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南市地理位置概述
济南,别称泉城,
山东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
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10个区、2个县,总面积10244.4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760.6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十一月,济南市常住人口为9202432人。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432.22亿元。济南位于中国华东地区、
山东中西部、华北平原东南部边缘,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01′—37°32′、东经116°11′—117°44′之间。北连京津冀、南接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重要交汇点,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济南成功举行过亚洲杯、全运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中国艺术节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盛会。
二、济南市文化事业
2021年末,
济南市国有艺术表演团体共14个,文化馆(站)174个,公共博物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市级以上文物爱护单位435处,当中,国家级30处。城市可统计票房数字影院65家,观众996.5万人次,票房收入4.1亿元。广播人口混合覆盖率为100%,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为99.7%。建成泉城书房38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为100%。
三、济南市方言
济南话属北方语言,冀鲁官话-石济片。而伴跟随城区的拓展,一般话的推广以及外来人口的拥入,在七嘴八舌的城市语言中,济南的母语正走向消隐。以致很多土生土长的济南人都戏称自我所说的不过是“济普”(济南一般话)。原汁原味的济南话正成为人们留恋的对象。
四、济南城市象征
五、济南市史前文化
济南早在八九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有了我们活动的踪迹,这一时期的遗址全省发觉约七八处,当中仅济南、章丘就有4处。距今7300~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的遗址,已在境内发觉8处,是山东省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6100~4600年),各地先民在
济南地区的活动更加频繁,因而遗留下来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遗址,当中章丘区的王官、焦家,长清的大柳杭,平阴的周河等,内涵丰富,面积广大。
与大汶口文化一脉相承的是山东龙山文化。龙山文化于1928年在今章丘区龙山街道城子崖首次发觉而被命名。通过对城子崖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发觉于龙山文化时期,该处已有一座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城址,其规模居中国已发觉的8处同时期城址之首。1961年国务院将城子崖遗址发布为中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岳石文化(距今3900~3500年)是山东地区继龙山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夷人文化。
济南地区已发觉该时期遗址达数十处,当中尤以章丘区境内数量最多,城子崖遗址仍是这一期最为重要的遗址。遗址上的龙山文化城址之内,存在一个面积17万平方米左右的岳石文化城址,这是国内发觉和确定的第一座夏朝城址。
六、济南民俗
#七月三十放河灯
在
济南,过去每逢七月三十日晚,各佛寺举办盂兰盆会打醮育经。有的人家要烧上大批线香,沿院内墙根和甬路一根根插在地上,向地藏王表明虔诚;有的则用放河灯的形式超度死在河里的鬼魂。据说,农历七月三十日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成道的日子。他在成道时,曾发誓要普度有罪孽的众生,使他们脱离苦海。所以,七月三十日便成了超度“亡魂”的日子。
河灯是用湿面做成的。晾干后,在灯碗里倒上豆油,再用棉花搓成灯芯,点燃之后,放在河里,让它顺流飘去。这时,只见满河点点灯火,闪闪烁烁,飘飘动荡,河水映得彤红。据说河里的溺死“鬼”见到灯火,就能够得到超生。放河灯是佛教的一种迷信活动。
当年
济南大明湖北岸北极庙里的道士们,也在农历七月三十日这天打醮超度亡魂。他们白天念经,款待来庙里烧香的“施主”,并找扎纸工人用彩纸糊成大型的“法船”,放在庙前的湖水里,吸引游人。到了晚上,道士们穿上花花绿绿的锦绣法衣,敲响铙钹,吹起笙笛,从几十层台阶高的北极庙列队出来,到法船前面焚化“疏头”,同时,把彩纸扎的大型法船烧掉。一时间,烈火熊熊,照得满湖通明,使整个
济南市为之轰动。以致庙内、湖畔,万头攒动,拥挤不堪。解放后,跟随封建迷信的破除,“放河灯”等活动已不复见。
#济南千佛山庙会
济南风俗,每年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要到千佛山登山,站在“赏菊岩”上赏菊。自元代开始,就定九月九日为千佛山庙会。千佛山附近盛产柿子,尤以大盒柿为最著名,庙会期间,适值大盒柿成熟上市,赶庙会者,多买柿子而归,故千佛山庙会有“柿子会”之称。每年庙会期间,从山脚下到山腰兴国禅寺间一公里多的山路两旁有固定和流动摊位1000多个,经营日用百货、土特产、风味小吃、工艺美术品等,来自省内外的民间艺术团体在庙会上表演杂技、马戏、歌舞等,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济南药市会
济南药市会在清初就已经兴起,是全国三大药市会之一,规模比河北祁州(今安国)、河南禹州(今禹县)略小。旧时,济南趵突泉南门偏西有药王庙,传说夏历四月二十八日是药王生日,每年这天,药商、药农和民众多到药王庙祭祀,庙内主持雇戏班演戏,观者如堵,药商、药农便携多种中草药和中成药来此出售,其他商人也携多种商品来此交易,买卖者多达上万人,遂构成以药王庙为中心的庙会,因庙会以买卖药材为主,后又称为“药市会”。赶会的人逐年增多,会址便由趵突泉南门移到山水沟、三合街、正觉寺街、双龙街、券门巷、祭坛巷一带。1931年济南市国药业公会成立后,药市会改从夏历三月二十日开始,会期通常10~15天。赶
济南药市会的主要是东北、华北、华南等省市及山东各地的药农、药商,韩国仁川等地的药商当年也有来赶会的。“七七”事变后,药市会逐年衰败,直到济南解放后,药市会才慢慢恢复。建国后的十几年内,药市会兴旺,每年赶会群众多达几十万人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有几百年历史的济南药市会中止。70年代末,济南千佛山庙会恢复,药商、药农多赶千佛山庙会,中草药交易遂成为千佛山庙会的一部分内容。
#济南民俗之明湖踩藕
济南盛产莲藕,明湖藕特别闻名。解放前的大明湖,当时除历下亭周围及船行航道纯为水路外,其余水面阡陌纵横,构成了一块块水田。水田上“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档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际,因水较深,泥层又厚,所以只能栽种莲藕、蒲莱等,要采摘莲藕,只能下到水里去用脚踩。所以,明湖踩藕成为
济南一种传统习俗。
踩藕时,踩藕人身穿一件皮制的不透水的“连衣裤”。皮衣见水后质地变软,穿者在水中手足能够运用自如。只见人头或皮衣上口在水面上时沉时浮,很有节奏感。这是踩藕人用脚在水下探究找藕。找到藕枝后,还要找到合适的藕节,然后用力一踩,一枝鲜藕便从根上断下,再用脚将藕挑出水来,抓一块藕上的黑泥,涂在断口外,以免灌进水去。因藕内有空气,能够浮在水面上,否则就会沉入水中。最终将飘在水面上的藕收集起来,再挑到市场上去出售。
#济南的民俗彩灯
反映
济南民俗的大型彩灯组合灯会,济南趵突泉灯会每年在春节之后拉开帷幕,为居民和海内外游客提供一道丰盛且别具风格的文化大餐。灯会凸显了老济南的民风民俗,将老济南的集市、梨花大鼓、茶艺、龙舟赛等民间活动和农俗的七月七、乞巧节、中元节、花朝节、龙抬头等节日集中体现出来。
#碧筒饮
荷花在
济南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利用荷花方面,
济南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当中最故意思的,要算碧筒饮。
据唐代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记载:在古代,大明湖的荷花盛开之时,一些官吏、文人,常到湖边避暑,他们把湖中的大莲叶割下来,盛上美酒,然后用簪了将莲叶的中心部分刺开,使之与空心的荷茎相通。人们从荷茎的末端吸酒喝,那味道,用当时亲身体验过的文人的话说,就是“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这就是被唐宋文士传为美谈的“碧筒饮”。
在
济南荷叶矗盛酒外,用它还能够做成相当多独具风味的食品。如将鲜嫩碧绿的荷叶,用热水略烫一下,煮粥时盖在粥上,等煮好的粥凉后再加糖,色碧味香,名曰:“荷叶粥”,是济南夏令著名的小食品;按做“米粉肉”或“粉蒸肉”的做法,先切好猪肉,炒好米,拌上酱油,然后选用大明湖产的仅仅有碗口大的嫩荷叶,洗净,一张荷叶包起一块猪肉和适量的炒米,摊放在碗里,再上蒸笼,蒸熟后即成“荷肉”。吃是连肉带荷叶共同吃,即有猪肉的美味,又有荷叶的清香,非常鲜美。用一样的方法,还能够做成荷叶鸡、荷叶鱼等上等佳肴。另外,用荷叶包装食品,也是济南特有的风俗。以前食品店里卖的蒸包、锅贴、熟肉以及腌菜等,相当多都是用荷叶包装,这样即不透油、透水,又别有一番清香味道很受人们欢迎。
还有,过去
济南人还有吃荷花瓣的习俗。当中“炸荷花瓣”就是
济南夏天特有的名菜。将新鲜、完整、干净的荷花瓣洗净之后,挂上一层薄薄的鸡蛋糊,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撒上白糖,吃到嘴里,清香可口,回味无穷,很为人们所爱慕。
#曲水流觞
从汉朝开始,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便被定为“上巳”。在这天,人们要到水滨洗濯,以清除不祥,叫做“修”。巍晋以后,又把这天确定为三月初三。在这天修以后,人们顺便要举办野餐宴乐和“曲水流觞”的诗酒盛会。游乐的人们,列坐在环曲的水溪旁,把酒装入觞杯中,置于托盘上,放在溪流上游的水面上,使之顺流飘下。觞杯飘至曲折拐弯处,往往会停住不动;即使在前一转弯处未停,也会在后一个转弯处停下。酒杯停在谁的近前,谁就得将酒饮下,饮后还要作诗吟唱,作诗不成便是罚酒,这就叫“曲水流觞”或“流觞曲水”。晋代宗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的记载。远在北魏时期,
