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兴化市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3-12 15:13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兴化市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地域腹地,东邻大丰区、东台市,南接姜堰区、江都区,西与高邮市、宝应县交界,北与盐都区隔河相望。位于北纬32°44′~33°16′,东经119°43′~120°16′。政区东西、南北间距各约55公里。兴化市总面积2393.35平方公里,其中陆空中积1766平方公里,占73.8%,河道、湖荡、滩地等水域面积627平方公里,占26.2%。  
二、茅山号子  
茅山号子是来源于江苏兴化茅山地域的一种汉族民歌,是茅山人民在消费劳动中,用号子方式配以号词,激起心情,抒出胸意。茅山号子源头可追溯到秦灭六国,统一四海的时分。为稳固万世之基,秦始皇大征民夫,建筑长城,以防匈奴人侵,传说孟姜女寻夫送寒衣,行到山海关的传说。  
兴化劳动号子发源于兴化百里水乡,追溯到秦始皇时期。秦始皇为了统一中国,大征民夫,修建长城。孟姜女寻夫送寒衣到长城,看到民工们“哼唷”的号子声,消弭疲倦,寻求乐趣。幸有的茅山籍民夫回到家中,便将民工们在筑长城时哼的号子传回家中。千百年来,民间口传代代相袭,不时创新,茅山号子应运而生,具有浓重的民族特征和中央神韵。  
由于茅山地处偏隅泽国,军阀混战,未受累及,茅山人民以消费为主,每逢消费时节,田里场头照旧号子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七七芦沟桥事故”后,茅山地域人民投入抗日锋火之中,茅山号子低沉了。直至1944年茅山解放,茅山人民在欢迎从军时,茅山号子才又中响起在田头巷尾:“当兵要当新四军,保家保国卫人民”。  
1956年,民歌手朱香琳随省歌舞团赴京参与全国第一届音乐周,并到中南海演唱,后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银质奖,灌成唱片发行,遭到毛主席等中央指导人接见,朱香琳还赴朝鲜慰劳。演唱了“中朝携手打败美帝野心狼”的茅山号子,1954年,朱香琳和茅山民歌手7人在上海与法国歌舞团联欢,茅山号子辉煌演绎至今。1986年,民歌手时彬一曲茅山号子荣获省青年农民“田野之春”歌手竞赛一等奖。1997年,茅山镇举行“茅山号子”大赛,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予以报道。2005年,陆爱琴演唱的茅山号子荣获江苏省水乡青年大赛优胜奖。2007年,在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泰州”的舞台上,陆爱琴等三位茅山民歌手,亮开嗓门打起茅山号子,与著名台湾歌星周杰伦、央视著名节目掌管人董卿同台演出,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2007年参与江苏省“群文新作”大赛荣获银奖接着《茅山号子》又参与守望家园暨第三届江苏文物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得到省指导的高度赞扬。茅山号子进校园活动搞得绘声绘色,将茅山号子39首曲调编印成册,在兴化市广阔中、小学生中演唱,让茅山号子代代相传。茅山镇每年还举行一次茅山号子大家唱竞赛活动,不时进步演唱程度。1997年举行的“茅山号子”大赛《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都作了报道。  
作为民歌《茅山号子》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在江苏民歌中所谓称得上民族音乐的一朵奇葩。她以舒缓悠长的音调旋律,明快有力的音乐节拍,快慢自在的演唱速度,分合有致的歌唱方式,构成了上下谐和、咏叹自好的共同的民歌作风。  
从表现劳动的方式的上看,茅山号子可分为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挑担号子、碾场号子、掼把号子。  
从音乐构造上看,可分为长号子、短号子。依据人们的性别和劳动分工,有男青壮年号子,如车水号子、挑担号子等,其特性是粗暴豪迈,急促有力;有女青壮年号子,如栽秧号子、薅草号子等,其特性是洪亮甜美,婉转悠扬。  
在演唱作风上,茅山人打号子行腔稳健、咬字有力、吐音明晰,富有弹性,真正表现了民族演唱方式的特征。  
茅山号子在不同的农活中,有不同的曲调,多半是自编自唱。后来,经过茅山地域文人的加工修饰,旋律日臻圆满,窗帘也是日趋丰厚,其中有唱忠孝节义古代人物的,有唱爱国惜民英雄武士的,有唱农家四季悠然自得生活的,还有表达男女之间纯真爱情的,每逢农忙时节,茅山地域田间场头,处处号子响亮,笑语飞扬。  
在1953年到1959年,茅山号子打得较好的歌手们,常到上海、南京参与民歌会演、竞赛。茅山名歌手朱香琳,曾随江苏省歌舞团赴朝慰劳中国人民意愿军,在朝鲜她演唱了《中朝携手打败美国野心狼》这首茅山号子,遭到了指战员们的热烈称誉。  
1956年9月,朱香琳随江苏省歌舞团赴京参与全国音乐周会演,并到中南海演唱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茅山号子》声情并茂,婉转动听的唱腔,被灌成唱片发行。  
茅山号子传送感情、理想,解放前为反动斗争效劳;解放后为严重历史事情效劳,土改、协作化、1;变革开放以来,着重讴歌经济起飞,农民重生活。详细唱法是一人领唱,众人应和。激越的歌声与劳动节拍调和融合,乡音乡情与人们朴素的感甘愿望相交汇,有调理心情、添加干劲之作用。  
三、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  
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是传播于江苏省兴化市竹泓镇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竹泓镇在宋代就有了制造木质渔船的手工作坊,明代时,该工艺以制造农用船和内河捕捞渔船为主,到清朝末年,竹泓木船制造已成气候,全镇以周、郑、陈、王、冯、崔、李等几大姓为主,从事纯手工消费农用、渔用、商用木船,并延至现今。2008年,江苏省兴化市申报的传统木船制造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兴化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相当复杂,工序多,工艺难度大,从选料备料到断料、配料、破料、分板、拼板、投船、打麻油等有十多道工序,均为手工操作,工序繁复,制造过程中没有图纸,全凭造船师傅的目光和经历。  
1.选料、备料。钉木船要选择自然的老龄杉木,此木材材质坚固、有韧性,所造之船吃水浅、浮力大,能载重,轻巧灵活而且比拟巩固耐用。  
2.断料、配料。断料、配料的尺寸依船体构造而定。船体普通由船底、船邦和横梁组合而成的船头、中舱和船艄三段体,船的大小不一,断料尺寸比拟有考究。  
3.破板。圆木断料后,第一步就是破板。从前没有电锯,全靠手工拉锯,先用墨斗和划齿按实践需求的厚度划线、弹线,然后架码拉锯破板。  
4.分板。破板后,须用粗、细刨将锯面刨光,再按实践需求的长度、宽度、厚度、角度做成废品板材。  
5.拼板。拼板时,须先放好钉眼。过去没有电钻,全凭人力牵钻打眼,打好钉眼的板料用掺钉(大头小尾的铁钉)拼接成船邦、船底和隔舱板之后,就能够投船了。  
6.投船(组装)。投船的程序普通是先将中舱底板与前后隔舱板衔接。然后用麻绳、扒箍、拉夹、盘头、走趋、尖头刹等工具将船头和船艄拉紧,与前后、当浪板衔接,中间用“爬头钉”“扁头钉”咬紧木头,并用各种锔加固分离部,使之牢不可破。  
7.打麻、填灰。打麻、填灰的工序合分为五步:第一步是辗灰;第二步是填灰;第三步是捻灰,第四步是打麻;最后一道工序是封口。  
8.油船。油船是船板防腐、保证船体经久耐用的主要办法,共分三道工序:一是上底油;二是罩面油;三是打晒油。  
9.下水。新船油好经过一段时间,等桐油完整干透后就能够下水了,新船下水不亚于砌屋“上梁”,船工颈头同样披红挂绿插金花,当浪板上还要刻福字、雕龙眼,点香纸蜡烛焚香放鞭炮敬菩萨等。  
兴化传统木船普遍应用于农业消费、渔业消费、交通运输、城市景区观光旅游,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并有数百条出口到日本、荷兰、德国等西欧国度。  
四、段式板凳龙  
最初盛行于兴化北部安丰一带,在板凳上用布缠成龙形,三人料理舞蹈。后来在杠子龙、扁担龙、板凳龙等扮演方式的根底上,经过整理、糅合、加工、编排,构成游龙形段式“板凳龙”舞。这种龙舞扮演方式多样,可长可短,长短分离,合分辉映,既可在室内舞台扮演,也合适在大型广场扮演。兴化的段式板凳龙继参与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后,2004年赴宁参与全国十运会会徽揭徽典礼,同年参与央视七套“农民歉收迎大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  
