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龙皮影戏
皮影戏在青龙被俗称为“驴皮影”,是个古老的戏种,于清朝末年开端呈现在青龙。到民国初期,青龙开端有人树立影戏班,随后开端疾速扩展并很快提高到全县。
上世纪90年代初,青龙得利皮影团成立,到目前为止,此团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
皮影戏班由影台子,影人,影卷和乐器组成。在乡间演出时搭起的舞台叫“影台子”。方法是用木桩绑起四个支架,上面用木板铺成平台,台板上方用竹竿支起蓬架,在前台边缘装放一长条桌型案板,案上竖起影幕,作为影窗,影窗的高度和长度依据影台子的大小而定。
皮影的资料是驴皮,雕琢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琢、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表现雕琢艺人程度的中央。
影戏班普通有影匠七八人,演唱行当通称生、髯、净、旦、丑,角色相当丰厚,唱腔分为大板、二板和快板等,格律经常运用“三赶七”、“十字言”、“五字言”等。每种角色的唱腔又是不同的,但必需契合声调。演唱时,演员用手指掐着喉头发音,来控制声带的粗细。皮影戏的操作演员主要有两个,即“上线”和“下线”,依据角色和性格的不同停止操作。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膊条”(2根)和“手条”(1根)。皮影戏在灯光运用上有着一定的技巧,正面人物出场用大灯,背面人物出场用红绿彩灯。伴奏二人,分弦乐和击乐。演唱时,演员按着剧本上的词句和乐队的节拍停止配唱,戏班的人虽都各把一摊,但都一专多能,互相配合极为默契。
影剧剧目繁多,共有60多部,多为祖辈传播至今的。常见的剧目有《万宝阵》、《五峰会》、《短命山》和《蒋朋征西》等,内容多是以古论今,惩恶扬善为主题。
青龙人每逢庆贺节日和嫁娶、寿诞、歉收等喜庆日都请皮影戏班子演戏表示庆祝。习气把为庆祝喜庆而演出的皮影称为“喜影”。此外遇到天灾-或盼求儿女和祈求福手时发下的誓愿,事后唱影以表心愿,被称为“愿影”
青龙皮影戏历史长久,蕴涵了丰厚和深沉的民族中央文化内涵,是探究研讨民间戏曲的宝贵文史材料,它扮演技巧共同,艺术性极强,遭到广阔大众的普遍喜欢,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讨价值。
二、青龙满族寸子秧歌
满族寸子秧歌是满族宫廷和民间生活相分离的一种舞蹈扮演方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清朝的宫廷中有旗人和汉人之分,汉族女人有裹小脚的习俗,裹上小脚的女人走路颤巍巍的,身形婀娜多姿,犹如舞蹈普通,旗人也想模拟,但又不想改动本民族的风俗。因而,她们就在鞋底上安一个小假脚,这种鞋被称为旗鞋。为了表现满族这一特殊的生活风俗,满族人就想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但由于制造旗鞋工艺烦琐,演员们又不易在拥堵的观众中扭动,所以,人们开端用缺乏一尺的小高跷替代旗鞋。这样,就产生了满族寸子秧歌,逢年过节,大多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满族寸子秧歌会,逐渐传承至今。
满族寸子秧歌是秧歌中的一种,它是在秧歌的根底上参加了人们对美的向往与盼望,逐步地增加了许多艺术颜色。在扮演时,男演员表现的温文而雅、玉树林风,女演员表现的端庄大方、婀娜多姿。在扭法上,变化多样,漂亮飘逸,在扇子的扭法上尤为突出,有七十多种扇花的扭法。扮演的步伐也品种繁多,每一种扇子的扭法,都会相应的配上不同的步伐。如在单个节目呈现的时分,步伐和扇花是变化最多的时分,演员会依据不同的剧情,运用不同的步伐及扇花,以求到达最佳的审美效果,从中也表现出满族人对艺术的追求。
