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族“查干萨日”
“查干萨日”系蒙古语的汉文音译。蒙古族崇尚白色,蒙语中“查干”是有着“白色”、“圣洁”和“开端”等含义的多义词。“萨日”即月份之意。“查干萨日”意为春节、白色的新年或新年的第一个月,因而也译作正月(农历首月)。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的查干萨日项目列入了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名录。
蒙古族“查干萨日”风俗
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腊月二十三要先清扫卫生清洁庭院,到黄昏要“祭火”。蒙古族以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隆。烧完祭品后,全家进餐。有的把生于祭品送给左近亲友吃,该风俗具有古老萨满宗教的颜色,自古因循至今。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遵照祖辈留下的过年风俗,构成有地域特征的春节习气,喜度春节时间较长,有“庆小年”、“度元旦”、“迎初一”、“闹十五”、“终二月二”的“查干萨日”风俗,持续至今。
查干萨日风俗从远古传承至今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盛大、最富有特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新一年的开端,有些中央的新年庆贺活动,以至到整个正月完毕为止。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的“查干萨日”传统风俗也随着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的互相浸透,而具有了共同作风,构成了郭尔罗斯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喜迎春节的查干萨日风俗从远古传承至今,固然所处的天文位置变化、社会构造变化,但共同的习俗习气一直得到世代因循,且散布区域普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寓居的每个屯落、家庭。
古代,蒙古族曾以草木纪年。即草木的黄绿周期为一年,由于每年的八月是草丰乳旺的最佳时期,因此视为第一月,称“查干萨日”,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愿不祥如意的意义。
新一年的第一月称为“查干萨日”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大众对大众(农历新年)很注重,作为一年中最浩大的节日。他们一直把新一年的第一月称为“查干萨日”。
随着纪年方式的改动,曾经泛指农历正月。对查干萨日这一称号,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意见以为,元世祖忽必烈在皇宫举行新年祝祭时,一切参与的人们都穿白色衣袍,大臣及臣民互赠白色之物,连各地进攻给皇帝的春节礼品,是清一色的雪白骏马,因而故称“白节”。
另一种意见以为,古代蒙古人采用草木纪年,通常视草丰乳旺的秋季为新年,即在农历八月的第一天开端过新年,这个月的称号叫“奶酪月”,蒙古人把奶酪叫“查噶”,由这个词派生的形容词是“查干”即“白”的意义,于是,人们把岁首这个月称为“查干萨日”。
文化工作者不时发掘查干萨日文化
多年来,随同着自治县民族文化的不时繁荣和开展,前郭组织民俗学家、文化工作者对蒙古族各种消费、生活风俗,特别是对查干萨日风俗停止了发掘、整理,出版了包括查干萨日风俗的多本中央书籍。1988年,苏赫巴鲁、王迅编著了《东蒙习俗志》;1993年前郭县政府出版了《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志》;2003年王迅编著了《过恶劣若斯考略》。2006年,苏博编著了《齐王爷府及蒙地风情》。
2005年以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工作的不时增强,文化工作者普遍征集了查干萨日风俗的相关实物,如供桌、佛龛、铜锅等,寄存在郭尔罗斯博物馆和查干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还对全县范围内的蒙古族聚居村屯的查干萨日传承状况停止了普查,并铜锅普查对传承人及有关状况停止了注销,并且保存了一批宝贵的文本和影像材料。
为了可以传承查干萨日文化,文化工作者将加大对查干萨日优秀传承人的赞助力度,进一步做好培训、传承等工作。同时,普遍征集宝贵实物,发掘和整理文字。影像材料,并停止数字化保管。组织有关人员停止抢救性研讨和维护,文艺工作者也将编排具有蒙古族特征的查干萨日风俗扮演节目,丰厚大众文化生活。
文化需求维护和传承,不能让查干萨日文化流失,假如喜欢发掘文化,就参与进来,这里有不测的收获。
二、筷子舞
在郭尔罗斯,筷子舞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方式之一。扮演者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穿插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肩;双手腹前穿插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一手打肩一手穿插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空中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穿插打肩等。脚下舞步有平步行进与后退,亦有点地步行进后退,或各种转和腾跃动作随舞者即兴而做。慢舞稳健深沉,快舞则飘洒矫健。心情昂扬时筷子绕身飞舞,可在各种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局面轻松热烈。后-艺工作者的艺术加工,将单手执筷子改为双手执筷子。
盅碗舞、筷子舞都是自娱性的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是一种技艺性很高的文艺扮演方式。民间传播的盅碗舞、筷子舞,舞姿质朴简单、自娱而歌、即兴而舞、没有严厉的规律。
盅碗舞、筷子舞在扮演时,动作以上半身为主,肩部动作多。扮演者多用本人的神色动态来表现漂亮,同时表达喜悦之情。内容编排严谨巧妙,舞姿委婉而典雅。节拍鲜明,动作由慢而快,最后在快速扮演的0中完毕。充沛表现出草原牧人彪悍、潇洒、率直的个性。
盅碗舞、筷子舞是蒙古族传统艺术中,源于生活又得到较好升华的典型舞蹈艺术。既有提高的群众性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其音乐旋律漂亮、令人振奋,是具有浓郁草原特征的传统艺术方式。
三、盅碗舞
盅碗舞是自娱性的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亦称打盅子,原是喜庆节日中由男艺人扮演的单人舞蹈。扮演者双手各持一对盅子(极小的酒具),用食指、无名指夹位上面的盅子的边缘,中指扣于碗内,大拇指托住下面的盅子,使两盅子之间留有空隙以碰击作响,当扮演者和着乐曲的节拍轻抖双腕时,盅子即发出细碎、轻脆、银铃般美好的声音,是一种技艺性很高的扮演方式。盅碗舞的特性是肩部动作多。这是由于生活在大草原的蒙古族白昼骑马、套马、剪羊毛、挤奶、摔跤等动作都要动肩,所以构成盅碗舞的动作多以上半身为主。在过去,草原上扮演开端时,艺人坐在地毯上轻击盅子,徐缓起舞;站起后双臂或伸或屈,或在胸前环绕,并在时进时退或绕圈行走的扮演中,让动听的碰击声一直不停,节拍转快后,则更为精彩。扮演中,人们常唱着当地民歌为之助兴,使环境氛围更为热烈融洽。
四、蒙古族射箭
蒙古族的善骑射和尚武风俗,是渊源于战争和狩猎。射箭在蒙古族民间有着长久的历史。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射箭活动得到疾速开展。
射箭竞赛,蒙古语称“苏日哈日布那”。神射手在草原上享有很高的荣誉。古代,在勇士的名字后面常加上“莫日根”或“-”,蒙古语的“莫日根”一词,有神箭手的含义。
古代,蒙古族射箭运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射程只要一二十米远。如今的弓箭曾经由钢弓、塑料弓、尼龙弓、玻璃弓、金属箭所替代。箭靶是用五种不同颜色涂成的“毡片靶”,靶中心是活的,箭射到中心就会掉下来,还有一种竞赛是不设箭靶,从几十米远处射击空中上的目的,目的是堆砌起来的实物,呈塔形,射中目的为胜。
竞赛分静射和骑射两种。通常规则,每个参赛者射击4箭,分3轮射完,以脱靶次数几评定胜负。竞赛时射手身穿彩袍,脚蹬马靴。静射竞赛,裁判员下令后众射手盘弓搭箭,一齐射向靶心,但凡射中的,靶心自行零落,观者一片喝彩。
骑射深受蒙古族人民喜欢。在辽、金、元时期非常盛行。每逢严重节日都举行骑射活动。大型的骑射竞赛参与者多达数百人,竞赛跑道为4米宽、85米长、0.66米深的一条沟,共设3个靶位,靶位与靶位之间相距25米,第一靶是在2米高的木垛上挂一个约1尺见方的彩色布袋,3个布袋里边装的都是棉花,第一、二靶位在射手的左侧,第三靶位在射手的右侧,竞赛规则规则1马3箭,即每人每轮射3支箭,共射9支箭,不分男女老少,凡参赛都要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式样、拉力和箭的重量、长度不限。竞赛时背上弓,把3支箭插在背后箭袋里,骑马到骑马线;裁判员发令后,开端起跑,同时取弓抽箭,搭箭发射击。每轮跑完整程没射完3箭者,被以为最不光荣。
射箭是意味着蒙古族人民的机智、英勇和聪慧,表现了英勇、剽悍的民族气质。反映了郭尔罗斯游牧文化的长久历史和丰厚内容,是郭尔罗斯历史沉淀的产物,对其停止传承与研讨,有助于理解郭尔罗斯的政治、经济军事、消费、文化等众多学科的开展进程,并且具有着浓重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性。
五、蒙古族那达慕
“那达慕”蒙古语,是文娱、游艺的意义。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
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畏兀儿蒙文。当时那达慕祝颂词中说:“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瑕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三项‘那达’、接连不时;蒙古族力士,整队上场”。公元1225年铭记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上记载:成吉思汗降服了花剌子模后,在布哈苏齐海举行了一次浩大的那达慕大会,以庆贺成功。
清代,那达慕逐渐演化为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草原盛会。其范围、方式和内容都得到了较快的开展。当时,郭尔罗斯境内的蒙古族王公贵族,由旗或各个努特克、苏木为单位,每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大会,对得胜者分别奖给全鞍马、牛羊等奖品。随着佛教在郭尔罗斯草原的传播和昌盛,蒙古族王公贵族和喇嘛经常将那达慕和祭敖包一同举行。使那达慕混进了跳鬼舞、念佛经等迷信活动。商贸活动由于商人与王公贵族相互勾搭,商品价钱昂贵,而畜产品价钱低廉,蒙古族劳动人民在经济上遭到剥削。
解放后,那达慕大会真正成为劳动人民的盛会。蒙古族大众有组织的展开文体活动、商贸活动,成为草原上盛大热烈的民族节庆活动。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大众性盛会。普通选盛夏或金秋时节在广大的草原上举行。期间,蒙汉各族人民手舞足蹈欢聚一堂,举行文体和经贸活动。那达慕大会主要竞技活动有摔跤、射箭、赛马三项,被称为蒙古族男子“三艺”,蒙古语称“额勒,固日本,那达慕”。
在郭尔罗斯草原上,除了传统的男子三项技艺竞赛外,投布鲁活动被列为那达慕大会的正式竞赛项目。并且扩展范围、增设秋千、跳板、田径、球类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
那达慕在前郭尔罗斯得到了较好的传承。截止2006年,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已胜利举行了17届那达慕大会。每届那达慕大会,都有数万乃至数十万大众参与。大会要举行多种大众性文体活动,如祭奠敖包、文艺汇演、体育竞赛及商贸活动。其中,最为壮观的活动是具有民族传统特征的赛马、摔跤、射箭、投布鲁等项竞技活动。竞赛时,选手们肉体振作,在数万观众的喝彩声中奋力拼搏,充沛显现着马背民族的英雄气慨和草原文化的长远历史,是人们十分注重的活动。
前郭尔罗斯的那达慕大会普通在查干花草原、查干淖尔草原举行。在1986至2000年的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那达慕大会上又增加了蒙古琴书、歌舞专场、体操扮演、电影放映、实物图片展览、物资交流、惩处劳动模范和总结经历等活动内容非常丰厚,充溢文化的多样性。那达慕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中央体育盛会,也是草原上的传统节日,它增加人民的体质,突出了人们的聪慧发明,在多种竞赛和竞技中使人们的思想和肉体得到充沛的展现。
