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忻州风水

  • 风水民俗
  • 2020-11-17 10:32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中国传统村落——山西忻州北社东村
北社东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东北部的宏道镇境内,处在定襄、五台、原平三县的交界处,东距“鸡鸣三县”的济胜桥4公里,西至宏道4公里。北面以龙山往北一公里,与原平县为界;东面以兔咀山与五台县瑶池村为界;东南一公里与平东社村为邻;南隔同河与南社村为邻;西面以“碾子沟”中段及南堡以西,与北社西村为近邻。
北社东村地属同川丘陵地带,旧属“南同川”,是自古闻名的犁果乡之地--同川的主要产地之一。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果业,具有悠久的果树栽植历史,其中枣树种植至少有600年的历史。北社东村的“涧东”被古人认为是一块风水宝地,自古作坟墓,从明、清至民国年间,占去涧东的一半之多。村内重要公共建筑主要为寺庙、祠堂、戏台等分散在村中。
北社东村属南同川。同川自古就是人类生活居住之地,据史料载,已有两千六百年历史了。同川,北魏时称秀容川,隋代时置铜川县。据明代《忻州志》载,同川在唐代时曾属五台。宋景德二年,同川归属崞县,同川分五乡,北社属崇仁乡。洪福寺宋代碑记中有“代州崞县崇仁乡平原北社”的记载。因此说,北社东在宋代时属代州崞县,且在“北社”前冠“平原”二字,未分成东、西村。明永乐年间,同川分为五都:同乐都(上庄至刘河底),称北同川;崇信都(上社至东社),称东同川;贵茹都(北河底至贵茹),清代废;神原都(南白至西社)称西同川;崇仁都(北社至宏道)称南同川。清代,我村属忻州、崞县。民国年间属崞县九区。1953年10月正式划给定襄县管辖。
北社东村在清代至民国年间,分五街即后街(中和街)、大街(世宦里)、东咀街(人和街)、寺东街、南堡街。其中中后街、大街、东咀街三街连成一片,寺东街与南堡街各成一片。
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村内人口的不断增加,原五街已经不可容纳。随之在村之东、南又开辟新建三街,即东风街(东沟崖)、东沟街、前街。近几年来,又在戏台院东、农贸市场等地陆续建起新宅院。村内尚存重要公共建筑主要为寺庙、祠堂、戏台等分别散布在村中。虽新建不断,但村庄空间格局还是基本保持不变,依然保留传统的尺度空间,老街风貌依旧可见。
在北社东村定居最久远,人口最盛者当数李姓。李氏鼻祖李安广,原籍陕西韩城县金盆镇。北社东村之东,有一块约2平方公里的山坡地叫“涧东”,地之北有海拔1022米的龙山,东有兔嘴山,西有马鞍山,三山环围,形成一个簸箕状的向阳坡地,由北向南逐步降低,南部滹沱河、同河流过,地势开阔,风光优美。涧东被南北向七沟,分割成七沟八梁、崎岖不平的山坡地。山根处又被山水冲积成7个扇形盆地。旧时,由于这块土地沙石、沙土、山石遍地,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但由于背山面水,又有龙头凤尾的地形,古人认为是一个风水宝地。
北社东村人杰地灵,李姓作为该村大姓,历史上名人辈出,尤其是明代中晚期,曾出过两名进士,为李姓家族争光抹彩。
李瓒,字重器,号愚斋。生于明正统十一年,卒于正德十年(1447—1516年),享年七十岁。明成化七年中举人,弘治三年中进士。李瓒是北社东村李氏第一个进士,后人称他为“进士爷”。
李楠,字子梁,号龙峰。生于明嘉靖二十八年,卒于天启七年,享年78岁。万历四年举人,五年进士。万历五至十八年(1578—192年)历任刑部主事、湖广副司、凤阳太守、保定知府等职。从万历十九年调任西北,经23年(1592—1651年)历任陕西布政司副使(副省长)、陕西按察使、肃州道副使、陕西布政使(省长)、以延推任都察院副都御使、陕西巡抚。成为西北四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军政统领人。任职期间以治理军务、政务、守卫边防、屯田兴农、兴修水利、裕民强边为己任,足迹遍布西北。

山西忻州神山村古村落—乡土间品味历史积淀,传说中体悟民俗风情
神山村古村落地处晋陕的交界地带,背靠大山,面临黄河,是一个被山水环绕的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传统古村落。村落的由来及传说充满浓厚的神秘色彩,她还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古建筑,民俗文化和村落大事。她在保留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现代文明,她完整的呈现了古村落的现代文明发展空间,村落面貌和民俗风尚。从农业到旅游业的转型表明她与时俱进的时代使命。
村落简介
神山村位于保德县城西南36公里处,依山傍水,是陕西省和山西省交界处的一个古村落。村子背靠大山,面对黄河,东临佃侧梁村,西对黄河与陕西府谷县白家峁村相望,南与后川、王家辿村接壤,北连林遮峪乡刘家梁村。
神山村东西约3公里,南北约4公里,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神山村原来并不在现在的位置,是由别处搬迁而来,新落户时间不长,村里并没有编写过关于这个村落的村志,该村的详细情况目前被记载在1998年马玉良编写的《保德村庄》里。据村民们回忆该村落曾经有位学识非常渊博的人物,名叫马振川。村民一直亲切的称他为马校长或马老师,他曾经担任过这里的老师和校长。
关于该村落的传说:
村落历史
1、村名来历:
关于神山村名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黄土高原的晋陕峡谷东岸有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村东大山顶有一座山神庙,这里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村民过着艰难困苦的日子,又是一个灾年后的春季,村民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一老族长带着全村的人来到山神庙求神,与这位老者许愿。叩拜完毕,抬起头来时,发现供桌上端放着一棵枣树苗,老族长立即领会了神的意思,于是发动村民在村里到处栽植枣树,说也奇怪,这里的滩地很适宜枣树的生长。几年之后,遍地成了枣园,成为远近闻名的红枣产区。神山就是这样得名的。
