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龙潭区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2-27 10:58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乌拉陈汉军旗香音乐  
乌拉陈汉军旗香音乐,是指现今活动于吉林市乌拉街满族乡弓通村张氏家族在该家族举行的陈汉军旗香祭礼或为旅游景点扮演时所唱的神歌(即声乐局部)及其伴奏的单鼓鼓点(即器乐局部)。  
汉军旗香祭礼的历史渊源较为复杂。总体上说,是汉族文化与满族萨满祭奠的交融。从方式和内容上看,汉军旗烧香与满族祭奠风俗多有相近之处。汉军旗香祭礼既是一种祭奠祖先的典礼,又是一种娱神娱人的综合性艺术。汉军旗烧香的另一个重要渊源是汉文化内容。从汉军神歌看,汉军旗烧香来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率兵东征,为祭奠死难将士,超渡其亡魂而举行。从汉军的神系上看,也多为汉族的佛、道与民间诸神以及一局部来自唐王东征时的历史或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因而,汉军旗香祭祖风俗的历史渊源是满汉文化的交融。  
神歌很多内容是讴歌先祖功德。给人以人生礼仪教育,具有尊长爱幼、孝敬父母的好思想才干有报孝社会、为人民做奉献的好行动。唱神歌考究音乐的韵律性,曲调在根本调的根底上随着唱词的调值变化而变化。神韵浓郁,富有很强的感情颜色。歌唱时,手持单鼓且敲且唱,有领唱、对唱、群唱等方式。神歌的伴奏和舞蹈音乐全部是靠“鼓乐”完成的。其根本点是“369”点。随着咏唱歌曲及舞蹈的韵律、节拍而变化不同鼓点。  
乌拉陈汉军旗香音乐,是以张氏家族祭奠活动为载体的原生态歌舞艺术,反映了原始艺术的共性特征。陈汉军旗香祭祖风俗的唱词内容具有历史学、民俗学与社会学的价值。张氏旗香音乐是正宗的原生态音乐。是研讨、开发应用单鼓艺术为经济开展效劳的的宝库,是开展、创作东北民间音乐舞蹈的根基之一。  
二、乌拉陈汉军单鼓舞蹈  
吉林乌拉陈汉军单鼓舞蹈,是乌拉陈汉军常氏、张氏家族在以祭祖为大宗的家族祭奠活动中的舞蹈。常氏家族称其为“花鼓”,张氏称之为“安定鼓”。汉军旗香祭礼的历史渊源较为复杂,总体上说源于汉族,其发端可追溯到唐太宗东征高句丽时期,是东北汉族烧香祭奠亡故疆场祖先,将其魂魄召回家乡故园的经典样本。随着陈汉军旗人的满族化,其烧香祭奠开端遭到满族萨满祭祖风俗影响,逐步以戴神帽、摆腰铃、跳单鼓舞的方式停止了。祭祖场地从室内转到室外,有了动物神崇拜,服饰、音乐皆趋近满族;神歌固然完整用汉语咏唱,其韵调哀婉悲凄却同萨满神歌一模一样;而在舞姿上,陈汉军旗祭祖一改正去的民间艺术扮演特性,与满族萨满跳神的舞姿根本分歧,变成了一种神化形象的表现。自此,陈汉军旗香祭奠礼开端与东北当地民香祭奠礼泾渭清楚,自成一体。  
乌拉陈汉军单鼓扮演技巧丰厚,如单平鼓、双平鼓、单顶鼓、双顶鼓、单挂鼓、双挂鼓,单腕心鼓、双腕心鼓、凤凰单展翅、左右抹脖鼓、苏同背剑(秦琼背锏)、马后稍、鲤鱼跳龙门、上花鼓舞、中花鼓舞、下花鼓舞,有共同的风姿,引人入胜;腰铃舞是以脚步的舞动带动腰部摆动32个腰铃,发出节拍鲜明、洪亮悦耳的哗哗撞击声,同时配合明快的鼓点、飒爽沉稳的舞步。腰铃舞的舞步是连续变化的,出左脚走丁字步,有丁字步的蹉步;走圆环形的盘旋步,每行进三小步便后退一步,或在原地踏步。乌拉陈汉军单鼓舞是正宗的原生态舞蹈,是开展、创作东北民间舞蹈的根基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假如说汉军旗香祭祖风俗的历史渊源是满汉文化的交融,那么旗香里最重要的单鼓舞则表达着汉军旗人深埋于心的一种落寞伤感。当年,身为奴仆的祖先们如何战战兢兢地活在满人的跋扈和汉人的蔑视中,如何用抛头颅洒热血的九死终身为子孙拼得一份传世的荣光,如何打败内在的心魔背叛祖宗改汉人为旗人……种种无法言说的苦与痛也只能寄予在祭奠时的单鼓舞中。男人流血不流泪,唯有铿锵的鼓点犹如统统的心跳,证明本人还英勇地存在于这天地之间。  
三、龙潭区的民俗风情  
龙潭区的满族民俗风情浓郁,是典型的满族文化遗存地,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民俗旅游区”。在乌拉街满族镇,许多建筑带有满清特征,生活风俗也带有浓郁的民族颜色,其中以萨满教典礼和婚礼最具代表性。  
盛大的萨满教典礼以祭祖为大宗,惯于龙虎年或蛇年春秋二季操理,分家祭和族祭。家祭时要选择本家取妻生子、就职荣升、修宅迁居、寿老病故或儿女久病初愈等红白喜事的时分。全族团结、喜庆歉收可筹办族祭。无论是那种祭奠都得请全族老幼参与。在整个祭奠活动中,可分祭神树、杀猪祭神杆、领姓、摆件子、蒸糯米、打打糕等一整套风俗。  
