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件事情,其实葬礼也是一种文化。在中国各个地区的葬礼都有它不同的丧葬习俗,湖北的一些丧葬习俗有其独特的特征,下面跟随本文来详细了解湖北丧葬请地理先生看风水选牛眠吉地,请算命先生占卜时日习俗。
一、神农架土家打丧歌
“打丧歌”在神农架是追悼亡人的一种特殊仪式。它又称为“孝歌”、“阴罗鼓”、“跳丧鼓”等。丧鼓歌是鄂西土家族悼念亡者的一种祭祀性歌舞活动——打丧鼓(跳丧或跳“撒尔嗬”)时所唱的歌。丧鼓有跳丧与坐丧两种形式。跳丧为亦歌亦舞,因其唱时多用衬词“撒尔嗬”,故又叫“跳撒尔嗬”、“散忧儿嗬”。坐丧是只歌不舞,有的地方叫“闹灵歌”或“闹丧歌”等。不管是跳丧或坐丧,均需击鼓而歌,其歌词统称丧鼓歌。
打丧歌主要用于亲友邻里代替死者眷属追思亡者生前的功德,祝亡人升天,为后代祝福的仪式歌,是一种常见的带有浓厚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和迷信色彩的丧俗。在神农架山乡,凡遇亲友办丧事,左邻右舍纷纷来祭,并请歌者击鼓赛歌,整夜打丧鼓“伴灵”、“闹丧”与其说是对死者的悼念不如说是对亡灵的欢送,亡者的亲人也在这“闹丧”的气氛中,减轻了凄凉和悲哀。神农架的“丧鼓歌”历史悠久,它是一卷绚丽多彩的历史和神话的画卷,是神农架二、民间流传的《神曲》。
打丧鼓、唱丧歌,用亦歌亦舞的方式悼念死者,是土家族先民巴人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习俗,世相承袭,保持着浓厚的巴人遗风。它不仅是一种民俗,也表现了巴人特有的生死观。人死只不过是灵魂离开躯体,在另一意义上它又是再生。因此打丧鼓虽哀而不悲,往往以欢快之歌舞表现,这就是土家族“丧歌”的思想基础。
丧鼓歌尽管在鄂西土家族各地风格稍异,但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与摆手歌、傩堂戏、哭嫁歌、薅草锣鼓歌等同为鄂西土家人民喜爱的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样式。
三、云梦村庄男丁活姓万死姓刘
没有准确的史书记载,也没有可考的证据文物,靠的只是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云梦一村庄万家庙的村民恪守着“活着姓万去世姓刘”的祖训,并且对之深信不疑,已经流传至今若干代。
遗迹不可考,但村民都在传承和遵循着,村民们传承的依据,主要源自两个忠贞的传说。一说是汉高祖刘邦后代,在东汉末年曹丕篡汉后,刘姓家族开始在曹氏帐下听命。为以绝后患,曹氏找出借口准备对在朝当官的一律斩首,没当官的“移民三族”。为了保全性命,刘氏族人在一夜之间,全部改姓了万,相当一部分人躲过了一劫。
另外一个说法是,虽然仍是刘邦后裔,但改姓发生在明朝末年。那时一个刘姓人在朝中当了一品官,后来大明皇帝以谋逆篡位为名,将其家族诛杀。一些族人为了活命,也是改姓了万。两则传说虽然叙述不同,但大意相仿,都是说刘家的先人在以前混得不错,后来是不得已才被迫姓万。但又为了保持气节,“生降死不降”,一旦咽气归西,祭文、墓碑及牌位上写的还是刘姓。
据称,当时村里祠堂的上方写有“大汉后裔”字样,里面则有“一品当朝”的牌匾。村里还有前花园、后花园,48口水塘,3口水井。不过,沿着万家庙走了几圈,除了所有墓碑上逝者的名字确为“刘”姓外,村民所说的这些“古迹”,已经杳无踪影,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了,死后改姓原由仍成谜。
不过,虽然对这个习俗的解释没有找到确切答案,这并不妨碍万家庙人的生活。现在,有些万家庙的老人上街赶集,遇到相熟的老伙伴,双方还会调侃一句:“你怎么还没姓刘啊?”听者不急不恼——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又不是什么丑事,有什么好急眼的?
