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沁源建筑彩绘(墙围画)
沁源炕围画是一种依附于建筑住房为主的艺术方式,当地百姓家中喜欢把炕上四周的墙油漆,配以字或画,并逐渐带入各种故事内容,蕴涵了丰厚的文化与寓意。明清时期沁源炕围画已至臻完善,民国至解放初期到达顶峰,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死水平的进步,原来土炕窑洞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炕围画也逐步衰落。
制造炕围画第一道工序是作底子,用极细罗筛下的黄土和砖粉和以胶水成腻则,也可参加桐油成油腻子,往墙上刮两到三遍,每次刮完干后,均用细砂布打磨,直至润滑平整。第二道工序刷底子,下半部刷以深色底色,如黑、深绿或深蓝、红均可,上半部刷以淡色,如淡蓝、淡绿、淡黄等,为作画打好底色。第三绘画,先画上下两道栏杆的图案画,大多以富贵不时头和万字连续纹样,套色为主,勾以粉线或金线,中间大格主题有两种,一为花鸟虫草、山水景色及亭台楼阁,二是人物故事画,以忠、孝、礼、义、信为主,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等,画好后,用界尺打边。第四道上漆,刷以两道清漆干后,用水沙纸细细轻磨一次,刷最后一道清漆,画作色泽鲜艳,光荣照人蕴涵了丰厚的传统内容,寓教于乐。
炕围画在唐宋时期已在民间逐渐构成,经元、明、清历朝的不时完善与开展,特别在解放后,到达极大的开展。它集年画、壁画、图案画与油漆工艺的圆满统一,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慧与文化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既经济又适用,具有重要的民间工艺研讨价值。
二、沁源手工麻纸制造技艺
沁源县中峪乡郑氏麻纸坊始建于清朝中期,至今已有二百余年。
中峪乡渣滩村素有种植麻类植物的习气,此类作物韧性十足、易提炼、成浆率高,为造纸提供了优质原料;而四季清楚的气候也保证了造纸原料不会在暴晒和暴凉中蜕变,特别是村旁的石山山洞中流出的清泉为造纸提供了优质水源。郑氏手工麻纸以麻皮、麻绳头为原料,消费要经过剁料—蒸料—上灰—洗麻—碾麻—下池淹纸—抄纸—压纸—晒贴纸几道工序,其中淹纸、抄纸、压纸、晒纸、揭纸全凭经历和手感,技术细腻水平请求很高,很难为现代化技术所替代。相关制造工具有麻皮、麻绳头、立石碾、洗麻料池、淹纸池、淹纸架、淹纸帘、晒纸架、晒纸刷、蒸料锅、垛麻斧、垛麻台等。
郑氏手工麻纸制造从原料加工到成纸多道工序多数以手工完成,重要的消费技艺全靠师傅传承,口传心授,还要靠悟性和长期理论相分离才干控制,难于言表和构成文字,原料靠石碾,麻纸采用日晒,没有详细的理化指标,全凭经历控制,具有鲜明的传统技艺特性。
三、绵上天齐庙风俗
“天齐庙”又称“东岳庙”或“东岳行祠”,庙内供养“天齐仁圣大帝”又称“东岳大帝”,掌管着人世生老病死和阴曹地府十八层天堂。沁源县绵上村西原建有天齐庙一座,分为上下两院,传为隋代建绵山县时所创,之后曾在宋元祜二年(1087)、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康熙四十一年(1707)、清同治七年(1868)四次修缮,后于抗战时期被日军烧毁。千百年来,此地传播着很多敬奉天齐东岳大帝和祭奠超度亲人亡灵的风俗,同时还遗存不少民间故事、传说,为庙宇添加许多神秘颜色。
绵上村是春秋时期的古镇,相传,晋国直臣介子推曾隐居于绵山东麓,死后葬于距绵上村二十华里的伏贵村(其墓今尚存),因而晋文公将绵上村一带封为介子推的祭祠之地。隋开皇六年(586),绵上村设县,管理现沁源北部地域(始称绵山县,后改为绵上县),并在村西建天齐庙,庙内设有十殿闫君及十八层天堂,方园百里以至更远中央的亡人灵魂都要送往绵上天齐庙报到。年代日久,盘绕祭奠、超度亡灵的主题,遂构成范围浩大的古庙会。旧时,天齐庙每年举行两次庙会,第一次时间为三月十六日至三月二十日;第二次时间定在十月初六至十月十日。庙会期间左近乡村组织社火进香及文艺扮演活动,最后一天人们抬天齐东岳大帝神位牌,出庙-,谓之“天齐爷出巡”。每年逢七月十五日,村中神庙管理人员还要约请僧人、道士为亡灵做法事和水陆道场,并搭起台架,点起七星灯,超度亡灵。
绵上天齐庙风俗历史长久,表达了民间关于亡故亲人在天亡灵的怀念和祝福,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
四、沁源石雕
石雕琢是一门古老的外型艺术,它以外型手腕、三维空间展现入迷人魅力,被誉为“凝固的音乐,平面的诗”。武家沟村位于晋东南地域西北部,属沁源县赤石桥乡。当地气候较温和,群山环绕,山上各种各样的石头坚硬不易风化,为石雕提供了原料。
沁源石雕工艺制造历史长久,据匠人史崇信讲,其老祖爷爷史绍尔早在明代就以石雕创作营生,并且出名周边县城,石雕作品主要有佛像、人物肖像、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假山盘龙等,史家后代子孙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传承至今。沁源石雕是雕琢工艺的出色代表,它不只有心旷神怡的美感,而且反映了创作者的精心构思和超凡的想像力。雕琢工艺的每道工序十分细腻,是其它艺术难以比较的,雕琢一件作品,首先依据作品需求选石(密度较高的青、白、玉石),然后停止雕琢创作,主要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第一步,在选石上先画出大致的虚线。第二步,在石料虚线上精心创作。第三步,在前两步的根底上,愈加细致地停止创作。第四步,依据各种请求做成半废品。第五步,刨光精密打磨。在整个过程中,用锤、錾、铣、锉等工具大概勾勒出作品的模型,然后抓住事物的特性用刻刀一丝不苟刻出作品的每一个细节,才干创作出深受群众喜欢的作品。
沁源石雕工艺历史长久,工序精密,它凝聚了从古到今雕琢家们的心血和杰出的聪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五、沁源木雕
