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鄂温克族自治旗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2-21 10:39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鄂温克族瑟宾节  
“瑟宾节”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平和”。瑟宾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  
鄂温克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是生活在大森林的鄂温克猎民。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处大兴安岭与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分离部,历史上,生活在森林中以打猎为生的鄂温克人,生活条件极端残酷,但是生活不可能总是处在悲痛和痛苦中,于是,他们努力发明欢乐平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他们在民族的-中相互鼓舞,他们围着篝火欢歌起舞,于是就有了“瑟宾节”这样的狂欢节。古时分的瑟宾节,鄂温克猎人都集聚会停止庆贺活动,各部落男女老少都来参与,由部落酋长掌管。纯朴的猎人们点燃篝火,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奠“巴伊安奈”神,还举行浩大宴会。宴会完毕后,猎人们继续跳舞,直到第二天拂晓。  
在十六世纪时,鄂温克人中兴起了“萨满教”,以为“萨满”是“通神者”,能够驱赶病人的-鬼魂。萨满教提高到了个氏族,每个氏族都有本人的“萨满”,从此,鄂温克人开端信仰萨满教,以图腾为特征的“瑟宾节”也曾一度失传。但从1994年开端,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恢复了一些民间节日,其中瑟宾节在每年6月18日举行,“彩虹”歌为鄂温克族瑟宾节节日歌。  
二、鄂温克叙事民歌  
鄂温克叙事民歌为国度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的民歌漂亮动听,作风共同,人们即景生情,即兴填词吟唱。牧歌和猎歌表现了鄂温克族英勇而质朴的性格;“努给勒”舞步共同,刚健有力,节拍性强。“扎恩达勒格”是鄂温克族山歌和小调类歌曲的总称。自在伸展的曲调充溢了浓郁的山野气息,清澈而开阔的旋律将对鄂温克人对故土的赞颂勾勒得清爽感人,好像湖面的粼粼波光灵动而自在。  
鄂温克族主要散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意即“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大局部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他从事农耕。“森林之舟”驯鹿曾经是鄂温克人独一的交通工具。鄂温克族有本人的言语,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种方言;没有文字,牧区普通用蒙文,农区和林区通用汉文。  
鄂温克族音乐有“扎恩达勒格”、“鲁克该勒”、宗教歌曲等。  
扎恩达勒格山歌和小调的总称。由于地域不同,各地扎恩达勒格的作风也不相同。传播在鄂温克自治旗的扎恩达勒格接近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如:在额尔古纳一带则具有狩猎人豪爽而粗暴的特征。此外,属于小调类的扎恩达勒格节拍鲜明,构造严谨,乐句较划一。  
鲁克该勒民间歌舞。以篝火舞最为盛行。跳篝火舞时,男女老少手拉手围着篝火成一圆圈形,跟随领唱者由左向右的转动。歌声由低到高,舞蹈由慢到快,直到热潮完毕。歌词大都是思念故土、欢送客人、赞誉猎场和赞颂猎手等。曲调短小愉快,节拍性强,常用一领众和的方式。如篝火舞曲。  
宗教歌曲包括萨满跳神歌和祭奠祷告歌两类,其音调兼有扎恩达勒格和鲁克该勒的特性,但音乐多具吟诵性。鄂温克族民歌具有宽广、抒情的特性,构造方整对称,多由上下句组成,或由单乐句的不时重复或变化反复构成。鄂温克族民歌既运用比拟古老的三音音列,又运用五声音阶。鄂温克族民歌歌词多用头韵,衬词较多,唱抒情性长调时,常喜用带鼻音的唱法,使感情表现细致入微。[1]  
内容  
鄂温克叙事民歌“母鹿之歌”是鄂温克族传统民间歌曲,又名《狍子之歌》、《黄羊之歌》,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原生态长篇叙事民歌,也是充沛表现了人类最为原始的环保认识的经典之作。  
鄂温克民族是古老的森林民族,有本人的言语,没有文字,主要寓居在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在长期的消费生活理论中发明并积存了具有森林和草原特征的传统文化艺术,长篇叙事民歌“母鹿之歌”产生在悠远的狩猎时期,民歌,是鄂温克人表达肉体世界的载体,也是传播人生哲理的教科书。自古以来,他们与森林、草原和群兽之间构成了一种密切调和的关系,并且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把自然界的活动当作题材,在没有文字的条件下,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创作并保存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长篇叙事民歌“母鹿之歌”。  
这是一首有着激烈反省意味的歌曲,传说在悠远的狩猎时期,有个叫“呼尔迪”的鄂温克族猎人,在一次打猎时射中了一只母鹿“呼木哈”,母鹿带伤奔跑,有着丰厚的狩猎经历的猎人跟踪母鹿的脚印找到了它,却看到了令人心酸的局面:奄奄一息的母鹿在努力抚慰和吩咐小鹿。特别仁慈母鹿和天真的小鹿之间催人泪下的对话,更是让猎人对本人的行为懊悔不已,并且带上一种繁重的负罪感。正是这种负罪感使人类深深忏悔,从而培养了禁猎有孕或带幼崽的动物的风俗观念,最终产生了可持续开展的根本内涵。  
这1篇叙事民歌,充沛表现着鄂温克人对自然、对生命不相上下的了解和尊重,凝聚着古老狩猎民族的诚信、仁慈、聪慧的民族肉体及人格魅力。  
特性  
长篇叙事民歌《母鹿之歌》歌曲旋律带着浓郁原始作风,富有鄂温克族游牧民歌的舒缓、漂亮、纯朴的特性,旋律如泣如诉,感人至极。  
《母鹿之歌》作为狩猎文化的代表作,是一首反响激烈反省意味的歌曲。以人类的情感和拟人化的方式,经过动物母子之间生死分手的一段对话,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了生态均衡、珍爱生命的意义。  
重要价值:长篇叙事民歌《母鹿之歌》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及鄂温克人寓居地和其它兄弟民族的心目中有着极端重要的影响和位置,是古老狩猎文化遗存的精髓。  
三、鄂温克族“哈拉”风俗  
鄂温克族有许多“哈拉”,即氏族。鄂温克人的每个“哈拉”都有本人的固定称号,普通以寓居地名、河名、山名、村落名、部族或部落酋长的名字命名。如“杜拉尔”是“在河旁住的人”之意;“涂格敦”是“在秃山底下住的人”之意;“那哈塔”有“山南坡住的人”之意.  
