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台安县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2-24 17:19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台安县过年风俗  
每当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寒冬腊月,过年的气氛就慢慢浓重起来了。过年是深入而长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放心的厚重情节,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越品越香醇。  
关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儿时的年味是最浓郁的,也是最令人回味的。小时分,最盼着过年了,穿新衣、贴年画、包饺子、放鞭炮……那个年头冬天贼冷,屋檐的冰溜子拉得老长,晶莹剔透的,长短不一,一排排挂在各家各户的屋檐下,像钢琴的琴键,更像春天的手指。屋外的雪很厚,像给大地穿了白色的棉袄。也就是从喝腊八粥开端,我们数着盼着,每一天都觉得那么幸福,每一天都觉得那么漫长,多么希望一步就能跨进年的门槛里。  
小时分的年味,其实是从乡村土房里飘出的袅袅炊烟的滋味,是母亲蒸的白面馒头和黏豆包的滋味,是家家户户杀猪宰鸡置办年货的滋味。从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开端,家家户户清扫庭院、洗衣服,肃清一切陈积的灰尘;二十五、二十六,糊墙、糊棚、糊窗户、贴窗花,窗花都是母亲用剪刀剪出来的,把戏繁多,寓意祈福;二十九、三十贴年画、贴春联,那个时期的年画以讴歌英雄人物,讴歌教育反动、卫生反动为主基调,这些漂亮的年画使暗淡的屋子一下子蓬荜生辉起来,进而充溢了喜庆和生机,至今想起来,仍觉得春意盎然、瑞气盈门。春联,那时都是自家或求人用毛笔书写的,每家每户各有所长、各有特征,在瑞雪飘飘中显出格外的喜庆。  
元旦到了,家家户户点亮蜡烛,挂上红灯笼,里里外外灯火通明,光荣照人,一家人欢聚一堂,吃糖果、包饺子、打扑克、听播送,喜笑颜开,叙旧话新。村里的街道上冷冷清清,孩童们衣着母亲起早贪晚缝制的新衣服、新鞋,提着形形色色纸糊灯笼,嘴里含着大人刚刚分发给的糖果,兜里揣着父母给的压岁钱,在大街上、胡同里嬉戏游玩,偶然来个吹年喜的,孩童们追着、喊着、狂欢着……年味最浓的就是放鞭炮了,新年的钟声一响,整个夜晚都成了鞭炮的世界,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到了年初一,成串的鞭炮声再次响起,大人孩子们走出家门,去给村里的晚辈们拜年,同辈们见面也互相问候,即便是年三十相见的,初一也要问候,给人的觉得十分温馨。从初二开端,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不管是乡间小道,还是开阔的马路上,南来的北往的人纷至沓来,不断持续至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样飘荡在乡村里的浓浓年味才慢慢散去。  
往常,随着时期的开展,人们在坚持年俗的同时,也给节日注入了许多新的方式。短信拜年、QQ拜年、微信拜年、宾馆饭店过年、异地旅游过年、父母去儿女的家里过年等等,可是,不论物质多么丰厚、方式如何多样,幸福、不祥、团聚这些根本的年味年俗一直是人们内心深处那缕最浓、最淳的渴盼。是的,人会老去,但年不会老,岁月会流逝,但年俗会永存!  
二、台安县端午风俗  
夏季,人们最等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的粽子,我总会有更多的回味;闻着那艾蒿的幽香,我总会想起儿时老家的南大洼,那里的艾蒿多极了,长的也好,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我都要割上一背筐,除自家用外,还分给左邻右舍的乡亲们。  
风俗也好,肉体也罢,当一种肉体默化成为这个民族的传统,经过日常的习俗习气来点滴呈现的时分,这种肉体曾经植入这个民族的血脉,深化骨髓。  
两千多年过去了,自2008年起,端午节正式列入法定节假日。  