五、茅山会船  
清明时节,在以兴化茅山镇为中心的方圆几十个村庄的河流,会举行充溢雄性气息的撑会船竞赛。2014年,入选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兴化婚嫁风俗  
提亲  
一方请媒人上门提亲,对方有意,或经亲友撮合双方同意的,再请媒人凑成双数,一为“原媒”,一为“请媒”。也有的是男方一位媒人,女方一位媒人,少数的仍是“三媒六证”。  
访亲  
先由男方的女性亲友数人(双数)访问女方,主要是女子的品貌性格、有无遗传疾病等。对女子家境普通不过于计较,俗话“买猪不买圈”。女家有意即款待来访者。女家访男家,除上述内容外,还有男方家境、男子人品等。旧时有“女攀高亲”的说法。女方称心,才承受男家的款待。  
合婚  
经过媒人(引见人)把女子生辰八字口头告知男家,此为“暗口谕”。男家请巫者“合婚”,若“八字”相合即通知女家,女家再将女子的大红庚帖(“明口谕”,或称“鸳鸯扣”)发至男家,谓“回好”。也有人家省去“回好”这一程序,而和发“帖子”一道停止,谓之“一把连”。  
下定  
男家接到女家庚帖后,即备衣料两套及云片糕等礼物送至女家,即为“下小定”。新的说法为“订婚”。男方要宴请媒人(引见人)及双方至亲,使相互认识,谓“会亲”,至此婚约乃成。也有双方经人引见认识,同意相处即明白恋爱关系,互为双方的朋友,其时不乏家长暗访对方,找人合婚的。二人相处适宜即订婚,另外送彩礼和酒水(折干)给女方,彩礼和酒水钱不时看涨,常常非几万、几十万元不罢。此外,还要宴请引见人和双方至爱亲朋。女方也送一两件礼物给男方作“表记”。更有男女青年恋爱情热,请人出面告知双方或一方家长“关面子”,下一步礼节如仪。少数的按婚姻法办事,恋爱结婚一切从简。  
追节  
青年结婚当年,于中秋节给岳家送礼“对节”(即追节),礼物通常有四色或六色,除名酒、名烟、名茶外,必需有月饼、藕、鸭(一对)。岳家返还其中几样。在结婚前二三年,村内未婚女婿择夏日闲时至岳家小住数日,即曰“歇伏”,又可让未婚小夫妻联络感情。逢“三大节”都给岳家送礼“追节”,春节送礼需求“盒担”,即有猪蹄膀、鱼、酒、茶食、大团大糕等。  
送日子  
旧称“请期”,男家有结婚意向,即请媒人(引见人)带礼物去女家商量婚期。乡村吉期普通选在农闲时节(如今亦有选择“国庆”“五一”长假期间或阴历七月初七“情人节”)。春秋二季较多,正月为主,以便亲朋邻里送礼贺喜,俗谓“赶情”“出人情”。详细日期普通选“双日”。双方年龄都为双数的即选单日,但日子要好。还要避开女子经期,日期商定后,即用大红柬帖通知女家。且一经通知,只能提早,不可推延。城镇举行婚礼不限于农闲时节。  
送彩礼  
按“通话”时商定的礼金、首饰送给女家。礼金供嫁娘买衣服(即谓“扯喜布”),结婚时男家置办木床一张(商品房装修时,衣橱连在墙壁上),新房内其他家具由女家陪送,种类数量男方概不计较。吉期前,未婚夫妇相偕去临近大中城市购置衣物。女家陪嫁多为家用电器、化装品、沙发,还有陪厨具。现时富有家庭陪轿车的也不少。极少数女家对男方需索无度,以致为婚后小夫妻不和埋下隐患。  
发嫁妆和铺房  
结婚前一天,女家将嫁妆送至男家布置新房,是为“铺房”。是日男方“待媒”。请媒翁大人“上座”,由上亲作陪。表示谢意。后改为由男方4—6人至女家“过礼”,将聘礼装盒担送至女家,顺便将女方陪嫁带回“铺房”。  
暖床  
正日前一天,男方请福寿双全的老夫妇(福爹、福奶)铺床,新郎即邀父母在堂的平辈亲友(表兄弟为多)联床,谓“暖床”。正日早晨,主家端蛋茶至床前喊联床者起身用餐,但不给“筷子”,由联床者口呼“筷子”(即“快生贵子”)。新郎父母给红包联床者。  
迎亲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城乡公路交通开展,特别是完成村村通公路以后,兴起轿车迎亲之风,传统的“轿子船”已属稀有。吉日,新郎在伴郎和数名亲友(双数)陪同下,开轿车去女家迎亲。新人乘坐的喜车车头结彩球,挂红绸,车后贴双喜。车队一路播放喜庆乐曲。车队开到女家门前,女家即鸣放鞭炮出迎。女家以圆子、云片糕、红枣茶款待。寓意为团团聚圆、步步高升、早生贵子。在迎亲队伍敦促之下,新人上车。女家有人跟车送亲,喜车至男家门前,由福爹爹、福奶奶开启车门,扶持新娘下车,并请迎亲、送亲的人吃圆子、云片糕、红枣茶。拜堂行礼后,新婚夫妇由福爹爹、福奶奶送入洞房,吃富贵茶,双双并列床沿“坐富贵”。  
喜宴和闹洞房  
正日,男家大摆筵席,款待亲朋好友。如今女方亲朋好友也到男家吃喜酒,新郎、新娘及公婆都要到每席前敬酒。席间,宾客闹新人,闹公婆。一些好事者,常将繁华氛围推向高潮。席散闹新房。俗曰:新婚三天无大小,闹发!闹发!婚宴上主家必热情劝酒,客人开怀畅饮,喜酒喜酒,吃得歪歪扭扭。现时饭店、宾馆承包新婚宴席,由男女双方合办,遍请双方亲友,动辄几十桌,以至上百桌。饭店宾馆门前彩灯照射,电视屏幕放映恭喜新婚的大幅礼屏。新人在门前迎宾。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婚礼司仪掌管婚礼,宴会厅灯光绚烂,歌声悦耳。不时有宾客上台演唱,整个宴会显得繁华温馨。  
粉朝  
又称“分朝”,在乡村新婚次日早晨,新娘开脸梳妆,由福奶奶陪同指认锅灶、河口、巷道、熟习夫家环境,也让左邻右舍,七姑子八大姨认识新娘。新娘依次拜见公婆和尊亲,晚辈要包红包给新娘,名曰“开箱钱”。新娘送手巾给晚辈,给小辈发红包。散亲时,新娘给晚辈敬“早茶”,晚辈给红包新娘。“三朝”娘家人到婿家“望朝”,随后带姑娘、女婿回门。此日,女家待客会亲,新姑父是娇客,“上座”。满月“回门”时,给岳家带2色或4色礼品,岳家回赠粽子100只,其中一个特大,谓“百种选一”。新娘是“红人儿”,蜜月中忌串门。在城镇,诸多忌讳已不存在,许多礼仪也逐步淡化。  
谢媒  
举行婚宴必请媒人(引见人)列席,席散,主家给媒人糖果、香烟和红包,谓“满兜儿”。订婚、结婚,婚后谢媒三次,给媒人送猪肉、面条、米团糕,谓之“媒三担”。  
交华诞  
新媳妇过门后的第一个华诞,由娘家出资庆祝,表示以后的华诞即交由婿家庆祝。  
七、兴化市春节风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富特征的浩大节日。人们将春节视作新旧转换的时间过程。依照我国的传统风俗,春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春节是指正月初一,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到元宵节。兴化的过年风俗就是从腊八这天开端,不断到正月十六夜才完毕。在这期间,兴化民众迎新年,庆新年,闹新年,把浓浓的年味洒满水乡大地。  
腊月初八简称“腊八”,传说是佛祖成道之日。过去,兴化城乡各佛寺如宝严寺、定慈寺等,都要在这一天举行诵经供养法会,并以糯米、大米和莲子、桂圆、红枣等诸多食材熬成腊八粥,施舍群众,广结善缘,积聚福报。一些富商大户也起而效之,以示救苦恤贫、普济众生之仁心善德。各家也用糯米掺红枣、花生米等煮成腊八粥,预祝来年五谷丰收,六畜兴隆。“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以吃“报信的腊八粥”为开端,人们就进入迎新年倒计时,盘绕着春节的临近张罗开来。  
兴化人崇文尚礼。做生意也强调诚信和礼数。即使是要债,也礼字领先,先礼后兵。解放前后,兴化城乡的许多店铺为便当顾客、利于运营、扩展停业额,常常允许顾客赊账。那些老主顾平常购取货物用品时,可暂不付款,只需在店里的账本“折子”上记账即可。待三大节时(端午、中秋、春节)一并算帐。特别是到了腊月,春节前,更要算清一年的账目。故有“一腊八,犹自可;二腊八,急如火;三腊八,没处躲”之说。腊月初八前,店主或伙计会笑呵呵地来到主顾家,提出结清一年欠账。倘主顾请求缓冲几日,也不强求。到了腊月十八,店主或伙计会冷静脸再次来到主顾家,正颜厉色地催债。这时,主人还能够再赔笑脸,拖延一下。到了腊月二十八,店主一大早就来堵住门:不把帐结清,就不分开!假如主人真实没钱,常常会提早一天躲进来,避而不见。过了这一天,店主就不便再催逼了。春节见面彼此照样打招呼,和蔼可亲,以礼相待,欠账到端午时再说。郑板桥潦倒之时,生徒尽散,曾遭债主临门之窘。他从春节拖延到端午,思索到本人无力归还,不得不躲往镇江焦山,名为避暑,实为避债。  
腊八过后是小年,小年是大年的收场锣鼓。小年以送灶为节日内容,有“军三民四船五(考相公五)”之说。即旧有军籍之家以腊月二十三夜为小年,民家为二十四夜,船家为二十五夜(也有中央指“考相公五”。古代交通不兴旺,赴京赶考的考相公来不及二十四赶回家,就改为二十五过小年。另有:“宋(赵)太祖,二十五”之说。即属赵匡胤后人的赵姓一支,腊月二十五日送灶。戴窑赵姓中有不少就是二十五送灶。再有:龟五屁六。即乐户,从事娼妓业(文娱业)的业主送灶时间为腊月二十五或二十六日)。  
古人的心目中,大大小小的神管理着人世各种各样的事,对这些神,必需敬奉到位。小年的民俗就是祭送灶神。是晚,备好糯米饭、麦芽糖(俗称“灶糖”)、五谷杂粮(“马料”)等,点烛,焚香,烧纸马,放鞭炮,撒草豆,焚化“灶疏”和黄元,让灶神“上天言好事”,元旦再接他“下界保安全”。灶糖甜,糯米饭黏,目的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甜言蜜语“言好事”;想“告状”时,就唇齿相黏口难言,“杓长杓短勿言云”。  
