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唐县民间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1-30 16:46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冀中笙管乐·唐县灌城村西乐会  
位于河北省保定西南部唐县半山区罗庄乡的灌城村,至今还活泼着一支古乐队——灌城西乐会。依据现存旧曲谱的记载和旧乐器保管的现状来推断,此音乐会至少也有2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金大定(公元1161年-1190年)年间,有碑为证(在灌城村)。相传早在清代就活泼在唐县、曲阳、定州、行唐、阜平、山西五台山一带,不断到文革期间也有少量的活动。直至今天,其它地域曾经失传,难觅踪迹,唯有唐县灌城西乐会还有比拟完好的曲目,还在演奏。  
在当地民间,婚丧嫁娶、节日吹歌都有它的身影,它属于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关于灌城西乐会的传承历史,众口一词,据现任唐县西乐会会长刘联国先生引见,听他们前辈人讲是从五台山传过来的,也有人说是从本村寺院—弥陀寺传出来的。  
唐县灌城西乐会,随着时期的变化却能很完好地保管下来,这跟前辈老艺人的口传身授及当地热心人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他们现有完好的手抄本经卷和100多年前的曲谱(中国民间菩提心网上能见到经卷和曲谱),故此班会不断薪火相传,昌盛不衰。  
唐县灌城西乐会如今运用的曲谱很古老,他们还存有100多年前的曲谱,传下来的曲谱大局部是由五音谱转为尺工谱手抄和口传下来的,也有局部残缺不全。现今还有局部人在运用传统尺工谱的来唱诵演奏。常运用的曲牌近30首,其中局部曲子是其它地域早已失传的。  
唐县灌城西乐会运用的乐器也很古老,并且很有特征,属于行乐乐器,不坐吹,演奏时有吹、打、拉、摇等各种方式,大局部属于法器类,合奏时人数在16-20人不等,最少不能少于9人。唐县西乐会如今有3个班会,以灌城为首,有灌城西乐会、风山庄西乐会和东大洋西乐会,这些班会成员大局部是前辈老艺人的后代,有的已是第3代或者是第4代传人,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如不抓紧发掘、整理、抢救、维护及传承,那么此项民间传统音乐将面临失传或濒于消亡。  
二、唐尧的传说  
在千年古县唐县的广阔民众间,至今还普遍传播着三皇五帝之一——唐尧在庆都山一带出生、生长,在丹凤山下受封唐侯,在故城践帝位、建帝都,在磨岩山水云洞前寻贤拜许由,在洪城教子丹朱学围棋等古老传说,传诵着唐尧率领百姓抗干旱、种嘉禾、推良种、制陶器、做葛衣、泡果酒,教民修德、倡礼仪、讲人伦,派官员观天象、编年历、制法律的动人故事,颂扬着唐尧朴素廉明、无私大公,选贤任能的仁德故事。这些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大都流布在唐县浅山丘陵与平原衔接地带。这些唐尧传说已由唐县唐尧文化研讨会依照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普查请求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规则的规范,停止了比拟全面的搜集,并整理成篇,集印成册。  
唐尧传说源于唐尧大帝在河北唐县一带发源、建唐国。4300多年前,中华文化始祖唐尧在上古冀州唐地(今保定唐县一带)降生、受封唐侯、称帝建唐国,在这里创始了中国历史上最受人推崇的调和社会——尧天舜日,创始了最早成体系的中华文化源头文化——唐尧文化,唐尧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受人敬重的民众的导师、帝王的模范。然后几千年,古唐地上的人民一直传承着唐尧美德,因循着陶唐遗风,发扬着唐尧文化。人们留念唐尧,把他受封处的山改名“封山”,幼年随母寓居的山改名“庆都山”,垒石登高望都山的山改名“唐山”、“唐岩山”,称帝后经常登山遥望都山的圣山改名“尧山”,管理过的河改名“唐河”,发现的山泉名“尧泉”;修建尧庙多座,定期祭奠;颂扬唐尧功德的石刻遍及山川;西汉初置县因循“唐国”名叫“唐县”。元代“唐帝庙碑”、清代“古唐侯国”碑至今完好地寄存在县文保所。  
唐尧传说已成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中华文化遗产,已成为中华民族鼓舞人们贤能向善、仁厚诚信、共享调和的肉体财富,已成为佐证今天的河北省保定一带是唐尧发源地、中华文化源头之一的牢靠根据。传承和维护好“唐尧传说”这朵民间文学奇葩,为民族守护、传承好这一珍贵传统文化遗产,定将为提升河北省文化品位、打造河北省文化名片做出奉献。  
唐尧传说由于口耳相传几千年,今天已搜集到的只是百里挑一,而且真正能讲述的人也只要少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中青年中传诵唐尧其人其事的,大都是少数酷爱民间文学的文化,如不抓紧继续发掘、搜集、抢救、维护、传承,尚存民间的大量唐尧传说面临薪火失传的风险。  
