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水长拳
文水长拳是北方武术中较有影响的一种拳术,来由清朝著名镖师左昌德开创,又名左家拳,迄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文水是“武术之乡”,孝子渠村座落在县城西南,因历来有练拳的风俗,世人称之为“拳窝子”。清光绪年间,左昌德就出生在这里。左家拳初始于家传,精技于师授,丰厚于交友,践行于保镖。左家拳是左昌德等几代人在不时理论中,吸取各派武术精髓,分离实战而构成的拳术,具有典型的北方拳作风。以腿见长,主要腿法有踢、蹬、踩、踺、踹、摆、钩、扑、跺、挂等十种。谱曰:“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左家弹腿天下走”就是对左家拳能力的考评。
左家拳在历代子孙的传承中,已构成体系完好、构造严谨的拳法,其中“面掌”、“弹腿”和“虎头双钩”可谓左家三绝。纵观左家武学,经过历代左氏传人的发明,在健身养生、传承中华武学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端重要的价值。至今该拳还在山西、陕西、北京、江苏等地广为传播,习者甚众。
二、文水马西铙
马西铙是传播于山西省文水县马西村一带古老而共同的汉族民间器乐,因演奏时以铙为主而得名。马西铙原称“嘡咣咣”,是文水当地祈雨祭奠时的主要器乐扮演方式。每逢久旱不雨之际,村人便将隐唐洞(村西北子夏山)内铁猴子像(孙悟空)背下山停止祭奠,“嘡咣咣”贯串一直,因而当地有“请求雨,找马西,隐唐洞有个铁猴子,爱听马西的铙片子,听得快乐就下雨”的口谚。北宋末年,有邢、李二姓军乐手落户于此,对“嘡咣咣”停止一系列变革,将军队阵法融于演奏中,并改称其为马西铙。清末,乐人邢毓芬、钮居功又标准了“擦击”、“错击”、“挽击”、“磨击”等各种技巧性动作,将扮演动作、扮演阵图有机分离,交融于文水迎祀“麻衣仙姑”的民间信俗活动,传承至今。
“马西铙”扮演方式主要分为:1、《天地人之和》即“马西铙”的主旋律,又有《风调雨顺》、《万物蓬勃》、《喜庆歉收》三个乐章,配器为大鼓、大铙、大钹、呱子和旋子,主要用于祭奠求雨;2、《吵鸡会》,多用于结婚寿诞等喜庆局面,扮演方式多为坐班制配器有鼓、大铙、小钹、旋子和锣;3、《狗相咬》,俗称“狗厮咬”,只用鼓、锣、铙,演奏时间可长可短,自在重复,构成一问一答的效果,多用于民间社火中的锣鼓牌子扮演。
文水“马西铙”节拍复杂多变,旋律起伏跌宕,表现出豪壮、雄壮、粗暴、热烈、古朴、厚重的艺术作风,对研讨当地历史文化、农耕祭奠、民风民情、器乐艺术等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文水桥头大鼓
桥头大鼓是传播于文水民间的一种打击乐,主奏乐器是一面非常稀有的巨鼓,因源于桥头村,当地人称“桥头大鼓”。桥头大鼓主奏乐器是一面直径12尺、高约4尺,由4名鼓手分站东、南、西、北敲击的巨鼓,当地人称“九龙浑天雷公鼓”,协奏乐器为铙、钹。演奏时,由64名铙钹手按伏羲六十四卦的规划蜂拥在大鼓四周,构成多队形变化的演奏阵式。
桥头大鼓源于古代的祭奠祈雨活动,距今至少有600余年的历史,它与当地民间迎祀麻衣仙姑活动严密相联,在漫长的历史开展过程中,二者巧妙地融为一体。清末,祈雨祭奠典礼和迎祀麻衣仙姑的活动绝后盛大,桥头大鼓作为18家迎祀队伍之首,每次都大出风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桥头大鼓以其古朴的艺术作风和共同的扮演方式,遭到了广阔人民大众的欢送和喜欢。“文革”期间,桥头大鼓遭到了消灭性的打击,艺人弃艺,鼓谱流失,仅剩其名。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水县文化部门对几近流失的民间文化艺术停止全面的发掘、抢救、整理,使得桥头大鼓这一传统扮演方式得以重生。