扮演方式分为秧歌走街,单个节目打场,在小出子上普通有《救罕王》、《摸花轿》等,在音乐伴奏方面普通用《柳青娘》、《句句双》、《五匹马》等。
三、青龙猴打棒
猴打棒是青龙满族一种具有共同艺术扮演作风的民间舞蹈,分为舞台扮演、秧歌走街打场和广场文艺扮演等扮演方式,扮演者以不同扮演方式把古老的民间热烈、愉快、漂亮的共同舞蹈作风、击棒技巧与唢呐打击乐伴奏浑为一体,局面庞大,舞姿抒展形象,动作灵活粗暴,节拍明快,给人以美的享用和振奋向上的启迪,深受广阔大众的喜欢,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猴打棒传播于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南部长城沿线满族聚居的乡村,三拨子、凉水河、肖营子、青龙镇等乡(镇)村尤为盛行。
猴打棒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康熙年间,满族正蓝旗“跑马圈地”于此,以猎为生。满族人民以为孙悟空降妖捉怪、除恶扬善胜过他们所信奉的萨满,还以为穿黄布衣敲花椒木棒能驱魔逐妖,因此扮成戏曲中的孙悟空容貌扮演猴打棒,由击棒驱兽降妖避邪的民俗活动演进而成的民间舞蹈猴打棒不无古傩之意。满族人为保人丁安全,平常进山,敲击木棒,以震虎狼。夜晚及逢年过节,由两人打扮成神话故事中的“顽猴”,手持双棒,腾跃、呼吁、击棒,降妖驱邪,保佑人丁四季安全,猴打棒由此产生得名。
同治五年,青龙民间举行花会将猴打棒归入其中,列为十档之首。后来逐步演化成民间舞蹈,在乡村广为传播。起初,扮演者只要二男,逐渐增至六男、八男。扮演方式分“踩街”和“撂场”两种。棒花有“一击头”、“二击头”、“三击头”、“四击头”和“单转花”、“双转花”。步法有“碎步”、“虚步”、“蹲步”、“蹲跳步”、“转跳步”、“十字步”等。舞姿伸展粗暴,蹲步稳,虚步轻,棒声铿锵有力,与唢呐、锣、鼓天衣无缝,显得愉快、漂亮。
近年来,青龙文化部门经过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发掘整理,将《猴打棒》搬上文化文娱舞台,在1994、1995两年中分获省、市民族音乐舞蹈大赛创作和扮演一等奖。
猴打棒是青龙满族人民自编自演的民间舞蹈,蕴涵了丰厚和深沉的民族中央文化内涵,是探究研讨满族人民生活情形的宝贵文化史料,是民族民间舞蹈扮演艺术的一个模范,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它是广阔大众普遍喜欢的一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具有很强大众性,经过提高猴打棒艺术活动能够愉悦广阔大众身心安康,不时进步大众文化生死水平。
四、青龙满族的风土人情
满族入关以来,开端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共处,互相影响,互相交融。历经三百多年的演化,许多风俗已趋于分歧,致使有些人已分不清哪些习俗习气是满族的,哪些是汉族的,所以有一局部人以为“满族汉化了”。我们说从民国至今也只不过百年,就是再向前推几十年,满族特性也不会消逝的如此之快。事实也是如此,经细致调查,目前在青龙满族自治县,许多满族传统的习俗习气依然坚持着,这些民族特性不但表如今言语上,还表如今吃、穿、住、行、礼仪,以及婚、丧、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并世代传承。