济南的士大夫及在现曲水亭街附近建起了曲水流杯池。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一书中写道:“历祠下泉源竞发,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既当今的王府池子,池水北出,曲折东流,至今曲水亭街。当时这里清流映带,杨柳依依,岸平草软,是曲水流觞的理想地方。
现在曲水亭街,座落在珍珠泉之北,大明湖畔的百花洲之南,曲水亭依在,流水依然,但溪流已无曲折可言,水亭也早已折除。但如循流上溯,由王府池子至起风桥一带,溪流回环曲折、曲水流觞之迹,还是依稀可寻的。特别这一带还保留了更多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扬”的泉城风格,来此一游,即使已看不到“曲水流觞”但这里的秀美景色,乃足以使人流连忘返。
#“吃春”
济南人喜食香椿。香椿是一种树木,其嫩叶芳香可食。清代人称春季采摘、食用香椿的嫩叶为“吃春”,有迎接新春之意。济南近郊仲宫一带盛产香椿。每年春天,香椿萌芽抽叶时,也正是济南人“吃春”之际。此时,农民们把嫩紫或淡绿色的椿芽掰下来,拿到市场上叫卖;爱好“吃春”的人们争相购回家中,品尝春季的香甜。香椿有各种吃法。而济南的“香椿芽拌豆腐”远外闻名。人们将香椿芽或嫩叶洗净后用盐稍腌,揉过,约腌一夜即可取用。用时将腌过的香椿芽切成末,再将蒸透后切小丁的豆腐与香椿芽末放入盘中,撒上精盐,滴上香油拌匀即可以吃。再一种做法是“炸香椿”---将嫩香椿洗净,沥净水分,加盐后揉搓均匀,再在调好的面糊中沾匀,放入热油中炸黄,取出吃了,又酥又香。因整支香椿炸成后形似鱼,所以济南民间又叫“炸香椿鱼”。
#济南的腊八年画辞灶
喝腊八粥、泡腊八醋预示了过年的信息。腊八粥源于佛教,相传释迦牟尼得到牧女的奶粥后,于腊八“成道”。随后僧家煮粥供佛,以示纪念。腊八粥用小米、江米、红小豆、黄米等熬制。腊八粥之美,全在粥果,有红枣、栗子、核桃仁、花生、桂圆肉等。夜半淘米煮豆、剥壳剔仁,早上起来熬好,合家聚食,馈送近邻。这天还要泡“腊八醋”:将洁白肥大的蒜瓣儿浸在贮醋的小坛里,封固,以备过年蘸饺子用。从腊八到除夕的二十多天,蒜味融进醋里,使酸辣滋味适中。用腊八醋蘸热水饺,蒜香喷鼻,诱人食欲。
昔日济南腊八过后,大大小小的鞭炮摊陆续摆上街头。腊月十五以后,“年味”渐浓,长街幽巷里传来“请灶王来——”、“皇历啊——新皇历——”的叫卖声,划破了寂寞寒冬的长空。街头卖年货的逐日增多,而年画摊尤为引起注意。一张张花花绿绿的年画,在飘浮着鞭炮火药味的淡淡烟霭里,纵横悬挂在路边。年画以潍坊杨家埠的为主,也间或有上海的彩印年画。其内容大抵分四类:吉庆、风俗、故事、戏剧,每类二三十种。当中一幅《老鼠娶亲》颇有风趣:十几个老鼠皆穿大红坎肩,竖起圆耳朵、撅着尖尖小嘴直立而行。有掌旗的、提灯笼的、抬花轿的、敲锣的、吹唢呐的……描龙绣凤的花轿里还端坐着头蒙流苏盖头的老鼠新娘子,仪仗舆从悉如人世。记得某前辈曾戏赋诗曰:“老鼠今朝也做亲,灯笼火把闹盈门。新娘照例红衣,翘起胡须十许根。”
当年趵突泉外路南的劝业场里,有一镶金牙的黑脸汉子,他的年画摊最大。其人嗓门高,卖画时还辅以趣语,如拿着《全家福图》吆喝道:“看看啦!瞧瞧啵!儿孙满堂全家福,下包子(水饺)、放火鞭,老太爷捋着胡子喝盅酒‘得’块肉,够多大福分!”逗得人们笑逐颜开。
腊月二十前后,卖灶糖的上市了,灶糖是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王”(济南人称“辞灶”)的供品。千百年来各地对灶王有不同传说,济南一带是这样流传的:灶王姓张,他致富后休弃了患难贤妻丁香,娶了一个叫海棠的漂亮姑娘,岂料随后家财荡尽,沦为乞丐。某日乞讨到前妻门口,丁香出来施舍时,他惭愧难当,一头扎进灶灰憋死了。只因他与玉皇大帝同姓,遂封为灶王。“灶王图”为木刻水彩套印。故意思的是,有的灶王图上,灶王旁还并列着一位簪珠霞帔大阿福似的“摩登夫人”——尊称“灶王奶奶”。她是复婚的丁香呢,还是海棠,谁也说不清。济南人不在庭院里同植丁香、海棠免得两位太太拈酸夹醋就缘于这一传说。
大家对“这尊神灵”并不太敬畏,只是担心“以口舌不利于君子”,故用灶糖粘住他的嘴,让他不在玉帝面前“外扬家丑”。灶糖是一种麦芽糖,大者如合柿,小者似橘,外裹芝麻,里则中空。卖者有一叉形支架,上置木盘,铺一层粉红彩纸。灶糖由大到小一层层排起来,宛如一座金字塔。祭灶时除供灶糖外,另备豆一盘,水一碗,那是饲喂“灶王马”的,以便让灶王骑上,风云兼程去“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黄昏时分,烧上香揭下旧图,贴上新图,把旧图夹在火纸里在厨房外焚之。鞭炮声声,还须如《三字经》般念叨着:“二十三,灶糖粘,吃灶糖,别多言……”最妙的是,早年邻人中一位老翁,祭毕还不放心,竟将一摊熔化的灶糖趁热狠狠地糊住灶王嘴,然后才恭而敬之地送其升天。这天,“过小年”,“喝盅酒,‘得’块肉”是应有的“福分”。
七、东阿阿胶制作技术
《本草纲目》:“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东阿县是阿胶发源地和主产区,有2500余年的历史,汉唐至明清均为贡品。
功效
阿胶甘平无毒,为药中上品,补血圣药,主治心腹内崩、女子下血等病症,久服则轻身益气。古名验方数千,药补两宜,中医各科皆用,以扶正固本,御邪卫外,载入瘟疫及非典医治史。
东阿县有阿井,地下水系泰山、太行两山山脉交汇之潜流,泰山之阴,太行之阳,阴阳相济,相对密度1.0038,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易除尽杂质,使胶质纯正,宜人体汲取。李时珍称此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其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瘀浊及逆上之痰也”。
历史
历经千年传承积淀,构成精湛的东阿阿胶传统工艺,包括整皮、化皮、熬汁等50多道工序,全为手工操作,尤以熬胶、晾胶复杂,其间挂珠、砸油、吊猴等环节颇显功力,操作六七年刚摸窍门,仅制成鲜胶就需九天九夜。东阿阿胶工艺规程列入国家医药局首批科技保密项目。
从曹植称阿胶为“仙药”,到唐朝肖行澡揭秘杨贵妃“暗服阿胶不肯道”,阿胶文化集中医药学、史学、哲学、养生、进补、膏方文化于一体。东阿阿胶曾获巴拿马国际金奖、传统药“长城”国际金奖、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等殊荣。在新华网联合《参考消息》报社和中国文明网举行的“我的中国梦——中国企业‘梦之队’在行动”大型活动中,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了“中国企业梦之队”-“文化之梦”的殊荣。活动现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秦玉峰接受了新华网我们专访,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关于阿胶接连不断传承、接连不断创新的厚重的中国中医药文化发展之历史画卷。
八、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东鲁北平原的商河地区,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据当地著名老艺人说,北宋年间,商河一带连年受灾,包公从河南到此放粮,赈济灾民,并由他的属下把鼓子秧歌传授给当地百姓。随后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就跑起秧歌,以示对包公的感激之情,流传至今,相沿成俗。
鼓子秧歌在商河民间上至老者下至少儿都爱学会跳。全县21个乡镇,八百多个村都能组织秧歌队。秧歌队伍中有伞头、鼓子、棒槌、腊花、丑角五种角色,表演风格迥异,风韵独特。现存鼓子秧歌主要分为“行程”和“跑场”两部分,“行程”是舞队在行进或进入场地前的舞蹈;“跑场”是表演的主体,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场”和“武场”。鼓子秧歌表演所跑的场子队形极为丰富,有“牛鼻钳”、“勾心梅”、“一街二门”、“六六大顺”、“里四外八”、“八条街”、“四门斗”等百余种。“伞头”动作圆润,“鼓子”动作粗犷豪放,“棒槌”动作轻巧敏捷,“腊花”动作泼辣慷慨,而颠颤、划圆、蹲扑、跳窜等动作为各角色所共有。
鼓子秧歌舞者众多,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健美,气势磅礴,蕴藏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亮的地方特色。新中国成立后,鼓子秧歌多次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大赛,屡获大奖。1996年,商河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鼓子秧歌的继承与发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起到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九、济南羽毛画
羽毛画是中国独创的传统工艺, 采纳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用料,以浮雕方法手工制作,起到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山东济南的羽毛画作品,设计新颖,底色自然流畅,色泽丰富明艳且永不褪色。曾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被誉为“泉城老虎”。
羽毛画最初是本世纪60年代初期,由济南工艺美术总厂创立的。最初,仅仅用来制作一些小件如书签、贺年片之类,工艺上也只采取平贴办法。投入市场后,颇受群众欢迎,并有小量外商订货。后来,便组织部分画家和制作工人,互相结合制作大幅的挂画、屏风、座屏等作品,工艺品种也从单一的平贴发展到浮雕贴画、贴绘并举等。作品《虎啸)、《孔雀开屏》、《百鸟朝凤》等,都是以石膏纸浆先塑出虎和孔雀的浮雕,然后施加羽毛贴布色彩,背景再施以水粉画或水墨画画成的山水、丛林、花木,使画面凸凹有致,层次分明,取得精彩的艺术效果。
近些年以来,跟随旅游业的发展,羽毛画小件更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在圆形外框中的挂件,配以带凸面的玻璃,构图新颖,色彩绚丽,装潢美观,内容广泛,成为畅销的旅游工艺品。
十、章丘芯子
飘色,又称抬阁、芯子。集服饰、色彩、化妆、装饰、表演和金属工艺等技艺于一身,起到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和工艺美的特点,是民间艺术百花园的一朵奇葩。
