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别名威海卫,
山东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
山东半岛的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城市。全市下辖2个区、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5799.8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91.09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十一月一日零时,
威海市常住人口为2906548人。威海座落于中国华东地区、
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遥相呼应,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接壤。位于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3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81千米,海岸线长985.9千米。威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海军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甲午战争后被列强侵占并回归祖国的“七子”之一。1984年,威海成为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
二、威海文化
2021年末全市共有专业剧团4个、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博物馆10个、美术馆5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电影公司5个,电影院40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5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50.51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年末拥有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748个、城市书房44个、农家书屋977个。
威海境内的古文化遗址及出土文物表示,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后期,
威海一带已有了比较发达的原始文化,出土的西周至战国时期的多种青铜器,更足以表示当时文化的发达程度。秦汉以后,这里一直为州县所属之边地,文化发展缓慢。明清两代,卫学、社学和私塾等学校相继建立,文人学士著述很多,惋惜保存下来的不多。民间文艺活动主要是戏剧、杂耍,每逢过年过节十分活跃。中华民国时期,威海城区设有戏院、游艺场、茶社(俗称落子园)、舞台、电影院和通俗图书馆、民众教育馆等,先后办了九种报纸和两种周刊。建国以来,中共威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多种文化事业,至1982年,威海市有文化馆一处,新华书店二处,图书馆一处,电影院二处,剧院一处。还有专业和业余剧团、电影放映队等。群众文化创作、歌咏比赛和书法、绘画、摄影展览等也常常举办。有线广播线路总长365千米,喇叭入户率达95.4%;电视差转台一座,复盖人口70,000多;家庭拥有电视机20,000余台。重新修建环翠楼公园、北洋海军提督署和收回威海卫纪念塔等名胜文物古迹。2012年全市现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7个,电影公司5个,电影院11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4.83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
据当代作家田茂泉推荐说,
威海文化以建设“千里海疆长廊”为主线,群众文化生气勃勃,民俗文化、特色文化得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剪纸艺术之乡”、“全国歌咏文化之乡”等,乳山被评为全国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县。在社会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中,文登、荣成、乳山已步入全国、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县行列。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威海市有五个广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广场。
三、威海锡镶技艺
威海锡镶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祥于清光绪末年,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旺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达到鼎盛时期。
锡镶茶具系将锡合金冶炼、铸制、锻打、镂雕、焊接成多种图案之后,再镶嵌于江苏宜兴紫砂茶具或山东博山茶花具之上,最终经过打光而成的精致美观的有用艺术品。茶具的镶饰部位讲究,锡片图案美观。如茶壶多镶饰在壶嘴、壶身、壶盖、壶颈处。壶盖图案为五(蝠)福捧寿、喜鹊登梅之类,壶盖中间的气孔是专用光绪铜币压铸上去的.;壶身图案多为苍龙戏珠、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等。
锡镶茶具的制作通常分为五步:
第一步,冶炼。将整块的锡合金熔化。
第二步,铸制。制作模具,由专业的画师画图案,并由雕刻师将创作的图案雕刻于模具上。然后,将熔化的锡和金灌入模具。
第三步,锻打。待灌入模具的锡合金冷却后,取出,进行打光。
第四步,镂刻。用雕刻刀在锡表面上进行精雕细刻。
第五步,焊接。把锡制图案按茶具的弧度拉出形状,在茶具上用锡连接雕刻的图案,并固定于茶具上,进行打光。
锡镶茶壶是集艺术欣赏和平常生活使用为一体的工艺品,纯手工制作,图案雕镂清楚、生动形象、传神逼真,涉及到了自然、人文及威海地方风土人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美满之美,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氛围,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部分小型器皿是老年人茶余饭后休闲把玩健身的器械,类似健身球的功效,美丽的小锡壶在人们的手中反复擦拭,闪闪发光,招人爱慕。除茶具类品种外,还有镶手杖、高级花瓶、钓鱼竿、奶罐、糖罐、白水罐、清水碗、奖杯、纪念品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
四、传统锔艺
“锔”者,系用铜、铁等制成的两头有钩、能够连合器物裂缝的东西,也称“锔子”。在以前,锔匠曾是一种十分经常见到的职业,主要是锔盆、锔缸、锔瓮、锔锅、锔碗、锔茶壶、锔罐子等,只要是家里能锔的,锔匠都锔。
“锔活”也分粗细,平常老百姓家锔个锅碗瓢盆属于“粗活”,“细活”指的就是“锔活秀”。很多玩家故意将新紫砂壶装满黄豆,再注入清水,利用黄豆遇水膨胀的力量将壶壁撑裂,再请锔匠用银锔锔成花纹,甚至连壶盖、壶嘴、壶柄都加以纹饰包嵌,将锔嵌上升为一种手工艺术。
锔器大多是历代百姓的平常生活用品,是千百年来百姓生活史的证物,所以锔器的美起到非常自然的亲和力,这种美真实、质朴、独特而又亲切,是诸多藏品难以企及的。
锔匠从历史的长河中渐行渐近的走来,又默默地渐行渐远的离去。日前尚在的锔匠大多年事已高,能够掌握锔补手艺的人堪称凤毛麟角,而情愿学习这项技术的年轻人少之又少,亟待爱护!
五、乳山大秧歌
乳山大秧歌,20世纪之前境内多称之为逗会。大秧歌闹起来的时候,遥看恢弘豪放,近看节律紧凑,像行走的乐队,像高歌的方阵,像气派的大戏,把节日的喜庆气氛、庆典的祥和氛围猛的就提了起来。传统的大秧歌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前面是执事部分。领舞人穿着大戏袍,戴着长胡须,左手擎着平顶伞,右手拿着马尾蝇甩子,用蝇甩子的不同变化来指挥队伍。领舞人以前叫“药大夫”,因他打的伞,伞沿垂悬着一些彩色布条,布条上写着多种中医药名,是祛病祈安的意思吧。他负责点报节目、活跃气氛、指挥队员们行进或起舞。他往往要现场即兴编唱歌词,唱些吉祥如意、祝福发财的话,以表明对所到之地的祝贺。他要庄谐适合、稳健得体、扮相威严,其自我的舞蹈动作也很出色。好的领舞人多会些武术,八卦掌、少林拳、螳螂拳等招式都能够引用到他的舞蹈动作中去。配合领舞人的有香盘、彩旗、大锣、大鼓、大钹、小钹、堂锣等。像古代官宦上街一样,有打旗的,有鸣锣的,造势开道。所不同的是,官宦是为了让人避开,秧歌是为了让人聚来。
中间是舞队部分。紧贴领舞人身后的是二人至八人的舞鞭组,舞动鞭子或者彩竹。鞭舞也叫霸王鞭舞,相传楚霸王每打一次胜仗,都要在即将舞动马鞭欢庆,士兵们也折下树枝,学着霸王的样子欢舞。那振奋激昂、高亢雄壮的场面,吸引了老百姓,老百姓也纷纷效仿,逐一构成了这种舞蹈。鞭舞的道具是马鞭子,舞者按套路挥鞭舞动、变化队形。也有些地方使用的道具是彩色竹竿里面装上铜钱,挥舞时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紧随舞鞭组之后的是二人至八人的花鼓组,以舞动和敲打花鼓为主。花鼓组由青壮年男子组成,是大秧歌中最具活力和感染力的部分。他们武生扮相,讲究阳刚之势、健美之态。表演时,双臂挥舞,同时用右手拿鼓槌,按节拍击打腰间的花鼓,并按规定动作左右穿插,前后跳跃,真是龙腾虎跃,气吞山河。紧随花鼓组之后的是二人至八人的女子彩扇组,舞者手持彩扇,翩翩起舞,动作流畅、姿势优美。各组人数也能够增加,二三十人甚至百八十人,随其村子大小而定。各组合的舞步主要是走三步、踏一步,而且相邻的两纵队中相邻的两个舞伴,要不停地交叉换位,叫“三步一隔”。
后面是自由舞部分。根据各村人才不同,往往有双人舞、单人舞或者其他艺术形式。有趣的是,双人舞有固定的人物名称和表演套路,但唱词却在接连不断地变化着。其实,多是把一些小秧歌连接在大秧歌后面。搭档组合有:锢漏匠和王大娘、老头子和老婆子、丑婆子和傻小子、相公和媳妇、货郎和翠花等。内容多是打情骂俏、插科打诨,力求诙谐有趣。多人舞庄严有余而诙谐不足,双人舞诙谐有余而庄严不足,前后这样一调剂,庄中有谐、谐中有庄、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收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效果。
在历史的演变中,到20世纪80年代,大秧歌表演程式分进村、串街、耍大场、演场、收场等。进村——打慢鼓点,领队人与花鼓组三进-,横甩和礼。串街——龙在队伍前面,双行纵队,边舞边行。耍大场——进入村中宽敞地带,以“慢走阵”舞圆场,叫小龙摆尾式;再以“小盘龙”套路由领队人指挥彩扇等组向中心舞动,成众星捧月之势,大龙盘在外,表明喜庆;接着,“龙蜕皮”套路,大龙头咬尾摆成8字形。演场——以8字穿花,花鼓进,对凤舞,舞圆场,单人舞、双人舞跑旱船、跑黑驴等进场表演。收场——“龙凤斗”套路,龙对整个队,三进-,全体参演人员向观众行三拜九叩大礼。因为人人平等思想深入人心,有的大秧歌队把行三拜九叩礼改为行鞠躬礼。
大秧歌的伴奏以打击乐为主,兼有竹、管、弦等乐器。伴奏乐谱有《快走阵》和《慢走阵》两种,唱腔有《花鼓调》《跑四川调》《大夫调》《货郎调》及一些民间小调等。
乳山大秧歌于2008年被列为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名录。
六、赤山明神的传说
威海赤山是赤山明神传说的发祥地,相关赤山明神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在荣成、文登、威海一带的民间广为流传,乃至在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影响。
赤山明神亦称赤山神,相传明神本相出于赤山红门洞。赤山明神威镇四海,法力无边,守护乡土,福佑大千,功德无量,乃华夏北方庇佑之神。“始皇并六国,于嬴政二十八年(前二一九年)东巡成山,以求长生不老之药。途大病,李斯遽祈明神,旋无恙。”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新罗(今韩国)“海上王”张保皋为发展海上贸易,在赤山建立了法华院,并保佑张保皋成就了海上大业。唐文宗开成三年(八三八年),东瀛天台宗三世座主圆仁(慈觉大师)随遣唐使赴唐求法数载,曾三赴赤山拜谒。归途中,于沧海屡遭劫难,幸明神显灵,方化险为夷,且保全经典数百卷。圆仁归国,遂以赤山明神为天台宗庇佑之神供奉,其后同门安惠秉承其遗愿,于京都修一寺院,名之曰:“赤山禅院”。而后,赤山明神渐为东瀛等国所崇拜,乃至波斯、大食等区域。至今,日本、韩国等寺院仍多供奉赤山明神,以福佑天下,普渡苍生。