我国鄂温克族主要“哈拉”有数十种,例如:杜拉尔(杜)、涂格敦(涂)、那哈塔(那)、萨马基尔(萨)、卜勒基给尔(卜)、何勒特依尔(何)、达阿图(戴)、阿尔本千(阿、吴)、伊格基尔(伊)、巴依格尔(白)、阿其格恰基尔(阿)、哈哈尔(韩、哈)、何音(何)、武力斯(武)、敖拉(敖)、金迪基尔(金)、郭尔佳(郭)、索勒果尔(索)、那米尔、那妹他、那乌那基尔、杜拉给特、巴雅基尔、西木萨基尔、奥布特克基尔、奥斯特基尔、奥勒特给特、玛鲁基尔、哈拉玛鲁给特、道力奥特、考诺克特、巴拉格金、照鲁套特、齐布奇、索罗共、固德林、长拉他昆、布利托特、给力克、索利托斯基等等。  
从前,每年在六月间“祭敖包”,敖包会是鄂温克氏族的浩大节日,每个“哈拉”都有本人的“敖包”。“祭敖包”时要杀牛宰羊,由本“哈拉”的人祭奠,并举行赛马、摔跤竞赛活动,优胜者获奖,是本氏族的荣誉和骄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鄂温克人的每个“哈拉”都有本人的“萨满”,例如杜拉尔氏族有八个“毛昆”(“毛昆”是从“哈拉”分出来的),就有八个“萨满”。“萨满”死亡后,普通要由他(她)们的子女继承,新“萨满”学三年后,要向本氏族的人宣誓:“一定要把本氏族、家族维护得像樟松一样,冬夏常青,子孙满堂,家畜兴隆”。  
鄂温克人“哈拉”内部自古有严禁结婚的风俗,只许与其他氏族通婚,如与达斡尔、蒙古、满、汉族等通婚。一旦同一“哈拉”的青年男女相爱接触时,就会遭到社会言论和父母的谴责,被以为是违犯了本氏族的法规。鄂温克族的婚姻嫁娶是一夫一妻制。  
鄂温克族的葬礼,从前十分考究,安葬要举行盛大的典礼。掩埋死人时,鄂温克人是以“哈拉”为单位;同一个“哈拉”的人死后,就掩埋在一个坟地里,不允许别的氏族掺杂混入。当父母逝世以后,掩埋时,必需由其子女、叔、伯亲属抬着灵枢送向“哈拉”的葬地。假如死者是70岁以上的老人,简直全氏族各“哈拉”的人都来参与安葬典礼,人们以为70多岁人并不是死去,而是“成佛归天”了。  
鄂温克人有“哈拉”家谱,鄂温克语叫“给布”。从前,普通每隔20年召集全氏族“哈拉”大会。事前“哈拉”内部磋商续家谱事宜,会议日期肯定之后,通知全“哈拉”男性成员参与“伊桑”大会,是很盛大的。由家族长掌管举行续家谱典礼,然后续写本氏族男性青少年名单,大会完毕后,大家欢聚一堂共进一餐,表示“哈拉”伊桑大会圆满胜利。鄂温克族家谱不能随意翻开,普通由家族长保管。每逢春节向“家谱”敬酒叩头,表示对祖辈的尊崇和思念。  
四、鄂温克民俗风情  
鄂温克—意义是“住在山林中的人们”、“下山的人们”或“住在南山坡的人们”,历史上局部鄂温克人用桦树皮搭盖“仙人柱”为居,以狩猎、采集、饲养驯鹿为主要消费方式,崇尚天人合一,与自然调和共处。随着社会的开展,已走向文化富有,但在婚葬服饰、饮食、礼节、居所、节庆、歌舞、忌讳等方面还保存着鲜明的民族历史传统风俗,如鄂温克人喜欢蓝、绿、黑色衣服,不喜欢红、黄二色,好喜配戴金银戒指、镯等饰品。鄂温克人寓居的蒙古包叫“俄儒格纠”,夏季以柳条围在哈那外,用芦苇串成伞为盖。在鄂温克草原上生活的达斡尔族、厄鲁特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也都保存着各自鲜明的民风民俗。  
阅读项目:参观鄂温克博物馆、达斡尔民俗博物馆、布里亚特博物馆,观看鄂温克、布里亚特蒙古族服饰扮演、访草原牧户、参与民族节庆活动。  
旅游购物:精巧的桦树皮工艺品、民俗光盘、银饰品。  
五、鄂温克冰雪旅游  
鄂温克有着丰厚冬季冰雪旅游资源,全年有六个月均匀气温在零度以下,冬季的草原百色归一,银装素裹,千里雪域如童话世界纯洁、诱人。冬季到鄂温克旅游,尽享多彩的冰雪文化,觉得雪的晶莹、冷的庄严和具有浓郁中央特征的冰雪民族风情。享用冰雪、拥抱冬天,鄂温克草原一个冬天的童话。  
阅读项目:观雪原、森林、滑雪、滑冰、乘骆驼(马)雪橇、观冰雕雪雕、生态围猎、参与冬季那达慕。  
六、鄂温克传统节庆瑟宾节  
瑟宾节是鄂温克族传统的浩大节日,“瑟宾”鄂温克语系“欢乐平和之意”,每年公历的6月18日,各族大众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扶老携幼骑马乘车欢聚一同,盛大庆贺“瑟宾节”。开幕式上有各民族歌舞扮演,停止博克、布龙、赛马、赛骆驼、米日干车、抢枢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竞赛,还将举行祭敖包、赛牛大会、文艺演出等活动。  