六、蒙古族好来宝
好来宝又译作“好力宝”,系蒙古语译音。意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是蒙古族传统的曲艺方式之一。好来宝是由“潮尔”(马头琴)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陶力”(特地说唱诗史的艺术方式)开展而来,普通以“胡仁”(四弦琴)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好来宝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用蒙古族言语停止说唱扮演的曲艺方式。唱词为四句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所扮演的节目,篇幅可长可短,艺人们常常即兴现场编词演唱。内容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挖苦。从而使扮演具有幽默诙谐、节拍明快、又淋漓尽致的特性。好来宝题材多样,除普通的儿女风情、世态变化和学问性的内容外,还有许多民间长篇故事以及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
好来宝音乐变化无常,节拍轻快生动,唱词质朴漂亮,言语形象生动。用蒙古语停止演唱,扮演者均为男性,其表现办法有单口好来宝、对口好来宝、群口好来宝。在蒙古族地域,依照好来宝的扮演内容和根本方式又能够分为:“当海”好来宝,即叙事式的单口好来宝。“比图”好来宝,即答复式的对口好来宝,也称为“谜语好来宝”。“代力查”好来宝,即论争式的好来宝。“额勒古格”好来宝,即由多人集体演唱的叙事好来宝。
好来宝在郭尔罗斯文化艺术和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最典型的蒙古族艺术表现方式,也是蒙古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它是古老郭尔罗斯艺术和优秀民间文化的遗存,具有重要的价值。至今,在前郭尔罗斯,每逢那达慕、婚庆、查干萨日等严重文化活动时,民间艺人或文艺工作者都要扮演传统的好来宝节目。(注:该项目在申报第三批国度级名录时,原项目称号“蒙古族好来宝”修正为“好来宝”。)
七、蒙古族长调、短调
长调,蒙古语称为“乌日汀?道”。短调,蒙古语称之为“宝古尼?道”。二者为蒙古族民歌典型的演唱方式。蒙古民族在长久的历史长河中,发明了本人辉煌的文化,并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蒙古族长调、短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共同演唱方式,以它特有的言语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脚印。依据《魏书?高车传》等史书的记载,蒙古族长调很可能产生于迄今至少也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高车人中的乞袁氏。蒙古人占领历史舞台的蒙古帝国及其鼎盛时期,蒙古族民歌的长调、短调都得到了长足的开展,并且在蒙元时期或前后影响到了很多其他民族、地域和国度。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大的篇幅,节拍自在、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共同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拍舒缓,字少腔长,且因地域不同而作风各异。长调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能够依据演唱者的心情自在延长,从旋律作风及唱腔上具有广大、豪爽、粗暴的草原民歌特征。
短调民歌则曲调短小、节拍较快,不同于长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拍划一、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民歌主要盛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演出者常常是即兴歌唱,灵敏性很强。其音乐特性为曲调简约,装饰音较少,旋律线起伏不大,带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节拍标准多采用单一节拍,曲式多为对称的方整性构造。除大量上、下句乐段构造之外,也有三句、四句、五句乃至更多乐句所构成的复杂曲式。歌词多为四句一段,构成分节歌方式,在不同音韵步上重复叠唱。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具有普遍的大众性。题材非常普遍,简直触及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各个范畴,有情歌、酒歌、婚礼歌、祝寿歌、叙事歌、等歌种。
千百年来,郭尔罗斯草原上的蒙古人喜欢用长调、短调歌唱生活、赞誉自然、表达襟怀、祈祝将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期特征的音乐方式经过广阔的蒙古族民众和杰出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它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那漂亮舒缓的旋律和雄壮壮阔的风格构成深邃的意境,无愧为蒙古族音乐之魂。(注:该项目在申报第三批国度级名录时,原项目称号“长调、短调”修正为“蒙古族长调、短调”。
八、前郭尔罗斯蒙古族鹿棋
鹿棋,蒙语称“宝根?吉日格”,来源于七八世纪。是蒙古族传统文娱项目之一。古代游牧人的文娱活动,除了赛马、斗骆驼和舞蹈之外,还有鹿棋等文娱活动。在古老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草原上,都发现了古代的鹿棋岩画。岩画上的鹿棋棋盘呈方形,纵横线各五条,穿插成二十五个点。蒙古族鹿棋简单易学、启迪聪慧,深受人们喜欢,已传播千余年。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鹿棋的棋子分为鹿(蒙语称“宝戈”)和狗(蒙语称“脑海”)两种,棋盘上有山(蒙语称“乌拉”)和原(蒙语称“塔拉”)。依据棋盘上“山”的几、“原”的大小,以及棋子的数量不同,能够把鹿棋分为两个鹿二十四个狗的鹿棋和四个鹿六十四个狗的鹿棋。而在郭尔罗斯地域,民间普遍传播的是两个鹿二十四个狗的鹿棋。郭尔罗斯的鹿棋棋盘是:一个正方形内各有五条纵横线,斜线六条,穿插成二十五个点。在中心纵线两端各有一座呈三角形的平顶“原”和呈菱形的尖顶“山”,其内有十字线,也构成几个穿插点。
对弈的两个人各执“鹿”或“狗”,形同中国象棋。赛前先摆子,规划是把两个“鹿”摆在两侧的“山”口,把八个“狗”摆在棋盘内中央的八个点。传统的规则主要是:“鹿”能够在整个棋盘上走动,而“狗”只能在大正方的区域走动,不能进“山”。鹿和狗每次只可走一步,能够走直线,也能够走斜线。
对弈时由执“鹿”方先走。主要是“鹿跳吃狗,狗围堵鹿”,也就是执“狗”者要把“鹿”圈住,执“鹿”者要把“狗”全部吃掉,不被“狗”圈住。“鹿”被狗圈住,执“鹿”者输棋;狗不能围住“鹿”执“狗”者为输棋。过去,郭尔罗斯蒙古贵族家庭中的鹿棋,有很精致的木雕鹿和狗的棋子,棋盘绘在木板上。普通大众对弈时,则多用牛羊的踝骨和小石子或铜钱、米粒做棋子,棋盘画在纸上或沙土上,便于人们随时随处下棋。在前郭尔罗斯的蒙古族村屯中,大众闲暇时间经常汇集在一同,对弈鹿棋。
鹿棋是蒙古族民间典型的棋艺之一,历史长久、大众参与性强。鹿棋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聪明与聪慧,在聪慧类的传统竞技和文娱项目中有着特殊的学术价值,关于研讨蒙古族历史、民俗、社会有重要意义。(注:该项目在申报第三批国度级名录时,原项目称号“蒙古族鹿棋”修正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鹿棋”。)
九、蒙古族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艺术在前前郭尔罗斯源远流长,是古老萨满神词逐渐民俗化的产物,融汇了蒙古族史诗说唱、祝赞词、好来宝、叙事民歌、祭奠音乐以及北方汉族曲艺等各种艺术精髓而产生和开展的。是蒙古族民间艺人,用四弦琴为伴奏乐器,说唱故事的一种曲艺方式。由以“潮尔”(马头琴)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陶力”(特地说唱诗史的艺术方式)开展而来,并逐渐取代了“陶力”,构成了以“胡仁”(四弦琴)为伴奏乐器的说唱艺术。
乌力格尔蒙语意为故事,伴奏所用四弦琴蒙语叫“胡仁”。所以乌力格尔又称“胡仁乌力格尔”。它不同于蒙古族好来宝。好来宝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弦琴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言语停止“说唱”扮演的曲艺方式,唱词多为即兴吟唱,有固定的曲调。
乌力格尔是前郭尔罗斯蒙古族大众长期以来喜闻乐听的艺术方式之一。它有特地的说书艺人,蒙语为“胡尔沁”,一人、一琴,用多种曲调来表达不同感情,不同心情,描绘不同局面和不同人物,有一定的灵敏性。乌力格尔的唱词主要是为了叙说故事情节,言语更直接,更口语化,浅显易懂,加之艺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使故事愈加丰厚多彩。在曲调上,艺人依据传承和本人控制的曲调,讲述故事时,可有一定的变化,同一曲调可用在不同的中央,同一内容可选用不同的曲调。
乌力格尔所讲述内容多是传说故事和史书演义,反映蒙古族历史的书目如《格萨尔》、《江格尔》、《降服蟒古斯》、《青史演义》等,还有大量蒙译汉文著作书目如《唐代五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古典名著。
前郭尔罗斯乌力格尔,有本人独有的调式、构造、言语等。一方面由于前郭尔罗斯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蒙古族大众消费生活、习俗习气、兴味喜好发作了很大的变化,绝大局部蒙古族大众都能用汉语会话,艺人们为了加强表现力,在说唱中把一些生动、有趣的汉族方言、俗语也用到乌力格尔之中,不但未构成言语障碍,而且产生了愈加贴切、生动的艺术效果。演唱中,
有的唱词前一句是本体,后一句是对本体蒙语的汉译。例如:“查干贺日莫万里长城”,“查干贺日莫”是蒙语意为长城,实践蒙汉语所说的都是万里长城。有的说唱直接用汉语叙说,如:“移花接木”、“昆仑山”、“不怕青龙万丈高,就怕白虎躬躬腰”等,这种蒙汉语并用的说唱方式,在前郭尔罗斯艺人们演唱的乌力格尔中最为普遍,被大众认可和承受。表现了既原汁原味,又蒙汉皆宜的共同的前郭尔罗斯乌力格尔艺术。
在中国曲艺史中,乌力格尔艺术曾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前郭尔罗斯民族文化中占有一定位置的乌力格尔艺术的开掘、抢救和维护,将带动和促进整个前郭尔罗斯民族文化的发扬。它的丰厚内容和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华其它曲艺中实属少见。开掘、抢救和维护乌力格尔艺术,不只对丰厚和完善中国曲艺,乃至对世界曲艺的丰厚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推进作用。乌力格尔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注:该项目被评定为国度级项目时,原项目称号“蒙古族乌力格尔”修正为“乌力格尔”。)
十、陶克陶胡
《陶克陶胡》是人们为了留念陶克陶胡这位用本人生命捍卫家园的民族英雄,创编了蒙古族琴书。陶克陶胡是历史上少见的率军起义以成功告终的的民族英雄。
首创者为民间艺人孝兴阿。内蒙古科左中旗的嘎达梅林,在听了关于陶克陶胡英雄事迹的这部琴书和民歌后造反起义,成为了民族英雄。随后,产生了民歌《嘎达梅林》。
2011年5月23日,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申报的“陶克陶胡”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源流
第一代:孝兴阿(1876年9月—1951年11月),蒙古族,陶克陶胡笔贴士。
第二代:康哈日巴拉(1898年2月-1969年12月),蒙古族民间艺人。
第三代:白音仓布(1900年2月—1991年5月),汉名吴耘圃,蒙古族著名琴书艺人。
-:苏赫巴鲁(1938-),包广林(1941-)、唐森林(1949-)。
主要内容
《陶克陶胡》主要是先以蒙古族琴书传唱,后来又呈现了演唱的民歌和出版的文学作品。无论是琴书、民歌还是文学作品,都是故事情节生动迂回,言语凝练,音律铿锵,曲调跌宕起伏,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民间文学价值极为宝贵,同时又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和民族学价值。
