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城元宵节摸狮子风俗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这是古代文人描写元宵节美丽夜色的诗句。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宵”,在古代是夜的意义。古代又称正月为“元月”,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称之为“元宵”,又称“上元”。
元宵节作为一个节日固定下来,是在汉朝。听说是汉文帝为留念“平定吕氏之乱”而设。公元前194年,汉高祖刘邦死后,次子刘盈继位,称孝惠帝。由于他性格懦弱,犹豫不决,汉朝政权实践上已旁落在皇太后吕雉的手中。孝惠帝死后,吕后独揽朝政,重担族人,汉朝实践变成了吕氏的天下。对此,刘氏宗室及满朝文武都极为气愤,但因惧怕吕氏淫威,都敢怒不敢言。吕雉死后,吕氏家族担忧遭到排斥,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府中密谋彻底攫取刘汉政权。此事被齐王刘囊得知,刘囊便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一同设下计策于正月十五将吕禄等擒获,“吕氏之乱”就此平定。
“吕氏之乱”平定后,刘恒登基,为汉文帝。汉文帝深感安定盛世来之不易,便下诏把正月十五定为“普天同庆日”。京城里街头巷尾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庆贺。从此,便有了“元宵节”这个传统的民族节日。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还有人说来源于我国西南地域的“火把节”,也有人说来源于道教的“三元说”等等。由于我国地源广大,地域和文化的差别性,这也是很正常的。
元宵节的风俗很多,如观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历代的史书中对元宵节的繁华局面都有记载,梁简文帝在《列灯赋》用“斜晖交映,倒影澄鲜”形容当时张灯的盛况。《隋书·音乐志》中记载,元宵庆典甚为盛大,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扮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余人,戏台有八里余长,玩耍观灯的百姓更是不可胜数,夜以继日,纵情欢乐,繁华十分。可见当年元宵节的盛况。随着时期的开展,元宵节的内容日益丰厚,局面也日益庞大。
明清以来,关东地域还盛行“走百病”的元宵风俗,这是一种消灾祛病、祈求安康的民俗活动。盛行于兴城的“正月十五摸狮子”的风俗就与这种“走百病”有关。
在兴城,每逢元宵佳节,人们在酒宴之后,都会满怀喜悦地走出家门,或夫偕妻,或母携女,或姐妹,或同窗,或朋友,成双结对,三五成群地散步在古城的街头巷尾。花灯绽放,圆月初上,古城延辉街上又是一片繁华欢跃的现象。一股股涌动的人流开端从五湖四海会聚到两座石牌坊前,人们摩肩接踵,争相触摸祖氏石坊下的石狮子,以求得消灾祛病,身体安康。听说身体的哪个部位有病,就去磨摸石狮子的那个部位。有一些已婚多年未育的妇女,这时也会挤进人群,悄无声地摸一下牌坊左边的雄性石狮的下部,以求及早得子。那些老年人挤不上前,只好由年轻人代劳……此时,古城的上空礼花绽放,街面上人头攒动,把节日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元宵节摸狮子”是兴城地域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近年来,随着兴城旅游业的开展,不少外地游客也参加了摸狮子的行列。正月十五摸狮子已成为兴城旅游业的共同品牌。
正月十五摸狮子的民俗来源于当地一个民间故事。相传,祖大寿石牌坊东面朝南的石狮子因吸收日月精髓,后来成了精。它经常在夜深人静时,潜入左近胡同一家豆腐坊偷吃豆腐。有一天,石狮又偷偷钻进豆腐坊,不巧被起夜的豆腐坊主发现,石狮逃之不及,竟被豆腐坊主用磨杆打掉下嘴唇上的一块肉。每当星星出来的时分,石狮子嘴上的伤口就会流血,痛得它不时地发出痛苦的嗟叹。一天夜里,狮子的嗟叹声被石坊下住着的一位老妇人听见了,或许是老人动了怜悯之心,或许是她患有腰腿疼的缺点对狮子同病相怜,老妇人每天夜里都用盐水为狮子洗伤口。过了一段时间,狮子的伤口居然好了。
一天夜里,老妇人梦见狮子来到本人家,口口声声要报恩。并通知老妇人,假如身体哪个中央不舒适,在正月十五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分,摸摸石狮子的相同部位,疼痛就会立即消逝。
正月十五的这天晚上,老妇人按狮子的话做了,结果她的腰腿痛病从此真的康复了。老妇人把这件事通知了邻居邻居,邻居邻居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都去摸石狮子,以消灾祛病。最初,他们只摸偷豆腐的豁嘴狮子,到后来便见了是狮子就摸。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便构成了元宵节晚上摸狮子的民间风俗。
每年元宵节的晚上,一轮明月挂于中天,延辉街上灯火通明,人潮如织,各色的大小灯笼随人潮涌动,在欢歌笑语中,人们扶老携幼力争上游摸石狮子,已成为小城人节日生活的靓丽一景。元宵节摸狮子,表达了人们祈盼平和安康,发明幸福生活的美妙愿望,也为元宵节的传统文化添加了新的内涵。
二、兴城旧时的祭孔风俗
兴城文庙是一处圣地——祭奠孔子的中央。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zou)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巨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人。祭孔,是民间对“先贤”的尊崇、敬慕和追思的留念活动。祭孔也称“释奠礼”,释和奠具有摆设、呈献之意,摆设乐器、祭器、祭品等,呈献音乐、舞蹈、牲、酒等。汉代以后,孔子的思想和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汉高祖刘邦是最先祭奠孔子的帝王,汉明帝二年(公元59年)各郡县的学校中开端祭孔。到了唐玄宗时,祭孔活动逐步完善。祭奠孔子活动的盛行和完整标准是在明清时期,华夏大地孔庙逐步增加,至清代约有2000座。祭孔活动成为各地孔庙的主要内容,构成了一种传统。明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令制定祭孔乐舞曲谱和歌词。乐舞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六段,分别奏咸和之曲、宁和之曲、安和之曲、景和之曲。歌词四字一句,诸如“大哉孔圣,道德尊崇……大哉圣师,实天生德……万世宗师,生民物轨”之类的赞誉之辞。
