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国药膳
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局部,它的应用与开展有着长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长期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理论中,不时创造发明,积聚了丰厚的食疗学问,构成了中国特有的食疗保健法。中国药膳源远流长。远在西周时期,在“周礼”中就有专为周天子制造保健膳食的“六食”、“六饮”、“六膳”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亦有记载:“药以祛之,食以随之”,阐明了药疗、食疗和营养保健的关系。
安国应用药膳始于何时?据《安国县志》记载:长久的药业,使安国人民很早就懂得了“药物养生”、“医食同源”的道理。古既有“山药蘸蜜糖,吃了寿数长”之说和家家水缸泡“贯众”以防瘟疫之举,率因山药性甘平、补脾胃、益肺肾,贯众解毒之效。清代雍正已酉(1729年)祁州进士刁显祖著名之作《祁阳赋》载“香椿为荐盘珍味,蒜台亦食品佳苗”,“薏米胜雕菰之饭”,“土豆冠环蓣之肴”,“瞻苏记于简册,醪枣制以薰烧”。这阐明在清朝中期安国大众就已把“香椿”、“薏米”、“大蒜”和“枣酒”作为食疗佳品了。当时的宫庭御膳所用薏米即专由安国进贡。而在这一时期,安国药业达鼎盛期,这里年年春秋两次庙会,春五(个月)秋七(个月),衔接不时,全国药商云集于此,南药换北药,东西大交流。随之各地药膳食疗之方、延寿益年之术亦在这里得到交传播播开展,以至一些宫庭药膳及其他民族药膳也传入安国。同治年间(1862-1874),安国城内有酒楼饭馆30余家,较大范围的酒店有宴宾楼、三义馆、顺兴、仁和饭庄,均有药膳菜谱。民国初年(约1920年左右),“黄芪八宝鸡”、“栗子鸡”、“八宝莲子粥”等药膳即从承德传来。
20世纪80年代初,推行变革开放政策,人民生死水平逐渐进步,加之安国药市的恢复和扩展,药物保健品的开发应用越来越遭到医药界和广阔劳动大众的注重。传统药膳也很快开展起来。北方药材货栈经理安庆昌精心研讨药膳的制造,在传统药膳菜谱根底上,又据药典加以丰厚。主灶厨师武建斌能配制烹调药膳20多道。款待所厨师亦能烹调药膳近20道。有不少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友人食用药膳后,给予高度评价。1990年4月,诗人韩克华来安国参观后,写《赞天下第一药市》诗中有“宴请宾朋用药膳,药浴除病济世汤”的诗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民生死水素日益进步,药物膳食己入“寻常百姓家”。而安国市城区,有才能烹制药膳的餐馆酒店达五、六家,且药膳种类丰厚、价钱适中,食用便当。
二、安国药王庙会
安国市属保定辖区,南距省会石家庄100公里。药王庙内所祀之神药王,姓邳名彤,字伟君,为汉光武帝刘秀部下二十八宿将之一。死后在宋朝“显灵”,为宋太祖赵匡胤之皇子秦王赵德芳治愈顽疾,被立庙祀之,并加封为王。
药王庙会是由药王庙香火会演化而来的,自有文字记载的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70年)始,庙会已传承了七百多年。明初,社会逐步安定,医药学相应开展。药王庙名望日隆,始有“药不经祁州无药味”之说。药材买卖范围日渐增大。据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药王庙内碑文记载,每年(清明节或寒食节)举行一次药材庙会,清雍正年间(1723-1736年)已是“年年两会”(清明节和寒食节)。
清中叶,安国药市逐步构成由全国各地药商组成的“十三帮”及“五大会”。同时,树立了款待客商、管理市场的“安客堂”,运营体系和管理体系构成了一套比拟完好的市场。由于药王庙庙会的昌盛,使安国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药材交流中心,被誉为“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
