,集民间扮演艺术之大成,对民俗文化研讨起到积极作用。庙会为周边地域的物资交流提供了时机,促进了社会调和。
近年来,高淳县桠溪镇修缮了张渤留念馆,为祠山庙会活动提供场所。当地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发掘、整理有关张渤的传说、故事,汇编成册。当地民间成立了祠山庙会指导班子,每年担任庙会活动的相关工作,使祠山庙会活动得以安康、有序地展开。2007年,南京祠山庙会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六月六龙舟竞渡
高淳县属江南水乡,自明代以来,六月六龙舟竞渡是高淳水乡一项传统的民间竞技活动。据史载,划龙舟源于西汉,每逢农历五月端午为留念屈原而举行此项活动。在高淳,赛龙舟的风俗传播甚久。相传在高淳山乡的下坝胥河一带,每逢农历五月十三都划龙船,以留念关羽。而在高淳圩乡,每逢农历六月六举行的赛龙舟活动,是为留念郑和下西洋而举行的一项大型活动,而并非留念屈原。
六月六龙舟竞渡分别在官溪河、横溪河、茅城湾等河道中停止。其中,砖墙茅城龙舟竞渡最有影响,此处河道开阔,可供百余只龙舟同时运转,十余对龙舟同时竞赛,河道两岸为百姓观赛胜地。1953年6月,砖墙茅城河有103只龙舟聚集,观众达数万人。
六月六龙舟竞渡的相关事宜,按当地村民商定俗成,自发组织。龙舟以长板船为龙体,船头绑扎龙头一个,船梢扎一龙尾,全长约15米。船上左右坐划手26人(13对),另有掌梢、司鼓者各一人,合计28人。竞渡的龙舟伴有锣鼓队,船中竖一根披挂有彩球和红绿绸布的梢竿。划手们便按预定或暂时约请其他龙舟配对竞赛,赛程普通以七八百米为度,分上下午两个阶段。
六月六龙舟竞渡是因留念郑和下西洋而举行的活动,对研讨郑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龙舟竞渡作为一项水上集体活动,不只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可加强各村间的友谊和各家族的凝聚力,有利于调和乡村的建立。
近年来,高淳县注重六月六划龙舟的材料搜集、整理工作,树立了划龙舟的相关材料档案。对六月六划龙舟的民间艺人停止调查摸底,维护其传承人。当地政府着手对六月六划龙舟竞渡的茅城河停止规划整理。2007年,六月六龙舟竞渡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高淳民俗
“跳五猖”终究是怎样一种民俗活动,怎样历来没有听说过?南京还有曾经不大为人知的相似传统文化活动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民俗专家与高淳县有关部门,撩开了高淳诸多民俗的神秘面纱。
百余村民“唱大戏”
在高淳县定埠镇韩桥村的一个晒场上,记者再度看到了“跳五猖”的繁华局面:身着古装的村民或挑篮,或扛旗,或敲锣,或打鼓,一派欢跃现象。不一会,主要角色入场了:先是5个手持华盖的壮汉入场站定,接着4位穿着光鲜、头戴面具、步态不一的扮演者排成一字上了场。他们分别代表道士、土地爷、和尚、判官等4位为民请命的“地神”。而随后又入场的身穿铠甲、肩插金翎、手执双刀的5位,才是真正的主角——“五猖”。他们的华盖、面具与服饰都以五色相配,红、蓝、黄、黑、白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天帝,又暗合木、火、金、水、土五行。“五猖”与众多扮演者在场上或行或舞,或趴或跃,跳着不知名的舞蹈,整个扮演过程要持续两个多小时,上场演员达100余人。
“五猖”喜欢恶作剧?
村民终究在祈求什么?“五猖”又是哪路“神仙”?民俗学博士、东南大学陶思炎教授通知记者,“跳五猖”来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主要传播于高淳县、溧阳县及安徽郎溪县等地。但“五猖”终究所指何物,说法不一。传播较广的有两种。其一,“五猖”为邪恶之神。他们在人世特地做坏事。偷东西、抢劫、放火、调戏妇女,无恶不作。但同时,他们又很喜欢恶作剧,常偷(抢)了张家的东西又放到了李家去,看着某人顺眼,会把一切东西都给他。这样一来,物质与肉体都相当贫乏的百姓便对“五猖”抱着既畏且敬的态度,把他们看成了一个不正宗的“财神”。希图经过“跳五猖”的方式来“笼络”他们,既不伤害本人,又能降福于本人。
但大家也不敢非常尊重,所以“五猖”的庙宇普通都随意地搭在路边,像个鸡窝,最多一人高,从无高堂大屋。其二,“五猖”来源于明朝。传说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对各位功臣开端封官许愿,但却忘了那些在身经百战中曾经舍身的官兵,结果就有“阴魂”来向他诉苦邀功。朱元璋一时还想不出个安抚这些“阴魂”的方法,索性封他们为“猖神”,以东、西、南、北、中五路包括之,不时让百姓举行活动祭念,这个活动,就是“跳五猖”。
高淳传统民俗知几
在高淳县,除“跳五猖”之外,还留有不少不为人知的民俗,如花台会、打水浒、大马灯等。
花台会又称社戏(鲁迅散文《社戏》中曾有引见),是高淳县薛城乡的保存节目。三年一小戏,九年一大戏。在水边或土地庙旁一草台班子,演出各路戏文,观众全为村民,很有神韵。而打水浒则为高淳县独有的民间武术。它来源于宋代,真意在于扮演水浒人物的武术技艺,以传说中被誉为三十六天罡星的梁山好汉为原型,以各位所使器械为道具,用真刀真枪十八般武器轮番械斗。打起来刀光剑影,险象环生。什么武松十八棍、孙二娘双刀、鲁智深醉拳等,既可强身健体,又极富观赏价值。大马灯则较为人所熟知:两人共演,前者戴道具扮马头,后者屈身紧抓前者腰扮马身,两人相互牵制,扮演难度相当大。特别是马步功夫,两人脚步起落都极有考究,此项艺术曾获第三届沈阳国际秧歌节奖。但随着历史变化,高淳的传统民俗也有局部已面临失传。如“跳灶王”,以往每年农历腊月廿三、廿四,村民们便要组织起来停止祭拜灶王的活动。往常虽还有“祭灶”一节,“跳灶王”却极少见到了。另有“跳财神”也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或许是“财神”在人们心目中比“灶王”要重要一些,偶然还可见到有村民跳一下,但当年的盛况绝难再现了。
为何高淳多民俗?
