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鲤城区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23 15:38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鲤城区位于晋江下游,东、北邻丰泽区,西、北毗南安市,西、南与晋江市接壤。陆域面积53.74平方千米,介于东经118°29′-118°37′,北纬24°52′-24°56′之间。  
二、历史文化  
鲤城区的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泉州傀儡戏  
泉州傀儡戏,古称“悬丝傀儡”,今称提线木偶戏。提线木偶戏闽南民间俗称“嘉礼”,又名线戏。源于秦汉。唐末王审知入闽称王时,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泉州民间广为传播。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扮演的“弄傀儡”方式,可以演范围庞大的历史戏了。  
四、踩高跷  
俗称“缚柴脚”,乃民间节日在广场扮演的一种舞蹈方式。  
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常常打扮戏迂回子,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  
踩高跷的角色,因各本身份不同,外型各异,上下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鱼兵虾将因要翻腾起扑打,所以木脚只高1.5尺。  
五、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来源于唐,构成宋,主要盛行于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裔寓居地域。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态,泉州南音至今坚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点头”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盛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裔寓居的中央也很盛行。  
六、源和堂蜜饯制造技艺  
源和堂蜜饯已有近百年历史,是福建最早且范围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厂区现址在泉州市鲤城区新门街350号。其消费地鲤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习尚候,由于终年暖和潮湿,四季长青,非常适合开展蔬菜、水果、花卉等城郊型特征农业。  
源和堂蜜饯制造技艺始于1916年。庄杰赶、庄杰茂两兄弟开设一家水果摊,为避免余下的水果烂掉,用食盐腌渍,再晒干制成咸、酸干果。然后进一步研发,加糖、各种药材而制成咸、酸、甜俱全的李咸饼、七珍梅等产品,颇受顾客喜爱。庄氏兄弟从销售中得到启示,又进一步开展,选用当地盛产的水果、蔬菜为原料,配以食盐和糖,加上中药配方等研制加工成系列蜜饯产品。源和堂蜜饯分为草制品、蜜制品和酱类品三大类,以鲜果、蔬菜、食糖、食盐、国药、食品化工为原料,经科学和精密的传统技艺加工而成系列蜜饯产品。其消费工艺流程各异,但在原料浸洗、沥干、糖浸、糖煮、上晒、配制、选择、包装、废品等环节上大致类似,产品具有色泽美、质地嫩、坚持水果自然风味等特征。  
源和堂蜜饯既是福建的传统特产,又是国内外久负盛名的名牌产品,深受广阔消费者的欢送,具有增食欲、益胃脾、生津消食之成效,成为民间宴客、休闲品茶之佳配,访亲旅游、酬宾捐赠之珍品,是泉州美食文化的组成局部,极具历史、文化、科学研讨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七、泉州跳鼓舞  
泉州跳鼓舞盛行于闽南的泉州、晋江、南安等地,内容是表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化装混入大名府救卢俊义的故事,人物有鲁智深(持木鱼)、顾大嫂(持铜钲)、孙二娘(持扁鼓)、阮小二(持鼓槌)、时迁(持双铃)、燕青(持小钹)共六人,如八人者则多加石秀(持草锣)、扈三娘(持“四块”)等。  
泉州跳鼓通常是在迎神赛会、行傩踩街中扮演。明何乔远《闽书》就有“大赛神像,打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金甸,一国若狂”的记载。泉州古民俗中凡有迎神赛会、晋寿、佛诞、刈香、乞火、谒祖、庙会等活动,就有泉州跳鼓舞参与,百姓的婚丧庆祭也请他们扮演。古朴的民俗风情代代相传,泉州跳鼓舞传播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跳鼓队的主角是舞鼓者,其与手拿鼓槌者双人对舞,鼓的扮演方式有单鼓、硬鼓、软鼓、慢鼓、紧鼓、点鼓等,扮演把戏有棒鼓、转鼓、左右边鼓、躺身接鼓、劈腿亮鼓等,技巧高超。其他伴舞者各持手中的打击乐器,行进中分两排交织舞弄敲击,配上打击乐“才才、七才、七才、匡”,腰转体旋、动作轻快,逗趣戏弄、腾跃自若。舞步有“七步翻转”、“磨脚移步”、“魁星踢斗”、“铁拐灵颠”、“洞宾背剑”等等,诙谐诙谐,生动潇洒。  
泉州跳鼓历史长久,随同泉州深沉的民俗风情代代相传,是泉州地域极受大众欢送的传统民间舞蹈,也是当今各种节庆活动的重要节目。举凡喜庆节日的游乡、1等活动,乃至送葬出殡典礼,均有“泉州跳鼓舞”阵头活泼其中。  
泉州跳鼓舞保存了古代劳动人民那种原始、粗暴、诙谐、诙谐的朴素作风,它将民间舞蹈与民间小调、南音和车鼓阵有机分离,表现了历代艺人形、神、情、趣的有机融入,构成了共同的作风,极具历史、文化研讨价值。  
八、泉州锡雕技艺  
泉州锡雕技艺主要散布于泉州、台湾等地,其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有长久的历史。从明代起,泉州市区中心就有一条集中开设大量打锡商铺的巷道,即“打锡巷”,这个名字不断沿用至今(现名“打锡街”),它见证了泉州锡雕技艺的兴衰。  
锡雕艺术可分为花雕和素雕南北两大派系。素雕以北方为主,花雕以江南为代表,主要用于制造祭奠宫灯等用品。其中,泉州杨氏锡雕技艺是江南花雕的代表。在其锡雕艺术中,“天宫”、“东西塔”、“拱斗莲花灯”、“万字凤钗宫灯”、“北京故宫角搂”等最具闽南特征。作品内容丰厚,题材普遍,既有融入传统的古建筑外型作风的莲礼双拱斗灯、各式宫灯,也有按照殷周形制的祭奠用具龙灼、灯火台等,以及具有环保、适用性的茶具、糖果盒等日常用品和各种庆典活动的留念品、艺术品等,外型漂亮工整、形神兼备,具有鲜明、共同、浓郁的中央特征。  
泉州锡雕技艺主要步骤为:模具、铸造、修整、焊接、磨光、整形、贴金、装配、包装,集传统雕琢、油漆、灯艺、铸造艺术于一体,纹样有缠枝香莲、花雕龙凤、錾花刻字,金银秀色,典雅美观,具有鲜明的闽南作风。泉州锡雕采用寿山石雕琢模具、钢铜多元合金模具和硅胶模具,分离照相制版、电铸等技术,铸造精密,技艺精深,巩固、耐用、防火,具有直观的观赏和宝贵的珍藏价值。此外,泉州锡雕既发扬传统的民间锡雕技艺,纯手工操作,又吸收了外来的先进技艺,运用现代雕塑手腕,停止消费性创新,构成独具特征的锡雕艺术品。  
泉州锡雕历史长久,与宫庙、民俗关系亲密,对民俗研讨有重要价值。作品富含殷周、古汉青铜器纹饰及闽南地域古建筑一切装饰纹样、方式,对研讨闽南传统装饰艺术具有参考自创作用和文化研讨价值,推进锡雕艺术的继承和开展具有珍贵的科学研讨价值。  
九、泉州鲤城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盛行于闽南泉州,厦门等地.一对老公婆合抬一口大鼎,鼎火旺盛,公与婆步履矫健,神态幽默,时而摇摇摆晃,时而插科打浑.两人手里还各拿着扇子,沿途扇着鼎火高抬旺盛的鼎火,意味兴隆兴旺,不祥如意用民间曲艺"答嘴鼓"方式,诙谐生动,为大众所喜欢.这民俗节目,多呈现在民间喜庆的广场文化活动中。  
十、泉州春生堂酿酒技艺  
早在宋代,泉州民间就已有酿酒。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九“物产”记载:“泉中常饮,唯醇酒,即宋之醇酬及今老酝,其酿法极多,名果佳花皆供糟,最胜者为金蒲五月春。”《泉州市志》载:道光年间(1821~1850),永春人郭信春秘制“春生堂”药酒。清代,春生堂秘制酒成为闽南地域著名的药酒,至今已180多年。  
“春生堂”秘制酒采用党参、川芎、沉香、原豆叩、砂仁、肉桂、当归、熟地等三十余味名贵药材经浸、熬、煮提炼组合,配以陈年高粱酒、优质米酒精制而成。其传统酿制流程为:用刀把药材破碎,用白酒在缸中浸药,用水火君药,浸药、火君药后提取药液,以陈年高梁酒、优质米酒为酒基,配上30多种药材浸、熬、煮后提取的药液、白砂糖为辅料,分配精制,再经过化验、静置、过滤、陈酿、过滤,精密加工而成,最后经过检验、装瓶。  
“春生堂”酒质地文雅、醇正甘绵、诸味调和、芳香爽口,具有舒筋活络、消瘀祛湿、健胃养血、培补元气的成效,对减轻风伤病湿、劳累过度、气虚体衰等症有一定的作用。“春生堂”秘制酒酿酒技艺共同,是中华酒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药酒中的药方配制还表现了传统中医的保健理念,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十一、江加走木偶头雕琢  