自唐朝以后赤山明神作为中国北方海上爱护神深受沿海渔民的供奉,赤山明神护国佑民的故事千百年来更是广为传颂,这些漂亮的传说,成为荣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赤山久远神话传说和中韩日三国文化,亟需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全面的爱护。
七、威海剪纸
威海市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依山傍海,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这里的生民,男以渔、农为业,女以绣织为主,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构成了诸多起到海洋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剪纸即是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
威海剪纸的明显特点是:构图简洁,线条流畅,寓意鲜亮,粗犷之中兼具抽象、夸张的审美取向。在这里,民间艺人创作的大都是美化生活的有用剪纸。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窗花、墙花、顶棚花、纸斗花、灯笼花,用于手绣或刺绣的枕头花、鞋花、鞋垫花、荷包花,以及青少年兜肚花、青少年虎头靴和虎头帽花等;花样内容则多以海洋动物如:龙、虾、鱼、蟹;飞禽走兽如凤凰、孔雀、蝙蝠、金蟾、玉兔、虎、狮、鹤、鹿、鸡、猫、狗和渔乡生产生活场景为主,有的剪纸高手还创作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系列剪纸,总之无论何种题材,都起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海文化特色。
在威海剪纸不但是民间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渔家和农人在节日、喜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跟随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婚嫁迎娶等特殊需要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影响着广大群众的平常生产生活,在承袭、传播民间民俗文化方面发挥着巨大效果。威海剪纸不但寓意丰富、独具艺术特色,并且也是民俗学、考古学和神话传说的丰富载体,起到不可估计的研究价值。
八、石岛渔家大鼓
石岛大鼓”是沿海渔民在其特有的人文历史环境中,在长期从事海上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构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起到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石岛大鼓”是渔民特有的庆典表达方法,集中体现了鱼虾满仓、渔船靠岸时人们的喜庆心情。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早饭后,以各渔村为单位,自发地组成锣鼓队,从各村出发,沿着石岛主街道行进,一直延伸到各渔港码头,最终汇合在石岛镇广场,这时庆典活动达到0,活动时间通常连续到中午。
“石岛大鼓”在中国民间音乐体系中属打击乐类中的集群固定型锣鼓。由数百年前的单鼓表演逐一发展提高为多鼓、队鼓、集群方阵鼓表演方法。也可根据组织主题要求进行单鼓、数鼓及方阵鼓队表演。最多可组成近三十台方阵,人数可达200余人。
“石岛大鼓”的指挥方法:原始的指挥方法,是以主鼓组的二钹为指挥。跟随鼓阵的扩大及现代大型-表演需求,加强了指挥手的明显地位和艺术造型。现已演变为阵前指挥,指挥手站在阵前,以各种艺术手法进行专业指挥,使得大型方阵锣鼓表演更加整齐专一,起到更为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石岛大鼓”的表演队形可根据场地环境灵便变更,基本队形有一字长蛇形,三角形,方形,弧形,圆形及分组形等各种队形。表演服装可根据表演主题要求,设制穿着各种不同风格的表演服。平常有民族式,古典式,古代将士式,渔家风情式,现代时装式等等。
“石岛大鼓”演奏的基本套路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叫序曲长套,第二大部分是间曲123,第三部分反复序曲长套,第四部分叫华彩水斗。
1、按古典音乐表现方法,长套起点沉稳、舒缓,节奏分明,是整个曲调的开篇部分,表现了渔民出海前乐观平静和人定胜天的信念,同时也表现了大海风平浪静敞开胸怀迎接渔民牧海耕鱼的天人合一的景象。
2、经过一冬的准备,精神抖擞的渔民驾船驶向大海,进入渔场后,下网捕捞鱼虾,此时的鼓点欢快高亢,有力表现了紧张激烈的海上作业情景。鼓调汲取了胶东半岛以至中国北方地区传统的三步搁打击乐模式。
3、第三部分是长套的反复。作为序曲的反复,是从123之后紧张节奏转为较为舒缓,表现了热烈紧张的海上作业之后的一个休憩舒缓的间接。在节奏和时间上能够根据表现主题任意缩短延长和重复演奏。在艺术设计上,表现内涵上,一是为第四部分华彩乐章的出现进行铺垫。二是为主题表演增加适应性。
4、第四部分华彩水斗。是整个曲调华彩乐章的所在。其演奏主题表现了渔民在狂风恶浪中战天斗海、不屈不挠的勇敢精神。以弱拍起点,节奏越来越快,鼓调激昂高亢,结尾嘎然而止,给人以跌荡起伏、出人意料的艺术享受,充分表现出渔民胆大心细、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
5、结束曲。
九、威海市节日习俗
春节
俗称“过年”“过大年”。按历法,春节仅指农历正月初一,但民间习俗从初一到初三都叫“过年”,是境内最隆重盛大的节日。过年的准备工作,自腊月初八即开始;各项节庆活动,从除夕连续至正月十五。
除夕
也叫除日,腊月的最终一天,小尽为腊月二十九,大尽为腊月三十,不管大尽小尽,境内皆称“大年三十”,是年前最为忙碌的一天。早晨,家家食用高粱米、黍米、小米或玉米碴子加枣、栗等(富裕人家用大米,并加肉块)制作的“隔年饭”及用白菜、豆腐加干菜豆角、干眉豆角等制作的“隔年菜”,取“隔年发财”和“粮食高产”之意。唯荣成崖头以南吃烫面包子,崖头以北吃面条。饭后,洒扫庭除,开始挂家谱、摆放祖先神主牌位、祭器祭品,谓之“侍候神主”。庭院里还要供起写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君之神位”的天地牌儿。同时,还要贴春联、年画、福字、窗花等。过年期间,除寝膳事务外,禁止其他劳务活动,有“年节三日不挑水、不扫舍”之说。故家家需挑满一缸水,备足三日柴。晚饭为饺子或面条,谓之“小元宝”“钱串子”。威海卫等地包辞岁饺子必用马齿苋,因又名福寿菜,取其吉祥之意。晚饭后,男性们要到祖茔请祖先回家过年,谓之“请神”。文登、荣成等地还要祭场院,谓之“打粮囤子”。除夕夜,俗称“初一黑夜”,家家秉烛团聚,通宵不眠,谓之“守岁”。午夜交年时分,于庭院中摆供品、焚香纸、放鞭炮,祭天地各神及祖先神灵,谓之“发纸”。然后全家人喝团圆酒,吃辞岁饺子。
20世纪40年代,境内抗日根据地乡村兴起除夕日敲锣打鼓为烈、军属送春联、挂光荣牌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各地节前举办军民联欢会,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等新风兴起,相沿至今。60年代中期,政府号召城乡市民过“革命化”春节,革除请神、祭神习俗,除夕守岁也不再通宵达旦,通常是吃了辞岁饺子、放了鞭炮便就寝。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行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始,守岁渐被收看春节文艺晚会取代。除夕夜发纸、祭神等旧俗有所恢复,燃放鞭炮、烟花之风年胜一年。1995年十月一日起,威海市政府规定禁止在威海市市区内燃放烟花、爆竹。市区市民纷纷响应,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90年代末起,城区市民合家到宾馆、饭店吃年夜饭的慢慢增多,渐成时尚。2004年十一月六日,市政府公布《威海市区燃放烟花爆竹治理规定》,指定时间、地点进行燃放,以利预防火灾和环保。市区部分市民和商家通常在节庆或开业时燃放鞭炮,以增加喜庆气氛。
正月初一
俗称“大年初一”。早晨开院门前,先在庭院放鞭炮。家中男女老少均换上过年的新衣着,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向未成年的晚辈发放“压岁钱”。早饭为水饺,包饺子时要将8枚硬币、8个红枣区别包在饺子里。吃到硬币越多,预兆当年发财越多;吃到红枣越多,预兆当年越走鸿运。过年期间要说吉利话,境内有“初一黑夜死个驴,不好也说好”的俗语。如饺子煮碎了要说“挣了”;因方言“蒜”与“散”同音,将蒜叫做“义和菜”;醋叫“忌讳”,在文登等地则演化为“吉和”。早饭后,依次到族中长辈家行叩头礼拜年,有宗祠的,族人还要齐集祠堂叩拜祖先,然后,邻里、朋友互相串门拜年,行拱手礼。辛亥革命后,拜年废除叩头礼,不管长辈、平辈、亲戚、朋友,见面互祝“过年好”“过年发财”,此俗相沿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家规定,春节放假3天。大年初一,境内机关、工厂多组织领导干部团拜,慰问老干部或保持工作人员;乡村则召开烈、军属,残废和复员退伍军人及老干部“新春茶话会”。20世纪90年代末起,跟随人们经济条件的接连不断改善,外出旅游过春节慢慢成为时尚。2000年后,跟随现代通信工具的使用,走门串户拜年的慢慢降低,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打电话、发送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拜年的慢慢增多。
走亲戚
俗称“出门儿”,境内大多自正月初二开始。“出门儿”的顺序通常是“先走姥娘和姑、舅,丈人、丈母在后头”,乳山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之俗。20世纪50年代起,多改为初二或初三先走丈人。“出门儿”所带礼品多为8~12个饽饽,外加1斤蛋糕或桃酥。80年代起,“出门儿”礼品则以烟、酒、糕点和糖果为主,带饽饽的逐一降低。90年代末起,“出门儿”的礼品慢慢转为营养品、保健品、高档副食品等。
送年
也叫“送神”。多在初三早晨,荣成则在初二夜间。届时人们燃放鞭炮,请下天地牌位与香纸共同烧掉,以示把年送走了。同时在伺候神主的供桌前烧香纸,送祖先神灵回阴宅。送年后,过年的多种禁忌解除,一切家务劳动等恢复正常。俗语有“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只在三两天儿”。20世纪60年代中期,送神习俗革除。但晚饭吃饺子的习俗沿袭至今。
小人儿节
初七为人日,俗称“小人儿节”“收小人儿”。境内素有以正月初一至初十天气阴晴预测全年粮食丰歉和人畜兴衰的说法,谓之“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马、六牛、七人、八谷、九籽、十成”(荣成为三猫、四盐,乳山为三猫、四鼠、五猪、六羊)。当中,人们尤为重视初七,认因此日天气晴好,小孩好养,一年不招灾病,故谓之“收小人儿”。晚饭多吃饺子,荣成崖头以北则吃面条,谓之“拴小孩儿”。至今,人们对此节仍较为重视。
办耍
为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初一下午,各村民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文艺表演便开始走街串巷演出,谓之“办耍”“耍光景”。“办耍”的项目许多,包括活报秧歌、篮子灯舞、龙舞、狮子舞、踩高跷、跑旱船、跑毛驴、打花棍、唱戏(京剧)等。“光景”不但在自我村办,初二或初三起,方圆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各村之间还相互交流演出,谓之“串村”,平常连续至正月十七八结束,有的地方甚至耍到二月二。“光景队”不论走到哪个村庄,都会受到敲锣打鼓的欢迎和欢送。
20世纪40年代末,“办耍”活动发展为村办剧团,春节期间各村相互交流演出,至70年代仍极为盛行。其后,跟随电影、电视的普及,串村演大戏的逐一降低,但荣成的崖头、石岛等地仍保持办“光景”,并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活动,以烘托节日气氛;环翠区、文登城区等地每年正月初一的街头大活报,至今仍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
