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原晋剧
阳原晋剧,原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建国后统称晋剧。清末民初,从山西晋中传入阳原。晋剧传入阳原后,逐步融入了当地民俗文艺特征,自创了阳歌、二人台等精华,道白浅显易懂、诙谐诙谐。
阳原晋剧的唱腔属板腔体,分“乱弹”、“腔儿”、“曲子”。乱弹是主要唱腔,有7种板式: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腔儿有:五花、三花、走马、二指、导板腔、十三咳和四不象等7种,声调特性是高亢,极富震动力。伴奏乐器有大胡、二弦、三弦、四弦、马锣等。其扮演最考究翎子功、帽翅功、椅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辫子功,经过八代艺人130多年的加工、改造、提升,逐步开展、演化,构成阳原晋剧本人的特征。
阳原晋剧代表性传承人赵瑞芳,6岁学戏,12岁登台演戏,14岁演出主角,她主攻花旦,兼演小生,有20多年的舞台演出阅历,现任阳原县青年晋剧团常务副团长。她在传统代表性剧目《打金枝》中饰演的金枝女,在河北省获奖剧目《泥河湾传说》中饰演的小长梁等舞台艺术形象都给当地大众留下了极端深入的印象,取得了“河北省戏剧节扮演一等奖”荣誉称号。
为配合阳原皮毛文化、产业的开展,2012年剧团本人创作、演出的大型晋剧《毛毛匠》,反映清朝末年,一位阳原毛毛匠因美国商人骗走皮货,不畏强势决然出国追债。经过一年的血泪奔走,讨债胜利,使行将破产的皮毛业恢复了活力的故事。剧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无动于衷,遭到广阔观众好评。阳原自编晋剧《贴窗花》被曾被中国评剧院移植演出。
阳原晋剧剧目多取材于社会生活,提醒社会矛盾,充沛反映理想生活,与大众生活、思想、情感联络严密,有助于满足广阔人民大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对推进肉体文化建立、构建调和社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阳原晋剧有着十分深沉的大众根底,曾经是当地人们文化生活的主体,也是人们的肉体寄予和享用,但随着社会的开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近百个业余剧团纷繁解散,业余喜好者日渐稀少,独一保存下的青年晋剧团也进入低谷。
二、竹林寺寺庙音乐
阳原县竹林寺寺庙音乐源远流长,据《阳原县志》载:阳原佛教始于汉代、兴于六朝;而道教则来源更早。但因记载不详,确切时间还待研讨,寺庙音乐是与佛道两教同时产生的宗教艺术,明万历年间,阳原境内的佛道儒三教交融相继构成,时任边关总兵的梁尚文(阳原县东城镇人)告老还乡,用其俸银在当地建三教合一的竹林寺,并住持修道,信民间宗教,以道为主,佛次之。经卷、乐本中佛道内容均有,寺庙音乐雏形渐备。
据东城镇水峪口村有“静僧”之称的梁尚文十六代玄孙梁台普引见,其祖上有的是出家道人,有的是在家信徒,据家谱记载,至梁会家族道教音乐已传承到第十六代,一至五代家谱“文革”中丢失,六代以后还保管有当时的记载。如今的寺庙鼓乐班由第十六代传人梁会掌管。