泉州木偶头雕琢源自木偶神像雕琢,是深受世人喜欢的民间艺术品。泉州历史上曾呈现不少雕琢能手,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先前的雕琢艺术巨匠。江加走木偶头雕琢制造精深,刀法洗练,形象生动,外型多姿,性格突出,脸谱构造严谨,粉彩鲜明,装饰意趣,结构精巧,五官活动,扮演丰厚,妙趣横生,独具民族特征和中央特征,是我国民间传统木偶头雕琢技艺极为宝贵的财富。  
十二、泉州老范志神粬  
泉州老范志神粬始创于公元1757年,至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是名著中外、配方共同古老的传统医药。  
老范志神粬开创人吴亦飞,字毓振,原藉晋江霞浯村,生于清康熙年间,素日兼学医术,并以所习医术行医。其于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移居北门通天宫口,弃教从医,同时开设一家小药店名为“承志”,后又取范仲淹“先忧后乐”、“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义而名其为“范志”。吴亦飞素日喜阅方书,深谙药性,辄尝试、调剂各种方药,并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采用汤头歌诀便方,认真剖析,取其消补分离、扶正祛邪、扬长避短的办法,依照君臣助使的配伍加以增减而成,由荆芥、防风、广霍香、苍耳草、苦杏仁等52种中草药配伍成新方,经过3次发酵、3次晒干,再文火烘烤,贮藏120天,直到分发幽香气息,最终成药,名为范志神粬。  
“老范志神粬”药理成效为疏风解表,治疗四时感冒、风寒暑湿、中暑腹痛、呕吐泄泻、疟疾、霍乱等症,尤以治疗脾胃方面、消食化积、醒脾开胃为佳。男女老幼、四季皆宜,惟孕妇禁服。“老范志神粬”因其药效显著,疾速传遍民间,并于宣统三年获皇朝奖章;清光绪二年(公元1910年),参与南洋勤业展览会获金奖;1918年参与吕宋嘉年华博览会被评为“世界有效良药”。  
“老范志神粬”是祖国中医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宝,其传统制造技艺独具特征,秘方古老共同,药文科学性强,极具历史、文化、科学研讨价值。  
十三、泉州传统竹编工艺  
泉州竹编技艺历史源远流长。泉州盛产竹材,为泉州竹编提供了丰厚的物资资源。泉州著名艺术家李硕卿在泉州传统竹编的根底上,博取我国出土文物器皿的优秀传统外型特性,采用富有图案纹样的编织技法,他运用雀目、旋花和绞辫、平顺等编织技法,构成竹编平面编织花形,再配上染红、黑双层颜色加以磨光,突显不同明暗的编织花纹,胜利开展为富有精巧俗气、严肃淳厚、新奇古趣艺术特征的竹编工艺美术品,被省级艺术部门收藏,颇受海内外嘉宾高度赞扬和推崇。  
十四、关岳信俗  
关岳信俗源于人们对关羽、岳飞的崇拜,后来逐步构成民间信仰风俗。关羽自唐德宗年间列为武庙从祀,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泉州关帝信仰起于唐宋,兴于元明,盛于清代。坐落于泉州古通淮街的关岳庙最早是供奉水神之庙,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崇拜关羽,朝廷请求泉州七城门都建关帝庙,通淮水神庙遂改作关帝庙。民国三年(1914),政令“公告天下,立庙祀关壮缪侯羽岳忠武王”,通淮关帝庙遂改名通淮关岳庙。关岳合祀称为“武庙”或“武夫子庙”,对应于祭奠孔子的“文庙”。通淮关岳庙是福建省现存范围最大的武庙,也是历朝泉州官绅祭奠武圣的专庙。庙内奉祀关圣帝君、岳忠武王,配祀历代著名忠武将士24尊,是泉州关岳信仰和传播的中心场所,其香火分灵于台湾300多座关帝庙,是台湾众多关帝庙的祖庙,且远播于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及香港、澳门等地。  
关岳信俗以颂扬关羽、岳飞的肉体为中心,经过祭奠、风俗、传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式和庙宇、古迹、祭器等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呈现。每年农历正月十三、五月十三、六月二十四为关帝诞辰留念日,信众举行祭奠庆典、进香拜谒、绕境巡游等活动。通淮关岳庙的“关圣夫子灵签”是保管最为完好、传播较广的关帝灵签,共有100签,每签都有历史典故,含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泉州关岳信俗还使当地一批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武术类项目得到维护和继承,并且提供了展现和交流的空间,关于丰厚大众文化生活、促进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通淮关岳庙香火分灵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在海外影响很大。明末清初,大批泉州人移居台湾,他们在台湾建关帝庙,并从祖庙分灵而来,因而,泉州关岳信俗是海峡两岸人民文化同根的历史见证,也是联络两岸人民的肉体纽带。  
十五、泉州剪(刻)纸  
据传,泉州剪纸艺术始于唐而盛于宋。最初只是在春季“门贴春字”时,配以红笺的门楣上的装饰品,即是宋诗人范成大所说的“剪彩宜春胜,泥金祝寿幡”。清代陈德商的《温陵岁时记》,说:“立春日……门贴春字”也即指此。  
刻纸由剪纸开展而来。据老艺人李尧宝回想,光绪十八年间,泉州刻纸业非常兴隆,出了不少名师,刻纸作坊有数十家,艺人多达200余人。但都善刻不善画,而当时之画家又善画而不善刻。开展迟缓,方式无多大打破。及至艺术上取得严重打破的,是著名刻纸艺师李尧宝。  
李尧宝又名国富,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于泉州棋盘园,自小随父李九史(漆画名师)学油漆画,并与哥哥李其学刻纸,18岁即以漆画、刻纸为业单独营生,并发明了阴刻刻纸图案和平面刻纸艺术--料丝花灯。1955年福建省出版社出版了《李尧宝刻纸集》,其作品多次参与全国性工艺展览,屡次评为省优作品。所作博古刻纸和料丝花灯于1978年被选送到日本展出。  
十六、泉州(李尧宝)刻纸  
泉州刻纸早在唐代便出名遐迩。当代艺人李尧宝,泉州龙会人氏,生于刻纸世家,早年从父兄学艺,吸取剪纸、木刻、彩绘等其他艺术之精髓,发明性地运用描、剪、刻、剔等技法而自成作风。他的作品考究构图,作风典雅,刀法遒劲细腻,以精密秀丽、线条流利、富有闽南风姿而著称,对泉州刻纸艺术开展影响甚大。  
十七、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发源于福建的一种独具特征的建筑技艺,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域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和台港澳、东南亚地域。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泉州市)、闽南民居(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惠安县)、闽南民居(蔡氏古民居)营造技艺(南安市)和闽南民居(杨阿苗民居)营造技艺(鲤城区)等4个项目并称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度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名录。  
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可分为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石作、油漆作、彩画、堆剪作等工种,其中大木作是中心工种,主要担任木构架建筑中的承重构造,如柱、额坊、梁等,小木作是关于非承重木构件的制造和装置,如门、窗、栏杆等。瓦作是屋面工程,而堆剪作则包含灰塑、陶作和剪贴等工艺,主要用于装饰构件。  
俗称“皇宫起”的官式大厝是闽南泉州民居最为典型的类型,在泉州侨乡随处可见。此种大厝有三开间、五开间、带护厝、突山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规划,纵深有二落、三落、五落不等,以庭为组织院落单元,庭、廊、过水贯串全宅,较多运用砖、瓦,多用石砌根底和红砖砌筑外围墙,穿斗木构架作承重构造,多采用硬山屋顶,弯曲起翘屋脊,脊角“燕尾式”,其代表作有全国文物维护单位南安蔡浅古民居和福建省文物维护单位鲤城区杨阿苗故居。  
闽南传统民居属于中国院落式民居的一个流派,是民居形态中资料运用和构造技术最先进、构成要素最丰厚、“礼”的层次最复杂和装修装饰最多样的一品种型。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一个分支,闽南民居建筑技艺在完好地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理念、群组规划、构造形态等内容与方式的同时,又由于其天文位置及气候条件,构成了本人独具特征的建筑规制。闽南民居屋脊上的翘脊漂亮娟秀,和北方民居建筑上屋脊那种庄严、平稳,迥然不同。  
