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扶余市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3-01 10:42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扶余一锅出风俗  
如今简直一切的饭店都有一道菜叫“一锅出”。这是一道地道的东北炖菜,一个小锅上桌,锅内盛着炖好的四样菜爻,一锅出四个菜,真是即经济又实惠。每当吃这道菜时,总觉得那香香的滋味里面还缺陷什么,不由想起我曾经吃过的“一锅出”,那可能是最早降生的一锅出的版本。  
一九八七年时,我在扶余县的伊家店乡工作,乡干部主要工作任务是下乡蹲点包村,我被指派到乡境内最南边的前阳村。这个村南接更新,东枕拉林河,西靠引拉灌区水库,地势南高北低。比拟特殊的天文位置,构成了既有宽广的旱田,也有大面积盛产稻谷的水田和鳞次栉比的小型湖泊沼泽。记得那些湖泊沼泽中都有野生鱼自然繁衍,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黑鱼、老头鱼等等不下十几种。农民家中都有捕鱼的工具,农闲时随意找一个水泡子,下几片叫“挂子”的渔具,用不上半头晌,大鱼小鱼挂满网,高快乐兴地满载而归了。前阳村的人家里历来不瞅来了客人没菜款待的,客到了现抓鱼都赶趟。我就亲眼见过大雨过后,上流田野和泡泽里的雨水冲进村里,村民就在家门口的路旁壕沟里逐着水流撒下旋网,网网都能打出几条一二斤重的大鲤鱼。一群人站在雨后的街路上,同时撒下翻飞的旋网,网出一筐筐活蹦乱跳的鲜鱼,那局面也是十分壮观的。前阳村真的能够算得上一个鱼米之乡,当时村里就传播着“上有天堂,下有前阳;鱼儿满囤,粮食满仓;姑娘不外嫁,小伙不愁娶新娘。”后来,那些泡泽水塘被村里承包给村民做养鱼池,那时他们饲养的鱼也是不听任何饲料的,春天放进的鱼苗靠吃水池里长出的水草和水面的浮生物长大,秋天打捞出的是自然的绿色食品。  
我下乡前阳那段时间,正是乡村联产承包义务制之后,下乡干部不像以前能够到老百姓家吃派饭,而是到村里设立的伙食点就餐。所谓的伙食点就是一个村的小食堂,选一户卫生条件比拟好的人家,家庭主妇厨艺又不错的定为伙食点,款待下乡干部和外来客人就餐。全乡十二个行政村,前阳村的伙食点是最好的。一是前阳村的经济根底比拟厚实,二是自身就是鱼米之乡,加上村干部热情好客,自然就是宾客盈门。我是前阳村的包村干部,常年下乡蹲点,自然是小食堂的常客。印相当中那时的每顿饭菜都很丰富,固然都是乡村的传统做法,大锅炖、大锅煮,但吃着十分可口,特别是顿顿必保有鱼。一些乡直部门的干部有暂时下乡任务的也都愿意去前阳村,就奔那大锅炖鱼去解馋的。  
一次村里召开社主任会,散会时已近中午,村指导为了犒劳一下辛劳的社主任,宣布中午一同吃饭喝酒。这顿饭是暂时决议的,事前没有布置,所以饭菜没做任何准备。十二个社主任,加上乡村干部,有二十来个人,现买菜做饭还不得吃到黑天?不是说好菜不怕晚吗,饭菜晚一会儿没关系。通讯员用丝带子背回十几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伙食点的大嫂忙着捞米饭;几个热心的社主任做助厨,力所能及做些削土豆皮、拾掇鱼、烧火这类的活;屋里放上桌子打扑克消磨时间,做好了等天亮吃饭的准备。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四盘热火朝天的炖菜摆上了饭桌,顿时满屋香气四溢。一盘是带着浓烈鱼香味的炖鲤鱼,一盘是透着圆圆蛋黄的顿鸡蛋,一盘是炖出蜂窝的大豆腐,一盘是微黄起沙的炖土豆。一切的人都感到惊奇,都夸主厨的大嫂不普通。  
原来主厨的大嫂是一个机灵人,做起活计麻溜快。眼看着要过了饭时了,一样一样地做好四个炖菜真得做到天亮,她怕大伙肚子挨饿,就心血来潮有了主见。先爆锅调好汤锅,把拾掇好的鱼,切好的土豆、大豆腐同时放到汤锅里,各占一边不掺和;上面放上锅锸,锅锸上面放上捞好的大米饭;盖上锅盖,锅底下烧火开端炖。俗话说,千炖豆腐万炖鱼,炖好鱼和豆腐是有考究的技术活,全凭着觉得。炖至八成的火候时,端过来一盆鸡蛋一个个翻开,下到菜锅的一边,再加火炖开锅一会,一个大铁锅炖出的四个菜就做好了。合在一同炖熟的鱼菜滋味太鲜美啦!无论吃哪一样菜都有其它三样菜的滋味,特别是那鲜香的鱼味最能侵入别的菜中。  
有了第一次的创举,以后经常能吃到这样一锅炖出的四个菜了。不过那菜的种类有时会变个样,鱼是不变主菜,只变换其它菜品。比方茄子、鸭蛋、鹅蛋、酸菜、大白菜都能够入选其中的。后来这样的做法得到开展和延伸,不单鱼唱主角,鸡、鹅、鸭等禽类也开端参加这道菜的行列,充任主菜品。  
十年后我搬到县城三岔河镇,刚好赶上这里的饭店开端兴起一道菜叫“一锅出”,很受进餐者的欢送。我看到饭店的一锅出,不由地想起十年前就开端吃的前阳村的大锅炖出的四样菜,和饭店的一锅出是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是饭店的一锅出的四个菜装在一个小锅里,大锅炖出的四个菜是分盛到四个盘子里的。这时才弄明白,以前吃过的大锅炖出的四个菜,起个名不就是一锅出吗,很可能如今餐桌上的一锅出就是那大锅一锅出演化而来。细品味饭店餐桌上的一锅出,放进各种制造美食的作料,但觉得那滋味总是缺陷什么,总比不上那大锅烹制出的一锅出滋味纯粹鲜美,更短少的是那种憨厚,那种气息。  
二、古代扶余人奇特习俗  
扶余人,是寓居在中国东北部的古代民族,与秽貊族(又称“亳人”或“发人”)以及后来的高句丽人同源,高句丽和百济的王室都是扶馀人。扶余国,又作“扶余国”等,是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是中国东北地域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这民族有一种奇异的习俗,让今天很多爱妒嫉、爱吃醋的女人都会提心吊胆的。  
《后汉书·东夷列传》: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中央二千里,本濊地也。这个位置相当于今日中国吉林省。扶余族与汉族的交往最早。他们的祖先本来寓居在中原,与汉族关系严密,并且深受中原文化影响。据载,公元前2世纪初,汉武帝在东北一带设立玄菟等四郡后,扶余归玄菟郡管辖。连扶余王用的印章,也由汉廷发给。  