寺庙音乐的技艺传承,主要为自传自家,少数为拜师学艺,传于他姓,所以在全县有十几个寺庙音乐鼓乐班分支,到民国初年又呈现了“三元义”鼓乐班,由于名气大,后把寺庙音乐鼓乐班泛称三元义。
竹林寺寺庙音乐属吹打乐类型,所用乐器有管子、笛子、笙、钗、鼓、云锣、铙、钹、海螺号(俗称海锥)、铛铛等十种,普通有6—8人组成班子,指挥者由班主担任。以吹奏乐器为主,弦伴奏,打击乐掌控节拍与速度,以作衬托氛围、填补乐器停歇空隙之用。
竹林寺寺庙音乐的扮演方式有行乐和坐乐两种。行乐是以一定次序沿街行走作行进扮演;坐乐是在室内坐凳演奏,扮演时身披道袍、头顶道士帽,但扮演者普通不是道人。竹林寺寺庙音乐曲调幽思悲壮,加上海锥的鸣咽声,给人以威严庄严之感。
目前,音乐曲谱残缺不全,老艺人相继逝世,年轻人多不愿学习传承,阳原寺庙音乐面临失传的风险。
三、曲长城背阁
曲长城背阁是阳原民间舞蹈的一种共同扮演方式。“阁”用铁棍和木板制造,七至十一岁小孩站在横板上,在胸前有一片弧形铁片,正好与小孩前胸的弧度相吻合。大人们用布带把孩子的上身和腿与架子捆在一同,然后化装、穿演出服。下面人的头部正好遮住后面显露的一节铁棍,所以从前面看孩子似乎是在空中。背阁还有单、双之分,双背阁是一个大人背两个小孩。在扮演中,小孩要随着大人停止扮演,大人随着音乐的节拍做舞蹈动作,乐队的乐器,曲牌与踩高跷乐队根本相同。
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带来了这种扮演方式。曲长城的背阁最早是“凤贤堂”班的,当时背阁有十二架单人,一架双人,后来开展到二十四架单人,两架双人。排队形也有考究,十二架意为一年十二个月,假如有闰月年,闰几月双架就排在第几位。没有闰月年,扮演时双人架就排在最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县文化馆派辅导干部在传统背阁根底上新陈代谢,刻意出新的背阁《嫦娥奔月》,参与了张家口地域民间文艺汇演,并获优秀扮演奖。
曲长城背搁,从最早作为祈福娱神的舞蹈,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开展,如今已成为一种喜庆文娱的共同扮演方式,每年春节、元宵节都要停止扮演,深受大众喜欢。
四、曲长城木偶戏
明朝末年,曲长城村就有人扮演木偶戏,艺人用竹杆,白布制造长约一米、宽约0.6米的小戏台,围前上端为台口,扮演者及其乐队隐于台后,边演唱或口含口哨吹奏曲谱以代台词,同时操作木偶扮演动作,乐器有小鼓、小镲、小锣、板胡、二胡、三弦等,主要扮演民间小戏和局部晋剧选段,具有浓郁的中央颜色。
明朝时有一姓司的人,其名不祥,因家境清贫外出营生北京等地,在外地学过木偶技艺,回家后制造道具予以扮演,最初曲谱为京剧,后传于司保山时改唱晋剧曲谱。之后传承开展,按戏曲人物脸谱予以彩画,生旦净丑配套,丝弦及打击乐器、木偶戏装和头戴、以及刀、枪、剑、戟等道具应有尽有。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到张家口、宣化、山西周边地域、内蒙等地演出。1953年参与全县乡村大众汇演,遭到县政府奖励。1959年到蔚县参与汇演,获优秀扮演奖。直至“文革”期间停演,木偶戏班设备全部被毁。
曲长城木偶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适用演出价值。艺术价值包括:戏台搭建艺术、木偶制造艺术、道具制造艺术、人物彩绘艺术、木偶扮演艺术、曲谱唱腔艺术、口哨吹奏及制造艺术、乐器演奏艺术等。
