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默特左旗民间风俗
(一)民族风情
土默特左旗是一个多民族交织杂居的中央,各民族的生活劳动和互相之间的影响逐步构成了这一地域民风憨厚、互相融合的土默川民俗风情。
蒙古族蒙古袍、蒙古马靴、蒙古帽(或以巾包头)是蒙古族在长期游牧生活中产生的传统服饰。蒙古族牧民早先食肉饮酪。肉类主要是牛羊肉,“手把羊(肉)”是有名的蒙式菜肴。奶食品有奶酪、奶豆腐、奶油、奶茶等,传统面食主要是馓子、油食子等。至20世纪末,吃炒米趋于减少,饮食习气也根本同于汉族。主要节日有过年、正月十五、清明节等,与汉族日趋接近,仅在方式及情节上有所区别差别。蒙古族牧民做客时忌到蒙古包跟前才下马,忌将杂物带进包内,忌踩门槛,忌火上烤脚;女子忌到蒙古包西北角供佛台旁。
汉族旧时服饰主要是长袍、大衫、大袄、小袄等,民国后渐兴制服、西服,城市妇女兴旗袍。传统面食根本同于其他民族。请客或红白事宴摆设筵席,常设四四、六六或八八席。汉族节日较多,有腊八、祭灶、破五、小添仓、大添仓、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葬俗有火葬、土葬。汉人忌在过节时补缀衣裳;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不扫地;婚丧嫁娶时相克属相人犯忌,不得观看。
回族土默特左旗的回族大众信仰伊斯兰教。日常生活中服饰装扮与汉族根本相同。中老年男子常常头戴洁白的礼拜帽。参与宗教活动时,男女必需戴帽子,女子要围头巾,服饰多素布,少有银饰。回民的传统面食“油香”“馓子”等特别有名,肉食也是以牛羊肉为主,有饮茶癖好。回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回族新郎不去新娘家娶亲,在自家等候,由一至二名青年去迎娶,举行婚礼还要请阿訇作证婚人。回族的丧葬与其他民族不同,称人死亡为无常、归真,称送葬为发送亡人,并请阿訇到坟上念经为亡人免罪。回族忌食猪荤、烟酒,忌与异族通婚,回族人死后忌号淘大哭、忌收授礼金。
满族清代有礼服与常服之分,尚蓝色,终年穿袍服。20世纪50年代前夕,根本同于汉族。满族人的传统面食有饽饽、糕、卷子、火锅、萨其码等。满族的宴席非常考究,“八大碗”的满洲席“二十四样”的满汉全席等十分有名。满族考究“姨不娶(娶亲)、姑不送(送亲),姐姐一送要了命”。满族人亡后,即幡杆于门旁,男殁竖左,女殁竖右。满族忌来客坐里屋西炕,忌打杀狗、喜鹊、马,闰月年不盖正房。
(二)民族文化
{一}民间文学
1.传说、故事
此老山奶奶庙
很久以前,土默川上某村住着一户王姓人家,所生一女名叫秀娟。邻村赵财主听说王家有个好闺女,一心想娶过来作他的偏房,于是托人去说媒。遭到王老汉的回绝,赵财主不肯罢休,十天以后,赵财主送来贵重的财礼,并说一个月以后前来迎娶秀娟。迎亲这天,王老汉发现女儿不见了,经过寻觅发如今此老山的山洞里。且曾经变成个石头人了。尔后,人们就说此老山出了个“活奶奶”,为留念这名女子,大家集资修建奶奶庙。阴历四月初八,奶奶庙落成,还将此女的塑像供在庙中。从此往后,每年四月初八成了此老山奶奶庙的庙会。这种风俗不断持续下来,从未连续。
哈素海
相传,在大青山脚下美丽的土默川平原上,有一处战争幸福的牧民浩特(蒙语,城镇),这里世代传用着一只宝玉碗。这只宝玉碗小巧剔透,碗内的水甜美醇美,永不干涸。牧民们把它视作生命之源,奉若神灵。这只宝碗由一位脸膛黝黑、骁勇无比的蒙古族少年哈拉乌素维护着。有一天,一伙匪徒来夺宝碗。为了维护这宝玉碗,哈拉乌素与匪徒们展开了一场剧烈的格斗。在格斗中,宝玉碗不幸被打碎了,碗里的水顿时化作一片汪洋,浪潮不只淹没了匪徒,而且也吞没了英雄少年——黑小子哈拉乌素。自此以后,这里呈现了一处烟波浩淼的海子。人们为了留念这位英勇的少年,就将海子命名为“哈素海”。
此外,还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如〈牛角旋峰〉、〈陶思浩的来历〉等。
2.说唱文学
蒙古族说唱蒙语说书很盛行,既讲历史故事,也即景编词,方式与“好来宝”相仿,伴奏乐器是四胡。蒙古族民歌《三百六十只黄羊》是蒙语说唱的曲目之一,传播至今。蒙语说唱的其他曲目,因缺乏整理,多已失传。
汉族说唱主要有:莲花落。莲花落是一种城乡传播很广的说唱方式,一人演唱,以竹板伴奏,内容多系民间故事、轶闻,如《遭年限》、《飞鸟九九图》、《珍珠倒卷帘》等,唱词每段四句,大致押韵,言语浅显,如:正月里来正月正,周瑜坐帐怒冲冲。打黄盖,骂孔明,鲁肃一旁战兢兢。
此外,还传播着评书与鼓书等说唱艺术。街头打地摊说书在五十年代最为盛行,有《三侠五义》、《小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
3、歌谣
具有中央特征的歌谣有:爬山调、串话、童谣,爬山调如:“晴天蓝天蓝圪映映的天,外国人遗留下个种洋烟。洋烟本从外国来,谁抽洋烟谁带害。”串话如:“破皮袄,烂皮裤,虱子干咬逮不住;白昼穿,黑夜盖,天阴下雨毛迎外;夏天披,冬天穿,前吊羊皮后吊毡,走起路来直忽扇。”童谣如:“噢,噢,娃娃睡觉觉,老虎戴帽帽,花猫逮耗耗。”
