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伽倻琴艺术
伽倻琴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中国汉筝制成。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运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根本和筝根本分歧,具有共同的艺术作风特性和丰厚多彩的演奏技巧。既能够独奏、重奏、合奏,还能够弹唱。伽倻琴的品种大致可分为“正乐伽倻琴”(古制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与汉筝(古筝)渊源颇深。
历史渊源
伽倻琴,是朝鲜族弹拨弦鸣乐器。朝鲜语称嘎呀高。盛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在我国东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蜿蜒的图们江和鸭绿江畔,在长白山的林海雪原,寓居着勤劳英勇、多才多艺的朝鲜族人民。他们不只开展了农、林、渔等各业消费,还发明了光芒绚烂的文化艺术,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伽倻琴是深受人们喜欢的乐器,具有普遍的大众性。
历史较长久。伽倻琴是朝鲜族古老的弹弦乐器,早在公元500年左右就已盛行在我国东邻——朝鲜半岛的民间了。它的外形与筝酷肖,相传是古伽倻国嘉实王于勒采汉筝、汉筑(筝、筑都是汉族古老的弹弦乐器)之形制,加上民族特征而制成的。朝鲜古籍《三国史记》载:“伽倻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伽倻琴虽与筝制度小异,大约似之。”伽倻琴又称新罗琴,是新罗乐的主要乐器。《新罗古记》在谈到它的来历时说:“伽倻国(位于如今的庆尚南、北道)嘉实王见唐之乐器而造之。王以谓诸国方言各异,声音岂可一哉;乃命乐师省热县人于勒造十二曲。后于勒以其国将乱,携乐器投新罗真兴王,王受之,安顿国原。”这些文献记载阐明,伽倻琴是仿照汉族人民所用的筝而制造的。公元6世纪时已盛行于古代朝鲜新罗国南方的伽倻国,当时新罗国与唐朝有着亲密联络。新罗朝时期(公元7世纪~10世纪)伽倻琴东传日本(日本称其为新罗琴),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还存有一张那时制造的伽倻琴。
古代的传统伽倻琴,原有雅乐伽倻琴和俗乐伽倻琴之分,琴体均采用桐木制造,是把整段原木从中纵向对半破开,将其半边掏挖成瓦片状空槽,在“瓦片”凸面张以琴弦,不加底板。雅乐伽倻琴稍宽大,全长167厘米,琴首宽33厘米;俗乐伽倻琴略窄小,全长152厘米,琴首宽17厘米或21厘米,均张有12条丝弦,一弦一柱,柱可挪动。伽倻琴最大的特性是:在琴尾一端设有羊角状系弦板。成伣等所编《乐学轨范》(成书于1493年)中载有伽倻琴图,当时的羊角板很大,琴弦固定于系弦板上,系弦所用的丝绳剩余局部,编扎成数束丝绦。经过若干世纪的传播和改良,并汲取其它民族乐器的优点,伽倻琴增加了底板、构成了共鸣箱,显著地增加了音量和丰厚了琴的音色。
2011年5月23日,伽倻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秋夕(中秋节)风俗
阴历的八月十五称为“秋夕”(추석),也就是中国的中秋节。秋夕原指秋天的晚上,如唐代诗人杜牧名诗《秋夕》里所著。经过时期变化,中国人称这一天为中秋节,朝鲜民族(朝鲜、韩国及中国朝鲜族)称之为“秋夕”,是一个歉收和感恩的节日,在朝鲜民族那里以至比春节(阴历新年)更盛大。
朝鲜民族汇集地较为靠拢,所以考究的除了全家聚会之外,也是追想祖先恩德的日子,更为重要的是祭祖和扫墓。关于尊重传统的朝鲜民族来说,“秋夕”的受注重水平不亚于春节。
秋夕的清晨,家家户户都会摆好新谷、水果酒、松饼、芋头汤和形形色色的水果祭拜祖先。传统上是由长子继承家族的正统,因而秋夕祭拜祖先时,均是兄弟们到大哥家里祭祖。祭典开端时,男人们都要恭敬地站立在祭桌前,主祭的家族长子要先把家里的大门翻开,意指请老祖宗进到家里来。然后回到祭桌前,烧香、献花与献酒,带领家庭成员行叩礼。在祖宗们享用祭品的时分,主祭者要向家人引见祖宗的荣耀事迹,然后卜问祖宗能否已享用完祭品。终了后,主祭者再带领家族成员对祖宗行叩礼,恭送祖宗。祭祖典礼终了后,大人们将祭酒喝掉,然后开端吃团聚早饭