在兴化,“交大寒掸尘、搬家、迁坟、拉绳钉桩”。大寒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之后,元旦之前,诸神离任,诸事无忌。“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掸尘,就是大扫除,把一切穷运、倒霉通通扫出门,以免“扬尘惹火,蛛网惹祸”,彻彻底底大扫除,干洁净净迎新年。  
热火朝天的厨房中,开端做团划糕,作为为过年准备的食品。元旦晚上要在锅里放些团和糕,大年初一早起,一揭开锅盖,见团有喜,合家团聚,见糕纳吉,步步登高。  
至于年货,也要什么都买一点,囤积着,图个心安神悦,老少慰藉,大快人心。  
对祖先的崇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元旦前要敬祀祖先,是谓辞先。腊月二十八、九的中午或黄昏,挂好祖先像轴(即“悬影”,直到元宵节落灯时才取下),摆好桌凳,备齐沱粉、豆腐等素菜,再盛一大碗饭,在碗里按户主的前三代已故人数(5或6人)插好筷子,供放在桌上。焚香,祭祖,磕拜,焚纸钱,致辞旧、迎新、怀祖、佑后之意。  
书贴春联、贴好“福”字是必不可少的。红红火火的春联,预示着红红火火的日子。  
旧时,元旦晚上,人们要以籸盆(或松盆)燃旺火于门外,祀神驱鬼疠,生暖热催春迎春,兼取旺盛之相。祭奠井泉童子,用竹筛掩于井栏上,谓之封井,三日内不汲水,以保证新年的宁静与平安。请、奉诸神后,阖家聚会一堂吃年夜饭即“吃团聚饭”。乡心新岁切,“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年夜饭的菜肴,除酱蛋肉圆(团团聚圆)外,须有“鱼”,年年有余。鱼要自始自终,寓意新的一年“有始有终”。还要吃豆腐,“腐”谐音“富”;吃芋头,希望“遇”好人;普通不吃鸡鸭,怕“鸡争鸭斗”、“遭饥(鸡)饿”。吃饭时,只喝汤不泡汤。“泡汤”是大米饭泡在汤水里,兴化把事情办不成,方案落空,或钱财损失,没有下落说成“泡汤”。旧时,兴化近海,盐民晒制海盐时,如遇大雨,晶盐溶化,就成了汤水,亦称“泡汤”。古代盐运,主要靠畜力车和船,如遇倾盆大雨,则难逃溶化的厄运,若遭遇沉船,则颗粒无存。逢此事故,当事者必以“盐已泡汤”向上司汇报。一朝一夕,“泡汤”成为盐商及各行各业“失意”“失败”的代名词。而且兴化地势低洼,水患之虞不断是兴化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所以对粮食泡在水里格外忌讳。  
饭后要在大锅里放上煮好的鲶鱼黑鱼,黑鱼在兴化又叫逅鱼,逅在这里有追逐、冲刺、奔跃之意,鲶鲶逅,谐音年年逅,图个年年往前跃,更上一层楼之吉利寓意。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元旦之夜,全家具酒肴会饮,守岁。听说这样既可守富贵驱“年”怪,亦可为长者添寿。既有对旧岁的留恋与惜别,也有对新年的神往和希望。未成年的孩子要蹬着木板门后的横梁,爬门滋长。  
这天夜里,还有听谶语一俗。晚上敬过家神后,听谶语者在大锅中放大半锅水,将舀水的瓢儿放入锅中,待水烧滚后,瓢柄所指即所听谶语之方向。循向去偷听人家的说话,从其内容或谐音等状揣摩来年吉凶之事。如水情好坏,收成几,安康与否等。但这对被听者不吉利。兴化有句俗话叫“闷声大发财”,这一夜不管大人小孩,都要防止大声讲话。既是怕怪兽“年”闻声祸及,也有怕被听谶语的意味。  
孩子睡着后,家长要封压岁钱和用红纸包好的糕点糖果蜜枣等置其枕下。压岁者,压祟也,压制邪祟,平安度岁。小孩初一醒来,先吃糖果和“启齿枣”,甜了嘴再启齿说不祥话。  
正月初一晨,即使平常远庖厨的男主人也要率先起床,敬拜内外诸神;泡好红糖红枣茶,谁睡醒先给谁喝,称之启齿茶;烧好圆子茶,即团聚茶,借男子的阳刚之气,把团聚之福,深深烙下。然后家人行礼,亲友拜贺。  
初一到初五叫作“五天年”,为走亲访友的佳期。鲜衣华服,美酒佳肴,至亲好友,济济一堂,熙熙而乐,熏染着浓浓的年味,享用着愉快年华。新春大家乐,天地俱欢颜。怎一个“喜”字了得!  
正月初五,店家开市。有的行业于初四晚派学徒给续聘雇员送灯笼一只,以便参与初五清晨接财神,否则意味着不再雇用。每逢正月初五财神日,自深夜子时起,鞭炮震天,斗香高焚,蜡炬耀如白昼。求财利市的各业老板纷繁到城内东大街的财神祠,争烧头香。早时商店都设财神堂,供奉财神菩萨赵公元帅,还有五路神。要摆设香案,陈具牲醴,烧香磕头,鸣放鞭炮,以迎接财神爷莅临。磕头时,除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外,还要对空作揖,即行迎五路财神之礼。许多时分,人是需求典礼感的,庄穆,忠诚,似才灵验。  
正月初七,旧时有卜岁之俗。依据气候判别吉凶,以卜人类的繁衍。正月初七若阴晦则兆灾患;假如天气晴朗,则谓不祥,主一年出入顺利,生丁繁衍,家泰人安。  
八、兴化桥船文化旧风俗  
兴化地处内下河腹地,河流纵横,隔断了村民和外来的联络,为了消费和生活的需求,乡村对外的交通以舟楫为主,为了便于人们的交往,城乡各地又造了许多桥梁。兴化俗话说“隔河千里远”,意为相隔一条河就好似相隔千里难以往来,这句俗语说出了因河流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不便。因而,船成为水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城乡全靠舟楫往来。解放前老兴化城内有七十多座桥,乡村有四千多座桥。桥,给人们的消费、生活带来了便利。  
城内市河普通宽约十米,下雨时能够泄洪,平常能够通行一些中小木船,用于运送货物。老城区多数为砖桥和砖木构造的桥,少数为石桥和木板桥。许多桥在桥头一侧建有砖石构造的码头,供人淘米、洗菜、洗衣物,也供诸船停靠。兴化河多桥多船多,并建有许多龙王庙、水神庙,孕育了特殊的桥船文化。兴化城乡各地河道纵横交织,桥梁连通八方,构成了共同的水乡景色。  
邑人常以修桥铺路为美德,各地的桥梁多以捐款修建,极少数由大户单独出资修建,如城内马桥由马永莱独资修建。天寿桥由邑人任天宝、任寿门父子出资修建,在两人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命名。天禄桥由邑人王士奇、杨纯仁等人捐献修建。东门外方兴桥由顾万和出资修建,寓意“方兴未艾”。  
桥的命名常用以标志其方位、地域、材质和外形,如东桥、西桥、中桥、南闸桥、北闸桥、龙珠桥、杨板桥、古板桥、西门石桥、北高桥、矮桥、虹桥、玉带桥、八字桥、四曲桥、九曲桥。有的桥名源于地名或左近有名的建筑,如县桥、塔桥、龙珠桥、上真庙桥、土地庙桥、城隍庙桥。有的桥名表达了人们的某种期盼,寄予着某种希望,如丰乐桥、和合桥、兴隆桥、长安桥、富安桥、惠民桥,人们走在这些桥上,心里常会产生一些特有的感受。  
城内东西向的南市河夹在北侧东西大街与南侧后街的中间,一些在大街上开店铺的人家临街开店,内边房屋做库房、作坊、厨房、住家。这些房屋常分隔在市河两侧,他们为此常跨河搭建河楼,它不只能当房屋运用,而且有桥的功用——将两岸的房屋连成一体。城外一些临街近河的粮店或其他商铺,常在河边砌建一种叫瓦卷的简易厂棚,用于展销商品,这成为兴化水乡的一种特征建筑。  
以前搬运工人叫“脚班”,意为“用脚走搬运货物”,又称“箩脚行”,意为用挑箩的办法搬运货物。他们不像周边地域那样运用独轮车载人装物,而是肩膀扛挑货物。许多桥头都建有码头,用于停靠船只,上下货物,构成一个以桥头为据点的搬运组织,俗称“桥上的”。全城划分为十个桥头,分别担任各个区域的货物搬运,包括结婚抬轿和丧葬抬材等。各桥头召集人:方兴桥赵桂荣,中桥杨福、吴四十子,东岳庙桥高学荣,长安桥曹瞎子,文林桥陈大晚子,北高桥徐凯芝,威武桥瘦宝子,北门闸桥顾德成,西门石桥石余经,南门闸桥大八子、剩狗子。传说河有河神,桥有桥神,许多桥上的人(搬运工人)和船民都供奉桥神和河神,请其保佑安全。  
旧时兴化城带新娘子的轿子有转三轿的风俗,轿子要经过天福、天禄、天寿三桥后才到夫家,有添加福禄寿之意,带新人的队伍一路吹奏唢呐,在街巷桥头都要燃放鞭炮以示驱邪庆祝。  
正月十六日有麒麟送子的风俗,送子的人用红布或红纸包裹好偷来的船桩或牛桩,敲锣打鼓送到久婚未育的夫妇家中,让其供奉于家神柜上,保佑早生贵子。尔后,被送船桩后生子的人家要送喜蛋,请其吃酒,表示感激。船桩代表男根,意味生男孩。“船”通“传”,意含传宗接代。送子队伍也需走福、禄、寿三桥,加走麒麟桥。送子队伍由一人领唱,众人反复唱每段末一句,唱词都是不祥语。也有人从送子娘娘处迎来泥塑小男孩,敲锣打鼓送久婚未育之家,称之“送耍孩”。  
过去人迷信,以为逢三的岁数不吉利,会生病、死亡、遭灾害,是一个“缺”。例如63岁或73岁的人过华诞必需过三桥来破解。当天由子女或亲友带寿星过恣意三座桥替代跨过三个“缺口”,用以解厄消灾,化危为安。  
九、兴化市饮食风俗与特产  
生态兴化,醉美水乡;水润兴化,如诗如画。四季花妍,鱼米之乡;味蕾记忆,食在兴化。  
明清时期,兴化商业曾经繁盛到顶点,百姓已不再满足于日常餐饮,对饮食的请求越来越高,在餐饮制造上争奇斗巧,求精求巧,注重菜的品味和层次。兴化菜系有其明显的中央特征,其制造精密,炖、焖、煮、烧突出,考究原汤原味,口味油腻,甜咸适中,充沛应用水乡丰厚的美食原料,传承外乡饮食文化,兼收并蓄,发扬光大,使兴化美食名闻天下。  
早餐是兴化人安康的美食体验,一盘烫干丝,取兴化自产百叶,切得细如发丝,堆成塔状于碟中央;配几片嫩黄的甜生姜,一把红艳丰满透香的花生米;干丝的顶上,雪一样白砂糖掩盖着,色香味俱佳。一碗阳春面:面劲道有嚼劲儿、汤清新鲜美!  