此外,还有许多具有中央特征的谜语、谚语、歇后语,谜语如:“圆圆的,板板的,燎泡爬(ba)得满满的(油炸糕)。”谚语如:五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歇后语如:“裤带上别着个死耗子——假充打牲的。”
{二}民间艺术
1.蒙古族音乐:
以蒙语编词,用普通乐器三弦、四胡、笛子等合奏歌之。歌时用点头及落子以为节拍,音调激昂,别具一种作风。佛事活动普通都伴以乐器,构成共同的宗教音乐。
2.中央戏曲——小班儿(二人台)
小班儿是由蒙古曲儿与大秧歌的跑场子动作揉合起来停止扮演的戏曲。构成于清末,因其仅有生旦二角扮演,也称“二人台”。二人台有西路调、东路调之分,土默特地域的二人台属西路调,著名的二人台剧目有:《打金钱》、《走西口》、《打樱桃》、《挂红灯》等。著名的二人台牌子曲有:《乌苓花》、《巴音杭盖》、《虞美人》等。
3.民间绘画
蒙古族民间绘画图案多画在各种物件上,如帐幕、家具、马具、餐具及各种建筑上,图案有水纹、山纹、火纹或各种云头图案以及各种动物图案,以及“窑”、“寿”、“梅”、“蝙蝠”、“佛手”等不祥图案和牡丹、莲花纹样。汉族民间绘画有壁画(包括公案画、炕围画)、布画、纸画、镜画、年画、棺木画等,内容有山水花鸟、神话、历史人物及故事、不祥物等等。民间妇女所绘多为花鸟虫鱼及用作刺绣之把戏子。其他多为老虎、雄鸡等辟邪图。
4.民间剪纸
民间的剪纸内容很多,主要为花卉草木、鸟兽鱼虫、人物故事等,所剪的图案,项目也很多,如“富贵牡丹”、“鸳鸯戏莲”、“家雀吵菊”、“喜鹊登梅”等。也剪字,如“寿”、“福”、“吉”、“祥”等。
5.民间泥塑
民间泥塑大致分为泥塑、雕塑两种。泥塑为匠人用模具铸成。多为不倒翁、大阿福、泥娃娃、公鸡、老虎等。雕塑主要用于庙宇祠堂。如观音、关帝等。
6.民间社火
民间文艺活动内容极丰厚,有九曲、焰火、高跷、车灯、旱船、狮子、大头梆梆、晃(独龙杠)、秧气(各种滑稽人物)、抬阁、脑阁等文社火。各种拳术及刀、枪、剑、棍器械扮演等武社火。社火都有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等打击乐器伴奏,为大众所喜欢。
高跷在土默特地域是极为普遍的文娱方式,扮演者化装成各种戏剧故事人物,以锣鼓伴奏,结队而出,这舞边行。遇庙拜神,遇场舞场。每到一处舞毕还唱小曲,诸如《十二英雄》、《绣荷包》、《出归化》之类。唱时围成圆圈(圈内有一、二人指挥),相互扶持,双脚缓踏,或齐唱,或一人领唱,众声和歌。
抬阁是一各古老的文娱方式,底座是大木盘,盘中央一根铁柱高约三米,顶端分为数枝,每枝绑一个人物,组成一出戏或一个故事,其化装与戏剧无异。盘中放沙袋,八个壮汉来抬,在锣鼓伴奏下,穿街而行。由于每架戏剧人物各有不同的彩带、山水、花卉作装饰,整体看起来似仙人在海市蜃楼内舞蹈。
“脑阁”是“抬阁”的演进和简化,变“抬”为“脑”。把一根铁架绑在人的背后,架上一个或两个孩子(《白蛇传》、《天河配》为三个孩子),化装亦如抬阁,脑脑阁者踏着鼓点扭动,上边的戏剧人物翩翩舞动,人物不同,相貌各异,亦颇能吸收观众。毕克齐有三班脑阁:观音庙巷一班、南巷廊一班、蜡铺巷一班。脑阁每年元宵节都演出。
此外,传统的民间体育有跑马、摔跤、跳牛犊、射箭、拨公允、踢毛毽、打秋千、打抬、打花棍、打岗、围虎、跳绳、捉迷藏等。土默特地域的武术也有长久的历史。
二、土默特蒙古人的风俗
呼和浩特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以汉民族人口为多数和以回、满、达斡尔、朝鲜等40余个国内少数民族以及外国人入籍的民族人口组成的多民族人聚居的首府城市。少数民族及非汉族民族人口30多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其中蒙古族人口20余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0%.加上内蒙古自治区驻呼和浩特市机关、团体、部队、企业的蒙古族人口,在呼和浩特辖区范围内寓居、生活、工作的蒙古族人口不下21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来呼和浩特定居的蒙古族中,多数系土默特部,这个部落最晚是在元、明时期来到土默川驻牧生息。至于这个部落来土默川前曾在何地游牧生息,众说不一。目前有持“源于克烈部的秃马兀惕”;有持“源于贝加尔湖豁里秃马惕部”;有持源于“东来”说;有持“战乱中构成”说等等多种说法,要得出非常精确的结论,尚需民族历史学界专家作详尽科学的探求后,予以确认。
15世纪的早期,阿勒坦汗作为成吉思汗的后嗣,驻牧土默川地域,构成了十二土默特。在这十二土默特中,其中有七个土默特是以云硕布氏的氏族人口为主体而编制起来的,故历史上有“永谢(硕)布之七鄂托克”或“多伦土默特”之说。“鄂托克”是划区放牧之意,“多伦”即“七”,也就是永谢布氏分七个区放牧之地。十二土默特中的其他五个地域,固然也在十二土默特之数内,但驻牧或农耕的不是永谢(硕)布氏,但经常有永谢(硕)布氏充任这五个土默特的行政长官。直到今天,土默特左、右两翼的行政建置旗仍然保存持续下来,称土默特左旗和土默特右旗,其中土默特左旗是从属于呼和浩特市管辖的县一级行政建制,该旗的蒙古族中多数系原永谢(硕)布氏,即以“云”或“荣”姓为最多。
