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盖州市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2-26 10:56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盖州皮影  
盖州皮影又称辽南皮影戏。明末,皮影戏在军营中演出,清朝时在将军府、都统府中演出,后传入民间,成为祭奠酬神的民俗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祷告病人身体康复,功用在于“酬神娱人”。盖平县(今盖州市)每年正月二十举行果神庙会,听皮影人数多达万人;盖平城内的三江会馆、山东会馆,每逢严重节庆日也要唱影。唱皮影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兴。据统计,民国年间,盖平县境内有皮影班近50家,从业艺人普及城乡,较大的村屯简直都有影艺的传人。  
盖州皮影经过三个开展阶段:第一阶段为明末清初时,唱腔根本是诵经体;第二阶段是清朝中期,以联体曲为主;第三阶段是晚清时期,唱腔开展到成熟的板腔时期。据传,在清咸丰(1851~1861年)、同治(1862~1874年)年间,芦屯堡(今芦屯镇)的皮影艺人张振令在联曲的根底上,吸收奉调大鼓、清音子弟书、民间音乐、中央戏曲之精髓,自创关内乐亭影板式腔而改腔创调,把盖州皮影引向板腔体,赋予它新的表现生机。民国初年,盖州皮影名流脱颖而出,唱大嗓的贾洪钧(绰号贾四)影艺造诣颇深,影界称他为贾四祖宗,其后有洪声齐、李凤亭、王舒文等十几位;唱小嗓的有张树铮、燕连、马玉堂、林正祥等;唱丑角的有韩景山、田传喜等,他们油嘴滑舌、诙谐成趣,皆为一时名流。  
盖州皮影戏曲调悠扬动听,唱腔跌宕坦率,特别大段的影挂,引人情思联翩,耐人寻味。民国初年,盖平城南何屯张玉书发明了用木板蒙筒的四弦胡琴,音色洪亮亮堂,在影戏乐器伴奏方面是个打破。接着其他影班也弃掉原主奏乐器苏州蹦(小三弦)。操四弦的传人较为著名的有闫庆之、马传亮、石向阳等人,他们各显天赋,自成流派,使皮影音乐异彩缤纷。  
盖州皮影戏不只剧目丰厚,操演技巧娴熟,而且擅演历史、神话大部头剧目。《封神演义》《杨家将》等皆可连演月余。其他有《杨文广征南》《罗通扫北》《樊梨花征西》《薛仁贵征东》《五峰会》《小西凉》《镇冤塔》《分龙会》《江东桥》《双魁传》《二度梅》《粉妆楼》等百余个剧目。  
盖州皮影在用料上,是选当年生幼龄毛驴,活杀放血,取用上乘部位的皮。刻出的影件通体透明艳丽。雕琢工艺非常讲究,多种线条巧妙分离,流利生动。运用不同的“刀口线”,分离齐、尖、圆、断各种刀口的通用,使影件生动逼真,变化无量。着色采用矿物质染料,透明而不易褪色。盖州皮影的影人外型与中原的“秦晋皮影”、南方的“闽粤皮影”有明显区别,盖州皮影戏考究局面的铺排装饰,布景道具大小差距很大,雕工非常精密,件件都是精巧的艺术品。不相上下的漂亮外型和细腻的刻工,被许多专家所关注,目前已有1996件盖州皮影被国度博物馆珍藏。  
2008年,盖州皮影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盖州市美景  
1、钟鼓楼  
钟鼓楼坐落于盖州城的中心偏南,居于盖州古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为明朝洪武五年至九年盖州指挥使吴玉在扩建南面城时修建的,是原盖州城的繁华地所在。盖州钟鼓楼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钟鼓楼上,中间是观音阁,东侧为钟亭,西侧为鼓亭。阁后为大慈宝殿,左右各有一配殿。钟鼓楼下的高台为石条砌基,青砖筑身,呈上敛式。西端北侧有花岗岩台阶二十余级通台上。高台中部有卷门一座,是南北大街的必经之处。  
2、白沙湾  
白沙湾海滨浴场西临渤海辽东湾,北接蓝西河河口,南与建立中的浮渡河奥林匹克公园相接。2014年被评为国度AAAA景区。  
3、赤山  
赤山景色区早在唐初就是辽东名山之一,清代时是辽南道教名山。赤山以峰奇、洞异、泉清、石怪、寺古而出名。位于盖州市万福镇东,罗屯乡与矿洞沟乡接壤处。距盖州城40公里,距营口市75公里。占地20多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和东南部为高山和丘陵,海拔891.1米,总占空中积12平方公里。  
三、盖州风筝  
风筝也叫“纸鸢”、“纸鹞”、“鹞子”。扎风筝、画风筝、糊风筝、放风筝被称为风筝“四艺”。风筝在我国历史长久,是著名的民间传统游戏项目。  
盖州是一座历史长久的文化古城,艺术底蕴丰厚,文化品种多样。在漫长的岁月中创作出丰厚多彩、弥足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这座富有深沉历史文化沉淀的城市里,盖州风筝在传承民间艺术的根底上以本人共同的表现方式和内容,延伸民间美术的艺术道路,展示着当代社会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魅力。盖州风筝作为一项民间手工技艺,得到各级指导的关注和支持,派出特地人员投入到盖州风筝的搜集、整理,并做了细致的维护方案,使盖州风筝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开展。2006年,盖州风筝被列为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呈现了“木鸢”(木质风筝),五代时期呈现了纸鸢,创造者是李邺,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行,声如筝鸣,故名风筝。盖州风筝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但鼎盛于清代却是有据可查的,盖州清代诗人于天墀曾写过《春风》诗:“寒消黍谷莺先觉,暖入花林碟亦狂。何处儿童闲理线,争牵纸鸢舞斜阳。”这正是风筝艺术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盖州风筝是本地乡土民俗、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肉体价值、思想方式、想象力和文化认识,表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发明力。由于满汉杂居的历史文化背景,使盖州风筝表现出辽南满汉族乡民的审美情味微风俗习气,成为中国重要的风筝制造工艺流派之一。  
清代,赵氏风筝的第一代艺人赵永邦,以民间手工技艺营生。他描画小儿肚兜、鞋头、枕顶图案,卖图案粉底,也能做一手漂亮的风筝,还能扎制蝈蝈笼,捏面人等。特别是摹仿盖州东关古戏楼的二层蝈蝈笼:上层是戏楼和戏台外型,下层是鸣叫不止的蝈蝈,声像合一,酷似一台大戏,栩栩如生的展示在眼前。可惜的是这风行一时的绝技曾经失传。第二代传人赵福仁继承父业,以手工技艺为生,善做各种儿童玩具,同时也是扎制风筝的高手,他的“刘海戏金蟾”外型民俗,颜色艳丽、翅外金线随风转动。他制造的蜈蚣风筝长达百米,头为蜈蚣外型,放飞后酷似一条蜈蚣在天上匍匐。第三代传人赵秉泉自幼热爱美术,在家传的根底上,对风筝停止变革创新。  