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过十五”“灯节”。清康熙《威海卫志》载:城内市民正月十三日即“树松柏竹枝于门,或结成阁楼,设帘幕、灯联、灯匾、灯笼其上”“以趋人游赏”。境内,家家用玉米面、豆面和烀熟去皮的地瓜混合发酵后“蒸灯儿”,主要有“月灯”“生肖灯”“六畜灯”,还要蒸金鱼、蟾蜍、元宝等吉祥灯。月灯共12个,捏成碗口粗,三四寸高,状如粮食囤子,顶部中心捏一灯碗,用以添油点灯。代表几月的灯就在灯碗周围捏几个褶,五月、八月、九月是农业收获季节,蒸这几个月的灯时,要用白面捏一条“圣虫”(蟠龙)盘绕于灯碗边上,以祈五谷丰登。做生肖灯习称“蒸属”,按家庭成员属相每人一盏。晚饭后,在灯碗里添上豆油或花生油,插上捻上棉花的贝草棍做灯芯,集中共同点燃。家中孩童端着月灯、六畜灯和吉祥灯把家里家外各个角落都照一照,再分放于窗台、炕上、门砧、锅底、粮食囤子、鸡窝、畜栏、水缸等处,谓之“散灯儿”“分灯儿”。旧时,境内还有傍晚到祖茔、农田“送灯”的习俗。生肖灯点燃后不散,家人围坐共同观看,谁的灯燃烧旺,油尽灯花多,预示谁在新的一年里时运亨通,无灾无病。同时,人们还根据月灯出锅时灯碗干湿以及点燃后灯花大小预卜当年旱涝和五谷丰歉。此夜,民间文艺演出亦十分活跃,各村耍会敲锣打鼓沿街表演多种歌舞杂耍,自春节开始的“办耍”活动此夕再次推向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蒸灯习俗依然,用料渐以小麦粉为多,而传统民间文艺表演活动慢慢降低,至60年代后期差不多绝迹。80年代起慢慢恢复,且增加了新内容。届时,城区举办大活报汇演,各乡镇、大村都出节目,延续至今;各县(市)举行元宵节灯展,除传统彩灯外,相当多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制作大型彩灯,借助电气化、自动化现代科技手段,使彩灯更加绚丽多彩。
旧时,威海卫等地元宵节次日有“走百病”习俗。早饭后,人们走出家门,结伴前往庙宇拜谒。经过桥面时要往来数过,以走掉百病,保腰腿不疼、全年无灾病。此俗久已不行。民国以后,出嫁闺女此日走娘家渐成新俗,谓之“走十六”。
青龙节
二月初二为青龙节,境内俗称“二月二”或“龙抬头日”,儿歌有“二月二,小龙抬头一根棍儿”。人们“早起煎糕,助起蜇也”。家家户户用大红纸剪成龙、蝎子及剪刀等图案贴在门、窗、柜及鸡窝、猪圈墙等处,以驱虫祛灾。并在屋里屋外焚香、蒿、紫苏等,谓之“熏虫”;在房屋角落和庭院周围撒草木灰、放鞭炮、敲犁,以驱毒虫出宅,保人畜平安。还要净扫灶台,以除蚁患。农家用草木灰在庭院或场院划圈为囤,内划十字,外画梯子,谓“打囤”也叫“打灰囤”,预兆粮食丰收,并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之说。妇女炒爆儿(玉米花)、炒豆,用玉米花、格档棍(高粱杆)和剪成铜钱大的红布片相间穿成串儿,名曰“小龙尾”,挂在室内以“辟邪”,或挂在孩童身上意为“望子成龙”。有的也把“小龙尾”挂在鸡窝、猪窝、牲口棚等处,或拴在牲口笼头上,以祈牲畜平安。男性多于此日理发,称“剃龙头”。此日忌挑水,怕将线虫挑进家,在水缸里生殖;忌搂草,怕将虫蛇带回家;忌动针线,怕戳伤龙眼。晚饭多为面条,谓之“龙须面”。但威海卫则忌食面条,怕触动龙须。自年节开始的一系列娱乐活动,至此日所有结束。农家开始农田劳作、扛活的长工开始到东家上工,学生也开始上学。故二月二又是旧时乡村开工日和学生开学日。
20世纪60年代后,除炒爆儿、炒豆、烙糕及吃龙须面外,其他习俗均废除。80年代后,乡村剪贴纸龙及熏虫等习俗慢慢恢复。
清明节
为农时节令,也是境内民间祭扫祖坟和踏青的日子。旧时,合族众辈备饭菜、鱼肉、酒水等供品和香纸到祖茔祭奠先人,并为祖坟除枯草,添新土,谓之“上坟”。祭毕合族同食祭余的酒食菜肴,谓之“祊社”。城乡市民家家蒸面燕,以迎燕子早归。是日,人们脱棉衣换夹衣,学校组织教师、学生集体踏青,妇女、青少年则聚于街头荡秋千、放风筝。20世纪40年代后,上坟不摆供品,只烧香纸,废除合族共食俗。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学校师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各界人士于是日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请革命军人、英雄人物作报告等,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文化大革命”初期,在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破四旧”运动中,民间上坟、祭奠等习俗被禁止。80年代初,上坟习俗逐一恢复。90年代后期,跟随城市公墓和部分乡村“平安堂”(集中存放骨灰处)的设立,境内始现用鲜花祭奠先人的新风俗。90年代末起,境内禁止在墓地烧香、烧纸,以爱护环境、预防森林火灾。
2007年十二月十四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发布,将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
谷雨节
为农事节气,时值境内谷、黍、玉米、高粱等春作物播种季节,农谚有“清明耕一半,谷雨种一半”。每至谷雨前后,鱼虾便洄游到境内近海,故有“谷雨百鱼上岸”之谚。沿海渔民视谷雨节为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要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祈出海平安,归来鱼虾满舱。“文化大革命”期间,祭海习俗被禁,祭船、聚餐习俗仍行。20世纪80年代后,谷雨祭祀活动复兴。
境内多温泉,民间俗称“汤”。俗传谷雨洗温泉澡可去百病,故汤泉附近周围地区的妇女多于此日结伴同浴,各汤谷雨三日只向妇女开放亦约定俗成。清章炳兰曾作《文登竹枝词》记此俗:“如意泉温赛五香,祛他百病胜仙方。大家女伴闲相约,谷雨同来七里汤。”至今,妇女谷雨洗温泉澡习俗犹存。
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端午”,为境内较盛大的传统节日。早饭家家吃粽子和鸡蛋。是日,老少皆早起,青少年戴绣有避邪或吉祥图案的新肚兜,手脖、脚脖系上五色丝线,谓之“搿五线”,胸前戴用苘麻扎制染成黄、绿二色的小炊帚、小笤帚,意为驱五毒、保安康;青年男女则戴香囊,内装雄黄等中药及香料,以驱邪祛秽。日出之前,人们要带着手巾到野外禾苗和春草茂密处“拉露水”,据说端午节用露水洗脸擦眼,一年不害眼病。“拉露”时还要顺便拔一把艾蒿和新麦,回家悬于门框上,采桃枝系布猴挂于街门檐前正中,意在驱灾辟邪。文登、乳山妇女还要头插藁本(俗称藁麦)枝叶,着盛装到庙宇观神像,称“端午耍庙”“串庙”。过五月端午挂在门上的艾蒿和新麦,境内俗称“艾子”(爱子),年内有婴儿出生的家庭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待新生儿过“三日”时,用“艾子”烧水洗澡,据说可保百病不生。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庙宇神像拆除,“耍端午”“串庙”之俗废。20世纪60年代,乡村青少年戴肚兜、搿五线的时有所见。80年代后,拉露水、搿五线等习俗渐消,挂艾蒿、包粽子、吃鸡蛋之俗沿袭至今。
六月节
六月初六为“六月节”,俗称“六月六”。境内庆贺丰收的节日,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的大饽饽敬天,中午吃发面包子,有“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窠拉肉”之民谣。海边渔民认因此日是海蛰的生日,有“天上下个雨星,海里长个海蛰”之谚。荣成山区市民,视此日为山神的生日,要到山神庙祭祀。乳山除东南部的南黄、徐家等镇外,其他地方家家用新麦面蒸兔子、蟾蜍、刺猬形状的饽饽,表达多子多福的愿望。农家还于此日接回出嫁的闺女及女婿,盛情招待,谓之“尝新”。文登以六月初八为节。传说这天是秃尾巴李龙爷的诞辰日,家家蒸大饽饽为李龙爷过生日,此俗相沿至今。因是日多雨,俗称“雨节”。
乞巧节
七月初七为乞巧节,俗称“七月七”,也叫“七夕节”,是典型的女儿节。相传此夜牛郎织女天河相会,故近年又有人称之为中国的“情人节”。旧时,境内民间妇女供牛女图,于月圆之际在庭院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巧”,并捉蜘蛛扣碗下,天明看蛛网多则为“获巧”。是日,家家烙巧果,又称“烙小果儿”“烙花儿”,快要白面加油、鸡蛋、糖等发酵,并加食用颜料染成红、绿、黄等色,用木制的模子磕成莲子、桃子、花、鸟、鱼、兔、狮子、花篮、扇子等多种图形,慢火烙熟后用线穿起来,分给青少年,既可以吃,亦可挂起来观赏。亲友、邻里间也互相馈赠。另烙火烧,中午食用;晚饭则吃饺子。荣成还有生“巧芽”的习俗,姑娘们于节前将绿豆、黄豆、高粱、小麦、玉米等五种杂粮用温水育芽,七月七早晨割下嫩芽(叫“巧菜”),用其做面汤(称“巧汤”)喝,叫作“吃巧菜,喝巧汤,姑娘做饭喷喷香”。据说吃过巧菜、喝过巧汤的姑娘,心灵手巧,做饭香甜可口,婚后会受到丈夫和婆婆的爱慕。20世纪60年代后,乞巧习俗渐绝迹。但城乡市民七夕节烙火烧、食火烧之俗日盛,烙巧果在乡村流行至今。
中元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祭祀祖先神灵,故又叫“鬼节”“死人节”。旧时,家家设供桌,摆瓜果、点心等祭品,焚香纸祭祀祖先。境内沿海渔民多于此夜举办放海灯活动。将彩纸制做的多种小灯笼点燃,下面托一小木板放入海中,任其漂流,并向海中扔小饽饽,以飨葬身海中的亡魂。荣成石岛此仪式最盛大,放灯前要先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文化大革命”初期,祭祖及放海灯习俗废,吃饺子、食瓜果改善生活成因此节的主要内容,并相沿至今。
中秋节
俗称“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与春节、端午节合为境内三大节日,且仅次于春节。清乾隆《威海卫志》载:是日,“士大夫家以月饼馈送,庭院设酒果对月饮之,名曰赏月”。受雇伙计、佃户多由东家犒赏一顿酒饭,名谓“请贱”。一般百姓家亦于庭院设香案,摆月饼、瓜果以“敬天”。有“八月十五月正圆,西瓜月饼敬老天”之谚。是日,住妈家的媳妇需要回婆家过节,出门在外者也尽可能争取回家团聚,晚上全家人团聚饮宴,分食月饼,以示人月同圆。农家还有以此日天气情况预测来年元宵日阴晴的说法,谓“八月十五涝了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境内过中秋节极重人情往来。节前亲友多以贴上大红帖的月饼相互赠送,成家分居的晚辈要给长辈“送节”。未婚、新婚女婿尤重此礼,到岳父家送节除必备月饼外,还有糖、酒、点心等礼品。20世纪50年代后,中秋吃月饼、赏月之俗依然,“敬天”的一些礼仪废除。80年代后,跟随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节送礼及互赠月饼之风日盛。90年代末后,馈赠月饼的包装日益高档奢华。
重阳节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俗称“九重阳”。旧时,境内文人雅士多于此日相约登高、赏菊。因时值农田秋忙季节,农家百姓多无此闲情。过节的主要活动是蒸面糕,用黍米酿菊花酒。有“九月里,九重阳,黍米做酒菊花香”之民谣。20世纪40年代后,此俗多不行,过节的主要内容只是改善一下生活,并以此日阴晴占卜年内降水情况。俗说“重阳不下(雨)盼十三,十三不下半冬干”。80年代起,境内重阳登高习俗渐兴,并成为一项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1988年七月,《山东省爱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若干规定》将此日定为“老人节”,届时全市各地普遍开展敬老活动,如组织老年人体检、旅游、举行书画展等文体娱乐活动。
寒衣节
十月初一为寒衣节,俗称“过月一”,或直呼为“十月初一”。此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三大冥节。时值立冬前后,天气渐冷,家家上坟祭祖、添土压纸,意为给死者添被加袄。旧时,十月初一也叫“辞工日”,所以时农活大多告歇,乡村地主、店铺雇主多于此日辞退伙计、学徒。此后,白天日短、农田不作,农家多一日两餐,来到年二月二复为三顿饭。20世纪50年代实行农业合作化后,冬天也要参加生产劳动,两餐习俗改为常年吃三顿饭。“文化大革命”初期,祭祖习俗被禁,但为祖坟添土、压纸的习俗沿续至今。
冬至节
为农事节气。是日,境内家家户户中午蒸馒头,称“蒸冬”,乳山谓“过冬不蒸,扬场无风”;晚饭吃饺子,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俗。此俗沿袭至今。
腊八节
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俗称“腊八日”。境内市民习惯于此日做糖醋蒜,名曰“腊八蒜”,以待春节时食用。早饭多食用米、豆、花生仁、栗、枣等八样粮果熬制的腊八粥,唯乳山为晚饭喝腊八粥。威海卫农家此日还要蒸饽饽、馇玉瓜菜。清乾隆《威海卫志》载:人们还于腊八日“取兔血和荞麦面,加雄黄、朱砂、茶叶煮熟为块,令幼儿吃了,能解痘症。”此俗久已不传。腊八节后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打扫灰尘,有“过了腊八乱打扫”之俗语。农家多于此日先象征性地扫几下,然后再从腊八日到小年期间选一风和日暖的好天气,将屋里屋外彻底清扫一遍,多种家具器皿所有擦洗干净,除旧迎新,干干净净迎大年。此俗沿袭至今。
