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隆尧招子鼓
招子鼓原称鼓会,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故称招子鼓,盛行于河北南部隆尧县滏阳河、澧河和午河一带,它融音乐、舞蹈于一身,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花会。招子鼓历史长久,方式多样,提高性强,它以击鼓为主体,配以锣镲,音调铿锵雄壮,气势恢弘磅礴,加上粗暴质朴的舞步,气势庞大,震动人心,颇具乡土气息,是具有深沉中央颜色的民间花会之一。
招子鼓是一种传统的乡艺,普遍传播在隆尧东部滏阳河与澧河一带。其中以隆尧千户营乡最为盛行。隆尧招子鼓有其共同的作风,最明显的标志是每个小鼓演员背部都负有一杆引人瞩目的鼓招子。
招子鼓的器乐全是打击乐,大致分鼓、锣、钗三类。鼓又分为大鼓、小鼓两种。锣按大小分为4种。钗分钹、饶、钗3种。锣与钗因直径的大小不一,分别发出低、中、高不同的声响,与大小鼓相配,调和悦耳,铿锵有力,格外振奋人心。
招子鼓以鼓招子为主要道具,目的鲜明,招引观众。鼓招子的构造由招子杆、彩盘、掸子座三局部组成。为使鼓招子结实缚绑在小鼓演员的背部,另备有6至8个枕形小沙袋,贴于招子杆和演员脊背之间,鼓招子绑好后,演员将小鼓挎在小腹前,舞动起来,鸡毛掸子左右摇晃,小彩旗、护身条随凤颤动,弹簧绒球上下颤抖,小响铃叮叮有声,使小鼓演员异常肉体,增加了舞美。
招子鼓的演员,按行当可分为五种。最引人瞩目的是丑角,他身穿彩衣,手持纸扇,动作诙谐,容颜滑稽,擅长逗乐,其职能是引鼓。丑角可多可少,人数不定,少则一人,活泼于大小鼓之间,多则每面小鼓伴配一名,与小鼓演员亲密配合,双双起舞。
招子鼓是一种在街头广场演出的民间艺术方式。招子鼓以击鼓为主,就纯打击乐来说,招子鼓有其共同的作风,其乐谱最明显的特性是休止符多,其乐谱的长短也有差别,最短的是24番,也有的是32番,最长的是72番。在演奏办法上,有领奏。齐奏、轮奏、合奏,方式多样,变化无量。听起来调和悦耳,振奋肉体。
仪仗队也是招子鼓活动的重要组成局部。招子鼓的仪仗队主要是供夜间演出照明用的彩灯群。每年春节前后,是招子鼓活动最盛行的时期。行进中,无数盏彩灯列为两排,明灯高照,光芒耀眼,宛如银河降落人世。演出时,为了照明,彩灯四处散开,鳞次栉比,金光闪烁,犹如天女散花,令人心旷神怡。
招子鼓原是广场、街头演出的艺术方式,经过加工整理,把它搬上了舞台,丰厚了它的舞蹈语汇。河北省歌舞剧院曾以隆尧招子鼓为素材,编排了民间歌舞《庄户余秋》,演出后,深受大众欢送。[2]
来源传说
关于招子鼓的来源,民间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有两种说法最为普遍传播。相传唐朝时期李世民兄弟为了抢夺皇位勾心斗角、手足相残。为规避追杀李世民藏于大鼓之内,免遭弑杀登上王位。为此李世民对大鼓特别偏爱,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朝中有什么喜庆之事均以击鼓助兴。其二李自成率起义军每逢大战,必用鼓队擂鼓助威,义军听到鼓声,士气大震,打了不少胜仗。李自成把大鼓装饰一新,系上彩绸,在一片咚咚的战鼓声中凯旋而归。一朝一夕,逐步演化成如今的招子鼓。
招子鼓大约在明代永乐年间曾经构成。那时,该县澧河、滏阳河、午河、小漳河一带地势低洼,三年有两年闹水患,因而,不是减收就是颗粒不收。老百姓面对洪水,一方面常常用招子鼓的方式,求助上苍祷告神灵,寻求一些肉体上的抚慰。至今每年春节期间,个别村的招子鼓会还举行为河神散灯等民间活动。另一方面,是用招子鼓来召集民众,防1灾。但凡河堤决口,都是敲大鼓召集大众,用不同的鼓点阐明灾情的大小、急缓。在决口的中央,都要树起高高的招子,让人们明白防洪地点。到如今,招子鼓的鼓点有大鸡上架、小鸡上架之分,这就阐明当时,招子鼓是用来传送信息、阐明灾情的重要工具。[3]