四、恩施、巴东悬棺葬
悬棺是我国古代一种奇特的葬俗,以将死者棺木放置在悬崖绝壁上为特征。悬棺安葬采用仰身直肢,麻布裹尸身,男着马裤,女围桶裙。此外绝壁上除了密密麻麻插横木石孔外,还有几幅彩绘岩画,岩画内容有舞蹈、骑射、杂技和各种动物、武器、几何图形等。
悬棺方式分以下几种:插桩式,即将棺木搁置在插于崖壁裂缝处或所凿方孔中的木桩上;岩敦式,即将棺木放置在崖壁的石墩上,这两种方式多流行在峡江地区,其山崖多为石灰岩质;崖洞式,即将灌木放在崖上自然山洞中,老百姓称其为“箱子岩”、“柜子岩”、“仙人洞”,这种方式在恩施州分布较广;崖窟式,以人工在崖壁上凿出洞,将棺木放置其中,这种崖窟多凿在红砂崖壁上,也有凿在石灰岩壁上的。
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风俗,悬棺葬在恩施州分布较广。恩施市有七里坪茅坝与三岔乡交界的寨沟箱子岩、城区龙洞河畔的崖龛葬、恩施五峰山后清江河畔的大沙坝崖葬等。这里山川遍布,为悬棺葬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这里历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风俗习惯于其他地区有着很大差别。
“恩施州的悬棺葬皆位于临水的悬崖上悬棺葬大都为二次葬,一次葬的极少。所谓二次葬,即人死后让其皮肉腐烂,然后拾起骨头,洗干净以后装入葬具,放置洞中,此种葬俗又称“拾骨葬”、“洗骨葬”。恩施州悬棺葬的葬具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木槽式,以整木刳成槽,盛放骸骨,因其形式猪食槽,故又称猪槽式;船棺式,有二种,皆用整木刳成;木函式,以整木刳成小方盒,有盖;小屋式,覆以木雕屋顶,有檐;木箱式,用木板、木方拼成,与家用木柜相似。
除了恩施的悬棺之外,神农溪的悬棺也令人叹为观止。神农溪地处长江三峡巫峡与西陵峡之间的巴东县境内,位于长江北岸的深山峡谷里,发源于“华中第一峰”之称的神农架南坡,属常流性溪流,全长60公里,于西口处汇入长江。在当地峡谷的绝壁上分布着几处悬棺。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是古代巴人的葬身之处。三峡水库蓄水前,这些悬棺距离水面还要高得多。这些重达数百公斤的悬棺,离地高度一般有几百米,奇怪的是所有的悬棺都置于几乎无法攀援的险要绝壁上,别说把棺材扛上去放好,就是空手爬上去都不可思议。
有人认为悬棺葬正是落土葬习俗的自然发展,具体而言,它与新石器时代的土葬墓有密切关系。当时我国的土葬墓遍及全国,包括文献记载的悬棺葬地区和考古发现的悬棺葬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已经出现洞室墓和独木舟船棺?悬棺岩洞墓的出现,实质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变化。
也有人认为施行悬棺葬是“孝道”的表现或是为了追求吉利。把高山险峰、崇山峻岭视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难以接近、难以触及而产生神秘感,进而把它作为神灵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顶礼膜拜,所以他们便把死者的灵柩置于高山峻岭的崖之间。
那么,悬棺究竟是怎样“飞”上去的呢?对此,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凿路将棺材搬上去然后再将路毁掉;第二种认为是趁涨水时将棺材送上去;最后一种观点,用木制绞车、绳索、定向滑轮等工具,把棺材吊进去。但现在关于悬棺葬的习俗,还没有定论,仍是值一个未解之谜。
