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阿鲁科尔沁旗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2-19 16:02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阿日奔苏木婚礼  
《阿日奔苏木婚礼》是阿鲁科尔沁旗阿日奔苏木地域的蒙古族传统婚俗。婚礼全程记载了男女双方的家宴、新郎到新娘家迎亲、新娘到新郎家、娘家人探望姑娘等婚礼典礼。  
这种婚礼方式世代相传,构成了商定俗成的礼仪和礼节。在婚礼的举行过程中,男女双方的婚礼掌管人、祝颂和敬酒歌手等人,在某些环节成为主要的角色。婚礼掌管人要控制婚礼的整个过程,使之按着程序顺利地停止下去。祝颂代表各自的一方发言,好多都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们不但要熟知婚礼的礼节,背熟普通的祝颂词,还要具备即兴发明的功底。祝酒歌手们歌声要漂亮动听,会唱婚礼的各种歌曲,还要有连续演唱几个小时的才能。阿日奔苏木婚礼的婚礼掌管、祝颂和敬酒歌手等人,普通都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以自然和自发的方式传承了下来。2008年,《阿日奔苏木婚礼》被列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蒙古族林丹汗宫廷音乐  
蒙古族林丹汗宫廷音乐项目是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84年,阿鲁科尔沁旗根丕庙的五世云增1,把残存的蒙古宫廷音乐15首,交给了阿鲁科尔沁旗文化馆馆长乌·宝音乌力吉。为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留下了《吉庆篇》、《不祥师》、《大合曲》和《牧马歌》等15首歌曲。2009年,阿鲁科尔沁旗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查干浩特·林丹汗”学术研讨会上,论证了此曲本的最早版本为林丹汗宫廷音乐。蒙古林丹汗宫廷音乐的乐声宏伟庞大,严肃漂亮,乐曲有可汗颂、朝廷赞、宗教礼仪、民间谚语和哲理训谕等内容。这些,为研讨古代蒙古族歌曲和音乐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阿鲁科尔沁旗的非遗工作者们采取优先抢救与扶持措施,在文化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成立了“蒙古汗廷乐队”。为蒙古族林丹汗宫廷音乐的维护和传承奠定了深沉的根底。2014年,蒙古族林丹汗宫廷音乐列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蒙古康乐牌  
在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一带,传播着一种古老的牌类游戏,蒙语称“阿木尔巴义斯朗图”,汉意为康乐牌。康乐牌的九样牌分红四组,共有三十六张。从大到小,九样牌分别是:四鼎力士、如意宝、马、螺号、佛伞、黄羊、鸡、狗和猪。四鼎力士,又分别是龙、凤、狮子和老虎。康乐牌,用质地坚硬的资料制造,大小如火柴盒,约五毫米厚,上面雕琢各样牌的图形。  
罕苏木苏木阿拉坦温都尔嘎查那仁朝格图家的这副康乐牌,至少曾经有一百年的历史。相传,这是原罕苏木庙的喇嘛、著名摔跤手——关布扎布的一副牌。只要兄妹二人的关布扎布,临终时把它留给了两个外甥——也是罕苏木庙的喇嘛苏德宝和瑙日布。后来,这副牌又留传到了关布扎布的俗家外甥——杭来扎布家。那仁朝格图的伯父——今年74岁的拉希拉布坦老人,就是杭来扎布的二儿子。  
康乐牌游戏,两人、三人、四人和六人都能够参与。有各自坐庄的玩法,也能组成对家。拿牌和出牌的次第,以某一叠牌最底的一张做决议。康乐牌能够出单张,也能组合出牌。总的规则是,大牌赢小牌,组合牌赢单牌。出完一轮的牌,赢家拿到跟前,叫做磊房子。一场游戏完毕,谁磊的房子最多,谁是最大的赢家。房子少或无房子者,当然是输家。  
关于康乐牌游戏,蒙古史书上还没有发现有关的记载。据当地人们讲,康乐牌是个十分古老的游戏,以至与北元末代皇帝——林丹汗有连系。康乐牌,触及了一些佛教方面的内容。所以,解放前都是上层人物游玩,很少盛行到普通百姓当中。康乐牌的来历和内在含义,值得停止探究和研讨。这样,关于解释蒙古族游戏文化的一些内容,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蒙古康乐牌》,于2007年6月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高格斯台罕乌拉祭奠  
大兴安岭连绵千里,横跨阿鲁科尔沁旗北部,被称作罕乌拉山地域。这里山峦起伏、泉水众多,是旗北部三条河流——黑哈尔、苏吉和达拉林河的发源地。罕乌拉山的南边,是全旗畜牧业消费最兴旺的地域。而山北的山地草原,又是这里牧民们夏季移场放牧的中央,为畜牧业消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们把这里的山水视为大自然赋予的恩德,每年都举行十屡次祭奠敖包活动,以表达崇敬和答谢之意。其中,祭奠高格斯台罕乌拉敖包的活动范围最大,最为盛大和壮观;是每年全旗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吸收成千上万的牧民前来参与。  
从1735年开端,时任旗札萨克达格丹亲身参与后,高格斯台罕乌拉祭奠典礼晋级为旗级敖包祭奠活动。这种大型祭奠,直到1945年被中缀。但是,牧民们自发组织的小型祭奠活动,不断持续了下来。1984年,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心下,高格斯台罕乌拉祭奠正式恢复,范围又晋级为旗级敖包祭奠。后来,经过旗里研讨决议,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日,肯定为高格斯台罕乌拉祭奠日。  