盖州风筝门类齐全,在形制上有硬翅、软翅、平面、平面、板式、串式(直串、散串)、折叠式、组合式等不同的类别,规格上有大、中、小及微型之分,在外型上有应用花、鸟、鱼、虫、神话人物故事等艺术形象作为题材,盖州风筝选材考究、外型漂亮、扎糊精巧、形象生动、绘画艳丽、种类繁多、起飞灵敏。在中国的风筝家族中,盖州风筝历史长久,题材丰厚、广博。以其资料的奇特选用,设计的夸大变形,画工的手绘技法,以及放飞的巧用力学原理,构成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共同神韵,声誉古今中外。  
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民间艺术,风筝自然也有它的流派。盖州风筝扎制博采众家之长,但又有别于其他流派,特别在风筝的外型构造和绘画颜色上,把制造木版年画的工艺移植到风筝上,把国画的传统技法,运用到风筝的绘制上,构成了外型漂亮、扎工精密、颜色艳丽的共同作风,盖州风筝采用途理好的薄棉“土布”做面料,把胶刷在骨架蒙面局部,待胶稍干时将布蒙上压实,胶干后用刀或剪子将“飞边”剪掉即可。精品风筝的骨架不用绑线捆扎,而采取相似木工接榫办法,在骨架交接点处用刀具手工刻槽、卡铆、胶合,使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竹条堆叠交接在一个平面上,没有凸起的觉得,到达自然交接不见穿插的痕迹。小骨架在交接处以手工钻扎,用竹钉穿过,用胶黏合,待胶干后除去“钉头”,“钉尖”用细砂纸打磨平整,呈自然流线型。在风筝的绘制上,盖州风筝主要采取民间木版年画的表现手法,又溶进了现代的颜色原理,使得风筝作品雅俗共赏。早期的风筝大都是颜色冗杂,没有黑色统一,比照过于激烈,绘画简单颜色昏暗,无论欣赏和放飞都缺乏艺术美感。盖州风筝不但考究一只风筝的设色和外型,而且把握住整体效果。《群蝶》风筝很能阐明这一点。在总体设计上,它由九只蝴蝶组成,每只都有本人的大致色块,即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在不失整体色块的前提下,精工巧画,使之近观漂亮,远观心爱,当放于高空时,依然有鲜明的颜色效果。像其他文化现象一样,风筝在审美作风方面也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不同,风筝的作风也各有所长,唯其如此,风筝才呈现出奇光异彩的现象。  
盖州风筝  
盖州风筝外型逼真、生动,多取材于民俗。如《化蝶》风筝应用民间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设计制造的。它与众不同的是将传统的硬翅风筝上下对称的特性改为突出蝶的外型请求,即“上宽下窄”,并在上翅边缘各增加一处“超出翅外的衣袖”,使之更贴近蝶形,更能突出化蝶的寓意。在人物处置上采用一男一女并立,各伸左右手,身躯紧靠,表现出坚贞不渝的爱情决计。这幅作品成为“赵氏风筝”工艺的代表作,还被专家们誉为“关东派”、“辽南派”、“盖州派”。  
对如今的盖州风筝传人赵秉泉来讲,“风筝”已然不只仅是“风筝”,而是一种生活。其实,除了赵秉泉之外,整个赵氏家族都把“风筝”当成生活中最重要的符号。  
盖州风筝传人赵秉泉  
1992年,盖州市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辽宁省大众文化活动风筝基地”,也是我省独一的风筝基地,带动了营口地域周边的风筝活动,构成了营口的特征文化品牌。1982年至2005年盖州市政府、总工会、文体局、烟草公司及社会各界先后举行了十届风筝赛会和首届营口地域约请赛,促进了盖州风筝的传承和开展。1989年和1991年,盖州市政府组织赵氏风筝参与第二届和第四届“北京国际风筝赛会”,盖州风筝以其浓重的中央颜色和精巧的外型艺术,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风筝赛会”优胜奖和第一名。1983年以来,盖州市共举行六届较大的迎春风筝赛会,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及报刊都报道过赛会盛况,中央电视台在文化生活节目中以《忙趁东风放纸鸢》为题,专题引见了盖州风筝。1992年,盖州风筝参与了北京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盖州风筝第三代传承人——赵秉泉获奇能绝技扮演奖;1995年在文化部及东三省文化厅组织的东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览中,盖州风筝获突出奉献奖;2008年赵秉泉个人投资兴办了盖州赵氏风筝博物馆。  
四、盖州高跷秧歌  
盖州高跷又称盖州秧歌,是城乡广阔大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方式,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盖州高跷具有深沉的大众根底,无论是旧时的祭奠祈福、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集会庆典,都少不了高跷扮演。  
盖州高跷秧歌从清朝道光十四年开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文化历史长久,渊远流长,是具有浓郁东北中央特征的民间艺术方式。盖州自古就是“通郡渡津”重要港口,清朝雍正年间南关街就已建有庙宇建筑群;道光年间则已是“舳舻云集,日以千计”,人口密集,商号如林,仅先后从事中药的店铺就达上百家。西河口的开放引得八方人来,于是盖州有了山东会馆、福建会馆、山西会馆、三江会馆等。商贸的昌盛常常随同着文化的交流,“津式高跷”就是清末随着京、津、唐移民传入盖州的,并与盖州本地的“辽南高跷”争芳斗艳。  
盖州高跷秧歌是在古代民间杂技、踏跷和百戏根底上开展演化而成的,据《盖平县志》记载,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盖州艺人在地秧歌的根底上吸收高跷技艺,经过不时的开展丰厚,自成一派,构成了盖州高跷秧歌。盖州高跷秧歌积极向中央戏曲自创学习,逐步开展成为熔歌、舞、戏为一炉的艺术方式,深受辽南乃至东北地域广阔人民的喜欢,大有独压群芳之势,所以盖州就成了名不虚传的辽南高跷秧歌及东北大秧歌的发源地。往常,盖州高跷秧歌就是一朵最为亮丽的奇葩。“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今天,变革的春风赋予了这株植根于黑土地的艺术之花以新的生命力,在不时地新陈代谢的根底上,盖州高跷秧歌走出盖州,走出辽宁,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  
盖州高跷的欢跃、豪放、热烈、火爆是其基调,漂亮、抒情、幽默、诙谐是其特征,二者的统一构成海城高跷秧歌的艺术特征,衍生出"扭、浪、逗、俏、相"五大技法要素。在盖州高跷秧歌的扮演中,气势恢宏的大场和轻快细腻的小场包括了音乐、舞蹈、杂技、戏曲等多种方式,构成以舞蹈为主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  
