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安溪县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24 17:20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文化事业  
2019年末共有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总量24.5万册;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24个,村级文化室472个;博物馆1个;高甲剧团1个,演出场数109场,观众人数9.0万人次;影剧院1个,公益活动文艺演出45场,观众人数2.9万人次。  
年末全县有播送电台1个,电视台1个;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调频发射机3部,电视发射机5部;播送节目1套,电视节目1套;播送综合人口掩盖率为93.27%,电视综合人口掩盖率93.40%。全县有线电视用户179362户,有线播送电视传输干线总长7823公里。  
二、历史文化  
风行台湾、南洋的清水祖师信仰,即发源于此。其他安溪乡土神灵,亦颇受注重。  
安溪县的乌龙茶制造技艺(铁观音制造技艺)被列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头米粉亦有名。  
茶文化铁观音  
安溪产茶始于1725。安溪铁观音天下出名,安溪县的乌龙茶制造技艺(铁观音制造技艺)被列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溪是中国古老的茶区,铁观音境内生长着不少古老野生茶树,茶叶在蓝田,剑斗等地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高7米,树冠达3.2米,据专家考证,已有1000多年的树龄。安溪茶叶经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畅销海外。  
台湾乌龙茶由安溪传入,随着乌龙茶传入台湾,安溪的茶俗也传入台湾。以茶王赛、茶文化交流会等民间风俗增强与台湾同胞的交流往来,往常已成为安台加深联络和乡情的重要方式。  
安溪台湾妈祖文化基地  
安溪台湾妈祖文化基地项目总投资超越2亿元,规划建立妈祖文化留念馆、植物园、樱花林等主辅工程。  
安溪与台湾言语文化风俗相同,台湾茶叶与安溪铁观音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两岸有着深沉的茶缘,由茶缘演绎出来的茶文化,推进两岸乡亲的交流与协作。此外,安溪台湾妈祖文化基地的建立是对妈祖文化的传承与开展,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民俗文化  
安溪的民俗文化极为丰厚,除安溪高甲戏外,还有木偶戏、南音、茶歌对唱、宣扬音乐、民间舞蹈、水车阁、舞狮舞龙、彩灯、装阁、说书、灯猜等。这些丰厚多彩的民俗文化千百年来不断在民间盛行。  
在台湾地域,有供奉保生大帝的寺庙达400多座,供奉清水祖师寺庙达200多座,不少的宗祠、民居、地名与安溪外乡一样,成为沟通乡情、联络乡谊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数百万台胞心灵的栖息地和故乡文化的意味。  
四、安溪蓝印花布  
安溪蓝印花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是安溪古、近代最为提高的纺织品。蓝印花布采用安溪当地的自然蓝草染色,工艺简单:用油纸刻成所需求的镂空图案,以绿豆粉拌石灰浆漏印在白布上,放入蓝料桶中浸泡,最后在溪里漂洗净,晾干后便成了蓝印花布;花布图案题材普遍,多为人们对不祥的向往。  
五、安溪成珍桔红糕制造技艺  
清以前,安溪官桥一带居民逢节日喜庆便制造一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的糕点。成珍桔红糕的传统制造技艺,系家族式传承,清初至民国,均在安溪官桥赤岭大路街开展。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因钦差陈万策奉旨到安溪赈灾而有时机让雍正帝品味并赐名桔红糕。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林光武嗣孙林维扁对其加以精心改良,构成一套共同的手工制造技艺,其流程包括研磨、配制、切块三个局部。  
制造成珍桔红糕首先要选择优质糯米,放入25-50摄氏度温水(水温视时节气候而定)里浸泡5-10小时,洗净,每次取约30克糯米,伴水放进石磨眼,慢速推进石磨研磨成糯米浆,之后把糯米浆放进布袋里,滤出多余的水,使其变成干湿适度的糯米浆团。接下来把糯米浆团参加一定比例的花生油,翻拌平均,放进蒸笼里蒸熟,倒入瓷壶(一种特制的大瓷盆)中。白砂糖加鸡蛋(抽白砂糖的杂质)煮至寸丝,按白糖、糯米1/1.3的比例,把糖浆分3-4次倒入瓷壶中,与煮熟的糯米浆充沛拌揉,冷却至30摄氏度后,让其自然冷却。第二天,把调制好的糕桔红糕团,按规格请求,先切成片、后分条状,再切成小方块,最后平均地撒上一层经100目绢筛筛过的熟米粉,即为废品。  
成珍桔红糕传统手工技艺已传到国外,如今产品销售于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以其共同的风味著名海内外。  
六、竹编(安溪竹藤编)  
安溪县竹藤编工艺历史长久,早在唐末就曾经相当盛行。宋元时期,安溪竹藤编开端向乡村提高,而且工艺技术越来越精密美观,农具、茶具、生活用具中属于竹藤编的相当普遍,有篾箍、筛、笼、篱、笠、蓆、簾、桌椅、盘、筐、箱、斗箕、蒸笼、灯等14类四十多种种类。  
安溪竹藤编主要原料有毛竹、局部木料(如编织各色瓶的模具)和海南藤、龙须藤、猫儿藤、本地山藤,以及各色染色料、醇酸清油等。编织是竹藤编工艺品成型的主要工艺流程,其是在两向相互垂直的编织资料间互相作挑和压的交错中完成的,纵向的线条称之为“经”,横向的线条称之为“纬”,由此延伸变化无常的编织把戏来。编织在方式上有平面编织战争面编织两大类,在办法上有密编和疏编两种;密编的编线之间相扣较紧,不留空隙,而疏编则疏朗有致,并构成有规则的几何图纹。不同的编织办法产生出丰厚多彩的编织把戏:主要有十字编、人字编、六角编、螺旋编、圆面编、纹丝编这6类普通编织法和穿篾编、穿丝编、弹花、插筋、硬板花、花箍、结、画面编这8类特殊编织法,以及收束和夹口技法,可以呈现菱花、菊花、龟背、花眼、六角眼、硬板花、花箍、蝴蝶结、知了却、各色弹花、案花、各种动植物纹理,产品外型丰厚,颜色明快、淡雅清爽、精巧适用。  
安溪县的竹藤编织工艺,考究精致、美观、耐用,用处广的特性,所编织的各种竹藤器,从破篾破藤到编织的每个竹藤器,不管是瓶、盘、篮、盒、罐、盆套等做得非常精巧鲜活,就连小小的藤碟、花篮工艺上都考究精密、美观、坚固、耐用,深受大众喜欢。  
七、民间信俗(清水祖师信俗)  
清水祖师信俗发源于安溪清水岩,至今已传播900余年,流布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龙岩、南对等地,并辐射到广东潮汕地域、浙江平阳地域,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地域和国度,构成了一个信众人口逾1亿的“清水祖师信俗”文化圈。  
据民国十五年(1926)版《清水岩志》记载,清水祖师原名陈荣祖,自幼落发为僧,法号普足,又称麻章上人,为北宋名僧。据宋政和三年陈浩然撰《清水祖师本传》称:“麻章上人,道行精严,能打动天地”;他广造桥亭、多植竹木、祷佛弭灾,脚印远及汀、漳,享誉闽南。正是“祖师生前,德高道深,多行善事”,故其逝后,“百姓感恩,信奉为佛,香火旺盛”。每逢病疫,乡人必恭抬佛像,求师法除;每遇干旱,乡邻以致府县1,也必迎请佛像,祈雨驱灾。清水祖师被百姓赋予神秘颜色,奉为神灵,加以崇拜,并四次遭到宋廷敕封。  
清水祖师信俗历史长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于祭奠类的迎春绕境和卜签类的药签,其药签中包含有不可多得的中医药学问,颇具宗教、文化、科学研讨价值。同时,清水祖师信俗在闽台具有宏大的影响力,是两岸同胞联络的肉体纽带和桥梁,关于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战争统一具有特殊的作用。  
八、铁观音制造技艺  
铁观音,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属于乌龙茶类。  