对高淳民俗作了长达12年研讨的陶思炎博士称高淳为江苏民俗文化的“富矿区”。而这一“富矿区”的构成也是有其历史与地域缘由的。
高淳虽离南京不远,但因交通不便,持久以来多靠水、陆两路与溧阳、安徽宣州等横向地带停止文化、婚嫁等方面的亲密交流。而与南京的纵向交往就少多了,简直没遭到什么六朝都市文化的辐射。历史上高淳也无大量的外地人员流入,本地人也很少到南京来,直至今日,其言语体系仍属于吴语区,其封锁性可见一斑。传统农业至今仍是其主要的生存手腕。
陶博士指出,到了文革时期,高淳当地的已婚妇女还留有夏天赤裸上身的习气。直至近20年来,都市文化才算朝着这个农业县“攻”进了些许。
近年来政府对高淳民俗文化的认定与维护力度在逐渐加强,陶思炎对此表示了肯定。把民间宗教活动上升到传统文化的高度,加以开发应用,转化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对民俗区的开放与进步、传统文化的坚持与发扬,都是一件好事。但他也指出,要开展民俗旅游业,培育“正宗嫡传”的民俗传承人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在开发应用的同时,坚持住各项民俗活动自身质朴的乡野气息,不让其走样变形为纯商业性的“作秀”,是一个值得注重的问题。
八、高淳县丧葬风俗
高淳县居民历来习气于棺木土葬,家家都有祖坟山。解放前,丧葬礼仪依据年龄大小、社会位置和经济条件优劣有繁有简,各不相同。但不伦简繁都带有一定的迷信颜色。普通富有人家对60岁以上高寿老人逝世,大都将丧事当作喜事办,丧葬过程较为盛大、繁琐、铺张。
人死之后,首先要送红贴请抬棺材的人穿老衣,俗称穿"寿衣"整容入验,俗称"下材"然后在棺材前设供桌,立牌位。牌位前摆放一碗饭,饭碗上摆放一个煮熟之后拨了壳的鸡蛋,俗称"倒头饭",在棺材下面点一盏油灯,俗称"长明灯"还要在棺材前边一侧不连续地燃烧香纸。
家人要日夜守孝。有条件的,还要请和尚道士念经超度亡灵,俗称"做道场"。在此同时,要派人给亲朋好友报丧,把出殡的日期通知亲友,俗称"把信"让亲友作吊唁的准备。出殡之前,要请门师(即风水先生)肯定出殡、接回丧、化灵的日期以及访什么生肖、忌什么生肖〈如访鸡忌兔之类〉,并公示村民知晓。
出殡那天,亲友都要前来吊唁。外甥、女婿、媳妇娘家要雇锁呐(现大都雇请锣鼓队和八音队),准备祭品(除猪头、公鸡、鲤鱼外,还要准备五至七个菜、八碗饭、水果、糖块、香纸,孝对孝轴,盖被、如今还要花圈。女儿女婿还要备金童玉女),但凡需求做饭的亲戚,都要给抬棺材的准备十双草鞋(现大都买球鞋)和香烟、糕点之类。人死之后,要请房中人帮助料理,吃小饭。出殡前一天的晚饭和出殡当天的午饭一切的人都吃正餐。出殡前一天晚上,要吹奏锁呐,敲打锣鼓,为死者"暖材头"。
出殡那天,亲友前来吊唁时,儿孙辈和儿孙媳妇辈要男左女右地分别跪在棺材的两旁,表示感激前来吊唁的亲友,女的还要哭丧,待前来吊唁的亲友叩完头,前来扶持时方能起来。亲友吊唁死者时,先叩一个头,发孝布的发给孝布后再叩一个头。未婚的晚辈,女婿、外甥辈以及尚未过门的儿孙媳妇辈,要发给披风,其中未婚的晚辈们要发给红、绿、白三色披风(普通每个披风长为6市尺)。吃饭时,每上一道菜,锁呐都要吹奏一番,孝子还要给前来送殡的主要亲友和抬棺材的人叩头、敬酒。
出殡时,由幡杆走在最前面,接着是孝对孝轴和金童玉女。然后,锁呐吹奏。由孝子中的老大披麻带孝捧灵牌,灵牌需有一人用伞遮住,不让见太阳,其它儿孙、侄儿辈身穿白色孝衣依次跟进。掩埋前,抬材的依据风水先生测定的方位挖好墓坟,由一位抬材的唱名,请主要亲戚逐一验看〈实践上是索要礼物〉,亲戚要往墓坑里撒烟、撒钱,名曰"喜坑"掩埋终了回灵时,要在村头用稻草生一堆火,灵牌和送殡者要从火堆中跨过。抬材的回来后,还要停止"赶鬼"由门师和抬材的手捧筛子、柳条、铜锣等物,一边敲打,一边跑步将"鬼"赶至村外,俗称"净堂'。回灵后,要设置灵堂,中间摆放纸屋〈灵牌置于纸屋内〉,两侧摆放金童玉女,供桌上摆放菜饭等供品。亲友们回家前都要在灵位前卸孝,主家要回赠糕、饭团、毛巾等。但凡前来做饭的还要带一半饭菜回去,另一半留给抬材的享用。若死者刚好81岁,孝子还必需讨七家不同姓的饭吃。
掩埋后一连三天,孝子天天要往坟上送灯火。三日后,全家人(包括外嫁的女儿)要上坟祭奠培土,俗称"上三朝饭"。七日(详细日子由门师定),要设宴招亡灵回家赴宴,俗称"接回丧"一月左右(不一定刚好一月),全家人要再次上坟祭吊,俗称"满月"。之后,依据门师算定的目子,焚化死者灵牌、金童玉女及一切纸扎品,俗称"化灵"。三年后,全家人要再次到死者坟上祭奠,取掉作为行孝标志的孝花和孝鞋,俗称"满孝"。在这三年中,每逢春节贴对联,都必需用绿纸或黄纸取代红纸,内容亦不同。对50岁以内的死者,普通都从简办丧。对在外边死亡的死者,都不得进村入家办理丧事,普通在外边搭起凉棚,将棺材置于其中而举行丧事活动。十岁以内夭折的幼童称"少死鬼"不得葬于祖坟山,大都掩埋于"破山"之中。民间还有为未婚男女攀鬼亲的风俗,但为数不多。解放后,丧礼中的迷信颜色已逐步减少,请僧侣做道场的己不多见。60年代推行殡葬变革后,实行火化,用黑布替代孝布,用花圈替代孝对孝轴之风已开端时兴。但延袭了数千年的丧葬习俗仍然在乡村中盛行。特别是随着锣鼓队、八音队的兴起,其丧葬典礼的盛大水平与过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农民们普遍叹苦说:"如今死不起人了"。
九、高淳过年风俗
每年春节,在外工作的子女都会回到家乡,一是陪陪父母省亲访友,二是和儿时的同伴曾经的发小一同聚聚。
大年三十那天,年夜饭是很考究的,由于这天预示着全家团聚。先要贴上对联,福字,然后是要请年菩萨。普通用猪头猪脚和鲶鱼做贡品,点上红蜡烛,敬香磕头烧纸钱,鞭炮是不能少的,要放的响来年的运气更好。
春节由于时间短,很多家庭亲戚多,都要去拜年,固然大年三十曾经晚睡,鞭炮声时辰提示着你,但大年初一的早上,路上全是拜年的人。有的一天要跑好几家,吃饭曾经成了担负。依照惯例,初一要去舅舅家拜年,以示尊重,由于天上雷公大,地上舅舅大,家里遇到什么纠葛,也是请舅舅出面谐和。所以舅舅这个角色很特别,当然以后由于方案生育的缘由,舅舅的功用可能也不得不改动;初二要到丈母娘家,女儿普通在娘家住到初四回去,意义是双日子来双日子去,由于双日子代表吉利,也是希望女儿成双成对,和和美美。拜年前三天最重要,有的人家亲戚多,不断到元宵节都能够拜年,晚辈整天都在忙吃的,烧烧洗洗,还要给拜年的亲戚准备回礼,给晚辈压岁钱,一天下来非常的疲惫,但由于家里繁华,心里也是甜的。
春节期间,乡村的大队会有一些盘龙,跳马灯的活动,走街穿巷,所捐献的资金,用来请戏班唱戏。如今电视家家都有,唱戏只是为了繁华,估量也没有几人真的在听戏。老年人也只是图个喜庆,绕一圈回来,说说是哪里的戏班,唱的是哪一出?
随着时期的进步,物质条件的改善,过年的很多习气也在改动。年夜饭能够改在酒店停止,也能够由兄弟姐妹轮番,并辈之间的拜年只是一同聚聚,什么时间都能够,吃不吃饭也没问题。那么些考究曾经慢慢淡化,很多家庭进来旅游,选择一个暖和或极寒的中央去度假。腊味越来越少吃,由于平常也能够吃,新衣服也不一定要在过年时穿,由于只需喜欢能够天天穿。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但幸福感却越来越少。由于得到的太多,太容易,那份喜悦和打动也被岁月吞噬了。
看电视上春运的困难,离家近的我们常常庆幸不用那份艰苦。希望哪天政府能服从民意,春节能够从大年三十放到元宵节过完,让劳累了一年的人们好好休个长假,让期盼了一年的父母能够好好和子女唠唠。我们的生活能够慢一些,再慢一些,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即便上班了,那颗心又有几人能收得回呢?