“扭”是盖州高跷的根本技法,民间一向有扭秧歌之称。盖州高跷以“交替花”为根本扭法,将“挽、片、掏、打、缠”等腕部的动作和前踢步、后踢步等步法交替运用,配之以鼓乐,构成了千变万化的高跷扭法,生动表现了人民大众勤劳英勇,质朴悲观的肉体风貌。  
“浪”是盖州高跷的审美规范,评价一位演员扭得好谓之“浪的好”。民间艺人将高跷的审美规范概括为“稳中浪,浪中美,美中俏,俏中哏”12个字。  
“逗”是盖州高跷的根本内容和主要表现手腕,以逗来抒情达意,逗哏成趣。逗是人物感情颜色的渲染,也是盖州高跷扮演艺术的中心。人们常说:“不逗不为秧歌,逗得不活不为能手”。高跷扮演中,逗最为引人入胜,“逗而不俗,趣而不丑”,逗得幽默而不庸俗。  
“俏”主要表如今舞蹈节拍的变化之中,经过动作的大小、快慢、强弱、缓急、收放、动静、轻重的比照,构成动作上的俏劲,表现出盖州高跷泼辣明快,俏皮心爱的艺术特征,给人以艺术美的感染。“俏中哏”多呈现在动作之尾,在一收的霎时静止中表现出动态美,动得快,收得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相”即“鼓相”,是“叫鼓、亮相”的简称。它自创、吸收戏曲中“亮相”的扮演程式,在一定锣鼓套的配合下做一个漂亮(或俊秀、威武、滑稽)的霎时静止外型。鼓相使盖州高跷扮演跌宕起伏,动静有致,神韵十足,呈现出异常热烈的氛围。  
盖州高跷的扮演程式有“街趟”、“架象”、“圆大场”、“走花场”、等群舞扮演和“清场”、“单场”、“混场”以及秧歌戏等笑场扮演。  
盖州高跷秧歌之所以深受百姓喜欢,在于她的艺术方式和思想内容的圆满分离,这也是其能成为东北地域盛行较广,扮演局面较大,演出频率较高的艺术方式的重要缘由。盖州高跷秧歌以头跷(武丑)、二跷(武旦)、渔翁(老生)、老㧟(彩旦)等“四梁四柱”为中心,配以生、旦、丑等人物停止扮演,踩跷步伐介于跑、走之间,以多种走场的变化、生动丰厚的扮演、高难度的技巧和鼓乐齐鸣的衬托博得观众。扮演时而组成漂亮的外型、时而翻腾腾跃,头跷、二跷挥舞马鞭,快步如行云流水;老生渔翁口吹白髯,一身巧负四位小旦;老擓(kuai)王婆戏耍烟袋撩拨出一片笑声;小丑妆扮丑中见美,幽默诙谐憨态可掬;上装群旦颤动彩扇,上下众丑肩头潇洒自若;下装众丑高超的跷功令人叫绝,二尺上下的跷棍绑在腿上,如履平地,在“三层楼”上立大顶飞身而下,身轻如燕,俯在空中鲤鱼打挺跃但是立,连续十几个跟头翻腾更是可谓一绝,扮演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位观众看完高跷扮演连连称绝:盖州高跷可谓杂技。  
目前,盖州高跷鼓已开展出6套12路打鼓方式,有起鼓(热身备敲)、行鼓(走场溜鼓)、冷鼓(老旦用鼓)、火爆头鼓(老生用鼓)等。  
扮演中,随着情节变化,鼓声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比方,清场时,鼓声由慢转快,用以表达人物性格;大场时,鼓声铿锵,大有猛虎下山之势,以此吸收观众的留意力……  
另外,鼓手在击鼓时,还要考究“力”的组合:即腿力提供臂力,手臂推进腕力,腕力传给手指,手指再传给鼓槌。与此同时,鼓手考究“鼓相”:既要形态自然、伸展大方,又要精气神足、自自信心强……  
盖州高跷之所以艺术高超,还在于她吸取了其他艺术的精髓,博采众长而成,她集“歌、舞、戏等艺术方式的精华,并升华创新,自成体系,塑造出一批高跷特有的人物外型和脸谱艺术,从而构成共同的作风,其许多扮演细节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深的寓意:“过街楼”意味红火、热情;“卷白菜心”富有凝结、靠拢之意;“二龙吐须”给人以对称美和调和之感;“圆场”富有团团聚圆、美满幸福之说。盖州高跷的扮演手腕表如今“扭、稳、浪、俏、艮、相、逗、兴、默”上,特别是“扭、浪、逗”,三位一体,相得益彰。首先“扭”是根底,是舞蹈动作在跷上的再现,扮演者以膝部富有弹性的屈伸,带动躯干、头部、双臂舞动,产生一种柔中有刚的谐和之美;其次,“浪”是规范、优美的代名词,是对扮演者动作、表情等圆满分离的高规范评价,以老擓(kuai)王婆为例,“泼中浪”是其美的流露,花绑步、前仰后合等动作再加之表情上的“撇、咧、泼、狠、刁”五个字,才干从内在到外在地刻划剧中人物;再次“逗”是抒情,给观众以美的享用,常常是富有特性的动作,构成艺人们共同的演出作风或称扮演绝招,如“闪相”、“冷神”、“缩脖”等,既展现了艺人的扮演才气,又使观众过目不记忘,可见“逗”中包含着演员作风特征的精髓。  
盖州高跷秧歌多以民歌小调,小戏唱段来表现爱情故事、劳动生活、神话传说以及历史故事等内容。目前可发掘的口头留传的小戏唱段约25部,如《放风筝》、《锔大缸》、《十八里相送》、《王二姐思夫》等。盖州高跷秧歌具有鲜明的辽南中央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既古朴淳朴、生动浪漫又炽烈火爆、伸展豪迈,深受辽南乃至东北地域广阔人民的喜欢。  
盖州高跷秧歌不只在当地,而且在国内外都有普遍影响。近年来,盖州新一代秧歌艺人,在“架象”根底上,创作出叠罗汉、倒立、多人旋转等新、奇、特的外型,十分引人入胜,并于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老艺人王新惠入选第三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我市全面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到积极推进作用。1955年,高跷秧歌《大头和尚逗柳翠》和《十八相送》、《跑旱船》、《鞭子舞》等参与辽东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和1956年辽宁省首届乡村业余汇演,分别获优秀了节目奖和个人一等奖。其中,郭锡成、孙洪池、姜润德扮演的高跷秧歌《大头和尚逗柳翠》1955年在北京参与全国民间艺术汇演获一等奖,被命名为东北大秧歌。从此,东北大秧歌—辽南盖州高跷秧歌出名遐迩,成为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四大秧歌系之一。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度新闻媒体屡次播放盖州高跷秧歌的新闻节目,及登载演出照片、评论文章等,盖州秧歌惊动京城,名扬天下。1991年,盖州高跷秧歌参与了沈阳国际秧歌节(暨全国优秀民间舞蹈大赛),获国度文化部颁发的优胜奖(第一名)和编导一等奖。1992年,盖州少儿高跷秧歌参与第二届国际秧歌节获国度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奖。九十年代至今,有王吉先率领的盖州高跷秧歌艺术团连续二十一年参与北京龙潭庙会,成为龙潭庙会的保存节目,先后到天津、上海、郑州、苏州等地演出,在当地惹起很大的惊动。盖州高跷艺术团每年都参与全国各地的演出上百场。屡次参与全国民间舞蹈汇演、省艺术节等大型活动。盖州市委曾经连续四年举行盖州高跷秧歌赛会,对盖州高跷秧歌的传承与开展起到重要作用。  
盖州,舞动着古老的高跷秧歌,从历史的长遂中走来,走的沉稳,走的厚重;盖州,舞动着现代的高跷秧歌,从晨曦中走来,走的愉快,走的豪迈。盖州,这座古老而又崭新的城市,正以激昂的英姿向世人展现着厚重博大的艺术魅力。  