祭灶节
腊月二十三为祭灶节,俗称“过小年”,是祭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旧时,家家灶间东壁上都供着和年历印在共同的灶王神像,俗称“灶马老子”“灶马头儿”。相传此日灶王爷上天报告所在人家一年的善恶功过,民间谓之“上天告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保佑来年一家平安,是日傍晚的祭灶仪式十分盛大。文登、荣成等地祭灶前要先用白灰浆或泥浆水把灶台前脸粉刷一新,谓之给灶王爷“洗脸修面”。家家户户在灶前摆好供桌、供品,富裕人家祭灶用猪头、鸡、鸭、鱼、肉等;通常人家多用米饭、水饺、几碟小菜、一壶水酒,有的还放上一碗地瓜拌的酒糟。无论祭品多寡,都不可缺少糯米饼或黍米糕以及麦芽做的小糖瓜和红枣等甜粘食品。意在使灶王爷吃了嘴甜,上天只说好话;或者干脆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嘴。祭毕,取下旧“灶马”,连同纸剪的马及喂马的谷草共同烧掉。传说灶王爷上天后,于正月初一五更时回来,故人们多于除夕夜再换上新灶马。儿歌曰:“骑着马,拿着鞭,灶王老子上西天,再等七天回来过大年。”送灶后,家家抓紧置办年货,谓之“忙年”。年货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蒸饽饽、做年糕,取谐音“年年高”。20世纪40年代末起,祭灶习俗渐废,但“忙年”和吃甜粘食品之俗仍存。
十、威海市结婚习俗
择偶
旧时,境内青年男女婚配多由家长包办,通媒结亲,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清代至新中国建立前,结婚年龄通常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一二岁。也有十四五岁甚至更早结婚的。故通常人家的儿童长到十三四岁,家长就要托媒提亲。也有儿童很小就提“娃娃亲”的。择偶考虑的基本条件是门当户对,品貌、年龄般配,同时也重视家风优劣和家族成员的口碑等。多是男方先遣媒人向女方提亲,女方家长亦有结亲意愿后,再请算命先生测算男女双方的
生辰八字、
属相、命相是不是相冲相克,谓之“
批八字”。若无冲克,才可商量缔结婚姻关系。
20世纪40年代,境内传统婚俗开始发生显然变化。首先,在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废除封建包办婚姻,青年男女始有婚姻自主权。1950年五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施行后,婚姻自由得到法律爱护。但在择偶的方法上,自由恋爱者少,多数仍由推荐人牵线搭桥,谓之“推荐对象”。推荐人多为当事人的朋友、同事或亲戚,多数青年择偶仍要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得到父母的认可。90年代后,通过婚姻推荐所或刊登征婚广告等形式找对象的慢慢增多。
择偶的标准仍比较注重门当户对,男青年选对象以端庄、正派、美丽为好,女青年选对象则看重人品、职业和家庭条件。跟随社会的发展,择偶时个人条件慢慢上升为主要标准。就不同时期而言,择偶的标准还是起到比较显然的特点。如新中国建立初期,境内城乡女青年多以嫁给革命军人或复员、转业军人为荣。60年代起,乡村女青年憧憬找“吃商品粮”的正式职工。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受政治运动中“左”的思潮影响,家庭成分则显得极为重要。乡村出身好的贫下中农子女找对象较易,地富成分家庭的子女,非常是男青年找对象较艰难。80年代后,男女青年择偶比较重视对方的文化程度、职业、专业技能及家庭经济状况等条件,其侧重点因人而异。90年代起,除以上条件外,部分人找对象更注重个性或经济条件,不太介意年龄的差距。同时,境内开始出现涉外婚姻并慢慢增多。2000年后,跟随社会经济的接连不断发展,物价、房价也“水涨船高”,很多女青年将“房子”“票子”“车子”作为择偶的主要条件。
订婚
正式确定婚姻关系为订婚,俗称“定亲”“搿亲”。定亲时双方要交换定亲文书,俗称“送柬”“下柬”。婚嫁是人生大事,为使双方有的时候间谨慎定夺,旧时定亲有分两步进行的。首先是“过小帖”,也叫“换庚帖”。男方庚帖又叫“求婚帖”,上写男方
生辰八字和求亲意愿,由媒人送达女方。女方允许,则回复写上女方
生辰八字和表明允许“搿亲”的“允婚帖”。此为草签婚约。按习俗,此后男方通常不得再悔婚;女方则可进一步考察斟酌,如不满意,同意悔婚。换帖后,男女双方对婚约均无异议,即可择日正式下定亲书,称为“下柬”。正式定亲比较盛大,双方家庭都要设宴会亲族。男女所用柬帖区别印有龙、凤图案,谓之“龙凤帖”。男方柬帖放入柬匣内,连同定亲礼物如手镯、耳环、针线、衣料等由媒人和族中懂礼仪的男人送到女家。女家收到后,将自家柬帖放入柬匣内,并回赠笔、墨、砚台、帽子等,由来人带回男家。下柬后,定亲之礼告成,双方正式成为姻眷。分两步完成定亲的方法比较烦琐,多行于富家大户之间。通常百姓则往往简易行事,只要双方互换了庚帖,就视为“下柬”,亲事即可定下。有的甚至不必柬帖往来,只凭口头一诺,即可定亲。定亲后不得反悔。若未完婚女方夭亡,将尸体送男家安葬;男方早亡,则将女方娶回守节。
新中国成立后,以上习俗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施行而消亡。青年男女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双方感觉中意,互赠礼品即视为定亲,然后登记领取结婚证。乳山青年男女订婚前,要由推荐人陪同女方及其父母或兄嫂到男方家看住宅、陈设等情况,俗称“看家”。如女方感觉中意,男方要赠送女方一些钱和衣物,称“看家礼”,是为定亲。20世纪70年代后,文登、荣成青年男女订婚,也需要举办仪式,俗称“喝(读hǎ)面汤”。快要女方请到男方家里吃顿饭,并给女方见面礼;男方的亲友也都到场祝贺,场面热闹,饭菜丰富,最终的主食为手工擀制的面条,既细又长,以示能把男女双方的心拴在共同。90年代末起,有的富裕家庭将定亲宴改设于宾馆或酒店。
送日子
结婚日子由男方选定,谓之“择好日”。将选定的婚嫁“好日”送至女方家以征求允许,俗称“送日子”。境内各地多在“送日子”的同时向女家送聘礼,俗称“下彩礼”“送彩礼”。旧时,富裕之家彩礼丰厚,金银首饰、钱币、布料、小麦、全猪、全羊无所不有;而贫寒人家用作彩礼的不过是一两块做衣着的布料,所以通常百姓又称下彩礼为“送衣裳面儿”。荣成称“送彩礼”为“送年猪”。通常于婚前一年或半年内,双方协商送不送年猪。送年猪,则女家需要准备嫁妆;不送年猪,女家只备被褥,不备箱柜等嫁妆。女方接受年猪后,将猪肉分送家族近支及亲戚朋友,亲朋收到肉后,把准备好的贺礼送到女家,俗称“添箱钱”。
新中国成立后,结婚为求吉利,多数人仍要找人“择好日”。也有选起到纪念意义的“好日”,如春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近些年以来,境内很多年轻人流行将“好日”定在情人节、七夕节。送彩礼多在登记之日或稍后几天。20世纪70年代前,通常仍是送衣着、布料,加少量现金,或60元、或80元、多者100~200元。80年代后,无论城市乡村,彩礼主要为现金,数百、上千乃至万元以上不等,也有送戒指、项链、耳环等金银首饰的。2000年后,跟随境内人均收入的普遍增加,城乡送彩礼现金多为10001元,谓之“万里挑一”。
结婚
境内俗称男子娶亲为“将媳妇”,女子出嫁叫“出门子”。“好日”前一天,荣成、乳山等地的女家要向男家送嫁妆。文登、威海卫等地则是迎娶之日嫁妆随花轿共同到男家。清乾隆《威海卫志》载:境内自古“俗朴民淳”“允称仁厚”“无索财聘之弊”,故女方配送嫁妆胜过男方婚事筹备者并不罕见,富家大户甚至配送土地、山峦等。
结婚之日,男方备官轿、彩轿各一乘,新郎乘彩轿亲自到女家迎娶,返回时新娘乘彩轿,新郎改乘官轿。上轿前,女家要为新娘开脸、上头①。上轿时新娘脚不可以沾娘家的土,要由哥哥从闺房抱到轿上,谓之“抱轿”,女方两位送客的亲属及嫁妆随轿而行。男家张灯结彩、门贴喜联,沿来轿的街道贴喜字,以迎新人。娶亲轿子要在正午或稍早赶到男家。轿落门口,新娘由男家的嫂或婶扶下轿,踏过地上铺的地毯或席子,跨过放在门槛的马鞍,领进庭院,俗称“领口”“领媳妇”。在庭院行“拜天地”大礼后,新郎新娘入洞房,同饮一杯酒,俗称“吃义和盅”。新郎退出,新娘坐床(旧时要坐床3天,名曰“坐三日”)。中午,男家摆酒席,大宴宾朋。晚上,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来闹洞房,俗称“看媳妇”。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新郎偕新娘拜谒祖庙并到本族长辈家中磕头拜,然后到叔、伯或分居的哥嫂家吃早饭,俗称“搬二日”“搬三日”“搬媳妇”。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婚礼习俗日趋文明、简便,但仍有沿袭旧俗之例。20世纪50年代,迎亲由坐花轿改为坐马车,盖头、抱轿、跨鞍、坐三日、婚后告庙、拜族中长辈等习俗慢慢消逝,女方嫁妆多为被褥、箱柜、椅子、凳子及梳洗用具。60年代,迎亲通常用自行车。“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按“革命化”要求,结婚不举办仪式、不宴请亲朋。登记后,选一日子,男方把女方领进门,全家人吃碗喜面,婚礼即告成。在乡村,有的新郎、新娘结婚当日即下地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70年代,结婚迎亲除乘自行车外,乡村也有坐拖拉机的。嫁妆有自行车、缝纫机等“大件”。
70代末至80年代初,跟随经济的较快发展,生活条件接连不断改善,境内结婚铺排之风渐兴。各县(市)政府大力提倡喜事新办,共青团、妇联都曾组织举办集体婚礼,文明简朴之风曾在报纸、广播电台大力宣传,但终难普遍推行。在一些贫困乡村,结婚索要彩礼之风日甚。80年代后,迎亲的交通工具逐一改用汽车。嫁妆多为电视机、录音机等家用电器,并在结婚前送到男家布置于新房中。90年代起,结婚仪式日趋盛大,并呈中西结合之势。新娘传统的红妆,多改为白色婚纱。家家用鲜花装饰的轿车迎娶新娘、接送女方宾客,并全程拍摄婚礼过程。城乡相当多家庭陪嫁物品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到家具、摩托车等无所不有。2000年后,陪送轿车、房子的亦非常之多。结婚典礼均在饭店、宾馆举办,并请婚庆公司和专职司仪操办和主持。相互攀比、大讲排场之风日盛,婚宴通常都摆几十桌,有的甚至上百桌。参加婚礼者除亲戚外,同学、战友、同事人数大增。宴后,喜主要向各位宾朋回赠“喜饼”或“抓果”、喜糖、香烟等。结婚后,新郎、新娘外出旅游度蜜月也渐成时尚。
看出息与站九新婚三日后,新娘家人要择日到新郎家看望新娘,俗称“看出息”“望出息”,乳山称“开箱”。清乾隆《威海卫志》载,婚后第九天,新郎陪伴新娘回娘家省亲,俗称“站九”。当日即回称“站单九”,两日返回称“站双九”。荣成则有“站七回八,两头一齐发”“站七回九,两头一齐有”之俗语;乳山则于第四日回娘家“站九”,也称“瞻四喜”。
新中国成立后,多改在新婚后第二日或第三日回娘家省亲,但习俗仍称之为“站九”。站九时,女家要烙“喜饼”,文登、荣成、乳山称“媳妇饼”,环翠区要烙“抓果”,由女儿带回婆家分赠亲友、邻里。自婚宴设于宾馆、饭店起,女家要在结婚前日将“喜饼”、“媳妇饼”或“抓果”送到男家,待婚宴结束时分赠宾朋。至此,婚嫁程序结束。
消弭婚俗
招亲
俗称“招养老女婿”“招上门女婿”,也叫“倒插门”。旧时,有女无子之家为传延子嗣,继承家产、养老送终,多招女婿入赘。被招上门者多是家中兄弟众多、缺房少地、无力娶妻者。故旧时入赘常被人耻笑,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比较低下。新中国成立后,男到女家婚姻形式受到法律爱护。20世纪80年代后,此世俗偏见已不复存在。
抢亲
俗称“抢孝妇”。旧时,境内寡妇改嫁为封建礼教所不容。但若被人强抢成婚,则可为习俗所宽容,家族及社会亦承认其婚姻合法性。故凡寡妇再嫁,不管是本人意愿还是被人逼迫,都需要由男方夜里来抢。有的是亡夫之家族人为贪图死者财物,在寡妇本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卖与他人为妻,商定日期让买者约集壮汉半夜把寡妇强行抢走。为掩人耳目,族人往往假装追赶,实则暗助抢者,将其护送出村。也有的是寡居之妇本人有再嫁之意,且已有满意之人后,暗中托人与男方商定“抢亲”日期。至期,寡妇在邻居的帮助下,让男方在夜里“抢走”。此种抢亲需要严防走漏风声,以防族人阻拦或被其他光棍、无赖半路劫走。民国32年(1943)四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发出《制止抢劫寡妇的训令》,旧俗渐废。新中国成立后,寡妇改嫁受到法律爱护,抢亲之俗遂被革除。
续亲