十、高淳区饮食风俗
1、固城湖螃蟹:固城湖螃蟹即固城湖大闸蟹,产于首批“国度级生态示范区”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是国度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著名商标,其肉质肥嫩、鲜美,营养丰厚。
2、高淳飘香豆腐:高淳盛产豆制品,这里的豆腐全国有名。高淳豆腐都是经过千年传播的工艺,经过多道工序,纯手工制成的。这里的飘香豆腐有豆腐干和豆腐丸之分,豆腐丸里面参加了当地的猪肉,吃起来香嫩细腻、豆香浓郁;豆腐干又分为香干和臭干,香干甜咸适合,香味纯粹,满口留香;臭干是一种带香的臭,名臭而实香,吃起来别具风味,耐人寻味。
3、桠溪红烧肉:桠溪慢城红烧肉采用农家传统方式烹制而成,肥而不腻的红烧肉浓油赤酱,色香味俱全。
4、高淳锅巴:香喷喷的锅巴是高淳的特产,蛋黄焗锅巴和烧汁锅巴是在高淳常见的两种烧法,勾过芡之后的汤汁,吸附在锅巴上,在口感洪亮之余,又添加了咸鲜口味,令人回味绵长。
5、糯米藕片:高淳盛产花香藕,花香藕曾是皇家贡品,将花香藕洗净去皮,在藕的顶端切开大小两段,糯米浸涨后灌入大段中,然后盖上小段,用牙签刺牢,把它放入加糖的水中烧煮,煮熟切片,淋上糖浆即可。糯米藕片吃起来软糯幽香,甜而不腻。
十一、高淳区著名景点
1、戴西村黄氏宗祠
戴西村黄氏宗祠位于高淳区古柏镇戴西村,时期为清。
戴西村黄氏宗祠为南京市文物维护单位。
2、杨家龙王庙
杨家龙王庙位于高淳区淳溪镇长乐村,时期为清。
杨家龙王庙为南京市文物维护单位。
3、安定天国军营遗址
安定天国军营遗址位于高淳区东坝镇东北,时期为清。
江苏历史名镇——东坝是高淳较为繁华的集镇之一,因明代在胥河筑石坝而得名。贯串东坝的胥河,是苏、浙、皖水运大动脉,过去东坝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安定天国期间,东坝是天京的南大门,安定军高级将领杨辅清、罗大纲等人曾经驻守东坝。1854年至1856年三年间,安定军为固守这一战略地,曾先后在东坝四周建筑了东、西、中等阵营,又在坝后筑一阵营,其阵营最坚。
后阵营位于胥河北岸,面积约9500平方米,-构筑两道宽约8米、深3米的防御沟,两沟之间加筑宽8米的土墙。阵营西边开拓两条宽约7米的走道出入,并于东,南、北三面各筑炮台一座,设备紧密。清咸丰六年(1856年)九月十七日,清军分三路进攻东坝,安定军分头迎战。由于寡不敌众,安定军四处阵营被陷,东坝即失,安定军退走高淳。
150年过去了,往常,东坝安定天国军阵营遗址保管根本完好,成为如今人们理解安定天国军事历史的见证。1993年3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将这座阵营遗址发布为市级维护单位。
安定天国军营遗址为南京市文物维护单位。
4、江宁旅淳公所原址
江宁旅淳公所原址位于高淳区东坝镇东风村后街87号,时期为民国。
江宁旅淳公所原址为南京市文物维护单位。
5、下土桥“文革”遗存
下土桥“文革”遗存位于高淳区固城镇漕塘村,时期为1969年。
下土桥“文革”遗存为南京市文物维护单位。
6、朝墩头遗址
朝墩头遗址位于高淳县固城湖东约3公里,南距胥溪河2公里。遗址呈台形,1989年发现,现存面积约l万平方米。当年,南京博物院停止了抢救性开掘,开掘面积500平方米,发现墓葬17座,灰坑8个,出土可恢复的遗物近500件。遗址文化堆积普通厚2米左右,包含新石器时期和周代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阅历了早、晚两个时期。早期陶器以红陶为主,器形有鸭嘴形足鼎、壶、圈足豆等,还有石斧、石锛、石铲及玉雕饰品,时期相当于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早期,并持续至良渚文化中期。晚期陶器以灰陶为主,器形有扁足罐形绳纹鼎、束腰袋足甗、浅盘高柄豆等,时期相当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
周代文化遗存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并有几何印纹陶和原始瓷器。主要器形有鼎、釜、盆、盘、豆,印纹硬陶罐、瓿、原始瓷豆、碗等,消费工具有石斧、石锛、石铲、陶纺轮、陶网坠及铜镞等。
朝墩头遗址的开掘阐明宁镇地域远古文化曾先后遭到太湖地域崧泽晚期文化、良渚早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晚期文化的影响。
7、水阳江水牮
在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有着国内稀有的古代护堤防洪水利设备,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阳江水牮(jiàn)。始建于明代的砖墙镇水阳江的护堤水牮数量多,范围大,保管好,被誉为国内稀有的古代护堤防洪水利设备。它们耸立在水中600多年,阻挠、分流洪水的侵袭,并于2011年晋级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
砖墙镇相国圩的水牮是在近年的第3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位于江苏高淳县与安徽宣城市交界的水阳江东南大堤临水一侧,系为防止皖南山区洪水下泄直冲相国圩堤而构筑的护堤防洪水利设备。普查人员在上自水碧桥、下至大花滩约7公里的范围内发现9个用土石构筑的挡水之牮,它们均置河流的弯道处,各牮间距150米至200米不等,当地人故有“九牮八垱”之说。
自春秋时,吴国筑相国圩以来,历史上,相国圩曾屡次遭遇大洪水的攻击,特别是明代以来,东坝筑城,三湖水面抬高,而相国圩都能转危为安,安然度汛。究其缘由,除相国圩圩堤很结实之外,相国圩水阳江段堤外的水牮、土垱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发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8、高淳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三和村,是江苏省文物维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祠堂建筑原有三进,清时毁于兵火,现存的周氏宗祠仅一轩及后进,建筑高大,用料考究,木雕精巧,具有较高的工艺,为清咸丰年间周氏族人筹建。
砖墙周氏,为三国大将周瑜后嗣。据《民国高淳县志》和《砖墙周氏宗谱》载,周瑜曾寓居砖墙相国圩。周瑜死后,吴主孙权将周瑜长子周循招为驸马。周循在此筑城建府定居并取名周城(即砖墙)南宋时期,周氏二十八代周省三官至翰林大学士,其子周察被南宋理宗大贤公主招为驸马。淳祐年间,宋理宗赵昀降旨,为周察夫妇建造驸马府。
周氏宗祠在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当年被列为江苏省十大文物普查发现之一。
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发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9、刘家垅万寿台戏楼
万寿台位于固城镇刘家陇村西。相传始建于元,原是祠山殿的行进建筑,现殿毁台存。现存建筑为清末构建,座西朝东,上下二层,面阔三间,面积91平方米,硬山顶。两厢略低,台顶设方形藻井,台口突出,迎面两角起戗,檐口枋饰“云头”纹板昂数攒。它对理解中央建筑技艺和乡风民俗有一定价值。