满族的婚礼也很别致。结婚前几天,女方要将妆奁及新娘所用衣物用车送到男方家,次日男青年要到女方家拜谢。新娘不分什么时节都要穿棉服,到婆家门前时新郎拿起特制的弓箭,向新娘的车轿射三箭,以示吉利。满族风味饮食主要有哈依玛(水团子)、打打糕、菠萝叶饼、粘豆包、大小黄米“火勺”有煎、炸、蒸、煮4种做法。  
四、历史文化  
龙潭区有着长久的文化史,5000年前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就在此生息,构成了扶余文化、高句丽文化、渤海文化等古文化,遗存有高句丽山城、乌拉古城池等众多的古迹。乌拉街镇满族民俗风情浓郁,是典型的满族文化遗存地,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民俗旅游区”。历史文化、古迹民俗、山水林木、冰雪雾凇构成了龙潭区独具特征的人文自然景观。  
五、吉林石化公司厂址  
吉林石化公司厂址位于吉林市龙潭区郑州路11号、合肥路27号、遵义东路19号,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吉林石化公司厂址为第七批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六、武木普满文碑  
武木普满文碑位于吉林市龙潭区金珠乡南兰村,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  
武木普满文碑为第七批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七、学古东山遗址  
批次和发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龙潭山区乌拉街镇内  
年代:青铜—汉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能否开放:否  
位于乌拉街镇东北方向的漫岗上。上世纪70年代停止过两次开掘,出土大量年代:汉代遗物。为研讨东北地域年代:汉代文化提供了弥足宝贵的实物材料。  
八、大海猛遗址  
批次和发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杨屯  
年代:青铜—唐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能否开放:否  
位于龙潭区乌拉街镇杨屯村,面积60,000平方米。包含青铜、汉和渤海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停止过四次开掘,清算房址17座,墓葬6座,瓮棺5座,出土器物2800多件。极大的丰厚了西团山晚期文化内涵。  
2019年,大海猛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九、富尔哈城址  
批次和发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龙潭山区乌拉街满族镇内  
年代:金—清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能否开放:否  
位于乌拉街公社南5公里万家大队与富尔大队之间,地处前、后富尔通河与松花江的夹角地带,平面呈方形,只要南门,城墙构造为黄土垒砌,城墙外附有马面、瓮城建筑,城外存有护城壕遗址。该城除东墙北段遭到部分毁坏,西墙和北墙因开水渠翻开两豁口外,其它局部保管尚好。  
十、泡子沿前山遗址  
批次和发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龙潭山区棋盘街  
年代:汉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物管理处  
能否开放:否  
位于吉林市棋盘街南面,山呈东西走向,有五个山头,其中两山头的西南坡上散布着许多寓居址。另外的山坡上散布数百座石棺墓,组成了石棺墓群。该遗址有两种不同文化,一是西团山文化,已发现的寓居址和石棺墓群皆属于此;另一种晚于西团山文化,包含着汉文化,曾经运用了铁器,至今尚未定名,其年代大致在西汉前后。  
十一、长蛇山遗址  
批次和发布时间:第一批1961.4.13  
地址: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哈达村  
