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风水民俗端午节
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是海峡两岸民众于端午节在福建省石狮市蚶江一起举办的水上端午节庆活动。
“云南陆地泼水,蚶江海上泼水。”是早已闻名于世的民俗活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石狮蚶江端午节更有独特的风格——竞舟泼水闹端午。蚶江海上泼水构成于明,而盛于清,因为蚶江座落于泉州湾出海口,风浪大,不适合举办赛龙舟,所以独创了别开生面的端午海上泼水习俗。
蚶江座落于福建省石狮市北部,宋元时期就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清代蚶江是内陆对台湾岛贸易中心港。嘉庆十一年(1806)树立、至今保留完好的《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记录“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之鹿仔港对渡”,因而民间习称此碑为“对渡碑”。在台湾《鹿港奉天宫志》一书中也记载清代乾隆四十九年(1784)“蚶江与鹿港对渡”的事宜。
农历五月初五,海峡两岸数万民众在蚶江举办“放王船”仪式,同时展现采莲、海上泼水、龙舟竞渡、捉鸭子等传统民俗活动。同日,台湾鹿港举行“送春粮”仪式,与蚶江“放王船”活动相对应。
该习俗是清代大陆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的“历史再现”,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石狮市风水民俗姑嫂塔传说
“姑嫂塔传说”是一个广泛流传于晋江(含今石狮)乃至整个闽南地区的凄美的民间故事。传说有几个版本,内容略有不同,却都一样凄美动人。跟随泉州历代先民(番客)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姑嫂塔传说”也随之流传到菲律宾等东南亚华侨聚居地。
传说很久以前,泉州府南门外的宝盖山下有姑嫂二人,其家人(夫、兄)为生活所迫,南渡出洋谋生,约定三年后坐船归来。姑嫂二人每天登上宝盖山巅,垒石垫足,翘首远眺大海归舟,指望亲人回家团聚。转眼三年已到,亲人乘船回来,姑嫂俩在山上看到亲人的船已近海岸,谁知突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惊涛骇浪把亲人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亲人葬身大海,姑嫂俩悲痛万分,双双纵身跃入大海……
在历史上,关于姑嫂塔的传说,民间演绎着各种版本,其传播区域和社会影响也更为深广。如明何乔远的《闽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昔有姑嫂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建了姑嫂塔(也称关锁塔)。至今,姑嫂塔仍巍立于宝盖山巅。据载:“华侨出洋,每见塔影沉海,即感离乡远去,无不潸然落泪。逢返梓,则喜登舱远眺,见姑嫂塔浮于海面,知故乡将近,则无限欢欣。”
“姑嫂塔传说”以凄凉优美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感染了一代代侨乡人民。使得姑嫂塔成为承载“番客”乡愁的精神载体,成为了海外侨亲精神家园的航标,也使得姑嫂塔长久以来在侨乡人民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每逢农历正月,人们纷纷扶老携幼,上宝盖山,登姑嫂塔,遐思姑嫂塔那一段凄美的传说。所以,“姑嫂塔传说”是涉侨民间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