蒙古族长篇叙事琴书、民歌《陶克陶胡》在郭尔罗斯乃至整个科尔沁草原、哲里木盟、兴安盟、以至呼伦贝尔盟一带都众所周知,老少皆知。作品固然产生于郭尔罗斯境内,但在吉林省西部和北部地域广为传播,并影响到全中国蒙古族地域。
《陶克陶胡》这首琴书、民歌能够清唱,也能够用乐器伴奏演唱,有一人自拉自唱,也能够多人演唱,由乐手伴奏。伴奏乐器有四胡、马头琴、三弦等。
其主要作品有蒙文记载文本,汉译本的民歌集、小说、好来宝和音乐歌曲磁带、光盘等。
表现方式
陶克陶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主要特征首先表如今作品是蒙古族民间艺人口头创作而成。又经过无数优秀民间艺人的整理、加工,既具有普遍的大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琴书和民歌产生初期,在人们的口头一代又一代传唱。建国后,一些专家学者对这首叙事琴书、民歌停止了汉译,从而使其声名远扬。在长期口头传唱中,每一位蒙古人都是艺人、歌手,人们在劳动中传唱,在饮酒时高歌,所以这-篇叙事琴书和民歌产生了多种异文和不同的演唱作风,但主要故事情节是相同的。
其次,民间传播的长篇叙事琴书和民歌《陶克陶胡》,主要用蒙古语演唱,演唱方式繁多,能够独唱、合唱、本人拉琴本人唱;单人演唱,群体伴奏,一人演唱,众人伴唱等,还有好来宝的方式说唱。文学作品《陶克陶胡传》、《陶克涛胡》-学喜好者整理出版后,成为吉林省西部和北部地域民间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深受人们喜欢。
传承现状
最后,民间文学作品《陶克陶胡》的发掘、整理成果显著。1990年白音仓布演唱,特木尔巴根翻译,包广林整理的汉文版《陶克陶胡》一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苏赫巴鲁、伯音都楞编著的蒙汉文版《陶克涛胡传》由内蒙古少儿出版社出版,1993年,宝音朝古拉、孟和伯拉、阿尔斯楞编著的《吉林蒙古民歌》辑入了这首民歌,由内蒙古少儿出版社出版。1996年被编入盒式录像带《哈达奶酒敬亲人》出版。1997年,在《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音乐磁带编入了这首民歌,由内蒙古音像出版社出版。1997又年被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出版。从2000年到2011年,在《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集》等几十种光盘和编著0版发行,2004年8月内蒙古电视台音乐部落栏目,录制了民歌《陶克陶胡》并向全中国播放。2008年4月,中央电视台《民歌世界》栏目录制了讲述陶克陶胡的故事和演唱的这首民歌,同年11月,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放。《陶克陶胡》蒙古族长篇叙事琴书、民歌及文学作品,从降生以来不断深受人们喜欢,成为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传承意义
陶克陶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表现了重要的民间文学价值。作品《陶克陶胡》产生并深深扎根于民间,富有明显的中央特征和浓郁的民族特征。琴书和民歌都是蒙古族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言语艺术之一,《陶克陶胡》这篇叙事琴书和民歌集中了蒙古族言语的精髓。曲调跌宕起伏、气势恢宏,音韵铿锵,言语生动形象,并运用了“比”“兴”“借喻”“旁描”“对仗”等手法,既有很高的民间文化价值,又极具蒙古族民歌的音乐价值,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关于陶克陶胡的民间作品是蒙古族叙事琴书和民歌中赞英雄的代表作,其寓含蒙古族英雄主义的民族肉体,具有民族学、历史学研讨的特殊价值,已遭到国内史学界的极大关注。此外,陶克陶胡是蒙古族民间文学中一张具有代表性的“名片”,陶克陶胡早已被人们认同为对抗封建权力和反对军阀的蒙古族英雄人物,这对增强民族团结,构建调和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十一、郭尔罗斯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是北方地域)普遍传播的一种极具大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北方诸民族盛行的文娱舞蹈方式。它原为模拟稻作劳动的一种原始舞蹈,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期间的化装广场扮演方式。
清代中期,随着内地居民继续向漠北的迁移,郭尔罗斯开端呈现秧歌,逐渐开展到今天,曾经成为城乡各地大众喜欢的文艺方式。早期的秧歌,是城乡居民自发组织展开。参与人数不多,多半是一支队伍二、三十人。变革开放以后,秧歌开展成为重要文化活动。
秧歌扮演方式有地蹦子秧歌、高跷秧歌、舞龙、撅杆、跑旱船、老汉背妻、猪八戒背媳妇、傻柱子等,产生了激烈的影响。今天的郭尔罗斯秧歌方式诙谐,作风共同,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迈的灵性微风情,融泼辣、诙谐、文静、稳健于一体,将郭尔罗斯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郭尔罗斯秧歌的最大特性。同时,把戏繁多的“手中花”,节拍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郭尔罗斯秧歌的特征。近年来,在秧歌服饰上又呈现了蒙古袍,从而愈加添加了蒙古族地域和民族特征。
十二、安代舞
蒙古族民间舞蹈艺术之一的安代舞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历史长久,世代传播,并且正在提高开展壮大。1989年第4期《民间文学》发表了由特木尔巴根讲述,苏赫巴鲁、王迅采录的安代舞的来源,从中得知安代舞最初是来源于郭尔罗斯前旗,发起在库伦,盛行于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安代舞是随歌而舞,边唱边舞,歌舞分离的一种舞蹈。安代舞的舞步是以“踏足”、“顿足”、“甩巾”及自然圆圈以形为特性,承袭着蒙古族古
老饶树踏地而舞的风俗,动作粗暴、豪迈,又不失抒情、漂亮。其主要作风特性:“甩巾轻搭肩,起步必踏足,头身随手摆,舞姿爽且美。”安代舞在开展中,由原古朴踏地舞的喜庆内容,交融了蒙古博文化的内容。可分为“阿达安代”、“乌茹嘎安代”、“色勒格道勒呼安代”,有浓重的宗教颜色。从范围上,又可分为“大安代”(在野外举行)、“小安代”(在室内举行)。“大安代”人数最多,可达上百上千人。
在“安代”的唱词中,既有民歌、好来宝:也有祝词、咒语,以及挖苦的歌谣。把几种传统的民间文学方式都糅合到舞蹈与音乐之中。安代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浓郁的生活气息。节拍激烈的踏地舞步,翻飞飘荡的彩巾,边唱边舞,边唱随编,高潮迭起,质朴,火爆,富有感染力。是蒙古族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方式。在前郭县的社会文化建立中,安代舞占有重要位置。它对发扬蒙古族民间舞蹈艺术有着无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十三、马头琴制造技艺
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欢的乐器。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马皮蒙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思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容貌雕琢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马头琴mǎtóuqín
[abowedstringedinstrumentwithascrollcarvedlikeahorse'shead]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欢的乐器。
马头琴
马头琴
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马皮蒙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思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容貌雕琢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长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开展演化而来。成吉思汗时(1155—1227)已传播民间。据《马可波罗游记》载,12世纪鞑靼人(蒙古族前身)中盛行一种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时期用于宫廷乐队。由于传播地域的不同,它的称号、外型、音色和演奏办法也各不相同。在内蒙古西部地域称作“莫林胡兀尔”,而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则叫做“潮尔”。还有“胡兀尔”、“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叫法。除内蒙古外,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盛行。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暴,激昂的特性,表现了蒙古民族的消费、生活和草原作风。
历史追溯
从山林狩猎文化时期至草原游牧文化初期,蒙古人所运用的乐器,不是马头琴,而是火必思、图卜硕尔等弹拨乐器且多用于文娱性歌舞与舞曲伴奏。从《蒙古秘史》、《元史》中的记载来看,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时期,蒙古民族乐器尚以弹拨乐器为主,元代的蒙古军人和牧民,善弹火必思,喜跳集体踏歌。当草原游牧音乐迅猛开展之后马头琴这件拉弦乐器便脱胎而出,得到普遍提高,并且最终取代弹拨乐器的位置,成为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征的民间乐器。显然,拉弦乐器取代弹拨乐器,火必思逐步衰退,马头琴便顺理成章地成为蒙古乐器的主角。
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据岩画和有些历史材料中显现古代蒙古人开端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目前很多专家以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拟小,声音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号,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外形。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意味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盛行乐器。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步富有宫廷内有特地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渐渐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马头琴是合适演奏蒙古古代长调的最好的乐器,它可以精确的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如:广大的草原、吼叫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与此相关,元代的蒙古民族乐器,其总体位置有了明显的进步,不只仅是用于舞蹈和歌曲伴奏,而且还产生了纯器乐曲,诸如《海青拿天鹅》《白翎雀》等,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
到十八世纪初,马头琴的外观及构造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马头琴琴体的改造,马头琴的演奏技巧也有了新的发明和开展,涌现出不少民间说唱演奏家。
现存情况
在广大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族聚居的省、区,人们喜欢马头琴,除作为独奏乐器外,常用于说唱(蒙语说书)、民歌和舞蹈伴奏或与四胡等乐器合奏。传统的马头琴音量较小,只适于在蒙古包和室内演奏;经过变革以后,马头琴的艺术外型愈加圆满,音量和音域得到显著扩展,已完整适于在舞台或室外演奏,它不只可以拉奏,还可拨弦弹奏,已成为出色的独奏乐器。还经常参与民族乐队演奏,并成为内蒙古乌兰牧骑(文艺宣传队)的主要乐器,最擅长演奏温和细腻的抒情曲调,特别适合演奏悠长广大的旋律和为长调民歌伴奏。?