艺术特征
招子鼓具有欢乐、红火、曲调明快等浓郁的民间作风,有着深沉的大众根底,在历史上起过传送信息、自娱自乐等作用。
招子鼓是历代劳动人民聪慧的结晶,有共同的艺术魅力。招子鼓没有记载,没有文字材料,而是在大众中世代口传、身教演化而来的。其节拍鲜明、铿锵有力、动作伸展、调和巧妙,具有共同的艺术作风。据调查,大局部民间花会的兴起,包括招子鼓,都带有一定的迷信颜色。在封建社会和科学不兴旺时期,招子鼓只是局限在普通的自娱自乐和传送信息。虽然如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古老的民间花会,为大众文化生活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二、尧山山口庙会
尧山位于河北省隆尧县城西4公里处,含南山尧山和北山宣务山,是帝尧陶唐氏的始封之地,历史长久,文化沉淀深沉。由于尧山在华北平原的腹地突兀而起,一峰独秀,格外引人瞩目;再加上是尧帝的始封之地,因此尧山兴起的庙会也非常有名气。尧山庙会以其独持的祈福抚慰、亲友沟通、物资买卖、民间文娱和文化交流等功用而历久不衰。南山和北山之间的村子叫山口村,所以,尧山庙会也叫山口庙会。
山口庙会以祭奠而兴,以求神拜佛而影响日大。祭祖是祭奠的主要活动之一,据史料记载:从汉代起,尧山顶上就建有尧祠,以后历代都在尧山上建有尧帝庙以及禹舜殿,每年官府和民间都要择良辰吉日上山祭祖。隋朝时,佛学翻译巨匠彦琮在宣务山上建筑隆圣寺;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子纪王李慎出任邢州刺史,为了在祖籍之地展现大唐王朝皇恩浩荡,不惜动用民工匠人,在宣务山上大兴佛事,开凿了千佛堂石室、多心经石室、同声谷石室,建塔立碑,摩崖造像,雕石刻经,使信佛、拜佛、念经还愿之风一时到达史无前例的顶峰。明末进士徐养元在南山建尧帝庙,立南山庙会;独二魁赵渔在北山上修有三天阁、大悲殿、大佛殿等殿阁,立北山庙会。清朝康熙三十九年,刑部尚书王世祯的儿子王启纺做唐山知县时,又将尧帝庙改建于宣务山,祭祖和拜佛合流。之后,庙会从祭奠、拜佛逐步开展到杂神信仰以满足群众需求。
山口庙会每年有农历正月十六、四月初一、六月初一、十月初十、腊月初一5次,其中范围最大的是农历四月初一。据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柏乡县举人韩瑶所撰的“名垂青史”碑记载:“迨至四月上旬,庙门洞开,则四方远近,百里内外,或乘车骑以飞驰,或携男女以徐步,或千人百人林林起会于庙顶,或五步十步历历叩拜以谢神,迤逦而来,纷至沓来。”记叙了尧山庙会的盛况。
独二魁赵渔把尧帝与玉帝、孔圣人同供在“三天阁”内,又增道教、民间众神,使佛、道、儒相交融,从而尧山庙会更深化民意,持续至今,经久不衰,触及的地域进一步扩展。庙会触及冀南及邻省数十万人参与,山上山下人潮涌动,香烟旋绕,纸灰飞舞,不断延伸到几公里外,人们忠诚地满怀希望登山朝圣,祈求一年的安全和幸福。《名垂青史》碑记载:“山顶筑有菩萨庙一座,感无不通,求无不应,凡为父母之疾,为儿女之厄者,处心祝祷,无不灵验,以故焚香还愿之人,无时不有。”
宣务山的最顶峰叫猴祖峰(猴祖山),这是由于宣务山被称为苍岩山的皇姑下庙而称。旧时山顶有猴祖庙,其中供奉的“猴祖”系三皇姑的猿猴徒弟,得道后称“猿猴祖师”。这从苍岩山的碑文能够得到印证。通到山顶这条路由于是求神拜佛、玩耍观光的必经之路,所以被称作“神道”,因开采山石,“神道”和猴祖峰的位置古今相去不少。