2、姓氏:
现在神山村仅有一家姓武,其余都姓马。以前村里有过一家姓曹的,因与邻居有矛盾,后来搬走了。村落里有这样一种说法:说马群里容不下其他杂姓,武将骑马,武马相融,因此姓武的可以居住在村里,但现在村里基本上人人都姓马,姓马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5%左右。
3、村落风水:
神山村面临黄河,背靠石山,山水环绕,形成一个极具灵气的独立空间,这个村落沿着黄河整体呈蛇形排列,蛇头是一座大山,蛇身是村落的低地,蛇身的两边是大片的枣林。这里的人认为蛇是最有灵气的动物,很崇拜蛇。蛇字形的风水布局能够保佑全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村落主产业:
这个村落有别于周围的其他村落,因这里有大片的枣林,红枣业发展成为该村落的支柱产业。到了秋季,村民将打好的红枣装箱或是进行精加工,制成糖枣,水晶枣,酒醉枣,运往市场销售,可以增加农业收入。除了枣园,村民还会种一些谷物,如大黑豆,绿豆,玉米,土豆,花生等。
5、村落庙宇:
村里有一座庙,庙里供奉着三尊佛像,中间的佛像最大,约有五尺高,庙的背面有一处庙,同样有许多塑像。该村的庙非常灵验。我第二次采访的时候是在8月16日,正好是该村举办庙会的时候,听村里的人说,今年寺庙进行过翻修,翻修过的寺庙规模比以前更大,8月16日这天该村举行了“开光”典礼,许多村民从外地赶回来参加。
6、康熙枣园:
距神山村5里的地方,有一处农业观光旅游区,占地228.73公顷。该枣园以万亩红枣,千亩千年天然枣园为依托。康熙枣园以清代康熙皇帝的名字而命名。相传康熙第三亲征准葛尔丹路过此地时,曾吃过这里的枣,留言“一穷二白的保德州,唯有黄河鲤鱼和大油枣”,从此这里的油枣便成为了贡品。
7、神山村的军事防御遗址——阎锡山
1933年至1936年间,阎锡山为防御驻扎在陕北的红军,在黄河沿线修筑了许多碉堡, 修建碉堡时,阎军曾用皮鞭逼迫当地村民背石运料。现在三座碉堡都已坍塌,成为一堆碎石。
8、村落大事记忆:
该村落的农田主要沿黄河河滩分布,沿河岸的农田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水利灌溉较为方便。这里主要种植蔬菜,玉米,谷子,大豆等作物。
(2)水井:
该村落共有三处水井,分别在村子的前,中,后,这样分布方便全村人的饮水。其中有两处水井里的水是泉水,因此这里的人把水井叫做泉眼,泉水从石缝中源源不断地渗出来,在参观村庄的时候,曾去过其中一处泉眼,第一次亲眼看到泉水从石缝中缓缓渗出,流出的水十分清澈,不含一点杂质,尝起来清甜。
(3)磨盘:
村民们称碾盘为磨盘,该村原来家家户户都有磨盘,石磨盘比较重,需要力气大的人才能推动,一般由家里的壮年男子操作,每年秋季将晒好的谷物推碾成各种面粉储藏起来,等到来年初春的时候用来宴请客人。
(4)文化广场:
2013年,该落修建了文化广场,位于村口,广场的外围长着杨树,是夏天最凉快的地方,每天傍晚,吃过晚饭的村民们会聚集到这里唠家常,下棋、打扑克,赶上文化下乡的时候还会放几场电影。
村落信仰空间
庙宇:从村东口进入,远远就能看到高耸的观音庙,观音庙坐落在村的中央,进村大路就从庙底下穿过,庙内有五尺高的观音坐姿塑像。村里的另一处庙位于河岸,这处庙的修建年代比较近,该庙只是为了祈求平安的。因为这里地形平坦,遇到黄河发洪水,河床上涨时就会淹没农田,甚至淹没村庄。于是村民们在河岸修建了这座庙,每年正月十五,沿河岸会举行灯会。
村落商业空间
村落每逢初一,初七 、十一、十七、二十一、二十七都会有集会,外来商人一大早就在村口摆好商品,村民们三五结伴地从四面八方赶来购买生活用品。村里还设有好几个零售商铺,大多分布在村落中心,村民们平时都来村落中心的小商店里购买东西。
渡口码头:该村面临黄河,河的对岸是陕西省府谷县。农闲的时候,村民们可以在渡口码头乘船去河对岸游玩。现在的渡口是近年来新修的,村民们说原来的码头在一次大洪水中被冲断了。
村落礼制空间
1940年以前,冬三月,村里有孩子的人家联合请先生教孩子识字,叫“念冬书”。1941年以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神山村里开始有了小学。上世纪50至70年代,村里断断续续办过农民夜校,很大一部分农民的知识得到提高,扫除了许多文盲。
学校:1941年后,神山村开始有了小学,现在村里共有两所学校,一处原本是小学,但由于年代久远,雨天有坍塌的危险,所以小学被合并到现在的中学里,现在的中学位于村口处,是新修建的,占地面积比较大,目前成了全村唯一一所学校。村里现在共有50多名学生,十几个老师。原来的旧学校成为了村民们存放粮食的仓库。
村落组织
神山村中的红白喜事都在村口的大广场举行,那里地形平坦,场面开阔,适合举行各种典礼仪式。现在广场主要是用来办丧事,办喜事一般是去城里的饭店。这里办丧事除了搭灵棚,还会请来黄河乐团的鼓手队吹唢呐,打鼓,借以抚慰逝者的灵魂。
神山村古村落作为历史的记忆宝库和现代文明的载体,蕴含着神山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鲜明的区域特色。她既保留了传统文化,也促进了现代文明的传播。
调查感想
神山村作为传统村落拥有较为良好的自然环境,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优越的保护价值以及文化价值。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蕴含着独特的地域乡土文化以及淳朴的风土人情。我认为保护传统村落及其村落的文化变得极其重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提高传统文化的价值。


文物看山西之忻州地区
为了便于文物爱好者探寻,这里按地区分布,整理了山西省11地市主要文保名录,借以启发诸君,以飨读者,让我们共同领略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魂魄所在!