白苏古郎出生在美丽丰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在他的记忆深处,耳旁常常响起的是父亲拉着自制的民族乐器,自编自唱自伴奏的歌声。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小他就对蒙古音乐艺术情有独钟,凭着这份执着的追求,2001年春,18岁的他决然辞别故土,单独一人踏上流浪他乡拜师学艺的征途。
古郎为了学习,特意在呼和浩特市某马头琴厂打工,他下定决计努力研究马头琴制造工艺,求学之路很苦也很累,但他都默默接受下来,用他的话说是不混出人样来决不回故土!功夫不负苦心人,2005年冬,他学有所成,选择了来到马头琴之乡——吉林前郭尔罗斯制造马头琴,从事了他所酷爱而又让他值得自豪的事业,有幸能用本人这双勤劳的双手,来发扬本民族文化。
懂行的人都晓得,要做好一个质量优秀的马头琴,制造所经过的程序十分复杂,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工艺请求也很精密,需求全身心的投入,来不得半点忽略大意,完成一切的工序靠的就是一双手。传统的马头琴只要马头,没有其它雕琢,古郎制造的马头琴有所不同,经过他不时创新,马头琴的马头下还刻上一个龙头,中国有句老话,龙马肉体就表现在古郎的马头琴上。他制造的马头琴声音纯粹淳厚,可以赋予它民族的灵魂,曾得到过齐峰、容中尔甲,赛音吉雅等歌唱家的高度赞扬,远销各地,常常是供不应求。
固然在事业上获得了成果,但他深知这才只是刚刚起步,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他的目的是经过不时充实本身文化素养和进步技艺,愈加完善马头琴制造工艺,打响本人的品牌,在探究艺术的道路上不时创始事业,留下本人斗争的脚印。
古郎为人仁慈憨厚,有着草原儿女坚韧、热情、豪爽的性格,同他结交的朋友很多,他也希望经过宣传,可以结交更多情投意合的朋友,一同商讨技艺,将民族艺术发扬光大。
国度十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四、蒙古族婚俗
蒙古族传统婚礼风俗,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历史长久,世代传播。自古以来,当地蒙古族汇集的中央,民间一直坚持着古老的郭尔罗斯蒙古族特征的传统婚俗。
在氏族社会时,蒙古人以为氏族内一切成员来自一个共同祖先,氏族内不能结婚和同婚,特别是王公贵族都隔旗结为婚缘。蒙古草原广袤广大,寓居分散,娶妻或嫁女都要到很远的中央,女儿出嫁后不晓得何年何月才干与父母兄妹再见面,因而娶亲成了男婚女嫁的喜事和亲人分别的悲事。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前郭尔罗斯的蒙古族,在婚嫁时,自然要用歌唱去表达这种喜庆和悲伤,于是产生了婚礼歌。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产生了半职业性的婚礼祝词家,男方和女方“贺勒莫沁”,双方都有歌手和“贺勒莫沁”,并逐步构成了依照婚礼活动次第、歌声贯串全过程的婚礼风俗。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婚俗最突出特性就是整个婚礼过程由《婚礼歌》和一些固定的程序贯串起来。
前郭尔罗斯民间婚礼添加了新的内容。多在结婚前一天到女方家迎亲。迎亲的人数五、七、九人不等,富豪贵族多时可达十七、十九人。人数无论几,男方最少要有一位祝词家,女方也要有一至两位擅长周旋的女祝词家(姑娘们称她为嫂子)。迎亲人到女方后,双方祝词家依照婚礼程序开端尔虞我诈地对歌。当然,女方如无女祝词家,也有的用男祝词家。迎亲人从男方动身时带袖瑟(给女方婚宴上用的酒和肉等食物)。迎亲人到了女家后,婚礼风俗活动开端。
迎亲,迎亲人到后,女方向男方迎亲人献茶,在此阶段要唱盛装赞、祝箭歌、赞马歌、贺喜歌曲等。
求名宴,是女方的头道宴,款待接亲人队伍。宴席开端之前女方的嫂子们和弟弟妹妹们耍闹,尴尬男方的“贺勒莫沁”求名问属,这时有献奶酒、对唱求名问属歌等。
献茶,求名宴后,盘古开端,交叉盘古歌、劝戒歌、贺喜歌。
沙恩吐宴,是女方家的二道宴,把女方为新郎做的袍靴献上,新郎要换装。这时女方的嫂子妹妹弟弟们耍闹尴尬新郎和伴郎让他们给嫂子弟弟们点烟敬酒,唱歌等等用各种游戏尴尬。这时沙恩吐宴期间歌手唱辞别宴,报宴歌、祝酒歌、
论酒歌、赞沙恩、亲家歌、姑娘的歌、额莫的歌、报时歌。不断持续到送亲时辰。
送亲,报时歌敦促人们起程,男方接亲与女方送亲人开端上路,一路上欢歌笑语,抢新郎帽子,赛马等。路上遇到敖包要祭拜。迎亲与接亲队伍快要抵达男方家时送亲队伍等候休息,新郎与伴郎先回到家,给家里人报上一切的人数,车数,男人和女人的数量都要各个报上。然后新郎伴郎回到送亲队伍处盘绕送亲队伍逆时针绕三圈后,率领送亲队伍直到进入男方家头道门,男方的“贺勒莫沁”手持木叉(木叉上有三色和五色的哈达)堵在门口和女方“贺勒莫沁”停止头门对歌(从古至今的历史,民族风俗等等问答)以此来难为对方。这些程序后把送亲队伍请到屋里献哈达和荷包。这时男方的歌手献上赛马歌,头门歌,荷包歌等。
婚仪,正式举行婚礼之前,女方还有一位梳头妈,为新娘停止梳头典礼,要唱劝嫁歌。这时男方的祝词家报拜天时辰,贯串揭帷幕、拜火歌、拜双亲、祝福歌。最后,一对新人拜火、拜天、拜双亲,完毕了整个婚礼。
在前郭县的社会文化建立中,郭尔罗斯蒙古族婚俗一直占有重要位置。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开展方式的变化,人们的生死水准日益进步,传统的蒙古族婚礼风俗遭到了严重的冲击。但它的丰厚内涵和独具特征的民俗,一直得以传播,并对当地的大众的消费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了抢救和维护郭尔罗斯蒙古族共同的婚俗,前郭县已制定了并正在施行维护措施和本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战略方案,并采取了抢救,发掘,整理郭尔罗斯蒙古族传统婚礼,出版发行,编排节目,培育后人,扩展队伍,使郭尔罗斯蒙古族婚礼得以维护、传承。
往常,蒙古族婚俗已于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十五、查干淖尔冬捕风俗
查干淖尔冬捕风俗所在区域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月亮泡周边地域。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泊,也称之为“圣洁的湖泊或圣水湖”。
蒙古族历史上崇拜天地山川,素有祭天祭山祭水之俗。121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征灭金国的塔虎城(新泰州)后,向前行军途中,在查干湖东岸山地,一眼望见查干湖,随将九翼大军立足青山头上,行九九礼,祭奠大水泊—查干湖。于是祭湖、醒网典礼逐步固定化和民俗化,冬捕前要祭网—醒网,构成了神奇的冬捕风俗,在查干湖世代传承。查干湖方圆几百里,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湖面是平展的明冰。鱼是喜群居的,入网口选准了,有捕不完的鱼;入网口选错了,只是空荡的水。历经无数侥幸与无数倒霉,使心存“万物有灵”的蒙古族渔民产生多种信仰与忌讳。基于在生存进程中对创造工具的崇拜,冬捕时要搞个祈盼不祥和收获的祭奠捕鱼工具的典礼,因以网为代表,所以叫醒网。经过祭湖、醒网典礼的固定和传播,逐步民俗化,构成了神奇的冬捕风俗,在查干湖世代传承。
查干湖的“祭湖醒网”有两层含义:一是经过祭湖祭奠天父、地母、湖神,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不祥安康;二是经过祭网,唤醒曾经沉睡的渔网,张网下湖,顺畅安全。
查干湖冬捕在每年入冬(11月份)开端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是网具及其隶属工具的准备。将网停止检修,按技术请求,重新配备—俗称“装网”。其次是人员的组成及车马的配置。准备工作之后,为了祈求安全,祈求冬捕时网肚满是鱼获物,把头要祭湖神和举行开网宴。开网前由把头依据冰层厚度,请喇嘛来肯定黄道吉日,举行的“祭湖、醒网”典礼。喝完壮行酒之后,开端上冰捕鱼。随着把头一声“上冰”,一切参与冬捕人员跳上拉网车或爬犁,汹涌澎湃开赴冰上。网车抵达网场后由把头肯定位置,俗称“画窝子”,
把头依据湖的底貌及水深,肯定位置后,开凿第一个冰眼为下网眼,再由下网眼向两边各数百步(方向是与正前方成70—80度角)肯定翅旗位置,插上大旗(或灯),把头再由翅旗位置向正前方走数百步,肯定为圆滩旗,再由两个圆滩旗位置去前方数百步处集合,肯定出网眼插上出网旗,这几杆大旗所规划的冰面,就是网窝。网窝的大小方向外形、把头送旗的角度、准备等,都是把头师承下来并在理论中不时丰厚和完善的。把头插出翅旗后,由打镩的沿下网眼向翅旗处每隔约15米凿一冰眼,之后下穿杆(长18—20米的细杆),由走钩将插入冰下的穿杆用走钩将之推向下一冰眼,穿杆后端系一水线绳(1厘米粗的聚乙烯绳),水线绳后带大绦,大绦后带网,跑水线的水股子拉着水线绳带动大绦向前走,马拉马轮子绞动大绦带着大网行进,后面是跟网把头用大钩将网一点点放入冰下,并随时控制网的轻与沉,两侧网行进到出网眼后,已将整个网全部下入水中,此时水中的鱼全部围在网中。
接下来是出网,由三匹马拉动出网轮,由出网轮上的旱绦和卡钩配合将双侧网兼并一同,96块网组成的一张大网,一次同时拉出每翅的3块,称为一拉,分16次拉出。第一拉没鱼,第二拉开端出鱼。出鱼时挂在网上的鱼直接随网拉到冰面然后摘下,浮在出网口的鱼用“捞子”捞出。最后,因每拉赶鱼的缘由,更多的鱼都集中在网肚之中,网肚是网后端的一个兜,一个网肚最多能包容百万斤的鱼获物,捞完网肚中的鱼后,将网肚拽出冰面,将鱼装车运走。由打镩、扭矛、走钩的将网再次装到爬犁上。到此,一网次冬捕完毕。
查干湖冬捕风俗在郭尔罗斯代代相传,局面壮观神奇。对这一风俗的传承和研讨,有助于理解郭尔罗斯地域民俗文化和渔猎文化及其开展史。往常,查干淖尔冬捕风俗已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开展,影响了查干湖原始的冬捕消费方式,使得这种带有远古颜色的渔猎文化仍急需人们的注重与维护。(注:该项目被评定为国度级项目时,原项目称号“查干淖尔冬捕”修正为“查干淖尔冬捕风俗”。)
十六、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蒙汉等各族人民长期在这里生息繁衍,发明了绚烂的地域文化和独具特征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影响、传播最为普遍的就是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
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具有长久的历史。关于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渊源,《吉林蒙古族民歌及其研讨》、《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集》两书中的观念以为,清代的郭尔罗斯前旗是哲里木盟盟府的所在地,是十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蒙古族民间艺人在这里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为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产生、开展、繁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而且,由于清朝政府“移民实边”的推行,促成了“文化北移”现象。受这一现象的冲击,郭尔罗斯农业人口不时增加,促进了蒙古族从游牧到定居,从毡房到土木房等消费、生活方式的变化。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也进而构成了蒙汉兼容、农牧相宜、长短调分离的共同作风,《陶克陶胡》、《龙梅》、《高小姐》等许多民歌,就产生于这一时期,并传唱下来。[2]
艺术特性
著名的蒙古族作家苏赫巴鲁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牧草数不清,民歌唱不完,马背是翅膀,民歌是言语。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章法严谨,表现手法极为丰厚,有的“比如与物,托事与事”,有的以对仗的副段体呈现。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的调式普遍采用五声音阶,艺人和歌手在演唱时,普通都要采取唱白分离的办法,叙说情节。因而,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绝大局部是叙事民歌,讲的是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的人和事。[2]
