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管理-1170PX*80PX
广告管理-770PX*90PX
当前位置:主页 > 风水 > 风水民俗 >

秀屿区民间习俗与文化

  • 风水民俗
  • 2022-04-23 15:16
  • 指迷居士
广告管理-720PX*80PX
一、位置  
莆田市秀屿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介于福州与厦门和香港与上海之间,东距台湾台中港72海里,北距福州马尾港132海里,距上海港510海里,南距厦门港96海里,距香港397海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  
二、妈祖文化  
秀屿区妈祖文化底蕴非常深沉,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妈祖信徒有二亿多人。湄洲岛是国度AAAA级旅游度假区,湄洲妈祖祖庙被海内外誉为东方的“麦加”,是妈祖信徒的朝拜圣地。同时,港里祖祠是海峡战争女神妈祖的降生地,每年前朝拜的海内外妈祖信徒、游客达100多万人次。正在规划建立中的妈祖城,主要盘绕发扬妈祖文化。  
三、莆田铜雕技艺  
莆田铜雕技艺()莆田传统铸铜工艺源于远古时期,兴于宋,盛于明清,长期以来,薪火相传。在商周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各寺院庵堂的佛像、神像和菩萨像的传统铸造普遍采用大型铜铸品。官家、富贾的建筑饰件也普遍采用铜类金属制品。小型铜类金属制品还成为人们普遍运用的艺术品和适用品,以至是把玩的文娱品,都极具丰厚的传统表现力。到了明清和民国时期,铜金属铸件消费曾经以分散的家庭作坊,散落在莆仙各村落,其中秀屿的东庄尤多。  
莆田市铜雕技艺包括传统铜金属铸造、传统敲铜、传统铜鎏金、传统铜釦金等技艺。其中,传统铜金属铸造,是采用紫铜、黄铜、青铜(铜锌、铜铅、铜锡等不同成分的合金)为原料,在不同熔炉内,将铜原料熔解,在各种“模”或“范”上倒入铜熔液,经过人工震动,使铜熔液平均流遍一切细小的角落,再停止修整、打磨、髹漆等,铸造出各种规格的铜制佛像、神像及其他各品种型的艺术品、工艺品和把玩品。传统敲铜,是以铜片为根本原料,采用加热和人工锤敲的办法,制成各种铜乐器、艺术品和适用废品。传统铜鎏金,是将真金溶解在1里,用特制的刷子在铜金属铸造出巨型、大型和微型佛像、神像及其他各品种型的艺术品、工艺品和把玩品的铜坯上,晾干或用炭火烘干后用玛瑙轧光。传统铜釦金即是在铜制品的外表釦压上真金,使作品金灿美观。  
莆田传统金属铜雕工艺自成流派,传播莆仙、福清、惠安等地及东南亚各国,代表着民间传统金属铸造和传统釦金技术的高超程度。  
四、莆田秀屿区忠门镇的春节风俗  
有马有龙的可繁华了。  
1、扫巡兴化话把大扫除叫“扫巡”。这是个良好的卫生传统。俗语说:“千补万补,洗净见先祖”、“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扫巡日普通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户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大众的吉利数码),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户外,先洗净让太阳曝晒,一求干,二消毒。然后室内再“扫巡”。  
2、祭灶公.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祭灶”,就是送灶公上天。祭拜时烧一纸线,送灶公上天是祈求玉皇赐福,饥寒交迫。f2N*_Jl~U  
3、二十五日头  
农历十二月廿五日,是莆仙风俗公定的大日子,俗称“二十五日头”。这一天,普通是大晴天,相传为“天官赐福”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发善心积德的日子。凡种种缘由向神许愿的金钱、谷物,都要主动送到城隍庙(或村里宫庙),由经办人化为施舍给穷人、乞丐。这一天必需做好事,如债务未清者,也不能讨债。  
4、做年糕  
十二月二十六日起,户户做豆腐,买年货,尤以做年糕最为忙碌。  
莆仙过年还准备其他年货,如做豆腐。80年代后,在小康之家,时令佳肴逐步取代传统的年糕、食品。  
五、辞岁  
“元旦”前一天,俗称“小除”,户户放鞭炮,贴新春联。当晚,家家户户堂上点花烛,叠红橘果如塔状,上插“三春”纸花,供“隔年饭”于灶头,备办丰厚祭礼和“贡银”,祭奠天地神,名为“辞年”。t!N.qbe9]6H  
元旦俗称:“做岁”,元旦夜叫“三十暝”。逢小月叫“廿九暝”,全家同桌饮宴称为“围炉”,宴席菜普通备10碗,鱼不切尾,螃蟹要10脚全。饮宴完毕,大放鞭炮,晚辈要给儿童分压岁钱,普通彻夜不睡,俗称“守岁”。  
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进步,成年的晚辈常常给年迈的晚辈贡献压岁钱。以表孝道。  
过年时,莆田民间每有做“红团”和“番薯起”的风俗,一以孝敬祖先,二为时令口福,三取一家人红红火火、大吉利、大安全、大团聚之意。  
“红团”皮的制造是有一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后,捞起沥干,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俗叫“米祭”),一筛再筛,取其最细的粉末,晾干备用。用时,参加适量的开水和“食物红”一同揉匀成粉红色的团皮,搓成圆长条,再以手摘成等量的一块块的团皮块。  
“红团”的馅大都是甜的,也有咸的。甜的加红糖就行;咸的则须参加葱花、香菇丝和捣碎的炒花生米等调味品,别有乡土风味。“红团”的馅分三类:一是以绿豆为馅(绿豆去砂和杂质,洗净去壳)。俗叫“绿豆馅”;一是以糯米为馅,俗叫“糯米馅”;一是以番薯干粉为馅,由于从前山区和沿海地带,少产稻米,全年主粮就是“番薯”、“番薯干”。“做岁”时做“番薯干馅”的团,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朴素民风。  
做“红团”时,家庭主妇要巧为分工。擀团皮的要厚、薄适度,不能太厚、太薄;捏团馅的要大小(粒)平均,不能太大或太小,两者要恰当配合。否则,团皮包着馅后,用“红团印”一打印,有时会被压破,有时则个子太小,不美观。做“红团”时,主妇边示范、边指导妇孺擀团皮、捏团馅、打印、衬“奎叶”(学名“蓑荷”),剪去多余的边角,整划一齐地入炊具,扣紧炊盖,约蒸25分钟后出炊,就能够食了。  
“红团”所用的木印,俗叫“红团印”。它是一种精巧的手工工艺品。印模中刻有“富”、“贵”、“寿”、“喜”等字样,周围还刻有花鸟图案,连结“番薯起”是以“番薯”为主料,先把鲜“番薯”削皮、洗净、切块、蒸熟后捡去薯筋、硬粒、剁成纯柔的“番薯泥”,放入瓷缸内,参加“米祭”和酵面,发酵后再以适量白糖(或红糖)及碱拌和,然后仔细打印,在其上面点红,上蒸笼蒸熟后即成食品。“点红”的红,同样寓一家人红红火火,“起”(方言),有兴旺、兴隆之意。“番薯起”的特性是地瓜味浓,软香可口,是时令、经济的农家食物。  
“红团”和“番薯起”是莆田人家“过年”时的共同美食文化。  
初四过大年,做大岁(仙游地域是初五)  
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进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树立据点,四出烧杀掠抢。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领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对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得以克复。这时,流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繁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拾掇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相互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  
后来,为留念莆田这一段凄惨的日子,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夜“做岁”,时间拖得太长。于是,莆田民间商定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围炉),因农历二月农事正忙,若在二月初二才“做岁”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同时将二月初二日商定为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  
同是莆田市的仙游县岁时习俗,与莆田市区(原莆田县)又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岁”,而仙游县却是正月初五“做大岁”。这是由于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后,次年冬大举侵犯仙游县境,四处杀掠。仙游城内百姓四处逃生,颠沛流离,无法聚会过年,直至戚继光兵到,倭寇溃逃,百姓才得以重聚团聚,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起,仙游民间便俗定正月初五日,吴宅人吴廷珠(兴化府监军)在抗倭中战死,乡里人为留念他,定正月初五为悼为日,所以吴宅人有正月初五不“做大岁”的习俗。莆仙地域正月初四和初五日“做大岁”的习俗不断因循迄今。  
五、秀屿区结婚风俗  
往常莆田相亲男女,相亲经常常遇到"两顾"的懊恼.我也整天未得到解答,不过今天被我发现了,请大家予以参考.以下故事必是其中缘由.  