一日三餐,烧粥煮饭,用优质的“兴化大米”烧粥,满锅飘香,满室氤氲成熟的香气,米粒闪着碎玉般温润的光,入口滑腻绵绵,糯软醇厚。粥,平和温润,可调和肠胃,中途夭折。陆游曾作一首《食粥诗》:“世人个个学常年,不悟常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一碗米饭,质佳味美;那种幸福,慰藉家人。用兴化大米煮出的米饭具有“稻谷金黄,腹白小,硬质粒多,米粒丰满,晶莹透剔,柔软细润,浓香耐久,口感特佳”等特性,并兼有南北大米的优势。这都得益于“兴化垛田”有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征资源,“兴化大米”荣获中国国度天文标志证明商标。  
最普通的菜肴,无不是家人的美味。《舌尖上的中国》对兴化垛田龙香芋停止了细致讲述,肉烧芋头一时成了吃客心中向往的美食。兴化垛田龙香芋个头大、黏、香。肉呈白色,子芋少,椭圆形,肉质粘,糯而香,是特征传统无公害农产品。肉烧芋头,选用垛田龙香芋和本地猪肉,用料酒、姜、葱、老抽、盐、糖、菜籽油停止烹饪,滋味鲜美,糯香扑鼻,口感滑爽,营养丰厚,是一道美味佳肴。  
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菜花一开,此时的水产品便都很肥美。兴化青虾个体大,质量纯粹,体色为青蓝色并伴有棕绿色斑纹,体表光亮半透明,青虾坚持了野生青虾的优秀特性,用兴化虾仁烹制的“水晶虾仁”“龙井虾仁”赢得中外宾客的分歧赞誉。兴化醉虾,吃口异常清新,轻吮褪壳,一只完好的虾肉滑入口中,既有生虾的鲜活之美,又有酒香充盈,加之调料相佐,丝毫不留生虾的腥气。  
总有一种熟习的滋味,让您眷念。兴化鱼产品丰厚,烹饪办法多样。其中红烧鳗鱼,为宴席常备菜。兴化所产河鳗体细长,体背为灰黑色,腹部为白色,身体润滑,其肉质细腻、鲜嫩,营养较为丰厚,经烹饪烧制后鱼段光亮,表皮完好,肉嫩味鲜,入口即化。  
记忆有如一座宫殿,他无时不让您思念。品味过兴化一品白条鱼的人,说到此菜的鲜美,总会忍不住称誉。一品白条鱼,选用兴化本地特征淡水白条鱼,将白条鱼洗净放入姜、葱、菜籽油、盐、黄酒、胡椒粉等调料烹饪。其特性肉质细嫩,滋味鲜美。  
稻花飘香蟹儿肥,正是吃蟹的好时节。兴化是“中国河蟹之乡”,被授予“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称号。“兴化大闸蟹”获中国天文标志产品。兴化市内湖荡密布,河道纵横交错,湖荡内水草丰美,为优质淡水螃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清代扬州童岳荐《调鼎集》卷四中得以证明:“蟹以兴化……湖产者为上。”兴化大闸蟹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博螯、捷足”等特性,脂膏饱满纯粹、肉质玉白爽嫩、蟹黄晶红油润、入口鲜香溢甜。用清水煮熟,配以酱油、醋、姜、糖、胡椒、麻油、细葱等调料蘸食。  
古人云:“漫夸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蟹黄豆腐就是取蟹黄蟹肉与豆腐同锅,将剁细的蟹黄蟹肉加适量淀粉,取少许姜汁搅拌平均,放入高汤再倒入豆腐,加点鸡油,悄悄勾芡,撒上葱花,即可出锅。蟹黄豆腐不只软嫩爽口,滋味鲜美,而且色泽红黄,可谓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蟹黄自身营养很丰厚,豆腐又中和了其蛋白质偏高的特性,而且富含维生素、钙等矿物质,是群众喜欢的菜肴,特别合适于老年人食用,易于消化。同时它还有养筋益气,理胃消食之成效。  
美味佳肴,需求辛劳精心肠制造。兴化美食师法自然,返朴归真。具有600多年历史的童氏家族兴办的“童德大”牌美味佳肴——中庄醉蟹其色如生,其肉如玉,其味非常鲜美,可谓“色、香、甜、咸、爽”五味俱佳。1898年,以兴化大闸蟹为原料消费的中庄醉蟹到南洋(新加坡)参与国际物赛会取得一等奖,中庄醉蟹由此名声大作而誉播南洋,更是享誉海内外。“中庄醉蟹”现已列为江苏省泰州市和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项目。  
游在兴化,食在兴化。家乡独具特征的饮食文化,酿出浓重的乡情。兴化沙沟鱼圆历史长久,早在明末清初就已知名。原料是草鱼,由于草鱼的肉质白嫩并且刺少,营养丰厚,其显著特性:一是细腻,二是鲜嫩,三是有韧性。制造出来的鱼圆外形圆,滑腻丰满、鲜嫩味美,外皮似金,内肉如银,极富韧性。吃起来鲜嫩爽口、油而不腻、风味共同,是美食中的上等佳肴。沙沟大鱼圆吃法多样,蒸、炒,烧汤、涮火锅,煮粥、煮面条都能够。由于它的外形则寓意年年有余、团团聚圆的不祥内涵。许多外地来兴化的宾客品味过沙沟鱼圆,总是赞不绝口,少不了总要带上一些回去给亲朋好友分享。  
天人合一,顺时而食。沙沟是莲藕之乡,以藕为原料制造的美味佳肴自然很多,原汁原味藕夹子的制造很简单,新颖河藕洗净,切成片,两片之间夹上猪肉馅,夹上馅心后还要蘸一层干面糊,干面糊里也有文章,加了鸡蛋搅拌的,为最佳。将蘸好面糊的藕夹子氽入油锅中炸,一会儿,金黄脆香的藕夹子就做好了。  
人的胃是有记忆的,由于兴化美食而记住兴化。来到兴化,尝过朴素美味的美食,自有切身的喜悦,并留在人的记忆深处。吃在兴化,玩在兴化;兴化的美食美景一定会让您恋恋不舍。  
十、兴化市著名景点  
(一)船厅  
船厅建于清咸丰年间,是扬州富商李小波家花园的一局部。其雕琢精致,结构奇特。整个建筑似乎一艘大船,船头向西,船位向东,船厅南侧有一长行踏边,形似跳板。游人进入船厅,似乎置身于大船内,两边是走廊,透过玻璃隔扇,可见厅里的摆设。船厅东首上悬扇形匾额,上面刻着“沧浪画舫”四个字。厅顶为卷鹏瓦顶,小巧精致,船头外面有花台,缠绕的紫藤树干,好似船缆系在岸边。整个船厅有如一艘装饰典雅的大船,荡漾在花草树木之中。  
1957年被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二)施耐庵墓  
施耐庵墓位于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1957年和198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两次发布为文物维护单位。  
施耐庵世居兴化(杨新《施让墓志铭》“鼻祖世居扬之兴化”),明洪武三年(1370)病逝于淮安寓所,其孙施述元扶柩归里,葬于白驹场施家桥。《兴化县续志》载:“县境合塔圩内施家桥葬元隐士施耐庵”。元明时期的白驹场施家桥及合塔圩内施家桥,皆今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自明代以来,历年清明节前后,施氏后嗣都从五湖四海汇集施家桥,在祖茔前举行盛大而俭朴的祭奠活动。  
明初所建施耐庵墓,历经数百年沧桑,到抗战初期,吞没在蓬蒿野草之间。1941年,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第三任县长孙蔚民在坚持敌后抗日、组织军民反扫荡的艰辛岁月里,仍亲往祭奠,并着手重修。不久孙蔚民奉命调离,临行前特地交待接任者蔡公杰要修复、维护好施耐庵墓。1943年,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拨出专款重修施墓及墓前砖牌坊。建国后,特别是变革开放以来,墓区屡次修缮并扩建陵园,添建了入口石牌坊、门厅、雕塑、拱桥、凉亭、材料陈列室等设备,面积增至4万多平方米。  
墓体坐北朝南,呈圆形封土堆,高3.5米,直径5米,封土以下围砖砌基。墓前石碑正面,刻有抗日民主政府苏中二专署专员陈同生手书“大文学家施耐庵先生之墓”,上款“民国三十二年春兴化人民公建”,下款“陈同生敬书”。石碑反面为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蔡公杰亲撰碑文:“夫稗官野史之流,传宇内者,莫不鼓吹统治者之丰功伟绩,其为人民一伸积愫,而描写对抗心情者,殊不多觏,有之,惟《水浒传》一书而已。《水浒》作者施耐庵先生为苏人。余于癸未春衔命来宰兴化,时国难方殷,倭寇陷境,县市城镇,悉沦敌手,我政府乃于广阔乡村中坚持焉。邑之东北隅有施家桥庄者,施氏之故庐也。考施氏族谱所载,先生避张士诚征而隐于此。施氏之墓在庄之东北,已年久失修,一扌不黄土,状殊冷落。余慕先生之才志,盖能寄性物外,其书中一百零八人之忠贞豪迈、英风亮节,洁身于当时腐窳政治。乃今世为一已利禄所趋,而出卖民族、腆颜事仇之汉奸相去悬殊。至若文词之妙,特别余事也。余热爱《水浒传》之含义深入,尤慕先生之萃励胸怀,爰重修其庐墓,以为后人风,或不为非乎?于完工之日,因题其颠末。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岁次祭未,广陵蔡公杰题。”  
墓台南,立有一座高5米,宽11米的砖砌三门牌坊,质朴无华,正门上额刻有白驹杨浦仙先生题书“耐庵公坊”四个大字。  
2011年,市政府决议对施耐庵陵园停止环境整治;2013年,整个工程完工,并经过省文物局验收。  
(三)郑燮墓  
