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标志着一个人生命的终止。丧礼,俗称“送终”、“办丧事”,是处理死者殓殡祭奠哀悼的礼节,也是人生中最后一项“仪礼”。
湖南民间的传统丧葬,由于受到灵魂不灭的原始观念、儒的孝悌观念、释的生死轮回观念和道的鬼神观念的长期影响,形成了一种以灵魂信仰贯穿始终,儒、释、道、巫兼容并蓄的丧葬礼俗。这种丧葬礼俗是传统礼仪中最为繁缛而又铺张浪费最大的仪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积极开展丧葬改革,旧葬礼中大量的封建陋俗被摒弃,新兴简易的丧葬礼俗正在民间逐渐盛行。下面一起来了解湖南丧葬请风水先生看墓地习俗。
第一节葬制
丧葬,就是指对死者的一整套埋葬处理方法。随着历史的发展,丧葬从史前社会的埋葬方式演变为繁琐的丧葬礼仪和丧葬文化。
丧葬的起源与原始人的灵魂和灵魂不死信仰密不可分。人有灵魂是原始人包括许多现代人都笃信的一种观念。由于原始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恶劣,对自身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极其有限,就认为灵魂可以独立于身体而存在。感受灵魂独立存在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睡眠时的做梦。做梦是灵魂暂时离开肉体,当人从睡眠中醒来时,灵魂便回归肉体。只有当人永远地闭上眼睛不再醒来,就预示着他的灵魂也永远地离开了躯体。恩格斯关于灵魂不死的著名推断认为:“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既然灵魂是不死的,善待死者的肉体便可以使灵魂获得慰藉,从而保佑活着的人。在灵魂和灵魂不死观念的影响下,对死者不是随意遗弃而是妥善地加以处理,便产生了原始的丧葬方式。北京周口店原始人不仅把尸体埋葬于和居住的上室有别的下室,而且在尸体周围散布赤铁矿的粉末,同时随葬穿孔兽齿、骨管和石珠等饰物。这种现象表明,人类已感知死者是需要安慰和与生前同样生活形态的。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灵魂观念仍然成为丧葬习俗施行的基础。从处于氏族制鼎盛时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马家浜文化等遗址发掘情况得知,原始的葬俗深刻反映了当时人的灵魂信仰观念。首先,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关系在死者世界中以共同拥有墓地形式加以体现。认为人活着时是同一氏族的成员,死后也不能离开这个氏族。公共墓地制度反映了人们对生存世界的需求和信仰。其次,在丧葬中给死者随葬生活和劳动必需品,以满足死者的需求。随葬习俗后来演变成明器礼俗,明确宣称,明器是冥器、鬼器,是阴间即另一个世界所使用的。这一切现象,都是原始人灵魂信仰和来世观念的直接反映。再次,采取不同葬式,表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不同的死亡年龄和死亡方式,将影响灵魂对人世间的祸福形式。当时盛行的葬式有仰身葬、俯身葬、屈肢葬、二次葬等形式。人们试图通过葬式以控制灵魂,达到造福人间的目的。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灵魂不灭观念在丧俗中表现得更加强烈和复杂,原始意识与封建迷信渐渐地糅合在一起,丧葬礼俗日趋程序化、系统化、制度化。从《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中可以看到,至少在周朝,丧葬礼已经非常完备。他们在葬俗、丧礼、墓地、棺椁、随葬品以及礼制监督执行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而又详细的规定。丧葬礼俗也从贫富不均、贵贱有别向鲜明的等级制发展。
第二节丧仪
丧葬礼仪是人生礼仪中最为繁琐复杂、最为庄严隆重的礼仪,民间十分注重这种礼仪。旧时丧葬仪式大致包括送终、招魂、停尸、报丧、入殓、吊丧、出殡、下葬等程序。
一、送终
父母病危时,儿女不能远离,在外面的子女要通知回家,聚集床前啼听遗命,谓之“送终”。湖南民间最讲究为父母送终。老人最忌临终时身边没有亲人。父母临终时,子女全部在身旁,是最有福气的。若某一直系亲属故意不参加送终,则被认为是“不孝”。临终忌死在偏房、偏室,民间认为在正房落气也是一种福分。保靖一带,死者临终时,有儿孙抱于胸前“接气”的习俗。新晃侗族地区,老人临终前,抬入堂屋,由长子抱着坐在一只倒放的箩筐上,脚踩盛谷的木斗,家人跪于跟前送终。绥宁等地,老人落气时,被抬到堂屋中间的椅子上端坐,双脚踏在谷斗上,晚辈对跪送终。汝城等地,父亲临终时,须将其卧榻移至厅堂;母亲临终时,其卧榻仍留内室。旧时,民间讲究老人落气的时间,最禁忌老人在“重丧日”、“空亡时”断气。“重丧”,即老人的生辰与死辰相克,老人死后老人家里或附近邻居还要死一个人。俗话“死日犯重丧,百日有人亡”。“空亡时”死人则“空”六十年。为了避凶就吉,民间常给临死老人灌服高丽参或西洋参汤,并不断呼喊死者,俗称“吊气”。株洲等地,在临死老人脑后垫一本历书,使其延至吉时落气。