主要内容
郭尔罗斯的叙事民歌更多地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心灵感受。郭尔罗斯民歌多在真人真事的根底上由民间艺人加工而成,所以绝大多数叙事民歌的歌名都是人名:如《高小姐》、《二姑娘》、《都达古拉》、《官布哥哥》等。据老人们讲,在郭尔罗斯草原上,小伙子假如看上一个姑娘或与相恋的情人不幸别离,要特地带礼品恳求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给本人编歌。若村里呈现了一个勇士或英雄,村里的“额布格德”(老人)们也会亲身找到歌手或艺人编歌。而更多的则是民间艺人常常被身边的一些美丽动人的故事所感染,几个人坐在一同,你一句我一句,不一会就哼唱出一首漂亮动人的民歌来。一首叙事民歌常常要经过几十个以至几百个民间艺人的口头传唱和不时锤炼、加工,才成为久唱不衰的好歌。
同时,一首叙事民歌,常常由于采集时间不同、演唱者的不同词曲变化也很大,如民歌《龙梅》、《铁秀英》都有好几个版本。
传承状况
在郭尔罗斯叙事民歌编唱、传播的过程中,说唱艺人“胡尔沁”功不可没。他们在走村串户“说书”之余,把一首首美好动听的民歌播撒在郭尔罗斯草原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他们更多的又是从蒙古族老乡们那里学唱新的民歌,再依照本人的艺术理念对新学唱的民歌停止润饰和加工。
20世纪30年代,丹麦学者、探险家哈士伦德在前郭尔罗斯调查时,搜集了蒙古族民歌50余首,珍藏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博物馆。1943年,桑吉扎布演唱的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龙梅》,由新京(长春)唱片株式会社灌制唱片发行;1955年,女声小合唱《龙梅》由中国唱片社出版发行;1978年,苏赫巴鲁调查文章《一首蒙古族民歌的历史——龙梅》在《乌兰牧骑演唱》刊物发表。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最为完好的民歌历史故事。在前郭县的社会文化建立中,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一直坚持重要位置。
郭尔罗斯外乡民歌《波茹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节目录制过程中,经专家认定,被搜集到了《民歌·中国》栏目的“中国民歌博物馆”中。
十七、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它的外型、制造资料,还是它的音质音色、音乐表现作风和演奏办法,均表现着蒙古族的性格内涵,充沛反映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历史形态,表达着蒙古族对自然宇宙哲学性的考虑和体悟。
蒙古族马头琴历史长久,在蒙古族构成时期,马头琴就已存在。在长期的历史开展中,马头琴构成了带有鲜明地域颜色的不同流派,这些流派又与蒙古族内部和外部的聚散离合以及历史变化亲密相关。能够说,马头琴随同着蒙古族从草原和历史的远处一路走来,其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
马头琴不但在一些正式和盛大场所演奏,也呈现在民间的婚典仪典和亲友聚会等日常活动中;既可为歌伴奏,亦可独奏曲目。马头琴具有深沉的社会和民俗传统根底,发挥着传播文化、熏陶情操、移风易俗等社会功用。
马头琴的传统曲目多从民歌中演化而来,可分为五类:1.原生民歌,如《朱色恋》、《八雅铃》;2.英雄史诗曲牌,如《奔马调》、《打仗调》;3.马步伐,即表现马形象的曲调;4.从民歌开展而来的琴曲,如《荷银花》、《莫德烈》等;5.汉族古老曲调,如《普安咒》、《柳青娘》等。
马头琴在蒙古族文化中极受尊崇,已成为蒙古族文化极为重要的表现方式。近几十年来,马头琴的开展遇到了严重的艰难。历史上马头琴有四大传统演奏流派,每一种演奏流派都有本人传统的演奏曲目。但时至今日,马头琴传承人日渐稀少,曲目失传现象严重,维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十八、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春节风俗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现有人口60万,其中蒙古族占全县人口的非常之一左右。岁月更迭,郭尔罗斯人遵照祖辈留下的过年风俗,构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春节习气,持续至今。
郭尔罗斯把春节叫做“希仁乐”,也叫“希尼乐”,汉译为辞旧迎新之意。春节的首月叫“查干萨日”,直译为白月,也叫圣洁洁净,新年开端之意。
从腊月二十三开端到明年的二月二,整个这段时间都视为“查干萨日”,主要分为腊月二十三、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正月初二、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正月二十五、二月二等,有不同的礼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
腊月二十三这天主要是“送旧”“迎新”的开端。全家人忙着清扫卫生,粉刷墙壁,清洁庭院,宅基地每个角落都要洁净,彻底清扫,不留一点灰尘,以示新年不祥。黄昏,群星布满天空之际,也是吉时,祭“嘎林宝日汗”(火神)活动开端。家庭长者代表全家,首先在灶坑口上沿边抹黄油(奶油),把备好的“德吉”供品,在灶坑里点熄灭香磕头,以示火神一年保佑家庭兴隆,不祥安全。蒙古人视“火”为生命的意味,是民族和家庭的维护神,是驱赶各种妖魔与邪恶、治疗疾病、施恩德福于人类的神灵。
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迎着晚霞,炊烟升起,简单吃一些炒米、奶茶等早点,就开端繁忙。家庭主妇炒菜煮肉,调味调鲜,男人们担水劈柴,点火添柴。孩子们衣着节日的新装,兴致勃勃。学生们忙着写春联,贴对联,挂灯笼。肉已煮熟后,首先拿出“德吉”备用于祭祖,另取几块肥肉,开饭前祭洒八方,供奉神灵,恳求保佑全家安全,这时院内鞭炮齐鸣,更添加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吃饭时请晚辈们入上座,家里人依次拜年磕头敬酒,晚辈们给晚辈们祝愿。
长者祝愿终了,晚辈各自入座,欢聚一堂共享色香味全的元旦美餐。吃完饭后要举行烧送“吐勒希”的祭祖典礼,主人拿着已备好的“德吉”肉、纸钱、香、茶、布条面子等祭品,选择一个平整开阔的中央,向自家祖坟茔中央向给祖先烧纸供奉祭品,祭拜时不时在口中祝词承诺,表示让已故去的祖先在天堂吃穿不愁,保证供应,同时也向茔中央向跪拜磕头,恳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全安,不祥安康,五畜兴隆五谷丰收。祭祖完毕回到家中,清洗尘土,换上新装,男孩子们仨一伙俩一帮提着灯笼在屯中游玩,女孩子们玩起了嘎拉哈,老人们听乌力格尔,好来宝,心灵手巧的媳妇布置年画、剪纸、圈饰、画边。慈祥的老额吉清算佛龛、供奉佛祖。德高望重的老阿爸高举祖先“呼日格”(成吉思汗画像)挂在了西墙。家家户户灯笼挂,灯火彻夜通明,各个角落都有灯光,总之不留黑暗死角,意在光明普照。
到午夜清晨,也就是大年初一已到,男主人领着孩子们,向本年度的吉神方位“莫日嘎日嘎那”走一百米不回头,不说话,随手可捡一些柴(财)去迎接全年的财神,喜神,贵神。回来后,院中摆放祭桌,祭桌上摆满祭品,点燃九柱香、九杯酒,拿一把柴草和烧纸点燃,举行“腾格里乌格塔那”(迎长生天)。同时,主妇们也煮好了初一的饺子,用红筷子夹着放到了祭桌上、窗台上、门框上、橱柜上,主人率领全家人在祭桌前跪下,先南后北,左东右西拜祭五湖四海。男孩们放起烟花、爆竹,响遏行云。迎“腾格里”典礼完毕后,进屋摆好餐桌,桌上摆好菜肴,端上新年的饺子,按家中辈份依次给晚辈磕头拜新年。
祝愿终了,晚辈拿出压岁钱分发给孩子们,全家沉浸在节日欢乐的氛围中,到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时分,全屯性的大拜年活动开端,把春节的氛围推向新高潮。
正月初二这天主要有两个活动,一是新娘领着新郎回娘家,新订婚的男孩去女方家,二是全家人今天必需吃馅饼,意味团团聚圆。从初二以后,拜年的跪着磕头改为问安,年轻人或晚辈见到晚辈后左膝向下,两手按膝半蹲式问安。
从初三到十五,家家都纵情的欢乐,亲朋们互相约请,请来知名的胡尔沁听乌力格尔、好来宝等。到了正月十六是“哈日乌得热”,嬉闹的人偷着给对方争光脸,意义是庄稼一年不出黑穗病。二十五是填仓日,意义是迎来一个粮食满仓的歉收年。二月二是龙抬头,一天不套车辆,不碾米,以上风俗都与消费生活互相关联,祈求一年风调雨顺。至此,“查干萨日”风俗全部完毕。
郭尔罗斯蒙古族“查干萨日”风俗,已列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项目。它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价值,充沛表现了蒙古族对自然的崇拜与保护,对生活的盼望与酷爱。
十九、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节日与饮食风俗
白月节
蒙古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愿不祥如意的意义。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元旦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晚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汤摇⒛�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款待客人。马奶酒被以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鲁班节
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寓居在这里的蒙古人民从其他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他们修建的房屋,不只外型别致、美观,而且经久耐用,颇受左近汉族人民的称誉。为了留念和庆贺在土木建筑方面获得的成就,他们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节日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无论路途远近都要赶回家里来欢度节日。各村寨都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人们还把檀香木雕琢的鲁班像拾着,敲锣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后,大家聚集场上,唱歌跳舞。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跳时,先由男青年作为先导,他们怀抱龙头四弦琴,边弹边跳,后面的人群分红两行,有时围成圆圈有时相互交叉,队形多变,且歌且舞,局面非常活泼。
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来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现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县蒙古族在燃灯节的—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文娱方式。节日后,各村寨忙着收小麦、油菜籽,犁田插秧。干完这些农活后,工匠们又形单影只外出承包建筑。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文娱”。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期的开展,逐步演化成今天的包括多种文化文娱内容的浩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奠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所举行。今天的那达慕,每年在夏秋之交举行,普通是看当年牧业的消费状况,小歉收小开,大歉收大开。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竞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蒙古族的饮食