章丘芯子起源于明朝,是受颤轿的启迪,起初人们为了驱赶邪魔祈求吉祥,将男女青少年扮成神话中的天神形象,在扎制的平台上或方桌上舞动,随后慢慢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娱乐形式。章丘芯子《三小赶脚》和《三打白骨精》既保留了民间传统艺术精髓,起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又糅合了杂技、化妆、服饰等技艺,造型新颖,表演俏皮,出色演绎了民间传统艺术。
2006年十月五日,山东省民协常务副王映雪主席带领章丘芯子代表队参加了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在广州番禺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首届民间飘色艺术展演”活动。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以及澳门行政区的28支飘色队伍共800多人参加了本次展演,山东代表队表演的节目《王小赶脚》和《三打白骨精》获得这次展演的最高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有近10万人观看了这次展演,使广州居民和各地参演队伍充分领会了齐鲁大地的民间艺术风采。
十一、加鼓通
宋柳沟是著名民间舞蹈“加鼓通”的发源地。
宋柳沟“加鼓通”是山东省著名民间舞蹈,起源于北宋末年,盛行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加鼓通”动作诙谐、节奏强烈,表演风趣火爆,道具独特,打击乐曲、舞蹈韵律中蕴含着荡人心魄的内在魅力。当地人不但爱看,并且爱跳。“加鼓通”的来源:一说北宋徽宗、钦宗被契丹人俘虏后,对其二人适用刑罚“走鏊子”,这么酷刑惊动上天,下起大雨将鏊子淋凉,徽、钦二帝免予受刑。后人们认为来回蹦跳走鏊子能感动上天,就在大旱时组织这种活动求雨。二说是明末清初,宋柳沟一带大旱数月,大地龟裂,禾苗枯死。一位县官为民“祈雨”。为表明心诚,他赤脚站在烧红的鏊子上祈拜,双脚疼痛难忍,左右摇晃,不住蹦跳,但神情自若,并接连不断和身边随从说笑逗趣。心诚则灵,感动了上天,接着彤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从此,每逢天旱,群众便聚集起来,摹仿着县官的姿态,三人一组在烫如火炭的大地上赤脚而跳,向老天求雨,久而久之,便构成了这种舞蹈形式。此后,每逢春节,也跳此舞,一是表明对县官的纪念,二是祈求风调雨顺。
旧时“加鼓通”舞蹈形式,最前端有两个人敲锣开道,后面依序是4人吹号,4人抬的“孙大圣”;中间是8台大轿抬着“皇上”,皇上手里拿着水瓶子祈雨,皇上之后是护从;最终是两个敲鼓的。跟随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提高,经过传承艺人的加工整理,慢慢剔除了当中的迷信成分,发展为一种自娱自乐、表达欢快情绪的民间舞蹈了。
“加鼓通”以锣鼓“二十四番”为伴,表演三人为一组。演出阵容庞大,锦旗招展,肃穆庄严。仅乐队就达25人之多,当中大鼓1人,墩子鼓4人,大筛锣2人,大钹2人,大锣2人,大镲2人,小镲2人,手锣2人,尖子号4人,牛角号4人。演员若干组,在途中转换表演。初期演出,“县官”1人,头戴乌纱帽,穿红官衣十字披红,腰系玉带,下身上穿着杏黄色灯笼裤,脚穿薄底朝靴,右手拿折扇,左手执一把柳条。“腿子”2人,头戴柳条圈,身穿青色箭衣,腰扎英雄带,上身上穿着红坎肩,脚穿薄底快靴,手执两根篦。跟随历史的沿革,到清代,县官改为头戴七品顶戴花翎,穿白色箭衣红彩裤,腰系板带,外罩黄滚龙马褂。“腿子”手执两根竹篦。竹篦上系若干红缨和铜铃,跟随舞蹈节奏相击,既是道具,又是伴奏乐器。整个演出在行进中进行。动作轻快豪放,情绪热烈,风格特异,动人心魄。每逢过节,不管大人小孩,听到“加鼓通”的锣鼓声,便纷纷聚而起舞,越跳人越多,越跳越热烈,街道胡同人潮涌动。
1950年代以后,专业人员以“加鼓通”为素材进行创作。1965年,济南市歌舞团创作了舞蹈《看庄稼》,参加了“上海之春”演出。此后又创作了舞蹈《巧姑娘》,在全国演出中获奖。1985年,吸取“加鼓通”动作词汇,创作了三人舞《摘玫瑰》,在全省会演中获奖,并由济南市青少年歌舞团携往英国演出。1991年以来,济南玛钢厂工人民间艺术表演队的“加鼓通”素材节目,先后参加了山东省暨济南市艺术节开幕式、中国济南世界旅游日开幕式、北京第六届龙潭湖庙会大赛等演出。并获全国优秀民间花会优胜奖,受到领导专家赞誉。每逢重大节日,宋柳沟“加鼓通”表演队都赴县城等地演出。
现在演出的“加鼓通”舞蹈,或9组27人或13组39人,更体现古代天旱祈雨,官民同苦共乐的庄严及欢快的原始艺术风采。全舞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表演天旱无雨,禾苗枯焦,官民盼雨的焦急心情,脚踩“加鼓步”求雨,展示官民同甘共苦。第二部分表演踩鏊子,动作夸张,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相当多高难动作,汲取了武术及戏剧元素,技巧复杂,韵律流畅。第三部分表演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官民在雨水中追逐嬉戏的欢快情绪。
十二、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
亓氏酱香源,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更是莱芜人尽皆知的“山东名吃”“山东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亓氏酱香源制作食品种类繁多,有酱鸡、酱牛肉、酱猪肉、酱猪蹄、酱肠等十几个品种。其制作起到独特之处,讲究固汤、安食,选取新鲜用料,保证食物品质。亓氏酱香源历经百年传承,构成了一套具备传统文化特色的制作流程,现场体会传统生产的乐趣,完成生产过程,对其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2019年十一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爱护单位名单》发布,山东省亓氏酱香源食品有限公司获得“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项目爱护单位资格。
十三、莱芜梆子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剧种,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中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艺术。莱芜梆子以莱芜为中心的鲁中腹地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起到很强的心理凝结力,它代表了爽直粗壮的泰沂山区人民的性格特点。所以深受山东省莱芜及附近周围地区群众的爱慕和欢迎,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家乡戏”。2008年,莱芜梆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莱芜梆子的剧种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由流行于鲁西南一带的梆子腔演变而来;二是由徽班传授;三是由徽戏和梆子腔结合而成。这几种说法虽都有一定的构成原因,但渊源关系与河北省赞皇丝弦却很相近。
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安徽的“三庆”徽戏班奉调入京献演,后来,“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接踵进京,其它相当多徽班也纷纷向此开辟。1850年(道光三十年)前后,徽班“老阳春”沿运河、顺驿道流入泰安一带,随后在泰安西南程子寨定居。在此前后,陕西、甘肃一带的秦腔经河南流传到汶上地区,构成了特色鲜亮的本地梆子腔。这种梆子腔粗犷高昂,比徽戏更加符合当地人民的性格和趣味,因而影响接连不断扩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为了争取观众,以利自我发展,“老阳春”便逐一全盘汲取梆子腔这个艺术形式,开始了新的探究。在相当长的演出活动中,历代班社都是徽戏和梆子戏同班并存,但不合二为一,演员即可以演唱这一声腔的戏,又可以演唱那一声腔的戏。跟随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更多,受当地方言、习俗和群众喜好的影响越来越深,便慢慢改为以演唱梆子戏为主,徽戏的成分日益降低,以致绝迹。而被徽班汲取的梆子腔也演变成为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清朝光绪末年到抗日战争爆发,为莱芜梆子的兴旺阶段,专业班社数量可观,演出活动十分活跃,流行区域接连不断扩大。
莱芜梆子唱腔的明显特点:一是高亢雄壮、气氛热烈,非常是男腔用假声翻高、往里吸气演唱的“立嗓”,和女腔的尾音翻高八度、使用假声演唱的小嗓,称为“讴腔”,清亮高昂,余音萦绕,不管是反映兴致勃勃的情绪,还是表现气愤难忍的心情,均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二是旋律朴实,行腔流畅,没有大幅度的旋律变化和音符跳跃以及较长的花腔拖腔,演唱起来吐字清楚,节奏明快,如唱似说,质朴自然;三是长于体现正剧,非常是喜剧气氛。
莱芜梆子表演的主要特点:一是粗犷豪放,长于夸张。花脸,非常是二花脸的“推圆场”,手掌撑开,前后推动,整个身体随之大幅度地前仰后合,靠旗前后摆动,推之见勇,动中见猛,舞台人物勇猛威武的形象栩栩如生,气派很大;二是朴实生动,生活气息浓厚。非常是小旦的台步,稍大而节奏稍缓,整个身躯从头到脚十分协调地共同扭动,上下浑成一体,酷似旧时代的乡村少女,使人感到亲切、生动,别具风味;三是边唱边舞,长于刻划人物,体现剧情,塑造舞台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
莱芜梆子的场面主要包括伴奏、板式和曲牌。传统的伴奏乐器分为三大件,大胡琴、作棱月琴和三弦,为了克服乐队音色高、嗓尖的弱点,随后去掉三弦,增加中音板胡,调式定弦同大胡琴,但比它低八度,组成了新的“三大件”。其他伴奏乐器有笛、笙、二胡等。1974年起,还将西洋乐器中的大贝司、大提琴、黑管、长笛等列入乐队编制,加强了低音区,增加了音域厚度,改善了音色质量。打击乐器的配备:除用空心檀木制成的梆子外,其余与京剧基本相同。其演奏特点,除配合唱腔板式的“打头”还保留它固有的风分外,其余“打头”(包括演员造型和武打等)已大量汲取了其他剧种的优势部分,较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莱芜梆子使用的板式共有29个,当中老一代班社传下来的27个,即大慢板、中慢板、快慢板、过眼腔、哭剑、慢流水、快流水、垛板、吊锣、快梆子、慢梆子、光才光、紧垛子、顶帘子、慢乍黄、快乍黄、大起板、大载板、小载板、紧板、哭迷子、金钩挂、呱达嘴、一串铃、娃娃腔、小放牛、大锯缸。排练剧目《红柳绿柳》时,在红柳《我要绣》的唱段中,新创了一个类似豫剧二八板的板式,定名为“柳板”;在《拐磨子》一场戏里,新创了一个3/4节奏的板式,定名为“柳调”。
莱芜梆子的曲牌比校丰富,已收集到的有117个。当中主要是老一代班社流传下来的,也有一部分是随后新创作的。大体可分为唢呐曲牌、丝弦曲牌和笛子曲牌三大类。