粽子,不是地域性特产,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特定节日食品,无论“粽子文化”传播到哪里,都有着相同的内涵。正如大年三十晚上的饺子,正月十五的汤圆,立春时的春饼,中秋节的月饼,腊八节的腊八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简直每到一个节日,人们总是习气将美食和节日分离起来,用精心烹制的食物来留念节日,在尘世烟火中维系着血浓于水的情感。这一切的一切,都印证了几千年来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可我童年时期的端午节是惨白的。那时家里很穷,特别是我国三年艰难时期,连吃顿大米饭都要等到过春节。所以,童年的端午节,能吃到两个鸡蛋就是最大的奢望,就更谈不上吃粽子了。  
在我含糊的记忆中,我家第一次包粽子应该是在1966年的端午节。记得端午节的前几天,妈妈对我说,“今年的端午节咱家也包粽子,由于,你考上中学了,你没白努力,妈也没白心强,咱也庆祝一下。”听完妈妈的话,我的眼睛霎时湿润了。我连声说,“妈,不用庆贺,吃两个鸡蛋就能够了。”由于,我心里明白,当时家里的条件是包不起粽子的。固然,我嘴上是这样说,但心里还是希望能吃上一顿粽子。所以,那几天,我特别关注妈妈的一举一动。果真,在距端午节的头两天,妈妈和奶奶起的很早,俩人在厨房仿佛核计什么事,不多时,只见奶奶从葫芦头里拿出鸡蛋放进筐里。此时,我明白了,原来妈妈今天要去西佛公社赶集,把鸡蛋卖了,用卖鸡蛋的钱买包粽子的糯米。临走时妈妈叮嘱我,要我去南大洼弄点苇子叶,包粽子用。  
大约在下午2点多钟,妈妈在我的盼望中回来了。到家后,妈妈把大黄米和糯米放到大盆里,随之倒上水。妈妈说,包棕子的米,必需提早用水泡上,至少24个小时,否则煮不烂,容易夹生。  
端午节的早上,天还没亮,奶奶和妈妈就起来包粽子了,我坐在一旁观看,奶奶和妈妈简直同时包完一个粽子,而且都一样大。于是,我也学着包了几个,虽然我怎样努力也包不好,不是散花了,就是漏米了。最后,妈妈一边手把手教我,一边通知我,“包粽子也有说道,包紧了煮出来的粽子容易外熟里生,包松了煮时容易散花,所以必需控制松紧尺度,留意留有一定空间,由于米煮熟了就要收缩。”  
大约七点多钟,一锅热火朝天的粽子煮好了,那幽香的滋味霎时洋溢了小屋,我恨不得一下子吃到嘴里。全家人上桌后,妈妈把第一个粽子送到我的碗里。固然,妈妈一句话也没说,但我早已读懂了妈妈的心机。我当时暗下决计,一定要好好学习,未来不但要考上高中,还要考上大学。当我吃到第七个粽子时,妈妈说,“孩子,别吃了,这粘食吃多了不好消化,容易伤身体,反正今天一顿也吃不了,剩下明天接着吃。”妈妈说完后,我放下了筷子。其实,我至少还能吃两个。  
随着人们生死水平的日益进步,端午节包粽子再也不是什么苛求了。今天,固然奶奶和妈妈都先后不在了,但每年端午节包粽子时,我总会想起家里第一次包粽子时的情形,那些镜头总是挥之不去,透过晶莹的苇叶我仿佛看见妈妈又把第一个粽子送到我的碗里……  
三、台安地名特征  
远古时期的台安地域,同辽东地域一样,乃退海之地,泥塘连片,遍野荒芜。周属幽州,秦属辽东两郡(治所襄平,今辽阳)。西汉时期,方有险渎县建治(遗址在今新开河镇李窑村孙城子)。东汉时期,险渎县划归辽东属国(治所昌黎,今义县)。民国二年(1913年)置台安县(治所八角台,今台安县城)。  
昔日的台安地域虽有过县级建治,但人烟稠密,村落星星点点。直至明末清初,清顺治年间的移民和河北、山东的移民在此开荒耕种,人口聚落逐年增加,地名才随之增加。  
地名是社会的产物,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有时期的特征,既反映出民族的传统,也反映出时期背景和自然天文环境等诸多要素。  
纵观台安地域的地名,也有其本身的特征,其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依自然天文环境得名。台安境内有辽河、柳河、浑河、绕阳河等大小河流,故地名有阿拉河、小河子等。  
依外来者的姓氏得名。聚落的构成,根本是从一户或几户寓居开端。随着人口的不时繁衍和流入,聚落逐步扩展增加。当一些大众在某一处定居后,为便当交往,自然构成了本地称谓。日久年深,商定俗成。凡以姓氏取名的村落,称号构成也有所不同。一种是以“窝堡”做通名。我们的先祖,大多来自关内,一副扁担,携妻带子来此定居,生计困难。开端搭介简易窝堡安居,便呈现了以姓氏为主导,以窝堡作通名的村落。如王家窝堡、李家窝堡、张家窝堡、金家窝堡等等。另一种是,像辽南地域的高力房镇、韭菜台镇必需高垫房基,以防水患,则呈现了汪家房身、贾家房身等以姓氏为主导、以房身作村名的村落。  