蒙古人富有特征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传统宴客菜,祭奠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域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人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蒙古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洁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人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局部做为鲜奶饮料,大局部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能够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妙的祝愿。
蒙古人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时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办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征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抓羊肉。蒙古人吃羊肉考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坚持羊肉的鲜嫩,在做手抓羊肉时,忌煮得过老。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域的蒙古人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抓羊肉。有些地域的蒙古人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历的厨师还擅长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便于保管,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蒙古人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简直都有饮奶茶的习气,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以至以为,三天不吃饭菜能够,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人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局部蒙古人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域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人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普通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气。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奶酒扒肉
蒙古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时节。勤劳蒙古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别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兴旺,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深完善,不只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呈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成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宝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办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蒙古族的婚礼风俗
蒙古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羊背子(shuus或者uuch)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款待宾客。
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随同下来女方家迎亲,同时要挑点青菜送新娘家。按风俗,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到女方家后,新郎被布置独席吃饭,并不能入手,只能由陪郎夹菜喂新郎吃。当男方来的人们把嫁妆挑、抬出门的时分,新郎就能够迎上新娘出门了。
新娘梳着少妇的发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衣着崭新的衣服。服饰尚青、黑色,衣裙的花边图案与上衣的高领,都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相近。新娘穿的一件小褂,由送亲队伍中一孩童保管。新娘由舅舅抱进轿子,并由新娘的弟弟陪送到男方家。
新娘进入男方家大门之前,要烧喜神纸,进入大门后要劝新娘中止哭泣,进入洞房后要揭去新娘的红头巾,并供到堂屋中。吃饭时让新娘在洞房内吃独席,由新郎为新娘添饭。当晚,姑娘和小伙子要来庆祝,家里一片欢笑声和歌声。
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到女方家回门,同时在女方家拜天地和祖先,岳父母同时给新郎一个银镯子。从女方家返回男方家的路上,不论碰到什么人,新婚夫妇都要作揖。返回男方家后,他们还要拜天地和祖先。
第三天去上祖坟。新婚夫妇在姑娘和小伙子的陪伴下,挑着猪头号供品和食品去上男女双方家的祖坟。回来后,新娘烧火,新郎挑水,给晚辈和同伴烧洗脚水。婚礼至此即告完毕。
婚后7天内,新娘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到其他中央住宿。历史上,蒙古男子能够另娶,而原配妻子却不能改嫁的风俗。状况曾经发作了基本的变化,结婚自愿,离婚自在已成新风,但蒙古族的离婚率是很低的。(以上都是东部蒙古人的婚俗礼仪,南蒙古西部,新疆,俄罗斯,蒙古国则是传统的婚礼)。
二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特产
1、蒙古族馅饼
蒙古族馅饼是一种风味面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制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办法制成。明末清初,馅饼面食从民间传入王府,由干烙水烹改为用豆油、奶油煎制,并用白面做皮,成了王府中经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馅细为特性,烙制后形如铜锣,外焦里嫩。
蒙古族牛肉干
牛肉干经过蒙古传统手工做法精制而成,制造工艺复杂。低脂肪、高热量、口感香浓、回味悠长、色泽金红、外焦里嫩。由于料精工巧,在蒙古传统饮食文化中,牛肉干被视为极品,特地用来招待贵客。
2、全羊席
全羊席又称“全羊大筵”。盛行于清代康熙年间,全羊席这一具有共同风味的宴席是蒙古族在古代逐步构成并传播至今的一种最丰富、最富民族特征的宴席。
“全羊席”以一体之物,烹制出七十余种菜肴,形色不同,口味各异。“全羊席”不只菜名高雅、菜品丰富,形、色、香、味俱备,煎、烹、炸、爆、煮、蒸、炖俱全,而且上菜的程序也十分共同,必需是以羊头菜为首,菜品上桌按四四盘碗编组,辅以诸色点心及各道主食,使“全羊席”不但色香味美、营养丰厚,也极显高尚与丰富,极俱民族风味。
3、烤全羊
烤全羊,蒙语中称为“昭木”、“好尼西日那”。烤全羊是蒙古族宴席中最考究的一道特征菜。做法是将羊宰杀后,去内脏,整洁洁净,把整只羊放入炭火炉中微火熏烤,出炉入炉,前后翻转,重复屡次,烤熟后,将周身金黄的整只羊放在漆木盘中,由两人抬入宴会餐厅,绕场向宾客献礼展现,然后再抬回灶间,交厨师刀解成若干大块置于菜盘之中端上宴席餐桌,用餐刀、竹筷撕块蘸盐面食用,其香浓沁脾。烤全羊不只色、香、味、形俱全,风味共同。
4、马奶酒
马奶酒,蒙古语称“额速吉”,亦称“马奶子”,史称“马”。蒙古族饮马奶酒有长远的历史。在蒙古族酒类中,它是至今仍最享盛名的。
二十一、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著名景点
1、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
忠亲王碑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新丰乡库里屯南,当地百姓俗称为“库里碑”(见图);因而碑为满、蒙两种文字,又被人称为“满蒙文碑”。
碑通高5.82米,石质为火成岩,上有二龙戏珠题字碑额,下有底座,碑身周围精刻12条云龙图案,头上尾下,各逐一球。碑文为15行竖写阴刻满、蒙文字共计383个,右侧八行为蒙文,201个字,左侧七行为满文,182个字,每种文字第一行皆为“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末行皆为“大清国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日立”。
忠亲王,博尔济吉特氏,名寨桑,为清初蒙古科尔沁部贝勒;他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外祖父,忠亲王贤妃,即顺治皇帝的外祖母。二人死后,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被追封为和硕忠亲王和贤妃;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按顺治皇帝的旨意,由他们的长孙和塔立碑于墓前。
碑文(译文)如下:
“帝王恭贤尊功,必崇封宏世,宪前而存后,广开亲工之道,铭于铁石,宜究本以表示。
圣母明圣仁上恭恂皇太后:
王考妣育吾者也,思稽其本,祖获福而子来端,祖母荣贵而福生焉。尔子后济此封王,授以洪恩,今理祖母遗体,念祖崇恩,并立册文,追封祖父为忠亲王,祖母为忠亲王贤妃,立碑于墓,永存后世,仁亲存恩。”
此碑原有碑亭,系四角攒尖砖瓦构造;亭后是一寺院,外有青砖围墙,前有3间门房,中为门,左右为关平、周仓塑像;院内正厅3间,内供关帝像。新中国成立之初,此庙被毁,于关帝像下曾发现一砖室墓,内有木棺,棺内是一暗黄色镶嵌金、银饰片的骨灰盒,中有残骨。另外墓中还出土不少贵重的金、银器。据揣测,这可能即是忠亲王和贤妃的墓葬。
此碑被定为吉林省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2、孝庄祖陵旅游区
孝庄祖陵旅游区坐落在前郭县长山镇,距市区35公里,占空中积2.2平方公里,以东侧的孝庄祖陵陈列馆为主体,西有游船文娱区,南有仿苏州园林区,北有卡丁车区和钓鱼台,中间有人工湖。南方园林特有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曲苑风荷在此都一览无余。整个园林古朴典雅与现代时髦相得益彰。其中区内代表建筑孝庄祖陵陈列馆。该馆采用传统四合院建筑方式,三个展厅和门房以单面回廊相连。馆正厅展出的是孝庄文皇后生活纪事。西厅是孝庄祖陵纪实,东厅是孝庄祖陵的神奇传说和当地的民风民俗。馆中陈放着我省现存的古代大型碑刻、省级重点维护文物“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俗称“库里碑”。至今已有350多年,是目前吉林省现存清代碑刻中范围宏大、雕琢精密,艺术处置较圆满的古代石碑之一,也是清皇室与科尔沁蒙古部联姻的历史见证,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考古价值。馆外还有近期出土的拴马石,距今已有360多年。
长山镇:长山镇始建于1980年,下辖6个行政村、28个社、3个街道办事处、33个居民委。全镇人口38441人,其中:城镇人口29035人,农业人口9406人。幅员59.5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17平方公里,耕空中积1864公顷。长山热电厂、长山化肥厂、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三大中省直企业座落在镇区之内。变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全镇上下精诚团结,坚持以经济……