土默特蒙古族普通都有本人的姓氏,有的姓氏是其原来的蒙古姓氏,但不少的人也有本人的汉姓,但“云”姓、“荣”姓在土默特左、右两旗和四周的十几个旗县散布较广,而左、右两旗特别众多,而内蒙古其他旗县却很少见。云姓和荣姓,有的是同族同氏,有的则不一定是同族同氏;同族同氏也不一定是同姓。不只云姓和荣姓如此,取其他姓的土默特蒙古族也多有这种特殊的状况。
明代后期到如今的四五百年里,土默特蒙古族渐次构成了一套共同的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以及崇拜、祭奠的习俗习气、交结礼仪,固然与当地汉族、满族的习俗习气、交结礼仪的方式和内容大致相同,但在详细细节上、考究和解释或了解上却有差异,即所谓“大同小异”。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装。在数个世纪以前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土默特蒙古族习气于穿蒙古袍等本民族的服装,也习气穿马靴,头戴蒙古帽,或以巾包头。蒙古马靴的式样较多,有的做工非常讲究。普通的马靴有高腰和半高腰,而讲究的马靴有的是用香牛皮精制而成,有的是用花色绒面绣制而成。妇女头饰也非常考究,如插玉质或金银质扁簪、佩戴用珊瑚珠宝镶成的发套——链垂。
随着消费方式的改动,土默特蒙古族人民逐渐由牧转农。为耕作便当,遂由长袍改为短衣,与汉人的穿着大致相同。衣着是美的标志,无论哪个民族,对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美却有着时期特征,而绝大多数人追求的是时期美。现代的肉体风貌和物质生死水平,是直接间接地反映到现代的日常生活方式中的,因此服饰也就随着时期的新风貌、新的生死水平而不时变化。目前,蒙古族穿国际通行服装的人越来越多,那些繁琐笨重的头饰已逐渐淘汰,而蒙古族特有的长袍,仍作为显现本人民族气质、个性特征的服装,演化为礼服,在节假日、喜庆日或走亲访友时,则穿起蒙古袍,以添加节日氛围;还有的在参与重要社交活动或举行婚礼典礼时,穿戴起本民族的传统服装,以示严肃。
蒙古族原先是以肉食和奶食为主,其中肉食是以牛羊肉为主;奶食品主要有奶酪、奶皮子、奶豆腐、奶果子、黄油、白油等;奶汁饮料主要有奶茶、酸奶、奶油等。土默特蒙古族由牧转农后,肉食品和奶食品逐步减少。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蒙古族人民从事农、工、商等多种职业,逐步以杂粮和蔬菜为主要食品,只是在吃法上与汉族略有不同。早点普通以奶茶冲泡糜子米制造而成的炒米。奶茶由牛奶、羊奶加砖茶熬煮而成,炒米是用糜子米经旺火铁锅焙熟,酥脆可口。此外,还自制点心(即馍头)、馓子等,当用以佐食。午、晚普通以五谷杂粮为主,有白面、莜面、荞面、谷米等。
蒙古族素以热情好客、考究文化礼貌著称。不管是常客或是生疏人,普通都是有客必待,热情备至。蒙古族普通都爱好喝酒,随着人们生死水平的不时进步,每逢客人上门或过喜庆节日,都要置以酒席。土默特蒙古人在置酒席时除上多种菜肴外,还有的要上“手把羊”等蒙式菜。寓居在呼和浩特地域的蒙古族,从明清就已根本定居,正像清人王循所描画的那样“穹庐已绝单于域”,即蒙古包曾经消逝,住所与汉族大同小异,在院子大门口或其他角落,竖一根一两丈高的木杆,上挂小旗或缀以马鬃、牛毛或小斗,有长绳随杆而垂,逢年过节,主人为之点灯燃香。蒙古语称这种木杆为“可依玛勒”,汉语称为“嘛念红(或玛尼吽)杆子”,古代称“苏勒定”或“苏勒德”。
马是蒙古族游牧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蒙古族谚语和歌谣中,马占有重要位置。蒙古族英雄史诗中,马的形象高于一切动物,以至在信仰中,“神马”具有突出的位置。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成吉思汗年轻时,当汪罕设下毒计关键他性命时,成吉思汗及其随从在极度孤苦和风险的状况下逃走。正值成吉思汗面临灭顶之灾之际,马作为神介入和支持了、挽救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一行19人在流亡在巴泐渚纳湖岸时没有任何食物眼看要饿死时,忽然从北方呈现一匹野马,是野马的肉把这些人救活并且得以重整旗鼓,成就大业。从那时起,蒙古人把马视为神的恩赐,而不只仅视野马肉为囊腹允饥的食物。作为马背民族,他们把马看成是蒙古人社会中最重要、最受尊崇的动物;马也意味成吉思汗命运之神。
