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鲁区结婚风俗
骡驮轿,即骡驮的花轿,是用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架)着的轿子,是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民间婚俗中的一种迎娶工具和婚俗习气。黄土高原丘陵密布,黄河十八湾,交通非常不便。长城沿线道路更是坎坷难走,骡子适合在山区沟壑跋涉,城镇、乡村运输也全靠人背、骡驮才干完成。为此,骡驮骄婚俗,在清水河及黄河沿岸、长城沿线的乡村非常盛行,而且历史长远。后来,骡驮骄这种婚俗习气,传播到了偏关县,以及内蒙古清水河县、准格尔旗境内。
民间传说,汉代有一户农家的儿子到了婚配年龄,与一户少数民族的姑娘情投意合,双方选定了完婚的吉日。这天新郎家依照汉族习俗一大早抬着花轿到女家迎亲,由于路途悠远,花轿抵达女方家时已是前半晌了,假如再由人抬轿,恐怕会误了中午拜堂的时辰。女方父母以为骑骡子既能俭省时间和脚力,又契合自家的身份和习气,就从自牲畜棚里拉出来两头骡子,用皮绳和长木杆将花轿架在中间,装饰一番,让女儿乘上到婆家完婚。骡子不惧山高坡陡,且依从人意;骡驮轿经过一番装扮,显得威武潇洒,为迎亲队伍添加了异常颜色,遭到乡亲们格外赞誉。从此,骡驮轿成为平鲁当地婚俗的一种固定形式传播下来,出嫁女也以乘坐骡驮轿为终身的光彩。
“骡驮轿”迎亲的繁华、喜庆局面,又激起了都市人们的“怀旧”心情。“喜轿”也称“花轿”是旧时婚嫁礼仪性的交通工具,以表示新娘是“明媒正娶的原配夫人”。喜轿有一至五乘之分,为四人抬、八人抬不等。朔州平鲁一带至今还保存着“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三乘以上的花轿。
所运用的两头骡子,是锻炼有素骡子,体质壮、毛色好、听“骡夫”的话。“骡驮轿”的花轿作功讲究、木料坚固、雕琢细腻、构造严谨;它同其他花轿最大的区别是坚固结实。
骡驮轿的制造与装饰工艺,成为平鲁民间传承长远的工艺绝活。骡驮轿轿身长2米,高1.5米,上部宽90厘米,花轿为长方形,轿顶呈拱型,花轿除留一扇门便于上下外,轿子整体封锁,坐在两根长长的辕架上,并固定在辕木之中。“骡驮轿”的花轿中的一个比拟重要的部件是“轿杆”,它长而坚固、架设在花轿两侧,“轿杆”两端绑有用上乘皮革做成的“达腰”,“驮”的力点就在这里,两根长杆和驮架、驮鞍、皮带、铁轴巧妙组合,无论是上坡下坡、拐弯直行,都灵敏自若、平稳调和。饲驯骡子的技艺和驾驭技术也有一套口传心授的办法,特别是驯养骡畜顺应各种热烈局面和特殊地形,均有窍门。。
花轿的四根立柱雕满龙凤,刻着花纹,木花棱上雕有“鸳鸯戏水”、双凤凰、双蝴蝶、双蝙蝠上下回旋,两两相对组成,含有夫妻之间成双成对、和和美美、相亲相爱之意;也有双鱼和双兔等,俗称“滑鱼急兔”;另外还有“五子登科”、牡丹花等不祥图案,具有喜庆不祥和的意义。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崇,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好的“骡夫”即便道路坎坷,他们也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妥当,又能使人不饱尝平稳之苦,所以“小红包”常常新娘子送“骡夫”的必需品。
娶亲时,花轿由大红绸盖顶,两边的辕木也用红绸缠裹,红绸帏子扎边,并锈有富贵花开、丹凤朝阳和百子图等不祥纹样。驮轿的两头骡子也扎着红缨,脖系铜铃,整个娶亲队伍披红挂彩,鼓乐班唢呐声声,锣宣扬吹打打,局面非常繁华。
骡驮轿婚礼的程序为两天,娶亲、送亲、婚礼、回门等。依照当地的风俗,骡驮轿婚俗的娶亲方式是等亲,接亲时新郎不亲身前往新娘家迎娶新娘,而是在家等候。新郎的家人代新郎去新娘家迎娶新娘。按当地考究,普通娶亲要娶三聘(送亲)四,即新郎家要派三位家人去娶亲,新郎的舅、舅母、哥嫂、弟、外甥都可。新娘家聘(送亲)要派四位家人送亲,新娘的叔婶、姑姑、舅、舅母、侄儿或朋友。不论是娶还是聘(送亲),家人中都必需要有一位女性。