明宣德五年(1430),在都御使包怀德、辽东总兵巫凯及辽东都指挥佥事备御宁远刘斌的努力下,兴城文庙建成,祭孔活动有序的展开起来了。据《全辽志》记载,明朝初期时,文庙称先师庙,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景泰四年(1453),辽东副总兵焦礼扩建文庙,祭孔活动的场所愈加宽阔。祭孔时“乐用八佾(yi),器用十二”。佾即舞生的队列,八佾是纵横各八人;祭奠用规则的器物十二件。嘉靖十年(1531),进士出身的刘成德“以监察御史按辽”,他在辽东各地倡导尊孔崇儒,“开儒学岁贡”;在辽阳、广宁等地文庙“塑两庑贤像,亲书圣贤牌位,重修学宫”。他注重并标准祭孔礼仪,“置雅乐射礼”,将大成至圣文宣王“厘正为至圣先师,乐用六佾”。当时宁远的尊孔崇儒,构成习尚。人们对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认识,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宁远的先师庙,称孔子为至圣先师,祭孔礼仪“乐用六佾”。宁远,作为一座军事重镇,崇尚武功实属正常。但是,宁远的尊孔崇儒习尚,使得这座城市的军民遭到教育、熏陶,到达文武兼备。尊孔崇儒,是凝集和稳定军心、民意的一剂良药。
清康熙年间,皇帝玄烨鼎力倡导儒家学说,十分注重祭孔活动,他以身作则,屡次参与祭孔。他为孔庙写匾额,赞颂孔子为“万世师表”。至今,兴城文庙大成殿就还保存着一块大型木匾,上面刻有康熙皇帝的题字——万世师表。雍正三年(1725),皇帝“命各州县丁祭用太牢(宰),即在祭孔时“乐用八佾,器用十二”。雍正五年(1727),皇帝谕廷臣:“至圣先师孔子师表万年万世。八月二年十七日为圣诞之期,理应虔肃致敬。”乾隆六年(1741)“命定先师庙礼仪”。乾隆十四年(1749)所定的祭孔乐舞,也分为六段,演奏的曲谱称号有了变化。分别是:昭平之章、宣平之章、秩平之章、叙平之章、懿平之章、德平之章。其歌词也是四字一句,比方迎神歌词:“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世之师。……”兴城文庙当时称先师庙,其祀典有规则:“岁仲春秋上丁日,祭如制。月朔望晨,行香如仪”。清代春秋上丁日祭孔,普通是在子时开端。在先师(孔子)、四配(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十哲(闵子、冉子、端木子、仲子、卜子;冉子、宰予、冉子、言子、颛孙子)以及东西两庑的各神位前分别摆放祭品、祭器以及帛、香案、香炉、蜡烛,但是数目不等,这些俱有定式。当初祭品、祭器等还不太全,只要羊、豕(猪)。
主祭人在大成殿前读祭文:惟我夫子,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训万世。今值仲春秋,谨以牲、帛、醴虀(ji)式陈明荐,以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配,尚饗!
在启圣祠内,按定数摆设祭品、祭器以及酒樽、香炉、蜡烛等。祭文:惟神降生至圣,为万世王者之师,功德显著,垂范无量。兹当仲春秋,谨以牲、帛、醴虀式陈明荐,以先贤颜氏、先贤曾氏、先贤伯鱼氏、先贤孟孙氏配,尚饗!
然后,乐生演奏乐器,舞生扮演祭孔舞。
清朝的皇帝都是尊孔的,在兴城文庙大成殿,除了悬挂着康熙的题字木匾外,还有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八位皇帝的题字木匾。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祭孔活动的最顶峰,兴城的祭孔活动也到达了本地域的顶点。
民国时期,兴城的祭孔活动时而举行,时而中止。在文庙大成殿中悬挂着民国总统黎元洪的题字木匾,上写:道洽大同。文庙各殿按规则供奉着龛位。大成殿的正位,供奉——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东配: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西配:宗圣曾子、亚圣孟子。东哲:闵子、冉子、端木子、仲子、卜子、有子;西哲:冉子、宰予、冉子、言子、颛孙子、朱子。
东庑殿供奉的先贤有:公孙侨、林放、原宪、南宫适、商瞿、漆雕开、司马耕、公西赤、任不齐、周敦颐、程灏、邵雍等43名。
东庑殿供奉的先儒有:公羊高、伏胜、孔安国、诸葛亮、韩愈、韩琦、文天祥、方孝孺、黄宗羲、等39名。
西庑先贤:公冶长、公孙龙、孔忠、左丘明、公孙丑、张载、程颐等39位。
东庑先儒:董仲舒、许慎、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李纲、陆九渊、陆秀夫、王守仁、黄道周、王夫之、顾炎武等38名。
启圣祠已改为崇圣祠,正位供奉:肇圣王木金父公、启圣王叔梁公等五位。东配西配供奉先贤孔氏、颜氏、曾氏等五位。东庑西庑供奉先儒周氏、程氏等五位。
民国时规则:每岁夏时春秋仲月丁日早上七点钟,开端祭孔。县知事主孔子庙(大成殿)之祭奠,假如有故不能到,则以其下属代行。崇圣祠由教育会长致祭;东西哲由教育所长致祭;两庑由县立学校校长致祭;名宦、乡贤两祠由县立学校校长或中央士绅代表致祭。
县里设有专司祭孔的通赞一人、引赞三人,有演奏器乐的人员,皆按规矩或站或坐。来自各学校的学生参与,吟唱祭孔歌——“大哉!孔子”,以颂圣德。仪礼成,燃烧祝文,分发祭品给参与祭孔的人员。民国时的大成殿祝文:维某年月日,某官致祭于至圣先师孔子。曰:维先师德参化育,道冠古今,集群圣之大成,炳前知以垂宪,天下为公中国一人之量;生民未有,六经千载之心。循宫墙而瞻富美,入室升堂;隆俎豆而奉芳香,先明后法。兹当上丁,祗率彝章肃展微忱,聿将祀典,以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宗圣曾子、亚圣孟子配。呜呼!声名所届,血气莫不尊亲;光景常新,礼乐明其禋祀。尚饗!
