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乡顶灯
武乡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腹部,属长治市管辖。“武乡顶灯”只呈现在武乡县境内。“武乡顶灯”是一种原始古朴的“歌伴舞”,方式典雅稀奇,扮演潇洒粗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遗风。
顶灯在普通饭碗(木碗、瓷碗、塑料碗均可)的碗边转圈糊上各色纸,里边放上旧式灯盏或蜡烛,点燃后即为灯,顶在头上停止扮演。顶灯人数不限,少至六七人,多至上百人。扮演服饰没有统一规则,有的队统一穿一种服装,有的队因取材于一定的故事情节,跟角色配套穿衣。如今的顶灯队大都衣着扭秧歌、跳舞时用的各种服饰。顶灯队伍行进时随着锣鼓点有节拍的扭动、变换,其走法有“卷帘洞”、“蛇脱皮”、“九连环”、“大穿堂”等。晚演出出时,可谓灯火辉煌,又似“银河落九天”。“武乡顶灯”在古时只是一种民间歌舞方式,后来加进了“武乡圪圈秧歌”从中伴唱,才有了文字内容。保存的传统作品主要有《请神到位》、《祈雨》等,表现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有《来了日本0的》、《粉碎九路围攻》、《八路军进了村》、《维护抗属三不难》、《抗打败利有保证》等三十多首。
近年来,一些颇有造诣的顶灯老艺人年事已高,逐渐退出舞台。而年轻人缺乏学习兴味,一局部绝技难以得到传承,因而,急需抢救和维护此项民俗活动。
二、武乡炒指技艺
炒指是武乡民间传播的一种炒制面食品,因其外形象人的手指而得名。它的制造流程为:首先,以当地出产的糯小米面、玉米面加水和制,擀成厚饼状。然后,用刀切成细长条,放入烧滚的细皇土中搅拌烤煨。最后,烧熟后从锅中捞出来,用筛子筛掉浮土,晾冷即可食用。
关于“炒指”的来历,当地传播着一则传说:西晋末年,武乡人石勒带兵打仗过程中,经常没有时间安锅造饭,而蒸、煮的面食,带在身上几天吃不完,就腐朽变了质。石勒就想了个方法,让人们把面和好后,擀成厚厚的饼,然后切成手指大小的面条块儿,用水煮熟了再上火烤干,这样带起来就便当多了。兵士在征战过程中,经常有水土不服的状况,石勒手下的一个火头军试着用家乡干土磨成粉,用铁锅将干土滚沸后再来炒这个面条块儿,无论打仗走到哪儿,兵士只需常常吃一点,就不会呈现不服水土,呕吐、腹泻等不良病症,而且吃起来也香脆可口。后来石勒做了皇帝,武乡是其出生的中央,因这种面食制品外形象人的手指,石勒就分封这种面食制品叫做“皇土炒指”。
从此“皇土炒指”这个武乡独有的民间食品就在武乡一带传播下来,并慢慢传播在周边的各县。后来为了叫起来顺口,人们省略了“皇土”二字,只称为“炒指”。经常食用炒指抵消化系统还有益处,关于溃疡和肠胃不适,特别是关于水土不服有奇效。
三、武乡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提高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长久的历史,因其资料易得、本钱低廉、款式百态、形象生动而广受欢送,又因它合适乡村妇女闲暇制造,既可作适用物,又可美化生活,所以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以至构成了不同中央作风流派。山西民间剪纸总体来说,具有粗暴、雄壮、精练、纯朴的特性。但是,因地域环境、生活风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各地剪纸又有差别。
武乡民间剪纸是随同着山西民间剪纸艺术的产生和开展而逐步构成的一个具有共同作风、地域特征的民间艺术。它传承了山西剪纸的根本做法,以镂空的方式加工制造,剪纸刻法有阴刻、阳刻和阴阳刻三种,相关作品有《清明上河图》、《孔子》等,制造工具有剪刀、刻刀、垫板、宣纸等。
武乡剪纸是当地土壤滋生的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是武乡人文民风的理想表现,它不只富有传统工艺的精练、纯朴的特性,而且融入了反动老区中央特征,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四、斤秤锣鼓