娶亲的前一天晚上,新郎家人就把骡子精心装扮一番,系好花轿,等候第二天娶亲时运用。娶亲的当天,娶亲的队伍一早就要赶到新娘家,所以,清晨三四点便开端准备娶亲的用品,张贴喜字,准备宴席,张罗着上路了。普通清晨5时许,娶亲的骡驮骄,就在爆竹声发了。骡驮着花骄行走在坎坷的山路上,洪亮的鼓乐声、骡铃声划破整个乡村,得意洋洋,繁华异常。行前,新郎的家人要给新娘家带一条羊腿、还有两瓶好酒,出村时把烟花爆竹燃放的震天响,沿路吹奏喜庆的乐曲,祈求大吉大利。
当娶亲的骡驮轿赶到新娘家时天已大亮。进新娘家所在的村子后,爆竹齐鸣,直到新娘子家院子里还响个不停,这表示娶亲的队伍到了。新娘子家派人出来迎接,还准备好了饭菜,等候娶亲人们的到来。这时把娶亲的人们请回上房置酒招待。当头一遍鼓乐响起时,表示娶聘人员用饭了;二遍鼓乐响起时,表示新娘该穿戴装扮了;三遍鼓乐响起时,表示娶方已催新娘上花骄了。三遍鼓乐响后,新娘在母亲、姐姐、嫂嫂的协助下,换上嫁妆,施粉装扮,戴上大红花。准备上花轿了。
送亲时,按考究,穿扮一新的新娘,盖着红盖头,由哥哥悄悄地从炕上抱起,从窑洞中送入花轿。八时许,新娘在送亲人的护送下准备动身。此时,新娘的母亲把蒸好的一对花馍送给姑娘,寓示着女儿不祥如意。新娘的家人将新郎家送的羊肉,割下一块挂在花轿的外左侧,意喻着两家结为亲家,心连心,肉连肉。新郎家送的两瓶好酒,也被新娘家人换成两瓶清水顺路带回,水中插着两根大葱,意喻着新娘为丈夫生子、扎根、传宗接代。
随着鼓乐声响起,伺仪一声“起轿”喊过,花轿缓缓抬起,燃放的爆竹声响彻全村,花轿在愉快的鼓乐奏声中踏上了回程。普通花轿中须坐三人,最前面坐着的是娶亲家的长者,中间坐着送亲家的长者,花轿最后面坐着是新娘。在娶亲回来的路上,按规矩如遇到行人须“奉揖”,遇到娶亲的要互换“眼纱”(盖头)。
平鲁骡驮轿至迟在清代已具备了民间职业的形态,家庭内部父子传承是其主要特征。娶亲方需提早一个月商定骡驮轿,给“骡夫”放下预订金。清末民初年间,当地订轿费为一块大洋;新中国成立后,由钱两元至五元、拾元至现今的一百元。骡夫在娶亲的前一天下午赶到娶亲人家中住宿,次日清晨便整装动身。完成娶亲回到新郎家歇脚,中午婚宴上与送亲的舅舅一同坐首席。婚宴完毕后,新郎家付清雇用骡驮轿的佣金,民国时期普通约5块大洋(包含事前的一块订金),往常普通是400至500元钱,此外还要赠送三尺红布、两瓶白酒、一条纸烟。至此,骡夫便可赶着骡驮轿离去。
2006年,平鲁骡驮轿收录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
随着鼓乐声响起,伺仪一声"起轿"喊过,花轿缓缓抬起,燃放的爆竹声响彻全村,花轿在愉快的鼓乐奏声中踏上了回程。普通花轿中须坐三人,最前面坐着的是娶亲家的长者,中间坐着送亲家的长者,花轿最后面坐着是新娘。在娶亲回来的路上,按规矩如遇到行人须“奉揖”,遇到娶亲的要互换“眼纱”(盖头)。
二、平鲁节日风俗
节日是人类生活长河中的浪花,在平鲁历史文化开展中,构成了丰厚多样、纷呈异彩的民俗节日,大致上可分为农事祭礼节日风俗,如二月二、六月六、重阳、冬至等;留念节日风俗,如春节、端五、腊八等;传统节日风俗,如元宵、清明等;宗教节日风俗,如四月八、中元节等。这些节日,有的标志着农事季节,有的关联着某些历史事情,有的持续着民间传说,有的寄予着人们的思想愿望,有的总结了消费生活中的某些经历、经验,有的保管了丰厚的文化艺术遗产
