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通满族自治县丧葬风俗
旧时满族丧事盛大,因贫富而繁简不一,族源与姓氏不同而风俗有异,但仍有其共能之处。
停尸、殓尸
满族人家遇丧事,首先要将祖宗匣、香案、祭品等用红布蒙上。寿衣多寡忌用双数。咽气前于地中央设一灵床,上下依丧者年龄不等,最高与炕齐平。入殓时不走门,从窗户抬出。后来也走门,但窗户要翻开。
旗棺
满族棺材为平脊式,由上下两局部构成,即由两个上宽下窄的木槽扣合而成,上部为棺盖,约占棺高的三分之一。棺长2米左右,高1米左右,宽80厘米。初,旗材不涂色,后从汉俗也涂红色并绘“二十四孝”,棺内壁绘日月星斗。
挑红幡
丧者入殓后,于院中搭灵棚,置棺其中。灵棚前竖一长两丈许木,上挂“聚魂幡”。聚魂幡用一幅长五尺、七尺或九尺的红布做成(旧时幅宽二尺)。上端缝一三角形黑布为幡头,下端两边各扯开二寸宽,直撕到幡头。再把两边条下端剪掉一块,使其比中幅稍短,然后在中幅下端镶一锯齿形黑穗,两边条下端各镶一五指形黑穗。挑起又高又长的红幡是满族丧事的重要标志。
插佛托
东北满族清明上坟时,不烧纸,祭扫后,在坟头上“插佛托”。佛托,其做法是用苞米核子贴上五彩纸,或用秫秸头上糊金银箔,下面糊五色纸。苞米核或秫秸意味着佛托妈妈赤裸的身体,糊上五彩纸,意味用衣服遮盖上。插的佛托越多,阐明上坟的后人多,也阐明这个家族人丁兴隆,日子红火。
二、伊通满族自治县生育风俗
出生
婴儿出生假如是男孩,要在门柜上挂一小弓箭,祈望孩子未来能成为骑射能手。假如是女孩,则挂一红布条,一是意味不祥,二是表示“月房”不能随意进去。第三天给孩子喂奶,称“开奶”。赶上祭奠时,婴儿要上子孙绳,在绳上系一小弓箭即添男婴,有的系一羊“嘎拉哈”(猪、羊、狍子等的骨);系一彩布条,即添女婴。
睡扁头与上悠车
满族不喜欢小孤大勺子夹扁头型,因而满月上悠车时,要将婴儿臂肘、膝盖、脚踝等处用布带捆缚,使孩子不能拨动,将头枕用于小米装成的小枕头上。仰卧时间一长,后脑勺扁平,此俗也影响了汉族。悠车都是婴儿的姥姥或舅舅给买的,悠车用桦木或椴木薄板制成,两头呈半圆,形似小船,外涂红漆描金,多写“长寿百岁”字样,车内放一草口袋,一个枕头。悠车挂房梁上,距空中1.5米左右。将婴儿包裹好放入车内,婴儿母亲边哼唱催眠曲,边摇动悠车令婴儿入睡。
换锁与上谱
满族素有“换锁”之俗。每到春秋两季,须向佛陀妈妈祭奠求福。祭时,将子孙绳从佛陀妈妈神位(西墙正墙北侧)拉到院里柳枝上,家族未字男女和抱小孩子的妇女蹲于案桌前叩拜。萨满用柳枝蘸水洒遍孩子头上,又捧香碟在每个孩子前熏一下,意味着驱邪除魔,随后取下子孙绳五彩线,分别套在孩子们的颈上或手脖、脚脖。如有的孩子没来,则由母亲代领,按“男左女右”将子孙绳上的五彩线套在拇指上。过三天,将五彩线收回,放贮在子孙袋里。因五彩线俗称锁线,所以此俗称“换锁”。满族有修谱续谱之俗,假如生男孩,在修谱或续谱时,要把孩子名字用红笔记入宗谱上,上了谱才算正式为族中一员。
三、伊通满族自治县婚嫁风俗
满族婚俗大致有通媒、望门户、放定、迎亲、坐账、拜天、入洞房、分大小、回门、住对月等程序。青年男女方十五六岁,父母便托媒说亲。如双方有意,便相互探望,称“望门户”。两家同意婚事男方母亲及媒人前往女家,女方备酒席,行装烟礼。男方母亲赠女方簪珥,称“放小定”,即订婚。婚前一两个月,男方将女方索要之猪、羊、酒、布帛、金银首饰和钱币等送至女方家中,放在祖宗板前神案上,两亲家跪拜,斟酒互递蘸祭,俗称换盅,即“放大定”。