2006年6月5日,刘家垅万寿台戏楼被发布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维护单位。
10、武家嘴热带风情谷
武家嘴热带风情谷景区位于高淳区的东坝镇,创立于2008年,中心面积6000亩。是一处集科技农业、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生态观光、乡村度假、商务会议于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综合体。曾先后取得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景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殊荣。景区内项目丰厚多彩:2个各占地1.68万平方米的热带植物馆复原了最缤纷的热带植物园、玫瑰庄园构成了一片玫瑰花海。植物迷宫是目前省内最具应战性的以植物为主题的迷宫、莲雾馆是南京首个莲雾种植的基地、农家豆腐坊古朴而严肃、青少年综合体验区是一处交融运动、游乐、拓展等锻炼为一体的儿童休闲游乐项目、10万平方米连栋智能温控蔬菜消费大棚内种植了种类多样的果蔬可供游客采摘。景区内的其他配套施行也是非常的完善,武家嘴热带风情谷为满足广阔游客及商务人士的需求,在景区中修建了培训中心酒店和水景生态餐厅,可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会议等效劳项目。
11、得半庄园
得半庄园临国度AAAA级景区南京游子山休闲旅游区,四周青山环绕,水网密布,天文位置得天独厚,园内茂林修竹,松风水月,暗香疏影令人心醉神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得半庄园集“餐饮、住宿、会议、宴会、休闲”等多元化产业项目,传承庄园主人的生活理念与处世之道,在这一方净世乐土之上大刀阔斧且精雕细琢。
12、固城石龙宕
石龙宕位固城镇花山西北、固城湖东南岸、狮子山下。传为明代初为采石构筑南京城墙,选有一批江北石匠在此开石成宕。龙宕面湖,口呈倒“凹”字形,顶部板块式,底部渐深斜坡形;从山顶至洞底高约20多米,面宽40多米,两侧石壁呈45度角,笔直而规整,石壁布满开采时的凿痕。底部积
水明澈,终年恒温而不枯。纵观姿势,龙宕犹如俯首张口之巨龙,绵亘山势似行云驾雾之龙身,魄力颇为雄伟。
固城石龙宕,民间有个凄美的传说。说的是古代固城湖南岸田姓村妇怀孕产下一小龙,村妇当作亲儿扶养,但小龙恋奶成天钻在母亲的怀里,啃得母亲面黄肌瘦并感到对小龙腻烦,龙母准备在恰当时将小龙杀死了事。三岁时,小龙与往常一样仍不放下奶头,龙母带小龙到湖边洗菜,拿出藏在篮中的菜刀正下手时,被龙发觉猛抽身逃命,结果被砍掉了一节尾巴,痛得小龙逃到石山脚下(今龙宕)打滚,滚出了一个石龙宕,继而又越湖由南向北棘山方向逃去,行至北岸(今漆桥镇境),小龙回首张望母亲,每回头一次,空中上便构成一道港弯,前后共回头二十四次,构成了二十四处“望娘弯”。后来龙母年老逝世,秃尾龙每年赶在清明前来母亲的坟地祭墓,给当地带来的是风雨交集,冷热无常。龙宕与秃尾龙的故事名声远扬,每当盛世元宵节前,龙宕山下的石山村为留念这条秃尾龙,届时舞龙祭奠,祈求风调雨顺,天下安定。
今站在龙宕山顶举目远眺,湖岸青山如黛,湖中碧水波纹,山下田舍阡陌连绵,别有几番情味。
13、万寿戏台
高淳最古老的戏台为元朝万寿戏台;源于元末明初的《高淳阳腔目连戏》,在全国各类古剧种占有一席之地。
高淳最古老的戏台叫万寿台。它位于固城镇南约五里的刘家陇村,始建元朝延佑元年,即公元1314年。因历史长久,又称万年戏台。
高淳的戏曲艺术,来源于宋朝。开端只要南曲,即以南方言语用韵,音乐为五声音阶,用萧笛伴奏,腔调温和和婉转。后来,随着北方大批移民南渡避乱,又带来了北曲。北曲和南曲相对应,腔调奠劲质朴,音乐为七声音阶。元朝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鼎盛期,著名的《窦娥冤》、《西厢记》就产生在那时。高淳一带的戏曲,则相应地由南曲、北曲,演化为音乐、歌舞动作、念白溶于一炉的元杂剧。这是一
种比拟成熟的戏剧方式。
元朝时,废弃了科举制,又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将人分为四等,高淳属身份最底的“南人”。这样一来,一些书香门第特别是南渡避乱的达官显贵的后代,失去了求取功名的时机。于是,他们把精神转移到吹拉弹唱、和歌奏乐方面,成为半职业艺人和戏剧喜好者:一些有文化的僧、道,也参加这一行列,进而使高淳的古代戏曲,一度呈现热潮。那时,每到农闲或节日,特别是在丰年,搭太唱戏已逐渐成为民间风俗。
由于高淳阳腔目连戏鼓吹封建迷信和因果报应内容较多,后来就逐步衰亡了。但因其具有共同的作风,至今被戏曲专家作为研讨我国剧种来源的课题之一。始于元朝的万寿戏台,虽停止过重建和屡次整修,但因年代长远,许多雕琢、装饰已严重受损,而戏楼的外型尚存,1984年被列为县维护文物。当登上这座古老的戏台,仍可想象出当年戏剧演出和庙会盛况。
14、游子思归
游子山,高淳的意味。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登上此山,山名由此而得。
春秋末期,各国诸侯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你争我斗,闹得天灾人祸。有位圣人坐不住了,他就是我国古代最巨大的思想家孔子。于是,他辞去鲁国管司法的长官和代理丞相职务,带着一批弟子,周游列国,四处宣传他那一整套恢复周朝礼制的政治主张。可是,当时大国都忙着争霸,小国面临着被吞并的风险,整个社会正发作严重革新,他的主张当然难以被人承受。孔子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
等。公元前489年,他来到楚国。
当时,吴楚争霸曾经完毕。由于吴王阖闾早几年前南征越国时,中了越人的箭而身亡,从此吴国把全部仇恨都转移到越国方面,开端了长达22年的吴越之争。楚国以为这是它重振霸业的大好机遇,就一边坐观成败,一边乘机向东扩展权力。由此,高淳再度成为吴楚接壤之地。
孔子到了楚国,楚昭王起先打算把有户籍注销的700里国土封给他。当发现孔子的主张与本人完整不同时,随即改动了主见。孔子对此也不在意。他要继续东游,不断到吴楚接壤之地,亲眼去看看那些“乱臣贼子”为了一己私利,你争我斗所造下的罪孽。
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在楚昭王的协助下,过了大江,沿着伍子胥当年出昭关时的小丹阳古道。由西往东,来到高淳境内。
当时,高淳一带并非偏远之地。吴楚争霸时,为了军事需求,开通了小丹阳和朱方古道。以被伍子胥烧毁的军事重镇古固城为起点,西北向可到现今江宁县的小丹阳;东北向可达今镇江、丹徒之南的朱方。且0可联成一线,供战车驰骋。此外,水路有中江横穿全境。
由于连年战乱,高淳一带地矿人稀,白骨儡然,满目疮痍。孔子看到肥美的土地无人耕种,丰饶的水面无人渔业,不由得一路感慨。在经过大片水区战争原后,他发现前边有座山,就带着弟子一同上去探察。
这座山就是当今的游山,那时称梁山,又名绵山。孔子从南坡登上山顶。发现此山固然比不上他老家的泰山宏伟绚丽、气候万千,却也显得小巧娟秀。树木青翠,鸟鸣悦耳,蓝天白云,令人心旷神怡。孔子的眼光转至山下,看看这块既肥美又荒芜的水乡之地,一股茫然、苍凉的觉得涌上心头。楚国有个装疯的人叫接舆,他曾唱歌对孔子说--
凤凰啊凤凰,
你的礼教为何不受人注重!
过去的已不能挽回,
将来的还能够追求。
算了吧算了,
往常崇尚礼教的从政者已没有了!
