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二百四十分是郭杨曾新法地理术者,为严密准确分金,根据原杨筠松地理术二十八宿坐吉度而增设的,与平分六十龙,百二十分金同为一个目的。将二十四山每山平均划为十个等分,即每山划为十分,二十四山共计二百四十分。并以每山的正中,称为十分,左右自九分递增减为八七六五分,五分在相邻二山的界缝。即本山的九分是邻山的一分,八分是邻山的二分,七分是邻山的三分,六分是邻山的四分,五分是相邻二山的界缝。
二百四十分的分数,是标示二十四山每山生气的旺衰程度,十分为最旺,一分为最衰。以正针而言,取三七为九六冲和。以中针缝针而言,取二八为九六冲和,因此正针必须是三七分金,而中针缝针也必须是二八分金,才是二十八宿的吉度和吻合丙丁庚辛分金,否则,就是孤虚关煞。所以近代地理术者所谓“兼三分”是不合法的。
所谓兼前三七,兼后二八,这是一句很奥秘的话,我在第四章解释《天玉经》中已经说得很明白,只有少数郭杨曾地理者能弄清楚,近代地理术者是不可以理解的。因为这句话是从《天玉经》套出来的,没有把它说明,这也是郭杨曾地理秘传的奥秘,使局外人不可以理解。所谓前兼或兼前,是指正针。后兼或兼后,是指缝针。即是说正针是三七,缝针就是二八,也即是说正针兼前是三七,即是缝针(包括中针)兼后是二八。而不是正针前兼是三七,正针兼后是二八。
例如:正针前兼壬兼子,是七壬三子。在中针是子兼壬,是八子二壬。在缝针是壬兼亥。是八壬二亥。
正针后兼壬兼亥,是七壬三亥。在中针是壬兼子,是八壬二子。在缝针是亥兼壬,是八亥二壬。
正针前兼子兼癸,是七子三癸。在中针是癸兼子,是八癸二子。在缝针是子兼壬,是八子二壬。
由此看来,正针前兼,在中针和缝针是后兼,正针后兼,在中针和缝针是前兼。正针是三七分金,在中针缝针是二八分金。三七二八是共一条分金线,所以正针的三七,就是中针缝针的二八,所以三七、二八是一码事。
万伯韶分金诗说:“更加三七与二八,莫与时师说短长。”就是说明三七二八没有什么长或短。
自宋代起,所有近代地理术者,全都弄不清楚什么是三七二八分金,真正是笑话,还要著书立说,高谈什么地理术理论。
明代王彻莹、清代赵九峰的双山五行三合长生法,称为“兼三分”。中国罗盘盘面,那来的每山有两个三分呢?二十四山每宫十分,如果从右到左,兼后有一个三分,兼前那就是六七八九分,没有三分可兼。如果从左到右,那兼前有一个三分,兼后就没有三分了。又如果从每山的正中往两边排,相邻两山的界缝是五分,那更没有什么三分了。
《解定》认为三七分金不能迎合就加为二分金不能乘气,就减为三七分金,把三七、二八分用作加减,视为不相同的二线分金,那更是笑话。
《透解》说:“如甲子透地则本龙得四分之数,居中为主,左右添足三分,两足三兼四,凑成十分之数,都得七分在壬,三分在亥。”
不难理解,透地甲子龙是起于正针壬初,“本龙得四分之数”,透地六十甲子,均分二百四十分,每龙各得四分。“左右添足三分”,甲子分金四分加左三分,不错,是有七分在壬。右边添的三分,也不错,是在亥。但是不能称为七壬三亥,只能称为“甲子分金的七分在壬,三分在亥宫。”
又说:“如子山午向丙子分金,则本位分金得二分之数为主,左右各凑足四分,两个兼二凑成十分之数,却得八分在子,二分在壬,所以丙子分金为八子二壬。”
丙子分金得二分之数,一定是正针子宫下面百二十分金的丙子。左添四分是至庚子,右添四分是至癸亥。不错,是八分在子宫,二分在壬宫。也不能称为八子二壬。化了多少精力添足十分来找出三七与二八的数字,可是一在透地龙,一在百二十分金,都不是二百四十分的三七与二八。如果追问一句,透地龙戊子分金,那就五分在子,五分在壬,不是三七,而是五五分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