药王庙庙会有“春五秋七”之说,即春庙五个月,秋庙七个月,经年不时。春庙的正期是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传说为药王华诞,所以成为春庙最盛的一天。冬庙则以农历十月十五日为正期,传说这天为药王祭日,盛况与春庙正日相同。自明清至民国,庙会由“十三帮”轮番筹办,每帮三天。每月初一、十五都要临庙祭奠。
药王庙庙会有其共同的酬神方式和参拜礼仪。酬神有演戏、抬大供、献鼎、树伞、塑金身、挂匾、献袍、捐香火地、劳役等多种方式。礼仪则分为三拜九叩和四叩礼等数种,另供面食,三牲祭品。庙会期间还有丰厚多彩的游艺活动。在停止药材买卖的同时,还举行范围庞大的各种文艺扮演和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正月十五,都有多达四万余人的医药界人士和广阔民众参与药王庙祭奠。
变革开放以来,安国药业得到了疾速恢复和开展,药王庙在全国医药界人士和广阔民众的捐助下,于1985年重修,传统的庙会文化活动也随之恢复,并日益活泼开展。参与庙会的人员,除周边地域的各界人士和蔼男信女外,还有全国各地及东南亚、日本、朝鲜、俄罗斯等邻国药商。
安国药王庙会及药市历史长久,影响普遍,在中医药开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不只是安国药业的发源地,也直接孕育了一个全国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安国药市,在促进全国医药交流,发扬中华医药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国药市还具有较强的人文肉体。药王庙庙会作为社会运转机制中的经济载体、文化载体,承纳了浩瀚如烟的民间文化,凝聚了当地人民和广阔药商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道德风气和审美兴趣。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药王庙庙会植根于中医药文化,并交融了当地民间文化以及各地风俗,构成了集祭奠、文娱、贸易于一体的共同方式,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关于研讨民俗风情、传统礼仪意义严重。
三、安国老调
安国老调属于汉族中央戏曲剧种之一,属于国度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播冀中、冀南广阔地域。
老调是元末明初民间河西调艺人同说书艺人和大鼓艺人协作,交叉故事和人物,经过不时充实、改造而降生的一个新剧种。安国老调由传播于白洋淀一带的民间小调河西会演变而成,多传播于冀中冀南地域,经当地艺人加工、补充、开展后,丰厚了原有剧目,改良了局部唱腔,逐步构成的与原老调具有不同作风的戏曲。安国老调自搬上舞台以来,深受百姓喜欢,传播至今。其唱腔高亢激扬,擅用高腔,明嗓请求宽厚亮堂,背功嗓请求音高质纯,明嗓、背功嗓转换时要调和统一、不留痕迹。截至目前,安国老调演出剧目多达二百多个,最擅长唱连台本戏,《薛家将》、《呼家将》、《杨家将》、《封神演义》等经典剧目更是久唱不衰。
安国老调是一个传播冀中、冀南广阔地域,深受观众喜欢的民间戏曲。它源于元明以来盛行的民间小曲“河西调”,在近代唱腔板式及文武场伴奏上大致相同,但它却是独立开展起来的一个剧种。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安国药业蓬勃开展,南北药材大聚集、大流通,带来了文化大交流,传播于白洋淀西部的民间小调河西调,也随之传入安国。河西调传唱一百多年后,至光绪初年构成中央戏雏形。当时,比拟有名的艺人张金奎、张林山、崔相云等博采众长,既融入同台丝弦的高亢激昂,又吸收白洋淀一带老调的婉转悠扬,从而构成本人共同的唱腔。所以,安国老调又称南路老调。
安国老调于民国初年趋于成熟,不只有《万寿山》、《反徐州》、《呼延庆打擂》、《封神榜》等完好的演出剧目,而且文武场完备,各种行当健全。程各庄、张乡、大章、西崔章纷繁组建老调戏班,到深泽、武邑、饶阳、安平一带演出,构成老调一家独占冀南的场面。
安国县老调剧团从1958年起开端演出现代戏,编创移植了《野火春风斗古城》、《赤道战鼓》、《刘三姐》、《三月三》等30多呈现代戏,设计出新式布景,加上管弦乐,为顺应剧情开展需求,又编创了文腔中低回婉转的“反调”,填补了文腔中哀婉缺乏的空白,同时还对花脸唱腔停止变革,增加老生垛板的运用,遭到观众的欢送。