十八、泉州拍胸舞  
拍胸舞是福建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主要盛行于闽南地域的浮桥、江南一带及泉州、金门等地。拍胸舞方式比拟简单,仅一二人便可随时随地随意起舞。拍胸舞传统的舞者为男性,头戴草箍,上身暴露,赤足,动作以趋于单一节拍的击、拍、夹、跺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等处,根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腾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动作,构成粗暴、古朴、诙谐、热烈的作风。拍胸舞根本动作为“打七响”,即双手首先于胸前合击一掌,接着依次拍打左右胸部,双臂内侧依次夹打左右肋部,双手再依次拍打左右腿部,共得七响,时值合七拍;与此同时配合双脚的蹲裆步有节拍地腾跃,身体随之左右晃动,配以颤头动作,产生别具一格的摇摆动律,使舞蹈潇洒自然,显显露机灵轻巧、诙谐爽朗的特性,如此循环往复,连续扮演。“打七响”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根本动律微风格特征。当今舞蹈工作者为拍胸舞配上音乐,使得扮演局面热烈愉快,划一有序,“打七响”变为“打八响”(即双手在胸前合击掌二次),这就开展了拍胸舞的根本动作,构成了不同的作风特性。  
拍胸舞扮演者所戴草箍上的蛇形头饰保存了秦汉闽越族原住民蛇图腾崇拜的遗风,其扮演方式也保存了古闽越族原始舞蹈的遗风。拍胸舞的内在动律与土家族舞蹈“肉连响”极端类似,从舞种散布的角度看,它与黎族、高山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之间存在着亲密的渊源关系。泉州古老剧种梨园戏《郑元和》中保存了“莲花落”乞丐拍胸一折,当今民间拍胸舞又运用、保存了泉州南音的《三千两金》,这种文化的传承关系也极具研讨价值。  
十九、梨园戏  
泉州梨园戏是中国的珍稀剧种,保存著唐宋南戏特征。它植根于泉州,并随著泉州人的脚印而传播到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  
发源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着8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普遍流播于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地域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裔寓居地,保管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剧本文学、音乐唱腔和演出规制。  
分类  
梨园戏分为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流派,各有其保存剧目“十八棚头”,保管有《朱文》、《刘文龙》、《蔡伯嘴》、《王魁》等南戏剧目25种,脚本中相似于《张协状元》中的“瓜”、“三合”、“净扮婆”等舞台提示,梨园戏至今仍存在于舞合扮演上,保存了原生态舞台艺术。  
方式  
梨园戏扮演有一整套严厉标准的扮演方式,其根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各个行当均受其严厉标准。音乐保存了南戏的鼓、萧、弦伴奏为主的方式;唱腔源于晋唐古乐,一字多腔,用泉音演唱,属曲牌体,至今沿用古曲牌名:如[摩河兜勒]、[霓裳羽衣曲];琵琶系南琶,横弹,与唐制相仿;上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萧即唐之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共同。  
典礼  
“棚”是梨园戏传统的演出场地,演出前都要举行“献棚”典礼,供奉戏祖师田都元帅,之后才开端扮角,跳加官。棚上正前方只摆设长条椅,回异于普通戏曲舞台的一桌二椅;南宋杂剧《眼药酸》的砌未“竹杯”,仍在梨园戏净、丑两个行当的扮演中沿用。  
意义  
梨园戏保管的文献材料和活态材料,从中可窥探到南戏文化、闽南地域文化,以及外乡民间艺术的精髓。从历史文化的意义上来说,梨园戏是一座无形的综合艺术信息库。  
二十、鲤城区春节风俗  
“敬天公、贺正”  
正月初一,常称为“过年”、“过新年”,可见“年”既是时间单位,也是节日称号,是年与年之间的大节。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盛大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要唐玄宗、唐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肯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又称“元日”;又因而日始于旦,也称“元旦”。*亥*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但仍习称为“年”。  
过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民谣云:  
“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端);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端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整(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冰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敬天公  
开正  
元旦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拂晓,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贺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繁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不祥,面线则意味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初次见面皆要互道“祝贺”,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不断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甘美的开端。  
团拜  
清乾隆《泉州府志.习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载云:“元正贺礼,乡老相约聚拜,省往复之烦。郡守、县令率僚属会焉。旧于贡闱,后于承天寺,至淳佑间(1241一1252年)乃即泮宫。邻里则各于侧近庵宇,会集齿长,岁推一人,具酒果为礼。今此礼废。”解放后又恢复。  
压岁钱  
未成年晚辈给上辈拜年,上辈给一“红包”作为压岁钱。  
忌讳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原则,忌讳很多: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防止以后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干饭,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俗称“长寿菜”。  
忌打骂孩子,忌和他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  
忌切物,以示戒杀。一切食物如须*切者,元旦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生怕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毁坏;如不慎突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之。  
元旦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二十一、民间风俗的忌讳  
衣服忌反穿,由于反穿是家中有丧事的表示。  
居室置床,不能“担梁”,以为是不祥之兆。万一担梁,应在神藤顶(即床顶),放一扁担顶替之。  
灶位以坐东向西为宜,即所谓“坐东向西,富得无人知”;忌坐西向东或坐南向北,有所谓“坐西向东食空空”,“坐南向北食空壳”之讳。  