(莆田"两顾"引见下:  
(1)两顾就是男女双方结婚后,男方和女方的家庭都是要照顾到.  
(2)男方和女方结婚后必需有一胎是和女方的"姓氏",假如男方的家庭背景比拟好,就是男方第一胎,假如女方的家庭背景比拟好,就是女方第一胎(这是很多人最难承受的).  
(3)依据不同村落的风俗还有不同的请求,比方元旦晚上在哪方家过,初一早上在哪方过,儿子和女儿归哪方看守....)  
莆田古代方言有“数社三张厝,凑狗十一丁”。这是莆仙各地传播颇广的一句俗语或口头禅,意为对方势单力薄,嗤之以鼻。同时也是一句贬义词,咒骂对方力气单薄,能够小看,任人欺负。那么,这句话的典故是什么呢?  
位于秀屿区笏石镇炮厝村罗厝自然村,早在明初期,从江西省余樟县罗氏南迁入莆,来到这里定居,因而该村取名为“罗厝村”。嗣后,罗氏人家在这里安居乐业,以稼穑或养蓄为生,很快就开展成为一个村落,人丁旺盛,建造“永仙宫”、“兴财宝社”等庙宇,与当时的集镇(丙店)也较近,消费得到疾速开展。  
明嘉靖年间,莆仙遭到倭寇的侵扰,罗厝村尤盛。倭寇进村争夺烧毁,村子成一片废墟,惨不忍睹。大局部人家被迫颠沛流离,但是有两户人家幸免于难。这样的话,两户人家加上社庙,刚好才三张厝,两家人丁凑合起来只要10人,加上一条狗,共有11丁。遂被邻乡人戏称为“数社三张厝,凑狗十一丁”。一朝一夕,便成为一句中央俗语。  
在封建社会,小姓小村会被人歧视,以至蹂躏。但是,罗厝村人为了壮大本人的力气,开展人丁,便从邻乡后湖村的林氏人家招来男青年当作儿子,但不甘改姓易族,所生下来的孩子一半姓罗,一半姓林,俗称“两顾”。这样的话,罗厝村内才有罗、林两姓人家。因而,逢年过节,特别是元霄神佛行傩庙会活动,每一户人家的走廊间,悬挂的大灯笼,左边为罗,右边为林。  
如今,罗厝村约有40多户人家,300多人口。莆田的那句“数社三张厝,凑狗十一丁”曾经成为笑话了。所以"两顾"的风俗也慢慢的盛行到我们的莆田大地了。  
六、秀屿区饮食风俗与特产  
(一)莆田红毛菜  
红毛菜是藻类中口味最好的菜肴,含有相当丰厚的营养成分,而且滋味鲜甜,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红毛菜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含量十分高,而且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照文献报道的EPA(即二十碳五烯酸的英文缩写,是鱼油的主要成分)含量最高的自然藻类食品——产于日本宫城县的红藻,莆田南日岛红毛菜的EPA含量是日本红藻的120%以上,是至今文献记载的藻类中EPA含量最高的自然水产品。  
莆地步处闽中沿海,海水中营养盐丰厚,特别是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较为充足,为红毛菜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全国红毛菜人工育苗的开创地和红毛菜人工养殖的主产地。“莆田红毛菜”历经60余年的技术创新与养殖开展,地域特征明显,产品远销台湾地域和东南亚等国,深受广阔华裔华人的喜欢。在今年刚刚评出的莆田市首届十大海鲜珍品中,红毛菜榜上有名。  
红毛藻是产于莆田湄洲、南日岛一带海域的海藻,颜色褐红,细如毛发,含有丰厚的钙质和各种维生素。因其质地细绵娇嫩,口味极好,遂成为莆田风味小吃中的一种上品红毛藻的生长对环境条件请求很高,适合在惊涛骇浪、水温适中、没有污染的海湾水域里繁衍,所以产量不高,就像高原上的发菜一样奇贵。  
红毛藻经采集加工后,分干品和湿品。干品是经晾晒过的,能够持久储存。湿品普通用食盐腌渍,装在陶瓷或玻璃用具中。食用前,干品普通要经过水煮恢复,加上各种调料才好。湿品则要用水淋烫一遍,洗去盐渍才行。红毛藻食用时应加上麻油或熟花生油为佳,动物油脂的腥味则会影响其质量。  
(二)黑白蚬  
莆田沿海,盛产名贵的黑蚬和白蚬。蚬是一种小巧的蛤类海产,栖息于浅海和滩涂中。蚬个子虽小,但肉丰味美,经多道工序腌制之后,其味更佳。寄存愈久,漂洗洁净后,先用食盐粗腌三五天,保其质量。食用之前,先把精腌的蚬子用清水漂去过多的盐分,再用上好的酱油、糖、米酒、少许老醋重新腌制几日,就能够食用了。  
(三)莆田蜜柚  
莆田蜜柚,又名度尾“文旦柚”,是度尾的名优珍果,属食膳双宜的美味佳果,曾被清朝列为贡品,果实质量优秀,气息芬香,肉嫩汁醇,甜酸适度,口感好,风味共同,1984年11月,时任国度主席的李先念在福建视察时,品味之后为它命名“度尾无籽蜜柚”。  
在清末,由度尾潭边的坑尾自然村吴金栋祖父栽培一株优质柚,后用高压法育苗传邻村。1949年,度尾的文旦柚产量已到达2500公斤。由于文旦柚具有单性坚固的特性,果实无籽脆甜。1980年时全县种植面积总共只要198亩,产量也只要八吨。1983年,经福建省科委鉴评,认定为优秀柚类种类,同时被国度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研讨所确以为是柚类中的佳品。1992年,全县文旦柚种植面积达2481亩,年产量1050吨,龙华、大济、赖店、榜头号也相继引种。目前,度尾文旦柚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初具范围。  
(四)小煎包  
莆田小煎包以其皮薄馅美、多滋多味而知名。馅料用瘦肉丁、虾仁米、香菇末、萝卜丝、葱花碎揉合而成,先用煎好的鸡蛋薄片包裹核桃普通大的馅心,再用经过发酵的面粉为皮,捏出菊花瓣外形的封口,然后放入平锅里火热的花生油上煎约10分钟。出锅时,小煎包略呈焦黄色,冒着吱吱热气,飘出阵阵幽香,使人食欲大增。  