石狮市风水民俗灯谜
石狮灯谜,俗称“灯猜”,主要活动形式有内部交流、每天一谜、群众谜会、家庭谜会、思亲谜会、联谊谜会、侨乡谜会、灯谜进校园、灯谜研讨会、大型灯谜赛事十种。而依灯谜设置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群众展猜和电控竞猜两大类。
石狮灯谜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清光绪八年(1882年),蚶江成立“谈虎楼”谜社,此后每临元宵、端午、中秋等佳节,就会有很多商家于店铺前悬谜征射。1930年蚶江谜人林桂舟到台湾经商将石狮灯谜带到台湾。1931年“谈虎楼”谜社成员举行抗日专题谜会,以谜语表达愤怒之情和抗日的决心。1938年中秋佳节,城隍街各布店发起为抗日捐献奖品的悬谜征射活动。1945年华侨医院举行“庆祝抗日胜利文虎征射”。新中国成立初期,蚶江成立灯谜兴趣小组。1989年成立石狮市灯谜协会,后来各镇(街道)也纷纷成立灯谜社。2004年与新加坡灯谜协会缔结“双狮”友好灯谜协会,2008年石狮市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灯谜)之乡”。
至今为止,环绕石狮灯谜出版有很多刊物与专著,2005年石狮电视台还摄制有《狮城谜韵》专题片,这些都为石狮灯谜的传播制造了有利条件。现在石狮人除节庆期间有很多种的猜谜活动外,迎亲、新婚、银婚、金婚、钻婚、生子、庆寿等人生礼仪均设谜会,升学、乔迁、同学聚会、欢迎外来朋友也以猜谜相聚,灯谜已成为石狮居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石狮灯谜历史悠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余,还起到培养心智、提高感悟力的教育价值,其在保存民间文艺形式的同时还起到团结、凝结人心,宏扬民族精神社会价值,并有助于增强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文化认同感,能够成为维系两岸情谊的纽带和海外华人的桥梁。
石狮市风水民俗笼吹
泉州笼吹是流行于闽南泉州民间的一种吹鼓乐,相传原为古代宫廷官衙用于迎宾送客、祭奠、庆宴的仪仗大乐。流传到民间后,艺人为了方便,平常把所用乐器收藏在一担红漆缀金、古色古香的细蔑皮编织的箱笼,或雕龙画凤的木制箱笼中,故称“笼吹”。泉州笼吹的乐器有大唢呐、唢呐、洞萧、二弦、三弦、大小鼓、锣钹、双音、小叶、木鱼、木板等,鼓主要以南鼓为主。
石狮市风水民俗刣狮
泉州“刣狮”又叫“舞狮”、“弄狮”,相传为少林和尚“一元祖师”创建,是闽南地区一项集武术与民间舞蹈为一体的活动。“刣狮”已有几百年历史。“刣狮”,闽南话“刣”为“杀”,也就是“杀狮子”。“刣狮”有不同的套路表演方法,最为出众的是宋江阵表演阵法。泉州“刣狮”是中华武术文化和闽南文化交融的结晶,完整保存了中国少林五祖拳的传统技艺的精华。
石狮市风水民俗踢球舞
泉州踢球舞,俗称“贡球舞”、“碰球舞”,舞蹈的名称直观地反映了该舞蹈最重要的特色,即以脚踢球,以手抛(贡)球,和以身体其他部位,包括肩、臂、肘、膝、头、脖等碰球、接球等。
踢球舞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体育游戏“蹴鞠”。汉刘向《别录》:“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也材也,皆为嬉戏而训练之。”汉王室所藏的军事书籍中有一部《蹴鞠新书》,《后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兵技巧十三家”之内。古汉语“蹋”、“蹴”即“踢”,“鞠”即“球”,“蹋鞠”、“蹴鞠”即“踢球”。这种游戏随后演变为两个分支,一个是现代足球运动的雏形,另一个就是通过与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的结合,慢慢舞蹈化,成为“蹴鞠舞”。唐人有《内人踢球赋》载述,“球体兮似珠,人颜兮似玉”,“疑履地兮不履其地,疑腾虚兮还践实际上”,把女子踢球描写得惟妙惟肖。