高格斯台罕乌拉祭奠,清晨在山顶上的敖包跟前举行祭奠典礼。人们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之心,又怀抱但愿这一年风调雨顺的美妙祈盼。之后,在山脚下的查斌草原举行浩大的那达慕,有搏克摔跤、赛马和射箭等传统体育活动。高格斯台罕乌拉祭奠,让人们加强了酷爱自然和维护自然的认识,并盲目落实到实践行动当中。那达慕活动,保存和传承了蒙古族传统的体育活动,为这种传统文化的表现提供了场所和空间。  
五、冰上阿日嘎  
冰上阿日嘎,是蒙古族传统的冰上体育运动。阿日嘎特指经过加工修理的牛、骆驼和马鹿的踝骨。制造阿日嘎的这些踝骨,去掉肉皮和油垢,把凸面和凹面削平;在凸面打个洞,灌进铅水以增加重量。在冰上游戏时,凸面向上抓阿日嘎,用大拇指和食指捻弹向远方,当作目的阿日嘎。另外一个阿日嘎,瞄准目的阿日嘎捻弹过去,击中者算获得成功。竞赛结果,败家要输给赢家绵羊和山羊的踝骨。关于这项游戏,《蒙古秘史》和《满都海斯琴》等史书都有所记载。竞争剧烈并情味盎然的这项体育运动,富有鲜明的民族作风和中央特征,还具有民族学、体育运动学和草原文化学等方面的价值。  
《冰上阿日嘎》,于2007年6月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宝山辽壁画墓群  
宝山辽壁画墓群,属辽早期墓群。1号墓下葬于天赞二年(923年)。为已知时期最早的有记年的契丹贵族墓。茔区平面呈长方形,方向略偏东,东墙长197米,西墙长201米。东、南各设一门,建有瓮城。茔区内系北高南低的缓坡,现所见墓葬均散布于中部以北,大致由南向北至少分为三排,其中以居中或偏南位置的墓葬范围较大,年代偏早。宝山辽壁画墓葬形制特殊,装饰华美,壁画绚丽精致,是继耶律羽之墓之后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壁画绘于墓室及石室内外,总面积近150平方米,分为三层。阑额以下立壁为底层,阑额至撩檐枋为中层,穹窿顶部为顶层。各层画面主题鲜明,与施彩仿木建筑构造相辉映,平面效果甚佳。主要壁画有吏仆图、待仆图、牵马图、宴桌、犬羊图、厅堂图、高逸图、降真图、寄锦图、颂经图(杨贵妃教鹦鹉颂经图)。外室壁画皆辽代风范,内室则晚唐五代之风。被评为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宝山辽壁画墓群已于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发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七、马鞍  
制造马鞍,用黄铜、白铜或银子停止装饰。其中,前后桥和左右鞍翅的两头都要包边和镶边。鞍垫的四个大泡钉、小鞍韂的中泡钉、大鞍韂和小鞍韂的小泡钉、皮稍绳的抱箍等,都用同样的金属制造,使整个马鞍的装饰谐和分歧。  
八、奶香皂、黄油口红  
1、奶香皂  
马奶香皂是由鲜马奶和自然植物皂基主原资料制造而成的香皂。马奶香皂能让脸上的酸碱综合,使皮肤更有光泽。还能够替代洗衣粉和洗衣液,老少皆宜,运用平安。  
2、黄油口红  
黄油口红是以纯黄油(牧区牛奶制造的黄油)及口红原资料制造而成。黄油口红有维护嘴唇、美化唇部以及滋养的作用。  
九、杏仁油  
杏仁是一种营养价值十分丰厚的坚果。由杏仁提炼而成的杏仁油,作为一种自然的、安康的优质的功用性食用油,杏仁油含有丰厚的营养价值,包括蛋白质、多种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膳食纤维和人体日常所需其他微量元素和八种氨基酸等等。  
十、原生态游牧文化体验区  
阿鲁科尔沁旗游牧区位于阿旗最北部的巴彦温都苏木。该区域横跨大兴安岭山地丘陵南北坡,山间开阔的河谷洪积平原,植被良好,可应用草局面积约25万公顷。这一地域林草交织,土质肥美,水网密集,丘陵高燥的气候特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环境,山地丘陵地貌类型等自然条件特性决议了其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栖息活动的传统区域。同时,还由于大兴安岭山地的阻隔,自康熙以来朔西辽河、西拉木伦河而上以“放垦”为特征的农耕化冲击,止于大兴安岭南坡海拔800米界线以下。  
该地域保存了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稀有的辨别冬春营地、夏秋营地“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方式,牧民们在这个“世外桃园”中照旧过着交融了现代元素的传统游牧的生活方式。由此也较为完好地保存了蒙古族传统文化。如勒勒车制造技艺、蒙古包搭建技艺、奶食品制造技艺、蒙古族婚嫁传统风俗、祭奠敖包的传统、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以及搏克、射箭、赛马等各种传统文体活动。  
维护区内散布有巴彦温都苏木要23个嘎查中的21个,共有4969户,其中牧业户3519户,牧业人口8921人,全部为蒙古族人口。该区域蒙古族人口集中,消费生活习气照旧坚持着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食肉奶酪”的传统。  
在长期的游牧消费理论中,游牧民发明了极富特征的游牧文化。这种共同复合的游牧文化传承是当地传统文化的珍贵财富,构成了当地传统文化的根底。  
举行传统的“好汉三艺”那达慕大会,祭奠敖包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集中表现。其次,游牧民族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都来自于游牧消费生活理论,是在理论中发明的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这种从消费理论中产生的民族文化能够经过持续消费方式得到传承,对丰厚和繁荣整个文化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游牧区不只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物质产品,而且在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坚持、水源修养、营养循环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用。  