冬季那达慕每年十二月,在巴彦呼硕敖包山上举行,是冬季草原牧区生活的集中展现。雪地赛马,赛骆驼,马拉雪橇、雪地博克尽显北方少数民族的豪气和强悍,也是冬季风情和服饰的大展台,是草原人们应战冰冷、超越自我的盛会。  
敖包会鄂温克旗每个区域,每个大家族都有敖包,每年都有祭奠的风俗。每年的农历5月13日,在巴彦呼硕敖包山由喇嘛掌管大型的祭奠敖包活动。典礼依照古老传统风俗举行,以求风调雨顺、人畜兴隆、不祥如意。  
歉收会是草原上最为普遍的庆贺和文娱活动,每年公历5月份后,草原上的牧民为庆贺春季接羔歉收而举行,普通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为牛、马、羊打标志,约请亲朋好友共享歉收喜悦。  
七、鄂温克族称的由来  
鄂温克族是有长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鄂温克言语届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北语文——鄂温克语文,散布持哈、莫尔格勒、敌鲁古雅等方言,没有文字。牧区通用蒙文,猎区、农区和山区通用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只要少数学问分子能懂满、蒙、汉、俄四种文字。  
鄂温克族由于历史上的不时迁陡和寓居分散,加之交通不便,相互交往少,处于隔绝,逐步构成区域间的经济和生活略有差别;曾被其它民族分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霍恩克尔”、“喀木尼堪”、“特格”等。事实上,这几局部人本是一个民族,他们有共同的言语微风俗习气,只是在消费、生活上有某些差别。如被称“索伦”的人数最多,约有两万三干多人,散布在辉河、伊敏河、莫和尔图河、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阿伦河、格尼河、诺敏河、甘河、油漠尔河流域。这局部鄂温克人从事狩猎业和畜牧业及半农半猎为生,一局部人曾一度搞过农业;被称“通古斯”的两干多人,寓居在莫日格勒河,锡尼河中上游一带,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被称为“雅库特”一局部人,寓居在额尔古纳河和贝尔茨河(今激流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  
鄂温克族人民在历史上从不供认本人是“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他们祖祖辈辈都自称是“鄂温克”。但是,他们恢复本民族自称的愿望,在历代统治阶级民族压榨的制度下,一直未能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依据鄂温克族人民的愿望,在呼伦贝尔盟民族事务委员会(扩展)会议上,曾特地组织他们的代表人物座谈了“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民族称号问题,并组织鄂温克族的广阔大众对族称问题普遍地停止酝酿、讨论。他们罗列了大量事实,证明三局部人本是一个民族——鄂温克族是无疑的。人民政府依据他们分歧的请求,恢复了原来的真正族称——鄂温克。  
八、“敖包”的由来  
鄂温克语索伦方言民间传说,传播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讲述了“敖包”的由来。故事叙说了从前有一鄂温克部落有个女妖整天扰得部落不得安宁,于是大家请来了一位法力高强的萨满,并依照萨满的指示用火烧掉了女妖的尸体,还把骨灰包好压在了部落西边的岩石下。人们怕日后这女妖再次危害人世,便每天都有人去给那块压女妖的岩石添一两块石头,天长日久堆积的石头变成了一座小山包,于是人们就把它称为“敖包”了。后来人们在每年的四、五月份都会选择吉日停止祭奠,祈求她让这一年风调雨顺、安全如意,祭奠后大家围坐在一同观看竞赛、唱歌跳舞,从此,人们就把这种活动叫做“敖包会”了。  