五、盖州石氏泥塑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而盖州是辽宁省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在这里,泥塑艺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从古到今,盖州人就与黄土有着深沉的渊源。我们以至能够把黄土泥塑艺术与草根文化相连,由于它所需求的资料是人们随手可得以至基本瞧不上眼的木头、泥土等,我们又能够把它以为是盖州古老文化的一局部,由于它制成的艺术品是人们朝拜的对象,是人们心目中高高在上的神明,它便是盖州民间艺术——石氏泥塑艺术。  
盖州石氏泥塑来源于清同治年间,昌盛于清末与民国时期。石氏泥塑的第一代传人石守珍外出到山西庙上打工,学到制造神像的手艺,以后便以泥塑技艺营生,使泥塑手工技艺在盖州得到传承与开展。盖州石氏泥塑分为泥人、泥哨,以当地产黄泥、麻、棉花、矿物色、油漆为原料,经过泥浆沉淀、枯燥、掺和、制造、风干、烧制(泥像不用烧制)、上色等工序,使原来的黄泥巴变成一件件活灵敏现的精巧手工艺品。早期在高屯、榜式堡和盖州城及周边乡镇盛行,后逐步开展到大石桥、海城、岫岩、庄河、瓦房店等地。当时有传播的顺口溜说:“小孩小孩你别哭,听听我的拨浪鼓,小孩小孩你别闹,吹吹我的泥泥哨。可见当时的人们对泥哨的喜欢之深。  
石氏泥塑艺术是一门综合外型艺术,更是一门人们喜闻乐见的扮演艺术。它共同的扮演魅力就在于经过泥塑艺人乖巧的手使平淡无奇的泥团,简直是转眼之间就变成了鬼斧神工的艺术作品,这就是泥塑这门民间绝活的第一个显著特性——出手快,一挥而就。  
盖州石氏泥塑的第四代传人石忠英,自幼喜欢美术,文学,他不但继承祖辈的泥塑技艺,还广发涉猎根雕、剪纸等民间手艺,从而大大丰厚了创作灵感,在长期的艺术理论中,石氏泥塑不时汲取当地民风、民俗的艺术营养,从而不时进步石氏泥塑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作品触及戏剧、歌舞、文学,在品类上有古今人物,生肖动物,有局面,有特写,有高于丈许的神像,有玩于股掌的泥人泥哨。  
盖州石氏泥塑取材当地的胶泥,大量注水搅合稳定后,捞去水上杂物,待泥浆下沉后逐步舀除清水,让泥浆枯燥,待泥浆能攒出堆时,放在洁净的铁板或水泥地上,摊开在上面放弹开的棉花,铺开用手悄悄拍打,待泥粘上极薄的一层棉花后,用木锤捶打泥,使泥和棉花掺合平均,如此重复,直到泥块拿起分开两边显露匀细的纤维为止,捶泥前或捶时参加鸡蛋清、粘米粉以增强泥的强固性。先用手挖出大致外形,放在阴凉不透风处枯燥到不能变形时,在恰当部位作哨。哨普通放在荫蔽处避免影响作品美观,作哨在作品上扎一粗眼一细眼,眼要略向小眼方向倾斜。眼深一厘米左右,距大眼一厘米半处对着大眼扎小眼,用三寸铁钉扎,外边低里边高穿过大眼,钉尖略突出大眼对面那个边。重复试扎试吹响了为止。哨做好了继续枯燥,等到泥用刀刮起茬了即掉渣不沾刀了,用小刀做出细部略沾水磨平。也可不磨等完整干后用沙纸磨平。但整个做形必需在未干后完成,否则,坑凹局部贴泥粘不牢。如塑小泥人或动物省去做哨即可。小作品也可不掺棉花,作品不能暴晒快干避免裂开。泥有回缩性能明显看出来,假如分组雕塑一定要留意后雕塑的作品,要比以前做的作品大些(如高跷会)这样才分歧。  
大件作品60厘米以上须竖木制骨架。如搬动运输须做木制底盘。在盘上凿眼立柱,钉出胳膊腿横竖架用谷草或稻草扎出初形比例要找准,用麻缠绕扎紧,然后上贴骨泥(掺碎草泥),再上沙子泥3:1,等干到用手用力压稍微能压动时再上棉花泥,假如做立像或特大泥像也可焊制钢筋骨架。  
最后就是上色了,现将作品上一层白乳胶,干后再上色。油漆时须将油漆(普通铅油或汽车漆)晒一晒再上,避免罢堆。除黑色局部外都要先用白色打底,普通上两到三次,板、毛笔互相运用,用信那水调油漆,也可用水粉(广告粉)须反复上,直到称心为止,一次上完第二次要快上,水份要控制好,不使第一次挪动。干后用清漆喷盖。水粉用清漆喷后色泽会加深。再就是用丙希,也要用白色打底,重复两到三次加色,至于颜色搭配,随类赋色留意比照,大胆果断,简约明快,由于题材多表现辽南民间风情常表现大红大绿,使氛围火爆热烈。  
艺人石忠英和他的作品  
泥塑艺术取材普遍,可谓应有尽有,小到果品蔬菜、大到山水亭阁、近到铅笔橡皮、远到福娃奥特曼,都可用泥塑来表现出来,寓教于乐,使孩子们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在盖州石氏泥塑作品中,有的概括简约,稚拙憨厚,有的夸大幽默,情调愉快,中央颜色浓郁,构成一套完好的美学形式与共同的艺术作风。取材民俗,外型拙雅相生,具有浓郁的原生态风味,如《枕孩》、《高跷会》、《跑驴》等,直接表现辽南的民风民俗,其衣饰、脸谱、神态颜色大红大绿,表现了辽南人民热烈豪放的情感;技艺娴熟,写实写意并用是石氏泥塑又一个突出特性。如《第三代传人像》、《芝麻官》、《杨八姐游春》、《西厢记》等作品,经过写实写意并用的艺术手法,既简单概括,又细致入微,衬托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寓意深入,富有内涵,也是石氏泥塑的特性之一,如《济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表现他蔑视丑恶;夸大幽默,立意新颖,芝麻官蹲着,表现压力之大,枕孩伏枕,表现其淘气心爱,《伏虎》、《枕狮》寓意驱邪祛病,威武难侵。情调愉快,颜色富于变化,如《高跷会》、《杨八姐游春》,作品中的马牛兔等外型极具动势,在颜色搭配上,用很少的染料搭配比照,使作品有的沉素,有的华丽,有的火爆热烈。  
50多年来,石忠英先后制造了几百件泥塑作品,其作品屡次参与国度级和省市级展览,泥塑作品《高跷会》被收入《辽宁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营口卷》;1990年获营口市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一等奖;辽宁电视台、营口电视台曾先后播放了石忠英泥塑艺术专题片;《辽宁大众文化》登载了《花开崖头更觉美》的文章,专题报道了石忠英的泥塑专访;传略载入《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大辞典》上。2013年7月,在“2013第八届南京国际礼品、工艺品及家居用品博览会”上被评为“最具市场升值潜力艺术家”。  
六、盖州辽南戏  
辽剧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产生在辽宁省的中央戏曲剧种。初期称“影剧”、“影调戏”,又称“盖平戏”。它一经降生,就显现出强劲的艺术生命力,遭到当地大众的欢送。依据剧种母体的称谓和产生的地域关系,1963年,经辽宁省委、省政府批准定名为辽南戏。2002年1月8日,从辽南戏艺术的开展需求动身,辽宁省文化厅决议将其改称辽剧。  
辽剧主要源于辽南盖州皮影,上世纪50年代辽剧在辽南盖州的皮影戏根底上发明出来。盖州的皮影艺人尝试用真人上台唱影调的方式演出《白杨树下》,在当时惹起惊动,用真人替代影人、用舞台替代影窗、用真嗓替代假嗓,把传播已久的影窗艺术变为了舞台艺术,这一创新对辽剧的开展起到了关键性的转机作用。  