除了祭拜祖先外,秋夕还有杀死後代的风俗,普通是在秋夕前一天或前两天举行,近代则多在当天举行。由于韩国人的後代坟普通都在山上,所以祭扫後代坟被称为“上山”。秋夕“上山”是一年中最严重的事情,即便有天大的事,也不能耽搁了“上山”。
三、朝鲜族民族乐器制造技艺
朝鲜民族的传统乐器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朝鲜族乐器的演奏和制造办法随着朝鲜民族的迁入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得到继承和开展。目前,常用的朝鲜族传统乐器有30多种,均以竹木管乐器和打乐器为主,以弦乐器为辅。传播至今的弦乐器有伽倻琴、玄琴、牙筝、奚琴等;竹木管乐器有横笛、筒箫、短等;铜管乐器有唢呐和铮,打击乐器有长鼓、圆鼓、龙鼓、手鼓等。
朝鲜族民族乐器,历史长久,结构共同,音色温和,奏出的音乐以旋律清爽、流利、婉转、轻快以及长短节拍丰厚而著称,常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朝鲜族乐器的主要研讨、开发、消费基地。朝鲜族民族乐器与中国的传统乐器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经过了千百年的传出和传入的过程,一局部乐器与中国的传统乐器极端类似,一局部则是在我国中原早已偃旗息鼓,随朝鲜族移民重新传入中国的乐器。朝鲜族乐器是朝鲜族传统音乐的缩影,同时也是研讨中国传统乐器的宝贵的历史材料。
朝鲜族乐器不只音质漂亮,外型大局部保存着传统形态,古朴典雅,不只能够作为乐器停止演奏,而且还常作为各种舞蹈的道具运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朝鲜族乐器的制造工艺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积聚下来的朝鲜族人民聪慧的结晶,在全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以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作风独树一帜,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2008年,朝鲜族民族乐器制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注:该项目被评定为国度级项目时,原项目称号“朝鲜族传统乐器制造技艺”修正为“朝鲜族民族乐器制造技艺”。
四、朝鲜族洞箫音乐
《乐志》记载,洞箫属于中国唐代乐器,在李朝世宗时期,从西亚经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是中国朝鲜族独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乐器,迄今已有1500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在四世纪中叶高句丽壁画中,曾经有了吹奏“箫”这种乐器的局面。从14世纪开端,箫被改进成洞箫并运用于音乐理论,逐步成为朝鲜民族的传统乐器。
洞箫(亦有学者称筒箫)作为朝鲜族民间广为传播的乐器之一,以其共同的音调、演奏方式和艺术风采,在朝鲜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从民族音乐学的学术研讨角度来讲,长期以来却未惹起充沛的注重。对此类音乐文化现象的音乐形态特征、社会功用及生成背景加以剖析和总结,在尽可能普遍搜集材料与田野调查根底上,以民族学、音乐形态学等研讨办法对朝鲜族洞箫及洞箫音乐做一番梳理和研讨。比拟细致地调查了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的珲春市密江乡洞箫音乐及其民俗活动的状况。经过调查与文献材料的综合研讨,在寻溯朝鲜族民族渊源以及洞箫音乐,以密江“洞箫之乡”作为典型个案,朝鲜族洞箫音乐的特性。
艺术特征