白色是蒙古族人民崇尚的颜色。蒙古语称白色为“查干”。“查干”也含有“伊始”之意。白色意味着纯真、不祥、如意、高尚。在蒙古族礼节中,白色被推崇到极高的位置。每逢迎接贵宾或过年过节,其礼俗以洁白的哈达、白色的奶食为先导,以为白色是最宝贵、最纯真、最美妙的颜色。因而,蒙古族把春节称为“查干萨日”,意即白节或白日,反映了“白色为伊始”的风俗。蒙古族的崇尚白色自古就有。据《元史·本纪第一·太祖》记叙,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儿的母亲叫阿兰果火(即如今蒙古学界所说的阿兰豁阿),“嫁脱奔咩哩犍(即如今蒙古学界所说的朵奔篾儿干),生二子……既而夫亡,阿兰寡居,夜寝帐中,梦白光自天窗中入,化为金色神人,来趋卧榻,阿兰警惕,遂有妊,产一子,即孛端叉儿(即如今蒙古学界所说的孛端察儿)也。孛端叉儿状貌奇特,缄默寡言,家人谓之痴,独阿兰语人曰:“此儿非痴,后世子孙必有大贵者…….”。果真到孛端察儿的第十代,出了人世的天授大汗-成吉思汗。听说白光入室,金色神人趋榻,这是后世产生“大贵者”的不祥征兆。传说成吉思汗(出生时其全名叫奇渥温·铁木真)降生前,其母诃额仑(现代蒙古史学界也称月仑)夫人也曾有银铠银甲、手举银枪乘骑白马入室趋床的白色天神呈现;还有传说在成吉思汗降生时,空中一片明镜,朝从草原东方的止境冉冉升起,大半个天空烧得彤红彤红,连续三天,有昼而无夜。云云。由此可见,蒙古人以白为贵,以金为尊,并非偶尔。据《白史册》记载,元明两代时的严重节日,所用的马奶酒都是白骒马奶制成。清代,一些蒙古地域每年要向朝廷献纳以白骆驼和白马为主的“九白之贡”,此为向皇帝敬贡的最高礼品。那时分,蒙古族上自皇室贵胄,下至平民百姓,在严重礼仪和较大节日,都有穿白衣骑白马风俗,帝王死后,其舆车也用白毡帘。
蒙古族早在十二三世纪以前,就已实行族外婚姻制,即同一氏族或同一部落不能通婚,构成了男婚女嫁的一夫一妻制家庭。依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气,旧时聘婚普通都由父母做主。如今,蒙古族的婚姻风俗发作了新的变化,逐步开展成为合适新时期的婚姻关系,如自在恋爱,自主婚姻,与其他民族通婚等,而乡村的嫁娶典礼,仍保存着传统的习气,其主要程序是相亲、下小定、问名、下大定、请期、迎娶等,这是因循了蒙古族传统婚俗“六礼”的仪法。“问名”又称“讨名”,习气上由媒人代庖。所问的不只是姓名,还包括生辰、年龄、品德以及其家庭诸事。“请期”是依据男方倡议,择定迎娶日期,这多半具有通知女方的意义。
土默特蒙古族的丧葬,古代原为生葬,即土葬,也有殉葬的陈规。后来因受喇嘛教的影响,改为“熟葬”,即火葬。到了民国初年,受汉族的影响,逐渐由火葬改为土葬。土葬普通从汉俗,如置棺木、弄烧纸、做纸仗、复三、忌七、过百天、过周年和三周年等。
土默特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与当地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有同有异。主要节日有大年、正月十五、老小天仓、二月二、清明、端午、七月十五、中秋、腊八、腊月二十三等。此外,还有庙会和家祭。蒙古族传统的“敖包”祭日是浩大的节日活动。“敖包”又音译为“鄂博”,传说是神灵所在之地,用木石堆标志。“敖包神”是蒙古族古代萨满神之一,为氏族部落最高的“维护神”。旧俗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都要停止“敖包大祭”活动。人们骑马赶车集于“敖包”左近,升火、烤煮肉,向“敖包”上洒酒和马奶以及奶酪,焚香叩拜,喇嘛念经。在“敖包大祭”期间,还举行文娱、竞技活动,如摔跤等等。这些传统节日充沛显现出这一地域的蒙古族从游牧生活过渡到农耕生活的进程中,在坚持本民族习俗习气的同时,也在受着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影响。
土默特蒙古族还有祭关帝庙、祭家庙、高灯节(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等习俗习气。这些习俗习气,在乡村一些老年人中,至今依然比拟注重。
蒙古族是一个注重礼仪、考究文化礼貌、注重信义、豪爽正直、热情好客、尊重他人的民族。土默特的蒙古族,与人见面问候,多数是用汉语。但一些上了年岁或会蒙古言语的,也有用蒙古语“赛音白努”(你好)、“塔赛音白努”(您好)、“白日太”(再见)等互致问候的。礼敬用品,最上者为献哈达。清代以后,有互赠鼻烟壶之俗。敬烟的礼节,至今依然盛行。客来敬茶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所以蒙古族款待客人,普通是先敬上一杯奶茶,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这杯奶茶通常应喝掉,否则有失礼之嫌。蒙古族喜欢饮酒,贵客降临,普通要以酒席款待,主人敬酒,是表示对客人的欢送和尊重。客人接杯畅饮,主人格外快乐,以为是真诚的友谊。