四、安国小调
安国小调俗称小曲儿,是数百年来城乡大众传唱不衰的中央民歌。远在明末清初,安国就有了演唱小调的职业班,在本乡外乡为人们在庆寿、婚嫁、祭奠、祈雨时演唱。从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迸发,安国东崔章村的小会演唱班不断坚持在乡间演唱。抗日战争时期,编创了许多新民歌,如《闹春耕》、《1歌》、《哭情郎》等。
安国小调的崛起和蓬勃开展,是与安国的特定历史位置分不开的。安国古称祁州,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明末清初被誉为“天下第一药市”。南药北药的大交汇,带来了南北文化的大交流,异地风土人情丰厚了安国小调的曲目。例如,传唱的《画扇面》、《绣八仙》有扬州、苏州等水乡的乡土味;《五哥放羊》、《蓝天白云》有北国的草原风情;《绣荷包》、《送情郎》带有黄土高原作风;还有《山西五更》、《观花灯》、《劝丈夫》、《探情楼》、《水中月》、《小上庙》等,这些曲目同安疆土生土长的小调《四季花》、《揭盖头》、《拜花堂》、《上花轿》以及《打夯》、《拉车歌》、《上梁歌》等,一同促进了安国乡土文化的开展。
1949年后,在发掘整理濒于失传的民歌122首、乐曲56首的同时,又先后创作出《拉车歌》、《缝垫肩》、《药都小唱》、《看电视》等数十首新民歌。(河北民间艺术)
五、安国药市
安国市为保定市辖区,南距省会石家庄100公里。安国药王庙始建于东汉,祭拜东汉光武帝刘秀二1将之一的丕彤(字伟君)。自南宋咸淳年间始,安国药市至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庙会有“春五秋七”之说,即春庙五个月,秋庙七个月,经年不时。春庙的正期是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传说这天为药王华诞,所以成为春庙最盛的一天。冬庙则以农历十月十五日为正期,传说这天为药王祭日,盛况与春庙正日相同。
药王市有其共同的参拜礼仪。演戏、抬大供、献鼎、树伞、塑金身、挂匾、献袍、捐地、劳役等多种方式。礼仪则分三拜九叩和四叩礼等数种,另供面食、三牲祭品。其间还有丰厚多彩的游艺活动。
随着药王庙会名望日隆,药材买卖范围不时扩展,清代中期逐步构成全国各地药商组成的“十三帮”及“五大会”,同时树立了款待商客、管理市场的“安客堂”,安国自此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药材交流中心,被誉为“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自明清至民国,庙会由“十三帮”轮番筹办,每年初一、十五都要临庙祭奠。
药王庙在全国医药界人士和广阔民众的捐助下,于1985年重修,传统的庙会文化活动日益开展。安国药市不只是具有地域特征和行业特征的民俗文化,而且在带动药业开展、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六、安国架鼓
架鼓,因将一面大鼓架在一个特制的方形木架上而得名。安国的架鼓,普通像桌面那样大,最大的直径可达五、六尺。每逢出会或为庆典、祭奠、迎亲、送新、接贵客演奏时,前有彩旗引导,车插架鼓队的队旗,架鼓装在平板马车或拖拉机、汽车的车厢里,四个身穿彩服的鼓手,站在鼓的四面敲打,四个人手里像擀面杖粗的鼓槌,一同起落,敲出同一套鼓点。鼓后边,三、四十名手持大钗或大铙的年轻小伙,随着鼓点击打,走到开阔处,拍钗的小伙子拉开膀子,站满场子,边击边舞,时而前俯后跳,时而上下翻飞,配以惊天动地的鼓钗声小锣声,局面非常壮观,舞罢,随着节拍响起了洪亮的小鼓小钗声,以交换钗、铙手小憩,不久,另一套架鼓点响起,钗铙手们又跳了起来。
安国架鼓的鼓点有七、八十套,可惜如今没有人能全部敲出来了,普通地能敲三十多套,平常常用的缺乏二十套。如用于祭奠、祈雨、祝寿的“行龙鼓”、“和尚行香”,用于欢庆、迎宾活动的“摇铜鼓”、“龙斗虎”、小紧边“摘瓜”、“小狗咬”,用于为武术、狮子伴奏的“狮子滚绣球”、“八仙过海”、“珍珠倒卷帘”还有反映民间传说的“二郎担山”、“迷魂阵”等等。