九、抢枢的由来  
鄂温克语索伦方言民间传说,传播于内蒙古伊敏河流域。讲述了抢枢游戏的由来。从前有一个名叫扎拉的老人,子孙众多。一年,春末搬到夏季草场的路上,快天亮的时分头车的枢(车销子)掉了。老人叫两个孙儿带头,要两队孩子找门闩,谁赢谁有赏。两队孩子枪的很激,弟弟拣到又被哥哥抢,但最终都有赏。尔后这个家庭就有了抢枢的游戏,渐渐就传开了。  
十、鄂温克族婚俗  
鄂温克族男女定亲时,要由媒人带一瓶酒到女方家,先阐明来意,然后给女方父亲敬酒,假如女方父亲将酒喝了,这事就算成了。反之就不成。普通来说,女方都是同意的,只是有时成心不喝,要媒人多费一点口舌,将小伙子的优点重复引见,才肯将酒喝下去。  
订婚后,男方要送给女方一些驯鹿和酒作为彩礼。到了要结婚时,男方会搬家,住得离女方近一些,同时将通往女方家路的两边的树上的皮切掉一些,给新郎开路。  
结婚这天,男方的父母和家族中的人都要陪新郎到女方过初夜。在去女方的路上,还要排成一定的队形。普通是一位长者拿着神像走在最前面,新郎走在第二位,再后是新郎的父母和族人,最后是牵驯鹿的人。女方也以同样的队形来迎接,新郎新娘相遇后,要先和神像接吻,然后是新郎新娘拥抱接吻。新娘将一个刻有驯鹿头像、意味不祥的桦皮盒送给新郎,新郎则送给新娘一块手绢。接着新郎新娘从驯鹿中挑出两头最好的,各牵一只绕场三圈,最后大家来到新娘家吃喜酒  
正式的婚礼典礼不在室内,而是在野外,新人在大家的蜂拥下来到河滩谷地,燃起篝火,大家围着篝火,由一位掌管婚礼的长者宣布开端,先由他将盛满酒的桦皮杯交给一对新人泼在火中,接着就是新郎新娘给大家敬酒,并围成一个大圈,手舞足蹈。  
大家在歌舞中纵情欢乐,深夜时分,新郎新娘到岳父家度初夜。次日,女方的亲友送行,新郎领着新娘回本人家,并带走新娘的驯鹿。  
十一、鄂温克驯鹿文化  
鄂温克族是我国独一饲养驯鹿的民族,在历史漫长的岁月里,驯鹿在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和消费中做出了重要奉献,古鄂温克人从野生动物“索格召”捕抓之后,在长期的消费理论中逐渐驯养成为今日的驯鹿。鄂温克语驯鹿称为“奥伦”,驯鹿雄雌均有角。驯鹿角似鹿而非鹿,头似马而非马,蹄似牛而非牛,身似驴而非驴,因此俗称“四不像”。驯鹿擅长穿越森林和沼泽地,是狩猎鄂温克猎人的主要消费和交通运输工具,驯鹿成为鄂温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短少的宝贵经济动物,被誉为“林海之舟”的美称,是国度二类维护动物。  
驯鹿的特征是:其性情温和,易饲养放牧,寻食苔藓等野生植物,顺应于大兴安岭(额格登)高寒地带繁衍生息。驯鹿的毛色有褐色、灰白色、花白色和白色。  
狩猎为生的鄂温克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欢和维护驯鹿,视为不祥、幸福、进取的意味,也是追求美妙和崇高理想的意味。因而,驯鹿具有民族特征,很有代表性,鄂温克人将驯鹿肯定为鄂温克族的不祥物。  
十二、鄂温克猎人的居室  
鄂温克族是一个游动性很强的群体,特别是坚持着古老传统,生活在森林之中的猎人,他们不断保存着不定期游动的习气。所以,鄂温克人的居室也完好地保存着古老的特征。  
鄂温克把居室称为“柱”。古老的居室称为“斜仁柱。“斜仁柱”是用木杆搭成的,可拆卸性帐篷。俗称为“撮罗子”。“斜仁柱”是由两局部组成,一局部是“柱”的支架,鄂温克语叫“希楞”,这是就地砍取落叶松细仔搭成伞状的架子。“柱”的架子需用三根主柱,即用三根上端有叉的细杆,鄂温克语叫“苏那”,叉相交斜立,呈园锥形,再在立柱的距离上搭20至30根辅助柱,这样根本构成了框架。杆子的总称叫“斜仁”。框架高约4米,直径3米。框架正端为门,门两侧的杆子叫“特翁”,内部中心稍偏近门处,埋一立柱“巧木卡”,杆的上端穿过“柱”的顶端。由这立杆向门的反向系一横杆“依嘎布佟”,是专为挂锅和吊壶用的。“斜仁柱”的第二局部是木架上的掩盖物,通常鄂温克人在夏季喜欢用特地缝制的样皮围子苫盖,到了秋季气温降落的时分,改用特制的扦皮围子苫盖。因子一端系在门左侧的柱子上,另一端围在门的右柱,余下的部位,掀起来即为出入的门。门是开向日出的方向。样皮苫盖宽约1米,长近8米。普通一个“斜仁柱”要用七块样树皮苫盖。“斜仁柱”内,门的相对方向是“玛鲁”(神具)的位置,“柱”的中间是火堆的位置。依照习气,男子可住在火位以北,女人住火位以南,通常女人不许到火位以北。家里主妇和未满15岁的女孩,可到“玛鲁’左近,但须取同一道路回来,即由哪里去,就从哪里回来。  