曲长城木偶戏作为一种中央文艺,深受当地大众和周边地域人们的喜欢,为活泼大众文化生活,推进肉体文化建立,构建调和社会起到了促进作用。
曲长城木偶戏今年已恢复生动,但其传承和开展寸步难行,一是艺人老化;二是无人继承;三是资产投入缺乏。因而,维护曲长城木偶戏艺术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五、阳原县特产
1、鹦哥绿豆
鹦哥绿豆产于阳原一带,因其色泽与鹦鹉羽毛类似,故得名。阳原鹦哥绿豆粒大颗匀,深绿泛光,具有豆味浓香、好煮易烂、含淀粉率高的特性,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之成效。
2、供佛杏
供佛杏始产于阳原,是该县特产之一。该杏因个大色艳、味美适口而出名全国,被誉为“京西第一杏”。供佛杏于1918年由该县南口村安乐寺引进两株,后一株成活。经过精心培育,终于结出了果实。安乐寺和尚将熟杏采摘专供佛事活动,因而而得名——供佛杏。供佛杏个大、色艳、味美、仁甘,而且丰产稳产,属杏肉、杏仁兼用种类。该杏1991年在河北省杏种类鉴评会上获中晚熟杏种类第一名。1999年供佛杏作为张家口市的名优产品在世博会上参展,深受国内外客商好评。
3、玉米糊糊
张家口很多中央都有喝糊糊的习气,但阳原的糊糊别有特征。坝上的糊糊是玉米面和莜面混合后熬成的,有点儿粘;蔚县暖泉糊糊面以豆面为主,清新精巧,但不够厚重。正宗的阳原糊糊以玉米面为主,和以少量豆面熬成,入口微苦,还有一股淡淡的土味儿,但这正是让人思念之处。
4、黄糕
过去阳原人吃糕普通都选在过年过节的时分,取其“粘”与“年”,“糕”与“高”的谐音,又称吃“年糕”,图个年年顺利、步步登高的吉利。如今阳原人极爱吃糕,奉为午餐主食,是天天过年、顿顿登高。如今人们吃糕已不满足于一块糕、一碗菜沾着吃了,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更多的是把黄糕用油炸着吃,而且要在里面包上诸如红糖、豆沙或各色蔬菜做成的馅儿,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有幸作客阳原你一定会吃上这道美食。
5、圪渣饼
阳原人称“锅巴”为“圪渣”,因其薄脆,故起名为“圪渣饼”。圪渣饼,选料精良,工艺讲究。烤制而成的圪渣饼是半透明状的圆形薄饼,色泽金黄,有油脂性的光荣。吃时,酥、脆、香、甜,别有风味,异常可口。圪渣饼作为馈亲赠友的上等佳品,脚印简直遍及全国各地,一些侨居国外抑或出国调查旅游和求学的人,均以圪渣饼作为珍品捐赠国际友人。近些年来,圪渣饼制造一改原产品油大发腻的缺陷,在原料中加进水果汁制成酥、脆、香、甜的新产品,将原名圪渣饼改名为龙凤酥,遭到各地市场的欢送。
6、阳原油皮
阳原的油皮,张张片片都是鹅黄鹅黄的,丝绢般柔曼轻盈。那油皮润滑的外表,如透香的凝脂,透着处子般的诱惑。最正宗的阳原油皮,听说,曾经有上千年的制造工艺,无论你怎样揉搓,它都不会有一丝裂痕,更不会掉渣掉角。油皮是制造豆制品时的副产品,普通在烧煮豆浆时,豆浆外表结成一层蛋白质薄膜即是油皮。
7、化稍营驴肉
素有“天上龙肉,公开驴肉”美称之驴肉,尤以阳原化稍营驴肉出名。化稍营驴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凡途经阳原的八方游人、食客,一定饱饱地吃上一顿驴肉才算不虚此行。
8、化稍营豆腐干