莱芜梆子包含梆子与徽调两种声腔。据1954年调查,莱芜梆子的传统剧目有267个。当中梆子剧目164个,徽调剧目103个。基本剧目称为江湖十八本,当中《两狼山》为梆子腔,《烧战船》等为徽调。
莱芜梆子历史上属于民间艺术,以莱芜、泰安、新泰为主要活动区域,随后流行于东至日照,西至平阴,南到临沂,北抵济南的广大区域内,但以在莱芜、泰安,新泰、沂源影响最深。在当地流传着“跑断腿,磨破脚,还不知赶上磨旦子(莱芜梆子著名老艺人)出角不出角”的歌谣,可见其魅力之大,影响之广。
十四、东平陵城的传说
东平陵城,始自春秋,兴于两汉。汉代为济南郡,济南国治所。曹操在184年,曾任济南相,而济南历史上唯一的皇帝王莽,就出生在东平陵城。1977年,东平陵故城遗址被发布为省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
十五、加古通
《加古通》亦称“打长板”,流传于济南市平阴县境内孝直镇宋柳沟村一带,距今已有400年历史。因为此舞是用打击乐为伴奏,鼓点打法是击鼓边、鼓心、闷鼓,同时舞者手中道具夹板与锣鼓配合,而发出“加古通、加古通,加古、加古、加古通”的声响,由此而得名。《加古通》历史久远,对其来源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源于古时祈雨祭祀活动。此后,《加古通》慢慢发展成为了一种春节扮玩的民间艺术形式,跳起此舞祈求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加古通》是山东省著名民间舞蹈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省市专家多次来宋柳沟村采风挖掘,并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国会演比赛中获奖。1965年,济南市歌舞团根据《加古通》的舞蹈语汇创作的三人舞《看庄稼》参加了“上海之春”华东六省一市文艺会演并获奖,华东各地争相学习演出,流行大江南北。此后他们又创作了舞蹈《巧姑娘》和《摘玫瑰》,在山东省文艺会演和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奖。三人舞《摘玫瑰》由济南青少年歌舞团携往英国演出,深受观众爱慕。1990年,在济南市舞蹈家协会、市艺术馆、县文化馆专家的一起努力下,把《加古通》由3人表演改编成9组27人表演的大型广场民间舞蹈,由平阴玛钢厂职工表演,1991年五月,平阴玛钢厂《加古通》演出队参加了“第二届山东省暨济南市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同年九月,又参加了“中国·济南91’世界旅游日”大型文艺演出。1992年春节,应邀参加“北京龙潭杯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大赛”,获得优胜奖。宋柳沟村表演的《加古通》,多次参加省居民间艺术比赛并获奖;1998年《加古通》作为山东重点民间舞蹈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2006年被济南市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十六、济阳鼓子秧歌
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济阳鼓子秧歌,继被济南市政府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舞蹈类)之后,2006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又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阳鼓子秧歌兴起于明朝永乐年间,已有2000年的发展史,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济阳鼓子秧歌区别在国家、省、市等各级艺术节上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表演奖、优秀演员奖。并多次赴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演出,博得了国内外的统一认可。
济阳县仁风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以其铿锵有力的节奏,变化繁多的套路,粗犷豪放的动作,和极具表演力的民间艺术手法,充分展现了广场舞蹈的丰富内涵,声震全国,享誉海外。
仁风鼓子秧歌历史渊源。据考证,雏形于夏商,提高于唐宋,兴旺于明清。分“快板”、“慢板”、“戏剧”三大流派,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改革开放后,仁风鼓子秧歌快速发展壮大,几十支队伍活跃在城市乡村。秧歌套路上百种,新旧套路,臻于完美。
“伞”、“鼓”、“棒”、“花”人物齐全,扮相俊秀,惟妙惟肖。在山东省暨济南市十四届民间艺术汇演中,均获最佳奖。“九一世界国际旅游节”开幕式表演,令三十多个国家的外宾惊叹。九三年,受中国文联和文化部的派遣赴西欧德、法两国文化交流,历时月余,演出四十多场,导致轰动,被各大媒体誉为“民族舞蹈之经典”、“迷人的东方芭蕾”。
十七、闵子骞传说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1,冬季,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骞严寒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闵子骞崇尚节俭,鲁国要扩建新库房,争取他的意见时,他批判说:“原来的库房就很好,为何再劳民伤财去改造?”孔子赞成他的意见,赞扬说:“这个人平常不乱说,讲出话来就非常正确。”
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治理费地。开始时闵子骞不允许,对来人说:“好好给我辞去这个职务,假如再来,我就离开此地到汶上去(暗指离鲁奔齐)。”可是随后经孔子劝说,还是任了费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村名闵子庄(今闵家寨)。他管理费地很有成绩,但看不惯季氏行为,最终毅然辞职。由此能够看出闵子骞刚正不阿的品行。
闵子骞曾随孔子去列国游学,病卒于长清县内。闵子骞葬于何地尚无确址,但他儿子闵沃盈葬在闵家寨却是人所共知。所以,闵家寨闵子祠成为海内闵氏续谱处和祭祀处。其面积约有二十余亩,曾十一次重修,有碑碣百余通。正阳门三间,上悬乾隆皇帝手书“笃圣祠”三个金光大字,今尚有遗址。
济南也有闵子骞的纪念祠堂,位于百花公园西侧。推开两扇虚掩的木板门,向南而行,就可看见一个高约两米的坟堆。在坟堆四周,立有数十尊石羊、石马、石狮、石龟、石佛、铜佛。此处还立着刻有“首批市级重点文物爱护单位”的石碑。据说,文革前(60年代)闵子骞墓规模还很大,当时墓区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200米。墓堆封土直径七八米,高十几米,周围还有合抱粗的古树30余棵,历代碑刻10余尊。文革时整个墓区遭到严重破坏,祠堂被拆掉,碑刻被毁,古树被砍,仅剩两棵,封土被挖去烧砖瓦,空暇处还建了鸡舍。文革后,很多居民多次呼吁,相关部门也做了努力,但至今未能修复。据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的同志推荐,文物部门日前已着手研究方法,准备让沉寂多年的闵子骞墓重见“光明”。
十八、华山华阳宫传说
华阳宫古建筑群是济南市一处古老的道教官观。位于济南市东北向,在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的平原地带。北依华山(又名华不注),南临镜光湖(又名金光湖),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相间有序,布局有致,是济南地区最大规模的古建筑群体,同时,遗有五百余平方米的古壁画。所以,1979年九月三日被济南市政府发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华阳宫,因位居华山之阳而故称。华山,又名“华不注”山,“华”,古通“花”,“不”,(夫)的本字,读如跗,“谓花蒂,言此山孤秀,如花跗之注于水也”(《山东考古录》引伏深《三齐记》)。金代以前,华山至鹊山之间是一片1,与大明湖相连,史书称谓鹊山湖,又称莲子湖。华山独峙,旁五连附,在水中倒映,如水中芙蓉,而故称。
华阳宫是古建筑群中的一座庙,因其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所以,在口语上概称为华阳宫。实际上还有道观棉花殿、龙王庙、三皇宫、三元宫、关帝庙、泰山行宫及佛教的净土庵等寺观,殿宇众多,神像各异,被古人称为“济南巨观”。
十九、五月十三祭天习俗
在柳埠镇一带,人们对农历的“五月十三”这一不属于所有节日的一天比较重视。这天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要买酒割肉,包水饺,过得十分盛大。传说:这天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是肯定要下雨的。于是,又有了“大旱小旱,不过五月十三”的预言。
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三日,平常处于夏至或小暑季节间的前后,正常的气候都有降雨的过程,气候不正常的年份亦有不下雨的。而民间称此日若下雨,便是关公在“磨刀”,其磨刀的用水是从南天门处降下凡间,下雨便是吉兆,雨越大越好,预示当年的光景必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倘若次日不下雨,则属不吉之兆,预示当年兴许有“自然灾害肆虐”兴许“社会动荡不安”的说法。长期以来,民间以此作为察看天气迹象和社会动态的参照物,并广泛流传为口头谚语。这就是五月十三日人们指望的的甘露细雨。
每年农历五月,假如遇到旱天,我们的先人都会怀着期盼的心情说:“五月十三日是下雨汛头,关老爷要下磨刀雨呢!”然而,这场磨刀雨还是关羽从东海龙王那儿借来的呢。
传说关云长的英灵升天后,玉帝赐命为“三星都督总管雷火瘟部宜府酆都御史”。关云长受命之后,在南天廷就任,时常下凡间察访,关怀农夫疾苦,呼风唤雨,使世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自晋代以来,四海八方的1都督辖当地的老百姓建“关帝武庙”,与尊崇孔夫子的文庙并列。历代以来各地“关帝庙”前的香火都很旺盛,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举世闻名。此消息传至南海,却惹起南海恶龙的妒忌。有一年正值庄稼扬花吐穗之际,恶龙趁关公外出不在南天廷之机,便翻起逆浪,张开血盆大口,吸尽江河溪流之水,致使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庄稼干旱枯萎。眼看庄稼将颗粒无收,农夫们焦急地如热锅上的蚂蚁,纷纷到各处关帝庙祈祷降雨,哭号之声连天贯耳。在南天廷代管此事的关平、周仓二将力敌不过恶龙,见形势不妙,遂骑上千里驹,寻找关公回来制服妖龙。当关公返回南天廷时,俯瞰下界一带山川,白地千里,旱情严重。关公非常愤慨,连夜具奏本,翌日早朝启奏玉皇大帝,请旨擒服妖龙,为民除害。玉皇准奏,并赐“先斩后奏”的令牌。关公回到南天廷后,马上调遣周仓、关平二将率领天兵,定于农历的五月十三日吉时,在南天门外磨利青龙大刀而后出征。是时,其磨刀的水洒落人间,构成微雨,而后天兵共同涌到南海与妖龙展开撕杀恶战,最后擒住恶龙,拔了龙须,抽了龙筋,逼使妖龙吐出满腹之水,旱情消逝,恢复了风调雨顺的景象。
