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2-26 11:40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产生并传播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构成于17世纪。蒙古短调民歌是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方式,歌词多以堆叠复沓,运用“比兴、对仗、夸大”等手法,词浅意深,耐人寻味。曲调平和流利,节拍平稳平均,节拍鲜明划一,旋律感人心弦,内容上主要分为叙事歌和抒情歌;在扮演上有独唱、对唱、角色对唱、合唱等,具有浓郁的蒙古勒津中央特征。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初步构成于17世纪,21世纪初,据不完整统计,留存有350余首。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志》记载,阜新本来是蒙古勒津部驻地,以游牧为生。1637年,第一任土默特右翼旗旗主善巴率众到阜新地域定居,同原有各部落一同,开垦这块土地。由于完毕了长期不息的部落纷争和战乱,人民生活比拟安定,各兄弟民族的联络和交往十分亲密,经济开展,人口增长,文化也得到长足开展,构成了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彼此融会的民间文化。从此,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由过去对草原蒙古包的赞颂变为对草房、檩子、土墙的描绘。由于消费生活的改动,以及和四周其他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生活风俗、文化形态都有所变化,阜新东蒙短调民歌逐渐构成了具有农耕文化特性的文艺方式。此外,17世纪中叶,1教传入阜新县,与“博”(萨满)教并立,构成了民间文化、宗教文化、贵族文化相互交流和互为补充的文化形态。这种特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奠定了阜蒙大地产生蒙古族短调民歌的根底。  
清朝中、晚期起,民间涌现的大批职业和半职业说唱艺人,身背四胡、走村串户,四处演唱,把短调民歌带到各个角落,还随时把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编成新的短调民歌停止演唱。如19世纪初的旦森尼玛、乌日土吉乐图;20世纪初的佟德林、图古乐;21世纪初活泼于民间的马国宝、杨铁龙、吴海峰等。据调查,传播于中国东部各蒙古族地域的许多短调民歌都发源于蒙古勒津(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在很多民歌的歌词中,均唱到了蒙古勒津的人物、山河、经济、宗教、习俗等。从而,蒙古勒津享有了“歌的海洋”之佳誉。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经过一代代艺人的继承、开展和发明,具有圆满而共同的艺术方式,在题材、体裁上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性和艺术性。既保存了蒙古族固有的高阔、辽远、粗暴、豪迈的习俗,又有了质朴、愉快、节拍鲜明的农耕颜色,同时又吸收、自创了清醇、庄严、严肃的宗教神韵。  
比方酒歌,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民族从成吉思汗始,就有打胜仗庆贺,喝酒、唱酒歌的风俗,这种风俗持续下来,使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酒歌久唱不衰,在开业庆典、婚礼、接待贵宾、朋友聚会、亲人聚会,都有敬酒、唱酒歌的风俗,酒歌成为蒙古勒津酒文化的主体,为远道而来的宾朋,献上洁白的哈达,敬上醇香的美酒,唱酒歌把美妙的祝福献给亲人,表达蒙古民族热情、豪放的豪爽性格。  
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婚礼歌,用于蒙古族婚礼典礼的各个程序之中。如送亲时的《送亲歌》,辞亲时唱的《交待闺女》,婚宴上唱的《祝酒歌》等。婚礼歌曲的内容依据程序的不同而各有区别。《送亲歌》是女儿行将分开娘家、父母兄长演唱(或歌手替代)的歌曲,内容多是表达父母兄长与嫁女之间的眷恋之情,讲述男婚女嫁的道理,嘱托到婆家留意的事宜;  
祭奠歌是阜新蒙古族举行祭奠活动时唱的歌曲,21世纪初搜集到的有结婚或春节团拜祭火时演唱的《祭火歌》,内容主要是祝愿、赞誉火神的功劳,并求神赐福安康;还有民间宗教风俗活动时演唱的《关公颂》,内容是歌唱关公的生平事迹与功劳。  
情歌是阜新蒙古族短调民歌中最多的一局部,也是最精彩的局部,无论从文学上还是音乐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程度。特别是带有故事情节的爱情民歌,每一首都是漂亮的长诗,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在内容上爱情民歌有对姑娘赞誉的,有倾吐男女相亲相爱的,有表白爱情忠贞的等。  