在饮食方面,满族人喜欢吃粘食。除了人们常吃的凉糕、炸糕、切糕外,在青龙县东部一些乡村,还坚持着入冬淘黄米做粘馍馍的习气。这时分做的粘馍馍,大小与鸡蛋相差无几,多为白豆馇馅。做时多个家庭女眷相互帮助,蒸熟后冻上,一次装几大缸封好,放在冷房屋内随吃可取。青龙满族人至今还习气吃“白菜叶馍馍”、“苏叶馍馍”、“豆角叶馍馍”。喜欢吃粘米面做的“桲落叶饼”、“椴树叶饼”。用这些菜叶、树叶垫底或当皮儿,一是不沾平底,二是馍馍蒸出来后吃时带有绿叶的青香。除此,满族人还经常吃窝窝头、粘米饭等等。在满族喜欢吃的副食品方面,种类多样,风味共同。在青龙县,秋后用白菜腌酸菜。简直家家如此。这酸菜就是满族人主要的素食菜类之一。酸菜,满语称:“布缩结”。寓居东北地域的满族,由于气候冰冷,一年四季有近半年的时间没有新颖蔬菜,因而,酸菜就成了主要菜食。满族喜欢肉食,肉食中以猪肉为大宗。至今青龙县乡村满族家庭也喜欢养猪,逢年节杀猪,并宴请宾客。
在服饰方面,主要是旗袍,满语称“衣介”。是满族最具代表性的服装之一。在清代,满州、蒙古、汉军八旗男女都喜欢穿旗袍,旗袍的款式以“箭袖、盘领、开衩”为多,并阅历了漫长的岁月。
箭袖袍(马蹄袖)是金代女真时开端呈现的,那个时分的男式袍就是“窄袖、盘领”,其长至小腿。而女士则多穿黑紫色围裙,上身喜欢穿“团衫”。清代因循女真服制,因衣袍多为旗人穿用,所以定名为“旗袍”。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等曾先后厘定冠制,对男女穿旗袍作出了严厉的规则,品位等级清楚。但普通旗袍的式样仍为“盘领、箭袖、四开衩、束腰”,以便于骑射。所区别的是官员的旗袍佩以箭袖、披肩领和各种图案,名为朝服。但民间百姓衣冠无明显级差,只要衣料质地之分。
到三、四十年代,满族旗袍箭袖变宽袖,又变窄袖,开衩变直筒。后女性旗袍又变成无袖,紧身贴腰,以充沛展现女性之美。新中国成立以后,男性长袍逐步被取消,而女性旗袍越来越受人们的喜欢,以至成为国度严重庆典活动女性礼服。女性旗鞋早已废弃,替代的是现代的高跟鞋,佩以改良的旗袍,更显出女性阿娜多姿。
“尊老敬上”是满族人礼仪的中心内容。素日,同居的晚辈人每天早、晚都要给老人请安。晚辈的教导要洗耳恭听,不能顶撞。与晚辈同行,要随从其后。进出门时,要先行几步为晚辈开门,并请晚辈先行。在屋中,要晚辈先坐。晚辈说话,非得允许,不得插言。晚辈外出远行,要送出大门外,归来要迎至大门。年轻人外出归来,要先向父母请安,然后再回到本人房里。
路途相遇,小辈须垂立路旁,让晚辈先走。吃饭时,要晚辈先坐、先吃,本人才干坐,才干动筷子。食毕,长者先放下筷子,晚辈才干够离席。过去满族是“父子不同席”,现已改动。媳妇对公、婆礼节最多,也最恭谨。如每天要早起做饭,还要装烟、打洗漱用水、问安等。一日三餐要站立侍奉,不能与公婆同席。而未出嫁的姑娘则有特殊位置,“可就食于翁姑之侧”。
满族人十分“重客守信”。满族人好宾客,信朋友,重感情。入关后的满族仍沿此习。家里来了宾客,必设炕桌,置酒招待。宴客的菜肴均是双数,饮酒必以大盅,尽欢而止。满族人守信誉,容许朋友的事情,一定会想方设法去做。山区里的满族人家,难得有客人来到,更为好客。主人外出或下地干活,房门也不锁,路人或来客可随意入门、喝水、吃饭。
青龙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是祖山。祖山位于秦皇岛市西北部,距秦皇岛市仅40公里,是一处以奇险的山景和明秀的水景为主体特征的山岳型自然景色名胜区。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盘拨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臧克家老先生以“画境诗天”言赞之,可谓精致;钱其琛副总理视察祖山后,欣然留下了“祖山老岭,山清水秀,石奇林密,气清云飞”的题辞。景区内山势陡峻,溪水跌宕,可谓立峭岩作脊梁、注瀑布为血脉、披茂林作秀发,裁白云作霓裳,集雄奇妩媚于一体。峰奇水异,洞幽石美,林丰草茂,历史渊源,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科普调查的绝好场所。