阿旗畜牧业消费历史长久,长期经过消费理论积聚构成的游牧文化和消费技术具有科研价值。维护区内历史遗址关于研讨游牧文化具有重要的史实考证价值。现今保存的游牧业是游牧文化的活化石,不只能够感遭到安康、生态、调和、宽容、快乐、一往无前、永不言败的游牧文化丰厚内涵,同时也能够看到传统的游牧民族消费生活方式,让当代人领会到游牧民族的聪慧。  
共同的天文区位、生态环境、消费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决议了维护区的共同性和重要性。该区曾经处于全国难得一见的位置,成为传承原始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独一活化石。  
在长期的消费生活理论中,人们发明了独具特征的草原游牧文化,顺应游牧生活。蒙古包、勒勒车和马得到普遍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以肉食、奶食品、炒米和荞面作为主食。奶食品的制造和加工也很有特征。而在游牧消费生活根底上构成的手工制造技艺,既古老朴素、又富有科学性。独具特征草原景观、游牧文化和历史遗产,共同构成了共同的旅游景观产品,具有宏大的旅游经济价值。  
十一、蒙古族勒勒车制造技艺  
勒勒车,曾经是蒙古牧区最有效的交通运载工具,为蒙古族人民的消费和生活做出了历史性的奉献。  
勒勒车由车架子、车轮和轴鞍构成,多采用桦木和榆木等质地坚硬的木材。车架子的组成是两根辕木、九至十一根横撑、八根竖撑和两根车厢盖。车轮局部,由一根轴、两个车毂、三十六根车辐条和十二根车辋构成。勒勒车有两个轴鞍,衔接车架子和车轮。  
制造勒勒车,只用锛子、斧子、凿子和锯等简单的木工工具,技术工艺简单易学。但是,在勒勒车制造的技艺里,还蕴涵着许多科学道理,表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蒙古族勒勒车制造技艺》,于2007年6月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被列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二、国度天文标志证明商标——“阿鲁科尔沁小米”  
阿鲁科尔沁谷子经简单加工去壳即为小米,不需精制,它保管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米中的维生素B1是大米的几倍,小米中的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同时化肥投入少,营养价值高,小米已成为深受广阔消费者认可的营养型杂粮。由于阿旗谷子种植历史长久,而且在共同的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下生长的谷子加工出来的小米,在色泽、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优于其他地域,独具中央特征,被消费者称为阿鲁科尔沁小米,2015年5月21日“阿鲁科尔沁小米”天文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胜利。阿鲁科尔沁小米现已销往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深圳、海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深受广阔客商和消费者的赞益。  
“阿鲁科尔沁小米”的消费地域范围在北纬43°21′43″--45°24′20″,东经119°02′--121°01′之间,包含阿旗行政区划范围内的12个乡镇苏木(天山镇、天山口镇、绍根镇、巴彦花镇、坤都镇、双胜镇、巴拉奇如德苏木、赛罕塔拉苏木、罕苏木苏木、先锋乡、新民乡、天山办事处)14277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因阿旗整体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习尚候区,光照充足,积温有效性高,旗内山高水清,便当灌溉,土质、空气无污染,耕地通风宜光,土层深沉,蕴气保墒,特别合适谷类种植生长,因此出产的小米具有颗粒平均、凝重丰满、光灿如晶、色泽金黄的特性,口感香甜舒爽、绵滑圆润、芳糯醇厚,其中蛋白质含量11.7%、粗脂肪含量5.8%、碳水化合物含量72.6%、维生素A1含量0.19%、维生素B1含量0.63%、粗纤维含量0.1%、灰分含量1.4%,并富含钙、铁、锌、硒、钾等多种矿物质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及油酸、亚油酸等,这是“阿鲁科尔沁小米”无可比较的优势。  
十三、罕山四宝  
1、鹿茸  
阿鲁科尔沁旗森林密布,草原广大,野生动植物繁多。大兴安岭是野生马鹿和梅花鹿的栖息地。在大兴安岭南麓的罕山脚下,有集森林、草原、河流为一体的自然牧场。应用得天独厚的森林草原自然条件,采用国际抢先程度的开放式自然放牧技术人工饲养的马鹿,能够自在采食牧场野生的数百种牧草和名贵药用植物,与野生马鹿采食方式极端类似。这里自然放牧的马鹿采日月之精髓,纳净土之百草,融自然宝贵于一身,聚万物灵气于一体,其药用价值更高。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  
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由于原动物不同,分为花鹿茸(黄毛茸)和马鹿茸(青毛茸)两种;由于采收办法不同又分为砍茸与锯茸二种;由于枝叉几及老嫩不同,又可分为鞍子、二杠挂角、三岔、花砍茸、莲花等多种。  
