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隆化县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2-04 19:37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隆化中幡  
隆化中幡是隆化县传播的民间杂耍,构成于明朝末期清朝初期,昌盛于清末至中华民国期间,至今已有400余年。新中国降生后,很快得到提高开展。文革期间又几近沦亡。1984年以后经过县文化部门发掘整理、进步,逐步构成隆化文化品牌。  
隆化中幡的扮演主要是以道具外型,展现演员表现技巧和体能巧妙分离的一种杂耍方式。民间用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祈福、庆典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和二月十九“观音寺”庙会和各种庙会都会一展风姿。老百姓不但用它来祷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且还用于强身健体、休闲文娱等活动。  
隆化中幡扮演方式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扮演者身着传统侠客黑色衣裤,头扎共同头巾,伴着锣鼓声大小中幡一齐舞动。扮演技巧主要有:中幡探日、插香、苏秦抱月、托塔压腕、串肩、背花、灌顶、灌肘、断梁、牙架、童子拜观音、张飞大骗马、单金独立、老虎大劂尾等外型和绝活串连成一个完好的套路。舞幡是十分费劲的,因中幡重量达50余斤,加上迎风翻舞重量可达100斤左右。所以舞幡对人们也是一种身体锻炼,对安康有一定的好处,此种方式一方面丰厚了大众文化文娱生活,又加强了人们的体质,因而深受广阔大众的喜欢。  
道具也有它的独道之处。中幡高10米,宽1.2米,小中幡高8米,宽1米。用一根10米高(大)或8米(小)的竹杆(筒子)将幡旗固定在旗杆上,两边彩绸各一条,旗杆顶端有一面尖旗(风标旗)指示风向,又有一根桦树挑子串起三个楼子,两侧各有一面边旗,面旗中心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大字条幅,舞动起来左右翻腾起伏跌宕好似云中探花、十分壮观。  
隆化中幡曾在1991年5月15日参与河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扮演,遭到国度、省、市级指导的好评。在2002年8月28日承德市国际旅游经贸洽谈会开幕式展演。2002年9月18日又参与承德市国际摄影节展演,遭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  
二、黄河九曲灯会  
黄河九曲灯是隆化城乡在正月十五期间举行的大型灯会,是由古战场中的黄河九曲阵演化而来。传说赵公明妹妹姬宵、碧宵、琼宵为破敌摆过此阵。灯阵中有365盏灯,即是阵中365名带兵喽罗,每个喽罗带兵3名,全阵共1095名兵丁守阵,中心(天灯)指挥官用红绿旗指挥,变化阵势,使敌方堕入阵中,迷若瀚海,不知所措,后被民间艺人演化为黄河九曲灯会。  
黄河灯的架子用竹木、秫秸和向日葵杆编扎,高5尺,九个曲阵连成正方形,横竖排各19盏灯计361盏,门灯4盏,其中,中心一盏为天灯,设高杆挂起,365盏灯意味一年365天,遇上闰月年门灯加成5个。灯距和路宽各5尺,占地近2亩,九个曲阵有固定的道路,入阵后依次先到四门斗,再到四边中间曲阵,然后抵达中心即“天灯”处,再转出灯阵。从入阵到出阵路途540米。灯架上的365盏灯碗木托钉在5尺高的立柱上,上放麻油小碗,也有用荞面捏成灯碗,趁荞面未干,冻在立柱上,灯盏外罩各色纸罩,入夜365盏灯一齐点燃,交相辉映,蔚为壮观。灯会设专人添油,点燃被风刮灭了的灯。每天用麻油10斤左右,从灯明灭状况,预测年景和月日好坏,灯展完毕后,人们还要抢灯,以期喜得贵子。  
灯会普通在元宵节前布置妥当,正月十0灯,到正月十六游赏4天。灯阵外设高架秋千,为灯会配套玩耍,增加节日氛围。游灯会正值春天来到,万物复苏,男女老少到此一游,既锻炼身体又熏陶心情,所以能走动的都要游灯会,特别要走到阵中去摸旗杆,以应“摸摸旗杆,岁岁安全”的吉言。  
三、一百家子拨御面技艺  
在隆化县城北三十公里处有座古镇---张三营镇,清代,因这里只要百十户村民而被称为“一百家子”。张三营镇群山环抱,风光秀丽,以盛产“一百家子白荞面”而举世闻名,白荞面可制造多种别具风味的食品,其中属“拨面”最为上乘。据考证,乾隆二十七年重阳节(1763年),乾隆皇帝赴木兰围场狩猎驻跸张三营行宫,在品味当地拨面师姜家兄弟的拨面后,龙心大悦,喻赞此面“洁白如玉,赛雪欺霜”,并御封为“一百家子拨御面”。  