一种姊死妹继的婚姻形式。女子出嫁数年后亡故,有的父母将亡女年龄相近的姊妹再续嫁给男方为妻,俗称“续亲”“续闺女”。凡情愿“续闺女”的,多是由于外祖母担心年幼的外孙遭后娘虐待,同时男方家庭条件和人品较好者。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境内废除包办婚姻,续亲者渐少,但遗风犹存。至六七十年代,境内仍偶有行此俗者。
替头亲
男女定亲后,若尚未嫁娶而女方亡故,男方可与别的女性重新订婚成亲,以顶替前妻,称为“替头”。对前妻父母而言,就叫“替头闺女”。“替头”与前妻父母之间在礼仪上要保持母女关系,跟亲生闺女一样能够“走娘家”“看闺女”。过年过节,小孩要走两家姥娘。前妻父母去世,替头闺女要像亲闺女一样披麻戴孝。20世纪40年代后,此俗绝迹。但旧时“替头”留下的尚健在的老亲,随后仍有照常按亲戚往来者。
童养婚
一种买卖婚姻形式。旧时,有些贫寒之家,因子女多无力抚养,或因天灾人祸,生计艰苦,常以收取一定的钱、粮为代价,将几岁或十一二岁的女孩送男方家中代养,俗称“送童养媳”,也称“送童养子”。待成人后,再与男方拜堂成亲。婚礼仪式简单,俗称“圆房”。童养媳在婆家地位低下,劳务繁重,多被当成丫环、仆人使用,备受凌辱虐待。娶童养媳的男性或为大于女方十几岁、二十几岁者,或为生理或心理有缺陷者。童养媳大多命运悲惨,由此导致的悲剧颇多。20世纪40年代,此俗废除。冥婚未婚的男子死后,由父母托媒寻觅一未婚亡故的女子缔结婚姻,俗称“鬼婚”,也叫“搿死亲”。结亲亦须双方家长议定,并立下婚书婚约。“成亲”之日,男家去女家坟地迎娶。焚香纸及纸扎的嫁妆,后来起出女灵加红罩衣抬到男方茔地合葬,结为冥间夫妻。此后,两家按正常姻亲来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此俗在境内乡村仍偶有行之。
纳妾
俗称“娶小老婆”“添二房”。而为人做妾,则叫“给人做小”。旧时,有因原配妻子多年不生育,为留子嗣而纳妾,更多的是豪门富户的老爷、少爷为玩女性而纳妾。纳妾有几种形式:有通过婚姻程序纳娶的,有花钱从穷苦人家或戏班、妓院买的,也有男方主人将婢女“收房”为妾的。妾与夫君年龄多相差悬殊。妾在家庭中的地位低下,生养的儿童也受卑视。有的丈夫活着时或可得宠,丈夫去世后则倍受凌辱。平常人家把女儿送人“做小”,也往往被人瞧不起。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施行,纳妾陋俗被彻底禁绝。
十一、威海市生育习俗
有喜
妇女怀孕俗称“有喜了”“有身子了”或简称“有了”,称孕妇为“带双身的”,称妊娠反应为“害儿童”“害喜病”。境内俗有根据孕妇对食物的偏爱和察看其坐卧行走姿势及习惯性动作,预测胎儿性别的说法,如“酸儿辣女”“男左女右”等。有喜后,孕妇多会受到家庭和亲族一起的呵护,以保证其非常好的饮食起居。怀孕两三个月后,相当多人家还把孕妇接回娘家长住一段时间,待胎儿“出怀”后,再回婆家,谓之“养喜”。孕妇在饮食、起居等方面的禁忌主要有:不可以吃兔肉、生姜、驴肉等,以防儿童长兔唇、生六指、脾气像驴一样倔;不可以吃葡萄,也不可以在葡萄架下睡觉、歇息或做针线,以防生“葡萄胎”;不可以吃螃蟹,以防“横生”;雷雨天不可到屋外,以防被“龙”或其他躲避雷殛的精灵捉弄生怪胎;不可以参加婚礼、丧礼等活动,以防大喜、大悲动了胎气。新中国成立后,跟随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提高,大部分禁忌在城区逐一废除,部分习俗在乡村仍流行。
添喜
婴儿降生,俗称“添喜”,简称“添了”“拾了”。旧时,人们怕污血冲了炕神,孕妇多在炕前地上铺的谷草上分娩,故儿童生下又称“落草”。临产时,要请产婆,俗称“接生婆”“老娘婆”助产,也有暂时找邻里或家中有经验的老妇助产的。产房内不得有闲杂人,男人、青少年、寡妇、没出嫁的姑娘绝不许在场,丈夫也只能在房门外等候消息。20世纪50年代后,城区产妇通常进医院分娩。60年代起,跟随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们生育卫生观念的进步,乡村产婆慢慢被乡村医生取代。90年代后,无论城市、乡村的产妇均到医院分娩。婴儿出院回家时,家人要准备系有红布、铜钱的桃枝与婴儿同行,寓意儿童将来富裕、平安。
坐月子
产妇分娩后,要调养歇息,通常三日不下床,一个月不出门,谓之“坐月子”。坐月子期间,禁止生人进屋,俗谓“怕踩生”。产妇通常不干家务劳动,非常是不可以沾凉水,以防落下关节痛、头痛等“月子里的病”。月子里要有人伺候,俗称“伺候月子”。月子里的饮食,旧时多为小米稀饭加红糖以及煮熟的鸡蛋。第一次给婴儿喂奶不可以用母乳,而是要请一个正在培育的妇女先喂一次,谓之“开口”。婴儿的衣着是用红布缝制的“毛衫”,不钉扣,不缭边,宽松肥大,袖长能遮住小手。婴儿出生第三天,要“过三日”,全家人吃面条庆贺,并用端午节采来挂在门上的“艾子”烧水给婴儿洗澡,以去湿疹、胎毒。婴儿出生后通常由祖父母或父母等长辈起名,俗称“小名”;等儿童上学或成人后,再由老师或请先生按字辈起名,谓之“大名”。新中国成立后,通常是先给婴儿起好名字,然后报户口。境内伺候月子的大多是婴儿的奶奶。20世纪90年代末,跟随家政服务业的兴起,雇“月嫂”伺候月子的慢慢增多。
报喜
婴儿降生后,首先要到产妇娘家报喜,通常由产妇的丈夫前往。旧时,村邻朋友之间通常不派人报喜,而是在临街的大门上挂一系有红布和铜钱的桃枝,谓之“挑红”。人们看到或听说谁家“挑红”,会上门祝贺,谓之“看喜”。20世纪90年代起,跟随电话、手机的普及, 采纳打电话、发短信等方法向亲友报喜逐一构成风气。
看喜
婴儿出生三四天后,亲友、邻居就陆续上门“看喜”,也称“看欢喜”或“吃八日”;婴儿姥娘、舅、姑等亲戚,通常按报喜时的约定,于婴儿出生后第八天、十二天或更长一段时间后共同“看喜”,所带礼品多是鸡蛋、小米、红糖、老母鸡等营养品和小孩衣物、布料等。环翠区等地还要带一个十几斤面蒸的发面大喜饼。中午,婴儿奶奶家要以喜主身份宴请亲戚及本家本族的长辈,主食为面条,谓之“吃喜面”。20世纪70年代末起,看喜的礼品越来越丰厚。90年代起,看喜在宾馆、饭店宴客者慢慢增多。2000年后,亲戚、朋友之间看喜的礼品逐一由礼金代替。
搬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谓之“满月”,通常人家都要吃面条简单庆贺一番。家境好些的往往也设宴款待亲朋。是日,爷爷或奶奶用剪刀给婴儿剪掉胎发,俗称“铰头”。过了满月,产妇娘家要搬产妇和婴儿回娘家住些日子,称之“搬满月”,对婴儿则叫“走头一趟儿”。旧时,通常由小孩的舅舅赶着牲口来搬。包婴儿的被子上要插一支系着红布的桃枝,拴几枚铜钱。文登、威海卫等地要蒸一只面老虎放在婴儿被上,意为驱凶避邪。外婆家给婴儿置办长命锁、手镯、脚镯之类的首饰,并赠以白面制作的“长岁粔粔”,寓保儿童平安。此俗沿袭至今,只是搬满月的运输工具改为汽车。
过百岁
婴儿降生百日谓之“过百岁”。但境内“过百岁”多在婴孩长到第108天举办,而且仅限于祖父母、伯、叔、姑姑及外祖父母、舅、姨等亲戚参加。届时,众亲戚均带礼品前往祝贺。婴孩的父母也要摆席酬谢。
赶生日
小孩满周岁时,其父母或祖父母须邀请亲友共同庆贺儿童头一个生日,俗称“赶生日”。生日礼品除衣着、糕点、玩具外,外婆家还要用面粉蒸“寿桃”和“粔粔”。赶生日最重要的仪式是“抓周”,俗称“抓粔粔”,乳山则称“捧粔粔”。届时,小孩穿戴一新,待亲友到齐后,在婴儿面前的簸箕里或木盘上放置书、笔、算盘、秤、“寿桃”、粔粔以及木尺、土块、石头等十几种物品,任其随意抓取。习俗认为,观婴儿抓取物品可预测其一生志向和前景,如先抓书或笔,预示将来学业有成;先抓算盘或秤,预示将来经商有方;先抓土块,预示将来一辈子要与泥土打交道等等。所以,人们都把土块、石头等物品尽可能放到离儿童较远的地方,有意让儿童抓不到。仪式结束后,主人设午宴款待顾客。此俗至今不衰。
20世纪70年代起,跟随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只生一胎的观念在境内被人们普遍接受,儿童看喜、过百岁、赶生日等生育礼俗中的庆贺活动也日趋盛大,在宾馆、饭店宴请宾客者慢慢增多。90年代末起,跟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过第一个生日时,有的家长遍请亲友、同事、同学,摆宴十几桌,生日礼物也越来越丰厚,给儿童的“压腰”钱动辄百元、数百元,甚至上千元。
十二、威海市丧葬习俗
备丧
旧时,境内老人年满六十为“享寿”,所以年过五十,子女就要为其准备送老棺木和衣物。棺木俗称“寿材”,通常提前打造好放置于空暇屋内,其用材和规格,视经济条件而定,上等寿材用柏、楸等木料,通常用松,次者为柳。送老衣物称“寿衣”,通常只备布料,若老人于70岁前去世,要在临终时赶做。年过70者,能够预先缝制寿衣。寿衣用料忌用“缎子”。提前准备的寿材、寿衣都要经老人过目,老人认可和中意,才算子女尽了孝心。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境内实行殡葬改革,为老人备“寿材”等习俗革除。
初丧
送终老人垂危之时,儿女要为老人擦洗身体,换上寿衣,俗称“穿衣裳”。然后移到正房明间暂时搭的灵床上,谓之“移床”,以合“寿终正寝”之意。子女在灵床前日夜守候,陪伴老人度过弥留之时,谓之“送终”。咽气时子女都守护在身边,谓之“有福”,也叫“得了”。老人去世忌说“死”,要说“老了”“走了”“过世了”。
报庙送汤
老人去世后,马上在大门上贴张白纸,将纸做的丧幡用长杆挑起按男左女右悬于大门旁,以告知村邻家有丧事。之后,长子率众男人子孙到村头土地庙烧香纸,向土地爷报告老人去世,谓之“报庙”。报庙后还要送浆水,也叫“送汤”。男女眷属所有参加,按辈分大小罗列,男在前,女在后,由死者同辈长者为前导,手提浆水瓦罐,一路洒到土地庙。女眷行至半路停下,跪路旁哭祭;男眷到庙前烧香纸致祭。此后,还要持续三日每天送汤。新中国建立后,提倡破除封建迷信,境内各村土地庙多被拆除,此俗遂废。
传丧
报庙后,丧主安排子侄分头告知亲友,谓之“传丧”“报丧”,荣成有些地方叫“对道”。俗有“传丧不空口”之说,传丧者每到一家,亲友都需要马上备饭供其食用。即使多家亲戚同住一村,相隔咫尺,传丧的到了,每家也须以饭食款待,至少也要让传丧者吃口点心或喝口水,所有一家不得让其空口而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跟随电话的逐一普及,传丧亦随之改为电话通知。
奔丧
死者已出嫁的女儿及居住异地未能守护送终的儿媳、孙女等至亲女晚辈得到凶信后,需要马上起程回家“奔丧”。接近村口时,开始一路嚎啕大哭,过街串巷,直奔灵堂,俗称“哭道儿”。此俗至今在乡村仍时有可见。
入敛成服
死者入棺,谓之“入敛”。通常去世当日或第二日入敛。灵柩前设供桌、摆供品、香炉、蜡台,供奉死者灵牌。旧时,通常在家停棺三日后出殡。富家大户则有“五七殡”“七七殡”的,最多有“百日殡”的。其间,子孙守灵,男不剃头,女不梳发,淡饭疏食,夜不安寝。死者亲人皆穿孝衣,戴孝帽,俗称“戴孝”。丧服多为丧主家制作分发,按亲疏和辈分分为不同等级。儿女戴重孝,从头到脚全身皆白,腰系苘片子或稻草绳,俗称“捆草绠”。远支族人、村邻、朋友等不穿孝衣,只发给孝帽,俗称“撕孝帽子”。入敛后,有的人家请吹鼓手,则在大门旁用高粱秸箔和席子扎鼓手棚。20世纪60年代,披麻戴孝、请吹鼓手等习俗作为“四旧”被革除。
吊孝
吊孝从入敛开始至出殡日结束,通常在三日之内。远支族人及邻里多结伴前来,通常吊孝只送香纸。大户人家办丧,至亲好友吊祭还多送挽联、挽幛。男客来吊孝,孝子要在灵前恭迎,陪同磕头“谢孝”。女客来吊孝,则由儿媳、女儿等女眷陪哭。雇请吹鼓手的人家,有人来吊孝时要鸣奏哀乐。20世纪60年代后,境内请吹鼓手习俗废,但送香纸、花圈习俗沿袭至今。
合棺
亦称“大敛”,俗称“钉棺材盖”。旧时,境内民间有相当多关于人死而复生的故事,故死者入敛后均不即将合棺,棺盖与棺材帮之间要错开五六公分的缝。待吊孝结束仍不见复苏,再行合棺。合棺前要移开棺盖,亲属绕棺大哭向遗体告别,之后将棺盖合榫,用七根俗称“子孙钉”的长铁钉将棺盖与棺帮钉合。若死者为女人,合棺需要有娘家人在场,且需要得到娘舅的允诺才可以进行。
送盘缠
旧时迷信习俗认为,合棺后死者的灵魂就要从土地庙起程西行。为供其西去路上的吃住费用,亲属要到土地庙“送盘缠”,也叫“送包袱”。通常人家送纸扎的房子和一些内装黄表纸钱的纸袋,即所谓“包袱”。富裕人家则楼台亭阁、丫环仆人、车轿牛马、金银山、摇钱树等纸制祭品无奇不有。送盘缠多与出殡前最终一次“送汤”同时进行,“包袱”和多种纸制祭品在村头或土地庙前与香纸共同烧掉。此俗于20世纪60年代被革除。
殡葬
殡葬之日,早上起来要差人到茔地开圹,俗称“打圹”。开圹前孝子亲临茔地焚香纸,以生鱼、鸡蛋、猪肉等“三牲”祭圹,有的还要焚烧祭文。圹坑打好后要留人“看圹”。上午出殡前最终一次“送汤”回来后,即移棺起灵,殡葬仪式开始。
起灵
起灵时,跟随吹鼓手的长杆大号一响,抬棺者即进入灵堂,以手抬棺出门,谓之“背棺”。死者亲属号哭送灵。同时,将合棺后放在棺盖上盛米饭和碎饽饽的盆端到门外,任由看热闹的儿童争抢抓食,谓之“抓干饭”。俗传青少年吃了起灵干饭能去病免灾。棺材抬出后,放在扎好的大杠上,加上棺罩,由8人或16人抬至茔地,俗称“抬大杠”。
行灵
走在送殡队伍前面的是吹鼓手、仪仗队和“执事”。“执事”负责指挥殡葬活动和沿路抛撒纸钱。孝子紧随其后,手拖丧棒,由人挽扶,一路痛哭,在“执事”指挥下或跪、或行。亲友按辈分行第依次随行,灵柩后来。女眷皆身穿孝衣,头顶白布“包袱”,跟在灵后号哭送行。亲友故旧有半路摆酒水设祭的谓之“路奠”“路祭”。“路祭”时,孝子要陪祭叩谢。至村头,女眷停下,跪送灵柩远去后返回。男眷及亲友送灵柩至茔地。
下葬