“过大年”,它在农历年的第一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严重节日,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有许多关于过大年的话不断传播着,像“有钱无钱,剃头过年”和“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就是人们的传统心理。在我们的记忆里,许多人进入腊月就开端为过春节做准备。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祝阶段,并不断持续到正月十五,以至二月初二。民俗中就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这其间节中套节,节日不时,喜庆平和是最大的特征。
其实,真正进入春节,是正月初一的零点。接神为民间庆祝活动的第一项。老年人说接神是迎接天地诸神下界与民同乐,而青年人则不想这些,只是把这作为迎新辞旧的主要意味。内容首先是点旺火、响鞭炮等。旺火位于当院。点旺火要称发旺火,取意发财、旺盛、红火。在大人们发旺火时,衣着新衣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围着旺火燃放烟花炮竹。那一时间,村村户户,鞭炮齐鸣,万里长空响成一片。硝烟中夹杂着旺火,天上人世全部沉浸在热烈欢乐的氛围之中。
旧俗在接神之后要祭奠天地诸神。家长要带领全家依次给各个神位点灯、敬香、摆供、奠酒,三跪九叩。而祭奠列祖列宗,是与祭神同样盛大的大事,祭神的一切议程都要在祭祖中重演,祖与神曾经成了同一概念。上年岁的老人回想,他们的上辈人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作的喜庆事情,大到起房盖屋、娶媳娉女、生儿增丁,小到粮收几。祭祖时神色严肃,态度严肃,充沛反映了传统的尊祖孝先风范。
春节期间,还有一个高潮,这就是拜年。“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绕街走”。早饭吃过后,人们开端走街串巷,亲朋邻里互相拜年,礼节是颇多的:年长的辈分较高的人,这天是不出门的,专在家中等着晚辈来拜;辈份相同的见面,要点头哈腰、打拱作揖,互道“过年好”或“祝贺发财”之类的贺语。当然,晚辈的给晚辈拜年是不白拜的,晚辈是要给钱的,钱曰“压岁钱”。而机关、单位,则举行团拜,共聚一堂,相互祝愿。拜年时路遇熟人,均拱手作揖,相互恭喜。如今则多用电话或手机短信拜年。拜年活动,子孙尊崇老人,长者慈祥幼小,平辈相互尊重,人与人真诚祝福,调和了人际关系,加深了感情联络。
春节这一天,家家习气吃饺子是有来历的。饺子谐音角子,而角子是古代的一种钱币。饺子的外形又仿佛元宝,而元宝呢,又是古代一种较大的金银锭。所以大年初一吃饺子,取意是一年四季招财进宝。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还有许多忌讳呢。一代代传下来,竟没有失传。像忌扫院,忌洗衣,忌使针,嫁进来的姑娘忌在娘家过年,忌说有碍吉利的话。大人在元旦晚上总要一再叮咛小孩,说年初一要特别欢乐,不要使小性子,说话要尽说好话。
三、平鲁区特产
1、黑釉瓷器
黑釉瓷器又称墨玉瓷器,因其釉面如漆,光滑生光,美如墨玉而得名。产质量地巩固,釉面光润,色泽纯粹,饰纹丰厚,图案大方,耐酸耐硷,吸水率低。
2、平鲁面塑
平鲁面塑也称“面人”,是平鲁县的工艺品。用白面粉捏成各种禽兽、果品或各种人物形象,蒸熟再停止彩绘。面塑细致精巧,形体生动,常当作不祥物品供人观赏或捐赠亲友。
3、平鲁红山荞麦
莜麦含硒量居全国首位的红山荞麦,千粒重38.8克,硒含量0.73mg/g,深受日本和东南亚国度喜爱,屡次入选国宴。豌豆、马铃薯淀粉含量极高,为良好的制粉原料,油料以葫麻为主,味香色亮,久存不腐,亚油酸含量极高,为我国食用油之冠。在朔州粮食作物中莜麦目前的前景最好。燕麦也是一种古老的作物,在我国至少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中国以种植大粒裸燕麦为主,俗称莜麦。朔州市的莜麦种植面积不小,以右玉、平鲁为最多;虽说现今我国燕麦单产程度还没法与小麦相比,可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对它却寄于厚望。