三百多年来,拨御面虽经十几代人的传承,但至今仍坚持原始的风味和共同的技艺。拨御面的制造办法非常讲究,和面时,用滚开水烫四分之一(冬天烫三分之一),然后用手蘸冷水按挤,将面揉成一团。醒非常钟以上,再把面放在拨板上,用擀面杖将面擀成八寸到一尺宽,不超越一厘米厚的长方形面饼,然后双手平持特制拨刀,应用伎俩、手臂、手指的巧妙配合,依照快、准、匀、细的请求,拨成三棱型的面条,再依照客人的不同爱好和请求制卤调味。  
拨御面风味共同,工序传统,拨技精深,工艺讲究,高级拨面师可将面拨到“细如针,白如雪”的水平,可谓中国民间手工技艺一绝。拨御面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大量蛋白质,且含糖量极低,长期食用有助于治疗噎食、风眼、化积、止汗、糖尿病、高血压、小肠疝气等多种疾病,对心脑血管硬化患者恢复安康具有意想不到的食疗保健价值。  
目前,人们不愿意再学习这项工序复杂、经济效益不高的传统手工工艺,就连它的发源地张三营镇也少有人问津,在世的拨面老艺人也廖廖无几,使得它面临失传的境地。  
四、霸王鞭  
隆化县“霸王鞭”发源地,位于隆化县城东北章吉营满族乡章吉营村。离县城30公里,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总人口16536人,章吉营乡章吉营村交通兴旺,山川秀丽,四季清楚,气候宜人,又是满族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中央。  
隆化县“霸王鞭”别名“地落子”是传播民间比拟普遍的一档花会。构成于清道光年间,昌盛于清代至中华民国。据考证章吉营村的“地落子”是邹、武两姓祖传会档,邹家扮演的叫“大落子”,武家扮演的叫“小落子”,两档落子各有特征,为扬长避短合二为一:即霸王鞭。当时的扮演方式为一男一女或二男二女,男为丑,女为丑婆。男持霸王鞭,女拿竹板,边唱边舞,加上打击乐的伴奏,男女演员扮演戏斗、磕鞭、压鞭、打八下、二踢蹦子等共同的动作,还要完成走八字、套葫芦、龙摆尾、倒脱靴、串黄瓜架、编排子等整个套路。如今的霸王鞭扮演也十分有特性,节拍明快,豪放粗暴、洁净利落、潇洒大方、滑稽诙谐、板鞭流利。扮演作风技巧请求较高,必需做到:夹胯提气稍含胸,耸扣错肩要放松,戳鞭有力用脆劲,双膝弯曲有弹性,打鞭必需有力度,作风表现技巧中。  
霸王鞭(地落子)作为河北民间舞蹈的品种之一,已于1983年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北卷和承德分卷。1984年经过县文化部门的发掘整理,对“霸王鞭”(地落子)停止了变革创新,1985年以“地落子”为素材编排成群舞“端午之夜”代表承德地域参与河北省首届舞蹈大赛,取得编导、扮演二等奖,1989年改编的双人舞“霸王鞭”在河北省民间舞蹈交流会上获“燕舞”奖,1991年河北省第三届-会开幕式上停止扮演,获开幕式优秀团体扮演奖,2003年“霸王鞭”取得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扮演项目二等奖,2008年以霸王鞭为素材编演的“鞭韵乡情”荣获河北省第九届燕赵群星三等奖。目前“霸王鞭”已成为隆化县全民健身和民间舞蹈的传统保存项目,使这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推行和传承。  
五、滕氏布糊画  
滕氏布糊画是著名民间艺术家滕腾先生创造的新画种,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滕氏布画”继承发扬了中国画特征和中国传统艺术作风,创作技法集绘画、雕塑、刺绣、表糊、剪纸等工艺之大成,用料考究、颜色绚丽、操作细腻、画面逼真、取材普遍,无论人物景色、花鸟鱼虫均可入画,并能有章有节,有情有态,能远能近,可虚可幻,凹凸分离,风格多变,有油画1之效果,但不失国画之特性。有写意之观感,又具有布糊画之作风。(承德)  
滕腾,1932年生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中国滕氏布糊画开创人。现任滕氏布糊画研讨所所长,中国民协布糊画专业艺术委员会主任。1993年被结合国教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巨匠”。2006年被国度开展变革委员会、国度民委、监察部、民政局、财政部、人事部、疆土资源部、文化部、国资委等九部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巨匠”称号。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个人)。  