有人说,过去,松嫩平原上有一种树,树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局部东胡人到了松嫩平原,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这是扶余称号的另一解释。和扶余这个名字一样,扶余这个民族也有着本人神秘而奇特的习俗。  
依据《三国志·东夷传》记载,扶余其中央圆约二千里,八万户人家。寓居地固定,有宫室、仓库、监狱。这个部落多丘陵湖泊,在东部少数民族地域,地势最平整开阔。土地肥美,能够种植五谷,但不宜种植果树。这里的人长得高大魁伟,性情英勇,为人慎重厚道,不粗鲁抢掠。国度有君主,官职都用家畜之名,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大使者、使者。为人慎重厚道、不粗鲁抢掠阐明其文化水平,而官名以家畜之名,则能够看到他们对家畜的注重。他们“兄死妻嫂,与匈奴同俗”,但有些让人难以了解的是,“男女淫,妇人妒,皆杀之。尤憎妒,已杀,尸之国南山上,至腐朽。女家欲得,输牛马乃与之”。  
意义是:扶余人男女淫乱、妇人妒嫉都是死罪。特别憎恶女人妒嫉,杀死她们后,还要把尸首摆在国度南山上,直至腐朽。女方家想要回尸首,必需交出牛马来换。多么奇特而严酷的习俗,但为什么会这样?似乎没有人能说清。  
司马迁说:“女人无论美与丑,住进宫中就会被人嫉妒”(美女无恶,入室见妒)。老百姓的家哪有那么从的“宫”?嫉妒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意理现象,是指见了他人比本人强而产生的一种“恨”。而“恨”是不是能够了解为许多“恶”的开端呢?它地道是一种人祸啊!极力剔除这种“人祸”的扶余人因而而变得快乐了起来。  
在《三国志》的记载里,我们还看到扶余人走路很快,这是他们“性强勇谨厚,不寇钞”的结果,当然包含着痛快利落的意义。痛快利落的扶余以奇特的方式和手腕让本人的生活里鲜有妒嫉,减少“人祸”,因此,生活也便成了快乐的:每年正月他们都要举行祭天活动,在国中召开大会,连日欢庆节日,手舞足蹈。而快乐又让他们显得“宽容”了起来,每年这个时分,他们不判犯人,相反还赦免犯人。  
假如这种推理是合理的,那将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事情!而与人祸关联的一个词便是天灾,扶余人是怎样对付它的呢?依照扶余的旧俗,如遇天灾,粮食减产,都要把罪恶推给诸王,有的说这个王该交换了,也有的说这个王以至该杀了(旧夫馀俗,水旱不调,五谷不熟,辄归咎於王,或言当易,或言当杀)。自然的力气不可抗拒。在这一点上,扶余人的王清楚有些冤了,但扶余为了生活的富足,仍然坚决地以为,以致这成了一种习俗。而这也恰恰阐明了王在扶余人心中的重量,即是要能给人们带来好运。  
如此一说,扶余肉体层面的画卷活脱脱展示在了人们的眼前——百姓少恨而王者多运——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大地上都是一颗颗带着美妙愿望的澄澈而透明的心。  
三、扶余丧祭风俗  
其丧祭之俗,与中国略同。史称夫余“以腊月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是时断刑狱,解囚徒。有军事,亦祭天,以蹄占其吉凶。”  
夫余:“丧皆用冰。杀人殉葬,多者以百数。有棺无椁,停丧五月,以久为荣。其祭亡者,有生,有熟。丧主不欲速,而别人强之。常诤引,以此为节。居丧,男女皆纯白。妇人著布面衣。去环佩。大致与中国相似乎。”  
四、扶余市结婚风俗  
扶余市结婚彩礼三金不可缺  
三金在当代人心里,概念比拟含糊,这指的是传统的说法,也就是给娘家送上金属,给新娘送上金银首饰。条件好的人普通送黄金首饰,条件差的人会送上银首饰,依据男方的状况规则。如今扶余市人结婚,除了会送上金银首饰之外,还会送上钻石宝石这类型的贵重品,能够由新娘本人来停止选择,能够选择戒指、项链、耳环、手镯等,像送上乐维斯钻戒加上其他两件金银首饰就能够称之为三金。  
家电家具结婚礼金不可少  
扶余市婚礼风俗上面,送家电家具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有的人喜欢分两次送出,也就是在订婚的时分送上一局部,结婚的时分再送另一局部。至于结婚礼金方面,这能够说是中国结婚的一大传统,扶余市也将这样的文化持续下来,男女双方结婚一定要有聘金,而这里的金钱数目能够由男女双方一同协商好,普通是在4万到5万之间。  
扶余市婚礼风俗忌讳  
在扶余市结婚的男女需求恪守扶余市结婚风俗。据理解,在结婚的前一天,新娘新房不可以让任何人进入到其中,还需求找一个从未结婚过的男孩子压床,并且需求到祖坟上面通知祖先你要结婚了。此外,需求多准备一些红包,多找几个小伙子一同动身前往新娘家接新娘。在扶余市结婚,新娘子有将鞋子藏起来的风俗,只要等男方将红包拿出来才能够将鞋子拿出来,最后还需求背着或者抱着老婆出门。  
每个中央都有本人的结婚风俗,扶余市婚礼风俗亦是如此,假如你想要在扶余市这个中央结婚的话,一定要懂得相关的内容,这样能够将婚礼举行的风风光光,收获男女老少,亲朋好友的祝愿。当然,婚礼更是少不了一枚见证爱情的钻戒,例如真爱品牌乐维斯,以终身只送一人为理念,寓意“以我之名,冠你指间;终身相伴,一世相随”正是爱情浪漫独一的表达。  
五、扶余市春节风俗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倘若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中央还保管着一风俗,元旦前扫除洁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渣滓,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需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需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传说这天容易与人发作口角争论。不过这个风俗早已过时,由于如今人们难得春节聚会,对此曾经淡化许多。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拂晓即起,放鞭炮,清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进来。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大年初六,商店酒楼才正式开张停业,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元旦的境况。传说这一天最受欢送的是当年满12岁的男孩,由于12是6的二倍,这叫六六大顺。这一天,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渣滓扔进来,这叫送穷鬼。  