为了确定死者是否已停止呼吸,民间常用一小撮棉花置于临死者的口鼻以检验是否有呼吸,古称“属纩”。若棉花停止跳动,始可称卒。老人落气后,亲人嚎啕大哭,燃放鞭炮,焚烧三斤六两纸钱,谓“烧倒头纸”、“烧起身盘缠”。湘乡等地,还要烧纸扎的轿子和轿夫,叫“烧起身轿”。资兴一带,老人断气后,孝子孝孙要跪在床前烧“包皮”。“包皮”上写明死者的姓名、出生及死亡的年、月、日,还要写上一个早已去世的老实人的名字,令其背送“包皮”。烧“包皮”时不能哭,说是让死者收钱。接着烧“引路香”,从死者床前一直烧到岔路口。靖州等地,老人断气后,子女将尸体移至堂屋中的椅子上端坐,脚踏盛有稻谷插着秤杆的斗,俗称“踏金斗”。儿孙头系白纸跪于亡人跟前,鸣放鞭炮,再将尸体移于右侧木板上,用钱纸或白布盖住,下点青油灯一盏,俗称“地府灯”。石门一带,老人断气后,孝子立即脱下一件死者上衣给自己穿上,表示“接气”,然后烧“落气钱”。长沙等地,有给死者口中含金银珠宝或饭团的习俗。郴州一带,富裕人家给死者口中、手里塞金银钱币。邵阳民间有给死者口里含七粒米的习俗,叫“带粮走”。怀化侗族老人死后,将白银放入口中。
老人落气后,民间有给死者抹洗的习俗。抹洗用的水,要到井边去“请水”。孝子在敲锣人的引路下去井边取水,按死者年龄每岁敲一下锣,烧多少张纸钱,燃多少根香。“请水”回来,往水中放七片檀香,将水烧热后抹洗尸体,俗称“沐尸”。桂东的沐尸,是在死者额上、脑勺、脚心处拭探三下。安仁的则是拭擦心口和四肢掌心。资兴则在胸前抹三下,背部抹四下。沅陵民间,削桃树皮煮水沐尸,在死者额上、胸前、背部、手心、脚心擦几下。溆浦习俗,若死者是女性,家中所有孝女都要给死者梳一梳头。若死者无女,则由孝男来梳头;若死者无后,就由亲属代替。保靖的沐尸,是给死者洗脚、手、胸、背、太阳穴等五“心”。沐尸后,趁尸体未寒之前穿上寿衣鞋帽。寿衣件数取奇数,三、五、七层不论,一般是上五下三或上七下五。长沙民间,死者外披蓝衫,男戴唐巾帽,女戴凤冠,脚穿寿鞋布袜。郴州等地,寿衣一般三至七层,男的皆青色长衫,女的多襟衣,以红绸为外衣。若死者上辈健在,里层须用白色布料,表示戴孝。裤袜大多一层。头帽不用帽檐。鞋子做法特别讲究,用黑布剪十五块小圆片,鞋面糊七块,鞋底糊八块,另加一朵布莲花,取意“上七下八,脚踩莲花登仙果。”湘西土家族地区,死者腰上捆一支白线,一岁一根。父母在世的死者,戴白色寿帽。株洲一带,寿衣先由孝子一一穿热后,再给死者穿上。寿衣忌毛料,认为穿毛料寿衣,死者下辈子会变畜、禽。忌给死者穿深黑色衣裤,多用灰、兰、白色。裤子不用裤带而用线,一般是七七四十九根,或按死者年龄计算,一岁一根。衡阳等地,死者内衣先由长子或长孙穿热后再穿上,衣扣上“挂红”(红布条)。益阳等地,寿衣不用钮扣,以绳系之,忌有补痕,避免日后子孙目疾。给死者穿完寿服,须尽快移至厅堂,以白纸或布巾覆盖其头部,俗称“覆面纸(巾)”。脚下点油灯,称“照脚板”。
二、招魂
招魂,古代叫“复”。《礼记·丧大记》云:“复,有林麓则虞人设阶。”孔颖达疏云:“复为升屋招魂。”人们招魂的目的是为了祈求死者复生,也叫招魂复魄。岳阳等地,有为死者招魂的习俗。死者的亲属带着死者的衣服,爬上屋顶,朝祖坟方向不断呼唤:“×××(死者名字),回来哟!”招魂之后,死者无法复活,便为死者送魂。送魂,即把亡魂送上西天。郴州民间,将死者生前生活用品搬至村口焚烧,子女孙辈于死者前跪烧纸钱,边哭边呼:“走上路!走上路!”意为要死者走上西天之路,升天成仙。平江民间,是在门前点上“路灯”,为死者提供照明。湘潭民间,送魂时,杀一只雄鸡,将鸡血从尸体处滴到屋门口,表示亡魂从这条路线出门。
三、报丧
老人落气后,民间有放“落气炮”的习俗,告之乡亲邻里老人已亡故。孝子头系苎麻,分别向叔伯、舅父、同宗、亲戚下跪报丧,受拜者不分长幼,屈单膝表示回礼。有的甚至向迎面而来的耕牛、家犬跪拜,说“可以拜去死者生前的罪孽”。若父亡先去伯父叔父家报丧;若母亡先去舅父家报丧,俗语“娘亲舅大,爹亲叔大”。靖州一带,报丧人在前额捆一叠成三角形的白纸,向亲友跪诉。洪江一带,孝子到亲戚朋友家报丧时,送上一双草鞋,不言自明。通道习俗,由死者的长子头戴孝帕,带上一盘豆腐、一壶酒、一叠“钱纸”到外婆家报丧,向外婆家的亲人磕头。会同等地,老人死后还有向土地庙或城隍庙“报告”的习俗。旧时报丧,要持哭丧棍去,叫“扶杖诉哀”,表示悲痛到了极点,只能靠棍杖支持走路。若父亲死亡,持竹制哭丧棍,意为先父会保佑子孙像竹子生长一样节节高升;若母亲死亡,持桐树做的哭丧棍,意为先母会保佑后代像桐树结籽一样代代兴旺发达。
四、入殓
入殓,又称“入棺”、“大殓”、“上材”。湖南民间有五十多岁就准备好棺木的习俗,有的仅四十多岁就准备了。人们讳言“棺材”、“棺木”,而吉称“寿器”、“长生千年屋”。一般人家用杉树制作棺木,富贵人家则用贵重的楠、柏或檀木制作。忌用柳木和松木制作。棺木一般被漆成黑色,显得悲哀庄重。汝城、桂阳等地,将棺木漆成红色,认为人死后升入天堂是一件喜事。民间注重棺木的干燥,尸体入殓前,棺木底层要铺垫石灰、木炭吸潮,灰上铺以皮纸,上盖寿被,少至3张,多至9张,要取单数。郴州一带,富裕人家棺内以贵重物品陪葬。一般人家以坛中装油、米、盐(俗称“口粮坛”)陪葬。棺内四周,置放儿女的旧衣服,以示永不分离。保靖等地,将棺木放在两条长凳上,把从7户人家收来的火灰(忌用“四眼”人家的火灰)放入棺底摊平,按死者每十岁打一个碗口灰印。灰上铺皮纸,一岁一张,每10张扣1张。纸上再垫红布三角形枕头,内装已焚化的三斤六两纸钱灰,上画一公鸡。由道士在棺木旁边扫魂,将“死者阴魂扫进去,生者阳魂扫出来”,死者才能入棺。入棺后,在死者耳内塞一根灯草,以示后人聪慧,再用一块手帕盖住脸,盖上红色寿被。绥宁苗族有“入棺分针”之俗。“分针”是用尺子准确量出棺木两端的正中位置,拿根小麻线从两端的正中位置通过,小麻线上穿口缝衣针,将尸体摆正到其鼻尖对正针尖为止。意为老人亡灵保佑各房子孙兴旺发达。若尸体摆得不正,死者的儿子们可能引起纠纷。故“分针”时,舅爷到场并赠吉语“黄金落窖,房房发达,千年兴旺,万载兴隆”。死者入棺后,儿孙等各剪一片衣角放入棺内,并适量放入死者生前喜爱之物。炎陵等地,入棺以后,死者一手握三小枝桃条,最好留有些桃叶,一手握一串用桃条串的七个小米果,意即让死者去黄泉路上防恶鬼,喂恶狗,避免受到伤害。