本篇介绍忻州。
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
位于山西省中北部
东临太行与河北接壤
南抵石岭关与太原、阳泉、吕梁毗连
忻州市下辖1个市辖区(忻州),1个县级市(原平),12个县(代县、繁峙、五台、定襄、静乐、岢岚、保德、五寨、河曲、偏关、神池、宁武),另设有1个风景区(五台山)。
这里有
时代:唐至清
地址:五台县城东北25公里的佛光新村
寺内保存唐代墓塔4座、经幢2座及唐、金彩塑等珍贵文物。据《古清凉传》记载,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大灭佛教,寺宇被毁。唐宣宗继位后重复佛法,至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由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布施重建。现存建筑有北魏遗物祖师塔,依山而建的唐代建筑东大殿,前院的金代建筑文殊殿,其余建筑山门、伽蓝殿、万善堂、香风花雨楼及厢房、窑洞等皆为明清所建。
大殿抱框及板门背面保存有唐咸通七年、咸通八年、乾符五年、天十八年、同光三年等游人墨书题记。四椽下留有唐人墨书题记“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大殿檐头不加飞椽,无飞檐翘起之感,平直古朴,殿顶举折较平缓。金代建筑文殊殿,位于佛光寺山门内前庭院北侧。殿宇坐北朝南,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重建。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单檐悬山式屋顶。殿顶仰覆板瓦铺盖。正脊翘起显著,鸱吻卷尾剑把式,脊刹为黄绿釉琉璃制品,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烧造。东大殿南侧的祖师塔,建于北魏。
南禅寺大殿(第一批国保)
时代:唐
地址: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李家庄
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建筑,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 据寺内大殿西缝平梁下保存“因旧名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癸未时重修法显等谨志”,是寺重建年代之证。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唐代原构,殿内坛上满布唐代彩塑。主像释迦,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弟子、菩萨、天王、仰望童子(被盗)及撩蛮、佛霖等共计17尊塑像,分列两侧,面容丰润,神态自若,服饰简洁,衣纹流畅,虽经后代装修,依然保存了唐塑风貌,为我国唐塑中的佳作。
广济寺 (第五批国保)
地址:五台县城内西大街北侧
俗称西寺。始建于元至正(1341一1368年)年间,明清两代局部予以修葺。现存建筑大雄宝殿及殿内塑像为元代原作。正中佛坛为一佛二菩萨,扇面墙背塑三大士坐骑兽一字形布列;两山砌长形砖台,分塑十八罗汉。殿前有唐代八角形石经幢一座,高约4米,幢身刻有“尊胜陀罗尼经”。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290平方米。殿前筑月台,前檐当心间和两次间皆装隔扇,后檐当心间辟板门一道。檐柱柱头作覆盆卷刹,柱身侧角生起显著,屋顶举折平缓。檐下斗简洁疏朗,柱头斗四铺作出假昂。殿内使用减柱造,前槽不设柱子,后槽仅用两根粗大的金柱,殿内空间宽敞。梁架彻上露明造,制作较为规整。殿内梁架、斗、驼峰与柱网配置依然保存着典型的元代手法。
尊胜寺(第二批省保)
西域尊者往东来,却被文殊化引开;东土若无尊胜咒,众生难以脱尘埃。据记载,始创时称“翠山院”。唐仪凤元年(676年),改称“善住阁院”。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予以重建,称“真容禅院”。明万历年间改名尊胜寺。现存建筑多为民国初期遗物。
延庆寺(第六批国保)
始建年代不详,前后两进院落,院内中轴线上现存二门、大佛殿、东西配殿。大佛殿为金代遗构,余为后人在原址上改建。寺前经幢一座,高7米,四层,造型别致,结构紧密,上刻尊胜陀罗尼经。
胡家庄花塔
两座花塔相距约16米,为金代(1115-1234)建造。造型基本一致,均为砖混结构。
五台山建筑群
时代:明至清
地址:五台山台怀镇北侧
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佛教传入中国时所建的早期寺宇。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唐代重修,并更名“大华严寺”。明初重建,太祖赐额“大显通寺”。随后寺僧分裂,塔院寺与菩萨顶分庭独立,自成格局,显通寺仅留中心部分,东向另辟山门,清代又予重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所建。
寺坐北朝南,面积约8万平方米,中轴线上七进殿宇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藏经殿依次分布,左右两侧厢房、配殿、僧舍、厩库、禅堂、方丈院等殿宇楼阁共400余间。大佛殿(即大雄宝殿),是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为全寺主体建筑,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重建,面宽七间(实则三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四周环廊。佛坛上主佛三尊并列,山墙下为十八罗汉,与殿宇为同期遗物。
无量殿即七处九会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砖结构建筑,上下两层组成。面宽明七间暗三间,进深四间,高20.3米,砖券重檐歇山顶。殿宇正面每层设七个门洞,上嵌砖雕匾额,外檐砖瓦雕斗花卉,内雕藻井悬空,是中国砖石建筑的优秀作品。殿内供无量寿佛,存八角十三层木质古塔,高约10米。
铜殿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青铜铸造,三间见方,高8米,重檐歇山顶。殿身比例和谐,铸造工精,青铜鎏金,柱额花纹,隔扇棂花,全以铜铸勾勒而成。殿内布满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灼灼照人。殿左右两侧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铸造的青铜塔两座,高8米,八面十三级,满铸佛像,极为精致。
碧山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明至清
地址:五台山台怀镇东北2公里
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处。寺创建于北魏,高僧法聪禅师曾在此讲经,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重建,曾名普济寺、护国寺、北山寺等。清代多次重修,乾隆年间改名碧山寺。宣统二年(1910年),乘参、恒修两老修行于此,建一茅蓬,广济十方僧人食宿,又称“广济茅蓬”。