娶亲前一天,新郎随族中晚辈到祖宗坟前叩拜,称“拜祖”。同时将喜车备好,上披采红,挂铜镜。迎亲日,新郎披红戴花,由伴郎陪同,五更时分骑马动身。铜锣开道、鼓乐喧天。此时女方送亲车也动身。新娘由兄长护送,由送亲娘、亲友等陪伴,拉着嫁妆,前往男家。途中两车相遇,车辕相靠,新娘脱去娘家鞋,换上彩堂鞋,由兄长抱至喜车上,此举称“插车”。如女方家距男方家很远,要在距男方家较近的中央找一暂时住处,称“打下处”,娶亲日送亲车由“下处”动身。
喜车进院时,新郎要向车虚射三箭,意在驱邪。吉时新娘下车,随新郎脚踏红毡,步入暂时搭建的帐篷,新郎揭掉新娘头上的盖头,对坐,各饮三盅酒。此举称“坐帐”。后逐步取消帐篷内坐帐,改在拜天后于新房炕上坐帐。
拜天地是男女结婚过程的中心环节。院中设一供桌,摆上香烛,一方肉,上插尖刀。由穆昆达或萨满掌管婚礼,新郎新娘跪拜南天门,或拜北斗,有的女立而不拜。掌管人主唱“阿察布密”歌,大意是祈天地神灵保佑夫妻短命,子录繁衍,共享富贵。共三段,唱完一段割一片肉抛向空中,向地酹一盅酒。
拜完天地,新娘肩搭两串铜钱,怀抱“宝瓶”脚踏红毡,随新郎跨马鞍步入洞房,脚踏高梁袋子上炕坐福(即坐帐),为新娘开脸、上头(用线绞去脸上的汗毛,将头发绾成肆),晚上夫妻吃合欢面(饺子),饮交杯酒。
第二天早起,夫妻先向祖宗行叩拜礼,再逐个叩拜族中晚辈及史嫂,后改为请安、装烟,此举称“分大小”。之后新娘翻开陪嫁箱柜,将婚前为公婆、兄嫂、弟妹等缝制的鞋袜衣物分送给他们,此谓“散酒”。
第三天或第四天,新郎新娘带上礼品(一小包高梁、酒、葱、粉条等)回家,称“回门”。婚后一个月,新娘父亲要接闺女住家,称“住对月”。
伊通满族婚俗随时期不同而不时演化,满族与汉族等长期共处,文化礼仪互相影响、交融。新中国成立后,婚俗也由繁到简,今除乡村尚保存“坐帐”、吃合喜饺子等遗风外,其他风俗已被摒弃。
四、伊通满族自治县寓居风俗
满族寓居无论两间还是三间普通均在东间开门。东间称外层,里间卧室。卧室三面环炕,西炕较窄,称“万字炕”。万字炕上为祖宗板儿,上放祖先神像、祖匣。万字炕除萨满、穆昆达(族长)及本家族晚辈外,其他任何人不能坐卧。满族以西为大,南为尊,故老人必住西屋南炕,并以此序按辈分、长幼布置家人住炕。满族继承祖先“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的习气睡火炕。火炕用土坯搭成,宽2米,高80厘米,长4米或8米(三间房连二炕)。炕内有烟道四五条与外间锅灶和墙外烟甸相通。早期烟用空心木,后用泥马或土坯搭砌。
满族宅院,普通均为方形,并“立木为栅”将房屋包围起来,前面正中立一栅门。富有人家周围砌墙,并建有东西厢房。南墙中间建有门楼,有“三合院”或“四合院”进门处建有“影壁”。富有家影壁上雕有“龙凤呈祥”、“日出云海”等图案。
五、伊通满族自治县饮食
满族饮食习俗继承了女真人的传统,又将汉族等其他民族的烹饪技艺融于一体,构成具有北方民族特征的饮食文化。
1、主食
满族所食谷物主要是稗、粟、小麦、大麦、黍、稷、高梁、玉米、荞麦等。满族喜面食、黏食。面制的块状食物统称“饽、饽”,如苏叶饽饽、豆油饽饽(豆面卷),黏豆包、粘火勺(黄面饼)、油炸糕、粘糕。这些黏食至今已成为全县各民族喜欢的食品。
小肉粥小肉粥最具满族特征。源于古时祭祖和祭天的祭品。行将猪肉切成丁儿放锅中煸炒,加调料添汤,再将洗好的黄米或粳米(旱稻米)放入锅中帮者成粥。今已很少有人食用,但满族祭祖时必备。其次是腊八粥,每年腊月初八日家家要吃“腊八粥”。行将黄米(稷米或黍米)、菜豆、大枣等放到锅内煮成粥,蘸糖或熟猪油加酱油吃。
饸饹满族农家夏季常吃的食物。多用荞面或小米面加玉米面用沸水和成团,放入饸饹床中置于锅上,待锅内水沸时,用手将饸饹床中的面团挤压成条,坠入锅内煮熟,捞出后经凉水冷却,盛碗浇汁拌佐料食用。
2、副食
满族祖先为渔猎民族,猎获野猪、狍、鹿、雉等为食。