有宾客来时,“斜仁柱”的主人,依照习气,要把客人让到“玛鲁”神像的位置,也就是与门相对的位置就坐。  
“斜仁柱”也有一些忌讳,不允许在“斜仁柱”内对火堆绕行。女人只能在“斜仁柱”的左前扇形部位就坐。  
通常,猎人们要在“斜仁柱”内生火做饭,当挂壶烧火时,忌讳挂锅或用壶不稳,前后摇动。  
鄂温克人“柱”内,除放置衣服被褥,粮食,炊具和妇女用的针线急,刀子,斧子外,其他生活用品都放在外边。即在“柱”的两旁稍后处,没有驯鹿的鞍架子,鞍子划一排列,鞍上搭着暂时不用或闲置的物品。如米面、皮子,彬皮苫盖,小儿摇蓝等。  
鄂温克人顺应了严寒的生存环境,锻炼得非常耐寒,冬季的“斜仁柱”内除用皮围子外,只是烧一堆火取暖,住在“斜仁往”的人都是盖一条毡子或一条被子,下面铺的是扦皮褥子或鹿、秆皮垫子。皮褥子下边仅仅垫一些细碎的树枝。“斜仁柱”普通可包容4至6人,最大的“斜仁柱”可包容8人。  
十三、鄂温克人的摇篮  
鄂温克家庭的婴儿出生几天后,就开端生活在摇篮中,周岁之后,爬出摇篮,开端走路,但睡觉还是在摇篮里,直到两岁或两岁半。  
鄂温克人的摇篮(鄂温克语,叫额莫贺),是用乌勒特毛(山丁树)或西勒特毛(红柳树)制成,呈长圆形,长约90公分,宽约35公分,边高约8公分。摇篮的底部由两块薄扳接成,从中部开端冉冉向上,接角处与平面呈45度角,婴儿的头枕部不用木板,在其部位的边上凿出针眼,缝上用红、绿、黑颜色的线绣出蝴蝶花纹或云纹图案的布。摇篮头部的反面挂上串起来的鸡或野鸡腿骨、鹰爪、雄野猪獠牙(哈皮兰)等。摇篮头部左右两端各缀上三条五光十色的串珠。摇篮头部以下的两个木边上,凿几处孔穿上细皮绳,再系宽布绳,以便将孩子捆绑在摇篮里。  
定居区的鄂温克人在屋内房梁上备有一根长长的用公狍脖皮制成的皮绳(奥勒根),不用时高高的系上去,这跟皮绳的两端有特制的铁环或铜环(钢古),特地用来钩住摇篮头尾两端的环形皮绳,使其稳稳妥当地挂起来悠荡。这种铁或铜环制得十分精致,还刻有花纹,特别用久了的铜环,越发闪着黄色的光亮,宛若一幅精巧的艺术品。狩猎鄂温克人,将摇篮挂在“仙人柱”内母亲铺位的横杆上。迁移时母亲将躺在摇篮的婴儿驮在驯鹿背上。到了宿营地,在还没搭起“仙人柱”前,将摇篮挂在树上。夏天鄂温克人在摇篮的上面掩盖薄布,以防蚊虫叮咬婴儿,冬季掩盖厚布或皮子,以防寒气袭人。为使掩盖物与婴儿面部有一定的间隙,在摇篮的上半部安上半圆形的细木杆(玛力兰),使掩盖物隆起。  
鄂温克人以为,摇篮用的时间越长孩子睡在里面越舒适,有的家庭要给几代人的婴儿运用,当孩子出摇篮后,还兴外借,不让摇篮空着。谁家生了孩子需求用摇篮,就来借。还摇篮时,普通不空手来,在摇篮上面放些点心或别的食物。  
当婴儿哭闹或受了惊吓时,勤劳的母亲便将摇篮底部的特地用来悠荡的长皮绳套在脚上来回拽动,边做活,边哼着胸中溢满慈祥的曲子。在母亲悠悠颤颤,充溢爱心的摇篮曲中,在摇篮背后“哈皮兰”有节拍的卡……卡……卡……声中,就是再哭闹的婴儿,也会安静下来,进入甘美的梦乡。  
十四、鄂温克族的天文历法  
各地域的鄂温克族在长期的消费生活理论中积聚了丰厚的经历,民间关于时间、间隔、度量衡、方向、预测年成、气候等构成了独具特征的一套办法。  
鄂温克人主要靠太阳和星星来计时。白昼按“天刚亮”、“太阳出来”、“太阳到西南”、“太阳要落了”等来计时。冬天夜里主要观测星星而将夜分红三段时间:“三星出来”、“三星偏西”、“三星要落”。狩猎地域的鄂温克人,把太阳正南时叫“找狍子的时间”,太阳刚出时叫“打犴鹿的时间”,太阳偏西南叫“吃饭的时间”。  
鄂温克主要是以星位和太阳的位置为准断定方向,如北斗七星出自东北方向,三星出自东南方向,晓星(超鲁朋)在早晨放亮前出自东南方;还有天河是东北—西南的一条宽线,四季方位不变。日、月是从东方出来,猎区把“日出的方向”称东,“日落的方向”称西,“中年太阳的方向”称南,“太阳到不了的方向”称北。  
