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上党区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2-08 20:01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西火秧歌  
西火秧歌也称西火干板秧歌,由“地圪圈”秧歌开展构成,来源于长治西火、荫城一带,又称“荫城秧歌”、“红板秧歌”,约兴起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原为逢年过节打铁挖煤时唱的调子,打地摊演唱,道光年间勃兴,普及长治大小村镇。  
西火秧歌唱腔普通分为短板和长板(慢板),短板为七字句,长板为十字句,尾字请求押韵;早期行当只要“小生”、“小旦”两个角色,清咸丰年间逐渐开展齐全;剧目短小精悍,扮演粗暴泼辣,道具烦琐宜置;传统剧目有《打酸枣》、《十二月观花》、《双许亲》、《双凤配》、《双姑贤》、《三顶灯》、《打南阳》、《白玉簪》、《忠孝牌》等30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物质、肉体生活的变化,西火秧歌的内容也不时创新,如新增剧目《收羊毛》、《闹满月》、《麻绳记》、《新羊工》、《巧送钱》、《民兵的》、《兄弟应征》等。  
二、铁礼花  
“铁礼花”民间俗称“铁犁铧”(犁铧溶化铁水向空中打散),是传播于上党地域的节日社火活动。长治地域冶铁业昌盛,旧时,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或七月十五,当地人有在老国槐树下用消融的铁水向枝叶间散打的风俗,人们选用这种方式寄予对“屈死鬼”的同情,祈望他们能象大海捞针一样,再世成人,从而构成鬼节打铁礼花的风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开展,“铁礼花”逐步演化成人们在慌张劳作之余,祈盼生活富足,用以放松身心的一种节日社火风俗。  
“铁礼花”风俗与当地传统节日密不可分,主要有“添仓节”、“老君节”、“神农节”、“元宵节”等。打铁礼花时,要选用铸炼铁器后的报废铁料,经坩锅溶化成铁水,专人担任抬出铁水,“铁礼花”关键在于一个“打”字,干练的艺人舀出铁水放在木板上,手持另一块打板猛击放着铁水的一头,铁水被击打进来,碰到树枝,向空中迸射出万道光辉,腾空绽放,流星雨落,光芒耀眼。此时,艺人们旋转着“火伞”、奔跑起来的“火牛”、腾空飞舞的“火龙”,一个个活灵敏现的扮演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图。为避免被飞溅出来的铁花烫伤,打铁礼花的艺人普通头戴一个用水浸湿的帽子,并且把老羊皮袄反过来穿在身上,手里拿的勺子是用木头做的,并且需求在水里浸泡一天,才不会熄灭。  
“铁礼花”产生于劳动人民的消费理论活动,与人民消费生活息息相关,为我们研讨上党地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提供了大量的实物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讨价值。  
三、上党腊驴肉制造技艺  
上党腊驴肉是山西长治市的汉族传统名吃,其肉质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味四溢、耐人寻味。早在明代,腊驴肉就已著名于上党和晋南地域,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南京等南北名城。腊驴肉与当地的凉粉、酥火烧被称为潞安府(长治古称潞安府)三宝。  
制造腊驴肉的原料为驴鲜肉。切肉时,要按部位把肉分红前肘、后肘、前臂、后墩、元宝、肋条、腱子、腰球、肚厢皮等,并顺着-把各部位肉切成1~2公斤的肉块;用清水浸泡12小时,洗净后,入80℃清水锅内,加调料(每15公斤生肉加花椒35克、大料25克、茴香35克、食盐300克)滚煮三、四个小时;出锅晾凉后,将肉按部位依次放入盛有老汤的砂锅,加满例汤,上压小石块,炖煮12小时(其间不时加汤)即可出锅上市。  
上党腊驴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同时又可健胃、活血,是脾虚肾亏和贫血症患者的滋补食品。驴肉富含蛋白质、钙、磷、铁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高铁等特性,常食之有一定的补益食疗作用。  
四、上党乐户班社  
长治古称上党,战国时期为韩国别都,秦、汉时置上党郡。上党者,“与天朋党也”。苏东坡诗云“上党历来天下脊”。这里东临太行,西屏太岳,位于晋冀豫三省接壤处,“北扼幽燕,南瞰中原”,天文形势共同,向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语,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历代统治者所注重。上党盆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高山盆景、清凉之都、太行明珠”的佳誉。  
上党地域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具有长久的历史和绚烂的文化。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即有人类活动。相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是在这里尝百草、兴稼穑。著名的史前文化传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坚韧不拔、愚公移山的传说故事就发作在这里。“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上党这块“红色之都、绿色之城,神话之乡”,素有“民歌之乡、戏曲摇篮、曲艺之乡”的佳誉。相对闭塞的地域环境使得这里的人们有着激烈的地域认识,大量保存着原生态特征的民族民间艺术也得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传承。千百年来生成的民风民俗活动有着深沉共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深入的地域特征。世代传承、生生不息上党民俗礼仪细乐,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生态环境下开放着的一束民俗民间音乐的奇葩。  