3、郭尔罗斯博物馆
郭尔罗斯博物馆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100平方米,馆藏文物6876件,其中宝贵文物400余件。博物馆展现布展分三个展厅:
历史展厅:该展厅引见展现了自治县从旧石器时期晚期、新石器时期、辽金时期到元明清、民国各代的历史。以模型、景厢、沙盘、绘画、雕塑、实物等方式展示。
民族民俗展厅:该展厅引见展现了蒙古民族衣食住行、消费生活、宗教信仰、文体文娱等民风民俗。以原景再现、实物、绘画等方式展示。
自然资源展厅:该展厅引见展现了自治县境内水产、植物、畜牧、湿地鸟类等丰厚的自然资源。以景箱、实物标本方式展示。
郭尔罗斯博物馆自2009年免费开放以来,年接待观众均在3万人次以上,博物馆除平常常规性开放外,每年均不定期地组织全县机关干部和中小学生来馆停止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的乡土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还先后屡次举行了“民族团结进步——小记者竞赛”、“我心中的郭尔罗斯”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生有奖征文、“我爱家乡—郭尔罗斯小解说员解说大赛”等专题活动,从而使得郭尔罗斯博物馆真正成为停止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斗争和共同繁荣开展的珍贵资源和重要场所。
郭尔罗斯博物馆开馆以来得到了国度、省、市各级指导的关心和支持,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等各级指导都曾到馆检查指导工作,使博物馆的馆藏资源更具有民族特征,博物馆的社会功用不时得到充沛表现。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省国防教育基地”和“前郭县党史教育基地”等。
4、红石砬子遗址
前郭县红石砬子遗址,别有一番天地,考古工作者以共同的手笔,给它挥洒一层“汉书文化”的神秘彩色。因而,它以新的相貌呈现,引人嘱目,不知吸收了几学者和游客。假如你想去那里一游,可从前郭县城乘车,向东南行程20公里,到吉拉吐乡东灯楼库屯,再向东南走3公里,便可抵达红石砬子遗址。
遗址坐落在松龙江南岸依丘傍水的漫岗上。这里南北有起伏的迤俪丘陵,伴着一泻千里的松花江静静地流淌;西面筑起一道苍翠的防风林带,宛如古老的长城在这里护防,景色幽丽、静谧,是个令人心旷神怡的中央。假如你信步走上漫岗,就会发现脚下有许许多多的陶器碎片,暴显露来的出土陶器多姿多彩,有锥状、0状的陶鬲足,有精巧陶纺轮、红衣陶片、素面黄褐色陶片、箅点纹组成三角形褐色陶片,美观心爱。采集的标本有鬲、鼎、钵、罐、豆,固然四分五裂,但对考古工作者来说,则视为珍宝,别看是一些碎陶片,在他们眼里会发出灿烂的光荣。“红石砬子遗址别具一格”,就是考古工作者考察的结果,专家们以为,“红石砬子遗址的文化相貌,同黑龙江省肇源县境内的白金宝类型文化、望海屯类型文化及大安县境内的汉书文化,均属同一类型的文化”。曾有人问过,什么是“汉书文化”?让我们看看考古工作者的实践考察吧:1974年,吉林省博物馆考古队和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在今大安市月亮泡左近(泡南岸一个隆起的黄土崖上),考古大队开掘一处原始文化遗存,依据地层分市,把遗址分红上下两个不同的文化层,其下层文化遗存定名为“汉书一期文化”;上层定名为“汉书二期文化”。经碳14测定,“汉书一期文化”相当于商周期,“汉书二期文化”相当于战国至汉。因而,红石砬子遗址年代确实定:上限至西周早期,下限到西汉,“主要散布在嫩江和第一、第二松花江流域。这种汉书文化系夫余文化,阐明自治县当时为古夫余属地。”
红石砬子遗址的发现,能够使人们进入公元前11世纪,考察西周时期少数民族在嫩江、松花江一带的生活情况、民俗风情、社会相貌等,它关于研讨松原地域少数民族开展史提供了重要材料。因而,1981年红石砬子遗址被肯定为吉林省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吉拉吐乡:吉拉吐乡南与王府镇交界,西与大山乡、新立乡毗连。东北与扶余县隔江相望,北与前郭镇相连。总幅员面积13,170公顷,其中土空中积为7,100公顷,林空中积为375公顷,水域面积为3,700公顷,在土空中积中耕地总面积为5,000公顷,水旱田面积各占2,500公顷。吉拉吐乡是松原市的一个近郊乡,也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乡,资源丰厚,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吉拉……
5、妙因寺
妙因寺亦称“大通寺”,藏语称“大通多吉强”,清光绪年间改称今名。始建于一七四一年(清乾隆六年),是吉林省著名藏传佛教古刹之一。一九五四年和一九六六年先后两次遭毁坏。二OOO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重建,于二OO二年七月完工。妙因,绝妙之行因,菩萨三大行也,即大慈、大悲、菩提心。位于今天祝县城西50公里的大通河东岸连城鲁土司衙门左近,背靠石屏山,右临大通河,山水相映,环境幽雅,是甘肃著名的景色旅游区。
妙因,取自佛家“绝妙之行因,菩萨之大行也”。佛经云,“妙因斯满,极果顿圆”,这是菩萨修行的最高果位。妙因寺建成于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是郭尔罗斯前旗“沙卜隆”云丹扎木苏活佛为恭喜乾隆皇帝寿辰而建。当时报请清朝理藩院,恩赐满、蒙、藏、汉四种文字匾额——妙因寺。后几经修建,到清朝末年福兴寺因年久失修迁来之后,这里构成有佛堂、经堂、活佛斋院、北仓、东仓、西仓等建筑群体,共计房屋五百余间。佛堂和经堂都是九九八十一间的大殿,共三层。一为平顶,属藏式建筑,为妙因寺-所用;一为大屋顶,是汉藏分离式建筑,为福兴寺-所用。两殿各为一院相隔,院外有高墙相围,前有山门殿,门前有红、黄二匹泥塑骏马,殿内供有关帝伽蓝大0,左关平,右周仓,威严而立。活佛斋院在佛堂经堂的后院,是二层平顶小楼,内有小佛堂和活佛起居室,二楼藏经。北仓为总管-,担任活佛斋院和全寺经济管理,收地租,收布施,管理寺庙佃户,车马,畜群以及两寺支出等。西仓、东仓则由二寺“扎甫”大-住持,分别掌管妙因寺、福兴寺宗教活动、法会、-日常管理等事宜。
据清宣统年间所编《郭尔罗斯前旗报告书》记载,“妙因寺内住扎甫-一人,度牒-二十四人,小-二十七人,庙地六百零五垧,由公爷府岁给香资钱一百吊。左近的福兴寺,因庙宇倒塌,无力重建,一切-移于妙因寺。并有扎甫-一人,度牒-十四人,小-十六人,庙地三百三十垧,由公爷府岁给香资钱一百吊。”这样,两寺合起来共有-近百人,庙地近千垧。
历史
该寺初建于明正德六年(1441),是元末平章政事脱欢后嗣鲁土司管辖区内的主寺它与东大寺、西大寺、古城寺、嘎达寺、宣化寺、塔尔寺、宗家寺、显教寺等8座寺院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寺院群。经清代三次扩建,成为青海、甘肃藏区和内蒙古一带颇负盛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主殿是多吉强殿(金刚持之意),其次是格尔衮殿(多吉强0)、嘛尼殿、却典拉章(塔尔殿)、德松桑吉殿(万岁殿)、措钦堆康(大经堂)、池康(禅僧殿)、琼拉昂(鸾王殿)等,均范围庞大、华丽堂皇。此还建有外地活佛昂欠多处。据藏文史籍记载,清康熙时,0六世被统治西藏的蒙古和硕特领袖拉藏汗废黜后,在云游途中曾于妙因寺后的宣化寺下榻,得到当地鲁土司的热情相待,他在这里宏扬佛法,被称为达宝佛。寺内原设扎仓(学院)两处,分别研习佛教哲学和密宗学科,培育了一批高僧,还曾约请松巴佛、土观佛、华锐饶布萨等著名学者来此寺讲学,使妙因寺成为连结西藏、内蒙古两地纽带上的一颗明珠。该寺原为永登县所属寺院,1956年连同赛什斯等地划归天祝县。
6、塔虎城
塔虎城属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部靠近白城地域的八郎乡北上台子屯北侧嫩江南岸的平原上,在查干湖东面,南距县城50公里,西北距大安县城10公里,是一处辽代古城遗址。
城址简介
辽重熙八年(1039年)置州城,城为方形,周长5181米,为土所筑,高6米,城有4门,惟有西门保管较好。这是辽国皇帝的“行宫”和春行打猎驻足之地,当年这里除驻有辽军官兵外,还为佛教圣地和贸易中心,曾出土不少唐至辽代的文物。
建筑特征
塔虎城,辽、金城址,位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八郎乡北上台子屯北侧嫩江南岸的平原上。西北10公里是大安市,城西1公里是长春一白城铁路,长白公路穿城而过。“塔虎”,蒙语“胖头鱼”之意,因其四周湖泡过去盛产胖头鱼而得名。
城呈方形,方向正南、周长5213米。东墙1314米,西墙1298米,北墙1323米,南墙1278米。城墙高5一6.5米,基宽20一25米,顶宽1.5一2米。四面城墙上各筑有16个马面。城四角各存一角楼址,平面为圆形,稍浸城内,外凸出城角。”基部直径米,顶部直径28米,高出城墙1.5米。站在角楼址上,可监视左右两侧城墙,与马面互为呼应。城有4门,分设于四面城墙的正中。
塔虎城遗址
南、北两门均遭毁坏,东门已残,唯有西门保管较好。城门外各有一半径约30米的半圆形瓮城,瓮城门开在侧面。南、北城门宽25.2米,瓮门偏东。西门12.3米,东门18.5米,瓮门均偏南。城墙夯土垒筑、夯层明晰。城外距墙基10米处,有两道护城河,两河间有一道宽8米、高出河床4一5米的土垣。内河宽13.5米外河宽11.5米,深约3.6米。护城河于瓮城处、随其形向外弯转而过。在角楼外,两河之外又加一道短护城河,其堤坝较宽,两端延伸到角楼两侧第一个马面处,与第二护城河相通。东门外有一条东西向的河道,长750米,宽80米,是当年引嫩江水入护城河的故道。城内已辟为耕地,有8处较明显的台地,高出地表约0.5米,其上砖瓦较多,是建筑址。
西北角建筑址东西长33米,南北宽32米,高出地表约2.5米,瓦砾残砖普及台上。-是两道土墙,遗址外表可见兽面瓦当、绿釉筒瓦、鸦尾等建筑饰件残部。城内东南角曾有一高台,外有土墙盘绕,现已平毁,分布有少量的残砖碎瓦和陶、瓷片。
城址开掘
城西南隅过去有4处遗址,现已平毁。城内在公路两侧约100米、南北长700米的范围内,灰土较厚,陶瓷片、建筑饰件散布较集中,曾出土黑白围棋子、北宋铜钱和铜、铁蒺藜等。距南墙700米、西墙700米处有一土丘,东、南、北三侧地势略高,遗物散布较集中。其东侧的高台上,发现大量的铁渣和红烧土,是一处冶铁作坊遗址。城内文物堆积厚达5米,其中有灰烬、鱼骨和兽骨等。塔虎城四周还发现许多与城有关的遗址。城东北距城墙50米处,有一座椭圆形土台。此台基部东西长38米,南北宽30米,高5米,砖筑,石灰勾缝,十分巩固。高台外表上镶有牡丹花和莲花等花纹砖,在台下出土铜风铃1件,为方柱形,四角呈卷云状,做工精巧。此台已遭毁坏,现仅存土台。文物标明,此台应是辽代的一座塔基。城东和城北发现寓居址和建筑址,城南、城西、城北多处发现小型瓮馆墓葬。1975年,于城南发现一砖室墓,墓室为方形,券顶,内壁抹白灰,上饰壁画。随葬品有铜镜、陶、瓷器数件。城内遗物丰厚,有大量砖、瓦、陶瓷片。建筑构件做工精密,外型漂亮。当时中原各名窑烧造的瓷器,在此都有发现。其中有一批完好的瓷器。种类有酱釉鱼藻匜、定窑白釉莲花盘、莲花碗、双鱼碗、白釉瓜棱柱、白釉小口瓶、鸡腿坛、黑釉双系壶、酱釉三流三系壶、绿釉长颈瓶等。铜镜是出土铜器中最多的器物,有双龙镜、童子戏花镜、双鱼镜、昭明镜、瑞兽镜、十二生肖镜、朱雀镜等。双龙镜镜缘刻有“长泰县监”字样。双鱼镜有3面,其中两面有边刻,一面刻“信州司侯司”,另一面刻“肇州司侯司”。此城发现铭文最多的是瑞兽镜,共28字,边刻有“长春县xx”字样。湖州镜,镜薄纹精,外型别致,内铸楷书“湖州真石十八郎,炼青铜无对比子”等字。铜人、铜佛、铜釜、铜钱也屡有出土,自清末此城址被开垦,屡次出土铜钱,少者几枚,多则千斤。多为北宋钱余为唐、南宋、辽、金钱。城0土的消费工具,主要有铁铧、犁镜、趟头、刃、斧、钁和石磨等,也出土铁镞等武器。
1961年,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发布此城址为吉林省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7、王爷府
在前郭县东南角上,有一个带着几分神秘颜色的小镇,叫哈拉毛都。无论是在镇西黑马敖包山上居高俯视,还是在第二松花江的游船上凭栏瞭望,这个小镇总是在淡如薄纱的雾蔼中,透着一抹深沉古朴的风光。这个小镇,从前就是威震一方的哲里木十家王头、郭尔罗斯前旗王府的所在地。
据史书记载,从旗祖扎萨克辅国公固穆起,到末代旗王齐默特征木不勒止,经明、清两个朝代,长达300余年,这里不断是世袭的王公府邸。清末,这里还成了嫩科尔沁的政治中心。
王府旧称公爷府、公营子。原是依据扎萨克辅国公府所在地而称谓的。至齐默特征木不勒被册封为亲王后,改称为亲王府。
王府座落在第二松花江下游左岸,距县城35公里。王府前面是平整的沃野,背靠花木丛生的青山,西面是婉蜒起伏的丘陵,东面是苍翠茂盛的树林。树林东面2公里处,第二松花江从东南向西北缓缓流去。在王府的后山,有一处奇特壮伟的自然景观——沙雕(民间俗称“假北京”)。传说是500年前的一次大地震形成的山峰裂痕。经多年风雕雨蚀,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塑造,构成了独具特征的塞北奇迹。