资兴等地,死者头枕装着石灰的三角枕头,左手握着桃树棍,右手拿块手帕,说是供死者在阴间赶狗和揩汗。新晃等地,死者入殓时,亲友要向死者送“寿被”,并按与死者亲疏关系分次盖于棺内,最亲者盖于第一层,边盖边喊是某某送的。通道一带,老人落气后,脸上盖白纸,并用红纸包上少许碎银折成三角形,含在死者口中。若老人死时是全牙者,要敲掉一颗,要放点碎银。靖州侗族习俗,老人入殓前,男的要剃头,女的要梳发。死者脸上盖冥纸,两手抓钱纸,头前放一碗饭、一条鱼、一双竹筷。“梦床”上放一把旧伞、一双草鞋、一袋米、一根拐棍,作为亡者之行具。桃源一带,有在死者胸上放一面镜子以防妖的习俗。攸县等地,富贵人家入殓时,还要宰猪与掌灯,并将部分猪肉送往各亲戚家报丧,称送“发报肉”。入殓后当晚,由礼生司仪,备“三牲”祭品读祭文进行家祭和客祭。沅陵一带,死者右手握桃树枝,左手握饭团,口里放金(银)、米、茶叶,俗称“食殓”。死者入棺前,令亲友探视遗容,孝子等嚎啕大哭,抬尸体时孝子搂死者头部,移动时忌触碰门框,以免招来不祥。若死者是女性,还须经娘家人查视棺木、寿衣,认为满意后才能入棺。
封棺之前,亲友与死者见最后一面,痛哭流泪,极为悲伤,但忌眼泪滴入棺内。封棺不能用铁钉,只能在棺盖两边钻对称的四个眼,用竹筷子或竹梢钉牢,然后再用桐油拌石灰搅和密封缝口,俗谓“封梓口”。炎陵等地,在封棺时有杀猪的习俗,叫杀“封棺猪”。猪头对着灵堂,血盆上架着屠刀,屠刀上放红包,屠夫口含红包再杀猪。杀猪时,舞龙、舞狮,锣鼓、鞭炮齐鸣。封棺后,将斧子搁置棺盖上“压煞”。封棺要选择时间,一般在亥时。有的地方请风水先生掐算确定。封棺时,还要在棺木四周点长明灯,有二十四盏、三十六盏的,灯成双数,并要立起神主灵牌。封棺后,要安神、送神,还要给主持封棺者送十三元三角三分或二十三元三角三分的“包封”。此外,诞生时辰与封棺时辰相同的人要回避,否则会“中煞”。倘若有人“中煞”,巫师立即杀雄鸡,画符敕水以镇煞。对非正常死亡者的封棺,不能在堂屋进行,只能在屋外另搭棚子,棺木四周要撒大米压邪驱煞。封棺之后,不能再将棺木盖打开。
五、祭奠
死者入殓后,即移至灵堂。灵堂上挂白布帐帷,中间摆方桌,桌上置死者遗像、香炉、烛台、供果等,遗像两旁挂孝子挽联。挽联之风源于古之“旌铭”,按死者生前身份、称谓,用白粉书写在黑色旗幡上,用同样长竹杆挑起,竖在灵前右方,为死者歌功颂德。清末民初,改用祭幛,写四个字以旌死者,歌功颂德,以示生死荣哀。挽联既能表达对死者的哀掉,又可以安慰鼓励生者,故民间十分注重撰写挽联。1919年,毛泽东为其母亲写的挽联是: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死者去世后,亲属根据与死者的血缘亲疏关系穿戴五种不同的丧服,古称“五服”。五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服,是丧服中最重的一种服制,服期为三年。它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衣旁和下边不缝边,用草绳束腰系紧,用厚白纸做冠,额前吊三个棉花球,俗称“三铃冠”。脚穿草鞋布袜,手持孝棍,俗称“哭丧棍”。服斩衰者包括子为父、妻为夫、父为长子、未嫁女为父等。齐衰服,是用熟麻布做的,因丧服缝边整齐,故名。服齐衰者戴“二铃冠”,持刨光的竹杖,称“削杖”,穿麻鞋。这些人包括父卒为母、母为长子;父在为母,夫为妻;男子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已嫁女为父母,媳妇为公婆;孙子、孙女为祖父母、为曾祖父母等。齐衰次于斩衰,服期为三年、一年或三个月不等。大功服,服期为九个月。它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齐衰精细一些,如同僧道服装,不系腰,穿白布鞋,头上顶一块白布,用麻线束于前额。服大功服者包括男子为出嫁的姊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婚的堂姊妹;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为自己的兄弟。小功服,比大功服更精细,服期为五个月。服小功服者包括男子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从祖父(堂伯父、堂叔父)、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及外祖父母;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姊妹等。缌麻服,是丧服中最轻的一种服制,服期为三个月。它是用细麻布做的。服者包括男子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舅公等。20世纪30年代,民间除死者的子孙辈仍穿丧服外,其余亲属均用一块白条布箍于前额,俗称“发白”。40年代以后,穿白衣服的逐渐减少,城市仿欧美习俗用一块青布条箍于臂,死男箍左臂,死女箍右臂。