依文物古迹得名。据史料记载,明代统治者,为防御蒙古兀良哈部与女真各部的侵扰,在莽莽草原上建筑起誉满天下的辽东长城(亦称边墙),在数百里长的长城上建筑起二十余座墩台、烽烟台和两座重点城堡。当这些台、堡废弃后,逐步构成了以台、堡命名的村名。其中以序数命名的居多,如头台子、二台子、三台子、四台子、五台子、六台子、九台子等。有的还以姓氏得名,如秦家台、汲家台、万家台等。转弯台(今新台),因处于长城转机处得名。新华镇的城子,是依平洋堡遗址得名。因辽东长城,亦称辽东边墙之故,沿废弃边墙左近构成的聚落,有的还以边得名,如新台镇的东边、小边等。辽东边墙地基较高,废弃之后,自然构成一条通道。台安境内东南、西北向的通道,通常称之为边道,系我县过去通往黑山、北镇和锦州等地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为开展我县经济、文化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这些台堡和整个长城遗址,因日久年深,历经风吹雨打,人为损坏,已不复存在。保管完好的仅有桑林镇的圆台子和新华的平洋堡两座城堡遗址,近年屡次发现陶瓷、古砖瓦等历史文物。平洋堡遗址曾开掘出一块刻有“平洋堡”字样的石碑一块。  
依满语构成的地名。明末,满族兴起,统一了女真各部,占领辽东之后,曾屯兵于辽河两岸,与明兵抗衡。台安地域地处盛京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明兵与后金在此常有战争发作。努尔哈赤为稳固其后防,强化对汉人的统治,曾设红、黄、白、蓝四旗,并在各地组建起军政合一的基层组织——牛录。当时,在我县东部组建起西佛牛录和达都牛录两个牛录。在旗民寓居地域有大红旗堡、小红旗堡、白旗签、阿拉河等。  
此外还有依树木得名的。如杨树、云柳、桑林子、枣木沟、小榆树子等。  
以动物命名的有牛场、獾(桓)子洞、孙狼洞、象鼻子、二狼洞、老虎卧子、大白马岗子。以美妙愿望命名的有才文、常兴、新发、黄金、安定、永安、新立、幸福、重生、大友、团结、成功、新华、大兴岗子。  
以历史渊源为据命名的如德生、雅化、城子、高力(丽)、碾房、网户、金家桥、马油房、铁匠炉、大明潭等。  
四、刀鲚鱼的故事  
位于台安县韭菜台镇辽河的三岔河口有一种远近出名的特产:刀鲚鱼。刀鲚鱼,又称辽河小刀鱼。身长20多公分,体扁,雪白色细鳞。属时节鱼,因其是“河里生,海里长”,滋味愈加鲜美。  
美味必有美的故事。传说早年辽河下游住着一户渔民,在五月的一天,小两口出海打鱼,正惊涛骇浪的海面,忽然掀起巨浪,打翻小船,小夫妻双双落水,挣扎中被一海妖擒住,带到水宫,海妖见年轻渔妇长的俊俏,便想成亲,渔妇不从,撞柱而死。小伙子见妻已死,也自杀身亡。海妖把他俩的尸体抛入大海。小两口的精灵化做无数把钢刀,每天在海里游来游去,寻觅海妖报仇。每年到五月时,小两口还要回家看看,就游回辽河,在家乡繁衍子孙,然后再带着子孙游回大海,继续寻觅海妖。人们在品味美味的同时,想起那凄美的故事,心头别有一番滋味。  
河刀鱼平常见不到,只要每年农历四月中旬,大量的河刀鱼才会溯河而上,回游到三岔河、浑河以及外辽河河段繁衍后代,此时正是最佳的捕捞时节。时节一过,再游回大海。这样,小刀鱼就成了辽河的稀珍品。人们都以品味辽河小刀鱼为兴事。每年春夏之交是最佳捕捞期。捕鱼人先在下游设一道拦河网,中间用一排木戗顶着,然后到上游很远的中央驾船拉网往下游走,当快抵达拦河网时便开端敲船帮子,以便让鱼儿受惊腾跃,挂在网上。故当地有歇后语:打刀鱼敲帮子——够戗。  
早些年,刀鲚鱼年上市量达200多吨,近年有所减少,年上市量120余吨,供不应求,已成为台安地域的食中珍品。  
五、马蹄蟹的传说  
台安县韭菜台镇的三岔河里有一宗特产:背上印有马蹄印儿的螃蟹——听说那是当年唐王李世民率兵过河时大刀王君可座骑所踩。  