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华诞,也叫顺星节,传说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假如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歉收,天阴则年歉。  
初十是石头的华诞,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以至要祭奠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番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歉收。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贺“天公华诞”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用再花费,就应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款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端准备庆贺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端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  
六、扶余市丧葬风俗  
(一)送终  
人在弥留之际,亲人守护在其身旁,呼呼他的名字,思是竭力挽留他还会问些交代的事情,或对他极不放心不下的事对他做一些解释,让他走得放心,也能够减轻死者逝世时的痛苦。  
男人将死使其卧于正厅东首,安但是去,男子死曰寿终正寝,女子将死,仍居内寝,所以女子死曰寿终正寝。  
人将死子女要放些钱在他(她)身上,手上也要握些钱,叫起身钱,人死后首先鸣炮意在送行,拿一口大铁锅置于大门口,子女率亲人跪地往锅里烧纸钱,这叫烧落气钱,落气钱纸灰要用布包裹,置于死者棺内带走。  
(二)报社买水  
人死后子女头披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到当地的城隍社令面前焚香炳烛,将死者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和死时的八字通知城隍社令,请城隍社令给死者灵魂放行(传说城隍社令是冥界的管地一方小神,人死后灵魂要去仙界,所以要城隍社令放行)。人死后子女要为死者沐浴洗身,沐浴洗身的水要子女到河里去“买”。打水时子女要顺着水流的方向打,不能逆流打水,所以“买水”也叫“打顺水”。  
(三)沐浴小殓  
子女给死者沐浴后给死者穿寿衣戴寿帽穿寿鞋,然后放入棺内。叫着装入棺,入棺前,棺内放入石灰棺材的缝隙要用桐油刷过,以防流出尸汁。入棺时要敲锣打鼓、鸣炮,亲人要跪地。子女还要向帮助入棺的八仙下跪,死者入棺后,棺盖虚掩多用草纸高高垫起,有的痛快不盖,用布掩住死者面部。  
(四)报丧  
派人进来通知亲族友,告知死者死讯。报丧者不管天晴下雨都会带把雨伞,雨伞不能带进他人的家里,只能放在大门外或院子外,亲友要善待报丧者,要给钱或物打发报丧者。普通要给点鸡蛋或面条或煮鸡蛋给报丧者吃,旧时的报丧者假如没有遭到接待或打发会把人家的饭勺偷走以示不满,报丧的见到要找的亲友普通说某某多谢你了,意义是某某人死了,感激生前你对他的照顾。  
(五)请堪舆  
堪舆是民间风水先生的雅称,本地也是山人,谓地仙。人死后,子女会请堪舆依据死者的生殁八字,分别择出封棺,出柩(殡出)还山,圆坟的日子和时辰,还要算出冲克。即什么年岁的人不能看死者,什么年岁的人封棺时不能在场。还要为死者择墓地,意义是将死者葬在风水宝地,以佑后人百世荣昌,堪舆要把择好良辰吉时各类冲克,选好的墓地的座向、朝向都写出来贴在墙上,叫出科文。  
(六)设库房议事,出讣告  
库房即相当于治丧委员会,是谐和丧事期间各项事宜的暂时性的机构,由亲族友各出代表组成,其中有重要亲属(如女子死,以娘家人居首;男子死,以族中晚辈居首)有擅长书写的、有治丧经历的。死者的死因特殊,还可能请当地的干部或德望到库房,以控制场面避免纠葛。诸事议定后贴出讣告,将丧事的详细布置告知亲友。  
(七)建醮  
本地很多人会请民间专事超度的队伍到家里为死者超度,法事当地叫做醮也叫做香火,从事这种超度法师的人叫禅公。醮的范围按做醮的时间长短论,有一夕的,有一旦一夕、有一旦两夕、两旦三夕的、还有更长时间更大范围的,来的禅公也分五人、七人、九人不等,当地一旦两夕的居多,普通有以下几个出香火(醮分若干个段落,一个段落叫一出香火)  
第一场:  
1、请水  
2、请神  
3、发关(也称追之)  
4、启请  
5、拔亡  
6、召之成服  
7、开灵(开咽喉)  
8、答祖  
9、开冥恪  
10、救苦  
11、念经  
12、静坛  
第二场:(普通是第二天白昼)  
1、发奏  
2、树幡  
3、公榜  
4、接圣  
5、拜血盆(女人死后才有)  
6、交经  
7、奏药师  
8、请证盟  
9、过东岳  
10、倒案  
11、进斗度表  
12、放河灯  
13、交牒  
14、缴钱  
15、差夫  
16、化财  
17、送神  
18、送主灯  
(八)成服  
祖先死后,亲人在家门(族人)祭拜或禅公的掌管下披麻戴孝叫成服,按风俗父母死后儿子、儿媳、长孙要穿麻衣、系草绳(稻草结的绳)穿草鞋,儿子和长孙要戴孝帽、柱孝棍,孝棍有男竹女桐的区别,古人说:父在外有节,所以父死孝棍用竹,以示有节,母死用桐子树,母居内,有恩能够同。做孝棍,孝棍不能够丧失,若被族人或母亲的外氏捡到能够用孝棍打孝子。除子、儿媳、长孙外,其他的人头带长白短白即可。  