还有挖苦歌、训谕歌、玛尼(念经)歌、儿歌等。  
二、阜新蒙古族风俗礼仪忌讳  
蒙古族大众崇尚礼仪,考究礼貌,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当有来客访问时,首先为其看狗,微躬身施礼,相互问好,再引入蒙古包。来客普通由女主人接待,倒茶、上奶食,炒米,炸果子,递烟。遇有就餐时间,主人要热情劝留客人,客人越随意自由,主人就快乐称心。  
献哈达是蒙古族迎送、捐赠、交际、奖赏,定亲时运用的重要礼品之一,表示敬意和恭喜。哈达普通用丝织品制成,长度在1.2-1.5m之间,颜色有白、银灰、浅兰、黄、红等,所献哈达的长度、质地、色泽要根据承受者的身份和与本人的关系而定,每种颜色代表一种礼俗。  
换鼻烟壶鼻烟壶是蒙古族传统社交礼品。大小不一,外形多样,壶上图案绚丽多彩,普通用玛瑙、翡翠、玉石雕琢而成。遇有严重喜庆节日,同辈相见,双方用右手递烟壶,小辈单膝下跪双手接壶,晚辈品烟、小辈不品烟,只把壶略向上举一下。  
敬酒是蒙古族大众款待宾客礼节的主要一环。酒具普通为银碗或银盅。敬酒时,男主人必需头戴帽子,穿着划一,斟好酒后,双手托起哈达捧银碗、唱敬酒歌,以辈数或年龄大小依次敬酒。  
旧时,等级制度十分严厉。普通诺颜去贝勒家时,先把骑马拴好,经贝勒允许后,方能进家拜见。贝勒去部下家时,待部下或家人出迎后才进屋。  
过去,官方往来,则以本地土特产品或中央风味物品做见面礼和回赠礼。平常人家往来,一方如给一方赠送哈达或点心糖果等物,承受方还其盛具时,必需盛放些物品,绝不能空空返回。  
牧民饮食以肉食、奶食、面粉炒米为主。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羊肉吃法以手把肉、晾干肉为多,冬季卧山羊或牛时,将其肉割成条状,凉在阴凉枯燥处,第二年春、夏时节吃干肉。食法主要以泡炒米、吃干肉沫面条,干肉沙葱包子多。  
近年,牧民遇重要宴席或婚礼有吃全羊、放“乌查”(羊背子)的风俗。“羊背子”取全羊由背上往后数第三根肋骨至尾部一段和羊头下锅,出锅后盛入木盘,先放“乌查”,“乌查”上再放羊头。灌肠多是“血肠”和“肉肠”。羊小肠灌以面粉或荞面调和的羊血,肥肠或牛肠普通灌肉、肚等。  
牧区牧民的主食还有蒙古包子(纯羊肉馅)、酸奶面条、奶油卷儿配羊肉汤等。  
奶食分奶食品和奶饮品两种。奶食品有奶油(黄油)、白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等。牧民普通喜欢在白油内参入“树木勒”(奶蛋子)灌进羊肚内寄存。是冬季喝茶泡炒米的理想佐料。  
奶饮品有奶茶、酸奶子、其格(发酵马奶)和奶酒。  
奶茶是砖茶、盐、鲜奶相兑而成。  
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野葬或弃葬。人死后,脱掉死者的旧服装,换上新衣或用白布缠裹全身,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吉样的葬地。天葬后,死者的子孙普通49天内不剃发,不饮酒文娱,路遇行人不寒喧,以示哀悼。火葬是喇嘛教传人蒙古族地域后呈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后所采用。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要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停止火葬。火葬次日。由死者家眷拣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撤于山川、江河,有的装入坛罐中掩埋,以示永远吊唁。  
土葬是农区蒙古族普遍实行的一种葬式。内蒙古西部农业区蒙古族的土葬,与汉族大同小异。人死后(或临终前),家人给死者改换新衣,将尸体放在木板上,用哈达罩其面,等候人殆。人殆时,尸体不能见太阳,普通在傍晚时辰,将尸体从窗户抬进来入棺。停放在院内,普通三至七天内出摈,东部地域蒙古族普通都当天出殡。出殡时死者的长子扛棺材大头,其他子孙抬小头,有的拉在灵车上,有的不断抬到墓地。抵达坟地后,用吊绳把棺材放人墓穴。掩埋时,死者的子孙和近亲,盘绕墓穴正反台转三圈,并用手抓土向墓穴撤去,然后大家一同铲土埋棺。老年人逝世,普通全村的小伙子都来哀悼和参与葬礼。  
草原是歌的海洋,歌的故土,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的蒙古族人民和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兄弟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本人的勤劳劳动和聪慧共同发明了物质文化,同时又发明了深沉的音乐文化传统。无论是在广大广袤的草原,浩瀚无垠的大漠,还是在丰饶的农区乡间,四处都飘扬着漂亮动听的音乐之声。这些丰厚多采的音乐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肉体粮食,不断随同着勤劳英勇的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建立本人的家园,发明美妙的重生活。  
