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唐杂谈
1、饮食
行唐人习气一日三餐,用餐时间,早饭7点钟左右,午饭12点左右,晚饭19点左右。农民三餐时间随农忙农闲,天长天短,阴天晴天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定时。冬季农闲天短,乡村也有用两餐的。
主食
以面粉、玉米面、小米为主,豆类、杂粮、大米次之。旧社会,人们生死水平低,贫穷人多以糠菜充饥。解放后,生活逐渐改善,到70年代初期,以玉米面、小米为主,面粉、薯类辅之。逢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吃薯面饸,豆腐、粉条浇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生死水平进步很快,80年代以大米、面粉为主食,饭菜也多样化了,馒头、面条、大米饭、烙饼、饺子成为家常便饭。
菜肴
当地盛产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大葱、菠菜。入冬,家家户户贮藏大量白菜、萝卜,以备冬春食用。逢年过节蔬菜种类增加,有蒜苔、芹菜、菜花、葱头、西红柿、蘑菇、青椒等。肉类以猪肉为主,,羊肉、牛肉次之。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死水平的进步,年节或婚娶的宴席,由八个碟子八个碗增至二三十个盘、碗。鸡、鸭、鱼、肉样样俱全,高层次的宴席上,还增加了海参、鱿鱼、对虾等。
点心
春节,80%的人家蒸年糕;端午节,90%的人家包粽子;二月二,局部人家烙煎饼;平常,居民早晨多买油条吃。缸炉烧饼是当地特产,色黄酥脆。荞面饸和扒糕是受人喜欢的风味小吃。
2、服装
旧时,人们均穿自织、自染、自缝的粗布衣服,单衣颜色以白色、土黄色(当地称紫花色)为主,棉衣以青蓝色、黑色、灰色为主。个别有钱人家穿平纹布或绸缎。款式普通平民穿长裤短褂,有钱人穿长袍马褂。不管是长袍还是短衫,都是小圆领,偏大襟,缀蒜疙瘩扣,下身都是大裤裆掩腰裤。民国初,男人开端穿对襟袄,个他人穿西裤。有钱人家“冬穿棉,夏穿单,春秋还有夹衣穿”,而广阔穷苦百姓却是“一身衣服终年穿,冬改棉,夏改单,春秋好过凑合穿”,直穿的补丁摞补丁。解放后,人们生活富有了,面料质量步步晋级,由粗布、洋布、斜纹布、到确实凉、涤卡、化纤布、毛料。服装款式不时创新,男士上衣有制服、中山装、夹克、西服,下衣有筒裤、西裤、喇叭裤、老板裤、牛仔裤。妇女有中西式、西服、连衣裙、套服、旗袍等。
行唐地处山区半山区,行路特别费鞋,所以过去做的鞋巩固耐磨,千层布底,麻绳密纳。解放后生活逐步富有,交通条件也逐渐改善,鞋的款式由“一道脸”、“骆驼鞍”、“尖口鞋”、“圆口鞋”逐步变为“放口鞋”、“五眼鞋”、“懒汉鞋”、“尖尖头”等,面料由粗布逐步变为斜纹布、冲复呢、灯芯绒、涤卡等。随着生死水平的进步,人们如今根本上都买鞋穿,有布底鞋、塑料底鞋、胶鞋、泡沫鞋、皮鞋等。
3、寓居
行唐的房屋多为平房,山区平原差别不大。多为两间一屋,一门一窗,既是会客室,又是卧室。普通北房都是南北炕,头朝东(或西)睡。炕前垒炉灶,供冬天做饭或烧火取暖用。房子前面多出一檩或两檩,叫做“单檩下架”或“双檩下架”。益处是下面可堆放柴草、农具、垒灶做饭,不挨雨淋日晒;缺陷是室内光线较暗。县城以北,房屋多为“两出水”,即房顶前后低中间高;城南房屋多为“一出水”,即后边高前边低。房屋构造由原来的土木构造、砖木构造,开展到如今的钢筋水泥构造。土木构造即土坯垒墙或板打土墙,上边搭上梁、檩、椽子,铺上苇箔,压上黄泥,再用水泥或石灰抹顶;砖木构造即用“砖打斗”或“卧砖到顶”为墙,木架、房顶和土木构造的无异;钢筋水泥构造即用钢筋支架和水泥浇铸成的梁、顶梁,空心板做房顶,这种房子愈加巩固。近几年,乡村住房逐步向城市化开展,不少农户盖起了楼房,大都是一间一屋,一门一窗。原来的木楹格子纸糊小窗户开展成大玻璃窗;原来的双扇木门开展成单扇玻璃门或双层风门。
4、行路
从前,交通闭塞行路难,特别是山区,道路坎坷坎坷,走亲访友都是步行,运送东西全靠肩背、担挑或牲口驮。平原地域,近路也多步行,远路则坐牲口大车。解放后,政府屡次修路,公路四通八达。60年代后,自行车进入千万家庭。如今县城到各乡镇是油面公路,乡乡通汽车,村与村之间有简易公路。富有起来的农民,添置了汽车、拖拉机、机动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
二、行唐口头镇歌谣
行唐口头镇歌谣历史长久,早在远古部落时期的唐陶氏时期,歌谣就开端在这片大地上产生、传播,并随着历史的开展,博采广纳、兼收并蓄,构成了当今的形态。行唐口头镇歌谣,反映了北方歌谣的特性,就方式上说民谣较多,民歌也多为北方盛行的小调,这同南方与少数民族地域传播的即兴歌谣、男女对歌颇有所不同。从内容上说,抗日歌谣很多,小调则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包括劳动歌、历史传说歌、时政歌、情歌、典礼歌、儿歌等,这些歌谣是千年的文化堆积。旧时期的民间小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很宽广,其主要内容是表述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与美妙神往,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种种学问与生活的经历等,作品中融合闪烁着朴质的生活情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悲观主义肉体。