忌梦落齿。齿的正常长落与岁寿有关,故以无故落齿为折寿之兆。梦落齿忌有折寿。故必以“金纸”(用以敬祀、祭奠的迷信品)书“昨夜梦落齿,今朝必有喜,东方来送柴,西方来送米,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等字句贴于厕所墙上去邪,以示梦凶化吉。  
不喜欢“四”,因泉州方言“四”与“死”音相谐。在船上,碗只能叠3块,忌叠4块。  
忌“八”。鼓吹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白虎道》有7岁为阳、8岁为*之说。泉州民间有“七成八败”之说。如早产儿7个月可养活,8个月即养不活。男女婚配的岁数相差7岁可成,差8岁为不宜。7岁上学儿童必能上进,而8岁则反之。今儿童入学亦多在7周岁,并大量信守“七成八败”之迷信。今人以为“八”,意“发”,选号码,喜选“八”字,希望发财致富。  
忌“九”,俗称为“歹九”。人岁数逢9岁的诞辰,均称为十。如59岁,做60岁。今人喜用“九”,意在持久。有忌9月娶亲,泉州方言中“九”与“*”音相谐,俗谚有“九月*头重,不是死‘某’,就是死匡”。  
命名忌。限于“命相八字”,不得以相克之字命名,避与祖先之名同字或同音。意在以免不测或表示崇敬。  
妇女“月内”或经期忌入庙。妇女“月内”或月经来潮时,视为“不洁”,忌入佛庙或神庙烧香。  
门槛忌。过去以为门槛为神所凭依,故忌坐、踏或站立其上。忌用*砍物其上,否则以为招致灾异。  
忌朝外扫地。扫地时,忌从里朝外挥帚。以为此举会扫财气出门,招致蚀财等祸事。店铺及普通家庭均守此忌。  
忌指星、月。以为星月是有意志的神,能降福祸于人,不可随意以手指之。若有冒犯,会“割其耳”或有不测。  
忌屋内吹口哨。在室内忌吹口哨,夜间尤忌。以为口哨吹响能唤鬼入室。  
张挂蚊帐时忌说话,否则会招引蚊子入帐,日后帐内多蚊虫扰人。  
二十二、鲤城区结婚风俗  
(一)“六礼”  
婚姻大事,古有周人所制“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  
“纳采”:由男家具备礼物,谴人(普通用媒妁)前至女家,纳其采择之礼,意在征求女家允许其婚娶之期。  
“问名”:以男家主婚人名义,具书至女家问女之名,女家复书具女之出生年月以告。  
“纳吉”:意谓归卜于庙得凶兆。使复于女家,表示婚姻之事已定。  
“纳征”:后改称“纳币”,俗称“过定”。择吉具书,备送礼物、章服等于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回送礼物,如“纳采”之仪。  
“请期”:择吉具书,备礼物吿女家,女家回礼复书,其仪如“纳征”。  
“亲迎”:婿(新郎)服礼服,率仪仗从妇舆(花轿)至女家,奠雁毕,乘马先返于门,妇至,降舆;婿引导入室,行交拜合卺礼(此礼泉俗鲜用,普通俱用采舆迎妇)。  
但以今人的目光看来,这六礼并没有包括婚姻仪礼程序的整个停顿过程,其中只要“亲迎”一礼为嫁娶当日的仪礼,其他五礼则为婚前仪礼,至于嫁娶之日过后尚须行之的仪礼,在六礼当中就无礼可遵了。  
而且自古以来,六礼之行,殊不分歧,历代多有变卦,或名实不符,或先后互异,或有删略,或有兼并。例如“纳采”、“问名”,本属一使所行之事,后兼并于“纳采”;又如“纳吉”,则并于“纳征”,久之,连“纳吉”一项也名不副实。南宋时,泉州遵《朱子家礼》,止用“纳采”、“纳征”、“亲迎”三礼。明代惠安惟用“纳采”、“纳征”、“请期”、“亲迎”四礼,是时泉属各县可能也差不多。“亲迎”乃婚礼之重,故无论是三礼还是四礼,此礼必不可少。  
如今,闽南民间传播下来的婚礼程序主要是议婚、订婚、完婚三步骤。但由于中国传统的婚礼是建筑在古六礼的根底上,因而有的婚礼手续虽已简化,而六礼之目,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仍自由焉。  
(二)婚前礼俗  
在举行正式婚礼之前,必需先完成议婚、订盟、纳采、迎嫁妆等准备工作。  
1、议婚  
择偶:  
选择配偶的方式,大致上可分为封锁式择偶、半开放式择偶和开放式择偶三种。  
封锁式择偶,即父母主张、媒妁说合,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形态下的择偶方式。在这种状况下,男女对本人的婚姻大事无权过问,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亦有亲戚朋友为男女双方撮合的)”。  
半开放式择偶,即托媒妁或亲友说亲,在肯定缔亲意向时,征求婚嫁自己的意见,或男女双方交往一段时间后决议。  
开放式择偶,指男女青年到达成婚年龄后,即可自在地选择配偶而不受限制,这种方式在泉州以现代婚俗及民国时期的“文化结婚”为多。安溪西坪、芦田等地的男女青年,传统在茶园对歌求偶成婚,为开放式择婚的一种特殊习俗。廿世纪80年代以来,又时兴在报刊上登载启事征婚,不少城市也先后兴办起婚姻引见所,从而进一步拓宽了男女青年择婚的渠道。  
“提生月”、“三日圆”:  
相当于古六礼之“问名”。  
泉俗原有专以作媒为职业的,俗称媒人,大多为女性。议婚开端,媒人先提女子年庚,俗称“提生月”,用红纸条写坤造某年月日时某人第几女等字样,交与男家。男家接此年庚帖,即压置于厅堂供奉菩萨或祖先神龛的香炉底下卜吉,若三日内全家人口均安全,禽畜无恙,家用瓷器无撞破等事,谓之“三日圆”。  
“三日圆”后,才停止调查门风女德,以为能够了,乃如式写男子年庚帖,亦称世系,开头写乾造,余同样照填,仍凭媒交与女家。同样候“三日圆”,再停止调查男方世系人品,以为能够了,可算双方将近成议。假如有一方没有“三日圆”,议亲必需取消。  
“相亲”:  
双方家长均认可“三日圆”后,男家即择日央托伯姆、婶姆,或迳由直系女性尊亲如祖母、母亲、姑母等,前往女家,实察女方体魄容貌,有无残缺诸嫌。更认真的,则多方逗弄女方简单说话,或提问使其答复,以勘察有无口吃、声哑;甚或拉其手验其掌中有无“断掌”(手掌横纹贯串)等缺陷。此谓之“粗看”。“粗看”不合意,即作罢论。  
然亦有于“三日圆”之外,将女方年庚,问之算命,询之卜卦,求之菩萨者。有一不合,议亦难成。  
如“相亲”不合罢议,男女年庚帖须由原媒各予退回;如以为适宜,两家同意,乃商定吉日“订盟”。  
2、订盟  
俗称“戴手指”、“压定”,相当于古六礼之“纳吉”,也有把“订盟”归人“纳征”者。  
是日,男家备戒指两个,一金一银,义取成双。富贵之家,则皆金质,或镶珠、玉、金刚石等。两戒指各扎红丝线,并备衣彩一大红包(金钱若干不等),另备各房头份小衣彩若干包。礼物则糕饼果品等多种多样,昔仅两担,后来增至一、二十担至数十担,俗称“面前”,伴随男家“戴手指”人前往。  
男家直系女性亲属,如祖母、母亲、叔伯母以及诸姑、姐妹等,均可作为“戴手指”人,其中必选有福命的两人同去,方符成双之义。两人俱乘舆附以随从前往女家。  
女家晚辈两人(人选如男家),前至门内迎接,导至厅堂坐定。主人奉茶,但“戴手指”人未见女子前,只捧杯而不粘唇,不能喝。媒人等引女子出,相见时再细致观看无错,两“戴手指”人各取出戒指戴于女子指间,并付以衣彩。女受后跪拜答谢,返入闺房。手指戴毕,主人揖客喝茶,客离座,至此婚事遂告定着。  
但在举行这一礼节时,亦有发作忽然变卦之事。如发现不合之处,则手指不给戴,茶亦不喝,立刻告别。此种凌辱女方,虽属稀有,但非没有。  
主人送客上舆,随后行将备办各色礼物,加上芋头、姜母、双连巾等(俗称“衣食”)送往男家,视其送来若干担,以为原则,但须增加,不能减少。  
男女两家各将所收礼物,分赠亲友,以示报知。  
自订盟以后,两家即有礼帖往来。盖在迎娶前的期间,每逢年节,必需互送礼物。例如女家须于端午送给男家香料、紈扇、果品等;男家须于过年时送女家豚肩、美酒、面线、粽、年糕、果品等。两家往复皆须随具红帖以示礼。各次行礼,亦皆有帖式。至成婚时才互换乾坤婚书。  
3、纳采  
旧俗称为“行大礼”,包括“戴手钅宽(手镯)”、“送花”、“请鞋样”、“轿前盘”。依次行仪,只要缙绅巨富之家行之;普通之家,仅用“戴手金宽”、“轿前盘”两次;至于中下之家,则皆归并于“轿前盘”,俗称“花叠盘”或“盘担”。  
有的中央把“压定”和“行大礼”兼并在一同举行。“行大礼”把婚前的准备工作推向了高潮,而“行大礼”和“压定”的中心内容都集中在钱物方面,男家向女家送聘金和礼品,有酬报其养女之恩之意,但如过于豪华,则明显地反映了买卖婚姻的本质。  
“戴手钅宽(手镯)”:  
男家择吉日,具柬帖,纳礼物于女家,重要品物诸如手镯、花包(又名喜包)、鲜花、彩仪、坛酒、糖果等,都须完备,名曰“戴手钅宽”。  
纳采礼物,除手钅宽(手镯)外,花包、鲜花为最重要,其数量亦做多。富有之家重排场,花包、鲜花备办自多,不用女家事前参谋。惟中下之家,则常推敲计量,女方为恐不敷分送,常常经过媒人表示要若干数,以至事前明讲数目,有如买卖之议价,由于此欲多彼欲少。花包在昔仅百二十至百六十个即可将事,后来渐增至四、五百个至千余个。两亲之间,因花包争论发作意见者不在少数。  
盖女家分送花包于亲友,至其女出阁前受捐赠者,须备送添妆礼物,或以币仪,俗称“送路”。嫁女者受“送路”,可丰厚其陪嫁之妆奁,故定期纳采之前有此争议。  
花包大者重约一斤,小者亦半斤以上,外形如约六寸之圆盘,厚寸许,用白面粉制皮,白糖、花生、肥肉、冬瓜糖搏为馅。  
花包面上于正中各盖双喜红色圆印,分叠若干木盛,每木盛上面各有几个用软面搓条对饰彩花、红花的“包头”。其中最特别而精制的“包头”有二,分别放在最前两木盛花包上面:一包面堆一乾字,上插面塑萧史骑麒麟;一堆坤字,上插弄玉跨凤。  