鹿茸的保健作用十分高,是良好的全身强壮药。鹿茸含有比人参更丰厚的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鹿茸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进步机体功用,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患者,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鹿茸能够进步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用,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具有免疫促进剂的作用。它能增加机体对外界的防御才能,调理体内的免疫均衡而防止疾病发作和促进创伤愈合、病体康复,从而起到强壮身体、抵御衰老的作用。  
2、蕨菜  
蕨菜有“山菜之王"的美称,又称佛手菜。端午节前后生于深山老林之中,初出穗时如佛手,茎若蒜苔,日长10多公分,30公分后即纤维化,不能食用。出土两三天后即老化,生长速度极快。采摘后马上要停止处置,否则采时嫩若鲜藕,几小时后根部即老化,一日之内所剩无几。蕨菜有去热、利尿、去毒等药效,营养极为丰厚。  
3、黄花  
黄花学名萱草,为百合科黄花菜属的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的花蕾。萱草含苞待放的花蕾叫金针,金针开放就是黄花菜,是著名的干菜。黄花含有丰厚的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磷、铁等矿物元素,自古就是席上珍品,且性甘凉、无毒,具有清炎、清热、止血、利尿、通乳、健胃等辅助疗效。萱草根也有利水、凉血之功用。  
4、木耳  
木耳,别名黑木耳。木耳生善于栎、杨、榕、槐等阔叶树的腐木上,是著名的山珍,野生黑木耳主要散布在大小兴安岭林区、秦巴山脉。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滋味鲜美,营养丰厚,可食、可药、可补,有“素中之荤"之佳誉,世界上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珍宝”。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他药用成效。  
十四、阿鲁科尔沁旗现代草业  
草业基地园区位于阿旗绍根镇阿拉沙嘎查北,毗连303国道和优质牧草示范基地中心区,距天山中心城区27公里,天文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阿旗自2008年开展节水高效优质紫花苜蓿种植至今,全旗已装备指针式自走喷灌设备900台套,草业基地草圈建立2015年已到达1280个,总面积100万亩,可以满足草业观光需求,已在基地中心区修建柏油公路106.78公里,架设10KV供电专线119公里,草业机械功率装备达18.5万千瓦,草业机械数量4600台套,逐渐构成了沙地苜蓿、节水高效、集中连片、体系健全、链条完善、质量稳定等特征,是全国范围内集中连片种植紫花苜蓿面积最大的地域。2013年7月4日,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命名为“中国草都”称号。  
目前已有首农辛普劳绿田园公司、亚盛田园牧歌草业公司、蒙草抗旱公司、伊利集团、达晨股份、惠农草业等20家大型企业入驻,采用国际先进牧草作业设备,消费流程技术成熟,具备了现代草产业“机械化作业、范围化开展、规范化消费、市场化运营、社会化效劳”五大特性,在生态管理、产业开展、牧民致富等方面效果显著。  
这是一片飘荡于胸的绿色之海,芳草连天,碧波无垠,随风起伏涌动在茫茫天地间。这是一片打造“中国草业之都”的希望之海,沙野披翠,绿意绵亘,犹如北科尔沁草原上绮丽耀眼的“绿色宝石”。  
十五、蒙古族服饰图案  
蒙古族服饰,包括帽子、长袍、靴子以及烟荷包和褡裢等饰品。缝制这些服饰时,上边绣制的各种图像,统称服饰图案。  
由于穿戴者的身份不同,服饰图案的内容也有所区别。总的来说,男性服饰的图案比拟简单明了,多运用笼统的图形。女性服饰的图案则丰厚多彩,花草鸟兽最为常见。男性服饰的一些图案,可通用于女性服饰。而女性服饰特有的花草等图案,男性服饰普通不用。  
缝制普通的服饰图案,首先在底料上画出样子,再用各种所需的丝线绣制。刺绣、贴绣、刻绣和盘绣等,是蒙古族服饰最常见的缝制办法。  
蒙古族服饰图案,既有浓郁的民族特性,又有鲜明的中央特征。  
《蒙古族服饰图案》,于2007年6月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六、蒙古族烟荷包制造技艺  
烟荷包由荷包、飘带和荷包扎口带子三局部组成。  
制造普通的烟荷包,需用九寸长、六寸宽的面料和衬料。烟荷包正面下部绣花,采用刺绣、贴绣、刻绣和盘绣等办法,有花草、动物、飞禽和传统图案等内容。荷包底部用锦缎镶边。做好荷包面,缝上衬里,合缝后翻过来。在口子局部折三折,做出上下两个扎口带子。  
飘带是烟荷包的装饰物,长度与烟荷包相等,最宽处要等于或略小于烟荷包底部宽度。飘带也从里边缝制,做好后翻过来。粗缝、缭缝和卡缝是缝制烟荷包的根本针法。  
蒙古族传统婚礼上,烟荷包是新郎服饰的必有装饰品。烟荷包口朝上,又成了不祥和美妙的意味。  
2011年4月,《蒙古族烟荷包制造技艺》列入赤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七、蒙古族奶食品制造技艺  
蒙古族食用奶食品历史长久。除了熬制奶茶用新颖牛奶外,奶子都要经过发酵后食用。牛奶放置在夏季自然温度环境中,普通十二小时左右就发酵,由生牛奶变成了酸牛奶。酸牛奶上部构成油性凝乳,叫乌日莫,其食用办法很多。  
乌日莫下边的酸奶,经加热熬制,制造奶豆腐。所产生的黄水,静止后产生白色沉淀物,能够制造额吉格奶豆腐。  
乌日莫的油性凝乳和水别离后,放入锅里,烧火熬制,进一步蒸发水分,提炼出奶黄油。  
冬天,鲜牛奶还能制造香甜酥软、营养丰厚的奶皮凝。  
制造奶食品,应用自然温度和奶子的自然特性,是蒙古族传统的加工和贮存奶类畜产品的一种办法。  
2011年4月,《蒙古族奶食品制造技艺》列入赤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八、蒙古包(蒙古包营造技艺)  
蒙古包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部落创造和发明的一种住所。制造蒙古包的骨架局部,全部运用木质资料。  
蒙古包的木架构造由木门、哈那、乌尼和陶瑙等四局部组成。  