上党民俗礼仪细乐(以下简称上党细乐)主要流布在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地域,也就是如今的长治和晋城两市所辖的19个县区(习气上又称晋东南地域)。它是上党地域流布最广、储量最大的民间乐种,礼乐祀神是上党民俗礼仪细乐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民间音乐演绎民俗礼仪为其主线,以礼乐合一、无乐礼难报、无礼乐难施为其鲜明特征,以承办民间礼仪乐事所谓“行礼事”为其主要内容。上党民俗礼仪细乐在上党地域的民俗活动中具有重要功用,是山西上党地域人生民俗礼仪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其生存方式主要是为宫廷执事、为王府、中央官宦和军旅应差,以及民间的民俗庆典活动和百姓婚丧嫁娶等效劳。  
上党民俗礼仪细乐的传承者主要是历代生活在上党地域的“乐户”的后嗣。“乐户”一词最早呈现于北魏的文献典籍中,也称之为乐人、乐师、乐工、乐伎等,是奴婢的一种。其构成是缘于刑事牵连,是封建社会刑事处分的一种手腕。通常是将罪犯的家眷没入官府,充1*,名隶乐籍,户称乐户,以吹弹歌唱供人吃苦,世代因循。  
在乐户集中的上党地域,从事民俗礼仪音乐的乐户自称“行(hang)道家”或“行(hang)户家”;习气上被社会辱称为“王八”或“龟家”,民间也有“吹工”、“吹手”、“鼓匠”、“吹鼓手”等称谓,显现了其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位置的低下,和对其劳动成果的蔑视。  
在上党地域的襄垣、壶关等地传播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头戴七折八扣,身穿有领无袖,脚踏五福捧寿,手拿一尺不够。走在大街,排成两绺,锅圪拉火,棚匠服侍,走在人前,吃在人后,连毛芽菜,点心不馏”,勾勒出乐户低*受辱的社会形象。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籍制度被取消。但是,由于激烈的历史惯性,这些社会特征仍然不断持续下去,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乐户才真正取得人格上的自尊,享有了公民应有的权益和公平的社会位置,传统意义上的乐户才真正消亡。但他们历代相传从事的音乐文化活动却得以保存下来。  
上党民俗礼仪细乐活泼生长在上党地域,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遗址。散布在上党地域各地的咽喉祠以及庙宇中的壁画、砖雕、石刻和公开出土的文物,都忠实地记载了古老的乐户文化,也显现了以上党地域民俗礼仪细乐为主要载体的乐户文化的曾经的繁盛。晋东南上党地域的乐户主要散布在长治、潞城、壶关、平顺、长子、屯留、黎城、襄垣、高平、陵川、晋城、阳城、沁水,以及周边河北省和河南省的一些县区。上党民俗礼仪细乐主要效劳于大型的民间赛社和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称为“办大事”。上党细乐参与的执业活动,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早期的宫廷礼宴与祭奠(已失传);二是官府的春秋社祭、官宦迎送;三是乡间神庙的迎神赛社;四是乡民的红白喜事的承办;五是行业神的诞辰祭奠等等。上党古赛祭仪、婚俗礼仪、丧葬礼仪以及行业信仰风俗等是民俗礼仪细乐的主要内容。上党民俗礼仪细乐的主要艺术特征是:其一,鲜明的礼仪特征、民俗特征和地域特征。其二,共同的传承群体和授艺方式。其三,音乐曲牌的历史传承性、丰厚性和创新性,以及乐器运用的共同性和艺人绝技的单一性。  
上党民俗礼仪细乐是上党地域的赛社与乐户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集中表现,是全国范围内少有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宏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关于人类学、文化学、宗教学、民俗学、古代乐舞研讨、古代戏曲史研讨以及剧种形态和中国伶人史等学术范畴有着极端重要的研讨价值和学术价值。上党细乐及其传承乐谱有极端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活化石意义。上党细乐艺人在艺术理论中积聚了一套演奏根底方面的体系,还养成在宫调方面、乐律学说方面的乐律体系和理论体系。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度对民族民间文化维护工作的注重,上党细乐的传承与开展也惹起学术界和文化界一些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五、八义红绿彩瓷制造技艺  
八义红绿彩是磁州窑系继剔花、白底黑花等装饰技法之后,创新而成的一种瓷器装饰艺术,散布于长治县八义镇的八义、东山、南泉庄村一带。八义窑址坐落在八义、东山两村之间,村子四周有优质高岭土(白矸土)、煤炭、水等资源,为烧瓷工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明万历版《潞安府志》记载,潞安城西南的城墙上开有“八义门”,左近有八义瓷器销售市场,阐明潞安城当时已是瓷器流通、贩运的重要通道和销售集散地。  
长治八义窑的红绿彩瓷器是釉上彩瓷,其烧制办法为:在本地白矸土拉成的较为粗糙的瓷器坯胎上,施一层白色的化装土,再施透明釉后,入窑高温1200度左右烧制白釉瓷器。出窑自然风干后成白瓷废品,瓷绘艺人用毛笔蘸上红绿黄彩在釉面上描画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以800度左右的低温停止烘烤,使彩料与瓷釉渐渐烧结,在白釉上呈现鲜艳的红绿彩。红绿彩瓷器的品种有碗、盘、瓶、钵、盒、碟、盏、小人、动物、玩具等,图案有折枝花卉、鱼虫、人物、文字等。瓷上绘画以写意为主,兼有写意、勾勒、填涂,技法娴熟,线条流利,形象生动。红绿彩瓷在配色装饰上作风共同,以白釉为主要底色,红、绿、黄为彩绘主色,洁白的瓷器上,呈现大红大绿的纹饰,颜色明快、艳丽,绘画古朴、豪迈,弥漫着浓郁的喜庆氛围。  