解放以来,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疾速开展,蒙古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程度不时进步,绝大多数青壮年摆脱了宗教的种种约束,信教与否都有了充沛自在。而信教者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指引下,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从事正常的宗教活动。
三、土默特民俗
辘轳井
辘轳井的井上由三条腿支撑着一个主架,架子上装置着一个横柚,柚上装上一副带着一个弧形把的辘轳,一条很长、拴着大铁桶的绳子平均地缠在上面。辘轳在当时起到了无足轻重的作用,只需浇地就离不开它。人们用它浇地时,抓着把,摇动辘轳使它随着人们的操作自在升降,水便被提出来了。
压水井
“压水井”是六七十年代最现代的“自来水”,它比普通的井水要深,水质好又卫生,到如今许多中央的人还是用着这样的洋井水。压洋井是应用水压将公开水抽上来,要用水先“叫”才干把水压出来。
牛鼻子鞋
牛鼻子鞋是指鞋头大大的那种鞋,也叫大头鞋。在过去能有一双大头鞋,那可是了不得,又是很时兴。
大裆裤
估量如今很难有人看到这么不时兴的裤子了,但在五六十年代,那可是十分盛行的“样式”了。那时的资源溃乏,衣服全要本人做,做裤子是个技术活,可是没有学过裁缝手艺的人是不会有板有眼的做出像样的裤子的。大裆裤是用两片布,下面缝出裤腿,上面缝成裤腰,由于没有腰身,上下一样粗,所以穿起时要先把腰叠好,用腰带栓好才行。
纳大底
纳大底又叫纳鞋底。从前的鞋都是本人家里做的,最难的就是做鞋底儿了,那可是一件技巧加力气的功夫活。本人家做的鞋坚固又耐用,这其中的缘由就是鞋底的功绩。
跳皮筋
跳皮筋的把戏有很多,还有许多的品种,有点女子体操的技巧在里边,从“小脚”到脖子,有身手“高”的还能在同伴举过头顶还是能跳来跳去。令人称奇又称誉。
编花蓝
和男孩子们一样,女孩子们常玩的游戏也是集身体技艺与聪慧于一体的,别看一个“编花蓝”但要想编得好,要全体参与者通力协作才干完成。
撂老油
挱山药
消费队起过的山药地,饥馑时期的人们三个成群,五个一伙,赶在刚起过山药的地里挖遗留下的山药。
捋榆钱
每年春天降临,树上就会长满成串成串亮绿的榆钱儿,甚是惹人喜欢。榆树全身都是宝,树皮、树叶和榆钱儿都好吃,小孩子喜欢吃生的榆树叶和榆钱儿,大人们普通用它们做糊饼子吃。当然,最好吃的还要算榆钱儿,滋味真是又香又甜。而不测的收获就是:为了捋榆钱,也练就了一手爬树的好身手。
偷瓜
还记得小时分,看到谁家地里的东西熟了,我们几天小同伴们就结伴去谁家地里“偷”些东西出来,不是为别的,只是为了和小同伴们一同分工协作的乐趣。和看瓜人比试着各自的战略:“看看是你的防卫结实,还是我们的进攻技巧更灵敏。说实话,时偷瓜并不是为了吃,只是为了玩儿,真要是馋了,想吃了,过去说一声,大方又质朴的农家会挑最大最甜的瓜让我们吃的。
弹弓
冰车车
六七十年代,孩子们也是有冰上运动的。那进候条件有限,没有钱买冰鞋,但是家长会给孩子们做一个冰车车,所谓的冰车车就是长着两溜溜角铁的四方凳子,能够找人推着在冰上走,也能够本人用两支铁棍戳着走,和如今的玩法差不多。
打鸟
小时分和邻家男孩子们在一同玩,假如谁没有一个弹弓,就像如今工作了整天迟到一样被他人小看,所以弹弓是儿时的必备品,除了比材质、比外型还要比看谁的弹弓打的好打的准,于是打鸟成了我们的必练功夫。
骑马打仗
弹珠
过去孩子们玩的与如今孩子们玩的不太一样,那时玩的有一大局部是要事必躬亲的。弹玻璃球就是其中最抢手的一种游戏。
圆锁
圆生是中国一个普通的民俗,这一天,要给圆生的孩子套上圐圙,以祈求安全。
二人台
二人台是蒙晋地域普遍传播的中央小戏,不只音乐漂亮,唱词精练,这些年来经过从业人员的不时开展与改良,在敕勒川地域开展成了东西两路。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的二人台优秀演员。
腊八粥
每年的腊月廿八是腊八节,家家户户都在做腊八粥,腊八粥要赶在天亮之前吃下,所以要在零晨三四点钟就开端入手做。还记得那时分,等我们起床时,暖洋洋的腊八粥曾经熟了,吃着甜甜粥,那里融着的是浓浓的亲情。
过大年
过大年,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关于孩子们来讲过年是最开心的事了,不为吃,不为穿,只为了过年的那份浓浓年味
迎喜神
春节后,民间习气选择第一个吉日,外出郊游,称为迎喜节,亦称游喜神。
这天,大人小孩赶着马牛驴骡等牲畜或驾驶农用运输车,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行进。爱养鸽子的年轻人还要提上鸽笼。进入原野以后,老年人要举行礼仪。普通程序为:领头人先从木盘内取出各种祭物,呈品字形在地上摆供。然后用手垒三个小土堆,中间代表天神,左边代表地神,右边代表喜神。土堆上各插香三炷,烧纸三张。大家三跪九拜,祷告喜神保佑、出门顺利等等。小孩子则要鸣放鞭炮,鸽子满天飞舞,牲畜要任其自在撒欢奔跑。一切人还要放开嗓子,呼吁几声。爱唱的则纵情高歌。真是人欢马叫、歌舞升平。迎喜神,若能惊起一只野兔或山鸡,则被看作最大的不祥喜庆。就是看见喜鹊、麻雀等小鸟,也是一种好的兆头。回家的时分,老人们习气捡根柴,取谐音财,意喻招财进宝。这一天,民间还要举行盛大的拜财神活动。不少中央,习气到河里担水。吕梁地域迎喜神,盛行在郊外相邀饮酒,《石楼县志》就记叙说:“遇首吉,出门携酒肴、香、炮,罗拜坐次,谓之‘迎喜神’”。临县一带,至今传播着迎喜神歌曲:“粘户红笺墨色新,衣冠揖让蔼然亲。香灯提出明如海,都向村前迎喜神。”反映了历史上迎喜神的繁华。