1987年在这里发现了大至72岁,小至19岁的男女歌手210名,搜集到的歌谣多达2150首,其中71岁的常保柱老人(已故)就唱了216首歌谣,武庄村的李现文唱了156首歌谣,惹起省市、县有关指导的高度注重,省市、县民间文学专家歌谣抄本停止了精心审核,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省三套集成编委会指导李盘文、宋孟寅、郑一民、叶蓬,地委副书记李国华,地域集成办担任人袁学骏等亲临指导,并热情的提了词,写了序,同年出版了《口头镇歌谣集》。
行唐口头镇的歌谣多以“打地摊”的方式呈现,普通在村里和庙会、集市上停止文娱性扮演。过去,行-只需兴致所至,随时都会吟唱上几句歌谣,这些歌谣俨然曾经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的肉体支柱。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更把歌谣这一方式作为重要宣传武器,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宏大的作用。但是,近年因由于受社会开展、时期需求的影响,招致青少年对传统文学的兴味不高。如今又随着一大局部传承人的离去,行唐口头镇歌谣已面临严峻的传承危机。
三、许由与尧帝的传说
相传上古时期,九州部落联盟领袖尧帝,因年事已高,欲禅位于贤人。许由是当时的名士,于是尧帝找到他,欲把天下让位于他。许由不承受尧帝的禅让,躲在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田而食,隐居起来。传说,尧帝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以为羞耻不堪入耳,遂到溪边去洗耳朵,巢父牵牛到溪边饮水,碰见许由洗耳,问明缘由之后,便说:“你拿这溪水洗耳,我还怕这水脏了牛的口呢!”说罢把饮牛的瓢扔下悬崖,牵牛而去。后人把许由与巢父的这段问答刻于碑上,取名“巢父问答碑”,并把许由洗耳朵的溪取名“洗耳溪”、巢父扔瓢的中央取名“弃瓢崖”。许由逝世后,人们为了留念他的高风亮节,在箕山上修建了许由塚、许由祠、许由像、许由亭,把他寓居的村庄改名为许由村,并在村旁为他修建了占地近百亩、范围庞大的许由观。以上建筑因年代长远,大多已毁,仅遗址尚存。
在历史上,大量的古典史籍,如《山海经》、《史记》、《庄子》、《方舆纪要》、《高士传》等,都有关于许由回绝禅让、隐居箕山的文字记载。清乾隆年间《行唐县志》中,还有细致的箕山颖水图、许由观图等。1761年清乾隆皇帝巡行五台山,驻跸行唐,御览箕山,作《咏箕山》诗四首,评说许由。
始于尧帝的“禅让制”,是呈现最早的民主萌芽,表现了中华民族长久的政治文化。许由开中国的隐士先河,被后人称为“隐士鼻祖”,后世的庄子、陶渊明、李白、苏轼等皆受其影响。许由回绝禅让的高风亮节,对中国隐士文化乃至道家文化的构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肉体的一局部。从许由开端构成的隐士之思想、志趣和情怀,如辞让为大、恬淡名利、回归自然、躬身劳作等,遭到历代学问分子的推崇和追求,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学问分子的肉体源泉。
四、行唐杨村秧歌
行唐杨村秧歌角色行当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类。生角又分为娃子生、小生、须生、老生、武生,旦角分为小旦、花旦、青衣、彩旦、老旦,净角分为铜锤花脸、二花脸,丑角分为文丑、武丑、三花脸等。
在板眼上分为起腔、平调、迷子、河西、垛子、快板、撤板等20余种唱腔板式。行唐杨村秧歌与其它中央的秧歌调子不同,自成一系,各种板式唱腔作风各异,表现力强。除个别句用假嗓外,根本都是用真嗓演唱,起腔苍劲豪迈、穿透力强;平调平缓有力,高亢激昂;悲调悲怆苍凉,催人泪下;明阳调曲调清爽,颇具民歌风味,多用于对唱方式;河西调漂亮婉转,愉快顺畅;阴调唱腔消沉迟缓等。唱词中间有时加一些衬字一带而过,佐以大量行唐方言俚语,乡土气息浓重,最后多以“哎、咿哎、喂、唵”等口吻语词落音。考究唱词押韵,但又不拘泥于呆板单调的韵律,唱腔大局部为上下句构造,具有重复的特性。唱词不受七、十字句的限制,有的少到三、五个字,有的多达几十个字,都可以以漂亮的旋律演唱出来。唱腔铿锵有力、节拍鲜明。演出时器乐在前,演唱在后,唱打别离,唱词不受乐器声音干扰,直接入耳,听之易懂,看之亲切。
伴奏主要以皮鼓、板、锣、镲等打击器乐,无丝竹管乐,打法有四九、六九、二七、二二等方式。演出时打一阵“家伙”(乐器伴奏),唱一段戏文。伴奏铿锵有力、节拍鲜明。扮演技巧主要有“回头”、“上马式”、“下马式”及表现生活细节的烧火、推磨、纺线、绣花、梳头号舞台扮演活灵敏现、传神逼真。
主要传统剧目有《打经堂》《双红大上坟》《丁郎寻父》《花墙会》《刘玉兰赶会》《王定保借当》(分上、中、下三场),《郭巨埋子》《双锁柜》《孙吉高卖水》《龙宝寺降香》《洗衣记》(分上下两场),《朱洪武放牛》《十二月观花》等;改编了京剧《牧羊圈》,曲剧《拉荆笆》,移植了京剧《武家坡》等,目前传播下来较完好的剧目近30出。其内容倡导忠孝、节义,切合生活实践,粗浅易懂,带有极浓的中央颜色和乡土文化。
五、行唐庙会
1、庙会演出
行唐县庙会演出保存项目有:扭股车、安定车、战鼓、扇鼓、龙灯、九莲灯、竹马灯、狮子舞、划旱船、高跷、挑杆、二鬼摔跤、霸王鞭、大头舞、吹歌等。
扭股车