(九)封棺  
封棺也叫封殡,封殡按山人择的吉时停止,犯冲克者逃避,男子死请家门,女子死请外氏对死者停止祝赞,先由子女和家门或外氏将随葬品放入棺内,盖好寿被;再由家人或外氏对死者停止祝赞,祝赞后封棺将棺盖钉死。  
(十)殡出  
按山人择定的吉时将棺材抬出到大路边暂放,棺材放在两长凳上,棺材上盖上被子或毛毯,毛毯上放晒垫,用木马将晒垫压住。在死者头的那头放一小凳或桌子,焚香炳烛,叫“顶头灯”。  
(十一)还山圆坟  
普通在择定还山之日的早晨设宴酬报亲友,酬宾席后。扶柩还山,将死者葬入预选择的墓地。本地尚土葬,棺材由八个人抬上山,所以抬棺者也叫八仙,八仙将墓封好时叫圆坟。  
(十二)下葬  
下葬后墓前要点一支香一支烧完后要续点一支,三日内香火不能断,子女去续点这支香叫送火,不断到下墓后的第三日清晨,子女亲人要披麻戴孝到坟前去祭拜,这叫卜三坟,这时香火才能够中止。卜三坟要早,最好路上不要被人遇见,算是大吉。  
(十三)烧七、五七、圆七  
下葬后,从死者忌日算起,每逢七亲人要给死者烧纸钱祭拜,第三十五天叫“五七”,这天亲友也会来送纸钱祭拜以示思念,亲人应设宴席招待亲友,并请办丧事时的主要人员才吃饭,如库房人员、提调、厨师、仙人等。“圆七”指死者死后的第四十九天,亲人祭拜死者,至此亲人根本从悲哀中走出来,开端正常工作和生活了。  
(十四)头月半和周年  
本地把七月十五中元节叫“月半”,人死后逢第一个月半叫“头月半”,头月半和周年都会有亲友来送纸钱去祭奠以示思念,亲人有的会设宴酬情。  
(十五)留灵和除灵  
父母和晚辈死了以后,有的亲人会为死者留灵,就是把葬礼时给死者的冥屋留在家中,与死者的遗像和灵位一同供奉叫留灵,供到周年时烧掉叫除灵,有少数人在为祖先除灵的时分,还请禅公来家建醮。  
(十六)殓金再葬  
按本地风俗,死者下葬三年以后,亲人能够将现人骨骼用陶罐装好移葬别处,这叫殓地;用于殓地的陶罐叫“金斗”。假如殓出的骨骼完好漂亮,阐明墓穴选得好,能够将金斗葬于原位,也可移葬于别处。至此,亲人对死者的后事算是做完好了。  
【与丧事有关的风俗和忌讳】  
1、父死称失估,母死称失恃(诗经父死何估,母死何恃)估和恃都是依托的意义,意义是父母死了失去了依托。父死自称孤子,母死自称哀子,父母俱死称孤哀子。  
2、父母死,子女在大门口贴“当大事”,但假如死者的父母尚在,不可贴当大事;父亲在,母亲死,不可贴当大事。  
3、丧事时,帮单上称别人的名字叫芳名“芳意从草,意义是坟上长草,所以称芳名,而喜庆时称他人的名字为鸿名,鸿,音从红意为喜庆。  
4、不得披麻戴孝到他人家里去,进他人的院子都不行。为人孝子,膝盖向前,就是逢人就下跪的意义,下跪时不得用手去拉他人。相反我们去吊唁亲友时,假如孝子向我们行跪礼时,要主动扶持他人,假如对方的年岁比我们大,我们还应该膝着地去扶持对方。亲人逝,亲友祭奠本人的亲人时,要下跪回礼。  
5、父母死,守者孝三年叫大墙,守孝一年的叫小墙,父母的丧事期间,不能洗脸、梳头、喝酒、不得嘻笑打闹,吃饭时不能坐凳子。小墙期内,外出做客不可做首席。  
6、父母老,次年的春联应用黄色或者蓝色的对联。有的贴一年,有的贴三年。  
七、扶余市饮食风俗  
1、石锅牛蛙  
扶余特征美食,肉质细滑、滋味鲜美。  
到吉林扶余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2、四粒红花生  
扶余特产美食,口感香脆、滋味纯粹。  
到吉林扶余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3、鱼香肉丝  
扶余特征美食,口感鲜香、滋味微辣。  
到吉林扶余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4、江边鸭蛋  
扶余特征小吃,儿大味美、滋味浓香。  
到吉林扶余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5、大馄饨  
扶余特征小吃,皮薄馅鲜、风味共同。  
到吉林扶余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6、粘豆包  
扶余传统小吃,口感软糯、滋味香浓。  
到吉林扶余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7、冷面  
扶余特征美食,面条劲道、滋味酸甜。  
到吉林扶余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8、地三鲜  
扶余传统美食,口感洪亮、滋味鲜香。  
到吉林扶余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9、玉米饼  
扶余传统小吃,口感松软、滋味浓香。  
到吉林扶余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10、香辣肉丝  
扶余特征美食,肉丝劲道、滋味香辣。  
八、扶余市著名景点  
1、扶余龙王庙  
扶余龙王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王庙地址在扶余县城南关外,据《吉林外记》记载,是乾隆四十九年修建的。这个浦平常不开庙门,也没人给他办会,如遇每年天旱,久不下雨,大家在庙前跪香上供、打表,央求天上下雨,龙王行雨等等。  
旧社会迷信说雨是龙王行的,龙在大海里、大江里能腾云跨风,天要老不下雨,就得向他乞求,雨就能下。如在芒种前后雨没有下来,地不能种,苗不能出,这时人们都到龙王庙里跪香上供,央求下雨,以救众生。还有各家大门小户撤龙牌,龙牌是用黄千纸写的,上写:九江八河四面八方龙王之神位。两边写: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供在各家大门口,门口放上一口大缸,插上杨柳树枝。大家在庙里跪香,打表(表是给玉皇打的),表我已记得不太完整,大意是央求玉皇大帝发敕令,叫四面八方,九江八河龙王诸神速行急雨,如五日不下雨则无谷,十日不下雨则无禾;请玉皇大帝早发慈善,以救下方众生。如甘霖早下,大家杀猪杀羊,还许戏五天,以谢神灵等,还愿杀猪杀羊,大家吃素等等。求雨人不许戴草帽、穿鞋,光着脚在大街行走,后面抬着龙王爷泥像,每人头上戴着柳条圈,嘴里喊着“阿弥陀佛,下雨吃饽饽”,到谁家门口都用水浇,一片乞求之声。有的求三天,等三天,假如雨下来,唱戏上供,祭奠龙王。  