满族素有养猪禽这风俗,因而满族喜肉食,并且发明出许多烹调办法,如:烤、烧、燎、蒸、煮、炖、炒、熏、酱等。
燎毛猪
原为古代祭火神之祭品,后成为一种风味食品。行将猪杀死后,取出内脏,剔出骨骼,不褪毛,架于篝火上燎烤,燎至皮焦冒油时,刮净洗好,放入锅中煮,煮到只剩瘦肉,蘸佐料食用。
烤乳猪
将小猪宰杀后,用黄泥包好,埋于炭火中。烧熟后,扒掉黄泥,取出内脏,将调味品放入猪肚中,用文火蒸到入味为止。
白肉血肠
肥猪肉煮熟,切成薄片;猪血灌入猪大肠中,煮熟切片,肉片和血肠均蘸作料食用。至今乡村杀年猪仍吃白肉血肠。
氽白肉
肥猪肉切成薄片、酸菜切丝,加调料上锅同煮,再参加适量粉丝。肉肥而不腻。
手把肉
将猪或羊的肋下肉带骨割下,加调料,上锅煮熟,吃时不用刀箸,用手揽一块啃食。
酱肉
猪、牛瘦肉切成块上锅煮熟,再用加调料的汤汁卤制即成,晾干后可携带,可贮存。
腊肉
冬季杀猪后,将肥肉切生长或方形块,上涂豆酱,吊于厨房,使其风干。吃时将豆酱洗去,可炒菜或炖菜。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尚有此习。
伊通冬季冰冷漫长,一年中只要6个月能吃到新颖蔬菜,因而满汉等各民族发明出许多冬储菜的办法,例如,渍酸菜、窑白菜(萝卜、土豆等)、晒干菜、腌咸菜、自制豆酱等等,此习持续至今。
六、伊通满族自治县服饰风俗
穿着
清代及民国时期,伊通境内满族服装主要有旗袍、长衫、马褂、马夹(坎肩)、短袄、皮衣裤等。满族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都习气穿袍子。袍服是满族服饰文化的特性。因清代实行“八旗制度”,满族女子民都分属八旗、满族也称“旗人”,故袍服称“旗袍”。长袍加穿马褂,是清代及民国时期贵族豪绅的礼服。面料讲究,多为绫罗绸缎、毛料,有的袍内缀以狐、貂皮,即保暖又显现高尚。普通人则穿棉布缝制的棉长袍、单夹短袄短衫,冬季上身套一件皮大哈(毛朝里不挂面的皮衣)或皮马褂子。下身套一件皮制或棉布制的套裤(无腰、无档的两只肥大的裤管),骑马、驭车保暖又灵便。解放前乡村老人尚有穿此裤者。
女旗袍由过去的宽腰直筒式改为紧腰贴身式,肥袖变紧袖,臀部略肥,下摆收敛,矮领变高领。新中国成立后,男士旗袍废弃,改穿制服、中山装、工人穿工作服,农民穿短袄(褂)。女式旗袍却一花独秀,成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代表。
旧时满族无论冬自都穿自家手工缝制的布袜。普通男子春夏秋穿平底圆口短脸布鞋和鞋,冬穿厚布底高帮棉鞋。士绅穿布鞋或途码;农民冬季穿靴(牛皮或猪皮缝制,内絮靴草)
木底鞋是清代女鞋的主流。有高底和厚底之分。高底鞋是在鞋底中间部位安一重台,称“寸子”,高三四寸,因其形似花盆,称“花盆鞋”。此鞋多在喜庆日子穿。清晚期末底鞋逐步淘汰,改穿平底布鞋。
满族男子夏戴凉帽,亦称草帽,用麦秸、秫篾等编制。春秋戴大沿毡帽,冬戴棉皮帽。农民冬戴毡帽头。富家年轻女子戴坤帽。坤帽彩缎做面,帽檐上翘,帽顶装有金银饰品。
发式
满族成年男子将颅前发剃光,留下颅后发,蓄长编辫垂于脑后。未婚子女留全发,编双辫或独辫,额前蓄“刘海儿”。已婚子女发式多样,有架子头、两把头、燕尾式等,中老年妇女则在头顶部绾一发鬓,称为“小高粱头”。新中国成立初期,尚可见此发式。
饰物
满族妇女饰物主要有头架(俗称京头)、扁方、耳环、簪子、手镯、戒指和香荷包等。这些饰物多是以金银珠玉翡翠玛瑙等精雕细琢而成。男子饰物主要有帽正(帽准)、戒指、腰荷包等。
七、伊通满族自治县景色名胜
1、大孤山旅游景色区
大孤山旅游景色区为国度AA级旅游景色区,位于县城西南17公里。大孤山以共同的火山地貌景观为中心,集观光旅游、科研调查、休闲度假、文娱为一体综合性景区。