安国架鼓,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传,清朝乾隆年间,城东大文村一姓陈的青年,去外地学手艺,被当地的架鼓队所吸收,学习铁匠技艺之余,也学会了敲架鼓,在他艺满回乡时。也将架鼓技艺带了回来,逐步传遍全县。在开展中,大文的架鼓队坚持了陈铁匠带回的原汁原味,在原地敲击或随行进随敲击,而距大文村二里多地的流霜村架鼓队,则在原根底上蹦起来,跳起来,大步奔腾,钗铙飞舞,鼓点也越变越花俏,现代的架鼓演奏,根本上都是后者。安国架鼓,是花会和各种吉庆活动的主力军,极大地活泼了城乡文化生活。
全市十一个乡镇办事处,都有架鼓队,其中,杨翟、民主街、韩村、门东、东伏落、南马最为著名,1980年和1984年,原保定地域文化局分别为杨翟、民主街架鼓队录了音。
七、关汉卿的传说
安国市旧称祁州,是誉满天下的中药材集散地,素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安国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巨大戏剧家关汉卿即降生在这片钟灵毓秀的沃土。关汉卿,元代伍仁村(从属河北省安国市)人,号已斋叟,约生于金末,其祖上世代为官。汉卿幼年勤奋好学,过目成诵,善诗赋,县试名列榜首。后赴中都应试,因考官作梗不第,从此认清官场糜烂,不屑仕途。约元成宗元贞年间,只身移居大都(今北京)与杂剧作家白朴、赵子祥等组织了杂剧作家团体---玉京书会。结交了杂剧名家杨显之、费君祥、梁进之,散曲名家王和卿,著名杂剧女艺人朱帘秀等。元人周德清把他与马志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是元曲作家中最出色的代表,终身创作杂剧63部,但大多已亡佚。其创作体裁非常普遍。力倡人道、诅咒战争、向往战争,深入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糜烂,特别是下层妇女的灾难遭遇和对抗肉体。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王瑞兰、谭记儿等多种典型的妇女形象,人物性格鲜明,构造完好,情节生动,曲词本性而精炼,对元杂剧和后来的戏曲作出了宏大奉献。关汉卿的作品不只在国内,而且在国外均产生了宏大而普遍的影响,远在百年前《窦娥冤》即有法文译本,为此,关汉卿被世人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1958年世界战争理事会将其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全球举行留念。
七百多年来,关汉卿的故事在其故里及磁河两岸世代相传。《关汉卿的传说》、《安国市民间文艺精选》、《古今药都说》的一百三十多个故事,以浅显的民间传说、浓郁的乡土风情、朴素的群众言语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了关汉卿从童年到少年、青年到成年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反映了其友谊、爱情和家庭生活,及其追求谬误、掌管正义、不畏-的品德微风流倜傥、狂放不羁、刚正不阿的性情,生动地补充和丰厚了文学史的叙说和结论。
关汉卿的传说最重要的价值,是把一个书本上的关汉卿,变成了一个有血有骨、实真实在活生生的人。世人均晓得关汉卿是世界文化名人,是东方的莎士比亚,是元杂剧的梨园泰斗,而对其生平则知之甚少。关汉卿的传说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关汉卿的生平,丰厚了关汉卿的形象,加深了我们对这位巨匠的理解和印象。
八、安国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
安国古称祁州,位于太行山东麓,始建于西汉武帝无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寓“安邦定国”之意,至今已逾两千余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药文化展史上,因其长久绵长的历史,优越便利的地域位置,厚重深邃的人文底蕴而构成了的以“药王庙”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成为全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博得了“天下第一药市”的美名。“商贾辐辏,药材极山海之产”的中药材交流记载着安国药业的辉煌;精深共同的中药饮片加工技艺,以“祁州四绝”而天下名扬。