“蹴鞠”舞蹈形式的流布并不限于泉州,但是泉州踢球舞有一定的科范程式,也最为风趣。踢球舞传入泉州后,经地方戏曲汲取、改造,与梨园戏科步结合,汲取南少林武术动作,包括球手的动作,使“踢球”的动作更加舞蹈化。保留至今的宋元南戏梨园戏,其宋元旧篇《郑元和》中“亚仙踢球”一场,即保留了宋元时代泉州踢球舞的科范程式。另方面,泉州高甲戏以丑角艺术见长,泉州踢球舞加入丑婆表演动作,妙趣横生,极尽诙谐戏谑,使得这种舞蹈成为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流传、影响了闽南各地的民间踢球舞。
泉州踢球舞通常按娘、婢、女丑等角扮演,除司球者外,其余皆为女人,表演大致可分为“舞台彩球”、“踩街彩球”和“高跷彩球”三种类型。“高跷彩球”因受高跷的制约,动作上不如其它两种翻跃自如。“踩街彩球”主要是在踩街活动中行进表演。还有一种“彩球弄”舞队形式,通常为男一人舞彩球,彩旦一人,彩婢(青年姑娘)四或六人,后来是手执洞箫、南琵、月琴、二胡以及打击乐“小叫”、“铜钟”、“响盏”的演奏者,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石狮市风水民俗信仰
石狮民间信仰颇为芜杂,从儒道释到一些鬼魅神祗,都有人祀奉,构成一种泛神崇拜。除观音菩萨和关帝有广泛的祀奉外,各乡村还祀奉“都公”、乡里佛、挡境神或角头佛等。如永宁城隍庙内有二十四司、四大将、三夫人,直至差役小鬼,配备齐全,各司其职。
各行各业所祀神佛各异。商人祀奉关帝、财神爷(赵公明);教书先生祀奉孔夫子、魁星爷;医生祀奉保生大帝;理发匠祀奉吕洞宾;土木工匠祀奉鲁班;渔民和航运者祀奉妈祖;戏班祀奉相公爷(田都元帅);乞丐则祀奉李铁拐。
对自然界的祀奉很普遍,上敬天公,下敬土地。每年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各家各户一大早即呈香案,诚心敬祀。六月初七“天门开”,中午也必敬祀。每逢婚喜吉庆均要“酬天敬神”。每月初二、十六“士地公生(日)”,还须祭祀“福德正神”。对大道的“路头公”、冢堆的“万阴公”、宅院的“地主(房主)”、灶台的“灶君”、天井口的檐口妈、猪栏的“猪朝公”、床头的“床母”等,于年节之际,均须祭祀一番。对祖宗的祀奉很虔诚。各姓氏祠堂大多行春冬二祭。逢始祖生日,各乡里该姓氏村民轮流送迎、祭祀,颇为盛大。房头设有公妈厅,祀奉祖宗牌位,逢年过节、忌辰冥诞,都要敬祀一番。
石狮市风水民俗婚嫁
石狮境内的男女婚嫁,历来有一整套繁琐礼仪。首先是提亲,由媒人或亲友推荐男女双方情况,经父母允许,确定议婚意向。提亲后送庚帖,即“提生月”。媒人把女方用红纸书有生辰日月的庚帖送至男方家。男方将其压在厅堂神龛香炉底下。3天之内,若家事顺遂,即谓“三日圆”,适于缔亲。“三日圆”之后,男女双方择日央请婶姆、长辈到对方家中察看仪表,了解人品和家况,谓之相亲。
结婚当天早上起来,男方安排花轿前往女家迎娶。新娘头罩乌巾上轿.挥泪哭别,然后“封轿门”。花轿一到男家,即由新郎撕去封条,“踢轿门”,由一男孩将新娘“请出轿”。新娘在两位婶娘的牵扶下,步经厅堂进入洞房。进洞房后,由新郎挑去新娘罩头乌巾,夫妇共吃“相见圆”(红色糯米丸)。是夜,新郎新娘在厅堂跪拜天地,然后开始“吵新娘房”(闹洞房),纵情逗乐。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妻回娘家,称之为“做女婿”。娘家办酒席迎接招待新女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自由婚姻,一夫一妻制。童婚、纳妾、嫁木主、女婢陪嫁等婚姻劣俗废除。未婚男女两相愿意,符合结婚年龄,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开个茶话会或“旅游结婚”,即告婚礼完成。“提亲”、“送庚帖”、“相亲”等旧俗大都自行消逝。