八义红绿彩瓷在艺术水准、成型工艺、烧制程度等方面具有较高成就,特别是胎、彩分烧工艺,为当时瓷器装饰手法的一种创新和尝试,创始了在器物上施彩绘画的先河,具有重要的工艺研讨价值。  
六、上党婚嫁风俗  
民国年间娶亲  
想新郎,盼新娘。  
一只萝头两只筐,  
就是俺的好嫁妆。  
骑红马,接你来,  
我种田来你持家,  
手挽手来过家家。  
古老的上党是一块广袤而又厚实的土地,蕴涵着丰厚的黄土文化,千百年来勤劳而质朴的上党人民不只在劳动中发明着属于本人的民俗文化,而且又在民俗中演绎着文化。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从一个人的出生到死亡,简直在每一个特殊的环节上都有其特殊的民风。其中娶媳妇做为人生中的大事,在上党的民间从繁到简,从传统到现代,自有“三里习俗各不同”之称。  
自古以来,上党和全国各地一样,婚姻礼仪都遵照着周代即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典礼和礼节。随着社会的开展,“六礼”的程序不时得到简化。虽然上党各地域之间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其总的演进趋向都是由繁到简。近、现代以来,上党各地的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  
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常常是由男女双方父母依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议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旧时,乡俗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公开无媒不成婚”。男女婚姻不能自主,悉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议婚考究“身世田园,门当户对”,选择门户极为考究。在沁县,过去门第观念非常严重,社会上分三等,“诗书宦门者为上等,业农工商者为中等,唱戏乐户抬轿者属下等,上等不与中下等为婚姻,而下等亦难与中上等作嫁娶,各称世家,对其门阀”。  
议婚初始,普通是由男方家长拜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假如女方家长答允思索结亲,男便当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讯问女方名字和出华诞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能否相合。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详细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互相间命相有无克异。民间普通以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猴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相生者可成,相克者须忌避,故土俗有“男犯妻家三十六,女犯婆家一世穷”之说。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如今大局部中央都不再考究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问名”。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依照长治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或说女方“问进来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前一局部内容。由于如今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但是然也就免了。  
在具备订婚条件的状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商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如今长治各地仍有这种风俗,不过“相亲”的主角已由双方家长变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相亲”的意义已不在于认亲家,而是经过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加深互相理解。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普通由媒人或引见人引见,两人对面而坐,相互窥视对方的形貌举止,正所谓“对象”是也。  
定婚  
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几,普通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局部内容和“纳征”。  
男女双方订婚,普通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赋别设筵招待亲友,名为“定亲饭”。主食普通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曾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有些中央,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  
定亲这一天,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  
