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怀安蹦鼓子舞
第四屯位于洋河南岸,凤凰山下,是一个风光秀丽的村庄,全国有名的民间歌手武德胜就出生在这里。
蹦鼓子舞是第四屯传统社火中的一种共同方式,来源于唐朝末年。传说,很久以前朝廷奸臣当政堕落暴虐,农民揭竿而起。一次义军遇到一座由官军扼守很严的城池,久攻不下,便以社火和蹦鼓子舞方式,乔装装扮,混入城中,施以智取,很快占领城池。这种以智取胜的战例传播下来,便逐步演化成民间社火和蹦鼓子舞。
第四屯社火队伍阵容庞大,少则七十人,多则上百人,其中蹦鼓子舞八人,是这支队伍中的亮点。鼓手们身穿彩服,头戴桃尖帽,嘴留八字胡,两眼中间涂白,一副丑生装扮。每人腰间挎一面牛皮鼓,手执鼓槌,按指挥者布阵的请求,有节拍地敲打,并配有铙钹马锣。鼓点有鱼戏水、凤凰0头;动作有单起脚、二起脚、张飞跨马、鹞子翻身等,动作由慢到快,节拍高亢激越,到达0时边舞边喊,铿锵有力,后有男扮女装的各种角色穿越舞动。锣鼓和歌舞交错在一同,金声玉振,健美豪迈,局面非常热烈。
解放初期,村里扮演蹦鼓子舞最早的是张怀金,随后,又有席桂林、李荣禄。文革后,刘光龙和席忠又将这一特殊技艺传承下来。如今,扮演最好的是刘光龙,为代表性传承人。第四屯的蹦鼓子舞,在全县乃至张家口市都享有盛誉。1980年春节,他们到全县参与文艺汇演取得二等奖;2007年在怀安县围棋艺术节上扮演蹦鼓子舞,遭到外国友人的喜爱;2007年他们又到张家口市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会演,遭到指导和专家的好评。
二、柴沟堡镇熏肉制造技艺
“柴沟堡熏肉”始创于19世纪初,迄今有200多年历史,被载入《全国食品大字典》。清乾隆年间,为柴沟堡人赵福全首创。后经郭玺总结前人创作熏肉经历,创出一套共同的制造工艺。他熏制的熟肉皮烂肉嫩,表里分歧,肥不腻口,瘦不塞齿,滋味香醇,鲜嫩适口,被人称誉。据《怀安县志》载:“柴沟堡熏肉特佳,名驰省外,以之分赠亲友,无不交口称誉。”
相传庚子年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路经怀安进膳,在满桌珍馐佳肴中,慈禧和光绪惟对柴沟堡熏肉喜爱有加,颇为赞扬,点之为“清廷贡品”。
“柴沟堡熏肉”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珍宝,有它的独到之处。正宗的“柴沟堡熏肉”精选肥瘦适中的剔骨猪肉,经焖、煮、煨、炖、熏等多道工序制造而成,用柏木技艺青纯独到,制造的繁复精密,使熏制出的废品肉皮焦红而柔韧,嚼之微“筋”有齿劲,肉松嫩而脂少,食之爽淡而不觉腻,柏香芬芳,熏味馋人,久存不腐,蚊蝇不恋,而且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作用,可谓烹调一绝、肉食奇葩。现郭玺熏肉在京西以至在全国都有名气,它不但是百姓日常膳食的佳品,也成为人们捐赠宾朋的首选礼品。
随着人民生死水平的不时进步,人民已从单一猪肉消费转变为多元的肉类消费,再加上我国南方人对熏制品认识的缺乏和口味不同,对熏肉制品的销量形成一定的影响。
三、怀安胡家屯社火
胡家屯村地处洪塘河畔,庙山脚下,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文化气氛浓郁,是全县有名的“文化村”。据史料记载,“道诗剧”最早来源于明正德年间,武宗皇帝率军亲征获得成功后,恰逢春节,于是在宣化府举行浩大的迎春庆贺活动。有人初次用歌谣的方式,赞颂朝廷的英明决策和作战有功的人,后传播下来,逐步演化成民间的“道诗剧”。胡家屯的“道诗剧”,始于明末,昌盛于清朝,此后不断传播至今。