是盛行于河合、独羊岗等一带村庄的一种民间舞蹈,源于生活,行唐地处山区半山区,旧时交通不便,人们推土运粮全靠木质独轮车,推这种车的人,臀部要左右扭动,以使车子坚持均衡。“扭股车”舞蹈就是在此根底上,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出来的。动作特性:推车者以“扭”为主,即臀部不同幅度的左右扭动,加上甩头、耸肩、伸脖、抖臀呈现出一种诙谐幽默、滑稽逗笑的神态。拉车者以“后踢步”为主,辅以漂亮的舞蹈动作,轻快自若。普通是老汉推车,小孩拉车,或丈夫推车,妻子拉车。车上装有玉米、红薯、瓜类等模型。“扭股车”的音乐为打击乐,乐器有鼓、镲,音乐的轻重缓急与舞蹈配合默契。此舞蹈参与省、地汇演屡次获奖,1988年编入河北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挑杆
是建国初期产生于县城北关村的一种共同的文娱活动。用一根长杆固定在木支架上,应用杠杆原理,将化了妆的小丑绑在杆头,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吸收观众。这项活动失传30多年,近年来,又得以恢复并有所改良,行将木杆换成铁杆,固定在有两个车轮的铁架上,并装有轴承控制铁杆升降,车轮能够沿街走动,挑杆上安有座椅,能够坐各种各样的角色,如“七品芝麻官”、“散花天女”、“孙悟空”等,挑杆长度可达十几米,扮演起来很惊险,深受观众欢送。
战鼓
是境内传播较广的一种民间艺术。以大鼓为主,钹、镲伴奏。大鼓的大小不一,普通为4尺面,也有6尺面的。旧时多马拉战鼓上街扮演,近年来改用拖拉机或汽车拉大鼓。击鼓者站在车上,或二人击,或四人击。持钹、镲者分站两边,一面停止,一面擂鼓舞钹。上碑、上滋阳、北龙岗、南桥、贾庄、下阎庄、笔尾及县城五街三关等村的战鼓扮演颇佳。上碑镇战鼓队有十余面大鼓,扮演起来气势磅礴,鼓声震天。北河村组建了40多人的挎鼓队,每人挎一面鼓,面2尺余。此种鼓队行进扮演中可变换队形,做各种舞姿,为广阔观众所喜闻乐见。
竹马灯
是每年元宵节参与灯会扮演的一项民间艺术。竹马灯的骨架用竹篾等扎成,外面用彩色纸糊裱,里边点上蜡烛。其外型原来有马、牛、羊、驴、蚌等动物,近两年又添加了瓜、果、粮食等农作物外型。扮演时,每人手举一个竹马灯,灯火通明,一派六畜兴隆、五谷丰收之景,形态万千,南埌北村的竹马灯扮演,屡次遭到上级指导好评。
狮子舞
县城的北关、西关、北街、上碑镇、南桥镇、差取、北龙岗、下阎庄、留营、安香等村都有狮子队。狮子舞是一种道具舞,以特制的狮子皮为道具,大狮子两人打扮,一人站着扮狮头,另一人弯腰搂着第一个人之腰扮狮身,二人或翻腾,或腾跃,或上桌子,或跳板凳,动作谐和,配合默契。小狮子由一人打扮。引狮郎为武士装束,手持绣球翩翩起舞,引导狮子做各种动作。每年元宵节,狮子队伍都停止扮演,很受观众喜欢。
霸王鞭
是县内传播普遍而又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霸王鞭的道具为一根一米长的细竹竿,两头挖空系上铜线或铁环,扎上彩绸布条,舞起来哗哗作响,犹如彩蝶飞舞。此舞是一种集体舞蹈,少则十几人,多则不限,男女各半,扮演时配有锣鼓乐器。。抗日战争时最为盛行,全县60%以上的村都有霸王鞭舞队,经常上街扮演,边舞蹈边唱抗日歌曲,起到了宣传抗日的积极作用。
划旱船
是清朝末年传入境内的一种道具性舞蹈。旱船用竹竿和彩绸扎成,长2米,宽1米。“坐船者”普通为女相,站在船中央,手抓船沿,“撑船者”普通为男相,手持船桨站在船一侧。扮演时两人互相配合,或开快船,或开慢船,如遇大浪,动作谐和逼真,舞姿诙谐逗人。近年来,有的村应用这一传统舞蹈扮演戏文,如“回荆州”、“白蛇传”等,很受观众欢送。南翟营、北龙岗、独羊岗、贾庄、上碑、下阎庄等村都有旱船舞。南翟营,有划一划一的二十只船,扮演时,摆生长蛇阵,气势庞大,华美壮观。
六、行唐婚嫁风俗
男婚女嫁,在过去是直接关系到家庭、家族后裔繁凋、经济盛衰乃至位置尊卑的大事,历来被人们所注重,是一个家族一切消费、生活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事项之一,因而,普通都要经过一套繁琐的程序,举行一个盛大的庆典,进而逐步构成了各种具有浓郁的中央特征和民族特性的习俗习气。行唐也是如此,其由历史上所构成的一套完好而复杂的婚嫁风俗,既是行唐地域经济生活的详细反映,也是行唐民众思想观念的直接表现,从中能够体察出人们在农耕经济的消费、生活条件下遵礼守制、趋福避祸、和亲睦邻等普遍性社会意态,是行唐民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局部。
婚姻类型
过去的婚姻,由于根本属于民间的自在、自发行为,没有明白的法令、制度予以标准和限制,因而呈现出多种形态。在行唐,过去的婚姻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联合的正常婚姻外,还存在以下几种婚姻类型:
娃娃婚
娃娃婚是父母在子女尚为幼童时即为其缔结的婚姻,提亲多在男、女孩10岁左右停止,也有的是在孩子刚刚出生就为其定了亲,个别的以至“指腹为婚”,孩子还未出世就预定亲事。这种婚姻是双方父母提早议定的,但要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后才举行婚礼,实行这种婚姻的主要为男方子嗣不旺或家境比拟殷实能够担负得起婚前长期对女方的赞助。这个风俗,在一些中央不断持续到“文革”之后。
童养媳
童养媳是过去封建剥削制度与家长专制制度相分离而呈现的一种畸形婚姻方式,即不等举行婚礼行将女方接到男方家里“童养”,到适龄后再行完婚。实行这种婚姻的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男方家境稍好但短少劳力,因而在儿子尚幼小时即为其买一个年龄大出儿子许多的姑娘进门协助干活儿,待儿子稍大后为其完婚;另一种是家境比拟清贫的人家担忧儿子未来娶不上媳妇,就先行抱养或买一个他人家的幼女养着,待其年龄稍大再行完婚。这个风俗,解放后随着《婚姻法》的公布施行,即行根绝。