50年代初期,周恩来总理提出“东北地域要有本人的中央剧种”的指示,辽宁省委黄火青、周桓书记观看了盖县影调剧团的演出,并派出专家、艺术家作了全面调查,省委决议将辽剧(辽南戏)作为辽宁省独一的中央剧种。辽剧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它有着极端宝贵的文化内涵和重要价值。  
辽剧的音乐漂亮动听,行当齐全,唱腔丰厚,曲调坦率细腻,而且作风突出,特性鲜明,具有激烈的艺术表现力和浓重的中央颜色,不但深受大众喜欢,还对其他艺术门类有着很高的吸收和应用价值,评剧、二人转、歌曲、小品也都有所自创,这足以阐明辽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辽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它的唱腔分主体唱腔、辅助唱腔和杂腔小调三局部。其中主体唱腔中的平唱是剧种构成的母体当选用的独一声调,也是辽剧音乐多年开展的根本声调。它音域较宽(两个八度),音程腾跃较大,常有五度以至十度的大跳,女腔原为微调式,调式音列为561245,旋律的停止多盘绕512三个音,它的音乐比拟细腻,柔雅,具有哀、怒、忧伤的性格。男腔的调式音列为123567旋律的停止多盘绕367三个音,它的音乐高亢、明快,适于表现爽朗、豪迈的性格。另一个声腔体系叫二龙松,是辽南戏剧开创人之一马传亮将辽南皮影与滦州皮影唱腔某些特性,融为一体创作而成,为宫调式,旦角专用。曲调明快流利,易于变化,唱腔以3561为主旋律,具有明快、细腻、漂亮的特性,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较强。  
辽剧的辅助唱腔有大悲调、梅花调、还魂调、夸相片、短秃刀、节节旺、鸡啼令等。丑的唱腔,唱中有说,说中有唱,幽默生动,诙谐诙谐,令人心旷神怡。  
辽剧唱词严谨、标准,分七字赋、十字句、五字紧、三赶七、搭拉句子等,而三赶七和搭拉句子是辽剧独有,。在唱腔的板式上,辽剧音乐是分离辽剧独有的标准词格。构成了以平唱四六板为根底的新的大慢板、流水板、快板、散板、数板、剁板、导板、尖板、带板,是辽剧音乐独具特征,作风鲜明。  
辽剧的伴奏音乐包括唱腔过门多依据皮影音乐中的“影挂”改编而成。在旋律停止上音域较宽,旋律腾跃性较大,滑音、倚音等装饰音用的较多,人们常说的“影味”就是指它和唱腔分离在一同而产生的神韵。辽剧音乐的伴奏以中音四胡为主要乐件,并于高胡、二胡、竹笛、大提琴、唢呐、笙、琵琶、扬琴、中阮、管子、贝斯等组成戏曲民族管弦乐队。由于以四胡为主奏乐件,因而,其音乐表现力与其他剧种具有显著差别,中央戏音乐的神韵及艺术表现力愈加彰显。辽剧的伴奏音乐包括唱腔过门多依据皮影音乐中的“影挂”改编而成。在旋律停止上音域较宽(两个八度),旋律腾跃性较大,滑音、倚音等装饰音用的较多,人们常说的“影味”就是指它和唱腔分离在一同而产生的神韵。  
辽剧60年的开展,经各级指导,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刻苦研讨,艰苦努力和大胆理论,无论唱腔的继承开展,音乐的融会贯穿,导演的创新与变革,乐队的编制与装备,舞美的标新立异都获得了丰厚的创作经历和艺术成果,具备了较完好的戏曲艺术方式和鲜明的中央特征,这是长期开展过程中所积聚的艺术精髓和珍贵财富。  
辽剧60年的开展史,有过繁荣与昌盛,也有过坎坷和夭折,但在任何历史时期,辽剧的创作演出从没有连续,它深深的扎根于大众中,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或在各类艺术节中取得金奖银奖,或参与北京和省里的各项展演,或在重要晚会,文艺汇演,庙会海市,礼仪庆典都会有演出的阵地,都能观赏到它那漂亮的唱腔和精彩的扮演,在发扬民族文化、繁荣民间艺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辽南戏改为辽剧后,剧种的涵盖面扩展了,真正成为我省的中央剧种,皮影为辽剧的开展提供了土壤和资源,辽剧的开展又能促进皮影的进步和升华,两者的繁荣将会为我省广阔人民大众提供丰厚的肉体粮食。辽剧是我省地域文化和特征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我们的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开发价值。  
在变革开放的今天,文化要大开展大繁荣,中央戏曲的繁荣是一个重要组成局部,辽剧60年的开展历史,在几代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刻苦研究和演出理论中,无论是唱腔的继承与开展,音乐的融会贯穿,还是乐队的编制与配器都获得丰厚的创作经历与艺术成果。50年代的《送子从军》、《互助抗旱》、《金凤树开花》;60年代的《宫门断鞭》、《花为谁开》;80年代的《半月湾》、《恩仇记》;90年代的《龙凤镜》、《半庙沟》、《三女抢板》、《望儿山》、等经典剧目,均在省、市文化演出活动中取得奖项。特别是现代剧《半庙沟》参与全国“天下第一团”的演出,取得好评,《望儿山》的唱腔音乐还取得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金奖,2010年大型辽剧《回家》获辽宁省第二届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辽宁省第八届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金奖)。辽剧及其音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风俗不分彼此,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它是辽宁省地域文化和特征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七、农民村刻石  
刻石位于东城办事处农民村任德礼家房后西墙里。该刻石石质为火成岩,空中存高1.5米,最宽处1.7米,厚0.5米,占空中积0.85平方米,在石面润滑处有阴刻的人物、仙鹤、仙鹿等图案,画面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依图案纹饰看应为明清时期所刻。因其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饱受风吹日晒,雨水腐蚀等损害,致使局部岩面剥蚀零落。  
八、明代城隍庙石碑  
盖州城隍庙碑现寄存在上帝庙(玄贞观)院内东侧碑林北侧空地上,该碑为青石材质,碑体上下皆已残损,仅中间局部保管相对完好,字迹比拟明晰。经过实践丈量,该碑残高约为1.23米,宽约0.75米,厚约0.15米。该碑固然不幸被毁,仅残存局部碑文,但万幸的是碑文开篇的“盖州城隍庙碑记”并未受损,让后人免去绞尽脑汁研讨其“真实身份”的繁琐程序。至于该碑的详细年龄,残存的碑文中没有标明,那只能经过研讨其碑文内容来侧面论证了。经过认真阅读碑文,记者发现,该碑捐资人员中有不少官员,他们的官职都是“参将、都司、管屯、镇抚、指挥”等明代特有的官职称号,“原任都司:杨大观、管屯:张民表”等人在明嘉靖《全辽志》中都有所记载。其中“指挥”名单中“卞世祥”这一名字更是让记者眼前一亮。此卞世祥不正是明代名震辽东的怀远将军嘛!(卞世祥<1548—1617>,字承泉,辽东盖州人,出身世袭军官家庭。历任广宁卫指挥使、盖州卫指挥使。逝世后葬于盖州城东旺兴仁王屯卞氏家族墓,其墓志铭已出土,现藏于营口市博物馆)。从碑文中呈现的明代特有官职称号加上卞世祥大名,记者初步判定,盖州城隍庙碑的大致年份应该在明万历(1573—1620)年间,距今也有400多年。  