2、至圣先师庙  
孔子庙在扶余县城里东南营子东南隅,《吉林外记》记载,是道光二年修建的,庙院内有多年生榆树,景色颇佳。庙里塑孔子像,庙台上有四配(孟柯、曾参、孔伋、颜回)及十二哲牌位、七十二贤人等等。旧社会每年旧历二、八月祭孔(也叫祭丁),由教育局主办,杀猪、羊、牛三牲,在庙内祭奠,称三牲祭。各机关、学校学生也都参与。孔庙是原扶余县八景之一。  
3、万善石桥  
解放前,扶余县有大小桥梁14座,其中石桥1座,木桥13座,另有涵洞6处。这些桥梁、涵洞除万善石桥外,其他都已年久失修,不能运用。  
万善石桥位于长春岭镇西9公里石桥乡的石桥村东头,是衔接扶三北线的交通要道,横跨夹津沟子。夹津沟子北通松花江,南达集厂、南天门等地。每遇雨水增加,沟水上涨,水流湍急,虽有木桥,但常常坍塌,不能经久,故行者苦之。当地民众纷繁上疏,促使县衙倡导“募集善资,建筑石桥”。建桥始于民国元年,由长春岭慈悲会吴老常、石老洪等,鼓舞当地一批僧人四出化缘,化缘远至鲁、晋、冀、豫四省,他们的口词是:修桥行善,不修今日修来世。他们的行动感到了各地的官商富户乃至穷人,多则捐资几千吊,少则几吊,共募集资金一百六十四万四千六百五十二吊八百文。建桥的石料从吉林市郊阿什哈达采购,经由松花江运到扶余,再用大车运至建筑工地。万善石桥建成于民国十年,(1921年)是吉林省内最早的一座公路石桥。  
石桥是三孔拱式,桥身用青色和淡黄色花岗岩石条筑成,全长40.1米,宽4.1米,高7.7米;三个桥孔,中间的较大,宽6.1米,高6.3米;左右两孔尺寸相同,宽5.4米,高4.7米;桥墩入水处最深为11米,最浅为9米;桥身两边装有雕栏石柱,各为23根,柱高82厘米,间宽l.45米。三个桥孔设计适度,既能减轻桥身重量,俭省资料,又能分洪缓流,有助于桥身的巩固。桥墩成船底形,迎水面凿成分水尖,起到抗御洪水,维护桥墩的作用。三个桥孔呈莲花瓣形,其边缘上雕衬以荷叶图形,两边连续纹饰。中间桥孔上方正中雕嵌喷水状龙头,显得美观别致,独具一格。桥身南面上部镌有“天地同体、万善石桥”8个字,北面上部镌有“流芳百代”4个大字。桥身两端竖立的回柱顶上,各雕一只目视前方,神态生动的小石桥.  
石桥完工的那天,是阴历8月26,举行了盛大庆贺典礼,通知各位善士,踏桥欣赏,并唱戏5天以示庆祝。为留作留念,将建桥工程经过、范围、破费款项和募资50吊以上者之名字镌刻于6块石碑之上(其中工程碑两块),立放在桥酉端北侧的一座重檐碑楼内,以垂永远。今碑楼已坍塌,石碑流失无存。桥柱上的石狮毁于1966年“破四旧”运动中。1966年8月,一场大暴雨,洪水暴溢,石桥东端桥台被冲毁。为了增加泄洪才能,维护石桥,不被再次冲坏,在当年修复石桥的同时,又在该桥东端不远处另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桥长43.34米,5个孔,净跨7.5米,桥面净宽9米,双柱式桥墩,重力式桥台,载重规范汽车为i3吨、托车60吨。此桥修建后增加了泄洪才能,减轻了洪水对石桥的冲击。  
这座在将近70年前建筑的万善石桥,遭到了省文物部门的注重。  
长春岭镇长春岭镇地处松原市东北部,南与大林子、弓棚子交界,东与伊家店乡相邻,西与三骏乡交界,而北面隔松花江与黑龙江省肇源县相望。全镇幅员300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28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087人,镇区人口6743人。  
4、前伯都古城遗址  
伯都城,辽、金城址,位于扶余市城北12公里的伯都乡政府所在地东南200米处。城的东、南、西三面是平原,东北部有一东南走向的慢岗。城西240米处是伯都乡通往扶余镇的公路,西距第二松花江4公里。城略呈方形,方向北偏西5度,夯土版筑。周长3132米。东墙长709米,西墙长797米,南墙长812米,北墙长814米。墙高2-3.5米,上宽3-4米,基宽14-16米。城墙有几处被毁坏。现存4座门址,分别位于各面城墙正中。北门宽9米,东门宽8米,南门宽8米;西门宽9米。各城门外均有近于方形的瓮城。东、西、北城保管较好。南瓮城已成耕地。马面19个,北墙14个,西墙5个,其它墙识别不清。北墙马面宽约10-13米。马面间距60一80米。在城的东南角、西北角有角楼遗址。角楼呈半圆形,高3.5米。城内尚存4处土台,位于城内西南部其中一处较大,呈圆角方形。东西、南北各26米,高3米,外表分布大量灰方砖、长方砖、布纹砖、小朵莲瓣纹瓦当、陶片、瓷片、铜佛像,佛饰残块、草拌泥烧土和白灰面的残块等。其他3个土台较小,分别在较大土台东北角、东南角、正南,相距均约20米。外表散存有灰色板瓦残块和陶、瓷片等。4处土台应是寺庙址。在西墙外187米处有一方形土台,毁坏甚重,其上残存大量的灰色砖瓦残块。城内遗物多集中在中部与南部。陶器为泥质灰陶和黄褐陶,火候较高,轮制,多是缸、壶等器皿。纹饰有篦点纹、弦纹、篦齿纹、附加堆纹。有黄釉、白釉、青釉、黑釉、灰釉瓷片,多为素面,只要少量的饰草叶纹。器形多为碗、盘、壶。建筑资料有兽面纹瓦当、网格纹板瓦和水波纹滴水等。铜器有长方形千手观音浮雕铜牌,反面阴刻一韦驮,出土铜钱较多,有半两、五铢及北宋钱。该城是扶余市境内范围最大的辽、金城址。其周围还有许多较小的辽、金城,如新安城、杨家城、土城子城、韭菜城子城和班德城等。1987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此城址为吉林省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5、至圣先师庙  
孔子庙在县城里东南营子东南隅,《吉林外记》记载,是道光二年修建的,庙院内有多年生榆树,景色颇佳。庙里塑孔子像,庙台上有四配(孟柯、曾参、孔?场⒀栈兀┘笆?二哲牌位、七十二贤人等等。旧社会每年旧历二、八月祭孔(也叫祭丁),由教育局主办,杀猪、羊、牛三牲,在庙内祭奠,称三牲祭。各机关、学校学生也都参与。孔庙是原扶余县八景之一。玉皇阁  
玉皇阁在扶余县城南关外,庙分上下两层,上层有玉皇像,东西墙壁上面画的风、云、雷、雨、电、闪等神;下层有灶王和惧留孙老祖等神像,每年由各商家厨师及饭馆厨师们于旧历五月初三结合上供一次,对俱留孙老祖的祭奠。是由绳麻铺行业每年办会烧香上供(这个惧留孙老祖有捆仙绳,所以供他〕,墙壁画的是哼哈二将郑伦、陈奇(封神演义记载的),这个庙是解放后为废除迷信拆毁的。药王庙  