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殿堂房舍108间,分前、后两进院落。前院有天王殿,左右为钟鼓楼,后依次为毗卢殿(雷音殿)、戒坛殿,东西配殿、厢房。天王殿正中塑有弥勒佛,背后塑护法神韦驮,两侧塑四大天王。毗卢殿正中供毗卢佛,两侧分别为十二圆觉菩萨。戒坛殿为前院主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青石砌戒坛,长5.1米,宽5米,高1.2米,是五台山唯一的戒坛,为僧侣受戒之地,戒坛基座为早期遗物。坛上塑释迦佛,佛前又置玉佛一躯,结跏跌坐,高约1.5米,系民国18年(1929年)江西徐玉如居士从缅甸请来供奉于此寺,雕工细致,姿态庄严。殿两侧为脱纱十八罗汉像,塑制精美,神情各异。后院地势凸起,设垂花门,藏经阁,左右为经堂香舍。藏经阁上下两层,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底层塑观音像一尊。
塔院寺(第六批国保)
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据载,魏唐时期,此为大孚灵鸳寺(显通寺)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年),太监杨升奉敕重修,遂独立为寺。嘉靖、万历年间重葺宝塔,清代又增殿堂,始成今日规模。寺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构。
寺坐北朝南,建筑高低错落,中轴线上以影壁牌坊为前哨,拾级而上,有山门、天王殿、大慈延寿宝殿、大白塔及藏经阁。殿之两侧有钟鼓二楼、伽蓝殿、祖师殿及廊庑等建筑。方丈院、文殊发塔、青龙楼位于其左,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
白塔又称佛舍利塔,本名慈寿塔。据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敕建五台山大塔院寺碑记》载,白塔为明万历九年(1581年)所修,次年(1582年)竣工。塔为覆钵式喇嘛塔,总高56·3米。塔基正方形,高1·7米,周设勾栏,基上设束腰须弥座,须弥座上为覆钵式塔身,亦称藏式,状如藻瓶,藻瓶上下有宝装式莲瓣披覆。顶部形制复杂,束腰刹座上砌相轮十三重,顶设华盖式露盘,上冠仰月、宝珠,露盘直径约8米,沿边饰垂檐板36块,全为铜铸鎏金,华盖四周及塔腰悬有风铎252枚。整体外形线条圆和,给人以巍峨壮丽之感。
菩萨顶(第六批国保)
时代:明至清
地址:五台山台怀镇灵鸳峰上
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称为真容院。唐时僧人法云重修殿堂,并塑文殊像。宋景德年间,真宗敕五台真容院,建重阁,设文殊像,赐额奉真阁。明永乐年间曾予改建,称大文殊寺,俗称菩萨顶。清康熙年间,寺内改住喇嘛,遂成黄庙。清代菩萨顶香火鼎盛,康熙、乾隆朝台时多宿于此,书匣碑刻遗存丰富。
寺分前后两部,前部居高,并列三院,中院为主体,建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文殊殿。山门前有四柱七楼三门的木牌楼,楼下设一百零八级石阶至山脚下,逐级而上。东西院为僧舍禅堂。后院地势较低,有后殿一座,余皆为僧舍,占地面积9160平方米,有殿宇21座,禅房90间,建筑皆为清代遗构。寺内大佛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黄、绿、蓝三彩琉璃瓦布顶,前檐置重檐抱厦。文殊殿亦为三开间殿宇,单檐四阿顶,四面出廊,均围以石栏杆。木牌楼立于山门之前,四柱三门七楼,上下三层,斗拱重叠,黄绿琉璃瓦相映。寺内还保存有钟、鼓楼各1座,石碑8通。
圆照寺(第二批省保)
时代:明、清
地址: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东北处
古称普宁寺。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重修,宣德年间(1426-1435年)再行修建,清代曾予补葺。寺坐北朝南,一进三院,中轴线上依次布列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都纲殿,山门三间,掖门两道,称为五朝门,为五台山诸寺庙中独特布局。寺内主体建筑为明代遗物。毗卢殿最大,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檐下无斗,彩饰贴金。殿宇梁架规整,殿内供奉三世佛,两侧有胁侍菩萨、帝释天、大梵天和护法金刚等塑像。寺内明建喇嘛塔,位于寺后塔院,为明宣德九年(1434年)敕命修建。中建白色喇嘛塔一座,高约17米,藏式风格。塔基正方形,中间主塔高耸,四角各建一小塔,形成五塔共峙。
南山寺(第二批省保)
地址:五台山台怀镇南2公里山腰间
南山寺为佑国寺、极乐寺、善德堂三处合称。寺始建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明称大万圣佑国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建。清道光九年(1829年)扩建,称极乐寺,民国年间,东北姜福忱等人进行改建,总称南山寺。现存建筑为明至民国年间遗构。
寺址依山而建,坐东朝西。共有院落18处,亭台楼阁、殿堂房屋300余间,总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山门下筑石阶108级,门前影壁砖雕细致,门上钟楼建造精巧,寺内殿宇形式结构各具特色。整个寺院共由七层三部分组成,下三层为极乐寺,寺左侧四合院内,大雄宝殿位居正中,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硬山顶,殿内塑释迦及二弟子和胁侍菩萨,石雕汉白玉送子观音分置其前,雕刻工艺尤精。两侧分列明代塑像十八罗汉,是五台山罗汉中的佳品。墙壁上满绘佛传故事,是明代原作。中层为善德堂,上三层为佑国寺。寺内存有慈禧所书“真如自在”石刻一方。
罗睺寺(第七批国保)(第二批省保)
地址: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东南侧
喇嘛庙,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初创于唐,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建。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屡加修葺。相传唐时名为“落佛寺”,清时改为“罗寺”。寺内主体建筑多为明清遗物。
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现存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文殊殿、藏经阁,东西两侧配置有厢房、配殿、廊屋、禅院,呈一进院落分布。天王殿,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塑有四大天王,色彩与造型均按喇嘛教《度量经》的规定塑制。大佛殿,面宽五间,庑殿顶。殿内奉有三世佛及八大供养菩萨,亦按《度量经》中形制塑造。文殊殿,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四面出廊。殿内塑有文殊像,卧于莲台上。藏经阁,面宽五间,重檐硬山顶。寺内还有一座藏式砖塔,位于寺内东南角,高约3米有余。
殊像寺(第二批省保)
地址:五台山台怀镇杨林街西南
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因寺内供文殊像故名。据载,寺始建于唐,元延年间重建,后焚毁,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再建。现存建筑、塑像皆为明代遗物。
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有殿堂楼阁50余间。山门、天王殿为前哨,廊庑配殿为两翼,禅堂方丈室居后。正中建文殊阁五楹,左右分列钟楼、鼓楼。文殊阁是五台山中心区内规模最大的殿宇。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檐下斗七踩三昂,殿顶素面筒板瓦覆之,三彩琉璃剪边。殿内佛坛宽大,文殊菩萨驾狮立于坛上,高9.3米,像塑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明万历时曾局部修补。文殊像背面塑有药师、释迦、弥陀三世佛像,东、西、北三壁悬塑五百罗汉,形象秀美,工艺精巧,亦为明代所塑。