小煎包制造的历史较长。早在20世纪20年代,莆田城内游毓良创办的“双兴煎包店”非常有名。所制的煎包供不应求。往常,这种煎包店十分普遍,简直各个闹市都有。  
(五)南日鲍鱼  
地域范围  
南日鲍鱼是南日海域特产,采用南日岛本人培育的苗种,因其生长水质清爽、气候适合,滋味鲜美共同,颜色鲜明。  
特定质量  
南日鲍鱼体肥壳厚,鲍肉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厚,为东西方筵席上的海珍上品,鲍肉有利肠、滋阴、壮肾之疗效,鲍壳又称“石决明”有明目、降血压之功用。近年来,还研讨从鲍中提取Ⅲ素,它对抑止肿瘤有明显的效果。因而,鲍的经济价值很高。  
文化典故  
以前当地野生的鲍鱼只要几个。1998年,村民魏九富却从大连引进了5万多个鲍鱼苗要在南日岛养殖,惹起不小的惊动。魏九富带头进了鲍鱼苗,一养就胜利了。原来,鲍鱼合适生长的水温是摄氏10~28度,南日岛的海域水温适宜;除此之外,这里水流急,没有工业污染,各项指标都十分合适养鲍鱼。魏九富的5万多个鲍鱼一年半后就能上市了,由于当时当地吃鲍鱼的人还很少,于是魏九富把鲍鱼拉到了大连去卖,卖出的价钱大出他的预料:1公斤能卖到640元。5万多个,他赚了50万元。这音讯疾速传开,于是岛上不少原来养海带、紫菜的渔民都纷繁改养鲍鱼。  
南日鲍天文标志产品维护范围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关于恳求界定南日鲍鱼(南日鲍)天文标志产品产地维护范围的报告》(莆秀政〔2006〕19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镇现辖行政区域。  
(六)莆田红菇汤  
据《本草纲木》所载:“红菇味清、性温、开胃、止泻、解毒、滋补、常服之益寿也”。红菇系野生食用菌,听说目前尚无人工扶植。武夷山产的红菇干,味美可口,煮汤,炖鸡鸭、排骨均是上等好菜。  
红菇加上补气健脾的枸杞子、黄芪、淮山一同煮汤,是个不错的选择,对肠胃也好,滋味也不错。  
下面我们来引见一下红菇汤的做法:  
选上好的红菇,看看连红菇的脚也是红的,第一步洗红菇,先剪去红菇脚有泥沙根部,洗时千万别用水泡着洗,要一朵一朵的用水洗,洗时把红顶上的泥、或一些杂质用手悄悄抹去,洗好也别泡在水里  
如今开端做了,油锅放植物油加热,将红菇放入煸炒炒出香味,炒至变色,这就阐明能够了,呵先炒红菇和他人的做法不太一样吧,这就是俺们的家传密法,哈哈~说笑呢,先炒有先炒的道理!先炒的红菇和普通直接放入汤中,煮或煲的红菇不太一样,,煮或煲的红菇汤好喝但你吃菇时就会发现茹不怎样好吃了,先炒红菇,这样能够保证菇的口感愈加好!不信你试试  
炒好红菇后就要放入汤了,这又是一个关键步骤有高汤就放高汤,没有清汤(就是开水了)也行,留意:放入的高汤和清汤的温度别低于80度,否则汤的滋味就变了!!!!放冷水会将菇的温度顺速降低,重新加热后口感就差了,这就是要放热汤的缘由  
放入汤后,调味:放盐,我普通只放点盐就行(喜欢别的口味的朋友能够按本人爱好放调味品)因汤曾经很鲜了,放味精或鸡精变毁坏红菇的本味。最后撒上芹菜或葱花,不是为加香,而是为了调色`,呵,终于好了!有空时为了家人做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汤不就是幸福的一种吗?  
(七)莆田蛏熘  
蛏熘是莆田民间普遍盛行的一道风味菜,具有滋补、清热的功效。  
蛏普通指缢蛏。体细长者称竹蛏。属软体动物,有两扇介壳,生活在沿海浅滩涂里。莆田沿海的乡村都有养殖,以涵江哆头所产为佳。蛏是莆田海鲜名产之一,其吃法多样。除加工为蛏干外,鲜煮的有插蛏、清炖蛏,还有拌和其他配料炒煮的,如鲜蛏炒蛋、蛏熘等。特别是蛏熘,是人们喜欢的一道汤菜。  
蛏熘是以蛏肉混和淀粉,加上各种调味品制造的汤羹,也叫蛏羹。煮法较简单:行将蛏洗净后去壳,再用适量清水把蛏肉浸泡洗净,捞起沥干置于盆中与干淀粉拌和平均。加工时,先把姜、蒜头之类香料放进已烧热花生油的锅里,待煸出香味后捞起。把清水浮出水面时,再把已炒的香料投入,加上精盐、味精、葱花之类佐料脑海许米醋,调匀即成。肉嫩光滑,鲜甜爽口。  
蛏熘不只是家宴上的一道汤菜,也是菜馆上会客喜欢的一道汤羹。那么它为什么叫蛏熘呢?原来这个“熘”字在莆田沿海有个传说。  
传说旧时某年,沿海一带盛行瘟疫,严重要挟着人民生命和安康,局部村庄呈现人员死亡现象。而令人不解的是最靠近海边的几个村竟没有人死亡。当是民医从治疗病人中悟出一个道理:沿海的几个村庄都养殖缢蛏,吃过缢蛏制造各类清汤。而蛏起作用的。于是在民医的宣传下,浒瘟疫的村庄各村民都煮起蛏粥吃,果真不久瘟疫就“溜”了,不再盛行了。老百姓说,是缢蛏把疫病驱逐走了,于是逐步地在大众中传播一种吃熘驱病的传说。在饮食文化中,有人以为把“溜”字改为“熘”字,阐明蛏熘是经过加工煮熟而来的,更切合本意  
猴子探头牡蛎汤  
所谓“蚮”,系兴化方言。学名“牡蛎”,简称“蚝(蠔)”,是莆田浅海养殖的一种海产品。它属于牡蛎料,双壳钢。壳形不规则,大小、厚薄因种而异,左壳(或称下壳)较大较凹,附有他物;右壳(或称上壳)较小,掩覆如盖。无足与足丝。撬开上壳,内有个鲜嫩的海蛎肉,光滑爽口,肉味鲜美。既可加工为蚮干及罐头制品,又可加配料鲜煮做成固体形的风味便食,如蚝煎、蚝饼(亦称海蛎饼);还能够做成汤类,如海蛎羹,兴化方言俗称蚝猴汤。  
蚮猴汤煮法简单。先将牡蛎肉去碎壳,洗净去卤碱,然后沥干水分,用干淀粉搅拌平均挂粉待用。把切好的大蒜姜片等放入烧热花生油的锅里,炸出香味,舀起待用。趁热锅放入清水煮沸,这时将挂粉的蚮蚝团逐一放入锅里,煮至每个粉团像猴头似的浮上水面上时,把原先炸好的香料放入,再撒些胡椒粉,洒上米醋,放入葱、滑油之类的佐料,即可食用。滋味甜美可口,气息醇香,是家宴或菜馆里的一道美味汤料。  
