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
南湖区为嘉兴市的主城区,总面积439平方公里。
二、七星龙舞
嘉兴市南湖区七星镇早在清乾隆年间已有舞龙的传统,持续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七星舞龙队普通由青年男子组成,扮演者八人,锣鼓手四人。龙灯品种繁多,各具特征,有火龙、草龙、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分长龙、短龙,长的十多节,短的七八节,每节长度1米左右。七星龙舞以前普通舞直龙,动作比拟简单,往常已能舞“龙出宫”、“龙卷凤”、“凤穿尾”、“龙蝴蝶”、“舞龙门”、“舞龙船”等节目。七星镇现有男女舞龙队九支,参与龙舞扮演的文艺喜好者一百八十多名。他们经常参与市、区组织的各种活动,频频获奖。
三、南湖船拳
南湖船拳(亦称“江南船拳”),望文生义,是在船上打的拳术,是盛行于江、浙、沪地域的传统武术方式。小小的船头,就是拳师们的习拳练武之地,蓑笠、蓑衣、船橹、船桨、船篙等是船拳扮演的道具。在嘉兴市郊,如南湖区许家村、七星镇等,久有出船拳的习俗。每逢立夏、端午、中秋等节庆,从各村驶来的几十条拳船自发地聚集到集镇河面,向两岸成千上万踮脚围观的看客纵情扮演。拳船用双橹快船装饰而成,船头板是拳师献技之地,船舱两旁的“威武架”上插着各类兵器,桅杆上飘着镶有牙边的村庄武术团体标旗。船上披红挂绿,有的拳船还配有为拳师们献艺伴奏的江南丝竹乐。舱前排立着数名青年引吭高唱拳歌。观众们或燃放爆竹,或抛去点心犒赏拳师。船头刀光剑影,两岸万众齐呼,古风淳朴,民俗心爱。
南湖船拳习武人既要桩牢身稳、发挥技艺,又不能受船动的约束,因而船拳招式不同于陆地习武,既要稳,又要轻,手法似出非出、似打非打,出招矫捷、收招疾速,如猫捕鼠、如箭在弦。攻防时双手如门窗般护身,似开非开、似闭未闭,以身为轴,考究阵法配合。由于船头面积仅为一张八仙桌大小,决议了船拳的招式不能像其他武术套路那样大面积地地蹿、跳、蹦、纵、闪、展、腾、挪。遭到南北武术的影响,南湖船拳兼收并蓄了中华武术的精髓。其中河南籍著名武术家李尊恭、上海武术家李尊思、本地回族武林前辈李青山等对南湖船拳影响最直接。
南湖船拳代表人物周荣江(1898—1994),海宁黄湾花园村人,先后师从“江南单刀王”朱松涛等练习船拳武艺,为传承嘉禾外乡武学、吸纳海内外文化精华作出了奉献,成为南湖船拳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新中国成立后,蔡光圻、韩海华等相继师从周荣江练习船拳。
船拳锻炼及扮演从20世纪90年代逐步式微。目前,南湖区政府已开端扶持这一项目进入校园和文化旅游范畴,停止有效维护和传承、开展。
南湖船拳被列入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余新蚕猫
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一带民间做泥塑历史长久,泥塑作品非常有名,并代代相传,余新蚕猫就是余新泥塑的一种。
嘉兴乡村自古以养蚕、种粮为主,农民养蚕、囤粮最怕鼠害。清明庙会时,一些养蚕妇女都要买泥猫放入蚕室内,以求驱鼠祛邪,一时成风,因而将泥猫称为“蚕猫”。明末清初海盐诗人彭孙贻《舟过马泾谒曹武惠王庙》诗中有“原蚕争卜茧,屠豕竞迎猫”之句。此风俗不断相传至今,如今每逢清明庙会还有不少人购置泥猫,以求桑蚕安全。
余新蚕猫制造资料和工具主要有青紫泥、彩色颜料、木制模具等。
余新蚕猫制造程序较多,工艺朴素而又神秘,其要点有九项:一是选好泥。要选公开深处的青紫泥,由于这种泥干后外表润滑不会开裂。二是将泥放在洁净的空中上用脚踩踏。经过翻土、踩踏四遍,使泥变得较有韧性。三是打成较为坚固的泥堆,再把泥堆切成小块,用木板敲打,直至其变得柔软且又强韧(即软硬水平适中)为止。四是将揉搓平均的泥嵌入陶模。五是将印模内的泥抚平后,完成毛坯,随后取出放在阴凉通风的室内枯燥两至三天。六是待泥塑毛坯阴干后用手指把一些细小的裂纹抹光。七是在泥塑毛坯上用白色颜料描底。八是待底色干后用毛笔停止彩绘。九是插上蚕猫的胡须。
余新蚕猫主要传承人是余新镇曹王村民间艺人顾去宝(1934年出生)。她从十八岁起随父亲学做蚕猫和财神、鱼娃等泥塑,成了余新蚕猫、泥塑的独一传人。她制造的蚕猫有单面和双面两个种类,高、宽均约13厘米,栩栩如生,憨态可掬,颜色鲜艳,稚拙朴素,非常逗人喜欢。其作品“余新蚕猫”先后被海盐博物馆、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筹)珍藏,2003年曾荣获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天工奖”银奖,2005年7月参与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备受好评。
余新蚕猫由于销路不畅,传统手艺濒于失传,亟待维护和抢救。
余新蚕猫被列入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许村粉塑
粉塑为民间工艺品,又称“面塑”或“面人”,是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或不祥物品,如元宝、寿桃等,常在节庆、婚嫁、丧葬、祝寿等活动中运用。许村粉塑是至今仍传播于海宁许村一带的民间工艺品。在海宁许村一带,清代时民间造房上梁、节庆、婚嫁、丧葬、祝寿等活动就普遍运用了粉塑的元宝、寿桃、不祥人物,因而这一带也产生了大量的民间粉塑艺人。近年来,每逢乡村新房落成,到了上梁时日,至亲要送上粉塑上梁元宝以恭喜上梁大喜,财源广进,这使得粉塑艺术在海宁各地乡村广为盛行。