福建安溪产茶历史长久,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因茶质特异,乌润坚固,繁重似铁,香韵形美,犹如观音,而得名铁观音。安溪铁观音传统制造技艺是我国一切茶类中最高超、精深、共同的制茶技艺。安溪茶农汲取了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分离安溪的实践,发明出一套“半发酵”共同的铁观音制茶工艺,并依据时节、气候、鲜叶等不同状况灵敏“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被茶叶界公以为“最高超的制茶工艺”,构成了我国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  
安溪铁观音制造技艺包括采摘、初制、精制三个局部。采摘工艺有采摘期、采摘规范和采摘技术。初制工艺起初工序比拟简单,地道用“脚揉手捻”人工操作,后来制造工序、机具逐步完善,至民国初期已构成一套较为完好的初制工艺流程,有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10道工序。精制工艺有筛分、拣剔、拼堆、烘焙、摊凉、包装6道工序。制造优质精品铁观音必需具备“天、地、人”三个要素。在整个制茶工艺中要依据时节、气候、鲜叶等不同状况灵敏控制“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灵敏控制各道工序中应留意的关键环节。  
铁观音废品依发酵水平和制造工艺,大致能够分幽香型、浓香型、陈香型等三大类型。  
幽香型铁观音:幽香型口感比拟油腻、舌尖略带微甜,幽香型铁观音颜色翠绿,汤水明澈,香气芬芳,花香明显,口味醇正。  
浓香型铁观音:浓香型口味醇厚、香气高长、比拟重回甘,是传统工艺炒制的茶叶经烘焙再加工而成产品。浓香型铁观音具有“香、浓、醇、甘”等特性,色泽乌亮,汤色金黄,香气纯粹、滋味厚重,相对幽香型而言,浓香型铁观音性温,有止渴生津、健脾暖胃等成效。  
陈香型铁观音:陈香型又称老茶或熟茶,由浓香型或幽香型铁观音经长时间贮存,并重复再加工而成,亦属半发酵茶叶。陈香型铁观音具有“厚、醇、润、软”等特性,表现为色泽漆黑,汤水浓郁,绵甜甘醇,沉香凝韵。其特质和口味接近普洱茶及红茶、黑茶,且有繁重的历史与文化沉淀。  
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种类名,铁观音独具“观音韵”,幽香雅韵,冲泡后有自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芬芳耐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除具有普通茶叶的保健功用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成效。  
2008年,乌龙茶制造技艺(铁观音制造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名录。  
九、安溪八社关帝信仰风俗  
安溪八社关帝信俗源于安溪县湖上乡盛富村境内铜锣寨上的铜锣庙,。据安溪湖上乡盛富村钟氏族谱及《铜锣庙志》载,民间相传八社中的举口村崇拜的关帝香炉飞往铜锣寨,百姓以为是关帝显圣,自寻圣地,于是就在铜锣寨上用石头砌成石龛奉祀关公,香火旺盛,乡人有求必应。后左近乡民出于祈求关公保境安民的共同愿望,建议结合铜锣寨四周社里组织盟社,八社先后纷繁响应,于明嘉靖辛亥年始建铜锣庙。结盟八社,一方有外患,八社群起而攻之,在保境安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八社关帝信俗阅历400多年的传承,几度废兴,但信众一直不绝,烧香朝拜,历久不衰。他们所盟订的一套规程终成风俗而代代相承。  
八社关帝信俗包括有除旧岁、祝来年、迎春节、佛头节、接头迎、巡境点灯、关帝圣诞节,元月十五晚举迎灯,五月十三为关帝祝寿,八月十五为关帝做中秋等,典仪严肃热烈,忠诚崇敬。八社关帝信俗活动中众多的民俗文艺阵头,中央乡土气息浓重,辇轿制造外型漂亮,精摹细琢,形象逼真,祭典活动严肃忠诚,关帝信俗活动文化内涵丰厚极具文化研讨价值,八社关帝信俗触及畲、汉两族群民共同的信仰,畲汉两族长期和睦共处,在海内外有严重影响,是港、澳、台胞,海外侨胞认祖归宗,民族认同的肉体纽带。同时铜锣庙历史文化遗产丰厚,自然景观漂亮,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八社关帝信俗的历史、文化及社会价值不可低估。  
十、安溪县春节风俗  
年前准备  
送灶神升天  
我国春节,普通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安溪县的祭灶活动于农历二十四举行。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担任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维护神而遭到崇拜。灶神,民间又称灶君,灶王爷,灶君菩萨等。关于灶神的信仰来源于古代社会对火的崇拜。古人置信与火有关的大神炎帝、祝融就是灶神并且以为灶王的神职是掌管人们的饮食。民以食为天,人们祭灶主要是为了感谢和颂扬灶神的功德。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元旦以来就不断留在家中,以维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四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典礼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依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而,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真实具有严重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傍晚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让灶王上天之前先甜甜嘴,因此能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掸尘扫房子  
送走灶神后,家家户户便开端掸尘扫房子。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意图是要把一切穷运、倒霉通通扫出门。每逢送走灶神后,人们就开端对家里停止全面细致的大扫除,处处弥漫着干洁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氛围。关于这个风俗,有个颇为诡异的故事:  
传说,古人以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迹,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阿谀、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惹事,把人世描绘得丑陋不堪。一朝一夕,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世几乎是个充溢罪恶的龌龊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世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疾速察明人世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以蜘蛛网为几号标于屋檐下。凡被做上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行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论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草除根。合理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觉察了他的行迹,大惊失色,赶忙找来各家灶王爷磋商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方法,于腊月二十四日送灶之日起,到元旦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需把房屋清扫得干洁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  