莆田沿海海岸线长,海湾宽广。自古以来,沿海居民新在近海滩上养殖牡蛎。据史志记载,宋代已有插竹养蚮的法,其后开展为用石板架筑石床于滩涂上,让其附蛎。现代,沿海居民为了取牡蛎丰产,又采用深水养蛎法。即用松木桩立于较深的海水中,用线穿起旧蛎壳,系在木桩上,让其附苗。苗于蛎苗终年在海水里,汲取海水中丰厚饵料,生长快。这种养殖法消费的牡蛎,个子大,产量丰,一年四季均可采集食用。  
由于养殖的多,食之普遍,因而,吃蚮和蚮猴在沿海民众中不只家宴有,就是平常生活,亦为日常食用品,一朝一夕,吃蚮和蚮猴以为饮食文化中人们喜欢的不祥食品。且兴化方言谐音中,蚮是健在的意义,因而,莆田人逢年过节,都要买蚮煮蚝猴吃。预示吃了蚮能活得持久。特别仙百姓,这个习俗特别盛行。过节,不论蚮涨价与否都要买蚮吃。特别是老人做寿,是必备的一道不祥菜汤。第一道为寿面(命)。最后一道以蚮猴汤作结,以示圆满完毕,预祝老者长寿百岁,永远安康。  
(八)兴化炒米粉  
莆田城内十字街郑家门里廿八婶的炒米粉,是出名的中央风味小吃之一。主要配料为上等“兴化米粉”、瘦肉、鲜菜、花生油等。主要特征:炒熟的兴化粉松软,切的肉  
片极薄,呼吸时只需呼的气大一些,肉片就会飘动,所用的韭菜和豆芽菜都是新颖的,放入的花生油数量多。不只为普通大众所光临,亦为上层人士所喜欢。  
(九)台式三杯鸡  
菜系:闽菜  
口味:咸甜  
价钱:10-40元  
特征:口味甜咸、微辣,酒香味浓,菜品呈深红色。  
原料:  
鸡腿肉半斤,蒜头,红椒丝,葱丝,干辣椒。  
制造办法:  
1.鸡腿肉去骨,斩成块,加盐、味精、蛋液、生粉、石粉腌40分钟。  
2.起油锅至温油状态,先把整蒜瓣炸成金黄色,再把鸡腿肉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断生即可。  
3.锅中留少许油,放干辣椒三根,煸出香味,放清汤,加鸡肉、蒜瓣、白糖、少许生抽、红葡萄酒,出锅前放红椒丝、葱丝装点。  
(十)包心鱼丸  
菜系:闽菜  
口味:咸鲜  
价钱:10-40元  
原料:  
海鳗750克,猪肉(瘦)200克,河虾1000克,香菇(鲜)50克,猪肉(肥)50克,甘薯粉200克,酱油10克,盐5克,味精3克,香油10克,胡椒粉3克,大葱10克  
制造办法:  
1.海鳗鱼洗净去皮,用刀剔去骨,取鱼肉(约500克)。  
2.在案板上用刀背将鱼肉剁成泥,放在盆里加清水150毫升、精盐,顺一个方向搅拌成浆。  
3.至浆投入水能浮在水面时,参加地瓜粉(甘薯粉),仍顺一个方面搅匀,成鱼丸浆待用。  
4.香菇洗净去蒂切成米;虾洗净去壳,压干水分,切成米;猪肉切成米。  
5.香菇米、虾米、猪肉米放在碗里,参加适量酱油、味精,搅匀成馅,分红等量的圆团。  
6.葱去根须,洗净,切珠待用。  
7.把鱼丸浆摊在左手掌心上,中间放一肉馅团,然后握紧五指,将鱼丸从拇指和食指中挤出小圆球,右手拿特制的勺(似罐装奶粉勺)将圆球舀起,放在清水盆里,浮在水上。  
8.把清水盆里的鱼丸渐渐倒入冷水锅,用微火煮熟捞起。  
9.上汤500毫升下锅,加精盐、味精调味后入煮熟的鱼丸烧透至鱼丸收缩。收缩的鱼丸装20个在汤碗内,带汤撒上胡椒粉、葱珠,淋上香油即成。  
小贴士:  
1.剁鱼肉时,木案板要铺一层鲜肉皮,以防剁肉时杂质进入肉茸内。  
2.制造鱼丸浆应留意:鱼、粉、精盐的比例,搅浆时应顺一个方向,不能左右开弓。  
3.肉馅要放在手掌心正中。  
4.煮鱼丸时水不能烧沸,要用微火渐渐烧透烧熟。  
5.选用的甘薯为纯白甘薯粉。  
(十一)海蛏抱蛋  
海蛏抱蛋是福建的经典海鲜菜哦!或许吃习气老家的滋味,这里买到的,总觉得有一股“油”味~因而,这个海蛏还真的只要在我妈妈回趟老家才有得吃呢~加点香葱香菜末一同煎会更香……如何,炒菜真的好简单吧~  
主料:蛏子1盘鸡蛋3个  
调料:色拉油适量食盐适量  
海蛏抱蛋的做法:  
1、海蛏洗净后,放在锅中煮  
2、无需放水,煮开后,海蛏会本人出汤  
3、去掉海蛏的壳;(海蛏汤静置后取不含沙子的汤,可煮面条用)  
海蛏抱蛋的做法  
4、最后撕去海蛏身上的一些丝,即可备用  
5、鸡蛋加点盐充份打散  
6、倒入拾掇洁净的海蛏搅拌  
7、锅中热油,倒入海蛏鸡蛋液  
8、煎熟,即可  
(十二)碎米田螺  
碎米田螺引见:风味特性:小时分看见硕大的田螺,就以为是童话故事里的田螺姑娘的化身,后来方知两者风马牛不相及。田螺生长在田边、池塘、小溪中,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食品,富含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本草纲目》中说它有清热、解毒、消肿、平喘等功用,可治喉疾、脱肛、鼻衄等症,对治疗目痛和中耳炎有协助。家常炒田螺常佐以姜末、葱头去腥,怕辣的炒丝瓜、韭菜,不怕辣的加大料煨成唆螺子吃。只是在煨之前要用竹刷重复搅洗,除去外壳污物,再放入水盆中用清水养起来,加几滴菜油,便容易洗出壳里的污涎。洗濯洁净后弃去死螺,钳去尾部的螺屎,一来可使两头通气,便于入味,二来可在食用时用嘴一吮,汤汁带螺肉可顺利被嘬入口中,入味的螺肉进嘴后格外滑、嫩、鲜、脆,可谓赣州一绝。唆螺子再好吃仿佛也只能是年轻人的专利,上了年岁的人恐怕是不敢问津的,由于用大料一煨,螺肉清热解毒功用大减,添加的调料还可能惹起些胃痛、痔疮等1病来。而赣州简直人人会做的碎米田螺在不失原味的同时,又营养平衡、老少皆宜。其做法是:将花生米碾碎、黄瓜切丁,备好料酒、鲜汤、胡椒粉、精盐、白糖、醋、湿淀粉,将其兑成汁;选大个的田螺洗净用刀切成厚片,挤干水分入汁拌匀,倒入湿油锅打散,至八成熟捞起沥干;锅内放底油烧热投入葱花、姜末、豆瓣酱炒香,入黄瓜丁稍炒,最后下田螺肉与花生米同炒一分钟,淋入香油即可出锅。就如此美味的佳肴,下三大碗饭不在话下!  