化销营村的豆腐坊有很多。这些豆腐坊既加工豆腐也加工豆腐干,但豆腐干要多些,普通的豆腐坊每天加工五六锅豆腐干、四五锅豆腐。也有一局部豆腐坊特地做豆腐干,一切加工出来的豆腐都要做成豆腐干出卖。之所以要加工更多的豆腐干,是由于化稍营的豆腐干的销路好。化稍营豆腐干,块大、厚实、口感好、滋味足,深受消费者喜欢。
9、化稍营狗肉
阳原狗肉的吃法多种多样,烧、炖、卤、炒等皆可成佳肴,传统的化稍营狗肉以炖为主。炖狗肉最关键的是老汤。在化稍营,各家狗肉馆均有一个大盆用来盛汤,汤的配制各有特征,一锅汤经千百遍熬煮之后,有时连配制的人也无法说清其中的滋味终究怎样得来,用这样的汤炖出的肉,滋味可深化到骨子里去,传统的炖狗肉以黄狗为上,白狗次之,黑狗为下,如今大多以肉用狗为原料,夏天凉拌,冬季热炖。还有卤狗肉,于柔韧中带甘美,为下酒佳肴。
六、阳原丧葬风俗
人生最关键的无非是生与死,所以人们把死看得也很重要。人们以为在冥冥中有一个另外看不见的世界,生与死不过是一步之遥。活着的人们固然看不见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而另一个世界似乎都很分明地看着活着的人们。因而,活着的人们不论愿意不愿意,对死去的人也决不敢有丝毫地越礼造次,循规蹈矩成了丧礼对死者无上的尊崇。人的社会性,也就决议了丧葬礼仪在有关人生的各种礼仪中,是最为繁复、最为考究的。旧时,丧葬典礼复杂,尤以民国年间最为繁琐,习尚厚葬。因丧葬变产拖债以尽孝道者大有人在。
汉族旧时历来沿用土葬,故选坟茔地必请阴阳先生,“八卦”定位选取风水之地,祖辈相沿,依次掩埋。由坟地情况就能够看出家境贫富,势力之家坟地有石人石马、竖碑志铭,普通平民从简。境内丧葬,普通分为装裹、停尸、入殓、报庙、开吊、出殡、掩埋、复三、守制与祭奠等典礼。
装裹。病人在垂危时,要准备寿衣,除富户人家早已准备好外,普通人家都现找人缝制,咽气前要全部穿戴好。装裹时不准恸哭,要强忍悲哀。儿女们手忙脚乱,忙不及搬动不能动弹的四肢,为其穿好“装老”的寿衣。不管春夏秋冬,“装老”寿衣都是棉袄、棉裤、布鞋、布袜,外罩棉袍。一切衣服不系扣子,不系裤带,袄上系几根飘带,裤子系一根蓝带子。民间以为假如用扣子扣死了,裤带勒死了,亡者难转世。所以连系在袄和裤子上的飘带,也必需系活套。装老时忌穿带毛的皮衣服,怕亡者转世为动物。穿好装老衣裳后,简单为亡者整容(剃头、刮脸、盘头发等)。
停尸。人死后,先放在门板上停尸屋门侧,尸仰卧。也有的中央将尸体摆放在正屋的正梁下。要为死者在袖内装几块白面饼子,用红绳扎住袖口,谓“打狗饼”,以防到阴曹地府被“狗咬”;死者口内放一枚铜钱,叫做“口衔钱”;脸部用白纸掩盖,全身用红布盖住,名曰“苫单”;在死者头前点一盏灯,叫“指灵灯”;放一碗米,用一双筷子顶端绑一棉球,插入米碗,供上香用,称“万年香”;头前放一小瓦盆,供烧纸用,名为“孝子盆”;一切就绪后,儿女烧香焚纸,嚎啕痛哭,叫做敬“祷头纸”。晚辈故去,晚辈穿戴重孝。其子女、儿媳满身白衣,外套白大孝衫,腰系麻辫,头顶麻壳,谓“披麻戴孝”。披麻为重孝,只要死了父母才披麻。外人见了孝子披麻的位置就知其是没了父亲,还是没了母亲,披在左肩头上的麻是父亲逝世,披在右肩头上的麻是母亲逝世。侄儿、侄女辈只穿满身白衣,不系麻辫。孙子辈穿白衣,戴白帽,上缀红三角。外孙白帽上缀蓝三角。女婿穿白鞋,冠白帽,扎白腰带,曰“三腰孝”。普通宾朋只在帽上缠一白布圈或白布缠臂即可。家里派人分头报丧于亲戚,特别是出嫁的女儿。女儿闻知凶讯,披麻戴孝前来奔丧,间隔较近者边走边哭,不断哭到灵前,远道而来者,进村开端痛哭。同时请“主儿”(男死报其外祖或表兄弟,女死报其娘家侄儿)共商丧事。