药王庙在县城内东南营子,据《吉林外记》记载,是乾隆十六年修建的。这个庙仅一间,庙内塑药王像(孙思藐),西边塑龙虎二将点班,说他在老虎嘴里拿出人骨头。这个庙神像全都毁坏。民国初归县有,伪满时教育局设在这里。旧社会每年旧历4月28日、即药王华诞).由各药铺上庙烧香上供,如今地址即实验小学院。娘娘庙  
娘娘庙在县城南关外,据《吉林外记》记载,是乾隆十六年修建的。这个庙每年旧历4月18办会,会首都是女人(奚老太太、陈老太太、苗老太太等人)。除上供烧香外,还有儿童跳墙,烧替身;女人叩百步头;子孙娘娘神前求子、求孙;目光娘娘神前求眼疾快好等习俗。  
龙王庙  
龙王庙地址在县城南关外,据《吉林外记》记载,是乾隆四十九年修建的。这个浦平常不开庙门,也没人给他办会,如遇每年天旱,久不下雨,大家在庙前跪香上供、打表,央求天上下雨,龙王行雨等等。  
求雨是怎样习事呢,旧社会迷信说雨是龙王行的,龙在大海里、大江里能腾云跨风,天要老不下雨,就得向他乞求,雨就能下。如在芒种前后雨没有下来,地不能种,苗不能出,这时人们都到龙王庙里跪香上供,央求下雨,以救众生。还有各家大门小户撤龙牌,龙牌是用黄千纸写的,上写:九江八河四面八方龙王之神位。两边写: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供在各家大门口,门口放上一口大缸,插上杨柳树枝。大家在庙里跪香,打表(表是给玉皇打的),表大意是央求玉皇大帝发敕令,叫四面八方,九江八河龙王诸神速行急雨,如五日不下雨则无谷,十日不下雨则无禾;请玉皇大帝早发慈善,以救下方众生。如甘霖早下,大家杀猪杀羊,还许戏五天,以谢神灵等,还愿杀猪杀羊,大家吃素等等。求雨人不许戴草帽、穿鞋,光着脚在大街行走,后面抬着龙王爷泥像,每人头上戴着柳条圈,嘴里喊着“阿弥陀佛,下雨吃饽饽”,到谁家门口都用水浇,一片乞求之声。有的求三天,等三天,假如雨下来,唱戏上供,祭奠龙王。  
6、石头城子古城址  
石头城子古城址,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三岔河镇境内。距松原市区100公里,距扶余县城1公里。是辽代至金代时期的古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400米,城墙高5至6米,周围有护城河。古城城墙依稀可见,残垣保管完好。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发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古城座落在一块略高于周围的台地上,平面呈矩形,东西宽,南北窄,方向350°,城墙周长1922米。古城毁坏严重,东墙已荡然无存,仅有隐隐可见的漫坡及墙基特有的土质土色,尚可显现原墙址的所在。西墙残缺不全,上下不平,可见人为毁坏痕迹,残高最高处为1.5米。南墙也被平毁,在墙基上开有一条水渠。仅北墙保管较好,基宽13.5米,上宽2.6米,横载面呈梯形,残高2.25米。北墙的西部,尚存一马面,城的西北角,有角楼残迹。在南墙的中部,有一明显的缺口,应是城门址。环城有一条护城河,现已淤平,上宽16米。  
城内由于毁坏严重,已无法窥见古城原有规划,仅在城内偏南及北局部别见一条灰土带和一道土岗。南侧灰土带宽约13米,长约300米,北部土岗宽约3米。灰土带和土岗上遍及残砖碎瓦,陶瓷残片,是当年的建筑址。城东北隅已被民房掩盖。  
城内遗物非常丰厚。以酱釉、黄白釉、白釉瓷片,硬质灰陶片、灰色方砖、布纹瓦、铜钱为多。1958年曾出土铜钱20公斤。1981年出土一面连珠纹奏乐镜(1982年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征集)。1981年,省文物工作队征集一方铜印,此印1970年6月出土于古城左近。印面为长方形,边长5.3厘米,通高3.95厘米,印纽及印脊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证明该印运用时间较长。印纹为“利涉县印”4字,阳刻九叠篆字,印纽左为“内府监造”右为“正隆二年正月”。此外城内还出土过石臼、础石、小磨、铁锅、铁箭头号物。  
城内出土的铜钱有唐开元钱,北宋崇宁、大观、安定,南宋建炎、绍兴,金代正隆、大定通宝等铜钱。由城内出土遗物及铜钱年号看,此城为辽代建筑,金代沿用。  
《吉林通志》卷十一,沿革志宁江州条以为,石头城子即辽代宁江州。这是古城所属时期及为何级行政治所的最早记叙。尔后,史家多采此说。《东北历代版图史》一书也以“宁江州当在拉林河以西,第二松花江之东”为据,认定“石头城子古城址当是辽代宁江州原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的学者以该城范围不契合辽代州一级的建制及与阿骨打自得胜陀动身攻打宁江州的方向的记载不符等为由,对该城为辽代宁江州的说法予以承认,此城究为辽代何城,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讨。据古城左近出土的铜印判别,此城应为金代的利涉县。  
196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此城为省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7、珠尔山  
珠尔山位于扶余县蔡家沟镇东北一公里处,面积120公顷、海拔高度135米、山上植满了松树,能够说是绿树成荫,树木成行。兰陵河在山北侧的山角下东西穿过,京哈铁路在山的西侧约2公里南北穿过,102线国道在山的东侧约5公里南北穿过,蔡榆县级公路在山的南侧3公里东西穿过,去珠尔山旅游度假的交通条件非常便利。  
几年来,由于蔡家沟镇有远近出名的佛教寺庙慈云寺,每缝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和端午节,游人首先来到慈云寺烧香拜佛,然后纷繁涌向珠尔山玩耍,山上搭起百余个暂时帐篷,帐篷内设有烧烤和各种作风共同的小吃,供游人享用。兰陵河岸边有三十余条游船供游人租用,特别是4月初八和端午节这两天上山玩耍的人数近万人,不但有县内的,还有县外的,特别是长、哈两市有的市民一为拜佛,二为游山,不远百里来到这里。  