灵柩抬至墓地后,落棺,去罩衣。下葬前,有的还要为死者神主牌举办点主仪式。圹壁上预留的灯窝要放上用豆面捏的已点燃的长明灯,圹底四角各放一块用红布包着的垫棺发糕。灵柩入圹,按“照山”定好向后,盖上土板、席子,撒上五谷,孝子每人双手捧三把土撒其上,谓之“抓泥”,然后众人培土垒坟。坟堆筑起后,将丧棒插在坟头上,奠酒上香烧纸,孝子及众人叩拜。至此,殡葬仪式结束。归来后设灵牌于家中,早晚焚香祭奠至“过百日”。
葬后祭礼
葬后第三天,死者亲属要为新坟添土,谓之“圆坟”。是日,也是死者女亲属第一次到茔地哭祭新坟。从亡故之日算起,每隔七天,亲属都要到茔地祭奠,至“七七”止,谓之“过七”“烧七”。当中以“五七”为大奠,亲族皆参加祭奠。死者去世第100天及3年内遇其生日和逝日,子女也都要到茔地祭奠,区别叫“过百日”“过生日”“过周年”。尤以过三周年为重。过了三周年,子女方可脱去孝服,不再守孝。旧时,境内封建习俗以厚葬为荣。人们为将丧事办得风光,不管贫富,都不惜花费人力物力,有的甚至卖掉土地、山峦。一些中等以下家庭,甚至所以倾家荡产。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各级政府提倡厚养薄葬,葬礼大操大办者渐少,但“过七”“过周年”烧纸祭奠等习俗沿袭至今。
殡葬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提倡破除封建迷信,殡葬过程渐趋简化。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老茔地多平毁变为农田,神主牌作为“四旧”被烧掉。有的村特意划出一块山峦或林地作为全村公共墓地。死者多不穿旧式寿衣,只着平常衣物。在家停灵时间缩短,多于死后一两天内下葬。送殡也不穿旧式孝服,改为戴黑纱或白花。1968年七月,文登县首先建起火化场,推行火葬,死者遗体通常于火化当日由殡葬车拉走,“入殓”“合棺”“起灵”“行灵”等殡葬仪式皆废。其后,各县(市)也先后建起火化场。至1976年,境内普遍实行火葬。火化后,有将骨灰盒存放在火化场纪念堂的,更多的仍入土安葬。“过七”或“过周年”时,子女仍要到坟前烧纸奠祭一番。80年代,境内各级政府继续提倡厚养薄葬、丧事从简。城镇公职人员去世后,由单位发讣告,开追悼会,亲属戴黑纱,友人、同事送花圈,向死者致哀、瞻仰遗容,向遗体告别后火化。90年代后,跟随人民生活富裕程度的提高,在城乡部分人群中,丧礼程序渐复旧俗,厚葬之风日甚。扎纸制祭品、做寿衣等为丧葬服务的旧行业再度兴起。少数人在办丧事时,互相攀比,奢华无度。下葬、“过七”“过周年”焚烧的纸制祭品不但有旧时流行的牛、马、房子、金银山、摇钱树,还增加了电视机、电冰箱、小汽车等现代生活用品。
十三、威海市饮食习俗
文登包子
文登包子是山东威海的传统小吃,有这悠久的历史,发端于清朝末年,文登包子的配料十分讲究,他是用精面粉做皮,新鲜猪肉和应季蔬菜为主要馅料,配上上等的豆面酱、特级酱油、葱姜末等作料,并用鸡汤做浆,制作而成的文登包子,风味俱佳。
育黎刀切面
这里的刀切面配料非常的讲究,做工精细,非一般刀切面可比,育黎刀切面在和面时,除了兑水、碱以外,还添加食用盐、鸡蛋等配料,而且配料根据季节变化而变化,做出来的面条淡黄滑嫩。
鲅鱼饺子
鲅鱼饺子在山东出镜率是最高的,鲅鱼饺子以新鲜的鲅鱼为馅料,加入五花肉、韭菜等辅料,调制鲅鱼饺子的馅儿,最要在于搅拌,鲅鱼去刺之后剁成泥用筷子一个方向使劲的搅拌,这样搅拌出来的馅儿q弹有力,嚼劲十足。
威海清汤
威海清汤,又称鱼腐汤,是山东省威海市的特色小吃之一。威海清汤制作方法是将牙片鱼肉剁成肉泥,加调味品制成小丸,下锅煮熟后放在备有香菜的碗内,再把已制好的清汤调好口味冲入碗中即成。吃了鲜嫩美味,营养丰富。
十四、威海市名人
在威海五百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大批值得歌颂的人物。中日甲午战争中,驻守威海卫清海军、陆军中的爱国将领,率军与敌拼战,相继以身许国。辛亥革命时,威海有一批志士,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而英勇献身。在英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期间,威海又涌现出一大批有作为的人物。有的组织群众,为抵抗殖民主义而光荣牺牲;有的踊跃兴办民族工商业;有的热心创办文化教育事业,艰难努力,做出了奉献。非常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和新中国成立后,威海人民为赶走日本侵略者和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奔赴前线,英勇杀敌;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奋斗平生。有1075人先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中战斗英雄1人,人民英雄1人,荣立二等功的和团级以上的著名革命烈士57人。另有籍属外地、在威海做出明显奉献的烈士、名人多名。这些历史名人、爱国将领、社会闻人和人民英雄烈士的爱国爱民的业绩还在为人们颂扬。但这期间也出现一些与人民为敌、妨碍历史发展的人,其所作所为受到了人们的责备。
李群,男,汉族,1962年二月生,山东威海文登人。曾任共青团山东省潍坊市委副书记、书记、山东省寿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山东省临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山东省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兼市委党校校长、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社科联主席、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市委党校校长、青岛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兼山东行政学院院长等职。2018年三月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中共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于伟国,男,汉族,1955年十月生,山东威海文登人(江苏太仓出生)。曾任福建省厦门市副市长、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秘书长、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厦门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福建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2020年十二月一日起不再担任福建省委书记。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爱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于国安,男,汉族,1960年十月生,山东威海人。1984年七月参加工作,1984年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山东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现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协党组成员。
梁振英,男,汉族,1954年八月生,山东威海人,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大学学历。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非常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海波,男,汉族,1969年五月生,山东威海人。现任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
十五、威海市著名景点
(一)威海华夏城旅游风景区
威海华夏城景区是由华夏集团规划投资55亿元建设的“华夏城”项目的中心区域。华夏城项目总占地16.28平方公里,规划有东方文化区、服务中心区、黄金小镇、养生区、世外桃源、红色圣地、健康运动区、冒险山、VIP区、民俗风情区等功效区,自2007年开始建设,估计2017年将所有建成,届时将成为集旅游、休闲、商贸、居住、教育等综合功效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新城。华夏城景区东临大海、西枕龙山,群峰苍翠连绵,大海浩瀚深邃,一派迷人的浪漫山海神韵,是一处古典与现代结合、自然与科技融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度假圣地。
佛韵山水,如意东方。日前开放的东方文化区占地2700多亩,有中国跨度最大的华夏第一牌楼(长86米、高21米)、世界独一无二的三面圣水观音(青铜铸造,重78吨)、展现华夏始祖夏禹王时期人文精髓的夏园、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胶东最大寺庙——太平禅寺等十多处景点及杂技、马术、少林武术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演出。2010年,威海华夏城旅游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入围“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主题公园”,同年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并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首批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世界首部360度全方位山水实景演出——《神游华夏》是华夏城景区的灵魂之作,是由山东省旅游局与威海市人民政府联合推出、威海华夏城旅游集团投资4.1亿元携手著名大导演赵安倾力打造的一场室外实景旅游常态演出,开创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实景演艺先河。演出通过《开天辟地》、《寻祖溯源》、《天地美满》、《世外桃源》、《九州风情》、《龙的传人》、《太平盛世》七个篇章及七个真山真水的舞台变换,深度展现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观众乘坐世界首创旋转行走式巨轮观众席,即可欣赏一场海陆空全方位360度围绕立体的跨越时空视听盛宴。《齐鲁晚报》赞其为“山东旅游最震撼旅游演艺”,并被评为2010“品牌山东”旅游演艺创新奖,2011年入围“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实景主题演出”。《神游华夏》实景演艺的成功打造,不但率先开创胶东半岛地区夜里文化娱乐生活的美妙梦幻之旅,为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北方地区山水演艺、人文之旅具有踊跃的增进和引领效果,已成为胶东旅游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于山水之间感受魅力华夏,在城市之上构筑快乐天堂。欢乐华夏是威海最大的游乐主题公园,是居民节假日出行的首选目的地,共设有青少年游乐设施、成人游乐设施几十种:大摆锤、跳楼机、急速风车、激流勇进、脚踏船、鲨鱼岛、碰碰车、转转杯、桑巴气球……不管年龄大小,兴趣何在,都能够在“欢乐华夏”找到属于你的刺激与快乐!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华夏路1号
(二)刘公岛
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这里是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国耻地,这里是惨遭英国殖民统治42年的屈辱地......3.15平方公里的刘公岛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积淀。
1985年,封闭了近半个世纪的军事0刘公岛,裹挟这大海的热情,向世界张开漂亮的怀抱。历经20年风雨洗礼,新世纪的刘公岛已成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和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文