斤秤锣鼓原名斤称歌,盛行于长治武乡丰州镇富庄村、东村、城关村、魏家窑村一带,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汉族民间艺术方式。这种锣鼓以旧式度量衡制十六两一斤的换算口诀停止演奏,整套锣鼓分十五遍连续演奏,每遍口诀都不同,故既不能一锣到底,也不能重复堆叠,更不同于普通的曲牌连奏。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不断延用了十六两进位制的重量计量办法。南宋杨辉创“两价化斤价”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即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三两等于0.1875斤……。艺人们将十六两(斤秤)歌诀,用鼓、锣、钹的组合,按2/4、3/4节拍“一是625,二是125,三是1875,四是25,五是3125……”演奏,即为斤秤歌的雏形。明清两代,武乡地域的锣鼓艺人经过不时地整理加工、创新改良,在长期的理论中,融入其它艺术元素,使16两“斤秤歌”逐渐构成具有一定形式且独具特征的中央打击乐,传承至今。
斤秤锣鼓敲打起来昂扬响亮,节拍明快,起落跌宕,上击下拍,左敲右打,铿锵有力,普遍应用于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以及各种戏剧、曲艺、歌舞和吹打细乐。当地社火扮演中,涌现出一大批技高艺深之人,深受人民大众欢送。这种把汉族民间艺术与数字分离起来,融学问性、兴趣性与文娱性为一体的社火扮演方式,可谓山西汉族民俗文化艺术一绝。往常,它的数学应用功用虽已成为过去,但其文化文娱的功用却将永存。
五、武乡鼓书
武乡鼓书也称鼓儿词、武乡调,来源于武乡,盛行于上党地域,由宋金鼓词演化而来。清代乾隆初年,武乡盲艺人成立了“三皇会”,借以传授鼓书技艺。后来代代相传,并在曲调上不时丰厚和变革。武乡鼓书的早期演唱方式是桌上放一只矮木架支书鼓,演唱者操挎板、鼓键击节,另一人操老胡或二胡伴奏。
清道光年间,盲艺人们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和道士的化缘调,充实了原有曲牌,丰厚了歌唱的表现力。咸丰年间,盲艺人们又吸收了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等中央戏曲的特征,唱腔、曲调和板式又有了较大的开展。清末民初,盲艺人段小五又创新增加了起板、二性、垛板、截板,并将抢板改形成紧抢板和慢抢板,使鼓儿词的方式更丰厚更完善。后来,又有人发明了由鼓儿词转唱成戏曲的“转板”。击乐伴奏,除了原有的书鼓、书板外,增加了大锣、大钗、镗锣、小铮、梆子等,但都由一人操作,手脚并用,整套锣鼓节拍紧、尺寸严、氛围红火,至此使鼓儿词的唱腔、板式根本定型。
武乡鼓书的唱腔属板腔变化体构造,有鼓儿词、柳调两种曲调,普通相间运用,有时只用其中一种。鼓儿词唱腔以大板为主要板式,另外有抢板、散板、哭板等。
武乡鼓书以坐唱为主,在演唱长篇书时,由多人分任其中的主要人物角色,以独唱、对唱、齐唱等方式来表述情节和描写人物。演唱者分操乐器伴奏,弦乐有京胡、二把、胡胡、月琴等四大件。人数再多时可加三弦、二胡、中胡等。
武乡鼓书传统书目丰厚,长篇书目有《五女兴唐传》、《金鞭记》等三十余部;中篇有《杨七郎打擂》、《高文举宿花亭》等四十余部;小段有《小二姐做梦》、《小两口争灯》、《穷汉过年》、《皇历迷》等八十多段。
六、武乡县做满月的风俗
常言道:“十里乡俗不普通。”这是从地域差别方面说的,从时间的观念来讲,也可说,十年习俗也不普通。特别是变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的开展,文化的推进,旧的习俗习气不时在清除,有的持续,有的摒弃,随时在发作着变化。
就武乡中西部,或者坦诚地说,以本人家乡而辐射到周边邻村,做满月大致有这样的考究。
当孩子生下七天后,家人就开端思索做满月的事了。孩子的姥姥将小红枕头缝好,装上谷子,再加把高梁,以祝福外甥呈祥,未来面色红润。婆家让女婿将40个蒸饼(糖馍)送到媳妇娘家。以示告知共贺喜事。女婿走时,将娘家备好的小红枕头带回。媳妇娘家将送去的蒸饼(糖馍)再分送给比拟亲密的亲朋,每家两个,并告知做满月的日子。