“道诗剧”是该村传统社火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在社火队伍中,灯官头戴乌纱帽,身穿武官袍,在队前骑马压阵,灯吏和背纸印的紧随其后。社火扮演有很多程序,如拜年、排衙、游黄河、查灯、捉女婿,都需求灯官或灯吏当场“道诗剧”。“道诗剧”普通都是顺情说好话,用最好的词汇和言语来赞颂受众,听来丝丝入耳,落个大快人心。即使是“查灯”、“捉女婿”等讨要的诗句,也要考究艺术性,尽量不带“罚”、“拿”等强迫性字眼,这就需求“道诗剧”者具有较高的道德、艺术涵养和驾驭文字的才能,见机行事,见谁说谁,出口成诗。
道诗句”属于传统民俗活动,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情况,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内容,对研讨当地历史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四、怀安九曲黄河灯
九曲黄河灯是古老黄河文化的一局部,它最早来源于山西省北部的河曲县。据史书记载: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都要在黄河上放置365盏麻纸扎成的河灯,由德高望重的老船工掌管典礼,大家非常严肃地把船划到黄河中央,把河灯一盏一盏地放到水面上,构成“水映河灯灯映水”的绚丽景观。后来,这一做法传播演绎过来,就变成了“九曲黄河灯”阵。胡家屯的九曲黄河灯,是在明永乐年间由洪洞县移民带过来的。人们采取这种方式,祭奠河神或水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胡家屯的九曲黄河灯,是依据我国古代的九星定位法,用葵花秆编织而成的灯阵,呈四方外形,每边长工18米,共置灯365盏,闰年366盏。杆高1.3米,通道宽1米,顶端置彩灯,用荞面捏成小油灯碗,内盛麻油,燃捻成灯。阵中央竖一根3米高的粗杆,俗称“老杆”,上置一盏很大的荷花灯,寓意“花开富贵益寿延年”。黄河灯的四个角插着“春夏秋冬”四色旗帜,代表着四个时节。到了晚上,黄河灯点燃,各色灯盏大放异彩,社火队伍率领人们走阵,手执灯盏,与阵中的灯相映成趣,灯光闪烁鼓乐齐鸣,局面非常壮观。走到阵中央,人们争相抚摸“老杆”,可寿逾百年,顺利走出迷宫,预示着人们祛病消灾,四季安全。正月十六晚上,新媳妇或怀孕妇女争相争夺灯碗,想生男孩夺红灯,想生女孩夺绿灯,并战战兢兢地抱回家,加油不断点到天亮,就能如愿以偿。
人们应用九曲黄河灯这种方式祭奠河神或水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契合劳动人民的心理特性,是古老贡文化的一局部,关于我们研讨黄河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五、软秧歌
软秧歌传播于怀安县第六屯乡第九屯村及阳河岸,兴起于光绪年间,其扮演艺术中揉进了晋、冀、蒙三省多种中央戏的特征,唱腔舒缓,特性较“软”,被以为不能敬神,当地艺人就把“秧歌”前加上一个“软”字,故称“软秧歌”。
软秧歌剧目原有四十余出,传播至今的有《字差》、《四玉带》、《五玉带》、《七人贤》、《借冠子》、《锁王束》、《吃盒子》、《猪八戒成亲》、《打一棒》、《破挂》、《吃瓜》、《白花过年》、《李三娘推磨》等二十六出。软秧歌唱腔词多由民歌歌词组成,语句精练生动,直爽流利,富有农民感情,原有唱腔的下句结尾都有“哎嗨”二字,现已退化没有了。唱腔有十种分别为扭子腔、紧扭子腔、三性腔、山坡谣、坟腔、咳咳腔、苦腔(又名四眼大腔)、过街大腔、哈儿大腔、紧流水。软秧歌音乐曲牌都自创于晋剧曲牌,文武场乐器也与晋剧相同,演员演唱时从一种唱腔转化为另一种唱腔时必需另起鼓点,互相之间不能直接过渡转化。
软秧歌乐器方面根本上同于晋剧,有大弦、三弦、二胡、笛子、板鼓、大锣、铙钹、软铰子、手锣,其中主要打击乐器是软铰子。