盖州历史长久、底蕴深沉,地上公开文物遗存丰厚。多年来,先后出土过上百通古石碑,但其中绝大多数都为清代以后,像盖州城隍庙碑这样的明代古石碑能够说是百里挑一。它的出土,关于研讨明代盖州卫的真实历史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九、盖州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盖州城西北隅(今盖州实验小学院内),何时修建不详,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重修,后几经修缮,迄至清康熙六年(1667年)由典史李天麟再修。时城隍庙,坐北向南两进院落,周围砖筑围墙,占空中积约5000平方米,整座建筑包括后殿、正殿、东西配庑、钟鼓楼、山门等组成。建筑皆是花岗岩条石台基,大木架构造,青砖砌筑,瓦顶,屋脊有各种镂空和浮雕装饰。屋檐斗拱施以雕琢,四角高翘,脊端施以各式套兽。  
后殿。后殿为“夫人殿”,也为“娘娘殿”。大木架歇山式建筑。殿面面阔三楹,进深两楹,殿内供奉“城隍夫人”,木制坐像,像高1.5米。左为“城隍爷”木制坐像,像高1.5米。  
正殿。正殿为城隍殿。大木架歇山式建筑,面阔三楹,进深两楹。,殿内供奉“城隍爷”。城隍爷,即城隍,是中央神,属道教之神。在神仙体系中专司护城佑民,为主掌冥籍之神。城隍之名,始见於《周易》,继见於三国、北魏时期。以城隍为神名,典籍文献始见於《北齐书》之《慕容俨传》,传载“慕容俨守城,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称城隍神,公私每有祷告”。隋唐以后,郡县皆行祭奠。《安定广记》记载“吴地畏鬼,每州县必有城隍神,五代,城隍已有诏封。宋代,城隍祭奠被列入国度祀典。元继宋典,上都和大都均建有城隍庙,大都城隍被封为佑圣王。明代城隍崇拜到达极盛。《续文献通考·群祀考三》记载”明洪武二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封京都及天下城隍。封京都城隍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封开封、临濠、安定、和州、滁州城隍为正一品,其他府城隍为正二品;封州城隍为灵佑侯,正三品;封县城隍为显佑伯,四品。三年,诏三天府州立城隍庙,其制高、广各视官署正衙,几案皆同。(洪武)三年,诏书去封号,止称某府  
县城隍之神。又令各庙屏去他神,定庙制,高、广视官署厅堂。清代城隍沿用明制。因而,明清两代凡府、州、县治所在均建有城隍庙。府、州、县官员莅任,必先到城隍庙祭拜城隍神,以佑安全。  
盖州城隍庙正殿供奉的城隍爷为“显应伯”。显应伯何人也,无考。城隍坐像,为泥塑。像高两米,头带乌纱,身披蟒袍,腰束玉带,双手执勿板。城隍左右供奉的为兵科、户科、勾魂、取命四神。泥塑,均高两米。手执勾魂牌、夹锁、铁索、打板等法器。正殿殿门左右对联,左联是“多日哀恳,尔曾饶过谁,谁叫尔瞒心昧己,德高望重,难逃公允”;右联是“少要悲伤,他若欺负你,你怕他忍气吞声,受些坑害,定复私仇”。正殿檐柱门楣上悬黑地金字楷书“社祭正神”横匾一块。金柱门楣上悬黑地金字楷书“辰州保证”横匾一块。  
正殿左右有两间配殿,左为土地殿,殿内供奉“土地神”。土地神,称为“福德正神”,亦称“土地公”、“土地佬”。土地神,老而须白,肉体平和。左手端元宝,右手持扶杖,主掌一方土地,故凡庙宇皆祀之。土地神,最初是社神,“社”本意是示土,即祭奠土地,古代把土地神和祭土地神的中央、时间和祭奠叫社。后被尊封为“后土皇地祗。总司土地,为道教“四御”之一。右殿为鬼王殿,殿内供奉鬼王,鬼王专司“拘解”“缉拿”亡魂或人世贪腐作恶之人到坛宣判。  
配殿。配殿位于正殿前左右两侧,面阔均为五楹。内设书房一处,草堂一处,审问室一处(专供城隍夜审),其他为道士寮房。  
钟鼓二楼。左为钟楼,右为鼓楼。花岗岩条石台基,有台阶通上。二楼皆为歇山顶,亭式建筑。亭间各有四根红漆抱柱,双层檐,四角高翘。左楼内置铁制大钟,重约两吨。右楼内置大楼,大鼓直径三人方可相抱。每逢初一、十五日鸣钟击鼓,一次三遍,声传数里,闻之肃然。  
山门。山门建在花岗岩条石台基之上。前后四级台阶通上。山门面阔三楹,进深三楹。歇山顶,四角高翘,前后披坡施青瓦,戗脊端  
皆有套兽。檐下古式门窗。门楣上悬黑地金字楷书“城隍庙”横匾一块,山门左右檐柱黑地金字楷书楹联。左联是“来了来了,曾记得伤天害理的时分”,右联是“去吧去吧,这就是肝脑涂地坛场”。山门内左右各有高头大马一匹,牵马站童一个。  
山门左右各有歇山顶角门一个。角门面阔一楹,进深一楹。门脊四角高翘,门窗古色古香。山门前台阶两侧各立花岗岩石狮一个,石狮威武高大,神威凛然。石狮两侧各立高大旗杆一根。山门前筑有花岗岩石平台,三级台阶通上。山门周围为围墙,围墙青砖对缝砌筑,墙顶硫瓦披坡,通高约二米多。  
城隍庙,明清迄至民国时期,为邑内道教主要祭奠场所,斯时,城隍被称为“剪恶除凶,护境安民,保城镇域”之神。历任州官、知县上任、卸任都必选良辰吉日敬拜城隍,以求保佑。在任期间,但凡严重活动或重要举措,也必往城隍庙忠诚拜谒城隍,敬其佑佐。特别中央廉官、循官,城隍庙是其最尊崇的中央。《盖平县乡土志》记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福建侯官人刘廷珍,官本县知县,恰当变法之初,公以旧学行新政,立师范传习所,设高初小学校。并农商并分设巡警十余处,沿途劝民载树。公余之暇,常往复巡视。与野老席地谈文化、进步,实首倡焉。且公生平得力,尤在以不欺之学措之。政事观其关于诉讼,恐胥吏欺民,则亲身收授。关于户口恐差役欺已,辄沿户检查。尝於城隍庙前揭誓,曰我如欺民,神其鉴之,公殆优於德者也”。相反赃官、恶吏却双腿打颤,惧怕的很。每有活动,总是推三阻四,找出很多理由以行逃避,唯恐城隍震怒,下牒追魂。  
城隍庙,每年初一、十五、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是其祭奠日。是日,达官贵人乃至普通百姓必忠诚前往拜祭焚香,奉祀庇护。特别是每年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历书称之为上元、中元、下元,即“三元节”。道家称之为“三巡会”,也叫“三节会”。届时,城隍庙要举行城隍会。“城隍”要率驭下四神等官员出巡。即由官府  
选拔身健有力道人抬上木制“城隍爷”、“城隍娘娘”乘坐专用八抬大轿停止巡视。巡视道路是出东门,奔南门。巡视中,鼓乐队在前鸣锣开道,仪仗队高举红罗伞扇,金瓜爷铖左右排列。众多骑兵、步兵跨刀、持枪紧随,县府等众中央官员随后。沿途还要举行典礼祭奠。城隍巡视“对象”,特地巡视官府乃至社会上一切贪污腐化、买官卖官、草菅人命、糜烂官员及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黑恶权力。巡视中该下牒的下牒,该拘魂的拘魂。赃官恶棍跑到天边,也要派厉鬼即时缉拿到案。城隍出巡时还要到城北“厉坛”赈济孤魂野鬼,以示冥安。出巡过程仪仗清楚,威严整肃。出巡路上凡一切过往车辆、官员民众都要自动让路,礼让退避。凡障碍者,官府可即时缉拿或杖折。城隍出巡时间普通为午后一时出巡,晚上十时回庙。  