“那达慕”在蒙古族语中是“文娱”或“游戏”的意义。是内蒙古地域蒙古族传统的大众性集会,多在夏、秋时节祭敖包时举行,普通一年一次大会。主要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歌舞以及贸易活动。范围大小不一,是时正是草原上气候怡人、绿草如茵、百花怒放、牛羊肥壮的黄金时节,节日期间,牧民们身穿节日新衣,乘马驱车,从五湖四海会聚一处。一时草原上五彩旗帜如霞云飘扬,蒙古包如点点珍珠,一片节日氛围。近年增加了马上射击、文艺体育扮演、图片展览、电影放映、文教卫生宣传,以及庆歉收、交流消费经历、选举模范和停止物资交流等新的活动内容。  
忌讳: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扰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由于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制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左近打猎。  
蒙古族礼仪习俗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使是生疏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普通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蒙古族  
蒙古族自古以来从事狩猎和畜牧业,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家中来客,不论常客还是生疏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快乐地请客人喝马奶酒。  
有些地域用手抓肉款待客人时,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普通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尚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1、蒙古人家做客礼仪:  
在蒙古民族的习气中,骑马、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时,就要轻骑慢行的,以免惊扰畜群,蒙古民族对来客,不管是熟人还是生疏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您好或阿末日、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轻轻躬身,在进蒙古包以前马鞭和马棒要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作对主人的不尊崇。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需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意坐。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大方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逐个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回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招待行路人(不管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非常考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普通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假如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蒙古民族把酒看作各食品的精髓,敬酒是表示对客人的欢送和尊崇,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送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快乐。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蒙古族人对客人的食宿常不取酬报,无所计较,并以为对客人的款待小气吝啬是看不起人家的表示。当客人辞别的时分,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高兴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安全)。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刻上车、上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包内西北角为供佛的中央,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烟袋或手指人头。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脚,否则等于凌辱灶神。  