制造哈那,要选用三、四年生的柳木或杨木。用修木器和拉刀,把哈那木压制和削制成S外形,用生牛皮条衔接起来。  
乌尼木选用三、四年生的杨木。修正修直后的乌尼木,下头搭挂在哈那头,上头与陶瑙衔接。  
陶瑙是蒙古包圆形天窗,由中心木、长达嘎、短达嘎、圈木和匙木等构成。在圈木上,用生牛皮线固定匙木,以衔接乌尼木的上头。蒙古包,普通运用单扇木门,还有顶盖和哈那围子。  
2011年8月,《蒙古包(蒙古包营造技艺)》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九、巴彦花水库  
巴彦花水库旅游区地处阿旗天山镇北50公里处,该旅游区以水上游乐、蒙古族风情、文化体育、会议、旅游为主要活动内容,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会议、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巴彦花水库水库始建于1958年,1962年起运转,库区最大水面积9825亩,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鱼综合应用的中型水库,它是截欧木沦河水依山拦坝而成的人工湖。主坝顶宽4米,长740米,总库容到达2482万立方米,下游受益面积3733公顷。库区东侧有6座山峰相连,山峰屹立,登山攀岩,举目远眺,生气勃勃,美不胜收。  
库区北面有3000亩的草甸草原,水库地处草原的深处,犹如一块“明镜”镶嵌在碧野之中,小河流水穿过草原进入库区,水质纯洁,无任何污染。栖息着鸿雁、天鹅、野水鸭等数十种鸟类;库水中渔产丰厚,有鲤鱼、鲫鱼、草鱼、鲶鱼、白鲢、白鱼、野杂鱼、河蟹等,年产量达10万公斤。  
景区的风光十分美,近万亩水面一望无边,坦荡广大。极目远眺,水天一色。库水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四季变化各有所长。晴日里,这里是一片诱人现象;百鸟争鸣,鸿雁对过,野鸭成群白云、峰峦、松榆倒映水中,使人怡情悦目,其乐融融。沿岸亭阁整齐,花木扶疏,嵌满石板的林荫道上,高大的白杨树底下,有人三三两两,有席地而坐,有交头接耳,一脸沉着,一副悠闲。湖面上小舟缓缓游荡,飘逸潇洒。站在巍然横卧于千亩水下的大坝上极目远眺,诱人的草原风光尽收眼底。蓝天白云下,水草肥美,牛羊成群。望着野炊的游人,闻着风中奶酒飘香,别有一番滋味,可谓悠然清爽之佳境,让人陶醉。  
二十、蒙古族林丹汗宫廷音乐  
1984年,在阿鲁科尔沁旗根丕庙发现了古代蒙古族音乐《吉庆篇》、《不祥师》、《大合曲》和《牧马歌》等15首歌曲。2009年,在阿鲁科尔沁旗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查干浩特·林丹汗”学术研讨会上,论证了此曲本的最早版本为蒙古林丹汗宫廷音乐。  
《清会典》卷四十二《蒙古乐》的注释中写道:“太宗文皇帝平定察哈尔部,获其乐,列于‘燕乐’,是曰蒙古乐曲。”研讨证明,装备工尺谱的这15首曲目,是乾隆年间修订的《律吕正义后篇》中满、汉、蒙三种文字合璧的《蒙古族宫廷音乐》的一局部。林丹汗宫廷音乐歌曲有可汗颂、朝廷赞、宗教学说、民间谚语和哲理训谕等内容。  
2011年8月,《蒙古族林丹汗宫廷音乐》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十一、阿鲁科尔沁旗乡村旅游示范点--牧家乐接待户苏鲁鼎营盘  
苏鲁鼎营盘位于巴彦温都尔苏木巴彦查干嘎查,建于2015年7月,占地3000亩。依托美丽丰饶的高格斯台罕乌拉山自然风光和巴彦温都苏木牧民民俗风情,传承巴彦温都苏木“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现象,把游牧方式以原貌保管的同时向游客展现草原自然风光,品味蒙古族风土人情。  
现有大小蒙古包18座,可同时包容500人就餐,提供住宿。游客能够品味鲜嫩的手把肉、传统式烤全羊等特征蒙餐;参与体验骑马、射箭、勒勒车、骑骆驼等传统文娱项目。可参观、参与体验奶食品制造加工;山野菜采摘制造、传统民族服装服饰制造和试穿。  
作为阿鲁科尔沁旗乡村旅游示范点,积极申请自治区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将苏鲁鼎营盘旅游区打造我旗独具特征的牧家乐接待户的旅游品牌。  
二十二、国度天文标志证明商标——“阿鲁科尔沁牛肉”  
阿鲁科尔沁旗有得天独厚的天文环境,有共同的经纬度,有宽广的自然草场,有充足的水流域面积,有足够的光照时间,十分合适畜牧业的养殖和开展,消费出的阿鲁科尔沁牛肉以纯自然、无污染、原生态出名遐迩。  
阿鲁科尔沁牛是指在阿鲁科尔沁旗地域环境自然条件下,即草牧场、消费传统和中央政策条件下,饲养繁育几十年已构成具有一定中央特征的牛种群、品系,具有体质坚固,顺应性强,肉、乳、役兼用的特性,其外貌头大、重且粗糙,两眼突出而亮堂,角细长且向上向前伸张,角型不一,颈部细薄而长,肉垂不发,体躯狭窄,腹部大,荐骨隆起,尻斜而尖;四肢短而强健,蹄小,蹄质致密坚固;乳房较其它黄牛兴旺,乳头小的居多;毛色以黑、黄、红色居多,杂有黑白花、黄白花、红白花、沙毛、黧黑等毛色,毛长而粗硬。母牛泌乳期约5个月,年产乳400~500公斤。成年犍牛挽力250~350公斤,成年母牛多为两年产一犊,少数一年产一犊。旗内的畜产品加工企业用这些特征的牛消费的牛肉被中国绿色食品开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阿鲁科尔沁牛肉”也于2012年11月7日注册为天文标志证明商标。  
二十三、国度天文标志证明商标——“阿鲁科尔沁羊肉”  
阿鲁科尔沁旗肉羊产业是本旗的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肉羊种类以阿鲁科尔沁羊为根底,占存栏羊比例的60%以上。阿旗具有草原面积宽广,养羊业开展根底好的特性,具有开展草原型优质肉羊的良好自然环境和根底条件优势。阿旗的草原植被以碱草、羊草为主,以甜甘草、防风、柴胡、黄芩、野韭菜等多种中草药为辅,加上自然河水、矿泉、湖、泡水,羊吃了这种优秀牧草,肉质鲜美,口味共同,营养价值极高,肉质肌原纤维和肌纤维间脂肪沉淀充沛,肌间脂肪散布平均,瘦肉率高,羊肉水份小于75%,蛋白质总体均匀含量达19.5%,脂肪总体均匀含量仅为4.1%,且富含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和脂肪酸以及钙、铁、磷等矿物质。  