软秧歌作为怀安县当地独有的一种民间戏曲方式,对怀安当地的肉体文化建立,丰厚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人民大众素质的全面开展,起着积极重要的推进作用。近年来第六屯乡政府十分注重对软秧歌的维护与传承,应用过年、严重节日以及农闲时间组织大众排演软秧歌节目,目前软秧歌根本上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
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量传统民俗及节日观念日益淡化,软秧歌生存开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日渐恶劣,能参与愿意参与软秧歌排演、演出等活动的人越来越少,大量绝技难以得到传承,随着软秧歌老艺人相继去世,而年轻人只能免强维持,难以开展创新,软秧歌这门宝贵的戏曲品种濒临断档风险。现代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厚,审美需求不时进步,软秧歌的内容、表现方式等很难顺应这样的变化,再之演出次数不时减少,演员也相应减少,本地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对家乡戏曲软秧歌的兴味越来越冷淡,甚者一无所知或略知一二,濒危情况难以改动。
六、左卫墙围画
墙围画,也叫炕围画,是一种民间的室内装饰画,详细步骤分打底、画边、画空、罩面等几道工序。墙围画历史渊源比拟长久。怀安县地处寒温地带,过去乡村中家家户户都有火炕取暖御寒,炕上的墙面极易零落起皮、经常蹭脏衣物被褥,于是人们先以刷墙所用的白土,调以胶水,在环炕的墙上涂一高约二尺的“围子”,这样既维护了墙面,又使人们防止弄脏衣物。适用性有了,但无美感,于是人们又以墨线绘以简单的线条边饰,中间再画几枝兰叶墨花,逐步构成了最初方式的墙围画。经过衍变开展,改以颜料做底,颜色画花,桐油涂罩,既鲜艳亮豁,又巩固耐久。墙围脏污了,以湿布揩擦,则又光亮如新。墙围画也逐步开端在民间盛行起来。尔后又经过几年无数民间画匠和劳动人民的聪慧合力,新型油漆涂料和绘画颜料的应用,使得这一乡土之花,枝繁叶茂,越开越艳。及至今日,随着乡村生死水平的进步,墙围画的华彩丽姿,普及千家万户。
墙围画的方式构成有一套固定的程式,即以上、下两组边道,依照一定的规格布置而构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间隔布置各种画空。既具完好对称的装饰方式美感,又具简繁比照、主从相映的丰厚表现内涵。炕上局部是其主体,锅台画、灶头画、看墙画是其外延局部。
墙围画的高度普通为二尺左右,现时由于房屋建筑日渐高大宽阔,墙围画亦有逐渐增高之势;其长度则按照炕的大小而定。边道图案是墙围画的精髓所在,对墙围画的方式微风格的构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边道的品种极为繁多,相当一局部是具有不祥寓意的图案纹样重复连续而成。画空也称“池子”,是墙围画的点睛之处。有长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多种形制。表现内容丰厚,人物、花鸟、山水、景色无所不有;表现手法多样,写意重彩、水墨写意,木版年画,装饰粉画“多元并存”。画空内的山水画多为高山奇峰、飞瀑流泉、碧树烟云。景色画则多是各地名胜,如北京的颐和园、北海的白塔、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桂林的山水、太湖的渔歌帆影,以及由此变化而来的青山碧水、楼台亭阁、长桥曲栏、绿树白云构成的各种画面。
制造墙围画普通在光亮平整的墙壁上停止,需求对墙面停止硬化处置。在作画时,需求各色颜料、画笔、直尺等工具。作品有:国画《天长地久》、《春雨翠竹》、《清影摇风》、《清流风雨》等。