滕氏布糊画继承发扬了中国画传统艺术作风,集绘画、雕塑、刺绣、裱糊、剪纸等工艺之大成,构成了本人共同的艺术特征。  
近十几年来,创作出作品千余种,其代表作有《天下布糊第一寺》、《九龙壁》、《九凤壁》、《凤凰宝相瓶》、《战争兴盛图》、《大威德怖畏金刚》等,先后取得“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99全国专利技术创造博览会”金奖、“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山花奖·金奖、“首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奉献奖、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巨匠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等,60余项大奖。在民间工艺美术方面,发明出了可喜的成果,获得了“华夏一绝”、“一枝奇葩”的佳誉。  
六、隆化满族二贵摔跤  
“隆化满族二贵摔跤”是传播于河北省隆化县城乡的一种传统满族民间舞蹈,构成于清朝道光末年(公元1820年前后),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1987年,经过隆化县文化部门发掘、整理,开端在全国各地停止扮演。经过20多年的不时进步,逐步成为隆化乃至河北省的文化品牌,屡次在国度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在全国惹起了很大反响。省内外许多文化艺术团体竞相前来学习它的扮演并以不同的方式走向舞台。2008年1月被列为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隆化满族二贵摔跤”是一种传统民间道具舞蹈。扮演者在扮演时,将摔跤道具牢牢地绑在背上,双腿全蹲,双手倒穿一双薄底布靴,在道具围子的躲藏下,用两只胳膊扮演对方的两条腿,构成两个夸大的矮人摔跤姿势,在武场乐队的伴奏下,手足并用,做出许多如:抡、转、滚、举、扫、磕、绊、支架子、下绊子等摔跤动作,一个人活灵敏现地扮演两个满族武士摔跤的局面,它的扮演强撼有力,动作诙谐诙谐,集体扮演更是气势恢宏,局面壮观,极具欣赏性和共同的艺术气魄。同时,它的扮演集共同的道具、体育、艺术于一身,具有特殊的历史、学术、适用、研讨、欣赏价值。隆化满族二贵摔跤不同于其它民族地域的“二人摔跤”或“二鬼摔跤”,它在扮演时双腿全蹲,双手直接拄地,构成两个夸大的矮人摔跤姿势,这样舞蹈动作愈加灵敏,扮演形象愈加逼真,其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和舞台效果是其它任何方式的“摔跤”无法比较的。  
“二贵摔跤”曾5次代表河北省参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扮演项目的竞赛均获金牌,并先后在第一届国际民间艺术节、首届全国单、双、三人舞蹈大赛、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艺术节、第三届全国农1动会、首届全国“四进社区”优秀体育健身项目展演等国度级竞赛中获奖。特别是2006年以来,它先后参与了第四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暨“2006体验中国奥林匹克文化节”文艺演出、“河北省文化艺术展演”落幕式文艺演出及河北电视台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并在“祝愿河北”2007年春节晚会“魅力河北”节目征集中荣获三等奖(这是承德市独一参与演出并获奖的节目),同年6月被河北省政府发布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参与了在省博物馆举行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2007年9月,受澳门特区政府约请,又远赴澳门参与了题为“月满照濠江”中秋文化艺术交流演出,这是该节目初次走出大陆在海外参与大型文化活动。