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
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有“仿古地毯故土”之称,盛行于此的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是我国五大地毯路系之一,被称为大漠中的一朵奇葩,有着精密共同的做工、憨厚秀美的图案、古色古香的作风,于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项目名录。
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的制造历史源远流长,降生于公元1736年以后,至今有270多年的历史。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源自西域,又继承了阿拉伯和京式宫庭地毯的传统,在大漠戈壁独树一帜,历来被行家们尊为地毯技艺的鼻祖。
阿拉善地毯工艺复杂,以土种羊毛为原料,从设计到完成要经过构思设计、织作、平、剪、洗、造旧等工艺,运用的主要工具有:纺线车、染缸、织做架子、耙子、剪刀等。阿拉善仿古地毯以阿拉善土种绵羊毛为原料,植物染色,纯手工编织,绾扣共同,化学水洗和传统特殊工艺处置而成。因阿拉善地处漠北,风沙大、地脉枯燥,所以其土种羊毛鳞粗、洁白,物理性能极好,织出的地毯具有质刚、弹性强、拉力强、光泽好的特性。
阿拉善地毯图案题材极为丰厚,最多见的有龙、凤、八仙,文房四宝和各种不祥图案和云纹、回纹、万图案等,寓典憨厚、祈盼不祥。阿拉善地毯的代表作三蓝仿古地毯以苍天厚土的蓝黄为主色彩,沿用民间传播数千年的结扣工艺,仿宫廷图案精心手编而成。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阿拉善地毯作品在国内屡次获奖,名噪一时。阿拉善地毯中的代表作《山水牡丹》《海水朝阳》《满地金砖》《鹿鹤同春》《九龙抱柱》等,都是国内地毯中的精品。
二、阿拉善地域的蒙古族民俗
(一)阿拉善盟民俗——蒙古族服饰
阿拉善地域蒙古族男女的装束装扮有其共同之处。男子身着左右下摆开岔的蒙古袍,腰间束绸带,外套坎肩,腰带前系一绣花褡裢,内装鼻烟壶等宝贵品,手指上戴金、银、铜制戒指,年岁大的脖子戴一串经珠。妇女的装扮既华美又整洁。她们身着不开岔的蒙古袍,已婚妇女上套开襟坎肩,未婚妇女不穿坎肩,均系腰带,理解了这些区别或许对游客来说会有协助,至少不至于称谓未婚女子为“大嫂”。妇女的头饰很有考究:头蓄两条长发辫,装入发套,分垂两侧,从坎肩的袖轮里塞进,把下面显露来,耳悬金银环,手戴银镯子,指上戴金银戒指。
(二)阿拉善盟民俗——蒙古族饮食
手抓肉
多用绵羊肉,也用山羊肉制做,经宰杀、剥皮后的羊体,按其骨节卸成大块,清水下锅,放把盐,煮至无血水时即可食用,作为平常饮食,普通客人或平常来人,将羊的前腿和局部肋骨款待,称为“哈”。
羊背子
蒙古族称为“乌叉”。将羊背自中部卸开,视其大小留—定数量的肋骨(普通为3—5条)以支撑羊背使其平整,头、蹄、五脏及羊脖子相连的两根小肋骨、胸叉、羊前腿先板上的脆骨,羊膝骨等均要取除。其他部位除留完好的羊背及尾外,全部卸成大块,依照羊体原来的位置依次放至羊背下。普通款待贵客或喜庆节日和婚宴时,摆羊背子。食用羊背时,考究吸羊尾,将羊尾切成细长条后,由客人一口吸下。
烤全羊
相传自清朝康熙年间,由阿拉善第一代王和罗理率部自新疆移居阿拉善时带来的,以后经第三代王罗布桑多尔济吸收北京烤鸭的烹饪特性,再经过200多年各名家的不时理论,才构成如今阿拉善烤全羊的共同中央风味。阿拉善烤全羊精选阿拉善土种绵羯羊作原料,经过屠宰、烫毛、整理、添配料等十几道工序后,停止烘烤。烘烤时,采用特制的烤炉,并选用当地特有的干梭梭(蒙语为“扎格”)为燃料,重复烘烤、整理,烤出的全羊成卧姿,皮黄中泛红,香味扑鼻,皮酥脆适口,肉松软鲜嫩,肥而不腻。烤羊的吃法也具有浓重的中央特征,先将成卧姿的羊放在盘内,端出经客人过目,然后依照皮、肉、骨的次第依次合成装盘,由客人品味。品味时,配食荷叶饼、小葱、面酱等,用以款待稀尊贵客人,是阿拉善地域特有的一道佳肴。
除以上食法外,夏季将鲜牛羊肉割成手指粗的肉条,在阴凉处阴干后可随时煮食,亦可携之游览,阿拉善蒙古族称之为“饱饵刺”。