宣务山上今存的大小庙宇很多,儒、佛、道等均有供奉,如:书房楼、三皇姑庙、三清殿、关帝庙、财神庙、观音庙、玉皇殿、药王庙等。
山口庙会盛况庞大。几百里外的客商云集尧山,左近居民,更是倾村出动,各色人等挤满了山上山下,人欢马叫。来赶庙会的不光是隆尧的本地人,还有左近柏乡、任县、巨鹿、平乡、广宗、临城、内邱、高邑、宁晋的人,以至还有石家庄、唐山、山东、山西的。
庙会上,买卖东西、耍钱的地摊比比皆是,焚香烧纸、求神拜佛不在话下,算命算卦的生意更是暴躁,耍枪耍刀耍猴儿、跑杂耍儿的更是吸收人的眼球,说笑声、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这种源远流长的传统风俗,经久不衰,保存至今。就是乞丐们也趁着繁华,趁着人们积德行善的空当,以至不远几百里的赶来,在人们必经之地找好本人的地盘,准备“发一笔小财”。
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庙会和集市相交融,便呈现了集求神、拜佛、文娱、贸易于一体的绝后繁荣现象。香客、游人众多,为香客、游人提供食宿的聚落式茶棚应运而生。
“茶棚”望文生义即烧茶舍水和小憩的中央,但是,聚落式茶棚是为满足外县村民食宿而建的。其建制是冀南式四合院,有神坛房、卧房、伙房、杂房及厕所、院门等,在宣务山的东南麓及左近各村。为了便当本地大众求神拜佛,各县村镇纷繁购置“飞地”,在宣务山东南建聚落式茶棚百余座,构成一个小村,街巷纵横、鳞次栉比。每年四月庙会期间,人马鼎沸,彻夜灯火,鼓乐喧天,香烟洋溢,繁华特殊。
来庙会的人们大多是带着祈愿而来。有的祈盼五谷丰收,有的祈盼生意兴隆,有的祈盼有个好的前程,也有的期盼送子娘娘给久婚不孕的妇女“送”个娃娃。
山口庙会上“抱娃娃”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普通有婆婆领着久婚不育的媳妇前来,到千佛堂石室的东南角的准提塔前,一丈高的准提塔上雕满了罗汉、菩萨等,婆婆抓一把石子掷上去,然后忙用偏襟的大褂去接,接住一个石子,便会有一个娃娃降生到本人家中。
庙会上,卖面老虎的、卖糖人的、卖酸枣面的、以至还有卖虎头鞋的,比比皆是,捏面人的、吹糖人的大显神通,跑功的、跳扇鼓舞的更是各显神通,这些构成了尧山庙会的一大特征。
庙会上各色小吃,风味独具,非常诱人,尤以凉粉摊儿最为暴躁,凉粉摊儿成了庙会上的一大亮点。
山口庙会随着社会的开展,在坚持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必将进一行新陈代谢,科学开展,丰厚内涵,为尧山庙会注入新颖血液,添加崭新内容,使得尧山庙会得以耐久持续和开展壮大。
三、隆尧秧歌戏
隆尧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境内有《史记》所记载的尧山、宣务山等。
隆尧秧歌是由古代当地劳动人民在插秧、收获、劳作时的稻歌开展变化而来的。隆尧秧歌降生于明末清初,构成组班登台巡演于嘉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河北省古老的中央剧种之一。
依据扮演特性和地域的不同,隆尧秧歌又分为南北中三路。隆尧秧歌的主要特性,一是扮演舞台性,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完善,不同于民艺舞蹈扭秧歌。二是地域乡土性,扮演作风饱含乡土气息。三是剧目丰厚,据统计达二百余出。四是言语浅显,唱词道白质朴生动,口语民风浓,唱腔简单明快。五是伴奏简易,徒歌干唱,前期只要武场,以鼓锣镲梆为主。后期添加弦笙笛等文场乐器。