五、湖北黄梅县葬礼兴“坐棺材”
中国的民间葬礼由于地域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很多方面也是大同小异,只是如今的中国人生活条件好了,把过去的东西在原始上加以更新,比方说,过去用的唢呐如今变成了“洋鼓洋号”,腰鼓队也有了统一的服装。实行殡仪改革后遗体火化后再装寿木实施埋葬等等。
湖北黄梅县小池镇的丧葬文化是这样的奇怪——坐棺材。当一个60岁以上老者死去的时候,在送葬途中必须要有孙子辈的坐棺材。女老人去世棺材上座的是男孙子,男老人则相反。这是什么缘故呢?这个传说故事不是迷信,也不是历史。而是一个关于观音菩萨的哥哥反抗后母专横的故事,这个故事一传就是几百年。
传说观音菩萨母亲去逝时她的后母不允许她的生母从正门出丧,那时为了财产和家庭的绝对权利她的后母在整个家族中制造了冲突。当时观音菩萨还没有出家,加上年幼无知她也无力抗拒后母的独断专横。那天就在观音菩萨的母亲出丧时,她的哥哥急中生智背着一包米突然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当时她哥哥是朝廷的新科文科状元,平时性格孤僻,文绉绉的话语不多。
他跳上母亲的棺材一屁股就座在了上面一边向前来送葬的人群撒米一边大声说:我是朝廷的文科状元谁胆敢不要我的坐在母亲的棺材上从正门出去,谁就是反对朝廷!后母见状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敢得罪继子,后母知道得罪了继子就是得罪朝廷,于是无奈就让观音菩萨的母亲从正门出丧了。后来观音菩萨抛弃一切也出家修行去了。
传说沿袭至今就慢慢演变成了一种风俗,男老人去逝了棺材上就坐着自己的孙女,如果是女老人去世,棺材上就坐着自己男孙子,这个风俗叫“压寿材,撒花米”。意思是家里的老人去逝了表示有福、有禄,儿孙满堂。孙子辈的人坐在棺材上还要不停地抛洒大米和茶叶,意思是子孙后代永远有饭吃!
六、湖北武汉丧葬习俗
武汉的丧葬习俗大多数遵循古代的礼仪,晚清的丧服,葬礼时期是符合《文公家礼》(朱熹所撰,又称《朱子家礼》)。程序如下:老人临终时,孩子们必须待在身边送终。假如父母死时儿女没在身旁,不但亲友责其大逆不道,儿女也会觉得终生缺憾和内疚。
逝者咽气(即《家礼》中说的“初终”)后,马上烧纸钱,称之为“落气纸”;在逝者身边点一盏油灯,称“长明灯”。按照旧时制度,亲属应该分为五种类型,如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而实际生活中往往是盖着白色头巾,用头巾的长度、绑头巾的麻线及颜色来区分,但统言之戴孝。鞋上覆盖着白色的布,根据辈份并装饰着红色和绿色。一面派人购制棺材(很多有条件的老人死前就已购置了寿材),一面通知亲朋好友参加丧礼,一般人口头上通知,富裕家庭发布讣告,讣告有一定格式。
然后为逝者洗澡,“前三后四”,即用湿毛巾在死者胸前抹三下,背后抹四下,穿戴寿衣寿帽,并在其右手放入一根棍棒或柳树枝,上串一烧饼,称“打狗棒”。覆衾死者身上,脸上则覆盖白布(即《家礼》中所说“小殓”)。设祭,哭丧,守灵。一般摊尸半天到三天不等,家中必要到场的人到齐后即将死者放入棺材(即《家礼》中所说的“大殓”),亦设奠,家人嚎哭。钉棺盖时孝子在一旁高喊“某某躲钉!”此时成服,设祭堂,早晚奠,接受亲友吊丧。在家中办理这些事情的同时,派人外出择定墓地,挖好墓穴。出殡(俗称“上山”)日,请道士做斋,为死者开路。棺木一般有八人抬,路远的还要有八人替换。棺木出门时要摔碎一只碗或钵。出门后前面有人擎铭旌,丢纸钱(俗称“买路钱”),中间有孙子或重孙骑坐在棺木上,后面孝子贤孙、亲戚朋友依此跟进,徐徐向墓地进发。棺停墓穴旁,先用稻草烧墓穴,谓之“暖井”,有的还杀一只公鸡将鸡血洒在墓穴周围。棺木放在墓穴后,孝子先撒一把土,然后土工填埋,堆成新坟。三天后亲人再至墓地上坟添土,称为“复三”或“复山”、“复土”。