(三)阿拉善盟民俗——蒙古族忌讳
理解当地蒙古族的忌讳恐怕是最重要的,入乡随俗,假如犯了主人的忌讳,闹的主人不快乐,那至少是十分为难的事情。
阿拉善蒙古族风俗中有许多忌讳。如忌带马鞭、绳子木棍进入蒙古包;忌往火里扔渣滓、倒水和吐痰;忌从火、锅盖、盆子上跨过;忌手持工具或端着渣滓迎面而去;吃肉时刀不能对着客人放,也不能把刀子放反;给人刀或剪刀时,忌把刀尖递给对方;见到门前有火或门上挂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不能进去;忌吃死家畜肉、驴肉、马肉和狗肉;祭灶后的3天里,忌从家里借给或送给他人东西;给客人敬酒行礼时,忌不戴帽、不穿外衣;拴家畜的中央不能便溺、也忌倒渣滓和灰尘;如家中有人出外游览时,当天不能扫地,也不能乱扔灰尘和渣滓等。
三、阿拉善盟的特征文化
仿古地毯民族特征纺织技艺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申报的“地毯织造技艺(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类别,序号893。
沙力搏尔式摔跤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沙力搏尔式跤是卫拉特蒙古族首创并保存至今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阿拉善是乌日斯那达慕盛会中体育竞赛的主要项目之一。“沙力搏尔式”一词从蒙古语“沙拉巴”(疾速之意)、“沙拉玛盖”(矫捷的)派生而来,经过长期语音译化演化为“沙力搏尔”。
查玛
查玛内以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查玛内是喇嘛们在祭奠时的一种舞蹈。喇嘛们在祭奠时戴着别致的帽子,长长的法号、高高的檀香、古香古色的香炉。这些靓丽的看点构成了表示着浓郁民族特征的祭湖局面。
蒙古族养驼风俗
蒙古族养驼风俗入选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养驼风俗源远流长。在历史悠远的消费生活理论中,骆驼在为人类做出杰出奉献的同时,也成为人类最忠实的同伴。是阿拉善肉体和阿拉善理想的重要源头,是阿拉善盟建立文化大盟的重要资源,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局部。
祭尚西蒙古族的特征
祭奠尚西是蒙古语,神树的意义。通常是在一棵孤单的神树下,用五光十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扮装的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之下,男女老少会聚在四周,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主祭人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献。
四、阿拉善婚礼风俗
阿拉善蒙古族的婚嫁礼节具有共同的民族特性,婚礼有以下几个程序:
1、媒妁——由男方请一媒人带着礼品及哈达前往女方家,征求女方家长意见,好像意,再由男方的父母亲身与女方父母磋商结婚事宜。
2、定亲——男方约请4—8人,携带哈达、酒、礼品等到女方家,问安行礼后,阐明来意,给女方敬酒,并给父母、亲戚、兄弟、姐妹每人送一份礼物。双方各唱三支歌,文娱片刻,由女方摆羊背子招待客人,待与婚礼有关的事宜商定后,定亲之人即返回。
3、婚前准备——双方家长商定后,由男方家去庙上请喇嘛选一结婚吉日,再去告知女方。双方开端做婚前准备,为新人制做衣服、被褥、家具等;手持鼻烟壶或香烟,约请客人,带着砖茶、哈达,敬请主婚人(阿哈拉其)、嫂子(胡日木音孛儿根)和厨师等。
4、迎娶——男方以8—12人组成迎亲队伍(普通娶亲所去人为单数,娶回新娘成为双数,以图吉利)前去女方家接新娘,阿拉善蒙古族称“沙盖图”。必需在婚日前一天的日落时分到女方家,既不能早、也不能迟,日头一落就到。如迟到时,女方佯作闭门不纳之状,男方诵门词,递哈达,女刚才开门让众人进宴房,男方主婚人持鼻烟壶向大家问候后,就座。新郎及伴郎向女方父母、主婚人及晚辈逐个问候,女方献上飘有红枣的奶茶。喝完茶后男方主婚人拿出鼻烟壶请安问候阐明来意,向女方宾朋敬酒,并向每人赠送一份礼物。行礼后,双方各唱三支歌,唱喜茶。然后女方设宴款待客人,大家喝酒、唱歌,直到天亮。