上党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将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壶关、平顺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  
上党的许多地域,在定婚时还考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帖”上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姻愚弟(兄)鞠躬”。“龙凤帖”普通以大红销金柬制成,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日久(九)。有的则叠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同。  
在订婚后,武乡还有“请期”的规矩,即男方择吉日备礼纳彩,由媒人带领,用食盒两架抬送女家,并告迎娶月日。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友情绵绵不时。  
出嫁  
定婚以后,假如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约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称为“会择”或“择期”。早先普通要事前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当地各种属相的迎娶月份分别是:“鸡兔正、七月,虎猴二、八月;猪蛇三、九月,龙狗四、十月;牛羊五、十一月,鼠马六、腊月”。由于民间以为迎娶之期关系到男女双方的终身,所以十分谨慎,双方家长往来商量,常常从定亲到成婚要拖延一年以上,以至更长时间。  
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原屯留一带称为“送天气”,平顺等地则称为“下书”、“下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一些中央,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如今临娶“纳币”,为“大送”。  
男女双方准备婚嫁前,要举行送彩礼典礼。男方要依据女方的请求给女方送衣服用品和聘金。彩礼根本有六种:聘金、喜饼、喜面、插戴、成衣、喜红等。喜红是红棉布,用来制新妇女裤。彩礼其他五种不一定强求,但喜红必需有。  
上党大多数地域在迎娶前夕,男女双方互赠“牲料”,婿家牲料有少许米面、一刀猪肉(约一斤)、一块生铜、一块熟铁。女家牲料缺猪肉,有少许咸盐。每种物品都意味一定的意义:米面,表示米面夫妻,祝福夫妇节俭持家;猪肉,表示死肉换活肉;生铜、熟铁,表示铜铁姻缘,祝福夫妇终身相依,白头偕老;咸盐,表示有缘分,祝福夫妇和睦相处。男家牲料由新婿亲身送到女家;女家回赠,由新婿带回。“回面”后,岳家要用红布包生铁小块,一双筷子和一把米面,含义是米面夫妻快生子。至于新娘穿红,各地皆然。结婚为大喜,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求得不祥如意,类如八音会、拜天地、枕头内装筷子(快生子)、点婚灯等,皆属此例。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普通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武乡、黎城等地考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沁县、襄垣、长子的一些乡村则考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风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动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平顺则叫“皓脸”。其实是新娘停止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期的完毕。普通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招待行将出嫁的女儿。民间以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十分丰富,女儿也被安排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看待嫁的姑娘表示恭喜外,还要吩咐她一些尊崇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置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七、上党春节民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意图是要把一切穷运、倒霉通通扫出门。这一风俗寄予着人们陈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降临,家家户户都要清扫环境,清洗各种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四处弥漫着欢欢欣喜搞卫生、干洁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氛围。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将事前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听说压岁钱能够压住邪祟,由于“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能够平安全安渡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元旦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以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能够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珍藏,磋商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如今晚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风俗依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置图书和学惯用品,新的时髦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约、精巧的文字描画时期背景,表达美妙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方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氛围。