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周柳子腔
曲周柳子腔是曲周县独具特征的民间戏曲,为侯村镇堤上村独有,这里是明朝万历年间户部尚书陈玉陛的故里。
曲周柳子腔属弦索腔系,属柳腔的一个派系,伴奏所用的主要乐器高音四胡和中音四胡,伴奏时所构成的旋律一高一低,奏出之声象五、六月大雨之后出洞的青蛙(土语称-)的叫声,所以人们戏称柳子腔为“-嗡”。民国初年,因而名欠雅,更为“柳子腔”。剧情内容常常以家庭为中心,演绎悲欢离合的故事,经过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姑嫂之间、妯娌之间、邻里之间的恩恩怨怨,宣传道德伦理,对人们停止惩恶扬善的感化。演大众身边的事,说大众想说的话,抒大众心里的情,具有浓重的生活气息,极易激起观众的共鸣。演悲剧时,观众常常声泪俱下,演喜剧时,观众喜笑颜开,演奸人作恶时,观众义愤填膺,确有勾魂摄魄的魅力,当地在大众中传播着“宁可三天不下地,不能不看柳子戏”的民谣。
曲周柳子腔剧情内容贴近乡村家庭生活,唱腔道白不避俚俗,浅显易懂,扮演时形体动作自在,音乐伴奏灵敏。口头传播下来的剧本有《田二红开店》、《丢印》、《安儿送米》、《高奎举跪楼》、《断堂》、《小二堂》、《雷姐出气》等。
柳子腔作为独具艺术特征的稀有剧种,与武安的平调、永年的西调同为冀南地域重要的民间文化珍宝,具有较高的思想品位和艺术价值。维护开发曲周柳子腔,关于丰厚民间戏曲艺术,丰厚乡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乡村肉体文化建立,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曲周四股弦
四股弦又名四根弦、五声调,是河北省中央稀有剧种之一。曲周县四股弦主要散布在白寨乡司寨村。
曲周四股弦剧目有汉朝戏、三国戏、唐朝戏、宋朝戏、明朝戏等,主要剧目有《三升官》《西岐洲》《宋江杀楼》《打金枝》、《贺后骂殿》等20多个。板式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栽板(也叫间板)、流水板、散板、踩板等。
四股弦产生于清朝中期道光十八年(1838年),来源于在山东菏泽一带。据传,山东有一位民间艺人叫齐大牙,逃荒要饭到河北邢台一带,由于他会拉四股弦,被当地心肠仁慈又酷爱艺术的人收容。后来,他收了几个徒弟传授技艺,兴办了一个四股弦弟子班,在当地演唱。由于初始创班,演出服装、道具都很粗陋,脸上涂点儿粉,点点儿胭脂,束个围裙即可演出,演出时大伙围桌而坐,做几个简单动作,俗称“坐板凳头”。同治九年(1870年),戏班主干弟子王玉堂接任班主,他们自创河北梆子、乱弹、京剧等剧种的一些扮演手腕,丰厚演出内容,改良演出方式,开端演袍带戏,主要演出剧目有《杨金花夺印》《西岐洲》《罗通扫北》等剧目。1930年以后,不少女演员先后参加四股弦戏班学艺,使此剧种完毕了男扮女装的历史。1937年,日军侵略中国,生灵涂炭,大批四股戏班纷繁崩溃,艺人多弃业改行,仅有马风云、马风仙戏班存在。1947年8月,中国共产党指导的冀南四区宣传部在南宫接收了马风云四股弦戏班,改名为“冀南行署利群剧团”。1948年,白寨乡司寨村人张香的拜马风仙为师学艺,1952年回乡后将演出技艺传授给其子张好贤、弟子穆银花等人。1954年穆银花兴办曲周县第一个四股弦剧团,在本县乡村庙会或到邻县演出。文革期间,受“破四旧、立四新”影响,不再唱古装戏,该村四股弦剧团改称“文艺宣传队”,穿便衣或制服唱榜样戏,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1980年以后,四股弦剧团重振旗鼓,恢复演出。
目前,曲周县四股弦剧团团长张云亮带领演员30余人,终年在本县及邻县乡村庙会演出。近年来,该剧团投资数万元,改换了声响、乐器、服装、道具,使剧团演出范围逐步扩展,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三、曲周花车
曲周花车,原名“拉花车”,为汉族民间舞蹈,始于明朝,盛行于清朝,民国初期曾一度鼎盛。现主要散布在安寨镇安寨,南马店等村,每逢春节、元宵节到县城参与文化活动,深受人们喜欢。曲周花车以冀南“地扭子步”为基调,同时吸收了戏曲中的局部技巧,其特性是细腻生动,比拟典型的舞法有扑蝴蝶、抖肩、抖膀子、晃腰、下叉、鹞子翻身、小开门等,道具主要是花车,扮演时以跑园场为主,同时参加串八字、烂泥窝、卧车、上下坡等局面。