传统观测天气的办法,主要根据方向、节气及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从东南方向下雨,一定是大雨;从西北刮风时,不会下雨。从西北开端下雪。太阳和月亮的四周呈现光圈,是变天的预兆,将会刮风、下雪或下雨。一定下得多。夏季白蝶多,冬季多雪。夏季小鼠洞多,冬季少雪。清明这天刮风,春天必有大风。  
预测年景好坏,是在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天亮之前看南斗星和月亮的位置。月亮在南斗星的左上边,以为来年要涝;月亮在南斗星的右上边,来年要旱;月亮在南斗星的中间或下边时,一定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成。  
十五、鄂温克美术  
1、刺绣。鄂温克族刺绣多用于服装、靴鞋面、摇篮头衬、枕头顶、烟荷包、手套和针线包上。刺绣办法分为线绣和补绣。线绣是在皮革或布上直接用彩线绣出所需图案,绣时要事前用白纸剪好图样,贴在所要刺绣的位置,然后照样刺绣。也有不用图样直接用线绣的。补绣是先把皮块或彩布剪成所要绣的外形,拼成所要绣图形的整体,然后用线沿其边缘钉绣在衣物上。刺绣的图案有龙凤、鹤鹿、蝴蝶、鸳鸯、石榴、荷花、桥楼、山水、日月、云卷纹、几何纹等。绣工精密、质朴。刺绣在用线上考究颜色比照,有一种精新、华美的凤格。  
2、雕琢。鄂温克族的雕琢分为骨刻、木刻和桦树皮刻3种。骨刻和木刻都运用铁制刻刀。雕琢而成的骨制品有筷子、衣扣、板指等。运用驯鹿时所用鞍子的配件也有用犭罕骨做的,上面雕琢有云卷纹。缝衣物时为拉紧线而用的“伊莫儒格”(拉线棒)是用猞猁腿骨做的,棒的两头也要雕琢花纹。木刻多用于神像、刀柄、烟锅和白桦木制的驯鹿鞍具、背夹上。雕琢在鞍具上的花纹有仿松树样的,也有被称为“奥豪尔”的花纹,这种花纹有勾有弯,有驯鹿不会跑掉的意义。背夹上刻有犭罕、驯鹿、松鼠、天鹅等。桦树皮雕琢用于桦树皮制品上。鄂温克族桦树皮制品有盆、碗、盒、桶、箱等多种多样,自身就是十分古朴风雅的艺术品,再雕琢上各种花纹图案,倍添精致、美观。其雕琢工具用犭罕骨制成,分二、三、四齿几种。雕琢时,先用小刀或锥子把图案悄悄画在桦树皮上,再用犭罕骨刻刀耐烦地刻出花纹图案。图案有云卷纹、菱形纹、水波纹、花鸟等。然后用颜料涂上蓝、红色,使图案呈现出颜色比照和平面感,更显细腻、质朴的艺术作风。  
3、剪纸。鄂温克族早期主要是有桦树皮剪花和皮毛剪花两种艺术方式,用薄桦树皮剪花,剪出各种对称图案作为桦树皮用具的装饰,有云卷、鹿角和蝴蝶图案,还有用桦树皮剪出各种动物外形作为儿童玩具,剪出的动物有四条腿,叉开后能够直立于地。动物有马、鹿、犭罕、骆驼等,均为影形剪花,剪不出五官。另外,兽皮染色后剪出各种花纹做服饰剪补助花,多以云卷图案,以补贴花方式绣到服装上。鄂温克族的纸偶外型艺术是民间艺术的一种发明,纸偶外型叫“阿讷罕”。是鄂温克族少女最喜欢的玩具。妇女们用白纸叠剪出各种各样的衣服,后与头粘贴成一个能立着的纸偶人形。有的“阿讷罕”做得十分漂亮,戴着帽子、头巾,以至还有烟荷包等。人物形象维肖维妙而且十分华美精致。当时,简直家家女孩都玩“阿讷罕”,有的多达几十件。玩时,模拟生活场景,有房子、床铺(都是用小木块、火柴盒垒起来的,被褥是用彩纸剪或折叠成),还相互串门,拜年等。不玩时,把“阿讷罕”放平,放到纸盒或木匣内。  
十六、鄂温克族丧葬风俗  
鄂温克族普通对死者实行土葬,过去在部分鄂温克族地域曾有过风葬和火葬的风俗。同一氏族有配合的墓地,但死于雷击、难产、枪击的人,不葬入配合的墓地。  
阿荣旗查巴奇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族在办丧事时,先给死者穿寿衣,停放在屋中间的一块木板上,子女支属为死者守灵,在守灵时还请人吟唱死者生前所做的好事。若死者是70岁以上的人,被以为是成了神,全氏族人们都参加丧葬。掩埋时,陪葬之物男女有别,男人有烟袋、烟荷包、小刀、小锅、火镰等,女人有头巾、烟袋、烟荷包、耳环、镯子、戒指等。掩埋前,要在死者头前连续打三次火镰,以示分手。子女在服孝期内不可以饮酒、理发,不参加文娱活动和不与人争持打斗。清明节时,为死者烧纸培土。  