崇圣祠祝文,与清代大致相仿。
日本侵略者占领兴城后,祭孔活动被掺入祭奠天皇内容。1946年后,祭孔活动才又正式恢复。
1949年后,文庙被作为办公地点,祭孔活动又中止了。1985年,兴城文庙内的各单位迁出,各殿根本恢恢复样,兴城文庙曾经成为一处旅游景点,对外开放。1992年,兴城实施“旅游兴市”的方针,市委宣传部、文化局组织员工学习北京文庙的祭孔典礼,定期在文庙扮演。当然,这与旧时的祭孔活动有着实质的不同。
留念孔子,重要的是正确看待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我们应该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髓”的准绳,去认真地研讨讨论,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古为今用”。
三、兴城花丝线
兴城手工技艺药王花丝线制造始于清朝。据传承人董凤鸣讲,他的太爷董老关(生卒年月不详)从关里逃荒到兴城(当时宁远州)药王苇子沟,就开端养蚕制造花丝线,卖到口外(蒙古族),并以此营生。花丝线制造共分八个局部:1、捂蚕。2、养(喂)蚕。3、“上山”吐丝。4、晾茧。5、缫丝。6、隔线。7、染色。8、网线。当时,花丝线制造非常普遍,卖出钱用来养家糊口,反映了当地人的一种求生方式。
兴城花丝线制造如今仅存于兴城药王乡冯屯村大苇子沟屯。冯屯村有人口2000人,在兴城西北部,属于丘陵地域,以前多家搞花丝线制造,如今仅存1—2家。花丝线制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兴城满族刺绣
兴城满族刺绣是我国东北满族刺绣的一局部,现存于兴城城内和西部山区,有着长久的历史。兴城满族刺绣传承人董宁,8岁开端跟外祖母、母亲学习刺绣,控制了满族刺绣的根本办法,加上勤学苦练,创造了本人共同的针法——乱针:即每一针都是直针,但要参差有致,第二针插入第一针和第三针中间,以此类推。董宁绣品栩栩如生,如今,她控制了8种针法,率领6个徒弟,使满族刺绣得以传承和开展。
五、兴城全羊席
“全羊席”是继满汉全席之后的宫廷大宴,是宫廷款待伊斯兰教客人的最高宴席。“全羊席”的呈现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全羊席”传入兴城是在清朝末期。清廷御厨李德胜(生卒年月不详)因冒犯宫规,偷逃到兴城(当时为宁远州),把“全羊席”制造技艺传给兴城人高景顺(字云峰,别号高老云),高景顺又传给高尚臣、王树槐。1963年,73岁的高景顺率领徒弟赵景忠代表锦州地域到沈阳参与辽宁省厨师大赛,当时“全羊席”作为特邀展现项目让同行深表服气,“全羊席”也因高景顺而名声大振。
兴城全羊席是取羊身上的各个部位,用炸、烹、扒、焖等26种办法烹调而成。全羊席由112道菜、16道点心组成。分4次上席,每道28个菜和4道点心,又称翻桌席。考究色、味、形。兴城全羊席一切菜名中很少露羊字,可谓“吃羊不见羊,食羊不觉膻”。餐具考究白底金色图案,也可用白底兰色图案,桌布用大块兰布制造。主菜前的装饰菜“牧羊图”由白萝卜雕琢,辅以茴香、果盘等制成,小巧剔透、栩栩如生。兴城全羊席以全羊入菜(除羊毛外)、配料共同,刀工精密,技法精深,工序冗杂,席面奢华,坚持了清宫尊贵、典雅的皇族风范,是满清饮食文化的精华,普通宴会难得一见,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和历史研讨价值。
六、兴城满族秧歌
兴城满族秧歌,也称“棒鼓大秧歌”,以二十人为基数,分红“里角”和“外角”。“里角”六人:渔公、渔婆、货郎、郎中、公子、老作古;“外角”十二人:头棒2人、二棒2人、头花2人、二花2人、背鼓4人。另外,有两位重要角色,“打鞭的”和“老鞑子”。他们均以契合其身份的服饰扮演,用油彩画脸,手持相应的道具。扮演有固定的套路,每个套路扮演不同的内容。大秧歌鼓点共同、粗暴、雄壮,扮演动作漂亮流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兴城满族秧歌现存于兴城市红崖子满族镇红崖子村。红崖子村的大秧歌是由河北一位民间艺人传入兴城,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满清时期,大秧歌曾昌盛一时,每年春节都要演出。文革期间中止演出。在2005年,几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自发地重新组织了秧歌队,整理出22套秧歌套路(过去有50余套,大多丢失),使红崖子村又繁华起来。
七、兴城文庙楹联摭赏
兴城文庙,亦称孔庙,位于兴城古城内东南隅,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几经修缮,如今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是一组平面呈长方形的古建筑群。保管有清代至今的匾额、楹联数十件,这里撷得数副,浅加赏析。东庑殿联:
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
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
此联由清雍正帝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兴城人郑雪峰书。此联颂扬孔子,“先觉先知”、“至诚至圣”,评价之高,可谓无以复加。或许正由于如此,此联于全国各地孔庙多有所见。
此联作楷书,上溯欧阳询、柳公权,下及近人,融会贯穿,自成一体。点画纤秾变化丰厚,纤而不弱、秾而不肥,极有骨力。结字收放自由,小大由之,几处重字亦见匠心。上下联计二十余字,字距极小,但揖让得宜,气息通透,可谓佳制。乡贤祠联:
惟英彦堪继圣贤之训;
俾山川长矜化育之功。
此联由郑雪峰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兴城人张公者书。此联赞颂圣贤、推崇英彦,复有“人杰地灵”之意,然后继有人、见贤思齐、承上启下之类也当为题中之义。俾,使也。
此联作楷书,出于颜真卿而能变化,用笔纵横伸展处得篆书“婉而通”之妙,点画间或揖让有致或粘连一体,复得金石之趣。笔力沉劲,气候伟岸,深见性情。戟门联:
生民来未有夫子也;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此联由清雍正帝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兴城人赵静良书。
这也是一副传播甚广的名联。上联出自《孟子·公孙丑》:“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下联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又,《史记·孔子世家》:“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联中的“春秋”,无妨了解为历史是非曲直,总有公论。
此联作行书,笔法娴熟豪放,结字平正大方,气息温和安静,饶有古风。名宦祠联:
作国藩屏,垂千秋史传;
济民功业,在百姓口碑。
此联郑雪峰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兴城人金玉志书。
此联颂扬有为之士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不但享誉当时,而且流芳后世。下联尤有见识。藩屏,指屏障。
此联作行书,略见侧势,隐约可见香光(董其昌)风调,而点画坚固、笔势酣畅,无柔弱之弊,有威猛之风。仰圣斋联:
明月清风深有味;左图右史交相辉。
此联由佚人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兴城人王铁军书。“明月清风”在历代诗文中俯拾皆是,如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广为传颂;梁章钜题沧浪亭联(集欧阳修、苏舜钦诗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也喜闻乐见。能从“明月清风”联想开去,“深有味”才好落到实处。“左图右史”,据《新唐书·杨绾传》记载:“(绾)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图、史,泛指图书。正如诗文中常见的“金樽”、“玉碗”,或依平仄或求文采,如此而已,是金是玉,何必较真?
此联寥寥十四字,自然、人文错综辉映,而言简意赅、境地出尘,令人憧憬。
此联作行书,字法谨饬,稍取纵势,点画灵动,如兔起鹘落,生气勃勃。苏轼对米芾书法极为推重,谓“海岳(米芾)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冷静痛快,当与钟(繇)、王(羲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此作法度谙熟,英气勃发,颇能传海岳风神。集雅斋联:
笔战虬龙开异象;诗成金玉写新篇。
此联由郑雪峰撰,兴城人白金源书。
上联以“笔战虬龙”写染翰挥毫风采,怀素在他的草书名作《自叙帖》中援用了“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的句子,而传播甚广的明代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即以“草圣最尴尬,龙蛇竞笔端”开篇,可见其渊源。下联由杜甫七律《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中“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化出,尤见风雅。“战”字极有滋味,以“新篇”对“异象”也甚工致。
此联作行书,不激不厉,沉着写来,笔势伸展流利,点画映带生情,其中几处长笔画(如“笔”的长横、“虬”的竖弯钩,“篇”的长撇)寓刚于柔,颇见功夫。
八、兴城美食小吃
1、面茶
现今,在兴城城乡尚有三家卖面茶的:兴城古城东门瓮城里高家;南门瓮城外叶家;沙后所镇李家。每当清晨,许多人围着卖面茶的,有的坐在板凳上,有的站着,手里端着碗,碗里盛着加有又香又稍咸佐料的小米面糊糊,上面撒一层金黄色的黄米面油炸空心豆儿。大家一边喝着面茶,一边海阔天空地议论着时势。这种共同的中央风味小吃,听说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
面茶的主要原料是小米面或小黄米面,稀芝麻酱,咸盐。作法一是将绞碎的芝麻加一点咸盐,加开水稀释,装罐儿备用。二是用小黄米面油炸成空心豆儿。三是将适量的小米面,用凉水调成糊糊状,再加适量的水,放入锅中,加中炽热熬。并不时地搅拌,直到熬成较为黏稠时,停火出锅。
面茶既有驱寒暖胃的作用,又能够作为早点,一年四季的早晨都有出卖。做面茶,要有特地的技术,不经师难以学会,特别是制造那油炸空心豆儿。
2、煎饼
兴城有许多人的祖先是早年从山东迁移过来的,他们把摊煎饼的技艺也带到了这里。
摊煎饼的工具很简单,只是一个煎饼鏊子,一把小木耙。煎饼的原料是小米面、玉米面或高粱米面。小米面能够单用,也能够与另两种面混合用。
煎饼的制造办法,首先将煎饼鏊子用小火加热,在上面檫一层少量豆油。然后将和好的面糊倒在鏊子中心,随后用小木耙把面糊旋转着,由中间向外摊开,薄厚要平均。直到见周边翘起,即用小铲将整张煎饼起锅。