2008年6月,朝鲜族洞箫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鲜明的特性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独树一帜,它在良好地保管民族作风的同时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开展,同我国诸多其它方式的民间音乐一样,朝鲜族民间音乐的生存和开展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
五、朝鲜族摔跤
普通分为儿童、少年、壮年三个级别竞赛,由少年摔跤收场。竞赛双方穿上特制的摔跤服,右腿上扎一束白带子,各自将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竞赛时,双方各右膝跪地,左膝弯曲,右手搂住对方左肩,从背后抓住对方腰带,左手紧抓对方腿带。裁判员发令后,双方同时疾速站起,猛摔对手。无时间限制,以摔倒对方为胜。普通采取三局二胜制,经过多局比赛后决出获胜者。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奖给优胜者,竞赛完毕时获胜者牵着黄牛在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规则
摔跤时规则套上腿绳。腿绳用长3米的麻布或白布制成,以90厘米围在腰际,余则缠在右侧大腿上。腰带为一条长1.5米的布带。
六、延吉民族风情
源远流长的朝鲜族文化,风情浓郁的朝鲜族民俗,使延吉这座城市充溢着朝鲜族独有的民族风情。素有“白衣民族”之称的朝鲜族崇文重教、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为延吉博得了“教育之乡”、“歌舞之乡”和“足球之乡”等诸多佳誉。漂亮的民谣、传统的歌舞、古朴的民居、亮丽的服饰、爱意浓浓的抓周、盛大喜庆的婚俗、感人至深的花甲宴、情浓似酒意味悠长的回婚礼、欢乐平和的老人节、古风憨厚的民俗体育活动……既展现着古老的民俗风姿,又弥漫着对理想生活的无比酷爱。
朝鲜族舞蹈
风味共同的冷面、狗肉、打糕、辣白菜等朝鲜族美食,更是一道别样的景色,让每一位来过延吉的人为之沉醉。作为“韩流”的窗口,充溢了异域风情和现代元素,仿古的大屋顶,展示着朝鲜族共同的民俗风情。
七、延吉市结婚风俗
每个女生都等待着一场梦境的婚礼,穿上纯真的“婚纱”走进崇高的教堂,同心爱的人交流戒指,说出一辈子的誓词。而在延吉市,朝鲜族的婚礼不一定要穿“婚纱”,它与汉族的婚礼大不相同。这种特别的民族婚礼是从何而来呢?让我们将光阴倒流看看朝鲜族民间的“共同”婚礼。
“赏大桌”
你看!远方鞭炮阵阵,喜气传来。一列迎亲的队伍蜂拥着新郎来到了新娘家。
婚礼的首个看点是“赏大桌”,这“大桌”上除了各种佳肴外,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一样是叼着红辣椒的整只公鸡,另一样是一碗埋着三个剥了皮的煮鸡蛋的大米饭。
朝鲜族传统婚礼接亲
鸡蛋是新郎必吃的食物,但只许吃一半,另一半要留给新娘吃。
之所以叫“赏大桌”,是由于“大桌”上的食品在大家共享之前,会挑拣出来一些,单独包装起来送给新郎的父母亲眷,意义是让他们晓得新郎在新娘家遭到了热情的招待。
夫妻对拜
在新郎吃完饭后,新娘就会辞别父母,伴随新郎前往新郎家。当新娘一行快到新郎家门口的时分,新郎的父母和亲属们就会跳起欢乐的舞蹈来迎接这个新过门的儿媳妇。
当然,假如跳得不好或着不够繁华的话,新娘便会呆在车里,迟迟不肯出来。所以,新郎家的人这个时分普通都会用力儿地跳,跳得无比欢乐。
婚礼摆桌
“赏大桌”在新娘进婆家门后也会照例停止,她也会像新郎那样从满桌丰富的佳肴中拨出一局部送回娘家,意在夸耀本人在婆家遭到了盛大的接待。
当晚,新郎家手舞足蹈,炽热的氛围都在庆贺一对新人喜结连理,好不繁华。第二天,新娘早起给全家人做饭,借此露露厨艺。并在饭后,依照长幼和远近的次第亲身给公婆和亲戚们逐个敬酒,并捐赠礼物。最后一样礼物赠予新郎,意在希望婚后甜甘美蜜,二人长相厮守。婚后第三天,新郎跟新娘回娘家,与娘家人一同欢宴,至此,朝鲜族婚礼才算全部完毕。
“回婚礼”
在朝鲜族的婚俗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婚礼典礼,叫做“回婚礼”。
刚听这个名字,你可能会想:这应该就是我们常说的“回娘家”吧!