5、送亲——翌晨,待嫁妆准备就序后,新娘装扮好,蒙上头纱,由嫂子领着进设宴房,新郎新娘品味羊背子。之后,新郎叩见岳父岳母,岳父岳母送给女儿、女婿礼物,女儿就要开端辞别父母、亲戚、朋友,唱《分手苦》、《辞行歌》时,迎亲嫂子替母亲唱《嫁女歌》,歌声一落,迎新的人们一同出来,互相敬酒准备动身。送亲的人们带着新郎的嫁妆及陪嫁牧畜,绕蒙古包一周,先在前策马疾行,此时新郎等急出门上马追逐,驰至男方家。
6、迎接新娘——迎亲、送亲队伍到之前,男方派人在路上迎接女方。送亲的人们到后,直接进设宴房,向在座的人们请安问候,喝茶。新郎、新娘及双方的嫂子拉着驮有嫁妆的牧畜到新房门口。女方嫂子到设宴房,手持鼻烟壶请新娘的公公婆婆到新房,公公婆婆到新房,点燃灶火后又退出。在新房门口铺好毡子,面朝东方跪拜天地。7、新房礼——拜过天地后,嫂子们要领新娘进设宴房,新娘头上蒙有红纱巾,而且被双人拉展的彩帐遮住,女方和力莫尔其(婚礼诗人)走在前头,其它送亲人跟在后面。欲入门时,两个男孩闭门不让进,这时双方要停止问答对词,亦经双方和力莫尔其的再三争问对答后,方给开门,迎新娘进屋。新娘隔着彩帐,借嫂子的手递鼻烟壶问候并跪拜公公婆婆及其他晚辈。然后敬洒献哈达,行过礼后,新娘返回新房。双方各唱三支歌,互相敬酒。大家喝过茶后,男方亦设整羊席招待双方客人,喝酒唱歌,氛围十分繁华。这时,两位新人已由嫂子领到新房休憩了。
8、新房之茶——次日早晨太阳一升起,嫂子请两家客人到新房喝茶。父母、亲戚、朋友均带礼物到新房。新郎新娘向来者逐个问安敬酒,来者给两位新人送礼物并祝愿他们,然后在新房摆设羊背子招待,喝酒、唱歌,极为繁华。待新房宴席过后,客人返回设宴房。
9、吃肉粥——客人返回设宴房后,女方主婚人当众宣读嫁妆书(记有陪嫁物品及家畜头数),然后交给男方主婚人,男方主婚人接过后再交给新郎。最后,每人都要吃满满一碗特做的“肉粥”,阿拉善蒙语为“夏布尔布达”。吃过后女方客人要辞行辞别,这时男方父母送给每人一份礼物,为报答母亲哺育之恩,送新娘母亲一峰骆驼或一匹马。
10、答谢宴——女方客人走后,男方重新设宴招待客人和帮了忙的一些人并回送礼物,表示谢意。女方待送亲队伍返回后,也要设宴、送礼,致谢帮助的人们。客散后,婚礼告终。
阿拉善婚礼根本按以上程序停止。阿拉善北部和西南部婚礼风俗、内容及程序根本相同。往常随着时期的变化,阿拉善蒙古族传统而古老的婚姻风俗在逐步改动,叩头跪拜天地改为向主婚人、父母及来宾三鞠躬,赶着陪嫁家畜去送亲等繁锁的旧俗和项目也日益减少。如今城镇、苏木的一些中央仍坚持着定亲、成亲以及其它一些欢乐而有趣的婚礼仪程。
五、阿拉善盟民族宗教根本状况
阿拉善盟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域,有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等28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比28%。阿拉善蒙古族主要有阿拉善和硕特部、额济纳土尔扈特部、喀尔喀部、蒙古族穆斯林(科伯尔蒙古人)四局部构成。
阿拉善和硕特蒙古人: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嗣,现主要集中在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明崇祯十年(1637年),和硕特部领袖图鲁拜琥(固始汗)带领大局部庶民分开了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一带,游牧于青海。经过不时开展壮大,到了清初,固始汗之孙分别统治着青海、西藏以及贺兰山以西的广阔地域。康熙十六年(1677年),固始汗之孙和罗理率和硕特余部自新疆迁移,途径青海大草滩,移牧阿拉善地域,并向清政府奏请归顺。康熙皇帝将和罗理部按四十九旗之例,编置佐领,正式设置阿拉善和硕特旗,属独立旗,直属理藩院,册封和罗理为多罗贝勒,授札萨克印,其子孙因战功卓著被清廷册封为额驸,世袭罔替。经过九代十王的管理,直至1949年9月23日,阿拉善和硕特旗宣布战争解放,树立人民政府。