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吩咐,打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清扫得面目一新。等到王灵官元旦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聚会欢乐,人世美妙无比。王灵官找不到标明劣迹的记号,心中非常奇异,便赶回天上,将人世平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状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世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谢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端,直忙到大年夜。  
十一、安溪县结婚风俗  
安溪西坪迎亲局面:  
镜头一:迎亲队伍的轿头上绑着的两株产自安溪西坪高山的优质铁观音苗,这可是迎亲队伍中最有重量的嫁妆了;  
镜头二:迎亲队伍到了茶园,在这个茶园里面,接下来,新郎新娘互换茶苗,同时一同种下他们的同心茶;  
镜头三:新郎带着新娘下轿子,在停止正式拜堂之前,新郎跟新娘要停止一个十分重要的程序,就是拜面前这尊三米高的铁观音;  
镜头四:新郎新娘拜完高堂,新人敬献香茶。晚辈受茶,回赠红包压盅。  
安溪是著名的铁观音之乡,茶为媒,在茶乡无处不在。据县志记载,早在明清时期,随着安溪茶业的昌盛,茶就以一种特殊意义和特殊方式融入婚礼。婚前对歌成婚,是古代安溪茶乡的特殊习俗之一。男女青年或于茶园,或以安溪茶歌调对歌,表达爱意。婚前对歌、种同心茶这些都是拜堂之前必走的程序。而拜观音,据安溪铁观音第九代传人、茶民俗专家魏月德引见:“由于天赐神树铁观音,造福我们子孙后代,所以我们在结婚前要举行一个拜观音的典礼。”  
安溪茶婚俗比比皆是。除了这几个茶婚俗之外,在古代安溪婚俗中,婚前礼仪还有一道“办盘”的风俗,男女婚期既定,男家于婚期前若干日,要备齐聘金、礼盘到女家。礼品除鸡酒、猪腿、线面、糖品外,茶乡常常还要外加本地产的上好茶叶。  
婚宴之中,上几道菜后,新郎新娘要按席敬茶,此礼为“呷新娘茶”,也就是“见面茶”,让宾客与新娘谋得一面善,宾客茶后要念“四句”吉利话逗趣助兴,也因而产生了许多“婚俗茶谚”,如“喝茶吃甜,祝福新郎、新娘明年生后生”等。假设宾客有意开玩笑,不愿受茶时,新郎新娘不得生气或托故走开,要重复敬茗,直至宾客就饮。  
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子要谒公婆敬茶。新郎逐一启示称谓,新娘跟着“阿爹”、“阿娘”,敬献香茗。翁姑受茶,须送饰物压盅。其他家人也如是请茶压盅,至今习俗犹存。  
婚后一个月,古代安溪民间有“对月”的风俗,新娘子返回娘家拜见生身父母。待返回夫家时,娘家要有一件“带青”的礼物让新娘子带回,以示吉利。茶乡常常精选肥壮的茶苗让女儿带回栽种。乌龙茶中的又一极品“黄木炎”,便是当年嫁女王淡“对月”时带回扶植的特种名茶。  
这就是历经千百年的安溪茶婚俗,在中国民间婚俗中,茶历来是意味着纯真、高尚。从唐代开端,茶就作为高尚礼物随女子嫁出,到宋代,“吃茶”订婚风行一时。这以后,“吃茶”又成为男女求爱的别称,与茶有关的各种方式都是婚俗中不可或缺的。安溪茶婚俗阅历代传承,已成为独具特征的中央文化现象,更是安溪茶俗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局部。  
十二、安溪县丧葬风俗  
(一)“竖寿”、“张老”。  
(二)上厅边。  
(三)收殓:  
点脚尾烛、买路钱、枕头饭、脚尾饭。开斗书、报死。购备棺木衣衾。装殓(上水、雕虎、辞生、散手尾钱、带手尾钱、入殓、观殓)。送草(送脚尾)。孝灯、轿魂、公婆号、过山轿。收乌。  
(四)捧饭、拜乌:  
捧饭、散饭(烘炉火饭)。拜乌(金银钱、乌银、吊唁)。闭灵。  
(五)停柩:  
停柩(守棺脚)。漆棺。寄柩(湿厝、寄祠、清祠)。  
(六)开吊:  
讣闻(讣帖、公启片、讣告、公吊帖、行述、哀启)。护丧。灵堂(安龛、灵桌、九条、孝灯、寿钱、讣屏)。木主(填主)。志铭、铭旌(撰文、篆盖、书丹、刻字)。送赙仪。问丧。公吊(公祭、飨胙)。  
(七)做功德(超度):  
糊纸厝。拜忏、牵桩(拜血盆)。普施(献闹钹、打桌头城)。跑特赦。劝愿(解愿)。  
(八)出殡:  
孝服(头白、斩衰、齐衰、大功服、小功服、缌麻服)。宴棺夫。起棺。送葬。辞客。  
(九)下葬:  
土葬(点主)。火葬。  
(十)归虞(返主):  
接主。安位。安位桌(落山桌)。油饭。  
(十一)服丧:  
斩衰(丁忧)。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齐衰五月。齐衰三月。大功。小功。缌麻三月。  
(十二)祭奠:  
三天。七天。做十四日。做四十九日。做百日。做对年。节仔。孝初一、十五。做三年(除服)。做忌(娩忌、华诞忌、正忌、提金银)。岁时祭(巡风水、当交轮)。  
(十三)阴宅。  
风水(堪舆、给地、山主、墓米钱、挡伤、索埔、约饼、拾骸、官山、胡岸头)。墓制。  
(十四)异俗:  
引水魂。子孙桶。回民丧俗。基督教徒丧俗。  
旧时泉州重死甚于重生,丧葬仪礼迷信、奢侈,民间竟以此为骄傲,俗谚:“要吃要穿在苏杭二州,要死要葬在福建泉州”;或曰:“生要生在苏杭二州,死要葬在福建泉州”。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被视为德之本。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对以孝著称的门徒曾子说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但自古以来,权衡“孝”的普遍规范,主要是看其对父母“生育死葬”的态度,因而丧葬仪礼一开端,其孝亲的特征就非常显著。  
泉人迷信鬼神、注重风水的习尚由来已久。宋•《图经》曰:“泉人好佛法。”清•乾隆《泉州府志》引《惠安县志》曰:“丧事率僧道,鼓铙之声与哭泣竞,焚楮钱(冥资)以数十万计。”明•陈懋仁《泉南杂志》云:“泉俗最重堪舆,虽以己地营葬,邻家必严不相容。”《泉州府志》、《晋江县志》均载:“郭璞《葬经》,递相肄习,苟冀幸眠牛白鹤之祥。急者牙角交构,缓者拖延岁月。”  
侈费之风亦由来已久。清•乾隆《泉州府志•习俗》曰:“丧葬以俭薄为耻。”民国•《福建通志》引南宋•嘉定(1208~1224年)条例云:“民之有丧,富者侈费而违礼。”明•万历《泉州府志》云:“居丧之奠,广至亲宾。”清•乾隆《晋江县志》亦载:“居丧之奠,胪列豆笾,亲宾飨胙,不违醉饱。即乡村下屋,亦视兹为送死大事,以不能广至亲宾为羞。”  
究其缘由,一是与人们传统的灵魂不灭观念和佛教“转世再生”说的影响有关;二是在宗法社会里,葬礼是对死者身份、位置确实认,出殡典礼也是死者家族权力的一次大检阅,其社会意义大于个人意义。  
本资料参考陈仲瑾、陈泗东《泉州丧葬习俗记闻》(泉州市民政局、泉州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泉州旧习俗材料汇编,1985.10),整理泉州旧丧葬礼俗状况,以观其概。  
(一)“竖寿”、“张老”  
泉俗,人活过五十岁才谢世就不算“夭寿”。因而,有人在生前做过五十岁大寿之后,本人或子孙就为他(她)准备下“百年”之后要启用的棺木和寿衣。  
该棺木称“生寿”,因常竖立置放于厅角,又称“竖寿”,俗称“起大厝”。  
该寿衣称“张老衣裳”,“张”为张罗之意,“老”即泉人老人谢世的雅称。有人还在生前衣着照相纪念。寿衣在前清依死者身份而定,男则缨帽外套,女则凤冠霞披;民国时男多瓜皮帽、长衣马挂,女则披风衣裙。一概丧事物品,有店铺专卖。  
(二)上厅边  
泉俗凡己50岁或做“公(爷爷)妈(奶奶)辈”者,在病危临终之际,均要“上厅边”,即让其卧于本家或祖厝厅堂边由四块床板暂时搭成的简易床铺上,儿孙,媳妇都守候在旁,以待其寿终正寝。实践上是为了收殓便当。  
死者行将断气时,亲眷要边哭边为其改换寿衣,穿上鞋袜,动作要快,如迟至断气后,有“死者得不到”之嫌。  
万一病者“上厅边”后又渐渐康复起来,必需由病者本人下床,本人撤下那简易床铺的四块板,他人不能代劳。  
(三)收殓  
1.“点脚尾烛”、“买路钱”、“枕头饭”、“脚尾饭”。  
死者气绝之后,当即用其被单复盖躯体与面部,不能出面。亲属围尸恸哭,治丧即告开端。  
孝男出门,亲身上街买“缽”(烧纸钱的瓦盆),不得假手别人;除非孝男年幼或旅外未归,方由别人代之。孝男并自池旁、埂边或大路口拾取瓦片一片,盛泥土一堆,土上插香,置于尸体脚端处的地上,以示“人死入土为安”。  