但是“回婚礼”完整不同,它是朝鲜族老人在结婚60周年岁念日时举行的典礼。只要福寿双全的老人才有可能举行。
举行回婚礼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举行“回婚礼”的老人必需夫妻健在,结婚的年数需到达60周年;
第二,必需是原配夫妻;
第三,所生的子女都健在,并且没有犯法服刑者。
由于有上述条件的限制,可以举行回婚礼的人比拟稀有。因而,“回婚礼”在延边简直是一件百年一遇的盛事。
这种礼仪同花甲宴一样,也行成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回婚礼”望文生义,就是60年前婚礼的重演,是婚礼和花甲宴方式的分离体。其范围和方式都极端考究,以至比年轻人的婚礼还要浩大。举行回婚礼这天,老夫老妻穿受骗年结婚时穿过的礼服,装扮成新郎新娘容貌,在院子里举行奠雁礼、交拜礼、合卺礼,进入屋内共同承受“大桌”。然后“新郎新娘”分别坐在两台花轿里,在村内游行一圈。儿女们和参与回婚礼的宾客们跟随着花轿边行边舞,非常繁华。
此时村子里的新婚夫妇和年青夫妇们,各备小酒桌在路旁等候,当花轿抵达时,向“新郎新娘”敬酒致贺。“新郎新娘”也给予回敬,希望这些新婚夫妻也能够像他们一样相守一辈子。
回到院子里以后,“新郎新娘”同儿女宾客们共进晚餐。然后跳舞唱歌,纵情欢乐。青丝苍苍的老夫妻,在摆满粗茶淡饭、各色糕饼的筵席上恬然而坐,承受子孙及众人的祝愿与跪拜。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幅何等温馨、光彩的画面啊!
八、延吉市习俗习气和宗教信仰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依照传统习气,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风俗。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根底。讲求父慈子孝,长子奉养父母。社会上老人遭到尊重,人们十分唾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多数地域居民实行土葬,散居在城镇的则实行火葬。
朝鲜族比拟喜欢素白服装。妇女服装为短衣长裙,叫“则高利”和“契玛”。男子服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如今改穿制服或西服。
朝鲜族的主要粮食普通是大米、小米,京渍(即辣泡菜)是不可短少的菜。喜欢吃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如今不少人学习汉族烹饪技术。
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村内房屋的建筑面向东南、南和西南。有瓦房与草房,房墙外多刷白色。房内普通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室内有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近年来家庭中的摆设日渐考究。朝鲜族人民十分考究礼节,注重卫生,尤忌随地吐痰。房子、餐具、衣被等都很整洁。
朝鲜族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清明上坟添土,中秋除草,并停止祭奠,以示对故人的哀思。此外还有3个家庭节日,即:婴儿降生一周年,“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岁念日)。每逢后两个喜庆日,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寿、祝愿。
朝鲜族信仰宗教的人较少。信教者有的信佛教,有的信基督教或天主教。佛教在朝鲜族中有长久的历史,佛教的某些礼仪和风俗早已浸透于朝鲜族人民生活之中,成为民族习俗。但是,如今佛教在朝鲜族中影响不多。近年来,由于遭到韩国的影响,在我国朝鲜族中,信仰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朝鲜族没有全民性的统一宗教。
朝鲜族文化习俗习气
朝鲜族的文娱
朝鲜族人民十分酷爱体育运动。摔跤是他们古老的体育和文娱活动。踢足球更是男子普遍喜好的体育活动。延边素有“足球之乡”的美称。荡秋千和跳板是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跳板:朝鲜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盛行于吉林、黑龙江、辽宁朝鲜族聚居区。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节举行。参与者多为女子,竞赛停止时以2—4人为一组,分别站在一块长约5米的跷跷板两端,它有“抽线”和“扮演”两种。“抽线”在跷跷板两端各置一团线,抽出线头系于竞赛者的脚踝上,在规则的时间内,以竞赛者弹跳时所抽出的线的长度、高度,来断定胜负。“扮演”则有自选动作和规则动作两种,主要依据竞赛者的跳动动作难度和姿态停止评分。