入殓。富有人家,生前备有棺木者,死在夜间,翌日日出前入殓;死在白昼,待太阳落山后入殓。家境清贫,生前尚未备棺,常常停尸几天,待买回棺木方可入殓。听说停尸越久对死者越不好,叫“背炕板子”,是阴间对死者的“惩罚”。入殓时,先在棺内铺一层谷草,上面垫被褥、衣物。孝女或儿媳为其缝一个三角形枕头,到野外装土,边装边哭边缝口,枕于死者头下。棺材底、死者背下必装的“镇物”品是:箩底、神曲(一种药材)、七个红枣(早逃生)、七个制钱,外加“五谷”。入殓就绪后,封棺钉盖(暂不钉死,留待“主儿”或外出的孝子回来验尸再钉),举家致哀。棺材的外边通体油漆成红色,里边裱蓝色。两头,特别是棺材大头,要停止彩面。最考究、最好的棺材是“松木棺材、柏木堵头”。松木耐沤,阻挠穿山甲吃死人的脑子。棺材的厚度可二三寸、半尺,以至七八寸、一尺许。穷人家的棺材就很难考究了,常常是五分板的杨柳木棺材。活着的穷人们常说,活着有口糊糊喝,死了有个五分板棺材就行了。
灵柩停好之后,棺材大头前边,正好是进堂门处,摆设一张桌子,桌子前边用白麻纸挂上围裙,称为“灵桌子”。灵桌上香火不时,白色蜡烛昼夜长明。灵桌上放一个黑色瓷钵,每顿饭往钵里放一点,至出殡填满,埋到墓里,称为死者的“遗饭钵”。灵桌上放一只盛着半碗半生不熟小米的白碗,碗里插七根上包棉花骨朵儿的芨芨棍。停灵第三天用棉花骨朵儿沾水为死者洗眼。出殡那天由阴阳先生将此碗用菜刀劈碎,名为“斩殃碗”。这只碗的碗底要凿一个洞眼。听说这只碗是死者的灵魂到了阴间之后,阎王逼其喝“迷魂汤”用的碗。碗底凿一个洞眼,蒙哄阎王,“迷魂汤”从碗底漏下,能够少喝,来世投胎做人能够更聪明些。灵桌前边地上放一个陶瓷瓦盆,停灵期间盛放纸灰,出殡那天由长子摔碎,名为“摔瓦盆”。
“摔瓦盆”在民间可是一件非同普通的事情,由于它和继承权相关。普通要由死者的长子来摔。死者假如没有儿子,又有一份可观的家业,生前又没有正式过房明白继承人,这个“摔瓦盆”的差事就变得炙手可热,同姓中按亲疏关系,抢夺“摔瓦盆”。摔瓦盆挣家业,谁最后争得了“摔瓦盆”权,出殡时为死者摔了瓦盆,谁就名正言顺地挣得了死者的全部家业。得到家业后,操行特恶者,全部拿走,连死者的遗孀都无存身之地。死者假若穷得丁当响,又没有子嗣,瓦盆就分文不值了,只好求一个好意人将瓦盆一脚踹碎了事。
堂屋停好灵柩之后,在紧挨堂屋的房檐下搭起一个庞大的灵棚,摆放若干张桌子,以便摆放送来的供品。人死三天,在大门前挂“岁头纸”(告天纸)。岁头纸用麻纸制造,一岁一张,天一张地一张,剪成连环长条形,绑在一根六七尺许的木杆上端,分男左女右挂在大门外。写一张“讣告”,俗称“阳状板子”,写明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孝男、孙男名字,粘于木板或土坯上,立于大门前。同时,用白纸写一张“恕报不周”的“报”贴于大门外。停灵期间,阴阳先生要做好一切丧礼中用的用品,诸如孝男们戴的纸孝帽子、拄的丧棒、找的纸幡子、送路时用的“纸挂子”纸褡裢;孝女们头上戴的麻网子、纸箍子;孝男孝女戴的“视线”,以及纸做的童男童女、大库殿、轿子、车马等等。
大凡办丧事,都要雇一班吹鼓手,当地人称“叫鼓匠”。“叫鼓匠”有“二送子”和“节纸”两种方式。所谓“二送子”,就是出殡前一天的下午吹鼓手到丧家,晚上“送路”、“祭奠”,第二天出殡。吹鼓手为六人,这六人的吹打分工是:走街时二人吹大号,二人吹唢呐,一人挎鼓击点,代打小铜锣,一人击小镲,代打疙瘩锣。假如是“节纸”,出殡前两天的上午吹鼓手到丧家,中午管饭,晚上“送路”;第二天,一整天前三后四(上午坐场吹打三次,下午坐场吹打四次)吹打一天,中午行香,晚上祭灵;第三天出殡。出殡时吹鼓手增二人,同吹长号。至于请和尚、道士为死者超度亡魂念“大经”者,因需钱财较多,非普通人所能,民间为数甚少。