武汉三镇和周边地区丧葬礼俗大致相同,所不同者,汉口商家丧礼,讲究奢华,所置棺椁要选择花板中心有菊花者,墙板厚至尺许,每年要加漆一道。入殓时陪葬品丰厚,多以珠宝玉器殉葬。题主仪式上,往往请地位显贵者题点木主。葬前延请地理先生看风水,选择牛眠吉地,下葬则要请算命先生占卜时日。有部分人家丧事循古礼不修佛事,而举行祭奠。大部分人家丧事还是要做佛事,一般要延请和尚在家念经三至五、七日,送殡仪仗中方相明器以巧为能,亭彩幡帐以多为贵。小户人家请不起和尚,但仍要请人唱孝歌,因此汉口出现了一种专门唱孝歌的行业,业此者在其门上悬挂“悲乐堂”招牌,其鼓盆之歌,几令人绝倒。贫困户棺椁极平常,有十二圆花的就很好了。最穷苦人家甚至买不起棺木,到自新善堂板棺局去乞求施舍薄棺。该局每年施舍无算。
殓后计算日支与死时相冲,则要预设祭仪,关门掩户,全家躲避他处,称“回殃”,认为亡者回家时会带回殃神。回殃又称“回煞”,届时必用芦秆作梯,靠在屋檐上,说亡人由此而下地回家,有的人家还撒灰在地上以验亡者足迹。屋中设有筵席,等待死者回来享用。次日如发现灰上有痕迹,就以为是亡魂昨夜回家了,其实是偷荤猫、鼠留下的行迹也说不定。更有甚者,请道士驱煞,送走殃神,俗称“赶鬼”。
人死至七日称“头七”,然后逢七日有“二七”、“三七”以至“七七”或“十七”,民间认为每七日死者要过一阎罗,故请僧道诵经、焚楮,以为“超度”。逢七日,必以竹为箱形,糊以纸,里面装钱纸,谓之“篑”,或装纸袋内,谓之“包袱”,或包袱上书写死者姓名,生殁时日。时人认为“不经之甚”,但相沿成俗,莫之或易,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有烧包袱的。
民国时期丧礼无五服详制,丧服亦无定数,礼义之家以及乡民丧服丧期仍遵旧制,当局亦不过问。租界不准举行丧礼,人死必先报验,限三日内出柩,不得久延,所以要想举行传统丧礼,必移柩华界,灵柩出行前须先照会租界当局。
办丧事本来是极其悲伤的事情,但必设盛馔宴请吊丧宾客,否则遭人讪笑。沈阳墓地小编知道乞丐有时也来凑热闹,但亦讲道理。如果丧家不作吊宴客,他们并不来骚扰。如果丧家宴请吊丧宾客,他们就来了,来后听主人安排,并不强索强要,有的地方,乞丐还来参加抬棺材,自己虽有要事也莫敢辞,条件是须丧家跪接,事后管一餐饭,并不要酬金。
死去的亲人送上山后,孝子要供灵守孝。一个月内不能剃头,不参加外面喜庆活动。守孝一般三个年头,第一年农历新年祭祀活动最为隆重,俗称“新年”或“馨香”。亲友、邻里则都要来给亡者送香烛、燃鞭炮“拜年”。而在黄陂,家有新丧者,其亲友必于除夕携烛一对、冥钱一扎,来灵前叩头辞岁,示哀恋之意。这些实际是丧礼中吊祭活动的一种延伸。孝子在新年的三天不能出门拜年,但在黄陂等地农村,年前有新丧者,孝子要穿白袍墨套、戴无纬空梁冠,以服内兄弟二人穿白袍作陪,到亲戚家叩首谢孝,称为“管新灵”。守孝之家,门上春联不用红纸,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用黄纸,第三年用绿纸。此俗现在仍有,但一般都用黄纸,不论年头。在黄陂则有所不同,凡有亲丧者,必以蓝纸写一“服”字贴于门首,门对用白纸,其对文大半均曰“守孝难还礼,思亲免贺年”。三年孝满除服,要请和尚做法事或请道士做道场,超度亡灵。此时可将灵牌、条幅连同孝服、孝鞋一并焚烧,俗称“烧灵”。