(十三)莆田套串小肠金钱片  
莆田套串小肠金钱片  
在莆仙风味小吃的种类中,套串小肠金钱片久负盛名。猪小肠原是一种很不起眼的东西,经过巧手加工,精心烹调,外行人基本无法识别出那是什么制造的,只会啧啧称誉这道小吃滋味的特别和外形的奇特。盘中被切成金钱似的薄片财政厅几道层次平均清楚。入口尝试,肉质感很强,又脆又嫩,香喷喷的。主人假如不作引见,任你怎样猜想也不会想到这就是猪小肠。  
所谓的套串小肠,就是把一副长长的猪肠翻出背面,用淀粉加盐揉洗洁净,再用竹筷顶住小肠的前端,经一次次重复宰展,套成一个银圆大小的实心圆环。这种加工好的套串小肠放入锅中,用文火炖熟,捞出置于干净的大盘里,待食用前切成小金钱普通的细片,装了把戏,就能够上桌了,。在莆仙民间,普通的熟食店里都有卖这道菜,是下饭或佐菜的佳肴。  
(十四)莆田炝肉  
莆田炝肉,是莆田民间有一道传统的家常菜。  
做法虽说简双方便,但有不少釉微妙藏在其中。假如不是得其真传,要做出同样的质量和滋味很难的。经得行家指点,才晓得要做好这道菜,可要拿出四样功夫来。  
其一是选好肉料。最好选用质地娇嫩的猪里脊肉,再用木槌打烂肉块,切成细丁。  
其二是腌渍佳味。把切好的肉丁放入拌有盐、糖、味精、酱油的盘中腌制,待入味后取出。  
其三是沾糊淀粉。把肉丁平均地沾糊上好的淀粉,然后倒入滚沸的汤水里。  
其四是控制火候,入锅15分钟即可。芥蓝菜叶是用高汤氽过,切细的加进去,菜色鲜生青翠。  
这样做出来的炝肉,肉质细腻,滋味鲜美,遭到人们的普遍喜欢。  
(十五)莆田碗糕  
用料:大米、白糖或者红糖  
做法:  
1、将大米磨浆待用;  
2、取一器皿放入白糖或者红糖,参加米浆一同搅拌平均;  
3、将碗放入蒸笼里蒸,蒸熟后碗糕上面突起外表决裂就熟了;  
4、等稍凉了取出即可。  
莆田碗糕特性:颜色淡黄,口感松、软、绵。  
(十六)莆田海蛎汤  
莆田沿海盛产海蛎,而且价钱廉价,很容易买到新颖的。不过一定要新颖的,固然是一种廉价的海鲜,但它请求新颖水平并不比其他海鲜低,反而更高些,因而在购置的时分最好是看着卖主直接从海蛎壳里挑出来,不要怕费事。首先将海蛎悄悄洗净,调上地瓜粉(不要太多,能成糊状就行),放入沸水中煮熟,撒上切成丝的姜,滋味才鲜美。若是加上切成小块的嫩豆腐,则营养更容易吸收且滋味更鲜美。  
制造办法:  
主料:牡蛎  
辅料:黄瓜,胡萝卜,香菜等  
做法:  
1.先将海蛎洗净用盐,味精入味加姜,入淀粉拌匀,姜切片,葱头,黄瓜,胡萝卜,香菜切碎  
2.胡萝卜丁和黄瓜丁氽水备用  
3,锅内入适量的油放入葱姜爆香入适量的清汤,水烧开后放入海蛎盖上锅盖  
4,汤再次烧开放入胡萝卜和黄瓜丁  
5,汤水再次沸腾入盐味精调味,关火点入香醋,撒入胡椒粉和香菜末即可。  
(十七)莆田珍珠米烂  
珍珠米烂的传说:  
在明代莆仙戏剧目中,已有《米烂思妻》这出戏,剧情大意是说书生高文举进京赶考中了状元,被宰相强招做女婿,其妻王玉贞千里寻夫到京,却被相府千金反诬为冒认官亲,将之禁于厨中做苦役。玉贞在相府管家婆的协助下,特地煮了一碗高文举平素爱吃的“米烂”送人,并将两颗原订聘的珍珠混在“米烂”汤中。高文举吃“米烂”发现了珍珠,知为玉贞所为,求管家婆协助与玉贞会面;并吩咐玉贞持状纸到开封府告新科状元停妻再娶之罪,此案经包拯审理,终使夫妻团聚。  
一碗莆田乡土风味,竟“煮”出了一出凄婉动人的人世悲喜剧,也给“珍珠米烂”加进了浓烈的文化调料。“米烂”制造工艺很是讲究。它用上等白米和糯米按2:1比例搭配,经过浸水、磨浆等多道工序,制成米烂原浆,再经筛制,成为珍珠外形。然后,用干净锅具,添加不胜枚举不250克,放在旺火上烘烧沸。再将珍珠米烂100克冉冉抖散入水,改用文火煮15分钟。待米烂熟透上浮呈透明色后,加上适量白糖,即可起锅,盛入汤碗。  
煮珍珠米烂较简单,锅中放入清水烧沸,把晶莹的米烂粒冉冉散落入沸水中,再用文火煮约15分钟。待“米烂”熟透浮上水面,呈现出透明色后,再参加白糖即成。有条件的人家还可买来数克珍珠,研磨成粉末,与“米烂”一同下锅,这样煮出的就是真正的“珍珠米烂”了;起锅盛入汤碗,一粒粒“米烂”晶莹透亮形若珍珠,食之清甜爽口,别有神韵。  
(十八)南日海带  
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鲍协会  
莆田依山傍海,物产丰厚,其中以南日岛的海货鲜味最具盛名。南日岛是我省第一大岛,具有海鲜生长的黄金条件:亚热带海洋气候,空气中富含负离子,四面环海,洋流湍急,水质明澈。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紫菜、海带、鲍鱼等海产品,比近海的营养更丰厚,口感更嫩滑,因此畅销海内外,广受好评。南日紫菜是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我省独一出镜的美食。  
(十九)莆田牡蛎  
莆田牡蛎含甘氨酸和肝糖原物质,干品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5%-57%、脂肪7%-9%、肝糖原19%-38%,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中,钙含量接近牛奶,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还是锌含量最多的自然食品之一(每百克蛎肉锌含量高达100毫克)。  
目前,莆田牡蛎养殖面积已达6791公顷,养殖产量高达338465吨。  
(二十)南日紫菜  
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鲍协会  
莆田依山傍海,物产丰厚,其中以南日岛的海货鲜味最具盛名。南日岛是我省第一大岛,具有海鲜生长的黄金条件:亚热带海洋气候,空气中富含负离子,四面环海,洋流湍急,水质明澈。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紫菜、海带、鲍鱼等海产品,比近海的营养更丰厚,口感更嫩滑,因此畅销海内外,广受好评。南日紫菜是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我省独一出镜的美食。  
七、秀屿区著名景点  
(一)东仙紫霄洞  
东仙紫霄洞位于秀屿区山亭乡东仙村的普陀山上,与湄洲岛隔海相望。普陀山间怪石磊磊,山麓有两块巨石当路夹峙,宛如两扇大门,左扇有石刻楷书“望仙门”三字。过了石门,就到了山腰的紫霄洞。洞前有一株古榕长在石头上,十几条裸根探石而入,从石缝里挣脱而出的躯干却枝繁叶茂,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紫霄洞又名仙公洞,建于宋安定兴国三年(978),初名紫霄洞观,祀何氏九仙。在漫长的岁月中,观宇几经兴废,往常又是面目一新。由洞后抄小路登山,山上有一大石屹立,大石一面如削,上刻“洞天”两字仿颜体楷书,字径一米余。“洞天”两字系明洪武二十年(1387)兴化府通判曹大德所题。那一年正值莆禧筑城,大约曹通判是因公乘便,到此一游。“洞天”石旁有巨石平整如砥,广约20多平方米,上刻“说法石”三字。民间相传,八仙曾在此石上谈经说法。  