寡妇婚
活头婚寡妇婚是丈夫死后妻子再嫁的婚姻,活头婚是妻子被丈夫休掉或双方离异以后再嫁的婚姻。在过去,由于封建社会鼎力倡导妇女“据守贞节”,即民间谚语中所说的“忠臣不保二主,烈女不嫁二夫”以及“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男”,所以此类婚姻是受社会非议的。但是,再嫁的寡妇或“活头”大都是因生活所迫或抚育儿女的需求而迫不得已,所以一些人还是不得不嫁,但婚事要简单的多,以至基本不搞什么典礼,连迎亲也须在夜间停止。随改嫁的母亲到继父家生活的孩子被鄙称为“带倌儿”或“跟倌儿”,由于“无根无攀”,所以常受歧视。
续亲婚续亲婚是妻子逝世后再娶妻子的姐妹为妻的婚姻。续亲人家大多是由于前妻留下的孩子尚小,怕续娶他妻孩子受后娘优待,所以以姨代母,也有的是女方贪图男方家境富有或位置较高。
纳妾婚纳妾婚俗称“娶二房”,即男方在正妻之外再娶一个(有的为多个)妻子,这个另娶的妻子过去称为“妾”。有才能纳妾的多为富有人家或有名望、有位置者,所纳的“二房”或称“偏房”大多是从穷苦人家买来的,在家庭和社会上的位置介于家庭成员与奴仆之间,十分低下,以至连所生的儿女也不得称其为母只能称“姨”。这是一种既不人道又不合理的婚姻,所以解放后立刻禁绝。
扶正婚扶正婚是指纳妾人家的“正房”逝世后,将“二房”升为“正房”的婚姻。扶正时,普通要再举行一次婚礼,自此原来的妾便名正言顺地成为正妻,享用正房妻子的一切权益。
入赘婚入赘婚即“倒插门”婚姻,行唐称“倒大门”,是指男性到女方家中成婚、落户、继嗣。构成这种婚俗,主要是男方家庭困苦或弟兄众多,家中无力为其娶妻,而女方却为无子或少子家庭。由于违背常俗,所以过去“倒插门”女婿的家庭和社会位置很低,有的在婚前还要与女方家签署一份婚约,标明“小子无能,改名换姓……”,婚后生下的子女也大都随女方姓。进入现代社会后,这种婚姻方式逐步成为普遍的现象,且已不再有过去歧视上门女婿的种种陈规陋习,主动上门奉养女方老人被社会公以为一种美德。
交流婚交流婚俗称“换亲”或“转亲”,“换亲”是两家子女互为婚姻,“转亲”是三家子女互为婚姻,即甲方的女儿嫁给乙方的儿子、乙方的女儿嫁给甲方的儿子或甲、乙、丙三家构成上述方式的连带婚姻。呈现这种婚姻方式,主要是由于过去一些人家家庭艰难或儿子有残疾,女儿易嫁,儿子难婚,就以女儿嫁入对方家庭为条件,为儿子换来媳妇。后来,也有受政治条件影响如家庭成分高或有其他“政治问题”而儿子无法成婚的,采用这一婚姻方式。这种婚姻中,很少有男女条件相配、双方甘愿的,大多是为家庭持续后代或父母包办而俯就的。由于在婚姻上的互相牵连关系,所以较易呈现“一家好家家好、一家乱家家乱、一家散家家散”的状况,也属于不合法、不合理的婚姻方式。
冥婚
冥婚俗称“娶死媳妇”,是家人为已逝世的子女(大多为已成年但年岁较轻者)联合婚配的方式,普通方式为男方担负女方的丧葬或改葬费用,将女方葬入男方坟茔,事后,两家像姻亲一样相互交往。
以上所列各种婚姻类型,是在历史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道德观念的综合影响下构成的,因而具有明显的时期烙印。随着社会的不时开展,其中有的方式曾经消亡,有的方式正在衰微,但也有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方式如冥婚亲等仍有持续。
议婚程序
结婚作为青年男女的终身大事,直接触及到家庭构造、家庭分工、经济情况和子嗣持续等社会所普遍注重的严重事宜,所以每个家庭都认真看待,视为家庭或家族中的大事,认真准备,努力做好。在行唐,过去在婚事中要实行一套繁琐的议亲程序,以做好婚礼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这套程序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提亲提亲是婚姻的第一步骤,普通由媒人发起。过去,各村都有一些伶牙俐齿的中老年妇女热衷此事,虽不专职,但却常常为人说亲,人称“媒婆”,也有少数男性乐于此事的。他们看到未婚男女门当户对、品貌相配的,便主动登门说合,也有受男方或女方所托提亲的。假如双方有意,在过去要停止一系列书面交往。先是要有男方向女方递送“求亲帖”,假如女方同意议亲,则要向男方回复允亲帖,男方收到女方“允亲帖”后,要再托媒人向女方家递送“婚书”。婚书俗称“庚帖”,上面要写上为之求婚的男子的姓名、年庚、三代和籍贯,所以也称“四庚帖”。“庚帖”也有严厉标准,必需用大红纸裁成,以示喜庆;写时折成六折,以示吉利;每一折上要写不同内容。女方收到男方庚帖后,也要以同样格式写好四庚予以回复。相互交流庚帖后,阐明双方已达成结亲意向,媒人的主要任务即告完成。
合婚
合婚俗称“测八字”。“八字”是旧时依据每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用天干、地支中的两字相配,四项共八个字,故称“八字”。“测八字”要请专职算命先生或乡村中有文化懂占卜的人完成。经过卜卦占课,假如属相相合,即可成婚;假如属相不合,“五行相克”,则不宜成婚,其中最简单的如属于“六合”(鼠与牛、虎与猪、龙与鸡、蛇与猴、马与羊、兔与狗)即为可婚,而犯“六冲”(子午、丑未、寅申、卯酉、辰戌、己亥)、“六害”(马与牛、羊与鼠、蛇与虎、猪与猴、龙与兔、狗与鸡)的则被视为不宜婚。另外,民谚中还有“女大一,使不得”“女大二,生一对”“女大三,抱金砖(过成山)”等说法。这些在今天看来属于迷信愚蠢的东西,在过去却是人们都十分在意并敬畏的准绳,许多好婚姻即因而而被拆散。
下聘