11月末还先后参与了河北卫视“奥运小冠军”、中央电视台(二频道)“为您效劳”栏目专题节目录制等活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30多个新闻媒体对该项目做过专题报道,河北电视台、承德电视台也先后制造了专题片,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特地拍摄了纪录片“二贵摔跤”并经过国际频道在东南亚等世界多个国度播放,使这一具有承德满族特征的艺术精品享誉海内外。  
七、八大怪  
八大怪是河北省隆化县独有一种传统民间灯舞,构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前后),昌盛于清末至中华民国期间,至今已180多年。新中国降生后,很快得到提高与开展,文革期间又几近沦亡。1984年以后,经过隆化县文化部门发掘、整理、进步逐步成为隆化乃至河北省的文化品牌。  
隆化满族八大怪是一种民间道具灯舞。它是八种淡水动物外型所组成。八怪有:龟(王八)、鲇鱼、螃蟹、青蛙、虾米、蜗牛、鲤鱼(女)、蚌(女)。因道具特殊,动作祟异,因而而得《八大怪》之名。民间用这种扮演方式主要是为了丰厚祭奠、祈福、庆典等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火神庙盛会和各种时令庙会大典《八大怪》都会一展风姿。人们不但用他们来祷告风调雨顺,还用于停止强身健体、休闲文娱等活动。  
八大怪的扮演及套路也有其特殊性。扮演者将做好的怪型背在身上,伴着锣鼓点的节拍型随人而舞动。主要以:二龙出水、剪子鼓、串黄瓜架、套葫芦、龙摆舞、编拍子、王八旋窝、蚌大翻转、鱼跳龙门、王八戏蚌等队形和绝活停止扮演。因八大怪造形共同逼真,扮演恢谐生动,局面壮观,气势恢宏,深受广阔观众的喜欢,并在各地众多的花会档目中独树一帜。  
道具更具有特征,首先用竹片扎成动物模型,模型均在1.5米左右大小,然后在用纸裱糊、彩画。外型活灵活现、形象逼真。如夜晚扮演,在道具外型里放上蜡烛,更是活灵敏现,灯舞分离,十分壮观。  
2005年县文化馆又把八大怪做为民间舞蹈搬上舞台,对道具停止了变革,将原来用纸裱糊改用彩绸裱糊,再配以彩绘和各种颜色的亮片,使其外型愈加靓丽,颜色愈加鲜艳,扮演者在扮演时,身背道具戏曲彩装装束,采用本型共同的行进舞步,手持各类兵器,在潮水般的锣鼓声中起舞,并随着节拍逐步加快而进入扮演0。  
八大怪曾在1991年参与河北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开幕式大型团体操的文艺扮演。遭到国度体委、民委、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厅等指导的赞誉,并给予高度评价。还屡次参与了承德市会演和省展演。均获大奖。2007年被承德市人民政府发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八、隆化特产  
1、隆化山杏  
隆化山杏是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的特产。隆化县坚持把山杏产业作为一项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经过多年来时断时续地管护和开发,目前已成为我国华北地域范围较大、质量优秀的山杏资源大县。  
隆化地处河北省北部燕山东麓,境内多山川河流,属典型的大陆性季习尚候,森林掩盖率达53.4%。山场宽广,经济林木资源丰厚,其中野生山杏林近80万亩。山杏集食用、药用、炭用于一身,用处普遍且苗木成活率高。该地共有山杏林总面积113.7万亩,其中人工直播及野生山杏林91万亩,退耕山杏林16.5万亩,林业项目建立荒山匹配山杏林4.5万亩,大扁杏林1.7万亩。其中有80%以上杏林曾经进入盛果期,主要散布在安定庄、中关等10多个乡镇。杏扁以西川和北川乡镇最为集中。  