荡秋千:也叫“打秋千”,是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特别遭到妇女们的喜欢,并经常停止该项目的竞赛。竞赛时评定优胜者有几种办法:一种是以秋千架前方高树上的树叶或花朵为目的,用脚碰着或咬掉树叶(花朵)者为胜;一种是在踏板底下挂一根长绳,丈量秋千荡起的高度,高者为胜;还有一种是在秋千架前方竖两根树杆,杆上横拉一根系有铃铛的绳子,荡秋千者以碰铃次数几决议胜负。
摔跤:素有“摔跤之乡”之称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具有长久的摔跤历史。每逢端午节或中秋节,四方摔跤手云集,抢夺锦标,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给优胜者。竞赛时,双方穿上特制的服装,右腿上扎一束白色的带子,各自将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裁判一声令下,双方同时立起,比上下,经过多局比赛,获胜者牵着黄牛在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铁连极:朝鲜族武术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武术套路以器械为主,其中“铁连极”为著名器械。铁连极相似我国传统武术的大梢子。在一根齐肩高的棍端,有一圆环,环上套连着三根并列成放射状的短节,长度尺余,舞动起来双手握棍,作风骁勇,控制范围大,有砸、抡、扫、缠、盖、架、格等技法,配合多种身形,异常精彩。
顶瓮竞走:朝鲜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盛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常在劳动之余举行,参与者均为女子。竞赛开端前,参与者先头顶一盛有10斤水的瓦瓮,站在动身线上,裁判员发令后,即快步疾走,每次赛程为一百米或二百米。走时,以瓦瓮不倒,水不溅出和最先抵达终点者为胜。
朝鲜族的服饰
朝鲜族人比拟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洁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妇女穿短衣长裙,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特征。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用带子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也叫做“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而成,颜色鲜艳。朝鲜族男子普通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长裤,裤脚系上丝带。外出时多穿斜襟以布带打结的长袍,如今改穿制服或西服。
朝鲜族的饮食
朝鲜族的主要粮食普通是大米和小米。以鱼肉蛋奶制品和海鲜产品为辅,根本上以素食为主,同以吃荤的民族有明显的区别。辣泡菜是饮食中不可短少的菜。另外,打糕、冷面、大酱汤、辣椒和狗肉也是他们十分喜欢的。
打糕: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打糕的历史比拟长,早在18世纪朝鲜族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并称引绝饼已称为传统食品之一。往常,凡逢佳节或红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来款待亲朋好友。望文生义,打糕是打出来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产糯米的中央,则用小黄米或糜子;所洒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红豆外,还能够用黄豆、绿豆、松子、栗子、红枣、芝麻等。制造时,先将粘米淘净蒸熟,放在打糕槽内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块而成。吃的时分,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块,蘸着糕面吃。