尸旁地上铺草,亲属坐于草上号哭,死者之妻应分发。  
为让死者在冥冥之中走向光明,尸前点生油灯一盏,灼一支,留意不使熄灭,称“点脚尾烛”。  
尸亲边烧纸钱边哭叫:“给你买路走,买路过。”尸亲要不时地续香、燃烧纸钱(冥币),为死者前往阴间准备足够的“盘缠”,称“买路钱”。  
同时,在露天之处煮饭一盂、鸭蛋一粒,上插竹筷一双,供奉于尸体头边,名叫“枕头饭”;或供奉于尸体脚尾,称“脚尾饭”。  
尸前所列“枕头饭”和灯火油均为不祥之物,俗有迷信巫术害人称为“做寇”者,常以尸前灯火油(俗名“刺油”)为之。泼“刺油”与新婚夫妻,则以为可使其不和。见死人称为“见刺”,不得进入人家新婚的洞房及生孩子的产房。  
死人初气绝,要把家中的猫缚起来,泉人以为猫如从尸上跃过,会发作“尸变”,即“炸尸”。  
2.“开斗书”、“报死”。  
执事人等开具死者生死时日,请僧、道为其推算何时入殓,名叫“开斗书”。  
治丧之家在大门上挂上一块白布,或于原贴红联处掩盖白纸,通示周遭。分派执事人等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名曰“报死”。在外子女闻讯奔丧。  
“报死”者足不可进入人家大门,在门外高声喊叫,说完即索水漱口而回。漱口表示衤发除不祥。“报死”者常行路匆匆,故泉州人骂人行路匆忙者为“报死”。  
向姻戚报丧,尤要谨慎。我国古代多盛行族外婚,同姓不婚,因而联婚就成为增强部落、氏族、家族、各姓氏之间关系的极端重要的感情纽带。故《礼记•昏义》在记叙婚姻功用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合二姓之好”。但联婚的成果,常因一方的不幸逝世而产生曲折。在泉州,有的外家因疑心女儿在夫家受优待而寿终正寝(有的也确为事实),纠集人马前往亲家“吃人命”的事时有所闻。因而民间在为女性晚辈举行丧事时,非常留意姻亲关系,并构成了一些相应的风俗,这在新编的《安溪县志•习俗志》中有比拟细致的记载。  
3.购备棺木、衣衾。  
棺木有多种,价钱悬殊甚大。上者以四块杉木和头尾二小块制成,称为“全成板”;下底为二块兼并的,称“五合”;此外有“七合”,最下为薄木板钉成的“薄钉”。杉分永春杉、福州杉。普通除夭折、恶疾、赤贫外,常欲停柩,故棺木内部必需紧密封锁,漆补裂痕,谓之“打桶”。上等棺木内底多加木板一块,钻七孔如七星排列,名为“七星枋”。  
衣衾方面,寿衣以“重(件数)”计,衣、裤分开计算,夹衣算两重;少者七重,多者不等。皮服不能充用,死人之鞋亦不能用皮鞋。布被一条,称“水被”。死者盖面布一块必不可少,泉人骂人不顾廉耻即以“前世没盖面布”为词。至于生前备有“张老衣裳”者,则运用之。  
4.装殓。  
棺木抬到,孝男到门前跪泣迎接。接着,孝男年长者要手提新购小水桶,领全家孝眷到左近公用井汲水,回时任绳子拖地,到家门口,取水一碗置于烘炉烧,供尸体洗浴之用,余水倾倒门外阶前,称“上水”。  
有特地职业人员泉人称为“雕虎”者,为尸体沐浴穿戴毕,扶起坐于厅中交椅上,由道士或僧人作法,祭肴定额十二碗,名叫“辞生祭”。“辞生”或曰“事生”,义为“事死如生”。泉州骂人吃饭之恶语“辞生”,源本此义。  
死者足踏装有谷物、铜钱之斗,由道士或僧人帮其拿一些准备好的钱分发给子孙,名为“散手尾钱”。斗中之铜钱分由孝眷各结带一文于手,孝男用白带,其他用青带,名“带手尾钱”。  
所择时辰已到,“雕虎”将尸体装殓入棺,纳以石灰、碎纸(泉名“纸脚”)。如夫妻尚存其一,草席须割留一半;同时,要用小纸人一个(泉人称“代人”),纳在棺内,以代活人,否则怕伤及活的配偶。装殓时,凡生肖五行与死者相克者,即亲如孝男,均应逃避,以免犯“冲煞”。孕妇亦不得视人入殓,不得听到棺木钉錠的声音。  
安海一带,尸体入棺除纳以“纸脚”外,尚纳以火灰。当人一死,亲属向邻居依次分红线一条,意为向其讨火灰。邻居承受红线,即掬火灰一堆,以瓦片盛之放在门口。丧家回头时即沿门搜集火灰,用足踏之,以为纳棺之用。  
官绅大户人家,装殓时还请“观殓官”观殓。其义谓孝男惨遭大故,肉体纷乱,恐礼节忽略,故请有功名的人在场稽督。观殓时,“观殓官”公服排公案,孝男跪于案前,一切入殓之物,逐一列单,一人逐件唱过,“观殓官”朱笔逐一点过,孝男件件唱有,然后由“观殓官”批数句不祥语于己于人单后,即告礼毕。此单放入棺内。  
5.“送草”。  
装殓停当,盖上棺盖,钉上木錠。下錠时,子孙孝眷齐声喊:“进!进!进!”声震遐尔,以为进财之兆。  
孝男、孝女等随后将死者生前所用之药瓶、药炉、草席、碗筷等日常生活用品,送至路口、郊外或村外旷地焚化,俗称“送草”,或叫“送脚尾”。从前,各铺境“送草”之处均有定域,不得侵越;一旦侵越,即惹起铺境间纠葛。现时普通改在自家门行进行。  
丧殓已毕,外戚妇女返家,必给糖,以为留有余甜。回家时怕被鬼跟在后面,不得直接回家,路中要进入随意佛庙烧香,以为鬼不敢进佛庙,就不会在跟了。  
6.孝灯、轿魂、公婆号、过山轿。  
专备圆形白底青字的桌上灯笼一对,称“孝灯”。一边写姓,一边写“×代大父(或大母)”。旧时以男为准,有孙男者称“四代”,有曾孙男者称“五代”;今则男女对等,男孙、女孙、外孙一概计代。  
死者列有私謚,俗称“公婆号”。书写其官爵、年寿、代数、“公婆号”于红纸,称“轿魂”。殓毕奠后,以纸轿送魂,轿称“过山轿”。纸轿扶背后写有“张三、李四”之类姓名,欲为死者唤使。  
7.“收乌”。  
诸事既毕,由道士作法,用桃枝蘸水遍洒室内外,撒盐、米,以菜刀砍门限,俗称“收乌”(或于守灵完毕停止),意为祓凶驱邪。  
(四)捧饭、拜乌  
1.捧饭、散饭、烘炉火饭。  
殓后,家眷每日三餐在灵前敬饭举哀,叫“捧饭”。其日数以死者穿几重寿衣而定,如七重则七日。到期“散饭”。“散饭”时,须给女儿之家米龟红包、红枣灯一对、装热炭烘炉一个,俗称“烘炉火饭”。  
2.拜乌。  
七日内亲友陆续到门“拜乌”。  
亲友向丧家送赙仪,俗称“金银钱”;为区别于未来发丧出葬时的赙仪,此时的“金银钱”称“乌银”,数额普通较出葬时送的赙仪为少。  
丧家请其他亲友执事值日帮助接待和陪拜。灵前铺拜垫二重,上红下白。吊客入门,帏内孝眷举哀,陪者同客人至灵前。客人在拜垫上掀去红垫的一角,显露白色,方为合礼。红色为尊重客人,但红色为丧家所忌,客人也必需尊重丧家,故有此礼。  
吊客拜了一拜(过去拜以跪,后改为鞠躬),陪者不拜,意为恭辞;如客人再拜,陪者亦拜。拜毕起身,陪者高喊“谢步”或“谢拜”(对年高位尊者),孝男出帏免冠谢客。  
吊客临别,不辞而退,不得向丧主拜别,盖吊乃凶事也。  
3.闭灵。  
七日已过,丧家大门紧闭,正门贴黑纸,旁贴白纸墨书“闭灵”二字,停柩等候择日发丧做功德出葬。  
(五)停柩  
1.停柩。  
自古以来,殡期长短不一,停柩亦久暂不等,少则数天,多则数年、数十年,以至数百年。  
古代停柩视死者位置尊卑,有过特地规则。《礼记•玉制》曰:“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月而葬。”但后人对此礼制并未认真遵行。泉俗旧时停枢,“至有终身不葬或累世不葬,或子孙衰替忘夫处所,遂弃捐不葬者。悖礼伤义,无过于此”。如前留府埕明朝的七部棺,至抗打败利后才下葬,历时三百余年(参见《泉州人名录•留起春》);留府埕王姓,也有一部棺停了近百年始葬,被视为陋习。故早在明代,惠安知县叶春及即明令制止,并采取对停枢逾年不葬者治罪的严厉措施。  
解放后,停柩恶俗虽已根本消弭,但暂停三天成为惯例,少数也有七天者。  
柩普通停放在自家或祖厝大厅正中,置于“仙椅”(停柩之椅)上。若后代、旁支,则停在厅的右边。旧社会的妾,无权停柩。夭折、恶疾的,例不停柩,殓后即葬。  
如死者属高年或有位置的,子孙必于殓后停柩,晚上在棺旁铺草守夜,谓之“守棺脚”,至少首尾三天。  
停柩的缘由有四:  
一是事起仓促,暂时找地。虽有少数预作生圹的,但绝大多数必需死后才四出找寻坟地,破费时日。  
二是子孙在外,等候奔丧。自古至今,泉人外出营生者甚众,至远在海外,奔丧不易。  
三是礼俗延属,民风使然。晚辈一死,如不停柩而尽速下葬,乡里目为子孙不孝草草对付。迫于言论,只好多方张罗,照例停柩,以塞众口。  
四是惑于风水,想择佳穴。清•乾隆《晋江县志》云:“再世不葬,恬然安之,曰以俟卜吉。”  
2.漆棺。  
停柩在堂,必需漆棺。泉州城内系入殓前方雇人漆棺,膝之厚薄视欲停放时间久暂及丧家经济力气二定。石狮一带有漆好的棺木出卖。  
先用麻布褙封口,再用猪血混桐油石灰漆上,再重重加漆,多者至数十遍。棺木外普通漆朱红色,外装金点;棺头写金字,男为“福”字,女为“寿”字,边加蝙蝠等图案装饰;棺尾画上香炉烛台、童男童女持幡接引西方的图案,也有写上死者名衔的。  
漆棺还有五彩绘画花鸟人物以求美观的。  
3.寄柩。  
客死他方运棺回籍待葬的,不得进屋(泉俗称“进尸”,为凶事)。上者即在左近搭一间陋瓦屋或茅屋停柩,叫“湿厝”;普通寄柩于东门外东岳山之李公祠或佟公总督祠,称“寄祠”。  