据传说,唐王李世民东征时走到三岔河边,时值夏天,凶猛的河水拦住了去路,没方法只好在三岔河以北扎下营寨。当时这个中央没有几人家,找不到几只船,搭了几次桥也不成,唐王十分焦急。一天夜里,李世民做了个梦,梦见河水冻上了,大军全部过了河,梦被惊醒后,他连夜升了大帐,派了一个文官去查看河水到底冻没冻上。这位文官去不大一会儿,回来禀报唐王说:“河水没有冻”,唐王一怒之下把那位文官杀了。接着一连派了八位文官,都因说河水没有冻被唐王杀了。手下人见九位文官被杀,便通知唐王:“眼下正是夏天,河水不能上冻”。唐王听后,觉得有道理,就退了大帐。唐王回去刚刚睡着,又梦见河水冻上了,大军全部过了河,于是,又传令升帐,派大刀王君可再去看看河水是不是冻上了。王君可没方法,硬着头皮骑马提刀来到三岔河口,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心想:回去说实话也得杀头,说谎言又犯欺君之罪,也得死。有罪死也比平白无故死强。所以,回来后,他向唐王禀报说:“万岁,河水曾经冻上了。”唐王一听心中大喜,立刻传旨,命王君可压后,大军直奔三岔河。这时天已大亮,当大军来到河边时,看见河水真的冻上了,大军顺利过了河。王君可最后一个过的河,他心里也觉得奇异,当他走到河中心时,忽听身后一声巨响,他忙回头一看,只见无数只螃蟹漂浮在水面上,其中有一只最大的螃蟹眼见往下沉,不一会儿就都沉下去了。  
以后,人们在唐王错杀九位才子的中央搭了一个台子,取名“九才台”。一朝一夕,就叫成了今天的“韭菜台”。听说螃蟹壳上的马蹄印就是当时马蹄踩的,蟹壳甲的“硬核”就像跨马提刀回头张望的人王君可。  
六、福隆寺  
福隆寺,座落在台安西佛镇西,是台安颇具范围的佛教寺院。高大的寺门上,“福隆寺”三个大字熠熠生辉。门旁屹立着高高的大旗杆,朱红的围墙古色古香。寺院宏伟绚丽,环境幽清,彩绘鲜艳,暮鼓晨钟,法香远溢,它以笃诚的信仰,丰厚多彩的文化,迎接着各方的朝拜者。  
福隆寺,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几经风雨,几度兴衰。1994年经鞍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复建。重建后的福隆寺由大雄宝殿、念佛堂、地藏殿、天王殿、钟鼓楼、般若楼等局部组成。  
走进寺门,那百年古刹浓厚的佛教气息扑面而来,宏伟的大雄宝殿以她博大的襟怀迎接八方来客,殿前的大钟上铸有全寺僧侣的法号及重建铭文,记载着福隆寺的几百年沧桑剧变。宝殿正面有十余扇红漆木门,高大庄严。佛祖、菩萨的塑像庄严庄严。主佛像高十余米。佛像前摆着一张供桌,桌上摆有各种供品、香炉。朝拜者的香火日夜不绝。菩萨像身后,十八罗汉分列两旁,外型逼真,形态万千。  
走过大雄宝殿,来到后面的念佛堂,那里是前来朝拜者的必到之处,里面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代表聪慧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佛像多为泥塑彩绘,似乎诸仙下凡。堂内供有花、水、灯烛,突出了福隆寺的佛文化颜色。  
地藏殿位于念佛堂西北侧,红墙绿瓦,富丽堂皇。殿内有代表养父母、孝师长的地藏菩萨,还有其他天神塑像。寺院每年都要举行大型法会十几次,局面颇为壮观,僧人信众在大雄宝殿内诵经、念佛,共作佛事,祝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福隆寺飞翼挑角,巍峨峭拔,具有典型的中国寺庙特征,福隆寺祷告着台安人民的幸福和安宁。  
七、台安县符氏宗谱  
(一)谱志铭  
符氏始祖已无可考,先祖久居河北永平府昌黎县沙泥庄,于早清年间,为逃匪患饥馑下关东,先落脚在广宁府北镇上肖家沟屯,后又移居新民府八角台富家庄南四公里依柳河傍辽水的三道沟屯,定居至今。定居在三道沟的上几代先祖,在文革浩劫中家谱被焚毁,所以只能从曾祖辈始续谱。  
世祖符有本,生于一八五八年,卒于一九四一年,享年八十三岁。曾祖母辽河南八台子人。姓赵,生于一八六二年,卒于一九三六年,享年七十四岁。膝下五子三女:利忠、全忠(过继)、秉忠、尚忠、成忠、才氏、杨氏、刘氏。家境殷实,人丁兴隆,四世同堂,有良田十余垧,农耕传家,忠厚继世。三子秉忠,终身从教私塾,不只荫及乡梓子弟,还远游江北吉林等地,传播炎黄文化,孔孟书香。五子成忠,周易有成,解卦释辞,揣测阴阳,问卜吉凶,深得四方信任的风水先生。  
世祖父母,于民国十余年,从老院迁出,在柳河西岸的西地建四合院一座,长一百米,宽八十米,临水而居。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七间,大门洞一间,东南、西北各有炮台一座,碾坊,马厩各一间,四套马车一挂,马骡各两匹。房东有水井,房后有粮仓三座,房西有半垧地大菜园,房周围遍植柳、榆、杨、梨、枣树。春绿茸茸,布谷声声,下荫欲滴,鸟语花香;秋果醉人,枫叶流丹;隆冬雪染,碧玉周天,寒鸦咂树,喜鹊跃枝,如歌似面,天人合璧。  