3、切糕
切糕又称黄米切糕。这是一种看着红黄相间,吃着口感粘软醇厚,闻着有浓郁的米豆之香的粘食。过去,在街上,常常能够看到腰间扎着白色围裙、推着独轮车叫卖这种切糕的人。有人买切糕,他就用铜质大弯刀,切下一块条状、暖洋洋的切糕,中间夹上豆沙红糖,两头儿一合,一称,交给顾客。
切糕的主要原料是黄米面、红小豆、红糖(或白糖)。
切糕是蒸出来的一大整块,直径足足有半米,厚约20厘米。其做法看是容易,其实却很难。其非常考究的配料不说,单就一锅能蒸熟就需求一定的手艺。据理解,切糕的制造大致有四道工序:一是先将红小豆淘洗洁净,用锅煮熟备用。二是把湿布铺在笼屉内,将黄米面用清水和成面,将其平均地倒在湿布上,上面铺一层煮熟的红小豆,再在上面铺上一层面,其厚度要控制好,开端上锅蒸。三是出锅后还要在上面铺上一层面,总厚度约20厘米。然后上锅继续加热,直至蒸熟。四是将出锅的切糕连同帘布反扣在案板上,在将案板固定在独轮车上就可上街出卖了。
4、糖黏糕
糖黏糕又称豆面糕。原是北方清真小吃,如今很多人都喜欢吃。由于其外表遍撒熟豆面,所以也叫豆面糕。其特性是软、香,甜口,具有解暑的功用。
糖黏糕制造的主要原料,是江米面、熟黄豆面、白糖、豆沙馅。其做法先将江米面加冷水和面,之后将其倒入刷油的食品盒中,放入笼屉用旺火蒸40分钟即可。然后将熟豆面撒在案板上,再把蒸熟的面团揪成小面团,拍成饼状,装豆沙馅,包上。上面撒上一层熟豆面和白糖即可食用。
5、小锅白糖
小锅白糖也叫关东糖、灶王糖、糖瓜儿、大块儿糖。这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以前才开端熬制的糖,主要是为了祭奠灶王爷用。
小锅白糖原料主要是用小米,加适量麦芽,加水,用小锅熬制到一定水平即可。再将熬好的糖,制成扁平的、条状,每根3——5寸长,一寸宽。
小锅白糖的特性是酥脆、香甜,越嚼越甜、越粘。
6、毛粉儿
毛粉儿是指制造绿豆淀粉时,当淀粉沉淀之后,在洁白的淀粉之上,有一层由碎绿豆皮构成的沉淀不实的混浊物,叫作毛粉儿。它是制造绿豆淀粉的下脚料。
将毛粉儿加热,少加一点儿羊油熬熟,就能够食用了。其特性是爽口,不腻人。且能清热解毒。
前些年有的粉坊,特地将没熬熟的呈糊糊状毛粉儿(或制成块儿状),拿到街上去叫卖。
7、油炸糕
就是用豆油炸的带馅的黏糕。主要原料是黄米面或江米面、红小豆、白糖、豆油。
其做法先将红小豆煮熟,加糖,制成豆沙。再将黄米面或江米面加水,和成面。然后把一小团儿黄米面或江米面做成小面片儿,装进豆沙馅儿,攥成团,拍成饼。将饼放进油锅中炸熟,捞出即可。其特性是外边脆,里边粘,中间甜。
兴城的民间风味小吃项目繁多,即表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习俗习气和饮食特性,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地域丰厚多彩的饮食文化。
九、传统节日
兴城境内民间节日较多,约有20多种。这些节日,有的是以农事时节而产生,有的是以民族习尚所构成。其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厚多彩。每个节日都有其美好的传说、共同的情味和民族的特性,同时也掺杂着一些封建迷信颜色。兴城解放以后,历史构成的节日多数仍在民间所因循,但逐步肃清了一些封建迷信之糟粕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谓之“元旦”,是民间古老又盛大的传统节日。辛亥反动后,因实行公历纪元,遂将公历一月一日称为“新年”(也叫“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日改称“春节”。
兴城解放前,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摆供烧香,燃放鞭炮,祭拜祖宗,敬奉神祗。晚辈给晚辈叩头,平辈之间作揖互拜,初一日早饭吃饺子,饭后亲朋邻里互相拜贺,说些“发福生财”等吉利话,俗称“拜年”。这种互拜活动持续到初五日。
农历正月初五日,俗称“破五”。家家早晨吃饺子,俗称“捏破”。春节所摆设的祭神祭祖供品,于这天撤掉,始能开箱柜、动剪刀、妇女方可外出拜年。迷信思想严重的人,第一次出门要择黄道吉日,选出走方向,谓之迎“财神”、接“喜神”,说道很多。现今,民间仍保存着吃饺子的习气,带有封建迷信颜色之处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春节仍是重要节日,法定放假3天。尚保存着相互贺年、改善生活和展开文艺活动的习气,但带有迷信颜色的活动逐步减少了。春节期间,城乡都组织秧歌队,敲锣打鼓,扭秧歌,慰劳烈、军属等活动。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叫“灯节”。是日,商民各家张灯结彩,城乡所举行的秧歌队、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走街串村,繁华特殊。午餐酒肴丰富,夜晚吃元宵。元宵之夜,更是灯火辉煌,爆竹声声,男女老幼涌上街头,观花灯,猜灯谜,看秧歌,直至深夜才回家煮元宵吃。
在城内人们还抬着城隍像四街游行,俗称城隍爷出巡。所经之处人们都焚香供俸,意义是敬城隍能够延寿。节日前后,绅商、市民还相互宴请,俗称换“年茶”,亦称会春酒。
建国后,封建迷信活动根本不见,其他民俗仍然,文艺活动愈加丰厚多彩。
附:正月二十五日,过去为添仓日。是日早起,农户人家用小灰在场院撒成圆圈并引到粮仓内,还以饭一碗或用碟盛粘豆包一个插香置于粮囤内、箱柜上、场院或碾房中,以示祷告五谷丰收粮食满仓,此俗已绝迹。