年代:青铜时期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管处  
能否开放:否  
位于吉林市龙潭区大屯乡哈达村,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属年代:青铜时期(西周初至秦汉之际)西团山文化类型。房址为半地穴式,分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形制。墓葬形制为石棺墓和土圹墓两种。解放后,吉林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在此遗址停止了清算开掘,共开掘年代:原始社会房址15座,灰坑17个,墓葬4座,出土石、陶、铜、玉器612件。长蛇山遗址为研讨吉林地域年代:原始社会房屋建筑和吉林地域年代:原始社会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十二、乌拉街沿江古城址  
乌拉街沿江古城址(乌拉古城遗址),由富尔哈古城、大常古城和三家子古城组成,分别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的富尔村、大常村和三家子村。富尔哈古城,史称“伏尔哈”城,为金代古城,并为明代、清代沿用;大常古城现存两处角楼、三处城门遗址,城墙外附有瓮城,城外存有护城壕遗址;三家子古城,当地人俗称“老城”或“小城子”,是研讨金代城址建筑重要的实物材料。1961年被定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发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有3处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详细为乌拉街沿江古城址(富尔哈城、大常古城、三家子古城),乌拉部故城,乌拉街清代建筑群(魁府、后府、萨府、清真寺)。  
十三、猴石山遗址  
批次和发布时间:第一批1961.4.13  
地址: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八家子村  
年代:青铜时期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吉林市文管处  
能否开放:否  
位于吉林市龙潭区大屯乡孤家子村北,总面积450,000平方米。猴石山遗址是一个较大的年代:青铜时期村落遗址。各山坡都有古代人工开成的阶梯状台地,上面散布着数十座寓居址,皆为半地穴式。东山南坡为墓葬地,有数百座石棺墓。从1976年至1986年,共开掘寓居址18座、石棺墓163座、灰坑5个,出土了大量文物。猴石山遗址有寓居区,有墓葬地,面积广,内涵丰厚,是省内相当典型的西团山文化遗址。对其深化研讨,不只能够进一步认识西团山文化的变化的状况,而且能够为进一步研讨西团山文化的经济形态、社会组织、掩埋风俗以及族属等问题提供充足的实物例证。  
十四、乌拉部故城  
乌拉部故城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旧街村,属于明清时期的遗址。古城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分筑内、中、外三道城垣。中央有大型建筑台基,各道城墙的城外均有护城河。建筑采用青砖水磨对缝,装饰采用大量的砖雕、石雕,表现了清后期满族建筑的艺术成就,同时具有乌拉满族建筑的特性。从1657年,清朝顺治皇帝在乌拉街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成为全国最大的贡品基地和管理机构,从第一任总管迈图至清末最后一任总管乌音保止,254年间,共有31人,36任总管,总管级别最高达正三品。这时的“乌拉”非常昌盛,成为中国北方一座著名的城池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该城为明代扈伦四部(乌拉、哈达、叶赫、辉发)之一的乌拉部都城。“乌拉”作为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是特地为清廷皇室征集选送贡品的管理机构,与江宁(南京)、苏州、杭州齐名而成为四大朝贡基地,康熙曾两次东巡这里。  
乌拉部故城是打牲乌拉朝贡历史的见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讨价值。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十五、龙潭山寺庙群  