下聘也称“过礼”“送彩礼”,即双方达成婚约后,男方要将准备好的聘礼送往女方家里,只要经过这一程序,双方的婚约才算正式生效。聘礼的几要视双方的家庭经济情况而定。由于过去贫富极为不均,所以各家的聘礼差异也很大,普通人家要送钱(铜钱或银元)、衣料、首饰等,迎亲前还要送“食箩”。食箩是多层木制架子,上面要放满猪肉、馒头、大米、挂面等食物,由数人抬着送到女方家里,称为“抬食箩”。
择吉
择吉就是选择迎亲的良辰美景,行唐俗称“看好晌”,大都是由男方请算卦先生或懂得占卜的人帮助选定。除选定日期外,还要附带肯定新娘什么时辰上轿下轿、什么人不宜当“娶客”“送客”、下轿时应面对什么方向、下轿后应先在哪个屋子站脚以及新娘上下轿什么属相的人应该逃避等一系列忌讳事宜。这些事情肯定后,要在婚期前以书帖的方式告知女方,以便双方分歧遵照实行。
备婚
备婚就是迎亲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男女双方的家庭都要做,但男方的准备工作相对更复杂,更忙碌,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修饰新房。不论贫富人家,在举行婚仪之前都要为新人修饰新房,富有人家修饰的规格高一点,而贫困人家也要停止简单修饰,普通是墙壁要“亮”白(抹白灰)或刷白;房顶要裱糊称“裱屋子”,办法是在屋顶低于檩条处用秫秸(高粱秆)扎一层骨架,再糊一层厚毛边纸(称为“双抄纸”),相似于如今的装天花板,然后在中央和四角再裱上用红纸剪成的“云钩”和“八葫芦对嘴”等不祥图案;门窗也要清洗或用墨汁、锅底灰刷一遍,以使房子有面目一新的觉得;另外,窗纸也要换成新的,屋内还要贴几张木版画。
打扫院落。在婚日之前,要对院落包括牲口棚(行唐称“头户圈”)和猪圈、鸡窝等停止一次彻底打扫,以使其在婚日愈加干净。
请当家人。婚仪要请人掌管,掌管人称为“当家的”,普通要请族内大辈或村内有名望、有位置的人担任。当家人要担任布置婚仪过程中的全部事宜,其间的大小事情都要做主,主人家普通不再过问。
请帮助的。行唐称请“攒忙的”,除家族中的人以外,还要请外族外姓的乡亲来帮助。帮助人员肯定后,当家人要依据其专长或特性停止分工。分工的品种很多,包括记账的(担任收取注销礼品礼金)、小灶上的(担任做酒席上的菜肴)、大灶上的(担任压饸饹、熬大锅菜、蒸饭等普通饭食)、赶车的(行唐称为“车汉儿”)、放炮的、“背灯笼”“打彩”的、贴喜帖的、“跑腿”的(担任上饭上菜上酒水)等等。
雇用“响器”。要提早以送帖(书面文字)的方式雇请“吹打班”,吹打班的乐器主要为唢呐和锣鼓。
雇花轿。家境富有人家要雇用人抬的花轿。行唐过去的花轿普通为“四抬”即四名轿夫,装饰极端华美。雇轿要提早联络,以便轿主雇用轿夫。家境较差雇不起花轿的人家,要请家里有骡马大车的人帮助,将马车加券顶蒙花布停止装饰,称为“扑楞车”。
做铺盖。要为新人添置新的被褥,其质地和数量依据各家的经济条件不同而有高有低,有多有少,一些贫穷人家还有借他人家的新铺盖对付当日、婚礼过后再行出借的。
备食物。由于婚礼期间客人和帮助的很多,所以主人家要准备大量食物,杀猪、割肉、脱米碾面、做豆腐、蒸馒头、买粉条和储藏蔬菜……,有些食物还要提早停止加工如煮肉、炸豆腐、炸丸子等。
定傧相。傧相在行唐俗称“大傧”或“娶客”,分男娶客和女娶客,普通由家人或家族近支的人担任。由于对辈分、属相请求很严以及有“姨不娶,姑不送,妗子出来要了命,活头寡妇不能用”等诸多忌讳,所以对娶客要重复权衡选择。
约请亲友。要提早通知亲戚朋友届时参与婚礼贺喜。过去,举行婚礼时通知客人还要递送请帖,以示注重。
写喜联。即请人写结婚的对联,普通为大门、正房庭柱、新房门口各一幅,新房炕后的中间位置还要贴“炕帖”。另外,要写一局部菱形小喜帖,以备在迎亲时贴在沿途的树木或墙壁上。
盘锅灶。由于婚日客人及帮助的人很多,普通家庭原有的锅灶不够用,所以婚礼前要在院内或街边垒砌暂时性灶台,以便供给饭食。相关于男方来说,女方家庭所要做的准备工作要简单得多,普通仅有为嫁女添置衣服、置办“陪送(陪嫁物品)”、清算环境、肯定“送客”和“压轿”人员(普通由未成年的家族或亲戚家的男孩担任)、请“押箱”(抬送陪嫁物品)人员及通知亲友等几项。亲友接通知后要给待嫁新娘送“上轿饭”,过去普通为送点心、布料等,个别有送钱的,如今则以送钱为主。
婚仪方式
举行婚礼是婚期内最主要的活动,因此都比拟盛大,各种礼仪性的规则也比拟多。其主要程序和方式为:迎亲迎亲在婚期的“正日(举行婚礼的那天)”停止。婚礼前一天夜间,所请的吹打班要先到男方家里“响宅子”以驱除邪魔。次日,迎亲队伍动身前,新郎仿照清代款式穿长袍(衫)马褂,头戴礼帽或帽壳(瓜皮帽),先在自家院内摆放好的香案前行跪拜礼,意为告知祖先本人要成家了,祈告祖先保佑婚礼安全。队伍动身时,放炮的走在最前面,以示鸣炮驱邪,所放的炮为单声铁统,用黑火药装填;其后是“响器”即吹打班吹奏愉快曲调以示庆祝;然后是“背灯笼”“打彩”的,相当于迎亲队伍中的仪仗队。所谓“彩”是一长条红绸或红布,两头系在两根竹竿上由两个男童举着,意味“鸿(红)禧”,所谓“灯笼”只是两个木制的灯笼架,由两个男童挑着,寓意新娘子是“打着灯笼找来的”;再后为迎亲轿子和轿车,依次为男娶客的车辆、女娶客的车辆和准备让新娘坐的轿子或车辆。去时,新郎要先坐准备让新娘坐的轿子或轿车,返回时把轿子或轿车留给新娘坐,新郎与男娶客并坐一车。
迎亲队伍抵达新娘家之前,要先放几声炮告知。到新娘家后,迎亲队伍中的其别人都不进门,只新郎一人进家在预先摆放好的香案前向新娘家的祖先脱帽行礼,然后由新娘家的平辈或晚辈女性为其“披红”“簪花”。这项典礼完毕后,就与迎亲队伍一同等候新娘吉时上轿。
新娘出嫁前要请人“开脸(行唐称挦脸)”,即用扭结棉线的办法拔去脸上的汗毛;出嫁时穿红色衣裙,头上蒙一块红布,腰间或胸前戴一块“照妖镜”(古代铜镜),动身前还要别一枚钢针,准备中途遇到另一家迎亲时与对方的新娘交流礼物。