牧区鄂温克族对老人的葬仪很注重。要给死者换上新寿衣,在死者的铺位上搭一蓝布帐篷,头前供桌上放熟羊肉、乳食品、果点等,并装上一袋烟放在死者头旁。在停灵期间,要通知支属前来吊唁。装殓入棺后,用牛车拉棺送葬,儿子要牵牛走在前面。过去请萨满跳神发葬,信仰喇嘛教后,普通请喇嘛念经引路送葬。掩埋时,用金银箔纸做成日、月形,埋进死者头顶稍前的中央。葬后第三天,要烧纸、烧金银箔,再请喇嘛在黄纸上写死者的姓名、日期和祭者的姓名,在包外朝着掩埋死者方向几十米处烧掉。之后,将原住蒙古包向前迁移些,在原包址死者的铺位上放一块石头,撒一些稷子,以为这样对子孙不祥。如住的是土房,也要请喇嘛念经除污。今后,每年清明节要烧纸。过去,子女为怙恃服孝时,要穿白色衣服,孝期3个月。儿子在穿孝的同时,也扎白腰带。  
在陈旗和敖鲁高古乡的鄂温克族中,丧葬风俗遭到一些东正教的影响,但也依然留存了传统的丧葬办法。陈旗的鄂温克族在为死者停灵时,死者头向西北,脚向东南,身旁立耶稣像。入殓时,按时节为死者穿衣戴帽,如是女人要戴头巾,要铺白布,蒙白布。送葬时由牧师念经引路。在没有东正教堂的中央和不信东正教的人家,则请萨满跳神引路送葬。敖鲁高古乡的鄂温克族在为死者入殓时,将其用过的烟盒、杯子、水壶等东西打坏后,放进棺材里,也有放一耶稣像和四块点心的。抬出棺材之前,杀一两只玄色驯鹿,将驯鹿头放在日落的方向,意味着驯鹿驮走了死者。送葬途中抬棺者务必休息三次。把死者掩埋后,坟前立一个十字架。送葬的人们在分开坟地前,须绕十字架三周,并在坟旁生烟,人们绕烟三周,以为这样以后能继续打到野兽。子女在为怙恃服孝期内,不刮脸、理发,宗子能够留胡子。  
十七、鄂温克族自治旗饮食风俗  
1、酸奶子:一种发酵的乳制品,即“酸奶”。我国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域称之为酸奶子。不管春夏秋冬,不管男女老少,都视为离不开的家常饮料。  
2、蒙古手扒羊肉:蒙古手扒羊肉蒙古手扒羊肉是将全羊切成若干块,白水下锅,不加任何佐料,水沸后出锅,肉香味美,鲜嫩异常。吃时用蒙古刀割、刮、剔,用手扒着吃,故名“手扒羊肉”。  
3、奶皮:奶皮以牛奶制成。把新颖的牛奶装人盆中,过两三天以后,上面即结成厚厚的一层奶皮。将这层奶皮叠为双层揭下来,内夹白糖,吃起来香甜无比。奶皮多在逢年过节馈送亲友和敬老时用。制奶皮用的牛奶,秋天挤下来的最为理想,由于此时乳牛的膘最肥,乳汁油脂也最丰厚。  
4、蒙古奶酪:奶酪,俗称酪蛋子,是蒙古族居民非常喜欢的一种奶食品。奶酪,分生奶酪和熟奶酪两种。生奶酪的做法是,把鲜奶倒入筒中,经过翻搅提取奶油后,将纯奶放置在热处,使其发酵。当鲜奶有酸味后,再倒入锅中煮熬,待酸奶呈现出豆腐外形时,将其舀进纱布里,挤压除去水份。  
5、内蒙烤羊肉串:烤羊肉串能够说是风行全国的一种风味小吃,遭到广阔大众的喜爱。烤羊肉串,是内蒙古的一种传统小吃。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易于消化。  
6、蒙古奶茶:蒙古语称“苏台茄”,是盛行于蒙古族的一种奶制品。由砖茶煮成并带有咸味,喝此种奶茶是蒙古族的传统饮食风俗。除理解渴外,也是补充人体营养的一种主要办法。  
十八、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  
1、正月十五  
供“托博如坎”(即火神)和“吉雅奇”(畜神),主要以奶粥和乳制品为供物。人们串门相聚,举行文娱活动。正月十六这天,人们清早起来,争相为他人脸上抹锅灰,以为是不祥的表现。  
2、清明节  
鄂温克语叫“汉西”,这天主要是祭奠死去的祖先,备菜、酒和乳肉食物,向坟地扔酒,并用金银箔纸制成元宝和日、月烧掉。传说死人的灵魂在这天要还乡省亲,行祭是让死去的老人有吃、有穿、有钱花。  
3、瑟宾节  
“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平和”,每年的6月18日举行。瑟宾节是鄂温克族传统节目。节日活动中,通常扮演舞蹈,还有赛马、摔跤、劲力、拉棍、拔河、跳棋等竞赛。  
4、奥米那仁  