孔子忽然觉得本人老了,不中用了。他无法遏止权贵们争权夺利、荒淫朴素的行为,就产生了游子思归的念头。
就在楚昭王逝世的这年秋天,孔子开端辗转返回鲁国。
后来,孔子着手编写《春秋》。在《春秋》一书中,孔子不供认高淳东边的吴国和西边的楚国为诸侯,而贬称他们为子爵。司马迁在《史记》中解释说:孔子这样做是为了使天下的乱臣0贼都感到恐惧。由于孔子之游,后人将梁山改名为游子山,它含有游子思归的意味。直到今天,人们对那些乡土认识较浓的高淳人,仍形容为“看不见游山就要哭”。
15、一字街
高淳民间相传,固城湖中有一条街,名曰“一字街”。自宋时筑永丰圩后,固城湖中先后筑了大小圩围数十个,从东到西连成一片,北连圩堤沿河道成不断线,圩民聚居两旁,水陆交通比拟便当,交往商旅纷至沓来,人们应用花山开采的青灰条石,铺成“一”字形街道,店铺林立,炊烟绕绕,是当时远近出名的集市。自明洪武年间建了东坝以后,特别是正德年间加高东坝三丈,使江水、山洪不能东流。因而,固城湖水位猛增,大小60个圩漂浮湖中,“一字街”也埋于湖底淤泥之中。现今讲的一字街,多指保管下来的高淳老街。
座落在高淳县城的老街,又名淳溪老街,始建于宋代,在构成之际便为商业街,因而在建筑规划上表现了聚财的思想,平面外形为兜钱状弧型,有点象英文“S”,寓意将财富收入兜中。
放眼整个江苏地域,为什么会有保管得如此完好的古老街道呢?原来,古时分陆上交通不便当,而水上运输却非常兴旺,并且但凡临近码头、港口的地域都较为繁荣,高淳县历史上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淳溪老街就紧靠高淳当时最忙碌的一条漕运通道——官溪河,在宋代,官溪河码头停靠的船只长达数里,历来是与芜湖、无锡齐名的米市之一。官溪河上通芜湖、安庆,下达苏州、杭州,是太湖水系中苏杭地域通往长江下游的安徽、江西、湖北等地间隔最近,也是最平安的咽喉水路。码头上南北货物繁多,东西客商云集,成为商业活动频繁之地。由于老街商业的繁荣,为商业活动提供效劳的其它行业也疾速开展起来,在明清时期,老街已日臻完善成为具有江南水乡特征的集商贸、饮食、习俗为一体的商业街市。
老街的街面,中间是胭脂色的花岗石横向排列,两旁用青色石灰岩纵向铺成。色彩暖冷相间,排列横纵有序,给人们以激烈的美感。除了街面十分有特性外,沿街的老式排水管道也很有考究,下水道的石制板交融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盖子外框是正方形的,中间是圆形的,这代表“天圆中央”,中间腰形的把手按照宋朝银元宝的外形,在古时分,每当清算下水道的时分,工人们为了不弄脏过往行人,常常会喊一句“见水生财了”,这时,大家就晓得要避让了。
老街房屋前面停业,上部住宿、会客,后进用作仓库或作坊。商店门面多为三间,纵深数进,两进之间有厢房衔接,自成院落,中间是天井,天井在古建筑上是为通风采光而设计的,但在民俗方面却有它独到的含义,在古时分,人们把水比喻成财富,所以有见水生财的说法,天上下的雨水就是天赐之财,古人特地设计了天井,下雨时,雨水顺着屋檐流到天井里,寓意“回水归堂,肥水不外流”。老街建筑构造就是江南古建筑中较为典型的“一颗印”式建筑,房屋都是两层砖木构造,单檐悬山,青砖小瓦马头墙,白色墙壁,黑色屋顶,两侧墙体伸出户外,上砌口含腰鼓的龙头,相传专吃火魔。大致隔5至15幢房屋留2米左右的纵深通巷,巷口上方建“土地神楼”。听说这种土地神楼是春秋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胥创造的,传说吴王为了灭掉楚国,命伍子胥开凿一条运-粮的河道,伍子胥领命后四处选址,最后决议在如今的固城湖以北开凿,可没想到工程十分不顺利,头天挖出的河道,第二天就恢恢复样,并且开挖河道的民夫和兵士都得了一种怪病,伍子胥十分恼火,可也迫不得已,有一天他梦见一位仙人对他说:“欲开河道,先敬土地”,原来伍子胥是楚国人,可他如今却要协助吴国灭掉本人的国度,土地不满他的做法,成心出难题给他,伍子胥得到仙人指点,就大兴土木,大造土地庙,敬香求神,土地神一来看他心诚,二来觉得天命如此,也只好罢休,不再尴尬伍子胥,后来这条运河终于开通,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条人-河——胥河。
16、保圣寺塔(四方宝塔)
保圣寺塔,位于县城东郊,是至今我省保管历史最久的两座方塔(另一座为常熟崇教寺方塔)之一,是江苏省级文物维护单位,也是古城高淳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高僧贯休于龙城山扩建寺院,将塔取名“龙城寺塔”,宋祥符年间改名保圣寺,塔也因寺而改名。寺内原有山门、大殿、客堂、厢房、斋房等建筑,并塑观音、文殊、普贤、0神、罗汉等五十一身,后皆毁于兵火,唯塔幸存。现塔据清《重修宝塔碑记》及塔基砖铭所载:“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邑人刘川等倡建”。明、清曾屡次维修,明崇祯十年(1637年)经徐一范、葛奇祚等倡修后,遂将该塔作为寺院内的藏经阁。尔后几经修缮,古塔方得保管。
该塔外型为四方七级,砖木构造楼阁式,总高33.5米。塔的底层外设檐廊而依附塔身,外观给人以稳健端庄之感。塔廊不只是建筑上的需求,还是和尚盘绕塔身颂经礼拜的场所。塔可逐级扶梯折上,一层和七层塔壁四向设壶门,二层与六层为减少风对塔身的阻力,门位隔层相闪洞开,外型可谓别具匠心。塔檐由下而上逐级递收,翼角缓缓起戗。每层塔壁腰檐、砖制斗拱,出二挑华拱承挑平座于塔身之外,其上周围竖立木制栏杆,构成回廊,游人可凭栏远眺,饱览湖光镇貌。塔之顶部,由覆钵、露盘七重相轮组成。部件均以生铁铸造,重约3.5吨,高6.36米。近视保圣寺塔,宝顶犹如竹笋拔地而起,远眺若健笔凌云。千百年来,它被高淳人民颂为“四宝之魁”。
近年来,文物维护在各级政府的注重下进一步增强,宝塔作为一方重点文物于1986年得到修缮,使纤秀挺拔的塔身愈加巩固。以塔为中心的保圣寺塔园占地4700多平方米,周围砌以256米的围墙,出入口建起了门厅,院内建有六角亭及云龙阁,作为游人休憩场所。南北围墙长廊里,还陈列着本地搜集的100多件碑记、石刻,民俗用品和高淳出土精品文物图片展。游人至此,观赏碑文,神驰远古,会油然生发出对历朝兴衰的无限慨叹。塔园内还栽种了数百种名贵花木,正可谓春有红樱争艳,夏有玉兰吐芳,秋有丹桂飘香,冬有腊梅怒放。置身其境,令人心旷神怡,恋恋不舍。
相传1700多年前,高淳濒丹阳大泽,东吴大将周瑜常驻境内督水师操练于湖上。孙权母亲有时也在小乔的陪同下来高淳玩耍。
当时高淳东门外有一仙人洞,洞中住一许氏道君,因看破红尘,单独-,求入仙之术,并在洞前栽上各种奇树异草,将洞取名“许仙洞”。
某年腊月初七,纷繁扬扬下了一场大雪。次日清晨,许见洞内菊花仍惹人喜欢,洞外却一片雪白世界。洞前梅花怒放,吐放幽香。此刻不觉心血来潮,煮上一锅“腊八粥”,暖上一壶“百花酒”,邀来淳溪镇姓陈名亦君的好友对酒弈棋,作诗取乐。酒至七分,许对陈述:“敝处花草园胜似仙境,看来对先生有无限乐趣,不知先生将如何谢我?”亦君此时正醉意上升,便愤愤回道:“此花草园并非你一人一切,明日我要改名陈仙洞”。这样,你一言他一语,不觉弄假成真,双方入手动脚,道君抓起酒壶将亦君打伤。陈道一声“县里不会府里会”,即拂袖而去。亦君满腔怒气,径投县府而去。因酒醉路滑,一头撞在孙母外出赏景的座轿上,孙母揭帘探身一看是个醉汉,便喝令随从将陈--。亦君经这一吓,酒化作冷汗,醉意全消,察觉这老妇来头不小,忙低头认罪,变得彬彬有礼,词语文雅。孙母细看是一位文人,便讯问其故,并令其作导游,直奔许仙洞赏景。再道亦君走后,道君独饮闷酒,不觉酩酊大醉,便打开园门进洞休息。孙母乘轿由于路窄坡滑,行动迟缓,亦君先到一步,见花园门紧闭,便大声呼喊,令道君快滚出来迎接。道君见门外亦君独身,后随一帮人。心想定是来报仇的,便一手开门,一手操起撑门杠,朝亦君打去。亦君被打昏在地,适逢孙母赶到,喝令“拿下此畜牲“。道君听众随从高呼“国太”和“遵命”之声,“啊”的一声昏倒于地。随从们看到许已昏厥过去,怕孙母受惊,即转身将她扶入洞中休息片刻,此后又欣赏了一番园景,并挖了些奇特花草,分手时已傍晚辰光。而倒在道旁之二君,早被孙母遗忘。
传说,许陈二君因死得无辜,幽魂不散,常在孙母梦0现,-告状,哭诉争辩,吓得孙母肉体恍惚,食寝不安,只得请求儿子设法解难。孙权哪改违拗,即命周瑜代办,周瑜奉命选择孙母80寿辰之日,邀风水先生在高淳东门外看准地基,于赤乌二年(239年)建砖木构造四方宝塔一座,一作祝寿,二为镇邪。