新娘上轿后,迎亲队伍不得原路返回,要依照逆时针方向走另一条路,民间说法叫“不走重茬道儿”,寓意不走回头路。
迎亲队伍到家后,新娘要等预定的吉时才干下轿。下轿时,“压轿”的要讨要压轿钱,“押箱”的要讨要押箱钱,还要有特地人员为新娘送上镜子、梳子等物意味性停止装扮,民间称为“上头”。
新娘下轿进门时,孩子们要用灰土和糠、草等物撒到新娘头上、身上,称为“扬媳妇”;进门后要迈火盆(寓意日子红红火火)、跨马鞍(寓意全家平安全安),还要在院子里的香案前行跪拜礼,然后才干进入新房。新娘上炕后要坐在靠近烟囱的角落部位,称为“新媳妇,坐旮旯”;孩子们要撕破新房的窗户纸;新郎要拿一张弓向新房的四个角落各虚射一箭,意为驱除屋内妖邪。送亲女客环坐在炕上陪伴新娘,送亲男客则被请入上房停止款待。至此,迎亲过程才告完毕。
待客
婚礼当日的待客相比照较简单,普通上顿是压饸饹。过去,由于生活艰难,大多数人家是红薯面的,只要少数富足人家才用得起白面,浇的卤则是菜、肉、豆腐条、粉条合炖的“杂烩菜”;第一顿饭后是酒宴,菜品也比拟简单,普通为六个或八个凉菜;第二顿饭大多也是饸饹。饭后,新郎进屋向男客递烟,客人便起身告辞。次日,是新娘“回门”之日,即新娘娘家一方来接亲的日子,款待规格比前一天要高很多。除头顿饭与前一天相同外,酒宴上要八个凉菜八个热菜,且要荤素搭配,炒、焖兼备;第二顿饭则改为馒头、米饭,下饭菜也较为精致,不少人家要“蒸碗”,即四荤四素八个菜,因而小灶上的做菜师傅最为繁忙。
闹房
过去,行唐的闹房习尚极盛。娘家人走后,大批小辈分的孩子便开端“闹媳妇”,挤在新房内哄闹拉拽,有的以至涉及到家中其他中老年女性,即民谣中所说的“耍婶子,闹大娘,姑姑姨姨也挂上”。但不论闹得多凶猛,新娘和家里的人都不能急,由于民间以为“闹媳妇”越凶猛,阐明这户人家在村里人气越好,否则,就会无人搭理。晚上,闹房活动主要是“听房”,待夜深人静新人就寝后,一伙人伏在窗外偷听两人说些什么,第二天当作笑话四处传说。这天晚上还有一个活动叫“吃交心面”,即在闹房者大都散去后,要煮一锅挂面,给新郎、新娘各挑一碗,让二人交流着吃,称为“交心”,剩下的则由其别人分享。
见礼
新娘由于初进婆家,因而有很多行礼的活动。一是婚日当天娘家人走后,新娘要给前来走亲的亲友和家族晚辈磕头。这项活动由一名司仪掌管,提早按亲疏关系列知名单,每念一个人名,新娘就要行一次礼,过去是磕头,后来慢慢改为鞠躬。回礼的人要当场拿出礼金交给掌管者,掌管者再大声报出礼金数额。在一些亲属众多的人家,这项活动要持续很长时间。二是“领拜”,即第二天上午由家中一名女性晚辈领着新娘到家族近支各家逐户行礼,以加深对家族成员的认识。三是行辞别礼。在行唐风俗中,举行婚礼后的第二天即为新娘“回门”之日,因而,在接亲人酒足饭饱准备离去前,新娘要给家中晚辈行辞别礼,并向婆婆请示回娘家待几天再回婆家;接亲人中的晚辈要向帮助的人员表示谢意,并指示新娘给帮助的人施礼致谢。
上坟
婚礼次日一早,新郎要带着新娘到祖坟上烧纸祭奠,意在告知祖先家中又多了一名成员。
以上所述,大致是从清末、民国不断到解放初期行唐在婚嫁方面的风俗,有些风俗是古已有之,传承至今。同其他认识形态范畴一样,婚俗也在随着社会开展特别是思想观念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进步不时改动,近年特别是变革开放以来,旧婚俗中的不少内容、方式或被淘汰,或已变革,从而呈现了许多新的风俗,旧的婚俗已成为一种民间历史文化遗产。
七、行唐过年节风俗
在行唐风俗中,关于年的周期是很不严厉的。从狭义上讲,年就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但在生活中过年的活动实践上向前、后延伸了很多日子,较为分歧的时间是从前一年的腊月二十三至第二年的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但是,在临近县城的平原地带,由于还有一个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以及正月十六的县城庙会,人们更习气于把过完正月十六作为过年的完毕。这样算来,行唐的过年周期实践上长达20多天。民间有一首民谣大致描画出民众家庭过年前半段的繁忙准备状况:“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打壶酒;小三十,捏扁食(饺子);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作揖(拜年)。”因而,从腊月二十三直到春节这段时间,人们由于注重,实践上把过年变成了忙年的过程,主要要准备好以下事项:
置办年货进入腊月后半段,县城及口头、上碑、南桥、西玉亭等几个主要集镇的集市活动统称为“年集”,主要商品均为人们过年所需求的物品。由于有些商品社会需求量大,当地遂构成暂时性专业市场,如专卖鞭炮、烟花和黑火药的“炮市”,专卖猪羊肉和鸡鱼的“肉市”等,前些年还一度构成了春联一条街。过去,不论贫富,人们都要设法为孩子们置办新衣、新鞋、新帽,大多是买回布料自家起早贪黑停止加工,成年人也要添置一些生活必需品,即民谣所说的“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个新毡帽,老婆儿要条新裹脚”。因而,这段时间内,各集市非常繁华,买卖量较平常大为增加,特别是临近春节的两三个集日,会呈现冷冷清清、人头攒动的兴隆现象。