许村粉塑是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经过揉、捏、掐、刻等多种手法,制成各种人物、走兽、花鸟。外型以人物、动物、花卉为多,有“八仙过海”、“西游记”和福禄、寿字以及羊、猪、鱼、花卉。有平面的,亦有浮雕的。其作品大小不一,大的高达数米,小的只要二三厘米。其制造工艺为:将糯米(或粳米)碾粉后,用苯酚、蜂蜡揉拌,以水调和煮熟,掺入水粉颜料,制成各种颜色的粉团,将其切片,用滚筒磨细,经揉、搓、捏、掐、掏、抠、刻等手法,并用剪刀、木梳、竹签做细部雕饰,塑成人物、动物、瓜果外型,并在这些外型上涂上丰厚的颜色,以突出特性,增加欣赏性。许村粉塑人物、动物外型颜色鲜艳,神态各异,表达了民间对不祥、美妙生活的期盼,其制造工艺有别于其他地域,艺术外型带有江南民间文化的特性。
许村粉塑的代表性传承人有胡杏华、陆月堂等。胡杏华,女,1932年7月出生。十三岁时从点心店师傅陈小华那里偷学到粉塑制造法,之后以点心店为基地停止商业性制造而保存了这门技艺,并构成了共同的艺术作风。从20世纪90年代开端,胡杏华承受约请,在省内外停止制造扮演。她制造的“八仙过海”、“何文秀”、“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古代人物粉塑外型神形兼备,活灵活现。陆月堂,男,1923年10月出生,斜桥镇路仲村人。1933年至1950年随父亲学习粉塑技艺。陆月堂制造的上梁糕在斜桥以及左近乡镇有较大的名气。
许村粉塑的维护与传承如今面临着一定的艰难。粉塑艺人胡杏华老人已七十六岁高龄,虽有四名弟子传承,但尚未到达胡杏华制造粉塑的精密水平,这项目手工技艺的精深之处随时有失传的可能。
许村粉塑被列入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龙凤花烛制造工艺
龙凤花烛简称“花烛”,就是在光亮的红烛上附加特别的饰品,以衬托喜庆氛围。
花烛主要用于新人婚庆和长者寿庆。用于婚庆的花烛,最根本的是:一支饰有一条龙,龙嘴前有一颗珠,称“盘龙戏珠”;一支饰有一只凤,凤嘴前有一朵颜色鲜艳的牡丹花,称“凤穿牡丹”。在两支烛的下半段各饰和合二仙。这对意味龙凤呈祥、夫妻调和的花烛,就是龙凤花烛。婚庆花烛尚有饰麒麟的,名为“麒麟送子”,饰石榴和蝙蝠的,名为“多子多福”等种类。老人寿庆花烛称为“寿烛”,饰物和结婚用的花烛不同。有的饰金色“寿”字,周围以五只蝙蝠及彩色花卉和祥云装点,称为“五蝠(福)捧寿”;有的饰有老寿星,寓意安康短命;有的配上“双钱”、蝙蝠,意为“福寿双全”;还有的饰福、禄、寿三像,称“三星高照”;饰“杨家将”,“八仙过海”等人物,饰寿桃、祥云、佛手、金鱼、仙鹤、彩蝶等,各喻不祥之意。
嘉兴龙凤花烛制造技艺,自清光绪末年由程寿琪始创,直接传于其孙女程国华(1929年出生),至今已百余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902年至1903年),嘉兴人程寿琪(一名葆琪)探索研制做平面花卉装饰花烛的技艺胜利。由于他首创的花烛颜色鲜艳,适用于喜庆场所,因此遭到人们的欢送,程氏就在新塍观音桥边开设了一家龙翔花烛店,-花烛销售,生意日盛。从清末到1949年,嘉兴龙凤花烛店独此一家,在江、浙、沪一带享有一定的名誉。不但承受客户定做,还兼营批发,江、浙、沪一带的花烛商店,货物都是从这里批发去的。连当时上海有名的大亨黄金荣做寿,也慕名特地派人到嘉兴定购。
花烛的原料是红烛、桕籽油、白蜡、蜂蜡、虫窝、颜料、珠子;制造用具有模具(陶模、木模)等。制造技艺要点:先将桕籽油及在树上采集的一种原料(依据程国华及其儿子曹海荣讲可能是虫窝)放在锅中煎熬,然后放入蜡调和,使蜡增加韧性。再染上各种颜色,用模具压(浇)成各种形态的人物、花卉备用。无现成模具的饰物,则须现刻现压。饰物制成后,按请求一件件用钢丝插在红烛周侧。制造一对花烛普通费时一星期左右。制造时节性强。蜡制品在天气酷热时易软化变形,故仅在中秋至次年初春制造。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十年浩劫”时期外,程国华不断制造不辍,直至20世纪90年代。现程国华年事已高,后代乏人继承。
龙凤花烛制造工艺被列入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瘌头传统诊疗法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乡村卫生条件差,乡民患疔疮疾病多,且常常因贫穷得不到及时治疗,构成长期溃疡,有的还开展成骨髓炎、附骨疽、瘤珠、褥疮等痼疾。张景星对此病研讨五六年后,首创深部抽脓术,用白银打制抽脓器械,对患者实施此术,再注入药水停止清洗后,外敷独家研制的“溃疡散”,使一些大医院都没有治愈的瘌头,五六天便可结痂。
张景星,男,1920年9月20日出生,嘉兴市东栅乡(今南湖区东栅街道)人。进过私塾,少时敬慕先伯父张耀庭医风,立志行医。张耀庭为绵亘千年的曲溪湾外科学术流派之传人,民国时期在浙北、太湖流域一带享有盛名。张景星十八岁时到嘉兴凤桥石佛寺拜师余叔卿(20世纪70年代过世)学医。余的师傅是嘉兴名医潘韵泉,乃当时通晓内、外科的中医师。张景星在余叔卿处学习内、外科医术三四年后,于1941年经业师余叔卿首肯,在嘉善县杨庙镇(今天凝镇)租民居开业行医。
张景星医师谙熟中医内、外科理论,早年内、外科兼治,后专攻外科。张氏以为,人体表面的疮、疔、疖、痈、疽等痼疾,无不与四周环境,特别是人体内部的机体运转有着亲密联络,中医外科理论根底是中医内科,治疗外疾极为注重内治。在诊断中,依照中医诊断“四诊八纲”之要诀,对患者停止细致的望、闻、问、切,查明缘由,对症施药。并以本人多年积聚的临床经历为根底,运用手指触摸术,即“手指辨脓”,获知各类疮疾的寒热、真假、软硬、生熟,以选择最佳机遇,或予以消散,或予以手术,对症治疗。
张景星中医外科的成就,主要是治愈了一些久拖而长期未愈的瘌头。那些瘌头形在表皮,根子却深化到肌肉、骨骼,构成溃疡、脓肿,有的逐步衍化为褥疮、瘤珠、脉骨炎、骨髓炎、附骨疽等危及生命的顽症。对此类病人,西医常常感到棘手。张氏中医外科对此类高危病人明白诊断后,发挥中医的优点,内外兼治,经过口服中药调理机体使之均衡,增加本身免疫功用,再实行必要的手术,抽脓祛腐,外敷拔毒膏或“生肌散”等药物,使顽症得以康复。
张氏治疗办法:
(1)内服中药。张氏中医外科注重内科根底,以为外治先须内治。经过对患者停止望、闻、问、切,细致检查后,依据患者身体的虚、实、寒、热、阴、阳、表、里予以辨证施治,实则祛之,虚则补之。以中草药组合成汤药内服,调理人体本身功用,祛病、健身。