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人:为成吉思汗时期客列亦惕部领袖王罕的后嗣。17世纪初,土尔扈特部西迁至伊济勒(伏尔加)河下游,树立了土尔扈特汗国。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阿玉奇汗族弟纳扎尔玛穆特之子阿喇布珠尔率部赴西藏礼佛,5年后,归路被阻,恳求内附。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政府封阿喇布珠尔为固山贝子,并允许其部游牧于党河、色尔腾、马海一带(今甘肃省肃北蒙古自治县境内),后辗转迁移至额济纳绿洲。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政府授予罗卜藏达尔扎札萨克印,正式树立了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经过十三位王爷的世袭,于1949年9月27日,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宣布战争解放,树立人民政府。
喀尔喀蒙古人:因散布于喀尔喀河流域而得名,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所部左翼,共12部,内五部逐步南徙,清初编旗,属内札萨克旗(即内蒙古);外七部,仍号所部为喀尔喀,辖地逐步扩展,据有漠北地域(即外蒙古)。因地缘关系,明末清初以来,阿拉善境内不断生活着局部喀尔喀蒙古族,他们已成为阿拉善蒙古族的重要组成局部。
蒙古族穆斯林(科伯尔蒙古人):从字面意义上讲,科伯尔是盐碱多的中央,在阿拉善主要指罕乌拉山以南,不断延伸到原青格勒苏木及乌斯太察汗布鲁嘎查,东至巴彦木仁苏木黄河以西,南至宗别立镇,西至吉兰泰镇,北至敖伦布拉格镇,是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碱性梭梭林地段的总称。阿拉善地域的科伯尔蒙古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散布于阿拉善左旗东北部的敖伦布拉格、巴彦木仁、乌斯太、吉兰泰4个苏木镇。阿拉善蒙古族穆斯林伴随阿拉善第一代札萨克和罗理来到阿拉善,依据其宗教信仰和生活风俗在第三代札萨克罗卜藏多尔济时期被安顿在此地,由维吾尔、哈萨克、蒙古、东乡等多民族组合而成,他们用蒙文,讲蒙语,消费、生活方式以农牧为主,信仰伊斯兰教,成为阿拉善蒙古族中共同的一支。
阿拉善宗教文化底蕴深沉,是各民族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域,现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四种宗教。其中,藏传佛教传入阿拉善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有延福寺、福因寺、广宗寺、巴丹吉林庙等历史长久的佛教场所。汉传佛教于1930年传入;天主教于上世纪90年代从宁夏、乌海传入;基督教于上世纪初由英国籍牧师马伊山、瑞典籍牧师浦博爱传入并设立教会;伊斯兰教于上世纪初从宁夏传入。阿拉善盟于1987年和2007年分别成立佛教协会和伊斯兰教协会2个爱国宗教团体。2017年自治区佛教学校阿拉善佛教分校在阿左旗广宗寺成立。全盟现有依法注销的宗教活动场所38处(寺观教堂32处、固定处所6处),其中藏传佛教寺庙17座、汉传佛教寺庙1座,伊斯兰教清真寺13座、固定处所1处,基督教堂1座、固定处所4处,天主教固定处所1处。
六、阿拉善定远营古城建筑文化
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的定远营古城始建于1726年,由川陕总督岳钟琪请旨修建,1731年蒙古王爷入住定远营,城市范围从“营”转变为“城”,古城格局进一步完好,建筑单体独具特征。文章在定远营古城建筑风貌的研讨根底之上,总结提炼了古城建筑所遭到的多元文化影响。
关键词:定远营;建筑;文化
图1定远修建城碑
前言