迎喜神的日子,普通都在正月初五日以前。晋北地域习气选择在春节后的戊日或癸日。吕梁地域普通在正月初一日或初二日停止。晋南的霍县等地则在正月初三日游喜神。繁峙可能是在初四或初一迎喜神。
垒旺火
过年时贴春联、放鞭炮,还有一样那就是垒旺火。谁家的旺火着的旺,来年日子就过的红火。
捏炸糕
油炸糕是用黄米做的,这是敕勒川地域广阔大众十分喜欢的餐桌上“点心”。油糕好吃不好做,这里有一名话叫:不吃油糕不沾油手。正是阐明做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先要上笼把糕面蒸熟之后再把烫手的糕面包上馅,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进油锅里炸。
推碾子
碾子在农家的作用是很大的,所以简直家家都有一个碾盘,大人们做活计,我们小孩们也来帮助推,那时人小力气也小,我们几个孩子一同上阵,不光是为了帮大人干活,更是为了找到其中的乐趣。
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就是在室外放的电影。乡村普通在晒谷场、学校操场停止,采用7.5----16MM放影机、活动影布。在我国七十年代开端盛行,其费用由单位或个人承当,观看者不需求买票,能够随意进场观看。露天电影刚呈现在乡村时,听到有放影的音讯,人们常常形单影只赶赴几公里,以至十多公里以外观看。如今人们对露天电影带着乡愁般的思念。只因缺乏,而格外感谢。
看大戏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我是唱这首歌谣长大的。
遗憾的是,外婆家门前没有戏台,但这并不影响我能看到大戏。
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乡村人独一的文娱活动就是一年一次或两次遇庙会才干看到的大戏。老家村子小,人口不过三二百,却四通八达,这样的交通条件使得我们不但能看自家村子里的大戏,也能够游走上几公里的路途去别村看大戏。
每年春末夏初的时分一定会唱一场大戏,除此外,遇着干旱年头,大伙也会合计着以许愿的方式再唱一场大戏。再加上遇着节假日到外村看大戏,记忆中,每年我们都能够看到五六场大戏。
屡屡唱大戏期间,四周几个村子就像过节一样繁华。除了那些特别勤快的家庭重劳力外,其别人简直不再下地,就连我们这些上学的孩子也只上半天学,剩下的时间放假看戏。这个只要唱大戏时才有的待遇,让我们一帮孩子更喜欢上了大戏。
打平伙
当秋后的夜晚,或是素日阴雨连绵的日子,人们闲着没事,就走家串户,结伴拉伙,打扑克,下象棋,侃闲话,或讲故事。这时,偶尔有一人提出“我们打一回平伙吧!”屋子里会立即响起朋友们的赞同声。这时,马上就会有一个嘴快腿勤的人说:“我去办。”他走到村里养羊的家户,疾速点头成交,不大时间就会拉来一只又肥又大、“咩、咩”叫唤的绵羊或山羊,大家手忙脚乱宰杀终了,把羊肉切成小块,放在锅里“咕都咕都”煮起来,主家还会在羊肉煮至半熟时加上葱、姜、花椒、胡椒、辣椒等调料,控制好火候,用文火炖煮,肉香洋溢着整个屋子。这时,大家仍兴高采烈地继续打牌,下棋,侃闲话,争论些邻里家常的事情。
买羊钱怎样付呢?方法是把羊价按在场的人数均匀分开,每人出一份钱。不参与的也能够自便,或退场,但那样做会被大家小瞧的。也有嗅到肉香,或听到喧哗声赶来探望的人,那么,愿者有份,凡进屋不走的都摊一份钱。钱收齐后,羊肉也就差不多熟了。于是,大家就围着锅,吃手抓羊肉。只要在这样的场所,在这样的气氛里,人与人的关系,感情自在地交流,人们会忘却人世间的一切懊恼,遗忘旧日的恩怨,到达返朴归真,浑沌自然的境地。没有人由于吃的少了点而日出怨言吗?不会的,谁要是说出这类的话,大家就说他不谙世事,不懂道理,没有大丈夫男子气!要是一只羊不够众多的人吃怎样办?只需心里高兴,吃得快乐,可再按前面的规矩,再煮一只羊,有时大家能从黄昏吃到第二天清晨,依然余兴未尽。
扎扫帚
扫帚是扫院的,附带功用也有一些,比方打猪打狗打架,等等。庄户人哪家一年也得用几把。后山地域的扫帚把戏少,是用芨芨草做的。而“芨芨草四处都有,农区的闲滩荒地,牧区的下湿地,芨芨草随处可见。立秋后,芨芨草穗头就泛黄了,把割倒的芨芨草捆成小捆,搭在墙头上,秋风吹来,梢儿愉快摇动,做着昔日的春梦夏梦。吹晒枯燥后,就能够扎扫帚了。