四、福胜锣鼓
福胜锣鼓是传播于山西省文水县闫家社一带的民间打击乐,来源无考。远古时期,闫家社属“小约村”,地广人稀,兽害不止。村民采取敲打响器的方式驱吓野兽,构成了一种原始的打击乐。唐开元七年(719),小约村最繁华的地带建起了一座福胜寺。漂亮的佛乐与当地民乐互相交流,一种具有明显宗教颜色和浓郁中央特征的打击乐降生了,因主创人员乃福胜寺的飞云长老和普法巨匠,故称“福胜锣鼓”。清末,随同着迎祀麻衣仙姑的民俗活动,福胜锣鼓到达登盛时期。
福胜锣鼓分为四局部,依次为狗咬狗、刹朝令、将军令、步星斗。
狗咬狗,又名“狗厮咬”,像“口技”一样模仿人喊狗吠的声音,活灵活现。刹朝令是朝神拜佛的意义,节拍铿锵,严肃又不失热烈。将军令本是古代军中凯旋时所奏之乐,多用于喜庆活动。步星斗,原为僧人踏着日月星斗方位边舞边奏的一种扮演方式,音乐文雅舒缓。北宋年间汾水改道,小约村切割为闫家社、狄家社、尹家社和裴会四地,福胜寺在闫家社境内。闫家社周天庆金榜夺魁后,众人提议将福胜锣鼓四部曲更名为切肤之痛、合家团聚、凯旋而归、一步登天,合称“状元过街”,传承至今。福胜锣鼓的演奏乐器有大鼓、小鼓、铙、钹锣等。技法有单击、双击、滚击、边击等。阵型有四方阵、半月阵、圆月阵、井字阵等。变换队形有雷惊天地、百花怒放、孔雀开屏、众星捧月、鲲鹏展翅、二龙戏珠等。
福胜锣鼓是宗教文化与农耕文化圆满分离的产物,是文水历代民间艺人聪慧的结晶,也是当地长久历史、风情民俗的见证。它对研讨文水古代的宗教、文化、音乐、舞蹈、美术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五、文水鈲子
文水鈲子是传播在文水县境内的一个共同的民间乐种,因其源于并主要流布于岳村一带,故又称岳村鈲子。文水县岳村位于吕梁山下的古官道旁,太原盆地西缘。当地人之所以将这种民间乐种称为“鈲子”,有两种解释:一是因其共同的演奏乐器小钹当地人称为“鈲子”;二是因击打小钹所发出的声音“鈲”而得名。“岳村鈲子”源于祈雨,与当地民众的消费方式、生活风俗严密相关。
口述资料显现,岳村鈲子原作为当地祈雨典礼音乐传播。由于祈雨典礼在当地民众消费、生活中的共同位置,“鈲子”音乐一方面随着祈雨文化代代传承,并被当地百姓作为祭奠音乐,而坚持其作为典礼音乐的庄严性;另一方面逐步与民众的生活风俗分离,成为迎神赛社和日常迎宾的仪仗音乐。
鈲子音乐运用的乐器有小钹、大钹、大铙、大鼓(雷公鼓),因其乐器的不同组合、共同的敲击办法和演奏姿态等呈现出共同的声响效果。经发掘整理,“鈲子”音乐现有《雷公闪电》、《乌云翻腾》、《普降甘霖》、《喜庆歉收》等曲目。当地人以“阵”指称子音乐演奏时的队形变化,有“双龙出水”、“二龙戏珠”等活动队形和“方阵”、“菱形阵”等固定阵形,与祈雨内容极为契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岳村鈲子被普遍运用,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了当地受人们喜欢的民间艺术方式,影响逐步从岳村扩展到了整个文水县,成了“文水鈲子”。经过多年的恢复整理,文水鈲子音乐屡次参与全国性的竞赛,频获殊荣,被誉为“三晋锣鼓中的一绝”,成了文水县传统艺术的名牌。