“洞天”东北侧有普陀庵,庵前有一棵老态龙钟的百余龄槐树,庵右下方有一石洞。洞口可容两人进出,洞高不到一米,洞内暗淡无光,欠身持烛进内勉强可行到10多米深处,其洞多蝙蝠粪便。民间相传,明代有百姓100多人避倭难于洞中,一只家犬不知好歹,在洞口狂吠。倭寇闻声赶来,进到洞中,只见一团乌黑,也不敢贸然深化,便把洞内咽喉之处堵死,避难大众全被闷死。这场浩劫,使这个本来能够直通海底的洞穴再也无人勇于深化探个终究了。普陀庵后有一块几十平方米的“观海石”。置身其间,瞭望海天,直教人心胸博大,思接千载。  
“洞天”北面有“赏春台”石刻,系元至正年(1353)所题。赏春台古建筑早已倾颓,代之而起的是近年海外侨胞捐建的一座精致的建筑物——九鲤洞。此外,山上还有锄云岩、溜玉池、叮咚洞、鹰嘴石、仙脚石等景点,每个景点都能带出一串故事。  
(二)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原址  
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原址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珠江村5组。  
1927年2月,莆田党组织在珠江展开活动,成立农会,停止抗捐抗税斗争。同年10月,树立了中共渚林(珠江)支部。1929年11月,中共莆田县委委员陈兆芳、吴承斌等在莆田沿海地域树立一支四五十人-的游击队,陈兆芳任队长、吴承斌任副队长。在游击队活动过程中,陈兆芳采取了“分散从事消费、集中打击敌人”的斗争方式,在当地土地反动战争初期的抗捐反霸斗争中起了良好的作用,有效地发起并锻炼了大众。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游击队在当地树立了月塘、濑垞、珠江等10多个反动基点村,从此,珠江村成为莆田反动活动的重要据点。  
1946年,莆田党组织担任人杨杞松在忠门地域机密串联发起,重建游击队。同年11月,中共闽中特委派林汝楠回到莆田沿海辅佐杨杞松恢复和扩展沿海地域的武装斗争,树立了北高、珠江、忠门游击队,1947年2月,统一组建为莆田游击队,4月并入闽中游击纵队(亦称戴云纵队)。同月,黄国璋、林汝楠等按省委命令,带领游击纵队转战戴云山。7月,闽中游击纵队在戴云山被重兵围困而失利,罗迎祥、高祖武、林金英、戴天宝等指战员壮烈牺牲,队伍损失严重。戴云山转战失利后,国民党-当局对闽中地域停止重点“清剿”,全地域有200多名党员干部和游击队员主干惨遭杀害,其中以福清、莆田损失最为沉重。莆田的北高、珠江、西亭、溪安、常太等基点村,遭到轮番“搜剿”,基点村大众为此付出了严重牺牲,财富损失不可胜数。  
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原址为林氏宗祠,单层土木构造,占空中积1000多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党委和政府在珠江林氏宗祠树立了留念室,1992年修建了珠江反动烈士亭,2010年又对留念室停止重新修缮。  
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原址于1997年12月被莆田县人民政府发布为莆田县文物维护单位,2000年7月被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发布为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6月被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讨室发布为莆田市党史教育基地,2012年11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讨室发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三)“东吴事情”发作地原址  
“东吴事情”发作地原址位于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东埔镇东吴村和吉城村。  
1945年5月17日,黄国璋、林汝楠、叶良运带领省委、特委机关武工队在南日岛西户村被国民党省保安一团包围时,闽中海上游击队队长康国强闻讯派兵赴阵援助,击退顽军。此事被伪军喽罗觉察,成为伪军喽罗和国民党军统间谍确认海上伪军中有“-”分子在活动的直接证据,从而增强了对伪军各部队的控制和防备。5月18日,日军从闽中沿海撤离后,伪“福建和军救国军”承受国民党军统局“易帜反正”的旨意。5月29日,伪第一路军全部由湄洲岛移驻忠门东吴村,突破伪军久未进驻陆地的先例。6月2日,国民党保安一团分别进驻东吴四周的几个村庄,对东吴村构成包围的态势。在驻扎东吴的几天里,伪军指挥部成心以防备保安团攻击为名,每夜汇合布防,增强岗哨,制造其并无与顽军勾搭的假象。6月7日清晨,伪第一路军指挥部忽然以开会为名,将康国强诱捕并即刻押至海边-杀。接着,伪--卫中队立刻包围了东吴五帝庙荫蔽人员驻地,宣布要搜寻共产党干部。与此同时,国民党保安队疾速包围东吴村,挨家挨船停止搜寻,致使荫蔽在海滩船上的闽中特委委员张伯庭、莆田县委委员邱子国等人被捕牺牲。事情发作后,队伍中尚未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干部连夜化装逃出包围圈。6月9日,伪第一路军把队伍拉回湄洲岛驻扎,6月中旬,奉国民党当局令,开赴霞浦整编为国民党福建先遣军独立团。不久,被召到浙江整训。途中,荫蔽人员陆续寻机逃脱,不局部被抓牺牲,大局部回到家乡继续从事反动斗争。“东吴事情”形成海上游击队主要指导人被捕牺牲,队伍被崩溃的沉重损失。  
“东吴事情”发作地原址原为梯吴村,1999年重新区划调整后分为东吴村、梯亭村、吉城村。吉城村东连东吴村,西接梯亭村,北靠度口村,南临湄洲湾。五帝庙们于吉城村南城自然村,原称金鸡庙,始建于明代,依山势而筑,坐北朝南,面朝浩瀚的湄洲湾。庙宇由前后两殿组成,前殿为元帅府,奉祀鸿轰元帅;后殿主祀五帝之神象。庙后有状如金鸡的巨石,俗称“金鸡石”。庙后有一戏台,逢年过节村民都在这里举行庙会活动,繁华特殊。  
(四)天妃故里遗址公园  
天妃故里遗址公园位于湄洲岛北部,毗连妈祖祖庙景区。园内规划建立故里遗址区、敬祖祭奠区、崖刻景观区、不祥文化区、民俗风情区等。遗址公园内现已建成大牌坊、盼归亭、安全塔及妈祖文化源流馆等景观设备,源流馆更是保管有诸多与妈祖相关的重要文物。该景点溶妈祖文化、自然景观、园林艺术与一体,游人徜徉其中,犹如置身于一座庞大的人文艺术殿堂。  
1、天妃故事浮雕墙  
浮雕墙为石质墙,面对东南大牌坊,采用浮雕方式雕琢有九个妈祖传说故事,分别是诞龙女天辉地香、遇仙翁古井赐福、镇海怪祭符抛杯、救商船吹草成木、焚祖屋导航番船、祭上苍旱情骤解、施灵符莆令疗疫、踏祥云升天成仙以及拓荒屿播菜资民。主要表现了妈祖“护国庇民、恩泽四海”的事迹,画中人物栩栩如生,置身其中,宛如一场逾越历史时空的对话。  
2、安全塔  
安全塔,楼阁式塔,高48米,共9层,寓意妈祖贵为九霄天上圣母,总投资近千万元钱,于2012年10月竣工。塔底层周围雕琢着湄洲岛妈祖民俗的各种场景故事,如拜年、送顺风、对岁、做大岁、禁捕、挂脰、鼻头担灶、吃炒豆吃老老、脱草鞋、做十、女子换花、做红糰、提虎蛋、吃短命面等风俗。塔内设有观光电梯,也可沿塔身而建的楼梯登顶纵观万顷碧波和湄洲圣境。塔自古就有驱邪祈安全之意,妈祖安全塔承载着人们的美妙愿望,希冀在妈祖庇佑下人人安全不祥!  