关公为了记取次此教训,遂于每年五月十三日亲自在南天门外磨刀1并降雨霖。所以,民间百姓为纪念关公磨刀降恶龙、解除灾难疾苦的恩德,把此日作为“关帝救生日”,到关帝庙盛大1焚香膜拜、敬献供品、祈祷平安。久而久之,却讹作关帝的“诞辰日”来祭庆。实则不然,每年五月十三(传说是初三)至十月共有三天时间是关公的纪念日。即:五月十三“磨刀日”、六月二十四诞辰日、十月遇害之日也称神日、受死日。
在柳埠镇的祈雨仪式源于晋朝年间。有一年,柳埠镇黄巢村一带出现了百年未遇的大旱。为了解救那些快要被“渴”死的庄稼,人们萌发了向老天爷“祈雨”的念头。在一个非常酷热的中午,村民正在商量怎么样祈雨时,蓦地发觉一条小白蛇从“将军庙”里爬了出来,在当时仅有的一潭水洼前来回的爬动。有人说这是关公的化身,仅仅有他帮忙才可以祈求到“甘露细雨”,人们赶紧顶礼下拜,并马上将这条白蛇请回“三官庙”内供奉起来(三官庙:土地、观音、关圣),并派专人看护。人们决定自发地组织成立一支“祈雨”大军,打出“帅”字旗、“龙”“虎”旗(两面旗为红色牙、白色心,一面书写“风调雨顺”,画着“龙”的画像。一面书写“五谷丰登”,画着“虎”的画像),去柳埠的天齐庙“祈雨”。“祈雨”大军尽管是村民们自发组织的一支队伍,但他们也有严格地组织纪律的约束:一、祈雨前,首先要“晒驾”,即在村内三官庙前摆上方桌,从庙内将“官老爷”的神像“请”出来,供在桌子上,将用柳树条编成的“柳条帽”戴在官老爷的头上,日晒三天,名曰“晒驾”;二、在晒驾的三天之内,所有人不准到河道内洗衣着、洗澡、倒垃圾等;三、全部参加祈雨的男性在三天之内不准与女性1,已婚女性一律不准参加祈雨活动。四、三天以后,若天仍不下雨,就准备起驾,开始祈雨。
“祈雨”队伍在锣鼓队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帅”字旗和“龙”、“虎”旗。紧跟在后面的是专人扮装的“老龙王”,这位黑脸的老龙王身穿蟒袍玉带,坐在四人抬着的“龙椅”上,样子十分威武。紧随其后的是有二人扮演的“雨鳖子”,他们的脸上各画着一只张牙舞爪的“水蝎子”,身穿彩色服装,每人手持两根花棍,上缚花布(成打布幅样),边走十字花步,边向龙王摇晃。这时,身穿蓝色服装的“捕捞王”,肩挂铜铃、腰系红腰带,一边走,一边晃动着身上的铜铃。在他们的后面是由二人化妆成花脸的“分水夜叉”,他们手持“三股叉”,又叫“马杈”,边走边跳。接着由四人涂成五彩花脸扮演的“雷神”,每人手持一对用红花布包裹的铜锣,边走边舞着花样,表明天空快要打雷的样子。这时化妆成红白花脸的“霹雳将军”身穿红花色服装,一手持木锤、一手持木凿子,边走边砸凿子,表明闪电的来临。然后,有未婚女子扮演的“风婆婆、雨婆婆”,身穿彩色服装,有的手拿扇子边走边扇,有的手拿簸箕边走边扬。后面跟来的是“普云童子”(人数不限),个个左手持镜子,右手拿扇子,边走边做规定的动作。走在最终面的是手拿簸箕、彩色三角旗的若干陪衬人员,他们边走边高喊:“甘露细雨喽”,“甘露细雨喽”,整个“祈雨”队伍蔚为壮观。
“祈雨”大军出发前,首先去将军庙处“取水”,他们先在将军庙前焚香、烧纸,然后从东路出发(即:黄巢-窝铺-柳埠),从西路(齐城村一带)返回。在路过“岱密庵”大庙时,祈雨队伍仍要在庙前烧香、叩头、扎街(打场子)。沿路村庄的村民为了迎接祈雨大军的来到,都要举办盛大的迎接仪式,村民都各自在自我的家门口备下熬好的稀饭、绿豆汤、干粮等,有的还亲自将食品送到祈雨人员面前。来到天齐庙后,奔上天齐庙108级台阶,祈雨人员首先在庙内的东西廊坊焚香、烧纸,然后由“老龙王”领头跪拜在正殿,向天老爷“讨签”。授签后,庙内的和尚根据竹签上的字,告诉老龙王:天有大雨、赶快返回。祈雨大军领“旨”后,疾驰返回,每次刚到齐城村头,瓢泼大雨便倾盆而下。
据老人们回顾说,祈雨每次都不落空。他们说,最终一次祈雨是在1946年,后被驻柳埠的土改工作队制止,再也没有搞过这样的活动。但在2000年八月,济南市制锦街小学的学生组成的“走进大自然”夏令营,在黄巢村的“和尚帽子”山顶处宿营,村内的文艺团体为了迎接这些小儿童的来到,敲锣打鼓,打出仿造的“龙”、“虎”旗和杏黄色的“帅”字旗,与学生们在宿营地举办了文艺联欢。柳埠天齐庙处的部分村民听到锣鼓声,有人说:“黄巢又祈雨了”。果然在第二天上午约10时左右,一场大雨瓢泼而下。这场雨只下在了黄巢村附近的几个村庄,这也许是一种巧合吧。但多少年来,黄巢祈雨的故事,一直成为柳埠一带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五月十三祭天习俗在柳埠镇流传很久,一直以来是群众自发的一种活动,人民群众在无法与灾害抗争的情况下,借助关公来斗争,反映了人民的纯朴、善良的本质。五月十三关公磨刀,在柳埠流传甚广,为纪念关羽,缅怀义士。集中表现了人们心中愿望,心灵呼声和精神寄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现在看来,尽管有迷信色彩,我们会辩证的看待的。现在,已成为济南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花鞭鼓励
花鞭鼓励流传于山东商河一带,是旧社会穷艺人乞讨卖艺的工具,据老艺人王厚风、王安奎、张凤云等口述;光绪二十九年间,当地以卖唱为生的王立礼、王文义两兄弟在北京卖艺时拜流荡在京的艺人李桂珍、李明雄兄弟为师,学会了花鞭鼓励。回乡后苦练技艺,并把花鞭鼓励传给了当地艺人。宣统三年,王立礼和王立义俩兄弟的精湛技艺被清朝官吏看中,召进宫廷为皇帝表演,在打花鞭鼓励中栓鼓的绳子断了,皇帝即将命四王拿来一捆黄龙绳送给兄弟俩。以后村上逢办喜事都用黄龙绳-嫁妆车,时至今日,黄龙绳的故事被当地人传为佳话。
【一】基本内容
解放前花鞭鼓励称为花鼓,解放后专业人员称它为花鞭鼓励,花鼓在表演时身背腰鼓,双手各持一尺多长的花鞭,鞭头用牛皮结成疙瘩,双边同时挥舞,变换多种姿态,鞭头击中鼓面中心,打出多种花点,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花鞭沸腾似金蛇狂舞,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鼓音咚咚,像战马奔腾,使人情绪振奋,人潮沸腾。
【二】花鞭鼓励的道起到鞭、花鼓、服装等
1、鞭:长度为50厘米,区别拴在两个鼓捶上,此鞭是由两牛皮条制作的。从鞭头开始向上区别系有两个疙瘩,鞭子粗如小指,上面缠有多种彩色毛线,所以称为花鞭鼓励。
2、花鼓:样式同腰鼓相同,两个鼓面用牛皮所蒙,鼓面的直径为15厘米,鼓棒是由木料制作的,颜色为大红,鼓长30厘米,此鼓系有一条红绸带,以便背在肩上。花鞭鼓使用通常腰鼓,用小锣小镲伴奏。舞者头系白毛巾,身上穿着短衣,斜挎腰鼓与左胁下,双手各持一鞭,鞭杆长22厘米,鞭条长50厘米,鞭梢系成疙瘩。表演时击鼓方法奇特,两条鞭上下翻飞,甩至背后,胸前,胯下准确地击打鼓面,鞭飞鼓鸣,独具一格,引人入胜,艺术效果非常强烈。有前八步,后八步,鹞子翻身,鲤鱼跳龙门,古树盘根,张飞骗马,苏秦背剑,二龙吐须,金丝葫芦,菊花盖顶,黑狗钻裆,就地十八滚等30余种。
3、服装:表演者为武生装扮,头戴马尾透风(巾)帽,上穿黑跨衣,腰系緞子,大带,并带腰襟子(黑色),下身穿黑色灯笼裤,脚上穿薄底快靴。白毛巾罩头,上身穿白色对襟便衣,腰间系一条红绸子,下身穿蓝色彩裤,脚穿黑圆口布鞋。
【三】基本特征
花鞭鼓励自构成以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构成了如下基本特征:1、伴随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而构成的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2、在长期的民间艺术活动中,花鞭鼓励构成了与礼俗活动程序性特征;3、场阵的变化特征,花鞭鼓励场子变化多变,舞蹈动作规范有固定的节奏,构成了独特的舞蹈阵势。4、互动性特征,观众对通常民间舞蹈只是欣赏,但看花鞭鼓励有一种团结拼搏跃跃欲跳之感。
二十一、东岳泰山-长寿桥的传说
泰山黑龙潭上,有一桥飞架东西,似龙潭横生一道浓眉,与游人传情;如山涧跃出一条彩虹,为龙潭增姿加色。桥身朱红,与两岸青山相映成趣;人行其上,俯视龙潭胜景,纵观西溪豁达之秀色,确是美不胜收。这便是引起注意的长寿桥。
长寿桥,是一九二四年张宗昌督鲁时,兖州镇守张培荣所建,不过不是为了方便百姓。
据说张培荣怕老婆怕得出了名,即使在兵士面前威风凛凛,在老婆面前却是俯道贴耳,百依百顺,对他来说,老婆的言语就是圣旨,就是军令。张夫人驾驭着这样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便挥霍无度,肆意玩乐。一天,她听说泰山风景优美,相当多人都在那里1神仙,她也心血来潮,想修道成仙,立地成佛。于是就让丈夫到泰山来征地造庙。
张培荣“领旨”来到泰山,他见黑龙潭附近,青山四围,绿树成荫,翠竹亭亭,银杏参天,清流夹道,步移影换,上有傲徕、芙蓉两峰拔地通天之宏伟,下有龙潭飞瀑、细流淙淙之清幽,真乃绝胜佳处,正是修道成仙的好地方。于是决定在此建庙,尊其夫人为“无极真人”,所修之庙便取名“无极庙”。
无极庙修成,张夫人便身穿袈裟,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中,张培荣率所属各县的大小官绅和附近的百姓,对“无极真人”叩首作揖,顶礼膜拜,并刊印无极真经,散布各县,开卷便是无极真人的道装神象。张培荣尊其夫人为神女仙子,自愧不如,便将为自我1的石碑立于无极庙门外。
庙在溪西,出入下山都要过河涉涧,实在不方便,张培荣又在百丈崖上修了一座长桥,为了取悦张夫人,让她道成仙,长生不老,便将此桥取名为“长寿桥”。
再说无极真人,十天半月坐在莲花宝座上还感觉新鲜,时间长了那莲花宝座也感到不怎么好坐,实在受不了寺庙生活的清苦,便不声不响地“隐退”了。
二十二、济南结婚习俗
1、提亲
受到古代礼仪的熏陶,山东济南人更加的重视门当户对以及
八字相合,并且也都非常的重视双方的品貌,通常都是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双方父母以及男女双方允许的话就能够互换庚帖,也就是互换
生辰八字请
算命先生测算。假如说
八字相合就能够基本定下来,若是
八字不相合婚事就会有夭折的惊险。
2、定亲下聘礼
两方若是都允许结婚的话就能够正式的举行定亲仪式,男方要下娶贴,要是印制有金色龙凤的贴子以及双喜字的大红书帖,贴上写上天作之合、天配良缘、百年好合等等吉祥成语,女方则在回柬上写上谨遵玉音和四字吉言答应婚事。男方送请柬的时候还要送聘礼,包括金银首饰、衣物以及喜点等等,平常都是有礼单的,聘礼都是要雇人抬着由媒人带着去女方家。当然女方也是有回礼的,包括靴子、衣料、帽子、文房四宝等等。
3、婚礼
济南地方流行初婚的人士的婚礼仪式要在中午12点前结束,不过这个婚俗并非是整个到济南地区都有的。传统的中式婚礼进门非常的讲究,新娘子进门前一定要放鞭炮,并且新娘子进门一定要先迈火盆,再迈放着苹果的马鞍,象征着红红火火,平平安安。进入正厅新人要拜天地,一拜天、二拜地、三拜高堂、四拜夫妻,这里的拜是要磕头的,而不是简单的鞠躬。
山东济南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能够说这个城市保留着许多老祖宗以前的规矩,所以是中国的习俗的一大代表。假如说大家想要有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婚礼的话,可以 采纳济南地区的结婚风俗习惯。