往常,对外开放的保圣寺塔,终年迎来众多慕名观瞻的游客,人们入园站在塔下仰视塔身,只见飞檐蔽日,翘角凌云,塔刹挺拔,直冲九霄。各层翼角所悬铜铃,铃声如环击佩鸣,声声入耳,令人心驰憧憬。听说佛塔风铃因人施鸣,迷者闻之百感交集,行恶即止;智者听之朝善而行,倍加珍惜光阴,顺梯登临顶室,朝窗举目四望,淳溪古镇公路纵横密如蛛网,市区幢幢高楼屹立,一派欣欣向荣的现象。南固城、北石臼,波光粼粼,湖边花山、游山姿容秀丽,东面田野风光也记忆犹新。登高观景,倍觉心胸开朗,意境无涯。
17、高淳陶瓷博物馆
高淳陶瓷博物馆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高淳陶瓷也是我国知名陶瓷企业,被国际著名的《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具开展潜力的百强企业之一。2014年以来为上海亚信峰会、南京青奥会、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接风晚宴等设计制造国宴餐瓷,独家承制了2014年北京APEC峰会款待晚宴用瓷(水立方),珐琅彩国宴用瓷为钓鱼台国宾馆专用瓷器和“一带一路”峰会午宴用瓷。
高淳陶瓷博物馆包括传统陶瓷手工制造的“陶艺苑”、表现当代国际陶瓷最新技术与配备的现代化骨瓷消费线,以及陶瓷艺术精品展现中心等,是目前我国范围最大的集传统陶艺与现代陶瓷为一体的工业旅游示范点。占地100余亩的“陶艺苑”由国际著名艺术巨匠韩美林先生题名,包括手工拉坯作坊、陶艺家工作室、陶瓷艺术讲坛等对外开放项目,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充溢了中国山水花鸟图的情味和高尚意境。中央美院黄春茂工作室、南京艺术学院陆斌工作室、南京艺术学院蒋颜泽工作室、南京职业技术学院李克工作室、著名画家马未定工作室等均已入驻“陶艺苑”。
18、迎湖桃园迎湖度假村
南京市高淳迎湖桃园迎湖度假村,位于高淳固城湖滨,周边风光秀丽,贴近自然。度假村按国际三星级规范投资建造,具有小别墅以及奢华套房、单人客户和规范客房50多套,并提供有线电视、宽带网、按摩浴缸等;此外,度假村还具有可包容20-300人的会议厅4个,以及桑拿中心,歌舞厅,全自动棋牌室,美容美发,垂钓中心,洗濯中心,奢华游艇等等,各类现代化效劳设备一应俱全。度假村主营高淳农家特征菜肴,原料皆是自产无公害上绿色食品,举世闻名的固城螃蟹更是其一绝,招牌菜“干锅鱼头”取得过江苏省首届淡水鱼烹饪大赛金奖。温馨文雅的寓居环境,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功用齐全的商务中心,设备齐全的会议场所,绿色新颖的农家菜肴,迎湖度假村是会议培训,喜庆宴会,旅游度假,休闲疗养的最佳去处,是名不虚传的世外桃源。
19、瑶池生态旅游景色区
瑶池生态旅游景色区位于高淳县桠溪镇,这里群山叠翠、绿水相间、空气清爽、民风憨厚、文化底蕴深沉,具有原始自然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好像瑶池仙境普通,2004年被评为国度AA级旅游景区。区内松涛如歌,翠竹如琴,山溪潺潺,鸟雀斗鸣。五里长廊、清风阁、顶秀楼、居竹亭等一批生态景点外观古朴自然、内部规划讲究、装饰典雅清丽。特别是五里长廊,雄奇壮美,廊中有桥、桥上有廊,被《华人时刊》誉为中国的"廊桥遗梦"。为迎合现代人生活的需求,山庄开发了无公害茶叶种植基地、吊瓜茶叶平面栽培基地、早园竹消费基地、蘑菇培育基地、葡萄栽培基地、酱香鹅等特征食品消费基地,这些绿色有机食品已成为畅销全国的名特优产品,并由此构建了以生态特征为内容,吃、住、行、游、购、娱配套齐全的生态农业旅游。
20、高淳非遗展现馆
高淳非遗展现馆位于高淳老街东段,占空中积为1800平方米,馆内以文字、图像、实物等向游客展现了高淳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还终年设置游客参与性的旅游活动项目,划龙舟、踩螃蟹等民俗活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勤劳聪慧的高淳人民,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发明出许多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构成了丰厚的文化沉淀。至2012年,高淳区市级以上非遗名录21项,其中国度级1项,省级13项。高淳民歌、民间舞蹈、民间故事丰厚多彩,民间手工技艺绚丽多姿,阳腔目连戏成为百戏之祖,东坝大马灯成为国度级非遗名录。有关专家以为:高淳是民间民俗文化的“富矿区”。高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是高淳儿女长期以来发明积聚的肉体财富,是全民族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局部,弥足宝贵。
树立高淳非遗展现馆,可以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功用、文娱功用和品牌效应,成为传统道德教育场所,丰厚人们的肉体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高淳的知名度,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谐和和可持续开展。
21、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原址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原址位于仓巷24号,建于清末。1938年8月,新四军一支队政治部在刘炎主任带领下转移到高淳县城展开中央工作,在此树立办事机构。对外称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
1938年6月中旬,新四军先遣支队和一支队先后进入苏南茅山依据地扫荡,为粉碎敌人扫荡,一支队特命司政机关分散转移。8月,一支队政治部在刘炎主任带领下转移到高淳县城淳溪镇一带。
1938年8月,为开通茅山抗日依据地和皖南新四军军部的通道。一支队政治部决议由宣传科长戈白章、张春生、侯日千、华仁义等四同志组成民运工作组,在高淳县城展开中央工作,对外称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他们应用国共协作的合法身份,向广阔店员、工人、学生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在进步青年中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指导他们展开抗日救亡宣传和学习反动道理,机密开展中共党员,树立党的组织,选派优秀青年到军部教诲队学习,培育抗日主干。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原址分前后二进。
行进:左边的房间是-同志的卧室,右边是他的办公室。这是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机构沿革和指导人更迭表。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31日,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先后从属一支队政治部、二支队政治部和中共苏皖特委指导,办事处主任(担任人)先后有戈白章、-、芮军、陈立平、姚路。这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序列表。1938年9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树立,队员逐渐开展到四五十人,下设县初级中学、织布厂和东阳杂货店三个区队。张春生(张之宜)任大队长、王长富(王易达)任副大队长兼组织委员、顾多生为宣传委员、徐谦元为秘书。经过一系列斗争考验,办事处在民先队中开端建党。1938年9月底,王长富、顾龙啎参加中国共产党。由戈白章、张春生、王长富、顾龙生组成中共淳溪第一支部,戈白章任支部书记,王长富、顾龙生分别为组织、宣传委员。不久,王长富、顾龙生引见邢中魁要、顾金生参加中国共产党。10月,中共淳溪第二支部成立,邢中魁任支部书记,顾金生、丁宏业分别为组织、宣传委员。第二支部又吸收了邢益新、陈启木等入党。尔后,又吸收韩水生(韩良生)、孙其浚、邢华定、陈寤生、吴克根、柳心铭、赵士星、陈玉廷等入党,并于1939年2月树立中共淳溪第三支部(亦称东阳店支部)。这是中共淳溪镇党组织序列表及党员统计表。这是一组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的照片及-同志接见我县有关人员的合影。