“是匠不是匠,三分好作杖(工具)。”扎扫帚也得好工具,那工具主要是扎橛——一个圆锥形的2尺来长的木头橛子,底部大而头部锋利。这不是啥木头都能凑数的,必需质地坚韧,多为榆木桦木和坚硬的松柏木。扎扫帚的程序大致是这样:把芨芨草的叶子捋掉,塞进扫帚的铁箍里,然后从根部把扎橛插进去。地上放一块平整的大石头,把插入芨芨草的扎橛高高举起,再狠狠掼下去,扎橛底部墩在平整的大石头上,那惯性使扎橛尖挺入铁箍里的芨芨草中,把箍着的那圈芨芨草挤扁了。这样重复掼屡次,一个程序完毕。接着磕出扎橛,在磕的过程中,随着扎橛的退出,顶着扎橛尖往进插一束新的芨芨草。之后,重新塞入的芨芨草根部插入扎橛,如前法炮制——高举起在扁平石上狠掼。这样循环往复三四次,把扎橛磕出来,把准备好的扫帚柄插入,在扁平石上墩进去安坚固,一把气势汹汹的扫帚就大功告成了。
服笤帚
笤帚与火炕,就像菜刀与案板,那真是“谁也离不开谁”。除了扫炕,笤帚还有许多用途,比方扫身上的尘土,比方用笤帚疙瘩打孩子,比方磨光了头,用那疙瘩做锅刷……所以,哪家一年都得用十把八把笤帚。家家户户离不开,制造笤帚就成了庄稼人必修的功夫,也能算一种手艺,由于不是人人能做——当然,技术含量不是很高。
做笤帚叫“服笤帚”,我对那个“服”信服得直点头。那笤帚苗原本是扎煞的,一根根横冲直撞,要用强硬的手腕把它们制服,让它们团结在一同乖乖地为人效劳,这过程用“服”字,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做笤帚用的资料是黍秸,长得高大和黍苗成熟后摔掉黍粒,整成一个个直径约2厘米的小绺,一捆一捆捆好在凉房里吊起来备用。
服笤帚多是雨雪天气。勤快的庄稼人时间金贵,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刮风扬大豆,下雨扳蘑菇”。室外的活儿干不了,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在家里服笤帚。把原来整好的黍秸绺儿用水湿一下,以免因过火枯燥发脆折断。之后,把黍秸绺儿依照长短间隔摆布好,用细绳捆扎好,就是笤帚胚子。之后,用一根坚韧的细长绳,一头拴在小棒中间,服笤帚的人坐在炕上,双脚蹬着小棒的两端,另一端绾个活套,套在脖子上——这样双脚前蹬,身子后挺,可以用上劲儿,只要用上劲儿,才干“服”——然后用麻筋在做笤帚把的秸秆部位绕上一圈,脚蹬脖子挺,双手转动笤帚胚子,缠了麻筋的那一圈就会深深勒进去,那些横冲直撞的黍秸想不“服”也不行,乖乖地被勒了一道深箍,像夸大图画里的蜂腰美人。然后用麻筋从这勒痕处扎死。接下去,依样画葫芦,在笤帚把上勒第二道箍……一共勒三四道箍,大功根本告成。接下去还有两道工序:把那一大片张张扬扬像大公鸡尾巴似的笤帚头用线绳间一间,拢得服贴有序。再就是把笤帚把良莠不齐的尾端用菜刀削一削,使之划一美观。妥了,一把新笤帚出炉了!
四、土默特左旗饮食风俗
1、回族焙子
焙子是呼和浩特地域特有的小吃,是回族面点名品。有白焙子、咸焙子、甜焙子。外形有圆的、方的、三角的和牛舌形的等等。焙子都是小麦面发酵,兑碱烤制而成的。外痛快内暄软,有浓浓的小麦面香味儿,是早点中最普遍,最经常的主流食品。也是游览最佳食品,常配以咸菜食用。
焙子是将发酵的白面兑食用碱揉匀,再分别掺入植物油、糖、盐、鸡蛋等,成形后放入特制的炉灶先烙后烘烤而成。废品有白焙子、牛舌头、油旋罗锅、千层、油酥、豆沙焙子、糖焙子、咸焙子等,外形各异,口味有别。焙子做最好的多为回族人,他们烙焙子考究三净:和面的手净、面盆净、面案净。只见面案师傅头戴白帽,一会儿揉一会儿擀,不时添加佐料,一会又转身疾步将半熟的焙子挪锅换位,那和面的拍打声、擀杖的击案声,那手舞足蹈极富节拍感的劳作,似乎是一位资深音乐巨匠在指挥一支交响乐团。
2、小香米
小香谷去皮后即为小香米,属纯自然米,产于王桂窑、窑沟、小缸房、单台子等地。此米较普通小米更为纯黄微甜、米精、富含糖、蛋白质、赖氨酸、胡萝卜素及铁、锌、钙等人体必需物质。用此米熬成粥,口感共同,芳香萦口,是孕妇和老年人的最佳食品。
3、蒙古手把肉
望文生义就是手抓羊肉。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不加盐和其它调料,用原汁煮熟。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着吃。客人不要本人入手随意选食,主人会视客人的年龄,选择不同部位的羊肉。
4、生鲜牛乳
土默特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丰饶的土默川平原上。总面积2779.83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现辖5个镇、4个乡、7个区域效劳中心,1个开发区,321个行政村,456个自然村,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回、满、达斡尔等24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多民族聚居旗,全旗耕空中积104万亩。