吹鼓手们除了头上戴丧家发给的“孝圈”外,走街活动时,还要穿自备的“白号衣”。走街时,满眼白色,营造出浓浓的丧事氛围。
从破了孝那天起,或鼓匠到了丧家之后,远亲、近邻、生前好友们陆续端送“三襄饭”,即三盘馍馍(一盘四个)、三碗白米饭、三碗菜(荤素不等)。每接一份,吹鼓手都要击鼓、吹号、鸣喇叭(长号)。送“三襄饭”的人要焚香、烧纸、跪拜。孝男孝女们要跪在灵棚内供桌两侧跪迎。孝子用盘子擎上“孝圈”,举眉跪送给送“三襄饭”的人。闺女、女婿要端送“桌面”。“桌面”是五样:五盘、五碗。端送“桌面”时,吹鼓手要全班出动。吹吹打打到村外迎接,直到把“桌面”摆放在灵棚的供桌上。
整个停灵期间,孝男孝女(儿子、闺女)见了人,不分长幼,要跪地磕“爬头”,即见了人不作揖,趴地叩头,代为死者免罪。
报庙。旧时人们信鬼神,第三天晚上要“报庙”。丧家事前约鼓乐僧道,由长子挟告天纸辞灵一齐出门,其他孝子紧随其后,赴就近的城隍庙或五道庙“报庙”。一路上灯火通明如白昼,鼓乐齐鸣,宾客混杂,经过寺院、十字路口要焚香点纸。抵城隍庙或五道庙时,孝子跪地将告天纸取至神前,左右各绕三匝,孝子起立出庙门,将庙门紧闭,孝子跪门前以石击门,高呼死者三次,然后俯告天纸痛哭而返。长子由两人扶持,其他孝子一个拉一个后衣襟,不断哭回灵前,把告天纸放在灵柩的大头上,意即请回亡魂,再重烧纸痛哭。女子不上庙,女儿、媳妇在大门外等候,待报庙的回来,把事前准备好的饭菜倒进来,烧纸后哭着回灵堂,叫做“接纸”。也有的中央把报庙叫“选路”,即孝子身穿上孝衫,头戴上孝帽,儿子们拄上“丧棒”,捂上纸做的视线,长子扛上引魂幡,肩背上纸搭裢;街门口分男左女右(指死者)挂上“纸挂子”,女眷们穿上白大袄,腰系白罗裙,守候在街门口。孝男们前疏后亲,长子压后,一溜排走街串巷,到村中的每一个大小庙宇去焚香、烧纸、叩拜。全村无论有几庙宇,都要——走到并叩拜,最后到五道庙。在五道庙跪拜完,长子将肩背的纸搭裢抛掷,引来围观者轰抢。从此,孝子们展腰直身,也不再哭嚎,吹鼓手们不再吹唢呐。而是要换箫笙管,击鼓者换敲“脆鼓子”、小铜锣、梆子。此时的排队要换过来,长子护着灵牌,走在最前面,与守候的女眷们会合。女婿怀抱灵牌,闺女(长女)用袄衣襟抱上“千斤石”,一同回归灵堂。所谓“千斤石”,指的是“纸挂子”下边吊的一块石头。“纸挂子”是阴阳先生按一岁一张“小官纸”(小麻纸),再加天一岁地一岁两张纸做的上窄下阔、塔形、纸条下垂飘摆的圆形纸团,从上到下,由一根细麻绳贯串,纸条以下绳上穿一个白面馍馍,最下端绾拴一块小石头,即是“千斤石”。“送路”时,按死者男左女右,用一根杆子把“纸挂子”在街门一边挑挂起来。“送路”的鼓声一响,号声一吹,围在门口的观者们蜂拥而上,争扯“纸挂子”上的纸条,最主要的是争抢那个白面馍馍,听说吃了这个馍馍,能够治好夜里“咬牙”的缺点。
开吊。丧礼的举行是按家庭经济情况而定规格。所谓“富不可穷葬,穷不可富埋”。富有人家有停柩49日尽“七”的。这期间,院内搭灵棚,门前搭牌楼;请画工画棺柩,做“金山”、“银山”;扎“二十四贤孝”、“童男童女”、“开路将军”、“打路小鬼”,糊“孝幡”、“灯幡”、“香幡”等。开吊时,邀和尚做佛事,请道士诵道经,还要订两三班鼓乐吹打。普通人家停柩七日,画画棺柩,做些简单的纸扎,请班鼓乐也就了事。贫困之家停柩三五日即行出殡。停灵的天数无论几天,均为单数,不可双数,这是最大的忌讳。