传统的婚礼上新娘嫁入门是用八抬大轿,而现在咱们的婚礼大部分会选用豪车,期望自我的婚礼既风光又场面,在济南结婚你能够挑选6辆、8辆、9辆婚车,通常情况下宝马、奔驰、奥迪用得最多,能够说是爆款婚车了,假如您婚期将近,还没有预定吉车嫁到的婚车,可得抓紧预定了,吉车嫁到的婚车车型很全,价格也相对合适,会根据您的预算挑选适当您的婚车。
二十三、济南丧葬习俗
济南自古受儒家慎终追远的传统影响。建国前,民间对丧葬礼仪极为重视,丧仪繁琐铺张,且封建迷信色彩浓重。习俗相沿,以丧事的盛大与否,视为子辈孝道的尺度。葬俗为木棺土葬,儿女侄孙均戴孝,儿女服孝期为3年,侄孙辈服孝1年。子女在1年内不得剃头理发和化妆,称“哀戚毁容”。家中3年内过年不贴春联等。丧仪主要程序有小殓、停灵、报丧、大殓、点主、开吊、发引、摆祭、下葬和下葬后的圆坟、作七、忌日祭等。丧仪日程,少则五至七日,多达半月之久不等,耗费甚巨。通常人家,人过50岁,晚辈即开始为老人做寿衣、打棺材(称“寿棺”、“喜棺”)、修坟穴,准备后事,被视为孝顺。
1、小殓
死者将近气绝时,家人急速给死者净身、穿寿衣,俗称“小殓”。寿衣为棉布或绸料的棉衣和单衣,忌用缎子和皮毛料,颜色忌用黑色,着衣件数讲究着单不着双,最上等的是讲究有7根领,有的只穿三两件,也要多缝上几根衣领。寿衣上钉布条,不可以钉扣子。穿好寿衣后,给死者口内含1枚铜钱或1粒珍珠,再让死者一手握钱币,一手握小米饼子,称“打狗饼子”,传说是为死者在冥间应付饿鬼和恶狗用的。给死者身覆衾被,用黄表纸或白布盖脸。然后,将灵床移至堂屋中间,灵床前设供桌,供上一满碗不甚熟的小米干饭,称“倒头饭”。家人拈香、焚纸、举哀后,子女们跪在灵床旁伴灵。此时即为“遵礼成服”。
2、报丧
人死之后,马上差人前往亲友、街坊邻居家报丧。城市上层人家,多是先发出请知帖,在亲友中请人协助办理丧事。办理丧事的有总理总管丧务,另有内柜、外柜、管厨、知宾等。总理差人给亲友送“长班条”和讣闻,讣闻格式要求称谓得当,具名皆为男人,父亡称“孤子”,母亡称“哀子”,父母皆故称“孤哀子”。有的官商之家还随讣闻发出“哀启”和“行状”。哀启是由孝子具名详述死者生平、嘉言懿行的启事;行状是请名人为死者撰写的传记,用以征求诔文、祭文、碑文等。丧家的大门和屋门,均斜贴一白纸条,称“封门”。再用2尺长的秫秸夹几张火纸,插在大门框上。男丧插在左方,女丧插右方,称“出单”,以示家有丧事。
3、着丧服
俗称“戴孝”。死者家中成员身穿白布袍,鞋上缝白布盖鞋帮,区别谓“孝衣”、“服鞋”,统称“破孝”。死者之子、妇和未婚的女儿,要在孝衣外披麻巾、扎麻绳,孝子头戴白布堂巾,上加麻梁冠,堂巾旁坠两个棉花球,如父尚在的在右边钉,母尚在的在左边钉,表明极端哀痛,塞耳不闻外事。孝妇孝女头扎白布和白头绳。旧时的丧服制度,以亲疏为等差,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统称“五服”。斩衰为最重的丧服,服期3年;齐衰次于斩衰,服期1年;大功服期9个月,小功服期5个月,缌麻服期3个月。
4、指路
人死的当晚,家人购置多种纸扎(俗称扎彩),在大门外焚烧。如死者为男人,要烧纸扎的马和马夫,如是女人则烧纸扎的轿和轿夫。焚烧时,子女绕火正转3圈再倒转3圈,并一边呼喊着对死者的称谓,一边高喊:“上西南!”,是为亡魂指路,亦称“烧倒头人子”。
5、报庙
亦称“送浆水”。人死的当天,孝子率子孙们,端一木盘,上置香炉、线香、火纸,提一浆水桶,去土地庙或十字路口,燃香焚纸,浇奠浆水。传说人死之后,必先到土地庙再去冥间。此举是为贿赂土地爷,使其对赴冥间的亡魂给以关照,以浆水馈赠野鬼,使亡魂免受凌辱。浆水需连送3天,最终一次,女婿和外甥亦同去。送毕浆水,哭泣着返回家,再拈香焚纸举哀。
6、送盘缠
送浆水后,接着要送盘缠,即给西行的亡魂送路费。城区人家多是在大门外不远的街口,乡村多在庄外的十字路口,焚烧一些用金银纸箔折做的元宝、锞子和打上钱印的烧纸,还有再烧一些纸扎彩,扎彩有牛、马、轿、金山、银山、聚宝盘等。焚烧时,家人拜祭,以示送亡魂起程赴西天。
7、接三、送三
人死后第三天晚,家人端木盘,盘内置香炉、线香、烧纸,到大门外,面向西南方向,把线香点燃竖在墙根,家人跪拜于地,一人将大门框上插的挟单拔下,用挟单的秫秸夹取线香放入盘中,端回家中灵前,把挟单与线香一齐焚烧,即表明已将阴魂接回家中。这时,全家人要肃静,在灵前供饭,并依次跪拜,退至室外,关闭屋门,约待一个时辰后再开屋门,复拈香焚纸跪拜,把香炉放至木盘,端至大门外,向西南方向跪拜,表明将亡魂送走,再回家举哀。此举即认为是将亡魂接回家中,省视后又送回冥间,俗称“接三”和“送三”。古礼称“招魂”。
8、大殓
俗称“入殓”。人死后,家人将备好的棺材油漆好,富有人家所置棺木多为柏木的,其次是杉木的,要油三四遍漆。贫穷人家多是柳木的薄板棺材,外面只涂一层黑色,俗称“大头匣子”。入殓时,将棺材抬至灵床侧,数人将死者抬起,先将褥子、枕头移入棺内,再徐徐纳尸入棺。此时,家人再次用棉球沾酒为亡人净面,使死者闭眼合口,家人要忍悲,不可以将眼泪落在亡人脸上。再将殉葬品放入棺内。民国以前的富有人家,多用金银珠宝作殉葬品;以后,用贵重物品作殉葬品的渐少。殉葬品放毕,马上盖棺下销,此时子女要在旁跪祈说:“爹(娘)!收钉!”不然有钉不易进之说。棺头用白铅油书写“某公讳某字某行几之灵柩”,在乡村则只在棺头书写一白色或红漆的“福”字。清末,如生前有官职的,则用整幅红缎子,上面用白铅粉书写死者曾任的最高官衔,覆盖于棺。
9、点主
入殓后,家人为亡者做一木制牌位,称“神主”。亦为后辈世代供祭的祖先牌位。官商富有之家,丧礼中,要举办盛大的书主、点主仪式。丧家先请人写好神主牌,神主牌约2寸宽6寸高,中间一行写“显考(妣)某某府君之神主”,旁写其生卒年月日和时辰,落款写“孝男某某奉祀”。所写的“主”字不点上面一点,留待“点主”人用珠笔点上。点主人,要请有名望的人士担任,但不可以是曾任知府、知县等掌握过生杀之权的执法官吏,因避讳其曾在死囚名字上点珠点。点主时,由赞礼人唱词引导,由两位襄点大宾陪同点主人,用沾珠砂的毛笔点上“主”字上面的点。点毕,孝子要脱去孝袍,着素衣,身披红毡,跪叩致谢,设宴款待书主、点主和襄点大宾。
10、开吊
开吊为停灵期内最大的丧礼。开吊日,亲友来灵前吊祭,称“吊丧”、“吊孝”。死者长子跪于灵前左侧答礼,诸子侄跪于右侧。“杖期生”(杖,是居丧期拿的棒;期,是一年之丧。期服用杖的称“杖期”;不必杖的称“不杖期”,如嫡子为庶母丧。“夫为妻服,如父母不在,亦为“杖期生”)或“期服弟”站于祭台上左方,“不杖期生”或“期服兄”站于祭台下右方,对吊客拱揖酬谢。女眷跪伏棺的两旁,吊客吊祭时,即号啕齐哭。棺前设拜垫,济南有女吊客要先哭后行礼和男吊客行三叩头或三鞠躬礼的礼俗。开吊日需进行一至三天不等。此期间有账房专管收受“奠礼”,吊祭者多送烧纸、锡箔、祭帐等,亦有的送挽联、冥洋、冥钞等。40年代后,多是送现金。开吊期间,丧家雇用乐班吹奏哀乐,有的还请和尚、道士唪经,超度亡魂。
11、温锅
解放前,乡村人家,通常在亡者下葬前一天夜间,家人带平底锅、柴草、食用油及和好的糕面团,到挖好的墓地前煎糕,俗称给亡者“温锅”。糕煎好后,带回家至灵前全家食用,谓之同亡者共吃最终一顿饭。此俗,解放后渐无。
12、发引
俗称“出殡”、“出丧”、“发丧”等,是埋葬死者前最终的丧礼。出丧有大丧、小丧之分。旧时,有特意承办出殡事宜的幡杠行。通常出丧的只用8人抬杠,数个吹鼓手奏丧乐。出大丧的则有16人抬杠,多名吹鼓手和数对仪仗,最大的丧要有24或32人抬杠,最多的有48或64人抬杠的,但不多见。仪仗中有成对的木制涂漆的金瓜、斧、朝天镫和雪柳、素色旗帜等,有的仪仗队可摆出一公里地远。发引日晨,丧家及亲友执绋致祭。午时启灵,礼相将盛倒头饭的碗砸碎谓之“辞灵”,之后由1名有力气的杠夫面朝前背棺,8人在棺左右,1人在棺尾,均双手托棺底,以摔碗为号,10人将棺抬起,丧家男女伏地号啕大哭。抬棺者跟随杠夫首领的敲梆为号,齐步抬棺至大门外,将棺放置于大杠架上,罩上棺罩。孝子等哭跪在杠前,长子打“领魂幡”,摔碎一瓦盆(俗称“发引”)后,杠夫开始抬棺前行。大丧的仪仗队罗列顺序是:最前面是纸扎的开路鬼和先导神;后来是挽联、雪柳队、花絮队、铭旌亭、影像亭;再后是吹鼓手和唪经送葬的和尚;再后来的是在棺前送葬的男亲友,当中死者的女婿要在孝衣的臂袖上粘一红纸剪的小蝙蝠,并专管沿路撒“买路钱”,男亲友后面是身穿重孝服手拄哀杖的孝子孝孙引棺前进。在棺后是用孝袍兜饼的长子媳和着孝服的众女眷。沿途有亲友摆设的路祭,孝子要跪领叩谢。出丧的队列,出家门先抬棺向西行,绕街过市,再出城抬至墓地下葬。
13、下葬
旧时,中上层人家多是有自我家族的墓地,亦称林地、祖茔。济南城区人家,多是请幡杠行的专业人员办理下葬事宜;乡村人家,是由本村乡亲中的壮年男子办理。济南地区的坟墓多是“窜洞子”圹穴,即先下直(竖)坑,再沿坑底掏一横向洞穴。下葬时,悬棺入直坑,再推棺入横洞穴内,用石板封洞口,坟土堆在直坑上,坟状呈马鬣式。富有人家则用砖石作拱碹墓顶,称“大发碹”。通常人家是用砖石将直坑砌成石匣,下棺后,上口盖条石,坟土堆在石匣上,俗称“金井子”。最简易的是挖一能容棺的直坑,坟土堆在棺上,俗称“直坑子”。掩土时,要由亲族中有地位的人先铲第一锨土,后来众人扬土,堆起坟头,坟前立碑。
14、葬后祭祀
下葬三日后,家人持祭品去墓前拜祭,俗称“圆坟”。自亡故之日始,逢七天要上坟祭祀,直至五七,以五七为最盛大。五七上坟,必有亡者之女儿哭泣,传说是女儿的哭声能打动五殿阎罗,放亡魂过关。此后,再至百日、周年和每年的清明、农历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家人要去坟前致祭。
建国后,仍沿袭木棺土葬之丧俗,繁琐迷信的丧葬仪式渐简化。60年代,济南建火化场,慢慢推行火葬。通常丧礼,人死后,家人发讣告给亲友,家人臂带黑纱,吊唁者胸前戴小白纸花,赠送花圈,上挂挽联。通常停尸3天,即运送死者至火化场,举办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仪式。举办告别仪式的时间,根据死者的家庭情况而定,假如死者家中尚有老人在世,于上午举办告别仪式,反之则在下午举办。火化后,有的将骨灰盒存放火化场骨灰堂,有的取回家中或埋至地头田边。近年购买墓地埋葬骨灰盒的渐多。在办理丧事时,有一部分人家仍沿袭叩头报丧、烧纸祭奠亡人等旧的丧俗。
二十四、济南市饮食习俗
1、草包包子
草包包子是济南市的传统名吃,由于这道美食的创始人张文汉先生的外号叫“草包”,所以就以他的外号命名草包包子。草包包子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是济南“土生土长”的美食,是许多济南人从小吃到大的滋味。草包包子不但外形美观,并且吃起来汤鲜味美、口感细腻,很受欢迎。
2、糖酥煎饼
糖酥煎饼是济南的传统名吃,是用小米为原料,加上白糖和香精打成米糊,然后烙制而成。吃起来薄而酥脆、香甜而不腻口。
3、荷花粥
荷花粥是济南的著名小吃,是用大米煮粥,在粥快煮好时加上荷叶盖在粥上,用文火焖至荷叶变成淡绿色为止。喝起来带着荷叶的清香,是济南人家家户户常常会做的粥品。
4、亮亮拉面
亮亮拉面是泉城济南的十大名吃之一,由于店主名叫罗亮,所以取名亮亮拉面。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很有特色,亮亮拉面起到一(汤)清、二(面条)黄、三(辣椒油)红、四(香菜)绿的特点,曾多次获得多种名吃称号。
5、孟家扒蹄
孟家扒蹄是济南的老字号名吃,怎么做得不晓得,但是吃起来软烂香醇、酱香浓郁、肥而不腻,一次吃上几斤感觉都不过瘾。
6、馓子