郑板桥墓坐北朝南,圆形墓廓。墓前立墓碑,碑文“郑板桥之墓”五个大字为周而复题书。由墓向南有一条入园中轴通道,通向门楼。门楼前屹立一座三门牌坊,牌坊上额书“板桥陵园”四个大字。墓周围有波浪形围墙,墙的左右内侧嵌有板桥书画石刻八块。  
(四)兴化城墙  
兴化城墙初建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为土城,元末坍塌。明朝洪武五年(1372)用砖重建,内外环水为濠。明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因抗倭需求加高至11米,外昂内卑,底宽13米。重立四门崇四楼,东为启元门、观海楼;南为文化门、怀薰楼;西为威武门、见山楼;北为肇魁门、仰宸楼。又辟东南西北四门水关与城内市河相通,城墙上设窝棚哨所20处。  
历经南宋抗击蒙古,元末张士诚起义,明末“三王”起义(新昌王抗清),以及近代抗日战争时期收复兴化城等战火,城墙斑驳残败。1958年,经省政府批准,主体根本撤除。现仅存东岳庙北侧和东营街东侧两局部。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发布为文物维护单位。  
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东岳庙北侧一段为文物维护单位。2006年,兴化市政府对该段城墙停止大修,2010年在此北侧新建古城墙遗址公园。  
地址:兴化市东城外城脚根巷  
(五)上池斋药店  
时期:清至民国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兴华市昭阳镇东城外大街10号,  
该药店可称得上兴化地域杏林店铺中历史长久,声名鼎盛的佼佼者。创建于清朝康雍年间,创立者为扬州人方石川。他在深入调查本地市场后,决然率族迁居兴化城,并在繁华特殊的城门口黄金地段左近,买房置业,开设药店,悬壶济世。并依据《史记扁鹊传》中“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典故,定药号称号为“上池斋”。清乾隆十五年(1750),“上池斋”业主延聘被“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誉为“邑中楷书第一”的书法家李培源为其书写店名,并将其制成金字招牌。  
药店坐南朝北,前后两进,砖木构造。行进上下二层,下为店堂,上为药材库房;后进是平房,为制药作坊,系明代建筑。总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占空中积216平方米。后又在民国年间经方氏后代方少泉改建装修。店门为海派建筑的典型石库门,门上方塑有一只口含灵芝的梅花鹿。进得门来,柜台内,药斗山架、青花瓷罐排列划一。售药区,坐堂区,收银台划分明晰明了。周围陈列着反映岐黄医药内容的匾额。如“橘井流芳”、“杏苑长春”、“采芝寿世”、“水饮上池”等等。木质门窗上的雕花也紧扣医药题材,在室外光线的映照下呈现出幽幽古意。楼上为仓库,穿过店堂,后面是三开间七檩平房,店内布置文雅典丽,意蕴留长,折射出中医文化薪火相继,传承不衰的共同魅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有多家省内外电影摄制组来到兴化,以“上池斋”作为场景,停止现场拍摄。“上池斋”于200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维护单位,经整修后,现仍正常对外停业,在造福兴化百姓的同时,也用它数百年的历史诠释着国学中医深邃悠远的主题。  
(六)拱极台  
拱极台,位于兴化城北海子池畔,台高6米,占地  
1300平方米,这里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风光幽雅秀丽。拱极台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兴化知县陈垓为防御金兵、蒙古兵等北方军队渡淮南犯,应用改造大小垛岛和河道开挖的积土,盘绕县衙署周围筑生长约3.5公里的土城和东南西北四门以及四座水关,并在县衙以北的土城南侧构筑高台;依据五行方位及其对应“四象”中的玄武(神龟),将此台命名为“玄武台”。同时,在“玄武台”上建成“襟淮楼”,有着“攻占防卫”的意义。元时知县詹士龙曾于此读书,故襟淮楼又名读书楼。  
明嘉靖初年,为抵御海寇入侵,知县傅佩开拓玉带河,引水入海池,为稳固城防重修此台,并改名拱极台。“拱极台”之名取材于《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北辰”即“北极”,由此概括出“拱极”之名。拱极台正门有石刻“拱极”两字。  
明清时期,景区修建、扩建多达10屡次,先后增建了遗爱祠、景贤祠(后改屈子祠)、昭阳书院及碑堂等建筑,遭到历代文人雅士及各级-的歌颂和赞颂,由此产生了大量诗文作品,其中诗歌100多首,碑记10多篇,赋3篇,词8阙,序(跋)文8篇。同时更产生了由清同治六年(1867年)知县俞麟年组织的文人“雅集”的《拱极台唱和集》和《兴化拱极台志》诗文集。著名剧作家孔尚任曾在海光楼(原襟淮楼)住过较长的时间,  
他在这里创作《桃花扇》的  
同时还写下了14首有关拱极台的诗词,其中一首题为《馆拱极台拨闷》的七律这样写道:“拱极台高俯碧流,隔溪景物眼中收。宰官亦且乘渔艇,水鸟悍然宿县楼。海上乡书常隔月,雨余荷气忽成秋。昭阳北去无量浪,早闭门窗忆旧游。”  
拱极台在抗战期间毁于兵火。如今的拱极台是1992年至1998年间在原址上重新修复的,牌坊、门楼、碑亭、回廊一应俱全。门楼矗立西首,红柱碧瓦初见辉煌。南河边石砌河岸,清水常流。河对岸的北公园,皆树木花草、楼台亭阁。游艇从海池中划来,能够直接通拱极台下。人们坐在游艇中,仰视拱极台,吟诵前贤诗词佳句,足以发思古之幽情。  
(七)状元坊  
泰州兴化市东城门外,有一条明清衢道,古名通泰。清代起称作东城外大街兴化状元坊。稍东有一条向北伸展的状元巷,是明嘉靖年间状元李春芳早年生活的中央。少年李春芳刻苦好学,单独在胜湖里土神祠里读书。祠三开间,三进两天井,后进喧嚣。中央志称此地为“明少师李春芳读书处”。李春芳二十一岁中举,为考取状元又苦读了十五年。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李春芳再赴春闱。行前一夜,又独宿少年时读书的土神祠中,梦见脱兔滚地为鹿,被他击中其首,醒后顿觉自信心百倍。随后回祖籍句容祭祖,夜宿萧寺,留诗僧房壁间:年年山寺听鸣钟,匹马西风忆远公,它日定须留玉带,题诗未可着纱笼。第二年,李春芳中了状元。状元巷头跨街的石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单门双柱。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李春芳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二零零九年一月五日,泰州兴化市修复了状元坊。  
(八)兴化东岳庙  
兴化东岳庙位于兴化市区牌楼路41号。主体建筑初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其中四圣观建于元末至正年间(1341-1368),是兴化历史上体量最大的道教丛林。明清两朝及当代多有修缮,因战争而颓丧。余产(东岳庙正殿及四圣观、财神祠等殿室)建国后曾归文化部门运用。  
主体建筑正殿为前后两殿,中间以卷棚勾搭连成,深邃阔大。前殿为三间七檩硬山顶,开阔15米。后殿高18米,重檐歇山,内呈方形藻井式。前后殿之间以五檩卷棚相衔接,相接处为层层叠叠的斗拱,工艺精深,为国内稀有。从外观看,大殿重檐歇山九脊高瓴,戗角飞翘,檐下饰以斗拱、额枋、雀替。瓦垒角下悬楣子、风铃。脊瓴中央置铜制葫芦形宝瓶,两端有鸱吻。凡脊皆塑有仙人、走兽。气势恢宏,宏伟壮观。  
2008年根本按历史原样修复。除正殿外,恢复山门、十王、文昌、财神、斗姆、四圣、吕祖、慈航诸殿及长生院、抱一亭、碑廊等一应设备。  
兴化东岳庙不只是兴化宗教历史文化的实物载体,而且是古代建筑中的精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现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  
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发布为文物维护单位。  
(九)李中水上森林生态园区  