这一风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端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来源及各类作品的特征都作了阐述。  
春联的品种比拟多,依其运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依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中央;“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只衬托了喜庆的节日氛围,也集装饰性、观赏性和适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提高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欢,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大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妙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华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予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妙将来的祝福。为了更充沛地表现这种向往和祝福,有的人痛快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收、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隆欢乐的喜庆氛围。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习俗和信仰,寄予着他们对将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来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只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厚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收》、《六畜兴隆》、《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妙愿望。我国呈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构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征。  
我国现今我国珍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传播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画了老鼠按照人世的习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局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分离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方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开展成挂历,至今风行全国。  
守岁  
元旦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元旦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元旦之夜,全家聚会在一同,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谈,等着辞旧迎新的时辰,彻夜守夜,意味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等待着新的一年不祥如意。这种风俗后来逐步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气在元旦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时光的意义;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辰普通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来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能够发明出喜庆繁华的氛围,是节日的一种文娱活动,能够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种类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严重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祝,图个吉利。如今,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域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消费的爆竹花色多,质量高,不只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装扮得整划一齐,出门去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率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同互相恭喜,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运用各贴互相投贺,由此开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晚辈拜年,祝晚辈人短命安康,晚辈可将事前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听说压岁钱能够压住邪祟,由于“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能够平安全安渡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元旦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如今晚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风俗依然盛行。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恭喜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非常盛行,有些不用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方式,依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致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需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晚辈们依次跪拜。能够逗留吃饭、游玩。  
二是礼节性的访问。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本人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扶持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状况普通不宜久坐,应酬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激性的访问。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访问。关于左邻右舍的邻居,平日没有多大交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晚辈叩岁;贺年是平辈互相道贺。如今,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同互相恭喜,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风俗,是人们辞旧迎新、互相表达美妙祝福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恭喜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髦。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相互投贺的风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常常运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消耗时间,也消耗精神,因而有些关系不大亲密的朋友就不亲身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替代拜年。明朝出色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绘:“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来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便当又适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分起,拜年又添“团拜”的方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期的开展,拜年的风俗亦不时添加新的内容和方式。如今人们除了因循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干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黄昏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假如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暮年”  
八、上党丧葬风俗  
华夏号称礼仪之邦,一部周《礼》禁锢了中国5000年。大到国事,小到生死,举凡种种,都有说法。终身一死,  
是人皆同。上党人看待生死,从始到终周到、圆满。  
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死是令人悲哀的事情,所以死者的亲属对治办丧事都很注重。同婚礼相  