阿旗是以牧业为主的旗县,供家畜生长专用的草库伦(草圈子),总面积就到达了116130.7公顷,改进草场666.7公顷;人工种草2333公顷,飞播种牧草面积到达5526公顷,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展阿鲁科尔沁羊的自然条件。为此,阿旗存栏的肉羊由于所处的草原生态环境优越,春夏秋季以放牧为主,冬季以放牧加舍饲为主,这里消费的阿鲁科尔沁羊肉以纯自然、无污染、原生态出名遐迩,被中国绿色食品开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阿鲁科尔沁羊肉”于2012年11月7日注册为天文标志证明商标。  
二十四、阿日奔苏木婚礼  
《阿日奔苏木婚礼》,是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阿日奔苏木地域的蒙古族传统婚俗。阿日奔苏木是清朝时期的行政区域称号,泛指如今阿鲁科尔沁旗北部的罕苏木苏木等三个苏木一带地域。历史上的阿鲁科尔沁部落,是成吉思汗的胞弟哈萨尔的一局部后嗣。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寓居于如今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河一带的阿鲁科尔沁部落,南下迁移到了如今的这个中央。清朝时设立阿鲁科尔沁旗,归昭乌达盟管辖。  
《阿日奔苏木婚礼》这种婚俗方式,在阿鲁科尔沁旗不断传播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文化大反动中陈旧立新,许多民族习气被废除,婚礼方式也被所谓的反动化、新时期化所替代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落实,民族习俗习气逐步恢复,婚礼方式也采用了一些传统的方式。但是,由于时期的变化和牧民消费生活方式的改动,《阿日奔苏木婚礼》的典礼和礼节,面临着被遗忘或变异的状况。1985年,整理和发掘民族文化遗产,阿鲁科尔沁旗文化馆的乌·宝音乌力吉等人,在原巴彦温都尔、巴彦包勒格和罕苏木苏木三个苏木一带采访,整理出了《阿日奔苏木婚礼》蒙文书稿。宝力道又将其译成了汉文稿件,约20,000字。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赤峰市文化局,结合摄制内蒙古东部区蒙古族婚礼风情电视片,以宝力道的汉文稿件为底本,在巴彦温都尔苏木阿日呼布嘎查和玛尼图嘎查一对新人的婚礼上,停止了现场录像,制造出了《阿日奔苏木婚礼》的电视片。该录像带的一个拷贝,现珍藏于内蒙古博物馆。  
《阿日奔苏木婚礼》,是在蒙古族游牧消费生活方式上构成的婚俗习气,具有浓浓的草原民族风情,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老实豪迈的性格和多彩多姿的生活场景。  
阿鲁科尔沁部落,在成吉思汗大蒙古帝国的发源地寓居的时间比拟长,保存着蒙古族最原始的一些习俗习气。后来,把临近的扎鲁特旗、翁牛特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西乌珠穆沁旗和东乌珠穆沁旗的一些婚俗习气承受过来,并遭到满族的一些婚俗影响,但《阿日奔苏木婚礼》具有本人鲜明的中央特征。  
《阿日奔苏木婚礼》以两个青年男女的婚礼作为主线,是一个构造严谨的戏剧化的场景。在这里,蒙古族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得到了充沛表现。婚礼掌管人和祝松,在婚礼过程中根本都用诗词的言语。其中包括,对蒙古族历史和宗教信仰的引见、对大自然、畜牧业消费和美妙生活的赞誉等诗篇。这些都是蒙古族口头文学的精品。婚礼中的蒙古包、坐骑、勒勒车、蒙古族服装、蒙古族长调歌曲、蒙古族奶食品和肉食品等草原特有的文化,从多方面得到了展现。  
二十五、高格斯台罕乌拉祭奠  
大兴安岭连绵千里,横跨阿鲁科尔沁旗北部,被称作罕乌拉山地域。这里山峦起伏、泉水众多,是旗北部三条河流——黑哈尔、苏吉和达拉林河的发源地。罕乌拉山的南边,是全旗畜牧业消费最兴旺的地域。而山北的山地草原,又是这里牧民们夏季移场放牧的中央,为畜牧业消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人们把这里的山水视为大自然赋予的恩德,每年都举行十屡次祭奠敖包活动,以表达崇敬和答谢之意。其中,祭奠高格斯台罕乌拉敖包的活动范围最大,最为盛大和壮观;是每年全旗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吸收成千上万的牧民前来参与。  
从1735年开端,时任旗札萨克达格丹亲身参与后,高格斯台罕乌拉祭奠典礼晋级为旗级敖包祭奠活动。这种大型祭奠,直到1945年被中缀。但是,牧民们自发组织的小型祭奠活动,不断持续了下来。1984年,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心下,高格斯台罕乌拉祭奠正式恢复,范围又晋级为旗级敖包祭奠。后来,经过旗里研讨决议,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日,肯定为高格斯台罕乌拉祭奠日。  
高格斯台罕乌拉祭奠,清晨在山顶上的敖包跟前举行祭奠典礼。人们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之心,又怀抱但愿这一年风调雨顺的美妙祈盼。之后,在山脚下的查斌草原举行浩大的那达慕,有搏克摔跤、赛马和射箭等传统体育活动。高格斯台罕乌拉祭奠,让人们加强了酷爱自然和维护自然的认识,并盲目落实到实践行动当中。那达慕活动,保存和传承了蒙古族传统的体育活动,为这种传统文化的表现提供了场所和空间。  
二十六、根丕庙旅游区  
根丕庙又称广佑寺,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北部,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天山镇120公里,地处巴彦温都苏木境内。是阿鲁科尔沁旗保管最完好的一座寺庙。根丕庙始建于1804年(清嘉庆九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  