隆尧秧歌唱腔古朴,无丝竹相配。研讨、开掘隆尧秧歌关于研讨河北乃至中国戏曲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开掘、抢救、维护和开展隆尧秧歌对丰厚人民大众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肉体文化建立具有促进作用。
目前,当地为维护这一宝贵剧种停止了不懈努力,但隆尧秧歌演员队伍日益老化,观众群体十分窄小,开展已堕入低谷,急需抢救维护。
四、南鱼龙灯
隆尧县南鱼龙灯作为一种民间舞蹈,有本人共同的开展演化过程,传说唐太宗时天上有一金角龙,专管民间降雨之事,由于与他人打赌,违犯了玉皇意愿,违法天规,给民间百姓形成严重灾难,被玉皇斩首。便召集一些野鬼在京城造事,于是唐太宗便向金角龙讲和,派唐僧去西天取经,来超度金角龙,封金角龙为神,享用民间香火。可这些野鬼进了城,有的贪图京城的繁华不肯分开,特别是过年,他们肇事生乱,0百姓,非要金角龙的神灵出面遏止不可,可过年时金角龙本人也贪图玩乐,便要百姓扎龙灯在城里舞起来,野鬼见了,以为是金角老龙来了,疾速规避,这样正月里玩龙灯能够驱鬼辟邪,成了习俗,后来人们修建了奶奶庙后,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在当地奶奶庙庆典时,在县城内的广场扮演,以表达欣喜欢乐之情,舞蹈持续多年无太大变化。
舞龙灯时普通要舞红、黄两条龙,每条龙需求12人来扮演,扮演时1人手持绣球在前面引导,其他11人高举龙头。龙身、龙尾紧紧跟随其后,根本步伐有小跑和急走,龙身上下翻飞,十分壮观,在扮演过冲中还能够做出各种把戏,有五龙盘柱、钻八节、钻二节、还有蛟龙、双龙对翻,还可来回钻,经过改良在扮演时还能够喷火喷水,舞龙灯与其它舞龙的不同之处是“灯”,特别在晚上扮演,龙身里的灯一亮,更具欣赏性。
以前的活动状况并无文字记载,无从调查,能追想起的活动在清朝嘉庆年间,距今约有一百多年,南鱼龙灯的产生、开展,经过了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过程中的孕育,它经过繁荣,也经过波折。“文革”期间的冷落、寂静,开放之处的昌盛和如今由于现代传媒、文娱的开展影响而进入濒危的境地。
五、尧山文化
尧山位于邢台市隆尧县。尧山山口庙会历史长久,山口庙会的活动区域在隆尧县城西北6公里的尧山及南侧山口村。山口庙会一年五会,以农历四月初一的庙会最大,会期半月,触及冀南及邻省数十万人参与,盛况绝后。
相传上古尧帝,曾长期活动于尧山一带。尧做为中国历史上仁德之君的模范,遭到历代人民的崇敬,更深化尧山一带的民意。因而,至少从汉代起,历代都在尧山之颠建有尧帝庙,千百年来,遭到广阔民众的祭奠和朝拜。至唐代,山上的石窟开凿后,朝拜尧帝和佛事活动同时兴隆,元代大德年间扩修了尧帝庙,刻立了由郝经撰文的著名大型“唐帝庙碑”,使朝拜尧帝的活动又到达一个新0。明朝末年,当地进士赵渔正式立尧山庙会,并把尧帝神化,与玉帝、孔圣人同供在“三天阁”内,又增道教、民间众神,使尧山庙会融民间信仰和物资交流于一体,持续至今,经久不衰。
尧山庙会历史长久,涉域广阔,构成以祭奠、朝拜尧帝为主的具有中央特征的尧文化活动,构成当地纯朴、仁慈的民风和以尧帝为典范的学风,因此是尧山一带成为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的人杰地灵之乡。
尧山庙会是中国历史上尧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为深化发掘、研讨和发扬尧文化提供了宽广的文化空间。
六、隆尧县泽畔抬阁
泽畔村位于隆尧县西南部的东良乡境内,在东良南偏东3.4公里。明代前该地为积水沼泽,因村庄座落于泽旁,故名泽畔。该村西与内邱、南与任县毗连。历史上以出产泽畔藕而知名,现大沼泽已不复存在,但村民仍存种藕风俗。该村历史长久,物产丰厚,文化底蕴深沉,民间艺术繁花似锦,现存有千年古槐一棵和清嘉庆帝赦除粮赋碑一通(现已置隆尧县文保所内保管)。