湖南民间,停柩时间长短,随选墓地、择葬日而定。孝子披麻戴孝守候于灵柩前,早晚供奉祭祀,称“守灵”。亲朋戚友到丧家进行吊唁慰问,俗称“吊孝”。凡吊者,不穿华丽服装,皆穿素服。孝子服孝服执杖出迎,伏地涕泣。丧家于灵座前烧香斟酒,客人向灵位拜揖,孝子一旁匍匐,后帐内女眷哀号。吊丧毕,孝子向客人下跪致谢。吊丧时,客人送财物给丧家,曰“赙”,以奠品吊祭死者曰“赠”,统称“赙赠”。民国时期,送钱用白纸包,称“奠仪”,送花圈、祭幛、钱纸的统称“丧礼”。通道侗族习俗,岳父母逝世,女婿抬活猪吊孝,其他亲友则用禾秆草两头捆好,中间挟一鸡蛋或鱼进行吊孝。大庸民间有“伴灵”之俗,凡亲族乡邻,俱来吊丧,至夜不归。道士作道场,在灵柩旁击鼓,配合舞蹈,领唱合唱丧歌。歌词内容,可唱亡人生平,也可唱神话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钹打击乐。气氛似悲怆而热烈,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的传统。清末民国时期,民间一般请道士、和尚作道场,也有请儒生行祭礼,还有儒、释、道三者并举的,以超度亡灵。怀化等地,多请道士做开路法事,“打绕棺”,意在为死者开通道路便于升天。同时,念经忏悔,诵念阎王经,哀求十殿阎君赦免十大罪孽。妇女死后,还要“拜忏”,念水经,哀求诸佛消除杀害、盗窃、奇语诸罪;念血盆经,解除血盆之苦。做道场期间,全村封斋。斋戒之日,各家各户,一律断炊,男女老少都在丧家吃斋饭。此间,晚辈要在棺前叩拜,以尽孝道。若母亲死亡,生前有儿、媳不孝敬者,舅家有权责令他(她)跪于棺前,表示认罪后,方能起身。在死者灵柩前设香案,立神主牌。神主牌常用栗木制,方四寸表示岁之四时,高一尺二寸象征十二个月。牌正面中间写死者姓氏,左侧书生卒年月日时,右书葬地方位。死者姓氏先用墨笔楷书“显考(妣)×大人(夫人)之神王”。成主时,请当地最有名望的士绅执笔,用朱砂在神主牌的“王”字上加一点而成“主”字,称“点主”。
孝子祭奠,称为家祭。家奠祭文,追忆并歌颂死者的辛劳和艰苦创业过程,言词多溢美,偏重于对死者的悼念和哀伤,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由礼生中的领班朗诵,伴以丝竹哀乐。读时抑扬咏叹,如泣如诉。读毕,儿女伏地痛哭。家祭过后举行客祭,主祭者多为姻亲、好友等,往日与死者有仇隙的人,也可前来吊奠,死者家属不可挟嫌闹事。祭菜一般为九个,主祭者要给厨师打红包。株洲等地,家祭后“炒外粮”。炒外粮时,将炒好的一部分“粮”,分别倒入孝子们的怀里,以荫福后代。认为谁怀里倒的“粮”多,谁家就会富裕。另一部分装入“粮米坛”,下葬时置坟中棺木外。吃丧酒,俗称“吃烂肉”。株洲一带,酒席上必有一大碗红烧肉,谓之“烂肉砣子”。怀化一带,酒席上必有豆腐,边吃边添。靖州还有偷碗习俗。吃豆腐后,将碗偷回家。传说拿碗给家里大小吃饭,能消灾避难,延年益寿;拿给小孩吃饭,能健康成长。洪江一带,把偷得的碗称为“长寿碗”。尤其是长寿老人逝世,宾客在吃完饭后,要拿一个碗,满满地盛上一碗饭,加上菜,带回家去。有钱人家的高寿老人过世,要特地定制一批印有“寿”字的饭碗,专供宾客带回家去。
出殡之前,民间有请人唱丧歌的习俗。唱丧歌,又称唱“夜歌子”,“闹丧”。有的丧家请两班人轮唱,在歌词中互相提问,一问一答,此唱彼和。歌词大意是安慰死者,开导儿女节哀,孝顺父母。丧歌内容丰富而复杂,但始终表现出灵魂不灭这一原始的生命观念。如丧歌程序中的“劝亡”和“辞丧”两项都体现这一观念。“劝亡”是劝告亡者的灵魂要安心往阴间去,不要久留人间。“辞丧”是歌师代替亡者灵魂向天地和人间辞别。湖南民间丧歌有分段分节的形式,也有不分段不分节的散体格式,注重押韵但灵活自由。俗语“夜歌子没得板,四六句子随口喊。只要上句对得下句音,大家热闹到天明。”丧歌内容可分为思想教导类、文化知识类、历史知识类、生活知识类等类型。丧歌的格律丰富多彩,清新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一直流传至今。张家界等地,打丧歌又名“唱丧堂歌”、“坐丧”,是远古“鼙鼓以通哀”的一种葬俗。即由一人击鼓,领唱,众人相和。领唱击鼓者,为“掌鼓师”,祭祀、开鼓、“送歌”等仪式由其主持。夜晚,亡者的孝男孝女在灵堂前摆方桌,桌上置酒杯、筷子、调羹、菜肴,歌师们围桌而坐,边饮边唱,直到天明。怀化一带,民间有“鼓歌”之俗。鼓歌,即丧堂歌、夜歌。歌班多以当地中老年人善歌者组成。通常唱“百呐经”等调,唱腔伴以锣鼓,独唱众和,有拍有节,起伏有致。唱词多以死者生平、品行为题,自编自唱。
六、出殡
出殡,是将灵柩抬到安葬之处,俗称“出葬”、“出堂”。湖南民间,一般只将灵柩在家停放三天,但也有为择吉日或等待亲人归来而停柩十多天或数十天的。旧时,怀化侗族地区保留着“停棺待葬”的习俗。在一个村寨里,有人去世后,先在家悼唁,然后将灵柩移至村头停棺场或山上,暂时供上灵位,待数年乃至数十年同辈人都亡故后,再择定吉日,统一超度出殡埋入坟山。民间把抬灵柩的杠子称为“龙杠”;抬灵柩的人称为“金刚”。“龙杠”装有龙头和龙尾,龙身彩绘龙爪龙鳞。抬灵柩的器具除龙杠外,还有大小地牛、枇杷等件,总称为“大轿”。湘潭等地,抬棺木的大轿,有两前一后三人抬的“牛调尾”;有八人抬的“单杠子”;有十六人或二十四人、三十六人抬的“如意杠”;有四十八人和六十四人抬的大小“龙头杠”。棺木上盖有棺罩和棺帏。棺罩上绣着松鹤、莲花等吉祥图案和八仙神像。出殡之前,湘阴等地要祭龙杠,称“祭舆神”。东安一带,灵柩移至屋前即杀鸡焚香楮行“祭杠礼”。桑植、保靖等地,在棺罩上放一只雄鸡,以隔邪气。常德、桃源、江永等地,棺罩上坐着孝子或孝孙,称“压丧”,以示后继有人。