2、南山旅游景色区
现为国度3A级景区的南山旅游景色区,是1997由吉林省同泰矿冶公司投资兴建的,位于县城南6公里处伊通镇二道岭子村,占空中积18平方公里,主要运营旅游开发、旅游效劳、生态观光、农作物种植等。
3、寿山湖
建于1958年,扩建于1966年,在寿山脚下拦截伊通河,是伊通河上游干流上的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2002年停止除险加固,投资1210万元,库容到达2530万立方米,大坝全长1080米,顶宽5米,坝高12.92米,河道长16.3米,流域面积91.5平方公里,使寿山水库成为蓄水灌溉为主,旅游、度假、垂钓休闲、文娱为辅的中型水库。
4、满族博物馆
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馆藏文物630种5000余件。本馆展现内容分为满族渊源、消费、生活、文化、礼仪、信仰、古今伊通七个展厅。
5、牧情谷旅游景色区
牧情谷旅游景色区是国度AAA级旅游景色区,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南8公里,占空中积200万平方米。三面环山,一湾碧水,景色秀丽,以共同而富有神秘颜色的萨满文化为中心,集北方民俗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餐饮文娱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品位的旅游景色区。是吉林省和多家高等院校肯定的萨满学术研讨基地。
八、伊通满族自治县过年风俗
元旦,又称“年三十”或“大年三十”。农历的十二月有时为二十九天有时为三十天,但无论是几天人们管一年里最后一天都叫“大年三十”。大年三十这天,信仰萨满教的满族人,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祖和祭天地各界神祇。满族慎终追远敬天法祖的俚俗传承很长远,《满文旧档》中记载,在太宗天聪八年(1634),大年三十时清太宗皇太极“行元旦礼,向太祖英明汗表示孝心。汗率诸贝勒、诸大臣,带金银纸锞一万,钱十万,杀牛、羊祭礼”。次日初一,他又率群臣“去堂子,对天烧纸钱,三跪九叩头后,汗回家对神祇叩头”。由此可见,满族对祖先和天地间诸神敬祀之忠诚。
满族百姓年三十祭祖之前,要先将院内之雪和杂物清扫洁净,然后在“障子”(木栅栏)门口横一道木杆,意为将野鬼挡在外面,也不允许其他“哈喇”的外姓人进入。然后,挂上神幔帐贴好挂签,摆设好“鲁罗酒”(满族米酒)、黄米打糕、各色佳肴及供饽饽,以及香碟、蜡台、盘碗等物。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在香碟内捻撒安期香烧香祭祖。
由于受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而闯关东的汉族人又多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域,所以,后来满族年三十祭祖接神的习俗也各略有不同。有的中央在腊月二十五六日以后,便已开端去扫墓祭祖,而多数还是年三十上坟祭祖,俗称为“上年坟”。有的中央人们为教育孩子祭祖祀祖孝敬老人,有入夜后率领孩子到祖坟或十字路口,给祖宗烧香烧纸叩头祭拜的风俗。人们上坟烧纸后提着灯笼而归,也把祖宗接引回家过年。
“接财神”是关东满族较普遍的俚俗,但各地的风俗也略有不同,年三十接的也不只仅是财神。这天上午人们便将祖宗牌位、宗谱和财神、灶神的神像悬挂于室内,将天地神祇牌位摆列于室外,将香斗及各种供饽饽、糕饼、瓜果放在案桌上摆好,然后点燃安期香,称之“供大纸”或“安神上供”。