城隍庙迄明代至建国前,在盖州境内持续了400多年。民国初有5位道人在此寓居。民国十年,有道人宋兴在此担任管理,1947年有缪姓道人在此管理,时大殿三楹尚存,庙内尚有小钟一口、大鼓一面,磬三、木鱼、香炉各一,其他物品若干。1950年城隍庙大殿被撤除,其庙址建盖州实验小学。  
十、福建会馆  
福建会馆,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民和社区,北邻民和小学、西临普济寺,与福建会馆、山西会馆、山东会馆合称盖州四大会馆。福建会馆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为福建客商集资修建,为其聚会、议事、祭奠之重要场所。  
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以后,大江南北各地客商纷繁乘船渡海来到辽南地域经商贸易。与此同时,东南沿海诸地的妈祖信仰随着商贸往来,也传到辽南沿海,盖州城内的四大会馆就在那时建成。四大会馆中除山西会馆外,福建会馆、三江会馆及山东会馆正殿内皆供奉妈祖(即海神娘娘),故又称天后宫或海神庙。据民国十九年(1930年)《盖平县志》载:“天后宫——辽宁则以我盖平为最名,昔以西河口岸为南北省海上交通之中枢,轮蹄丛集,舟帆交并,故我邑执三省商业之牛耳。因之一城中有一之海神庙三,首曰福建会馆,二曰三江会馆,三曰山东会馆。”  
福建会馆建成后,不只是福建客商聚会、仪事、祭奠的特地场所,更是吸收了众多盖州当地香客特别是沿海渔民们前来祈福祭拜。直到解放前,不断香火鼎盛,远近出名。每逢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福建会馆便举行庙会。除举行盛大的祭奠典礼外,会馆还约请戏班来此唱戏。庙会期间,会馆内外摩肩接踵,香客及逛庙会的百姓纷至沓来,摆摊叫卖声此起彼伏,繁华特殊。“灯月交辉,歌声响亮,几同不夜之城,一时游观者顷塞街巷,其盛事也。”民国十九年(1930年)《盖平县志》中短短二十余字的描绘,便将当时福建会馆庙会盛况真实地情形再现。  
记者经过查阅相关文字、图片材料,到原馆址停止实地调查,并采访在古城内土生土长、亲眼见过福建会馆原貌的耄耋老人们,从而将福建会馆历史真实原貌停止了最大水平复原。  
据家住鼓楼办事处成功社区、现年88岁的原成功社区老书记李贵才等老人引见,福建会馆原由正殿、东西偏殿、钟鼓楼、山门、戏楼、牌坊等组成,占空中积达3600多平方米,殿宇巍峨,蔚为壮观。正殿为大木架卷棚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坐落在高约0.9米、由花岗岩条石砌筑的台基上。主体建筑为青砖砌筑,花岗岩条石墙基,灰瓦覆顶。檐下有十六攒斗拱,六根木质明柱,明柱间上为木质镂空雕龙雀替、下为木质镂空雕花方格隔断,檐檩、额枋上绘有云龙、异兽、云纹、海水、花卉等彩绘。正门上方檐下两攒斗拱之间挂有一块木质雕龙大匾,上书“天后宫”三个大字。殿内正中供奉“海神娘娘”牌位,周边墙面上绘有记载“海神娘娘”生平及仪仗内容的壁画。殿前台阶下正中央立有一座高约0.6米的元宝形铜制香炉,东西两侧立有六通石碑。东西偏殿为大木架卷棚式建筑,面阔各七间,进深两间,内为商会及同乡集会接待之处,后期为道士的寓居场所。东西偏殿南侧为钟、鼓两楼。院中央有三条通向正殿的甬道,为花岗岩条石及六菱形砖铺设。甬道两侧有古柏六株、枣树两株。山门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正门前两侧立有一对两米多高的石狮(听说为当时盖州城最大的石狮),东西两边建有角门,除庙会外,正山门不开,福建客商及零散香客由角门进出。山门前过街建有面向山门的硬山式戏台一座。沿街山墙东西两端建有横跨街道的花岗岩牌坊两座,行人及车辆打此经过,必需穿过两座牌坊。解放后,福建会馆除西偏殿外,正殿、东偏殿、钟鼓楼、山门、戏楼、牌坊等建筑悉数被拆,原馆区被夷为平地,变成了露天集贸市场,西偏殿被当做市场管理所,得以幸存。上世纪六十年代,西偏殿又被改为民和社区,馆区空地上盖满房屋。往常的福建会馆西偏殿已被废弃,原七间正房南侧被拆毁一局部,改为五间,木质古式门窗被拆,内檐柱被包进室内,外檐柱被砖石砌筑封锁,并装置上铝合金门窗,室内被现代化装修。固然福建会馆西偏殿被毁坏较为严重,但主体框架仍然保管完好,山墙、明柱、砖雕、墀头、瓦当等根本坚持原有风貌。  
福建会馆是盖州开埠的证明,是盖州历史开展的见证,其建筑方式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研讨价值,是历史给盖州人民留下的珍贵财富。借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注重历史文化及文物维护工作这股强劲的东风,福建会馆已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布为省级文物维护单位。  
十一、盖州市饮食风俗  
1、盖州八大碗  
八大碗是满族的一种宴席规格,传承自满汉全席,是款待人的一种比拟高规格的宴请,八大碗在当时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一切的烹饪手法,这就是辽菜的特征,那就是粗中见细。八大碗因地产食材不一,因此菜品也不同。根本上还是因地制宜,柴鸡炖蘑菇、白汤羊肉、干豆角炖肉、炖牛肉、炖带鱼、白汤冬瓜等以上八道菜,都是用黑铁锅,山柴火精心制造而成,无污染,无异味,属于纯自然食品,深受人们的欢送。  
2、盖州海鲜  
共同的天文位置、海底矿质沙质的构造、较低的海水温度、含盐浓度较高的海水等自然要素培养了盖州的海鲜滋味异常鲜美,海鲜是很多外地人到了盖州都要尝一下的中央美食代表。  
3、盖州海蜇  
盖州市是我国重要的海蜇消费和出口基地,海蜇出口量占辽宁省的百分之八十,占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其特定的质量,备受广东、江浙一带客商的推崇。  
4、盖州尖把梨  
盖州尖把梨是辽宁省盖州市的特产。盖州尖把梨果肉细腻,风味浓郁,酸甜适口,是国度农产品天文标志维护产品。  
5、盖州苹果  
盖州苹果栽培历史长久,迄今已有百年历史,面积、产量曾居全国县级之首,被誉为“苹果之乡”,其果质优秀,肉脆汁多,甜酸适度,色佳型正,储存耐久。  
6、盖州葡萄  
盖州市处于我国开展水果最佳的渤海湾栽培区,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产地,其中盖州葡萄栽培具有长久历史,距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盖州葡萄顺应性强,抗逆性好,果肉软硬适中,味甜多汁,风味极佳。  
十二、盖州市结婚风俗  
男方需求准备的物品及红包  
(一)男方需准备物品  
1.离娘肉,离娘酒。(四根相连的肋骨肉,两瓶酒,用红纸或粉纸包好,酒席后由新娘的父母带走。)  
2.金砖。(两块红砖,用红纸包好。接到新娘到新房下车时,由新郎的嫂子拿到楼下,让新娘踩砖下车。)  
3.黑头卡。(交给押车的弟弟,逢其他的红白事情,就丢出车穿外)  