脱米碾面过去,由于没有粮食加工机械,人们所吃的米面全靠人工或牲口推碾拉磨,加工速度很慢,再加上石碾、石磨并非家家都有,大都是十多户以至几十户共用一盘,所以每逢春节,都会呈现十分忙碌的现象,需求一户挨一户“顶队”,有些碾、磨以至昼夜不停,一些人手缺乏的人家还需请亲戚、邻居帮助,有的推碾,有的箩面。主要加工种类为:用以蒸馒头、包饺子、擀面条的白面,用以蒸豆渣饼子、摊“饼折”的玉米面,用以蒸年糕的黄米面以及做豆腐的豆浆。解放后走上集体化道路,有些消费队由于农闲,还在这几天里将牲口借给农户拉碾。后来,随着粮食加工机械的呈现和提高,这种状况才逐步消逝。
清算卫生春节临近的前几天,各家各户都要停止一次比拟彻底的卫生清算。一是打扫屋内,归置家具和物品;二是打扫院落,将一切角落都清扫洁净;三是打扫牲口棚、猪圈、鸡窝;四是打扫自家门前一段街道,邻居之间相互衔接,完成街道清洁。这种一年一度的打扫普通都比拟彻底,因而,即便比拟陈旧的房屋院落,也会面目一新。
美化环境年前,家境稍好的人家还要对家庭停止美化。一是张贴年画。
过去,由于具有现代美术特征的年画尚未呈现,人们张贴的大都是从年集上买回来的木版年画,其内容大多为“连(莲)年有余(鱼)”或戏剧人物;二是张贴神像。过去,人们常常把张贴神像也作为一种美化家庭的方式,最常见的是门上贴“门神”,灶台前贴“灶户(王)爷”,有些人家还要贴“老母奶奶(观世音)”等神像,并停止祭拜;三是改换窗纸。过去,农家房舍中普遍通用木格窗户,需求年年改换窗纸,即便大户人家的雕花门窗也是如此。年前,要把陈旧窗纸撕掉,另糊上雪白的毛边纸(麻纸,行唐称“毛头纸”),靠下部位还要镶上一块玻璃以便察看院内状况或来人。糊好后,大都要在玻璃周围贴一圈大红纸剪成的花边,有的还要在窗格内贴上窗花,窗花内容多为花卉、动物及其他包含吉利内容的图案,使整个窗户红白相映,格外悦目;四是改换门帘;五是张贴春联。大多数人家都要请人写上鲜红的春联,于腊月三十打扫终了后张贴于大门、屋门,有的还要写一些喜庆不祥语贴在有关建筑或物体上,如猪圈上写“肥猪满圈”,牲口棚写“膘肥体壮”,井台或井架上写“井(泉)水兴隆”,粮仓或粮囤上写“五谷丰收”等;也有的人家还请人写“炕帖”,贴在炕根墙上的中央位置,内容多为“合家安全”“福寿康宁”“身卧福地”等。在一些偏僻山村,由于过去识字的人较少,一些人家就用茶碗蘸上锅烟灰在红纸上扣一行圆圈,当作春联张贴,这足以阐明人们对贴春联这一方式的注重。另外,有些人家还自制“吊挂”,其办法是用长方形毛边纸,在一端裁出燕尾形,经屡次折叠后用红、黄、绿等颜料浸染出近似蜡染效果的花边图案,中间写上喜庆或励志用语,用绳子串起后张挂于院内、大门口或街道上,颜色斑斓,很能渲染节日氛围。
准备食物用于过年的各种食物,普通都要提早准备出来,主要是:
1.做豆腐。凡是生活可以过得去的人家,每户都要做一“模(压制豆腐专用的木框,下有条格,能够沥出汤汁)”,有的大户人家则需两三模。
2.杀猪、宰羊、杀鸡鸭兔。此时杀猪在行唐称为“杀年猪”,普通是农户年前买回仔猪,养整整一年,杀后本人留一局部,大局部要赶集去卖,挣一点过年花销和来年消费费用;杀羊户主要在丘陵、山区,平原区人家大都只到集上割一点吃一顿羊肉饺子;杀鸡鸭兔则视各户经济情况和饲养情况不同而或多或少。但在过去,也有一些农户因生活十分贫穷而无力宰杀,过年时不动荤腥,民间称为“过素年”。3.煮肉、灌灌肠、炸丸子、炸豆腐。普通在腊月临近春节的前几天同时停止。肉煮过后普通要“烧”一下,即抹上酱汁或红糖放在油锅里复炸一遍,使其呈红亮颜色。灌肠分为两种,一种是将馅料与淀粉混合后拌为粥状,灌进猪肠内扎紧煮熟,称为皮肠;另一种是将同样资料灌入特意缝制的细长小布袋内下锅煮熟,称为“布袋”或“焖子”。煮过肉和灌肠的肉汤不肯糜费掉,普通都要用来熬白菜或炖“格丁(将白萝卜切成小块儿晒干)”,作为过年期间主要菜食。4.蒸馒头、年糕、豆渣饼子、包子。蒸馒头要用“中烂面”,因用石碾加工面粉要碾压和罗(筛)多遍,其中第二遍筛下的称“中烂面”,又细又白。蒸年糕要先碾糕米,行将黄米(黍子所产的黏米)用水浸泡后碾细,然后上锅蒸熟。行唐盛产红枣,因而行唐的年糕多为枣糕。豆渣饼子是过去农户春节期间的主要“干粮”,用加工豆腐后的豆渣掺入局部玉米面或红薯面做成,因此颜色不同,掺玉米面的称“黄豆渣饼子”,掺红薯面的称“黑豆渣饼子”。蒸包子则多在腊月三十晚饭时,行唐民间称为“隔年饱”,祈盼来年粮食充足,生活无虞。5.包饺子。普通均在腊月三十下午或晚上停止,是为大年初一早上准备的食物。过去,由于不少人家生活困苦,过年时没有细粮或细粮很少,因而包不起白面饺子,只能包“黑饺子(红薯面的)”或红薯面掺入局部白面的“两搅和”面的饺子,其馅料也因各户生活条件不同而分为“肉馅”“油渣馅”和“素馅”。
差不多要等到腊月三十晚上,人们才干忙完年正式进入较为休闲的过年光阴。行唐风俗中,这段较为休闲的过年光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熬年行唐所称的熬年,即通常所说的“守岁”。这个风俗的构成,与前边所述“年”在腊月三十夜间出来吃人的传说相关。由于怕“年”趁黑夜伤人,各家各户便点上灯火,不断不睡,有的要熬到天亮。后来的熬年,主要是一家人或几家人围坐在一同,说家常,讲故事,大多数人家还要摆上几碟菜、一壶酒,边喝边聊;也有一些人围坐在一同抹牌、打扑克,这是一家人或左邻右舍难得聚会的时机和场所。熬年时,人们还要燃放鞭炮,习气是天擦黑时少放几声,半夜时分多放一些,次日清晨再放一阵。炮的规格主要有三种,一是鞭炮,行唐俗称“小鞭”,因其外形很小,又称“小草节”;二是“二踢脚”,为双响炮,行唐俗称“二起”;三是大型炮,也为双响,个头较大,上端用麻绳扎住,外糊一层红纸,行唐俗称“红缯头”。过去,这些炮大都为当地手工消费,烟花根本没有。
拜年拜年是过年时的一项重要活动,既是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贤传统美德的一种典礼,也是融洽家庭、亲戚和邻里关系的一种方式。拜年的来源,也跟“年”入村害人的传说有关,即过了腊月三十凶险夜以后,人们走家串户互问安全,日久成俗,演化为拜年。