“接神”,在旧时过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接神主要是接财神、喜神,清时是按“皇历”接神的。皇历,就是皇家天文律历机构——钦天监颁发刻印的年历。旧时,从年三十到大年初五都是在接神,所以在这几天的皇历上都会有一小格标明“神”在何方。
传说喜神是一位四处游走的神,《协纪辨方书》记载,喜神要按天干地支和八卦方位来计算。像申已之日喜神在艮方(东北方),时间是寅时(晨3—5时);乙庚之日喜神在乾方(西北方),时间是戌时(晚7—9时)。满族民间接神,除官宦富贵的大户人家外,人们多是在年三十的晚上,将各路神仙和祖宗神通通接进家门。
“接神”是男人们的崇高任务。到了晚上只见各家的阿玛、阿哥老少爷儿们,手持灯笼或松明火把纷繁进来,向东西南北各神方位,请财神、喜神、福神、贵神和祖宗神来家过年同乐。接财神的人们嘴里,还不时地念叨着传承已久的俗套话:“某某家的某某人,率领儿孙前来请财神、喜神、福神、贵神,请跟我们走吧!”说罢跪倒磕头,然后念道:“财神到家,越过越发;财神上门,牛马成群。”接祖宗神多是在村屯的西十字路口,故而,各村屯此地的年三十晚上,经常是灯火通明冷冷清清。
男人们将各路神祇接回家中时,女人们要逃避以免冲撞了哪位神明。男人们将接来的诸神供在置办好的供桌上,然后抱一捆柴火进屋,嘴里还要念叨:“财来了!财来了!”供桌旁边放有一个炭火盆,俗称“聚宝盆”,意味着聚宝纳财、新的一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三叩首之后,家中的男主人高快乐兴地捧起聚宝盆往屋里进,全家人也兴致勃勃地跟随进屋,意味着聚宝盆进了门,财神、喜神也都进了家,日子会越过越发。诗人顾晋昌诗咏元旦道:
昨晚铭盘沐浴身,今宵衣履尽更新。
呼童敬备屠苏酒,待我欢送阿堵神。
富贵穷通虽有命,舍求得失总宜人。
明朝元旦逢晴日,爆竹家家大好春。
有的中央接神则是另一种风俗,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的百姓们,年三十接神则是另一番现象。入夜之后,男人们纷繁提着灯笼走出房门。他们先在本人家院内接喜神、财神,把家门口的神先接回来。然后,到左近的山神庙、土地庙或关帝庙烧香拜神。回到家先在院内的仓房、马棚、猪圈、鸡窝等处烧香拜神,之后,进屋在天、地、祖先牌位前焚香烧纸,忠诚地敬祀各位神祇。
这种四处烧纸(钱)祭祖祭神之举可谓忠诚,唯恐哪个角落的神明被遗漏,所以有许多中央称接神为“发大纸”。诸神接来之后,家里人说话做事便都会非常慎重起来,唯恐一不当心得罪了哪位神明,就是人们吃完饺子睡觉,也不敢脱衣而眠怕冲撞了诸神。
年三十这天,满族人家过了中午祭神的供案便已摆设终了,由于摆设供案很烦琐时间短了是完不成的,《安东县志》载:
年三十,中堂悬宗谱,或设神主神位、神像、陈香案,用铜钱成串陈案上,名曰压神。日过午,设祭品于祖先案前,外神差等,是谓上供。
满族的风俗是在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之前,一定先要在西墙的呼兰(烟囱)根儿处“烧包袱”,以祭奠祖宗祖先。这种年三十晚上烧的“包袱”,是用黄表纸糊粘而成的大纸口袋,里面装有纸钱、金银锞等祭奠物品,外面则书写着祖辈祖先的名讳,元旦之夜,在西山墙外的烟囱根儿外燃烧祭奠祖先。
早年,关东缺医少药更无医院,人们有大病小灾只能在家中静养或请个中医先生瞧一瞧,所以早年病人多死在家中。满族等北方民族以为,死者的灵魂是从烟囱中升天的。故此,留下了在烟囱根儿处烧包袱、焚纸钱以祭奠祖先的俚俗。说起满族人“烧包袱”的俚俗,这里还有一个传播长远的悲壮的传说。