8、大金得胜陀颂碑  
正面龙身盘曲间留额心,镌刻"大金得胜陀颂"六个篆体字。碑身高177厘米,宽85厘米,厚31厘米,碑身左右边缘阴刻忍冬草纹饰,正面刻有汉字碑文815字,反面刻有女真大字碑文1500余字;碑座为龟趺,长160厘米,高72厘米,宽97厘米。石碑全身高为328厘米。编汉字碑文如下:  
大金得胜陀颂并序  
奉政大夫充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太常博士骁骑尉赐鲱鱼袋臣赵可奉敕撰  
儒林-府清安县令武骑尉赐鲱鱼袋臣孙俣奉敕书丹  
承直郎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充国史院编修官云骑尉赐鲱鱼袋臣党怀英奉敕篆额得胜陀,太祖武元皇帝誓师之地也。臣谨按《实录》及。"睿德神功"碑云:太祖率军渡涞流水,命诸路军毕会,太祖先据高阜,国相撒改与众仰视,圣质如乔松之高,所乘赭白马亦如岗阜之大。太祖顾视撒改等人马,高大亦悉异常。太祖曰:"此殆不祥,天地协应吾军胜敌之验也!诸君观此,合理戮力同心。若大事克成,复会与此,当酹而名之!"后以是名赐其地云。时又以禳桧之法行于军中,诸军介而序立,战士光浮万里之程,胜敌刻日,其兆复见焉。  
大定甲辰岁,鸾格东巡,驻跸上都,思武元缔构之难,尽孝孙光昭之道。始也,命新神御,以严穆穆之容;既又俾十贞石,以赞晖晖之业。而孝思不忘念所,以张闳休而扬伟迹者,盖有加而无已也。  
明年夏四月,诏以得胜陀事访于相府,谓宜如何?相府订于礼官,礼官以为昔唐玄宗幸太原,尝有"起义堂颂"过上党,有"旧宫述圣颂"。今若仿此,刻颂建宇以彰圣迹,于义为允。相府以闻,制曰:"可。"  
历史记载  
当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揭起反辽旗帜,选择此地兴兵聚将,可谓适天时之便,择良境而成业,一代英主,襟怀远见,暂不为言。石碑坐落处周围约为三十平方公里之平原,一片沼泽,蔓草丛生,水草丰富,西北两面有高达五十米的弓形断崖所环抱之自然屏障,北临松花江,东据拉林河,凭江河之险阻。特别此地恰是辽金边境交界处,南临辽之黄龙府(今农安)六十公里,距离松花江天险,西距辽之北方边陲重镇宁江州(为今伯都讷乡所在地)仅百里之遥,两军对垒,进可迅击,退可稳守。并且此处可居高临下,操演兵马,在古代是一处良好的自然练兵基地。如今凭地远眺,犹可想见当年,-,枪戟林立,一呼群诺的宏伟誓师局面。  
意义  
在金世宗于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立石,至今己有八百余年,两次折断,两次粘接恢复。  
大金得胜陀颂碑虽屡遭创伤,但经过党和政府的屡次维护维修,仍得安然健在。祝福这稀世珍品,长存后世,晶莹四射,永放光辉。  
9、扶余大金碑国度湿地公园  
扶余大金碑国度湿地公园位于扶余县得胜镇境内,在石碑村东北1.5km处,东北部与吉林省扶余洪泛湿地自然维护区为界,北部距松花江南岸约6km,东部距拉林河西岸约5km,天文坐标为东经125°30′57″至125°39′56″,北纬45°17′37″至45°24′02″,公园总面积3068.4hm2。境内受新结构运动的影响,四周江河水流下蚀切割,构成高出河床20~80m的河间台地。小于5°的平地占总面积的99.19%,沿江河谷平原区海拔高为125~155m,由上游向下游倾斜,相对高差普通为3~5m。湿地公园所在区域内的气候属温带亚潮湿季习尚候区。  
扶余大金碑湿地公园于2009年树立,同时被批准为省级景色名胜区。  
湿空中积2780.6hm2,占公园总面积的90.6%。在湿空中积中,人工湖面积955.5hm2,占湿空中积的34.4%,其沿着公园西南边线呈西北向东南走向散布;自然水泡面积119.6hm2,占湿空中积的4.3%,散布在金太祖湖和女真湖中间;人工湿地(水田)面积1421.5hm2,占湿空中积51.1%,主要散布在金太祖湖和女真湖东北部;沼泽地59.6hm2,占2.1%;湿草地224.3hm2,占湿空中积的8.1%,主要散布在公园的东南部。  
大金碑湿地原是自然湖泊沼泽湿地,后从拉林河开凿一条人工渠—引拉河而修建了4座人工湖,即龙眼湖、得胜陀湖、金太祖湖、女真湖,构成了硕大的引拉灌区,由于区域内海拔低,地势低平,河流的降落落差甚微,无下切才能,腐蚀才能较强,因而,河流蜿蜒迂回排水不畅,加上地表有粘重的第四纪堆积物,透水性能很差,形成这里的地表水既难扫除,又难下渗,因此构成大面积的湿地。加之多年来4座人工湖的自然渗漏水,使湿空中积不时扩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替过程,构成了如今的大金碑湿地。由于公园距松花江和拉林河较近,地势低洼,随着地表水活动和公开水的补给,给湿地汇集了丰厚的营养物质,这就为野生动植物生存以及人类生活发明良好生态条件。  
湿地公园的植物品种共有66科358种。其中,蕨类植物有2科3种;种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有51科264种;单子叶植物有13科91种。在野生植物资源中,有国度Ⅱ级维护野生植物野大豆1种。  
在野生动物资源中,属于国度级重点维护野生动物共计21种,其中,国度Ⅰ级维护野生动物有东方白鹳和丹顶鹤2种;国度Ⅱ级维护野生动物有白琵鹭、白额雁、大天鹅、鸳鸯、苍鹰、雀鹰、普通鵟、草原雕、乌雕、白尾鹞(、白腹鹞、燕隼、红脚隼、红隼、灰鹤、小杓鹬、纵纹腹小鸮、长耳鸮及短耳鸮等19种。  
公园内主要河流为引拉河,它是从拉林河引入的人工河,公园内地表水资源十分丰厚,有金太祖湖、龙眼湖、得胜陀湖、女真湖以及大小水泡10余处。因而公园内生态用水得到充沛的保证。  
大金得胜陀颂碑于196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省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度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是金代第五世帝王世宗完颜雍为缅怀祖先创业之辛劳,留念反辽斗争的成功,于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在此建碑。石碑为青石雕成,通高328cm,由碑额、碑身、碑座三局部组成。碑额呈长方形,高79cm,宽100cm。碑额四边共雕有四条对称盘龙,龙头向下,龙身相交,张吻怒目,线条流利,生动逼真。在正面两条龙盘曲之间刻有篆书“大金得胜陀颂”两行六个大字,出自金代书法家党坏英之手。碑身高177cm,宽85cm,厚31cm,正面刻有碑序和碑诗计815字,共30行,最长一行79字。前局部追述了完颜阿骨打在此集聚兵马,传挺誓师的经过,后局部引见了建碑的原委和颂赞帝业持久的诗文。碑身周边雕饰蔓草纹,碑身反面为女贞文字,碑身上碑文三十行,每行六七十字不等,共1500余字。碑座为龟趺座,高72cm,宽97cm,长160cm,重千余斤,其形制为中原碑刻作风。  