宋、元时期,安国药材加工已有简单的拣选去杂,去粗存精。明初,安国人已控制-的采集加工办法,并作为贡品进献朝廷。永乐年间(1403-1420年)开端呈现切片和炮制加工,并疾速开展起来。同时,枣强者王某在安国运营的药刀坊“福盛炉”远近出名,人称“药刀王”。他制造丸药用的药准子、药球子、药罐子、药鼓子等工具畅销各地。到明中期,安国药材集散市场日益昌盛,各地药商纷集,加工技艺得到普遍交流,药材加工随之开展到一个新阶段。中药材加工炮制依据药物的形体和用药的需求,可加工成咀、段、块、丝、绵薄片、薄片、磅片、刨片、顶刀片、斜片、盘香片、蝴蝶片等多种片(体)形。
切制药材的工具主要是刀,有片刀、刨刀、药刀之分。安国“福盛炉”消费的药刀由刀片、刀条、刀鼻三个部件组成,尖利耐用,切药省力,“药刀王”品牌历500年不衰。安国镑制的鹿茸片、犀角片久负盛名,因刀法共同,被冠以“云片鹿茸”,“刨花犀角”,是用特制的钢锉排刀,把坚硬如铁的犀牛角镑成片子,形似薄薄的木刨花,剔透照人。安国中药材炮制,注重药效,在“浸、泡、锻、煨、炒、炙、蒸、煮等方面,构成了共同的中央特征。药材的炮制加工聚集了历代传统加工技艺,因药制宜,技艺共同,制造精密,最考究药物疗效,药材地道、炮制得法。药工把炮制药材的技艺同治病救人严密相连,药材炮制造坊都贴有“修合无人问,居心有天知”、“人命至重,贵于千金”、“法效雷公,术遵岐伯”的警句以自我监视,这种习气世代相传。安国的炮制加工主要服从水、火和水火共制法,有炒、煨、焙、煅、焯、蒸、炙等多种办法。其功用各不相同,有的可使药性改动,有的可使质地软脆,有的可降低毒性。如炒制有单料清炒和加辅料合炒。清炒有炒黄、炒焦、炒碳等品种。辅料合炒有土炒、沙炒、麸炒、盐炒、姜炒、酒炒、醋炒、滑石炒、蛤粉炒、童便炒等多种办法。
九、安国的民俗文化
安国传播有“灶火爷本姓张,保佑全家人安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不祥”的俗语。据传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火爷会重返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一年来他所在这一家的活动状况。玉皇大帝会依据灶火爷的报告奖励或者惩罚这一家庭。
人们会向灶火爷供奉糖瓜、芝麻糖等,说是灶火爷吃了这些甜甜的糖果后,就会把嘴粘住,少说话,不说这家人的坏话,只向玉皇大帝说这家人的好话。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过去送灶火爷上天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瓜或芝麻糖、清水、料豆、秣草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火爷升天的坐骑备料。如今民间仍保存吃糖瓜、芝麻糖的风俗。安国市民在超市购置糖瓜、芝麻糖杜志猛摄于2018年安国街市上卖芝麻糖的摊点杜志猛摄于2018年
民间贴灶王像有考究,灶王像下面有公鸡和家犬这两种动物,公鸡打鸣叫起,家犬看门护院。贴灶王像要公鸡对着床,家犬对着门,这才家业兴隆。祭拜灶王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风俗。因而祭拜灶火爷,只限于男子。
过去的风俗,元旦晚上民间迎接灶火爷回人世,举行接灶王典礼,请灶火爷、灶火奶奶(贴灶王像)。
《安国县志》载:
腊月二十三是日晚祭灶,将灶码(灶王神像)揭下,与黄表纸、草料袋一同焚化,供以糖瓜、清水。糖瓜甜而粘,意让灶王食后粘住嘴,上天后不说坏话,并祷告灶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不祥”。祭灶之俗今散存。
十、安国特产
1、安国烧饼
安国的烧饼有着长久的历史,四周县市乃至整个中国也就安国这里有独一份(固然有的中央也叫马蹄烧饼,做法及外形上却是大大的不一样)。但凡由于来到安国的客人(特别是东南亚一带的国度,如日本),马蹄烧饼是必吃必打包带走的,从而安国的马蹄烧饼的名声曾经早在很久之间就走出国门了。安国的马蹄烧饼是在铁皮做的吊炉里做的,先用面揉成一个大面团,然后分红一个一个的小剂子,烧饼师傅会把一个一个的小剂子用手掌压成马蹄形(可能就因而得名),然后放在一个曾经平均铺满芝麻的案板上,这样烧饼一边就会密密麻麻的沾满了芝麻,这时分烧饼师傅用手背把没有芝麻的一边贴到吊炉里,下面用细细的锯末渐渐熏制,大约七八分钟,香喷喷的烧饼就熟了。烧饼师傅用小铲铲,下边用一个大勺子接住,最后师傅把烧饼皮厚的中央用手一掰,热腾腾的热气立刻冒了出来,一个香喷喷的烧瓶就成了。