在八九百年前的金国时期,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率兵反辽,当时的四太子金兀术年岁尚轻。一次,在大年三十之际金兀术打了败仗,死了不少的女真族兵士,人们为了吊唁这些兵士便燃烧纸钱祭奠。由于死伤的兵士太多了,人们便将纸钱、金银锞等祭品,装在一个个用黄表纸糊成的“包袱”之中,上面写清阵亡将士的名讳,在烟囱根儿处逐个燃烧祭奠亡灵。吊唁的悲伤鼓励了女真勇士的斗志,仅仅几年时间便攻克了辽国五京。不久之后,立国百余年的辽国便宣布沦亡了。从此,也留下了满族人大年三十之际,在烟囱根儿“烧包袱”祭奠祖先的俚俗。
满族在吃年夜饭前要先祭拜祖宗,祭奠前会在院子大门前横一根木杆,以告来人此家在祭拜祖宗谢绝外人进入。还有一说,是避免牛马猪等牲畜牲口闯入,影响庄严的祭祖神仪并防野鬼进家门。诸事终了后,全体家人在家长率领下,分长幼、男女向祖宗牌位磕头行礼,向祖宗祷告:“又过年了,全家人在给您磕头拜年,请您保佑您的子孙身体安康、六畜兴隆、财源广进、合家欢乐”。祭奠完祖宗之后,人们才围在桌前吃年夜的团聚饭。
满族和汉族一样非常注重大年三十这顿年夜饭,家里如有人外出,元旦这天一定要赶回来,全家人在一同吃顿团聚饭。假如有人有要事回不来,也要摆上一双筷子留一个座位,以示全家团聚过年。所以元旦的晚饭被称作“团聚饭”或“合家欢”。吃团聚年夜饭前,一定要把祖宗牌位、家谱图供好、设好香烛供品,祭奠完祖宗神祇,全家人才能够团团聚圆、其乐融融地喝酒吃年夜饭。
满族考究规矩的大户人家,年夜饭压桌的八个凉盘不算,还要上十二道菜,以意味一年的十二个月,寓意“月月有吃喝,一年吃喝不愁”。荤菜中鱼、肉二样是不可少的,鱼意味“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素菜中白菜、豆腐是不可少的,白菜寓意“百财到家”,豆腐乃借其“福”之谐音,寓意“福寿安康”。
满族的风俗是年夜饭中鸡不上桌,以为年夜饭吃鸡会一年过日子困难,会“拉饥馑”(借债)的。这一点与汉族人家的年夜饭大有区别。此外,鸡蛋、鸭蛋也不可上桌。满族人以为年夜饭时小孩子吃了蛋,会一年淘气捣蛋不好管束。
满族早年是渔猎民族,一年四季都吃鱼,年夜饭时鱼是主菜,什么红烧鱼、清炖鱼、炸鱼块、煎鱼段、生拌鱼等,样数很多基本吃不完,正合“连年有余”的年俗。满族饮食风俗,是餐桌上必需有压桌的四个或八个小碟,内装开胃佐餐的小咸菜、脆生小菜、花生米、酸萝卜条等小碟菜。年夜饭时黄瓜不能有,怕人在新的一年消瘦,而葱和芹菜则是不祥的食物,意味着孩子聪(葱)明能干,农耕、狩猎样样勤(芹)劳。年夜饭中寄予着满族人对新的一年幸福的期盼。
家中条件不富有的人家,年夜饭也要有四个压桌凉盘和八个大碗菜。其中鱼、肉、白菜、豆腐也是不可少的。女主人为了让家人吃好,一定会炖上一大锅猪肉、血肠酸菜,让家人吃个满嘴淌油过个解馋的年。
过年时,年夜饭桌上酒是不可少的,满族传统的用糜子(大黄米)做的米儿酒(米酒)、保健的松苓酒、劲儿大的高粱酒、味美的二锅头及酿制的山楂酒、红果酒、葡萄酒,人们都会拿出来痛饮一番。
酒足饭饱之后,女主人会冲泡上满族特征的煮饭焦锅巴糊米茶、酸甜可口又解酒的酸茶。小孩子们年夜饭后,还会想念着满族特征的蜜饯、乌他糕、冻梨、冻柿子、冰糖葫芦吃着玩儿,渴了还有乌拉那(糖李子)红果汁、山里红糖水、梨坨水解渴,人们是在纵情地吃喝过大年。