公园内大瓮山环绕在金太祖湖的四周,佛家和道家视其为风水宝地,在此修建了三清宫、三山寺等宗教建筑。吉林扶余大金碑湿地公园共同的湿地自然景观,深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长久的宗教文化颜色构成了湿地公园特有的作风,它是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交融湿地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科学、教育及其它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载体,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欣赏及科学价值,关于研讨湿地环境演化、古天文、古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关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历史遗址、宗教文化及展开生态旅游是非常必要的,极具维护和开发价值。  
10、扶余县烈士陵园  
扶余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88年,正值东北解放40周年,为了表达全县人民对反动烈士的崇高敬意,扶余县委县政府决议修建“三岔河镇烈士陵园”。占地10900平方米。恢复县制后,“三岔河镇烈士陵园”更名为“扶余县烈士陵园”。由于陵园面积小,2002年县政府决议将陵园移址新建。新烈士陵园于2004年8月13日落成,占地39000平方米,园内有反动烈士留念碑、梁士英烈士全身塑像、无名烈士留念碑、烈士墓群和反动留念馆。走进陵园首见的是挺拔庄严的“反动烈士留念碑”,此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局部组成,碑身刻有“反动烈士留念碑”金光绚烂的七个大字。  
反动烈士留念碑右侧,屹立着气势汹汹、全部武装手端冲锋枪、岿然伟岸的梁士英烈士站姿铜像,像座镶嵌黑色大理石,碑额刻有刘震题写的“巨大战士,光芒楷模”八个涂金大字;碑的后身刻有梁士英生平简介。  
反动烈士留念碑左侧为“无名烈士碑”,碑额-“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世界战争而献身的109位无名烈士”,下书“永垂不朽”四个金色大字。  
屹立梁士英烈士铜像的陵园里,盛夏周围青松碧翠,草坪茵茵,花圃百花娇艳,香馥满园。在青松、草坪、花圃间的甬路,以及反动烈士留念碑、梁士英烈士铜像、无名烈士留念碑前的宽阔方形广场,均用彩砖铺就,广场东侧为300多平方米的荷花塘,纷红骇绿,景致别样,让烈士英灵在多彩的陵园里得到慰藉。  
每逢清明节,机关、学校、企事业及各团体,都汇集烈士陵园里举行集体缅怀先烈的祭扫活动,为留念碑及烈士墓献上一朵朵小白花,瞻仰梁士英烈士铜像。往常屹立梁士英烈士铜像的陵园,已成为缅怀先烈停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站在留念碑前,我们的记忆伸展开来,似乎又回到了那硝烟洋溢的过去,同梁士英一同向前冲去……  
梁士英1922年生于扶余县三岔河镇大梁家村(今属新城局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幼时随祖父读书,10岁时因祖父逝世而停学,捡粪、拾柴,以补家资。13岁时父亲病故,梁士英去给地主家放牛,后被二姐接到三岔河读小学。三年后,因姐家生活艰难又退了学,到鼓乐棚打小钹挣钱糊口。17岁时,梁士英到东六号村扛活。几年后结婚,婚后第二年子夭妻故,生活愈加艰难。1942年又回三岔河鼓乐棚营生。为了规避抓劳工,于1943年冬携母亲、弟弟、妹妹到肇州县霍龙岗子黄家堡扛活。次年夏,因无居处又领母亲、弟弟、妹妹回到三岔河。  
1946年1月,出身清贫的梁士英参与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的前身)。在二纵队五师十五团三营八连(机枪连)当战士。从军后,梁士英积极学习文化,刻苦练身手,并于1946年冬参加中国。  
1947年在攻打昌图和彰武的战役中,因作战英勇先后两次犯罪。1948年9月,随部队南下北宁线,参与解放锦州战役。当部队向敌人第二道防线发起冲锋时,紧靠铁路旁的一座暗堡里两挺重机枪-了行进的道路。几个爆破组冲上去都没能把暗堡摧毁。在这关键时辰,梁士英主意向连长请战,得到批准后,他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弹,困难地匍匐到暗堡下,将拉劝导火索的爆破筒塞进敌堡里。合理他转身要分开时,冒着烟的爆破筒被堡里的敌人推了出来。梁士英毫不犹疑地又将爆破筒塞进炮眼里,用身体死死地将爆破筒顶住,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敌堡被炸毁,英雄梁士英壮烈牺牲。为扫平大部队进攻的障碍,攫取成功,梁士英献出了年仅26岁的生命。10月16日,部队在锦州盛大召开追悼大会。会上,团政委陈绍昆宣读了师党委追认梁士英烈士特等功臣的嘉奖令,并追记三大功。梁士英因功劳彰显,被载入中国0党史,并在梁士英家乡三岔河镇烈士陵园里修建了留念碑。  
梁士英用本人的生命谱写了一首战歌,一首让后人铭刻的战歌。英雄永远安葬在这里,静静地倾听松花江奔腾的声音。清晨,黄昏,来这里的人不可胜数,英雄不再寂寞,英雄也永远不会孤单,由于人们永远站在他的面前。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