二月初二日,俗谓“龙抬头”。是日早起各家用小灰撒成一条龙,由井沿引至水缸根,谓之“引头”。有的用红纸剪成小鸡,剪刀夹着蜈蚣、蝎子等剪纸,四处张贴,以示驱除毒蝎、毒虫。人们还要吃猪头肉,农家还有包高粱面饺子吃的习气。今“引龙”的旧俗曾经消弭,但吃猪头肉和吃高粱米面饺子的习气仍有所见。
清明节
春分后十五日(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系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旧俗在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听说,为了留念春秋时期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是日要禁火寒食。民国前后改为植树节,“寒食节”已被人遗忘,只过“清明节”。
清明这天,人们为故者上坟填新土,焚香烧纸祭奠。今民间仍有清明扫墓的习气。
建国后,每逢清明节,各机关单位、学校和人民团体还要组织祭扫烈士墓的活动,缅怀反动烈士。同时清明节前后植树造林已成为全民性的活动,国度还肯定清明节前的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
立夏日
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开端,农民此时耕地播种,俗称“开犁”。为迎接夏日到来,是日,民间不断持续吃煮鸡蛋、蒸鸡蛋糕吃的习气,以庆“开犁”和度夏。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民间较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叫重午节、端阳节、五月节。
是日,民间不断坚持吃粽子的习气,传说是为了留念爱国诗人屈原,今仍然。
旧俗,五月初一家家于室内外挂彩纸葫芦、插艾蒿,小孩子手脖上系五色线,胸前带有小荷包、艾虎、小笤帚、小扫帚,有的在耳鼻处涂雄黄酒,以示驱毒避邪之意。解放后,此俗逐步淡薄。
附:五月十三日俗称雨节。传说这天是关公单刀赴会之日。建国后,此说已逐步失传,但俗云“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的农谚仍传播至今,此时正是人们盼雨心切之际。
六月六日,俗谓五谷华诞。旧时私营毡帽铺均备酒席犒赏工人,以防虫蛀;农人则聚会于村头庙宇处商议看守青苗事宜,同时设宴集餐,谓之青苗会,俗云“吃会”,若值初伏,农家还有吃“伏面”的习气。
七月七日之夜,称“七夕”,即“乞巧节”。传说在每年“七夕”,“牛郎织女”赖喜鹊为桥,渡过天河(银河)相会,叙说分手之情,若降雨说是织女落泪。是日闺中妇女多在院里穿针引线并晒水一碗,以针浮水面观其形,恳求织女“赐巧”。故为“乞巧”,此习今已消逝。
七月十五日为麻姑节,也称“盂兰盆会”,俗称“鬼节”。旧时,是日家家诣坟祭扫,若有新丧者,谓之新麻姑,戚友多为新丧者送纸箔、面食以祭之,也有举行“盂兰盆会”者,藉以超渡“枉死之魂”。此迷信之俗早已自行废止。
立秋日,是秋季之始,为迎接秋收时节到来,民间不断有吃肉改善生活的习气。
农历每年春秋两季第一个丁日为祭孔节。旧时,每逢祭孔之日,中央最高长官、主管束育的官员和学校师生都要到文庙举行祭孔大典。建国后此俗已息。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也是一年较大的传统节日。民间不断有吃月饼的风俗,并备筵聚饮。是夕家人聚会,赏月。把月圆看作是团聚的意味,因此也称八月十五为“团聚节”。时值五谷收割,水果成熟之时节,故又叫“歉收节”。
建国前还有“供月”之俗,即把月饼、瓜果当作供品摆在庭院中的桌子上,焚香遥祭,然后才干分食,此习今已不存。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古时通常以双日为阴,单日为阳。九月九日,日月皆值阳数,因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称“重九”。
重阳节民间活动也很多,主要是登高、畅饮联诗或赏菊。故此“重阳节”,亦称“菊花节”。今已无人再过此节。
腊八节
旧时,把农历十二月通称腊月,每年腊月初八日俗称“腊八”。长期以来,民间在这天有用黍米、糯米、红小豆、板粟等熬粥吃的习气,称为“腊八粥”。此俗最早开端于宋代,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到清朝更是盛行,今过此节者已不多见。
小年
十二月(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夜以香烛、纸马、饴糖(小锅白糖)祀灶神并焚其像而拜送升天,俗称“辞灶”。祭灶时要叩头祷告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降不祥”,或“下界保安全”之说,这叫做“隐恶扬善”。“小年”伊始,家家户户就杀猪、宰羊、淘米、做豆腐、购置年货。为过“大年”(春节)做准备。建国后,祭灶等迷信旧俗已消逝,吃饴糖,改善生活的习气尚存。
元旦
腊月(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为元旦,俗称“三十晚上”。旧时,是日家家户户贴春联、门神、灶神和常鲜纸,挂灯结彩;祭祖先、供财神;备筵合家欢饮,俗称吃年饭。是夜,男女老少改换新衣、新帽、遍拜尊长,谓之辞岁。然后全家捏饺子或畅谈,谓之守岁。三更时分,移财神供桌于院中,明灯火、燃爆竹、焚香叩拜,谓之接财神;然后再按所谓的财喜各神在之方向捧香烛接之,谓之迎神。归来后,吃水煮饺谓之吃元宝、喝元宝汤。今祭神、迎神等迷信旧俗已逐步废弃,其他的节俗仍因循。自从电视机进入家庭以后,中央电视台和各中央电视台都举行春节联欢晚会,从此每逢元旦,合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看节目,给人们添加了新的乐趣。