据传泽畔抬阁系明永乐元年(公元1404年)秋八月,-县马姓兄弟移民至泽畔落户后将晋故里一带民间社火移植而来。源于元朝末年的扛神活动,后逐步演化为抬由活人化装的神,后变为四人抬,再演化为如今的八人抬阁,逐步成为一项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方式,至今已盛行500余年,被人誉为泽畔抬阁。
泽畔抬阁主要方式为两个八人抬阁扮演,抬阁床普通长1.5米,宽1米,高1米,其方式古朴奇特,是一种农民自演自娱的艺术方式。在节目扮演时,一演员站立或坐在抬阁床上,另一演员好似站在其身下演员之手上或肩上作长时间扮演,方式惊险共同,扮演恢谐诙谐。泽畔抬阁演员的选择极为严厉,多在农历腊月由班头选12虚岁以下的少年男女上抬阁,普通一抬阁男女各一。被选上的演员,将全家庆祝,村人羡慕。抬阁演出员的扮相和外型有吕洞宾戏牡丹仙子、赵匡胤千里送京娘、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人物、关公保皇嫂、白蛇与许仙、哪咤智斗三太子、岳飞与秦桧等不同内容,大都以戏剧和民间传说为主,同时也视不同年代交叉一些具有时期内容的题材。这些故事和传说也随着抬阁的扮演被当地的人们一代一代口传了下来。
泽畔抬阁扮演的音乐伴奏是对子鼓,都是打击乐器,采用四二节拍的停止速度,马锣为领奏。泽畔抬阁扮演的服装、头饰等则依据内容选用相应的戏装。依照古老惯例,逢龙虎年才干扮演。平常抬阁道具均由专人看守,制造工艺失密。
泽畔抬阁来源于民间神火活动,其艺术特征十分鲜明。一是泽畔抬阁的最大、最根本的特征就是神秘莫测。演员扮演时一演员长时间在另一演员手掌之上作舞,或一演员肩扛一棵秫秸而另一演员则站在秫秸上长时间扮演,新奇微妙,使人叹为观止。二是外型别致,魄力雄伟。演员被众人抬起在半空中扮演,配上鲜艳的服装,外型别致有如仙女下凡。再加上排鼓、别杠开路,武术、秧歌、安定车、旱船、拉碌碡等断后,队伍庞大,气势宏伟。三是演员在扮演时不念不唱,仅有头部、双臂的简单动作。扮相和外型多来自民间传说和戏剧。四是抬阁集中了戏剧、舞蹈、杂技、美术、音乐等多个艺术方式。
七、隆尧县生活风俗
饮食
隆尧的饮食习气普通为一日三餐,早饭以淡饭为主,午饭、晚饭以一咸一淡为宜,二咸者不多。食多以主辅相配,干热食为主。全国大都是如此。住房
隆尧县的聚落村庄,大多按照主要道路、河流、地势的走向树立。建筑除庙宇、祠堂和极个别房屋为类顶瓦房外,其他皆为平顶房。宅基多为长方形,以东西为长、南北为宽者多。寓居习气多为四合院。以北屋为正房,配之以东西厢房,南面为厨房。正房建筑以三、五、六、七间为主。婚嫁风俗
结婚本县旧时婚嫁风俗大致有以下几种环节和典礼:议婚:经媒人向男女双方分别引见对方的住址、生辰年月、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房屋、土地状况)、家庭成员,然后双方各请阴阳先生算卦,假如双方的生辰八字和信址方向无“克”,则男方通知媒人商定时间“相亲”。相亲与订婚:相亲时,男女双方各带有礼物。若双方均看中了对方的高矮粗细,黑白胖瘦容颜,则交流礼物,意为“相中”。之后,双方再请阴阳卜卦,按双方的生辰八字及住址方向择期,然后以大红纸写清所择良辰吉日,送新娘入宜用的属相,及新娘下轿时轿头所指的方向等事宜,由男方家长携带女方所索之彩礼至女方家,商定迎娶事宜。做新被:娶亲之日的前七天,男方家必需做完新被褥新枕头。做针线活时,忌用寡妇及怀孕妇女。枕头不缝口,被褥里放些大枣,取意“早子”;放些花生,取意“插花着生”,即又生男孩子又生女孩。做被褥至少做四被四褥,忌讳单数。