批次和发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龙潭山寺庙群  
地址:龙潭山上  
年代:1754年  
类别:古建筑  
管理单位:吉林市宗教局  
是位于龙潭山公园内。由龙凤寺、观音庙、龙王庙等组成,清乾隆初年始建。“文革”期间遭到严重毁坏,后经维修,已根本恢恢复貌。  
十六、龙潭山城  
龙潭山城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城东8公里的龙潭山上。龙潭上,山势挺拔宏伟,远望犹如宏大的屏障横亘在市区东方。山形似一仰盆,山城城垣就雄踞在山的脊梁之上。山城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  
山城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城墙周长2396米,大局部为黄土杂碎石叠筑,凹伏处为黄土夯实,厚6~12厘米,高约10米。城郭呈不规则多边形。城内低平,适合屯兵;城外山崖峻峭,易守难攻。设西、南、北三门。在城垣四面凸起处各有一平台,其中以南平台为最高,俗称“南天门”,高出左近空中约100米。台上曾发现红色绳纹瓦,揣测当年其上有角楼之类的建筑。  
山城内的主要建筑,即俗称的“水牢”和“旱牢”。“水牢”又名“龙潭”,实为蓄水池,位于山城西北隅的最低处,龙潭山因而而得名。池呈圆角“凸”字形,东西长52.8米,南北宽25.75米,深11.5米。在北壁东端池沿下一米处,有一石砌泄水洞通向墙外。“旱牢”位于山城西南隅近山梁处,距“水牢”420米,平面呈圆形,周壁直立如削,直径10.6米,深2~3米,从不积水。从其地势和深度判别,应是储存军事物资的地窖或地仓。  
山城内曾出土金代泥质轮制黑灰色陶罐3件、陶壶l件、六耳铁锅1件、双耳铁釜l件。  
龙潭山山城(包括蓄水池和地窖)是高句丽王国权力最强盛时期建造的典型的军事城寨,不只是研讨高句丽王国城池建筑的重要遗址,而且是研讨高句丽王国北部版图的实物材料。2006年5月,龙潭山城被国务院发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十七、乌拉街清代建筑群  
乌拉街清代建筑群,位于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第二松花江从乌拉街镇西流过,东南距吉林市区约35公里。2013年被国务院发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建筑群由魁府、后府、萨府和清真寺四局部组成。  
“魁府”位于乌拉街镇政府西侧,门前是乌拉街镇东西向出入的主要道路109乡道。建于清光绪年间,为二进四合院建筑。最早的主人是王魁某,故称为“魁府”。光绪年间(1875年)王魁某出征伊犁,遭到光绪帝的煲奖,晋为副都统,恩赐金银,背井离乡,修建府邸。后卖于曾在张作相手下任伪松花江上游水上公安局长的张茂塘名下。解放后,此宅曾被辟为永北县政府、永吉县农业展览馆,后为乌拉街人民公社所在地,乌拉街满族镇款待所。主体建筑正房设于南北中轴线上,两侧厢房东西对称。南面临街处为一面阔三间的倒座,大门设在总体平面的东南,两侧置有耳房各一间。中为拱券形大门,门房外墙两侧置有八字抛山影壁,门瞻立面以大门为中心,依次迭落成三级。正房以及东西厢房均为硬山、抬梁式,斗拱、木架构造的青砖瓦建筑。前出檐廊后出梢,磨砖对缝,建造精良。头、墙脚等处还嵌以漂亮的砖石雕图饰。正房与东西厢房相连的“迥廊”至今仍较完好。  
“后府”位于乌拉街镇东北隅,现永康路南,西南距镇政府约300米。建于清光绪年间,是管理打牲乌拉中央总管三品翼领云生的私人府邸。因镇内还有“东府”、“前府”,而云生宅邸居此,兼居“两衙署”之后,故称“后府”。光绪六年(1880年),云生任乌拉总管后,开端修建府邸,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落成。辛亥反动后,“后府”逐年没落。民初尚有余辉,至伪满,只残留四合院一套。虽还有人看守院落,但百花园和南园早已凋谢,院墙几倾,满目萧条。后曾作为永北县政府,辟为永吉县“四化站”、县炼铁厂办公室、县师范学校教师住宅。现仅存正房和西厢房。  