鈲子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其作风豪迈雄壮,粗暴豪放,古朴厚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祭奠祈雨文化的缩影,传承着华夏农耕文化的精华。
六、文水人过年习俗
过年俗称“大年”,时为农历正月初一。影响深远,内涵丰厚,牵动各行各业,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大众性传统节日,历代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之说。进入腊月,干家万户即开端“忙年”,置新衣、购食物、做年食、添年画,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腊月廿三后,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
民谣“廿三打发灶爷上了天,廿四割下对子写下字,廿五揩抹清扫样尘土,廿六割下吃挞肥者被以为是最有福之人。三餐饭菜均极丰富。午除主食外,有的人家炒四个菜取“事事如意”;有的炒六个菜,取“六六大顺”;有的炒八个菜,取“八路进财”;有的炒十个菜,取“十全十美”之意;晚饭除主食外,要喝豇豆稀饭。
文水土音“豇”和“强”同音,取其活得比人强之意。总之,其举措均取不祥如意之内涵。是日,家家备有香烟、糖果等物,款待来客。新中国树立后,拜年之风虽存,颂祝之语已不多见。新媳妇给本族晚辈拜年,变为许多妇女相随认识去年娶来的新媳妇及新房和摆设。
初二、初四是女婿给岳父母、外甥给舅父家拜年的时间。其他亲友除初五、十三外,哪天也可去拜年。拜年时晚辈要奉敬晚辈食品;晚辈要以丰富的饭食招待晚辈。
七、文水县结婚风俗
婚嫁
清代,本县男婚女嫁,都由父母包办。男子十六、七岁,女子十五、六岁即婚配。民国以后,虽倡导自在结婚,但多数仍为父母包办。普通经过下列程序:
提亲
当男女年近婚龄时,父母便托亲友或媒人为其提亲。提亲时,双方首先互换八字、属相停止合婚,如大相不合或有相克之处,即行作罢,另提新亲。
相亲
经过合婚无异议,双方父母同意,即择吉日男到女家停止相亲。
订婚
民间也称换帖,帖即婚约,时称“龙凤帖”。换帖时,双方互送四色礼。其中钱包、裤带为必备之礼。以示有钱捆住。男家要给女家送一面窟篮,上捏有柿子、如意、芭蕉扇,取其“四时如意”和“喜煞公婆爱煞汉”之意。
婚期
婚期按属相而定,由双方协商择定吉日完婚。迎亲如在腊月,则过了二十三,任何一天都可结婚。婚日择定后,由媒人通知女方。同时,男方要到女方家送彩礼,彩礼几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在结婚的前一天,女家要往男家送女儿的陪随,文水俗称“送抬抬”。陪随几,也以家庭经济状况而异。
迎娶
结婚之日,男女两家,张灯结彩,贴对联,放鞭炮,亲友齐来恭喜。迎亲多用花轿,花轿普通两乘,富户多达4--6乘。新郎穿长袍、马褂,披红插花(礼帽上插花);新娘头上带凤冠、肩披霞帔、穿红棉袄(意味婚后生活厚成),面部遮以红绸,民间俗称“盖头”。由女方哥哥将新娘背入轿内(民间有“哥哥送妹妹,好活一辈辈”之说)。花轿到家,乐队吹奏民乐。新郎、新娘下轿时,男方执事人,手托木盘,一边高声朗诵迎亲词,一边将盘内放置的铜钱、核桃、红枣、干草等物,一把把抓出撒向新娘、新郎身上。随后夫妻双双踩红毡步入院中,在预先设置好的天地神位前行三跪九拜礼(即跪下叩头),参拜天地、祖先,并逐个向父母、晚辈行礼。礼毕,双双步入洞房行合?礼,饮合?酒。婚礼至此终了。
闹房