4.福垫2个。(两个大的放在新房,新娘坐福时用)  
5.早生贵子。(桂圆,莲子,花生,红枣,新郎的母亲洒在新人床上)  
6.活的金鱼10条。  
7.老婆婆花一朵。  
8.香烟和火柴(带去新娘家给晚辈点烟用)  
9.喜字,对联,红纸(压井盖用),气球,拉花,大小红包,鞭炮,红毛巾2条  
10.红腰带(压腰钱)  
(二)男方需求准备的红包  
1.压(起)炕钱。(新郎放新娘床垫下,四角,每角一个,新郎新娘走时,带走对角的2个红包)一共4个  
2.压车钱。(婆婆给女方押车的弟弟)  
3.给小孩红包。(若干)  
4.小舅子给姐夫擦鞋改口(女方家)《姐夫给小舅子红包1个》  
5.婆婆接宝盆。(婆婆给新娘1个红包)  
6.开门改口红包。(婆婆给新娘1个红包)  
7.男方晚辈给点烟红包。(酒店里)《男方晚辈给新郎新娘》  
8.女方舅舅挂钟,钉门帘,拧灯泡《男方家》(新郎父母给红包1个)  
9.堵门红包。(新郎给伴娘团若干)  
10.新娘妹妹改口叫姐夫。(新郎给新娘妹妹)《男方家》  
11.新郎给新娘穿鞋,每只鞋里面放100元。  
12.带婆婆花(婆婆给新娘1个)  
13.小男孩滚床(新郎新娘给小男孩1个)  
女方所需物品及红包  
(一)女方所需物品  
1.喜面(面条加两个荷包蛋)手切面最好  
2.两个馒头或者两个饼,一同缠上红线(一半放在家里,一半放在聚宝盆里)  
3.福垫。(新娘床上坐2个)  
4.聚宝盆。(即金色脸盆。里面放洗涑用品,木梳,镜子,香皂盒,针线,顶针,加元宝等。硬币。红布包盒最好2个,1个也可)  
5.红头纱。1个  
6.红鞋。(不忌讳者,可选其他颜色。也可配合婚纱,选择多双婚鞋)  
7.红腰带(压腰钱)  
(二)女方所需红包  
1.开门改口红包。(岳母给新娘1个)  
2.押车红包。(给男方押车弟弟)  
3.赏小孩红包。若干个。  
4.妹妹给嫂子梳头改口红包。《男方家》(新娘给新郎妹妹)  
5.小叔子拽炕红包(新娘给新郎弟弟1个红包)  
6.压柜红包或硬币(新娘家给新房压柜1个红包)  
7.拜席红包(新娘家给新郎)《酒席桌给》  
各中央习俗不同,这个是江宁营口的哦。风俗比拟多啦,结婚以开心快乐为目的,婚后生活幸福最重要,祝能用上小编风俗的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儿孙满堂。  
十三、盖州市元旦风俗  
元旦,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元旦”是岁除之夜的意义,又称大年夜、元旦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元旦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期岁末除旧布新、祭奠祖先习俗。元旦是除旧布新、阖家团聚、祭奠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元旦,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流浪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聚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年”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元旦”。它与新年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接壤点。元旦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注重,家家户户忙繁忙碌或打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风俗  
元旦主要有贴年红、年夜饭、压岁钱、辞岁、守岁等风俗。元旦,全家人在一同吃“团聚饭”,有一家人聚会过年的滋味。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元旦夜灯火彻夜不灭,岁火来源于古代驱邪的需求。元旦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聚饭。吃年晚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繁华高兴的时分。大年黄昏,丰富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聚会,围坐桌旁,共吃团聚饭。  
十四、盖州市上巳节风俗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尔后又增加了祭奠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上古时期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1、祓禊  
所谓“禊”,即“洁”,“祓禊”就是经过自洁而消弥致病要素的典礼。三月到了,天气回暖,人们结伴到河边沐浴,用兰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古人以为这样能够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免疫,不祥如意。  
2、祈求生育  
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奠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古时人们以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于是经过这种巫教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  
3、曲水流觞  
在上巳节中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是一种比拟文化的孕育巫术。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化而来。曲水流觞后来成为文人雅士的文娱活动,最著名的是王羲之兰亭之会。  
4、畔浴  
畔浴是以春水洗濯身上的污垢,古时分的人们以为这样做能够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寓意不祥如意。而且当时人们以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应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一朝一夕,就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  
5、互赠香草  
古时分的人们以为香草具有驱邪之功,对身体大有好处,因而盛行给本人的朋友亲人赠送香草这个风俗。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