五、吃穿住行风俗
就饮食方面来说,粘、凉是满人食品的最大特征,喝红豆粥吃苏籽油,酸菜、火锅,并好饮洒,爱吃猪肉。普通的满族大众平常喜欢以米、面为主食,常见的有小米面贴饼子、窝窝头或高粱米粥、高粱米饭、杂面条、玉米渣粥。夏季暑热,喜食水饭——将小米饭或高粱米饭用凉水泡后食用。菜肴考究色、香、味、鲜。烹调办法和原料视家境而不同,有煎、炒、熏、炸、焖、烧、熘、烩、氽、炖、熬、煮等十几种。节日和季节食品繁多。大年初一,早点普通吃黄白粘面做的年糕、元宝汤,午晚两餐吃素馅饽饽(饺子)。
端午节午餐吃凉粽子、杏仁豆腐加菠菜,主食为存贮多年的老米饭,喝绿豆粥或荷叶粥。中秋节吃月饼,晚上吃涮羊肉、烤羊肉或猪肉什锦火锅。重阳节吃花糕。腊八节吃腊八粥——其原料不一,比拟考究的是用高粱米、菽米、大米、小米、红米、粘米、薏仁米、菱角米等8种米以红小豆汤熬之,熟后再加栗子、核桃仁、杏仁、红枣、松子、榛仁、葡萄干、青红丝等。立春日吃萝卜,俗谓“咬春”。伏日,“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挑鸡蛋”。立秋日吃“韭菜篓”或烧羊肉带汤拌面,俗谓“贴秋膘”。夏至吃面条,冬至吃馄饨。老人华诞寿辰,至亲好友要送寿桃、寿面、寿糕。满族人特别崇敬祖先,每年秋冬有杀猪祭夭、祭祖之俗。在衣饰上,旗袍是满族的主要服装,男女皆宜,并都喜欢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女服考究纹饰,男人好穿皮叉裤、靰鞡鞋,并喜欢用布条打“算盘疙瘩”做纽扣。
在寓居上,满族人爱住四合院。门口盖门楼,进门有影壁墙,后立2米高“锁龙杆”。主房坐北朝南,进门即是厨房,也叫外屋。东西屋为卧室,亦称里屋,睡火炕者居多。
在婚育上,媒人先带女方到男家“相门户”,若姑娘留下吃饭,即表示同意这门亲事,否则为不同意。迎娶时半夜出车,新娘在炕上端坐一日,称分娩,并给婴儿“枕以硬枕,务平其脑后”。在丧葬上,满族人把年逾70岁逝世的称为喜丧,曰白喜。清初便盛生火葬,偏僻乡村仍有土葬风俗,葬后三日“圆坟”,七七则以肉供祭之。在礼仪上,满族人崇尚礼节,敬老之俗尤甚。相见礼俗为请安、间好、打千儿、半蹲、抢见礼、顶头礼等。“八旗旧家,礼法最重”,媳妇必需规规矩矩,姑娘却不回礼法约束。
满族人不只能骑善射,而且喜歌好舞。生活在青龙县的白、蓝旗满人,尤好闹秧歌。青龙的满族秧歌根本保存着传统的庆隆舞原型,即“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回旋做势,蟒蛇舞状……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悠扬,数十名女子动作舒缓典雅。齐扬水袖,微扭柳腰,身轻如云,依韵飘渺。一名男子领唱吉颂之词,为族中老者敬福祝寿。夜里多以男舞为主,不踩高跷,锣鼓重,唢呐急,舞姿粗暴热烈。在一名主角率领下,数十名男子平抬双臂,边跑边抖,长队跑成图案,俗称“跑斗子”或“挂斗子”。舞者多模拟古代狩猎和行军布阵局面,如八卦阵、五角阵等。三通鼓为一场,此后围成圆圈,由二人在圈内扮演棒棒鞭对打。棒棒鞭又名金钱棍、花棍,用竹子或细木做成,外饰花纹,两端有长孔,内装铜钱。二人舞毕,数十人排列成阵,按套路上下左右摆动敲击,声响洪亮,节拍铿锵。最后以男女对唱《十二月》、《十二针扎》等民歌直至子夜尽兴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