民间向有“闹房”习俗。即由平辈、晚辈、邻里,用俚词虚语让新人交替复诵,或按词的内容让新娘新郎习作,以获得打逗取笑之欢。闹房除公公、大伯外,当地有“三天没大小”的说法,虽是晚辈,也可参与闹房取笑。闹房完毕,夫妻在同一碗内共喝和气拌汤。睡前,有男方的妹妹把便盆给放在炕沿下(有“姑姑提盆盆,儿女一群群”之说)。并由新郎的嫂嫂(将来儿的大娘),给新人把被褥铺好(民间有“大娘铺展,儿孙满堂”之说)。新婚之夜洞房内灯火通明,彻夜不熄,取其长寿百岁之意。
回门
婚后第三天为新娘回门和女方请姑爷上门之日,女家设宴招待女婿。姑爷向女方亲戚晚辈行拜见礼。婚后10天内,新娘多由女方亲戚家轮番宴请。结婚第5天考究新娘不吃两眼井里的水,是日出门回来须带一壶水备饮。婚后第7天考究新娘不出门,9天头上“过九日”吃油糕,满十日,新娘归宁,婚期完毕。
新中国树立后,于1950年国度公布《婚姻法》,反对父母包办婚姻,男女只需到了婚龄(按婚姻法规则,男22周岁,女20周岁为婚龄),即可到各级民政部门或到婚姻注销站领取结婚证结婚。男女婚配,一是经人引见,二是自行选择,经过互相理解,树立感情,双方同意,然后注销结婚。父母对子女的婚事,大多尊重子女的意见。结婚礼节也多有简化,过去迎亲坐花轿已改为用自行车带或小汽车接亲。婚礼也有以往的参拜天地,改为新郎新娘相互鞠躬行礼,并向晚辈、亲友行见面礼,然后有主婚人讲话,新郎新娘引见恋爱经过等简单典礼。有的实行游览结婚,男女相偕外出旅游几天,即算完成婚礼。新娘回门普通都改在第二天,有的连娶带请一天办完。惟合大相,要彩礼等一些旧风俗至今仍不同水平的存在。
八、文水县丧葬风俗
在老家文水,历史长久、地肥水肥,这里哺育了一代一代的人,同时也构成了独具中央特征的风土风俗。在风土风俗中,最受注重的就是丧葬嫁娶了!
今天,小编在网上看到咱文水送葬的一些视频,这样的纪实视频还是保存下来吧!时期在开展,我们这些风俗,你疏忽了几?
这家族得有多大呀,一定是个很大的家庭~
出殡的时间当地为早晨太阳未出宫以前。
1、指路
首先孝子轮番烧纸,然后女孝子每人手持香柱向墓中央导游引三回,并且每一回都比前一回远几步,俗称“指路”。
2、摔丧盆
出殡之日,将要起动棺材时,先由主丧孝子在灵柩前摔碎烧钱化纸用的瓦盆,俗称“摔丧盆”,摔盆十分考究,要一次性摔破,而且越碎越好。由于人们以为这盆是死者的饭锅,摔粉碎才干带去阴间受用,所烧纸钱也可随之而带去。
3、出殡
女孝指路时拆掉灵棚,准备扛抬圆木,抬棺者有八抬、十六抬、二十四抬、三十二抬,有独龙杠、二龙杠。孝布搭于材盖,众人各执一头,扛抬棺材,鼓乐声中,棺材前有引魂幡、公鸡导引,其次是纸扎、挽幛、挽联,孝子拉灵,女婿扶持孝子,其他女孝跟在棺材后嚎哭。路祭者备两长凳,手棒香盘祭品,待至跟前,停棺板凳,祭者跪拜焚香,拜毕再次起灵前行。沿途人家多大门前、碾磨烟囱上挂红布、红纸,在大门外打柴火一堆,以示避犯。孝子直到出村十字路口辞灵,孝子撕掉孝单,扯断麻冠、头上棉花团等,然后翻穿孝衫,顺原路返回家中,只要家人与至亲携纸扎祭品随棺前往墓地。
4、下葬
棺木到墓地后,即把棺木以绳索悬吊入坟墓明坑,事前下去一人,在前边,棺木下垫木棍,后面再下去一人用脊背扛,将棺材推入堂窑内,阴阳先生指点正柩,,棺前点燃长寿灯,棺木大头贴上“殁状”,内埋正砖、正瓦、饭罐、碗等,有的放有刀筷尖。以石砌或干柴架窑口,以土填坟,填坟时,孝子要入坑层层踩实,同时要吃怀中藏好的福馍,下葬时要在鼓乐中停止,招魂后即拢墓堆,坟拢长圆形,长宽后窄。哭杖插在坟前,祭奠的东西全部倒在坟上叫“吃饱饭好上路”,终了即回家。
5、清算丧场
打碎水灯、水碗,焚毁死者枕头的谷皮,灵棚上的纸、挽联、告天纸塔等一并火化。
6、谢土