后进:左边是无线电收发室,现有办事处对外联络的电台;右边是办事处工作人员卧室。这两边是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局部工作人员和淳溪镇"民先队员"、中共党员简介。中间橱窗存列的是-、张春生、侯日千、王易达、邢浩、徐峰、陈辉同等志关于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工作状况的回想资料复印件。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存在的时间固然不长,但为高淳县城地域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为高淳地域民众坚持长期抗战打下了基地,也为东进抗日的新四军架起了通往皖南的桥梁。
22、高淳吴氏宗祠
在高淳老街东端,有一组高大轩敞的清代建筑,这便是有名的吴氏宗祠。这组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它依地形而建,门朝官溪河,背靠老街。规划分为行进正门(戏楼),中进享堂,后进祭殿,间设天井,侧有厢房。建筑面积计820多平方米。
首进局部为三开间,有上下二层。底层南向开设正门,门外两侧砌“八”字形罩墙。青砖叠砌,麻石做基,左右各安顿一块圆形抱鼓石。尽显庄严严肃的祠堂本性。进入正门,转一个方向看此建筑,才发现它是一座戏楼,是吴氏族人欢聚文娱之所。将大门与戏楼合二为一,可见当年设计者别出心裁。
戏台设在二楼,用屏风木板隔成前、后台,俗称“天壁”,以便前台演戏,后台化装。扇形门额上左书“出将”,右书“入相”,为演员进出场“月门”。前台边间,隔成“乐台”和包厢。台顶,正中构筑叠三层八角形藻井,周围置“平棋”天花。戏楼上的藻井不只有装饰作用,而且在演唱时可以产生共鸣,起到吸拢回传的效果。
中进享堂,面积250平方米。建筑外型为:前、后轩廊,敞厅式。正间屋架“抬梁式”,上设草架,高达12米多。
后进祭殿,地势高于中、后二进,建筑构造为:内四架大梁、前轩后廊,偏作厅露明造。建筑面积225平方米。
中、后两进大殿,系典型的徽州作风。建筑外型均为小瓦屋面,马头墙、镂空屋脊。木构架用材较大,且材质极佳,以楠木作柱,柏木作梁,其味差遣蜘蛛远避。故梁架上丝毫见不到蛛丝尘网,历久如新。
吴氏宗祠在建筑中大量运用木雕工艺,仅戏楼之上大小木雕就有80余幅,是老街木雕中的精髓。比方,戏台天壁上高浮雕“双凤戏牡丹”,藻井间浮雕“双龙戏珠”,穿枋下四角雕琢垂莲花篮,篮内刻满桃花、荷花、菊花、水仙等,意味四季繁荣。台前立柱与横枋之间的“斜撑”上描写两只大雄狮,狮背站立文武百官等人物外型。在台口柱间的额枋上,则浮雕“满床笏”、“佘太君挂帅”、“借东风”等戏剧故事。在台口额枋与檐檩之间,分别出挑14只“凤头昂”斗拱,将戏楼装点得愈加华美。另外在享堂廊下的束腰板上,还刻有精巧的“二十四孝图”,突出了祠堂尊祖孝亲的本意。
1938年,陈毅同志带领新四军一支队东征抗日。在高淳期间将一支队司令部设在此处。因而吴氏宗祠既是古建精品,又是反动文物。1982年,吴氏宗祠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23、高淳关王庙
南京郊县高淳有座关王庙,是江南地域唯一现存的、供奉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此庙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明、清两代都有维修,解放后为县人武部驻地。后当地政府复建,辟为高淳老街旅游景点之一。
关王庙,又称关帝庙、武庙、关岳庙。此庙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应天府丞冀绮召集高淳富商王粝七等人始建于高淳老街北拱极门内。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知县唐登隽建议,在老街王家巷西偏重造,称关帝庙。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火,尽成焦土。同治七年(1868年)秋,全县七乡按田亩摊捐集资,在王家巷西侧关帝庙旧址废墟上重建。
重建的关王庙共九楹三阙,前为门楼,中为拜殿,后为正殿。其范围式廊,富丽堂皇,为金陵七邑武庙之首。民国四年(1915年),关王庙中增塑了历代忠武将士张飞、赵云、李靖、郭子仪、韩世忠、旭烈兀、冯胜、戚继光、尉迟敬德、狄青、徐达、常遇青等26人的神像。
北伐战争成功后,民国十七年,高淳老街更名“中山大街”,关岳庙更名“中山堂”,成为国民党高淳县党部机关驻所。日伪时期,更名“战争堂”,1945年,抗日抗日战争成功后,复名中山堂,县民众教育馆设此。1949年5月高淳解放后,先后有县农民协会、青年团高淳县(工)委、县人民武装部、兵役局等机关设在其内,旧殿被逐渐拆建、改建。
2004年4月在原址按历史原貌恢复关王庙。复建后,关王庙占地3800多平方米,内建山门、照壁、戟门、祭殿(享殿)、启圣殿(正殿)、东、西垛殿、钟鼓亭、“气肃千秋坊”、“义贯云天坊”等四坊,为高淳老街宗教文化展现的景点。
24、高淳博物馆
高淳博物馆位于南京市高淳区宝塔文化公园南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697平方米,共三层,灰蓝棕等色彩及雕花栏杆渲染出严肃典雅的氛围,整体外型与一旁的图书馆遥相照应。整个博物馆共分为陈列、观众效劳、藏品保管贮藏等六个局部,其中展览面积2000多平方米,包括根本陈列厅、东吴馆和城乡规划展现馆三个展厅。
博物馆根本陈列以“水绿山青,风高民淳”为主题。展现高淳的历史人文生态;分为“原始聚落·上古城邑”、“水工兴利·圩田稼穑”、“天地人神·肉体世界”、“流民播迁·族群社居”、“口传心声·文化语境”、“地产景物·人文遗珍”六个单元;展览内容有:一万多年前的动植物化石;距今63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薛城遗址”的生活场景恢复;伍子胥开挖世界上最古老人工运河之一——胥河的场景恢复;以及比石头城早建208年的古固城场景恢复和高淳老街的场景恢复和3D显现;高淳道教神像画和重要非遗大马灯、跳五猖图像和光影显现;高淳作为江南水乡的历史治水壮举和现代两大支柱产业水运(含造船业)和螃蟹养殖的场景再现;被称为“古汉语活化石”的高淳方言以及高淳民风民俗的展览展现等。展览以浓厚而凝炼的笔墨全面集中地展现了高淳长久的历史,共同的文化相貌,多样的人文生态景观,是高淳历史文化和人文生态的精髓浓缩。
“东吴时期的高淳”展览则集中展现了三国时期发作在高淳的吴国重要军事、农业事情,以及曾在高淳为官或寓居的重要历史人物。进入高淳博物馆,你将在短时间内穿越高淳上万年历史,全面理解高淳历史文化和人文生态。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宝塔文化公园南侧
乘车线路:高淳乘1路公交车可达。
25、高淳泮池公园
高淳泮池公园位于高淳县淳溪镇宝塔路60号,东起小甘村,西至小河沿,南邻春东村,北抵宝塔路,占空中积6.04公顷。其中,水面面积4.5公顷,占总面积75%。泮池公园建于明弘治年问立孔庙前之泮池上,处县城中心肠段。1977年制定建园规戈划,1981年着手征地拆迁。1984年叶菊华、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张家骥教授指导设计。1985年10月1日破土,1990年10月1日中部景区建成正式开放。
公园大门牌坊式,门宽14米,高8米,三顶四柱;钢筋混凝土构造,琉璃瓦面,气势非凡,由南京园林设计所设计。围墙空心花窗垒砌,覆青瓦。大门内平台设大型陶瓷九龙壁,四周配植春梅、碧桃、樱花、白玉兰等欣赏花木。绕过九龙壁,“三池”(泮池、张家塘、养鱼塘)一溪即展示眼前,“三池”问有两土堤南北贯串,泮池居中,中间有“三屿”连成一线,西侧边沿为防洪石驳,南北两端有涵洞。泮池北岸设花池4个,雀舌黄杨为篱,池中植丁香、结香、紫荆、碧桃等花木。