花包礼物,排列各木盛,每木盛两人抬,导以宣扬,连同执帖人奉帖送至女家。女家收起乾字,回去坤字。另有四个各堆四字吉语,女家收“一结松萝”、“两姓合婚”两个,回去“百龄皆老”、“千枝传世”两个。  
女家收的各物均须酌留若干压木盛底。另行备办许多礼物回礼,当天排列若干木盛,加上大竹笼盛通枣若干挑,回送男家。回礼以通枣为主要,通枣是用老稿以生油浮熬,内空外大,状如篮球,外蘸糖粘蓼米花,故回送时不能装入木盛内,而盛以大竹笼。通枣数量略减于花包数量之丰,缘男家分送亲友,每份至多两颗而已。后来以此物大而无用,改用蛋糕或礼饼,通枣即归淘汰。  
纳采之物,两家所收礼物分赠亲友,男家分通枣、糖果,女家分花包、鲜花、糖果。如纳采合“轿前盘”举行,则女家兼分猪、羊肉、面线等。  
“送花”:  
婚期将届,男家复具柬帖,纳礼物于女家,彩花(俗称熟花)、圆饼、缎匹、聘仪完备,名曰“送花”。类古礼之“纳征”。  
“请鞋样”:  
在“轿前盘”之前,女家须向男家“请鞋样”。  
女家为表示尊崇男家亲眷属,除准备子婿鞋靴外,对男家的父母兄弟姐妹洎诸伯叔母等,都须具备新鞋各一双,于“迎嫁妆”时排在嫁妆木盛内,送给有关诸亲属。  
因而,女家必需于事前向男家请取各人足之大小分寸,男家逐一开列,交给来使。女家接到鞋样,资料必求上品,定制必求精巧,分寸必求精确,合适又美观。  
前往男家请鞋样,大多为媒人权益,可获颇厚的红包赏封。  
“轿前盘”:  
又名“插定”,俗称“花包”,娶期之前行之。有先七日者,曰“七日盘”;先五日者,曰“五日盘”;先三日者,曰“三日盘”。  
是日具婚书(古六礼中的“请期”)、吉课(择吉日迎娶及男冠、女笄时辰,俗称“送日头”)及诸仪,送至女家。  
此礼之行,主要为盘。盘有十二个,各分其六为一担,例用一男子肩挑,伴随各木盛礼品送往女家。盘内置鱼、鸡、蛙、蟳、茶叶、糖、猪筋、豚蹄、猪肚、香、烛、槟榔等。  
另有供新人嫁时衣着的盘头簪、冠服、裙袄、玉带、霞披等,分别排入木盛中。  
再为现金齐送礼仪。①聘仪。有用现金者,有用金银锭者,多寡无定额,女家亦原封璧回。②六礼。即书仪、日仪、被帐仪、针线仪、花粉仪、盘仪。如女家有随嫁婢,别另具婢仪。六礼酌收,婢仪或收或璧回均可。  
如系“花叠盘”(“戴手钅宽(手镯)”、“送花”、“轿前盘”兼并举行,礼品则全猪、全羊(有的双猪双羊)、鲜花、熟花、花包、面线,分别若干木盛,合“轿前盘”应备的礼品若干木盛,并盘担,一齐送上女家。  
女家则于礼物送到时,将各木盛担列置于厅事内外,丰富的列至天井、门外,然后于其祖先之前,上香点烛,由送嫁娘念四句(方言而有谐韵的不祥语)。  
收盘中礼物,须各留一半。如清贫家嫁女不用宣扬(极少),则不得收蛙;若预按不请子婿,则不得收鸡;至于花包、鲜花,则留若干压木盛。猪羊的收法,更为特别,系将全猪、全羊分为两畔,全部肉连骨都切起,仅保存肚边皮一条与前后脚连,计四脚,与酌留若干之面线一并回去。  
女家收讫各物,即备具各物回礼(如“花叠盘”,则照花包时应备各物答复),冠、履、巾、带等物须完备;富厚者则制全套礼服,为新郎服用。  
婚礼往复中,男女两家破费甚多,而抬木盛、挑盘、媒人、送嫁、大礼、小礼、代圆(婚前男女家各有搓圆,普通不煮给行使往来之人食用,以钱币代之)、代食、荷包、插花等,项目繁多,且有几项为媒人、送嫁特有权益要取双份者。  
“轿前盘”男女两家各将所收礼物,分送亲友,受送者必备礼物或贺仪,于男家为贺娶,于女家为添妆。  
从“轿前盘”起至会亲之翌日止,普通约半个月,亲朋莅止,女眷尤多,两家忙碌,耗财费时,概可想见。  
4、迎嫁妆  
嫁妆即妆奁。女家于嫁女前一日,奁丰者或前二日,必先送嫁妆于男家。  
嫁妆如金银首饰、衣裳布匹、烛台灯火、枕箱被帐、冠巾鞋袜、铜锡器皿、瓷漆杯盘、珠玉珍玩、梳妆镜台、文房四宝、洗濯用具,许许多多,分排若干木盛,编列号次。甚或有加送全厅面、房内红者,较为稀有。妆奁每木盛各有红纸清单,另列总单;丰厚者则分门别类注销装订本钱,曰妆奁簿。德化畲民嫁女,旧时有资送刀斧之俗。  
各木盛行列,排列甚长。红甲吹为前导,每木盛两人抬,有烛台者在前,余依次而行。富厚之家,则将帐前一切金钩玉坠等贵重饰物,张开帐眉,悬挂增耀,用两人撑起前行。最后一人挑七件桶,一人执帖送妆奁单或簿。  
嫁妆抬至男家,男家必于大门门限内,置一火炉,逐木盛抬过火炉,由送嫁念四句。此时男家有执事多人,一边验收,一边款待抬木盛、执帖人等,奉请烟茶,吃甜圆(或用代金“红包”)。乡村则办筵款接,谓之“请客仔”。  
然后逐木盛分发大礼、小礼,礼数必需比“轿前盘”女家所发之额略为增加;其中执帖人赏封加多,捧帐前、挑七件桶者大、小礼俱加倍。  
嫁妆点收既毕,即回帖交原执帖人送回女家。这时,送嫁娘行将衣箱的锁匙送交男家主妇,送时念四句,但须给送嫁娘一封锁匙礼。旧俗以为送嫁娘能支配男女“缘份”,因而锁匙礼常常从丰。  
忙碌既定,姻戚堂亲,开端开箱看嫁妆。大低重点看一局部,如开箱看细软,启箧看饰物,房内看帐前。  
迎嫁妆在旧式婚礼中是一项繁剧而繁华的事,但在旧社会,盗匪充满,城市近郊,明火劫攻,时有发作。嫁女之家,虽有妆奁,不敢显露。衣箱细软,装入麻袋,机密挑运;金银首饰,事前暗递;其他诸物,则用斗篮挑往;有时趁早乘黑,分次停止,有如走私,生怕被人窥见。不论嫁妆多寡,不敢公开陈列。  
(三)婚娶礼俗  
“轿前盘”、迎嫁妆后,继之便是男家办理娶妇诸事,女家办理嫁女事宜。其中男子冠礼、女子笄礼最为重要。冠礼、笄礼即男、女成年仪礼,古俗“男于年十六至二十皆可冠”。大约自清代开端,泉州人就把男子之冠礼、女子之笄礼推移至要结婚成家时才与婚礼同时举行。  
在举行冠、笄礼前夕,送嫁娘必需到男女两家为冠、笄者检出冠、笄时要穿的衣服,俗称“上头衣裳”,并件件为之带上小铅片,意谓男女成婚后永远有“缘”(泉语“缘”音铅)。  
1、男子冠礼  
当事者将为子授室,卜日行加冠之礼,俗称“上头”。  
通常先期预告宗亲族人之尊长,通知择某日举行。日子都定在迎娶当天早晨,时辰有择时师择定,但迟晚也不会越过拂晓前后,普通在卯时。  
举行之前要备齐如下诸物:①米篩(上用红色写双喜);②竹制小椅子(为冠者垫足之用)、红枣灯一对;③丧车喜车(纸制);④铅米;⑤芦刺;⑥生猪肉一片(恐“上头”时有生肖属寅的人在旁,故用肉以祭虎)、红圆二粒、白圆二粒、制钱四文、圆一碗、鸡蛋(两个)一碗、红箸一双、畚斗(内压纸金二百)、木梳竹篦各一、生火的火炉一个。  
举行之时,先在厅堂当中,设交椅、几案,陈梳、篦于案上。交椅之前置竹制小椅,案前置火炉。届时,冠者端坐于交椅上,双足踏在竹椅上,由预先请来的族中之幼者执梳,栉发三下,送嫁在旁念四句,另一人到案前举帽子为之戴上。冠者起立,至祖龛前拜祖毕,执事人设父母两座于堂中,父母受冠者四拜;后以次见伯、叔、姆、婶及宗人之尊属,行两拜礼;复以次两拜姑、兄、嫂、姐,俱答拜;弟、妹则两拜见冠者,冠者亦答拜。  
冠礼毕,冠者随即到外祖拜公。外祖父母在,则行拜如拜父母之仪;拜舅父母亦如之。  
乡村于冠礼时,设宴请乡老陪饮;城市从略,仅食圆而已。  
2、女子笄礼  
女笄以母为主,择亲姻有福德(好命)妇人为宾,婶姆中有被以为有福德者亦可。  
举行笄礼时间,古礼亦系拂晓时,后乃在男家花轿到门行之,谓之“对轿梳妆”,即“上头”。应备各物与男冠同,惟增加面线、白饭各一碗。  
先设椅、案于厅中,陈背子(霞披)、镜、梳于案上,用盘承冠笄,以执事捧之。花轿到门,送嫁娘引女至厅中,梳栉毕,宾为之加冠笄,送嫁娘为之服背子,宾为之结袄(俗称穿肚裙)。肚裙以红布制成,略如袋子,内贮皂筴、铁采尾、泥孩儿、猪肉片等计十八项。有不延宾者,母为之结之。  
女父于祖先前上香袛告,四拜;送嫁娘引女四拜。设两座于堂中,父母安坐,受女四拜,父母各命戒(训话)之。命戒时,女即开端放声而哭。后以次见见伯、叔、姆、婶、姑、兄、嫂、姐、弟、妹毕,女父以帕(俗称乌巾)蒙其面,送嫁娘导女上轿。  
古时嫁女要备办栗、枣等物。如五代·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白头谣》诗云:“笄女且在房,晨昏事盥澡。谅亦非长计,嫁恨良不早。有媒时登堂,仓皇具栗枣。往送旋出门,泪洒沾襟抱。”(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留念馆筹建理事会辑录:重建开先县令詹敦仁留念馆暨詹敦仁学术研讨材料汇编·詹敦仁诗文选》)  
3、亲迎  
古人重婚礼,新郎须亲至女家礼迎新娘,古“六礼”中称“亲迎”。至清代前期,泉州的婚姻礼俗中,除个别宦族外,婚礼皆不亲迎;至期,办好彩轿,遣媒送至女家。  
古义:昏时行礼,故谓之“婚”;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因而古时亲迎必在傍晚之后,乃至深夜,连一切迎送人员都得穿黑色礼服,这显然是远古时期夜间抢亲风俗的遗存。旧时泉州迎娶都在白昼,但新娘须头蒙乌巾,并要有一对轿前灯,这当是沿古礼黑夜亲迎之遗址。  
“压斗”:  
男家迎娶吉时将届,即有彩旗、红甲吹、花轿到门前“压斗”,用特制棕红色米斗,内插厘戥、尺、饭匙等物,放在花轿内,其义大约是不能以空轿抬至女家耳。同时,男家写一红纸封条,上书其祖上官衔几年月日;另备一条给女家,书女家祖上衔头,待新娘上轿,一并加封于轿门。  
“压斗”毕,彩旗、宣扬(有官职者加大牌执事)、仪仗迎花轿至女家门前。  
封轿、丢扇:  
新娘笄礼后,女父以帕(俗称乌巾)蒙其面,送嫁娘导女上轿。女手执一扇,坐定后,女家以男家带来的红纸封条封轿门,父(无父者以家长代)以酒喷轿角,舆夫甫抬轿。  
将起行时,女行将扇子从轿边丢下,谓之“放心扇”。女家拾扇后,急将大门紧闭,意谓其女死心塌地在夫家,不会常起回家之念。此即古代“却扇定情”遗风。  
迎亲:  
迎亲队伍起行,返回男家。在花轿前沿途前导的,依次是彩旗、红甲吹(男女家各一阵),男女家名姓灯各一对(男前女后),宫灯(俗称“轿前灯”)一对,火炉一个。  