出殡多选择早晨某一吉时。长沙民间,先由主丧孝子跪在灵柩前将一瓦盆摔碎,俗称“摔老盆”、“摔尸盆”、“摔丧”。瓦盆原是放在灵前烧纸用的,要一次摔破,越碎越好。瓦盆一摔,犹如一声号令,扛柩者大声吆喝,迅速起杠,鞭炮、三眼铳响声大作,鼓乐齐鸣,哭声迭起。出殡行列大致次序:执招魂幡者领先,有官阶者前列为持枪军警,每人腰系白毛巾。一般老百姓则由铳手及锣鼓班子领先。正式仪仗队伍前有纸扎的貔貅和仙鹤童子,紧跟两尊一丈高的纸扎神人,俗称“开路神”。其后是四人抬的“铭旌亭”,上书亡人官阶、享寿多少,后跟有名望的士绅及执事人等。民国初期,还有“肃静”、“回避”等虎头牌,以示官箴。吹鼓手一班约6~8人,均置身于木制船型亭内,俗称“锣鼓亭子”。和尚一行9~13人。均着红色袈裟,方丈领先敲大木鱼,其他僧人双手合十诵经。彩棚一堂计8人,前4人分别提香炉、抬盘香或肩扛碗口粗、丈余长的大香,称“朝天香”,烟雾缭绕;后4人抬绿呢官轿,叫“神轿”,内坐一少儿双手捧死者神主牌位。轿夫一律蓝布大褂,系青布围裙镶白边,白布袜、快靴。神轿左右各一人手提写有姓氏的灯笼,右手持篾尺劈啪作响,俗称“响尺”,为维护秩序之用。神轿行至十字路口或有亲友临街路祭时,轿夫要走秧歌式步伐,或兜圈,或倒退,步履与锣鼓点子合拍,神轿高低晃荡,俗称“打轿”,以博得围观者赞赏,丧家感到光彩,即赏轿夫红包。死者如系女性,常伴一棚尼姑,木鱼铜罄,叮当作响;另有道士一班,丝竹轻弹,箫笛雅奏,道士一齐吟诵道歌,余音不绝;儒教一堂8人,礼宾先生戴平顶冠,穿青色白领白袖斜领长衫,领先者2人分别持功布、云霎,随后的礼生敲小锣小钹,齐声朗读《朱熹诰示》,据说可以扶正驱邪。其后为用竹杆高挑的祭幛、挽联、花圈等,请人肩负,招摇过市。最后即为灵柩。柩前有两块“亚”字牌引导,牌后系白布数丈牵引,白布尾端扣在灵枢的龙头杠上,形成一条白色甬道,死者亲属均穿丧服,在甬道内缓慢行走,啼哭哀号。抬柩的至少16人,多至120人不等。步履整齐缓行,灵柩左右拐弯时,领班要吆喝呼道,后面随声附和。最后是乘坐青布轿的老年家属及勤杂人等,或丢买路纸钱,或为三眼铳灌火药,或肩挑鞭炮茶水。有的出殡队伍,故意绕道繁华街市,以此炫耀。怀化一带,先由道士作发引法事。发引之后,道士撩袍挽袖,手抓一把茶叶米向棺木撒去,并用绘有神符的惊堂木一拍,喝命亡魂上路。此时,将灵柩抬出,并由祭奠礼生作路祭唱礼,昭告沿途诸神,望勿惊恐,仗翼阴佑,一路平安。抬棺工具分单杠、夹杠两种。单杠称“龙杠”,将主梁架于棺顶,两头以磨担做抬肩,抬夫16人;夹杠将两根长梁捆于棺木两边,抬夫8人。有的死者丧日经阴阳先生测定,认为是犯重丧者,则在出殡时用一面镜子照射棺木,意为两棺。有的棺木制有内盖外盖,则将外盖分开抬。会同等地,在出殡之前,孝子要给抬夫跪拜,请求平安出葬。灵柩起动时,孝子背棺(拱腰驮棺)出堂屋门,所有晚辈持拜路棍沿路拜送,称“拜路”。一人在棺前扬幡引路,丢“买路钱”。乐器哀鸣,沿途鸣放鞭炮。辰溪民间,出殡这天,道士开路,长子拿魂牌引魂,子孙各拿一个白钱纸包的竹签,披着孝衣孝布,在前面吊孝。送葬队伍逢坎走坎,逢溪过溪,难过的地方子孙跪棺,请魂顺利通过。到坟边,孝子一直要跪到棺木复土。沅陵一带,灵柩起运前,孝子向抬棺夫叩拜,起棺后不得在中途着地停歇。路遇险隘陡坡,孝子须向抬棺夫叩拜,抬棺夫一鼓作气直冲而上。路遇他人庄稼地、竹林地等亦不回避,一涌而过,称“罡丧”,他人不会干涉。此外,还有“冲丧”习俗,即抬棺及送葬人将棺木前后推搡,前后两方相持不下,直到孝子向双方下跪或自愿在棺木下“打抛”(滚过)为止,如是再三。新晃侗族习俗,早晨出殡时,全寨人主动相助,当亡者移出堂屋后,速在门额贴一张红纸,杀一只雄鸡,洒血于门槛前后,用火熏房除疫气。棺木用两根长扛夹捆,盖上棺罩,吊一只雄鸡在上,以八人直抬。出葬队列肃穆,鞭炮、锣鼓齐鸣,哭声不绝,前有丢“引路钱”者,柩前孝子端着“灵位”(或像片),顶着“引魂幡”,如遇上坎、过沟,孝子必匍伏在地恭候。有些地方,如遇上坡、过水,孝子要骑棺、背棺。郴州等地,出殡时,停柩村口,棺上或盖红毯、或罩棺木罩,鸣放鞭炮、土炮,吹奏哀乐举行奠祭仪式。起柩后,送葬队伍最前面由一人撒发钱纸,女儿哭泣送出村口即回,孝子披麻戴孝,腰系草绳,执杖(父丧拄蒲竹,母丧用桐木)护柩上坟。过桥或路险处,孝子面棺跪拜。抬柩者横步而行,进一步退半步,故意摇晃摆动,表示对死者的不舍之情。桂东一带,抬灵柩力求高速度,抬夫呼号吆喝,急急快速前行。石门土家族习俗,出柩时,棺木必须由众人手抬出大门,不能触及门框门槛和地面,在稻场中停放,用力拉索或瑶绳绑好柩杠,上盖一床被单。土老司手端水饭一碗,念完咒语,将水饭碗砸向棺木,高呼“起”字,灵柩抬起,鞭炮鼓乐齐鸣,一人在前丢钱纸,孝子抱灵牌引路花儿开道,直至埋葬地点。孝子脱上衣两件,分两头铺于井侧地上,棺柩停放在衣服上,以待下笥掩棺。城步一带,送葬时,柩罩棺罩,前面由一人撒钱纸,孝眷列于柩前,披麻戴孝,手执香火,转身跪拜,缓缓退行。长子手端灵牌,紧靠灵柩,一退一拜。柩后由一人不时向棺上撒米,谓之“赶鬼”。一路炮火喧天,鼓乐轰鸣。女孝眷和执幛队伍只送到半路即返回。湘西土家族习俗,出殡时,道士用柴心棍打棺木赶鬼,沿路丢“买路钱”。株洲等地,出殡前,大门外贴“古煞”,提醒生辰与出殡时辰相克的吊客回避,以避凶就吉。出殡时,僧或道士将压棺顶的斧头扔出,称“出煞”,手捧水碗,随灵柩含水而喷,出大门十余步,覆碗踩碎,扬长而去不回头。灵柩一出门,即撤灵堂,不留痕迹。炎陵一带,民间有“骑棺过江”之俗。送葬时,遇上溪坝,不论是否有桥,都要涉水过江。过江时,孝子长男要骑在棺木上,说是有人骑棺,还减少了重量。
七、下葬
在举行丧礼的同时,即请风水先生看墓地,湖南民间认为风水好,子孙后代就会兴旺发达,否则就会使家道衰落。葬地一般选择前面视野较开阔,背后有山的地方,也有的在祖坟山择地,或夫妇并列合葬。有的老人在生前就选好葬地。葬地选好后,便雇人挖掘深约1丈的坑,俗称“金井”。“金井”挖好后,放入石灰防潮。棺木择吉时下葬,四周紧筑三合土防水防白蚁。下葬之前,风水先生祭祀“金井”,用雄鸡血退煞。益阳等地,当灵柩送至墓地,即备置香烛、楮钱、鞭炮及三牲酒礼设祭。大户人家举葬,往往请地生在棺盖中线上架八卦指南针盘,校正葬向,俗称“下寺”。娄底等地,灵柩择吉时下葬后,“祭后土”、“安山煞”。接着是风水先生唱赞词,抛粮米,孝子孝女排立坟旁,撩起衣襟抢着去接,接得越多,就会“兴旺发达”。城步一带,安葬前一天,请“地仙”择墓地,架罗盘,定方位,由孝子和“土工”开挖墓穴,叫“开井”。开井完毕,丧家要打水亲手为“土工”洗脚,设专席招待“土工”。灵柩送达墓地后,由“地仙”化钱纸“买地契”,再向井内投朱砂,撒米酒,烧钱纸,放鞭炮,然后将棺木缓缓放于井内,叫“落坑”。经“地仙”定准方位后,才填土垒砌坟堆。