沁源木雕是传播于沁源县赤石桥乡涧崖底村及其周边地域的一种古老外型艺术,据艺人追想,当地木刻艺术清乾隆年间开端盛行,至今已有四代传人,主要用于月饼模具雕琢,废品远销晋南、晋中、河南等地。
沁源木雕原资料主要有山梨木、枣木两种,取材必需选在冬季,用手工锯拉成板,然后采成块状,再用铡刀倒成圆空,依照木板质地画出适合的图案,最后用刀则和圆刀开端细刻,查看修正后才算竣工。木刻作品的好坏主要在于匠工的制造理念、艺术构思和手功,所用工具有刨则、铡刀、刀则、斜刀、圆刀等,雕琢的图案有鸳鸯戏水、喜鹊登梅、福、寿、丰、优、财、寿桃、猴、兔、月亮、葫芦、鱼、葵花等。经手工雕琢而成的月饼模具图案清爽、生动、寓意丰厚,表现了民众祈盼团聚、美满、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美妙愿望,不只可以为传统节日添加颜色,同时也丰厚了人们的肉体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工艺价值、民俗价值、社会价值。
六、棉上酥饼制造技艺
棉上酥饼是上党名吃,盛行于沁源县棉上村及其周边地域。旧时,沁源、介休一带的民众过寒食节都要做酥油饼用以祭奠晋国介子推,
棉上地域的祖先在芝麻粉、大饼根底上,用食油和面,烧饼炉烘烤,饼面上芝麻粉,焙成酥软、焦黄、香脆的“棉上大酥饼”。相传刘邦与项羽打仗经过棉上县,当地人将“油酥饼”呈送与刘邦部队,因这种饼子保管久、易携带,深受官兵喜欢。刘邦还专程将棉上厨师请到部队中,考制这种酥饼,作为部队行军打仗中的干粮。
棉上酥饼以小麦粉、白砂糖、芝麻仁为原料,以传统工艺制造而成,为纯手工制品。酥饼外形圆而色黄,层多而薄,正面贴满芝麻仁,酥脆异常,入口一嚼即碎,香满口腹,老少皆宜,是旅游携带和捐赠亲友之佳品。
七、沁源剪纸
沁源剪纸源远流长,主要散布于郭道村及其周边区域,依附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表达了民众祈盼幸福、不祥的美妙愿望。
沁源剪纸主要体裁有:窗花、门笺、礼花、刺绣花、灯花、艺术剪纸画、轴裱剪纸画。按题材分为神仙、佛像、名著人物、戏曲故事、农事耕作、季节风俗、历史典故、新闻时势、幽默诙谐、传统寓言、景色花卉等作品。传统制造工具有剪刀、纸捻、香头、锥子、裁纸刀、油灯、麻纸、刷子等。代表作品有《狮子滚绣球》、《猫戏蝶》、《探亲》、《教子》、《老鼠娶亲》、《鱼闹莲》、《蛇盘兔》、《九鱼一兔》、《猴猫撵兔一扑葱》、《蟾蟾吹笙笙》、《蛤蟆抱金砖》等。
沁源剪纸是在传统剪纸根底上产生的一种修饰艺术,兼具现代神韵和传统中央特征,它多用谐音和意味寓意手法表现,技法丰厚成熟、共同细腻,作品大多以剪刀剪制而成,是沁源民间艺术的一种意味符号,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八、青果寒泉禅寺的传说
青果寒泉禅寺,俗称青果寺,位于长治市沁源县交口乡侯壁村境内。该寺始建于唐,复兴于明,建筑范围庞大雄伟,上下左右共分五座院落,每座院落都有许多相关的传说和神奇的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青果寒泉禅寺是山西佛教圣地之一。据碑文记载五台山佛教圣地常派遣名师高徒来此坐禅讲道,香火鼎盛之时,群僧汇集,有诸佛会聚,如来映现之奇迹,并伴有如铭佩环,琴脆笛悦之声在寺院上空回荡。青果寒泉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都要赶庙会,届时善男信女,芸芸众生,拜佛还愿,祈求安全。福泽百姓的浩大庙会,遂构成了当地特有的民风及民俗文化。盘绕着周边的自然、人文景观,寺院内外产生了许多神奇异诞的传说、故事,如青果寒泉与南蛮盗宝的故事;常青翠柏与魔怪移植的传说;杜戊戌状告地藏殿,阎罗爷显圣惩恶侄的传说;先师菩萨(李侃)与侯壁结缘的传说等等,这些民间口头传播的作品为古老的建筑群添加了神秘绮丽的颜色。
青果寒泉寺历史长久,古迹众多,在长期迎神、敬神、祈雨、还愿等礼俗活动中,人们将口头叙事传统附会各处景观,逐步构成了数量庞大的传说故事群,深化发掘其民俗学、民间文学内涵,将有利于寺庙文化资源的整合、创新,该项目具有重要的学术研讨价值。
九、沁源秧歌
沁源秧歌是在民歌小调根底上,由广场演唱的散板秧歌和花鼓秧歌开展而成的小剧种,属曲牌体,传播于山西省沁源县、太岳山麓、沁河流域以及晋中、晋南的局部地域。
沁源秧歌以当地语音为规范曲韵,曲调各有专名,如“平调”、“混江龙”等,传言有360调,现仅存200余种。每一曲牌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也都有根本定式。这些曲牌来自民歌小调,大都由词开展而来,故曲牌名与词牌名相同者甚为多见,诸如[摸牌]、[送行]、[卖芫荽]、[小二姐梦梦]等。不管哪个曲牌,都能够填写新的歌词,为民歌小会演变成小戏,发明了根本条件。
沁源秧歌的调式俱全,以“宫、徵”调式为主,旋律上起伏较大,调式主音向上向下作七度、八度的大跳极为常见,有的如《大挑腔》等曲,竟超越了十度。这种音调与节拍相分离,构成了粗暴豪迈、强悍明快的作风。
沁源秧歌的传统剧目共有30余本,如《送行》、《小二姐梦梦》、《打连成》、《大观灯》、《小观灯》、《观花灯》等,新编剧目60本,如《回头看》、《围困城关》、《狗小翻身》、《荣耀抗属》、《一封信》等,移植剧目25本,如《三月三》、《刘四姐》、《小二黑结婚》、《社长女儿》、《自有后来人》等。
十、沁源县饮食风俗
沁源县美食有上党拉面、莜面栲栳栳、油糕、夹糖子、沁源花馍、八大碗、沁源煎饼等。
1、上党拉面:拉面又叫抻面、摔面、甩面、扯面,是长治地域面食中的一绝,种类多达几十个。其特性是条长、细匀,若浇上煎肉片卤子,香而不腻,柔韧爽口,有浓重的乡土风味。
2、莜面栲栳栳: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巧作的美食,因其外形象“笆斗”,民间叫“栳栳”。它工艺考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圆满分离,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便成当地的特征美食。