三池水面筑三座石拱桥、一座六角亭、一座水榭、一座平步板桥及42米长廊,水中散置假山、喷泉。亭、廊、水榭之骨架均为钢筋混凝土构造,顶为木制、小青瓦、望砖面。亭阔4米,水榭宽91米、进深7米。泮池东堤配植美国松、香樟、水杉、池杉、大叶黄杨为篱,张家塘堤岸配植碧桃垂柳,西堤配植蜀桧、海桐、小叶女贞、雪松等,绿树碧水,相得益彰。公园西南隅设花房温室与清趣园,池四周筑混凝土环池路,总长800米,路幅宽1.2米至1.6米。
公园于1992年辟游乐效劳设备,设游船,电瓶车,小火车等;大门侧设门面景点房3幢,民族方式,总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为游人提供饮食效劳。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溪镇宝塔路60号
乘车线路:高淳县乘小巴或出租至宝塔路西头可达。
26、桠溪镇(高淳国际慢城)
桠溪镇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的东部,是江苏省新型小城镇之一,东与溧阳接壤、南距安徽郎溪定埠镇8公里、北与溧水县毗邻。桠溪历史长久,早在三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桠溪集镇的构成始于明崇祯末年,优越的天文条件使之成为两省四县接壤地域商贸集聚的中心。
桠溪镇六个行政村散布在一条长达48公里的风光带两旁,沿线时而依山傍水,时而穿山越林,沿途生气勃勃,鸟语花香,尽显田园风光,桠溪“生态之旅”具有三分山、两分水、五分田的生态黄金比例,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让这一江南小城别具神韵。桠溪镇是南京周边著名的赏油菜花之地,每年油菜花时节都会举行油菜花节。
桠溪镇桠溪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始建于1998年。首期规划面积1300亩,是在江苏省农科院和镇江农科所等科研院所指导下,应用原荒丘废岗地停止复垦,逐渐开展起来的集实验、示范、推行为一体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整个示范园共投入资金828.16万元,全部完成了“格田成方规范化,机耕道路砂石化,田间绿化林网化,沟渠配套硬质化”,搭建钢架大棚688个,建起450亩反时节十几个优质种类的设备蔬菜消费示范基地,引进栽植优质草莓300亩,建成混凝柱钢丝架式葡萄大棚,栽植了日本“早川”葡萄50亩,推行了“草莓——西瓜”和“冬春辣椒——西瓜——生菜”等高效栽培形式。
2010年11月份在苏格兰举行的国际慢城会议上,高淳“桠溪镇”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这是中国首个国际慢城。
慢城:“慢城”是指树立一种放慢-节拍的城市形态。依据世界慢城联盟的规则,获评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必需人口在五万以下,追求绿色-方式,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传统手工办法作业,不设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依据“慢城”运动联盟的规则,成为其中成员必需在城市人口、环境政策、城市开展规划、根底设备、食品消费以至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满足54项的详细规则。
景区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东部桠溪镇
乘车线路:在南京高淳区乘开往桠溪镇的班车可达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桠溪镇
27、高淳宝塔公园
公园内古色古香的长廊、那多姿多彩的诸多花卉、那小桥流水的美丽风光;使人看了心旷神怡,恋恋不舍。有草坪,也有小树林,既有小广场,也有市民游客休憩的中央。
地址:南京市高淳区石臼湖南路与宝塔路穿插口
28、漆桥古村落
漆桥古村落位于南京市高淳区东北部,四面环水,超然独处,萧然物外。村落周边汇集了3万名孔子后嗣,古村上有一条长500米,近2000年历史的老街巷,汉代古桥、宋代古井、明清建筑记忆犹新,最老的房子建于元朝时期。老街上什么都是老的,老式竹篾匠、老式豆腐作坊、衣着对襟衣服的老人、老手工木雕艺人,尽显古朴典雅之美。
漆桥老街上,两侧的房子都是古旧的砖木式店房,由于风雨腐蚀,木门上木料的纹路明晰可见;屋檐外挑,门楣雕有精巧的纹饰。每隔几幢建筑就留有临水通道的大街,巷中辟门,构成前门、后门与腰门。深化里弄,不少老式住宅的面墙,仍保存了砖砌对称气流通风窗,原住民在这里栖息生活和老街、老宅、老巷融为一体,成为一道古色古香的景色。
地址:南京市高淳区漆桥镇漆桥村
29、李家村失考墓
李家村失考墓位于高淳区固城镇蒋山村,时期为唐代。
李家村失考墓其实就是大名鼎鼎、发作中国“人鬼0-”传奇的双女坟。双女坟其实是汉代墓,传说两位美若天仙的姐妹,因不满晚辈包办婚姻,投水自尽,死后同葬于荒郊,故称双女坟。之所以到了唐代,盛名到达高峰,是由于鸡林(今韩国)人崔致远,在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作为溧水县尉,慕名到固城镇境内的花山和金山游山玩水。当晚崔致远寓居的招贤馆,离双女坟不远;听了两姐妹的故事后,他十分敬仰,于是前去凭吊,并在墓门上题了诗。此举也打动了坟中二姐妹的灵魂,一天夜里,姐妹俩现身与崔致远相会,大家一道饮酒吟诗,同床共枕,极尽男女之欢,直至天亮方散。崔致远写下了“谁家二女此遗坟,寂寂泉扃几怨春。形影空留溪畔月,姓名难问冢头尘。芳情倘许通幽梦,永夜何妨慰旅人。孤馆若逢云雨会,与君继赋洛川神……”《仙女红袋》长篇叙事诗,以留念那段终身难忘的人鬼0-。而当时的崔致远只要19岁,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李家村失考墓为南京市文物维护单位。
30、襟湖桥
襟湖桥位于县城西南官溪河上。初为甘棠渡,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建木桥,隆庆六年1572年改建为七孔石拱桥。初名“永济”,后改“襟湖”。该桥南北向,全长77.7米、净跨56.5米、宽7.3米、标高14.1米。桥身两侧安装高0.94米的石栏,分节设置21对莲花望柱,柱高1.4米。中间两对望柱顶端装饰石狮,雕琢细腻,形态逼真。桥面两端用长方形石板铺设13级台阶,划一壮观。桥的中孔宽9.7米、次孔宽8米。中、次孔采用纵联法叠砌,三、四孔采用纵联分节并列法砌造。1993年,因桥标高不能顺应水运业开展和汛期泄洪的需求,将中间3孔兼并1孔,改建成五孔人行桥,高达19.1米。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维护单位。
31、高淳永庆庵
在高淳县桠溪镇有一座元朝古刹叫永庆庵。天下寺门多朝南,永庆庵的门却朝东面。而据高淳县志记载,永庆庵原名“永庆寺”。听说,改“寺”为“庵”是为了留念一名与皇帝有关的女子。
永庆庵位于桠溪镇永庆村的荆山。沿着蜿蜒的水泥路来到竹林深处,一处正在维修的古建筑呈现在记者眼前。村民杨春华通知记者,这就是永庆庵。杨春华是古庵周边独一的住户,关于古庵的传说烂熟于心。杨春华说,永庆庵原名永庆寺。他听上辈人说,永庆寺曾经还叫过金山寺,算起来有近千年的历史。可能由于这里有个“荆山”,“金山寺”因而而谐音得名。
由于寺庙是宫殿式建筑,所以寺门多朝南。而在永庆庵,记者看到大门朝东开着。杨春华说,民间传说“门朝东”意在“向青龙而开”,表示皇帝曾亲临此地。据传,明朝嘉靖年间,皇帝巡游到此,与当地一女子产生感情。后来女子生下一子并考上状元,被皇帝晓得后,派人前来刺探。为顾及儿子和皇帝的脸面,这位女子就出家在离金山寺不远的一座小庵内,当皇帝前来与她见面时,她却捐躯于火中。后来当地人把“金山寺”改名“永靖寺”,皇帝有意把“靖”字去掉改成“永庆寺”,再后来有人又改名“永庆庵”,听说是对这位女子的留念。
据高淳县志记载,永庆庵在清咸丰年间曾经毁于兵火。清朝末年,一位名叫宏根的和尚云游到此,他见这里风水特好,便四处化缘,在寺庙断壁残垣上重建。永庆庵3间2进,中隔天井,两侧有厢房,大局部木构造古典式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