龙泉寺(第二批省保)
始建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元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均有修葺,现仅存无梁殿。
无梁殿坐西朝东,面宽三间,进深两间,明间稍宽,平柱与后檐次间中线相对,是一座外观似庑殿,但顶部特征为歇山顶琉璃脊饰的建筑。梁架彻上露明造,斗结构形制多达八种。关王庙为我国北方现存较早的武庙之一,无梁殿的奇特建筑结构堪称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阎家大院(第七批国保)
时代:民国
地址:忻州市定襄县河边镇
阎锡山(1883-1960年)的住所。大院始建于1913年,停工于1937年,在此期间,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新南院、东、西花园等院落,近千间房屋,总占地面积约23148平方米。建筑围绕阎氏老宅逐步扩展而成。规模最大的东花园,由东西并排三座一进院落组成,斗拱飞檐,是典型的晚清宫殿式建筑。都督府为东西一进二院,具有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房屋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卷棚顶,配以砖拱门券,顶部仿西式山花,且嵌饰有异国情调的钟表绶带等雕饰图案。其余建筑亦均按北方民宅的传统营造格局。
白村遗址(第二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
地址:定襄县受录乡白村村西约1公里处
遗址坐落在滹沱河东岸台地上。地面暴露陶器有罐、盆、、三足瓮、细瓮。陶质有夹砂、泥质以灰陶居多,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篮纹等。遗物中石器较多,有石球、斧、凿、三棱尖状器等,以石球居多。石器大部为刃部磨光,二次加工较粗糙。遗址现保存较好,未发掘。
白佛堂(第四批省保)
地址:定襄县河边镇继成村五仙山巅
始建于宋代,元代兵焚,现存寺庙为明清所建。主要建筑有正殿(石殿)、东西配殿、关帝庙、钟楼等。
正殿,又名石殿,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坐北朝南,开凿于千仞绝壁上。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整个殿宇全部为石雕仿木结构,所有飞檐斗、滴水脊兽均利用崖岩雕凿而成。殿内中央镌造释迦牟尼佛像一尊,在弯窿式的殿壁上,以殿顶为核心,分层雕出大小不等的佛像104尊。整个石殿、石柱、石佛连成一体,浑然天成。
西社遗址(第二批省保)
创建于北齐,唐武则天时为远近闻名的禅宗道场,金代以前为五台山十大寺之一,明代属西台外九寺之一。秘密寺亦称秘魔岩。主体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殿、文殊殿、藏经阁遗址。寺东1公里处有中庵,原有建筑已毁,石壁上现存雕像17尊,从中庵向东北上行2公里,有秘密寺最负盛名的龙洞。
公主寺(第六批国保)
地址:繁峙县杏园乡公主村
据记载,寺建于北魏,为北魏文成帝第四女诚信公主所建,故名公主寺。明弘治十六年(1505年)落架重修,清代、民国期间屡有修葺。现存建筑大雄宝殿、过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所建。
寺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过殿、韦陀殿、大雄宝殿,东西两侧有伽蓝殿、马王殿、财神殿、二郎殿,寺院东南隅有奶奶庙、戏台,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寺内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檐下无斗,梁架结构简洁,用材规整。在脊檩下有题记:“明弘治十六年重建,清康熙五十二年修葺”。殿内四壁存有内容为佛传故事的壁画,共233.6平方米。殿内佛坛上塑有三世佛及侍者像5尊,与壁画均属明代作品。另一座明代建筑过殿,亦为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奉释迦佛,背面为观世音菩萨,左右两侧为文殊、普贤和十八罗汉,两山墙塑有悬塑,与殿同期,为明弘治十六年(1505年)作品。
三圣寺 (第六批国保)
地址:繁峙县东35公里砂河镇西沿口村北
始建年代无考,可考之建年为元代,明清两代屡有修葺。寺坐北朝南,地势较高,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有影壁、前院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地藏殿及后院东西配殿、大雄宝殿与禅堂。西侧为清建五谷神庙和奶奶庙。
大雄宝殿(即三圣殿)为寺内主体建筑,位于后院。殿身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殿顶举折平缓,翼角起翘圆和。斗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计心造,补间出45度斜及斜昂,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六椽通达前后檐外。殿内有塑像14尊,其中6尊为元代所塑,8尊为明代所塑。殿内四壁满绘壁画,为明清作品。寺内还保存元代石狮和唐代石雕小狮子各1只。
岩山寺(第二批国保)
时代:金
地址:繁峙县城东南40公里五台山北麓天岩村
原名灵岩院。据寺内碑刻记载,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延二年(1315年)重修,明清屡有补葺。现存建筑文殊殿为金代建筑,余皆为明清遗构。寺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现存文殊殿、伽蓝殿、地藏殿、马王殿及东侧的钟楼一座。钟楼下设门洞,为寺之旁门。殿内宽大的砖砌佛坛上塑有佛、菩萨、弟子、金刚等塑像共8尊,均为金代原作。四周墙壁上保存有壁画97.71平方米,是金大定七年(1167年)宫廷画师王逵所作。是我国金代壁画中优秀作品。
寺内主体建筑文殊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筒板瓦覆盖。檐下斗一周,前后檐两稍间未设补间斗,柱头斗四铺作出单昂,后尾交于大额枋或四椽上。补间斗亦为四铺作,后尾不设杠杆,砍制成蚂蚱形耍头。柱头无卷杀,柱子生起、侧角显著,石质柱础,素平无饰。大殿明间设板门、次间置直棂窗。殿宇采用减柱造。梁架结构为大额枋上架四椽,两端与襻间斗相交承下平。殿内四椽下侧留有:“大元国延二年庚辰月甲子日重建……”题记,是大殿修葺年代的重要佐证。
狮子窝琉璃塔(第四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繁峙县岩头乡庄子村
原属大护国文殊寺内建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动工,三十二年(1604年)完工。为八角十三层琉璃塔,高32米。底径12米,顶径4米。基座石砌束腰须弥式,雕仰覆莲瓣。塔中有阁,顺塔洞可上至六层。塔身外表全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以绿色琉璃为主。塔外表有琉璃佛像一万尊,故称万佛塔,又名“佛像典翠琉璃塔”。
作头天齐庙(第五批省保)
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4年)。书院建成后,取代了忻州儒学,成为当时忻州的最高学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称 “新兴学堂”,创山西书院改学堂之首例。