近年来,该县经过狠抓山杏基地建立、加快野生山杏改接步伐,积极探究进步杏林综合经济效益的产业化开展之路,山杏产业疾速壮大已成为全县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据统计,全县年产杏核1.08万吨、杏仁3200吨,年创产值4000多万元。特别是2007年9月,以杏仁为主要原料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隆化杏之芗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入消费运营,完毕了该县不断以来短少杏仁加工企业的历史,使山杏产业开端完成成龙配套,为全县进一步开发山杏资源、开展山杏产业提供了良好机遇。公司总投资1.2亿元,占地30亩,主要消费脱苦杏仁、杏仁油、杏仁全粉等系列产品。一期工程年可消费脱苦杏仁3000吨,完成产值9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估计正在筹备的二期工程项目建成后可完成产值4亿元,利税5000万元,布置劳动力300人。在该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公司于2007年4月牵头成立了山杏农民专业协作社,已吸纳会员8650人,辐射带动全县90多万亩山杏基地产业的开展。2008年,协作社被承德市评为市级示范社。  
2、隆化山楂  
隆化山楂是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的特产。隆化县盛产山楂。用山楂、白糖、净水煮熟后,过滤而成果汗。其饮料酸甜可口,有消暑解热,开胃生津、软化血管、降低血压之成效。  
山楂产业曾经是隆化县的辉煌产业,1986年全县有近万个家庭山楂园。但是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山楂价钱大幅降落,形成全县山楂园面积由原来的12万亩锐减到7.6万亩。从2006年开端,山楂的医药保健价值又逐步被人们重新认识和普遍承受,隆化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调研后以为:要想复兴山楂产业就必需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经过两年的努力,2008年,隆化县政府同汇源集团签署了投资2亿元的食品水果综合加工项目。今年,汇源集团将在中关镇建立年产5000吨果浆消费线和年产10000吨水果罐头消费线、山楂核油提取车间、活性炭消费车间及隶属配套消费设备和研发中心、质检中心等办公设备。项目达产后,估计年可完成产值2亿元、税金2000万元,辐射带动8万果农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3、隆化肉牛  
隆化县特征农产品开发协会  
隆化县素有养牛传统,开展养牛消费具有共同的自然资源优势,早在1978年就被列为全国商品牛消费基地县,1998至2012年间,先后三次被列为国度级秸秆养牛示范县,胜利跻身全国肉牛消费强县,2012年被省农业厅肯定为肉牛规范化消费示范区。  
经过10多年的开展,全民开展养牛的气氛曾经构成,肉牛产业无论是范围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增收渠道,很多农民养牛由小到大滚动开展已成为乡村富有户。2014年全县养牛业产值将到达17.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4%,养牛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7.4%,涌现出了一批肉牛养殖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  
全县年饲养量到达1000头以上的范围养牛场8个,500头以上的范围养牛场7个,100-300头以上范围养牛场313个,50-100头养牛户1460户,10-50头养牛户13220户。二是市场龙头拉动才能加强。张三营大家畜市场是华北地域大买卖市场之一,也是农业部命名的定点买卖市场。  
4、隆化县张三营镇的拨御面  
承德吃荞麦的办法很多,最享盛誉的当首推河北省隆化县张三营镇的拨御面。张三营原名“一百家子”,据《承德府志》及《隆化县志》记载,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率文武百官赴木兰围场狩猎,途经一百家子,住在伊逊河东龙潭山脚下的行宫(康熙四十二年所建)。当天下午,行宫主事周桐向随驾太监呈报御膳布置,特命当地拨面师姜家兄弟为乾隆制造荞麦拨面,并从西山龙泉沟取来上好的龙泉水和面,以老鸡汤、猪肉丝、榛蘑丁和纯木耳做卤。饭菜呈上后,御前太监将饭盘银盖取下,乾隆一见眼前的拨面洁白无暇,条细如丝,且幽香扑鼻,顿开食欲,连吃两碗并一再称誉此面“洁白如玉,赛雪欺霜”,还当即吟诗一首:“罢围依例犒筵加,施惠兼因答岁华,耐可行宫逢九日,雅宜应节见黄花,朱提分赐一千骑,文绮均颁甘九家,苏对何妨频令预,由来泽欲不遗遐。”