每年清明节、中元节、过年(在年前)都要祭奠死者和祖先。分庙祭和山头祭。庙祭是在祠堂进行,没有祠堂的,就在家祭祀,到墓地上坟。从前富裕人家要烧91斤纸钱,表示对死者“九死一生还”的寄托,还要点9柱香、9支红烛,供奉的食物必须有肉包子和烧饼,以使死者在生还转世步出阴间时免受恶狗的缠噬。清乾嘉时代的一首竹枝词描写了汉阳龟山、月湖一带上坟的盛况:
“轿帘开处见双鬟,结伴来从大别山。
一路纸钱飞不断,大家同是上坟还。”
从前对于墓地的选择十分注意地势与环境,阴宅风水迷信根深蒂固。为找到一块牛眠吉壤以供亡者安息,并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要请地理先生审慎勘测,妥而后葬。由于择地需要时日,人死后不能早日入土,停棺不葬者十分普遍,甚至将灵柩停放中堂数年不葬,或迁厝寺观、善堂、会馆、公所的厝屋。久历寒暑,易生朽蠹,兵燹频仍,易遭破坏,不特生者于心不忍,更会影响周围环境。20世纪30年代以后,这种停棺不葬的现象在各地逐渐减少。此风减杀的原因有:(1)经过舆论宣传,士大夫劝诫,民众逐渐认识到葬亲只求高旷地与干净土而已,无所谓天星峦头之说。迷信渐为破除,已不再拘于风水时日;(2)因时局不宁,水火兵燹,恐生意外,抓紧举行安葬;(3)政府取缔厝棺,提倡公墓。此俗的革除,改变了人们长期
民国时期,政府制订新式丧礼,但难以推广普及,官方和民间团体不得不转而求其次,对传统丧葬礼俗中影响突出、危害严重的弊端加以禁革。取缔停柩,设立公墓,是政府的禁革措施之一。民国以前,武汉除专葬外国死者的万国公墓和专葬教会死者的教会公墓外,中国人只有义冢而无公墓,义冢管理不善,往往变成乱葬岗,有碍市容卫生。民国年间,一方面加强义冢的规划与管理,一方面学习西方葬俗建立公墓。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内政部公布《公墓条例》,要求各市、县政府于市村附近选择适宜地点设立公共墓地。1929年4月又颁布《取缔停枢暂行章程》,规定所有厝棺和田亩内之坟墓均迁葬公墓。根据这两个文件精神,各省分别制定了实施办法。从《湖北省设置公墓实施办法》和《湖北省取缔厝棺及坟墓办法》的条文看,城市公墓由市政机关设置,各县公墓由县长督饬保长按照实际情况,分保或联合数保设置。公墓用地依(1)公有荒山;(2)公有山;(3)私有荒山;(4)私有山;(5)公有旷地;(6)私有旷地次序选择,若选用私有山地,得依法征收,付给地价。公墓分甲乙丙丁四种规格,主管机关得视其财力选定种类设置之。公墓内分收费区与免费区,免费以赤贫为限。公墓由主管机关雇用管理人员。公墓设置完成后,除法令特许者外,无论何人不得于公墓外营葬。厝棺应于当地公墓完成后3个月内迁葬公墓,外籍厝棺不愿葬在本地者应迁回原籍。在田亩中营葬之坟墓应于当地公墓完成后1年内适葬公墓,墓主表示不愿迁葬或未遵限迁葬者,得按所占田亩面积课以墓地税。无主之厝棺及坟墓采取平夷、迁并或火葬的办法酌情处理。凡有关古迹名胜及与国家有功绩者之墓不在迁葬之列,并应加强保护。根据以上规定,武汉三镇逐渐建立自由公墓区,并在1934年经湖北省政府决定,兴建公共墓园,埋葬国民政府批准的公葬烈士、乡贤和上层人物。1936年又由武昌市政府决定,筹建了汉阳、武昌两座公墓,埋葬普通市民。沈阳墓地小编知道公墓的设置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改革。取缔有碍观瞻、污染环境、且充斥风水迷信的厝棺停柩,取缔占用农田、破坏土地资源的坟墓,铲除城市内外的乱葬岗,建立环境幽静、文明卫生、整齐划一、便于管理的公共墓园,这一切,从人们易于接受的方面为丧葬礼俗的进一步变革奠定了基础。
七、湖北武穴丧葬习俗
老人临终前,儿孙必须在床前陪伴,为父母送终。临终时,子孙跪地焚烧“阴司纸”,然后给死者净身穿好寿衣,