李公祠为泉州公共停放棺木或骨罐之处,所寄棺木、骨罐甚多。一供必需停柩又不得停于自家屋内者之用,二供客死泉州的异乡人等候运棺回籍之用。有时势过境迁,子孙贫乏无力营葬,任棺木朽损,露尸见骨。每数十年,必有中央慈悲人士出而为之义葬,清算李公祠,泉人称为“清祠”。东岳山上之公塚,如“万善同归”之义塚,即是此类。  
(六)开吊  
停柩一段时间,诸事就绪,择日发丧开吊。  
1.讣闻。  
先期印发“讣帖”,遍告诸亲友。“讣帖”有繁、简两种,过去均有特地职业人士办理。  
简的由姻、世、谊、宗诸同人代告,其式:“×××令先尊(令先慈)××先生(孺人)于×年×月×日×时仙逝,择此×月×日安葬于×关外×山之麓,×刻启灵,我同人忝属挚交,务希于是日×时齐集×处,以便执绋,勿外是荷。”印于红纸,称“公启片”。  
繁的除“公启片”外,尚有孝男孝孙署名的讣告、公吊帖、行述、哀启等。还有的印上死者遗像、名人题唁的哀词合订一本,封面加名人题签,形如线装书,颇美观。  
讣闻上子孙如已故的,于名外加一黑框,以资区别。  
2.护丧。  
发丧必请一亲族晚辈名义上护理丧事,名曰“护丧”。如祖父(母)在而父(母)亡,必称“奉祖父(母)命发丧”;父亡母在,则称“奉慈命发丧”;父在母亡,父为“护丧”,不用另作声明。  
3.灵堂。  
讣闻发出时,灵堂也已根本准备就绪。  
把糊好之“纸厝”安放厅中,贴上死者名位,由道(僧)作法,名曰“安龛”。香案围以白色加麻布桌面,名曰“灵桌”。丧帏以全匹白布为之,名曰“九条”。  
大开中门,门悬橄榄形孝灯,门钉白纸钱。白纸钱亦称“寿钱”,男钉门左上角,女钉右上角;所钉之钉,男以竹钉,女以木钉。  
对门置一屏风,上贴“讣闻”全文,谓之“讣屏”。门旁贴“泣辞惠吊”四字。  
4.木主。  
泉州木主以侧柏木为上等,他种木材为下,分为素色和雕金环龙两种。素的以中间木纹形为山峰、峰多而正为贵。  
填写神主普通请绅士为之。“填主”字数有一定规纪,以“兴、旺、衰、微”四字为商,字数除四余一为“兴”,余二为“旺”,合于“兴隆”为佳,否则犯忌。外书朝代、官爵、名謚,或×代大父(大母);内书名讳、生卒年月日时。内字数合于“兴”,外字数也合于“兴”,内外两“兴”合一“旺”。  
男年五十以上称“考”,“考”者成也,已成事业也;女年五十以上称“妣”,“妣”者媲也,克媲父美也。“考”、“妣”上得加一“显”字。四十九岁内不得加“显”,而称“故”。男称公府或府君;女有官爵按品级称夫人、淑人等,无爵统称孺人。  
填时“神主”只写“神王”,备出殡时“点主”之用。“填主”已毕,木主以红布包扎,置于灵桌正中。丧家备甜鸡蛋、面线、红彩、糖为填主者添彩气。  
5.志铭、铭旌。  
志铭亦称“墓志铭”,近代已无人运用了。  
志铭请名人撰写,分撰文、篆盖、书丹三类。①作文章为“撰文”,内容主要为死者简历、行状、功劳,以及表示景仰怀念之意,可长可短。②在铭盖上题死者爵位、姓名,因多用篆字题写,称为“篆盖”。③写字的称“书丹”。丹者先用朱笔题写,以备刻字。  
志铭质料石(一种水成岩)、砖两种,过去砖石店有售。石的要刻字,过去以观东巷“石室居”技术最精,已绝传;砖的其形为二块方形之砖,对合而成,直接用墨笔写上。  
志铭记好、写好,用油纸包裹,外插金花一对,前写“光前”,后写“裕后”,于葬时归入圹内。石刻志铭亦有于刻竣后未入圹前刷拓分送世交亲戚者。  
铭旌以红布书写死者官爵姓名,先复于棺上,出葬时待用。  
6.送赙仪。  
亲友接到讣帖,视交情及资力,送丧家赙仪,丰俭不一。赙仪品种,现金、挽联、“轴布”(布帛贴字)、冥镪等。唯花圈为民国以后始用。冥镪以色纸制成四串合一吊,名“吊钱”。  
7.问丧。  
公吊之前,亲友陆续前往吊唁,谓之“问丧”,其礼式同“拜乌”。  
8.公吊。  
公吊日行公祭。  
公祭有主祭、陪祭、司仪、献香、献帛、献爵、读祭文诸执事。典礼开端,各执事就位,祭品逐个献毕,高诵祭文。祭文常书写于白纸或白布上,张挂于灵堂之右。  
祭毕,丧家备酒席宴请公祭诸客,醉饱而去,意为“飨胙”。  
(七)做功德  
请僧道做法事超度亡魂,泉人俗称“做功德”。超度一人名曰一“荐”。为死者自己“做功德”常要以先亡的晚辈为主荐,名叫“荐头”,以旧带新,所以做一次“功德”,最少二“荐”,多者数十荐。家中有死葬侨居地的华裔者,常常还同时举行“引水魂”典礼,招引亡魂还归故土,以完其叶落归根之遗愿。  
“做功德”范围大小不等。最简者名为“出山敬”,稍上为“对灵缴”(即一暝火光),繁者有午夜(即半日一夜)、一昼夜肃启(即一昼二夜)及两昼夜。最繁算旬,七日一旬,可三、五旬,最多至七旬(四十九日)。  
1.糊纸厝。  
“做功德”必糊有准备焚给亡魂寓居的纸厝,普通仿依旧式大厝,近代亦有糊洋楼花园的,花丽者价值千金。这种纸厝不只具有表面,即内部亦置有纸糊的小家具如床橱椅桌诸摆设,以及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小尊奴婢、猪牛六畜等。纸厝两旁各糊较大的男女纸俑二尊,分排左右,俗称“桌头女間”。近代还增加了纸糊的家电、轿车、飞机等。此外,还糊有金山银山,以为冥中资用。总之,死者生前享用的或希望可以享用的东西,尽量送上,具有似人世契据的证件向神前备案焚付亡魂管业。  
2.拜忏、牵桩。  
设神坛,僧尼挂三世尊佛像(道士挂三清像),唪经拜忏。亡人名书于一灵幡上,由孝男持幡在神前随仪礼拜。糊纸为转蓬之状,泉人称为“桩”,下纳一石臼,孝眷随僧(道)作法时牵转纸“桩”,名曰“牵桩”,意欲把亡魂从天堂中援挽出来。如死者为女性,因曾生育,迷信称死后会进血污之狱,故还特加“拜血盆”的超度。  
3.普施。  
泉俗每年农历七月举行“盂兰胜会”之普度,普度亦名普施,“做功德”也要普施,由僧(道)“坐座”设祭施食,布施众鬼。早时,还仿罗汉扮演“献闹钹”(详见《泉州民间音乐舞蹈•献闹钹》)、叠桌“打桌头城”(详见《泉州戏剧•打城戏》),以效目莲救母故事。后来,则直接请“嘉礼戏”(傀儡戏)演目莲救母节目,或请打城戏演目莲节目。  
为使亡魂有钱运用,要烧冥镪,动辄算“万”——纸镪一页算一百。冥镪数额以死者所属生肖,属某生肖该焚几冥镪,有一定规范。  
4.跑特赦。  
道士有“跑特赦”典礼,意为替亡灵向天上请准特赦令,持以急赴冥间宣布。跑时步伐队形交织复杂,颇具舞蹈方式。  
5.劝愿。  
“做功德”将完,为恐亡灵俗心未了,不忍谢世,还有“劝愿”(亦称“解愿”)一节。僧(道)一边作法,一边历举古今之人无不有死,讲故事,唱道情,诙谐百出,劝亡灵安心死去。闲人常喜围观,捧腹大笑,在悲痛氛围中平添一点笑声。  
“功德”已毕,燃烧纸厝,翌日出殡。  
(八)出殡  
1.孝服。  
从“做功德”开端,孝男、孝孙等就必需穿孝服;出殡时,死者的一切直系亲属则均须穿孝服。孝服形制,按与死者亲疏远近有所区别。  
亲属带孝,头冠白布,泉俗称为“头白”。为示区别,孝男多一小块青布,称“青头”;孝孙纯白,称“漂白”;外孙的“头白”多一小块红布,普通不戴在头上。  
孝服,没有“做功德”的以白布为之,“做功德”的外加麻服。腰间孝男缠麻带,其他为苧麻带。  
孝男足穿草鞋,女儿则就布鞋加缝白布或青布,儿媳鞋后加红布。外孙足穿便鞋。  
泉州民间所用丧服,与《明会典》所载相同,分为五服:  
一曰“斩衰”。死者之妻、子或长子已亡故长孙承重者,以致粗麻布为之,不缝下边。  
二曰“齐衰”。死者之夫、同胞兄弟、孙、胞侄、曾孙、玄孙,以稍细麻布(即苧麻)为之,缝下边。  
三曰“大功服”。死者之堂兄弟(即泉人所称“隔腹兄弟”)、堂侄,以粗熟布为之。  
四曰“小功服”。死者之从堂兄弟(即泉人所称“隔两腹兄弟”)、堂侄孙,以稍粗熟布为之。  
五曰“缌麻服”。死者之族兄弟(即泉人所称“五服内堂兄弟”)、族侄,以稍细熟布为之。  
2.宴棺夫。  
出殡之前,先宴抬棺之棺夫,吃时孝男跪地,向棺夫叩首。意为因祖先丧葬烦渎诸人,先行道劳。  
3.起棺。  
时辰已届,执绋的亲友齐集。鞭炮和开路宣扬响起,棺夫起棺出门,孝眷哭声大震,跪地哭送。  
旧社会的妾,出葬不得走正门。清•同治间,泉州市区镇抚巷人、探花黄貽楫,其母为两广总督黄宗汉侧室,死时貽楫未出身,出葬不得由正门,以后还是当作黄貽楫自己谢世,卧于其母棺上,方得由大门出(《泉州人名录•黄貽楫、黄宗汉》)。  
4.送葬。  
出殡行列的次第为:  
(1)前导。原以横彩一幅为前导,去时为蓝色,回时为红色;近改用纸牌写某某人出殡或归虞典礼。  
(2)白色、红色姓氏灯各一对。去时白灯在前,红灯在后;归时红灯在前,白灯在后。  
(3)灵幡和亲友应酬之各种物品随行。如丧轴多者,必抬丧轴随行。有人沿途分发纸钱,过桥时放“金纸”,意为沿途向土地公、桥头将军买路而过。  
(4)开道鼓乐,俗称“大宣扬”。  
(5)铭旌。请武职官员骑马后护,称“督铭旌”。  
(6)鼓乐。有十音、钹鼓、洋乐之类。还有妆人队伍,沿途边歌边舞,冉冉而进,自数阵至数十阵化装扮演,肃哀与“闹热”共存,悲喜难分,这或许是人们把高寿者去逝的丧事称为“喜丧”所需求的一种特殊气氛。把人生最大的悲事死亡和人生最大的喜事结婚,均视为“喜事”,并习气把这两件性质截然不同的事扯在一同,合称“红白喜事”,这确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共同现象。  