燕麦籽粒中还含有维生素B1。B2E以及钙、磷、铁、核黄素以及其它禾谷类作物中所没有的皂甙,经常食用能够减少胆固醇积聚,有延缓衰老之成效,这就是为什么燕麦麦片固然价钱很贵,但在英美等国度却极为畅销。燕麦是一种比拟抗旱、抗寒、耐碱、耐瘠、喜阴凉的长日照作物,但不耐高温,普通适于在38oC等温线以北种植。目前主要在华北、西北的旱作农区和西南冷凉山区种植,多为地广人稀、耕作粗放,广种薄收之地,再加上种类退化等缘由当然不可能取得很高的产量。但是燕麦与水稻、小麦一样为无限花序作物,条件适合就能够增加坚固小穗数和小花数,这一特性也决议了它不是天生必定的低产作物,德国和前苏联都曾有燕麦单产500公斤的高产记载。70年代的绿色反动能够把稻麦变成了高产作物,经过遗传改进也有希望使燕麦的高产潜力发挥出来,再度完成一次绿色反动。
4、豆青碗
豆青碗为传统生活日用品。产品瓷质致密,内表洁白如玉,表面淡豆青色,外型文雅,图案明晰,色泽均一。据县志记载,其消费历史已达1200余年。
四、平鲁区丧葬风俗
入殓也叫“入棺”、“落材”古称“大殓”,不同地域,大殓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三天入殓、五天入殓、也有七天入殓的,也有死后当天入殓的,如五寨、曲沃等地,在五寨当地,假如死者的寿衣、棺木没准备齐全,则不能入殓,当地人俗称“挺尸”。
入殓时用的棺材以木棺为主,木棺所用材质以坚硬的柏、樟木为上等;油松、槐木材质为次之;柳木材质最为普通。晋中祁县一带,无论棺木为何种材质,棺前挡板必用柏木或至少镶嵌一条柏木。
棺木所用板材,时兴厚大,六寸、拗五(五寸五)均为上等板材,依次等而下之。棺,木的底盖均为整块的称为“独福”。假如为若干块兼并,有几块木兼并就称“X块头”。整个棺形为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
做好的棺木要涂上油漆,油漆颜色多为黑、紫、红黄四种。五寨不到50岁的死者,棺木要涂朱漆,当地人称“红棺”;50岁以上的死者,棺木多涂金黄色,当地人称“金棺”。棺木外绘有图案,图案多以百寿图、四季图、二十四孝图为主。棺木正前方绘云纹莲台,并上书“XX之灵枢”。棺木尾端绘香鼎、燃香,有的中央画白菜。还有的棺木前头写“福如东海”、“音容宛在”等字样。
棺木内涂以松香或用黄麦纸裱糊,取其“黄金入柜”、“遗泽子孙”之意。同时棺木内还要贴上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图案。雁北平鲁、晋中祁县等地,在棺木内底部另附一块凿有七个孔的衬板,叫做“七星隔板”,表示死者“驾鹤仙去,身入西天”。
晋中祁县一带在棺底铺以石灰、五色绸、线、五谷,再放上七枚铜钱、七块生铁,铺上金箔纸剪成的钱状物七张,然后铺上褥子。晋南等地与此大同小异。不论放什么物品,谷草都是少不了的。五寨一带称为“坐草”,取的是“落地而生,坐草而归”之意。
死者入殓时要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晋东南一带考究把死者的头部用红布围上,然后由长子抱头、其他四只六人抬身体,脚先头后出屋。屋外用毯子或遮阳伞遮盖,浮山等地考究“上不见天”。
入棺时死者的脚要先进,然后平放棺内。原来死者袖口和裤脚系的麻披,这时要解掉。有的中央在男性死者的右手中放上鞭子,左手中放上馒头;在女性死者的双手都放上馒头。鞭子称为”打狗鞭”,馒头称为“打狗干粮”。
晋中祁县等地,死者头部要枕一种特制的凹型空心枕,上绘日月、川、花卉图案,枕中实以线香、五谷等填充。死者身上再铺七张银箔,最后从头到脚蒙红布七尺,此布须由已嫁女儿置备,俗称“铺儿盖女”。