3、油糕:沁源的油糕是百姓离不了的美食之一,又叫炸糕,也是多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中央特征小吃之一,在当地普通常见于逢年过节或招待亲朋好友时,特别是婚庆宴席中,盛在碟中,每碟十片,食用时佐以白糖和粉汤,滋味甚佳。油糕色泽金黄、细腻柔软,经久而不变色不蜕变,属自然绿色食品。
4、夹糖子:沁源人民首创的一种美食,夹糖子将白面与粗粮交融起来,配料为软米面、白面、红糖。夹糖子是沁源人过春节时普遍制造的一种中央风味食品,旧时乡村家中做食,是比拟高档的油炸食品,由于沁源南北间隔远,各地在制造时办法不一,做出的夹糖子风味不一,有的软而甜,有的脆而香,有的宜蒸后放糖食用,有的宜火烤后当干粮吃。
5、沁源花馍:在沁源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大馒、枣花、元宝人、元宝篮,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等。清明节捏面为燕。出嫁女儿给娘家送面鱼,意味歉收。婴儿满月做囫囵谓之龙凤呈祥、猛虎驱邪。老人祝寿用大寿桃。花馍在沁源依不同岁时和用处有各种方式。
6、八大碗:在沁源八大碗由烧肉、小酥肉、丸子、粉条、金针等当地特征食材制造而成。在古代,很少能吃到正宗的八大碗,只要在富有的家庭中才干凑齐八大碗所需的各种食材。而往常在沁源遇到逢年过节等喜事便少不了这八大碗。
7、沁源煎饼:沁源的煎饼是将五谷杂粮磨成面糊,倒入烧热的鏊子,用煎饼筢子摊平烙制而成。煎饼品种较多。从原料上看,有米面煎饼、豆面煎饼、玉米面煎饼、高粱面煎饼、地瓜面煎饼等;按口味不同,有咸煎饼、酸煎饼、甜煎饼、五香煎饼等。煎饼不易蜕变,易保管。卷以小菜而食,则风味别致。
十一、沁源天齐庙民俗
长久的历史传说
沁源县地处我市西北部,是千年古县、文化之邦。西汉时就设县,最初时分县名为谷远,因处沁河源头,北魏时分开端叫沁源,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历史上,在沁源县北部地域,还曾有过一个叫绵上的县。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沁源北部始置绵上县,属西河郡。元至元十年(1273)并入沁源县。1942年10月,为顺应战争需求,我党以沁源北部地域设置绵上县,指导人民大众坚持抗日斗争,属太岳区管辖,县政府先后驻过绵上、东村、水峪等地。1945年日军投诚后,绵上县并入沁源县。
沁源是一片红色的沃土,也是绿色的海洋。长期以来,在厚重历史文化的滋养下,这里构成了憨厚厚道的民风,有着众多文化传说。介子推“割股奉君”、琴高真人行“涓澎之术”、李世民走马花坡、窦建德下璧置城、赵匡胤灵空避难、无业逍遥绵上等民间故事和传说广为传播。
善恶清楚,扬善惩恶不断是我国传统的价值取向。在沁源县绵上村有一座天齐庙,庙内供奉天齐东岳大帝,方圆百里村庄有亲人故去的家户,普通会在下葬前到此庙举行报庙的民俗活动。时至今日,这里还保存着古老的庙会和传统民俗。
民俗文化的记忆
绵上村是沁源县郭道镇下辖的一个小村子,村子坐北朝南,背山面水,汾屯干线公路从村前经过。记者一行来到这里采访时,村里正在停止美丽乡村改造项目,一片忙碌的现象。他们将对原有的学校、史家大院遗址、抗日忠烈故居、十字楼等重点区域停止包装改造,重新展示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风貌,彰显绵上古镇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薪。
据这里的村民讲,绵上村的名字是从春秋时期传承下来的古地名,东有介神山,属于太岳山中段绵山东麓余脉。相传,晋国直臣介子推曾隐居于绵山东麓,死后葬于绵上村左近的伏贵村(其墓今尚存),因而晋文公“环绵上而封”,将绵上村一带封为介子推的祭祠之地,这里又称“古绵镇”。隋开皇六年,开端在绵上村设立县治,管理现沁源北部地域,最开端称绵山县,后改为绵上县。绵山县设立后,在绵上村东建了一座范围较大的天齐庙。一朝一夕,构成了对亲友亡灵祭奠和敬神的民俗,以及关于善恶报应、孝敬老人等故事和传说,这些民俗文化不断传承因循至今。
天齐庙传播下来的民俗主要有:方圆百里以至更远的中央的亡人都送往绵上天齐庙报到,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村中神庙管理人员约请僧人、道士做法事;天齐庙每年举行两次庙会,庙会期间,左近村子组织社火进香及文艺扮演活动,随后,人们一天抬天齐东岳大帝神位牌出庙游行,谓之“天齐爷出巡”。
民间传承与重构
历代《沁源县志》对天齐庙均有记载,旧志中称东岳庙、东岳行祠,宋、元、明、清等历代有重修和增修。据村里老人讲,绵上村古代时分除建有县署衙门,城墙、天齐庙等之外,左近还建有城隍庙、玉皇庙、宝觉寺等一批寺庙古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天齐庙等庙宇殿堂已损毁,不过绵上村一带传播着很多天齐庙的民间传说,此外还有介子推和古代绵山县的故事。据村中老人回想,曾有盲人编成鼓书传唱,故事生动感人,民间生活气息浓重,又有神秘颜色。
千百年来,关于天齐庙的民间文化风俗,善恶报应的观念和民间故事不断在传播。其相关传说故事,主要是地缘传承,以绵上村为中心,辐射至周边各村以至平遥、屯留、沁县、介休等临近县区。人们经过参与庙会,以及生活中的丧葬风俗一代一代传承。从天齐庙损毁至重新复建之前,祭奠、敬神和举行水陆道场活动中止了数十年,不过左近的人们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仍会到原庙址祭祠。