世祖父母在西地新宅,颐养天年,传承四代,儿孙满堂,四十四口之家,同居一堂,男耕女织和乐融融。室内摆设古朴文雅。正房东两间曾祖父母寓居,中堂悬挂名人“八爱”四条屏古画,两边的楹联是:言及于人需要慎、事非关我总宜推。门斗是秉忠手书条幅朱熹的“春日”。北墙佛龛供奉菩萨、目光娘娘、张仙佛位。逢初一、十五焚香,年节上供。北墙下摆放红梨木八仙桌、靠椅、灶间供奉赵君老爷、祖先牌位。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  
乡规民俗为典型的汉满合流,民旗一统。一进腊月的农家喜事不时: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二十五杀年猪、二十六做豆腐、包粘饽饽、逢小吉二十九过年、大吉三十过年,三十晚上子时接财神,供大紫桌,院中灯笼杆上,升灯笼,放鞭炮。接财神之后吃饺子,拜年,给晚辈磕头。大年初一接着向屯中邻居邻里拜年。双手抱拳,祝贺发财,大吉大利。年三十上供,初三撤供开斋,初一吃素饺子,初三开斋吃荤饺子,初五捏破,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耍龙灯,踩高跷,二十五老天仓,在庭院用祡灰撒成圆圈,中间撒五谷,预示歉收。二月二龙抬头,一年农事开端。女人中止耍子,男人中止仍坑,踩高跷。三月二十八天齐庙会,四月初八娘娘庙会,给男孩子留头,许愿,祝愿长寿百岁。四月初五清明节,上坟扫墓,七月十五中元节,祭奠祖先,参拜坟茔。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供水果,月饼,庆贺歉收。十月一给祖先烧寒衣。红白喜事筹办三天,吹吹打打锣鼓喧天,一派喜庆,怀远慎终。宅西三百米处,于民国初年建千米祖茔一座。周围茂林修树,芳草萋萋,莺鸣鹭婉。曾祖父母及其四子、媳安葬于营内,长眠于公开,承受儿孙祭奠。  
世祖父母治家有道,教子有方,家风憨厚,儿孙绕膝,虽四十余口,同居一堂,和乐团聚,互谅互让,从不吵架拌嘴,兄弟同心,妯娌和睦,长慈幼悌。家有琴棋书画,犁铧锄镰,却无麻将纸牌,赌徒烟民,父子协力,兄弟同心,齐奔康庄。  
为避匪祸,三一年“九一八”后的第五年,一个安康和乐的大家庭,只好化整为零,分家另居,把一个非常生态环保的四合院,拆个五零十散,四股分局。日寇奴役十四年,四五年“八一五”克复,四九年内战完毕,废弃一切不对等条约,恢复民族威严,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经过十年浩劫,符氏族人同中华民族兴衰与共,日臻成熟,在完毕闭关锁国,变革开放的大潮中,随着民族的复兴而复兴,随着社会的开展而开展,社会角色,社会位置,社会奉献,道德,文化,安康,生活素质逐日上升。仕、农、工、学、军、警、教、卫全方位介入社会范畴。有初、中、高级官员多人,有全县养貂大户、有初、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多人、提高了初中文化,高中、大学生、研讨生日积月累,族人消灭了文盲,科盲,都成为社会尽力的人。在财富占有上,少数人闯入了社会的富有层,多数进入了小康,没有五保户,低保户,西地大院正体脱离了弱势群体,走向中兴。西地族人,世代铭刻,感恩祖宗。  
直隶逃难闯关东,  
辽滨撂担绣田垅。  
世祖立业开新宇,  
家祭中兴告乃翁。  
第四世孙符征(志平)识  
二零零六年十月十五日  
(二)姓证  
姓本勿须证,何以证之?皆因本姓受外界众生之谬解也。  
其一:你这姓玍古(方言,古怪),吾辈参与宴会写礼单时,报上姓氏后,执笔先生也竟迟迟不能下笔(先生们也是良莠不齐,但大多如此)。  
《百家姓》当然有本姓的位置,祖武符刘——紧贴着打虎英雄及大汉朝国姓。史上虽无名人,但近代也曾有人官至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符浩。国学巨匠文字学家符定一,近有现北京军区上将符延贵。  
其二:读符为fu,阳平便去声。固然有富有自卑感,总不如驱邪能量强。如再有已成印者却总已“副”职称之,岂不冤哉?在外者最易遭到此待遇。CCTV体育播音员在报原国度足球队国门符宾时,也曾如此。  
翻番字典吧,无须再证。  
方言,玍古  
其三:读以本姓为:“苻”。  
在网上发现有人竟将“风声鹤唳”之苻坚列为本姓历史名人。太使人耻笑大牙了。  
苻坚,同莩,乃羌族,甘肃泰安人,是西晋王。虽兵多将广,却大败于兵力悬殊寡于本人的东晋谢玄之手。在八公山演绎出“风声鹤唳”的成语,此战也成为军事史上的代表作。  
苻坚的苻,是草字头,本姓是个竹字头。  
草,一年生,脆易折。入土后成腐植质。  
竹,多年生,硬无比,宁折勿弯。成材后为建筑生活用品资料。  
二者焉能混杂?  