2014年凤凰古城、丽江古城相继遭到大火的侵袭,古城风貌遭到天灾人祸不同水平的损坏,岁月流逝古城历史研讨刻不容缓。祖国西部的边陲之地,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有着一座保存相对完好,且已具有300年历史的古城——定远营。从20世纪80年代开端,定远营内的延福寺(1986年发布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维护单位)、阿拉善王府(1996年发布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古民居(2003年发布为阿拉善左旗重点文物维护单位)陆续成为不同级别的文保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定远营古城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1定远营的修建
对定远营兴建的研讨剖析,清代定远修建设之前,该地域称为“葡萄泉”,曾为清政府的军马场,称“御马圈”。1726年清代川陕总督岳钟琪奏请修建定远营,1730年完工并刻碑,定远营的建筑历史在碑文(图1)中得到佐证。碑文中提及定远营所在的贺兰山地域是“朔方之保证,沙漠之咽喉”,“且形势扼瀚海往来之捷路,控兰塞七十二处之隘口”等缘由,“奏旨特设一营,名曰定远”。该地域是清朝北方的屏障,通往西北沙漠的咽喉要塞,临近宁夏地域,遥望新疆哈密、巴里坤。在军事、交通上的具有无足轻重的位置,岳钟琪在该地域请旨设军营。同时,清初蒙古各部落占领着漠南、漠北、漠西地域,康熙三十五年漠南、漠北蒙古均已参加清政府,而漠西蒙古只要和硕特部落参加,其他部落有的与清朝对立,有的虽并入但还有“放抗之心”,定远营的修建起到了对蒙古部落的有效控制,也促进了清朝边疆的稳定。
图21697年到1949年和硕特扎萨克王世袭表
图3和硕特蒙古与清皇家联姻世系表
图4定远营及周边环境南北向剖切图
2定远营社会文化背景
1731年清政府将其赐给为维护西北边疆稳定而做出杰出奉献的和硕特蒙古王爷,入住这里的第一位王爷是二代扎萨克王阿宝。清政府在蒙族地域实行盟旗制度,册封蒙古贵族,这是清政府维护边疆稳定的一项重要政治战略。定远营内的绝对指导者扎萨克蒙古王爷(图2为和硕特扎萨克王世袭表)是政治、宗教、军事三位一体的绝对指导者。“扎萨克”是清政府赐予的爵位,蒙古语为“管理”。定远营地域的蒙古族主要是和硕特蒙古族,其八代九王(加上民国末代王爷达礼扎雅为九代人)中七代人与满清皇族联姻(图3)。和硕特部落世代与满清皇族联姻,这是清政府恩威并施的抚绥政策。清统治者为阿拉善王在京城之中建有府邸——阿拉善王府,蒙古王爷和福晋会频繁的往来于北京和阿拉善之间,带来了京城地域先进的文化与营造技术,以至直接带来京城的建筑工匠,民国时期定远营有“塞外小北平”的佳誉。邓小平同志曾说过:“20年代,我从苏联回国,经过蒙古国,到过定远营,那可是个好中央,一座了不起的城市。”这座了不起的城市有哪些建筑特征?
3定远营古城规划概述
3.1定远营周边自然环境
几百年来定远营的山脉水系并未发作基本变化,定远营的山脉是贺兰山余脉,城内将近一半的面积都是山体,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城北最高处的喇嘛庙山,占领了城内制高点,可察看城内外情形,同时也供王爷及官员祭奠用(图4)。东部上下起伏的山体为防御营造发明了先决条件,军事防御体系的修建与山脉走势亲密相关,东城垣构造体系建在山脉之上(图5),东北角伸出一段墙体修建角楼(图6)。城北深约6m左右山沟为北部的防御提供自然屏障,定远营周边山体共修建有6座营盘驻扎军队,战争时期提供有效的军事援助。定远营的水系均发源自贺兰山,城南有三道河沟,城北山沟内也有河流,河沟处构成的涝坝能够有效灌溉农田。定远营民间不断传播着关于山脉水系的风水说,定远营处在城南南梁山与城北后营盘山之间的盆地,俗语“二龙戏珠”。同样,城南三道河沟与南城门伸出的南大街构成汉字“王”,定远营城垣构造体系与城内喇嘛庙山构成“白”,上白下王为“皇”,当然这些也只是民间传播的说法。
3.2城市格局