火炉大如中号铁锅,浅底,生铁铸成,以油漆木架承之,木架周沿有厚度约四、五寸;以制钱一、二千文串红绳,环绕炉的四周;富厚者加绕白银,煮矾砌叠于制钱之外围;火炉上复瓦片二块,各书红字双喜。  
迎亲队伍中间是花轿。送嫁娘伴在轿旁,娘家用一条九尺长的红色带子帮住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置于花篮中,由送嫁娘带到夫家,称领路鸡。盖九尺红带意味持久,鸡意味子孙满堂。花轿之后,又陈放在木盛内的梳箱一只、大镜(铜制古镜)一面。  
至如贫穷人家,其他能省,“轿前灯”、火炉、梳箱、大镜四项也不可或缺。  
哭嫁:  
新娘出嫁是大喜事,但新娘从笄礼父母命戒时起,即开端放声而哭,迎亲沿途仍不可中止,称为“哭嫁”,以示与娘家相离悲伤。  
“哭嫁”之俗,全国南北皆然,民俗学者以为此乃原始社会掠取婚姻的遗俗。惟我泉有谓“临嫁不哭,外家必败”,不知何据?4、入门  
踢轿门:  
花轿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得意洋洋。  
送嫁娘忙备小火炉,放置在新人进入洞房必经之处。炉上置生猪肉一片并青稿芦刺,撒食盐、白米、铅粒于热炭上。  
送嫁娘一手捧米筛,一手握铅米,引新郎倒步至轿前,背向轿门,用力倒踢一脚,轿内新娘亦须使力还踢轿门一脚。这是在用特殊言语向众声称:日后乾纲振作,男不惧内;坤道树立,女不示弱。这一来一往,以脚还脚,当然各有幕后人为之指导,似乎闻到了八千年前那场父权制替代母权制的剧烈反动的火药味。  
请出轿:  
男家于迎娶前,必先选请一男孩,大多为亲属中的平辈或下辈,最好生肖属龙;如无属龙的,其他亦可,但寅年出生属虎的不行。  
新郎踢过轿门,送嫁娘即引手捧两粒柑桔(寓意“甘吉”)的男孩,至花轿前三、五步,作一长揖,请新娘出轿。礼毕退。  
牵新人:  
男家主妇,于择吉迎娶有期,预请亲属中福命大的女晚辈如婶母、朋眷,届期莅男家。俟“请出轿”后,奏三通宣扬喜乐,由送嫁娘引福命妇至轿前,启轿门,手牵新娘出轿。  
送嫁娘一手捧贴有红双喜字样的米筛,一手握盐米,将米筛为新娘遮在头上,边念“新娘请出轿,生子哈哈笑”,边撒盐米,同牵新娘的福命妇拥新娘快步跨过火炉。火炉放在米筛中,米筛里还放一把尺子。跨过火炉后,踏上瓦片,送嫁娘给新人撒上盐米,念四句:“盐米撒进来,新人缘分到;新人入门进益,益夫益儿发大财,添丁进财滚滚来。”然后进入洞房。  
此环节,米筛寓意圆满,尺是让刚过门的新娘今后循规蹈矩,火炉意味兴隆红火,踏瓦而过寓不把在娘家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气带入夫家,盐米寓意“有缘”(泉音“盐”、“缘”相近)。  
但是,遮米筛、踏瓦片还有另一种解释:明末清初,南安人洪承畴投诚满清后,洪母赌咒:“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并请求洪承畴和清廷交涉三件事:“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儒降僧道尼不降。”清廷同意了。故清朝汉族女子出嫁至死,穿明朝服装,表示女不降;男子死后,祭礼沿用明制,表示死不降;女子出嫁遮米筛和踏瓦片,表示“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  
行相见礼:  
新郎、新娘不能贸然相见,恐相冲,还须举行一些典礼。整个过程,新娘头面仍蒙着乌巾。  
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送嫁娘立刻拉他们各向后转,两背相对靠拢,两头后略相碰。送嫁娘念四句:“背脊靠背脊,钱银堆半壁”;“头后抵头后,吃到老、老、老”。  
倚背之后,送嫁娘拉新郎、新娘转身,延请两人分左右坐在床沿,倒两杯调糖的茶送上,男女各啜一口,然后交流又各啜一口。接着,送嫁娘指导男女交流戒指,各自戴上,相见礼毕。拜天地:  
当新人进洞房时,喜家执事人等,即在厅事前搭起香案,垫以长凳,陈列斋果。  
新郎、新娘相见毕,外面三通宣扬又作,送嫁娘导新郎、新娘至香案左边,双双作三跪九叩礼。  
挑乌巾:  
新郎、新娘拜天地后回洞房,送嫁娘请新娘站在床前右边,新郎站在床前左边,从斗里取出厘戥授新郎,把新娘披在凤冠而垂下的乌巾揭起,归入斗内。  
合卺交杯:  
俗称“吃房内桌”。延请牵新人和请出轿的作陪。  
“挑乌巾”后,送嫁娘、媒人或特定能够进入新房的女佣,行将肴馔陈列于新房。  
“房内桌”的肴馔,有规则的碗额,其中海参、猪筋、鸡、糕、包、四果绝不可少。  
送嫁娘斟酒,给新郎、新娘举杯交饮,如相见吃茶之仪。送嫁娘每碗必念一次四句,并代新娘逐碗夹一份。新郎及牵新人、请出轿的略吃一些应礼。  
筵终,送嫁娘行将代新娘所夹的一份带去受用。  
轿后点心送入洞房:  
合卺交杯成礼之后,入门诸礼仪告一段落。当天新娘老是伏在房内,不与外人接见,恐犯忌讳,致日后夫妇无缘。故自进门不断到以后的会亲前几天的点心和三餐,都由娘家派专人送进房内,让新夫妇同吃共餐。  
当迎亲开端,女家于其女上花轿后,即备具精巧小食,谴人随后送去,叫“轿后点心”。合卺筵撤,“轿后点心”即送入新房,送嫁娘定必招呼新郎、新娘同享这成亲后的第一餐。往后新娘每日的餐点,大约都要请新郎去伴食。  
(四)婚娶翌日礼俗  
1、谢亲  
婚娶成亲的翌日天未亮时,主婚人或男方家长,具红帖,中帖书“谢忱”红条。另具书姓名正柬,并红封礼银,乘舆到女家,下舆至门前,例不叩门,女家亦不作接待。将柬帖银封从门的缝隙处塞入;如女家之门无缝隙,则须先时虚掩以待。柬帖归入,女家乃从地上拾起。  
整个“谢亲”过程,必需大名鼎鼎,暗里投送,不知何义。  
2、庙见  
婚娶成亲的翌日拂晓时(今或提早至婚娶当日下午),新郎陪同新娘衣着礼服(男礼服,女凤冠裙袄),送嫁娘(或原“牵新人”的妇人)为前导,出洞房上厅堂,喜乐(大吹)大作,举行庙见,为古礼之一。  
这是不可短少的,由于只要拜过祖先,新娘才算男方家族的人,而今后要开端新的生活,就必需认识夫家的长幼尊卑,这是对新娘停止伦理教育的一节必修课。  
庙见分“启公”、“启菩萨”、“相见”三个程序。  
“启公”:  
“启公”即拜叩祖先。“启”一解为跪,泉语拜叫“启”。  
“启菩萨”:  
女家于嫁女的第四天,要炒米粉(即粉干)馈送男家。普通人家,仅炒一至二中壶,合山海诸味(俗称“物头”)送去;至若富贵人家,则米粉必两大缸,“物头”便用全席筵肴排列盈“木盛”。  
此俗于礼无徵,当是本地附会之说。俗谓女家希冀女至夫家,能与夫家人和睦相处。泉音“粉”、“忍”谐音,“吃米粉,大家相吞忍(容忍)。”  
2、谢酒  
婚娶第四天,娶亲之家于入晚大张筵席,宴请来贺的亲朋戚友,称“谢酒”。宴后还留客闹房。  
(七)婚娶第五日礼俗  
1、会亲  
新婚的第五天(古亦有至七日才“会亲”的,后多从五日,今亦有简为三日的),新娘先丈夫回娘家,称“会亲”。先一天,女家应将“请女归宁”的帖子发送男家。  
天未亮,新娘就急着起床梳妆装扮,衣着礼服,等候娘家派来莲舆迎归。“会亲”所乘的是四人抬红呢大轿,彩旗、宣扬前导。同时,夫家为备的各色各样糕饼糖果(俗称“面前”)和衣彩若干封,也随行挑去,供女家分送房亲,称“房头份”。  
到了外家,入门向晚辈请安行礼,与平辈、下辈叙谈问好,诉说在夫家数日的重生活。午间外家设宴,约请房亲和新娘做女儿时的女伴作陪,称为“吃会亲桌”。“会亲桌”的张设,视陪宴的人数而定,有多至十余桌的。  
2、请子婿  
新婚的第五天黄昏,岳家宴请新子婿,称“请子婿”。如是午宴,则与“会亲”一同举行。今俗新娘或于婚娶次日天刚蒙蒙亮即回娘家,请新子婿也在当天下午举行。  
先一天,女家在向男家发送“请女归宁”的帖子时,应同时发送“请子婿”的请帖。“会亲”宴毕,女家便即谴人再送催请子婿之帖,一请一催,示礼之盛大也。  
黄昏,婿乘四人抬红呢大轿(后来亦有改为三人抬的竹帘轿的),随挑果盆、蓼花、礼盘、礼爵、排香、烛、爆竹等礼具,彩旗、宣扬迎至岳家。岳家以平辈(女之兄弟或堂兄弟)一人,在门外迎接。  
大吹三通鼓,婿舆直抬至天井,送嫁娘引女家一童,请出轿。新子婿下舆,与迎者互揖,由迎者导至厅堂。“大官”(即识礼的跟人)导婿至岳家祖先前,取跟其挑来的礼具,由“大官”作执事,向祖先前上香、酹酒、跪、四拜。  
送嫁娘请岳父母出,婿行跪拜礼,呈贽仪,岳父、岳母各赐以饰物(戒指之类)及衣彩;见其他男女晚辈,则以贽仪换衣彩;见平辈、下辈,或贽或彩,各视其长少而定。  
拜见毕,陪者延婿坐,送鸡蛋、四果;宾主对坐,却少叙谈,因彼此皆生疏也。  
少倾,“大官”请会客。女家于“会亲”之前,已先备帖请陪客,由妻舅或姻叔等主陪,同襟为当然陪客,其他姻亲朋友,虽晚辈亦不拘,惟岳父及亲伯叔则逃避。陪客依次登堂,各与新婿一揖,主人送茶,坐。排筵,奏乐入席。  
“请子婿”是新婿初次到岳家,且与岳家的主要亲人相识,故宴席极为盛大。席八位,位各设椅披椅垫。主人送位——按椅披垫向婿一揖;送箸——双手奉箸,揖如前;送酒——伺酒者筛酒,主人奉杯,揖如前;复依此向陪客行前礼。新婿回送主人,如前礼,坐定。开筵,改奏燕乐(“燕”通“宴”,泉俗燕乐用笼吹)。  
酒肴数巡,厨师报献烧割,伺酒者急撤红酒,换杯进膏梁。宣扬作,全头烧乳猪披红彩,盛长盘,垫小架,抬进筵前。厨师向新婿行打千礼,割取烧猪上筵。次上乳猪腰子,此时跟新婿“大官”把帖匣的红封呈给新婿一视,随即唱声:“姑爷发赏。”首先一封送厨师,称“赏烧割”;然后赏厨,赏伺烟茶,赏伺酒,赏捧馔,赏吹,赏跟人……一封封分发毕,“大官”代诸受赏者唱声:“姑爷!谢赏!”  