墙围画是传统壁画的一种,也是家庭装饰画,它有美化家庭的作用,具有欣赏价值、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研讨价值,不同时期的墙围画,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民俗风情。
七、
怀安结婚风俗
解放前,怀安婚嫁均受封建礼教约束,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男女双方婚前不识,撮合成偶。
婚姻初始,经媒人说合,男女双方家长认可,即分别请人看黄历。依据男女各自的生辰八字合婚,如无大忌,即可议婚换贴。婚贴在男女家中三天,三日内家中宁静无事为顺,顺者婚事可议。然后是小定,男方先要给女方一定的聘礼,俗称小定,小定后婚姻既成。定婚之后、男女双方均不可毁约,婚贴就是凭证。定婚年龄,男女普通都在十二岁以后,也有在孩子时分就定亲的,俗称娃娃亲,这种状况在民间为数不多。结婚年龄,男女普通都在十七、八岁。乡绅富户的子弟有的十三岁就娶妻,大媳妇、小女婿;有的官僚宿婢纳妾,构成一夫多妻,老夫少妻;贫困农民无财无势,鹊桥难架,有的三、四十岁才取妻成家;有的终身光棍;有独辟蹊径产生了许多畸形婚姻。(一)奶媳妇。穷家主妇在乳期抱养女婴,抚育至十五、六岁为儿子成亲,成为奶媳妇,这种媳妇因婆婆自幼抚育,好像亲生,多不受气。(二)童养媳。贫家农户以百斤粮或几元钱收购七、八岁女童,抚育至十五、六岁时为儿完婚,称童养媳,这种媳妇多受优待。(三)换亲。两户贫困人家,各有儿女,年龄相仿,双方协商将女儿互换作媳,叫换亲。这种婚姻亲上加亲,凑合双方家庭,多能和睦相处。(四)招亲。自家有女无儿,为继续香火,认儿防老,为女招婿入门,名曰招女婿或叫插门女婿。插门者须改姓女家,称岳父母为爹娘,岳父母视婿为儿,可继承家业。(五)寡妇改嫁。妇女亡夫,普通终身守节寡居。有的妇女丧夫遗子无法生活,只好背叛妇道带子改嫁,其前夫之子被称为带犊子。(六)阴亲,亦称鬼亲。是未婚男女死后,经媒人从中撮合为阴间夫妻。将女死者的尸体移葬在男死者的葬地,葬于一处(也称并骨),称鬼亲。
结婚礼仪,男方为儿子择日完婚叫吃喜。迎娶之前,男方要给女方送去定婚议定的彩礼。出嫁前几天,女方要吃一顿由父母、兄嫂准备的离娘饭,出嫁前一天晚上,吃翻身饼,上轿前开脸(用线将脸上的汗毛捻去)。到吉日迎娶时,男方发花轿至女方,内坐男童压轿,又邀两男客乘车随轿,称娶亲人。新娘穿凤衣和八宝罗裙,头戴凤冠,红绸覆面(俗称盖头)。上轿时新娘由女方亲友全人(即上有父母、儿女双全,腹中无孕的有夫之妇)二人扶持,或由父兄抱入轿内。轿到男家街门前,男方响炮鸣鞭,由两个女全人迎轿搀亲,扶新娘下轿踩黄布进院至香案前,俗称踩堂。同时下亲人(婚礼司仪)手拿笆斗,内盛谷草节、红枣、制钱、麸皮、高梁、黑豆,边撒边喊: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摇钱树,四撒聚宝盆。香案上放一斗,内盛高梁、上插弓、箭、铜镜、尺、剪、杆称、算盘,按良辰在天地神位前新郎新娘举行拜堂典礼。拜堂时司仪唱喝: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俗称拜天地。礼毕,新郎拿弓箭射洞房屋内四角,叫做避邪,新娘踩黄布入洞房。洞房门槛上放一马鞍,鞍下放八个糕,两个供献(白面蒸的小馒头),新娘从上面跨过去,取安全之意。新娘进入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挑新娘盖头。新郎新娘第一次见面,共饮一杯洒,称合酒。小姑子给新娘端来洗脸水,新娘赏小姑子喜钱。当日男方设宴招待女家送亲人和贺喜的亲友宾客。晚上给新娘吃短命面时,婆婆问生不生?媳妇要说:生,表示愿生儿育女。