朝鲜冷面:朝鲜族传统食品之一。朝鲜冷面的历史很长。据日本史书记载,17世纪上半期,朝鲜僧天珍已将制造冷面的办法传到日本。朝鲜族人不只在酷热的夏天爱吃冷面,即便在寒冬腊月里也喜欢坐在炕头吃冷面。特别是每年到农历正月初四中午,朝鲜族有全家一同吃冷面的风俗。据民间传说这一天吃面条,能够“长寿百岁”,故冷面也称做“短命面”。冷面的主要原料是荞麦面、小麦面和淀粉,也可用玉米面、高粱面、榆树皮面和土豆淀粉制造。做法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水,和匀成面条,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加香油、辣椒、泡菜、酱牛肉和牛肉汤制成,吃起来清凉快口,滋味鲜美。
耳明酒:喝“耳明酒”是朝鲜族的习俗。正月十五早晨,空腹喝耳明酒,以祝耳聪,此酒并非特制,但凡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
三伏与狗肉酱汤:三伏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节。可是朝鲜族在三伏天却有宰狗吃狗热汤的风俗。这种酱汤别有风味,在三伏天吃狗肉酱汤可大补。朝鲜族大多数人爱吃狗肉。但是在节日,或办红白喜事时是绝对不准吃狗肉的。这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
五谷饭:朝鲜族吃五谷饭由来已久。新罗国时;把正月十五这天叫做“乌忌之日”,用五谷饭祭扫乌鸦。每逢正月十五,农民用江米、大黄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做成五谷饭吃。还拿一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一种,便表示哪种粮食这一年能获歉收。这种习俗,至今还在民间传播。
米酒:朝鲜族爱喝的一种饮料。米酒是他们款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人来访,主人总要端上来一碗自家酿制的米酒。这种酒比黄酒的色稍白一点,而且还略带甜味。这种米酒潜力十足。晚辈一同喝酒时,要把头移到旁边去喝,切不可面对着晚辈举杯饮酒,否则就是对晚辈的不尊重。
辣白菜:朝鲜族最爱吃的传统食品之一。每年冬天,大白菜下来后,他们就开端制造辣白菜了。此时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家家都要做,少则几百斤,多则上千斤,由于要持续吃到第二年的春天。辣白菜,幽香爽口,有解腻解酒、助消化、增食欲之成效,既是素日家中的常菜,又能够上宴席。因而它倍受欢送,成了朝鲜族日常饮食中所不可短少的一道菜。
朝鲜族的寓居
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在乡下常见的普通有草房和瓦房两种方式。村内房屋的建筑多面向南或东南、西南,有瓦房与草房,房墙外多刷白色。屋顶多四个斜面构成,主室上盖为大“人”字形,两翼斜坡较小,用谷草或灰瓦片掩盖。每套房屋正面开一扇或四扇门,同时开窗。后面普通亦设门和窗。房内普通分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有的在正房盖厢房,作为住房和仓库。室内用土砖或平埋的片石铺成平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室外屋基离地60—70厘米,外有台阶。
朝鲜族的婚恋
婚姻方面,朝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按传统风俗,近亲、同宗、同姓不得通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的风俗。解放前,婚姻都由父母包办,早婚较普遍,也有招婿、童养媳等现象。朝鲜族婚俗从说媒到结婚要经过六次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迎请”。“纳采”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提亲时送的礼物。“问名”礼是占卜新娘未来的运气好坏而探听其母姓名的礼仪。“纳吉”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纳币”礼是新郎家给新娘有送的青缎、红缎等财礼,“请期”礼是新郎家把选定的婚期以书面方式送到新娘家征求意见,新娘家则依据姑娘的详细状况回复。“迎亲”礼,即新娘家则依据姑娘的详细状况回复。“迎亲”礼,即新郎迎接新娘,也最为盛大。朝鲜族婚礼的典礼很复杂,在延边,婚礼普通分两段停止:先在新娘家举行,后在新郎家举行。在新娘家举行谓之“新郎婚礼”,在新郎家举行谓之“新娘婚礼”。新郎婚礼普通要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次第停止。新郎在新娘家住三日后,便单独回家,随后新娘等候选定的吉日再被迎接到新郎家,新郎家也照样搭起醮礼厅,为新娘摆喜筵,第二天新娘同丈夫家的人相认,施礼,被请去款待,至此,婚礼才告完毕。朝鲜族结婚后普通都不离婚,他们在婚礼中举行献木雁的典礼,意味夫妻白头到老的愿望。
朝鲜族的丧葬