元好问墓(第一批省保)
时代:元
地址:忻府区西张乡韩岩村北一公里处
墓区分墓地和野史亭两部分,坐北朝南,面积约4096平方米。封土高3米,直径6米,墓前设有卷棚顶享堂三间,元代石虎、石羊、石翁仲各一对。野史亭又名青来轩,创建于元代,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修,东西宽144米,南北长171.7米,占地面积2.47万平方米。一进院落,中轴线上有大门、野史亭、正厅(青来轩),东西建有厢房。野史亭筑于高1.7米的高台上,六角攒尖顶,亭内正中有线刻元好问像,两侧有元好问亲笔书写的石碣2方。另墓地保存有元、明、清历代碑碣25通。
元好问(1190-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忻府区)人,金元时期著名诗人,曾任镇平、内乡、南阳县县令,后入朝为左司都事,编著有《壬辰杂编》等。
连寺沟墓地(第二批省保)
时代:商
地址:忻府区庄磨镇连寺沟村南
1966年在村南里许的羊圈坡发现青铜器5件,其中有铜爵1件、铜觚1件、鼎3件。铜器上无铭文或族徽等铭记,从造型和纹饰上判断属于商代。据记载,民国27年(1938年)在连寺沟村东约半里的牛子坪沟崖上也曾发现过同一类型的铜器,一部分铜器已遗失,一部分铜器建国后被太原文物商店收购,共5件,有铜鼎1件、铜瓿1件、铜1件、铜爵1件、铜簪1件。从这两个出土地点自然环境看,应属于墓葬随葬品,因没有经过考古发掘,墓葬形制、葬式及随葬品的位置、葬具等不甚清楚。从铜器纹饰和造型风格初步判断该墓时代为商代。
向阳遗址(第一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
地址:忻府区豆罗镇向阳村东500米处
遗址东西长800米,南北宽600米,1957年发现,未发掘。文化层堆积厚0.5-2.5米,包含有仰韶、龙山文化,以龙山文化为主,遗址有半地穴及白灰地面等。出土遗物有盆、罐等,陶片有红陶,灰陶、夹砂陶等。现被牧马河水冲刷一部分,余皆保存完整。
金洞寺 (第六批国保)
时代:宋至清
地址:忻府区合索乡西呼延村西1.5公里的山坡上
据寺内经幢铭文记载,始建于北宋元八年(1093年),明清时期进行修葺。寺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551平方米。两进四合院布局,依地形而建,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奶奶殿、文殊殿,西侧有转角殿、僧舍,东侧为普贤殿、三教殿。寺内转角殿为北宋元八年(1093年)建筑;文殊殿为明嘉靖七年(1558年)重建,两壁存明代壁画4.9平方米,其余均为清代建筑。
代县
时代:元
地址:代县人民政府院内
原为圆果寺中建筑,又称圆果寺塔,寺已毁,塔独存。阿育王塔为圆锥形,通高40米。台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高1.5米。塔建于台基中央。塔座平面圆形,砖砌,周长60米,作仰覆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四周刻有花饰、莲瓣和陀罗尼经。塔身为上肩略宽的圆形覆钵式,刹身为砖作相轮11层,刹顶为宝盖,中连极顶宝珠。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地震毁坏塔刹九尺余,二十三年(1694年)补修。是我国藏式塔中的佳作。
边靖楼(第五批国保)
时代:明
地址:代县县城十字街心
又名谯楼、鼓楼,是历史上以边靖楼为中心的古代州城长城险隘雁门关的重要依托和支撑点。为守望了敌、指挥作战之军事设施,有万里长城第一楼之美誉。据清《代州志》载:边靖楼建于明洪武(1374年)七年,成化七年(1471年)被焚,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均有维修,现存结构仍为明代遗构。
边靖楼坐北朝南,由高大的砖券门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木结构歇山顶楼身两部分组成。台基底平面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3.3米,高13.3米。中券门洞南北贯通。楼身通高26.7米。面宽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四周围廊,二层设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一层檐下不施斗,斗仅施於二三层上。二层檐柱之上施五踩双翘斗,三层檐下施五踩重昂。每层四周搭交形成上下重叠柱网布局,别具特色。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四周围廊用四柱。楼南第一层挂有“晋北形胜”四字牌匾;第三层挂有雍正十一年雁平兵备道唐豫诚立的横匾,上书“声闻四达”四个大字,匾高3米,长9米;第四层挂有道光二十七年知州陈鼎雯的横匾,草书“雁门第一楼”五个大字,匾高2.7米,长7.3米;楼北面第三层挂雍正十一年知州杨弘志立的高3米,长8米的巨匾,上书“威镇三关”四个大字。楼内设有楼梯,登梯可达顶层远眺,北望雁门,南腑滹沱。整座楼身结构精巧,气势宏伟。
长城雁门关段(含白草口长城)(第五批国保)
地址:代县城北20公里白草口雁门关村
又名西陉关,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内三关。据清乾隆《宁武府志》载,旧关在雁门山上,明洪武七年(1374年)移至今址。明万历二十五年(1579年)、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现存雁门关为明代所筑。
雁门关关城,周长1公里余,由关城、瓮城、围城三大部分组成。墙高10米,石座砖身,内为夯土,开门三重,即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即天险门,石座砖券,额匾书刻“天险”二字,门上有楼,为雁楼。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墙垣设垛口,门洞内原有板门一道,青石板铺路。雁门楼是驻守官兵巡察、了望、休息的场所。
代县文庙(第六批国保)
俗称杨家祠堂,创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是杨继业后代为祭拜杨继业夫妇暨杨氏后代英烈而建立的祠堂。祠堂坐北朝南,分为两进院落,中轴线依次有戏台、祠门、过厅、正殿;东西两侧对称分布有牌楼、石狮、旗杆,现存建筑、塑像多为明清遗物。
赵杲观(第三批省保)
地址:代县交口乡洪寺村东3公里的天台山
观创建于北魏,明成化、万历年间重修,清康熙年间增修。相传春秋末,赵襄子灭代,代君夫自杀,其余姬妾由丞相赵杲引护外逃,隐居天台山洞,后人纪念其功德,建祠祀奉,曰赵杲观。
观分南北两洞。现存北洞中正殿为明代,其余均为清代建筑。南洞名“自在庵”,系利用天然石窟,外部采用木结构修建而成。殿内塑有观音像、十八罗汉,以及观音老母救八难石刻画像8块。北洞较大,共分三院,随山就势依地形而建。一院为东西走向,有山门,北侧有佛殿、碑房;二院东南有二门,北侧有僧舍,西面有佛殿;三院南北走向,中轴线上为韦陀殿、正殿,东侧有东配殿,依山而建的五层楼,名日“朝阳洞”,西侧有西配殿、禅房。观外东南,半山腰中筑有三层楼阁,下悬20米铁索可攀。三层后倚山洞,前筑木构建筑。上层塑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中层塑关帝像。北面依山洞建殿三间,塑九仙女,殿阁外塑赵杲像。
东段景遗址(第二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至战国
地址:代县聂营镇东段景村东南100米处
遗址位于滹沱河南岸,未调查发掘。在遗址中部发现有墓葬,陪葬器物有陶罐、陶壶、陶鬲、陶豆、陶碗。陶器的陶质有夹沙灰陶、泥质灰陶、红陶。遗址中的遗迹有灰坑、陶窑。遗址东段发现四处灰坑,宽两米,深一米五。遗址中的遗物有大量的陶片、石器。石器多为磨制石器,有石斧、石铲、石刀。还有少量动物骨骸、牙齿等,纹饰多为粗、细绳纹、蓝纹、附加堆纹、三角棱纹等。