拜年的时间分为两段。一段是正月初一吃完饺子之后,是家庭、家族和邻居间的拜年,普通是后代先在家中给祖父母、父母拜年,然后出门给“五服(五代)”以内的家族晚辈拜年,再后是成群结伙到包括异姓人家在内的左邻右舍家里拜年,一些注重这一礼仪的人以至走遍大半个村子;还有的是特意给村内主政、做公益效劳(如义务看校、看庙、看坟、当“会首”)和教师等特殊身份的人拜年。另外,凡新过门的媳妇,虽然风俗请求不能太多出头露面,但也须在正月初一这天由家中女性晚辈陪着到家族中较近支系人家拜年,称为“认门”;另一段在春节过后即正月初二、初三、初四这几天,是走亲拜年的时间,普通是出嫁的女儿带女婿回娘家拜年、外甥给外祖父母和舅父母拜年、干儿子给干父母拜年等。拜年的对象男女均健在的,普通在初二、初四去给其拜年,拜年的对象中已有一人逝世的,在初三这天给还健在的拜年,而拜年的对象均已逝世的,则不再拜年而只烧纸祭奠了。
拜年的典礼,过去不断是男行磕头礼,女施“万福”礼。男子磕头时,先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半握抱拳至与面部平齐做一个揖,然后先迈左脚后跪右腿再收回左腿双膝跪地,弯腰双手拄地,再叩头至地。叩头的次数,有“神三鬼四人一个”的规则,即给神、仙、佛行礼,要叩头三次;给逝世的人磕头,要叩头四次;给晚辈磕头,只叩头一次。叩头后,再迈出左脚,站起后收回左脚,再作揖一次,磕头便告完毕。女性施礼时,立正后双手半握,搭在一同,放在左胯上部位置,然后轻轻弯腰,双手悄悄掂动,最后站直身子,施礼完毕。如今,这些传统方式已根本不再通行,人们见面,大多以双手抱拳或鞠躬的方式替代旧式的磕头和施礼。
歇年歇年即春节期间的休闲文娱。由于忙年,无论城乡,大多数人的歇年实践上从春节这一天才开端。
歇年的场所,有的在家里,几个人凑在一同聊闲天,或听老一辈人讲故事;有的在街上,成群的人攒在街头看繁华、趁“浑合”(红火);有的在麦场骑牲口或骑自行车;有的在封冻的“壕坑(池塘)”或河里溜冰或抽“疯老婆(陀螺)”。
歇年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主要有:①游戏。如“踢方”“撂杠”“撞拐”“罚鞋底桩”“推铁圈”以及“跐游千(荡秋千)”等;②听戏听书。有的村会在这几天请来小剧团唱戏或请鼓书艺人说书;③“闹女婿”。这是行唐过年风俗的一大特征,在正月初二、初三、初四这几天,凡有女婿到岳父家走亲拜年的,总要有一批年轻后代来闹女婿,搜烟搜钱、“捎墩”、灌酒等,越是辈分高的人家,来闹女婿的人也就越多;越是脾气不好或比拟小气的女婿,人们就闹得越凶,很多人以此为乐事;④赌博。也有一些人应用春节闲暇掷骰子、抹牌,但普通都赌注不大,仅供消遣而已。
八、行唐特产
1、行唐红薯及红薯粉条
行唐县以其特殊的气候环境、共同的土壤土质,十分合适红薯的生长。不只红薯的种植面积广,产量大,而且质量好,糖分高。全县红薯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量25万吨。年加工鲜薯80万吨,是华北最大的粉制品消费加工基地,年产红薯淀粉16万吨,红薯粉条、红薯粉丝、红薯脯3万吨。建有红薯制品专业市场,是华北地域最大的红薯制品集散地。
手工红薯粉条是以豆类、薯类和杂粮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枯燥淀粉制品。粉条加工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历史,各地均有消费,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为干制品粉条按外形又可分红圆粉条和宽粉条两种。纯红薯粉条的特性有灰色、黄色、黑色,有宽有细,营养丰厚,和红薯一样,是抗癌食品。适于熬、炒和凉拌。
2、行唐大枣
行唐大枣历史长久,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主要有墩子枣、长枣、玉女红金丝枣、玉城脆枣等12个种类,全县种植面积60万亩,年产优质大枣8000万公斤,被国度命名为“中国行唐大枣之乡”和“中国优质大枣产业基地”。
行唐大枣个大核小,皮薄肉厚,色泽深,口味重,营养全面,营养高,富含大量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钙、锌、铁、磷等24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1986年,经中国林业科学研讨院测定,行唐大枣含天门冬氨酸、甘氨酸等17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VC、VB1、VB2等多种维生素。1998年经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调查委员会测定,行唐大枣含钙、锌、铁、硼等24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健胃养脾,润肝利胆,活血化瘀,防癌抗癌,加强心脑血管机能等多种成效。2、红薯产业
行唐县以其特殊的气候环境、共同的土壤土质,十分合适红薯的生长。不只红薯的种植面积广,产量大,而且质量好,糖分高。全县红薯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量25万吨。年加工鲜薯80万吨,是华北最大的粉制品消费加工基地,年产红薯淀粉16万吨,红薯粉条、红薯粉丝、红薯脯3万吨。建有红薯制品专业市场,是华北地域最大的红薯制品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