朝鲜族多实行土葬,有的地域也实行火葬。朝鲜族老人死后,亲人三天内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需穿孝。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互相二叩首。举行掩埋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掩埋。掩埋前要请风水先生选墓地,墓地多选在山坡的阳面,头朝山顶脚朝下。掩埋后,坟前置供品,叩首。以后要连续祀三天,饭前上供:第一天上供祭奠叫“初云”,第二天叫“拜云”,第三天带供品到坟地叫“三云”。以后每逢死者的华诞、死日、清明、端午、中秋节等都要祭奠。
朝鲜族的节日
朝鲜族的节日根本上与汉族相同。一年主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华诞、“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岁念日)等。
朝鲜族春节: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厚多彩。元旦全家守岁夜以继日,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地。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繁华特殊,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贺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安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手舞足蹈直到尽兴。
上元节:朝鲜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期一天,这天,朝鲜放要先到祖坟送灯,然后在堂内烯“属”灯,院内挂天灯、院门两旁挂壁灯,还要到河里放灯船。这一天还要吃药饭、五谷饭,喝聪耳酒。药饭以江米、蜂密为根本原料。掺大枣、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药饭原料较贵,不易凑齐,普通以大米、小米、大黄米、糯米、饭豆五种做的“五合饭”替代。以盼望当年五谷歉收。上元节有许多游戏,过去有火炬战、车战、拔河等。火炬战,即赛火,看谁的火炬最亮,燃的时间最长。车战,是比谁的车坚固。一切文娱活动,全村人都来参与。围观者敲鼓助威,繁华异常。取胜者唱歌、跳舞,欢庆成功。晚上,大家举着火炬上东山高处迎圆月,谁当年有福,谁就能望见初升圆月,迎月之后,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桥。踏桥,也叫跺桥。朝语中“桥”和“腿”两词同音,跟桥意为练腿。踏桥时,每人要在桥上往复几次至几十次不等,共次数必需与本人的岁数相等,以求祈福禳灾。
婴儿华诞节:即婴儿周岁华诞节。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婴儿的一周岁留念日最受注重。婴儿一周岁留念日的庆贺活动也十分盛大。婴儿华诞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本人装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造的民族服装,然后把孩子抱到已准备好的华诞桌前,让婴儿“过目”特地为他摆设的“涉猎物”。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笔、书、小枪等等带有意味意义的东西。客人到齐后,婴儿的妈妈就叫孩子从桌子上五花八门的东西中随意拿本人喜欢的中意之物。当孩子伸手从桌子上拿一样东西时,客人们就欢跃起来,说一些使祝兴的话。这个过程人们叫做婴儿受华诞席桌的“典礼”。有的中央还有老人给孩子脖子套上一团素白色线的风俗,以示希望孩子象雪白的线团那样做一个洁白的人,能像长长的线那样命长延寿。
洗头节: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快乐兴地坐在一同,吃一顿丰富的晚餐。
回婚节:在朝鲜族的家庭节日中,最盛大的是“回婚节”,亦称“归婚节”,即结婚60周年岁念日。举行回婚节必需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老两口都健在;二是亲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孙子孙女无夭折。假如亲生子女或孙子孙女中有死亡者,则不能举行回婚节。因而,谁家能举行回婚节,是种很大的光彩,亲朋好友都要前来恭喜,一对老人穿上年轻时的结婚礼服,互相扶持着入席,大家频频举杯祝愿,比年轻人的婚礼更为繁华盛大。
六一节:“六一”节是国际儿童节,但在延边已演化成新的全民节日。在延边,人们把“六一”儿童节活动当成一项严重的爱幼活动。“六一”这一天,常常万人空巷,人们衣着节日盛装涌向公园停止游园活动。
朝鲜族的习俗
