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又当识生死。生死者,言乎其取舍也。夫千里来龙,不过一席之地。倘非以生死别之,则何所决择哉。生死之说,非一端,大概有气者为生,无气者为死,
作者按:把生气理解为与死气对称之生气,非也。
脉活动者为生,粗硬者为死。(粗硬为死,非也。)龙势推左,则左为生,右为死。龙势推右者,则右为生,左为死。又有瘦中取肉,则瘦处死而肉处生。饱中取饥,则饥处生而饱处死。
如此之类,则人细推之,生则在所取,死则在所舍。取舍明而后穴法定,穴法定而后祸福应,若生死难辨,取舍何当,则非达造化矣。
作者按:生者取,死者舍,人人皆知。问题是不知道何谓“饱中取饥”是否吃饱了永远不吃。此比喻太牵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