定远营的修建主要为了军事防御,城市受当时制度请求范围较小,城垣体系范围内为18ha。建造者将久远开展放在了城南的三道河地域向南延伸,这也是今天巴彦浩特镇的城市开展轨迹。这一时期城内主要建筑有参将衙署、军营、城隍庙、三世佛殿等。1731年和硕特蒙古王爷入住并对此开端了长达200多年的统治,自此开端停止了如火如荼的城市建筑,参将衙署成为阿拉善王府,三世佛殿由汉传佛教性质转变为藏传佛教,日后成为阿拉善地域八大寺庙之一。至全国解放前定远营具有了行政、军事、宗教、寓居、园林等多种建筑类型(图7)。阿拉善王府建筑群位于城市东南,包含了西路、中路、东路、新官邸区和花园,占领了城内近一半的面积。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具有儒教、佛教、道教丰厚品种的宗教建筑,王爷家庙延福寺位于城市中央的重要位置,是城内最大建筑群,这与清朝在蒙古族地域对藏传佛教的鼎力倡导亲密相关。城内城隍庙(图8)是除延福寺外最大庙宇,孔庙、关帝庙(图9)一南一北遥相照应,坐北朝南的定远营魁星庙位于东北角,此外在王府内建有马王庙、娘娘庙,南门翁城内有南天门守护神赵公明的财神庙,建在山体之上的东侧城台之上有山神庙。剩余西北的大面积空地供王爷近亲、官员寓居的寓居建筑,民国时才开端有商业大亨入住。
图5东城垣全景图
图6东北段城墙及角楼
图7定远营历史风貌恢复全景图
图8城隍庙(无存)
图9关帝庙(无存)
4多元建筑文化影响下的定远营古城
4.1中原传统文化的表现
在华夏文化的土壤之上修建的古代城市一定遭到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定远修建成之初便由汉族将领川陕总督岳钟琪请旨兴建,督理由侍郎通智担任。王爷会直接从京城之中请来工匠修建定远营,因满蒙联姻的缘故,王爷、福晋及其子女有大量时间在京城寓居,促进了定远营对汉地京城文化的吸收。定远营所在阿拉善地域从汉代开端就有汉族人活动,受自然天文条件的苛刻限制,该地域不利于农业开展,很长的一段时期没有大范围的人口迁入。直至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因清朝的边疆政策,甘肃、绥远、山西、河北、宁夏等地汉族人迁入阿拉善所在的蒙古族地域追求生计,虽人数并不多,但汉族人对定远修建筑文化的构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原传统建筑文化在定远营的修建中表现在很多方面,城市修建遵照堪舆理论。定远营内有三教同奉的文化特性,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宗教容纳性表现。藏传佛教寺院延福寺前身为汉传佛教寺院,明代便兴建了三世佛殿,蒙古王爷入住后,因与藏传佛教的渊源、清政府的鼎力推崇改为藏传佛教性质,整体规划以中轴线贯串的,契合汉式寺院的对称规划方式。分离起伏的山势定远营城内、外兴建有多处花园,城内的王府花园(图10)、城外的东、西花园都有对中原地域园林跌山造景文化精华的模拟,这些园林的修建在阿拉善地域是从无到有的重要历史阶段。城内民居区的街巷规划规整,至今保存有清代、民国时期的街巷肌理,民居区布置牌坊,是主要民居组群的入口处,同时也布置在城隍庙前,作为其前导空间,匾额写有“神明电照”四个汉字(图11)。六代王爷之后的丧葬风俗采用了满汉分离方式,改用棺椁和土葬,葬于阿拉善王陵之中。
图10和硕特王府花园(无存)
图11牌楼(无存)
图12阿拉善旗民国时期居所
图13定远营头道巷31号马鞍形门楼
4.2和硕特蒙古文化的表现
1686年定远营左近中央划定为和硕特部落牧地,1731年王爷入住定远营,和硕特蒙古部落开端了由游牧转向定居的生活。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18年间,蒙古族深深影响着古城建筑文化。城内的和硕特蒙古族大局部是王爷近支,和硕特部为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先祖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为黄金家族。和硕特王府墙体周围为白色,因而有“沙漠白宫”的佳誉,这与蒙古族文化中对代表圣洁的白色推崇有关。定远营兴建初期,并没有足够的固定式建筑供应寓居,蒙古族传统的民居——蒙古包会融入到当地寓居建筑中(图12)。蒙古族人以西北为最为尊贵的方位,在此方位会供奉祖先牌位、古代神灵,王府家庙——延福寺庙位于王府西北,中路的先祖祠同样位于二进院院落西北侧。