3、妈祖源流博物馆  
妈祖源流博物馆位于湄洲岛的东蔡上林自然村,是天妃故里遗址公园主体建筑之一,于2013年1月开馆。本馆全面复原并展现妈祖降生于湄洲岛的历史原貌。博物馆共有1个序厅和6个主题展厅,6个展厅的主题分别为《诞降与行善》、《救海与升天》、《神迹与褒封》、《两岸情缘》、《妈祖祭典》、《四海共仰》,经过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腕,运用图片、文物、石雕、三维动画等多种表现方式,重现天妃故里特征、感受妈祖文化神韵,沐浴妈祖肉体,缅怀千古一圣。  
4、盼归亭  
盼归亭为仿清圆坛式双连体圆亭,与妈祖安全塔构成对景,遥相照应,互相映托。盼归亭选址于此山巅有两种说法:一为传说妈祖“焚屋引航”曾经在此发作,二为少女妈祖经常在此瞭望亲人和乡亲们安全“讨海”归来。盼归亭的设计,也寓意着两岸手足相连,血脉相通。  
(五)湄洲妈祖庙  
湄洲祖庙是湄洲妈祖庙的俗称、尊称,是全世界妈祖信众心中的圣地。位于台湾海峡西中部湄洲岛,从属福建省莆田市。距莆田市区东南方40多公里处,湄洲祖庙建于宋初,开端仅“落落数椽”,名叫“神女祠”,经过屡次修建、扩建才构成范围的。经过千百年的分灵传播,随着信众走出国门,妈祖也从湄洲逐步走向世界,成为一尊逾越国界的国际性神祇。  
(六)闽中海上游击队抗日据点原址  
闽中海上游击队抗日据点原址位于莆田市秀屿区黄瓜、南日、乌丘等沿海岛屿。  
1940年7月,国民党莆田当局调动保安团摧毁忠门王厝村的抗日办事处,中共莆田县委被迫转移到平海湾的南日、黄瓜等岛屿创立新的抗日基地。鉴于在国统区斗争环境的险峻,为了保管和开展抗日武装力气,闽中党组织依据党中央关于“荫蔽精干”的总方针,决议组织游击队打入海上伪军“福建战争救国军”内部停止荫蔽斗争。  
盘踞在莆田沿海各岛屿的是仙游人张逸舟为司令的“福建战争救国军”第二集团军。由于伪军内部派系林立,为了抢夺地盘,各自都想扩大本人的实力,这为游击队打入伪军内部提供了可乘之机。1940年冬,中共莆田县委派戴天宝、陈文通以同乡和“绿林朋友”的身份打入驻在乌丘岛的伪第二大队张天真部,分别担任张天真的副官和中队文书。在理解伪军状况后,戴天宝引见中共莆田县委书记张伯庭与张天真认宗亲,结拜兄弟,进一步亲密与伪军的关系。尔后,闽中党组织应用张天真扩大队伍的机遇,先后屡次组织游击队员潜入伪军内部。特别是1942年6月至1943年3月间,陆续下海荫蔽的游击队员达157人。为此,张伯庭向张天真倡议成立第二中队。中共闽南(中)特委先后派张凤、张国强(原名康金兆)任第二中队中队长,内部由杨杞松、刘祖丕先后担任指导员,林得利任党支部书记。1943年5月,闽中特委又派北上抗日回莆的翁鸿镗下海,增强对荫蔽人员的指导。翁化名张国栋,由张伯庭以同宗兄弟的名义引荐给张天真,被委任为大队顾问长兼政训员。党组织也规则了严厉的海上纪律,即“一切行动听指挥,严守党的机密,不准抽-、打-、逛窑子”等,在潜入荫蔽期间坚持党的组织指导。由于有刚强的党的指导和严厉的纪律约束,使海上游击队员在长达4年多的荫蔽斗争中没有感染上伪军的恶习,一直坚持着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坚决的反动意志,这支队伍成为党培育的能禁受住各种考验的特殊部队。至1944年,张天真的伪独立第二大队下辖4个中队,游击队员占多数的有3个中队,并且控制了第二、三中队的指导权,特别是第二中队都是公开人员,而且人数最多、武器配备最好,是战役力最强的一个中队,深受张天真的重视。闽中党组织指导的海上荫蔽武装力气简直能够左右伪独立第二大队。  
闽中海上游击队在做好荫蔽的同时,先后在南日、黄瓜、乌丘、鹭鸶等岛屿和沿海突出部树立抗日荫蔽据点,并应用日、伪、顽之间和伪军内部的各种矛盾,经过以“伪”反伪、以“伪”打顽、以“伪”打日等一系列荫蔽斗争,在特殊的战场上同日、伪、顽展开扑朔迷离的斗争,不只保管了有生力气,而且开展了武装队伍,援助敌后斗争,较好地完成“消灭日军,瓦解汉奸,争取伪军,对付国民党顽军攻击等四项任务”,得到华中局的肯定,为抗日战争作出特殊的奉献。  
闽中海上游击队抗日据点原址黄瓜岛,是兴化湾上的一个小岛,与淇沪、订港、福清等隔海相望,离大陆37海里,全岛面积0.67平方公里,岛上居民以捕捞、养殖为主要产业,是秀屿区埭头镇的一个自然村。抗日据点岩下村位于南日镇西南侧2公里,辖岩下、大厝陈、大厝娘、大厝娘下、火烧哆、山井6个自然村。  
(七)贤良港天后祖祠  
贤良港天后祖祠位于福建省莆田秀屿区忠门镇,与湄洲岛妈祖祖庙遥遥相望。贤良港又名“黄螺港”,今名港里村,原为莆田县忠门镇所辖,现为湄洲湾北岸山亭乡所辖。  
贤良港天后祖祠里供奉的是妈祖父母神像和宋代“异人妆塑”的妈祖神像,以及妈祖列祖列宗的牌位。据《天后志》记载,妈祖曾祖父“保吉公弃官隐居贤良港”。位于湄洲岛一水之隔的大陆岸贤良港(今忠门镇港里村),一名红螺港。这里是妈祖出生地,宋代妈祖受朝廷敕封为祖姑,林默升天之后,在贤良港林氏祖祠祀祖姑木雕神像。明永乐十九年,祖祠圮坏,钦命太监至贤良港整修致祭;嘉靖年间,沿海遭倭寇骚扰,村里民居尽被焚毁,独此祖祠倭寇不敢进犯。清初截界,祠废。康熙二十一年复界后重修。康熙五十九年奉旨:“天后本籍宗祠令中央官春秋二祭,载入祀典”;嘉庆元年赠封先代;嘉庆八年奉旨敕封三-妣为积庆公、积庆公夫人。莆地步方官以贤良港距城80华里,交通不便,自乾隆年间即就城内文峰宫举行春秋祭奠,港里林姓子侄领办具祭。时祖祠受风雨蚁蛀,瓦漏墙倾,遂择于旧址的后山高地重建。邵州裔孙惠安县教谕林清标(雍正朝太仆寺卿林源之子),写信给其长子(时任台湾府凤山县教职)林霈,就台湾捐献修建,至乾隆五十一年九月建成。今祠中还存有林清标写的《重建天后祠记》石刻。  
往常,贤良港天后祖祠已成为福建省文物维护单位,其四周尚有“受符井”、“三炷香”礁石、“五帝庙”、“宋塔”、“古码头”等古代遗址遗址。祖祠里还保管着清代《奉旨春秋谕祭》牌、《重建天后祖祠》碑刻、《历朝褒封徽号》牌刻和《敕封天后志》等宝贵文物,极有史料价值。据材料记载,宋时,贤良港就是繁华的商埠,现存600多米条石砌成的宋代古码头,便是例证。码头两侧还有两座共同的宋代古庙-灵慈东宫和西宫。每当潮涨,微波亲岸,浪花如雪,鸥鸟舟楫,争相入港。每年八月十五大潮来时,更有“螺港秋涨”之奇迹。  
(八)天云洞景色区  
天云洞景色区位于秀屿区埭头镇境内的大蚶山东南部。天云洞周围岩群砌迭,虬松遍野,四时山茶烂漫,异草丛生,以峰奇、石怪、洞幽、林秀、径幽称奇于兴化大地。莆仙的四大祈梦胜地“春莆禧、夏天云、秋仙女、冬九鲤”,其中“夏天云”就是指天云洞。春夏之交,云雾旋绕,岩峰隐约,亭榭依稀,山岚奇幻,人在云幔之中,俨若置身仙境。唐朝诗人罗隐曾来此尽兴玩耍,赞曰“满山皆秀”。天云洞共有景点60多处,即九仙洞、观音亭、罗隐庙、恒山草堂、三十六石碟、第一山、淌水岩、致雨龙池等,还有风动石、骆驼石、覆船石、龟蛇石、双鳌石等尉为奇迹。  
(九)妈祖祖庙  
湄洲妈祖祖庙位于秀屿区湄洲镇宫下村东北面。  