(7)魂轿二顶,一放死者像片,一放死者神主。魂轿泉州称为“主亭”,通常为已出嫁女儿出份的。  
(8)僧(道)沿道引魂。  
(9)执绋亲友行列行于棺前,即古挽“车而”之意。拟祀后土、点主的绅士,或坐轿随送葬行列而行,或迳往墓地等候。  
(10)棺木及孝眷。  
棺木上复“棺罩”——《礼记》称为“车青”,疏曰:“‘车青’,载柩之车,上复饰象宫室也。”泉州“棺罩”有布、纸两种,布者系租用,纸者为女婿糊赠,到幕地葬后燃烧。  
棺夫通常为八人,最多至三十二人,一人称一车。棺夫途中要息肩休息时,不得停棺于人家门前,须停在公共场所如寺庙、厕所之前。  
孝男等披麻带孝,足穿草鞋,手持“孝杖”(以竹杆糊纸为之,孝男用白色,其他用蓝色),扶“车而”而行。孝男涕泪满面,不得擦抹。  
子孙众多者,“棺罩”前头设一纸龙头,向前拉出两块白布条,孝眷挽布条而行,泉俗称为“拔龙须”。“龙须”最前两人为女婿或姪婿、孙婿,称为“龙目”。  
孝眷披麻带孝,不得随意进入他人房子。出殡行列非由大路而由小路进入乡村住屋聚居地,要停鼓乐,孝眷脱下孝冠,才可经过。孝男对人行礼,必需免冠。否则为大不敬。  
(11)鼓乐一阵“棺后吹”。  
(12)灵棺经过时,有交情的人家于自家门口排香案,举行路祭,孝男要叩谢并送其红布一块。  
5.辞客。  
行列既出城门,停棺于路,设拜垫,送葬客人普通到此向灵棺行礼后散归,称“辞客”。客人欲否送到墓地,视各人交情而定。  
(九)下葬  
1、土葬  
棺木抵达墓地,按择定时辰入穴,纳铭旌、志铭等于墓内,祭棺头,复土,孝男以裾掬土一抔绕墓一周,检留一小块土地。  
先祀后土。古代丧葬,下葬处要埋下“买地券”,标明墓地四至,写上道教咒语,并于墓地树石碑,上刻“土地神”(即土地公)三个大字。今此葬俗已演化为树“后土”石碑。  
如合葬双圹,一人先死已“拾骸”,一人后死将以棺木葬者,已“拾骸”的不能用瓦罐(泉人称“黄金”),要改用小型棺木为“骸棺”,两个棺木合葬。所谓五行金克木,“黄金”与棺木相克也。  
再由点主官“点主”。“点主”为泉州大户人家丧葬时的要事,“点主官”请绅士担任。“点主”时,孝男抱“木主”向东跪,“点主官”先用朱笔,举向太阳(意为“指日高升”),“点主官”张口呼气,孝男等皆张口呼气(意为“取生人阳气”),然后取银朱或鸡冠血(皆为“借阳气”之意)在“木主”“王”字上头下笔一点,点“王”为“主”,再盖以墨笔(盖墨笔的典礼同前)。红笔点完即投弃,墨笔则长期保存。  
泉州城内的“点主官”直接至墓地“点主”,点完即回。南门外深沪一带,“点主官”要随归虞于行列中坐轿而回。安海的“点主官”,归虞时要下轿步行。  
礼毕,孝男奉神主升魂轿,至此“出山”毕。  
2、火葬  
泉州古代葬俗,以土葬为多,但早在宋代,泉州号称“泉南佛国”,民间贫屡之家,火葬有所盛行。故嘉定条例谓:“贫者火化而伤恩。”明、清以来,惟僧尼和佛教徒为之,其他无有也。所谓佛教徒,有五类:  
①“吃长菜”。即在家奉佛,长期茹斋。  
②“吃早斋”。即早餐不食荤。  
③“吃观音斋”。即逢三、六、九月观音华诞,全月茹斋。  
④“吃三六九斋”。即每月逢三、六、九日吃斋。  
⑤“吃倒床斋”。即卧病临终前数日才吃斋。  
新中国成立后,治丧从简,泉州市区在60年代停止殡葬变革,改行火葬,其后逐渐推行。  
(十)归虞(返主)  
落棺葬毕归虞,泉俗称“返主”。  
将近家门,女眷捧红米丸、面线、碗糕等,到本铺与他铺接壤处哭接,称“接主”。  
孝男奉神主入家安顿于厅上,酒菜祭奠,泉俗称“安位”,既所谓“衬庙之礼”。  
“安位”后丧家宴请送殡者,吃“安位桌”,亦称“落(下)山桌”,即“飨胙”之意,吃完而散。  
是日厅中原放棺木之处放斗一个,插大秤一支,用以镇邪。  
“安位”后分给亲邻咸饭,名曰“油饭”。泉州城内对同样的咸饭,生子喜事称“邑饭”,丧葬“安位”称“油饭”,不容混杂。一切分给亲友之物,大约与收殓时相同而加丰些。  
(十一)服丧  
泉俗服丧,按其与死者亲疏而有差异,共分为八种:  
1.“斩衰”。  
死者之妻、子或长子已亡故长孙承重者,须“礼尽三年”,实践只要二十四个月。孝男百日内不得剃发。未除服前新年不贴红联,帖水红色或绿色联,辞句亦与普通春联异,作哀伤之词,如“望云思亲”之类。  
古代父、母丧亡称“丁忧”,“丁忧”服丧期间,不得赴试,不得任官;已任官的,要辞职回乡为父、母守制;如确因政局需求,经皇帝御批不准辞职而继续留任的,称“夺情”;其“丁忧”二十四个月,外加礻覃服三个月,计服丧二十七个月(不计闰月),才为除服。  
2.“齐衰杖期”  
死者之夫,为妻服丧一年,称“期年服”。  
3.“齐衰不杖期”。  
死者之同胞兄弟、孙、胞侄,服丧一年,称“期年服”。  
4.“齐衰五月”。  
死者之曾孙,服丧五个月。  
5.“齐衰三月”。  
死者之玄孙,服丧三个月。  
6.“大功”。  
死者之堂兄弟(即泉人所称“隔腹兄弟”)、堂侄,服丧九个月。  
7.“小功”。  
死者之从堂兄弟(即泉人所称“隔两腹兄弟”)、堂侄孙,服丧五个月。  
8.“缌麻三月”。  
死者之族兄弟(即泉人所称“五服内堂兄弟”)、族侄,服丧三个月。  
(十二)祭奠  
葬后第三天,孝男、孝眷和亲属前往墓地探墓,在墓旁“后土”前和墓前分别祭奠。  
葬毕七天内,每日均要由女眷于早、午、昏三次奠祭死者之灵,啼哭哀念,早称“捧茶”,午、昏称“捧饭”。  
死后至第十四日、四十九日(迷信以为死者七旬归魂)、百日、周年,分别祭奠如仪,称为“做十四日”、“做四十九日”、“做百日”、“做对年”。“做对年”古称“小祥”。  
三年(两周年)除服前逢岁时节日,提早一日单独祭奠,称为“节仔”。逢农历初一、十五,早上敬汤茶饭菜,由女眷哭祭,称“孝初一、十五”,直至撤奠。  
满二十四个月(两周年),亦祭奠如仪,称为“做三年”(三年系首尾计算),古称“大祥”。届时除服从吉,门贴新红联,俗称贴“三年联”。如治丧期间没“做功德”的,要在这时补做,否则以为孝道未尽,死者灵魂难以超升。  
“做忌”:“做三年”除服后,每逢死者华诞要做“娩忌”,即“华诞忌”;卒日做“正忌”。普通人们比拟注重“正忌”。女儿、外孙于“做忌”日归宁,具金楮,分四祭品,称“提金银”,年年如此,有数十百年不时者,俗语“三代外孙抱桌脚”。  
泉人扫墓,多于清明节前后十天行之,叫“巡风水”或“眉墓”。届时子孙以朱笔摹墓碑上红字,献纸钱,祭奠;因怕年久墓凐,还须陪土。另外,在春节、中元、冬至等岁时节日,也有祭奠之礼俗(参见《泉州岁时记》)。  
时期既远,就不再“做忌”,归于岁时节日一并祭之。对开基始祖,或置有祭产的,历时虽久,因有生息,由各房子孙轮值“做忌”,全族飨胙,称“当交轮”。其祭产资财众多的,“当交轮”不但免贴,反有剩余,子孙视为生财之道。  
(十三)阴宅  
1、风水  
风水以住屋为阳宅,坟墓为阴宅。  
尸体葬之高阜向阳之地,以免受湿受寒,亦符合道理。但汉代以后,阴阳五行之说盛行,风水堪舆之说遂起。泉州地处丘陵,山水众多,地势各异,宋、元以降,交通兴旺,中央富庶,风水迷信蔚为习尚。堪舆之术,以“天地人”三元相地,江西人尤精;又有以“天地人时”四维为人相地的。  
富者选择墓地,甚为考究,有历时数十年花钱甚多,请风水先生在家特地相地的,因而形成停柩多年。泉州诸山都有葬墓,取其山环水抱、地脉郁结,点穴而葬。民间所传的名穴,如东门外宋•梁克家的“五虎朝金狮”、明•江夏侯周德兴的绝地“剪刀芙蓉”、西门外黄姓的“狗尿绥”等。至今荒山野谷间残存的石人翁仲,即当年达官贵人的墓地。  
择墓地已定,向业主购置,称为“给地”,过银立契为据。年年给“山主”(原业主或该地乡民)一些“墓米钱”,让其代为照看坟墓。泉州因墓地发作争论是常事,称“挡伤”。明•陈懋仁《泉南杂志》载:“虽以己地营葬,邻家必严不相容。”明•万历《泉州府志•习俗志》载:“风水之说,惑人尤深。郭璞《葬经》,递相肄习,苟冀幸眠牛白鹤之祥。急者牙角交构,缓者拖延岁月。更有近山大姓,恃辖负嵎,凡遇人家葬坟,辄行阻止,得赂乃已,名曰‘索埔’。人家扫坟,群索祭物,名曰‘约饼’,更顽薄之至也。”  
墓葬之后,如家中发作凶事,常归咎于风水不佳,故有既葬而迁的。特别是,泉州有“拾骸”习俗,棺木掩埋若干年(普通须过七年),其子孙必开穴把骨骸拾出,用“烟结棉”包裹,纳于瓦罐中,就原穴再葬;该瓦罐泉人称为“黄金”。每逢润月之年,除不得已外,普通不“拾骸”,不迁葬,不修理坟墓。  
贫者无所谓风水,墓地丛集东门凤凰山(俗称东岳山),不用“给地”。东岳山成为公共坟地,唐时已有,宋、元且杂有外国人坟墓。明•万历年间(十六世纪),东岳山丛葬已颇可观。如明•陈懋仁《泉南杂志》载:“泉之东门外有官山,周数里,为贫家葬瓦棺处。葬如棋布,无着脚处。”明•王世懋《闽部疏》亦云:“去城东北五里,累累诸坟,本漏泽也,而名曰官山。”城内贫家或夭折小孩,也多葬于旧城墙下荒地,各城门外均有,俗称“胡岸头”。乡间贫家,多就本乡闲地葬之。  