刘公岛上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汉代刘公、刘母的动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遵循“爱护为主、抢救第一、修旧如旧”的文物爱护原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累计投资近亿元,重点抢修恢复了海军公所、龙王庙、丁汝昌寓所、东泓炮台、旗顶山炮台、水师学堂等遗迹、遗址。建立了文字、照片记录档案,树立了爱护标志,征集文物和资料数千件,当中济远舰前双主炮堪称镇馆之宝。刘公岛博览园通过深入挖掘刘公美德、英租42年、甲午战争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向游客展开了一幅幅跌宕起伏、撼人心魄的历史画卷,成为人们感悟悲壮历史、凭吊甲午英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风光
刘公岛自然风光秀美,远眺松涛翠柏,郁郁葱葱,近观鹿群结队,鸟语花香,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
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海滩绵延,水清沙洁。听涛崖、板礓石、五花石等地貌奇特,登山临水,饱览壮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4000亩森林中,乌桕、龙柏、朴树等70多钟林木、50多钟花草郁郁葱葱,200多头野生梅花鹿以及70各种鸟兽栖息林中,构成一道立体的、流动的风景。20年来,在提高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水平基础上,接连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打造环境品牌,提高环境效应,刘公岛以自然质朴、清新幽雅、特色鲜亮、独具风韵的生态景观、旅游环境,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诚信
诚信是风景名胜区的生命。景区在提高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推行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负责制,并从抓好诚信教育入手,接连不断健全监督约束机制, 采纳网格化治理模式,实行联合巡查、现场办公制度,治理服务水平接连不断提高,景区顺利通过了ISO1400环境治理体系和ISO9000质量治理体系认证。持续17个黄金周,景区未发生游客投诉事件,拾金不昧、救助伤病游客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诚信经营为景区负责,一心一意为游客着想,已成为每一个刘公岛人的共识,也成为刘公岛最为闪光的名片。
美满
多年来,环绕打造美满景区的目标,刘公岛始终环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做文章,进一步加大对餐饮业的投入、治理力度,使吹海风、品海鲜、赏海景变成游客的一种享受。充分利用岛上市民的老宅、北洋海军兵舍、炮台掩体、英租时期建筑以及部队废弃的营房等,增设农家院住宿条件,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也正在有计划的运作之中。开发起到刘公岛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加大对旅游社的促销力度,让更多的游客在景区购物、在岛上消费,被纳入景区重点工作目标。充分利用北洋海军、英租时期遗留的闲置房屋,增上北洋水师体验训练等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较强的项目,已成为景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座人与自然美满共生、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增长的刘公岛,正接连不断向世人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魅力
刘公岛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意气风发的刘公岛人将保持把“严格爱护、有挑选恢复、适度开发”作为第一指针,把提高效益作为第一目标,把开辟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追求,着力打造“文化、环境、治理和服务”四大品牌,全力推进后山景区、博物馆新馆等一批重点工程,精心建设主题明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独具特色的海权文化基地、人人憧憬的旅游度假基地,使刘公岛真正成为千里幸福海岸的龙头,成为国内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成为向世界展示人居威海魅力的靓丽窗口。
(三)威海赤山风景区
赤山风景名胜区座落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石岛地区,山因石赤而得名。山海相连,以“英雄”“禅道”“海韵”“圣境”而著称。世界最大的铜铸神像,中国第一海神像――赤山明神便位于此。
赤山,早在春秋时期就以雄峙黄海之滨,踞守石岛要港,沟通韩日南亚商贾云集汇聚而成为中国北方名山。隋唐建有天门院、竹林寺、红尼庵等寺院。唐穆宗四年(公元八二四年),韩民族英雄、海上贸易家张保皋在此建“赤山法华院”,后日本高僧圆仁法师曾三赴赤山,客居此院两年九个月,著写的被誉为东方三大旅游记之一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遂使此地成为佛教胜地和中韩日三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地。
景区现有威海唯一的佛教寺院——赤山法华院;亚洲最大规模的观音动感音乐喷泉广场——极乐菩萨界;世界最大的锻铜神像——赤山明神(大明圣境);反映胶东历史变迁事象的民俗博物馆——荣成民俗馆;记述韩国民族英雄、海上贸易家张保皋生平壮举的张保皋传记馆;展现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与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经历的赤山禅院;法华塔、民间艺术馆、天门潭公园10大景观区,并与北方建立最早的妈祖庙——天后宫、罕见的自然奇观——仰天大佛、森林公园、海上乐园、海滨浴场、凤凰湖、花村、画村、渔村等连点成线,是宗教信仰朝圣、游览山海景观、体验海岛民俗、享受生态休闲的世外桃源。
座落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荣获首届国家魅力城市的荣成市境内,方圆12.8平方公里,东面隔黄海与韩国遥遥相望,被誉为是“佛教圣地”、“森林公园”、“大明圣境”、“海岛民俗”的旅游胜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人。
2002年,山东斥山水产集团接管经营景区以来,踊跃实施大投入、大开发战略,先后投资3.2亿元,本照以赤山法华院为主线,以海文化为依托,贯通崇自然,浸文化的特色主题,把赤山景区打导致为空间序列清楚,功效完备,起到浓郁地域特色的国际一流景区和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的平台。日前,景区有法华院、赤山明神、张保皋传记馆、赤山禅院、民俗馆、极乐菩萨广场、法华塔、天门潭、天后宫、仙居山庄等十大景观区,共计三十六处景点。
法华院:
胶东半岛最大最早的佛院之一,也是日前威海市唯一的一座佛教寺院,公元824年由新罗人张保皋所建。因建院时请来诵经的首批僧人属天台宗派,诵法华经,故此院命名为法华院。古刹掩映在碧树秀林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常年云笼霞罩,庙宇香火旺盛。
张保皋纪念塔:
位于莲花顶上,是由韩世界民族联合会捐资建立的。1994年七月二十四日举办落成仪式。塔座长19米,宽16米,高1.8米;塔身高15米,所有用石岛红剁斧石砌成。中间用天然石岛红磨光板用料,镶嵌着韩国前总统金泳三题写的张保皋纪念塔六个铜质大字。
张保皋传记馆
总投资2100万元,占地1.3万平方米。共设五个展厅,一个影视厅。主要展示张保皋入唐背景,参加武宁军作战,建立赤山法华院,设立清海镇,扫平海盗,禁止奴婢买卖,开展海上贸易活动等内容。展馆建筑仿唐风格,雕梁画栋,气势雄伟。院内矗立着8米高的张保皋铜像。四周长廊围绕水榭迂回,翠竹繁花掩映当中。
荣成民俗馆
座落于法华院南,总投资600万,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米,共设3大展厅6个展区。荣成的民俗及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民间剪纸线条流畅、质朴清新;雕塑粗犷豪放,栩栩如生;从荣成方言中能够感受到荣成人的豪爽热情;从民间工艺品中能够看到荣成人的心灵手巧。多种展品主要通过实物、图片、雕塑模拟等手段,反映荣成近代起到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及传承变化,展示荣成的风土人情和荣成人民的勤劳智慧。
赤山禅院
共分圆仁入唐展馆、赤山阁两大部分,总投资2800万元,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当中圆仁入唐展馆共设5个展厅,主要展示隋唐佛教发展史,圆仁法师入唐求法以及回国后在日本建立赤山禅院的过程。
圆仁
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高僧。他在中国求法巡礼,历时九年七个月左右,当中三赴赤山浦,客居赤山法华院、寺庄两年九个月。圆仁入唐求法,对日本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生著述颇多,当中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被称为东方三大旅游记之一。
法华塔
座落于赤山禅院后的赤山西侧,总投资390万,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高48米,共7层,该塔耸立于郁郁葱葱的密林中,气势恢弘,登塔远眺碧海蓝天,翠峦奇谷,鸟韵交啼,百卉弥香。赤山明神铜像
座落于张保皋南面的赤山明神铜像,高33.8米,总投资4500万元,占地十二万平方米。由大明圣境、仙人棋盘、东峰观景台、明神铜像及其它附属建筑组成。大明圣境牌坊题名由著名书法家刘炳森题写。牌坊南墙的青铜浮雕“众仙朝神”众仙列班朝拜,听候赤山明神号令的情景。“仙人棋盘”由“神闲气定”、“运筹帷幄”、“成竹在胸”、“观战之悦”、“驾凤临仙”、“悔恨难解”六个人物小品组成。主要内容是各路神仙会聚赤山对弈的场景。人间的棋局,反而让天上的神仙不由自主,于是,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性情体态栩栩如生。“赤山明神”铜像高58.8米,面朝浩瀚的黄海,雄壮威武。赤山明神亦称赤山神,相传明神本相出于赤山红门洞。赤山明神威镇四海,法力无边,守护乡土,福佑大千,功德无量,乃华夏北方庇佑之神。始皇并六国,于赢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成山,以求长生不老之药。途大病,李斯遽祈明神,旋无恙。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政府帮助新罗人(今韩国)打败高丽和百济,统一朝鲜半岛,自此唐和新罗非常友好,关系紧密。许多新罗人来到唐朝学习,做官,做买卖,出苦力,当兵,做船工,当奴婢,有的长期居住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大运河沿岸地区,非常是和新罗仅一海相隔,相距不足200海里海上交通枢纽赤山浦(今石岛湾),居住的新罗人就更多了。法华院宣讲《法华经》时,“四方众信及有缘施主都会听,道俗老少尊卑都是新罗人。”(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为了对新罗人进行治理,特设了“勾当新罗所”。新罗人除去赤山法华院参拜佛祖,祈求保佑外,也去红门参拜赤山神。特别在赤山法华院建立之前和拆毁之后,主要参拜的是赤山神,赤山神也就不分国界施恩于新罗,所以新罗人就把他当作自我的神。称之为“新罗神”大韩民国文化部、海运航海厅、全罗南道韩国文化艺术振兴院编著的《张保皋》一书中说:“相关日本九州博多太守府的史书记载,圆仁弟子按照宗师遗嘱建立的比睿山赤山禅院里绘制的‘新罗神’接近寺刹(例:围城寺和三井寺)里供奉的新罗国的‘大明神’等相关记载,都明确无误地解释了张保皋人把日本比睿山赤山禅院里供奉的‘赤山神’当作自我的神——‘新罗神’了。该书还说:“在博多太守府内,常驻有相当多从事贸易的新罗人,而在此之前,就定居在九州一带的新罗人,也多从事贸易业。”张保皋对日本的影响,在其后日益显然,如前所述的赤山禅院比睿山周围的寺刹里,供奉的象征着爱护财富,带来运气,爱护航海安全的“新罗神”(赤山神),解释新罗人以及张保皋所组织国防贸易船队,是把“赤山神”当作自我神了。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东瀛天台宗三世座主圆仁(慈觉大师)随遣唐使赴唐求法数载,曾三赴赤山拜谒。归途中,于沧海屡遭劫难,幸明神显灵,方化险为夷,且保全经典数百卷。圆仁归国,遂以赤山明神为天台宗庇佑之神供奉,其后弟子秉承其旨意,于京都修一寺院,名之曰:“赤山禅院”。而后,赤山明神渐为东瀛等国所崇拜,乃至波斯、大食等区域。至今,日本、韩国等寺院仍多供奉赤山明神,以福佑天下,普渡苍生。据《后汉书》载,赤山明神是中国古代原北方系鲜卑族之爱护神。他不但是中国民间的爱护神,也是日本、韩国,甚至波斯、大食(阿拉伯)等诸多国家民间的爱护神。特别是韩国、日本的相当多禅院里现在仍供奉着赤山明神。