馓子是济南的传统名吃。尽管我也吃过许多其他地方的馓子,但是济南的馓子确实是最好看,也是最好吃的。济南的馓子细如线绳、外形完整有型,看上去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吃起来有点微咸但是很酥,嚼起来很香。济南人吃馓子还比较讲究,要配上马蹄烧饼或者甜沫共同吃,他们感觉这样才最美味。
7、油旋
油旋是山东济南的特色传统名吃,济南人吃油旋时大多都爱好配一碗鸡丝混沌,油旋的焦香酥脆、葱香透鼻,加上鸡丝混沌汤的鲜美,简直妙不可言。别看油旋只是个小吃,在整个山东可都是非常有名的,是省级的非遗产品。
8、甜沫
甜沫是山东济南的特色传统名点,是“泉城二怪”(茶汤和、甜沫)之一。之所以说它怪是由于名叫甜沫却不甜,而是咸的。甜沫是用小米面熬煮出来的咸粥,是济南当地很大众的粥类,济南人早餐和晚餐都会常常喝到甜沫。
9、布袋鸡
布袋鸡是济南夏津县的地方传统名吃,又叫“海味什锦鸡”,由于成品看上去很像布袋,所以取名布袋鸡。布袋鸡是选用散养的土鸡作为原料,宰杀去毛后从咽下切个小口,剔除骨头和内脏,然后把海参、鲍鱼、火腿等名贵食物装入当中,先用油炸至金黄,再上蒸笼蒸制而成。布袋鸡的特色:肉鲜馅大、肥而不腻、香嫩可口。
10、黄家烤肉
黄家烤肉是济南的名吃之一,早在清朝初期就已经很有名了,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黄家烤肉是将整只猪去毛去内脏,加上调料腌制后放进烤炉里烤制而成。刚出炉的烤肉香气扑鼻、光是闻着就很有食欲,吃起来皮酥肉嫩、肥而不腻、越嚼越香。
11、胡庄玫瑰花球
胡庄村座落于济南市平阴县,平阴玫瑰是中国玫瑰的代表,素有“平阴玫瑰甲天下”的美誉。胡庄便是平阴玫瑰的核心产区。胡庄玫瑰花球就是用平阴玫瑰为主料,加入阿胶、芝麻和蜂蜜等,经过特有的工艺制作而成。吃起来口感很细腻、也很有嚼劲,并且越嚼越香。
二十五、济南名人
1、古代
李清照
辛弃疾
张养浩
边贡
李攀龙
邹衍
墨翟
鲍照
伏生
闵子骞
罗士信
王士祯
邹衍
扁鹊
义净
张起岩
马国翰
李开先
娄敬
秦琼
房玄龄
于慎行
周永年
魏祥
2、近现代
张树元
代路
路也
郁葱
上官云相
武中奇
张海迪
钱海燕
张悦然
罗干
毕克
孟洛川
颜廷利
丁英素
关友声
蔡玉水
柳子谷
黑伯龙
弭菊田
岳祥书
魏启后
王雪涛
李苦禅
欧阳中石
韩美林
王传银
张望
黄东雷
张志民
路军
巩俐
周慧敏
李媛媛
王力可
陈瑾
伊能静
柳云龙
孙周
孙淳
苏岩
马艳冰
苏芒
窦文涛
朱逢博
羊莅新
李金铭
胡海锋
魏婧
李延佳
怀进鹏
张雨浦(回族)
巩晓彬
韩鹏
张琳芃
金子涵
宋昕冉
王艺瑾
李一桐
金晨
宋伊人
周放
吴优
翟潇闻
田庆盈
潘长江
曹雪涛
还有李白、杜甫、苏轼、苏辙、曾巩、元好问、赵孟頫、王士祯、蒲松龄、老舍、季羡林、任继愈、欧阳中石、曹操等古今杰出的作家和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或求学为官,故有“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二十六、济南市著名景点
(一)天下第一泉风景区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座落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市中心,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由“一河(护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三大泉群)四园(趵突泉公园、环城公园、五龙潭公园、大明湖风景名胜区)”组成,是集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于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总面积3.1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公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
山东省的省会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因泉水众多而得名。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座落于济南市市中心,由“一河(护城河)一湖(大明湖)三泉(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三大泉群)四园(趵突泉公园、环城公园、五龙潭公园、大明湖风景名胜区)”组成。景区以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为核心,泉流成河、再汇成湖,并与明府古城相依相生,泉、河、湖、城融为一体,集中展现了独特的泉水水域风光。
泉城最负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三大泉群71处名泉齐聚景区,其数量之多、形态之美、水质之优、历史文化之厚、科普科研之价值,堪称世界之最。景区总面积3.1平方千米,是国家重点公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济南市首家国家5A级景区。
趵突泉公园因趵突泉而得名。它是5A级景区天下第一泉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座落于济南市中心繁华的泺源大街中段,南望千佛山,北通大明湖,东与泉城广场相连。园内的趵突泉成为“泉城”济南的标志,与大明湖、千佛山合称“济南三大名胜”并位居三大名胜之首。
趵突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史书记载,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泺”即趵突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说:“泺水出历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始称此泉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千百年来,无限神奇和充满了诗情画意的趵突泉,倾倒了无数名人。诸如宋代曾巩、苏轼,金代元好问,元代赵孟頫,明代王守仁,清代王世禛、蒲松龄、何绍基等都有咏泉佳作。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在趵突泉边题诗刻石,颂扬名泉,乾隆还御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见诸文字在1400多年前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隋唐时名"历水陂"、"莲子湖",宋时又称"西湖",金代又称"大明湖"。其水来源于珍珠、濯缨、芙蓉诸泉,有"众泉汇流"之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是其一大优点,并具"蛇不见,蛙不鸣"的自然生态之谜。
现今大明湖座落于济南旧城区内,公园面积86公顷,湖面46公顷,水深平均2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特色的写照。湖上鸢飞鱼跃,画舫穿行,岸边繁花似锦,游人如织。湖畔有历下亭、铁公祠、南丰祠、汇波楼、北极庙和遐园等多处名胜古迹,当中历下亭、铁公祠为市级文物爱护单位。
北极阁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北极庙、真武庙,是一座道教庙宇。北极阁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乐年间重修。庙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台上,由前后殿、钟鼓楼、东西配房组成。正殿内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龟蛇二将、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传神。正殿两侧壁上绘相关于真武-成仙的壁画,起到极高艺术价值。后殿名启圣殿,供奉着真武父母的塑像。
铁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明建文帝时,燕王朱棣南下夺权,攻至济南,铁铉率军民坚守,屡挫燕王。朱棣攻下南京,自立为帝后,铁铉终因兵微将寡,被俘牺牲。后人敬其英烈,立祠祀之。铁公祠是一民族式庭院,占地6000余平方米,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当中小沧浪亭更是独具秀色。
环城公园于1986年十月建成,全长6.2公里,面积40.7公顷,沿济南旧城护城河,以碧水绿带为主体,把黑虎泉、趵突泉、珍珠泉、五龙潭、大明湖串联在共同,构成别具特色的湖山泉水园林中心。
公园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东护城河,以植物景观为主的四季花园景区,分为春、夏、秋、冬四区;二是西护城河,河的南段为“五三”花卉纪念园,河的北段为泉溪水景园;三是南护城河东段是以黑虎泉为主的泉石园。
解放纪念阁坐落在环城公园东南角,与久负盛名的黑虎泉隔河相望,1965年修建,陈毅元帅题写“解放阁”三个大字,刻石贴金嵌于台基南侧,1985年五月重建。黑虎泉座落于环城公园南护城河东段,始建于1965年,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三十三泉,此泉涌水量仅次于趵突泉,在济南众泉中占第二位,黑虎泉泉群共有泉池十五处,该泉群是济南四大泉群中流量最大的一个,每年水位达到28米,泉群喷涌,令游人流连往返。
济南五龙潭公园座落于山东省济南旧城西门外,泺源桥北,因内有五龙潭而得名。占地面积5.44公顷,当中水面0.8公顷,是由潭、池、溪、港等景观构成,以质朴野逸为特点的园林水景园。
五龙潭泉系并成为济南四大著名泉群中水质最好的泉群。有水自池底涌出,构成累累串珠的古温泉、东流泉、回马泉、濂泉;有水从碗口粗的泉眼腾涌,水花飞溅,状若趵突的玉泉、青泉、潭西泉;有水从池岸石隙漫溢,跌落清溪,形似瀑飞的宫家池、虬溪泉;还有“地涌千珠乱,天重一镜湖”的天镜泉,“味道美如饴,一饮似天浆”的蜜脂泉,以及贤清泉、并洗钵泉、睛明泉、七十三泉等名泉。五龙潭公园座落于济南旧城西门外,泺源桥北,因内有五龙潭而得名。五龙潭,金代《名泉碑》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当时称其为“灰湾泉”。据史书记载,此潭六朝时称其为“净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宋时又称“四望湖”,为古大明湖的一部分。据《水经注》记载,北魏以前就有这片水,称净池,是大明湖的一隅。相传,五龙潭昔日潭深莫测,每遇大旱,祷雨则应,故元代有好事者在潭边新建五龙神庙,内塑五方龙神,自此便改称五龙潭。
五龙潭内与其附近的天镜泉(江家池)、七十三泉、潭西泉、古温泉(温泉)、悬清泉(贤清泉)、净泉、醴泉、洗心泉、回马泉、静水泉、濂泉、西蜜脂泉、东蜜脂泉、月牙泉、井泉、泺溪泉、虬溪泉、金泉、裕宏泉、东流泉、北洗钵泉、显明泉、晴明泉、聪慧泉等28处名泉,一起组成五龙潭泉群.