遗体放在靠椅上坐着,双手捏饭团,双脚踏青砖,面前摆香案由儿女或媳妇守护叫“接香”。然后派家人赴亲友处报丧,亲友接信后速往吊唁.送挽联吊幛,死者遗体装棺入殖后,棺木一般在屋内停放3天.老人死后第三天请道士为死者安灵位。入夜,由孝子捧茶绕村而行,边走边喊“某某回来喝茶,莫在路上买茶喝”,称为“叫茶”。
送葬时,孝子披麻戴孝(全身穿粗麻白布衣,头戴纸制麻冠,两耳吊棉球).其余直系亲属则搭白布巾,孝子拿哭丧
棒俗称“棍子棒”,抬棺上山叫抬丧,一般8至16人。棺木“落井”前,先用大锅煮的粘米丸子,加些粉条肉汤,放在井下,让村中小孩抢食,叫“抢丸子酒”。下葬时,孝子跪在坟前,人们用土洒其身,葬毕,请抬丧者吃大块肉.葬后3天.上坟覆土。老人死后第“七天,请道士做法事安抚亡魂,称“做七”。第一个7天为“头七”,以后每隔7天做一次,至七七四十九天,做“满七”为止。“七七”之内,孝子蓄发不剃,称“蓄七”。每餐吃饭时为死者摆上碗筷,称为“叫饭”。
民国以前,子孙须为父祖守孝.凡在外为官的都得辞官归家守孝3年,全家不婚不嫁,有的孝子还在父母墓前搭一
茅屋,粗茶素食,守墓3年。康熙丁未《广济县志》载,明代邑人史玉明,母卒,居墓,守丧时有虎患,人们劝他不要守,他不听,结果被虎吃掉,后人为他立碑,叫“孝子碑”。
上述俗规多见于富户,贫寒之家多薄棺掩尸,隔夜即葬,也不停业守孝。1923年,辛亥革命元老居正母亲逝世,
在居买下的武穴郊区一块墓地安葬,在墓地侧建一青砖瓦屋,以备子孙祭祀时歇息、吃饭之用,并请族人代为看守。孙中山派人送资千元,代为致祭,并写祭文,镌在墓前石碑上。国民党要员不少人前来吊唁。
建国后,破除封建迷信,丧葬礼俗发生很大变化。提倡厚养薄葬。老人在生前,后辈好好奉养好老人,使其颐养天
年,死后,丧事尽量从简。死者入殓,3天内即送葬,不看风水,不穿孝服,也不请道士安灵、“做七”,农村仍遗留分白布“散孝”和系手线致哀的习俗。城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多为死者送花圈开追悼会,农村很少实行。
八、湖北省恩施乡村的丧葬习俗
恩施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这里聚居着土家,苗,汉,侗等许多不同民族的人们。但就现在的丧葬习俗而言,已经没有明显的民族差异,但地域上的差异还是有的。前几天为年近八十的岳母守灵坐夜,见证了一回恩施乡村里葬礼的最主要过程。
在农村,人死以后,做“道场”是一种习俗,正如有公职的人死后开追悼会一样,农村人就有做“道场”、唱丧歌、跳丧舞等古老的形式来吊念亡者,用以去表达和寄托他们对亲人离去以后的哀思!做“道场”的一帮人称为“道师”,或许应该叫“法师”才对。我以前一直以为“道师”就是“道士”,是信奉道教的道人,其实不然。这次我才弄明白,这伙做“道场”的完全是按佛家的程序和信仰在做法事,但他们又不是和尚。其礼魂仪式,融佛、道、巫三者为一体。
道师在丧葬典礼上有职业化的打扮和面孔。有专门的道服,法器,经书等等。道师唸的东西有些是固定的,从书上背下来的;有些是根据亡人的具体情况而现填的唱词。
这些道师并不是纯粹的佛教信徒,做“道师”只是他们学来的一种手艺,平时他们也是同大伙一样的农民朋友,只不过多了一样谋生的手段而已。
道师进屋后,首先由掌坛先生(领头道师)撰写亡人的生平基本情况(很详细,出生年月日,出生地,社会关系和族谱等等),其实和写悼词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没有对亡者生平的功过是非做评价罢了。直系亲属要“披麻戴孝”,而且在亡人没有从堂屋抬出去埋以前,要视其为还有知觉对待,一天三顿是要吃饭的(送去摆在灵堂里),要烧“封包”(就是封装好的纸钱,而且上面还要写清楚亡人的基本情况)等等。道师做“道场”,其程序一样不能少,经书是要全部念完的,而且他们的态度极为虔诚。在家做“道场”是道师的事,而何时上山下葬,何时安埋“落炕”,何时动土打“金井”,埋在哪里,棺材如何朝向则是“阴阳先生”的事。阴阳先生是会看风水的有知识的人,所以称“先生”。