献烧割毕,继续上肴,最后上四果汤,送嫁娘念四句。同时复进四大碗,叫“下四碗”,席上诸人仅举箸作礼。“下四碗”系备饷随从诸人,礼应上筵,故仅举箸而不食。侍者送手巾,宣扬,离席。新婿揖送诸客,送嫁娘复导新婿进内室,会晤岳父母,准备返舆。  
3、双人返  
“请子婿”散席后,新婿会晤岳父母,略叙谈,即告辞,在宣扬声中登舆,俟女于门外。同时,女拜别父母亲属,即乘舆跟在男舆之后。  
返舆之前,女家对一件事不会随便放过,即必需等候男家燃点两圈火把来接,然后女家也燃点两圈火把送婿、女归去。假如男家的火把还未见到来,女家绝对不给女子登舆,由于单用女家的火把,旺气将会跟火把送到男家去;反之,男家用火把来接,而女家不用火把送去,则男家的旺气也会被送到女家,这也是男家不会允许的。男女两家一接一送,各备火把,叫旺气对接。  
男女两家火把燃起,男舆在前,女舆在后,彩旗、红甲吹前导,仪仗行列,前赴男家,俗称“双人返”。  
男女会亲返家之舆,俱乘原座,惟女舆上盖的两旁,系着长尾竹蔗两条,舆后系竹笼纳雌雄鸡各一,号“引路鸡”。女家备“面前”若干担,媒人、送嫁娘、“大官”诸色人等,杂入行列;有的还加老妇、少女各两人个各四人(大多为男女家的婢、媪或暂时雇佣的)伴行舆前,称“鸡母鸡仔”。  
新夫妇“双人返”入门,先由送嫁娘导入新房,再一次行相见礼,然后引新妇上厅堂延翁姑及亲属相见,翁姑仍有饰物赠新妇;亲属长、平辈仅送指仪(手指礼);媒人、送嫁娘仍有一笔茶礼。  
有的女子出嫁,五日会亲不请新婿,女子归宁往复诸礼均同。  
(八)婚娶第六日礼俗(序幕)  
1、谢会亲酒  
会亲之翌日,新婿须于早间到岳家谢酒,岳父母延见,款以茶点,略为叙谈即告辞。  
2、余馔送婿家  
岳家将昨日大局部未割献的烧猪调酒重煮,并将余馔合炒米粉送婿家,以示敬意。  
3、“车夯犁”  
男家婚娶,至会亲、“双人返”,喜事已结束,第六日必需备办润饼菜(春卷)请留宿女客及媒人、送嫁,来一次大团聚,俗称“车夯犁”。润饼形圆,故有是称。  
润饼菜中,有一样“豆生”(豆芽)、一样豆腐,炒“豆生”和煎豆腐,必需由新妇亲身下橱操作。炒“豆生”较易,煎豆腐则难。由于已有人要与新妇开玩笑,事前特地把豆腐切成薄薄的片片,要煎得完好又无过火灼黑,实非易事。这两样弄完,润饼菜的其他菜味,新妇就不要管了。  
润饼菜煮好,首先送到新人房里孝敬“床母”,送嫁娘照例念四句。“床母”敬后,搬出肴馔,开端“车夯犁”,新妇也来参与。  
“车夯犁”后,分送媒人、送嫁娘银礼,亲戚女眷,各自归去,婚娶事宜算全部完毕了。  
(九)婚礼帖式简述  
婚姻之事,男女两家行礼往复,皆有帖式样。往昔礼俗繁琐,繁文缛节,全帖多至十二版,后来渐减至五、六版,乃至三、四版。  
当时用帖,每项礼帖必需成双。一个写姓名,为“正柬”;另一个写物品,帖面写“全福”,帖尾写“名具正柬”。  
每次每份全帖两个,金签二,帖囊一个。男家备帖送往女家,自写好“正柬”、“全福”各一,归入帖囊,外贴密金签一条。囊内同时照置空金签一条(空金签仍印花纹,惟中留一长方格,备写“××之敬”,如,订盟则写“订盟之敬”)并去,供女家回复之用。  
女家若是回帖,则于帖面写“肃复”,写姓名的帖概写“正柬”。  
帖的填写有一定规格。如写物品,必逐条分列,如“××全封”、“××全盘”,以及××全部、全具、全套、全座、成双、成队、全木盛、盈筐等,每条都要双或对,如属单数,则写“全”或“盈”,以避单独之忌。  
各项物品,均用饰名,如(括号内为饰名):  
糖定(文定厥祥)面线(赤绳千缕)姜(圣人不撤)猪(刚髯佳誉)  
茶心(春茗有心)五谷(嘉种千株)蛙(池塘奏鼓)鱼(龙门变化)  
枇杷(摘一树金)四果(赐果盈庭)桔(陆郎遗怀)芋(君子攸芋)  
鸡蛋(鸣鸡戒旦)香蕉(芎蕉垂荫)炭(乌金佳誉)羊(细肋柔毛)  
甘蔗(蔗境回甘)蓼花(红蓼花开)鸡(翰音于天)蟳(黄甲连登)  
蜜味(甘美之爱)龙眼干(万福之源)桂林干(桂林挺秀)  
二十三、鲤城区丧葬风俗  
1、殓期  
殓期指的是人死后至入棺这个阶段。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被视为德之本。孔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对以孝著称的门徒曾子说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但自古以来,权衡“孝”的普遍规范,主要是看其对父母“生育死葬”的态度,因而丧葬仪礼一开端,其孝亲的特征就非常显著。  
泉俗凡己50岁或做“公(爷爷)妈(奶奶)辈”者,在病危临终之际,均要“上厅边”,即让其卧于本家或祖厝厅堂边由四块床板暂时搭成的简易床铺上,儿孙,媳妇都守候在旁送终。死者行将断气时,亲眷要边哭边为其改换寿衣,穿上鞋袜,动作要快,如迟至断气后,有“死者得不到”之嫌。死者寿终正寝后,当即用其被单复盖躯体与面部,亲眷围尸恸哭,治丧即告开端。  
孝男出门,自池旁、埂边或大路口取回泥土一块,用瓦片取回,土上插香,置于尸体脚端处的地上,以示“人死入土为安”,并置米饭一碗,上插竹筷一双,称“脚尾饭”,或叫“辞生饭”。亲眷要不时地续香,燃烧冥纸(说是阴间运用的纸币),为死者前往阴间准备足够的“盘缠”。为让死者在冥冥之中走向光明,尚须点白烛一支或油灯一盏,要留意不使熄灭,称“点脚尾烛”。如再加上早在死者生前为备“百年”之后启用所“竖”之“生寿”(俗称“起大厝”),以及寿终之后“做功德”时所燃烧的纸糊大厝(内有纸糊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以至有仆人、汽车等),可谓是对死者的衣、食、住、行诸方面都思索到了,而且相似的做法,在整个丧葬仪礼过程中,还会不时地呈现。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一块白布,或于原贴红联处掩盖白纸,让四周的人们都晓得,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谨慎。我国古代多盛行族外婚,同姓不婚,因而联婚就成为增强部落、氏族、家族、各姓氏之间关系的极端重要的感情纽带。故《礼记。昏义》在记叙婚姻的功用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合二姓之好”。但联婚的成果,常因一方的不幸逝世而产生曲折。在泉州,有的外家因疑心女儿在夫家受优待而寿终正寝(有的也确为事实),就纠集人马前往亲家“吃人命”的事时有所闻。因而民间在为女性晚辈举行丧事时,非常留意姻亲关系,并构成了一些相应的风俗,这在新编的《安溪县志。习俗志》中有比拟细致的记载。  
收殓前,孝男年长者要手提小桶,领全家孝眷到左近公用井乞水,回到家门口,取水一碗进屋洗尸,余水倾倒门外,然后为死者举行“辞生祭”,即可入殓。入殓时,凡生肖五行与死者相克者,均应逃避,以免犯“冲煞”,收殓后,孝男孝女需将死者生前所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送至郊外或村外焚化,俗称“送草”,或叫“送脚尾”。事毕,再由道士在室内外停止一些祓凶驱邪的典礼,俗称“收乌”(或于守灵完毕停止)。  
2、殓葬  
殡葬包括殡和葬。殡指的是殓而未葬这个阶段,葬则是死者的亲人及亲戚至友、宗亲邻里向死者作最后的辞别典礼,然后按习俗习气用掩埋或其他办法处置死者遗体。  
自古以来,殡期长短不一。古代视死者位置尊卑,有过特地规则。《礼记。玉制》曰:“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月而葬。”但后人对此礼制并未认真遵行,泉俗旧时停枢“至有终身不葬或累世不葬,或子孙衰替忘夫处所,遂弃捐不葬者。悖礼伤义,无过于此”,被视为陋习。故早在明代,惠安知县叶春及即明令制止,并采取对停枢逾年不葬者治罪的严厉措施。之所以会呈现这种陋习,古人简直异口同声地指出,与泉俗惑于墓葬风水之说有关。  
依据灵魂不灭观念,人们以为人死后灵魂在出殡前还会时时出入灵室,因而要设灵堂,点长明灯,子孙于枢旁铺有稻草的地上,轮番日夜守灵,还择日请僧道做法事超度亡魂(俗称“做功德”)。侨乡人们在为晚辈超度亡魂时,常常还同时举行“引水魂”典礼,招引死葬侨居地的华裔亡魂归故土,以完其叶落归根之遗愿。进90年代后,有的还用纸飞机“引空魂”。开吊期间,亲友前来吊唁。  
出葬于选择墓地和卜定葬期后停止。出葬时,开路宣扬响起,典礼即告开端。出殡典礼牌、铭旌灵幡、白红大灯等前导,死者子女扶枢哭送,亲友随后哀送。孝眷哭声凄切,亲友步伐繁重,队伍冉冉而进,氛围是庄严的。但那时起时落的鞭炮声(近年来,鲤城市区己制止燃放爆竹),喧大的锣鼓声,送葬队伍中的化装扮演队,却使人又感到氛围是“闹热”的,真是一时悲喜难分,这或许是人们把高寿者病逝的丧事称为“喜丧”所需求的一种特殊气氛吧。把人生最大的悲事死亡和人生最大的喜事结婚,均视为“喜事”,并习气把这两件性质截然不同的事扯在一同,合称“红白喜事”,这确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共同现象。  
灵柩抵达墓地后,有祀“后土”、祭棺头、点木主等典礼。落棺葬毕归虞,俗称“返主”。回家后,要“接主”、“安位”。然后丧家宴请送殡者,以吃“彩气”。  