在草原的有些地域,蒙古人家妇女生了孩子,总要在屋檐下挂个标志,假如挂的是弓箭,阐明生的是男孩;挂的是红布,阐明生的是女孩,即寓男用弓箭、女用针线之意。凡遇这些标志,客人须留意,不要贸然闯进妇女坐月子的屋里。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门的左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头埋在公开,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2、蒙古族的礼节,大致上有献哈达,递鼻烟壶或请安等。  
献哈达:哈达是藏语音译。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尚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常在迎送、捐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运用,以表示敬意恭喜。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相互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同捧献”。  
哈达有布的、有绸的、有帛做的,颜色多是白色、浅兰色的,长短不等,普通在一尺二寸到一尺五寸之间,两端有拔丝,约有半寸许。也有长到三尺的,只用于献佛。献给哈达时须用两手捧着,身体微躬,承受的人也是同样的姿势。  
递鼻烟壶:是蒙古民族古老的风俗,也是普通的相见礼以表示敬意,友好。在蒙古包里作客,热情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个精致象个瓷瓶样的小壶,敬给客人嗅,这就是装着鼻烟的鼻烟壶。鼻烟壶,普通为一立方寸大小,小巧小巧方式多样,有的象小梨,有的象桃或小柿。壶上的图案绚丽多彩,有飞龙奔马,有奇珍异兽,也有摔跤射箭或翩翩起舞的人像。壶的质地不等,贵重的有用玛瑙、翡翠、琥珀制造的,还有用金、银、铜等金属制造的,壶内装带有香料的烟粉,也有装药品的。嗅一下能够提神,以至喷嚏。鼻烟壶通常装在一个长六、七寸,宽四、五寸的绸袋子里,袋子外绣美丽的图案,经常佩在腰间。  
递鼻烟壶也有一定的规矩。假如是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相互交流,或双手略举,鞠躬互换,然后各自倒出一点鼻烟,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完再互换。假如是晚辈和晚辈相见,要微欠身,用右手递壶,下辈脆足,用两手接过,各举起闻嗅,然后再互换。  
4、求子、喜庆、满月:  
求子礼是蒙古族人生礼仪的开端,通常由妇女以祭奠敖包、山洞和人形石的方式停止。婴儿降生后第三天,要停止洗浴礼,通常由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掌管,用盐水、茶水或羊肉汤给婴儿洗浴,之后用香木和香料净身,同时为婴儿起名字。  
婴儿满月,普通都举行“乃日”,即庆贺满月的活动。参与“乃日”的客人,要带衣服、哈达、玩具等礼物,也有送活羊的,献礼品的客人要在喝完茶后停止庆贺典礼。满月的孩子洗的干洁净净,并烧香净身,头顶涂黄油、奶子,以示祝愿。参与“乃日”的长者要致祝词,同时,请多子多女的老人用胡须磨擦孩子的面颊。  
过华诞,婴儿满一周岁,初次剪胎发,要举行剪发“乃日”,程序根本与婴儿满月相同。过华诞完毕时,把剪下来的“代合”(成团的乱发)装进小布口袋,缝在孩子的“德勒”或衬衣首领的外面。  
5、祝寿礼仪:  
蒙古族以虚岁计算年龄,13、25、37、49、61、73等岁本命年时都要举行庆祝。首先为73、85岁的高龄者祝寿,时间在腊月二十五或二十六日;二十七至元旦的前几天里为49、61岁的人祝寿。对缺乏49岁的本命年人,均在元旦那天庆祝。小孩到13岁时,父母要给备新马鞍、马嚼,以恭喜他“手及马鞍,脚及马镫”。孩子本人骑马到亲戚晚辈家敬酒听祝词,并承受晚辈的礼品。61、73、85岁时要大办庆宴,赠送礼物主要有哈达、头巾、德勒、特尔力克、靴子、绸缎以及家畜等。  
6、丧葬礼仪:  
由于草原蒙古族人历史上构成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所决议,葬礼也极为简单,普通不设灵床、不摆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用音乐。葬礼普通分为野葬、火葬或土葬。  
野葬,又叫天葬。人死后用白布裹身,或穿原服装,用车拉死者颠落在荒山野甸中。野葬后,死者子孙在49天或百天内不剃头、不饮酒、不作乐、遇宾客不寒喧,以示哀悼。  
火葬,是随着藏传佛教进入草原后呈现的一种丧葬方式,普通都是野外火葬,火化的同时立墓。土葬大凡和汉族人的挖坑掩埋一样,土埋后立坟、立碑。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葬礼中的封建迷信也已消逝。蒙古族人也开端火化,开追悼会,吊唁死者,寄予哀思。  
