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海南丧葬做法事习俗

  • 风水民俗
  • 2022-01-26 17:14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海南丧葬习俗传统篇  
1、净身  
在家乡,人死后,第一件事要做的是为死者净身。净身要用温水,仔仔细细地为死者擦洗全身三遍,完后,为死者穿戴寿衣、寿鞋等。  
2、出堂  
为死者穿戴整齐后,便把尸体抬出正堂(家乡俗称“出教厅”——海南话,海南话一般称“正堂”为“教厅”。),让死者头朝内脚朝外的躺在辅在“教厅”中央的地上的草席上。  
3、鸣炮  
在内地有的地方称为“鸣铳”,死者“出教厅”(出堂)后,便燃放鞭炮,“鸣炮”一是向死者致哀;二是向外人宣布死者逝世的消息。  
4、报丧  
死者一旦逝世,即使是在深夜死亡,也必须即刻托人去向亲人报丧。按照习俗,死者死后,家人是不能到别人家去的,必须等死者过了“七日”后,方可进别人家的门。而在这七天内,别人也不想到死者家去,认为会沾染“衰气”。  
所以只能托别人去给其他在外的亲人报丧,由于农村大多没装电话,所以,不管路途多遥远,都必须上门去报丧。  
在家乡,人死后只有最亲近血缘及最亲密的人才能回来哀悼。比如,如果是父母不幸逝世,那么回来哀悼的亲人只能是:儿子、女儿、丈夫(或妻子)、媳妇、孙子、孙女,其他人即使是女婿也不回来致哀的。  
5、做斋  
为死者超渡亡魂的法事,家乡俗称“做斋”(海南话)。“做斋”视其规模可分为两个级别:普通斋和豪华斋。  
普通斋即一般人们所说的“做斋”,共有四个法师(俗称“三父公”),法事时间是一天;豪华斋家乡俗称“十二繁观”,共有十六个法师,法事时间为一个礼拜,礼节繁多,规模宏大,场面隆重,而且在出殡的路上,每走十二步,便停下来做一次“斋”,因此,称为“十二繁观”。“十二繁观”虽然隆重,花费也巨大,一般的人家是做不起的,我自小到现在都没有见村里人做过“十二繁观”。  
(1)起斋  
在家乡,人死后,一般停尸一天,第二天便请来“三父公”,白天布置道场,一般在死者家的院里搭一个棚(如果是做“十二繁观”,就要搭一个与演琼剧一样规模差不多的“戏台”),晚上八点,法事正式开始,家乡俗称“起斋”。法事从晚八点开始,一直做到第二天凌晨四天(中间有休息)才告一段落。  
(2)守夜  
在“做斋”的当晚,死者亲人必须通宵达旦为死者哭悼、守夜。“三父公”们除了做法外,还负责为死者“建”纸屋、剪纸衣、做纸鞋、纸帽,还有死者将乘坐升天的大纸鹤等东西。  
(3)入棺  
死者死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做斋”的第二天(如果不是做“十二繁观”,那么死者最多只能停尸在家三天时间),大约八点左右,法事继续进行。只听哀乐声声,催人泪下,令人闻之肝肠寸断,悲恸不已。  
临近中午,死者尸体开始入棺,入棺前,“三父公”先用“仙水”为死者净棺,并在棺底四角放四个“符”。  
(4)盖棺  
死者入棺后,亲人们便按辈份、年龄、性别为顺序,排队绕棺为死者敬酒,敬完酒后,便正式盖棺定论了。这个时候,是亲人们最悲恸的时刻,因为棺材一盖上,从此便再也看不到死者了,因此,都哭得天昏地暗,鬼神皆泣。  