(2)手术。张氏中医外科医用手术刀为自行磨制(现为平安、卫生思索,改用西医手术刀,实行一人一刀),开刀普通不用麻药。对皮浅薄表疮疾,选择最佳机遇。主要是依据脓包成色,辨明手术位置,控制一定的切口深度,停止手术切排、引流,用药物清洗,外敷“拔毒膏”、“生肌散”等外用药物。
关于较深部位,以至通达骨骼的脓疮,则采用深部抽脓术。张氏自制白银抽脓针,普通针长9厘米,由针骨芯和针骨套两局部构成,针外径2毫米,针管衔接大号玻璃针筒,该器械施用几十年,许多危重病人患处深部经抽脓后,再注入药水清洗,外敷中药粉剂,很快得以康复。此项手术伤口小,少流血,患处普通过五六天即可收疤。
(3)外用药物。关于人体发病初期的疔疮患疾,张氏外科特地研制的“消坚散膏”很有疗效。此类小型肿块(如乳腺小型肿块等)外贴此膏药。普通都能较快地发散消逝。“消坚散”适用于阴症患者,而阳症患者则要用“潜伏散”治之。
手术后伤口处敷的粉剂,有鼓励机体生新肉的“生肌散”,有愈合伤口使之收疤的“迎春散”,退肿、消炎的“退肿散”、“溃疡散”等,这些外敷药物经几十年临床运用,成效奇特。上海大医院有一长期卧床的褥疮患者,经张氏用药物外敷后,疮口溃疡神奇消逝。
瘌头传统诊疗法被列入第三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八、嘉兴南湖荷花灯会
嘉兴南湖荷花灯会是极具江南水乡特征,有着长久历史的民间传统节庆活动。据嘉兴市志记载,旧俗嘉兴六月廿四为荷花华诞,又称“雷祖(嫘祖)华诞”。是日,市民倾城游南湖,可不付摆渡钱去烟雨楼雷祖殿(嫘祖殿)进香。南湖游船聚集,大小船只数百。大船中有丝网船,俗称“双夹弄”、“单夹弄”,可供酒菜。小船盖船篷,摆渡载客。夜晚南湖湖面放荷花灯,漂浮于水上,多至千盏。烟雨楼夜以继日供给茶酒面食,又有昆曲社在湖上举行曲会助兴。无锡、苏州等地的船主,届时会把非常气度的大型丝网船提早几天摇到嘉兴来。当年传播歌谣:“六月廿四七月七,嘉兴景致烟雨楼。大船停到密层层,小船停到水也浑。”繁华局面可见一斑。此俗盛行于清乾隆年间及民国时期。
南湖荷花灯会的主要活动有:
(1)放荷花灯。古时荷花灯有三品种型:一是以粉红纸扎荷花,下系木片,中燃红烛;二是以河蚌壳为底盘,中间放些许灯油和一根灯芯,点燃;三是以半只西瓜皮为底盘,中燃红烛。这些灯置于湖上,任其随波漂流,夜色之中,烛光水影煞是美观。
(2)各类民间艺术演出。
(3)乘船游湖观灯,听江南丝竹乐。
(4)各种竞赛活动,如踏白船等。
变革开放以来,嘉兴南湖荷花灯会得以恢复,从2001年开端每年举行,其间看灯、赏灯、放灯以及相关的民间艺术活动层出不穷,精彩纷呈,并逐步成为嘉兴市民的一大重要节日。2006年的南湖荷花灯会在小南湖举行,一千五百盆荷花成为灯会的主角,一百多盏荷花灯五彩缤纷,散布各处,市民可免费前往南湖边上的旅游景点会景园、湖心岛观看各颜色灯、海宁皮影戏,到南湖小瀛洲放荷花灯。此外,还布置市民制造荷花灯竞赛,由游客投票评选优胜者,还有猜灯谜等活动。灯会期间每天欣赏者成千上万。
嘉兴南湖荷花灯会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大曹王庙庙会
大曹王庙庙会,是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一带著名的庙会活动。大曹王庙坐落在余新镇曹王村。传说北宋初年大将曹彬率兵平定浙江,宁自杀谢天下而不妄杀一人,百姓感其恩德,筑庙祭奠。庙始建于北宋年间。据原庙中残碑记载,唐天宝年间,里人王友文舍宅建东岳行宫及五岳楼,后改为曹王祠(此庙碑已移嘉兴揽秀园碑廊)。
大曹王庙历经重修,范围庞大,宋元时期即是嘉兴著名的旅游地。在明代有清明“游曹王”之说,香客不远数百里而来,赶庙会三天。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每岁三月,乡人市女烧香者万计。”清人蒋薰有诗句“留得江南十里春,曹王庙外踏青频”,描画昔日大曹王庙的风光。
大曹王庙庙会尤以春(清明节)、秋(农历八月初二)为盛,不只四邻八乡农民云集于此,嘉兴城中仕女也纷至沓来,商贾环庙成市,到清代更是成为集镇。清明庙会有各种风味小摊,呼喊猴耍花招,最引人瞩目的是“菩萨出会”。所谓“出会”,是由五个菩萨坐轿赶会。轿子最前面有“鬼保长”(戴鬼样面具)引路,后由“趟车会”驱逐路人,以便让道,再由“五丧队”(掌幡人)开道,后面依次是小网老爷、总管老爷、曹王老爷、东华大帝、东华娘娘等五尊菩萨,各尊菩萨由四人抬轿,汹涌澎湃,绕庙三圈,最后在新殿坐定,戏班演戏,戏完毕后,五尊菩萨依次退出戏场返回原地。海盐骚子书《游曹王》细致描绘了旧时曹王庙庙会的现象。
庙会市上有泥捏的泥孩、泥猫、泥美人、泥老虎出卖,庙会时庙中两廊下都是卖泥塑的天地。泥塑制品均由当地采泥手捏彩绘而成,形象拙朴心爱,是人见人爱的民间工艺品。明末清初海盐诗人彭孙贻《舟过马泾谒曹武惠王庙》诗中有“原蚕争卜茧,屠豕竞迎猫”之句。清初嘉兴谭吉璁《和鸳鸯湖棹歌》中说:“泥孩纵说鄜延好,不及曹王庙上看。”曹王村泥猫相传至今,当今每逢清明庙会还有不少人购置泥猫,以求养蚕安全。
2001年,当地重建大曹王庙,并改名为“大曹王寺”,占空中积四十二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成为市郊的一个新的旅游点。每年清明时节,当地大众自发组织展开大曹王庙庙会活动,曾经构成一种风俗。
大曹王庙庙会被列入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三塔踏白船
踏白船也称摇快船,是一项盛行于江南水乡的民间水上竞技,是为祭蚕神而举行的一项活动。听说其名因由与宋将岳飞有关,宗泽因赞扬岳飞的才干与忠勇,任其为“踏白使”,为鼓舞赛船者以岳飞的无畏气概参与竟渡,故称。
踏白船的船只,即江南水乡常见的农船,这种船船体稍长,船底呈弧状,涉水阻力甚小,但急摇时左右稳定性较差,乡民称之为“活”,因而成就了踏白船在扮演时速度较快、惊险的特性。三塔塘,位于京杭大运河嘉兴西南段,河道较宽,每年三月十六为蚕神华诞,四乡八里的蚕民便摇船云集三塔塘。每条船经过改装,船艄搭上木板横“跳”,船尾上安两支琵琶橹,两人一组同摇一橹,船舱帮口两边再安放四五排或五六排木桨,人手一桨,合力齐划,船头插上一面村坊旗帜,也有应金、木、水、火、土五行插上相应的红、黄、蓝、白、黑五色牙旗。