2、墓制  
墓制代有规则。  
明清时期,庶民坟墓最大不能超越方十八步。贫者开地为穴,不营圹。富者用砖圹、三合土圹,大小不一。近代殉葬冥器较少,摆冥器、纳墓志铭之处系在圹前,泉人称为“圹志厅”,讹称“孔子厅”。  
墓圹有独葬、合葬、群葬三种。合葬多为夫妻,筑双圹中隔以砖土;一人先卒先葬,后卒后葬的只需上面揭开复石,并无妨碍先葬的。群葬为全家葬在一同,泉州稀有。  
不管独葬、合葬,墓上复以土,或复以木板加灰土、石板加灰土。幕建筑甚坚,普通人家也要“做灰”,即筑之以灰,上者以三合土,巩固的至拌以糯米、糖汁,或以石筑成,近代常用洋灰(水泥)者。  
墓碑刻石为之,有长方形、半月形等,半月形墓碑他处稀有。有书官爵的,但通常只录族望姓氏,如“××(族望)×氏祖坟”、“××(族望)先考(妣)××(名字)×公(妈)佳城(之墓”、之坟、封茔)”。族望如吴姓称“延陵”,王姓称“开闽”等,流派甚多,项目各异,难以详列。泉人以“封茔”为官绅墓的专称,无职不得称,不容混杂;其实“封”义为封固,本与官绅无涉,以讹传讹而已。  
墓前有石狮子、石栏杆分列左右,俗称“墓脚墓手”,其大小范围以“缴”、“送”计算。墓旁立石碑,刻“后土”二字,俗称“土地公碑”。官绅墓前列有刻明功名如“戊戍进士”之类的小石碑以代旗杆,俗称“旗杆夹牌”。  
(十四)异俗  
1、引水魂  
华裔客死南洋,除富人能运柩返国外,普通均就侨居地安葬。尸体虽不能正首丘,而灵魂必需回家,故泉州有“引水魂”之俗。  
“引魂”状况与“返主”差不多,惟先日放纸船一只于溪滨(新桥或浮桥),再将由外寄回的死者衣服一袭,插在竹竿植于水中,引魂时把衣服拉回,即以为魂已回归,开端归虞。  
2、子孙桶  
泉俗,子孙众多之年高妇女死亡,其生前大、小便运用之“尿桶”,子孙常加珍藏,称“子孙桶”以留念身所由出。  
3、回民丧俗  
回民死亡称“归真”,普通是早亡午葬,夜死晨埋,停尸不过三天。  
出殡需请阿訇掌管葬礼,为亡人祷告。出殡典礼简单安静,不用鼓乐吹打。  
墓葬不用棺,古代用四块大石板围成墓坑,近代是用“太兴红砖”砌生长方形墓坑。  
尸体下坑后,脸部须朝西,以示从此永朝圣地麦加,然后盖上石板七块,密缝堆上灰土即告葬毕。  
4、基督教徒丧俗  
基督教徒逝世,需由牧师、教友为其“安息荣归”祷告,出殡典礼俭朴盛大,且有众多教友送葬。  
十三、安溪县饮食风俗与特产  
1、湖头米粉  
湖头米粉,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特产,中国国度天文标志产品。湖头米粉以优质大米为原料,配用五阆山下自然矿泉水,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质量上乘,晶莹半透明,熟粉细腻柔韧、不黏糊、幽香可口,炒、煮口感具佳。  
2、虎邱手工面线  
泉州人的餐桌上经常可见面线。传统的手工面线,以其久煮不烂,吃起来有韧性、咸香、口感好而深受市民喜欢。由于要经过揉面团、抽面、拉面、甩面、摺面、晒面等工序,所以,手工制造的面线韧度强,煮起来不易糊掉,虎邱的手工面线在整个泉州都很有名气,是很多人选择的伴手礼。  
3、湖头白粿  
白粿又叫“糍”,选用质优黏性高的上等白香米为原料,经洗净渗透,放进蒸笼里蒸透,然后倒进石臼里用手工舂,每臼要舂数千下,直到饭粒全部匀化,取出捏成富有韧性而不粘手的大糍团,再用雕花的圆形糍模印压成一块块圆形的白粿,柔韧可口,不粘口牙。白粿在安溪各地都有消费,尤以湖头产的质量最优,故有“湖头白粿”之称。  
4、湖头鸡卷  
鸡卷是安溪湖头的一道中央名小吃,以上等的农家猪肉,配以地瓜粉、海产、葱头及食品配料,再用猪内脏“网纱油”作皮卷成,具有香酥味美的特性,沾上醋和香菜吃起来滋味更鲜美。传说此菜名系康熙皇帝所赐,是“皇廷名菜”。  
5、莲兜美豆干  
莲兜美豆干产于官桥镇莲兜美村,至今已约有200年的历史。莲兜美豆干历来以家庭作坊为主,属民间传统工艺,技艺共同,制造精巧,质量优良,久负盛名。其产品形方块状,色浅黄或白,质地细韧,用手将其捏紧不会断裂,放开后恢恢复状,掰开时其组织像鸡肉丝状,品味时像吃鸡肫一样,香韧可口,百嚼不厌。  
6、芋包  
芋包的皮由白米和芋头按恰当的比例做成。制造时先将芋头磨烂,拌上白米浆,参加调味品,用勺子将浆舀进蒸笼里作底,放上馅(馅普通用肉、葱头、炒花生等调制而成),再用浆盖上面,文火蒸熟,便成了中心凸起、香润可口、风味共同的芋包了。  
7、咸笋包  
咸笋包皮的制法为先将糯米磨成浆,放进细布袋中压去水分。另选野菜紫菊,煮熟捞出压干舂匀,再和糯米泥、红糖搓捏平均,用手捏成团后压扁,包上笋和肉泥等,底部垫上一小块粽叶,放在蒸笼里蒸熟。在外表抹上少许葱油,即可食用,香气扑鼻,咸香软韧,冷热可食,实为佳品。  
8、“成珍”牌桔红糕  
“成珍”桔红糕配方共同,选料严厉,制造讲究。其主要原料是选用上等糯米、植物油、白砂糖、淀粉等,辅以其它配料,经精深加工制造而成。该产品色泽雪白,质地细嫩而富有弹性,甜美爽口而不粘齿,风味共同,营养丰厚,老幼皆宜。佐以名茶,捐赠亲友,皆为上品,深受人们的喜欢。  
9、铁观音  
原产于安溪西坪镇,系乌龙茶中之极品。其条索紧结繁重,茶汤金黄亮堂,香气芬芳悠长,滋味醇厚甘鲜,被评为全国名茶和世界名茶。  
10、黄金桂(黄旦)  
原产于安溪虎邱美庄村,是乌龙茶中作风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极品,具有“一早二香”的共同质量,1985年被评为全国名茶。  
11、本山  
原产于安溪西坪镇,与铁观音近亲,但生长势与顺应性均比铁观音强,成茶质量好的与铁观音相近似。  
12、毛蟹  
原产于安溪大坪乡,顺应性广,抗逆性强,易于栽培,产量较高,外形条索紧结,嫩叶尾部多白毫,内质香气高傲,深受消费者喜爱。  
13、梅占  
原产于安溪芦田镇,顺应性广,产量较高,在不同产地能适制各种茶类。制红、绿茶香高味醇;制乌龙茶香味共同,质量优秀。  
14、大叶乌龙  
原产于安溪长坑珊屏,顺应性广,抗逆性强,根系兴旺,耐旱耐寒,抗病虫害才能强,产量高,质量好,深受消费者喜欢。  
十四、名人  
詹敦仁:安溪首任县令,追封靖惠侯。先世河南光州固始人。  
詹仰庇(1534~1604)明泉州安溪祥华乡多卿人,父詹源,弘治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云南按察司副使。  
李光地(1642~1718)湖头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陈万策(1674~1724)崇信里(今祥华乡珍山村)人,清著名数学家。著《四书制义》等。  
谢宸荃(生卒年不详)直隶安肃进士,授安溪令,留心民瘼,整饬有方,勇往任事。  
官献瑶(1703~1782)长坑福春人,授翰林院修撰、提督粤西学政、陕甘学政等,著有《读易偶记》等。  
王瑞璧(1904~1998年),安溪县解放前最后一任县长,新加坡著名书法家、教育家。  
陈沼涛(1917~2007)祖籍祥华乡珍山村,生于台北,热心家乡文教事业。  
莫耶(1918~1986)女,原姓陈,金谷镇人,作家,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反动歌曲《延安颂》词作者。  
林梧桐(1918~2007)原籍蓬莱镇,马来西亚云顶度假旅游胜地开创人,慈悲家,雪兰莪安溪会馆会长。  
林降祥(1915~)龙门镇人,中国侨联办公室副主任,联络部担任人。  
林福星(1918~)官桥莲美人。上海市闸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林如鹏(1968~)官桥赤岭人,博士;现任暨南大学副校长,新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庄希泉(1888-1988)龙门镇人,第二届中华全国归国华裔结合会主席。  
庄炎林(1921~)龙门镇人,第四届中华全国归国华裔结合会主席。  
林军,印尼归侨,第七届中华全国归国华裔结合会主席。  
李尚大(1920~2008)湖头镇人,印尼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主席,著名实业家、社会慈悲家。  
施金城(1925~)原籍龙门镇,印尼实业家,新加坡安溪会馆声誉主席,香港安溪同乡会声誉会长。为家乡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捐建培文师范学校,被誉为安溪当代的“陈嘉庚”。  
李陆大(1926~2006年)湖头人,新加坡著名实业家、慈悲家。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1980年发现的“3609号”小行星命名为“李陆大星”。  