李中水上森林生态园区是人工生态林基地,始建于80年代初期,总面积18894亩。目前启动区面积1500亩,其中林空中积1050亩,栽植的10万株水杉、池杉等树木,已成为高大茂密、活力盎然的水上森林园区,目前林木蓄积量1.5万立方米,且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李中水上森林不同于平常的树木栽种方式,它采用特殊的林垛沟鱼的平面形式,构成“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内有鸟”的共同水乡景观。猫头鹰、野鸭、白鹭、黑杜鹃、草鹦鹉、山喜雀等鸟类,野生动物比以前增加10多种,林中鸟最多时有6万多只,正常有3万只左右。是目前里下河地域范围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每当盛夏时节,园内树木参天,浓荫撒地,万鸟翔集,清风阵阵,随同着植物的芬芳气息环绕其间,真可使游人沉醉其间,乐而忘返。省旅游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六家单位的知名专家专程前来调查论证。以为是目前泰州市最具开展前景的旅游开发区之一。国内外慕名来此采风、垂钓、赏荷、写生者每年不下2万人次。  
目前公园内曾经投巨资开发了许多便于游客旅游的隶属设备,木质栈道曲径通幽,木桌木椅野趣盎然,石桥卧波,亭台凌云。各色建筑装点在绿树碧水之间。公园为了让游客体味水乡的特征景致,还定期举行野鸭放飞,鱼鹰捕鱼等渔家扮演项目,让游客真实体味“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的休闲快意。更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们提供了绝好的水乡田园摄影素材。旅游之余,游客还能够在公园内部的小木屋里品味正宗水乡土菜,有新颖的河鲜,土法秘制的家禽水鸟,集营养与美味于一体,美食,美景交互融合,真实是让人有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  
跳上木伐,坐上木椅,戴好斗笠,穿好救身衣,准备先沿李中水上森林的外围漂流。眼前的湖面,程度如镜,蓝天、白云。绿树,飞鸟。倒影蹁跹。光影流离。两旁的树林姿势各异,还被冠以许多生动贴切的名字,如“好汉林”,“野猪林”,“懵懂林”等等。意趣风致,令人游兴顿增。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正张开怀抱,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来共同享用这一片回归自然,畅爽活力的生态福地。  
地址:泰州市兴化市李中镇舜川路东  
(十)兴化古城墙  
兴化古城墙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当时兴化人为抗击金兵入侵而挖河取土筑成一圈长6华里157步、高一丈多的土墙。城墙设有四城门,门上有楼,墙外有护城河相依。  
至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城墙重砌为砖墙,高达11米以上。东南西北四门依次为启元门、文化门、威武门、肇魁门,四楼为观海楼、怀曛楼、见山楼、仰宸楼。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为防御倭寇的侵扰,再次全面建造城垣,次年完工。以后城墙屡次修缮。民国时为便当交通增开小南门、小东门、小北门,至此城墙有了7个城门。  
兴化城墙在历史上曾屡次发挥了抗御外敌的作用。在抵御进犯者的历史上,最著名的莫过于知县胡拱辰领军民力拒元兵入侵事迹,双方浴血奋战。兴化城终因无有援兵而被攻破,而胡知县也与城共亡。英雄史事,令人感念。  
兴化城墙兴时能够旅游。明末清初大思想家唐甄曾登临城墙,作《兴化县城上登览》——  
孤城野水忘傍晚,粳稻菰蒲一水痕。  
风急直愁沧浪入,秋高常畏大滩奔。  
鱼龙带雨叵中泽,鹤鹤冲烟过北门。  
来日忧怀何和道,芰荷香满泛前村。  
1958年,因旧城改造之需,大局部城墙被拆掉。剩余局部由于当时的百货公司仓库、直属粮库等国有企业依古城而建,才幸运得以保存。20世纪90年代初西门段也被撤除,现仅存东城外墙脚跟一段,保管较为完好,长65米、高5.5米、底宽1.6米、顶宽1.1米。2002年兴化古城墙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维护单位。  
(十一)板桥竹石园  
板桥竹石园位于兴化城威武大桥西南车路河沿岸,主要以绿化与园林景观建筑相分离,总建立用空中积约6万平方米。  
园内有斑竹、茶秆竹、黄杆乌哺鸡竹、菲白竹、凤尾竹、孝敬竹、早竹、紫竹、辣韭矢竹、水竹、小琴丝竹、南君竹等58个竹类种类,同时园区内配以各类乔木、花草,营造自然生态园林景观,是兴化市民休闲玩耍的好场所。  
(十二)郑板桥林园  
郑板桥林园位于兴化市大垛镇管阮村西北角,该地俗称郑家大场,为郑氏祖坟地。此处五条河流交汇,状似五龙戏水,形象凤尾,故称凤凰宝地。郑板桥林园自1986年规划建立以来,经1993年、2003年、2007年三次大的修缮扩建,现初具范围。林园占地9000平方米,仿古建筑物1200平方米。内设陵园区和史料陈列室,陈列室布展反映郑板桥生平的浮雕、艺术成就、板桥道情碑刻、抱柱楹联、名人匾额、砖刻等。有郑板桥书画作品,供游者选购珍藏。199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省文物维护单位。  
(十三)赵海仙洋楼  
赵海仙洋楼,即赵海仙故居,位于兴化市区东城外家舒巷16号,建于晚清。  
赵海仙,名履鳌(1830-1904),晚清出生于兴化中医世家。自幼学医,尽得家传。在深谐祖辈医术的根底上,进一步发扬开展,对中医典籍融会贯穿,遵经而不泥古,善治疑问杂症,成为一代名医,并成为晚清所构成的“兴化医派”的出色代表。所传弟子普及江、浙、皖等省,求医者普及大江南北。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不豫,诏天下名医进京御诊,两江总督刘坤一推荐赵海仙应诏,赵海仙称病辞却。其后湖广总督张之洞患疾,亦派专使请治。赵海仙不但医术超群,且医德高尚。每逢乡里水患疫情,都积极参与义诊施药。若遇贫困之人上门求医,不但无偿救治,还供其食宿,故有一代仁医“赵半仙”之佳誉。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曾任卫生部参谋的秦伯未先生于建国前选编出版的《清代名医医案精髓》一书中载述赵海仙“勤术古训,心得独多,亦儒者之医也。生平乐善为怀,尝谓‘医为仁术,为医而不仁,何用为医?’乡里至今乐道之”。  
赵海仙努力于医学研讨,著有《霍乱辩证》、《阴阳五行论》《赵氏秘笈》等医籍,收入国度医药辞典,赵海仙也成为我国清代20位名中医之一。  
赵海仙故居门楼为三间中式平房,中为门厅,两侧为耳房。过门厅,天井南、北为平房廊屋。  
南廊屋5间,东两间为花厅,西三间与花厅之间有一雕花内门相通为中药房。现东间仍恢复中药房,中为赵海仙先生行医情形的腊像馆,西为兴化医派及赵海仙医绩陈列室。  
北侧廊房4间今为兴化中医博物馆,陈列兴化自宋代以来历代名医及其医著、医案等实物材料。  
过天井东去,为一堵高大的青砖屏风式画墙,有圆门,上嵌隶书“盂园”石额。园内正中掘池如“盂”,盂池周边垒以假山,主峰两侧各有门洞。过门洞南去为长方形的水池,池上架一小木桥,名“短命桥”,紧凑精致。  
盂园北边为主体建筑“洋楼”。相传为扬州盐商出资、江都木商联手,专聘宁波匠人构建。中西合璧,屋面飞檐翘角、青砖黛瓦、四围回廊,雕花栏杆,层层环抱。  
盂园东侧向南,有依围墙而筑的串廊,衔接凉亭。凉亭两间,敞檐格扇,北间原为赵家浴池,南间为赏景休闲场所,现作中草药标本陈列室。  
赵海仙洋楼建国后收归国有,2006年依照“修旧如旧”的准绳,停止全面修缮,2008年在停止赵海仙故居恢复陈列的同时,建成兴化中医药博物馆,设立了兴化当代名中医专家门诊。终年对外开放。现已成为江苏省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赵海仙洋楼不只是人们瞻仰先贤、展现兴化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承受中医药文化教育和求医问药的重要场所,也是兴化文化旅游的亮丽景点。  
1986年,兴化县人民政府发布为文物维护单位。  
(十四)板桥文化园  
板桥文化园位于郑板桥故居西侧,固然范围不大,但文化气息浓郁,她是一座板桥文化艺术内涵非常丰厚的园林,其对联、匾额无不表现了板桥的思想精华。卧听轩是依据先生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意设计的,门口一副抱柱楹联“能懵懂方为智者,肯吃亏不是痴人”诠释了板桥先生的“难得懵懂”、“吃亏是福”的思想。板桥文化园内的一方池水,定名为楚泽,水榭中“赊月”小匾,标明了板桥先生甘于贫寒、守得寂寞的高傲思想。园内的“兰竹厅”是因板桥先生擅画兰竹而取名,此厅是先生生前寄居在“浮沤馆”学习和创作场所的翻版。  
(十五)郑板桥·范仲淹留念馆  
郑板桥·范仲淹留念馆,由“三绝奇才——郑板桥”、“楚水流长——兴化简史陈列”、“范仲淹留念馆”等6个固定陈列展览展现区和2个暂时展厅、江苏省文保单位李园、兴化县署、四牌楼、城内东大街古建筑群及四牌楼文化广场组成。  
四牌楼文化广场:兴化四牌楼在明代称做“四攒坊”,清代以后叫四牌楼。四牌楼上高悬47块匾额旌章兴化籍历史人物75人81人次,诉说着兴化人文的源远流长。四牌楼文化广场依托着四牌楼和“古八字桥”的历史渊源而设计,犹如一把伸展的扇面。  