天齐庙的很多民俗和民间传说,有很多劝人向善、不可作恶的故事,表达了民间关于亡故亲人的怀念和祝福,也反映了我国民间关于善恶等一系列传统观念,至今依然影响着人们。记者在采访中理解到,天齐庙风俗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故事已失传、失记,如今能够搜集到的仅有20余个。当地企业家任铁柱,从小就听老人们讲述天齐庙的传说故事。变革开放后,他在绵上村北新店村筹建了通洲焦化厂,如今已开展成为融产煤、炼焦、化工产品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公司——山西通洲煤焦集团公司。为了开掘维护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任铁柱组建了“通洲集团灵宝旅游有限公司”,在旧址重建了天齐庙。恢复重建的天齐庙分为上下两院,有森罗殿、岱岳殿、恶报司、恶报司等建筑,恶报司前的对联,警醒世人多行善事莫作恶。他们还恢复了闭塞寺、宝通观等一批古代寺庙建筑,着手整理、发掘关于这里传播的传统文化和风俗,经过旅游产业带动当地乡亲增收致富,奔向更好的生活。
十二、沁源春节风俗
正月初一
占岁旧时民间以进入新年正月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卜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假如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茂盛;当日阴晦,则所主之物不昌。后代沿其习,以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明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开展成一系列的祭奠、庆贺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初八不打谷的习俗。
贴画鸡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度朔山上有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意味着天鸡。但是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听说尧帝时,远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送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以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相似鸡,以后就逐渐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中国古代特别注重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华诞,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倘若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渣滓,怕因而破财。今天许多中央还保管这一风俗,大年夜扫除洁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渣滓,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团聚饭一年一次的团聚饭充沛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严密。家人的聚会常常令"一家之主"在肉体上得到抚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心与抚育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能够借此时机向父母的哺育之恩来表达感谢之情。
正月初二
祭财神(开斋日)犬日。旧时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元旦夜接来的财神祭奠一番。实践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奠的供品用鱼和羊肉,祈望到来的这一年要发大财。
姑爷节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纷繁去给岳父、岳母拜年。有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义,姑爷和女儿必需在晚饭之前回到本人的家(某些地域由于路途的缘由可能会住下并吃完饭)。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猪日。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端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正月初四
羊日。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假如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羊日是汉族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不祥的意味,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同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同的大杂烩,清扫年货。打扫室内,把渣滓搜集堆到一处,这也是汉族民俗中说的“扔穷”,反映了汉族劳动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妙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忌讳过此日皆可破。依照旧的习气要吃“水饺子”五日。往常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但是没有不吃的。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端相互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回娘家探望父母。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到来的这一年里遇事破败。破五风俗除了以上忌讳外,主要是送穷,开市贸易。
送穷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征的岁时习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风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同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崇高日,以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初六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征的岁时习俗。在中国各地还有本人的送穷方法,各不相同。但寓意根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汉族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妙生活的传统心理。
石头华诞:在这天是石头的华诞,一切石制品都不可运用。
正月初七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华诞。汉朝开端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端注重。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风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端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人日节也是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土。”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华诞。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当年稻谷歉收,天阴则稻谷歉收。
顺星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奠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同,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前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傍晚后,以北斗为目的祭奠。祭奠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正月初九
天日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华诞。主要风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中央,天日时,妇女备幽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中央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石不动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以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午餐必食馍饼,以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有的中央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番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歉收。
贺老鼠嫁女旧时民间习俗。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详细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域是正月初十。有的中央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有的中央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扰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暗淡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以为从此以后老鼠能够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域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现代人寓居条件改善了,室内再无鼠洞,老鼠的日子不好过了。但老年人大多要考究考究。
正月十一
子婿日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由于初九庆贺”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用再因而花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