7、忌讳: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扰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由于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制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左近打猎。  
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饮食特产  
1、喇嘛肉  
它以北方盛产的大白菜及猪肉为原料做成,口味肥而不腻,瘦肉不柴,肥瘦相宜,满口溢香,兼红烧肉、川白肉、大炖肉滋味而有之。由于猪肉渗透白菜,白菜充溢肉味,亦含有干白菜、白菜、酸白菜的混合滋味,菜汤鲜美脍口,沁入心脾,特别以特大号海碗盛之放在桌心,大家围坐,众目所视,大有杀大猪、吃大菜的氛围。  
2、喇嘛糕  
喇嘛糕是阜新境内蒙古族的一种传统糕点。它选用精制面粉、白砂糖、鸡蛋为主要原料,以瓜籽儿仁、青红丝、桂花为辅助原料,放入烤炉烤制而成。其特性是洁白如雪、滋味香甜、口感松软,富有弹性,是老少皆宜的营养佳品。  
3、蒙族馅饼  
蒙古族馅饼是一种风味面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制皮,牛羊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办法制成。  
4、荞面驴肉蒸饺  
荞面驴肉蒸饺,是一种具有阜新中央共同风味的大饺子。外皮原料选用精料荞面粉,饺子馅采用鲜驴肉的精肉为主料,另配香油、姜汁、孜然粉等十余种调料为副料。将蒸熟后的荞面大饺子扯开皮,从色泽如玛瑙似的肉丸中,流淌出一股浓浓的金黄色的油汁,伴着阵阵浓郁的扑鼻香味,将引发出您激烈的食欲,咬入口,您会觉得口味鲜香,油多而不腻的觉得。  
5、手把肉  
手把羊肉,就是选择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扒皮入锅,放入佐料,停止蒸煮,由于净手后吃肉时一手把着肉,一手拿着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干洁净净,所以得名"手把羊肉"。该肉制造过程简单明快,只加一小把盐(也有的不加盐,吃时蘸盐),火候恰如其分,血水消逝不久,肉熟而不硬。  
6、老河土花生  
老河土花生是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老河土镇的特产。老河土镇被称为“全国花生第一乡”,该村以花生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优出名全省。  
四、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丧葬风俗  
(一)阜新蒙古族丧葬风俗概述  
蒙古俗话说:“人即生墓始形”。意义是说,人终身下来便逐步走向死亡,作为生命的客观规律,死与生同样不可防止。就像人活着的时分情况各异,死亡的缘由也各不相同一样,吊丧方式及其表现的习俗习气也有一定的差别。从整体上看,几个世纪以来,蒙古人吊丧习俗的变化要比其它习俗的变化要大的多。由于各地各部族所处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的不同,其吊丧风俗也有所区别。  
同其他民族言语类似,蒙古语里由于忌讳“死”而替代的词眼儿很多。比方过去把位置高的政治、宗教界人物的死亡说成“升天”、“成佛”、“云挡”、“圆寂”、“换袈裟”、“永久”等;把普通人的死说成“闭眼”、“长眠”、“体休”、“骨休”、“逝世”、“到真界”、“走了”、“没了”;把小孩的死说成“丧失”等。  
假如哪一家死人,家人和亲属必需用某种方式让外界晓得。如在蒙古包门前横放一大木杆或白昼黑夜都盖着蒙古包的天窗等。在穿着方面,不扣蒙古袍的胸扣,女人取下耳环(老人逝世取下两个耳环,兄长逝世取下右耳环,辈分小的人逝世取下左耳环)等。不向人问候,也不答复他人的问候。因而,平常十分忌讳上述状况的发作。  
人死后多数状况下请喇嘛念经,指点死者灵魂转生的途径,看出殡的日子,家人和亲朋好友对死者停止祭奠。在念安魂经和祭奠期间,该场所制止烧火做饭、吃喝、大声喧哗,特别忌讳狗、猫等进入。以为万一狗、猫等跳过尸体,会使灵魂受惊,因此尸领会坐了起来。也忌讳带入镜子,死者的灵魂会由于惧怕镜子而迷路,影响正常转生。  
喇嘛依据《哈斯耗日其格》的蒙文古经和死者的出生年月日、死亡时辰等推算出出殡的日子、时间、方向。也有的人不非常在乎这些,本人以为适宜就行。但有一种传统风俗多数人都服从,那就是不从蒙古包门口出尸体,而卸开门西边的一两块哈纳,出一个豁口,把尸体先脚后头地抬出。普通以为,活人走的门死人不能够出,否则“死门翻开”,非常不吉。假如真实不得已,在门框上挂一条黑白相间的毛绳子,在门槛上放一根细木条、一本佛经或一把木炖刀,从其上面过尸,抬尸人须把木条踩断。当然这是迷信做法。  
在13世纪,蒙古人“以高声痛哭表示哀悼”(威廉·鲁布鲁克),而承受佛教后这一传统发作了变化。佛论以为“哭喊会使亡灵受惊迷路,如泪水沾尸体,亡灵会沉入泪海而不能转生”,因此在丧事上只许抽泣不敢哭喊,这曾经成为普遍服从的规矩。  