满月临近,父母要给小孩剃头,俗语叫去胎毛,剃后,再长出新头发且黑而硬。剃下的胎发,搓成两个小圆球,用红线穿住,挂在小孩缩口帽的后边。女婿在孩子满月前一天,还要祭祖上坟,禀告上辈喜气盈门,后继有人。这时,家里人也开端谋划这满月喜庆布置,准备何等饭菜,总管及执掌灶厨和礼食房等主要帮工人员,或者列出帮工花名。八、九十年代盛行请客,村上不管谁家遇什么事,都要在事情的前一两天,将选定的总管和重点帮工者停止款待,村干部也一同请来,酒足饭饱后,总管分离家人意见和吃请人一同商榷,略定出饭菜的资料备办数量,让家人购置。进入新世纪以来,多数村变革了这种不良习气,请客废止了,大大减轻了办事人家的经济压力,博得了广阔村民的赞同。如今村上遇事,有的中央以姓氏家族承办,有的则在村里请总管和叫帮工者。在过去,不少村,一遇事,一哄而去,闹得帮工者太多,人敷于事,杂乱无章。如今,变革开放浪潮磅礴,习俗也不时革新,甲村这样改,乙村那样改,不少中央还有婚丧理事会,真是捉摸不定。总之,条条溪水向东流,都朝着打造调和、节约性社会的目的而努力。这种变革也非常顺乎民意。
话说做满月这天,早上6点左右,家人还有点封建考究,在院中面对苍天烧香、祭典,以示上苍保佑,吉星高照,大人小孩安康安全,接着声声爆竹飞上天。祭典终了,帮工人员也就陆续到位,依据红纸公示的执事布置,忙繁忙碌,各行其事,炒菜的炒菜,馏馍的馏馍,看火的看火......早饭时,总管给每人一盒烟,再次布置,明白职责。
早饭后,村人及亲朋纷至沓来前来上礼。过去满月上礼,多以花布为主,一尺腰腰,三尺祅,五尺小被,亲戚们还要打喜饼,多则40个,少则20个;如今,这零系统碎的礼物少啦,满月也和嫁娶相当,以钱为主,当然,童毯、童装之类衣物还盛行不衰。这样上礼、记帐、回礼,不断持续到中午吃饭,礼房人结帐,交于主人。
满月这天上午,媳妇抱着孩子要离家到爷爷、奶奶家走走,扫扫炕,以示卫生;移移住处,孩子见见世面,长长见识。
做满月,在媳妇娘家来说,也算一笔不小的开支。娘家要准备被褥一套,大人、小孩衣服各两身(包括鞋、袜、帽各两件),老虎一个,如今亦有买狮子、熊猫、玉狗的;牌锁一把,也叫长寿锁,过去为金银所制,如今多为仿制品,以示孩子大吉大利;拴有铜钱的锁儿一把,如今铜钱少见,痛快拴钱1元或5元不等。在过去(或者如今还盛行),娘家将满月之礼物备好,还要蒸80个喜馍,20个糖馍,雇上食落,由两人抬上,扁担颤悠悠地抬到女方家,亲戚们也相随而去。
当娘家食落到后,不着地,闺女在家单脚踩门抓糖馍,每把抓若干,共抓三把,叫挖奶。并在门里将带来的大人衣服穿上,然后用人再抬到礼食房上礼单,回食,亲戚们也逐一上礼,记帐,回礼。抬食落者,还能得到相应的回赏,并以上乘之客相待。
中午吃饭,多以十人一桌,围桌共餐。
下午客散主人安,满月喜庆完毕。
七、武乡民间节日风俗
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很多。除喜庆颜色比拟浓厚,考究也比拟复杂多样的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以外,在太行反动老区武乡县还有不少传统的小节日,这些小节日亦有他特殊的风俗,现引见如下
填仓日:春节、元宵节过后,人们以新的姿势跨入了又一个明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天长大日,春暖花开,一切从头开端。正月二十为小填仓,有“小填仓,油糕香”的俗语。在这一天,人们有吃油糕的考究,油糕意味盆底、瓮底,希望在新的一年五谷丰收,粮食容器多填粮。二十五日为老填仓,这一天,老百姓也要吃好饭,同样是这个考究,希望来年粮食满仓,丰盈有余。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称“龙抬头”,这一天,人们要祭天,到龙王庙烧香,让玉皇保佑农家风调雨顺。其实“二月二,龙抬头”是这样来的,史书载:黄帝是中华民族开国之帝,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不祥之说。唐宋时期,二月二为挑菜节或踏青节,古人常在这天到郊外踏青挑菜,普通所挑之菜是芥菜、马兰头号。此时菜蔬重生,鲜嫩可口,演化到今天,武乡中西部,也有“二月二刨小蒜,刨了他爹脑瓜蛋”的俗语,这阐明正月已尽,天气渐暖,地温上升,万物萌生,野地里能够吃到小蒜了。二月二,还有饮食考究,初一糕,吃枣糕、油糕、手捏糕;初二浇,吃小蒜浇煎饼;初三要吃拉面条。一过初三,农妇们开端做针线活,或者上地劳动。