娶亲:是日,男方家门口贴红对联,红“双喜”,挂红绸,红灯高悬。早饭后,迎亲队伍动身。队伍有娶亲花轿二乘,去时,新郎乖坐较彩的一乘,另一乘由一晚辈乘坐。女家准备简单宴席待宾。男方由晚辈从率领入宴,说些吉利话,等候女方梳妆装扮。女方怀揣铜镜、大葱、艾枝,经三吹三打后上较彩的那项轿或马车起程,返程的轿或车不走来时走过的路。至男方家时,新郎进入洞房照四墙角拉弓射箭,女方的车乖按原定方向停下,三吹三打后下车。新娘过鞍马进洞房。正中午开端拜天地,掌管典礼的大声召唤亲属们掏拜钱,新娘给婆母磕完头后,婆母给新娘磕头钱,然后送入洞房,晚宴后开端闹洞房,娶亲三日不分辈份大小,均可闹洞房。接闺女:翌日晨,新娘家人去新郎家接闺女。在新郎家宴罢后,接新娘回娘家住一天,晚上再送回去。三天过后,新娘回娘家先住三天,回新郎家住六天后,再回娘家住九天,取“先三后九,越过越有”之意。之后往来能够随意。送夏:婚后的第一个仲夏,娘家人携大杏、瓜果及熟食品至新朗家赴宴,谓之曰“送夏”。岁时风俗
传统节日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时腊月,各家各户就开端准备过年的东西。正月初一清晨,人们争相早起,新旧岁交接之刻,一齐燃鞭放炮。拂晓,男女老少穿新衣,吃过饺子后,晚辈给晚辈的磕头拜年,晚辈的给未成年的晚辈压岁钱。之后,邻居邻居相约结伙给本族的晚辈拜年。午饭普通吃馒头,喝粉条、白菜和肉炖的肉菜。晚上喝米汤。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则一日三烧香,三叩首,供奉各路神仙。正月初二为外甥给姥姥磕头拜年之日。正月初四是女婿为丈人、丈母拜年之日。也有于初二、初三的。正月初十为老鼠娶媳妇日,家家户户要包饺子,饺子要捏紧,俗称捏老鼠嘴。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本县元宵节有观灯、放烟火的风俗。正月十六为烤杂病之日。用点燃的柏树枝将旧鞋引燃。据旧时传说,在火上烤那个部位,能够治除那个部位的病。正月二十五是“大填仓”节日,俗称“崩囤”。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出嫁女儿回娘家。曰“二月二,煎油糕,闺女不来娘心焦”。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此节日至时,本县男女多持香火、供品赴坟茔祭祖,添坟头。农历十月初一为“鬼节”,此节日上坟祭祖,烧香,磕头,摆供品。与“清明节”一同,成为一年二次的上坟祭祖日。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家家喝“腊八粥”。有的用糖加醋腌蒜,以备日后变绿时食用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供奉灶王爷,一整天洗刷用具,清扫房舍,干洁净净迎春节。元旦,清扫门前、街道,贴对联,挂红灯。其它风俗
乔迁放鞭炮,设宴席,请乡邻朋友聚酒,示为暖房。生孩子凡有户重生婴儿,不分男女邻居邻居均携礼相赠,以示庆祝。凡生第一胎婴儿,均需于婴儿出生的第十二天,遍请亲朋友好友至家欢聚,称为过“十二晌”。婴儿满月时,其母必携新婴回娘家住,称“住满月”。认干亲本县百姓自古即有认干亲的风俗。两家老人相处甚好,如一方没有儿子、女儿,而另一方儿子、女儿较多的,则一方的父母认对方的一个儿子、女儿为“干儿子、干女儿”。待客本县人民,崇仰朴雅,不事边幅,民事耕织,不矜华侈,气质大方,敦厚质朴,以客至视为不祥。每至庙会及唱戏、杂耍、乡艺时,均及早通知亲友,以客满座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