和多数汉族人做的类似,关于参与出殡安葬典礼的亲戚朋友,事后由死者家眷拿酒菜款待,叫做“吃福饭”。一方面,大家对死者家眷给与协助和表示哀悼是在于常理;另一方面,俗话说“婚事随鬼,丧事跟福”,除了个人有忌讳参与丧葬活动的,普通都不逃避。特别是关于高龄亡者的“福饭”,人们以为吃了会得到逝世人的寿福。  
蒙古人的丧葬方式在近一千年里发作了很大变化。许多人都晓得,历代蒙古皇帝及大臣们的陵墓至今一座也没有被发现。特别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安葬之处终究在何方?蒙、美、日等国度的科学工作者寻觅了许多年也未有结果。那是民众及学术界不断关注而不得其解的谜。这与当时的丧葬习俗有关。依据史料记载,早期蒙古人的坟墓是“失密”的,不论是贵族的还是平民的。特别是关于皇帝和诸王的掩埋地没有留下任何明白的文字记载。当时的中心阶级里可能口传有关那些墓位置置的音讯,但常常是误传的,以至是特地放出来的错误音讯。至于能否像在有些史料里记载的那样,殉葬了很多奴婢、家畜和金银财宝,无从证明。但有几点是能够肯定的,其一,蒙古皇帝及贵族都是安葬在他们的故地,不论死在哪里。其二,遗骨都被深埋公开,恢复了其地上自然原貌,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更没有树立墓碑。其三,这种掩埋风俗不只与“失密”有关,更是与蒙古人的一种古老观念相联络,那就是大地为万物之母,人死后只要回到“母亲的怀抱”并消化在那里才干得到永远的安宁。  
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蒙古民众普遍承受佛教以后,特别是被满清降服以后,蒙古人承受外来丧葬风俗比拟多。天葬、火葬、木(或石)棺土葬等都是在那以后采用的方式。  
天葬是指“把尸体拉在车上或驮在马背上,在草原的某一地带漫走,在尸体自然掉落的中央按一定的规矩安放在地上,使其自然消逝(被飞禽走兽吃掉)”的习俗。  
火葬是用火烧掉尸体后把灰烬装在骨灰盒或骨灰罐里安放的风俗。过去,喇嘛死后普通都是火葬的。据史料记载,在蒙古鼎力推行藏传佛教的土默特部领袖俺答汗(1507—1581)是被火葬的。  
普通以为,天葬和火葬都是从藏族传来的习俗,而木(石)棺土葬则是蒙古原有传统同中原汉族风俗分离的产物。后者是把尸体装入一木(或石)棺内,埋在公开,其上面用石头或沙土立一墓志的方式,有的还立一块墓碑。另外,在过去关于博(萨满教祭司)、猎人、婴儿、被雷电击死者、犯人等也有一些特殊的掩埋风俗。  
到墓地参与安葬典礼的人,有的还考究一些忌讳并按一定的传统作法去“避邪”。比方,为了防止墓地上的亡灵或不洁之物附身,不从原道返回,走迂回迂回的路把想象中的“东西”甩掉。走到家左近,还要走过两堆篝火之间,并用“阿尔善水”(经喇嘛念经施过术的圣水)洗漱“净身”。  
安葬典礼之后,死者家眷居丧短则49天,长则81天、100天以至1年。依据死者的岁数、位置及死因等,居丧的长短不等。传统上晚辈对下辈,丈夫对妻子,已婚女子对父母不搞服丧,对未成年人也不搞服丧。普通对高龄人服丧时间短一些,对年轻人的则长一些。在居丧期间忌讳答复别人的问候,忌讳各种文娱、美容美发、谈情说爱、男婚女嫁、男女同床、打架斗殴、兴建土木、打猎屠宰、省亲访友等。有的还请喇嘛念《跃儒乐经》(祷告死者灵魂安全地升入天堂或转生的经文),有的定期对死者灵魂停止献祭。  
在过去,帝王将相、皇亲国戚等位置极高的人物死后,由国度或中央修建其陵园并布置世袭的祭司人员,担任陵园的维修、清洁、祭奠等事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成吉思汗陵(由蒙古皇室祖庙演化而来)及其世袭祭司集团–达尔哈特便是个例子。嫁给巴林部王爷的清康熙帝女儿荣宪公主(1673~1728)死后,在巴林右旗白音额尔灯兴建“公主陵”,布置了10户世袭“主勒勤”(献祭人)。  
(一)阜新蒙古族丧葬风俗过程  
蒙古族丧葬风俗——简介  
丧葬礼仪是人完毕终身后,由其亲属、朋友等为其举行的哀悼、留念、评价的典礼。主要有停尸、报丧、吊唁、送葬、请喇嘛为死者念经、超度亡灵和祭奠死者等程序。蒙古族的丧葬礼仪,经过元、北元(明)、清各朝代,七百多年中,有许多变化,加之各地自然、经济、文化条件不同,丧葬礼仪也不一样。  
蒙古族丧葬风俗——停柩  
蒙古族的丧葬有其共同的风俗。寿终正寝者逝于炕上,不准停尸在床。烧过七炷香后,给穿“装老衣服”。子孙晚辈并在其头前摆放供果,子孙晚辈跪地叩头。之后,为逝者洗手净面,从窗户抬出入殓。停柩守丧三至七天不等。其间,亲友们送给祭奠果品。对老年逝者的祭品,外人可一抢而光,拿回给幼儿食用,以期“长寿百岁”。有的中央,为老人治丧,还有舍饭之俗。  
蒙古族丧葬风俗——守灵  
蒙古族有守灵之礼而无穿白戴孝之规矩。在守丧的晚上要吟唱挽歌,其内容多是表述哀悼和追怀老人对子女的抚育生长之恩,颂扬已故老人无限保护子女的情肠,韵调坦率悲切。治丧期间,不穿艳丽服装,梳妆不戴花、不恼怒打闹、不向外请安问好,当年春节不贴对联和年画。  
蒙古族丧葬风俗——出殡  
出殡时,逝者长子承当灵柩辕驾。如无长子,可由次子承当;无子可由晚辈男性至亲承当。送葬时,备有“嘛呢树”。是一刀一次砍下来的柳树枝。上挂方形白布,写有经文。掩埋后将此树插于坟头。遇早春、雨季或上冻之时,有的嘛呢树生根发芽,长成大树,乃视为不祥。葬后三天,添土圆坟。旧时,老者逝后,还要请喇嘛念经,每七天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以示超度亡灵。每逢清明节,要上坟添土,以示后继有人。  