清明节:每年的公历四月四日或五日为清明节。这一天标志着春和景明,活力盎然,大地清醒,进入春耕大忙时节。这一天在民间,考究祭祖扫墓,家家老少携带香火、供品、纸钱、冥钞,为坟内先祖逝辈祭奠,敬奉寄予哀思与思念之情。供品方式多样,乡村不少中央仍以蒸饼、糖馍为主,城里人回乡祭祖多以糕点、便当面、罐头号现代食品为主。儿女们祭典还要用白纸剪成衣裤、草帽挂在坟头,以示天暖,让阴府亲人换衣避热。有妇道之人对逝世不久的人还要席地而坐,声泪俱下,沉表哀思。祭奠后,儿女们还要将准备好的简易饭汤泼向坟头,并铲土填墓,修剪坟茔树株,去枯枝,扫落地残叶。清明节,不少中央下辈给晚辈在节前送糖馍,以表孝心。这一天小孩带五色钱,“蓝蓝仔”,抗战时期是“追悼死难烈士节”,如今,学校仍组织学生为烈士扫墓,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停止反动传统教育。同时,清明节,前三日,后三日,阳宅住处的树株可砍伐、剪修、迁栽,一些需求入坟合葬的,将记埋的死者,掘墓拾尸,放入小棺,哭涕着迁入坟内,亦是办丧事最佳之日。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听说是“水草代王”华诞。是羊工们敬奉山神,水草大王的日子。这一天,羊工们大摆供席,设坛焚香,祷告神灵保佑水、草两旺,羊群肥壮,安全不祥。村妇们还给孩子炒“炒指吃”,听说这样能预防暑期小儿腹泻。
七月七:农历七月七日,古时为七夕节或情人节。这天,传说“牛郎织女天河会面”,喜鹊到天河搭桥去了,因而很少看到喜鹊。相传,这天晚上,假如在葡萄架下,可听到牛郎织女的久别重逢、柔情密意的说话声音。还传说,这天又是牛王的节日,牛王庙要唱戏、放鞭、烧香、叩头,保佑大家畜一年安全。
七月十五: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说《孟兰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后世将中元定为鬼节,这一天,嫁出后送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形态万千,最典型的是“羊儿”,这一天调凉菜馍馍为主食,庆贺一年来蔬菜喜获歉收。
九月九: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月日都逢九,所以称重阳。在我国历史上传统习俗考究盛多,登高望远,在外游子怀念家乡。据《续齐谐记》记载:费长房对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难,带茱萸登山饮菊花酒能够免祸。这是普通人以为重九登高的来源。在太行老区武乡中西部有这样的俗语:“九月九,软米捞饭咬一口”,这一天标志着,糜、黍类已收打归仓,一年的勤劳劳动喜获歉收。村民们叩拜“五谷神”以表谢意,1988年,国度又把这天定为“老年节”,传统的重阳节又成了尊老敬老的节日。
十月一:农历十月初一,已进入冬季,俗称“寒衣节”,村民们祭祖,换寒衣,家家携带五色纸、锡箔、冥钞和供品上坟扫墓,与清明节扫墓祭祖风俗大同小异。同样儿女们铲土填墓。五色纸代表五色布,让他们本人缝做衣被,安全过冬。十月一,也是丧事最佳办理日子,这一天,埋在异处的晚辈逝者应迁入正坟中,并给没有配偶的男性逝者弥做婚配,这些习俗从古至今仍无变。
冬至:是数九的第一天,天气逐步冰冷,冬至前一天为小冬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这天,村民们家家户户吃饺子.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此日俗谓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家家造粥供神,粥称“腊八粥”。吃软米做成的稀粥,并把粥涂在各种果树上,表示维护果木树平安过冬,来年多结果实。
腊月二十三:供奉灶王爷,听说“灶王爷”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世状况,村民们用“瓜则”供奉祭拜他,用来粘住他的嘴,让他上去只说好,不说赖,期盼玉皇大帝给人世降吉造福。
元旦:元旦为腊月二十九或大年三十,为一年中最后一天,是除旧布新的意义。元旦这天,照样忙乎着过年的准备,多数人家上午贴对联、年画、装饰室内,整理全家人过年服装、衣帽鞋袜,男人们担水、劈柴,再次将院普扫一次,准备饺子菜,包饺子、煮丸子、豆腐、备年饭,夜里边包饺子,边观赏电视里央视春节晚会,临眠时响炮。“元旦之夜”,居家不睡,叫“守岁”,苏东坡《守岁》诗曰:“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八、武乡端午风俗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和演化,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我国古代人民防疫祛邪的节日,一说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节日。