原平
遗址四面环山,平面呈长方形,城墙依山而建,沿城墙四周共建有六个瓮城,西面瓮城保存完好。瓮城平面呈半圆形。城内的建筑集中于城南,发现有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等。遗址断面发现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陶质以泥质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在城西北发现有大片墓地。
偏关县
时代:元、明、清
地址:偏关县天峰坪镇寺沟村
创建年代不详,寺院坐北朝南,北高南低,依地势而建,主要建筑有正殿、南殿、东西配殿、痘神庙、山神殿、文昌阁、关帝庙、地藏殿、罗汉殿、比丘庙等。其中南殿、正殿为元代遗构,余皆明清所建。
吴城遗址(第二批省保)
时代:新石器至汉
地址:偏关县东20公里吴城村北侧
又名“吴王城”,文化内涵包括庙底沟二期、龙山晚期、东周、秦、西汉。地表采集物有陶片、瓦和瓦当,可辨器型有罐、盆、鬲、瓮等,纹饰有篮纹、绳纹、方格纹和附加堆纹等。城周围有秦、汉时期墓地,出土物有铜镞、铜镜、印章、剑、弓盖帽、鼎、薰炉等。
宁武县
时代:明、清
地址:宁武县城西南70公里宁化乡宁化村
据史书记载:古城初建于隋,唐代以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开始向军事城堡演变。朝廷不时着重兵守卫,曾为山西“卧牛城”(忻州)的“犄角”之一,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式置宁化县。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宁化县升为宁化州。古城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后历代均有修葺。
汾阳宫遗址(第四批省保)
时代:隋
地址:宁武县余庄乡天池
汾阳宫筑于隋大业三年(607年),分外城、内城,环天池的建筑有亭、台、楼、阁等,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隋炀帝曾四度来此避暑游览。隋末,刘武周造反起兵,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将宫城焚毁,后再未修复。遗址主殿坐落在天池之南的老马沟东侧,长170米,宽140米,占地2万多平方米。柱基石直径一米左右。宫城遗址内随处可俯拾残砖断瓦,调查发现陶瓷残片及建筑构件等均为隋代遗物。
万佛寺(第三批省保)
地址:宁武县城关镇西关
又称万佛禅寺,背依万佛梁山,前临桑干河支流恢河。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又予扩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为明、清建筑风格。
寺坐北朝南,分前后两进院落,总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牌楼、山门、钟楼、过殿、正殿、毗卢殿、观音楼,左右为东西配殿、僧房。现存建筑除牌楼、钟楼在“文革”期间被拆除外,余皆保存完好。正殿为主体建筑,砖石混砌窑洞式无梁殿,宽16米、深8米、高10米,单檐硬山顶。殿前设卷棚抱厦,檐下置仿木构砖雕斗,门为石券式,殿顶琉璃瓦覆盖。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弥陀、文殊、菩贤等坐像。主尊佛后壁及左右小龛内立佛像数十尊,高约0.3米。毗卢殿为后院主殿,面宽三间,硬山顶。其后为观音楼,重檐楼阁式建筑,悬山顶,下层为砖砌窑洞式,上层四周设廊,周设栏杆,游人可凭栏远眺。寺内保存清碑数通。
宁化万佛洞
时代:明、清
地址:宁武县城西南50公里宁化村对面
据宁武县志记载,万佛洞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五台山显通寺高僧妙峰主持兴建,系人工依山崖开凿岩石而成。据说,明万历十九年,妙峰云游芦芽山,路经宁越山,见此间石壁耸立,浑然天成,气象不凡。遂萌凿洞立佛之念。当年开工,历时数载,于万历二十二年粉妆完毕。
万佛洞整体建筑于悬崖石壁之上。洞前有月台,台基内筑有四券洞,三洞为僧人的食宿之处,一处为攀万佛洞的券通道。主洞内呈方圆状,长宽高均约10米。正面佛龛有神像,据传铸于光绪年间,于宣统年间被盗。石洞四壁和顶部悬塑万尊石佛,故名“万佛洞”。这些石佛圣相天成,姿态各异。每尊高约五六寸,工法相当细腻。洞中两条支顶石柱与洞主体系整体结构,粗可两人合抱,石柱上彩绘有护法神像,仪态端庄,栩栩如生。主洞门外两侧石壁上凿两碑文言。南碑题头为“铭佛碑记”,北碑题头为“古今流芳”。石碑铭文清晰可辨,记述了万佛洞的兴建始末。主洞正面门楣上文书刻有“万佛洞”三个隐文言楷体大字,每字一米见方,字迹浑厚刚劲,远观分外醒目,周边雕有二龙戏珠和菊花浮雕。两侧石壁有对联一幅。左为“真空方广现森罗而不隐微毫”,右为“智海圆充合万象而不遗纤芥”,落款为“兴县石匠牛建位、牛绍礼、陕西石匠吴宗奇共刻,松鹤道人大立书”。整个建筑形式采用仿南北朝晚期石窟寺结构法,包括仿木石门框、天窗、匾联、撑洞柱、藻井等建筑构件,均为一次性整体刻就。
悬空村
地址:宁武县涔山乡五花山村
悬空村,原名“王化沟”,是深匿宁武林海中的一个小村庄。村庄居于半山腰上,顺崖就势而建,从谷底仰望,好似空中楼阁。整个村子面向峡谷,前半部分多以木柱支撑,悬空而建。在其前面加宽,铺就木板,便是村中唯一长约不到一公里的道路,形成了罕见的“空中栈道”景观。仿佛是一处现代的世外桃源景象。
石门悬棺
是长江以北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处崖葬群,极具考古研究价值。石门悬棺的悬葬方式大致可分为洞穴式、悬吊式、悬桩式、栈道式。


忻州是一座拥有上千年的古城,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先给大家说一个忻州境内著名的历史建筑,代县雁门关。这里曾经是边塞重镇,也是历代长城防线中的一个重要防区。
既然说到了忻州历史,那么忻州这个地名的由来就不得不提,相传刘邦当年曾率兵北上,在和匈奴抗战当中退守至忻定盆地突围赢得胜利,于是欣然大悦,取欣同音词“忻”。春秋时期,忻州也被正式划分为晋北地区。由于忻州的国土面积是山西省最大的地区,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也足以看出忻州的历史悠久。
此外,忻州还有不少历史名人,著名诗人元好问也是忻州人。大家熟知的历史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就是出自元好问之手。总的来说,忻州是一处风水宝地,这里人才辈出,而且在历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境内还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最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和雁门关!如果你热爱历史文化,一定要不要错过这里。
学习进行时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大战略决策以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秉持航天报国的理想和追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013年6月11日,习近平在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时指出。


忻州:“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竟是出自山西人之笔?