十、娘娘顶的传说
在兴城市刘台子满族乡山西村有一座小山,人称娘娘顶。提起这座山,当地老百姓会给你讲述一个救苦救难的女神仙的动人故事。很早以前,一个小男孩在六股河边睡觉,睡着睡着,觉得有个小东西趴在本人身上,对他说:“我走不动了,你背着我,要是把我背到一个最贫穷的中央,要什么给你什么。”
小男孩觉得奇异,一觉悟来,揉揉眼睛一看,居然是一个小铜佛趴在他身上。
小男孩家里很穷,他的邻居也很穷。他想,要是能有些金银财宝给家里和邻居该多好啊!于是,小男孩背起小铜佛就走,也记不清走了多远,反正他累得没一点儿劲了。走到一座山顶上,小男孩怎样也走不动了,就回头看了一眼背上的小铜佛,小铜佛竟变成了一个俊俏的姑娘。
小男孩疑惑地看着姑娘。姑娘通知他:“我是上天派来讯问百姓灾难的天使。我晓得你的家乡很穷,百姓十分苦,所以让你把我背来,我这里有些金银财宝,你先拿去吧,救一下老百姓。”说着,那个姑娘对小男孩的手心吹了一口仙气,小男孩的手里就呈现了一大堆的金银财宝。等他回头看时,姑娘曾经不见了。
小男孩捧着财宝回到家里,依照姑娘的叮嘱,把金银财宝分给了穷苦百姓。
百姓从此过上了好日子,他们忘不了姑娘的益处,就在那一年的四月初八,大家在姑娘施舍财宝的山顶上为她塑一尊神像,在外面修了座大庙,后来,人们听说那个姑娘是天上救苦救难的娘娘的化身,就给这山起了个名字叫娘娘顶,不断叫到如今。
十一、古城神韵太极风
79岁的王忠威、范月秋老两口每天坚持练习太极拳,越活越年轻。
每当日出东方或华灯初上,在兴城的各个疗养院和公园,都会看到三五十人的小分队,他们衣着划一的服装,有时手无寸铁,有时拿着扇子或长剑在打太极,这是兴城市太极拳协会下设的17个辅导站在展开活动。往常,太极在兴城这座历史小城已蔚然成风。太极不只能到达强身健体的效果,更能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据兴城市太极拳协会主席刘忠利引见,1996年太极拳协会发起时只要30人,由他的同门师姐指导。2013年初,市太极拳协会正式成立,刘忠利任太极拳协会主席。目前,太极拳协会曾经有300多名会员,其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22岁。这些辅导站每天都是早6点到7点活动,而刘忠利率领的176辅导站不只早上活动,晚上6点半到8点也有活动,这是为了满足上班族的时间布置。
作为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刘忠利在太极拳方面具有深邃的造诣。2002年,他有幸参与了北京天安门广场万人太极拳健身扮演大会,随后相继在市、省乃至全国的大赛中获得名次。为了兴城太极拳的提高,他还约请太极拳名家来兴讲课指导。“习武要习德。”刘忠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没德打不好太极,只要文武分离,内外兼修,才干到达形神合一的境地。”在兴城市太极拳协会的20多年间,刘忠利不断把太极辅导当作公益事业,素日里他会去各个辅导站停止培训,每周六都会到各站点停止教学。2014年,他收了11名徒弟,目前,这11位第七代传人已成为传播太极的主力军。
4月14日晚上,记者来到刘忠利率领的176辅导站,看到他亲身为会员讲授太极拳理论,率领大家练拳,会员们的学习热情也绝后高涨。在练习的人群中,记者发现了一对老夫妻,他们都79岁了,练习太极已有一年多。丈夫王忠威谈起练习太极这一年的感受时说:“像我们这个年岁,剧烈的运动做不了,如今练习太极,身体每个部位都能运动到,退休后的失落感也没有了,平常和老伴在家里练,生活一天天变得丰厚起来了。”
在太极拳协会这个大家庭里,会员们彼此关爱,互相交流,沟通感情,这不只是对心灵的慰藉,更是调和社会的缩影。
十二、兴城民间绣活和全羊席制造技艺成省级“非遗”
辽宁省发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兴城民间绣活和兴城全羊席制造技艺在列。
全羊席是继满汉全席之后的宫廷大宴,是宫廷款待伊斯兰教客人的最高宴席,已有近300年历史,清朝末期传入兴城。兴城全羊席是取羊身上的各个部位,用炸、烹、扒、焖等26种办法烹调而成。兴城全羊席一切菜名中少露羊字,可谓“吃羊不见羊,食羊不觉膻”。
刺绣是满族民间工艺的一个大类,主要用于衣服、鞋、枕顶、各式荷包、桌帘、幔帘等,花鸟、人物故事、词语诗篇、山水屋舍、不祥纹样等包罗万象。兴城满族刺绣是我国东北满族刺绣的一局部,现存于兴城城内和西部山区,至今已有200年历史。
十三、兴城境内的族谱
谈到族谱,很多人都晓得它就是“家谱”。其实,在古代,族谱还有很多别称:祖谱、家乘、宗谱、谱牒等。族谱是寻根文化的一种体裁,是以表谱的方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事迹的特殊图书。族谱与方志一样,是史学的重要组成局部。
兴城境内的居民,大多数是明清时期山东“闯关东”的移民,以及随军戍边军人的后嗣。以汉族居多,相当一局部满族人口也是在清代“出民入旗”的汉族人。汉族大家族中各姓氏多有自家的族谱,有的是从原籍带过来续写的,有的是定居多年后再从原籍抄录续写的,还有的是最初来境的人立祖纂写的。传至新中国成立之初,特别是经过“文化大反动”,兴城境内的族谱大局部或散佚或被销毁,致使一些族谱至今无从考证。近几年,兴城境内发现的族谱有祖氏、孔氏、张氏、董氏、李氏、杜氏等族谱。