1982年,县文化馆张军、杜云岚、朱琛发掘、整理、加工,编导了曲周花车“卖艺女智斗衙役”,新陈代谢,古为今用,在河北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荣获大奖,河北电视台停止了普遍宣传,并在全省75个县市推行。1988年2月被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选中,来曲录像,收入五十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民俗与民舞》向国内外播放。同时收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一书。2013年6月,曲周花车人选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四、曲周傩舞聚英叉会
曲周傩舞聚英叉会系曲周县安寨镇南阳庄村独具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
曲周傩舞聚英叉会来源于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一南方艺人路过南阳庄村时身染重病,好意的南阳庄人将其收容,并集资为他治好了病。为报答救命之恩,此人便将本人舞叉技艺传授给了憨厚仁慈的南阳庄人,取名“傩舞聚英叉会”,代代相传,持续至今。
曲周傩舞聚英叉会舞叉扮演把戏繁多,表现方式丰厚共同,演绎故事引人入胜。曲周傩舞聚英叉会展演前,击鼓聚英、庙前整队、鸡血祭叉、涂脸扮鬼、排队跑场,程式共同,盛大热烈;扮演时,单挑花、双挑花、双抄花、背剑、倒背剑、怀中抱月、单打锣、双打锣、窜叉、手捻花、猫洗脸,挑、抄、背、捧、滚、窜,技艺高超、局面壮观;演出中,融入了精彩的驱除疫鬼故事,寓意深入、引人入胜。
曲周傩舞聚英叉会将戏剧扮演、武术动作交融于傩舞扮演之中,并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中吸取内容,创作新节目,构成了娱人娱神的民间舞蹈。演出时局面变化复杂,扮演细腻潇洒,生活气息浓重,具有原生态特征。关于研讨当时的民间文化、民俗风情以及社会背景、肉体寄予、经济情况提供了实体性的材料,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艺术学、戏剧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材料价值。同时,关于展现当代农民的正义和英勇,表现人民大众对安全调和的愿望和期盼,锻炼农民大众的身体和意志,活泼广阔乡村的文化和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具有重要的理想意义。
五、曲周龙灯
“曲周龙灯”是曲周县独具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散布区域为曲周县曲周镇。曲周镇位于曲周县中部,是县政府驻地。
曲周龙灯来源
曲周龙灯来源于宋代。据传,宋朝时期的曲周县十年九涝,庄稼无所收成,农民贫穷交集,民间有敬奉龙王保安全的传说。为了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人们就制造了一条龙,龙内燃灯,起名“龙灯”。每年元宵节,挥舞龙灯,敬重龙王,代代相传,持续至今。曲周龙灯是独具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最初在曲周镇东街村、南甫村兴起,现已开展到十个村,以东街村为代表。
龙灯外型
曲周龙灯外型别具一格,整个龙头用竹篾编成,威武雄壮。龙眼过去用猪膀胱所制,现多用灯泡替代。龙鳞用麻头纸染就,龙尾用麻索束就,龙体内的灯用折表纸搓成捻子,再入锅用动物油熬制。全龙外型概括为:张巨口、目生光、须飘拂、鳞飞扬、尾有力、身宛长。大有雄霸天地,气吞八荒,宇宙万物,唯我独尊之气慨。龙身颜色分为红、蓝两种:红色龙为“火龙”,此龙出场时随同鼓声吞云吐火,恢弘霸气;蓝色龙为“水龙”,此龙出场时腾云跨风,气势特殊。
舞龙招式
曲周龙灯舞法奇特多变,仪仗、范围气势恢弘。夜幕来临,鼓乐手敲锣打鼓,纸糊成的鱼、鳖、虾、蟹、河蚌等水族便在龙前引领翻开场子。扮演开端,10个舞龙人随着鼓点摆开架式,大红蜘蛛上下窜跳,龙头紧咬蜘蛛不放,龙身一节牵着一节划着倒弧舞动起来。龙灯身内燃着的油捻,映照着那随着舞动而掀跳的磷片,或明或暗,持火把人扯一把烟火,顿时火球带着浓厚的烟雾突冒起来,发明出一种朦胧神秘的境地,尤如仙境普通。曲周舞龙扮演方式达二十多种,有盘龙、滚龙、钻龙、跑龙等。盘龙又分盘头、盘尾两种。盘头,头上尾下,如巨龙腾天;盘尾,尾上头下,如探海吸水,甚为壮观。还有“二龙戏珠”、“龙门阵”等扮演方式。