三、唐县人饮食风俗  
唐县饮食文化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构成的。  
80年代前,唐县居民以粗粮为主,一日三餐考究两稀一干。80年代以后,人们的主食以大米、白面为主,一日三餐,早晚稀粥加干粮,中午多为米饭、面条、馒头、烙饼,城镇居民普通有炒菜、炖菜、凉拌菜三个菜。小米粥、玉米粥、锅贴玉米饼子、饸饹、面条、馒头、饺子、包子、果子、烧饼是县内居民喜食的饭食。豆腐粉条是必备副食,居民所吃肉以猪、羊、牛肉为主,其中猪肉为最爱,喜欢吃加老碱的发面馒头。农民过年时家家做一模子豆腐,熏好后用盐腌,可吃到来年夏天。山区村民一年养一口猪,腊月杀年猪,局部出卖,局部自食,煮熟后用腥油腌好,吃到第二年夏天。如今进入11月杀年猪,大局部出卖。  
秋后农民家家腌酸菜和咸菜,供早晚饭就饭吃。村民有的自家做酱、做醋。产枣区农民本人酿造枣酒自饮,或出卖,枣酒是唐县待客之上品。  
农民自家种蔬菜自食,种类有白菜、萝卜、豆角、黄瓜、茄子、韭菜、大葱、西红柿、根大、青椒、青菜等。  
当地水果中苹果和桃最受欢送,外来水果人们喜食橘子,香蕉次之。西瓜是城乡居民家家必备的降暑品。  
境内饮食考究大年初一早晨吃饺子,元宵节蒸糕,端午节包粽子,六月十三蒸包子,立秋节吃面条,中秋节烙火烧,冬至吃饺子,腊八熬腊八粥,各村庙会时兴包粽子,山区农户考究早饭有搅头(搅疙瘩)。  
唐县风味小吃:  
1、豆儿白粥  
以小米加白豆熬煮而成,呈微粉色,豆儿软绵,香味极佳。  
2、拿糕  
以玉米面或山药干面糗制而成,配以蒜泥、醋、辣椒食之,或做杂烩菜就着吃。  
3、粘糕  
用黍子面加红枣、白豆蒸成,打成条状块,口感劲道,香甜。正月十五蒸糕是农家传统。  
4、酸菜刨豆腐  
自家腌制的酸菜与白豆腐参加香油调拌,香酸共同,可做下酒菜,也可与其他凉菜一同上餐桌。  
5、粘饭  
也叫腊八粥。腊月初八早晨家家户户熬腊八粥。用黄米、红枣、花生米、核桃仁、枸杞等在一同熬,其香味扑鼻。黄米乃村民自产,黄米腊八粥比糯米粥更香。  
6、锅贴谷面  
也叫锅贴饼子,玉米面或小米面用开水和面,等七印锅或五印锅热后,将面拍成厚饼贴于锅上,熟后用锅铲戗下,金黄色的铬渣酥脆而香。  
7、凉粉  
以山药淀粉或绿豆淀粉加水糗制而成,冷却后切成丝条状,浇上以大蒜、醋、酱油、香油、味精等配制的调料,即可食用。此为夏季人们解渴消暑的街头小吃。  
8、咸菜梗水饭  
小米粥熟后,用笊篱捞出米加水,即为水饭。水饭就着用香油调拌的咸菜梗,幽香,解饥渴。  
9、糨子汤杂面  
用白豆面乾成薄薄的片切成细条,放入捞干饭的糨子汤做成杂面汤,又润滑又香。  
10、扒糕  
多以荞麦面为原料,加水糗制而成。吃时切成条状,加上蒜泥、盐、醋、香油、味精等调料便可食用。当菜当饭均可,很受食者欢送。  
11、熏豆腐  
将白豆腐用锯末火熏烤成酱黄色。可凉拌,可热食。是捐赠亲友的佳品,深受京津晋蒙等地欢送。  
12、柳叶豆腐  
将捋下的唐河滩里的嫩柳叶用开水烫熟,与白豆腐一同放入小磨香油相拌,幽香可口。  
四、唐县人穿着风俗  
过去妇女纺线织布,本人做衣。夏男子紫花色穿单裤,白色单衣,春秋穿青色夹裤夹袄,冬穿青色棉裤棉袄。女子穿大襟上衣。90年代起,全县大人小孩的鞋帽衣裤绝大局部是都从市场买废品,妇女不再买布料做针线活。  
90年代,开端盛行男士着西装,春秋男人多穿夹克,夏天男人穿汗衫老板裤,冬天盛行壮年男子穿警鞋、警服,个他人穿军大衣,青年男子穿羽绒服、羽绒袄。2000年后,笨重温馨的雪地鞋走俏。老年男人戴院士帽,国度工作人员上班时着西装打领带。  
90年代,乡村中老年妇女兜围巾,大襟上衣被对襟上衣取代。年轻女子穿高跟鞋、短裙、短裤、长筒丝袜、紧身裤。90年代,女性开端戴项链、耳环、耳钉、手镯,青壮年女子出门挎手包。  
50年代前,男子春夏包羊肚或白布手巾,冬天戴毡帽。60年代后盛行戴劳动布帽,冬天戴带载绒帽。70年代起女人盛行戴酱色或蓝色围巾,21世纪起,城乡女人戴编织的毛线帽,也叫棉猴。  
冬季人们不再穿絮棉花做的棉袄、棉裤,改穿各种品牌的羽绒袄、羽绒服。学生穿校服、运动服,旅游鞋和凉鞋遭到各年龄段人的欢送。盛行于90年代前后的毛衣毛裤,到2000年后被温馨暖和笨重的保暖内衣所替代。  
城乡居民所盖被子换成了轻柔暖和的羽绒被或丝绵被,盖棉花套子做被絮的被子逐步少了。  
据1990年统计,全县烟民为107000人,占总人口的22%。2016年,经过对乡村50户居民停止抽样调查,结果显现:50户,总人口150人,户均3人,吸烟者19人,占12.66%。同时对县城一居民小区停止抽样调查,调查结果:4座居民楼,住户80户,人口246人,烟民10人,占4%,无烟民户为70户,占87.5%。由此可知乡村烟民多于城镇,烟民多为文化程度较低者,境内居民吸烟者呈减少趋向。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上一篇:徐水民间习俗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