有的因死亡日子、时辰不吉,或墓地“不开山”(方向不利),灵柩要缓数日或者数月、数年才能落坑。石门土家族下葬时,土老司或风水先生在井中用米衍写八卦,“富贵双全”等,在四角烧纸念咒,放五谷茶叶,再诵赞辞,向四周抛撒米粒(称长生米)。孝子亲人跪于井前,手牵衣兜接米。老司诵赞,孝子要与对答,最后一手将诵者扯出井外。众人抬柩下井,按土老司所定方位拨正棺柩,孝子跪在棺木上,于四角各挖一锄,然后众人一齐挖土掩埋。棺柩全部被泥土盖没时,一孝子抱起灵牌,持“引路花儿”,众孝男孝女跟后于掩埋处周围正走3圈,反走3圈,按出柩原路返回,至堂屋后,右上角设一小桌,供灵牌于上,点清油灯,燃香烧纸,鸣放鞭炮。炎陵民间,有送“烟包”、背“兆竹”的习俗,送“烟包”又称送“火把”,即送葬时,走在最前边的两个妇女,同抱一捆稻草把子,一般不少于六尺长,也用稻草扎成一节一节(一般是七节或九节、十二节),火把一端插上点燃的香或包些炭火,使稻草把子烧出烟。送火把的是侄媳妇,始终走在最前头。火把先于棺木到达墓地,放在墓地旁边,男的放左边,女的放右边,要形成青烟袅袅,意为死者送来了火种。“背兆竹”的人是大侄儿,叫“杖基侄”。兆竹是用一根完整的楠竹杆,除掉竹尾,留几枝竹叶。有的用兆竹挂孝球,多数是挂“铭旌”。到墓地后,将兆竹剖成两半,放在墓穴底里,使棺木放在竹片上轻松滑溜进墓穴。永兴、资兴、桂阳等地,要在墓穴中烧一捆芝麻杆,意为保佑后代像芝麻开花一样,一代更比一代兴旺发达。桑植一带,灵柩到达墓地,先在井内烧钱纸和芝麻杆,谓之“热井”。后由阴阳先生在井内画八卦太极图,洒朱砂,以接地气。下葬时,锣鼓鞭炮齐鸣,落棺于井,孝长子跪在棺上先盖三锄土,众人接手抢埋。棺墓四周洒雄黄掩土,以防虫蚁。堆坟头时,将地契埋于底部。白族习俗,用一陶罐装五谷茶叶和五条活泥鳅随葬。沅陵民间,在井挖成后,将一捆稻草铺于墓底燃烧成灰,称“煅井”。再以白米撒成“金玉满堂”、“流芳万代”等字样。然后,将棺柩下井,拨正方位。长子骑棺掩土三锄,哭倒官背。众人奋力堆坟,最后,鸣炮辞坟。孝子须连续三天,于黄昏时给新坟送燃着的粗草辫,让其通宵冒烟,俗称“送烟包”。三天后,子女们再上山给新坟培土,称“壅三朝”。怀化民间,安葬后,由孝子身背引魂幡,手持雨伞,引魂归家。然后,由道土安灵位。通道一带,灵柩到达墓地后,将棺木放在由地理先生定好的预先挖好的土坑旁,在坑底埋放银杯子五个,每杯中均放入五色丝线、一点朱砂,摆成“∷”型,用五块小平石或小瓦片将杯口盖住。然后,点燃芝麻杆烧“井”,再杀一只红公鸡丢入坑内跳“井”,待公鸡跳完后捞出,择吉时将棺木放入坑内。地理先生即穿上一双崭新的布鞋下坑踩棺,用罗盘定好方向后,覆土埋葬。新晃侗族习俗,灵柩下井后,亲人要开棺与死者见最后一面,上用垫单遮天。盖棺后,将垫单往井口拉平,送葬亲友向内丢钱物,以示安慰。葬后三天,儿孙上山垒坟、立碑,进行祭奠,称为“复山”。靖州苗族习俗,棺柩落井后,揭开棺盖,整理遗容和随葬物,与亲人最后面别。地理先生架罗盘定向后,众人掀土成坟,俗称“合龙”。此时,孝子跪在墓前,听先生封赠吉祥语,把钱米投入孝子怀内,以示人财两发。葬后,挖“井”人取挖“井”时的第一锄土,喊亡魂回家,将士放在丧家门口土地屋内,有的放在堂屋的神堂上,三年后才放入神龛。葬后第三天,孝子去墓地喊亡魂回家享受饭菜。若地理先生认为,死者当年入土不利,则把棺木放入“井”内,用木块垫着,待吉利之年,取掉木块就地入葬。凡属不正常死亡或未成年人夭亡者,不停柩于堂屋,在寨外设棚停尸,于野外堆柴火化。湘西苗族习俗,送亡者上山安葬后,凡是踩了新坟地的人,一律要回孝家。孝家门外,放有米饭一碗,每人都要取一粒放入口中,然后吐出。吐饭之后,才能进屋。
古时有土堆叫坟,平顶为墓。坟前、墓地周围,民间有种植松柏树的习俗,俗称“墓柏”。认为松柏长青可以驱邪避鬼。坟正中3尺左右立碑,以防日后陵谷变迁,有失稽考。碑前刻死者称谓姓名,曰“铭”,墓背刻记死者生平,曰“志”,统称“墓志铭”。民国时期,多刻铭而无志,俗称“墓碑”。湘潭一带,造墓十分认真,富家多用三石碑(一书某之墓,一书某年建,一书子孙某立),石墓围,还有石华表、石栏杆、石香炉、石人、石马、石凳、石桌等。贫困人家,则筑土冢、土围,立一“雨淋碑”(无碑额)。土家族墓碑有“孤碑”、“单厢碑”、“三厢碑”之分。一般人家打“孤碑”;中等人家打“单厢碑”,即正碑外还配有碑帽、门柱、门耳、拜台等。富有人家打“三厢碑”,即一块大正碑,两块次副碑。正碑刻墓主姓名及其子孙的名字,副碑镌墓志铭。碑柱、碑门、碑耳、碑梁、碑角、碑帽等雕刻龙、凤、花、草、人物。
八、居丧禁忌
湖南民间,殡葬禁忌颇多。死者未入殓时,要防止猫、狗等生肖动物接近尸体。死者入殓时,亲属泪水不可滴入棺中,否则后人不能与死者圆梦。孕妇和行经妇女不宜进入孝堂,俗有“热血临丧,家败人亡”之说。未满60岁而凶死者不准埋葬祖山,中青年无子而死亡的,不能在上午出殡。人死后未满49天,妇女不得在家分娩。停柩期间,全家禁止娱乐活动,不举行婚礼。郴州等地,夭亡者,婴儿以粪箕装着,远埋荒山僻野;五岁以下的,用木板钉成小棺材埋葬;十五岁以上青年,用薄棺葬于荒山野岭。凶死者用白棺木葬于荒山。凡死于村外者,不能抬回正厅或祠堂,只能在村外搭棚治丧。居丧期间称“守制”,父死称“丁外忧”,母死称“丁内忧”,守制期为1~3年,在此期间不参加科举考试;家中不得奏乐歌唱,春节不舞龙灯、狮子,不外出拜年,家属及亲友要向亡者灵位拜年;父母死后百日内,儿子不能理发,三年内鞋面缝白布覆盖,父母一方死亡覆前半截,父母双亡全覆盖。湘西苗族习俗,对夭亡的人,不能停灵,尸体置屋外。何时死,何时埋,不用棺木,仅用木板钉一个木匣装尸。吊颈、跳水、难产而死或被刀枪杀死的人,苗族叫作“打加”,即凶死或不得好死之意。其灵柩不能放在屋内,并且死者家里以至整个家庭都要立即将盛有酸菜的所有坛坛罐罐抛出屋外,摔得粉碎。倘若不摔碎,至少要将坛内物品全部倒光,置空坛于野外,过一段时间才能拿回来。