“萨府”位于吉林市第三中学(原永吉县第三中学)院内,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1年),系时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十三任总管(正四品)索柱的私邸,为典型的清初时期“二进四合院”格局。1786年索柱调任吉林副都统之后,转卖给别人。因其曾为一显贵萨大人一切,所以亦称萨府。建筑面积500?,有门房三间,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六间,与清末时期相比,明显存在着朴素奢华与简易典雅之别。正房有套间,间壁为松木板构造,空中为松木地板,飞檐翘脊,曾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脊饰,文革被砸掉。解放后,“萨府”不断辟作永吉三中教室。2004年以后,萨府归吉林市第四十九中学管理和运用,部分曾几经小修,所以整体上维护较好。  
清真寺位于乌拉街镇西南,距镇政府700米处,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是乌拉街仅存的一处寺庙建筑。坐西向东,殿是长方形宫殿式的楼阁,北廊5间,南廊3间,对厅3间,正殿匾额正书“德维教化”。此寺院对厅和南廊已撤除,1984年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现北廊为讲堂。该寺自树立以来,不断是穆斯林们宗教活动的场所。在各大节日里,均举行盛大的礼拜,礼主麻及做各种留念性的活动。  
十八、龙潭区景色名胜  
1、龙潭山  
龙潭山位于吉林市龙潭区东部,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海拔388米,全山被近百种120多万株树木所掩盖,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130多株,属寺庙景色自然园林,山上保管有高句丽古城遗址,是省内著名景色区之一。  
龙潭山是少有的市区森林公园。山上有泉积水成潭,名曰“龙潭”,龙潭山因此得名。“龙潭”俗称“水牢”,是高句丽北疆古城堡的贮水池。水面阔达1300多平方米,水深而碧,无涨无落,终年不涸,吉林八景中的“龙潭印月”即指此处。与水牢相距250米处,有一圆形石砌深坑,俗称“旱牢”,是高句丽时期古城堡贮存军需物资的地窖。山城高峰,俗称“南天门”,在此可一览江城全景。  
2、雾凇  
雾凇通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粒状雾凇构造严密,构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构造比拟松懈,呈较大的片状。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它是在吉林市共同的天文环境中自然构成的。从吉林市区溯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饱满水电站,冬季江水经过水轮机组,水温升高变暖,每到数九隆冬从水轮机组流出的水仍有4℃,江水载着具大的热能,构成了松花江几十里缓缓流经市区不冻的奇境。从水面源源不时地蒸发出水气,整个江面白雾腾腾,久不消散。沿江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在一定气压、温度、风向等条件作用下江面上蒸腾的雾气遇冷凝成了雾凇。  
十九、龙潭过年风俗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街头巷尾繁华特殊,而每个中央的过节风俗都各具特征。如今,我就来引见一下我们龙潭过春节的风俗。  
每到过春节的时分,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挂灯笼,人们穿新衣服,戴新帽,回老家杀鸡宰鸭,拜老祖宗。然后,小孩子们放鞭炮,大人门做年夜饭,  
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爆竹声,再夹杂着人们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错成元旦愉快的乐章。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繁华高兴的时分,丰富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聚会,围坐桌旁,共吃团聚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用满桌的美味佳肴,也是享用那份快乐的氛围。我们这里普通少不了两样东西:鱼,由于“鱼”和“余谐音”,是意味“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吃蒜的,表示新年和算。  