湄洲妈祖祖庙最早建于宋雍熙四年(987)。后世经过不时扩建修茸,至天圣年间(1023—1032),已初具范围。1966年,湄洲妈祖祖庙陆续遭到毁坏,只剩下圣父母祠(佑德祠)和中军殿。1978年,林聪治等人带领众乡亲停止大范围的妈祖祖庙重修工作。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一切妈祖庙之祖,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987年),因生前出海救助过不少渔民和商船,死后遂被尊为海神。历代朝廷还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号。湄洲岛是妈祖的故土,这里的妈祖庙尊称为“天后宫湄洲祖庙”。此庙创立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即林默逝世的同年,初仅数椽;后阅历代扩建,日臻宏伟。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回来奏称:“神显圣海上”,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奉旨来到湄洲岛掌管御祭,扩建庙宇。清康熙统一台湾,将军施琅奏称:“海上获神助”,又奉旨大加扩建。目前,妈祖庙已修缮一新,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成为全世界华籍海员顶礼膜拜和海内外同胞憧憬的圣地。  
2006年05月25日,妈祖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名单。  
(十)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  
湄洲岛位于湄洲湾湾口的北半部。现为国度旅游度假区。这是一个南北长9.6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面积约16平方公里的小岛。全岛林木蓊郁,港湾众多,岸线迂回,沙滩连绵,景色秀丽。环岛优质沙滩长达20多公里,可建海滨浴场;还有6千余亩防风林带,是理想的度假胜地。岛域盛产石斑鱼,乃鱼中之珍品,远销港澳。湄洲湾东南临台湾海峡,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因处海陆之际,形如眉宇,故称湄洲。岛上妈祖庙出名海内外。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987年),因生前出海救助过不少渔民和商船,死后遂被尊为海神。历代朝廷还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号。湄洲岛是妈祖的故土,这里的妈祖庙尊称为“天后宫湄洲祖庙”。此庙创立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即林默逝世的同年,初仅数椽;后阅历代扩建,日臻宏伟。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回来奏称:“神显圣海上”,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奉旨来到湄洲岛掌管御祭,扩建庙宇。清康熙统一台湾,将军施琅奏称:“海上获神助”,又奉旨大加扩建。目前,妈祖庙已修缮一新,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成为全世界华籍海员顶礼膜拜和海内外同胞憧憬的圣地。听说,全世界华裔聚居地有妈祖庙不下千座,其中台湾就有五百八十多座。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华诞和九月初九妈祖忌日,庙宇内外,摩肩接踵,香火鼎盛。  
湄洲岛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习尚候,年均气温摄氏21度,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气候温和,风光秀丽,是理想的度假胜地。湄洲岛是中华妈祖文化的发源地。1988年被辟为福建省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度旅游度假区。  
特征看点:  
1.湄洲岛九宝澜黄金沙滩  
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的九宝澜黄金沙滩位于湄洲岛西南突出部,前临碧波万顷,后枕绿茵千畴。金色的沙滩绵亘数公里,宽阔平整,状如一钩新月,悬挂在湛蓝的大海上。游人在湄洲岛北部的妈祖山朝圣之余,驱车涉足九宝澜,犹如步入仙宫月窟。  
九宝澜沙滩长3公里,宽500米,滩平坡缓,沙细如面,面对浩瀚无垠的碧海,背依千亩葱翠的木麻黄,滩头奇峰挺秀、怪石嶙峋,造化的钟灵毓秀,令人叹为观止。美国一位环球游览家触景生情,赞誉此地为“东方夏威夷”。若逢月夜,沙滩一片皓白,海上万点粼光,那情形就如明代秦邦錡所描画的现象:“月满琼波诸岛静,潮来银屋一帆开”。  
2.鹅尾神石  
鹅尾神石园位于景色秀丽的湄洲岛国度旅游度假区最南端,占地32公顷,海拔65米,是一座自然的“石盆景”,有“小石林”之称,与北端誉满天下的妈祖庙景区遥相照应。公园因其形似鹅尾,岩石奇特而得名。这些奇石神形俱佳,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包含美丽动人的妈祖传说和丰厚的地质科普学问,已成为湄洲岛国度旅游度假区一处代表性的自然景观。  
神石园由“金山坳”、“洞里洞外”、“海门”、“狮子山”和“神石冈”五局部组成,包括:海龟朝圣、仙佛照镜、飞戟洞、斧劈崖、鲤鱼十八节、海门、妈祖书库、龙洞听潮、情侣蛙、松海听涛等数十个景点。在神石园里,游人可登高远眺,碧海蓝天,海天一色,鹭霞齐飞;领略惊涛拍岸,碧波滚滚,飞花溅玉;倾听渔舟唱晚,如诗如歌,如呤如啸。毗连的海滨浴场、音乐休闲广场和森林儿童乐园,可供游人纵情嬉戏、休闲。鹅尾神石园是一处集旅游观光、科普探奇、海底探幽的理想乐园。  
3.湄洲祖庙  
湄洲岛是出名遐迩的海上战争女神妈祖的故土,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20多个国度和地域近2亿妈祖信众魂牵梦萦、顶礼膜拜的圣地,被誉为“东方麦加”。湄洲祖庙2006年被评为国度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妈祖祭典也于2006年被列入了国度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30号“妈祖信俗”胜利经过了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拉比召开的评审,列入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是中国首个世界级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湄洲祖庙前方岩石上,有“升天古迹”、“观澜”等石刻。站在石上,顾盼茫茫大海,白鸥掠波,舟揖穿越;山海相衔,海天相接。前方岩岸海床有大片辉绿岩,受风涛冲蚀,构成自然凹槽,潮汐吞吐之声,由远而近,初似管弦细响,继如钟鼓齐鸣,再若龙吟虎啸,终则像巨雷震天,骤雨泻地。无动于衷的“湄屿潮音”因此著名。  
地址:莆田市秀屿区湄洲大道1588号  
广告管理-720PX*80PX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指迷居士QQ号