年三十最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食物就是饺子,据传,饺子是由“交子”的谐音而来。故而,午夜“更岁交子”之时吃的饺子,又叫“更岁饺子”。由于全家老小齐聚而食,所以老百姓又称之“团聚饺子”“团聚饭”或“合家欢”等美妙称谓。由于人们赋予饺子的含义很多,所以它还有许多俗名。像年三十的饺子人们都多包一些,当天吃不完正月初一接着吃,以意味富贵有余或连年有余。满族过年吃饺子,是受汉族传统风俗影响构成的。
大年三十是一夜跨两年,所以,满族俗称这顿饺子为“陈年饺子”或“隔年饺子”。有的中央风俗是大年三十吃煮水饺,人们称之“煮元宝”。吃完饺子喝点儿饺子汤,叫“原汤化原食”又称作喝“元宝汤”。有的中央管蒸饺叫“金元宝”,吃饺子称为“串元宝”或“装元宝”。有的中央在包饺子时,饺子一定要规规矩矩地随着“盖帘”一圈一圈地码,以为这样生活才会圆圆满满。有的中央年三十晚上这顿饺子,女人是不许进厨房的人,听说是怕冲撞了哪位神祇。寓居各地的满族人吃饺子的风俗根本上与当地汉族相同。
东北各地习俗略有差别,但在煮饺子时人们都非常留意,生怕煮坏了显露馅来,特别是一些奸商恶人生怕露了“馅”,内情被人知晓。当煮的饺子熟了之后漂浮起来,人们会快乐地喊句吉利话:“好哇,小日子起来了嘛!”万一饺子煮破了,人们也会忌口不说“破”,而是说“挣”了。在关东做工经商赚钱称为“挣钱”,故此,昔日商铺买卖人家年三十煮饺子都要有意地煮破几个,然后喜庆地高喊吉利话:“挣了,挣了!元宝挣了!”满族管面做的食品都统称为“饽饽”,所以人们管煮饺子又叫“煮饽饽”。
半夜子时之后,人们吃完“煮饽饽”(更岁饺子),马上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长或晚辈人磕头拜年,早年满族人的规矩很多,过年时不但要给晚辈磕头行礼,即便是平辈的哥哥姐姐也要前往磕头拜年。《满文旧档》记载,在后金天聪九年(1635),清太宗皇太极在前往堂子祭拜完天地和家神之后,马上去他哥哥大贝勒家和姐姐家行礼拜年。固然皇太极贵为后金皇帝,但长幼有序之家礼规矩仍是不可不遵的。
往常,满族人家给平辈长者行磕头拜年礼的已少见了,但是晚辈给晚辈磕头拜年还是很普遍的。吃过更岁饺子晚辈端坐在炕头上,由家中长男率平辈男女孩子向晚辈磕头拜年。磕头拜年之后,晚辈一边说着吉利话一边分发“压岁钱”。压岁钱几视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定,压岁钱几只是个方式,大人们都不太在乎,而小孩子们平常见不到钱,过年得到压岁钱个个都切肤之痛。
笔者先辈是满族镶黄旗人,七十年过去了,每当大年三十之际给儿孙们发压岁钱,就勾起了儿时给父母磕头拜年,得压岁钱的昔年旧事,钱固然不多,但那是哥儿几个一种幸福的企盼。
给长者磕头拜年繁华一番之后,一家人便相互说吉利话拜年贺岁,俗称“辞岁”。之后,大人们开端一边嗑着瓜子抽着旱烟,一边摸麻将、打牌九、玩升官图“守岁”。女人和小孩子们则一边切肤之痛地啃着冻梨、吃着冰糖葫芦、嚼着嘎嘣脆的萨其玛、喝着酸甜可口的山楂糖水,一边在炕上围着玩嘎拉哈、九连环、翻绳、剪嬷嬷人(纸人)等游戏。
玩到后半夜如有兴致,大人们便又围在热炕头上再喝一顿,俗称“守岁酒”。而小孩子们则跑到院子里去放鞭炮,放够了鞭炮便赖着爷爷奶奶给讲“瞎话”(故事)。爷爷奶奶也只好放下手中的牌九、麻将,装袋关东烟喝口糊米茶,给孩子们讲山神爷、财神爷、人参姑娘、老罕王(努尔哈赤)等,关东山里的传奇故事。也有的老一辈兴高采烈地讲述,满族的神树、索罗杆子(神杆)、佛多妈妈(女始祖神)、阿布卡恩都力(天神)或撮哈占爷(战神)、长白山祖爷(长白山神)、巴图鲁(英雄)、瞒尼神(家族英雄)等民间传说,或者讲祖辈从长白山几道沟出来,又从龙入关征战南北的家族昔年旧事。