符姓虽少,但地域散布亦广。按密度降幂排列如下:海南岛、广东、港、澳东部省由南至北,西部。在我辽宁,已属偏稀。  
第四世孙志山撰  
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三)祖考  
大清朝,先祖老哥仨从龙由永平府昌黎县沙泥庄出关进入东北。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当时人烟稀少。年龄最小的先祖走啊,寻啊,要觅得一处能安身立锥之地。领先祖踏上三道沟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时,慧眼一亮,就是它了!随即定居下来。然后娶妻生子。世代繁衍,今时符三道沟这偌大的村庄(尚有在全国各地的原裔们)。  
屈指算来,先祖至今已有十二代,三百余年。我们现代的人们,应该对先辈们感恩不已;他们不但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留下了中华传统文化、吃苦耐劳、节俭持家、邻里互助和睦友善等美德。让我们永远不能忘,代代相传。  
西地符氏家谱编纂委员会  
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一日  
(四)西地记  
符氏人丁兴隆,至先祖五世时,老住宅已包容不下这众多的后生们。世祖有本妻从来襟怀大志,雄心勃勃,与世祖母率领本人一系子女们奔赴村西,取土垫房身,请匠建大院。自立门户,遂成西地(老房身人如此称。西地人称老房身为东街)。  
这大坑西沿的独立院落,就是西地祖宅。  
祖宅根本系四合院布置,北正房砖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七间。南正中大门房一间:大门厚木板铜钉式,宽可行车。近深较大,门洞可存大车。大门前有上马石。大门两侧高墙。东南角和西北角设有炮楼。  
正房住人,东厢房北五间住人,南两间仓库。西厢房中三间住人,北两间马厩,南两间碾坊,家有大马车一挂。前有场院,后有大粮仓三个。一派田园风光。宅内住老四股(老二全忠过继给世祖兄有香,在老房身另过),已是四世同堂:忠字辈年龄七十以上皆出生于此。人口达四十四人。  
生活起居组织得当,人尽其能,有条有理,家规严明:孝敬晚辈,互相尊重,节俭节约,敬业爱家,遵纪违法,婚配谨慎,和睦乡邻,善待亲朋。  
我们现代后代们能够想象:那么多人住在一个大院内,必是笑声不时,繁华特殊。世祖悠闲,儿孙绕膝。一到过年,更是繁华,可参见风俗简述中礼仪篇。  
伪满时期,,发作了“绑票事情”,四合大院分家变成四户小院:世祖及世祖母与五子尚忠系居于西地北院,老大立忠系居于东北院,老三秉忠系居于西南院,老四尚忠系居于东南院。此格局由三十年代维持到八十年代。  
宅东有池塘(人称大坑),东西窄处约50米,宽处约100米。南北有240米长。水深可没人。水面上鸭成行鹅成对,消费队期间曾为大队的养鱼湖。早年间水清净,夏天就是自然游泳池。赤条条的儿童“噗通”地游得愉快。每到冬季,冰如镜面。孩子们打冰嘠,滑冰鞋,冰刀,最众者为冰车。小手冻得通红,仍兴味盎然。每闻母亲召唤“回家吃饭”假作未听见,赖在冰上不走,繁华异常。  
宅西地势低洼,秋天积水,常有仙鹤鹭鹭(人俗称“老等”)莅临,一派湿地情味。  
房基东有姐妹树(出土即分叉了)一株,略朝东斜伸。上面长满冬青。那冬青四季常绿,唯有冬天更显翠色。其果实有红,黄二色,圆如黄豆粒般,食之甜如糖果,煞是心爱。常引得孩子们仍土块欲打下尝之。冬季观赏,亦是一景。  
时至今日,依据地早已改头换面,老大系搬至东街,老四系宅院换了姓氏,老五系老宅虽在,无人寓居。东面湖水越来越浅,并被蒲草侵占领地,水域面积所剩无几。  
西地人也早走出西地,在西地北,村东,村北等处遍地开花,有的已寓居外屯。更有大量的居于他乡异地者。西地成了姓氏及血脉上的祖宗概念。但不论你身居何处,勿忘我是西地人。  
西地将是永久的,故敬之仰之。  
八、台安县结婚风俗  
(一)动身前准备  
1、四彩礼:离娘肉(4根肋条),大葱4棵,粉条4把,火柴8盒。  
2、新房楼前楼后的大井用红纸盖上。  
3、接亲人员佩戴嘉宾花,新郎新娘胸花、主婚人胸花暂时不戴。  
4、接送亲人员不算新郎新娘应为双数(普通8人、10人、12人)。  
5、接亲车队总数(录像车除外)应为双(普通6台、8台、10台)。  
(二)到娘家  
1、敲门:新郎敲门喊妈开门、爸开门(娘家人在屋内可难郎一下,不给开门,但时间不宜过长)。  
2、认亲:新娘父母站在门口迎接男方接亲人员,由新郎向岳父岳母引见接亲亲属(从晚辈开端),双方握手应酬进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娘家亲属款待男方接亲人员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或甜甜嘴)。  
3、求婚:新郎向新娘单腿跪地献花求婚并说几句能感动新娘的浪漫话语,新娘可尴尬新郎一下,但时间不宜过长。  