礼仪:朝鲜族考究夫慈子孝,长子奉养父母,人们十分轻视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朝鲜族晚辈对晚辈说话必需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吃饭时晚辈动筷子后其他的人才干就餐。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则表示已吃完。与长者同路时,年轻人须走在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老者阐明原委。
花甲宴席:朝鲜族每个家庭都很注重老人的花甲寿辰。父母诞辰60周年那天,子女们要为老人举行“花甲宴”(也叫花甲礼)。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趟,老两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按辈分长幼为序排开坐下。祝寿开端,从长子夫妇起,到孙子止,依次斟酒向老人跪拜祝愿,感激老人的辛劳劳累及哺育之恩。礼毕后子女盛情招待亲朋好友。
九、延吉市饮水特产
1、灶台鱼
灶台鱼的制造和食用方式相似火锅,原料选用新颖活鱼,宰杀处置后,放到滋味醇厚的老汤中炖煮,依据口味需求,能够添加青菜、蘑菇、宽粉和豆腐等,假如喜欢吃辣,在汤中还能够放入自制的辣椒酱,吃起来十分的鲜美。
2、清花缘饺子
清花缘饺子出自满汉全席之满洲饽饽系列,清乾隆晚期,由宫廷伴驾御厨随帝出巡时,取满洲蒸饺之本,博采众家之长,精工巧作之发明出“冰花煎饺”。
3、富临园灌汤包
灌汤包子用料讲究,制造精密。运用精粉烫面制皮,选用肋条肉做馅,用鲜骨髓汤打馅,配以十多种上等调料佐味。包子鲜香肉嫩、皮薄筋软、外形小巧剔透、汤汁纯粹浓郁、入口油而不腻。
4、延吉冷面
延吉冷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深受人们喜欢的传统朝鲜族食品,它和玉米温面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面条。延吉冷面的主要原料有荞麦粉、小麦面和淀粉,也有玉米面、高粱米面和土豆淀粉的。其中以荞麦面冷面最为著称。普通用牛肉汤,把煮好的面用凉水冲,然后放到碗里参加之前煮牛肉用的汤(切记汤必需要凉)和辣白菜、黄瓜、鸡蛋、牛肉、葱、芝麻、辣椒、松子、苹果或西瓜切片。
5、松饼
松饼外形如饺子,是先将和好的加有土豆淀粉的米面擀成小面片,再把拌有芝麻、枣、核桃、松子仁、糖的小豆馅包在里面,放到铺满松树叶的笼屉上蒸熟而成。
6、打糕
打糕是朝鲜族传统食品之一,其历史比拟长,早在18世纪朝鲜族文献中就有记载,当时称打糕为“引绝饼”。打糕是把糯米蒸熟后捶打而成的,食用时切成块,沾上豆面或蜂蜜等,吃起来劲道、香甜。因而,朝鲜族历来都把打糕作为上等美味招待宾客。
7、延边烤牛肉
将新颖牛肉除去筋膜、脂油,切成片,加冰醋、朝鲜族酱油、蒜末、洋葱泥、西红柿泥、白糖、胡椒粉、香油拌匀,腌制四个小时,另备海鲜酱油、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等调味料分装在小碗中,炭火炉放在桌子中央,上面放铁篦子,用筷子夹肉片放在篦子上烧烤,烤好后沾调料吃,烤好的牛肉外焦里嫩,酥香甜辣。
8、烧野鸽
将鸽子连皮去毛洗净,再去内脏,然后把秘制配料原汁注入鸽肉中,包上锡纸埋入炭火中烧至八成熟时取出,再用炭火明烤。少顷,一只外焦里嫩、色泽暗红、香味儿扑鼻的烧鸽子就摆在眼前了,吃上一口,肉质瘦而不柴,鲜嫩可口,耐人寻味。
十、地名来源
延吉市土名烟集岗,又名南岗。“延吉市”地名的来源说法不一。明为瑚叶吉朗等卫地,“叶吉”音转为延吉;清代叫南岗(南荒二字的音转),又名延吉,“延吉”满语山羊之意;又说在开发初年,此地常常烟气冈冈,雾气覆盖,故称烟集岗,延吉即烟集的音转;延吉乃吉林的延长之意等。清后期又称局子街,即官衙所在地之意。在民国时期,通常叫局子街,也叫延吉。
十一、延吉市美景
1、综述
延吉市是一座风情浓郁的旅游城市。延吉地处长白山腹地,以延吉为起点,北面有避暑胜地镜泊湖,南面有长白山,东面有一眼望三国、风情殊异的陆岛防川,市内有36洞海兰湖高尔夫球旅游度假村、滑雪场和帽儿山国度森林公园。朝鲜族文化和朝鲜族民俗使延吉这座城市充溢着朝鲜族独有的民族风情。
2、城子山山城遗址
吉林省城子山山城遗址位于延吉市东约10千米,延吉市与龙井市接壤处,布尔哈通河与海兰江集合后环绕城下。城中出土的绝大多数器物如:铜镜、铜印、铜钱、各种佩饰件和串珠等,属于金代的东夏国。
3、帽儿山国度森林公园
景区位于延吉市南部,以山地森林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及乡土景观为背景,以山、水、林、田、城相依相融为特征,表现朝鲜民族习俗风情,集区域生态中心、郊野休闲、森林旅游、民俗旅游、遗址旅游、度假文娱等多种功用于一体,成为延吉、朝阳川与龙井市的城市地标,打形成延吉、龙井、图们地域重要的生态源地和旅游休闲中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