她的外形就像马蹄一样,一边金黄色的,一边沾有密密麻麻的芝麻,里面在夹上熏肉,例如熏肠、拆骨肉、猪头肉等,咬一口外脆内香,满嘴的芝麻香气和肉香。吃完后,齿頬留香,空气中淡淡的芝麻香气又让人忍俊不住,还要在往嘴里再塞一个。
2、祁薏米
祁薏米特性:体大粒圆,色白如玉,被称为安国“植物珍珠”。
主要用处:药、食两用。
药用: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
食用:粥、糕等。
3、鹿梁甘草
河北安国市鹿梁甘草种植协会,年种植4万亩,产值2500万元,96年获雀技术交流会金奖。
4、祁紫菀
又名青菀、返魂草根、夜牵牛、紫菀茸。产于河北安国。秋末枯萎时或春初发芽前刨收,除去茎叶及泥土,将须根编成辫子晒干即可。特性:枯燥根茎呈不规则疙瘩块状,下部簇生许多须根,外表淡紫或紫棕色,具有纵皱纹,质稍柔软,断面灰白或棕色,微有香气,味甜微苦,以根粗长、身干、色紫、干净、质柔软,辫子划一不碎者最好。味苦辛,性温。具有温肺下气、化痰止咳之成效,主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浓血等症。
特性:色似珊瑚,丝如秀发(又称小辨)。质柔丝锦,气香味甜。《中药志》载称:紫苑主产于河北安国,质佳。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主要用处:润肺下气,消痰止咳。
祁紫菀又名青菀、返魂草根、夜牵牛、紫菀茸。
安国古称祁州。安国药业源于北宋,素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据明末《祁州志》记载安国当时种植的药材已有28种,药市范围到达全国之最。全国各地药商近在咫尺来到祁州,采购祁紫菀为首的“八大祁药”。祁紫菀是安国的地道种类,以根入药,其色似珊瑚,丝如秀发(又称小辫),质柔似棉,气香味甜。《中药志》载称:紫菀主产于河北安国,质佳。《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祁紫苑须长,条粗色红,被评为全国同类之冠。经检测含紫菀酮0.32%,超越药典规则一倍以上。1958年后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毅、贺龙、罗荣桓同等志也相继来安国视察。祁紫菀等种类逐步成为安国当家种类,被冠以“祁”字并载入药典,1999年被河北省命名为“名优产品”,总产量占河北省药材总产量的70%以上。
地域范围
祁紫菀在安国市境内都有种植,主要散布在祁州镇、郑章镇、大五女镇、西伏落镇、西城乡、明官店乡、北段村乡、祁州药市办事处共8个乡镇办事处,触及149个自然行政村。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31.7公里。产地天文位置为:东经115°10′至115°23′,北纬38°18′至38°35′。维护面积100000亩,种植面积10000亩,年产量8000吨。
产品质量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根茎不规则块状,长2-5cm,直径1-3cm,外表紫红色或灰红色,顶端残留茎基及叶柄残痕,中下部丛生多数细根;质坚硬,断面较平整,显油性。根多数细长,长6-15cm,直径1-3mm,多编成辨状;外表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较柔,易折断,断面淡棕色,边缘一圈现紫红色,中央有细小木心。其色似珊瑚,丝如秀发(又称小辫),质柔似棉。气微香,味甜,微苦。2、内在质量:安国祁紫菀根含无羁萜、表无羁萜醇、紫菀酮、紫菀甙A、B及C。紫菀皂甙A、B、C、D、E、F及G,紫菀五肽A、B,紫菀氯环五肽C;还含有植物甾醇葡萄糖甙及挥发油,挥发油的成分有毛叶醇、乙酸毛叶酯、茴香脑、烃、脂肪酸、芳香族酸等。经检测,祁紫菀含紫菀酮0.32%,超越药典规则一倍以上;浸出物为63.3%,超越药典规则的45%;显微特征及水分检测契合2010年版药典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