(5)过桥  
盖棺后便意味着出殡(家乡俗称“出屋”)的时辰快到了。“三父公”们开始焚烧为死者制作的纸屋、纸衣、纸鞋、纸帽等物(纸鹤最后才焚烧)。  
该烧的东西烧完后,便是最隆重的“过桥”仪式。“过桥”是在庭院中摆上一长串的凳子当做“桥”,然后在高潮跌起的哀乐声中,亲人们披麻戴孝,同样是按辈份、年龄、性别为顺序,一个接一个从“桥”上走过,为死者做最后的送别。  
过完“桥”后,“三父公”开始焚烧那只巨大的纸鹤,随着大纸鹤一点点的化为灰烬,死者也乘着纸鹤一步步的升天而去。  
至此,法事已接近屋声。  
6、出屋  
家乡人死后都是土葬。下午三点,已到了出屋(即出殡)的时辰。此时,抬棺的人已经请来并已用过酒饭。在家乡,抬棺是一件“衰事”,一般人特别是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事。只有那些不怕“衰”的五、六十岁左右的中老年汉子,才愿意干这差事。干这门差事,虽然被人瞧不起,但是可以饱餐一顿酒饭,并有“红包”拿。  
抬棺的人一般有八个人,家乡俗称“八大金刚”,这“八大金刚”除了抬棺外,还要负责挖墓坑、填土以及把死者的遗物,如死者生前睡过的床、被褥、草席、穿过的衣服等物搬到村口去焚烧掉等差事。  
死者“出屋”的时辰到了,这时起程的鞭炮已经燃放,“八大金刚”抬着棺材,一路上吆喝声声(据说这是吓唬拦路的阴魂野鬼),向墓地出发。亲人们跟在后面,一路上燃放鞭炮、挥撒冥纸,哀声连连,为死者送行。  
7、入土  
按照习俗,女人是不能送死者到墓地的,只能送到半路便返回,由男亲人一路送到墓地。到达墓地后,死者棺材被放进事先挖好的墓坑中,亲人们各掬一把土洒到墓坑中,然后由“八大金刚”挥铲填土,但并没有堆成坟,死者的坟是要靠以后每年扫墓的时候一点点的堆高成坟的,刚埋的时候跟平地没有二别。  
至此,死者正式入土为安,亲人返家。  
8、七日  
死者逝世七天后,亲人都要回来哀悼,家乡俗称“七日”。  
9、百日  
死者逝世满一百天后,又是一个祭期,家乡俗称“百日”,这一天,亲人们也都要回家哀悼、蔡奠亡魂。  
10、三年  
死者逝世满三周年后,又到一个祭期,亲人们同样都要回来拜祭。  
以上“七日”、“百日”和“三年”祭期,亲人们都是在死者家中哀悼和拜祭,并不到坟地去。而且死者的坟墓也必须满三年,也就是死者“三年”祭期过后才能扫。  
11、其他习俗  
(1)不满十八岁,即未成年的人死后,是不许用棺材装殓的,只能用草席包裹埋葬,也不许“做斋”。  
(2)如果死者不幸在野外死亡,如在野外突发病死亡、跌死等,尸体是不允许抬回家停放的,所有的丧事,包括“做斋”都要在野外进行。因为,在野外死亡的人一般都认为是野鬼,野鬼是不能进家门的。  
(3)人死后,死者没有过“七日”祭期之前,死者的家人是不能到别人家去的,认为会给别人带去“衰气”;而别人也不会到死者家来,认为会沾染“衰气”。  
二、海南黎族丧葬习俗  
过去在合亩制地区保留较古老的仪式,村内或峒内遇有人死,便鸣土枪报丧,全村或全峒的人都来吊唁、哭丧,三天不吃主粮,不做重工,不入田园耕地,只喝糯米甜酒,这些甜酒都由兄弟、亲戚家送来,先在酒罐内冲入清水,以后用小竹管吸酒,吸完后再冲水。一般都是用独木棺,不停棺,当天埋葬,不建墓冢。死者如系男人,葬于本村同一血缘集族的公墓地,外村嫁来的女子,则须抬回其娘家,葬于其父方的公墓地。  