新婚之夜、洞房点长寿灯,亲友戏弄新娘,普通是姐夫,小叔子、小姑子、嫂子等亲戚朋友出一些点子,耍一些花样,使新娘上勾,落入圈套,堕入困顿,使大家欢乐。本地有结婚三天无大小之说,请求新娘说一些不易起口的俏皮话,绕口令或儿女私情之语,俗称呼令子。新娘说不对或不说,则以糖、钱赏人过关。也有抢新娘衣物者,请求新娘以糖换取。闹洞房直到夜半之际,众人方散。新郎新娘就寝前,由小姑子铺被褥,褥子上放大枣、栗子或花生,意在早生贵子。新人就寝后,屋外还有自愿偷听动静者,俗称听喜房。婚后第三日或第五日,娘家用马车接女婿、女儿回门,俗称请三、请五(新郎有哥哥的就请五)。新郎带上礼品拜见岳父岳母。回门第一天中午宴请亲友,招待新郎。席间饭后,姑、嫂、弟、妹等用谜语或动作尴尬新郎,新郎必备糖钱解难,三日后回男家,婚事根本完毕。完婚二十日新娘回娘家住十天,俗称住对月。奶媳妇,童养媳到十五岁,择吉日举行仪式典礼,叫戴冠子。不回娘家举行回门典礼。换亲多属寒门小户,虽也是明媒正娶,但娶嫁两家对等,普通没有彩礼,婚礼典礼也较简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最佳期,废弃彩礼,钢笔一根,制服一身,就可结婚;自家一顿好饭,婚事就办完,破费甚少。七十年代,盛行男方给女方置买三大件(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配以几件普通新装。庭院挂国旗和毛主席像,举行简单的仪式典礼;宴请亲朋,贺礼有几角的,高者不过三、五元,婚事完,破费不了几钱。随着人民生死水平进步,婚事筹办的水准也一再进步,乡村买卖婚姻又兴,总破费达万元以上。在城镇虽直接言明新娘身价者不多,但男方要为新家庭置办许多高档生活用品。如家具要组合的,衣料要高档的,电视要带色的,洗衣机要甩干的,床要带垫的,被褥要绸缎的。九十年代后,更有甚者,楼房、瓦房要装修一新,为此男方家长借债筹办。婚后城乡常常呈现穷老子富小子的境况。完婚之日,程序较旧时婚俗略简,小汽车取代花轿接亲,新娘到,放鞭炮。中午十二时,新郎新娘拜堂,家长讲话,谢客婚拜毕,宾主共入酒宴。亲朋贺礼少者五十元,普通一百元,姑、舅等晚辈数百元上千元者不等。第二天或第三天女方用小汽车接新郎至娘家,婚宴与男方差不多,亲朋共贺。
八、
怀安春节风俗
怀安县地域共同,历史长久,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以前就有人类寓居。《怀安县志》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县境旧怀安村置夷舆县。尔后,又先后于公元前106年,在县境良民沟村左近置马城县,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在县境左卫城北营筑“九子城”。直到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又在旧怀安村置“怀安县”,怀安县不断持续到明初。由于明朝实行卫所制,怀安县一度更名怀安卫。且明初,把原籍怀安地的人口全部迁入居庸关里。
熬年年
熬年年,又称守岁,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春节风俗。不过,怀安县的守岁,有深层次的一种涵义,就是不让灵魂被带到阴间,以求一年安全,这里面有一个传说故事。
在县境头百户镇王家窑村,过去有个恶人王美。此人一辈子行善,不吃荤,也未成家,义务为村里的庙宇上香,逢年过节牺牲务打更下夜。正由于此,恶人很短命,快九十岁呀,仍非常硬朗。这年腊月二十八,他忽然间黑怕起死来,担忧活不过元旦。就在当天夜里,有仙人给他托梦,让他元旦夜不睡觉,晚上定更天,拿上一烧黑的木棍,沿村庄划一个大圆圈,唯独在村口留一出入口,让他午夜十二点躲在一旁观看。