墓地亦有区别,有家族茔地、全村共有茔地,喇嘛有寺院茔地。僧侣无后者、非正常死亡者不入老坟。死于肝炎、痨病、“月子病”者,一概火葬。  
蒙古族丧葬风俗——忌讳  
蒙古族有助人为乐的优秀传统,历史就构成了“屯里有事大家动,一人有事大家帮”的好习尚.一家死了人,全村以为是大事.无论死者与己亲藏、有无恿怨,都舶参与葬礼来帮助.一但家里死了人,都要向村里人报丧,但忌说“死”字;要说“成佛’、“转天”、“隐入云盾”、“上了天堂”等等,以示尊重。  
人死后,要用白布遣脸部,忌讳猫等从尸体上跳过;死者要顺炕洞安放在炕上,头前置祭桌,撂祭品;对睁眼气绝的:要用丝绸哈达蒙脸,气绝时张嘴的,嘴里要放置黄油、炒米或金、锻、宝石,钱币等物品,气绝时伸手的在其手中放置钱币。  
蒙古族丧葬风俗——祭奠  
村里人接到狙丧后,不管白昼或黑夜,耍及时带肉,蛋、糕点、奶食品等供物前往祭祭奠死者。放祭品时要向死者磕头,死者子儿也要陪磕。在死者旁边于女和亲属不哭泣为好,俗称活人的泪水会变成死者赶阎罗殿途中的河。河水大会增加死行旅途的艰难。  
葬礼百日内家人不理发、不剃须、不文娱、不宴请宾客,不办婚事,路遇亲朋好友不请安。葬后逢七祭奠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最后一个“七”。百天还要祭奠,蒙语称之为“宝音卫乐德乎”,即造福之意。另外,对长者在元旦或正月初一还需烧纸以祭奠。  
蒙古族丧葬风俗——丧服  
死者要穿丧服。丧服由黑白新布缝制,不带扣,用带系。足蹬鞋底刺绣荷花的布鞋。穿丧服要由村中年岁较大的人来承当,家人要赠送赏钱。穿丧服的人还耍给男性死者剃光头发、剪去指甲,给女性死者梳理发辩,井将死者生前的首饰除按遗言留给子女的外,全部戴上。  
蒙古族丧葬风俗——棺木  
棺材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入殓卧式棺材时,若死者是庶民,就让其仰卧.若是喇嘛,入殓时让其右侧躺卧,右手枕人头下,左腿放在右腿上,两腿不能拼齐,约差2公分。不能立刻出葬的,要由与死者关系好的老年人守灵。  
出殡时先将窗户翻开,用秫秸或芦苇制造一个窗框模型,然后用斧子砍断,把窗框模型拿到坟地烧掉.普通尸体耍从窗户抬进来,不能从门抬,意即活人与死人不能同走一条路。  
把棺材放抬扛或车上时,若卧棺则头部朝北,若立棺则面部朝外。棺材抬往葬地时,由长子手持写有“淹、嘛、呢、叭、迷、浒”的幡幛引路.途中不能停放。如非停放不可的,也不能放在公开,要抬着原地踏步。死者生前用的用具、衣服、被褥要从窗户拿出烧掉。年龄大的老人死后、也有把其衣服、被褥重新拆做后给孙辈人用的,意即承福短命。  
蒙古族丧葬风俗——酒席  
葬礼完毕后都要摆丰富的酒席,蒙古语称之的“宝音”,乡亲们都来吃“宝音”饭。多数人家宰杀家畜,做“都胡瓦”(肉粥),假如死者生前遗言不杀生的做“阿木斯”(奶油稀饭),“宝音”饭需准备充足,能剩下为好。但剩饭不能留家过夜,当天须分给乡亲们。“宝音”宴上忌醉酒打架。  
蒙古族丧葬风俗——秘葬  
秘葬,也称深葬。关于元代蒙古族的秘葬,明代叶子奇在《草木子》中写道:"国制不起坟垄。葬毕,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行,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矣。"成吉思汗逝世后,依照当时习俗,贵族实行的都是秘葬,葬在他所指定的地点。《元史·太祖纪》载:"葬起辇谷"。《蒙古源流笺证》曰:"起辇谷在漠北创业之地,…起辇谷亦怯绿连之合音也",今蒙古国境内无疑。由于成吉思汗秘葬的缘由,所以真正的葬地至今仍未发现线索。  
蒙古族丧葬风俗——野葬  
野葬是喇嘛教传入后,是牧区解放前常见的一种葬式。野葬又称天葬。人死了以后,给死者穿上新衣服、新靴,用白布缠身,把尸体放在勒勒车上(也有的不用勒勒车,是用马或骆驼驮),用鞭抽打家畜,把车赶向固定的野葬地,不用人驾驭,让它恣意奔波,恣意平稳。死尸掉在哪里也无人管,任狐狼鹰犬鸟兽啄食。直到第三天才沿车辙去找尸体。找到尸体后,假如尸体曾经被野禽、野兽吃掉,则设酒宴饮,举家亲朋相庆,以为灵魂曾经升上了天堂,也是后人不祥之兆。要是禽兽没吃,则以为死者生前有罪,罪恶未消,就要请喇嘛来念经,给他消灾、忏悔、赎罪,而且把黄油涂在死者身上,求得早一天被鸟兽吃掉。野葬后,子孙在四十九天百天内,不剃发,不饮酒,不作乐,遇宾客不寒喧,以示哀悼。这种地野葬法不留墓迹。  
有的野葬略有不同。就是装尸体的车要有人驾驭,到了野葬地让车子恣意平稳,尸体在哪里落地,哪里就是不祥的葬地。马上用土块、石块把尸体围起来。第三天与前述办法一样,去看尸体,如被禽兽吃了,就快乐地把尸骨、遗物掩埋起来;如没被吃,就要请喇嘛念经。野葬这种葬法的特性是"求天卜地",盛行的范围很广。解放后,这种葬式已敛迹。  
蒙古族丧葬风俗——火葬  
火葬是用火焚化尸体的一种葬式.火葬主要用于得重病而亡或孕妇及未婚姑娘。对孕妇要剖开腹部,取出死胎一同焚化,焚尸的柴禾要挨家挨户去要。焚后三天或七天用筷子拣出骨灰,装入木盒,埋入公开,上面堆土作出坟茔标志.火葬也是王公贵族们的主要葬式.人死后,擦净尸体,用布缠尸骨,涂以黄油,烈火焚尸,骨灰送至喇嘛寺内,将骨捣碎,和以麦粉,制成饼形,存于灵塔,或奉藏于五台山之灵城,以求佛法庇护。火葬与佛教的输入有亲密的关系,佛教主张火葬,蒙古族笃信佛教。  