根丕庙三面环山,腹临平地。北有根丕山,也叫敖包图山,山上有古代敖包,故而得名。东有老爷山,因其高峰原有一尊古老的老爷塑像而得名。西有银丕山和百兴图绍荣山,山势险峻,气势磅礴。杨松活佛三世巡游各地,看见此地山势险峻,地势平整、森林密布,水草肥美,风水脉络明晰,便选定此地建庙。  
根丕庙是一处集佛教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景区。寺庙四周群山环绕,草木繁茂,环境幽雅,与白璧朱门的建筑相映,可谓深山古刹,景色漂亮。根丕庙方圆几百里都是蒙古族牧民大众寓居,他们均以畜牧业消费为主,大都坚持传统的生活方式,蒙古族风情浓郁。你能够走进蒙古包,喝着飘香的奶茶,品着醇厚的美酒,咀嚼鲜嫩的全羊肉,观赏美好的歌舞,欣赏传统体育项目,纵情领略草原风情。  
根丕庙现存三座大殿。正殿为佛祖殿,殿内有18根包金彩柱,并悬挂着30多条米布尔。大经堂中佛祖释迦牟尼的高达流金塑像供奉在殿堂中央,两边是20多尊逼真传神的佛像和900多幅佛影印象。两侧为配殿,西南侧为经院殿,东南侧为时轮金刚殿。主店前庭树有两根高大的旗杆,每杆上塑有3尊佛像,上面有条沙经幡飘飞。诸殿寺顶飞檐上都有意味不祥的灵羊飞鹿,飞檐上风铃声声,使这里显得幽静而神秘。1983年,九世班禅旦毕尼玛来此小住后,根丕庙名声大震,香客日增,香火兴隆。  
根丕庙是杨松活佛三世罗卜桑年日格修建的庙宇,朝廷赐予“广佑寺”庙匾。极盛时喇嘛达320多名。根丕庙共有六世杨松活佛转世。第六世杨松活佛吉木彦曾在塔尔寺、雍和宫居留学习,通晓蒙、藏和日文,并通晓经文、天文、音乐、哲学等,被九世班禅赐名“阿格旺力格吉木彦活佛扎木苏”及诏书、佛印和永生十五诗经,更与十世班禅特殊结缘,曾当过十世班禅巨匠的经师,为其教授密宗重要宝典《时轮金刚》。佛教经典《甘珠尔经》、《丹珠尔经》共326卷,也寄存在根丕庙里。根丕庙随着杨松活佛的影响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根丕庙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藏,其建筑作风、构造、绘画文化诸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研讨价值,而且对我国佛教和清史的研讨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199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二十七、蒙古族图文刺绣  
刺绣是蒙古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除了服饰,刺绣也用于图文修饰,多见于喇嘛寺庙殿堂的佛像、垂帘、条幅、横幅和宝盖等。寺庙有裁缝喇嘛,除了缝制喇嘛服装,还要缝制上述佛像和有关装饰以及文字和图案。民间也有一些缝纫能手,出于对佛教的忠诚之心,自愿为寺庙无偿缝制上述物品。也有人的将本人缝制创作的佛像和饰品奉献给寺庙。  
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巴音浩立宝嘎查额日勒吉小组牧民森德花拉绣制的《图文蒙古秘史》,是对蒙古族图文刺绣技艺的传承和开展。她在高42厘米、宽32厘米的深绿色皮绒上,依据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的蒙文《蒙古秘史》绣制成了布页书;附带又绣制了成吉思汗、孛儿帖夫人、哈萨尔、别勒古台、成吉思汗的四勇、四杰等《蒙古秘史》里的12个人物形象。每个人物还配了诗歌,也绣制在同一页面上。  
绣制《图文蒙古秘史》,首先把字和画书写和描画到皮绒面料上。按着字迹,用黑色丝线绣成线字。人物形象,依据每个人的个性和服饰,运用和搭配不同颜色的丝线。布页上的字和图画绣好后,反面附上衬料,用锦缎镶边。然后用串珊瑚小珠的线绳把布页衔接。绣制《图文蒙古秘史》,大约用了5年时间,光是原资料就破费了近10万元。  
《蒙古秘史》,被称为蒙古民族的“圣经”,是一部记叙蒙古民族构成、开展、壮大之进程的历史典籍,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图文蒙古秘史》的绣制胜利,既是对蒙古族文化的维护,也是对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的传承、维护和开展。  
二十八、查干浩特古城遗址  
查干浩特古城遗址位于罕庙西北的阿巴嘎罕山南麓。查干浩特为蒙古语,汉译为白城。查干浩特(白城)古城是蒙古君主朝代的末代皇帝--察哈尔部林丹汗的京都。经专家学者调查,白城遗址共有3座古城址和两处墓群,以这3座城址为中心还散布着大面积的村落遗址。白城古城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保管最完好的古代土城城址,至今城墙和宫殿基址未遭到严重毁坏。目前学术界以为该城始建于辽并沿用到明代末期,是明代晚期内蒙古东部地域的政治中心。查干浩特古城址已于2006年6月被国务院发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该遗址由东白城、白城、西白城、阿巴嘎山祭奠址及白城左近村落遗址等几局部组成,总面积690000平方米,白城城址范围庞大,城市建筑规划主次清楚,构造严谨。古城分内外两重,呈回字形规划,并应用棋盘山作为自然屏障,在两座山峰之间的山坳处采用夯筑城墙,中心辟有宽10米的白城南门。白城的内城位于外城的中部,城墙高大规整,防御设备完备。城墙址为正方形,边长255米,保管完好。内城建筑以宫殿为主。中央宫殿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周围环以7座配殿,构成众星拱月式的格局。在白城外城和内城共发现24块不同外形和规格的柱础石,全部采用白色花岗岩制造,柱础正面和立面均经过磨刻或凿刻处置,城中出土绿色、黄色琉璃龙鳞纹残砖、绿釉简瓦、高足杯、银锭等一批重要文物,充沛显现出其主人的权位之高。  