泉州葬俗,以土葬为多,但早在宋代,民间贫屡之家,以火葬为常,后被封建统治者指为不孝之罪,故自清代以来,除佛教僧尼用火葬外,民间均用土葬。新中国成立后,治丧从简,泉州市区在60年代停止殡葬变革,改行火葬,其后又逐渐推行。  
泉州丧葬礼俗也因死者所属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异。如回民死亡称“归真”,普通是早亡午葬,夜死晨埋,停尸不过三天。出殡需请阿訇掌管葬礼,为亡人祷告。出殡典礼简单安静,不用鼓乐吹打,墓葬不用棺,古代用四块大石板围成墓坑,近代是用“太兴红砖”砌生长方形墓坑,尸体下坑后,脸部须朝西,以示从此永朝圣地麦加,然后盖上石板七块,密缝堆上灰土即告葬毕。基督教徒逝世,需由牧师、教友为其“安息荣归”祷告,出殡典礼俭朴盛大,且有众多教友送葬。佛教僧尼均施火葬。  
3、服丧  
泉俗服丧,须“礼尽三年”。葬毕七天内,每日均要由女眷于早、午、昏三次奠祭死者之灵,啼哭哀念,早称“捧茶”,午、昏称“捧饭”。葬后第三天,旧时有孝男、孝眷和亲属前往墓地探墓,在墓旁“后土”前和墓前分别祭奠。七天后,逢初一、十五,才由女眷哭祭,直至撤奠为止。另外,还有十四日祭,四十九日祭、百日祭等。逝世一周年岁念日,古称“小祥”,现俗称“对年”;两周年岁念日,古称“大祥”,现俗称“三年”,均要备物品致祭。如治丧期间没“做功德”的,要在这时补做,否则因循旧制的子女会于心难安,以为孝道未尽,死者灵魂难以超升。三年过后,每逢死者华诞要做“娩忌”,卒日做“正忌”,合称“做忌”。普通人们比拟注重“正忌”。另外,在清明、中元、冬至等岁时节日,也有扫墓、祭奠之礼俗。  
旧时泉州丧葬仪礼盛大奢侈,民间竟以此为骄傲,“要吃要穿在苏杭二州,要死要葬在福建泉州”(或曰“生要生在苏杭二州,死要葬在福建泉州”)的俗谚世代传播。其实,竞争丧葬仪礼盛大之最者大有人在,如安徽的徽州俗谚即有“生在杭州,嬉在苏州,死在扬州,葬在徽州”。把生之天堂推举为苏、杭二州,这在传统观念中,似已定论,各地均不敢高攀,而对葬礼之盛大,却当仁不让地以本人的家乡自荐,且充溢自信。重死甚于重生,反映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呢?能够说,葬礼是人们对死者身份、位置确实认,但在宗法社会里,出殡典礼也是死者家族权力的一次大检阅,它反映了送葬者的人生观,旁观者也会对出殡典礼“闹热”与否发表一番评论,可见,出殡典礼的社会意义大于个人意义,这应是丧事大办的客观缘由之一。丧事奢侈,既不合古礼,也与今天的社会主义肉体文化建立相左,丧事简办,乃大势之所趋。  
二十四、鲤城区饮食风俗与特产  
煎堆补天: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常常阴雨绵绵,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蜗氏炼石补天的做法,于是有了“煎堆补天”的民俗。民谣“雨仔轻轻,舀油来煎堆”正是这种民俗的生动反映。堆,是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泉州府志·习俗》),滋味香美,很受人们喜欢。在泉州,除了名噪一时的“蠔堆”(又名“蠔煎”)外,还有“麦堆”、“猪油堆”等。  
筅尘:为了干洁净净过春节,元旦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停止一年一度的“筅尘”(掸尘),即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活动。这种“筅尘”的风俗宋代已可见。据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载:“十二月尽,不管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吵新人:即闹洞房。泉州一带有“七日内无大小”之说,意即新婚以后的七天之内能够不拘礼节随时闹洞房。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昵举措,方式多样,诙谐幽默。但有时也会因无所忌讳、别出心裁而出格。  
满月: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作“满月”。主人要请理发匠为婴儿剃去胎发,俗称“剃满月头”,并以“龟粿粽”馈送亲友邻居,亲友邻居则回赠衣服、赢巾(襁褓)、项链、手镯、脚镯等。“龟粿粽”中必有一种叫“满月圆”的米粿,因外形像奶头,故俗称“猪母奶”。它意味母乳充足,婴儿安康。  
度晬:婴儿周岁,俗称“度晬”。是日,主人要为婴儿“做度醉”,敬神祀祖,设宴请客,还要制造大量的“四脚龟”和米粽分送亲友,祈求婴儿早日学会走路,安康短命。外婆家通常要送用红线绣着“度晬裘”(披风)、“度晬帽”和有虎头图案的虎耳帽、虎耳鞋以及银制的如意锁、长寿锁、天官锁或手镯、脚镯等,祝愿婴儿吉庆康健。  
成年礼:男孩十六岁叫“成丁”,表示孩子曾经长大成人了,因而十六岁的华诞典礼特别盛大。家里要备办“三牲”、寿面最后一次答谢床母、檐口妈和夫人妈诸神的庇佑之恩,以糕、粿、粽、面线等物分送亲友邻居,并设宴款待。这时外祖母家要送成年衣帽鞋袜或布匹等表示恭喜。  
过番:闽南地濒东南海滨,从唐代起,就有泉州人飘洋过海,移居南洋群岛。随着宋元泉州港的昌盛,远航东南亚各国经商的泉州华裔更是猛增。本地人习气把前往南洋营生称做“过番”,旅居南洋一带的华裔则被称为“番客”。  
送顺风与褪草鞋:泉州人行将出国营生或华裔回乡省亲后又将返回居留国之时,亲友纷繁前来赠送家乡土特产或中成药,为其送行,俗称“送顺风”,如设宴送行,则称办“送顺风桌”。华裔自海外归来,亲友闻讯赶来送鸡、鸡蛋、面线、美酒等物或设宴接风洗尘,俗称“褪草鞋”(因旧时出远门,常穿草鞋步行)。  
二十五、鲤城区著名景点  
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为中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位于中国福建泉州市鲤城区西街,于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由黄守恭创始,有逾1300年历史。  
李贽故居  
李贽故居,位于泉州鲤城区南门万寿路123号,为一座两进三开间的普通民房,前落只剩一间通道,正厅建筑方式为坡屋顶,砖木构造,厅堂内案桌供脱胎李贽塑像,后有李贽家族族系图。占空中积495平方米。  
清净寺  
清净寺是中国如今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为国务院发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之一。中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作风的伊斯兰教寺。位于鲤城区涂门街中段,是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中山街  
中山街的雏形早在唐代就曾经存在,从威远楼至新桥头,南北贯串整个旧城区。是历史文化名街,建筑表现中西合璧的历史风貌和民族文化特征,取得了结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发的“2001年亚太地域遗产维护优秀奖”。  
府文庙  
府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福建省文物维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当时的宰相张九龄题匾“鲁司寇庙”。北宋安定兴国初年移建文庙于此,其后几经修缮,左学右庙,规制逐渐完好,范围不时扩展,占空中积近百亩,构成了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沿海乃至东南亚地域广为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东南地域最大的文庙建筑群。2001年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是福建省两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的文庙之一。  
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来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汇集之地”。该宫是中国东南沿海莆田湄洲妈祖祖庙分灵庙宇中现存较早、范围较大的一座妈祖庙。当时庙宇范围有正殿山门、两廊、两亭。1987年泉州天后宫由国度发布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