火葬也是解放前牧区的一种葬式。这种葬式多是王公贵族等有钱人家用的。受萨满教和喇嘛寺庙影响的中央,实行火葬风俗的较多,但火葬并不普遍。贫困牧民也有采用这种葬式的,只要孤单老人,未婚青年,传染病患者、妇女病或难产致死的死后才要火葬;也有生前留有遗言的则要遵嘱火化。葬法是:给死者全身缠上白布,涂上黄油,请喇嘛念经超度。丧礼过后,将尸体将死者与棺木一同火化,有的把骨灰撒于山、河火化以后的骨灰撒向河流的,一定要放入活动的水中,蒙古族人以为,活动的水究竟要流入大海。王公贵族牧主等富有人家,在死者燃烧后,常常拣拾骨灰,把骨灰和以麦粉,制成人形,存于喇嘛庙的宝塔,或送到五台山的灵域掩埋,以此表示死者成了佛。贫困人家的葬式要简单得多,只把尸体移出蒙古包外焚化,然后烧树枝或牛羊烘熏蒙古包,这是表示送走"瘟神"的意义。火葬,除骨灰撒于山、河者外,均留墓迹。火化时不能用本人一家的木、柴,要募集百家木、柴做为火化燃料。  
蒙古族丧葬风俗——土葬  
清代以来的蒙古民族,主要还是土葬。这一时期,蒙古民族也呈现了坟茔地。病者死亡,家人即该给死者改换新衣,或用白布缠尸,然后将尸体连同衣帽、鼻烟壶、蒙古刀、木碗等物,一同放入坐棺或卧棺,入土掩埋。葬法是选择好墓地后,掘穴,中等以上人家还在穴中砌砖或石。蒙古民族王公台吉死时葬法甚为考究。死者要用布帛把尸体裹严归入棺内,在王府置三年或七年,谓之停柩,期间要叠石造屋,藏棺其中,谓之陵。并设守陵户常住陵旁。守陵户的几,依据王公贵族的品位有定例,如亲王为十户;郡王八户,固伦公主与郡王一样;贝勒、贝子为六户,和硕公主与贝勒、贝子相同;镇国公、辅国公为四户;辅国公以下的普通官员及没有功绩者,皆不得有守陵户。郭尔罗斯王爷、协理皆称墓地为"衙门"。奴隶、牧民及过往行人误入"衙门",一旦被抓获,就要遭到严厉惩办。  
入殓以后,需请喇嘛念经,普通人家念三、五天;大户人家有念"七七"四十九天以致百日的。  
土葬就是把尸体埋如土中,是主要的一种葬式。在选择墓址时,普通是选择背靠丘陵、面临平地的高处。在墓穴南侧壁挖方行坑,点朱拉(油灯),意即遣散黑暗。墓坑挖好后,用锹铲平,不留脚印。在放棺材之前,墓坑中放置斧头、镰刀意即避免鬼魂侵占墓穴,掩埋时若立棺,富者用模板制成,上端尖型,尸体缠白布,坐尸其中,用砖砌坟。贫者用柳条编制立棺,尸体略缠白布,坐尸筐中,用土掩埋。若卧棺,棺材面与墓穴面平齐,以示不压人头之意。若把其头部放置墓穴面以下,子女将永远被人欺负,没有抬头之日.坟堆上要撒原米和白米,堆坟时耍从东西两侧远处取土。若从南面取土就等于死者进出的道被挖了,从北面取土意味挖了死者住房的支柱,这对活着的人都不利.掩埋终了,从供品中取出一局部烧给死者,其他分给送葬者.坟堆的上头埋上用树枝栓以白布做的嘛呢旗(幡樟)。  
在半农半牧区,野葬、火葬、土葬兼而有之。  
解放后,随着科学文化学问的提高,人们认识到野葬不卫生,容易传染疾病,因而这种葬法曾经稀有了。如今无论农区还是牧区都是以土葬为主。城市大多实行火葬,但已不是解放前的那种火葬,而是将尸体送到火葬场火化。葬礼中的封建迷信活动绝大多数也已消逝,普通是开个追悼会,吊唁死者,寄予哀思。  
五、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美景  
1、海棠山国度级自然维护区  
海棠山国度级自然维护区位于我国荒漠化向外扩展的前沿,是辽西保管较好,森林生态类型最完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厚的自然林区,被称为辽西的“绿色明珠”,是蒙古高原到辽河平原最后一道自然屏障。境内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动植物品种繁多,是辽西地域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2、宝力根寺  
宝力根寺特征旅游景色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衙门村。宝力根寺是蒙语,汉译为白泉寺,因“三泉圣井”喷发白雾而得名。宝力根寺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相传普安寺四世活佛受达赖喇嘛指派,长途跋涉来到海棠山,因过度劳累而染病,便到此地疗养,每天用圣涧泉水洗漱、饮用,疾患竟不治而愈。于是,活佛便在此修建寺庙,作为避暑休假的行宫。宝力根寺景色区内,现有数尊刻于巨石上的佛像,有宗喀巴、释迦牟尼、度母、关公、无量寿佛等藏传佛教人物。景区内还有很多辽及契丹遗址、古墓和唐朝薛仁贵古战场等。  
3、三塔沟景色区  
三塔沟自然景色区为国度2A级景区,位于辽宁阜新蒙古自治县大板镇境内,距阜新县25公里。这里是海棠山自然维护区的实验区,景区面积为19.1平方公里。三塔沟自然景色区规划为松涛、奇石、三塔、青龙山四大景区。景色区以山青、林密、水秀、石奇为主要特征。  
4、乌兰木图山景色区  
乌兰木图山景色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八家子乡,以乌兰木图山为主体。乌兰木图山是阜新境内第一顶峰,属怒鲁尔虎山余脉。山形诡奇,怪石林立,一峰一态,一石一姿,将军峰俯首挺立,石椅子鬼斧神工,悬空寺峻峭奇绝,山的上部以自然次生灌木林为主,山的腹地以人工油松林为主,盛产五味子、知母等中药材及松蘑、白蘑。山上有梯子庙和炮手庙古刹遗址。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