踏白船比快称“旱踏”,竟险称“水踏”,女子参赛称“女踏”。农民赛船,纯为文娱,踏白船竟渡剧烈,却无奖品,只是有下一年踏白船开赛发令的光彩。结乡情,备春耕,是踏白船聚会的内涵所在。
旧时,处于水网地带的嘉兴,载物、出行均靠船只,农家摇船无不技艺高超,民间水上活动丰厚多彩。京杭大运河环绕嘉兴城而过,城西南河段水流湍急,岸旁建有唐代三塔、茶禅寺及岳王祠、血印寺等,嘉兴人称其为“三塔塘”。每逢农历三月十六,三塔塘都要举行竞渡活动,称为“三塔踏白船”。
三塔踏白船竞渡活动,来源于祭奠蚕神。传说某年嘉兴一带大旱,桑叶枯萎,春蚕无以为饲,农家心急如焚。一女子为此背井离乡,至湖州一带,见桑叶甚好,便连夜疾步回家,唤乡民飞舟买桑叶救蚕。春蚕得救了,而那女子却因劳累过度不幸身亡,后人遂将其尊为蚕花娘娘即蚕神,并于每年农历三月十六以划船竞赛留念她。是日,村民摇船至运河三塔塘岸,先将带来的猪、鸡、鱼等在茶禅寺蚕花娘娘神位前祭奠,然后停止划船竞赛。竞赛完毕,便在野地里埋锅造饭,饱餐一顿,尽兴而返,接着便准备饲育春蚕。
农历三月十六,四里八乡的农船云集三塔塘。参赛的船为狭长的小木舟,视船身长短,船中可设四五排或五六排不等,每排两人并肩而坐,分左右划桨。船尾支上两支琵琶橹,用一块厚实的木板横搭在船尾,称“跳”,跳上立四人摇橹。船头指挥者面向划船者,不时站起蹲下地大声呼吁,有时跌坐下来平卧甲板,头发以至会碰到船头水面的波浪。划船人则随其指挥统一行动,船即如箭脱弦而去。竞赛普通以村为单位组织参与,同村人在两岸敲锣打鼓呼吁助威。考究村坊名声的,常常还置办统一的服装,船头插上一面村坊号旗,也有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插红、黄、蓝、白、黑颜色旗。竞赛当日,三塔塘两岸摩肩接踵。开赛号令一发,只见踏白船如万箭齐发,顿时河面浪花翻腾,岸边呼吁声四起。踏白船竞渡剧烈,优胜者却无奖品。但到下一次竞赛时,得由上次优胜船先举桨各船方可行动,所以,抢夺的只是下一年踏白船开赛发令的光彩。
踏白船竞渡历数世纪而不衰。但随着陆上交通的开展,农用木船逐步消逝,三塔踏白船风光不再。近年来,在嘉兴市体育局及南湖区、秀洲区文体部门的倡导、组织下,踏白船作为一种大众性的体育竞技项目得到了继承、创新和开展。
十一、嘉兴黑陶烧制技艺
嘉兴黑陶源头能够追溯至七千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嘉兴市南湖区雀墓桥出土的尖脚三足黑陶,是那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精深的工艺品。
黑陶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是新石器时期制陶工艺中能与彩陶艺术相媲美的又一光芒发明。黑陶艺术的特性是:制造普通采用快轮,其器形匀称、规整,外型漂亮,做工精密,高温烧造,封窑处置,经过科学的渗碳原理,将洋溢在窑中的浓烟中的碳粒渗入坯体,烧制出来的陶器黑里透亮,望之如金,坚实凝重,叩之如磬,具有黑、光、亮、薄的特性,给人以“乌金墨玉”之感。
黑陶的构成机理和烧制过程相当复杂。在嘉兴市较早研制黑陶的是已故的冯国解、许明农。他们制造的黑陶工艺品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已投放国内外市场。现传承人时良俊(1931年出生)从1987年开端停止了无数次实验,终于初步控制了黑陶烧制机理,并提出了继承传统、研发创新的新概念。
时良俊传承的嘉兴黑陶烧制技艺要点如下:
采用龙山黑陶的封窑渗碳法和良渚黑陶的复原窑变法相分离的工艺办法。
烧制黑陶的原料:主要制造原料采用紫砂泥,主要燃料采用树柴、废木料、圆木边皮等,不宜用煤炭。
烧制黑陶的窑炉:窑室温度差要小,采用S形导焰式,为圆筒形顶门式窑。封锁性能要好,绝对不漏气。最高温度为1300℃。普通耐火砖都可用。窑室具有顶柱、棚板、垫饼。特殊产品运用匣钵埋砂,窑具最好用碳化硅资料制造。
黑陶烧制工艺的关键点:(1)陶坯装窑。坯件之间要有空隙,摆放紧凑,底部要放置垫饼,便于复原和渗碳。为进步热效应,装满后的窑室不留空间。装好后顶门盖好,边缝用硅酸铝棉塞紧。顶上部用废报纸掩盖,再用纸筋烂泥涂抹严实。(2)预热和升温。窑炉装封后,点火前要预热。小型顶门式窑炉容量在0.12至0.3立方米,用600W至800W电炉预热。普通约八至十小时。窑温升到120℃至150℃时,点火升温,升温不可太急。当窑温升到573℃时,坚持迟缓升温,此时陶坯内的分子状态发作剧烈变化。温度到达1150℃时,坚持一个小时不升不降。(3)降温和封窑渗碳。温度降到1000℃时,向火膛内填充木块,并小烟道,让窑室内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对陶坯内三氧化二铁停止复原。当温度渐渐降到600℃时,再次向火膛内填充木块,立刻封窑渗碳。封窑先封烟道,后封火膛口,不让外界空气进入窑内,并检查窑体,有漏气冒烟之处须及时堵死,待冷却后开窑取出黑陶。
目前,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心在嘉兴市吉水小学设立了黑陶工作室,由时良俊先生义务传承黑陶烧制技艺。
嘉兴黑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二、嘉兴端午风俗
嘉兴端午风俗萌茅于南宋时期,明清时期到达鼎盛,民国以来遗风气存,新中国成立以后再次盛行。特别是近年来,一年一度的中国?嘉兴江南文化节,将端午民俗文化活动作为固定项目在端午节期间举行,使这一项民间风俗得以恢复、传承和发扬。
嘉兴端午风俗主要内容包括祭奠风俗、饮食风俗、文娱风俗和信仰风俗。
祭奠风俗。一是伍相祭。端午节当天,百姓都会带着祭品到南湖伍相祠和胥山庙祭奠伍子胥。二是神龙祭。举行范围浩大的南湖龙舟竞渡之前,参赛船队先要抬着龙头停止神龙祭。然后,将龙头装置在船头,在龙舟上挂上彩灯,抬龙舟下水。由祭司(典礼掌管人或现场年龄最长者)用毛笔蘸朱砂,点于龙头上。一声炮响,百舸争流,引得两岸喝彩,万人喝彩。