下面介绍一下丧葬中的一些主要过程和活动。
1、“烧落气纸”
临死的老人,在世时,总要催促他的后人为他备好“落气纸”,并要亲眼看一看才放心。他们把此事看得极为重要,认为人一断气就要进入阴司,冥钱要随身带走,他们说:“生者无钱是孤人,死者无钱是孤鬼”。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老人并没有把死亡当作生命的终结,而是在另一个世界的再生。所以当老人一断气,亲人马上拿来一口铁锅,放于榻前,然后团团下跪,将“纸钱”一张张地丢进铁锅中燃尽,大伙边烧纸边念着死者的生死年月日时和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名,仿佛帮他去阴间报到,这叫“烧落气纸”。烧完落气纸,孝家们开始张罗丧事。
老人死去是走“顺头路”,称之为“白喜事”。村里面比较能干、懂行,又有一些威信的能人被请来从事丧葬仪式的操办,他会安排好所有的日程和后勤工作:包括酒席的操办,出殡等。
2、坐大夜
人死后,停柩中堂,时间不定,少则三两天,多者八九天,直系孝家是天天都要陪亡人坐夜的,道师们也要日日夜夜的做法事,也可以利用法事的间歇简简单单的在灵堂附近为他们安排的床上睡一睡。
丧事办理的高潮在死者停留家中的最后一晚上出现。这个夜晚,是死者在家中停留的最后一夜,也是活着的人为死者送行仪式的大聚会。这一夜的一切统称为:坐夜。坐夜,是“坐”整整的一个“夜”晚。
但人们不可能全沉默地坐在那里,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干地坐在那里。这一夜,通常是一个通宵的“表演”:锣鼓反复敲、打、吹着,鞭炮不时响着,丧歌不停的唱着,道师先生们不停的表演着。
坐夜的人们,大多数并不悲伤、痛苦;就是孝家经过亲人初逝时的深切悲痛后,到坐夜这一天也多多少少有点麻木了。再加之,坐夜这一晚有许多孝家必须参予的“法事”的活动,也没多少时间来悲伤了。
丧葬大礼,热热闹闹自然引来无数乡邻前来观看。
曾有人说过:如果说恩施土家人的婚庆是大喜中露大悲(哭嫁),是真悲;那么丧事则于大悲中生大喜,是真喜"。大喜大悲,蕴含着恩施人的人生哲学。丧葬的过程,是一幕悲喜剧。与悲悲切切的哭嫁不同,跳丧则多了分阳刚、几分坦然、几分悲壮、几分诡异。丧葬可以被看作是一群男人对生命的嘲弄,是一场直面天地、容不下半分矫情的游戏,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与冷漠的死神在意志和精神上的对垒!
3、打绕关
绕棺绕棺,即围绕棺材转,在“打绕棺”的俗语里又称为“穿花”,意思是打听地狱的情况,看怎样去解救亡魂。“打绕棺”的整个过程都是奏乐不断。孝子要跟随道师一起围绕棺材转,在整个过程中,道师都是一边奏乐一边唱诵经文。当然,围绕棺材转过几圈后,就暂停下来,表示已成功打开了地狱门,亡魂可升天了。破狱成功后,带领破狱成功的主要人员放下破狱法器后又继续围绕棺材转,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边奏乐一边舞蹈,舞蹈中表现出一种欢呼、喜庆的情绪,这种情绪达到高潮时会引起一起守灵、围观群众的欢呼,这样最能表达亡魂已升入天界了。
4、过奈何桥
过奈何桥是丧葬习俗中的一项节目。意为送亡人过奈何桥。