世界最大的锻铜神像——赤山明神(大明圣境)。占地十二万平方米。由大明圣境、仙人棋盘、东峰观景台、明神铜像及其它附属建筑组成。大明圣境牌坊题名由著名书法家刘炳森题写。牌坊南墙的青铜浮雕“众仙朝神”众仙列班朝拜,听候赤山明神号令的情景。“仙人棋盘”由“神闲气定”、“运筹帷幄”、“成竹在胸”、“观战之悦”、“驾凤临仙”、“悔恨难解”六个人物小品组成。主要内容是各路神仙会聚赤山对弈的场景。人间的棋局,反而让天上的神仙不由自主,于是,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性情体态栩栩如生。“赤山明神”铜像高58.8米,面朝浩瀚的黄海,雄壮威武。赤山明神亦称赤山神,相传明神本相出于赤山红门洞。
地址:威海荣成市石岛治理区法华路
(四)仙姑顶
导游仙姑顶奇峰耸立,怪石嶙峋,遍布奇花异草,景色迷人。登至极峰心旷神怡,东瞰大海及刘公岛,北眺全市景色尽收眼底,西望翠绿青山及渤海湾。浓厚的天然佳境造就的旅游圣地,加上神奇的传说,更使得美不胜收。主要景点:仙姑庙、牌坟、聚仙阁、吕祖洞、仙姑洞、石塔、大石龟、望海亭、长寿亭等。仙姑庙内香火兴盛,游人络绎不绝,庙会期间每日多达数万人,当地称之为“圣洁之处”。庙内存有大宋景德四年用汉辽两种文字杂刻,由大宋张维书写庙碑一块,是威海地区发觉的最古老的庙碑,以及前清庙碑多块,还有石猫、石狮等文物。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仙姑顶下住着一位勤劳善良,乐善好施的单身田老汉。他终日与枣红马为伴。有天夜间,老汉睡至半酣,忽见一位身上穿着素装的仙姑飘进屋来,合掌问安,并求借老汉的枣红马帮助搬家。老汉欣允,从马厩里牵出马,还帮仙姑备好鞍,装上驮篓。天亮醒来,老汉回顾起梦中之事,好生奇怪,忙到马厩查看,只见枣红马大汗淋漓,马鞍、驮篓还在背上,再仔细一看,驮篓里放着两个大元宝。老汉心里豁然,这是仙姑酬谢的礼物。田老汉即将将此事告诉了邻里,大家都感觉应当在山上修座仙姑庙,以祈求仙姑保佑。
威海市仙姑顶,位於威海市区,离市中心仅五公里,在望岛西北山最高峰,海拔375米。
座落于望岛村西,在市区乘27路公交车可达,10分钟一个班次,票价每人1元,也可租车前往;
地址:山东威海市环翠区望岛巍峰山
(五)环翠楼公园
环翠楼公园座落于威海市奈古山东麓,倚山而建,景色秀媚,始建于1931年,1981年正式命名为环翠楼公园。环翠楼公园以环翠楼——刘公岛景观轴线为主轴,将公园划分为四个区域,历史文化展示区、自然体验游赏区、民俗风情街区、娱乐活动健身区,主要景观有环翠楼、环翠楼广场、环翠书院、盆景园、民俗街、古城墙遗址等。
环翠楼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1489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间多次重修。它位于始建环翠楼旧址、威海卫古城墙之上,是由主楼、山门、南北配楼及连廊构成的建筑群。主楼共七层,地上五层,地下两层,为十字对称的明清塔式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重檐歇山顶。集观光游览、历史陈列、文化交流、展览展示于一体,自古就是威海的地标性建筑。
地址:威海市环翠区统一路82号
(六)成山头风景区
成山头,又名“天尽头”,座落于山东省荣成市龙须岛镇,因位于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是中国陆海交接处的最东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成山头风景区最高点海拔200米,东西宽0.75公里,南北长1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这里群峰苍翠连绵,大海浩瀚碧蓝,峭壁巍然,巨浪飞雪,气势恢宏,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一九八八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胜区”。主要有海驴岛、始皇庙、秦代立石、拜日台、秦桥遗迹、望海亭、观涛阁、镇龙石和野生动物园著名景点。
公元前219、210年,秦始皇两次驾临此地,修长桥、寻长生不老药,留下了“秦岭遗迹”,“射蛟台”及全国唯一的“始皇庙”,李斯手书了“天尽头秦东门”;公元前94年,汉武帝东巡海上,拜成山“日主祠”,观日出,建“成山观”,且作赤雁歌;建国后,国家领导人及大批国内外文人墨客到此观光,-邦同志挥笔题写下了“天尽头”,“心潮澎湃”七个字。
海驴岛座落于成山头的北部海域,距陆地最近距离为4海里。因为风景优美,远离陆地,所以吸引着无数的海鸟来此栖息、产卵、繁衍。每逢春天,成千上万的海鸥来此栖息产卵,岩缝中鸟巢鳞次栉比,数不胜数,所以又被称为海鸥王国。
始皇庙坐落在成山峰下阳坡上,原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东巡成山头时修建的行宫。随后当地市民为了纪念始皇曾亲临此地,改建为始皇庙。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秦始皇的庙宇。庙内有前殿日主祠、正殿始皇殿、东殿东后宫、邓公祠、钟楼及戏台。大殿青砖红柱,飞檐凌空,殿内塑像金面王冠,神态威严。邓公祠内有光绪皇帝诏彰北洋水师爱国将领邓世昌的御碑及第一代修庙人、第一位老道长徐复昌羽化的坐棺。(清代出土文物)
秦汉文史馆在成山头风景区内。馆内以与成山头风景区相关的秦汉文史资料、文物为主要陈列内容,以文字、绘画、照片、沙盘及光电显示等形式为陈列手段,使各展厅既独立成块又起到持续性。既是有成山特色又起到深远的历史性,既有民族色彩又起到现代风格,以达到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篇章,对广大游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目的。本馆馆名由国家级有明显奉献专家、中国著名古代文史教授、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名誉院长于植元先生题写。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官武将东巡至成山头,认为到达天的尽头,便令丞相李斯撰写"天尽头秦东门",并立碑于成山头顶峰。因年代久远,石碑断成两截,上半截有字部分落入大海,现存山顶的底座高120厘米,宽145厘米,厚75厘米,据专家考证“此碑石质为木成岩,与成山石质不同,确是秦代立石”。
西霞口野生动物爱护区座落于风光旖旎、景色秀人、漂亮富饶的龙眼湾畔、成山脚下,是一家放养式野生动物园。该园从四海八方动物园引进各种国家级1、2类及省级重点爱护动物,有东北虎、豹、黑熊、非洲狮、蓝孔雀、糜鹿、袋鼠、梅花鹿等,将带领您领会自然风光,回归“原始森林”。
每年的五、六、七、八、九月份是游览的最佳时节。
(七)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
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珍珠湾、白银湾、宫家岛、三观亭、仙人桥、锁龙石、垛崮山、和尚洞、万亩-等为银滩增光添彩。下榻漂亮的银滩海滨。仰卧在洁净、平缓、绵长的银白沙滩上,数星星看月亮,或与恋人沿着弯月通常的海岸闲逛,或与爱子追逐嬉戏,这样的生活赛似活神仙。海滨有十几家宾馆和400多栋中高档别墅可住宿,海鲜也很廉价 。
座落于乳山市东南海岸,座落于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中心位置,被誉为“天下第一滩”、“东方夏威夷”。这里林秀海碧,礁奇滩曲,山、海、岛、礁、滩、泉、林、河俱全。绵延20公里的沙滩,坡缓滩平,沙质细腻松软,洁白如银,“银滩”因而得名。
(八)西霞口
西霞口是中国著名的小康村,成立于1987年,以美满理念为指导,让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受益,全面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村与村之间的美满,营造出社会主义小康村美满、富足、安定、快乐的新局面。西霞口村为国家4A级风景区,西霞口以美满理念为指导,让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受益,全面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村与村之间的美满,营造出社会主义小康村美满、富足、安定、快乐的新局面。
西霞口村是一个村企合一、实行企业化治理的村庄,全村500户,1300人,下辖企业28家,职工5300人,总资产超过40亿元。2005年,实现总收入20亿元,纯收入2.2亿元,人均创纯收入17万元。改革开放以来,西霞口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保持壮大村级经济与提高村民-同步推进,改善村容村貌与培养文明新风两手齐抓,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乡村。2005年四月九日、2005年七月六日,-总书记和-委员长先随后到西霞口村视察,对西霞口的发展思路、所取得的成绩赋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的肯定。2006年二月十八日被国家农业部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佳小康村。2006年五月八日,原国家主席、总书记-同志亲临西霞口,在村民家与村民亲切交谈,看到了全体村民都能够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他老人家兴致勃勃地乘车走出西霞口。2006年六月西霞口集团党委被0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西霞口四季如春,六大景区风光如画。这里有全国第一家村办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有全国第一家村办一类对外开放港口;这里有全国第一条村办国际客货班轮航线;这里有全国第一家村办野生动物自然爱护区;这里是全国第一家实施村民-福利所有免费、走一起富裕道路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九)无染寺
无染寺建于东汉桓帝永康年间,庙宇规模宏大,旧时为胶东第一古刹,现有遗址。主要景点有江北玉兰王、王母娘娘洗脚盆、翡翠池、仙女池等十八潭,整个太沽河峡深谷幽,分布着众多秀媚迷人的岩床溪谷,其溪床岩石连片,光洁如玉,清澈溪流流淌其间,波光粼粼,因为山势坡度各异,构成千姿万态的清潭、瀑布。每当夏天尤为壮观,峡谷两旁翠峰秀岭,森林掩映,花繁鸟鸣,宛如世外桃源。人们称为北方九寨沟,是矿泉浴、避暑的最佳挑选。在这里能够真正领会曲径通幽的乐趣。
(十)那香海景区
那香海旅游度假景区座落于山东威海好运角旅游度假区,项目依托稀缺的滨海旅游度假资源而建,全面打造“全地理、全家庭、全功效、全时段、全世界化度假”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旅游度假、休闲养生为主,集避暑、养老、商务、投资、文创和居住于一体的大型旅居目的地。
那香海旅游度假景区,总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200多万平方米,位于好运角旅游度假区门户之地,西接威海东部滨海新城,南靠千年渔村港西镇,北拥16公里天然海滩,私享专属那香海海滨浴场,坐拥2000亩天然氧吧黑松林、300亩内海香海湾、100亩港湾情人港,集合了大海、沙滩、温泉、森林、河流、湖泊等全地理型生态景观,是绝佳的旅游度假天堂。
项目以优越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为基础,打造丰富多彩的度假空间与配套,充分满足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商务、居住、文创等多种需求。规划有那香海国际海滨浴场、香海森林公园、情人港码头、内海香海湾、温泉健康中心、水上乐园、香海商业街区、五星级海景度假酒店、美食广场、香海假日酒店等,精品化全面打造“吃住行游娱购”六大旅游要素,让任何人都能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在这里都能体验更多不一样的度假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