饮食风俗。一是吃蚕花饭。端午节正是嘉兴春蚕收获的时节,为庆贺蚕花歉收,当天晚上蚕家点烛焚香,供奉鸡、猪头号祭奠蚕神嫘祖,磕拜“蚕花利市”,也有犒劳本人的意义,俗称“吃蚕花饭”。二是吃“五黄”。即在端午节当天吃黄瓜、黄鱼、黄鳝、黄泥蛋(咸鸭蛋)、-酒。三是吃粽子。作为稻作文化发源地之一,端午节包粽、吃粽的习俗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嘉兴五芳斋粽子在全国乃至东南亚一带都享有盛誉。
文娱风俗。在嘉兴历史上,南湖龙舟竞渡不断是端午节的主要民间赛事。清代著名诗人马学乾、吴锡麟在烟雨楼上目击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盛况后,曾分别赋诗《烟雨楼观竞渡》、《五日南湖观竞渡》。
信仰风俗。一是家家户户挂菖蒲、大蒜、艾叶。二是燃熏苍术、白芷。三是用-在小孩额头上写“王”字,身上佩香囊。旧时新丰、净相乡一带,农家有以砖测午(在院子当中竖砖一块,当看不到砖影时即为正午)的风俗,并在此日熏黄烟(用硫磺、-等物)驱虫。四是妇女用丝绸制成小人、老虎、蜈蚣、蛇等外形的发饰,插在头上,谓之“健符”,以辟邪健身。五是在堂上悬挂钟馗、关帝像除邪;市面上敲锣打鼓,跳黑面钟馗、红须天师舞驱邪,祈求安全。
嘉兴素以“天下粮仓”、“鱼米之乡”著称,又是最早和最主要的端午竞渡文化区,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和吴越文化的深沉沉淀,为嘉兴端午风俗的传承奠定了根底。嘉兴端午风俗历史长久,节日内涵丰厚,传统风俗完好,中央特征浓郁。
嘉兴端午风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三、凤桥竹刻
凤桥竹刻以留青见长,表现方式多样,作品类型有臂搁、笔筒、竹根雕、屏风、挂屏、棋钵等。
凤桥竹刻传承人冯嘉生(1946年出生)师承其父冯国介。冯国介好金石、精竹刻,曾与吴天如等著有《百梅斋印存》。冯嘉生自幼受父亲熏陶,初学篆刻,继学竹刻,成年后潜心于竹刻艺术,已从最初的以刻竹片、长卷为主,开展到刻臂搁、笔筒、竹根雕、屏风、挂屏、棋钵等,且影响到四周的一些喜好者,逐渐构成了凤桥竹刻色、泽、形等方面共同的作风。其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在首届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天工奖”。
凤桥竹刻工艺流程注重选竹、断料、刻制三步:采竹在冬季,选取挺直、竿长、节稀、无斑点之竹,求其精髓内敛而虫蛀少,以体硕质坚、生长三年以上的竹为佳;断料,竹子砍下后,须经两年自然晾干,按作品请求分割成竹筒或竹片,经过蒸煮处置,干透后做好坯样;刻制,先在竹筒竹片上绘制相应图案,然后用刻刀刮、刻、磨、上光,最后废品。凤桥竹刻以留青见长,表筠不可擦伤,以保证作品莹洁如玉。
凤桥竹刻的艺术特征:一是刀法细腻、精练,刀路流利,一挥而就;二是线条漂亮,刚毅有力;三是具有浅浮雕的艺术效果,这是有别于其他竹刻艺术的最显著的特征。作品外形美观,易于携带、保管,合适珍藏或捐赠亲友,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适用价值。
凤桥竹刻系纯手工操作,工艺流程复杂,制造耗时费心,经济效益不高,竹刻艺人为数不多,后继乏人,面临失传。从2005年开端,冯嘉生在家中终年开设竹刻培训班义务传艺。
凤桥竹刻被列入第一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四、南湖采菱歌
南湖采菱歌是终年寓居在嘉兴南湖边上的许家村村民一边采菱一边唱歌,在劳动、生活中发明出来的一种民间乡土歌谣。
南湖采菱歌普通都在栽菱、采菱或捕鱼时唱,也在南湖摆渡接送游客时唱。南湖采菱歌起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老人们只晓得他们的晚辈就曾经在唱了。每当清明时节,种菱人划着小船到湖中去打桩,将草绳系在桩上,围成一块块方形或长方形水面,牵牵扯扯的菱蔓与挨挨挤挤的菱叶填满了这些被草绳拦起的水面,船只便漂游在这一片翠绿色的菱荡中,极富诗情画意。农历八月采菱时节,姑娘们穿红着紫,坐在菱桶内,把布满河面的菱叶战战兢兢地拨开,渐渐采摘菱角,嬉闹间飞出一首首采菱歌,声情并茂。
现经常听到演唱的南湖采菱歌有“东南风吹来暖洋洋,烟雨楼造在湖中央,周围自有青菱荡,荡0路有船行”;“八月桂花开来香喷喷,姐妹双双采青菱,采得青菱到何里去卖?采得青菱到行里去卖”等。
南湖采菱歌经多年传唱,逐步构成了有固定唱腔的民间小调,普通四句为一首。内容由栽菱、采菱不时扩展,有代代传播的老词,也有吸收外来歌词改编的新词。老人回想:“都是很即兴很生动的,看见什么他们就会唱起来,因此很有生活气息。”
南湖采菱歌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由于产生于江南水乡,在水上劳作时坐在船上唱,和水严密相连,因此腔调温顺、坦率、甜美、抒情,没有北方民歌那么高亢、粗暴,更适合于女声独唱、对唱、合唱。
如今的南湖经过改造,以前满湖养菱的场景不见了,采菱角已成了一代人的回想,南湖采菱歌的曲调也随之渐行渐远。直到2005年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时,才把湮没已久的采菱歌发掘出来。如今除了原许家村有几位老人会唱外,已很少有人能原汁原味地演唱,年轻人更无人会唱,南湖采菱歌濒临失传的境地。
南湖采菱歌被列入第二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五、嘉兴南湖区高中园区那边的结婚风俗是什么?
我是安徽的,女朋友是嘉兴的在我这过几年了,如今说道结婚事情就出来了,老婆说她们那边礼金要十几万,还要给晚辈钱什么什么的,我们这边就是一步到位六万六是最高的了老爸老妈都说十几万太多了,我想问下到底有什么风俗!等候中!