王美这样做了,到了午夜,只见村里人一个个从出入口向各家走去,都互不打招呼。但十分特别的是有的人在背后多了一道符咒,还写着日期“几月几日”。王美豁然开朗,原来这些是村里人的灵魂,都去阴间走了一趟又返回了。只是不明白“符咒”是何意图。
结果,就在新一年,但凡有“符咒”的人,都依照符咒上的日期先后逝世。王美便把这个机密通知了众人,元旦夜灵魂到阴间的音讯就传开了,王美由于泄露天机也逝世了。但人们熬年年的风俗就留下来了,其目的就是不睡觉,不让灵魂去阴间。这个风俗如今都演化成了看春晚、玩麻将、斗地主等文娱方式。
迎“喜神”
高跷扮演
大年初一吃罢饺子,拜年已毕,就到村外迎喜神。这“喜神”,就是天喜星,是封神榜上姜子牙封的第13个星——天喜星,是殷纣王。殷纣王自焚摘星楼后,姜太公念其文武兼备,只是听信谗言才纵淫无道,于是就封他为“天喜星”,专司蘘办民间嫁娶大喜事。进而演化为人世的“喜神”,怀安人无比崇敬。
大年初一迎“喜神”的时分,村里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带上香、纸,到村外喜神的方位磕头祭拜。一路上,每个人都把手里的香点燃,逢人就说“发财、发财……”。村里旧时有德高望重的文艺喜好者,俗称“会头”,事前让阴阳先生算好了喜神方位,从大户人家集资卖了鞭炮,请来文化人“道诗句”,还有锣鼓助兴。但见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发财、发财……”的口号此起彼伏……
迎“喜神”走的是方式,表达的是一种美妙的愿望,把“喜神”请回家,求的四季安全,五谷丰收,万世如意。往常,迎“喜神”在上世纪就作为“破四旧”而制止了,但如今春节期间闹社火,更是奇光异彩,把“喜”庆推向了高潮。
过“二大年”
秧歌
“二大年”望文生义就是过了大年再过一个年。过“二大年”的风俗以旧时怀安城为代表,以及第三堡乡、西沙城乡一带的姜姓人家盛行。
据柴沟堡明星影楼经理姜春引见,他的祖上是保定人,在民初移民而来,主要寓居在怀安城、第三堡一带,将“二大年”风俗带到怀安。过“二大年”主要是生意人家,在正月初一晚上继续守岁,次日清晨再次燃放鞭炮,点旺火,门前挂红灯笼,迎接财神、喜神,亲朋好友也要拜年,一切和过“大年”一样,目的是求得天官赐福。一朝一夕,平常百姓人家为一年四季招财进宝,为不祥如意,也过“二大年”。这样,新春好不繁华。
过“利市节”
利市节,是正月初六。旧时怀安城生意人非常注重的节日。“利市”即传说中,姜太公封神时所封的小财神,照样要祭拜。这一天要说吉庆话、喜庆话,弦外之音,大小财神一齐敬,大财小财滚进来。
武社火
这一天,凡大小店铺,都要把铺子里放的公平秤上面的对联改换,对联内容为“讲天理良知,讲公平买卖”。更有一副对联“三星六星七星星星在照,戥秤盘秤台秤秤秤公平”。“七星”指的是北斗七星,“六星”即南天六星,夜晚可观,“三星”取天、地、人三星之意。戥秤就是俗称的“戥子”,秤贵重物品或药材用。加起来,共十六星,正好与“十六两一市斤”旧时运用的秤相匹配,对联寓意深入。
这一天也是店主人对不称职员工处分的时间。那时的员工叫做伙计。那时分,可不是随意就能把伙计解雇掉的。只要在正月初六这一天,店主人悄然把伙计的引见人找来阐明缘由,让其晚上九点钟以后,打上灯笼,领上伙计悄然回家。既是对人的尊重,又寓意照亮前程之意。
九、
怀安查灯风俗
过大年,庆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
红灯高照,大地生辉。
红色添彩增瑞,红色驱邪赐福,红灯照射着光明的前程,是喜庆不祥的意味。因而,每年农历新年家家户户的庭院门前,都要挂出外形各异的灯笼。
旧时,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怀安乡村晚上都有“查灯”的风俗。
白昼耍社火、唱大戏,晚上“灯官”走街串巷去“查灯”。灯官都要戴纱帽,披红带,骑红马,前有执事者高挑红灯,鸣锣开道,后有鼓乐仪仗跟随,像古时分知县出巡,前呼后拥,好不繁华。能荣任灯官的,必需是伶牙俐齿才思矫捷且在大众中有一定声威的人。