《祖氏族谱》为清代康熙年间刻本,共8册,由祖氏十二世孙祖建极续修。历数自明初至清初共十一代祖氏谱系,清户部尚书兼国史馆总裁张玉书作序,现藏于民间。《张氏家谱》为清康熙年间刻本,由清代人张朝璘、张朝珍兄弟编纂,翰林院编修张世甄、法若真作序,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讨所图书馆。2012年,由张氏第二十二代孙张儒林影印装订成册,并续修《张氏宗谱》。兴城杜氏为关东杜氏的一个分支,其祖先为清代养马庄头。《东北杜氏家谱》亦称《关东杜氏族谱》,为清顺治年间编修,以小楷体在绫子上手书而成,记载自明末至清顺治年间关东一带杜氏家族世系,由清锦州府教授魏廷皋作序,现藏于兴城市档案馆。2012年,由药王乡杜氏后人续修《杜氏族谱(杜家屯卷)》。
除以上族谱外,旧门乡李氏后人李光鑫编纂的《家族往事》,在传统记载方式的根底上,也记叙包括女眷在内的家族成员的生活,从内容到方式都有一定的打破,具有可读性。
十四、兴城市店名妙处
走在兴城的大街上,我们多是关注路边的景色和闹市的繁华,却常常无视了店铺的称号。店名是店铺的行业门类、运营种类和效劳范围的反映,是店铺的金字招牌。它不只是店主与顾客沟通的桥梁,更是商家的运营战略和文化品位的表现。
店铺的称号与店铺的生意是有很大关系,文雅的店名让人心旷神怡,更能招徕顾客,给店主带来丰厚的收益。店主给店铺起名字也是非常讲究的,不只要朗朗上口,突出店铺的特征,还要注重汉字音、形、义所含的信息和天时天时人和等综合要素。
有些店铺以店主的小名或绰号起店名,乡土气息浓重,浅显易懂,口耳相传便于记忆,给顾客亲切感。普通牙科诊所以姓氏命名极多,如“周荣健口腔”、“黄文章齿科”、“翟氏齿科”。还有一些餐饮的小店也如是起名,像“贺大娘快餐”、“田记麻辣烫”、“姚家小院馅饼”。另外,如“冰哥车行”这类的用品店也如此。
一些店名可突出店主诚信运营或运营的产质量优价廉。像“懊悔饺子馆”,商家打出的口号是“不来你懊悔,来了你懊悔,懊悔没早来”;“傻子粮油”,用“傻”字凸显店铺不诈骗顾客;还有“微利园小吃”,店名传达出来的是商品的利润低;“回头小吃”反映出店里的食品能吸收顾客再来光临。
还有一类店名是文化神韵明显的,像“华韵闽香茶业”,这个名字不只富含文化神韵,“闽”字还透显露了盛产茶叶的中央。像“锦绣中华床品”,店名不只叫得响亮,“锦绣”二字用在床品也很贴切。“桔子粥头”粥店,借用毛泽东诗词的谐音,一方面突出了历史内涵,另一方面将店铺的运营范围也了如指掌呈献给了顾客。
一些店铺的称号是温情类的,给顾客以温馨之感。像“妈妈手擀面馆”,让人首先联想到了妈妈的滋味。还有“天天想你麻辣鸭”、“衣依不舍”服饰店、“粉爱面”餐饮店和“自家人饺子馆”,这些店名用温情的话语感染顾客,增加顾客的消费愿望。
还有一类店名形象地突出本店运营特征。像“从头吃到尾杀猪菜”,从店名能够看出小店的运营是与猪有关的,菜品包含了猪的每个部位。“乡村肉饼店”,直白地传达给顾客主要运营的是肉饼;“无糖食品商店”,了如指掌本店运营的都是无糖的食品;“一碗豆腐”,贴切地阐明店铺运营的是豆制品;还有“牛杂馆”,简单明了通知顾客运营的主要商品是牛杂。
市场经济下的店名绰约多姿,形形色色。店名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性言语交际现象,表现的是商家与顾客思想的交流,更包含着深沉的中国文化底蕴,为我们平淡的生活添加了很多兴趣。
十五、兴城中央志
兴城从辽代置县到如今,曾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说起兴城的中央志,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志书,当数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出版的《宁远州志》了。
从这本《宁远州志》能够看出,到清朝,中国的印刷技术曾经到达相当高的程度。《宁远州志》为32开本右翻页胶封印装,封面中“宁远州志”四字由“半园老人”题写,隶体的毛笔字笔势酣畅,如行云流水。正文前收录宁远州地界图、州治图、文庙图、城隍庙图、钓台潮浪、九隆古塔、三首悬流、雪窖汤池、孤石镇远、海崖双岛、家山五泉、雨水环城12幅画卷。全书共8卷,包括舆地志、建置志、田赋志、仪式志、武备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从中能够大致理解当地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到康熙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文化、人物、民俗等方方面面的历史。是理解兴城及周边地域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
民国版的《兴城县志》出版于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8月。为大32开四卷本。印装朴素大方,书名由王恩士书写,用墨丰满,遒劲有力。全书有序文4篇,分别署名为代理奉天省长莫德惠、中瀚辽沈道尹佟兆元、兴城县知事长白恩麟、兴城县知事王恩士。与《宁远州志》相比,民国版的《兴城市志》格式更完备,内容更翔实。包括天文、职官、民治、教育、财政、司法、实业、交通、人物、古迹、礼俗、物产、宗教、慈悲、济会共15卷。为右翻页胶封印装。对辖区内的各自然屯都停止了细致标注。目前,该志书在兴城市档案馆仅存一套,散佚到民间的存本也已很少。
1990年,兴城县人民政府组织编纂了16开本的《兴城县志》,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至2014年,兴城市人民政府组织人力物力,用4年的时间编纂了16开本的《兴城市志》,该书由方志出版社出版。至此,《宁远州志》、民国版《兴城县志》、今版《兴城县志》、《兴城市志》已构成兴城较为完备的中央志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