20世纪50年代后,新娘出嫁改乘装饰喜气色彩的三轮车。80年代后,新娘出嫁,乘小轿车。70~80年代,跟随城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旧有婚俗渐次回潮。90年代,婚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日盛。石狮市人民政府大力提倡婚事简办,常常举行集体婚礼,由镇长或村委会主任主婚,各家亲友欢聚一堂,举办茶话会,分送喜糖,简朴盛大,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城镇“担盘”也为双方举行联婚宴席所取代。
石狮市风水民俗生育
民国以前,石狮乡村和沿海渔村普遍采取土法接生,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高。致使境内有相当多愚昧落后的地方生育习俗。
产妇临盆,家人煮甜鸡蛋让其吃下“压肚”。产后一个月内,妇女一日多餐,要吃姜油煎炸的鸡蛋、线面,以及鸡鸭、参茸等滋补品,为其祛除风寒,恢复身体素质。产妇忌吹冷风和浸洗冷水,外人不得进入“月内房”。
婴儿出生,初哺以甘草黄连汤以至珍珠粉,后喂以母乳。婴儿出生九日,长辈为其安置摇篮。出生十四日,生男者得向堂亲邻里分赠“糖豆”报喜,并给产妇娘家送去香油饭,俗称“报生饭”。娘家则回赠鸡、鸭、鱼、蛋、线面等食品,给产妇“补月内”,同时送给婴儿四衫、四裘及被裙等物。到了满月,娘家得备办“满月红”(婴儿穿的红衣着)、虎仔帽及布料送到男家,并蒸“满月圆”和相当数量的鸡蛋,供婴儿“剃头”之后分赠亲友;男家则回赠粿粽、“三牲”等物。满月前一天,请理发师为婴儿“剃头”,在婴儿后脑勺留一小撮羊尾巴,俗称“寿毛”,寓意长寿百岁。“四月日”(4周月),开始让婴儿坐轿车,婴儿的姑母赠予“涎围兜”,外婆家则赠予裘衫、金银手链、帽子、布料及面制“四月日桃”。男家则以粿、粽回赠。
十六岁,男称“成丁”,女称“及笄”,意即长大成人。于是大办酒席,盛大庆贺。外婆家赠送毛巾、扇子、服装、布料、金首饰、自行车以至彩电、摩托车等丰厚礼物。其他亲友也都有比较贵重的馈赠。十六岁是最终一次祀敬床母、檐口妈和七娘妈等神明,除供品非常丰盛外,有的还把亲友赠送的首饰、衣物、电器等礼品一并陈列敬神,让人参观,藉以炫耀儿童的“贵品”。
石狮市风水民俗丧葬
石狮境内历来葬礼盛大,葬仪繁琐。凡年上半百或已身为祖辈的老人临终前夕,将其抬到祖厝厅堂,置于用4块床板搭成的简易床铺上,为其更换寿衣,俗称“上厅边”。老人辞世后,即用被单将其盖紧,并在尸体上放置一面铜镜。
丧家门口悬挂白布,门上贴白色挽联;分派堂亲到诸亲戚家“报丧”。被报亲戚,应给报丧者一杯清水,让其嗽上一口,余者倒掉以示添“彩气”。
老人去世后,多在翌日由“土公”将尸体抬移入棺,并用冥纸、面巾填塞“寿内”,然后封棺钉盖。其时,道士做法事,唢呐哀鸣;倘有生肖与死者相克的,应自回避,以免冲煞。倘为妇女去世,应待其娘家亲眷观看后,方可入殓。
入殓后,快要死者用过的衣物,草席等物送至村外荒郊焚烧,俗称“送草”或“送脚尾”。
“送草”后设置灵堂,堂上立置纸龛和死者遗像,灵柩停放堂中,四壁列置亲友送的挽幛、花圈。就近另设“丁忧所”,迎接招待亲朋故友及相关人士吊唁。亲友邻居的赙仪,俗称“金银礼”,由族亲专人签收。守灵时日少者1昼夜,多者3~七日。守灵期间,每早由媳妇、女儿在龛前哀号;崇佛信道者大多还“做功德”,请僧道摆神坛,做法事,超度亡灵。