忻州是民俗文化的沃土,是全国闻名的“摔跤之乡”、“八音之乡”以及“民间绘画之乡”,这里还是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元好问、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傅山、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和薄一波的故乡。这些灿若星辰的名人中,最值得忻州人骄傲的文化名人还是金元两代的文坛领袖,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元好问。
元好问是鲜卑族人,祖姓是拓跋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鲜卑族实行汉化,姓氏全部改成汉姓,拓跋氏于是改成了元姓。宋代的时候,元家落户忻州。元好问7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吟诗作赋了。16岁的时候,他到太原应试,在过汾河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他看到有一位猎人捕获了两只大雁,其中一只大雁脱网而出,在空中盘旋长鸣,但是它却无法从猎人手中营救出它的伴侣,无望之下,竟然一头栽到地上殉情而亡。而网中的大雁则悲痛欲绝,不吃不喝,绝食而死。元好问被震撼了,他从猎人手中买下了死去的大雁,将这一对情侣埋葬在一起,取名为雁丘,并填词铭记,这就是名传千古的《摸鱼儿·雁丘辞》: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对家乡有着极深厚的感情,这在他的许多诗歌中都可以反映出来。他的足迹也踏便了忻州的名山胜水。石岭关下就是元好问的家乡——韩岩村, 韩岩村的东南面就是读书山,元好问在一首诗中骄傲写道:
岗头佛屋三二间,山势相连石岭关。
据说当年元好问在山上读书的时候,每到夜晚光线昏暗无法读书,元好问便想出一个办法,他在福田寺的墙上画了一个月亮,而这个月亮马上就放出明亮的光芒,他就可以借着月光读书了。从那天晚上开始,忻州人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象,每当晚上站在忻州城的南门外,都可以看到高高的系舟山上有二轮皓月当空悬挂,而我们诗中所指的佛屋就是福田寺,这一大胜景就叫做“东岩夜月”。
事事变迁,在元好问23岁的时候,蒙古大军袭击忻州,屠城十万多人,有一句诗这样记载:“敌军出境已余日,风吹城下血未干”。就是说敌人已经离开一个多月了,忻州城下遍地的血迹还历历在目,可见这次屠杀的惨烈。元好问的哥哥就是在这次屠杀中丧生的。元好问和母亲被迫从石岭关流亡到了河南,途中元好问把家乡人民流亡和守关将士枕戈待旦的景像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石岭关书所见》。
二十年后,金代灭亡,元好问和大批官员被俘。在狱中,他最想念的就是家乡,最想看到的就是家乡的石岭关。他在狱中写道:“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人眼暂明”。由于元好问名重一时,方世祖忽必烈派丞相耶律楚材说服元好问为元朝服务,但是元好问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被释放后,他在五十岁那年重回家乡,他在诗中说:
神京喋血竟生还,忍死重过石岭关。
正像诗中所说,元好问回到家乡并不是为了苟且偷生,他心中有一大愿望,那就是用自已手中的笔去记录金朝走过的历史,在自已的后半生,他用鲜血和泪水凝结成了集录金朝249位诗人作品的《中州集》和洋洋百万字的金代野史《壬辰杂编》。二十四十中的优秀作品《金史》就是在元好问《壬辰杂编》的基础上修编而成的。
元好问墓
元好问学问深邃,著述宏富,援引后进,在文化史和文学史上作出的不凡的贡献。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又是一位高明的文艺理论家。在金元文坛上居首屈一指的地位,即使至明清、堪与他伯仲者也难得一二,遂被他的学生、师友及后人尊称为“一代宗工”、“一代宗匠”。


貂蝉是怎么死的
貂蝉的八种下落
曾经耗费大量笔墨渲染貂蝉义举的罗贯中 ,对貂蝉“长安兵变”后的描述,始终着墨不多,三国演义上最后一次提到貂蝉的时候还是跟吕布一起在白门楼被曹操围困时,后来吕布兵败身死就没有说明了。在历史价值被榨干之后,她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抛弃。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问她的下落,继而任意虚构故事,以致其结局形成了“惨死”和“善终”两大系列。
“惨死系列”至少包含了四种不同的版本。
第一种版本是昆剧《斩慎斗貂》细述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斩首,其妻貂蝉被张飞转送给了关羽,但关羽拒绝受纳这位污点美女,怕其水性杨花,朝三暮四,难免为他人所玷污,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节,于是乘夜传唤貂蝉入帐,拔剑痛斩美人于灯下。
第二种版本是另一出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是说曹操欲以美色迷惑关羽,使其为自己效力,遣貂蝉前去引诱。貂蝉使出浑身解数,上下挑逗,关羽心如磐石,为了自己不受魅惑,杀死了貂蝉。
基于儒家文人的悉心改造,明代以来,貂蝉和关羽的形象,日益贴近士绅阶层的伦理标准。
第三种版本出自明剧《关公与貂蝉》,剧中的貂蝉向关羽痛说内心冤屈,详述其施展美人计为汉室除害的经历,赢得关羽的爱慕,但关羽决计为复兴汉室献身,貂蝉只好怀着满腔柔情自刎,以死来验证自身的政治贞操。
第四种版本陈述貂蝉在怜香惜玉的关羽庇护下逃走,削发为尼,曹操派人追捕,为使桃园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残杀的覆辙,貂蝉毅然触剑身亡,一缕幽怨的香魂,追随国家大义而去。
“善终系列”也有四个核心版本,
第一种版本则称貂蝉本是曹操送给董卓用来迷惑君主的一名美女,后来成为了董卓的侍婢,并挑拨吕布杀死了董卓,在“长安兵变”吕布败走后貂蝉又落入了李傕之手,再次挑拨李傕与郭汜自相残杀,在李傕被曹操击败后貂蝉最终回到了曹操身边。这一版本相对来说比较有历史依据。
第二种版本是貂蝉出家为尼,以佚名方式写下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贡献,最后在尼姑庵里寿终正寝。 《新三国演义》貂蝉(陈好饰)
第三种版本则宣称关羽不恋女色,护送貂蝉回到其故乡木耳村,而貂蝉则一直守节未嫁,终于熬成了一个贞烈老妪,被乡人建庙祭奠。为谋生和丰富群众文艺生活起见,貂蝉还组织戏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戏台,曾是该村的一个诱人景点。
第四种版本称貂蝉被关羽纳为小妾,并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后慢慢享用,不料自己兵败身死,可怜的貂蝉从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无主的村妇。
自杀说:在央视三国中貂蝉(陈红饰)在吕布杀死董卓后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当她被吕布发现时早已身亡了,在海外的日友空本三国志和横山光辉三国志这两部著名作品中貂蝉的结局和好孝瞎央视三国版的完全一样,董卓被杀死后自己的使命也就结束了,因此貂蝉选择了自杀。
最近有新闻称,某老人曾于成都北郊拾得一块古碑(年),其铭文约略为:貂蝉,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为国捐躯……随炎帝入蜀,葬于华阳县外北上涧横村黄土坡……这是有关貂蝉下落的最新证据,却无力证明任何东西。这里的“炎帝”,疑为“关帝”的讹记,公元年,清顺治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此后民间才会出现“关帝”的简称。成都发现的墓碑,最多只是清代好事者的伪作。貂蝉的下落,依旧是个不可索解的悬谜。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上一篇:运城风水
下一篇:临汾风水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