龙灯风采
经北京民族文化宫专家审定,曲周龙灯被确以为汉民族龙灯的典型代表。1982年、1989年两次赴京展出,并被北京民族文化宫珍藏。1985年到美国展出并扮演。2006年元宵节,曲周龙灯被省、市电视台录制,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专题播放。2009年,曲周镇东街村的“水龙”和前河东村的“火龙”在河北永年老城参与了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华长歌行》节目的演出;同年,这两条龙在邯郸市为《热情广场》栏目呈现了精彩了扮演。
“曲周龙灯”填补了我国圆身龙灯的空白,引领了龙灯开展的潮流。维护、创新、开展“曲周龙灯”,不只对丰厚和开展中国民间手工技艺、中国和世界群体舞蹈史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关于丰厚城乡大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乡村肉体文化建立,增强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玉堂春传说
玉堂春传说讲述的是明朝正德年间,曲周县一宦家子弟王景隆与一名叫苏三号玉堂春的青楼女子的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玉堂春传说故事主要散布于曲周县曲周镇东街村,该村处于县城中心位置,东邻光明街,北邻凤城路,南邻复兴路,文昌街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商业兴旺。
此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杜云岚是一位文化工作者,曾任曲周县文化局副局长,现任河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邯郸市地产文化研讨会会员,他对文学情有独钟且擅长写作。为了使玉堂春传说故事世代相传,他依据上辈人的口传,并在普遍调查理解的根底上,搜集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编著了一部比拟完好的现代章回体浅显小说《玉堂春外传》一书,以传后人。
该书记叙了玉堂春和王景隆从出生到逝世后全部的人生轨迹,是目前关于玉堂春传说故事最完好、内容最丰厚的民间文学作品。
理解玉堂春传说故事,关于研讨明清时期的社会形态,民俗风情以及曲周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教育后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也有重要的意义。
七、曲周皮影戏
曲周皮影戏是曲周县具有中央特征的民间文化,历史长久,影响深远,主要散布在安寨镇北赵林村四周。曲周皮影清末传入,民国初期一度鼎盛名声大振,倍受大众喜爱,应邀演出不时,演出剧目多达三十种。二十世纪末,由于遭到现代文化等诸多要素影响,逐渐冷落濒危。
曲周皮影影人采用牛皮制造,先在熟好的牛皮上绘图,然后刻制、上色、桐油油制而成,具有外型粗暴有力、生动生动、颜色逼真、投影效果良好、操作灵敏等特性。
曲周皮影戏唱腔采用南调,唱腔共同,具有浓郁的中央特征;人物外型丰厚,分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曲周皮影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二胡、笙、板鼓、锣、钹、手锣、战鼓、梆子等。曲周皮影戏能演凡戏、洞戏,凡戏有《铡美案》、《铡赵王》、《燕王扫北》、《通州霸》、《四堆山》、《小打朝》、《黑遇路》、《路明征西》、《南阳关》、《晏英买母》、《敬德背鞭》、《刘二姐栓娃》、《老包说媒》、《劈山救母》等,洞戏有《通天河》、《三打白骨精》、《青石山》、《流沙河》、《高老庄》、《白玉堂》、《盘丝洞》等,其中洞戏《西游记》中的武打戏更是叫绝,刀枪剑棍各种兵器,上下翻飞,左右穿剌,扮演技艺精深,其艺术性、兴趣性怨声载道。
近些年来,皮影不景气,所以对皮影投入少,恶性循环,没有了演出,没有了收入,限制了皮影的开展,使皮影堕入了绝境。抢救、维护曲周皮影关于发扬传统戏曲,丰厚民族艺术,活泼大众文化,构建调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