附:主要葬式
旧时,湖南民间流行的主要葬式有土葬、火葬、悬棺葬、二次葬等几种。
(一)土葬。即将死者尸体装殓入棺后埋入士中的葬式,又叫“埋葬”。土葬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葬式,早在原始公社时期,氏族就有固定的墓葬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宗族,也都有固定的墓葬地。《礼记·祭义》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韩诗外传》曰:“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认为人死后只有被埋入土中,灵魂才可能升天。人们相信死者在地底下的阴间里,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新生。“入土为安”的观念在湖南民间影响深远,人们把土葬与封建纲常之一的“孝道”联系在一起,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毁伤”,那么父母的身体发肤就更不敢毁伤了。否则是不尽孝道。因此,土葬长时间成为民间惟一正统的葬式。湖南民间迷信墓地风水的好坏,关系到死者家人今后的前途命运,所以对墓地的选择十分讲究。一般必须请风水先生察看风水选择吉地。风水先生对风水宝地的探寻一般是经过觅龙、察砂、观水和点穴等四个步骤。觅龙,即找出山脉(龙脉)。察砂,即察看“龙脉”周围的小山、高地或隆起之处。位于墓穴左右两则的“龙砂”与“虎砂”,是察看的重点。观水,即根据河流的发源、流向、消纳和分合来确定墓地的好坏。点穴,即最后确定墓穴的位置。选择墓穴地,俗语云:“砂怕反背,水怕返跳,穴跳,穴怕风吹”。民间流传《十不葬》歌谣: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头,十不葬龙虎尖头。人们既注重墓地风水的选择,又注意墓地风水的保护。清《攸县志·卷十八》载:“世族墓地,最严砍伐,松柏成林,望之蔚然,此一善也。清明祭扫,瞻拜维虔,应时修筑,免致倒塌,此二善也。志石墓碑,不在禁例。生庚殁葬年月,坐山朝向四至,刊刻垂远,此三善也。”
(二)火葬。即用火将尸体焚化的葬式,也叫“焚尸”、“火化”、“熟葬”。火葬是一种古老的葬法。1945年在甘肃临洮县寺洼山发掘史前遗址时,出土了一个盛有人类骨灰的灰色大陶罐。说明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火葬习俗。火葬习俗先流行于少数民族中。《墨子·节葬下》载:“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仪渠”,即在今甘肃省庆阳县西南。《荀子·大略篇》载:“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累也,而忧其死不焚也。”《北史·突厥传》载:“死者停尸于帐,子孙及亲属男女各杀羊马,陈于帐前祭之,绕帐走马七匝,指帐门,以刀割面,且哭,血泪俱流,如此者七度乃止,择日取亡者所乘马,及经服用之物,并尸俱焚之。”由此可见,火葬习俗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普遍流传。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教徒力行火葬,更进一步推进火葬之俗向民间流传。湖南民间亦盛行火葬习俗。顾炎武《日知录·火葬》云:“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封建社会时期,由于统治者颁布律令禁止火葬,加上火葬习俗与儒家的伦理道德背道而驰,火葬习俗逐渐衰微。湖南各地只有僧人和少数民族地区对非正常死亡或患传染病死亡的人实行火葬。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进行殡葬改革,各大中城市都建有火葬场,火葬因其简单方便、文明卫生,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三)悬棺葬。是一种将尸体置入棺内,凌空悬挂于悬崖峭壁上的葬式,也称“崖葬”、“崖棺葬”、“崖洞葬”。悬棺葬多选择在临江面海的悬崖峭壁上,棺木距水面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有的甚至高达几百米。它的葬式有木桩架壑式,即棺木一头置于天然岩洞或岩石裂隙中,另一头架于绝壁的木桩上。有天然洞穴式,即利用临河峭壁上天然洞穴略加修整,像垒筑、填平,然后置棺于洞穴之中。有悬崖木桩式,即在临江的悬崖绝壁上开凿高、宽约10~15厘米的小方孔,打入木桩,然后架棺其上。另外还有人工开凿横穴式、人工开凿方穴式、岩墩式、岩缘工等。悬棺葬的葬具多种多样,极富特色。有船形棺、圆形棺、方形棺、木板拼合的棺材等形式。其中,船形棺、圆形棺、方形棺都是用整块木头挖凿而成。唐代《朝野佥载》卷十四载:“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踏歌,亲属饮晏舞戏,一月余日。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即终身不复祀祭。”悬棺葬的安置方法,大都采用自上而下缒挂悬棺。湖南境内的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都属于五溪蛮。