过去阿荣旗鄂温克族每年四月初三开端举行的萨满教宗教集会。俗称四月会。少则四五天,多则七八天。在此期间萨满天天跳神,人们日夜歌舞,典礼盛大。但集会日期各地不一。会场普通设在萨满家里,院内立一棵桦树,屋内立一棵杨树或柳树,两树间系一麻绳,树枝和麻绳上挂许多由参与者献的五色布条。全氏族成员及曾请萨满跳神“治”过病的人都来参与。主要活动内容由老萨满领教新萨满,检查人口增减和为全莫昆祈求幸福等。会上由一名本氏族萨满和一名从外氏族请来的萨满共同跳神。后来活动的性质、内容、方式逐步变化,增加了赛马、射箭、摔跤和歌舞等文体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不再举行奥米那仁集会。  
5、帕斯克节  
寓居于陈巴尔虎旗的莫尔格勒、白音哈达苏木及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尼河东苏木,过去被称为通古斯的鄂温克人的节日。鄂温克人普通称此节日为基利斯多夫(俄语)。时间是4月13日。节前,从4月7日开端,人们便陆续到教堂礼拜,喝酒,吃美食,到4月13日,都用整鸡或把鸡蛋染成红色供神。  
6、阿涅  
鄂温克语,春节之意。阴历正月一日是鄂温克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昔日,鄂温克人在旧历年三十要把所供的佛像都摆开,摆上羊、各种乳食品、糖果、点心等供物.供完以后,把羊撤来大家一同吃。从元旦至初三,早晚都要给佛点灯。初一要先给佛叩头,再给老人叩头。然后到各亲戚家拜年(鄂温克语叫阿涅仁)。关于拜年的晚辈,老年人也要给小礼物并祝愿他们短命。如今鄂温克人的过年礼节曾经简化。初一只给老人和亲戚拜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汇集在一同,纵情地欢乐、跳舞、唱歌,直到深夜。  
7、米阔鲁节  
“米阔鲁”是鄂温克语的译音,庆歉收之意。米阔鲁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等地的鄂温克牧民欢庆歉收的节日,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为期一天。聚居在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主要从事牧业,住蒙古包,随时节逐水草而迁移。他们有丰厚的畜牧经历,有很强的顺应性,在高山之巅,脱下帽子可知风的强度,观天象可知暴风雪的行将降临,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鄂温克牧民,从孩提时就遭到了环境的熏陶,七岁男孩开端学骑马,以后逐步参与赛马,学习套马、驯马的身手。  
五月下旬,春光明丽的牧场,花红草绿,水草丰富,接羔工作慌张而又繁忙。碧绿如茵的草原上(www.yw11.com起名网),四处可见白云般的羊群和飞奔的马群,充溢无限活力。鄂温克人每年于此时欢庆歉收的节日期间,人们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亲朋好友相互协助,给家畜拔坏牙,打烙印,剪鬃和打耳记。衣着羔皮筒裙的姑娘们,双手忙着抓羊羔,抱在怀里抚摸着,沉浸在歉收的喜悦之中。骠悍的小伙子矫健地跨上最好的“杆马”,挥舞着长长的套马杆追套烈马,草原上腾起阵阵尘烟。每当套住烈马时,强壮的骑手们便蜂拥而至,跳上马背,拉住马尾,握紧马耳,刹那间将马摔倒在地,开端剪马鬃、马尾。若是四岁马,还要在臀部打上烙印作为标志。整个过程十分慌张而有趣,这是牧民们大显神通的好时机。入夜,青年男女环绕篝火,手拉手自左向右转动,一人领唱,众人相合,手舞足蹈。舞步刚健有力,节拍感强,具有草原的共同作风,热情好客的鄂温克人,待人诚挚,节日期间总要准备下丰富的手扒肉、美酒和其它食品,宴请一切参与消费活动的客人。大家逐家吃喝,繁华特殊。  
8、祭敖包  
祭敖包是祭奠活动,也是重要的节日。敖包是在野外高坡处人工堆起的石头堆,祭敖包就是祭山神、河神,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安全、人旺年丰。祭敖包每年农历五月间举行,众人集会为敖包添石块、插新柳枝、系彩绸带,杀牛宰羊献祭,举行赛马、摔跤活动。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