给死者铺盖停当以后,棺内还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但绝对制止放入毛织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毡、皮褥子、皮鞋之类。民间以为犯了这一忌讳,就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
除了在棺内撒些五谷粮、纸钱外,五寨一带还考究在棺内放置些驴蹄甲片和生铁片,生铁片最好是用犁铧碎片,取的是“入土开路”之意。入殓终了后,棺盖斜盖于棺身之上,仍留缝隙。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在夜间或阴阳先生择定的时辰盖棺。
盖棺又称“合棺”,家人、亲友聚齐后,揭去死者脸上的蒙脸布或纸,向死者辞别。死者如系女性,还要请其外甥或娘家人检视穿戴、铺盖,看有无异议。然后正式盖棺楔钉,家人、友跪拜辞别。
晋中祁县一带,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盖的红布由脚部往下拉,显露颜面,然后顺势把红布撕下一条,疾速合盖落木锁、即棺盖与棺身之间的榫卯。钉棺一侧用钉七枚,每颗钉子上把撕下的红布条各垫一小块。钉棺时,全家逃避不动哭声,只要死者的儿子须立在棺旁口喊“躲钉”。
参与钉棺的邻里、朋友都要身系红布条,并要给钉棺的人赏封,称为”喜钱”。盖棺以后,沁县一带,死者的子女还要手拍棺木数次,俗称“叫醒”。襄汾等地,死者的儿女要做“撅片面”于灵前供献,然后由参与入殓的人分吃,示从此与死者永诀了。
偏关等地家里有人亡故后,或三夜、或五夜、或七夜不等,家人要去城隍庙哭叫,召唤亲人回来,俗称“叫夜”。亲友在这几天内,要赠送提灯,丧家以灯多为荣。民间以为,人死后要受城隍神审讯,审讯无罪后,家人便以灯引魂归来,所以这一风俗又叫“送灯”
五、服饰民俗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的作用不只在于遮身暖体,更表现了人追求美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家乡的服饰在民国和建国后已融入汉民族服饰的大家庭中,但有几种服饰——大皮袄、褚腰、踢倒山鞋——很能反映家乡特殊的天文位置、共同的气候条件以及特异的民风民情。
六、“平鲁三件宝——山药、莜面、烂皮袄”
平鲁多山,宜养羊。家家户户每到小雪节气就把除种羊以外的羊宰杀,扒皮剔骨。把生皮交由“黑皮匠”熟制成羊皮皮料,再由“白皮匠”裁剪、缝制成各种羊皮衣服——大皮袄、小皮袄、皮坎肩、皮裤、皮帽。每到冬闲时节,就是皮匠们生意最火的时分,假如能在大年前穿一件新缝的皮衣,那是再惬意不过的事。“雁门关外野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家乡地处山区,冬季漫长,天气严寒。冬天,穿上皮袄、皮裤,即便躺在雪里,卧在冰上,严寒也奈我不得。晚上,搭在身上,亦可御寒,任它风狂寒骤,我自酣然入梦。女人们的皮袄还要在领口、袖口、前胸佩上走线云饰(同祥云图案近似)图案,并缀上铜质的花纹纽扣。臃肿的皮袄上也表现了家乡女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有经过皮袄斗富的。中钟牌村有一李姓财东,叫宏才,一入隆冬,新缝制了一件大皮袄。邻人郭二家境普通,看到李宏才的新大皮袄鶄眼红,想与李宏才比一比,于是东挪西借也缝了一件。一过正月十五,天气转暖,李宏才又缝了一件小皮袄,郭二赶紧剪短本人的大皮袄,也穿上了小皮袄。到了阳春三月,李宏才又缝了一件皮坎肩,郭二赶紧剪掉袖子,也穿上了皮坎肩。到了第二年冬天,李宏才又穿上了大皮袄,郭二再没有大皮袄可穿了,仅剩一件皮坎肩了。往常李宏才和郭二早已作古,老家由此留下一句俗话:郭二还想看李宏才哩。意在劝谕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可自觉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