又命御前太监恩赐姜家兄弟白银二十两。从此,拨面改名“拨御面”,一百家子白荞面名声大震,姜家兄弟生意也愈加兴隆。从那以后的170多年里,皇帝、后妃的食谱中,又增加了“拨御面”一款。解放后,张三营的“何家面铺”曾远近出名,可惜在十年骚动中店铺倒闭,工艺失传。70年代后期,青年厨师辛占武重新研究和恢复了这一传统技艺。在1981年,辛占武还应邀赴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传艺两个月,教出了4名徒弟。凡吃过拨面的国内外宾客,都赞不绝口。拨御面的原料有一百家子的白荞面、老鸡汤、猪肉丝、榛蘑丁、木耳、盐等。将煮好的面盛在碗内,浇上用老鸡汤、猪肉丝、榛蘑丁、木耳、盐做的卤即可食用。面洁白如雪,风味共同,并有开胃健脾、降低血压的功用。  
5、一百家子拔面  
拨面是隆化的特产,名不虚传的特产。  
要想理解拨面,首先要理解白荞面。荞麦很多人并不生疏,但荞麦是黑的,怎样会有白荞面呢?后来渐渐晓得,种类是一样的,只不过加工工艺不同。荞麦上磨之前,首先将麦籽上的黑皮去掉,不但黑皮,连紧挨着黑皮的局部较黑的籽面也要去掉。最后,将剩下的中心局部磨成面粉,所以白得与小麦粉无异。荞麦原本就是低产作物,亩产最高也不到一百斤。经过这样少当选少的一番折腾,可用的荞麦粉就更少了,当然非常金贵。  
如今就能够说拨面了——用白荞面做的面条。为什么叫拨面呢?这是指它的做法。将白荞面分红四等份,先用滚烫的开水将其中一份烫熟,然后将其他三份用凉水打湿,一点点搋在熟面上,最后和成面团。停放10分钟,使其软硬适宜,即置于案板,擀成宽不及尺、厚达3分的面饼。如今开端拨面了,厨师双手抓住两边带把的面刀,一刀一刀疾速而匀称地将面饼截成细丝。随着拨刀的挪动,面饼逐步减少,而面丝却在后面划一地排列出来。最后,将面丝下入翻花的开水锅。少顷捞出,盛进饭碗,加上菜码或卤子,即可上桌。只见拨面细如挂面,棱角清楚。其颜色“洁白如玉,赛雪欺霜”(乾隆语),食之,则爽利脆口,淡香绵长。  
6、滕氏布糊画  
滕氏布糊画的开创人是滕腾,他1932年生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现任滕氏布糊画研讨所所长,中国民协布糊画专业艺术委员会主任。1993年被结合国教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巨匠”。2006年被国度开展变革委员会、国度民委、监察部、民政局、财政部、人事部、疆土资源部、文化部、国资委等九部委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巨匠”称号。滕氏布糊画的创作,取众家工艺之专长,以已失传的满族“补花”工艺为母体,采绘画、堆绣、唐卡、绢人、浮雕、剪纸、景泰蓝、布贴画多种工艺精髓之大成,继承发扬了中国画传统艺术作风,集绘画、雕塑、刺绣、裱糊、剪纸等工艺,构成了本人共同的艺术特征。  
2014年07月16日,文化部办公厅网站发布了《关于公示第四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引荐项目名单的公告》,在全国各地申报的1111个项目中,素有“中华百艳,华夏一绝”佳誉的丰宁滕氏布糊画胜利列入第四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滕氏布糊画滕氏布糊画是河北丰宁民间艺术家滕腾创造的新画种,被誉为“中华百艳,华夏一绝”。创作技法集绘画、雕塑、堆绣、唐卡、剪纸等工艺之大成,用料考究、颜色绚丽、操作细腻、画面逼真、取材普遍。有油画透视之效果,但不失国画之特性;有写意之观感,又具有写意之作风。一画作成,须经绘样、合成、制版、整型、配料、布糊、组装、装饰、成画等12道手工工序。用料繁多,以绫罗绸缎等面料为主,其他如木料、纸板、海绵、绢花、首饰等多达百余种。代表作有“龙凤壁”、“天下第一布糊寺”、“凤凰宝相瓶”、“大威德怖畏金刚”等。  
“布糊画”之名,为有别于布贴画而命之。贴、糊之别:浮之小平面为之贴;浮于大面积而且是平面的,为之糊。布糊画由丰宁满族自治县滕腾及家人研创,创造专利为滕氏全家一切,故命其名曰“滕氏布糊画”。因滕腾所在县为承德市所辖,因此又称之为“承德布糊画”。承德布糊画一经面世,即惹起惊动,业内业外赞不绝口,公认其为中国一支光芒耀眼的新花。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