查灯挨家挨户,普通人家一个灯官道一段“诗句”,说些吉庆话,那些店铺、作坊以及书香门第、农商大户等,普通几个灯官一齐并马站立,各说几段。查灯查到哪家,户主必需在门前迎候。这时灯官就要即兴赋“诗”,也就是说一段少则四句,多则六句八句,大致押韵的顺口流,俗称道“诗句”。
null
诗句都要依据户主的各自特性,现场即兴编出一些喜庆、祝愿和吉利的话,有时也有一些好心的奉劝和诙谐。道诗句也是对灯官的考试,指人说人,见事说事。有时灯官也一时语塞,抓耳挠腮,或说出一些不合平仄押韵的“笨”话,引得众人捧腹大笑。但不管灯官道出诗句程度上下,户主都要拿出一些烟糖以示谢意。
人们晚上出来观灯,很大兴致是为了听灯官道诗句。比方,灯官队伍走到一家杂货铺门前,店主出来迎接,因这家主人素常为人和蔼,买卖公允,人缘甚好,于是灯官略加思索随口高声吟道:
“新正上月喜气升,小店丰盈财运亨。
为人和蔼人缘好,生意兴隆万年红。”
众人齐声喝彩,主人自然快乐。
再如有的灯官读过私塾,口才好,性格开朗见过世面,因而道出的诗句有文采,常常能包含一些科学的道理和与时俱进的思想。
有一家大户,女儿坚决反对父母对本人包办婚姻的做法。最终父母拗不过闺女,还是同意女儿嫁给了她本人相中的对象。查灯的灯官到这家道出的诗句是:
“这家有好女,自主选佳婿。
父母明事理,佳话留佳誉。”
这样,既夸奖了女儿为本人的命运坚决抗争的勇气,也褒扬了父母识理顺事的明智。
还有的灯官道的诗句诙谐诙谐,妙趣横生,常常令人捧腹大笑。有一家年轻夫妻闹矛盾,大年过得不顺心。当查灯路过这家门口时,灯官先是对男女主人新年一番祝愿,接着随口道出诗句:
“这家男人心太大,一年在外瞎跑达。
挣不回钱昨养家,惹得媳妇一顿骂。
往后好好种庄稼,票子总拿一大把。
明年查灯来门前,怀里抱个胖娃娃。”
夫妻双双在众人的掌声哄笑中感激灯官的祝愿和奉劝。
null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正确指导下,人民大众建立社会主义的热情非常高涨,查灯也有了鲜明的时期特征,诗句更道出了不少紧扣党的方针政策、顺应历史潮流的佳句。
1951年春节,适逢抗美援朝,中国人民意愿军赴朝作战,适龄青年积极从军,全国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消费支前热潮。这一年灯官道的诗句是:
“去年今年适龄青年,抗美援朝奋勇争先。
坚决不忘解放台湾,祖国一统大好河山。
春种秋收搞好消费,前方前方相互援助。
美帝猖狂土鸡瓦犬,无故犯边有来无还。
痛打美帝捍卫家园,抗美援朝捷报频传。”
言毕,众人齐声叫好。
诗句既道出了中国人民立于不败之地的大无畏民族肉体,以及捍卫祖国的决计和愿望,又戳穿了美帝国主义反动派外强中干的虚伪实质,将美帝视为纸老虎、土鸡瓦犬,比喻生动形象,寓意深入,浅显好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村相貌面目一新,乡村文化建立又赋予了新的内容。一些村镇在元宵节耍社火道的诗句多为讴歌祖国感激党,反映乡村新风貌的内容。其中有一首诗句,概括地表达了农民的心声,这首诗句是:
“新时期新风气带来新气候,
同开展共致富共同奔小康。
辞旧岁耍社火诗句出新意,
说不完道不尽感激共产党。”
新春佳节,查灯道诗句,说的都是眼前的真人真事。具有浓郁的喜庆颜色,是灯官与大众情感的直接交流。
诗句中当然免不了一些方言土语,但浅显上口,生动生动。道诗句,这种属于口头创作的文学方式,深深地扎根于人民大众沃土之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是文艺园地中一朵独具特征的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