4、互戴胸花:新郎新娘互戴新郎新娘胸花,并合影纪念。5、5、新郎改口: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郎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郎改口  
钱(普通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女婿),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愿的话,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证善待新娘,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纪念。  
6、吃面条: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新郎新娘互相夹给对方吃。  
7、换踩堂鞋:普通由新娘妹妹完成(没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替代),新郎将新娘抱上车,新鞋下面铺一块红布,妹妹给新娘穿完鞋后把旧鞋收起新郎赏妹妹换鞋钱。  
8、双方亲属上喜车,娘家亲属先上车,男方亲属后上,不许空车。(四彩礼除离娘肉外,其他物品带回一半)。  
(三)新房:  
1、认亲:新郎父母站在门口迎接娘家贵宾,新娘把娘家送亲亲属逐个向公公、婆婆引见,双方握手应酬进屋落坐,新郎父母及男方亲属担任款待娘家贵宾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  
2、新娘改口:新郎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娘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娘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娘改口  
钱(普通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儿媳),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愿的话,新娘向公公婆婆保证夫妻和睦相处,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纪念。  
3、挂钟:普通由新娘弟弟完成(没有弟弟其他同辈或晚辈替代完成),挂钟后新郎赏弟弟挂钟钱,钟盒由弟弟担任带回娘家(钟盒不能空,放一个红包或喜烟喜糖均可)。  
4、装箱:普通由新娘哥哥完成(没有哥哥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替代也可),准备一元、五角硬币若干,由掌管人布置怎样装箱。  
5、叠被:普通由双方嫂子完成(没有嫂子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替代也可),男方被口朝外,女方被口朝里,交替叠好,叠完被双方嫂子握手合影纪念。  
6、坐福:准备坐福垫或红布一块,放在床中间由掌管人布置怎样坐福。  
7、合影:新郎新娘同双方亲属在新房合影纪念。  
(四)结婚仪式:  
1、掌管人收场白,奏婚礼停止曲,新郎新娘入场。  
2、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普通布置引见人或单位指导完成)。  
3、拜父母,拜来宾,夫妻对拜。  
4、男方主婚人讲话(新郎的父亲或母亲)。  
5、交杯酒。  
6、娘家贵宾代表讲话。  
7、交流信物。  
8、来宾代表讲话(单位指导)。  
9、新郎新娘代表讲话。  
10、完毕语。  
(五)宴席:  
1、新人拜席:新郎新娘首先给娘家贵宾敬酒敬烟,娘家亲属由新娘递烟新郎点烟,男方亲属由新郎递烟新娘点烟,拜席完毕娘家亲属赏一对新人拜席钱,随后新郎父母给娘家贵宾敬酒,及酒店给娘家亲属加菜。  
2、给其他亲属点烟敬酒,次第依据自家状况而定。  
3、送娘家亲属:新郎新娘同一切娘家贵宾在酒店门前合影纪念。双方亲友握手辞别(普通由男方准备车担任送娘家贵宾)。  
4、团聚饭:父母及亲属每人送新郎新娘几句祝愿,新娘为父母亲属倒酒夹菜,全家举杯合影  
九、台安地域汉族丧葬风俗  
丧葬风俗一、送终报庙  
普通在老人弥留时,儿女至亲在老人身边给老人洗手洗脸,男的理发,女的梳头、剪指甲,穿上寿衣后,抬到事前准备好的床排子(用土坯或砖搪木板,又叫存凳)上,头朝西,仰卧,直至老人中止呼吸,这叫“送终”。  
之后,用一尺见方的蓝布蒙在死者脸上,以铜钱压口,孝子举双手拽堂屋门槛为死者指路,连呼三声“西方大路走”(迷信说法:西方为佛教之极乐世界,希望死者登上天堂),同时用线绳给死者绊手绊脚,俗称“绊尸”。给死者手中握馒头,俗称“打狗包子”。遗体整理终了,儿女们在一手提水壶的长者引导下,到左近土地庙(无庙处,以三块砖支立意味)烧纸上香,洒浆水饭,叫“报庙”)。  
丧葬风俗二、报丧送行  