小孩子们听“瞎话”就会兴奋不瞌睡,可以守住“岁”。满族俗话“年三十守岁一宿不睡,能够全年肉体”。还有一说讲“年三十守岁,能够中途夭折”。总之不论哪种说法,守岁都是对人有益处,其实对广阔的满族百姓来说,守岁是辛劳一年的人们纵情吃喝欢乐的美妙光阴。故此,满族人的年三十晚上,固然屋外是北风吼叫、红灯高照,屋里则是灯火通明、笑语欢声,大人小孩儿、男女老少一家人一同守岁到天明。正是:“儿女团聚同不睡,迎春送腊是今宵”。
清代,盛京将军驻扎的盛京城(今沈阳市)、吉林将军的驻扎地吉林城(今吉林市)、黑龙江将军驻扎的卜奎城(今齐齐哈尔市)等,东北大都市的主要街市,与京师北京城一样是元旦之夜灯火辉煌、爆竹声接连不时。正如《清稗类钞》之“元旦元旦景色”中所载:
凡繁盛处所,大概相同。元旦之日,街市商店,买卖辄天明。游者、采办年货者,至是更拥堵。及夜,寺庙之礼神者车马往来,几不能过,而乞丐集于道旁者尤伙。至买卖之盛者,为香烛店、年画铺、风筝纸鸢店、玩物摊,其他如:茶食店、广货铺、杂货铺、茶叶店、典质铺,人亦拥堵。惟戏园则先数日已辍演。及至中夜,多爆竹声,盖比户已迎灶君下界矣!
过年期间正是东北天寒地冻之时,人们都在“猫冬”无事可做,于是,男女老少都在过年时快快乐乐地玩上几天。早年间,满族老年人不愿多动,多聚在一同看纸牌或闲谈唠嗑。年轻小伙子们玩儿的就多了,摔跤、打珍珠球、撞拐、赛马、射箭等,都会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姑娘、小孩子们则是多聚在一同欻嘎拉哈、剪嬷嬷人、堆雪人、跳房子、跑马城,或和小伙子们一同打嘎、扔坑、放爬犁、踢“熊头”。过大年,人人都玩得高快乐兴。
东北地域固然是满族聚居地,又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但闯关东的大批汉族人的到来,使满族人的民风俚俗逐步淡化了,从而又构成了许多新的满汉文化融合的民风俚俗。像过年放烟花鞭炮,这种崩鬼驱邪的玩艺儿就深受人们的喜欢,除了年节燃放之外,在满族的祭山、祭江等祭奠活动中也有燃放。
年三十的吃大鱼在满族看来很平常,由于满族是渔猎民族,吃鱼乃寻常之事。不过,后来受汉文化年俗濡染也注重起来,在思想认识中也有了“年三十无鱼不成席”的年俗,和“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希冀。因而,满族年三十吃鱼也有不全部吃完而剩余一些的风俗,以应“连年有余”之俗,过年图个吉利。
过年吃豆腐是取谐音有福气,而大鱼炖大豆腐又剩余一些,则是既有福气又是家中兴隆兴旺、连年有余。满族人家三十晚上有“压帘子”的习俗。即是年夜饭后将锅中加些水,放上蒸帘,帘上放几块年糕、黏豆包和一条鱼,以祈昐年有余粮、连年有余。
九、伊通满族民俗馆
伊通满族民俗馆始建于1987年6月25日,2532平方公里,是全国独一的一所展现满族传世文物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迄今为止,馆藏文物已达610个品种,三千余件展品。共接待各级各类参观团体一千五百多个,社会各界参观人士二十余万众。慕名前来参观的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的国际友人和港、澳、台同胞翘指嘉许,留言盛赞。一九九五年三月,中共四平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九九九年五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将本馆作为学术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