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端午节”最初萌芽于民间的巫术、巫医活动。由于五月盛夏行将降临,百虫滋生,疾病盛行。因而,早在先秦时期祛病禳灾就成为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内容。
但是每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人们总会怀念屈原。但郭沫若同等志曾作过考察证明,端午节最早并不是为留念屈原,由于端午节的许多风俗的记载正如前边所述,均早于屈原而呈现,而是为了留念伍员。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公元前522年,因文兄被楚平王杀害,投靠吴国,协助阖闾刺杀吴王僚而攫取了王位,伍员率兵伐楚,攻破楚国郢都,报了文兄之仇。后伍员遭受谗言诽谤,于公元前484年自杀而亡,尸体被装入皮革做的袋里投入钱塘江中。传说从此钱塘江常起怒涛,汹涌磅礴,直冲越国境内。于是吴国百姓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要举行“迎涛”典礼来留念伍员。
在六朝以前山西是留念介子推,还有的中央是留念孝女曹娥等等。但为什么端午节是留念屈原的说法传得更广呢?这是由于人民对至死不分开祖国的屈原,比对引异国军报文兄仇的伍员愈加酷爱的缘故,屈原遭到反动贵族的反对和排斥,长期过着漂泊的生活。秦兵攻破郢都后,他看到人民的灾难和政管理想的幻灭,就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殉国,百姓们闻讯从五湖四海赶来划船抢救,并且把装有米的竹筒扔到江里祭奠。后来相沿成习,就留下了过端午节的习俗。
江苏淮安一带,称五月五日为“浴兰节”,至今民间仍留着“沐香汤”的风俗,即在这一天,将艾叶、菖蒲等香草,置于锅中煎煮,谓之“香汤”,以其洗澡擦身,以求祛邪避灾;在安徽一些中央,有端午“挂葫芦”的风俗,这天,家家户户用柳枝扎成葫芦状,外糊红纸,挂在门口,相传是黄巢起义传播下来的,以避凶去灾为目的;上海等地,妇女们竞做“端午景”的风俗更是蔚为大观,她们不只用五色线穿了三角小粽和桂圆,而且用黄绒缝制小老虎,用彩绸剪制“健囝”,还以花线结络独头大蒜,给孩子们系在纽扣上,以避邪消灾;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域,又是别有特征,端午这天,未满周岁的孩子,要被带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在广西、贵州一些中央,将彩绸制成的粽子、辣椒、萝卜、扫帚、簸箕、老虎之类的小饰物以彩线相串,挂在孩子肩头或胸前以避邪,当地叫“挂老虎素”;在我国南方,端午节来源于民间祭水神或龙神的巫术祭奠活动,停止龙舟竞渡,听说在古代,龙舟竞渡的盛况不亚于过年和闹元宵。
地处太行腹地古老而神奇的武乡,民间风俗愈加丰厚浓烈。端午节,首先是做粽子吃。这习俗,不知源于何朝何代,史料引见,唐宋以来,有做粽子的风俗,粽子的学名叫“角黍”,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四》载:“角黍,俗作粽。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不管这习俗传播多久,只需每年端午节临近,当地的主妇们就开端奔走备吃粽子的资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乡村苇地不少,刚进五月,人们就开端打粽叶(苇叶),取马莲叶,浸泡软米,听说这软米(黍米)浸泡几天,做成粽子后可寄存几天,所以,主妇们从初一开端浸泡了,然后将采来的苇叶、马莲条煮熟,约几个邻居女人边家长里短地唠叨,边慢条斯里地包粽子。粽子呈四角形,约五、六片叶子即可包成,两角与另两角成相反方向,中间用马莲条捆住,这包粽子也有一定的技术,先造一个苇叶角,在角内放一大枣,塞往角尖,以防漏米,然后将盆或缸里浸泡的米捞起放入角内,再淋点水(假如水淋的缺乏,煮熟的粽子口感显硬),把另外两角包上,粽子做成后,约摸煮1小时左右就中了,便捞出浸泡在凉水里,这样可随时食用或馈送亲朋。但到后来,随着乡村家庭联产承包义务制的推行,苇地也越来越少,主妇们打苇叶艰难,便上集市购置,软米也逐步由软大米替代,这吃粽子的习俗在一些中央固然比过去有点降温,但不断持续着。