当午夜交十二点时,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灯火通明,门前是绚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元旦的繁华氛围推向了最高潮。  
一时间,龙潭的过节风俗说也说不完,等你到了这里,你就能亲身感遭到它的魅力。  
二十、龙潭区饮食风俗  
1、筱筱火勺,又称“叉子火勺”,选细嫩牛肉、大葱、鲜姜、香油和馅,用稍有颗粒的沙子面做皮,出锅的火勺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闻则香味扑鼻,食之肥而不腻,是吉林传统的中央风味  
2、“蛟松”牌系列山珍产品是采用长白山野生资源精制而成的绿色食品。其主要产品有:袋装黑木耳、袋装蕨菜干、野生榛磨、野生元磨、袋装猴头磨、紧缩木耳。该系列产品不含有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是宾馆、餐厅、家庭烹调和捐赠亲友宾朋的佳品。  
3、掌上明珠是古传八珍之一,是宫延传播已久的珍品佳肴。“掌”是指东北特产黑熊之掌。熊有冬眠的习气,冬眠时以舔掌为生,掌中津液胶脂渗润于掌心,是熊掌营养丰厚的缘由之一,而其前右掌由于经常舔,故特别肥腴,有“左亚右玉”之称  
熊掌虽为上美佳品,但如加工办法不当,会令人难以下咽,若想食其美味,颇需在制造上下一番功夫  
吉林的传统吃法多是配上其它土特产品烹饪而成,而且烹饪办法共同,需经过三次水煮,三次汤炖,然后用放入调料的汤煨,最后色勾芡上盘。在诸多吃法中,最具风味的是红扒熊掌、八宝熊掌、兰花熊掌和“掌上明珠”,其中以“掌上明珠”为最,以鱼元、火腿片、油菜心配熊掌,形整不散,色白如玉,入口如羹似腐,鲜嫩油腻,不愧为珍品佳肴。  
4、福茂牌干椒产于塞北平原的吉林省洮南市福顺乡。福顺乡位于洮蛟河中间地带。这里土质肥美,年积温较高,日照强,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偏少,种植辣椒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同时良好的水利设备又为辣椒产业提供了优越开展条件。这片美丽丰饶的土地具有举世闻名“四辣之乡”的佳誉(“四辣”指辣椒、大葱、大蒜、黄烟)。福顺乡龟顶红等干椒作为商品已有近百年的消费加工历史。早在1971年10月福顺干椒就以“洮南特产”参与过广交会。同年12月,由周总理签批免检直接出口坦桑尼亚、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度和地域。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福顺干椒在国际、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福顺辣椒产业得到了绝后的开展,目前,已构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合同加效劳的消费链,走出一条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协作化道路。福顺辣椒也以“福茂”命名成为吉林省名牌。“福茂牌”干椒具有果形美、个头平均、皮质厚、滋味秀、色素和维生素含量高等特性。1999年初,该系列产品申报了国度农副产品专利注册商标权,被国度主管部门正式命名为“福茂牌”干椒,并继续消费系列加工产品。同年6月,经国度农业部食质量量检查测试中心检测,14项数据均到达国度一级规范。9月份将以吉林名牌参与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农产品展销会。福茂牌干椒消费基地是东北最大干椒消费基地,现有育苗大棚120栋,面积3.6万平方米,辣椒种植达3000公顷,总产量1200万公斤。福茂牌干椒是在本地龟顶红等辣椒根底上开展起来的,现已构成多个系列。其中国际优秀种类早光、富强、宜都红、天升、天宇3号等都已在这里安家落户。福茂牌干椒加工业已蓬勃兴起,全乡现有大小加工企业25户,日加工干椒1.25万公斤,年加工量为500万公斤。福茂牌干椒有普遍的销售市场,公司现已与局部国度和国内21个省市300多家客商树立了贸易协作,间接出口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度和地域。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