不管贫富,按例都要在出殡的前一日举行“开吊典礼”,俗称“烧纸”。先由东家“上供”,孝子孝女、侄儿男女、孙儿外孙都要把孝衣、孝衫、孝帽、孝箍、视线等装戴划一,丧子们拄上“丧棒”,分男左女右跪于灵堂前。爆竹三响,焚纸,行四叩首礼,原位跪守,叫做“跪灵”。烧纸开端,按“主儿”、“亲家”、亲友远近依次停止。赠礼薄厚按与死者关系远近而定。接近者除了两盒“云卷”、三盒“丰糕”外,外加挽联布和钱若干。开吊典礼由主祭官掌管。凡来祭奠者,把祭品摆在条盘内,由一人端上,祭奠者跟在后面,出大门外绕一遭,鼓乐伴奏,返回灵堂后,祭品放在灵桌上,主祭官唱明祭奠者身份和祭品,祭奠者行四叩首礼,跪灵孝子陪礼,丧礼典礼庄严庄严。还有的中央管“开吊”叫“祭”。“祭”有主祭、陪祭,主祭居左,陪祭居右,由主祭者插香。二人一同面向灵柩作揖叩头之后,陪祭者跪着不起,主祭者再站起来,作揖跪下叩头,连续三次,主祭者从灵棚供桌右边走到堂屋门槛外,面棺跪下,堂屋里有人用盘子端过酒壶、酒杯,连斟三杯,每一杯由祭者举眉之后泼洒在地上,泼洒最后一杯时叩一个头,从左边回到灵棚原跪拜处,仍然是作揖叩头,等到叩第三个头时,一直跪在那里的陪祭人一同叩头站起身来,相互对面作揖。主祭人要弯腰哭泣,其他孝男孝女们也一同哭泣起来,陪祭人要作出劝哀之举,立刻止哭,就算一人祭奠也是如此。陪祭(陪跪)是女婿、外孙子、外甥的差事。假如祭的人众多,一人很难坚持到底,就轮换陪祭。
宾朋们祭完之后,孝男孝女们祭就简单了。孝男孝女们祭时要撤去“垫子”,跪在土地上。既没有陪祭的,也不做洒酒的程序,只须磕“懒头”(跪在那里连磕)即可,而且还能够几个人一拨连起来同祭。
出殡。死者死亡的第三天,由阴阳先生到坟台上“划穴”(埋死人的位置),破土打墓。墓的深浅度有定数,浅者七八尺,深者一丈四五尺。打到墓穴规则的深度之后,平行向里打一个放置棺材的洞,叫“穿堂”。
夫妻死亡后,必需是同穴同墓,埋在一个墓冢里。先死的叫打“生墓”,后死的把同一个墓穴翻开,叫打“熟墓”。
民间还有“配死魂”的风俗,即未结婚的男子和未结婚的女子死后,经过两家协商,犹如过“喜事”,把两个尸体埋在一个墓里,死后结为夫妻。当然,不是两个人同时死。先死的不管过了几年,后死的都能够与先死的“配死魂”。
出殡前夜,女婿、侄女婿等小辈出钱,雇鼓乐吹奏整夜,谓之“刮灵”。黎明前由长孝子扶棺悄悄掀动三次,掀一次低声叫一次“某某跟我走吧”,称之“掀灵”,表示请亡灵离家。掀灵后至出殡前一段时间,由孝女、儿媳等轮番致哀,哭声不时。出殡前夜,要由阴阳先生定出“移材”和封材的时辰。所谓“移材”,就是撤掉板凳上衬的生砖,要在选定的时辰撤,不能想撤就撤。“封材”就是把棺材盖用大铁钉子钉死,这也要在选定的时辰钉,不能随意钉。钉棺材时,先由长子用斧子悄悄钉三下,一边钉,一边召唤父亲或母亲“躲钉”,然后由木匠用一块红布裹住斧柄,用大铁钉子哐哐钉死。
清晨,“起灵”出门。在出大门时,孝男孝女跪在灵柩前,僧道鼓乐念经吹奏。由僧道鼓乐和孝子顺时针绕棺三周,逆时针绕棺三周,谓之“悬棺”。悬棺毕,由长子摔“孝子盆”,孝孙执“引魂幡”,起灵,孝子孝女皆嚎啕大哭。由32人或24人作杠夫,棺柩放在杠上,孝子拉灵,孝女、儿媳等在灵后,头蒙白布哭送,叫做“送殡”。行至村外,孝子止哀,鼓乐僧道全部免去,仅孝子随棺去墓地,恭移棺柩入墓,墓内置“遗饭罐”、“板瓦”、“五色石”。入墓后先由孝子顺墓转三周添三锨土,逆转三周添三锨土,然后众人添土成丘,坟头栽一株柳树,曰“坟树”。埋时,不准用脚掘,只能平铲。上脚掘土即为“掘根”,掘根就是断后,万万使不得。