端午节,除吃粽子以外,孩子们要戴五色线,将五色线合成一股,男孩带在两伎俩和脚腕上,腰间还缠一圈,称“落蛋绳”,女孩带在左或右伎俩上,并做一香榔荷包。内装艾叶和雄黄,佩挂在胸前,表示不祥,祛灾除病。刚进五月,家家取艾,分红一束一束,插在一切门上或竖在窗台外角。听说也是为了祛灾避邪。从初一到初五,家家不洗衣,人人不理发、剪发。过去,闺女们长到七八岁或十一、二开端留头、扎辫子,每到端午节这天,,一大早,闺女们群群打伙相跟到河边,用木梳醮河水梳头,口中念道:“一木梳光,二木梳长,三木梳梳到河岸上,四木梳梳成扁担长,五木梳梳得顺河长”。缘由是,传说从前有一女子,五月初五这一天,到河边醮河水梳头,辫子长得很长,后来闺女们都盼望本人的辫子长得老长老长,便逢端午节,也到河边梳头,这习俗至今还在一些中央盛行,但自变革开放以来,乡村闺女们留辫子的日渐稀少,一方面每天梳头扎辫子耽搁时间,另一方面学习、工作、劳动也不便当,就痛快留成简发,端午节下河梳头的习俗也就变得一天比一天冷淡了。
九、武乡县南神山庙会
从武乡县城动身,沿着省道322向东行驶大约9公里,便可见到景色秀丽的南神山,虽然寒冬的浊漳北源被冰层掩盖,但冰层之下,仍可见涓涓细流的河水从山脚下流过,韩庄村的韩庄、寨上、大窑峪三个自然村,静谧地依偎在山旁。在大山的中心深处,矗立着南神山古建筑群,包括普济寺、观音殿、普贤殿等。作为市级重点文物维护单位,这里不只以山水清幽、林壑静美、景色秀丽著称,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四的南神山古庙会更是颇具特征。庙会上,人们登山祈福、看大戏、吃小吃,这场繁华的民俗文化活动曾经因循了数百年。
A.风光秀丽的南神山
庙会是最富有地域文化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特别是在广阔的乡村地域,除了春节之外,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一定地域人民的思想感情、道德风气和审美情味,包含了人们对美妙生活的祝福,南神山庙会自然也不例外。
沿着韩庄村向西走,顺着一条乡村小路,大约3分钟,就能到南神山古建筑群脚下。隆冬时节,山下的景观池里结了厚厚的冰,据同行的韩庄村村支书魏跃军引见,若是在天气暖和时,这池里的水明澈见底,山上寺庙在水中的倒影煞是美观。景观池上方是金水桥,它正对着上山的台阶,台阶润滑干净。
从山下拾台阶而上,直达山门,只见周围群山环抱,风光秀丽。在此不远处,一棵老树粗壮挺拔,即便两人双臂相连也无法围拢树身。山门正前方是普济寺,两侧为钟楼和鼓楼。从普济寺左侧进入,大院呈四合院外形,坐落有大雄宝殿。
在大殿的右侧照旧是一个四合院。院中有一井名为“八角井”,魏跃军说,小时分他的爷爷常通知他,自打他们祖祖辈辈落户韩庄,这口井就曾经在这里,谁也不晓得它由谁而建,在这里静静地待了几年。在四合院的西侧是餐厅,庙会举行期间,餐厅会为游客免费提供餐食,那时,纷至沓来的人们会把四合院挤得满满当当。
在寺院的东北角,墙上镶嵌着数十块石碑,由于阅历岁月沧桑,风雨腐蚀,碑文字迹难以识别,只是隐约可见“南山神”“道光”“乾隆”等字样。魏跃军说,南神山曾有10院、24景,不过由于历史缘由被损毁,只剩下一院茅棚房。1999年,南神山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市重点文物维护单位,2005年重新修建成往常的5院。在修建时,山里埋藏的众多石碑被发现,它们用本人独有的方式,默默地讲述着南神山的历史。
B.颇具习俗文化的庙会
修建时,山里埋藏的众多石碑被发现,它们用本人独有的方式,默默地讲述着南神山的历史。南神山在当地人心中是十分崇高的。相传,很久以前,山里有一条恶蛇经常作祟伤人,有一位姓耿的师傅为民除害降服了恶蛇,人们为了感激耿师傅,就在山上为他盖了一座庙,敬奉他为“南神爷”,并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四这天举行庙会庆贺“南神爷”的诞辰。
南神山庙会终究来源于何时?在当地的村志中并无详细记载,不过,据《武乡县志》材料记载,天竺帛氏佛图澄,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经洛阳来武乡南神山茅棚修行,并修建普济寺,后经唐宋历代修缮,明清时已颇具范围。随同着庙宇的修建,庙会也应运而生,寄予了人们特殊的情愫。
提起南神山庙会,魏跃军口若悬河。他说,每年从农历三月二十三开端,不只周边十里八村的村民会提早赶来闹红火,就连襄垣、榆社等地的人也会扶老携幼汇集于此。庙会期间,戏班名角应邀而至,商贩货郎不速之客,本村艺人争相献艺,大家共同祈求安全不祥,成为这一带乡村地域一道共同的民间景观。