在延福寺庙以北的喇嘛庙山上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前都会举行特有的宗教活动,将阿拉善和硕特旗的腾格里战神或者苏勒德腾格里挂在旗杆上,停止祭奠。与中原汉人不同的是北方民族以西为尊,西侧建筑位置高于东侧;以武为大,武官位置高于文官,表现在王府中路行政建筑的规划中则是武官于西侧办公,文官于东侧办公。和硕特蒙古人寓居的四合院正房款待贵客、寺庙喇嘛诵经、举行婚礼等活动场所用,西厢房为一家之主住所,东厢房供老人、孩子起居。院落规划及单体建筑构件高度效仿北京四合院,院落由正房、厢房、院门及院墙组成。但与北京四合院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宅门位于中轴线上直对正房,与蒙古人热情开放心态有关,当地比拟有特征的是马鞍形门楼(图13),因该地域风沙强,昼夜温差大,无倒座。
4.3满清皇族文化的表现
和硕特王府中路行政建筑(图14)的前身为1730年完工的参将衙署,《大清会典》工部有记载:“各省文武官皆设衙署,其制:治事之所为大堂、二堂,外为大门、仪门,大门之外为辕门;宴息之所为内室、为群室,吏攒办事之所为科房,大者规制具备,官小者以次而减,佐贰官复视正印为减”,“按察使司及府、厅、州、县署,署侧皆设库狱;教官署皆依放明伦堂;各府及直隶州皆设考棚;武官之大者,于衙署之外,别设教场演武厅”。中路中心建筑为大堂——迎恩堂,面阔五间,有抱厦并月台。衙署建筑详细规制在《钦定大清律例》卷十七“礼律仪制”中规则:“房舍并不得施用重拱重檐,楼房不在重檐之限”,“三品至五品,厅房五间七架,许用兽吻,梁栋斗拱檐确青碧绘饰,正门三间三架,门用黑油,兽面摆锡环”。参将为正三品武官,定远营衙署正门面阔三间,厅房——迎恩堂面阔五间,这些契合《钦定大清律例》的规制。1731年清政府将定远营赐给和硕特蒙古王爷,参将衙署沿用为和硕特王府中路建筑,并没有改动其建筑规制。尔后修建的东路、西路(图15)辅路建筑遵照清代法典对王府的规制。《大清会典》中将蒙古各部落的封爵制度按八个级别划分,级别上下次第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台吉、塔布囊。对每个级别都做了详实的规则,《大清会典事例·工部》:“禁令:顺治初年定,王府修建悉遵定制。如基址高或多盖房屋者,皆治罪。”《大清会典》对郡王府规则:“正门五间,启门二”,“正殿也五间”,“翼楼皆五间”,“后殿五间”,“后寝五间”,“后楼五间”,“殿不设屏座”。和硕特王府正门沿用参将衙署时期的三间,而没有改建为五间,而新修建的东路寝殿二进院正房、三进院正房为五间。清政府也为和硕特蒙古王爷在京城建有阿拉善王府,供蒙古王爷和福晋寓居。
4.4藏传佛教文化的表现
定远营与藏传佛教渊源颇深,1642年(明崇祯十四年)和硕特部落领袖固实汗驻藏并扶持藏传佛教,1686年,和罗理借达赖喇嘛之言上书请赐牧地。和硕特部第二代王爷阿宝曾经奉其父和罗理之命,护送达赖喇嘛回西藏并统兵驻守西藏四年,将青海的甘珠尔经和宗喀巴佛像带回。阿宝入住定远营后将定远营内一座汉传佛教属寺三世佛殿改为藏传佛教寺庙并鼎力加以倡导——即延福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716年至1746年间在阿拉善地域传教三十年,期间曾到过定远营延福寺,这些交流活动大大促进了蒙藏的文化交融。清政府出于政治的需求在蒙古地域对藏传佛教的鼎力培植和应用,对藏族佛教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推进作用。乾隆以为“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维护之”。民国时期阿拉善的藏传佛教寺庙已达40座,构成了以八大寺庙(包括延福寺)为主的阿拉善地域藏传佛教寺庙体系,定远营东郊的雅尔庙也是藏传佛教性质。阿拉善地域的各大寺庙广为盛行“查玛”活动,是藏传佛教驱魔辟邪的一种宗教活动,反映了信徒祈求不祥的愿望,意为凶煞的舞蹈,交融舞蹈、音乐、诗歌、美术的宗教艺术方式,具浓重的艺术颜色,经过视觉感官传授佛教思想。延福寺山门前是举行“查玛”庆典活动(跳布踏)的广场。延福寺举行的吊唁和出殡典礼十分盛大,各大寺院的喇嘛都会来此念佛诵经。现存藏传佛教延福寺保存相对完好,建筑规划中将汉式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改为藏式作风的大经堂,这样的规划手法常见于蒙族信仰藏传佛教地域(图16)。大经堂的平面更多表现藏式建筑特征,“回”字形的布置,提供了求佛转经的通道,是藏传佛教重要表现,同时底层至顶层的平面方式有较大变化。建筑外型为汉藏混合式,屋顶将传统的歇山顶与藏式平顶相分离,在细部处置上也表现藏式建筑特性(图17)。