灵柩抬走之后,家里要做“打鬼安神”的典礼,由阴阳先生手持七星宝剑,一边念咒主事,一边掌剑挥舞,还要在屋子里大把地抛洒炒熟的小豆,名为“打鬼豆子”。堂屋里因停灵挪过的各路神仙,要——摆正,回归原位。
埋完了墓,垒起墓冢堆,把“引魂幡”插埋在隆起土堆的正中间。在坟堆一头、死者脚蹬的方向处,用“土基”式“泥基子”搭盖一座小屋,埋墓即全部完毕。
人们从坟上归来时,吹鼓手到村边一路吹打着去“请灵”,不断到把“灵牌”放置在堂屋供灵的位置上。从坟上回来的人们进街门时,一个人手端一碗早晨的红豆粥等在那里,都要吃一口才干走进去。有的中央将孝服团好,从墙上扔过去,依次在准备好的一盆清水和一把菜刀前站定,双手在盆里蘸水,然后用湿手翻一下菜刀,口含一块糖进院。此俗称是避邪,由于清水意味照妖镜,菜刀意味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中午饭富户吃油炸糕或黄糕,差一点的户吃黍子糕或高粱糕。开饭之后,吹鼓手要吹打,名为“打席”。同时拿来分红黄蓝黑白五种颜色选其一种颜色、里边装着五谷的布制三角口袋,挂在堂屋的门头上,百日后取下来,到坟上烧化。外人一见此布袋,即知死者未过百天。至于挂什么颜色的布袋,由阴阳先生按死者生死年月日时定夺。而世人以为黄色布袋最好,是修下了;黑色布袋最差,是损下了。其他颜色则为不修不损,平平常常。
出了殡之后,三天忌门。一切吊丧的客人必需在午饭后分开。假如当天不走,就得“服了三”,也就是三天之后再走。但凡在丧事期间外借的家具、物件等,必需在当天送还,而且要送给几个馍馍,以示不“白用”。晚上要设“谢宴席”,答谢在丧事过程中帮过忙的人们。
复三。掩埋后第三日,至亲晚辈随孝子孝妇携带祭品,赴墓前致祭,谓之“复三”。哭祭后,孝子孝妇将头上麻壳、麻辫全部在墓前燃烧。有的中央当天下午后半晌时,由孝子一人提壶水,到坟上去点江水。点江水时,用壶嘴细细地斟水,盘绕坟堆顺转三圈,倒转三圈,如此连点三天。第二天点江水时增加一人,第三天孝子们一齐出动,全数到坟上点江水。出殡之后,要连烧三夜“离门纸”,让鬼魂离门而去。
祭七。父母从逝世之日起,每七日焚纸祭奠一次,孝子白昼去坟墓祭奠;孝女、孝妇晚间在大门前哭祭,共祭七个“七”,谓之“祭七”。假如“祭七”时恰逢“七”的日子(初七、十七、二十七),叫“犯七”,要粘上小旗,上坟时一路在路边插小旗。假如“祭七”时逢八(初八、十八、二十八),叫“犯八”,要粘小伞,上坟时一路在路边插小伞。过“五七”时,出了聘的闺女一定要回娘家为死去的父或母过“五七”,夜里要坐在道路口长哭不歇。听说过“五七”这天夜里,阴曹地府的五殿阎君要拷打死者的亡魂。而五殿阎君恰巧没有闺女,听到女人的哭声,阎君问鬼魂,谁在哭你啊?鬼魂答:是我闺女。阎君动了怜悯之心,长叹一声说,唉,你比我强,我连个闺女也没有,你还有个闺女,有人心疼你,回去看看你的闺女去吧。自然也就免去了一顿痛打。
过每个“七”时,都是头天下午上供,第二天上午上坟,夜里“送纸”。过完了“七七尽”,丧事才算完整完毕。之后,便是欲壑难填,洁身守孝三年。在三年之内为“新坟”,除了每到周年时上供上坟之外,过其他“鬼节”时,要比旧坟提早一天上供,提早一天上坟。在三年守孝期间,孝子要不贪色、不文娱,不到人多欢娱的中央去,时时日日为失去父或母百感哀思,泣血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