我姐是娶老公的,但是性质差不多,你把我姐当成你吧
我姐夫家里是拿出了28万给我姐夫当嫁妆的(他家也是挺有钱的,)然后我姐是没有给钱的,但是房子,车子,结婚的其他一切钱,都是我姐出的了,红包的话、是双方父母一人一个给你们,没听说过给晚辈钱的,就是可能你娶新娘子的时分。需求塞给几个孩子等堵路的小红包。小红包里钱不用多,大人堵路就塞烟,也可能没有堵路的,伴郎伴娘都是要给钱的,
十六、南湖区春节风俗
做年糕、发络笋
过年前,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们早早地准备好了过年必备的食材,做年糕、发络笋可谓是必做的两件事。做年糕,也叫做糖糕。嘉兴北部一带多以做松糕为主,叫“尺糕”,左近则大多做“印板糖糕”,印板用桃木、银杏木雕琢而成,以寿桃、鲤鱼、双鱼为吉利图案。
发络笋,是把买来的.笋干放在淘米泔水里,浸泡上几天几夜,然后在大锅里煮,透着一股浓浓的老笋干的酸蒸气,不断以来络笋烧肉都是嘉兴的一道传统菜。
镬糍香
临近过年,很多农家都要淘糯米,做镬糍。桐乡当地把这叫作“摊镬糍”,摊之前先把糯米淘洗洁净,搁在竹淘箩里以增加黏性。然后把米放在大锅里蒸,火要烧得旺,等到饭香四溢时,这上等食材算是准备好了。再往锅里倒入两小团米饭,用锅铲贴着锅壁用力摁两下,疾速往两边走,再从上到下走。不一会儿,糯米就变成薄薄的一大张。再用锅铲渐渐往下铲,整张镬糍就被铲起。在灶台上放几分钟,让风把潮气吹干,然后就能够把镬糍装进袋子,扎紧绳子,藏在橱柜顶。
镬糍能够用来泡茶,吃“镬糍茶”也是一种传统风俗。元旦夜,吃过团聚饭,泡一碗热火朝天的镬糍茶,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再温馨不过。新年里到亲戚家拜年,亲戚必先端上一碗镬糍茶给客人。一碗下肚,全身暖洋洋。而红糖镬糍茶更是产妇、老人补血养气的上好滋补佳品。
往常,这一碗镬糍更是能让人思念起曾经纯朴诗意的岁月。
掸檐尘
在嘉兴乡村,进入农历腊月有掸檐尘的风俗。掸檐尘普通布置在腊月中下旬,最迟至十二月廿七日,实践上这是一次彻底的家庭大扫除。
掸檐尘前,要把锅子、汤罐、碗盏盆碟统统搬到屋外,把室内的物件尽可能地遮盖好,到竹园里砍下一根当年的新竹作掸把,长长的新竹意味除旧迎新,掸刷也是用当年的早稻柴扎成,早稻寓意早迎春、早得吉利。
准备终了后,就头戴大凉帽,颈围方布袱,身穿旧外套,依次将墙四角的“长脚檐尘”悄悄地一次次缠绕到掸帚上。不一会,掸帚上沾满了檐尘,还有许多蜘蛛、虫子在爬动,把这些尘虫捋进畚箕。畚箕里积多了,就拿到场外就埋掉。等初步肃清后,再将正梁、桁条、家堂及门框反面的灰尘从高到低用力地擦抹。现今,家家户户在将近年底时仍会搞一次大扫除。全家一同入手搞卫生的场景着实温馨。
十七、南湖区饮食风俗
1、酱鸭
传统美食,香酥可口、肥而不腻。
2、五芳斋粽子
号称“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而著称。五芳斋粽子按传统工艺配方精制而成。选料非常考究,肉粽采用上等白糯、后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则用上等赤豆“大红袍”,经过配料、调味、包扎、蒸煮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嘉兴五芳斋粽子有肉粽、豆沙、蛋黄等几十个花色种类,1987--1989年曾连续取得省名点特优产品“玉兔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3、姑嫂饼
传统美食,酥而不散、香糯可口。
4、携李
特产水果,果肉甜美、鲜香脆嫩。
5、宴球
特征美食,口感鲜美、营养丰厚。
6、菜花鱼蒸蛋
传统美食,细腻滑爽、滋味鲜美。
7、缸肉
特征小吃,味醇浓香、入口即化。
8、船菜
传统美食,食材多样、鲜美可口。
9、八珍糕
传统糕点,深受当地人喜欢。
10、糟蛋
特征小吃,柔韧细嫩、耐人寻味。
十八、南湖区著名景点
(一)觉海寺
觉海寺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建立街道斜西街435号,始建于南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旧称报忠观,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改观为寺,至正末年因战争遭毁,明永乐十五年(1417)重建,清雍正十一年(1733)奉敕改名为“觉海寺”,雍正十二年(1734)授御书“觉海寺”匾额,清代名僧玉琳琳国师任掌管,属佛家“禅宗”的“临济派”。寺院中轴对称,面积6132平方米,中轴由南向北依次为前殿天王殿、中殿大雄宝殿、后殿三圣殿;中轴西由南向北依次为钟楼、二层楼厢房、地藏殿;中轴东由南向北依次为库房、斋堂、厨房、厢房。另外,南大门西侧设有法物流通处。寺内仅三圣殿为明代建筑,其他皆为建国后重建。三圣殿屋架由楠木修成,寺内供奉朱天君像(祭明末代皇帝崇祯,为原物),反映了当时复明的民族思想。觉海寺历史长久,在全国佛教寺院中有较高的影响力,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81年发布为嘉兴市级文物维护单位。
(二)杉青闸遗址(落帆亭)
杉青闸遗址(含落帆亭)位于嘉兴市区杉青闸堰上。西、北面与原嘉兴中丝一厂(后改为嘉丝联厂)相接,东距京杭运河25米。