戏台就搭在景观池旁的空地上,村里普通会约请上党梆子或上党落子剧团前来演出,村民们早早地搬着小凳子坐在台下,听着上面咿咿呀呀地唱着,顾不得拥堵,也舍不得分开。除了正轨班子,常常还有民间艺人本人搭台演出,扮演鼓书、琴书、秧歌等。台演出员演得情真意切,招招见功底,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时时融入戏内。
街上冷冷清清,小吃摊随处可见,卖家热情招徕顾客,逛庙会的人则散坐在摊前,津津乐道地品味各类特征小吃,比方枣糕、干饼子、武乡官尝等。整条街上叫卖声、呼喊声、谈笑声此起彼伏,繁华特殊。接连几天,都是村里人汇集人气的好时分,人们在繁华的民俗活动中,共同感受着韩庄村的风土人情。
C.传统庙会助力乡村复兴
南神山古建筑群作为韩庄村独有的文化元素,也是全村开展文旅交融,复兴乡村的有力推手。“今年,我们打算新修建一条村里通往景区的旅游路,让它与武乡红色旅游专线串联起来,吸收更多人来我们韩庄村游山玩水。”看着南神山二桥前的旅游公路,魏跃军在心里谋划着将来村庄的开展。
韩庄村位于武乡县上司乡,全村有109户、740口人。往常走进村庄,给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洁净整洁。虽已是寒冬时节,但照旧有村民在产业扶贫的蔬菜大棚里繁忙,光伏扶贫的“蓝板板”也为百姓带来了收益分红。眼前的一切,让人很难想到,这里曾是市级深度贫穷村。
魏跃军说,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村有效依托产业扶贫,开展蔬菜种植业、小杂粮深加工、水果采摘等摘掉了贫穷帽。特别是此处间隔县城只要8公里,加上村民们勤劳耕作,大家种植的农作物不愁销路。老百姓脱贫了,但是要让大家富起来、村子美起来,还需求以“乡村旅游”为中心,共同建立和打造美丽韩庄村。
随着社会的开展和人们生死水平的进步,很多民间风俗发作了改动,但是南神山庙会照旧传承了下来,而且它被赋予了新时期内涵。魏跃军说,近年来,武乡县都在积极推进“旅游+扶贫”脱贫新形式,他们也在顺应新形势,坚持主打“优秀传统文化”牌,经过举行丰厚多彩的活动,以扎根乡土的民俗文化特征感动人,经过普遍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吸收人们,不时地保存民俗、传承文化、复兴乡村。
十、武乡县饮食风俗
1、武乡枣糕
武乡枣糕主要用料是黍米(即黄米,也叫软米)和大红枣制成的,"味甘、性微寒",有"治筋骨挛急,杀疮解毒热"的功用。大红枣"味甘、平,无毒",有"润心肺、止咳、解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的作用。所以久吃该糕不只能解热消毒,祛邪安中,对高血压病也有一定疗效。
2、武乡擦面
“擦面”也叫擦。是武乡民间一种普通饭食。制造简单,操作便当,合适集体大灶多食用。做擦面:1、需备有“擦床”灶具,擦床架呈现长方形,大的约三尺左右,小的也有一尺半,中间床架上多用硬铁皮做擦孔,扁圆形向上隆起,孔如月牙,多似鱼鳞,排列较有序。2、面和好后不需求揉搓和用力揣压,质地软绵为好,也称活面,可直接擦入开水锅内。3、原料常见有三种:一是纯白面粉,二是白面中掺入玉米面或高粱面,三是白面、豆面、高粱面和在一同称“杂面”。
3、武乡和子饭
“和子饭”也叫“和则饭”。是武乡民间晚餐常见的一种饭食。主料有小米或少量的玉面。配料按时节选用豆类(大白豆、大绿豆、黄豆),蔬菜类(红薯、土豆、南瓜、北瓜、鲜豆角、红萝卜、白萝卜、芹菜、甜菜、干豆角、南瓜条)、野菜类(苦苦菜、玉谷菜)。种类可多可少,数量依据爱好,各取所需,适量为宜。调料多用葱花、蒜片、精盐、食油、醋烹入锅。
4、武乡炒指
武乡炒指是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的特产。把面和好后,擀成厚厚的饼,切成手指大小的面条块儿,然后用干土磨成粉,用铁锅将干土滚沸后再来炒这个面条,吃起来香脆可口。“炒指”,是一种面食制品,因其外形像人的手指而得名。炒指是长治地域的特产,襄垣、平顺都有,最著名的要数武乡。普通以白面为主,考究的参加小米面、黄米面、鸡蛋、糖,和好面后擀成个厚饼,用刀切成细长条,再改刀成短条,入铁锅炒熟。
5、小米焖饭
武乡盛产小米。制造小米焖饭,首先将小米拣净杂物,用清水淘洗洁净。倒入开水锅内,水淹小米二指,用铁匙搅一次,以免拈锅,然后,控制火候,先急火煮,后用弱火焖至小米开花即成。也有做小米焖饭时,少加点碱面,使焖成的米饭有筋,愈加爽口,软绵。食时,舀上一碗“小米焖饭”,放上一些红、白萝卜丝更佳。
6、干面饼子