(四)二次葬。是一种对死者的尸体和遗骨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分别处理的葬式,又叫“迁葬”、“洗骨葬”、“捡骨葬”。二次葬式在原始社会时期即已经存在,并一直伴随丧葬文化,直到现代,仍然成为许多民族或地区的重要葬式。采用这种葬式的民族,认为人的血肉是人世间之物,只有等肉体腐烂之后将尸骨埋葬,死者的灵魂才能进入另一个世界。实行二次葬的最常见方式是将死者先停放或暂埋(厝)于一个地方,等尸体腐烂殆尽,再收拾骨殖正式埋葬或加以处理。《梁书·顾宪之传》载:“衡阳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亡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祟。”这里“洗骨葬”的目的是为了祛除死者的鬼灵作祟。醴陵东乡一带,有葬后三年“检金”的习俗。即死者下葬三年后,孝子到墓地将坟墓挖开,并开棺验尸。若尸体完好,就依照原样封闭掩埋;若尸体已腐烂,则将尸骨收入坛中,另行安埋。湖南民间,实行二次葬的有几种情况:有的夫妻先后逝世,遗嘱要求合葬一处,孝子为他们进行二次葬;有的人客死他乡已就地埋葬,亡者家属要将遗体迁回家乡而进行二次葬;有的是孝子在梦中听亡者言阴宅不好而进行二次葬。悬棺葬的二次葬是待死者尸体腐烂后,将尸骨收入棺木再送至悬崖上。
湖南丧葬习俗有哪些
灵堂
亦称“孝堂”、“灵棚”。旧时停放灵柩的处所。宋彭杉乘《续读黑客挥犀·陈烈遵左礼》:“蔡君谟(襄)居丧……(烈)与十二余生望门以手据地,膝行号恸而入孝堂。”有的`因房屋窄狭搭棚于庭旁,称“灵棚”。桃江一带旧习,人死在外,尸体不进住宅,就在屋前搭起灵棚,并列灵柩殡葬冥物,以待吊者。
殡殓
益阳殡殓之俗,与本省汉民族略同。但贫富之间有俭奢之别。据1912年《湖南民情风俗报告书》载:“湘俗舁棺入门,燃爆竹以迎之,置中堂,以两凳置棺盖于侧,以红毡覆之。熬桐油松香成汁涂棺内,以陈石灰、石膏粉或五谷灰(用五谷灰扎棺,惟益阳有之,余者尚用陈石灰)倾入。侍者仍奉尸入棺,用皮纸裹石灰为包(包数如死者之岁数)塞尸之空隙处。
乃掩巾加被以皮纸覆其上,为鱼鳞交搭之状,曰鱼鳞甲。遂以五谷灰或石灰、石膏等倾满棺中,稍按紧之。棺前悬布帷,下仍灯炬,妇人哭于帷内,男人哭于帷外。然其起尸人棺之际,俗必延道士诵咒画水书符(水置棺下,符帖棺首。云:可镇邪免漏,至发行乃去之)曰上材。
富者则礼生赞礼,曰起尸入殡礼、曰盖棺礼。并告祖、告天地诸神。毕,以长红笺书‘文公丧礼’四字贴堂上,对空行六叩首礼,曰立文公”。益阳一带仍沿用旧习,用皮纸、石灰或石膏粉扎棺,俗称:“踩莲花堂”。
桃木棍
民间每当浴尸换衣后,在死者左手握上一根较小的桃木,右手握一条手帕。相传手帕让死者揩汗,桃木避邪,可作手杖,也可防犬。
挂功德
昔时,民间在给亡人做超度时,往往在灵堂内挂功德。功德是用宣纸画成佛祖等多种图案和头像,诸如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观世音等等,精裱成一幅幅的对袖,一般开路,只悬挂堂屋上首5——7幅,如做3——7日道场者,则堂屋上首和两边壁上都挂满功德,俗称满堂功德,阴沉森严。自1950年后,挂功德者逐渐消失,近年来又渐兴起。
贴大旗
又称“贴大字”。过去民间做超度时,由道士用黄白绿三色八开纸剪成下面斜角开口的旗形,一张一字,上书“昊天罔极”、“跨鹤归西”、“泪洒江天”、“邈若山河”、“慎终追远”、“生荣死哀”、“遗恨千古”之类的悼词,乘贴在灵堂家中各门的门框上,如丧事大办,则在灵堂外的四角的对角扯起长绳,在绳上每隔2——3尺贴一张。
点天灯
旧时,民间将死者入殓后,在堂前天井竖一对留有若干竹叶的竹竿,各悬一只小箬帽和形似棒槌的纸灯笼。每晚点烛悬灯,直至出丧日止。
竖幡
过去大办丧事,往往请道士做超度时,先将死者姓名或仕位写在长条形的旗幡上,用竹杆挂上旗幡,竖在大门外的显眼处。迎风招展,显得更有气势。直至出殡时,再举幡送葬。
报庙
民间认为,人刚死后,鬼魂暂在土地庙中栖身。当道士做超度时,由长子端着灵位,由道士敲锣打鼓前往土地祠报庙,燃香点烛,鸣放鞭炮,焚烧纸钱,用三牲酒醴致祭,并由道士做一阵报庙法事后方归。
开路
亦称“明路”。民间历来将死者入殓后,丧家请道士做道场,以超度亡魂,指明冥间之路,故称“开路”。凡三日以上故称做道场,1——2日,俗称做开路。开路在超度亡灵时,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法事,由道士敲打乐器,念读“路引”,挥舞“引魂幡”,并由丧家长子执“引魂幡”陪拜,直至法事完毕。
开金桥
丧家请道士超度亡灵的法事之一。所谓“金桥”,由桌子相叠而成。在议式中,道士念经咒走过“金桥”,俗谓引魂过桥,认为可使亡者“托生”于福禄之地,或谓可使亡魂不入枉死城,通过金桥上天堂。《红楼梦》第十四回:“这日乃五七正五日,那应佛僧正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开金桥,引幛幡”。
解结
丧家请道士超度亡灵的法事之一。做法事前,在灵柩前置高桌一张,系黄线穿纸钱,打志若干结子,地上用面盆盛清水。道士敲打乐器一边做法事,一边由孝子拉线解结,每解一结,纸钱落在水盆里,其意有两说,一谓替死者解开生前和他人结下的冤仇;一谓死者不甘心离世,阴魂不散,故特地念经劝解。其解词内容有劝慰世人,宣扬生死有数;表彰好人,劝人为善,以及勿作奸恶等。
开方破狱
开方破狱是丧家请道士超度亡灵的法事之一。《红楼梦》第十四回:“这日乃五七正五日,那应佛僧正开方破狱,传灯照亡,参阎君,拘都鬼”。开方,即开度,《愚贤经》:“唯愿如来当见哀愍,暂下开度。”俗谓人死后会下地狱受罪,故举行佛事,诵念《破地狱偈文》,祈祷佛祖超度亡灵升天,以为可以打开地狱拯救亡灵出来,再往人间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