落帆亭始建年不详,据中央志记载,宋神宗熙宁初重建。亭左近有杉青闸,杉青闸是嘉兴古运河上控制水流的重要水利设备,《宋史•河渠志》载:“神宗熙宁元年(1063)十月,诏:‘杭之长安,秀之杉青,常之望亭三堰,监护使臣并以管干河塘系街,常同所属今佐,巡视修固,以时启闭’”,由朝廷直接派官员管理,建有官舍。落帆亭是官舍旁的一处名胜,为官吏和客商游憩之所。其时由苏州进嘉兴的帆船,过此必落帆,故称“落帆亭”。清光绪六年(1880)重建,增筑太白亭,旁有花神及闸神像。1921年嘉兴酒业公所出资再修。园内假山小巧,亭轩幽雅,池塘遍植荷花,幽香四溢,风光漂亮。园林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现代编写的《江南园林志》将落帆亭列为名园。文革时期,落帆亭遭到严重毁坏,现仅存局部假山和太白亭等旧迹。1988年修缮、重筑落帆亭,建筑占空中积约200平方米。落帆亭对面(运河北岸一里)旧有羞墓亭,相传是汉代朱买臣妻崔氏葬所。京剧《马前泼水》即取材于此。落帆亭是大运河的重要遗产点,在历史上有重要位置,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2011年1月,发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维护单位。
(三)鉏家桥
鉏家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航明社区光明街,建造于民国22年(1933),东西横跨鉏家滩,是一座水泥和石块分离的桥,全长15.23米,宽3.9米,桥面距水面为3米。东西桥墩用石块砌筑,桥梁和桥面为水泥浇筑,并设有水泥护栏,望柱塑成方形,桥面中间护栏上立有两根水泥灯柱。1989年在老桥东又建新桥,此桥逐步废弃。鉏家桥外型简约,作风别致,带有典型的民国特征,为研讨嘉兴近代桥梁建筑提供了实物材料,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2010年发布为嘉兴市级文物维护单位。
(四)塔塘桥
塔塘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余新社区余新铸造厂西侧,西距乍嘉苏高速1000米。据《嘉兴府志》可知,建于清同治年间。系单孔石拱桥,东西跨海盐塘。全长45.93米,桥面宽3.45米,桥底距水面8米,拱跨14米。桥落坡呈喇叭状,东落坡喇叭口宽4.38米,西落坡喇叭口宽4.76米。桥身东面两侧各有3个天盘石,西面两侧各有4个天盘石,桥面四端各有一个狮子石雕望柱,西堍有1个方型望柱。桥东侧41级石阶,西侧有42级石阶,顶盘石中央有水涡纹、蟠螭纹。桥额为“重建塔塘桥”。桥面两侧修有可供行人座的石栏,桥墩嵌有桥联。桥墩东南嵌有石碑,碑上文字含糊,石碑上端有石碑檐。该桥范围庞大,外型美观,是海盐塘上仅存的古桥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2017年发布为浙江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五)秋泾桥
秋泾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航明社区闸前街东端,原名迎春桥,始建年份不详,据康熙《秀水县志》载,明崇祯初重建,现桥额旁镌有“嘉庆十一年”、“里人重修”字样,可知现桥为清嘉庆十一年(1806)重修。系单孔有栏石拱桥,东西横跨秋泾河。桥全长58.65米,桥面宽4.85米,拱跨15.6米,矢高6米。拱圈石分节砌筑,金刚墙错缝顺砌。桥栏尚存狮子望柱2个,方型望柱5个,东、西侧落坡分别有石阶39级和35级。南北桥额为“秋泾桥”,顶盘石中央刻有水涡纹,桥楹联风化严重,难以辨识。秋泾桥历史长久、范围较大、外型美观,是市区仅存的少量石拱桥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81年发布为嘉兴市级文物维护单位。
(六)南星桥
南星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新篁社区新篁小学东侧,原名新桥,为砖桥,明末已有。据明崇祯《嘉兴县志》卷三《桥梁》载:明末已有。至清乾隆年间,桥已坍。嘉庆五年(1800),张镇(字起也)等七名里人同募重建,改建成石桥。东西横跨丁谿,系七孔梁式石板桥,全长34.7米,宽2.76米,净跨20.4米,距水面高3.8米。桥面南北两侧石护栏齐全,有望柱6对,天磐石8个。南北桥首有“南星桥”额(张廷济题),又题有南石栏额:“寿纪光华”,北石栏额:“文昌朗照”。桥中孔东侧桥柱(由五块条形石并列而成)靠南一块刻文字一段:“大清嘉庆五年,岁在庚申正月穀旦。张起也、曹宏芳、戴盈科、陆苍佩、张驾虹、陆在川、张德容同募建南星石桥。张廷济书。”有桥联,南为:“虹跨珣谿槜李纪春秋胜地,龙迎秦岭里仁标吴越名乡”,北为:“山色云浮澉乍浦百峰拱秀,波光银涌汉魏塘两水安澜”。南星桥纪年明白,范围较大,外型美观,保管尚好,是当地重要的历史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09年发布为嘉兴市级文物维护单位。
(七)三步两爿桥
三步两爿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利民行政村(原石佛寺自然村)东南角,据中央志记载为明建,由聚秀桥和常丰桥相连组成。其中聚秀桥南北走向,常丰桥东西走向。聚秀桥为单孔石拱桥,全长16.21米,桥面宽2.27米,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净跨6米,矢高3.61米。桥两侧有石栏板,南北两侧分别有石阶11级和10级。桥拱券石上刻有“聚秀桥”,东西两侧刻对联“摷梅花洲之去脉,镇禅仗沙之分堤”、“波影射双龙井眼,河源通一鉴山泉”。南北落坡呈喇叭状,北坡与常丰桥东坡相接,南坡与溪岸道路贯穿。常丰桥为单孔石拱桥,全长14.8米,桥面宽2.53米,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净跨5.2米,矢高4.15米。东西两侧分别有石阶8级和11级,桥面无石栏板。桥拱券上刻有“常丰桥”,南侧刻对联“乘驷漫夸题柱客,成梁为助川功”。东西落坡平行,东坡与聚秀桥北坡相接,西坡与溪岸道路贯穿。三步两爿桥是凤桥镇重要历史建筑,外型共同,结构结实,保管较好,形制做工讲究,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2017年发布为浙江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八)秀城桥