过奈何桥实际上是一种模拟表演:模拟死者按传统理解进入冥界的过程。一般由一个道师戴着面具装扮引路的“鬼”,后面跟着死者的直系亲属;那桥以一条大板凳或者楼梯代替。做道场的道师在前面边走边拖着嗓子唸唸有词,唸得有些含糊,一般人都听不清他唸的什么。道师的声音嘶哑、幽深、诡谲、神秘。灵堂四周悬挂的各种牛鬼色神的画像和用较硬的纸板扎成的妖魔鬼怪,显得阴风飒飒。
5、做斋。人死后,亲属请道师到家中为其做法事,称为“做道场”,要为亡者设孝堂、置道场、安灵位、挂挽幛。有的还要增加一项做斋的内容。女人死后破血盆,也叫“过河斋”(而男人死后要破地狱)。主要是用来表达孝子报答亡母的哺育恩情,为亡母解除十月怀胎之苦。女人成人后,每月带有血腥,生儿育女更是如此,水洗对水神不恭,太阳晒对太阳和老天不敬,犯下罪孽,因此到阴间一定会坐水牢。为此在死者前行时,为他向神灵开罪,祈求神灵宽宥死者,为死者求情,以便更好的为死者超度。
6、打丧鼓。办丧事一定得办得十分热闹。名曰"热热闹闹送亡人,欢欢喜喜办丧事",这也许充分表现了恩施人豁达的生死观。如果谁家老人去世,最简单的是请歌师傅打丧鼓。当夜,唢呐高奏,锣鼓大作,鞭炮阵阵。丧鼓一响,相邻数寨齐来奔丧。对如那些丧歌爱好者来说,"听见丧鼓响,脚板就发痒"和“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己来”的歌谣也许是对他们最害的写照了。奔丧者几人一组,踏着鼓点,合着唱词,在灵堂上高歌狂舞,叫做"跳丧"。跳丧又叫跳“撒尔嗬”。
人生走到尽头是喜事。坐大夜是活着的人为亡人举办的盛大的欢送晚会。俗话说“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丧俗中除了打丧鼓、唱丧歌、跳丧舞以外,还有一种叫坐丧鼓,形式类似说唱,由一人坐堂击鼓,众歌师排坐吃茶抽烟,唱典故,比歌才。歌师傅们的唱词,有歌颂亡人的,有赞美爱情的,有唱历史的,有唱典故的,有唱动物植物的,有猜谜的,内容十分丰富。
如:半夜听到打丧鼓,床上跳起二丈五。乱穿衣服倒撒鞋,爹妈骂我不成材。我说人人都有父母在,我去玩会儿就回来。这首丧歌词所承载的内容,具有十分明显的狂欢意味。对死者的送别好像成了一种对生命的享受。这可不是对死者的不敬,也不是悲伤的心不诚;也许,面对死者,我们更能体会生的意义,更能体会生命的宝贵。
7、开关闭殓亡者家里最后一个仪式是“闭殓出柩”。天要亮时,棺盖会被打开,让亲人们最后告别,然后“刮指口”(封殓)。毕竟是见亡者最后一面,这时亲人也往往悲从中来,哭声四起。闭殓时,道士高腔唱念:魂兮悠悠莫向东,东有大海苍鳞龙。魂兮悠悠莫向南,南有炎风朱雀拦。魂兮悠悠莫向西,西有流沙白虎溪。魂兮悠悠莫向北,北有寒冰玄武穴。魂兮悠悠莫向中,阴阳两隔事难通,亡魂去,路不通,随吾华幡进棺中。棺材封闭完,八大金刚将棺材抬至门外,室内放鞭炮,并以竹扫帚一道扫出门外,名“扫棺”,意为将一切凶煞随棺材扫除,而后住在屋里,才得安宁。“除柩”之后,八个壮汉人抬着棺材上山掩埋。八个壮汉称为“八大金刚”。
8、撒禄米“撒禄米”就是在棺材的方位确定放好以后,主持葬礼的阴阳先生把事先备好的一盘大米向孝子孝女们撒去,孝子孝女们则齐跪于井前,背对棺材,牵起衣角接禄米。亲属们各人接得的禄米,不论多少,各自带回煮稀饭喝下,以求富贵双全。禄米撒完,棺材下井掩土,接着“回灵”、“安灵”,三天以后再“园坟”,丧事即基本结束。
9、送烟篙传说人死了,还要跟随“无常”行夜路,所以,子孙们要为死者送三晚“烟篙”,不过这烟篙不同于火把,是将死者生前垫用的床铺草,拧为三股,辫成长约二米的烟篙三根,在掩埋的当晚,由死者的亲属点燃一根横搭于坟尾,第二天和第三天晚上又各送一根。让其燃烧,为亡灵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