老人逝世后,家人要尽快向亲朋好友发出报丧帖,或登门通报死讯。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墓地,并肯定入殓和下葬的日子、时辰。在布置人员打墓的同时,家里早、午、晚按规矩做孝事:上香、烧纸、改换供品。普通在第二天午后,子女侄孙等近亲要上庙烧纸活(男扎马,女扎牛),这叫“送行”。  
丧葬风俗三、入殓守灵  
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入殓时,执事人用棉团蘸“倒头灯”中的油为死者开光。盖棺后“钉钉”时,子女要跪着喊“躲钉!”其声凄切。从老人逝世到出殡前,都是亲友守灵时间。这段时间,子孙晚辈披麻戴孝在遗体旁守候,接待亲友的吊唁。每天早晚,儿女们郁要哭“开门纸”,有的人家请鼓乐班子以笙箫管弦寄予哀思。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要举行“辞灵”祭典,长子主祭上供,儿女至亲逐一哭祭。  
丧葬风俗四、出殡入葬  
通常在死者死后第三天出殡(有的迷信躲开农历初一、十五、二十三而可能拖延)。出殡时依据条件有16,24,32人抬扛不等,这叫“抬重”。长子用孝绳一端拴在棺材前,另一端拉着,表示孝子抬头扛,亲身将祖先送到墓地;次子或大孙子打“灵蟠)L",撒“买路钱”。落葬时长子先填头锹土,盖上棺木角,随后大家入手掩埋,同时烧纸扎活。葬后三天“圆坟”,死后第六天晚上“上望”,七天烧“头七”,“三七”“五七”做供,“百天”时烧“百日”,子女除孝。尔后,每年烧“周年”,直到三周年时留念才算终了。  
十、台安县特产  
1、台安炖大鹅  
台安炖大鹅是采用水焯、翻炒后的鹅肉与快炒后的酸菜丝铁锅慢炖而成的菜肴,又名铁锅靠大鹅,是一款典型的东北菜。本菜充沛发挥东北菜炖,酱,炒等主要特性,外形固然稍显粗糙,但色香味浓、一菜多味、咸甜清楚。鹅肉酥香烂脆,酸菜色鲜味浓,明油亮芡,汤稠料足。特别合适冬季食用。  
2、龙凤台鸭蛋  
龙凤台鸭蛋进皇宫富家镇的龙凤台,西临柳河,终年积水,历史上盛产鱼、鸭,尤以鸭蛋最知名。鸭蛋绿皮、个大蛋黄呈赤红色,营养丰厚,滋味鲜美,著名省内外。清代,这里的鸭蛋大量进京献给皇帝食用,以后皇帝封此为“龙凤台”。  
3、红血肠  
特性:颜色紫红,质地鲜嫩,汤醇鲜美,北国风味。  
主料:生猪血1公斤,肠皮300克。  
调料:肉汤500克,香菜20克,胡椒粉2克,花椒5克,盐30克,味精适量。  
制造过程  
(1)用铜箩筛过得的生猪血,放入盆里。把白内汤烧热后,参加胡椒粉、花椒、盐、味精等搅  
拌平均后,晾凉。  
(2)用铜箩把汤滤入猪血内参加香菜(洗净切成末)搅拌平均后,灌入洗洁净的肠皮内,用线绳绑扎好,放入清水锅内,用旺火烧开后,移入文火上再煮15分钟左右,取出后解除线绳,用凉水浸泡凉。  
(3)把凉血肠切成5~6毫米厚的薄片,用开水煮热捞出后,在炒勺里参加适量的肉汤,在旺火上烧开以后,再放入血肠片略微煮煮,连汤一同盛入碗内即成。  
4、台安肉鸭  
台安县高度注重以鸭鹅养殖为主要内容的畜禽业开展,把建立鸭鹅养殖大县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工程来抓,获得了显著成果。全县经过政策扶持、大户带动、小区示范等措施,激起了农民养殖鸭鹅的积极性,全县养殖范围不时扩展,养殖鸭鹅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主要途径。全县已投资近9亿元,建成鸭鹅养殖小区740个,其中2012年开工建立鸭鹅小区110个,建成70个,小区根底设备建立完成“三通”(水、电、路)、“一平”(土地平整)和“三有”(有办公室、有消毒池、有排污设备),完成了由一家一户的散养向集约化水平较高的小区饲养的转变。全县现有种鸭饲养企业4家,饲养种鸭60万只。鸭雏孵化企业2家,年供雏才能1.5亿只。大中型鸭鹅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才能1.5亿只。  
台安肉鸭  
地域范围  
台安肉鸭,辽宁台安县畜牧技术推行站,台安县台安镇(台东区、台南区、台西区、台北区)、西佛镇、新开镇、黄沙镇、高力房镇、韭菜台镇、达牛镇、桑林镇、富家镇、新台镇、桓洞镇、洪家农牧场、新华农场、西平林场等17个乡镇(场、区),共15个社区204个行政村。天文坐标为东经122°11′00″~122°40′40″,北纬41°01′00″~41°34′00″。台安肉鸭为农产品天文标志产品。  
产品质量特性特征  
肉鸭饲料卫生指标应到达GBl078《饲料卫生规范》的请求。台安境内一切消费肉鸭饲料的饲料厂消费的肉鸭饲料应以肉鸭生长发育各阶段的营养需求量为根据停止配制。肉鸭饲料营养成分含量应到达《肉鸭饲养手册》提供的指标请求。肉鸭饲料中不应运用未经国度主管部门批准运用的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等;不应运用被其他化学品污染的饲料、未经无害化处置的其他畜禽副产品。不应运用霉变饲料、抗生素滤渣。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