清算完丧场后,即在丧地大门口设一水盆,内放菜刀一把孝子们从墓地回来,均要翻转菜刀一次,取意轮回转世。凡在地的人不能拍身上的土,带回的工具平放,不能直立。并要在大院中设土地牌位,送葬的人均要上香、磕头,此时,阴阳先生要致谢辞,此后,向院内撒五谷,并要给死者窑内墙壁、门上分贴符咒,并手拿木弓向门口射三箭,意即“镇宅”。
九、文水县饮食风俗
1、贤美牛肉
贤美牛肉厂位于山西省文水县胡兰镇保贤村,这里是山西省有名的养牛基地和屠宰基地,有着运营牛肉的长久历史,早在明末清初时就有运营牛肉的作坊。贤美牛肉是清真口味其特性是:①严厉清真规矩,肉质纯真,卫生牢靠;②选用优质肉牛屠宰加工,资料上乘;③高档部位牛肉加工规范精密,是餐厅理想用资料;④贤美牌风味软包装牛肉,集三百年传统腌煮之精妙之法,与现代科技相分离,使之鲜美可口,风味共同,成为中华美食之奇葩,实为餐厅、居家、旅游、捐赠之珍品。
2、流尖和子饭
“和子饭”亦称混混饭,属稀饭类,是稀粥的新种。按熬稀粥的办法,把小米放在水中,再放入大小适中的山药(马铃薯)块一同去煮。将熟时,再把莜面平均地撒向山药稀粥锅内,边撒边搅,勿使结成干面疙瘩,衔接不时搅动,直到看不见干面的痕迹,再熬稍许,闻到莜面香味,既已制成。
3、河捞面
饸饹面,古称“河漏”,又称“活络”.有人考证此食物在元代就曾经有了,当时称“河漏”。为北方及西北地域流行的面食,历史长久,还有说早在1400多年前,祖先就用牛角钻6-7个小孔,孔如粗麻线大小,面糊放入牛角内,落入沸水锅中煮成面条.这好象是“漏”字的来源。文水人对河捞面的钟情让几外地人自叹不如。热腾腾、滑溜溜的河捞面出锅了,捞一碗,浇上做好的酱或者菜,倒点老陈醋,拌好后夹一筷子吃下去,滑溜柔软,荡气回肠。几文水人在外多年,对家乡地道的河捞面念念不忘。
4、面皮
关于河捞和面皮,文水人都有情节,特别是年轻人,情节源自上学期间,学生时期天天吃食堂,星期天进来能吃碗河捞、面皮是一件很享用的事情。吃面皮不放辣椒是尝不出什么滋味的。考究一点的选用的都是上好的尖椒,细细地磨成面粉状,加进芝麻,再溅上热油,远远地闻到就让人胃口大开。
5、文水长山药
长山药亦称山药、薯蓣系多年生缠绕藤本,公开具圆柱形肉质块茎。其块茎是一种食品,亦可入药,是健脾、养胃、益气的药品。长山药作为文水及周边市县的主要农产品之一,有着长久的种植历史,由于当地共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合长山药的生长,其所产长山药以产量高、质量好,举世闻名。特别的土质,孕育出质量最好的长山药。文水长山药,表面粗壮、质量优秀,食之沙软,味纯色正。
6、不烂子
本名“拌子”,文水方言里,把“拌”这个字拆成bu和lan两个音来读,谐音就成了“不烂子”。也叫做“古雷”。做法:将土豆去皮洗净切丝,拌入面粉,搅拌平均后上笼蒸熟。春末槐花开时也能够用槐花做。炒着吃更爽!
7、上贤饼
上贤饼,是文水、汾阳一带的中央特征小吃,逢年过节已成为当地礼尚往来的必需品。取料为上好的白面、胡麻油。制造时将面分为两份,一份参加起面发酵,另一份与熟油搅拌平均。饧一段时间后,再将两份面揉和在一同。同时,将局部面炒熟后,与红糖、炒碎花生、核桃仁、炒芝麻配好,还有的参加青丝玫瑰等料。饼心包好后,用擀面杖擀压成扁圆形,涂以和稀油,撒上脱皮芝麻,入鏊烘烤。烘烤时,上下用两只砂鏊相夹并上下倒换。这样拷出来的饼亦酥亦精,甜而不腻,气息诱人。
8、猫耳朵
猫耳是文水住户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低,调味的好坏,就很难有一定的规范。猫耳朵是把面搓成大拇指的条子,再压成蚕豆大的小块,然后用拇指食指捏一下,便被卷成像猫耳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