王府是末代王爷齐默特征木不勒的官邸,蒙古封建王公贵族大庄园。它是构造严谨的宫殿式建筑群,始建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整个建筑群占空中积457丈,围墙边长105丈,高1.55丈,四角及西墙正中均设有炮台。府院辟有南门和东门,南门为正门,东门为侧门。正门宽1.6丈,高9.6尺,侧门宽1.3丈,高9.6尺。两门均为木制,朱红涂漆,铁叶镶边,金钉密布,貔貅衔环,不但装饰华美,而且坚实结实。门楼飞檐腾空,双龙滚脊,铁马刀铃,典雅庄严。门前,长条青石砌成台阶,两侧石狮雄踞。正中,一道影壁横贯东西,长3丈有余,砖石构造。影壁前后各悬一匾,前书“接福”,后书“迎祥”。影壁后,大门前,并列4棵旗杆,旗杆根部直径1.8尺,高3丈余,条磨铜饰顶,光华耀眼;两侧各有6根栓马桩;顶部均为猴形雕饰,做工十分精密。
府中房舍多为回廊式建筑,整个庄园按尊卑等级划为左、中、右三个局部,共七进,计640余间。第一进院落为迎宾馆。两侧配有客厅、客房。迎宾馆的后面设有兵营,东西各11间,驻府兵一个连,后开展到一个团。第二进院落是王爷的印务处,设大堂、牢房及文武-公务居室。这里俗称衙门宫,设掌印-“白靳达”,担任办理王府的行政事务,如经济管理、税务征收等。大堂是处置诉讼、事务的中央。牢房分普通牢房、死牢、水牢等。此外,王府设在长春、农安、德惠、长岭等地的地局子、租子柜,也从属于印务处,办理长春、农安、德惠等地的租赋事宜。
第五进院落设佛堂,供傣释伽牟尼、千手千眼佛。每日香烟缀绕,钟磐不绝,是王爷及福晋、格格祈福镶灾的场所。齐默特征木不勒亲王内宅在第六进院落。上房为7间,东西厢房各5间。正房双龙滚脊,雕梁画栋,金龙蟠柱,华丽堂皇。院内,回廊漫转,檐牙交织,极为壮观。梁栋、檐板上诸种装饰,如鸟鱼花卉,山水人物等,尽是精雕细搂,无不玲我灵巧,栩栩如生。形态万千的门窗、隔扇、屏风,参差有致,幽雅温馨。屋内红毡铺地,亮滚涂壁。堂中央有两个高过人头的大火炉,略成鼎形,饰有龙凤,工艺非常讲究。室内有高大的穿衣镜,有用紫檀;铁梨、金丝楠等宝贵木料制做的样式各异的配套家俱,有各种名贵的彩画、古玩,以及京城、蒙地书法名流题写的楹联、匾额,还有无价之宝的稀世珠宝等。正房两侧各有一耳室,耳室旁各有一月亮门,可通花园及侧院。
王府的花园在府院西侧,内有果园、假山、花圃等。花圃内设有控温花窖,四季花卉达1800多种。王府内设有运动房和乐队。运动房是一种共同的体育设备,经常扮演一些摔铰之类的竞技活动,以供王爷及左右亲众欣赏之用。乐队共23人,成员多是民国初期流入的外旗人或从王府、-庙的奴仆当选进的,年饷10石,将校呢军服。乐队专供王爷送客或举行宴会时助兴之用。
8、龙坑水利景色区
自松原市驱车西南行22公里,便到了地肥水美的套浩太乡。弃车向东散步约1000米,一泓碧水映入视线,这就是松原的景色胜地——龙坑,古称别里不泉。
此间的龙坑,就其现象之共同,别说在松原境内,就是在地跨东北三省的松辽大平原上,也是少见的一大奇迹。
这是一条长约2500米、宽约300米、深达70余米的自然沟壑。套浩太乡深居松辽平原腹地,此一方正是郭尔罗斯大草原的边缘,大幅面的地表原本浑然紧密,何来这一颇具纵深的沟壑呢?实令好胜猎奇之辈大伤脑筋。当然并非止此一端。这一沟壑之内,有一股神来之水,更是叫人难以揣摩。郭尔罗斯大草原东部,泉水溪流甚是稀有。套浩太乡以北200里,以西300里,以南300里,都难以觅到泉溪的踪迹。只是由此向东南缺乏百里处,第二松花江下游一带,才散布着若干泉溪。但这些溪流,大者缺乏三步之涉,小者不过一瓢之取。况且,这些溪流常常是兼收矛容,几经会聚,才构成一介微流。而龙坑涌泻的泉溪,其径流量则在每秒2立方米以上,又是在一坑之内陡但是成,这就不同凡响了。
但凡自然奇景,见绝之处常常不止一二。龙坑地处松辽平原低等海拔梯面上,这是地地道道的外流区域,这一区域的绝大局部流泉,或汇入辽河水系南下渤海,或投诸松、嫩二江汇入黑龙江水系,经俄罗斯滨海地域流向北安定洋。但是龙坑泉却独开一境,堂堂然以内流河的方式在千里草原上出奇制胜。
龙坑泉先在沟壑之内构成一个十数尺深的小天池,然后下溪水转而向东漫过自然堤限,舍龙坑而去。这条溪流左右彷徨,弯曲十几公里之后,在西北方向的一个低洼之处停了下来,就地运营起一个有数平方公里面积的淡水湖,有莲露花浮出水面,遂称莲花泡。著名全国的莲花泡水稻机械化示范场,便设在这里。-于京津市场的绿色食品——莲花泡大米,也在这里应运而生。
80年代初,大型水利工程——引松人工河开通后,龙坑泉水完毕了运营莲花泡的历史,转而经运河注入查干湖。从此,龙坑泉再以全新的姿势,在松原的人文天文上,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由于本地气候条件以及第二松花江水位的限制,前郭引松人工河只能是时节性水利工程。但龙坑泉这股溪流却是永无连续地向查干湖提供大量水源,以支撑那里的水产事业。
据《金史?天文志》记载:“长春县(今前郭县境内塔虎羊城遗址周围一带)有别里不泉”。经考证,“别里不泉”就是这个龙坑。“别里不泉”系女真语的汉语音译,意为“喷泉”。从这块土地上发现的两处遗址中,还残留着契丹和女真族的文物。能够判定,这里早已是东北先民养精蓄锐的中央。
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雕饰了龙坑的自然美。春夏之时,沟壑两坡很有一番风光。项目繁多的花草树木,诸如百合、金针、杜鹃、马兰、牵牛、山杏、山葡萄、山里红,等等,争芳斗艳,姹紫嫣红。隆冬时节,郭尔罗斯大草原成了冰雪世界,龙坑泉水却荡然无存地日夜奔腾;沟壑里也是暖暖洋洋,于是便有鸟兽家族把这里当成了自然的避寒之所。而今,假如把话题转到旅游观光这个层面上来,龙坑又可谓草原一颗明珠。令人鼓舞的是,开发龙坑旅游资源在这里曾经提上日程了。
第一轮,只能算是个序幕,当地居民没费多鼎力气就在这里建起了一个养鱼池,养起了极端名贵的虹蹲鱼。紧接着,这里又平地建起了一座二层楼,乡政府看好了这块风水宝地,先把敬老院布置到龙坑近旁。营林造植活动也同步展开起来,坡面栽上了一排排挺拔的红松、白杨、樟松,还有曲柳、紫槐、黄榆、黄玻璃。与之相配套的,龙坑东面,依次建起了桑园和果园。一排排桑树、苹果树、李子树、海棠树、山植树,等等,规划合理,参差有致,这就使龙坑景观有了一个良好的外围环境。再接下去,还将继续增设旅游设备,将在这里建亭台船榭,置游船,架浮桥,修栈道。
如此看来,默默无闻的龙坑要有一番生龙活虎之举了。但是,现有的一点设想太嫌小家子气了。依龙坑提供的建立空间之宽广,加之此一方可资玩耍阅读的自然景物之宝贵,龙坑作为一个地域性旅游中心,其辐射方圆与开展前景,都是极为可观的。有朝一日,龙坑则很有希望一跃而著名。
套浩太乡:天文位置套浩太乡位于前郭县境中部,介于东经124°29′至124°47′,北纬44°46′至45°02′之间。距松原市25公里。东与新立乡、红光农场、莲花泡农场相连;南与大山乡、长龙乡接壤;西与宝甸乡为邻;北与重新乡交界。总幅员面积为15485.45公顷,套浩太乡现辖7个行政村,22个自然屯,31个村民小组。全乡人口达13000多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约8……
9、长山明珠园
明珠园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长山镇境内,长山热电厂东侧,长山热电厂始建于1969年,30多年来,它象太阳一样为大地和人民贡献着光和热,默默地为吉林电力事业的起飞和松原经济的开展奉献着力气,它宛如一颗灿烂的明珠,在草原上熠熠生辉,长山明珠园也是由此而得名。这里风光怡人,风光秀美。
长山明珠园是由长山热电厂出资始建于1988年,原名水上公园,为了充沛发挥天文环境优势,加快开发旅游业,2001年长山热电厂出资再次对其停止了全面改造,并更名为明珠园,由长山热电厂明珠实业公司停止管理,如今的明珠园占空中积达2.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4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超越1万平方米。公园内设置了16个功用区,涵盖了历史教育,野外生存,餐饮效劳,园林景观,现代游艺,荷花欣赏,植物欣赏,游船垂钓,冬季运动等。整个明珠园既富现代文化气息,又具备苏州园林的典雅,突出了休闲、文娱、教育、健身、理论的目标。公园内设置了16个功用区,整个明珠园既富现代文化气息,又具苏州园林的典雅特征。
走进明珠园正门,首先映入视线的是镶嵌在黄色大理石上的一幅“塞外平原湖光山色胜江南、辽金故地碧水楼台迎宾客”的对联。
入正门,伫立于希望之星主题广场,便会将整个明珠园的风光尽收眼底。“希望之星”主题雕塑,它的曲线型钢柱上镶有金光闪闪的明珠,背景为碧波荡漾的人工湖,预示着生活在长山的人们充溢希望,前程似锦。广场四周鲜花环绕,绿草如茵,整个广场庄严、凝重。夜幕来临,草坪灯、路灯柔光四射,游人在路椅上小憩,在湖岸边、草坪旁细语,似乎置身于大自然的环抱中,温馨惬意,其乐无量。
公园东有清代满蒙文碑,西有游船文娱区,南有苏州园林区,北有卡丁车和钓鱼台,中间环绕的是人工湖。湖面上八仙过海塑像活灵活现,一座吊桥将小瀑布与其巧妙相连,把北方园林的粗暴气度和南方园林的精密纤巧交融在一同,工、巧、奇、趣,变化无量。又将园林艺术与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整个园林建筑浸透出深邃的意境。
长山镇:长山镇始建于1980年,下辖6个行政村、28个社、3个街道办事处、33个居民委。全镇人口38441人,其中:城镇人口29035人,农业人口9406人。幅员59.5平方公里,镇区面积4.17平方公里,耕空中积1864公顷。长山热电厂、长山化肥厂、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三大中省直企业座落在镇区之内。变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全镇上下精诚团结,坚持以经济……
10、查干湖自然维护区
查干湖国度级自然维护区位于我省西北部,霍林河末端与嫩江的交汇处,总面积506.84平方公里,主体在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局部位于白城的大安市和松原的乾安县。维护区以半干旱地域湖泊水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珍稀、濒危鸟类为主要维护对象。
1986年查干湖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自然维护区。20年来,维护区内动植物资源日益丰厚。仅鸟类一项,已由过去的117种增至目前的239种,有国度一二级维护鸟类43种,特别是东方白鹳、白头鹤、白鹤、丹顶鹤、黑鹳、大鸨、金雕、白尾海雕、大天鹅、灰鹤、白琵鹭等国际濒危物种及国度一二级维护动物的品种、数量,在维护区有逐年增加的趋向,充沛显现了查干湖自然维护区的重要性。
历史沿革
1986年8月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6)131号文〕批准树立吉林省查干湖自然维护区,列为省级自然维护区。设立吉林省查干湖自然维护区管理局,由前郭县政府指导,吉林省环境维护局担任业务指导。
2004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吉林查干湖省级自然维护区总体规划》。
2007年4月6日,国务院(国办发[2007]20号)正式批准查干湖自然维护区为国度级自然维护区。
自然天文天文位置
维护区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及大安市境内,范围在东经124°03′28″—124°30′59″,北纬45°05′42″—45°25′50″之间。
地质地貌
维护区地貌主要特征是低平、微波起伏,东南高,西南略高,中央及东北低。查干湖东川头、西川头,青山头一带地势较高,为140~160m。在查干湖左近地势低洼,湖旁残留有二级河流阶地,几个较大的湖泡水位有所差异,也有一些相对高度不超越5m的砂丘。依据成因和形态特征,该区域地貌可划分为冲积湖积平原与河谷冲积平原。冲积湖积平原散布于查干湖湖区低洼处,河谷冲积平原散布于霍林河河谷及嫩江古河道。
(1)冲积湖积平原
大局部地段为冲积湖积平原,空中高程普通为129~140m,部分140~160m。其中微波状岗地散布于南部和北部,散布面积较大,表层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顾乡屯组黄土状壤土,在查干湖四周多呈现为腐蚀岗地。微倾斜平地散布于西部及南部,表层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顾乡屯组黄土状壤土。湖沼洼地散布于湖泡的四周,呈草原景观,表层岩性为全新统湖沼堆积壤土,盐渍化较发育。
(2)河谷冲积平原
散布于西部霍林河河谷和嫩江河谷(库里泡),空中高程127~132m,发育有一级阶地和河漫滩,查干湖区为湖沼洼地。表层岩性为全新统冲积壤土、粘土及湖沼堆积的淤泥质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