林丹汗(1592年--1634年),又称作丹巴图尔台吉、灵丹、或旦,是蒙古察哈尔部的大汗(1604年--1634年在位),蒙古最后一任大汗,也是继达延汗、俺答汗之后出色的蒙古大汗。  
二十九、罕乌拉国度自然维护区  
“高格斯台罕乌拉”为蒙古语,意为“生长野韭菜的宏伟之山”。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苏木北部,是属于大兴安岭的支脉。地貌类型以中山丘陵为主,由众多高大的山峰组成,主要由高格斯台罕山、呼斯台罕山、查干温都罕山、乌兰罕山、巴岱罕山等组成,海拔900米以上,其中高格斯台罕山海拔1531米,因山势高大宏伟,顶部平整,植物低矮,故名高大平顶山;最顶峰巴岱敖瑞峰海拔1545米。这里资源植物十分丰厚,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注重和应用。古老的蒙古族风俗因循了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文化传统,在当地民间祭山、祭水、祭树、祭敖包的宗教活动非常普遍,被祭奠的山制止围猎、砍伐,被祭奠的树命名为“神树”,严厉维护。维护区境内大面积的森林和湿地修养水源作用极大,孕育了黑哈尔河等众多的河流,是生命的源泉。  
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维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段东麓山地和科尔沁沙地北缘交汇处,以该旗罕山林场为主,同时包括巴彦温都尔苏木的少局部草牧场,总面积106284公顷。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维护区于l999年开端筹建同年提升为市级自然维护区,2001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提升为自治区级维护区,2010年提升国度级自然维护区。是一个以过渡带森林、草原、湿地、沙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为主要维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维护区。维护区内保存了较为完好的森林、草原、湿地和沙地生态系统,维护区有阔叶林、灌丛和半灌丛草原、草甸和沼泽等5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5个植被亚型、20个群系组、32个群系。以及品种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特征。维护区对维护我国重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同时对阻挠蒙古高原风沙向南侵袭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维护区主要维护对象的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和代表性较强,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资源、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景区有四大看点:  
生态物种丰厚及珍稀性——罕山地域位于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和蒙古高原草原生态系统三大生态系统的交汇处,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多样,生物物种丰厚。维护区有高等植物842种,占我国大兴安岭南部山地高等植物总数的81.7%。有种子植物700种,蕨类植物10种,苔藓植物132种,真菌160种;有脊椎动物241种,其中鱼类11种、两栖类4种、匍匐类7种、兽类37种、鸟类182种;有昆虫1293种。本区共同的天文位置,地形地貌及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厚的物种资源,对研讨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环境科学、森林生态学、森林病虫害防治及水土坚持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应用等教学和科研提供了重要基地。  
共同幽丽的自然风光——夏季是阅读罕山的最好时节,有浓浓的树脂松香,有淡淡的花草芬芳,有山泉的潮润,也有峰谷的幽凉。走进罕山旅游区就使人心旷神怡,胸襟豁朗。这里的生物物种多样而丰厚,有山地、森林、裸岩、湿地、河流、草原等多种复杂的景观类型。四季有景色,处处是画面,春有山花、夏有鸟鸣、秋有红叶、冬有雪景。登高运眺,群山叠翠,山峦起伏,沟谷幽静,林丰草茂,流水潺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光非常诱人。给游人带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无比欢乐与激情。  
奇石景观——“罕山之子”。在罕山北部,有一人面奇石,角度与光线的变化使之时而象个阳刚男儿,时而又似阴柔女子,如此奇迹,令人叫绝,遂命名“罕山之子”。  
雾凇景观——在冬季,这里还能够看到美丽的雾凇景观。雾凇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常见的一品种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时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构造堆积物。呈现雾凇时,在维护区的海拔高1500米罕山顶,放眼望去,茫茫林海,银装素裹,北风吹来,万树银花,洁白的雪浪此起彼伏。大片的白桦、山榆、山杨、落叶松和草丛似乎在一霎时统一换上冰清玉洁的淡雅妆容,如玉菊怒放,似雪莲怒放,在阳光的映照下,折射刺目的光辉,宛如一幅美轮美奂的雪中图画。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