比,丧礼更为繁琐和复杂。《潞安府志》载:上党境内“送死多厚于奉生”。人一旦寿终,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理丧。阴阳先生依据死者逝世的时辰和寿数,肯定大殓和出殡的时间以及其他相关事宜;然后孝子报丧,请“人主”(娘舅家的人)。人主来后首先要查看死因。若是暴亡或因受优待而死,孝子就非得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不可。假如是正常死亡,人主还要观察死者的装裹,验看棺木,并要找出点缺点来敦促孝子处理,以示其对死者的担任和显现“人主”存在的价值。总之,“人主”这一天是最具有威严和权利的,正所谓:有权不用,过时作废。“人主”拉开了丧礼的序幕———小殓——俗谓装裹或送终衣。主要是给死者穿寿衣。装裹前,先要给死者净面和理发,往口里放一、两粒珍珠或少许茶叶(普通是放茶叶)。给死者缝制5至7套新衣作装裹。贴身的衫裤必需是白绸,外面穿一、两套绸缎罩衣。寿衣的样式,采用旧时绅富之家的装扮,男子头戴衬帽,罩衣是棉袍马褂;女子头戴乌绫首帕,罩衣是大褂绣裙。用麻皮将两臂与躯体束结在一同。夏季小殓,还要在身上顺置一条与尸体等长的高粱杆,叫作“等身棍”。之后掩盖面,倒头(将遗体仰卧的方向颠倒过来)。遗体上面放一碗夹生小米饭,叫作“倒头饭”,饭里插一双筷子,叫作“香翎鬼箭”。  
最后,点起长明灯,用红纸贴神,白纸糊门。孝子在灵前设供燃香,焚化纸锞,大放哭声开丧。长治原城区给死者  
穿好寿衣后,还要往死者袖筒里放一种干烧小圆饼,数目比死者年龄多两个,分别装在两个袖筒内,俗称“打狗饼”。  
随带打狗饼,听说是为防阴间恶狗伤害。沁县对死者交换下来的衣服考究随手撂在房顶,待安葬时烧掉或任其日晒雨淋,不再处置,以祛除不祥。在给死者装束好以后,家人行将其从床榻上移置到一块木板上,“男正女侧”,即男性死者仰卧,女性死者侧卧。屯留在给死者穿好后,要在死者的腹部放一杆秤和犁镝。潞城一带考究老人寿终正寝后,将尸体从床上抬到椿凳上,叫“停念”,然后放进棺材。  
守灵——也叫“守七”。停丧时间普通5天或7天,古稀老丧为9天。停丧期间,每日早晚烧香焚化纸锞,并哭祭一  
番,叫作烧纸,每日以家常饭供献。入殓后,灵柩两头铺设谷草,夜晚,男孝子守在棺首,女孝子守在棺尾,和衣而卧,此谓“寝苦枕块”亡古礼。潞城在守灵期间,都要请乐户吹奏,祭风取水。晚上坐场吹奏3天,叫“三献礼”。  
大殓——俗称入木。于开丧后3天内深夜停止。大殓时,先举行送魂典礼。丧家给参与典礼的孝子发放孝帽或孝巾  
布,并给助丧者发一条用来避邪的白布(谓“离尸布”)。入殓前,棺材里面以白麻纸裱糊。棺盖下面贴1张圆形梅红纸剪纸花,叫作照面花。棺底铺垫煤末,顺置7棵谷草,铺设新被褥。褥上摆5张黄纸,错对陈放两排制钱,共7枚,叫作垫背钱。枕头制成鸡形,叫作鸡鸣枕。将阴阳先生罗列的入殓用物放入后,安放遗体,遗体旁边安放一些死者生前癖好的食品和习用的小件用具(如瓷壶、茶杯、烟袋等)。遗体上面撒满“金银”锞篓。子女还要丢入一些硬币。最后,除去盖面,盖好棺盖,由木匠钉棺。棺盖上呈三角形钉3枚系有红布条的制钱,男子是左边钉1枚、右边钉2枚;女子相反。  
入殓终了,将倒头饭移置棺首下边。壶关在人死后第3天晚上举行送魂典礼,事前准备一匹白纸马,叫“送魂  
马”。动身时,长子端1只瓷碗排头,众孝子跟随遗体转3圈后出门,助丧者持送魂马导行,行至土地庙方向的既定地点,面西焚香,长子奋力摔碎瓷碗,持马者将送魂马点燃,再以木棒用力一击,孝子们各依对死者的称谓重复祷祝:“某某,骑好马,踩好凳,上西天走好路!”同时高叫:“某某(晚辈先亡者)牵马来!”众孝子行跪拜礼,伏地哭祭。长子县还要停止点主典礼,也叫“成主行奠”。事前,丧家将神主牌位写好,特意让“主”字上缺一点,写成“王”字。以盛大的典礼请大宾用朱笔在“王”字上加一点,是谓点主。在入殓当晚夜间十点左右,死者后嗣亲友集队,音乐相随,至街头巷尾绕行一遭,叫“送灯”,沁源则叫“送魂”。  
报丧——近亲亲属丧,当即报丧;其他亲友可在大殓后报丧。报丧时,给每个亲友送6尺白布,以制丧服。  
盛饪罐——此物乃必备的殉葬品之一。开丧即备个小型瓷罐,陆续从祭奠的供献中夹取少许食品添入罐里。出殡  
时,装入倒头饭、半斤猪肉和半斤黄米糕,最后用黄裱纸糊口,插上香翎鬼箭,随灵柩入葬。听说,这是怕死者来生讨饭或饿死。另外,盛饪罐不能用卡脖口的瓷罐,怕死者来生得噎食病。  
镇物锅——属于镇邪的随葬品,出殡前准备1个砂盆或砂锅,内装1包镇物(乱丝乱麻、生铜熟铁、五谷等)。  
辞灵——出殡前一日,将灵柩从室内移放灵棚下,叫辞灵。辞灵时,门槛外放1只青瓦,前面抬柩的人迈出门槛,  
必需先将青瓦踩破,把灵柩放在两条长凳上,叫起灵。  
灵棚——殡葬之日,均在院中搭设灵棚。灵棚前面摆设供桌,供桌上陈放纸扎,正中放灵牌。左右置纸扎“童  
男”、“童女”。灵牌取深蓝底色,描银贴金,上面搭一条黑纱。“童男”、“童女”各执一幅灵幡。大门上张贴白纸挽联。  
丧服——出殡之日,孝子一概戴重孝,男戴孝帽,女扎孝巾,男、女孝子全穿孝衫、孝裤、孝鞋,腰束麻皮,是谓  
“披麻戴孝”。女婿不穿孝衫,只扎一条白腰带。  
祭奠、吊丧——祭奠和吊丧在殡日上午停止。雇用鼓乐手吹奏传统戏曲娱灵。哭丧的女孝子号哭来到丧家。吊丧男  
孝子到灵前燃香、添供,烧一把鬼锞,跪拜磕头,号哭数声。吊丧祭品随亲疏而别。旧时祭品分四种,一是“三牲  
祭”:猪头、鱼、公鸡;二是“三滴水”:供菜四大碗、四小碗、四个碟子;三是“白头祭”:馒头;四是“刀番  
祭”;一斤猪肉。现今,近亲关系主要以猪头、“三滴水”为祭品。普通关系是糕点为祭品。友好、同事吊丧,普通只送挽幛,挽幛均取蓝色、黑色或烟色(咖啡色),不用白色。  
壶关在殡日上午接灵——傍午举行接灵典礼,内外孝子齐集,灵牌导行,鼓乐齐鸣,孝子祭拜。  
送殡——午饭后送殡。孙女抱灵牌导行,接着是鼓乐、挽幛,后面是灵柩。灵柩不用车载,而是放在暂时绑扎的类  
似担架的丧具上,俗称“舆”,由助丧者肩抬。灵柩前后是嚎丧的男女孝子。灵柩前面拴一条灵布(现今普通以麻绳替代)。男孝子一手扶拉灵布,一手拄哭丧棒拉灵。长孙肩扛柳灵幡排头,长子紧依棺木排在最后,女孝子坐马车(个别中央步行)跟在灵柩之后,女婿端纸元宝行于侧。送殡至一定地点中止。孝子面向灵柩燃香、焚化纸锞,跪地磕头,中止哭泣,俗谓“祭止”。  
下葬——安葬前,先由女儿和儿媳扫墓。女往外扫3下,媳妇往里扫3下。灵柩入葬时,棺首朝里安放,“童  
男”、“童女”和盛饪罐陈放在棺尾两旁,镇物锅放在棺盖上,棺尾放一块画符的瓦片,叫作镇瓦。然后封墓门,填墓冢。柳灵幡正对墓道插在墓冢上,哭丧棒插成一行。安葬毕,孝子在墓前举哀,焚化纸锞及其它冥物。襄垣一带在棺木定位后,由阴阳先生安顿镇物,孝子入墓,用手帕在棺盖上轻拂浮尘,俗称“摸富贵”,并向外抛钱、抛馍,然后出墓同抬丧人入手掩埋。  
寄埋——照旧俗,夫在,妇不能入坟,少亡者也不能入坟,都得先行寄埋别处。  
燎火、水盆——送殡启程后,将守灵的谷草及死者生前运用的枕头堆集在大门外烧毁,表示烧除不祥,叫作“燎  