秀城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秀城桥社区芦席汇南,据《竹林人圩志》载,桥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以依城郭、横跨秀水而得名。桥南北走向,系单孔有栏石拱桥,全长36.5米,面宽3.71米,拱跨约11.36米,矢高约5.5米,南、北两侧桥坡分别有台阶27级和35级。拱圈由条石纵联分节并砌而成,金刚墙错缝平砌。桥栏存望柱7个,其中桥顶方形望柱3个,素面无纹饰,桥南北落坡旁圆形望柱4个,呈莲花头状。东西桥额刻“重建秀城桥”,桥顶栏板刻花草纹,桥身西侧楹联刻“帝道遐昌,兴水利而济涉;皇口稳固,乐民以便成梁。”东侧上联已风化无法辨识,下联刻“凭眺一濠,是号秀城之胜概。”秀城桥是嘉兴市区仅存的少量石拱桥之一,历史长久,外型美观,所处位置是嘉兴最早的商业中心,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81年发布为嘉兴市级文物维护单位。
(九)沈钧儒家族墓
沈钧儒家族墓位于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长秦村8组,东临陆泾港,南200米处为沪杭高铁,坐西朝东,总占空中积2500平方米,是沈钧儒夫妇、沈钧儒父沈澡卿和其他家族人员的坟茔。沈钧儒墓碑上刻有“张梦婵夫人沈衡山先生之墓”、“民国丙子年二月立”。现墓碑由当地政府仿原物制造,原碑于1998年6月移置于沈钧儒留念馆内。1963年沈钧儒逝世后,其骨灰掩埋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内,此墓仅葬有其妻张梦婵。沈钧儒夫妇墓北面为其父亲沈澡卿之墓,墓碑上刻有“清故朝议大夫秀水沈澡卿公之墓”。沈钧儒(1875~1963),字秉甫,号衡山,原籍嘉兴,清光绪时进士,中国法学家,政治活动家,曾任民盟中央主席,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沈钧儒是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爱国学问分子的光芒典范,在中国反动史上有很高的位置,其家族墓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009年发布为嘉兴市级文物维护单位。
(十)南湖
位于浙江嘉兴市区东南,景色秀丽,历史长久,古称陆渭池,又称彪湖。南湖又分为东、西两湖,形似鸳鸯交颈,古时湖中常有鸳鸯栖息,因而又名鸳鸯湖。隋朝开挖南北大运河以后,随着经济的开展,旅游业也昌盛起来。宋代以后南湖与绍兴东湖,杭州西湖合称为浙江三大名湖,成为浙北的旅游热点。南湖地处太湖流域水网地带,气候润湿,自然条件决议了南湖一年之中阴雨天居多,因此常常是晨烟暮雨,云气旋绕,特别是清明时节,细雨霏霏,南湖更显得苍茫迷蒙,湖波浩渺,所以南湖与烟雨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湖现有面积800亩,湖中有两岛,一是湖心岛,面积缺乏18亩,好像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南湖之中,岛上有以烟雨楼为主体的古园林建筑群,亭台阁榭,假山回廊,疏密相间,参差有致;岛的南端辟有荷花池,可谓湖中有池,岛中有堤。另一小岛是称为小烟雨楼的仓圣祠,位于南湖的东北隅。千百年来,南湖以本人特有的风姿吸收着四方的游人,历代文人学士为南湖留下了无数的诗篇和画卷。今日南湖出名于世,更主要的缘由是在南湖发作了一件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情,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南湖成为重要的反动留念地。1961年和198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两次发布南湖烟雨楼为省重点文物维护单位。2001年,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被国务院肯定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十一)严助墓
严助墓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建立街道瓶山社区辅成小学内,是西汉名士严助的坟茔。严助(?~前112)西汉会稽郡吴县人,本名严庄助,辞赋家,富文采,擅辞赋,官至会稽太守。墓呈圆形,面积2157平方米,周长174米。墓丘上草木繁茂,生气勃勃,环境幽静。墓穴、墓碑已无存。据嘉兴人庞艺影《话说严助》一文考证,此墓的真实性尚且存疑。该墓历史长久,为研讨严助及当地古代葬俗提供了实物材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1992年发布为嘉兴市级文物维护单位。
(十二)高地遗址
高地遗址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胥山村30组,占空中积4000平方米,地势较高,土墩高1米。遗址东侧在地改田中曾出土大量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陶片及青铜剑一把,空中散落陶片甚多。1983年二普时采集到印纹陶片及石斧钺等,可断定是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该遗址散布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文化遗址较丰厚,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1992年发布为嘉兴市级文物维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