干面饼子是武乡人最普通的食品,清代顺治年间就出名遐迩。这种食品,既携带便当,又易放置,无论城里、乡下、饭店,屡屡常见。把和好的面团,切成面剂压扁,包入准备好的调味馅,擀制成圆饼外形并烙成两面淡黄花纹后,放入铛内烤熟取出,即成色泽鲜亮,外脆里香的武乡干面饼子。
7、灌肠
“灌肠”是武乡人的夏令小吃,它用荞面制成,营养丰厚,有清热解毒之功用。《本草纲目》载:“降气宽肠,除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因而,成为广阔人民大众喜欢的食品之一。集市、饭摊屡见不鲜,华诞满月,嫁娶等事,吃盘菜用之。
8、莜面烤铑铑
“面”的原粮“莜麦”,也称“燕麦”、“玉麦”。莜面”可制造十几种花色种类供食用。“莜面烤铑铑”是十几个种类中的一种,是武乡东部高寒地域百姓主要家常面食。“烤铑铑”的制造办法:将莜面倒入盆内,用开水和面,揉制润滑,搓生长条,揪成小剂,将小剂在案板上搓成状如人舌的薄皮,再用右手将面皮搭起,卷成中间空的小卷,或者将面薄皮搭在左手拇指下方,用右手托渐渐将面皮推向左边,成棱条状的长卷,然后悄悄卷起,竖立在蒸笼里,急火蒸10分钟左右即熟。食时,将烤铑盛在碗里,倒入蒜汁或醋即可食用。
十一、武乡结婚风俗村里的
在武乡民间,结婚嫁娶有“乱媳妇”风俗,这种风俗从何沿起,无从讲究。不过,听人们说,在旧社会有这种习尚,“乱熄妇”,意即戏趣逗乐新娘,具有恭贺喜庆颜色,“乱媳妇”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一、入洞房前
当娶亲队伍归来时,不管新娘骑马、坐骄、乘车哪种方式行至婆家门前乱媳妇便开端了。乱的年轻人多为新郎的同事、同窗、同龄人,他们将媳妇从马上,轿里或车内先揭去红盖头,彰显出新娘形象,然后胁迫新郎将新娘背或抱起进大门。这时鞭炮声声,鼓乐齐鸣,一片欢乐氛围,看繁华的人们喜笑颜开。新郞背或抱起新娘在人群里挤着进门,年轻人推推搡搡,你拖我拽,不是将媳妇拖了下来,就是让新郎抱着媳妇转圈子,有的还特意逗乐媳妇,小后生们有的要鬼脸,成心制造进门难度,不让他(她)俩好事多磨。围的不透风的婶子大娘闺女媳妇众乡亲们,笑的前仰后合。好不容易进了大门行至院中。进洞房门又遇到了难关,年轻人在洞房门前门楣上方成心插朵鲜花,有一定高度,让新郎抱起新娘摘取,新郞新娘经过接二连三的努力,鲜花总算摘取进了洞房。爆竹声也随之停了下来。
二、入洞房后
入洞房后,乱熄妇又构成高潮,过去,住宅多为土木构造,窗户多为花格窗棂,娶媳妇时,花格窗上糊白毛纸,四角贴有云头窗花。当新娘一进洞房门,年轻人马上扯窗纸,把有窗格里的纸全戳透,也有人用力过猛,以至将窗格木条给戳坏的也很不见怪。听说,拆穿窗户纸是好事。否则还显得不吉利呢,在武乡中西部以为,戳透的窗纸三天内不能糊,解放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窗户改装成刻安玻璃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乡村住宅赶向城镇化,门窗宽大,全部双层玻璃装置,扯窗纸风俗慢慢消逝。
当新娘进入洞房后,一些未嫁的闺女想观而不敢进门,只能在外隔窗窥视。新媳妇稳坐坑或床角,年轻人不让媳妇安生突地围了上来,有的说笑话逗趣新娘,有的让媳妇点烟,有的让媳妇唱歌……如若媳妇不容许,年轻人就将媳妇架在空中前后晃游,名曰:“筛油糠”(打谷时一种水平),以至一些年轻人成心将新郎找来,胁迫新郎新娘接吻,以至将他(她)俩绑在一同,头对头绑在一同,叫二龙戏珠,男女头脚错位捆,名曰:柳树盘根,有的将毛巾,条帚,皮球之尖小物件强行塞在新娘裤腿内,让自行挖取,名曰:摸圪蚤,乱媳妇项目繁多,方式不拘,新郞新娘给他们发喜烟,散喜糖,直至就午餐为止,乱媳妇的年轻人慢慢离去。
三、晚饭后
晚饭后,年轻人慢慢来到洞房,洞房内人声鼎沸,繁华特殊。还是有的成心说笑话逗乐新娘,有的要和新娘打牌,斗地主、争上游、滚猪成赛,有的依然胁迫新娘唱盛行歌曲。……夜深人静,乱媳妇的年轻人洋装离去,洞房内只留下新人一对。随同着狡遐的月光,有的在窗外偷听他们交头接耳,有的扒在窗台上,偷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至有的人不辞劳苦,发扬人梯肉体,攀上屋顶,点燃棉花,辣椒,将烟熏至洞房内,使新人不得安生。当然存在不平安隐患,在这种状况下,新郞家人发现他们乱媳妇颇具特征卓有奉献,并不视为恶事,便将和气饼放在窗外,让他们再度返回与新娘和新郎一同分享,才为不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