出殡时,棺夫先把灵柩移至宅外开阔地,孝男孝孙跪列两旁。孝眷跪地哭挽,行过“棺前祭”,送葬队伍徐徐行进,锣鼓阵阵,哀乐齐鸣,哭声凄切。出殡队伍前面、左右均有数人沿途“压金银”、鸣放鞭炮。有的还特制一面“灵旌”,由族中命相最好的年青人骑马执旌于队列之中。同时,聘请一位武官骑马殿后。灵柩抵达墓地,先祀“后土”,再行墓前祭。诸礼完毕,棺木落土,孝眷以丧服掬土一,依次绕墓地一星期,徐徐将士撤入墓中,俗称“帕土”。此后即由送葬族亲邻里合力封盖墓穴。尔后,送葬队伍红灯前导“归虞”,俗称“返主”。丧家设宴飨客。“返主”后,立纸龛满七日,即行“倒龛”,把厅堂中之纸龛焚烧。丧事完毕之后,丧家要以咸煎、粽子(后改为咸糕子及饮料)酬谢亲友邻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丧事简办,开追悼会,不送纸烛送花圈。石狮建市后,市人民政府颁发(石狮市殡葬治理暂行规定),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火葬,丧事简办,限制送葬乐队,废除殡仪活动中的封建迷信和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俗,深受群众欢迎。1997年一月,石狮市实行殡葬改革,改土葬为火葬。
石狮市风水民俗春节摸龟祈福
传统习俗增添年味点睛揭彩仪式结束后,村民们蜂拥而上,争相“摸龟”祈福。只见,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欢天喜地地将“米龟”从头至尾摸了个遍。这里是宝盖镇玉浦村。二月三日,农历正月初七,玉浦村第三届“乞龟”祈福民俗活动进行“米龟”点睛揭彩仪式,男女老少一大群人纷纷前往“摸龟”祈福。这一传统活动也给大家带来了浓浓的闽南年味。
“摸到头,起大楼;摸到嘴,大富贵;摸到身,大翻身;摸到脚,吃未干;摸到尾,吃到有头还有尾。”现场,大家边念着关于“摸龟”的闽南俗语,边摸着“米龟”。人群中不乏有儿童的身影,他们也许不明白大人们是在祈盼美好生活,不过,他们也跟着“摸龟”,更是兴奋地在一旁嬉戏着、奔跑着。能够看出,天真无邪的儿童们玩得很开心。兴许,这样的经历在他们的心里会烙下一个印迹,长大后仍会记得小时候过年的场景。
传统的节日总会有种种的传统习俗在承载。往往,越传统越能勾起大家的兴趣,也越能增添节日的气氛。作为传统民俗活动,玉浦“乞龟”祈福活动就导致了各地居民的兴趣与关注。“我们从大年三十晚开始开放,至今已有数千人次参与‘摸龟’。”玉浦寿昌宫管委会一负责人推荐说,尽管在正月初七点睛揭彩仪式前,大家还没能摸到头与嘴,但每日还是吸引了数百名村民。他说,活动还将连续至正月初十。
石狮市风水民俗寿庆
石狮人做生日,均以农历出生年月为依据。逢十,即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岁,称“大生日”。但也有提前一年做生日,即七十九做八十生日。因方言“九”与“久”谐音,寓意长寿。不逢十则为“闲生日”。以前,因为人口平均寿命较短,通常娶了儿媳、嫁了女儿,有了儿童,五十岁便开始做“大生日”。“闲生日”较为简单,一家人(包括已出嫁女儿)团聚,早晨吃吃鸡蛋线面.中午加加菜即可。做“大生日”则颇为盛大。寿庆前夕,在外地的儿孙辈都要提前回家、女儿则要和女婿、外孙回娘家,同时送来猪脚、线面、金首饰等寿礼。石狮境内还有在做“大生日”时为长辈做寿衣、置寿板,以示孝道的习俗。做寿衣称做“张老衣裳”;置寿板,即预备老人百年后收殓的棺木(有的只备木料)。运寿板时,要请“红甲吹”迎送。寿板以红漆为底色,绘有二十四孝图案,并用新草席包扎,挂上红布,再插以金花,然后竖放在祖厅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和卫生保健条件大为改善,人生七十不算稀,故大多数到七十岁才开始做“大生日”。改革开放以来,时兴送生日蛋糕。做大寿前一天,要“惠面”,均用熟面分赠族亲邻居(今为方便起见,则以快熟面和猪肉罐头代之)。寿诞当天,天未亮时,有的人家还摆香案敬天公,叩谢上苍保佑老人健康长寿。旭日东升时,儿媳妇到祖厅焚香点烛,敬五果,放鞭炮,为长辈祝寿。早餐,合家吃寿面,各加2个太平蛋。中午,则在家里或到酒家大摆寿筵,宴请亲友邻居,来者多以大红烛、喜炮作贺,也有过从甚密且家庭殷富的亲友,赠送电视机、电冰箱或沙发等贵重器具。90年代,有的还在有线电视台点歌,或放映电影以示庆贺。祝寿礼毕,让已婚女儿、孙女等至亲带回寿面等物以分送邻里,欲称“压筐”,意为“内外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