火”。同时在大门当间摆设一个盛有清水的面盆,靠盆放一把菜刀。送殡者回返丧家,必需先扶刀柄转三匝,以除不祥,然前方可进入大门。  
复二(复三)——普通丧事复二,年逾古稀的老丧复三。殡葬第2日(或第3日),子孙全身着丧服上坟修基并行  
墓祭,随带凉粉、寿饼等供品及纸锞和铁锨到坟地,先整修墓冢,将寿饼的大局部摆在墓冢上。另外,柳灵幡的枝条上挂一张,撕碎一张抛撒在坟地里,然后烧香、焚化纸锞。届时能够拆孝帽脱孝衫。返家后,将寿饼包卷凉粉(或粉条)赠送族人,每户一卷。沁县、襄垣除复三外,还有“近七”,即葬后第一个7天,每个7天子女都要到坟头哭祭一次,不断到七个七日完毕。“五七”前的各个七有不同的祭食请求,即:一七馍馍、二七糕、三七面条、四七火烧、五七酸菜煮水饺。“五七”最为考究,其夜鸡叫前上坟祭哀,并做五色旗、小伞,称“五阎王”过伞。尽七(满七个七日),可脱去重孝,至此就算办完丧事了。  
烧百日纸——初丧起满100天,在家里停止祭奠,并焚化灵牌,叫作“烧百日纸”。若百日内有惊蛰和清明两节,  
则必需在节前举行。  
服忌——居丧期间,丧家必需严守若干忌讳,叫作“服忌”。比方,不得参与文娱活动,不得充任娶送客,不得戴  
首饰,不得穿红挂绿等等。第一年春节,大门不贴对联;第二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黄对联。春节头5天,孝子不出门拜节,亲友也不到丧家拜年。  
长治市区自从上20世纪70年代建起火葬场,侈糜而又繁琐的土葬之风逐步废弃。但在乡村,由于条件限制和观念  
的落后,土葬依然占主导位置。  
九、上党饮食风俗  
第一怪:拉面扯得像裤带  
上党区人喜食拉面,制造拉面也具特征。拉面,当地人叫面“扯面”,也叫“老圪扯”。  
上党人豪爽旷达,喜吃一种宽窄与人嘴大小差不离儿的,当地人戏称“等嘴面”,虽象裤带、宽窄等嘴,但吃着有筋,咀嚼香甜,县内一绝。做这种拉面时,不加盐,不用碱,操作简单。多数户是将和好的面略微醒一醒,用擀面杖擀开,刀砺长条,双手拉长,拉出的面又宽、又厚、又长,活象裤带一样,落锅煮熟,浇卤热吃,越嚼越香。  
第二怪:灯糕蒸得像笼盖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娘家人要向出嫁未满三年的女儿送“灯糕”。“灯糕”底坐大,头顶小,活像一座宝塔。最大的灯糕有十二层,每层三十个红枣,其中双数层各多一个红枣,所以也叫“枣花”、“枣山”。一个灯糕需求八斤至十斤面粉,三百六十五个红枣,它意味着一年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红火,红至塔顶,不祥如意,步步登高之意。  
送“灯糕”除求大吉大利之外,还有让女儿早生贵子、让女婿求职高升之意。蒸这样大的“灯糕”的确是一种绝活,没有一定的面塑技术是蒸不好的,由于它和面、下碱、掺老酵、捏制把戏都有规律。技术性高的还在灯糕上面捏做十二生肖动物,如银鼠探险、金牛望月、猛虎下山、玉兔寻宝、青龙卧雪、小龙出水、一马领先、三羊开泰、猴王登山、金鸡报晓、神犬吃月、八戒献宝,个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整个笼盖大的“灯糕”就像一件面塑工艺品。有一秀才编写了一首打油诗:“灯糕盘大顶部小,大花小花都有枣,女婿女儿吃了它,生女育儿招财宝”。  
第三怪:家家都沤老黄菜  
“老黄菜”也叫“酸菜”或“浆水菜”,是农家风味特征菜。由于它是沤成酸菜再晒干成黄红色的菜,可寄存数月不坏,故称“老黄菜”。老黄菜,按形态分,有干黄菜、湿黄菜;按原料分,有白萝卜黄菜、芥缨黄菜、刺角(野菜)黄菜;以办法分,有大缸黄菜、小瓮黄菜。  
制造老黄菜,当地土语叫“按菜”。按菜的办法是,先将白萝卜须刮净,洗去泥土,控净水分,再用耪床擦丝,放入缸内,用长擀杖捣实,上放大箅子,再放一块压菜石压紧,加冷水密封。按菜时能够单按一种菜,也能够多种蔬菜混按。如有的把白萝卜缨、芥子缨、菜根缨洗净晾干水分,或煮熟挤净水分后再剁碎,同萝卜丝混合按,叫“花菜”。这样一缸内就能够按两种菜,即上面沤制的发黑叫“黑黄菜”,下面萝卜丝叫“白黄菜”。黑黄菜供冬天吃,白黄菜晒干供春、夏用。每天早晨吃圪糁稠饭配酸菜,从入冬直吃到来年开春。  
第四怪:菜饭里边没有菜  
菜饭,也叫“和子饭”。一种用小米或玉米圪糁煮成稀粥,然后再下进三和面或粉豆面条,添盐加醋烹调而成的饭食。这种饭食人们习气在晚上用。下面条或拌圪塔叫面菜饭,不下面条的叫瞎菜饭,普通不放菜,故而“菜饭里边没有菜”。实践这是过去生活条件低下时一种无法的做饭方式。  
第五怪:主家备菜酒自带  
上党区西火镇及周边一带的村庄,爱喝酒的同伙相聚到谁家饮酒取乐,主家不但不厌弃,还主动炒一盘菜,如山药蛋丝、萝卜丝或白菜丝,并取出一瓶白干供聚者饮酒欢乐。但主家的酒饮完后,凡在场内饮酒的欢乐者,都在怀里揣掖着一瓶白酒,主动取出来供大家继续猜拳行令饮酒,直到酒完人醉方可罢休。所以当地人传播着“长治西火有一怪,喝酒规矩不毁坏。主家没酒只备菜,谁来喝酒本人带。”  
第六怪:吃饭聚到饭市来  
上党区乡村百姓吃饭有“舀饭拣大碗,端上到饭场,一家一个样,相互能品味”的习俗习气。饭场即饭市,大村几十个,最小的村也有一两个。有在树荫下,有在碾磨旁,有在十字路口,有在村路两旁。普通夏坐荫凉处,冬移向阳方,一日三餐均有人,蹲饭场吃饭成习气。饭市上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说说笑笑,热繁华闹。饭场、饭市是传播新闻、交流信息的场所。这真是“老年饭市说古董,青年饭市瞎胡喷。小孩边说边打闹,妇女边吃边说笑”。  
第七怪:西池喝酒不配菜  
上党区西池、东池、南池一带村民,把喝酒不配菜叫“干喝”,吃菜不喝酒叫“光吃”。无论大事、小事、喜事、丧事,只需客人到场,先吃菜,不喝酒;假如菜不廉价,就先喝酒,而且是大杯大杯地喝,什么时分喝得酩酊大醉,才要离场。所以当地人传播着“西池百姓真正怪,喝酒吃菜两分开。先喝后喝都能够,反正喝酒不配菜”。  
第八怪:铁勺做饭味不坏  
上党区雄山脚下的荫城镇,因历史上消费铁货,远销国内外,故有“万里荫城”之名誉。据史料记载,荫城镇各村自战国时期就开端了简单的铁制炊具消费,如锅、铲、勺、瓢、刀、笼、鏳等,为促进上党饮食文化立下了丰功伟绩。特别是消费的“铁匙切菜刀,铁勺大炒瓢,运用不生锈,做饭滋味好。”假如用铝、铜或其他中央的铁制炊具做成的饭菜,吃不了就锅盛放一两天就有异味,而用荫城消费的铁锅、铁勺、铁匙、铁瓢做出的饭菜,原锅盛放一两天也无异味,回锅热一热原味不变。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