图14和硕特王府中路建筑行政功用规划
图15和硕特王府西路建筑(无存)
4.5回族文化的表现
清乾隆年间最早一批的回族人来到定远营地域,是当时第三代王爷罗布藏多尔济随征新疆带回的哈萨克降卒,俗成“缠回”,归化后随旗人习俗,回教信仰不变。其他大局部回族人为周边宁夏地域来此从事商业活动(图18)回族人,逐步定居于此。定远营的回族人主要集中在城南三道河沟地域。定远营还有一局部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被称为“蒙古回回”或“缠头回回”,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的源流有三种说法:其一,听说元末明初西北地域蒙古族就有信仰伊斯兰教的,重新疆迁移到阿拉善地域宗教信仰不变;其二,第二代王爷阿宝康熙年从青海迁移到西套时,带回了青海西宁的“蒙古回回”百余人;其三,第三代王罗卜藏多尔济征战新疆而带回了哈萨克族的降卒,他们与蒙古民族相处和睦,后参加蒙古部落成为蒙古人,但伊斯兰信仰不变。民国时期,最初的礼拜堂是在三道河商业区的万盛店中两个房间中。后建了伊斯兰教建筑两处,第一处是1929年在商号万盛店院内由回民集资修建“下寺”也称“老寺”,位于三道桥以南。1941年因伊斯兰教信仰的人口范围不时壮大和教派的区别,便在南梁顶东沿建立了第二处伊斯兰教建筑,称“上寺”或“新寺”。除了人口的活动要素外,行政上也曾两次从属于宁夏:1376年明朝始置宁夏卫,控制范围包括定远营所在地域;1928年-1954年属宁夏省。类似的天文气候,也容易使两个地域的建筑形制互相自创,宁夏地域的建筑文化逐步融入当地,主要表现在单体建筑形制上,定远营内的建筑大多厚墙、平顶、土坯材质、屋内布置有火炕,在民居中表现尤为明显,这些都是宁夏地域建筑的典型特性(图19)。
图16延福寺总平面图
图17大经堂现状图(2013年7月)
4.6西方文化的表现
1864年(同治三年)罗马教皇非法指定清朝的蒙古族地域为“圣母圣心会”教会的宗教传播范围,属天主教,这使得阿拉善地域天主教的权力疾速增大。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基督教牧师马衣山来到定远营传道。1926年瑞典人基督教牧师浦博爱及妻子李美玉来到定远营传教。1938年-1944年,定远营信仰基督教民众已有百余人。有记载可查的定远营的基督教建筑为牧师浦博爱及妻子李美玉1926年(民国15年)建造的福音堂。在民国时期“洋居风气”盛行的大环境之下,蒙古王爷和福晋往来于北平与定远营之间带入了西方建筑文化。西方建筑文化因传入时间较短,城内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建筑作风主要表现在王府群落中改建、新建的建筑单体中。东路一进院的东西厢房的檐柱(图20)民国时期改建为欧式作风,柱子伸出屋面之上,柱头有装饰,材质为石材。1931年二进院的大殿正立面(图21)改建为以“中途夭折”为主题的欧式作风,立面三段式,青灰色砖石砌筑五个连续的半圆形拱券门,檐柱高出屋面,柱身有排水设备,拱券之上的山花纹样各不相同,有仙鹤、植物、仙鹿、宝瓶、莲花,立面写有“益寿延年”四个汉字。1943年末代王爷达理札雅兴建的新府邸建筑群落,现仅存的寝殿是一座集寓居和办公功用为一体的建筑(原貌图22),无论是平面规划还是立面外型均具有浓重的西方建筑文化颜色,这座寝宫仿照了京城中阿拉善王府中的一座二层建筑,因主客观缘由只建了一层。材质为青灰色砖石,平面“凹”字形,突出局部为八角形,平面左右根本对称,中间南北向走廊贯串,房间沿走廊东西两侧布置,四个直通室外出入口,主入口位于中轴线上,立面三段式,突出八角形局部为平屋面,设有排水构件,主体屋顶为悬山顶,中西合璧建筑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