(十六)上方寺  
上方寺位于兴化北郊乌巾荡公园北首。古刹建于明崇祯年间,可惜于1944年毁于兵燹,寺庙荡然无存。1996年市政府决议在乌巾荡景色区重建上方寺,按原有作风建筑:照壁、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居士室、禅房、戒台等。寺院西临原始芦荡水泊,构成自然西园与放生池。2006年4月被评为“泰州市十佳旅游景点”  
(十七)李园船厅  
李园位于兴化市区武安街西侧。始建于清咸丰(1851-1860)年间,原为清代扬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是一座具有设计作风共同,建筑技艺精深,独具地域特征的水乡园林。因地形狭长,有“余园半亩”之称。  
清咸丰年间(1851-1860),扬州富商李小波在兴化四牌楼东侧创办“德本”当典,并在屋后狭长地块上建成后花园,即今之李园。  
李园门楼(1934年作商会时已改建),坐西面东。过门厅为一方天井,有南、北花厅。西去过“李园”景门,园内自东至西布有既分又合的三个院落。  
东院建筑主要有方亭、船厅、方厅。方亭位于院落的东南角,与船厅之间连为单坡屋面,下以走廊相衔接。  
北部为船厅,船厅为园中最富特征的古典建筑。整体呈船状,船头朝西,呈“L”字形,共七间,卷棚歇山顶。船头挂落上方,悬“自由盛行”匾额,舱屋中间以大型双面雕花落地罩分隔。东端与后舱有隔栈,上悬常州书法家汪洵所题“沧浪画舫”额。后舱南北为三间,南二间与北一间中有圆形落地罩分隔,花罩上方悬清代著名书法家杨岘所题“谅斋”小匾。船厅外部南侧正中有一斜面坡道,状似跳板。  
船厅西去隔一堵高大的围墙,原为明代所筑“0”(大狱),为化解镣链不祥之音,李小波延聘各地园林设计名流,集姑苏、维扬园林建筑之精髓,建造了这座别具一格的船厅。船头正对监狱方向,铁镣之声化为好事多磨的锚链之声。  
方厅,坐南朝北,面阔三间,方正宽阔。内悬赖少其先生所题“松云山馆”匾额。  
方厅北为长方形天井,北围墙下有沿墙砖砌波浪形的花台。台上植有腊梅、白玉兰、广玉兰等古树名木,生气勃勃。  
沿方厅北廊西行,可分别进入南、北两个院落。南院,天井南侧为坐南朝北的桂华楼。面阔三间,上下二层。内悬彭国良先生题书的“桂华楼”匾额。北侧花墙下有高大的花台,植有桂花、石榴、黄杨等古树名木。桂华楼楼梯门上方嵌有刻石,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刘墉(石庵)所书“台榭如富春,时至则有;草木知名节,积久乃成”。  
方厅天井西北角有通北园的小门,朝东的门楣上方嵌有清代书法家阮元书写的“吟春”石额。过此门可入北园,原园内曾有土山,山有凉亭,亭东檐下曾悬本邑清代书法家徐退所题“且-”木匾,亭柱曾挂有郑板桥题书“种十里名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莫若修身”的抱柱楹联。园中的土山、凉亭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撤除,今不存。  
李园是晚清商业经济的产物,也是历史上兴化商业经济兴衰的见证。1934年,李小波之子李梅阁因家道衰落,以正价五千八百大洋将李园出卖给兴化县商会。建国后李园为兴化县工商结合会办公场所。1989年李园西北角的监狱撤除,改建成博物馆,1993年博物馆扩建后,与李园通连调和为一体。李园现由博物馆管理,是兴化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  
其中船厅在1957年和1982年两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再次发布李园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十八)刘熙载故居  
刘熙载故居,坐落在繁华的兴化市城区。古老的门楼,在喧哗中单独发散着宁静的幽思。故居分前后两进,摆设俭朴、典雅。故居行进为客厅,厅内古桌一张,座椅数把。长门、格扇雕有各色图案,多为兰花、瘦竹之类。线条简约、古雅秀美,一如刘熙载恬淡、素雅的终身。厅堂正中,悬挂着当年咸丰皇帝亲笔御赐的“性静情逸”的匾额,这四个字是刘熙载终身严谨治学的真实写照。  
(十九)昌荣木塔  
一提起木塔,人们常常想到山西的应县木塔或者是甘肃的张液木塔。其实我的故土昌荣木塔也算是深藏深闺人不识了。据史册记载,唐朝长庆年间(821年——824年),德道高僧德信禅师云游到被唐王李世民敕封为“大-民”李姓聚居的东海海防重地-镇(古称唐营),看到这中央不但物产富饶,而且民风憨厚,便萌升“驻锡梵修”之意,在得到唐穆宗李恒的恩准之后,并将此地原来的一座建于唐开元年间(713年——743年)的庙宇停止改建。于是有了千年古刹“敕建木塔禅寺”。在饱阅历代战火及自然灾祸,几度兴废,直到民国年间才初具范围,成为一座占地百亩、绿树环抱、殿宇恢宏的乡野寺院。那块斑驳的“敕建木塔禅寺”的石质门额,便是历经沧桑的最好佐证。  
石质门额上自右到左的“敕建木塔禅寺”六个阴刻的楷书大字,铿锵有力。其右上角竖写着“穆宗长庆年间住持德信初建”,左下方竖写着:“光绪二十五年僧璧成重修,邑人徐嵩峻书”(徐嵩峻系清代兴化著名书法家,曾为镇江金山江天禅寺大雄宝殿题过匾)。寺内开阔的庭院东西两侧各植一丛腊梅和紫槿。大雄宝殿东南角矗立着一座两层砖砌塔楼,中间安放着六角型的七层木塔。此塔用整段宝贵的紫槿木雕琢而成。整座塔小巧小巧,重檐复宇,翼角翠飞,精巧无比。此塔在当时为全国仅有,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的山西应县木塔还早230年。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木塔的葫芦金顶在清晨初升太阳透过塔楼的窗户照射着它时,便发出五彩斑斓的奇光异彩,与大雄宝殿顶脊正中央的宝鉴相映成辉,构成一道五光十色的彩虹。或许与佛有缘的事物都是有灵气的,正是这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寺内的黄梅树和紫槿树平添了神秘的颜色,令人称奇叫绝。千百年来,欣赏这一奇迹的人群纷至沓来,“黄梅紫槿、木塔睛霞”让木塔寺名声远播。  
明洪熙元年(1425年),被后人称为“五朝元老”的高谷慕名前来欣赏这一奇特景观,并写下了:“晴霞五色照林扉,高映浮屠烂有辉,浴海已随红日上,弥空又作彩云飞。袈裟影里清楚见,铙钹声中渐次稀,头白老僧初睡醒,隔窗惊堕紫绡衣。”同时,将此景再次肯定为“木塔睛霞”,并列入“昭阳十景”之中。  
昌荣木塔禅寺院内的塔为双塔,塔中有塔,世称母子塔。内层子塔为木塔,是掌管僧德信和尚奉旨敕建时,从一堆堆上等美材中精心选择出一棵宏大的紫檀木亲手镂空雕琢而成。它直径约二米,高七米,呈六角形,分七层,每层各边嵌有佛龛一只,内供佛像一尊。六七四十二,整座塔总共嵌有四十二只佛龛,供奉着四十二尊神色各异的佛像。子塔外是青砖砌成的十多米高的母塔,因其整天呵护着木塔免招日晒夜露、风吹雨淋,故又称之为护塔。护塔内修塔梯,一梯两用,香客们拜佛时可借之给佛龛里的佛像上香,游客们能凭之过塔窗、入塔廊,一饱水乡秀色可餐的田园风光。  
这座稀有的宝塔,曾于1943年毁于战火,化为灰烬。木塔晴霞也随之成为长远的记忆,慢慢被世人所淡忘。斗转星移,几度春秋,在国运兴盛、政通人和的今天,日渐富有的水乡人民不甘这神奇的景致永远被历史所吞没成为永世的憾事。2002年,他们在原址按原貌重新停止了修建,目前展示在游人和香客面前的是一座直径四米、高十三米的木塔,一座护卫在木塔外围的高二十三米的七层砖塔也行将建成,木塔晴霞这世间少有的奇迹,也将得以焕发出新的风采,再次引来数以万计香客游人的眼光。  
或许建筑是一首凝固的诗。昌荣木塔又再成景观,人们重建木塔,重新欣赏木塔,已不只仅是为了一个景字,而是包含着对一方土地的认识和酷爱。看尽天际不四处,遥尽海水不知深。在家乡的土地上,“黄梅紫槿、木塔睛霞”让我表现到家乡人文素质的厚重。世间不存在“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说,追溯历史的印迹,融入现代社会的背景、思想、文化的元素,聚集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建的昌荣木塔将会更好地绽放绚丽多彩的当今物质文化之花。  
(二十)玄武灵台景区  
海池河畔的“玄武灵台”景区,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风光幽雅秀丽。这是兴化城内最具范围的一处人文景观,具有七百多年历史。  
据史籍记载,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兴化知县陈垓为防御金兵和刚崛起的蒙古兵等北方军队渡淮南犯,应用改造大小垛岛和河道开挖的积土,盘绕县衙署周围筑生长约3.5公里的土城和东南西北四门以及四座水关,并在县衙以北的土城南侧构筑高台;依据五行方位及其对应“四象”中的玄武(神龟),将此台命名为“玄武台”。同时,在“玄武台”上建成寓意“攻占防卫”且与淮河一衣带水的“襟淮楼”。元时知县詹士龙于此读书,故又名读书楼。  