三、海南丧葬习俗浅析  
在海南,生,见咸风烈日穷海;死,如椰树临海静伫、如五指山红棉绚残…  
对于死及殡葬习俗,在琼岛各县市中风俗迥异,常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  
其中,以"海文定"为代表的东北部,与儋州东方乐东三亚等地的西南部,风俗差别较大,常被人拿来相比较及争论。  
更有好事者不了解、不客观地时不时发帖引发地域间攻击互贬,造成东西部各地人文隔阂加剧,不利于国家倡导的和谐社会,故此风不可长。  
应有一个客观角度来看待岛内东、西部的殡葬习俗迥异。  
唯有了解才能消弭误解,也唯有了解才能产生理解、在理解中互相包容尊重,进而有益于人文交流社会和谐,助力海南更快更好发展。  
人类生死观诚如哲理:人生是个圆。  
即是说生命终归要完结,最后必定是回到原点一一从自然界出生复归自然界,就像划了一个圆圈。这是哲学家对"人"的勘破。  
但对于更大的圆,则是天文物理学家的视界了。  
"黑洞理论"创立者、著作巜时间简史》销量堪比《圣经》的霍金,是古今人类中划最大圆的人,我把他称做"宇宙哲学家"。  
其核心思想也是个"圆"一一宇宙的诞生与消亡。  
在宇宙"奇点"大爆炸后,微波背景辐射视角下显示宇宙加速膨胀,在达到某种临界面,在弦量(暗能量、暗物质等)作用下,再次收缩为"奇点"(如黑洞)后再次"大爆炸"诞生新的宇宙(即平行、多重宇宙理论),周而复始…  
再如佛教之因果说,也是言生命的"究竟"是个圆……  
说了上面的"哲学、科学、宗教"等这些多维面"东东",无非是想阐明"生与死"是很平常的事,普通人不应恐惧,有必要坦然面对。  
一直以来,东方市的民风无论是讲"军话"的还是讲"哥隆活"或是讲海南话的汉族(注:黎族不在比较范围一一因文昌无黎族可比对),对家人去世都会停置棺椁三至七天(取单数,也有一天或九天的,很少)。  
其原意是,让外出家人赶回见一面(实际封棺已见不上面了)送最后一程,既是让生者亲临尽孝了念亦是对逝者的圆满(逝前念叨家人)。这是西部"不忌讳"置棺的传统含义。  
在置棺期间,亲戚好友会互相知照,都会来上支香安慰一下家人节哀,一般关系人甚至毫无关系、不认识者都可以进去表示一下心情,说声"朋友的"主人不会过问及拒绝的(事实上,一帮朋友喝着茶知道某家人"刷了[本地话,意:过世]",会结伙去上支香)。  
在逝者家入口处,一般都有人负责记录拜访者的礼金及姓名,以便日后还礼(无给礼金者不记姓名,也不会好意思在此吃喝)。上完香后就可以自便了,凡没"出山(即出葬)"前,天天去或整天在都没关系(若吃喝就交礼金,不吃喝来来去去打麻将等都不妨)。  
到了"出山"日,扎块黑纱(至亲还要披白幡祀孝巾)随队走上一程算完事了,基本上没什么的禁忌和限制。  
了解十分必要。  
从哲学"人生是个圆"到科学"宇宙原点即是终点"再到佛学"人生轮回、因果说",以及从人性固有的"叶落归根"基因到宙宇万物生消,无不蕴含着有始必有终的真谛。  
以客观、科学、理性和谦卑心态去了解一切事物,有助于人类对表象的更深理解。  
