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史记•天官书》:其日月所会之宫谓之月将,娵訾,亥也。降娄,戌也。大梁,酉也。实沉,申也。鹑首,未也。鹑火,午也。鹑尾,巳也,寿星,辰也,大火,卯也。析木,寅也。星杨,丑也。玄枵,子也。子曰神后,丑曰大吉,寅曰功会,卯曰太冲,辰曰天罡,巳曰太乙,午曰胜光,未曰小吉,申曰传送,酉曰从魁,戌曰河魁,亥曰登明。月建运天道而左旋,为天关。月交禀地道而右旋,为地轴。
正月雨水中气后二日躔亥,娵訾之次。
二月春分中气后二日躔戌,降娄之次。
三月谷雨中气后五日躔酉,大梁之次。
四月小满中气后六日躔申,实沉之次。
五月夏至中气后五日躔未,鹑首之次。
六月大暑中气后四日躔午,鹑火之次。
七月处署中气后五日躔巳,鹑尾之次。
八月秋分中气后八日躔辰,寿星之次。
九月霜降中气后九日躔卯,大火之次。
十月小雪中气后七日躔寅,析木之次。
十一月冬至中气后四日躔丑,星纪之次。
十二月冬至中气后六日躔子,玄枵之次。
所谓十二宫次,在地理术是方位的通称,次,是次第,在这里是指古人竖杆观日景因年月日时日影或月影逐次移动的位置,而此位置是依黄道或白道均分为十二个方位,这十二个方位就称之为十二宫次。一般都是指日影而不是指月影。
日影的十二宫次有两种:
一、依地球自转的十二宫次,即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日观午中这三个日影在冬至和夏至在地球公转所处位置差异的平均值而制定的,即是日昝上面的十二地支宫位。
二、依地球公转的十二宫次,即黄道十二宫次,是古人观日景自冬至日起到回复冬至日止逐日的日影纪录,因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在平面反映的一周天(三百六十五日余)日影也是椭圆形,把这个椭圆平均划分为十二段,也即是日晷上面的十二支宫位,称为十二宫次。
依地球自转的十二宫次和公转的十二宫次都是日晷的十二地支宫次,即中国罗盘的正针十二地支宫位,如何来反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十二宫次呢?
古人在观日影制造土圭以后,随着也就发现了北极星以及北斗七星,在白天有日照时,把土圭的中心杆竖起,观日影指向十二支宫某宫,同时观日影的长短,就可知是什么时辰,在夜间也可观月照及北斗星斗柄所指,也可知道是什么时辰。
地球公转的十二宫次,即黄道的十二宫次,也即是北斗星所指的十二宫次。就是所谓“太阳过宫”和“斗柄回寅”,就可以知道二十四气。本节所说的十二宫次,就是指的地球公转的十二宫次。这十二宫次,本是土圭十二地支的十二宫次。
一、娵訾十二宫次,本名为十二宫次,又名为十二神,即娵訾、降娄、大梁、实沉、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
二、神后十二宫,又名登明十二将,即:神后、大吉、功曹、太冲、天罡、太乙、腾光、小吉、传送、从魁、河魁。
三、实瓶十二宫,即实瓶、双鱼、白羊、金牛、阴阳、巨解、狮子、双女、天秤、天蝎、人马、磨蝎。
上述十二宫,有称为宫的,有称为神的,有称为将的,有称为天帝的,有称为天后的,明文规定是“日月所会之宫为月将”,指明了娵訾十二宫次。总的来说,都是先天十二支宫。
有左旋的有右旋的,《史记•天官书》是右旋娵訾十二将,《协纪》和《太玄经》是左旋娵訾十二神。有的躔这度,有的躔那度,都是从明代由日家渗入地理术的,谁也弄不清楚,谁也没有通过实践,坐在书房里臆造。“月本无光,丽日而明”,这是明代以前的古人所不知道的。
十二宫次对地理术来说,是毫无作用的,只能留在书库里作历史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