古温泉座落于五龙潭东南侧,因泉水温度较高,且历史悠久而得名。即使隆冬天节,大雪纷飞,泉中也热气蒸腾。
悬清泉又名贤清泉,座落于五龙潭北侧。泉池深2.4米,呈不规则状,以自然石驳岸。泉水清澈,杨柳垂荫,景色怡人。清人沈廷芳在《贤清园记略》中写道:”济南名泉甲天下,旧传七十有二,其著者为趵突,为珍珠,而贤清实具二泉之体而微焉者也”。清代,悬清泉畔曾建有一处别致的水景园-朗园,后荒废,人们在其旧址上修建了揽泓榭,景色亦佳。
天镜泉又名江家池,座落于五龙潭南端。因泉水清澈璀璨,日月星云倒映水面如天垂镜而得名。清道光《济南府志》中载:“天镜泉即江家池,方广一亩,可鉴须眉”。天镜泉是五龙潭泉群中第二大泉,水势甚好。池内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很是好看。
七十三泉在五龙潭西南侧葡萄架下。泉池以自然石驳岸,玲珑别致,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汇入五龙潭。七十三泉的出现尚有一段佳话:清乾隆五十六年,著名学者桂馥命人在五龙潭西侧修建潭西精舍。孰料在挖地基时,挖出一个泉眼,泉水汨汨喷涌,水势甚佳。桂馥大喜,大宴宾客,请众人因此泉起名。众人七嘴八舌,所起的名字都不甚理想。最终桂馥灵机一动,因此泉起名为“七十三泉”,众人无不称妙,桂馥还赋诗一首:“名泉七十二,不数五龙潭。为劳算博士,筹添七十三。”五龙潭池长70米,宽5米,水深4米有余,溢水标高25.80米,用水量达8600至43000立方米每日,在“四大泉群”中居第三位。潭水有五处泉水汇注而成主流,经北护城河,最终注入小清河。
五龙潭附近周围景色极佳,1985年辟建成五龙潭公园,现在已成为济南的一大胜景。
地址:济南市中心区域
(二)圣虎山庄
圣虎山庄座落于长清区万德镇万南村(泰山西北的灵岩寺风景区),是一处环境优美、底蕴丰厚、集“自然、生态、野趣、采摘、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景区。圣虎山生态茶园因纬度高、昼夜温差大,鲜叶中叶绿素、蛋白质、多酚类物质含量高,干茶色泽、汤色和叶底均绿亮,内质鲜爽醇厚,回甘持久,耐冲泡。圣虎山绿茶,叶片肥厚、茶叶香气高、味道浓郁、耐冲泡、汤色嫩绿璀璨、并带有独特的板栗香;红茶色泽乌润璀璨,汤色红艳璀璨,味道甜醇鲜爽,备受消费者爱慕。
景区称号:山东省精品采摘园
景区类型:乡村旅游
地址: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万南村
(三)黄金谷山水画廊
黄金谷山水画廊,是济南市区内的原始生态园区。园区由济南黄金谷都市农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旨在增进济南的生态农业发展与生态旅游发展。黄金谷山水画廊,景区坐落在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浆水泉畔,辖区内奇山、奇石、奇木、奇泉随处皆是,游览路线掩映在密林险崖、百瀑百潭之中。当中黄金谷大瀑布、九天大瀑布两大瀑布落差高达100余米,为江北比较罕见的瀑布群。
一进景区,未见瀑布,便可听到水声悦耳。进入景区一座座亭台、戏水乐园便扑入眼帘。进入情侣园,但见高山对峙,奇石碧潭,古树参天,空气清新。瀑潭涧溪,龙吟传声,原始古朴。景区内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日满眼花红树绿,酷夏顿觉凉快幽雅。秋季漫山红叶拂动,冬天人造雪景迷人。一景一物更是令人回味,石路、石桥、石洞、天然栈道、奇松异柏,为游客的游兴添上几分欢跃。
黄金谷的泉水为山体深层渗透水,无色透明,水质非常好,能够直接饮用。游玩之余,捧一口清冽甘甜的泉水,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景区内150余处景点,成为繁华的济南市区内一处能够放飞梦想、放飞爱情、休闲娱乐、怡情挹趣的世外桃源。
(四)平阴海棠园景区
海棠园座落于全国闻名的天主教圣地—中国胡庄圣母山下,生态环境非常好,田园风光优美,灿烂的人文景观与秀媚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拥有丰富的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景区占地20000亩,园区发展保持生态科技、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把西方宗教文化和中国传统山水园林文化相结合,是一处集科普教育、精品农业展示、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宗教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圣母山景区自2002年年底开始筹建,2004年正式构成规模性产业,2006年被命名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济南文艺家创作基地和国家生态环境示范区;2007年被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济南十佳旅游景区”、2011年,被省农业厅命名为全省首批100家休闲农业园区、2012年三月列入济南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2014年被命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特色景观:圣山石海:曲水湾中的第一景“圣山石海”是一种典型的喀斯特意貌(岩溶地貌),是中国北方罕见的自然奇观。徘徊在“圣山石海”岸边,成千上万块巨石宛如细浪滚滚,涟满层层。近看如闻海鸥的鸣叫,如现海底的精灵;远观又似象群东迁或群羊下山,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使游客于自然清怡中顿觉妙处横生。素有“南国石林,北国石海”之美誉。
游览线路:1.圣母山海棠园东门入口开始浏览
东门-海棠文化墙—贴梗海棠区-西府海棠区-木瓜海棠区-凌云石-曲水湾(圣山石海)-奇石区-如意岛-垂丝海棠区-精品海棠区—摸鱼池-精品海棠区-垂丝海棠-东门。
2.圣母山海棠园北门入口开始浏览
北门-摸鱼池-精品海棠区-曲水湾(圣山石海)-奇石区-如意岛--垂丝海棠区-西府海棠区-木瓜海棠区-贴梗海棠区-东门景区(海棠文化墙)-垂丝海棠区-精品海棠区-北门。
地址:济南市平阴县榆山街道办事处胡庄村
(五)山东自生堂年画雕版博物馆
山东自生堂年画雕版博物馆座落于山东省,据2020年九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1644件/套,举行展览2个,开展教育活动2次,参观人数2万人次。
所获荣誉
2020年十二月,入选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名单。
(六)山东省刘氏古钟表博物馆
坐落在济南七贤文化城的“山东刘氏古钟表博物馆”,是山东省文物局确认的非国有博物馆。是由刘荣全、刘荣芹、刘荣昌、刘荣光、刘荣跃姐弟5人,在继承家父刘恩阳毕生钟表收藏心血的基础上,拿出自有藏品组建而成。
馆内陈列着自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晚期流入中国的外国钟表,以及中国自主生产的多种钟表实物,涵盖座钟、挂钟、台表、怀表、手表五大系列。有法国十八世纪产皮套钟、英国制表人签名的定制挂钟、十九世纪瑞士产贵族珐琅怀表,欧洲各主要生产国专供中国市场的“大八件”怀表、大理石钟、玻璃台表、打簧怀表、铁路怀表等各种钟表藏品两千多件。
东墙上挂着“钟表博物馆”牌匾,字的笔画所有由各式各样的手表组成,牌匾边框的四周镶嵌着手表、表带。
(七)商河县博物馆
商河县博物馆展厅面积2100平方米,分为序厅和陈列厅,商河历代文物古迹均有呈现,日前,馆藏文物共有400余件,当中珍贵文物69件。鼓子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形象生动的展示。自开馆以来,县博物馆保持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展历史文化教育活动20余次,年均迎接招待观众35万人次,当中青少年观众18万人次;并先后获得省级、市级文物爱护先进集体8次。县博物馆被纳入中央第三批博物馆免费开放名单,是一次非常好的发展契机,商河县博物馆将接连不断加强自我建设,用先进的治理、一流的服务把博物馆打导致见证商河历史、弘扬商河文化、展示商河形象的重要阵地。
商河县博物馆风格古朴典雅,庄重慷慨。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万米,展厅面积2100平方米。共分为两个厅,一个是序厅,另一个则是陈列厅。商河县博物馆藏品总数为400余件,馆藏文物上迄商周,下止明清,商河历代文物古迹均有呈现。当中珍贵文物数量为69件,文物藏品中精品荟萃,当中有相当多国内罕见的珍品,如汉墓群出土的青铜盉等,以造型精美、工艺精湛著称。鼓子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形象而生动的展示。
(八)莱芜博物馆
济南市莱芜博物馆,座落于山东省,据2020年九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12101件/套、珍贵文物340件/套,举行展览340个,开展教育活动98次,参观人数11.34万人次。
莱芜博物馆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收藏馆藏品12000余件。有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货币、书画、图书等各种种类,珍贵文物340件,有多件较有特色的藏品:春秋战国时期龙凤梳,梳梁顶两端各浮雕着一只凤,头像内,中间有一条龙,故名龙凤梳。梁下为束腰,腰下是梳齿,和束腰断开,有两片,梁呈绿色,齿为乳白色。象牙雕瓶,象牙工艺品,刻有楼、廊、亭、阁、桥、山、树。浮雕罗汉各手持如意、拐杖、书卷、摇铃、扫帚等物,有的骑兽, 采纳浮雕法,形象逼真,玲珑剔透。汉三铢钱范,是建国以来首次发觉,给探讨西汉武帝嗣位以后,第一次以“重如其文”的三铢钱进行币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朱活先生的《三铢钱考》特意谈了莱芜出土的这块三铢钱范。
2020年十二月,入选第四批国家二级博物馆名单。
(九)济阳区博物馆
济阳区博物馆(美术馆)座落于济阳区文体中心,建筑面积10700平方米,设有济阳历史文物展、馆藏石刻展、刘台文物展、济阳名人展、乡愁记忆展、书画展、暂时展等九个展厅及青少年活动室、学术交流室等,展示与社会教育功效齐全。
202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济阳区博物馆越过三级馆直接成功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
(十)历城区博物馆
历城区博物馆座落于历城区唐冶文博中心北区三楼,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设有馆藏文物、大辛庄商代历史文化、历城民俗三个展厅,展厅着重展现历城县历史沿革和考古遗存,明显表现历城的来历和作为不同时期济南国、郡、府首邑的经历,展示历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地位。
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大量陶器文物是该馆最富特色的收藏:红陶、灰陶、彩陶、黑陶,品种繁多、精良美观,展示了特色鲜亮的东夷文化,馆藏的隋代四门塔舍利、春秋早期鲁伯大夫簋、长达2.3米的象牙化石、龙山文化代表作陶鬶等珍贵文物,在全国也是极为稀有的。
该馆自2017年十一月份试运动以来,接连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能力,日前三个常设展厅已经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十一)陈庄遗址
陈庄遗址座落于长清区文昌街道陈庄村南,年代为商周,类别为古遗址。
1995年十二月二十日,陈庄遗址被发布为济南市市级文物爱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