所以在海南东西部殡葬习俗差异纷争中,了解,对消弭误解达到理解包容尊重犹其重要。  
四、海南回族丧葬习俗  
羊栏回族的丧礼葬仪,严格按照伊斯兰教规进行。回族称死亡为“归真”,人死后称为“埋体”。老人临终前,应从卧房移至厅堂侧边,厅内绝对肃静,守候在旁的亲人家属,不时低念“清真言”,人未断气不准哀哭,死者的任何嘱咐,家人应切实执行。死者瞑目前,须请本寺阿訇来家给亡者念“清真言”,或做忏悔(“讨白”),希望死者悔改后,得到真主的饶恕。亡者安然归直后。家人首先要使死者瞑其目,闭其口顺其手脚,使之头北足南,仰卧,脸稍偏西,或头枕东足向西,头稍高向西,意向麦加圣地。然后通知清真寺及村中穆斯林为送葬作准备。  
文化海南网揭秘海南回族丧葬习俗  
当地穆斯林人葬,力求速葬,一般是早亡午葬,夜死晨埋,不会超过一天。家中有人死亡,亲属立即从清真寺抬来公用“愁架”(当地土语,意为不吉利的抬架,内有活动死床)死者南阿訇为夕“大、小净”.谝体洗净.用净布轻拭干;然后用五丈白布,前后左右对尸体严实裹住,用五条横布条绑牢;另用肥皂洗净死床(架板),然后尸体入殓,称“人愁架”,架上覆盖星、月图案的绿布毯。一切办妥,即将亡者愁架抬到清真寺举行殡礼。人殓事宜均按教规礼节操办,来家吊唁和帮忙的亲朋邻友,都应适当捐助钱财,以尽助丧之礼。后辈不允许向亡者鞠躬,妇女不许号啕痛哭,不许行跪行礼。  
殡礼由阿訇主持。前来参加殡礼的穆斯林,都须先大、小净,男穆斯林戴礼拜帽或礼拜围巾帽围坐成一个圈。殡礼前,要举行传钱仪式,由死者儿子或亲属双手捧着用毛巾包好的死者生前积下的钱财,或是死者子女们为他积的钱财(约一万左右),在阿訇的指导下,依次在穆斯林中传递,表示为死者施舍钱财,以获得真主的饶恕,减轻对的惩罚。传递次数依年龄而定,年纪越大,传递的次数越多。传钱仪式结束,人们把亡人尸体抬进寺内走廊安放,这时参加殡礼的人,自觉排好长队,随着阿訇齐声念:“真主至大”,殡礼也随着开始,殡礼没有叩头,也没有鞠躬,全部过程只需十分钟左右。殡礼完毕,人们把亡人尸体又放人公用愁架,然后随着送葬队伍送到坟地。送葬途中,灵柩在前,送葬队伍随后,女性一般送到村口即止步,大部分男性直送到坟地。送葬时,不放鞭炮,不丢纸钱,不哭丧。  
愁架抬到墓地后,挖好坟穴,穴底二头各置木板一块,坟坑四壁以木椁挡土,以防崩泻,如埋葬妇女,坑上另搭帐。阿訇再次主持全体参丧者的祈祷活动,下葬时,揭开公用愁架盖,抬出尸体(依然用公用愁架盖罩住尸体),轻轻放人坑中,人坑后尸体仰卧,头朝西,另用纯白布覆盖全身,用香料细末(或香水)铺洒坟坑及全身,同时解开尸体头部与家属作最后告别,最后用七小块木板压住白布,另在上面放置松枝,头脚各插一枝,铲土埋妥。埋后,由一人分散钱给每位送葬者,然后全场寂静,聆听阿訇念“都阿”。念完后,阿訇高呼一声:“求真主接受我们的祈祷吧”,全场捧起双手,摸脸为死者作最后祈祷,安葬就此完毕。坟堆高于地面,墓前置一块小砾石,以示标记,不立墓碑。  
葬礼事毕,当晚家人请阿訇来家为亡者祈祷,人们亦纷纷到死者家念经做“都阿”,这样需持续一周,其间,亲属还要去墓地为死者念经做“都阿”。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