唐裕(1926年~),祖籍安溪县蓬莱镇,新加坡华人实业家,著名侨领,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世界安溪乡亲联谊会创会主席。  
王永庆(1916~2008)祖籍长坑乡,全球出色企业家,台湾第一大财团台塑集团董事长。在缺乏50年的时间内,发明惊人的“台塑”神话,被誉为“中国运营之神”。  
陈发树(1961~)祥华乡福洋村人。新华都实业集团董事长、武夷山旅游股份副董事长、紫金矿业董事等。2009年以218.5亿个人财富位列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1名,连续多年成为福建首富。  
高建平,安溪人,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兴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明法,祖籍蓬莱镇。1934年出生于缅甸仰光,香港实业家。畜医专家。他的科研成果“牲畜针刺麻醉”取得第一届中国科学大会奖。  
罗豪才,1934年3月生,安溪人,教授。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7年至2007年任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  
陈梧桐,1935年11月生,安溪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曾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民族研讨所所长,享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起),著有《洪武皇帝大传》《明史十讲》等学术作品。  
陈志坚,1966年1月出生于安溪县长坑乡南斗村。博士生导师。青年专家。  
陈火炎,1968年生,官桥吾宗人,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2年起)。  
裴金佳,,湖头镇人,1963年8月出生,中共福建省委委员;党校在职大学学历,助理睬计师。。  
李建国,1952年8月生,湖头镇人。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第十一届中国人大代表。  
柯希平,1960年生,蓬莱镇蓬溪村人。2009年柯希平夫妇以81.9亿财富并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51名(较2008年215名的财富排名有很大的提升),连续多年成为厦门经济特区首富。2009年,柯希平出资10亿元兴建厦门第一高楼——厦门财富中心。  
陈清江(1904~)官桥吾宗额人,厦门市侨联副主席  
陈乃昌(1910~)龙涓新岭人,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研讨室主任,中国政协委员(副部级)  
陈宗基(1922~)龙涓人,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人大常委会华裔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副主席,一级研讨员。  
陈觉万(1932~)魁斗奇迹人,华裔大学校长,中国华裔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教授  
陈福接(1935~0官桥吾宗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少将军衔,教授  
陈金池(1935~)官桥吾宗人,新疆公安厅厅长,新疆武警总队队长、政委  
陈火旺(1936~)长坑玉南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讨所所长,少将军衔,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金榜(1937~)官桥吾宗人,中共江西省委委员,江西省外事办副主任,江西省侨联主席  
陈田爽(1944~)凤城吾都人,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副部长兼机党委书记  
陈结合(1944~)官桥吾宗人,厦门市侨联主席,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树林(1944~)中铁第十六工程局局长  
陈连真(1952~)蓬莱美滨人,商业部办公厅副主任,中国商业对外贸易总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正司局级)  
十五、安溪县著名景点  
安溪县是“国度级园林县城”,素有“龙凤名区”之佳誉。全县具有各级文物维护单位88处,其中以清水岩、安溪县文庙、安溪城隍庙最为著名。  
清水岩  
清水岩位于安溪县城西北的蓬莱山,始建于北宋,内奉中国百仙之一清水祖师,是国度AAAA级景色名胜旅游区,又是享誉海内外的朝圣旅游胜地。清水岩是中国唯一主殿建立呈“帝”字形构造的岩寺,存有文物古迹中,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拓展23处,加上天造地设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令人憧憬的“蓬莱仙境”。2009年12月份,清水岩获批为福建省著名商标。2010年,“清水祖师信仰”被列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清水岩成为中国书法家创作培训基地。自古就有一句俗谚,到安溪必到清水岩,到清水岩必有所得。  
安溪县文庙  
安溪县文庙,位于安溪县城南,始建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屡毁屡修,格局为清康熙年间重建。安溪人李光地任清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相当于宰相),他召集中国名师巧匠,参照山东曲阜孔庙、北京故宫、山西武庙等建筑精髓,停止重建。因而,安溪文庙素有“八闽第一”“安溪文庙冠八闽”、“秀甲东南”之誉,中国排名第五位。  
安溪文庙是中国现存比拟完好的文庙,为江南现存同类物中最完好的古建筑艺术群,它工程庞大,艺术精安溪县湛,宏伟壮观,具有鲜明的时期性和中央性特征,其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相当高。其建筑法式曾传播日本,是中日文化科技交流史的重要例证。  
安溪文庙主体建筑贯串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呈左右对称。自外至内有泮宫、腾蛟起凤石坊、泮池、照墙、棂星门、戟门、庑廊、大成殿、崇圣殿、教谕衙等,南北长164米,东西宽36.5米,加上东边的明伦堂,建筑面积达5986平方米。整个建筑规划合理,层次清楚,范围庞大,艺术精深。1985年10月,被列为第二批省级文物维护单位。2006年6月,安溪文庙被肯定为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凤山景色旅游区  
安溪凤山森林公园位于安溪城关,以凤山公园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运营总面积180公顷(2700亩)。站在山顶能够看到整个安溪,该公园以自然、人文景观为基本,强化茶文化、宗教文化主题,集茶文化旅游、寻根旅游、朝圣旅游、健身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6大功用为一体,公园规划由“一园两区”构成,即茶叶大观园、宗教朝圣区、健身旅游区,共有景点71处,其中现有45处,规划建立26处。  
阆苑岩  
阆苑岩是安溪有名古刹,为“安溪八景”之一。始建于唐末,历史上以产白茶出名,岩宇大门上有一副茶联:“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记载当时盛产白茶的历史。  
十里诗廊  
安溪县城,诸峰玉峙,一水环回,有“龙凤名区”的佳誉。流经县城的晋江主流湖头溪与龙潭溪,在县城的西部两水合一,呈“S”形自西而东奔腾,人们形象地取名“大龙湖”。大龙湖构成后,安溪在规划建立两岸防洪堤时,别出心裁地在两岸花岗岩护栏上,精选、镌刻了先秦以来7000多首古诗词,构成中国无独有偶的“十里诗廊”景观。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