1538年,知县傅佩开拓玉带河引水入海池,为稳固城防重修此台,并改名拱极台,台高6米,长16米,宽15米,占地约1300平方米。正门有石刻“拱极”两字。东西两侧各有圈门能够出入,东面平台为昭阳书院,天井北三间为留念屈原的屈子祠。西过月洞门为绿波亭,,亭北为海光楼。  
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秋,驻守扬州的抗清英雄史可法与其义子副将军史德威赴兴化督查城防,登临“拱极台”观察地形,将“襟淮楼”改称为“海光楼”,并即兴题“海光楼”匾额悬于楼上。清代避圣祖玄烨讳,曾改名元武台,1686年《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曾馆于此。  
“玄武灵台”景区在南宋初具范围,至清末民初,特别是明清时期,修建、扩建多达10屡次,先后增建了遗爱祠、景贤祠(后改屈子祠)、昭阳书院及碑堂等建筑,遭到历代文人雅士及各级-100多人的歌颂和赞颂,由此产生了大量诗文作品,其中诗歌100多首,碑记10多篇,赋3篇,词8阙,序(跋)文8篇。同时更产生了由清同治六年(1867年)知县俞麟年组织的文人“雅集”的《拱极台唱和集》和《兴化拱极台志》诗文集,以及具有世界影响的孔尚任名剧《桃花扇》,极大地丰厚了“玄武灵台”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使其成为与扬州平山堂、高邮文游台相媲美的苏北、苏中重要名胜景观之一。  
(二十一)兴化四牌楼  
四牌楼位于江苏泰州市,四牌楼里是层层叠叠、大大小小、作风各异的书法匾额,启功、沙孟海、赵朴初等47位当代书法名家的墨迹互相辉映,让人琳琅满目,小小四牌楼,能让这么多名家喜爱,足见其重量。  
四牌楼最初建于明代,里面陈列着宋至民国初年兴化籍名人孝子、名宦良臣所取得的匾额,供乡人瞻仰与学习,这些匾额大都由当时的统治者亲书或颁发,传承至今,当属不易,可惜“文革”中,楼毁匾散。  
上世纪80年代,兴化市重修四牌楼,根本按原貌建立,占空中积比历史上扩展了近一倍,也从民间搜集到楼中原匾7块,但原来的字迹均已含糊得无法识别,所幸的是最具意味意义的楼顶部的“五岳朝天”依然是旧时的饰物。  
(二十二)乌巾荡  
乌巾荡旅游景色区位于兴化市区北部,交通便利,是融休闲文娱、水上旅游观光、农业观光、生态调理、文化旅游功用于一体的湿地生态维护区,乌巾荡具有宽约3.2平方公里的水面和周边湿地地貌,围合空间面积约为8.36平方公里。  
乌巾荡是兴化城北紧贴城边的湖泊,相传岳飞抗金时,在此射下金兀术的乌巾而得名,这里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笔下梁山泊的原型,元朝末年,施耐庵回归故土,面对风光壮美的乌巾荡,曾吟诗一首:“昔人曾去桃花源,我辈今到芦苇荡。蓝天白云映碧波,绿树丛中是故土”。  
(二十三)海池  
海池位于兴化城西北角,拱极台(玄武灵台)之侧。相传很久以前一对贫穷的年轻夫妇为一衙役所迫,先后投池自尽,后为一条龙相救,将其化身为金鱼,最终报仇雪恨。人们传说龙为海龙王所派,故称之为海池,海池水盘绕着海光楼,拱极台,北公园等兴化著名景点,两岸石栏新砌,亭台错致,杨柳依依,水光剪影,风光十分诱人。  
十一、兴化市名人  
(一)古代名人  
郑燮,汉族,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中国历史上出色的艺术名人,“扬州八怪”之首,以三绝“诗、书、画”出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  
刘熙载(1813~1881),清代文学家。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进士,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学政。我国十九世纪时期的一位文艺理论家和言语学家。被称为“东方黑格尔”。著作中以《艺概》最为著名,是近代一部重要的文学批判论著。  
李春芳,男,嘉靖十年(1531)的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擢进士第一,以鼎甲第一成丁未科状元,授翰林学士,与张居正同科。隆庆二年七月至五年五月(1568年-1571年)任当朝首辅。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状元宰相。  
李鳝,男,(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  
李详(1858―1931)字审言,晚号辉叟,江苏兴化人。国学巨匠。工诗文考证,著作丰厚,著有陶斋藏石记释文《枫园艺友录》。  
(二)当代名人  
钮经义,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起展开人工合成胰岛素研讨。1959年,发现合成胰岛素原C肽的新办法。在国内首创多肽合成研讨工作,合成催产素。1982年获国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3年获国度创造奖二等奖。  
张桃芳,世界十大狙击手之一,在上甘岭阻击战中,张桃芳任狙击手,毙敌214人,被意愿军总部和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特等功、二级英雄和朝鲜一级国旗勋章。是新中国培育的第一批新式战役机飞行员,有上千小时平安飞行记载。  
侯逸凡,1994年生,国际象棋女棋手,世界女子棋手中最年轻的国际特级巨匠,2010年女子国际象棋世界锦标赛冠军,史上最年轻的世界棋后。被誉为“中国的天才少女”。  
谷笑冰,国际象棋国际特级巨匠,国度队队员,江苏省国际象棋女队主力队员,央视国际象棋栏目解说人。曾打败世界冠军谢军、许昱华、诸宸等名将。2003年成为江苏省第一位国际象棋女子国际特级巨匠,2004年被国度体育总局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王振义(1924.11.30-),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隶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主要奉献是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进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完整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2011年1月14日获国度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存玉,中国内地首位中选美国国度医学院院士的学者。先后在密西根大学、加州大学任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讲席教授。  
毕飞宇,1964年生,《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代表作有《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等。2011年8月,长篇小说《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王音棋,女,1991年5月1日出生。曾获江苏省第八届高中生现场作文大赛特等奖,兴化中学生争辩赛冠军。2013年掌管央视新闻频道清晨三点的《新闻直播间》,被网友赞为“央视最美实习女主播”。  
尚雯婕,女,1982年12月2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兴化。原创电子音乐独立唱作人,著名歌手,被誉为“潮流天后”“电音女王”。屡获最佳女歌手、最受欢送女歌手、最佳电子艺人等多项大奖的实力音乐人。2013年在中法国宴中献唱,得到两国最高指导人的鼓舞与肯定。  
阳斌,男,1989年11月出生,江苏省兴化人。国内新锐节目掌管人。现为CCTV《星光大道》走进中央演唱会掌管人。  
孙佳,女,1981年10月出生,江苏省兴化人,海政文工团青年歌手,被佳誉为“军中荷花”。代表作《永远和人民在一同》。  
林鸣,男,汉族,江苏兴化人,1957年10月出生,1981年5月入党。中国交建总工程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经理、总工程师。曾取得“2014年打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2018年“最美职工”、第三届“百名网络正能量典范”等荣誉称号。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