近年来,土左旗以经济构造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生态建立和根底设备建立为重点,以开展奶牛养殖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扩展对外开放为打破口,努力推进全旗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获得了显著成果。2005年,全旗地域消费总值达7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到达8385元和5255元。全旗奶牛存栏达20.1万头(占全市总数的1/3),年产鲜奶65万吨,已建成并投入运用的规范化奶站421座,奶牛小区25个,奶牛业已开展成为全旗的支柱产业,到目前我旗已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奶源基地。
五、土默特左旗春节风俗
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送旧是腊月二十三清洁卫生清扫家,到黄昏要“祭火”。“祭火”忌用红筷子而用白色或黑色的,由于蒙古族都以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隆。烧完祭品后,全家进餐。有的把祭品的剩余送给左近亲戚吃。“祭火”的时辰为黄昏傍晚时,上祭品时,男人在前,女人在后叩拜。在古代,有钱人还专请喇嘛祭火。
腊月二十三以后,就准备过春节。有关衣食住各方面的事,如炸油果子,油食把戏繁多,特别供佛之品要讲美观。其次是包饺子。年三十是最繁华的一天,全家换新装,上午要上供祭佛,在佛柜供台上摆上各种奶食、油食,摆成小塔型,上边插上特制的金银花。还用十二个小铜盅倒满白水,一天换一次水,然后点上长明灯。同时,开端由对联(与汉族同,只是写蒙文)。晚上,备好饭菜后,在院外找一平地,铺好新毡,摆上酒、菜、肉,开端祭祖先。晚辈嘴里念着高祖、曾祖的名字,把酒一盅又一盅地撒在地上,撒向天空。祭完祖先后,全家上席,晚辈敬酒给晚辈送旧岁。这天,全家不管男女老幼,玩什么都能够。在牧区,男人下蒙古象棋,女人、娃娃玩“羊拐”,蒙语叫“沙”,不断玩到天明。初一清晨,摆好饭菜上度给老人晚辈敬酒,敬酒时要跪拜,男人双膝下跪,头往下低时双手向上下摆动。这时,晚辈祝愿你长寿百岁,终身幸福等。未婚女子与男人一样叩拜,而已婚女人则右膝下跪,左膝半跪,右手在面额右侧上下摆动。新媳妇则须唱歌。初一不分男女相见第一名话是问:“新年好”、“过年好”,而不说“见面发财”之类的话。给亲戚拜年时,每人带蓝色哈达和酒。到亲戚家,先到佛堂或者供佛像之处,给佛像叩头,然后用自备的酒敬晚辈。向晚辈敬酒时,敬者必需戴帽子。晚辈兄长向你敬酒,必需站起来等;而且喝完才算有礼貌,如不喝者可回敬。往常拜年时,已改为握手等新风俗了。
六、土默特左旗丧葬风俗
蒙古族的丧葬风俗历经元、明、清各朝代,在漫长的历史开展中发作了很多变化,但其中心——灵魂不死的观念一直没有变。
蒙古族的丧葬风俗有天葬、火葬、土葬等三种方式,个别地域还实行水葬、石葬。
天葬。是蒙古族的传统葬式。人死后,亲属,亲友一边哀痛哭泣,一边脱去死者原来身上的衣服,以白布或白绸紧紧缠绕死者身体,然后依照喇嘛的旨意,把尸体放在一个特定的中央,请喇嘛念经超度。数日之后,假如尸体还完好无损,又请喇嘛念经祷告,求其早日消灭。待尸体被鸟兽吃尽了,家眷以为对死者尽到了义务,并快乐地以为,“死者进到极乐世界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把死者放在牛车或驼、马背上,让其在上下不平的荒野和深山空谷中飞驰,尸体所坠之地即为葬地,也不掩埋,只是用土块或碎石把尸体圈起来,等候死者被鸟兽吃尽,家眷才算放心。
蒙古族的丧葬
火葬。即以火焚尸,多是王公、贵族、大喇嘛等有钱人的葬俗。人死后,脱去死者的衣服,以白绸裹其身,然后依照喇嘛的旨意,把身体放在某一个中央,随后不停地念经。五天之后,由子孙亲友一同把尸体抬到车上,驱车到原野,并留下几个人照顾。十四天后,把死者生前爱玩之物连同尸体一同投入烈火中燃烧。燃烧后,由家眷捡拾骨灰放入瓦盆、瓦罐中,或安放于自家坟地,或寄放在寺庙中,以示永远留念。贫困牧民也有采用这种葬法的,但只限于患痨病或产后病死的,典礼也简单得多。
土葬。多见于半农半牧地域,与汉族土葬类似,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与汉族的土葬相比,蒙古族的棺木分为坐棺和卧棺两种。其坟墓外形也与汉族不同,有的地域呈塔形。清代,王公贵族葬礼典礼非常考究,拿停柩说,在王府就要停放较长时间,其陵地内专设守陵户,陵户几,按爵位上下而定。
蒙古族的葬俗受喇嘛教影响很深,多具有宗教迷信颜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蒙古族的葬俗也越来越简单,天葬、火葬、水葬和石葬等非常稀有了,代之而起的是火化和土葬,礼仪节省。葬礼完毕后,死者家人摆殓席,相当于汉族的白“喜事”。城市中根本与汉族的现代葬法相同,火化之后,开追悼会,缅怀死者,寄予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